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01 瑜伽師地論-唐-彌勒菩薩 (master)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一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五


復次有七種義。一應推義。二應攝義。三應避
義。四應引義。五應遮義。六應持義。七應發
義。復次有七種喜。一聞所引喜。二思所引
喜。三修所引喜。四離蓋所引喜。五議論所
引喜。六念自功德所引喜。七於諸下劣
不生知足所引喜。


復次有五種法。一教法。
二行法。三攝受法。四受用法。五證法。


復次具三種德方能善射。一由弓德。二由
箭德。三由中的德。弓有二德。一其性堅牢。
二善作究竟。箭有一德。善作究竟。中的有
三德。一究竟工巧。二串習工巧。三師學工巧。


復次如來教有三種。一長時教。二無間教。三
不重說教。


復次如來無量法教。皆由三種理趣。一由義
差別理趣。二由文差別理趣。三由難釋差
[071-0690c]
別理趣。


復次夫涉道者須五對治。一焰光對治。二
艱險對治。三江河對治。四枯竭對治。五身勞
對治。


復次尸羅有二種相。能往善趣。一攝受尸
羅。二不缺尸羅。


復次諸受欲者於現法中有三種義。一追
尋財寶。二守護財寶。三耽著受用。復次壽命
變壞有二種。一麁變壞。二細變壞。變壞分位
亦有二種。一麁。二細。


復次智有二德。一正
行義德。二自性德。正行義德者。謂速疾正行。
決定正行。微細正行。自性德者。謂是定地不
可退轉。是出世間已善修習。於自所行無
有罣礙。勝餘一切自類善根。勝於一切他
類善根。


復次有三顧戀。修四念住能為對治。一顧
戀助伴。二顧戀利養。三顧戀後有。


復次加
行故。現觀故。相續故。欲貪無明對治是加行。
現見安立非安立諦是現觀。已離欲未離欲
是相續。又依故地故品故。未修定故。已修
未得得故。所依清淨障故。作意清淨障故。
彼障對治故。


復次如說六種現觀。謂思現觀乃至究竟現
觀。問思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思現觀
者。能決定了諸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住異生位。已能證得如是決定。
非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所能如
法引奪。問信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信
現觀者。或是異生或非異生。或於現法或於現法
[071-0691a] 及後法中。終不妄稱餘是大師。餘
法善說餘僧正行。問戒現觀有何相。答若有
成就戒現觀者。終不復能乃至故心斷傍
生命。不與而取。習欲邪行。知而妄語。飲米
等酒。諸放逸處。問現觀智諦現觀有何相。答
若有成就現觀智諦現觀者。終不復能依
諸妄見而有所作。於自所證而有疑惑。於
諸生處而有貪染。現行世相計為清淨。誹
謗聲聞獨覺大乘作惡趣業。何況能造害
父母等諸無間業。乃至不能生第八有。問
現觀邊智諦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現觀
邊智諦現觀者。終不於彼他所詰問而生
怖畏。問究竟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究
竟現觀者。終不復能犯於五處。亦不復能
乃至故斷諸傍生命。不與而取。行非梵行
習婬欲法知而妄語。蓄積財寶諸妙欲具。而
受用之。亦不怖畏不可記事亦不妄計。
所有苦樂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非他為
因而生。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諸現觀相。



思現觀何自性。答上品思所成慧為自性。或
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問信現觀何自性。
答緣三寶境上品世間出世間清淨信為自
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問戒現觀何
自性。答聖所愛身語業為自性。或此俱行菩
提分法為自性。問現觀智諦現觀何自性。答
緣非安立諦境慧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
法為自性。問現觀邊智諦現觀何自性。答緣
安立諦境慧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
自性。問究竟現觀何自性。答盡無生智等為
[071-0691b]
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


問此六現觀幾欲界繫乃至幾不繫。答一唯
欲界繫。一種一分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
色界繫。即此一分及餘三此四是不繫。一通
繫及不繫。


問此六現觀幾依未至依可得。幾乃至依
無所有處依可得。答一依非依可得。餘依
一切依可得。又三依五依生一種一分亦爾。
問若現觀智諦現觀離眾相故名無分別。云
何依有尋有伺依可得。答由彼思惟尋伺
等全分靜慮真如而入於定。是故雖依有
尋有伺靜慮可得。然是離相無有分別。



此諸現觀。幾緣世俗諦。幾緣勝義諦。答一
緣世俗諦及一種一分。一無所緣。二緣安
立勝義諦及一種一分。一緣非安立勝義諦
及一種一分。


問此諸現觀。幾有相幾無相。答四有相。一無
相。一亦有相亦無相。


問此諸現觀。幾有分別幾無分別。答如有相
無相。當知有分別無分別亦爾。


問此諸現觀。
幾喜俱行幾樂俱行幾捨俱行。答初唯喜俱
行。餘通喜樂捨俱行。


問此諸現觀。幾是壞對治。幾是斷對治。幾是
持對治。幾是遠分對治。答二唯壞對治。一通
斷持遠分對治。一通持遠分對治。二非對
治。


問此諸現觀。幾是諸纏制伏對治。幾是隨眠
永害對治。答三是諸纏制伏對治。一俱對治。
二俱非對治。
[071-0691c]


問此諸現觀。幾是地地軟中上品煩惱斷對
治。答一。餘隨順此為此助伴。非斷對治。


問六現觀得九遍知。謂欲繫見苦集所
斷煩惱斷故立初遍知。色無色繫見苦集
所斷煩惱斷故立第二遍知。欲繫見滅所
斷煩惱斷故立第三遍知。色無色繫見
滅所斷煩惱斷故立第四遍知。欲繫見道所斷煩惱斷故立第五遍知色無色繫
見道所斷煩惱斷故立第六遍知。下分結
斷故立第七遍知。色貪斷故立第八遍知。
無色貪斷故立第九遍知。此六現觀誰得
幾遍知果。答一得九遍知果。餘不得彼
果。


問此諸現觀能為煩惱斷對治者。為生
已作斷對治耶。為未生耶。答此非未生。
雖言生已而非後時。當知煩惱斷時對治
生時平等平等。即於爾時假施設說對治
生已諸煩惱斷。


問此諸現觀誰得幾果。答一
得一切四果。一得圓滿沙門果。時餘是得
一助伴是得前行。


問是諸現觀。幾能轉根。
答除一餘一切。


問是諸現觀。幾能引發諸神通等殊勝功德。
答除一餘一切。


問思現觀當言作何業。乃至究竟現觀當
言作何業。答思現觀當言能生正行所攝
清淨品善法為業。能生無罪歡喜為業。能
轉一切所疑為業。能趣入修功德為業。能
引所餘現觀為業。能往一切善趣為業。信
現觀由意樂故。於三寶中能生不動勝解
為業。正行清淨為業。一分能往善趣為業。
[071-0692a]
戒現觀解脫惡趣眾苦為業。現觀智諦現
觀。能得一切沙門果為業。能引發一切功
德清淨為業。能引所餘現觀為業。能於善
趣助感光淨果及異熟為業。現觀邊智諦
現觀。能於一切安立諦中。問答善巧為業。
速疾通慧為業。能引此後現觀為業。究竟
現觀。能引第一現法樂住為業。解脫一切
生死大苦為業。住持最後身為業。


問思
現觀有幾種。乃至究竟現觀有幾種。答思現
觀當知有無量種。謂契經思。應誦思。記別
思。乃至方廣未曾有法論議思。苦思。集滅道
思。真如實際法界思。蘊界處等思。聲聞乘等
思。大乘思。如是等類當知差別有無量思。
信現觀亦無量種。謂正憶念過去無量三藐
三佛陀及彼法彼僧。如於過去未來現在亦
爾。又正憶念此世界中及餘十方無量世界
所有如來及彼法彼僧隨正憶念有爾所量。
亦有爾所信現觀體品數差別。戒現觀亦無
量種。謂隨遠離十種不善性罪業道差別多
種。又隨相續亦有多種。謂預流身乃至阿羅
漢身。獨覺菩薩如來身等無量差別。現觀智
諦現觀亦無量種。謂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
支道支等菩提分法無量差別。如現觀智諦
現觀。當知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亦爾。


問此諸現觀。由如是名由如是言所安
立故。當言是彼自性。當言非彼自性耶。
答世俗說故當言是彼自性。第一義故當言
非彼自性。何以故。一切法義法爾不可說
故。
[071-0692b]


問思現觀何因何果如是。乃至究竟現觀何
因何果。答思現觀以佛出世親近善士。聽
聞正法。相續成熟。如理作意為因。以所作
業為果。如思現觀。一切現觀當知亦爾。此
中差別者。信現觀亦以餘現觀為因。戒現
觀亦爾。現觀智諦現觀亦以思現觀為因。
亦以順決擇分善根為因。亦以自種姓為
因。現觀邊智諦現觀亦以現觀智諦現觀為
因。究竟現觀亦爾。


問六現觀七作意。謂了相等。為六現觀攝七
作意。為七作意攝六現觀耶。答二現觀非
作意攝。一現觀攝樂作意攝。一現觀攝樂作
意觀察作意攝。一現觀遠離作意攝。樂作意
加行究竟作意攝。一現觀加行究竟果作
意攝。餘作意當知是現觀等流攝。非現觀
攝。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


問無邊際智及順決擇分善根何現觀攝。答
非諸現觀攝。當知是現觀等流。


問諸思現觀
亦信現觀耶。設信現觀亦思現觀耶。答應作
四句。或有思現觀非信現觀。謂除緣寶決
定思。諸餘緣決定思。或有信現觀非思現
觀。謂緣寶聞修所成信。或有思現觀亦信現
觀。謂緣寶決定思。除上爾所相。是第四句。
由此道理應知所餘亦應作四句。復有無
量一行順前句順後句四句等道理。依聲
聞地決擇道理皆當了知。


復次慳之與垢合名慳垢。由八種垢污心相
續。能與其慳作安足處。是故說彼名為慳
垢。云何為八。一於惠施先不串習。於現法
[071-0692c]
中愛重財食。二於身命極重顧戀不顧後
世。三與慳者恒共止住又隨順彼。四見所
施田無勝功德及簡擇福田。五於慈悲先
不串習。及於彼處不見勝德。六以諸財寶
難可積集。數習彼想故生嬾惰及與懈怠。
七執取於見及謂惠捨有彼雜染。八希求
財寶而行惠施及迴向於彼。


復次有五種行名為調善。一感財富行。二
感善趣行。三感無苦行。四感自義行。五感他
義行。感財富行者。謂施性福業事。感善趣行
者。謂戒性福業事。感無苦行者。謂修性福業
事。感自義行者。謂聲聞獨覺道。感他義行者。
謂菩薩道。為得彼故應修五想。一於諸欲
中修不淨想。二於自身命修速滅想。三於
欲界中修有怖想。四於諸行中修無常想。
五於諸眾生修哀愍想。


復次當釋醍醐喻
經。云何了知契經乃至論義。謂略由五相。
一了知假名故。二了知攝受故。三了知次
第故。四了知聖教故。五了知依處故。云何
了知假名。謂能了知差別法門名想施設。
云何了知攝受。謂能了知名身句身文身。由
此宣說差別法門。云何了知次第。謂能了
知從此法門至彼法門。從此句至彼句所
有次第。云何了知聖教。謂能了知如是法
門如來所說或弟子說。或在家說或出家說。
云何了知依處。謂能了知如是法門依自
利說。如是法門依利他說。如是法門乃至
為令天人利益安樂故說。如是名為略由
五相了知契經乃至論義。


云何了知彼彼語
[071-0693a]
義。亦由五相。一了知緣起故。二了知句差
別故。三了知次第故。四了知道理故。五了
知略義故。云何了知緣起。謂能了知一分
所化應示現義。乃至一分所化應慶喜義。
云何了知句差別。謂能了知異門異相訓釋
言詞品類差別。云何了知次第。謂能了知解
釋次第成立次第圓滿次第。云何了知道理。
謂能了知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證成道
理。三作用道理。四法爾道理。云何了知略
義。謂能了知此是蘊相應語。此是界處緣起
處非處諦相應語。此是念住等相應語乃至
此是八聖支道相應語。此是業相應語。此是
煩惱相應語。此是增上戒等學相應語。


復次
云何知時。謂由五相故。一通達正現在前
雜染故。二通達將現在前雜染故。三通達
不染污位故。四等起對治作意故。五對治作
意故。


復次云何知量。謂於所食所飲所噉乃至廣
說。當知此中略說二種斷隨順性。一任持隨
順性。二精進隨順性。任持隨順性者。謂於所
食所飲所噉所甞善知其量。精進隨順性者。
謂於若行若住乃至廣說。善知其量。此中云
何於所食等善知其量。謂於受取及受用
中皆善知量。於受取中善知量者。謂於此
時應受。從此應受。此所應受。齊此應受。何
時應受。謂日初分即於此時為受用故。從
何應受。謂除五種非所行處。何所應受。謂
清淨物如來所許。除酒肉等所不應飲不
應食物。齊何應受。謂知量而受。勿令自
[071-0693b]
損或損於他。於受用中善知量者。謂如所
受於此時中應可受用。於何時中應可受
用。謂如前說日之初分是受用時。於何處
所應可受用。謂於好處或居道場或在聚
落。何所應受用。謂如前說清淨物等。齊何
應受用。謂善知量應可受用。勿令飢惱勿
不順斷。勿令諸界起不平等。云何於勤精
進善知其量。謂於此時此處此事齊此。應
勤精進。於何等時應勤精進。謂於應行時
而行。乃至於應解睡眠時而解睡眠。於
何處所應勤精進。謂於閑林或在道場。或
居內院或經行處應修精進。於何等事應
修精進。謂應勤行勤住乃至勤解睡眠勞
惓齊何應修所有精進。謂善知量而修精
進。勿因此故太沈太舉。


復次云何善知剎帝利眾。謂善了知剎帝利
眾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乃至如
是壽量邊際。如是乃至善知長者居士等眾。
云何善知諸沙門眾。謂能善知彼如是名。
此是少年此是長年此是耆年。此持經者乃
至此是能持論者。善知此是瑜伽師等。


復次
云何善知我於是中應當往詣乃至應默。
謂若略說為此應往乃至應默。及如此應
往乃至應默。何所為故詣在家眾乃至應
默。謂為乞求資生眾具。或復為令未信者
信信者增長。或為慰問遭重疾病受眾苦
者。或為開解諸愁憂者。或為和好展轉怨
對互相違者。或為隨順他所作事。或復為他
之所勸請。或為隨從軌範親教同梵行者。
[071-0693c]
或為經營僧所作事。是故應往乃至應默。
云何了知應如是往。謂如聲聞地已說其
相。云何了知應如是住。謂往詣已不應即
入。至內門側伏慢而住。或無疑慮徐入其
家。至相見處從容而住。先言慰問含笑開
顏。遠離嚬蹙方申愛語。云何了知應如
是坐。謂佛開許隨其所有如法之座以正
威儀端嚴而坐。云何了知應如是語。謂善
了知如時如理如量寂靜質直而語。時有三
種。一者樂聞非不樂聞。不樂聞者。謂如有
一或飢或渴或身疲倦。或風熱等之所逼惱。
是名初時。二者安住如法威儀非非威儀。
或復有一雖樂欲聞非威儀。住非威儀者。
謂不應立為坐者說。除彼重病。如別解脫
經廣說其相。是第二時。三者其心無有染
惱非染惱心。染惱心者。謂如有一其心怱
遽於彼彼事增上勤劬。或荒或亂或復渾濁。
或他僕使或作業者。或復殺者敵者怨者。是
第三時。理有三種。謂有求請。如法求請。如
量求請。方為宣說如法。為說有義利說。由
三種相當知如量。一不亂不雜而有所說。
二圓滿文句宣說諸法。三凡所宣說言詞
不重謂不重說。所有言詞若諸語言無用
非義尚不少說。何況多說。當知寂靜亦有
三種。一威儀寂靜。二言音寂靜。三其心寂靜。
威儀寂靜者。謂諸根寂靜無有躁擾亦不
高舉。支節不動而有所說。言音寂靜者。謂
有所說聲不太高。亦不太急。心寂靜者。謂
雖觸惱亦不生憤而有所說。況不觸惱。又
[071-0694a]
無染心而有所說。又質直語亦有三種。謂
如時語時乃至寂靜語時。或由宿習方便任
性而語。或由現法串習加行作意而語。
或由愛樂學處以思擇力。而自制伏方有
所說。於一切時無有虛誑。若隱若顯所言
無二。云何了知應默。謂善了知於五時中
應當默然。一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故
作異言現相諠亂。爾時說者宜當默然。二
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撥言且止吾不
欲聞。爾時說者宜當默然。三者說者正說
語時。若彼聽者於說者所起求過心。發違
諍言現相乖背。爾時說者宜當默然。四者
施主以衣食等來相屈請。爾時受者宜當默
然而許可之。五者若有敵論者來現相較
論。爾時論者宜當默然聽其言說。


復次且由三相應自了知己所有信乃至是
善男子。一由依處故。二由自性故。三由時
分故。云何由依處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
若事是信之所依處。信緣彼生當知彼事決
定是我信所依處。云何由自性故了知己
信。謂如實知軟中上品己所有信。云何由
時分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我於某時已
得是信。如了知信如是。戒等辯等為後皆
當了知。此中信是趣入支。戒是入已奢摩他
支。聞是毘鉢舍那支。捨是奢摩他毘鉢舍那
資糧支。內思所成慧及他隨順教授教誡。是
能攝受奢摩他毘鉢舍那支。依止此故證奢
摩他毘鉢舍那。及能證得諸沙門果。於自所
證諸深細義。若有欲加而生疑惑。為斷疑
[071-0694b]
故如自所證為彼宣說。又為降伏諸敵論
者故須有辯。於他身語邪行起時。須有
忍辱柔和所攝善男子性。復次由三因緣發
生不信。一由不正知三寶功德故。二行外
道見故。三未遇諸佛及聖弟子三種神變。
隨其一種所調伏故。


復次由三因緣不能數往寂靜園林。一放
逸懈怠所拘執故。二多事業故。三信順人
故。


復次由三因緣為性不好造詣於他。一性
無畏故。二性高慢故。三依文字故。由三因
緣為性不好親近於他。一性不黠利故。二
性非福田故。三無極欲樂故。由三因緣為
性不好請問於他。一於法不善故。二於義
不善故。三於二俱不善故。由三因緣不能
審聽。一多尋伺故。二多物務故。三多諸蓋纏
雜染心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決定任持。
一不聽聞故。二惡聽聞故。三覆慧勝慧
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觀察諸法。一樂著
戲論故。二愛居憒鬧故。三不成就審察
慧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法隨法行。一由
顧惜身命。二由即彼增上力故樂著利養。
三由樂著恭敬。由三因緣不樂修行利他
之行。一性是下劣種姓故。二悲微薄故。三
無勢力故。如是白品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復次諸聖弟子非一眾多種種遊觀其事可
得。所謂河濱遊觀。山谷遊觀。鬼趣遊觀。如
是等類種種遊觀其事可得。問何因緣故諸
大聲聞已得神通。乃往鬼趣詰問諸鬼自
[071-0694c]
先業報。為為除自疑故。為為饒益眾生
故。若為除自疑者。已得神通不應道理。
若為饒益眾生者。當說云何饒益眾生。答
為饒益眾生故。謂欲饒益此諸餓鬼及餘
眾生。何以故。由神通力令諸餓鬼憶念宿
世。自說先身所作惡業深生厭悔。因為說
法便能領悟。由此因緣速離鬼趣。如是
說名饒益諸鬼。已得神通諸大聲聞。聞彼
所說種種所受不可愛果先世惡業。乃還人
間展轉宣告。他既聞已心生厭患斷惡修
善。如是說名利餘眾生。


復次由六種相當知欲行諸色名麁。云何
六相說彼名麁。一眾多故麁。二沈重故麁。
三不淨故麁。四堅強故麁。五變壞故麁。六不
隨心轉故麁。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
現。又獨覺地諸決擇文亦不復現。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