KR6e0066 華嚴經合論-唐-李通玄 (master)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三十一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經
唐太原方山長者李通玄造論
唐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寧釐經合論


賢首品第十二之三



【經】
「 一切如來咸共說
 眾生業報難思議
 諸龍變化佛自在
 菩薩神力亦難思
[031-0209c]
 欲以譬喻而顯示
 終無有喻能喻此
 然諸智慧聰達人
 因於譬故解其義
 聲聞心住八解脫
 所有變現皆自在
 能以一身現多身
 復以多身為一身
 於虗空中入火定
 行住坐臥悉在空
 身上出水身下火
 身上出火身下水
 如是皆於一念中
 種種自在無邊量
 彼不具足大慈悲
 不為眾生求佛道
 尚能現此難思事
 況大饒益自在力
 譬如日月遊虗空
 影像普徧於十方
 泉池陂澤器中水
 眾寶河海靡不現
 菩薩色像亦復然
 十方普現不思議
 此皆三昧自在法
 唯有如來能證了
 如淨水中四兵像
 各各別異無文襍
 劒戟弧矢類甚多
 鎧冑車輿非一種
 隨其所有相差別
 莫不皆於水中現
 而水本自無分別
 菩薩三昧亦如是
 海中有神名善音
 其音普順海眾生
 所有語言皆辯了
 令彼一切悉歡悅
 彼神具有貪恚癡
 猶能善解一切音
 況復總持自在力
 而不能令眾歡喜
 有一婦人名辯才
 父母求天而得生
 若有離惡樂真實
 入彼身中生妙辯
 彼有貪欲瞋恚癡
 猶能隨行與辯才
[031-0210a]
 何況菩薩具智慧
 而不能與眾生益
 譬如幻師知幻法
 能現種種無量事
 須臾示作日月歲
 城邑豐饒大安樂
 幻師具有貪恚癡
 猶能幻力悅世間
 況復禪定解脫力
 而不能令眾歡喜
 天阿脩羅鬬戰時
 脩羅敗衂而退走
 兵仗車轝及徒旅
 一時竄匿莫得見
 彼有貪欲瞋恚癡
 尚能變化不思議
 況住神通無畏法
 云何不能現自在
 釋提桓因有象王
 彼知天主欲行時
 自化作頭三十二
 一一六牙皆具足
 一一牙上七池水
 清淨香潔湛然滿
 一一清淨池水中
 各七蓮華妙嚴飾
 彼諸嚴飾蓮華上
 各各有七天玉女
 悉善妓執奏眾樂
 而與帝釋相娛樂
 彼象或復捨本形
 自化其身同諸天
 威儀進止悉齊等
 有此變現神通力
 彼有貪欲瞋恚癡
 尚能現此諸神通
 何況具足方便智
 而於諸定不自在
 如阿脩羅變化身
 蹈金剛際海中立
 海水至深僅其半
 首共須彌正齊等
 彼有貪欲瞋恚癡
 尚能現此大神通
 況伏魔怨照世燈
 而無自在威神力
 天阿脩羅共戰時
 帝釋神力難思議
[031-0210b]
 隨阿脩羅軍眾數
 現身等彼而與敵
 諸阿脩羅發是念
 釋提桓因來向我
 必取我身五種縛
 由是彼眾悉憂悴
 帝釋現身有千眼
 手持金剛出火𦦨
 被甲持仗極威嚴
 脩羅望見咸退伏
 彼以微小福德力
 猶能摧破大怨敵
 何況救度一切者
 具足功德不自在
 忉利天中有天鼓
 從天業報而生得
 知諸天眾放逸時
 空中自然出此音
 一切五欲悉無常
 如水聚沫性虗偽
 諸有如夢如陽𦦨
 亦如浮雲水中月
 放逸為怨為苦惱
 非甘露道生死徑
 若有作諸放逸行
 入於死滅大魚口
 世間所有眾苦本
 一切聖人皆厭患
 五欲功德滅壞性
 汝應愛樂真實法
 三十三天聞此音
 悉共來昇善法堂
 帝釋為說微妙法
 咸令順寂除貪愛
 彼音無形不可見
 猶能利益諸天眾
 況隨心樂現色身
 而不濟度諸羣生
 天阿脩羅共鬬時
 諸天福德殊勝力
 天鼓出音告其眾
 汝等宜應勿憂怖
 諸天聞此所告音
 悉除憂畏增益力
 時阿脩羅心震懼
 所將兵眾咸退走
 甘露妙定如天鼓
 恒出降魔寂靜音
[031-0210c]
 大悲哀愍救一切
 普使眾生滅煩惱
 帝釋普應諸天女
 九十有二那由他
 令彼各各心自謂
 天王獨與我娛樂
 如天女中身普應
 善法堂內亦如是
 能於一念現神通
 悉至其前為說法
 帝釋具有貪恚癡
 能令眷屬悉歡喜
 況大方便神通力
 而不能令一切悅
 他化自在六天王
 於欲界中得自在
 以業惑苦為骨網
 繫縛一切諸凡夫
 彼有貪欲瞋恚癡
 猶於眾生得自在
 況具十種自在力
 而不能令眾同行
 三千世界大梵王
 一切梵天所住處
 悉能現身於彼坐
 演暢微妙梵音聲
 彼住世間梵道中
 禪定神通尚如意
 況出世間無有上
 於禪解脫不自在
 摩醯首羅智自在
 大海龍王降雨時
 悉能分別數其滴
 於一念中皆辯了
 無量億劫勤修學
 得是無上菩提智
 云何不於一念中
 普知一切眾生心
 眾生業報不思議
 以大風力起世間
 巨海諸山天宮殿
 眾寶光明萬物種
 亦能興雲降大雨
 亦能散滅諸雲氣
 亦能成熟一切穀
 亦能安樂諸羣生
 風不能學波羅蜜
 亦不學佛諸功德
[031-0211a]
 猶成不可思議事
 何況具足諸願者
 男子女人種種聲
 一切鳥獸諸音聲
 大海川流靁震聲
 皆能稱悅眾生意
 況復知聲性如響
 逮得無礙妙辯才
 普應眾生而說法
 而不能令世間喜
 海有希奇殊特法
 能為一切平等印
 眾生寶物及川流
 普悉包容無所拒
 無盡禪定解脫者
 為平等印亦如是
 福德智慧諸妙行
 一切普修無厭足
 大海龍王遊戲時
 普於諸處得自在
 興雲充徧四天下
 其雲種種莊嚴色
 第六他化自在天
 於彼雲色如真金
 化樂天上赤珠色
 兜率陀天霜雪色
 夜摩天上琉璃色
 三十三天瑪瑙色
 四王天上頗棃色
 大海水上金剛色
 緊那羅中妙香色
 諸龍住處蓮華色
 夜叉住處白鵝色
 阿脩羅中山石色
 鬱單越處金𦦨色
 閻浮提中青寶色
 餘二天下襍莊嚴
 隨眾所樂而應之
 又復他化自在天
 雲中電耀如日光
 化樂天上如月光
 兜率天上閻浮金
 夜摩天上珂雪色
 三十三天金𦦨色
 四王天上眾寶色
 大海之中赤珠色
 緊那羅界琉璃色
 龍王住處寶藏色
[031-0211b]
 夜叉所住頗棃色
 阿脩羅中瑪瑙色
 鬱單越境火珠色
 閻浮提中帝青色
 餘二天下襍莊嚴
 如雲色相電亦然
 他化靁震如梵音
 化樂天中天鼓音
 兜率天上歌唱音
 夜摩天上天女音
 於彼三十三天上
 如緊那羅種種音
 護世四王諸天所
 如乾闥婆所出音
 海中兩山相擊聲
 緊那羅中簫笛聲
 諸龍城中頻伽聲
 夜叉住處龍女聲
 阿脩羅中天鼓聲
 於人道中海潮聲
 他化自在雨妙香
 種種襍華為莊嚴
 化樂天雨多羅華
 曼陀羅華及澤香
 兜率天上雨摩尼
 具足種種寶莊嚴
 髻中寶珠如月光
 上妙衣服真金色
 夜摩中雨幢幡蓋
 華鬘塗香妙嚴具
 赤真珠色上妙衣
 及以種種眾妓樂
 三十三天如意珠
 堅黑沈水栴檀香
 鬱金雞羅多摩等
 妙華香水相襍雨
 護世城中雨美饍
 色香味具增長力
 亦雨難思眾妙寶
 悉是龍王之所作
 又復於彼大海中
 霔雨不斷如車軸
 復雨無盡大寶藏
 亦雨種種莊嚴寶
 緊那羅界雨纓絡
 眾色蓮華衣及寶
 婆利師迦末利香
 種種樂音皆具足
[031-0211c]
 諸龍城中雨赤珠
 夜叉城內光摩尼
 阿脩羅中雨兵仗
 摧伏一切諸怨敵
 鬱單越中雨纓絡
 亦雨無量上妙華
 弗婆瞿耶二天下
 悉雨種種莊嚴具
 閻浮提雨清淨水
 微細悅澤常應時
 長養眾華及果藥
 成熟一切諸苗稼
 如是無量妙莊嚴
 種種雲電及靁雨
 龍王自在悉能作
 而身不動無分別
 彼於世界海中住
 尚能現此難思力
 況入法海具功德
 而不能為大神變
 彼諸菩薩解脫門
 一切譬喻無能顯
 我今以此諸譬喻
 略說於其自在力」



【【論】十一從如來咸共說巳下有一百五十八行頌
明舉一喻況說分。】


【經】
「 第一智慧廣大慧
 真實智慧無邊慧
 勝慧及以殊勝慧
 如是法門今巳說
 此法希有甚奇特
 若人聞巳能忍可
 能信能受能讚說
 如是所作甚為難
 世間一切諸凡夫
 信是法者甚難得
 若有勤修清淨福
 以昔因力乃能信
 一切世界諸羣生
 少有欲求聲聞乘
 求獨覺者轉復少
 趣大乘者甚難遇
 趣大乘者猶為易
 能信此法倍更難
 況復持誦為人說
 如法修行真實解
[031-0212a]
 有以三千大千界
 頂戴一劫身不動
 彼之所作未為難
 信是法者乃為難
 有以手擎十佛剎
 盡於一劫空中住
 彼之所作未為難
 能信此法乃為難」



【【論】十二從第一智慧廣大慧巳下有十四行頌明
信佛智慧自欲同知難信分。】


【經】
「 十剎塵數眾生所
 悉施樂具經一劫
 彼之福德未為勝
 信此法者為最勝
 十剎塵數如來所
 悉皆承事盡一劫
 若於此品能誦持
 其福最勝過於彼」



【【論】十三從十剎塵數眾生所巳下有四行頌明信
樂受持得福分。】


「【經】時賢首菩薩說此偈巳十方世界六反震動魔宮
隱蔽惡道休息十方諸佛普現其前各以右手而摩
其頂同聲讚言善哉善哉快說此法我等一切悉皆
隨喜。」


【【論】十四時賢首菩薩巳下三行半經明賢首菩薩
所說法門威感十方諸佛摩頂許可分二隨文釋
義者文自具明不煩更釋幽隱難知者方可解之
巳前總明以果成信竟入真實證如下昇帝釋天
宮說十住法門是此一會昇須彌山品是序分餘
五品經是正說分至明三品末後動地雨華是流
通分。】


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


[031-0212b]


【【論】此十住位中有六品經一昇須彌頂品二頂上
偈讚品三十住品四梵行品五發心功德品六明
法品如是六品共成十住法門將釋此品義分為
三一釋品來意二以處表法三隨文釋義一釋品
來意者明前於普光明殿人間地上成十信之心
巳終此妙峯之頂明從十信入十住入位之昇進
故此品須來二以處表法者明此山於七重金輪
圍山七重大海之內出水高八萬四千由旬縱廣
亦爾四寶所成東面黃金西白銀南吠琉璃北瑪
瑙上有四埵埵有八輔天眾四八三十二中心名
妙高頂天帝釋在其上居寶宮殿通為帝釋天三
十三天總以帝釋為主帝釋有四名一名天帝釋
二名憍尸迦三名釋提桓四名因陀羅大意名能
主為能為諸天作主故此妙峯山四寶合成諸天
寶宮殿在上莊嚴故為妙峯山此山之外七重金
山及七重大海廣量金翅鳥兩翼相去三百三十
六萬里迅疾能飛一鼓翼萬萬九千里七日七夜
方至其頂其山在大海之中形如腰鼓崪然高聳
非以手足攀攬之所能登為表此十住法門創生
如來智慧之家為真佛子不可以有生滅尋思觀
察及多聞心想攀攬所得故以將妙峯山用況表
之令後人倣學山者高勝義故像此十住住佛所
住法身妙智慧海故是出世高勝義故妙峯山者
不動義諸天所居妙樂義莊嚴義像此位菩薩以
[031-0212c]
方便三昧寂然不動無思無心不收不攝任性而
定稱平等理與法身合忽然妙慧從此定生無始
無明總無所得住佛妙慧都無所依得法妙樂智
慧莊嚴出過情見諸佛所說解脫微妙經典無不
解了為生在如來智慧家故三界無明一時頓盡
唯有習氣煩惱漸漸以法治之如下十住品云佛
子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虗空等佛子菩薩住三
世諸佛家故又如初發心功德品云應知此人即
與三世諸佛同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境界平等
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功德平等得如來一身無量
身究竟平等真實智慧纔發心時即為十方一切
諸佛所共稱歎乃至震動一切世界及一切世界
中示現成佛等如文廣明不可同於三乘方便教
說地前三賢菩薩得折伏現行無明地上見道為
此經法教門依一切諸佛根本不動智而發心故
以乘如來一切智乘而發心故於此十住位中能
與如來同智慧故不同三乘但將三空觀且折伏
現行於此經中發心之者從佛不動智而發菩提
心設有餘習還以無依住智治之還是根本智不
伏不斷為本寂用自在故無體可斷故無可伏故
設修三昧任性淨故亦無收攝亦不伏捺故任自
淨故設行分別任性智慧隨事用為亦無取捨故
如是任法調治習氣使稱理智令慣習增明如佛
願行而隨事世間成長大悲不出不沒故以心境
[031-0213a]
一真無出沒故是故經中以阿脩羅王等表之處
大海而不出不沒等喻問曰何故不昇四天王宮
而超至帝釋宮答曰為四天王在妙峯山半傍住
非是可表昇法頂處至相盡現智慧莊嚴住不退
故善財童子於妙峯山得憶念諸佛智慧光明門
同此位故准例可知以超情塵之跡以山表之非
要登山也巳入如來智慧於眾中堪為主導故非
要為帝釋也第三隨文釋義中義分為三一總科
一品二明如來身行徧周等印如下經云十方一
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明十方一切妙峯山總見
如來昇妙峯山頂三隨文釋義。】


【經】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
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於樹下各有菩薩承佛神力
而演說法靡不自謂恒對於佛爾時世尊不離一切
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向帝釋殿時天帝釋在妙勝
殿前遙見佛來即以神力莊嚴此殿置普光明藏師
子之座其座悉以妙寶所成十千層級迥極莊嚴十
千金網彌覆其上十千種帳十千種蓋周迴間列十
千繒綺以為垂帶十千珠纓周徧交絡十千衣服敷
布座上十千天子十千梵王前後圍遶十千光明而
為照耀爾時帝釋奉為如來敷置座巳曲躬合掌恭
敬向佛而作是言善來世尊善來善逝善來如來應
正等覺唯願哀愍處此宮殿爾時世尊即受其請入
妙勝殿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悉亦如是爾時帝釋以
[031-0213b]
佛神力諸宮殿中所有樂音自然止息即自憶念過
去佛所種諸善根而說頌言。


「 迦葉如來具大悲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拘那牟尼見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迦羅鳩䭾如金山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舍浮佛無三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尸棄如來離分別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婆尸佛如滿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弗沙明達第一義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提舍如來辯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波頭摩佛淨無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然燈如來大光明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如此世界中忉利天王以如來神力故偈讚十佛所
有功德十方世界諸釋天王悉亦如是讚佛功德爾
[031-0213c]
時世尊入妙勝殿結跏趺坐此殿忽然廣博寬容如
其天眾諸所住處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論】一長科一品者於此品中長科為十段第一從
爾時巳下三行經明佛神力普現十方二爾時巳
下一行半經明佛不離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向
帝釋殿三時天帝釋巳下可七行經明帝釋遙見
佛來嚴殿敷座四曲躬合掌巳下可兩行經明帝
釋請佛入殿五爾時世尊巳下三句經是如來十
方一時受請入殿六十方一切世界巳下三句經
是結十方普會同此七爾時帝釋巳下可一行半
經明佛神力樂音自息八即自憶念巳下四句明
帝釋自念過去善根說頌歎佛來此九如此世界
中巳下兩行半經都結此處以偈歎佛十方同然
十爾時巳下可兩行經明如來處座而坐殿廣博
寬容并結十方同此三隨文釋義者云不離菩提
樹者明菩提體無去來遠近處所可離可到故又
如來智身無表裏體徧周故又法界非大小毫剎
相容故又心境無二相無中邊方所故又諸法無
自性一多恒圓滿故帝釋遙見佛來者有二義一
事二表法一事者為如來於無去來性示去來之
相故言遙見二表法者明帝釋示同未悟不見如
來智身徧周與心一體故言遙見佛來又信解為
遙見自心入位為佛來帝釋即以神力莊嚴此殿
者亦有二義一事二表法其事可知二表法者自
[031-0214a]
加行也安置普光明師子之座者亦有二義一約
位置座二約帝釋自德根堪一約位置座者約此
十住位中法位也為十住中得一切諸佛智慧光
明之藏於一切法自在無畏故置此座故如十行
位中於夜摩宮中化作寶蓮華師子之座此約行
位在一切生死具大悲行萬行以理智體得無染
故以是義故以蓮華為座體在此十住位中以得
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照萬法故安置普光明藏
師子之座此十住中安置其座十千層級十行中
化作百萬層級師子之座為十住位中初始入位
明須彌之上猶連地居明心有所得從信創會見
法之報以此義故師子座須有安置又方便三昧
是安置故十行位中約十住位中理智妙慧功成
即十行位中以妙用而化其座又約行從空而立
還約位在夜摩空居之天云座十千層級又百萬
層級及帝釋天宮夜摩天總明隨位昇進行相若
也正入法智慧流不出毫塵徧諸剎海其座乃至
十迴向十地高下嚴飾各各隨位不同准例知之
其座上莊嚴皆十千者明萬行報得故如十千金
網者約能以教行之網漉眾生之果報故十千種
帳者明養育義以於一切處為佛為天為大力士
之神擁護養育眾生行之果報所得故十千種蓋
者是大悲義以大悲心覆養一切眾生之果報所
得故十千繒綺者以一行中行無盡差別行一言
[031-0214b]
音中具差別教皆明白可觀之果也十千珠瓔者
明萬行普周莊嚴智境化利眾生無休息之果所
得故如一一塵中皆有無盡普賢身者是也十千
衣服是於一切生死海柔和善忍覆養含生之果
故十千天子者明能行萬行之人十千梵王者明
於行中智慧自在故十千光明照耀者明智慧照
耀能破自他迷闇長夜令大明故巳上皆是舉此
位之果德用成莊嚴令發心入位菩薩識果行因
無疑惑故從曲躬巳下明帝釋於如來致敬請佛
入宮明行謙行也如來受請明從信入住如文可
知二約帝釋自德最下明帝釋得宿念力於過去
佛所種善根說頌歎佛者明以三昧力自見身心
體性同古今佛智慧善根故巳下十佛是當位之
功用合古也於說頌中有二十行頌兩行一頌初
兩行頌歎迦葉佛具云迦葉波此云飲光此是其
姓亦以身光殊特能飲諸天及日月等光皆悉不
現故次兩行歎拘那牟尼佛正云迦那牟尼言拘
那者此云金也牟尼者佛也以金色為號次兩行
歎迦羅鳩䭾具云迦羅鳩村䭾佛此云所應斷巳
斷次兩行歎毗舍浮佛此云徧一切自在次兩行
歎尸棄佛正云式棄那此云持髻或曰有髮次兩
行歎毗婆尸佛此云淨觀或曰勝觀或曰種種觀
次兩行歎弗沙佛正云勃沙此云增盛次兩行歎
提舍佛正云底沙此云說法度人次兩行歎波頭
[031-0214c]
摩華佛正云鉢特忙此赤蓮華也次兩行歎然燈
如來前之二佛是此今賢劫中佛後之七佛是前
劫中佛以明創入十住之門古今法則相會明古
佛今佛法不異故入此位者會同不別故言吉祥
者歎此山頂是福善之處故明昇進者以三昧力
身心不動如山王總會古今諸佛同智慧故第九
如此世界中忉利天巳下有四行經於中義分為
四一舉此世界歎佛功德二總舉十方同然三爾
時巳下明如來入殿昇座而坐四明其殿忽然廣
博普容諸天住處此明約如來無自他之德合然
令大眾得見以明令大眾入位同此巳上釋昇須
彌品竟大約此明以三昧力正入定時身心蕩然
稱法界性無表裏光明朗徹是忽然廣博義亦是
普光明藏師子之座義智慧現前是佛來義一一
如是會理修行不可但逐名言也。】


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



【【論】將釋此品約作四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
來意三都會此十住六品之經意四隨文釋義一
釋品名目者以法慧等十箇菩薩各以自巳當位
隨位進修之法還自以偈讚讚之令信終菩薩倣
之悟入故此品名為偈讚品明古今諸佛同會此
智殿悲宮俱會古今之佛自身是未來之佛與古
佛道合故二釋品來意者明前巳創昇須彌帝釋
以偈歎佛此品明十住位當位菩薩將當位法門
[031-0215a]
以偈讚之令信心者得入位故故有此品須來初
歎過去佛次歎今現在佛未來佛者即入此位者
是也是故經中不云未來十佛是過去佛盧舍那
是現在佛修行始入位者是未來佛三都會十住
之內須彌之上說六品經意者一昇須彌品明信
終昇進二須彌頂上偈讚品明偈讚當位之法勸
修昇進之理三說十住品明當位所行之行四說
梵行品明總十住之中所持無相之性戒五發心
功德品明於十住之中發心所得功德之量六明
法品即明當位之法昇進向十行之因此六品明
當位之修行因果及向十行之因四隨文釋義中
復分為二一長科一品經意二隨文釋義一長科
一品經意者義分為十一段。】


「【經】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佛
剎微塵數菩薩俱從百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
中而來集會其名曰法慧菩薩一切慧菩薩勝慧菩
薩功德慧菩薩精進慧菩薩善慧菩薩智慧菩薩真
實慧菩薩無上慧菩薩堅固慧菩薩所從來土所謂
因陀羅華世界波頭摩華世界寶華世界優鉢羅華
世界金剛華世界妙香華世界悅意華世界阿盧那
華世界那羅陀華世界虗空華世界各於佛所淨修
梵行所謂殊持月佛無盡月佛不動月佛風月佛水
月佛解脫月佛無上月佛星宿月佛清淨月佛明了
月佛是諸菩薩至佛所巳頂禮佛足隨所來方各化
[031-0215b]
作毗盧遮那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如此
世界中須彌頂上菩薩來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彼
諸菩薩所有名字世界佛號悉等無別爾時世界從
兩足指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須
彌頂上帝釋宮中佛及大眾靡不皆現爾時法慧菩
薩承佛威神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論】一從爾時佛神力故巳下有十九行半經明佛
以神力令眾來集分於此分中十九行半經復分
為七段一從爾時佛神力故五行半經明菩薩來
集二所從來土巳下三行半經明菩薩世界之名
三各於佛所淨修梵行巳下三行經明本所事佛
四是諸菩薩至佛所巳下兩行經明菩薩來巳化
座而坐五如此世界中巳下兩行經明都結十方
世界菩薩同然六爾時世尊巳下兩行半經明佛
足指端放光普照一切處帝釋宮殿十信足輪下
放光此十住中足指端放光明位勝進十行足趺
十迴向膝上十地眉間毫中放光此光表法位昇
進故還是第一會中現相品所放眉間之光以果
成信入位之光足指光者明照入此住位者身心
智慧宮殿表入聖之初故足指端放光也七爾時
巳下一行經明法慧菩薩說頌歎佛餘義隨文可
知約科文之意即悉其意如初菩薩來集共世界
名并本所事佛總都會配當位法及法門因果始
可得見其意況從法慧菩薩是此位中所修之行
[031-0215c]
人約所得如來智慧立名世界名因陀羅華世界
是所修之法殊特月佛是初發心住位中約法所
修之果云因陀羅者此云能主也華者是開敷感
果義為此十住中初發心菩薩即能十方一切世
界中示現成佛故世界名能主以能示現主導一
切眾生故以其行華能開敷自他智慧果故經云
一一各與佛剎微塵數同名法慧菩薩俱者明智
慧解行了悟徧知是境界故以達自心一切總爾
故一迷一切迷一悟一切悟此明唯應度者自迷
解故智慧徧故云從百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
界中來者明迷云國土之外迷解云來但以迷無
明暗障廣多以比之世界塵數悟之解行廣多故
亦比之如世界之塵智慧與無明相似但只隔迷
悟故是故此經下文云有三千大千世界量等經
卷內小眾生身中是其義也佛號殊特月者殊者
勝也特者奇也月者清涼也明入此位菩薩生住
如來智慧家時無始無明煩惱炎熱惡道熾然一
時頓滅唯有如來智慧朗然清涼如月故明此短
菩薩創始入真以能破煩惱惑熱處立自巳佛果
之名以次十行十迴向隨位昇進菩薩名佛世界
名各各隨位差別十行中佛果名號下名悉同名
之為眼為知根利眾生處立名十迴向中佛果名
號上名悉同名之為妙為於生死中利眾生之妙
用自在故至位方明又云十方諸來法慧等十菩
[031-0216a]
薩眾各於佛所淨修梵行者明各於自心法身智
慧能淨煩惱清涼如月處立名為各於佛所淨修
梵行梵者淨也以明此位菩薩妙慧現前諸行體
自淨故為法性智慧任法運為體無生滅故明以
體無生滅處以標自心佛果故是故有發心之士
應當如是以方便無作無思任性之定而自顯發
自心無性佛智慧門即能於煩惱無所染汙便即
名之殊特月佛隨所來方各化作毗盧遮那藏師
子之座者此法慧菩薩是東方之位明入位之首
破暗之初如日初出東方能破暗故以世間之名
名為殊特以智慧明能破自他無始長夜之迷暗
故是故佛果名之殊特月佛以初發心巳為天人
師以是世界名能主華其化所作之座名毗盧遮
那藏師子之座者是佛果座也明毗盧者光也遮
那者徧也明徧座無始一切無明煩惱以化作一
切大智慧光明藏徧照一切心境化成法界自在
解脫之門師子者得無畏也巳上總依主釋結跏
趺坐者會妄想而為真智慧故故為結跏趺坐此
十住位中十箇菩薩同於善財童子於妙峯山頂
上初入信之後入十住之初德雲比丘下至慈行
童女法門相似文殊師利菩薩以明初發信心以
此經中圓會教行使令後學者令易解故但說其
教不著行行之人難解了故以是義故初會舉佛
果神天示入法而勸修以明一一皆同佛知見第
[031-0216b]
二會勸生信解以不動智佛以成信門次說入位
進修之教則十信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法門
法界品中舉善財童子是能行五位行者以教行
具彰令易解故若不如是雖見教法在行猶迷是
故於此一部之經因果理智教行仁士一一具彰
也令修道者倣學不謬故此十住入真見道之初
心與後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為正覺之果故
如人百歲以初生為長故人生十子初生為長。】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三十一


音切





戶吾切


式視切


苦亥切
輿


以諸切


予音


薄賣切


女育



以諸切


七亂切


女力切


渠吝切


末音


子對切


古兗切


五何切


殿音


苦何切


符廢切


丁果切


盧敢切




直檻切


苦怪切


自登切


居邑切


疾陵切


虛彼切


居求切


唐佐切


呂張切


盧各切


奴曷切


盧谷切


息七



靡幼切


尹列切


苦丸切


昨沒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