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01 瑜伽師地論-唐-彌勒菩薩 (master)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


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攝決擇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三


復次由五因緣殺生成重。何等為五。一由
意樂。二由方便。三由無治。四由邪執。五
由其事。若由猛利貪欲意樂所作。猛利瞋
恚意樂所作。猛利愚癡意樂所作。名重殺
生。與此相違名輕殺生。若有念言。我應當
作正作已作。心便踊躍心生歡悅。或有自
作或復勸他。於彼所作稱揚讚歎。見同法
者意便欣慶長時思量。長時蓄積怨恨心已
方有所作。無間所作殷重所作。或於一時
頓殺多類。或以堅固發業因緣而行殺害。
或令恐怖無所依投方行殺害。或於孤苦
貧窮哀慼悲泣等者而行殺害。如是一切
[060-0632c]
由方便故名重殺生。若唯行殺。不能日日
乃至極少持一學處。或亦不能於月八日
十四十五及半月等受持齋戒。或亦不能
於時時間惠施作福。問訊禮拜迎送合掌和
敬業等。又亦不能於時時間獲得猛利增
上慚愧。悔所作惡。又不證得世間離欲。亦
不證得真法現觀。如是一切由無治故。
名重殺生。若諸沙門或婆羅門。繼邪祠祀
隨忍此見。執為正法而行殺戮。由邪執故
名重殺生。又作是心殺羊無罪。由彼羊等
為資生故世主所化。諸如是等依止邪見
而行殺害。皆邪執故名重殺生。若有殺害
大身眾生。此由事故名重殺生。或有殺害
人或人相或父或母及餘尊重。或有殺害歸
投委信或諸有學。或諸菩薩。或阿羅漢。或
諸獨覺。或於如來作殺害意惡心出血。如
來性命不可殺故。如是一切由其事故
名重殺生。與如上說因緣相違而殺生者。
名輕殺生。復次當說不與取等由其事故
輕重差別。餘隨所應。如殺應知。


復次若多劫盜名重不與取。如是若劫盜妙
好。劫盜委信。劫盜孤貧。劫盜佛法出家之
眾。若入聚落而行劫盜。劫盜有學或阿羅
漢或諸獨覺。或復僧祇或佛靈廟所有財物。
如是一切由其事故名重不與取。


復次行不應行中。若母母親委信他妻。或
住禁戒或苾芻尼或勤策女或復正學。如是
一切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非支行中若
於面門。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非時行中
[060-0633a]
若受齋戒若胎圓滿若有重病由其事故
名重欲邪行。非處行中若佛靈廟若僧伽藍。
由其事故名重欲邪行。


復次若為誑惑多取他財若妙若勝而說妄
語。由事重故名重妄語。若於委信若父若
母。廣說如前乃至佛所而說妄語。由事重
故名重妄語。或有妄語令他殺生損失財
物及與妻妾。此若成辦極重殺生。重不與取。
重欲邪行。此由事重名重妄語。或有妄語
能破壞僧。於諸妄語此最尤重
復次若於長時積習親愛而行破壞。此
由事重名重離間語。或破壞他令離善友
父母男女。破和合僧。若離間語能引殺生或
不與取或欲邪行。如前所說道理應知。如
是一切由事重故名重離間語。


復次若於父母及餘師長。發麁惡言。由事
重故名重麁惡語。或以不實不真妄語。現
前毀罵呵責於他。由事重故名重麁惡語。


復次凡諸綺語隨妄語等。此語輕重如彼應
知。若依鬪訟諍競等事而發綺語亦名為
重。若以染污心於能引無義外道典籍。承
誦讚詠廣為他說。由事重故名重綺語。若
於父母眷屬師長調弄輕笑。現作語言不
近道理。亦由事重名重綺語。


復次若於僧祇佛靈廟等所有財寶。起貪欲
心。由事重故名重貪欲。若於己德起增
上慢自謂智者。乃於國王大臣豪貴所尊
師長。及諸聰叡同梵行等。起增上欲貪求
利養。名重貪欲。復次若於父母眷屬師長。
[060-0633b]
起損害心。由事重故名重瞋恚。又於無過
貧窮孤苦可傷愍者起損害心。由事重故
名重瞋恚。又於誠心來歸投者及有恩所。
起損害心。由事重故名重瞋恚。復次若於
一切餘邪見中。諸有能謗一切邪見。此謗一
切事門轉故名重邪見。又若有見謂無世
間真阿羅漢正至正行。乃至廣說。如是邪見。
由事重故名重邪見。除如上說所有諸事。
隨其所應與彼相違。皆名為輕。


復次殺生所引不善諸業。或有是作而非增
長。或有增長而非是作。或有亦作亦復增
長。或有非作亦非增長。初句謂無識別童
稚所作。或夢所作或不思而作。或自無欲他
逼令作。或有暫作續即還起猛利悔心及厭
患心。懇責遠離正受律儀令彼微薄。未與
果報便起世間離欲之道損彼種子。次起
出世永斷之道。害彼種子令無有餘。增長
而非作者。謂如有一為害生故於長夜中
數隨尋伺。由此因緣彼遂增長殺生所引
惡不善法。然不能作殺生之業。亦作亦增
長者。謂除先所說作非增長增長非作。所
餘一切殺生業相。非作非增長者。謂除上
爾所相。如是所餘不與取等乃至綺語。隨其
所應如殺應知。於貪欲瞋恚邪見中。無有
第二增長而非作句。於初句中無有不思
而作及他逼令作。餘如前說。


復次若於殺生親近數習多所作故。生那
落迦。是名殺生異熟果。若從彼沒來生此
間人同分中。壽量短促。是名殺生等流果。
[060-0633c]
於外所得器世界中。飲食果藥皆少光澤勢
力。異熟及與威德並皆微劣。消變不平生長
疾病。由此因緣無量有情未盡壽量非時
中夭。是名殺生增上果。所餘業道。異熟等流
二果差別。如經應知。增上果今當說。若器
世間眾果尠少。果不滋長果多朽壞。果不
貞實多無雨澤。諸果乾枯或全無果。如是
一切名不與取增上果。若器世間多諸便穢
泥糞不淨。臭處迫迮多生不淨臭惡之物。凡
諸所有皆不可樂。如是一切名欲邪行增
上果。若器世間農作行船。世俗事業不甚滋
息。殊少便宜多不諧偶。饒諸怖畏恐懼因
緣。如是一切是妄語增上果。若器世間其地
處所。丘坑間隔險阻難行。饒諸怖畏恐懼因
緣。如是一切是離間語增上果。若器世間其
地處所。多諸株杌荊棘毒刺瓦石沙礫枯
槁。無潤無有池沼河泉乾竭。土田鹹鹵丘
陵坑險。饒諸怖畏恐懼因緣。如是一切是麁
惡語增上果。若器世間所有果樹果無的當。
非時結實時不結實生而似熟。根不堅牢
勢不久停。園林池沼多不可樂。饒諸怖畏
恐懼因緣。如是一切是綺語增上果。若器世
間一切盛事年時日夜月半月等漸漸衰微。
所有氣味唯減不增。如是一切是貪欲增上
果。若器世間多諸疫癘災橫擾惱怨敵。驚怖
師子虎狼。雜惡禽獸。蟒蛇蝮蝎蚰蜒。百足
魍魎藥叉諸惡賊等。如是一切是瞋恚增上
果。若器世間所有第一勝妙華果悉皆隱沒。
諸不淨物乍似清淨。諸苦惱物乍似安樂。
[060-0634a]
非安居所非救護所非歸依所。如是一切
是邪見增上果。


復次如世尊言。殺有三種。謂貪瞋癡之所
生起。乃至邪見亦復如是。此差別義云何應
知。若為血肉等殺害眾生。或作是心。殺
害彼已當奪財物。或受他雇或為報恩。
或友所攝或希為友。或為衣食奉主教
命而行殺害。或有謂彼能為衰損。或有
謂彼能障財利而行殺害。如利衰毀譽稱
譏苦樂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是一切名
貪所生殺生業道。


復次若謂彼於己樂為無義而行殺害。或
念彼於己曾為無義。或恐彼於己當為無
義。或見彼於己正為無義而行殺害。廣說
乃至於九惱事皆如是知。如是一切名瞋
所生殺生業道。復次若計為法而行殺害。
謂己是餘眾生善友。彼因我殺身壞命終
當生天上。如是殺害從癡所生。或作是
心。為尊長故法應殺害。或作是心。諸有誹
毀天梵世主。罵婆羅門。法應殺害。如是心
殺從癡所生。或計殺生作及增長無異熟
果。為他開演勸行殺業。彼由勸故遂行殺
事時。彼勸者所得殺罪從癡所生。此後所
說從癡所生殺業。道理。諸餘業道乃至邪
見當知亦爾。或有妄計以其父母親愛眷
屬擲置火中。斷食投巖棄於曠野。是真正
法。如是一切名癡所生殺生業道。復次若
於他財食饕餮而取。是不與取貪欲所生。
或受他雇而行劫盜。或恩所攝或祈後恩。
[060-0634b]
或為衣食奉主教命。或為稱譽或為安樂
而行劫盜。如是一切不與取業皆貪所生。


復次若作是思。彼於我所樂行無義。廣說
乃至九惱害事增上力故而行劫盜不必貪
著彼所有財。不必希求諸餘財物。是不與取
瞋恚所生。或憎他故焚燒聚落舍宅財物珍
玩資具。當知彼觸瞋恚所生。盜相似罪。或
更增強或憎彼故。令他劫奪破散彼財。他
受教命依行事時。彼能教者不與取罪從
瞋恚生。


復次若作是心。為尊長故而行劫盜是為
正法。名癡所生不與取罪。或作是心。若有
誹毀天梵世主罵婆羅門。法應奪彼所有
財物。此不與取亦從癡生。或作是心。若為
祠祀為祠祀支為祠祀具。法應劫盜。是不
與取亦從癡生。


復次若有見聞不應行事。便不如理分別取
相。遂貪欲纏之所纏縛而行非法。名貪所
生欲邪行罪。或受他雇竊行媒嫁。由此方
便行所不行。彼便獲得貪欲所生欲邪行
罪。或欲攝受朋友知識。或為衣食承主教
命。或為存活希求財穀金銀珍寶而行邪
行。如是一切名貪所生欲邪行罪。


復次若作是思。彼於我所樂行無義。廣說
乃至九惱害事以為依止而行邪行。非彼
先有欲纏所纏。然於相違非所行事。為報
怨故勉勵而行。名瞋所生欲邪行罪。或憎
彼故以彼妻妾令他毀辱。彼若受教行欲
邪行。便觸瞋恚所生相似欲邪行罪。或更
[060-0634c]
尤重。如是一切欲邪行罪。名瞋所生。


復次若作是心。母及父親或他婦女命為邪
事。若不行者便獲大罪。若行此者便獲大
福。非法謂法而行邪行。名癡所生欲邪行
罪。


復次若為利養而說妄語。或怖畏他損己
財物。或為稱譽或為安樂而說妄語。如是
一切名貪所生妄語業道。若有依止九惱
害事而說妄語。名瞋所生妄語業道
若作是心。為諸尊長或復為牛或為祠
具。法應妄語。如是妄語從癡所生。若作是
心。諸有沙門若婆羅門。違背諸天違梵世
主違婆羅門。於彼妄語稱順正法。如是妄
語名癡所生妄語業道。若作是計。於法法
想。於毘奈耶毘奈耶想。以覆藏想妄語破
僧無有非法。如是妄語亦從癡生。


如妄語業道。離間麁惡二語業道。隨其所
應當知亦爾。


復次若為戲樂而行綺語。或為顯己是聰
叡者而行綺語。或為財利稱譽安樂而行
綺語。名貪所生綺語業道。若有依止九惱
害事而說綺語。名瞋所生綺語業道
若有於中為求真實為求堅固。為求出
離為求於法。而行綺語。名癡所生綺語業
道。


復次若有於他非怨有情財物資具。先取
其相希望追求增上力故起如是心。凡彼所
有願當屬我。又從貪愛而生貪愛。名貪所
生貪欲業道。
[060-0635a]


若於他財不計為好。但九惱事增上力故
起如是心。凡彼所有皆當屬我。又從瞋恚
而生貪愛。名瞋所生貪欲業道。


若作是計。諸有欲求魯達羅天。毘瑟笯天。
釋梵世主。眾妙世界。注心多住獲大福祐。
作如是意注心多住。名癡所生貪欲業道
若為財利稱譽安樂。於他有情起損害心。
非於彼所生怨憎想。謂彼長夜是我等怨。
又從貪愛而生瞋恚。名貪所生瞋恚業道。


復次若九惱事增上力故。從怨對想起損害
心。名瞋所生瞋恚業道
若住此法及外道法。所有沙門若婆羅門。憎
惡他見。於他見所及懷彼見沙門婆羅門
所。起損害心。名癡所生瞋恚業道。


復次若作是心。諸有此見撥無施與。乃至廣
說。彼於王等獲大供養及衣服等。即以此
義增上力故起如是見。名貪所生邪見業
道。


若作是心。有施有愛乃至廣說。如是見
者。違害於我。我今不應與怨同見。彼由
憎恚起如是見。無施無愛乃至廣說。名
瞋所生邪見業道。


若不如理於法思惟籌量觀察。由此方便所
引尋伺發起邪見。名癡所生邪見業道。


復次殺生業道。三為方便由瞋究竟。如殺
業道。麁語瞋恚業道亦爾。不與取業道。三為
方便由貪究竟。如不與取。邪行貪欲業道
亦爾。除其邪見所餘業道。三為方便由三
究竟。邪見業道三為方便由癡究竟。
[060-0635b]


復次殺生邪行。妄語離間。麁語瞋恚。此六業
道有情處起。不與而取貪欲業道資財處起。
綺語業道名身處起。邪見業道諸行處起。復
次由三因緣。不善業道成極圓滿惡不善性。
何等為三。一自性過故。二因緣過故。三塗染
過故。此中殺生所引思。乃至邪見所引彼相
應思。如是一切染污性故不善性故。由自性
過說名為惡。若以猛利貪欲瞋恚愚癡纏
所發起。即此亦名由因緣過。成重惡性
成上不善。能引增上不可愛果。若到究竟
即此亦名由塗染過。成極重惡成上不善。
能引增上不可愛果。何以故。若有用染污
心。能引發他不可愛樂欣悅之苦。彼隨
苦心威勢力故。能引發苦補特伽羅思。便
觸得廣大之罪。是故名為塗染過失。彼雖
不發如是相心。諸能引發我之苦者。當
觸大罪。然彼法爾觸於大罪。譬如磁石雖
不作意。諸所有鐵來附。於我然彼法爾。所
有近鐵不由功用來附磁石。此中道理當
知亦爾。日珠等喻亦如是。知又於思上無
別有法。彼威力生來相依附。說名塗染。當
知唯是此思轉變。由彼威力之所發起。如
四大種業威勢力所生。種種堅性濕性煖性
動性。非大種外別有如是種種諸性。然即
大種業威勢緣如是轉變。如業威勢緣力轉
變。神足加行緣力轉變當知亦爾。又如魔王
惑媚無量娑梨藥迦諸婆羅門長者等心
令於世尊變異暴惡。非於彼心更增別
法。說名惑媚。唯除魔王加行威勢生彼諸
[060-0635c]
心令其轉變成極暴惡。此中道理當知亦
爾。


復次如先所說作及增長業。若先所說由
五因緣。成極重業。名定受業。與此相違名
不定受業。復有四業。一異熟定。二時分定。
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諸阿羅漢所有不善。
決定受業。或於前生所作。或於此生先異
生位所作。由少輕苦之所逼惱。便名果報
已熟。若已轉依。果報種子皆永斷故一切不
受。所以者何。由佛世尊依未解脫相續。
建立定受業故。問若於一時亦牽亦搦盜
取眾生即斷其命。當言一業為二業耶。答
當言二業。以速轉故。於此二業由增上
慢。謂之為一。若謂我當牽彼。是第一思。
即於盜時復謂我當搦殺。是第二思。若時
牽彼爾時不搦。若時搦彼爾時不牽。速疾
轉故生增上慢謂是一時。是故此中當言
二業。


復次略由三因緣故成現法受業。何等為
三。一田廣大故。二思廣大故。三相續清淨
故。由五種相田成廣大。一從於一切有
情。第一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住起。謂慈等至。
二從於一切有情第一將護他心住起。謂
無諍等持。三從第一寂靜涅槃樂相似聖住
起謂滅盡等至。四已得一切不善不作律
儀。謂預流果。五極清淨相續究竟。謂阿羅漢
及佛為首大苾芻僧。如是名為田廣大性。
若於是處以深厚殷重清淨信心。捨清淨
財。是名思廣大性。若前生中於他所施衣
[060-0636a]
服等物。由身語意不為障礙。亦不思量
與染污心。以無有障障彼相續。當知是
名相續清淨。若有於此三種因緣一切具
足。當知彼業定現法受。亦於生受亦於後
受。若有與此相違三種因緣起不善業。當
知亦成定現法受。或有所生一剎那業唯現
法受。或有所生一剎那業亦現法受亦於
生受。或有所生一剎那業三時皆受。譬如
一縷其量微小能持一華。一繫華已勢力便
盡不復能繫。復有一縷能持二華。再繫
華已勢力便盡。復有一縷能持多華。多繫
華已其力方盡。又如流水其性微小流經一
步勢力便盡。有第二水其性稍大流經兩
步勢力方盡。有第三水其性廣大流經多
步勢力乃盡。又如酢滴其性淡薄唯能酢彼
一滴之水不能酢多。有第二滴其性稍嚴
酢二滴水。不能酢多。有餘酢滴其性更嚴
乃至能酢眾多滴水。此中諸業差別道理當
知亦爾。


復次十種不善業道唯欲界繫。亦唯能感欲
界異熟。多於惡趣少於善趣。又惡趣業。預
流果時皆已斷盡。若諸異生世間離欲或復
生上。一切皆伏而未永斷。若不還果身猶住
此或復上生。及阿羅漢。諸不善業皆畢竟斷。
若已證入清淨增上意樂地。菩薩一切不善
業皆畢竟斷。此但由不忘念力所制持故。
非由煩惱得離繫故。


復次思是業非業道。殺生乃至綺語亦業亦
業道。貪恚邪見業道非業。此諸業道餘決擇
[060-0636b]
文更不復現。


後嗢拕南曰。


「 自性相廣略
 方便與輕重
 增減及瑜伽
 引果生決擇」



如是已說業道決擇。生雜染決擇我今當
說。如先所說生雜染義。當知此生略有
十一。一一向樂生。謂一分諸天。二一向苦生。
謂諸那落迦。三苦樂雜生。謂一分諸天人鬼
傍生。四不苦不樂生。謂一分諸天。五一向不
清淨生。謂欲界異生。六一向清淨生。謂已證
得自在菩薩。七清淨不清淨生。謂色無色界
異生。八不清淨清淨處生。謂在欲界般涅槃
法有暇處生。九清淨不清淨處生。謂生色無
色界異生。十不清淨不清淨處生。謂生欲
界異生不般涅槃法。設般涅槃法無暇處生。
十一清淨清淨處生。謂生色無色界非異
生諸有學者。


復次經言。汝等長夜增羯吒斯恒受血滴。
何等名為羯吒斯耶。所謂貪愛。貪愛之言
與羯吒斯名差別也。此言顯示攝受集諦。
恒受血滴。攝受苦諦。


復次婆羅門喻經中。
世尊依死雜染說如是言。有五非狂如狂
所作。何等為五。一解支節者。謂更有餘活
命方便。而樂分析所有支節以自活命。是
名第一非狂如狂所作。二慳貪者。謂慳貪所
蔽。慳貪因緣所獲財寶不食不施。唯除命
終欻然虛棄大寶庫藏。是名第二非狂如狂
所作。三樂生天者。謂更有餘身語意攝種
種妙行生天方便。而樂妄執投火溺水顛墜
[060-0636c]
高崖。自害身命作生天因。是名第三非狂
如狂所作。四樂解脫者。謂更有餘八支聖
道解脫方便。而樂妄執自逼自惱種種苦行
作解脫因。是名第四非狂如狂所作。五傷
悼死者。謂依傷悼亡者因緣。種種哀歎
剺攫其身。坌灰拔髮斷食自毀。欲令亡
者還復如故。是名第五非狂如狂所作。


復說頌曰。


「 世間無決定
 顛倒謂為我
 父母及妻孥
 兄弟親友等
 曾母轉為妻
 妻復為兒婦
 兒婦轉為婢
 或作怨家妻
 曾父轉為子
 子復為怨敵
 怨敵復為奴
 或為僕隸等
 曾王轉為臣
 臣復為貧匱
 或閭邑下賤
 為世所輕鄙
 曾作婆羅門
 展轉為三姓
 或復旃荼羅
 及補羯娑等
 於無量百千
 那庾多往返
 為父復為子
 及怨家等身
 如幻士眾中
 示種種形類
 異生處流轉
 現多身亦爾
 煩惱業緣因
 令種種諸行
 數數而積集
 如幻化所起
 雖遭是眾幻
 然無智所覆
 常於諸行中
 樂著曾無厭
 既自幻惑已
 坌灰泣傷歎
 於不應憂悲
 橫生諸悲惱
 離假名親屬
 種種自憂悲
[060-0637a]
 棄捐正法行
 舉手而號泣
 癡憍慢所亂
 數行諸放逸
 如是等種類
 廣說遍應知」



復次鬪諍劫中有四過失。謂壽量衰退。安樂
衰退。功德衰退。一切世間盛事衰退。


復次鬪諍劫中諸有情類。略於八處互不相
數。一不數正法。二不數名聞。三不數宗族。四
不數可愍。五不數善友。六不數有德。七不數
有恩。八不數親友。


問先說生雜染中。無明
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此無明等十二支差別
義云何應知。答略由五相。一由相故。二
由自性故。三由業故。四由法故。五由因
果故。問何等為無明相。答貪瞋慢相是無明
相。計我我所相。無慚無愧相。多放逸相。性
羸鈍相。饒睡眠相。心愁慼相。種種惡業現
行等相。是無明相。問何等是無明自性。答自
性總相如前已說。


自性差別今當顯示。謂或
有隨眠無明。或有覺悟無明。或有煩惱共
行無明。或有不共獨行無明。或有蔽伏心
性無明。或有發業無明。或有不染污無明。
或有離羞恥無明。或有堅固無明。謂無
般涅槃法者所有無明。問何等為無明業。
答於不現見義而生迷惑。是無明業。如是
於現見義劣義中義勝義。利益義。不利益義。
真義。邪義。因義。果義。而生迷惑。是無明業。
又有十種愚癡有情。遍攝愚癡諸有情類。一
缺減愚癡。二狂亂愚癡。三散亂愚癡。四自
性愚癡。五執著愚癡。六迷亂愚癡。七堅固愚
癡。八增上愚癡。九無所了別愚癡。十現見愚
[060-0637b]
癡。缺減愚癡者。謂如有一或缺於眼或缺
於耳。於眼所識色。耳所識聲。一切境界。皆
不領解。是故愚癡。狂亂愚癡者。謂如有一
或遭逼迫或遭大苦。或遭重病或痛所切。
或復顛癎令心狂亂。由此不了善作惡作。
是故愚癡。散亂愚癡者。謂如有一心散異
境。不能了餘善作惡作。是故愚癡。自性愚
癡者。謂如有一於生死中無始以來。自性
不了苦集滅道。眾生無我。法無我等。是故
愚癡。執著愚癡者。謂如有一墮外道中。彼
於身見身見為本。諸見趣中不能解了。是
故愚癡。迷亂愚癡者。謂如有一或名想亂
或形量亂。或色相亂或業用亂。於亂處法不
能解了。是故愚癡。堅固愚癡者。謂如有一
畢竟無有般涅槃法。所有愚癡自性堅固。乃
至諸佛亦不能拔。增上愚癡者。謂如有一
常恒無間習諸邪行。又邪行因所生眾苦之
所逼切。雖知雖見而故奔趣樂著嬉戲。或
復貪等行者亦是增上愚癡。無所解了愚癡
者。謂如有一不聞不思不修習故。於法於
義不能解了。是故愚癡。現見愚癡者。謂如
有一現見諸行皆悉無常而起常想。現見
皆苦而起樂想。現見不淨而起淨想。現見
無我而起我想。現見病法老法死法起安
隱想無逼惱想。又此無明於五處所能為障
礙。一能障礙真實智喜。二能障礙煩惱滅得。
三能障礙聖道成滿。四能障礙往於善趣。五
能障礙世間現法諸吉祥事。問何等名無明
法。答或有由無明故墮無明趣。說名愚癡
[060-0637c]
非癡所嬈不為癡垢非癡所媚。謂住隨
眠無明。或有愚癡為癡所嬈不為癡垢
非癡所媚謂由纏所攝無明。或有愚癡為
癡所嬈為癡所垢非癡所媚。謂由發業
無明。發惡業已於此惡行而生羞恥。或有
愚癡為癡所嬈為癡所垢為癡所媚。謂因
無明發起種種惡不善業。於此惡行無有
羞恥。此中由前三種說名愚癡墮無明趣。
不名癡人。由後一種說名癡人。或有闇
法無明。謂在欲界。或有昧法無明。謂在色
界。或有翳法無明。謂在無色界。問何等名
無明因果。答因如本地分已說。果謂一切後
有支。又於真如及諸諦義不能解了。或復
猶豫。或即於此生邪決定。謂於諦理或增
或減顛倒執著無常等故。或由增上慢故。
或由自輕蔑故。餘有支決擇文更不復現。


復次如世尊言。眼為因色為緣眼識得生。
乃至身為因觸為緣身識得生。又說。觸為
受緣。又說。能生作意為因生所生識。此中
非眼等是眼識等生因。亦非觸是受生因。
非能生作意是所生識生因。由彼諸法各自
種子為生因故。何故此中說眼等為眼識
等因。當知此依俱有依攝引發因說。非生
起因。所以者何。由俱有眼等根為依止故。
眼等諸識彼彼境轉非無依止。如是由俱
有觸為依止故。有諸受轉。由俱有能生作
意為依止故。所生識轉非無依止。是故世
尊於此諸處。依俱有依所攝引發因說。非
生起因。或依助伴因說。何以故。非已滅眼
[060-0638a]
能為已生眼識所依。耳等亦爾。非已滅觸能
為已生受所依止。亦非已滅能生作意能為
已生所生識依。


復次緣起次第略有四種。一牽引次第。二生
起次第。三受用境界次第。四受用苦次第。無
明緣行行緣識。是牽引次第。識緣名色名
色緣六處。是生起次第。六處緣觸觸緣受。
是生起已受用境界次第。受緣愛愛緣取取
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受用苦次第。於
此處所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