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01 瑜伽師地論-唐-彌勒菩薩 (master)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
戒品第十之一


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嗢拕南曰。


「 自性一切難
 一切門善士
 一切種遂求
 二世樂清淨
 如是九種相
 是名略說戒」



謂九種相戒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一自性
戒。二一切戒。三難行戒。四一切門戒。五善士
戒。六一切種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樂戒。
九清淨戒。


云何菩薩自性戒。謂若略說具四功德。當知
是名菩薩自性戒。何等為四。一從他正受。
二善淨意樂。三犯已還淨。四深敬專念無有
違犯。由諸菩薩從他正受故。於所學戒
若有違犯。即外觀他深生愧恥。由諸菩薩
善淨意樂故。於所學戒若有違犯。即內自
顧深起慚羞。由諸菩薩於諸學處犯已還
淨。深敬專念初無違犯。二因緣故。離諸
惡作。如是菩薩從他正受善淨意樂。為依
止故生起慚愧。由慚愧故能善防護所受
尸羅。由善防護所受戒故離諸惡作。又於
是中。從他正受。善淨意樂。此二是法。犯已
還淨。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此二是前二法所
引。又於是中。從他正受。善淨意樂。深敬專
[040-0511a]
念無有違犯。由此三法應知能令不毀菩
薩所受淨戒。犯已還淨。由此一法應知能
令犯已還出。如是菩薩具四功德自性尸
羅。應知即是妙善淨戒。正受隨學。能利自
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諸天人
等。令得義利利益安樂故。應知即是無量
淨戒。攝受無量菩薩所學故。應知即是饒益
一切有情淨戒。現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
樂故。應知即是能獲大果勝利淨戒。攝受
隨與無上正等菩提果故。是名菩薩自性
戒。


云何菩薩一切戒。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一
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說三種。一
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
儀。即是苾芻戒。苾芻尼戒。正學戒。勤策男
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
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
薩律儀戒。


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
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
為攝善法戒。此復云何。謂諸菩薩依戒住
戒。於聞於思於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
修學。如是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
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
事。於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給。於諸妙
說施以善哉。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讚
美。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
[040-0511b]
樂起淨信心發言隨喜。於他所作一切違
犯思擇安忍。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
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時時發起種種正願
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於諸善品
恒常勇猛精進修習。於身語意住不放逸。
於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護根門。
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親近善
士依止善友。於自愆犯審諦了知深見過
失。既審了知深見過已。其未犯者專意護
持。其已犯者於佛菩薩同法者所。至心發露
如法悔除。如是等類所有引攝護持。增長
諸善法戒。是名菩薩攝善法戒。


云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
相。何等十一。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
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諸有情隨所生
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又諸菩
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
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
利。又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
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又諸菩薩於墮種
種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
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又諸菩薩
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
離愁憂。又諸菩薩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
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又諸菩薩隨順
道理。正與依止如法御眾。又諸菩薩隨順
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
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
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
[040-0511c]
隨轉。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
德。令諸有情歡喜進學。又諸菩薩於有過
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
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
處。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
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
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
正行。云何菩薩住律儀戒。住攝善法戒。
住饒益有情戒。善護律儀戒。善修攝善
法戒善行一切種饒益有情戒。


謂諸菩薩住別解脫律儀戒時。捨轉輪王而
出家已。不顧王位如棄草穢。如有貧庶
為活命故。棄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顧劣欲。
不如菩薩清淨意樂捨輪王位而出家已
不顧一切人中最勝轉輪王位。又諸菩薩
住律儀戒。於未來世天魔王宮所有妙欲。不
生喜樂。亦不願求彼諸妙欲修行梵行。
於彼妙欲尚如實觀。猶如趣入廣大種種
恐畏稠林。況餘諸欲。又諸菩薩既出家已。於
現在世尊貴有情種種上妙利養恭敬。正慧
審觀。尚如變吐曾不味著。何況於餘卑賤
有情所有下劣利養恭敬。又諸菩薩常樂遠
離若獨靜處。若在眾中。於一切時心專遠
離寂靜而住。不唯於是尸羅律儀而生喜
足。依戒住戒勤修無量菩薩等持。為欲引
發證得自在。又諸菩薩雖處雜眾。而不樂
為乃至少分不正言論。居遠離處。不起少
分諸惡尋思。或時失念暫爾現行。尋便發起
猛利悔愧。深見其過數數悔愧。深見過故
[040-0512a]
雖復暫起不正言論諸惡尋思。而能速疾安
住正念。於彼獲得無復作心。由此因緣則
能拘檢。習拘檢故漸能如昔。於彼現行深
生喜樂。於今安住彼不現行。喜樂亦爾。又
能違逆令不現起。又諸菩薩於諸菩薩一切
學處。及聞已入大地菩薩廣大無量不可思
議長時最極難行學處。心無驚懼亦不怯
劣。唯作是念。彼既是人。漸次修學於諸菩
薩一切學處廣大無量不可思議淨身語等諸
律儀戒。成就圓滿。我亦是人。漸次修學決定
無疑。當得如彼淨身語等諸律儀戒成就
圓滿。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常察己過不伺
他非。普於一切兇暴犯戒諸有情所。無損
害心無瞋恚心。菩薩於彼由懷上品法大
悲故。現前發起深憐愍心欲饒益心。又諸
菩薩住律儀戒。雖復遭他手足塊石刀杖等
觸之所加害。於彼尚無少恚恨心。況當
於彼欲出惡言欲行加害。況復發言毀
辱訶責。以少苦觸作不饒益。又諸菩薩住
律儀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一
前際俱行不放逸行。二後際俱行不放逸行。
三中際俱行不放逸行。四先時所作不放逸
行。五俱時隨行不放逸行。謂諸菩薩於菩薩
學正修學時。若於過去已所違犯如法悔
除。是名菩薩前際俱行不放逸行。若於未
來當所違犯如法悔除。是名菩薩後際俱
行不放逸行。若於現在正所違犯如法悔
除。是名菩薩中際俱行不放逸行。若諸菩薩
先於後時當所違犯發起猛利自誓欲樂。謂
[040-0512b]
我定當如如所應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
是行。如是如是住。令無所犯。是名菩薩
先時所作不放逸行。若諸菩薩即以如是先
時所作不放逸行為所依止。如如所應
行。如如所應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
住。不起毀犯。是名菩薩俱時隨行不放逸行。
又諸菩薩住律儀戒。覆藏自善發露己惡。
少欲喜足堪忍眾苦。性無憂慼不掉不躁
威儀寂靜。離矯詐等一切能起邪命之法。
菩薩成就如是十支。名住律儀戒善護律
儀戒。謂不顧戀過去諸欲。又不希求未來
諸欲。又不耽著現在諸欲。又樂遠離不生
喜足。又能掃滌不正言論諸惡尋思。又能於
己不自輕蔑。又性柔和。又能堪忍。又不放
逸。又能具足軌則淨命。


又諸菩薩已能安住攝善法戒。若於身財少
生顧戀。尚不忍受。何況其多。又於一切
犯戒因緣根本煩惱少分煩惱忿恨等生。亦
不忍受。又於他所發生恚害怨恨等心。亦
不忍受。又於所起懈怠懶惰。亦不忍受。
又於所起等至味著等至煩惱。亦不忍受。
又於五處如實了知。謂如實知善果勝利。
又能如實了知善因。又能如實知善因果
倒與無倒。又如實知攝善法障。是諸菩薩
能於善果見大勝利尋求善因。為攝善故
如實了知倒與無倒。由此菩薩獲得善果。
不於無常妄見為常。不於其苦妄見為
樂。不於不淨妄見為淨。不於無我妄見
為我。如實了知攝善法障。為攝善故速疾
[040-0512c]
遠離。菩薩由此十種相故。名住攝善法戒。
速能攝善一切種相。謂施漸次。若戒漸次。
若忍漸次。若精進漸次若靜慮漸次及五種
慧。又諸菩薩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種饒益
有情戒。於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種謂諸菩
薩於諸有情彼彼事業。皆為助伴。謂於思
量所作事業。及於功用所作事業悉能與
彼而作助伴或於道路若往若來。或於無
倒事業加行。或於守護所有財物。或於和
合展轉乖離。或於義會或於修福。皆為助
伴。於諸救苦亦為助伴。謂於遭遇疾疫有
情。瞻侍供給。盲者啟導。聾者撝義。手代言
者曉以想像。迷方路者示以遇途。支不
具者惠以荷乘。其愚騃者誨以勝慧。為貪
欲纏所苦有情。開解令離貪欲纏苦。如是
若為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所苦
有情。開解令離疑纏等苦。欲尋思纏所苦
有情。開解令離欲尋思苦。如欲尋思。恚害
親里國土不死輕侮相應族姓相應所有尋思
當知亦爾。他蔑他勝所苦有情。開解令離
被蔑勝苦。行路疲乏所苦有情。施座施
處調身按摩。令其止息勞倦眾苦。又諸菩
薩為諸有情如理宣說。謂於樂行惡行有
情。為欲令斷諸惡行故。以相應文句助
伴隨順。清亮有用相稱應順。常委分資糧
法而為宣說。或復方便善巧宣說。如於樂
行惡行有情為欲令斷諸惡行故如是。
於行慳行有情。為欲令彼斷慳行故。於
現法中求財寶者。為欲令彼正少功力集
[040-0513a]
多財寶守護無失。於佛聖教懷憎嫉者。為
欲令彼得清淨信證清淨見。超諸惡趣
盡一切結。越一切苦。應知亦爾。


又諸菩薩於其有恩諸有情所。深知恩惠
常思酬報。暫見申敬讚言善來。怡顏歡慰。
吐誠談謔祥處設座正筵令坐。若等若
增財利供養現前酬答。非以下劣。於彼事
業雖不求請。尚應伴助。況于有命。如於
事業如是。於苦。於如理說。於方便說。於
濟怖畏。於衰惱處開解愁憂。於惠資具。
於與依止。於隨心轉於顯實德令深歡
悅。於懷親愛方便調伏。於現神通驚恐引
攝。如應廣說當知亦爾。又諸菩薩於遭怖
畏諸有情類能為救護。謂於種種禽獸水
火。王賊怨敵。家主宰官。不活惡名。大眾威
德。非人起屍。魍魎等畏皆能救護令得安
隱。又諸菩薩於處衰惱諸有情類。能善開
解令離愁憂。或依親屬有所衰亡所謂父
母兄弟。妻子奴婢。僮僕宗長。朋友內外族因。
親教軌範。及餘尊重。時有喪亡。善為開解
令離憂惱。或依財寶有所喪失。謂或王賊
之所侵奪。或火所燒或水所溺。或為矯詐
之所誑誘。或由事業無方損失。或為惡親
非理橫取。或家生火之所耗費。於如是等
財寶喪失。善為開解令離憂惱。由是因緣
諸有情類生軟中上三品愁憂。菩薩皆能正
為開解。又諸菩薩備資生具。隨有來求即
皆施與。謂諸有情求食與食求飲與飲。求
乘與乘求衣與衣。求莊嚴具施莊嚴具。
求諸什物施以什物。求鬘塗香。施鬘塗香。
[040-0513b]
求止憩處施止憩處。求諸光明施以光
明。又諸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如法
御眾方便饒益。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
憐愍心現作饒益。然後給施如法衣服飲
食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若自無有應
從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求索與之。於
己以法所獲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
醫藥資身什物。與眾同用自無隱費。於
時時間以其隨順八種教授而正教授。五
種教誡而正教誡。此中所說教授教誡。當
知如前力種性品已廣分別。又諸菩薩於
有情心性好隨轉。隨心轉時先知有情若體
若性。知體性已。隨諸有情所應共住。即
應如是與其共住。隨諸有情所應同行。即
應如是與彼同行。若諸菩薩欲隨所化
有情心轉。當審觀察。若於如是如是相
事現行身語。生他憂苦。如是憂苦若不令
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
事現行身語。護彼心故方便思擇勵力遮
止。令不現行如是憂苦。若能令其出不
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
身語住哀愍心。不隨如是有情心轉。方
便思擇勵力策發要令現行。復審觀察。若
於如是他有情事現行身語。令餘有情發
生憂苦。如是憂苦若不令他或餘有情或
不令二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
如是事現行身語。護餘心故方便思擇勵
力遮止。令不現行如是憂苦。若能令他或
餘有情或能令二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
[040-0513c]
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住哀愍心。不
隨如是有情心轉。方便思擇勵力策發要
令現行。復審觀察。若於如是菩薩自事現
行身語生他憂苦。如是現行身語二業。非
諸菩薩學處所攝。不順福德智慧資糧。如
是憂苦不能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
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護他心故方
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與此相違現
行身語如前應知。如生憂苦。如是廣說
生於喜樂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又隨他心
而轉菩薩。知他有情忿纏所纏現前忿纏難
可捨離。尚不讚歎。何況毀呰。即於爾時
亦不諫誨。又隨他心而轉菩薩。他雖不
來談論慶慰。尚應自往談論慶慰。何況彼
來而不酬報。又隨他心而轉菩薩。終不故
意惱觸於他。唯除訶責諸犯過者。起慈悲
心諸根寂靜。如應訶責令其調伏。又隨他
心而轉菩薩。終不嗤誚輕弄於他令其
𧹞愧。不安隱住。亦不令其心生憂悔。雖
能摧伏得勝於彼。而不彰其墮在負處。
彼雖淨信。生於謙下終不現相而起自高。
又隨他心而轉菩薩。於諸有情非不親近
不極親近。亦不非時而相親近。又隨他心
而轉菩薩。終不現前毀他所愛。亦不現前
讚他非愛。非情交者不吐實誠。不屢希
望知量而受。若先許應他飲食等。終無
假託不赴先祈。為性謙冲如法曉諭。又
諸菩薩性好讚揚真實功德令他歡喜。於
信功德具足者前。讚揚信德令其歡喜。於
[040-0514a]
戒功德具足者前。讚揚戒德令其歡喜。於
聞功德具足者前。讚揚聞德令其歡喜。於
捨功德具足者前。讚揚捨德令其歡喜。於
慧功德具足者前。讚揚慧德令其歡喜。又
諸菩薩性好悲愍。以調伏法調伏有情。若
諸有情有下品過下品違犯。內懷親愛無
損惱心。以軟訶責而訶責之。若諸有情有
中品過中品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
中訶責而訶責之。若諸有情有上品過上品
違犯。內懷親愛無損惱心。以上訶責而訶
責之。如訶責法。治罰亦爾。若諸有情有下
中品應可驅擯過失違犯。菩薩爾時為教
誡彼及餘有情。以憐愍心及利益心。權時
驅擯後還攝受。若諸有情有其上品應可驅
擯過失違犯。菩薩爾時盡壽驅擯。不與共
住不同受用。憐愍彼故不還攝受。勿令
其人於佛聖教多攝非福。又為教誡利餘
有情。又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現神
通力。或為恐怖。或為引攝。謂為樂行諸惡
行者。方便示現種種惡行諸果異熟。謂諸
惡趣小那落迦。大那落迦。寒那落迦。熱那
落迦。既示現已而告之言。汝當觀此先於
人中造作增長諸惡行故。今受如是最極
暴惡辛楚非愛苦果異熟彼見是已恐怖厭
患離諸惡行。復有一類無信有情。菩薩眾
中隨事故問。彼作異思拒而不答。菩薩爾
時或便化作執金剛神。或復化作壯色大身
巨力藥叉。令其恐怖。由是因緣捨慢生信
恭敬正答。其餘大眾聞彼正答亦皆調伏。或
[040-0514b]
現種種神通變化。或一為多或多為一。或
以其身穿過石壁山巖等障往還無礙。如
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現無量種神變
差別。或復現入火界定等。或復示現共聲
聞等種種神通。方便引攝令諸有情踊躍歡
喜。諸未信者。方便安處信具足中。諸犯戒
者。方便安處戒具足中。諸少聞者。方便安
處聞具足中。多慳悋者。方便安處捨具足
中。諸惡慧者。方便安處慧具足中。如是菩
薩成就一切種饒益有情戒。


是名菩薩三種戒藏。亦名無量大功德藏。謂
律儀戒所攝戒藏。攝善法戒所攝戒藏。饒益
有情戒所攝戒藏。


若諸菩薩欲於如是菩薩所學三種戒藏。勤
修學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
菩提發弘願已。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已發
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於如
是等功德具足勝菩薩所。先禮雙足。如是
請言。我今欲於善男子所或長老所或大德
所。乞受一切菩薩淨戒。唯願須臾不辭勞
倦哀愍聽授。既作如是無倒請已。偏袒右
肩。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已入大
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諸菩薩眾。現前專
念彼諸功德。隨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淨
心或少淨心。有智有力勝菩薩所。謙下恭
敬膝輪據地。或蹲跪坐對佛像前。作如是
請。唯願大德或言長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
菩薩淨戒。如是請已。惠念一境。長養淨心。
我今不久當得無盡無量無上大功德藏。即
[040-0514c]
隨思惟如是事義。默然而住。爾時有智有
力菩薩。於彼能行正行菩薩。以無亂心若
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聽。或法
弟聽。汝是菩薩不。彼應答言是。發菩提願
未。應答言已發。自此已後應作是言。汝如
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於我所受諸菩薩
一切學處受諸菩薩一切淨戒。謂律儀戒攝
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淨戒。過
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
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是學處於是
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
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
能授菩薩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能受菩薩第
二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薩作如是問。乃
至第三授淨戒已。能受菩薩作如是答。乃
至第三受淨戒已。能受菩薩不起于坐。能
授菩薩對佛像前。普於十方現住諸佛及諸
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作如是白。某
名菩薩。今已於我某菩薩所。乃至三說受
菩薩戒。我某菩薩已為某名菩薩作證。唯
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
聖。於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
於此某名受戒菩薩。亦為作證。第二第三亦
如是說。如是受戒羯磨畢竟。從此無間普
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現住諸佛已入
大地諸菩薩前。法爾相現。由此表示。如是
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爾時十方諸佛菩
薩。於是菩薩法爾之相。生起憶念。由憶念
故正智見轉。由正智見如實覺知。某世界
[040-0515a]
中某名菩薩。某菩薩所正受菩薩所受淨戒。
一切於此受戒菩薩。如子如弟生親善意
眷念憐愍。由佛菩薩眷念憐愍。令是菩薩
希求善法倍復增長無有退減。當知是名
受菩薩戒。啟白請證。


如是已作受菩薩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薩
俱起供養。普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
佛菩薩。頂禮雙足恭敬而退。如是菩薩所
受律儀戒。於餘一切所受律儀戒。最勝無上
無量無邊大功德藏之所隨逐。第一最上善
心意樂之所發起。普能對治於一切有情一
切種惡行。一切別解脫律儀。於此菩薩律
儀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數分不及
一。計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
一。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受一切大
功德故。


又此菩薩安住如是菩薩淨戒。先自數數專
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
正所應作。既思惟已然後為成正所作業。
當勤修學。又應專勵聽聞菩薩素怛纜藏及
以解釋。即此菩薩素怛纜藏摩怛履迦。隨其
所聞當勤修學。


又諸菩薩不從一切。唯聰慧者求受菩薩
所受淨戒。無淨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
是所受淨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
思惟。有慳貪者慳貪弊者。有大欲者無
喜足者。不應從受。毀淨戒者。於諸學處
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
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
[040-0515b]
耐者。不應從受。有嬾惰者。有懈怠者。
多分耽著日夜睡樂倚樂臥樂好合徒
侶樂喜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
不能搆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
從受。有闇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
謗菩薩素怛纜藏及菩薩藏摩怛履迦者。不
應從受。


又諸菩薩於受菩薩戒律儀法。雖已具足
受持究竟。而於謗毀菩薩藏者無信有情。
終不率爾宣示開悟。所以者何。為其聞已
不能信解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誹謗。
由誹謗故。如住菩薩淨戒律儀。成就無
量大功德藏。彼誹謗者。亦為無量大罪業藏
之所隨逐。乃至一切惡言惡見及惡思惟。未
永棄捨終不免離。


又諸菩薩欲授菩薩菩薩戒時。先應為說菩
薩法藏摩怛履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令其
聽受。以慧觀察自所意樂。堪能思擇受菩
薩戒。非唯他勸非為勝他。當知是名堅
固菩薩。堪受菩薩淨戒律儀。以受戒法如
應正授。如是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
勝處法。何等為四。若諸菩薩為欲貪求
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
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
而修惠捨。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
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
不唯發起麁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
[040-0515c]
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
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
不捨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若諸菩薩
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
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
勝處法。如是名為菩薩四種他勝處法。


菩薩於四他勝處法。隨犯一種況犯一切。
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
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
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菩薩若用
軟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
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捨。若諸菩薩
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
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
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捨菩薩
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法即便棄捨
別解脫戒。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
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
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法。於現法
中不任更受。


略由二緣捨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捨
無上正等菩提大願。二者現行上品纏犯他
勝處法。若諸菩薩雖復轉身遍十方界在在
生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由是菩薩不捨
無上菩提大願。亦不現行上品纏犯他勝
處法。若諸菩薩轉受餘生忘失本念。值
遇善友。為欲覺悟菩薩戒念。雖數重受。
而非新受亦不新得。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
[040-05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