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52 明文海-清-黃宗羲 (master)


[17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文海巻一百七十三   餘姚黄宗羲編
  書二十七
   議樂
  與范以載論樂書王廷相/
承示校定兩山李氏律吕元聲感謝感謝且以聲音之
道下詢鄙陋吁僕何足以知之雖然亦駭然有疑矣夫
古人制為五音非徒然無所本者宫本喉商本舌牙
[173-1b]
角本舌徴本舌齒羽本唇故凡人呼而出聲不論歌唱
言説必自宫而徴而商而羽而角角者氣平之聲音之
終者也故宫音始而濁羽音極而清落而収於角清濁
平焉此聲氣自然之妙非人力强而能為者今曰黄鍾
宫為清越之音不知其音出喉乎出於唇乎意者閩人
無喉中之音故遂以唇舌不正之音而杜撰以定之也
不然當何所依據而變之惟其以宫為清則黄鍾之管
九寸重濁而不合故有黄鍾三寸九分之説嗚呼其大
[173-2a]
謬甚矣夫上古鍾律之調簡矣而不求備也故周禮三
宫十二律可足考擊若必欲盡五音之調非加以十二
子聲不可何也清之分數少也故古之編鍾編磬有一
架二十四板之説盖通正聲子聲並擊之也晋宋以來
十二律之外止加四清以補不及故作徴調終不能成
何也夫鍾聲之道順而易逆而難者也故濁之役清也
常有餘清之役濁也常不足故備清調非子律不可今
曰取聲不用半律是不用子律矣恐徴羽之調終不可
[173-2b]
成平公欲聼清角雖師曠亦難乎其為擊矣子律謂可
廢乎哉夫正變二十四律則五音各五之調亦庶乎其
備必如京房六十調之説則清律極短其聲焦殺亦不
成調雖有其名而無實用蔡氏不深致思亦信其説而
衍之况後學哉或曰十二律還相為宫然乎曰此亦非
六十調之説也凡調以一律為主其餘律皆比而和之
始終出入不離首律者也故曰旋相為宫言各律皆可
作首也如黄鍾為主律則必以林鍾為徴太簇為商南
[173-3a]
吕為羽姑洗為角其音以次而和若以他律雜之元非
相次之管必至清濁凌犯而音調不協由是言之一律
主一調合正與子而二十四律生焉五五例之而猶缺
其一焉雖然樂之調亦足矣故自周至漢至唐至宋以
雅樂俗樂流傳於世者考之大抵宫調獨多而商角多
稍次之其徴羽二調止三之一而己此足以見聲音之
道濁者常有餘而清者常不足京房氏所謂六十調者
論説雖羙而實用則無後學不察而傳衍之謬矣細讀
[173-3b]
兩山之論牽合傅㑹十居八九既不逹五音之清濁又
不及作樂之節度雖言元聲其實無當其律音職樂樂
噐聲容之考証皆長樂陳氏樂書之緒餘也傳之代中
恐累執事髙見不如再加詳辯求海内知樂君子相與
考訂焉是所禱切
  答李太常中麓書劉繪/
仁兄中麓去年夏五月因虞鍊師得奉雅翰喜聞動履
亨嘉著書談𤣥性分内真樂無限仰髙明靈粹道術宏
[173-4a]
逺平生摧顔皺眉事懸知一毫不揣也每寄来詞曲弟
雖未諳律學但少隨里中歌謡得之天性者頗中貫珠
髙𤣥之妙對善謳客或辰景快意不覺放歌按拍聼者
忻忭今宛洛博逹之士往往稱弟多能鄙事亦推及此
嘗静念之得忘形髙人少借微酡之力妙不可述變音
轉節雲璈霜條之響若神噭之也不得其人情景不應
強為一焉黯然欵頓若濕鞞澁籊然由此觀之樂也者
懽動流通而作也昔謝繹稱永叔善俚調尹洙善談怪
[173-4b]
一出聞者絶倒弟甚慕焉覧兄諸作邇多南音當屬商
意弟略轉之宫徴令髙者宏鬯而流塵下者清越而激
颸飄飄泠泠絶無南音嚅唲戚苦之氣客皆傾耳竦肩
駐息栗臂有扶雲騎鳯之想蝉蜕溷濁又豈知世有圭
組軒馬之耀榮也乎恨不能奏於兄側歡更何似也悲
夫悲夫此戯論歌曲耳因憶郢人易調而寡陽春之和
鍾牙發弦以定生死之感然則吾二人之交非可通以
世情也嗟歎永言謳歌哇艶咸具神理矣是以放勲察
[173-5a]
於康衢國風采於里巷寗戚叩角以伯齊馮驩弹鋏以
顯薛下及秦青薛譚孫登阮籍之事可漫語乎哉兩次
承手翰都稱閩中王道思古之成家道思篤志沿采標
景飭軌誠不可輕嘗睹刻集見其纉摹蟠搆紆折太多
慮少奔决自逹之勢氣稍不振耳孟荀而下至劉向揚
雄韓退之歐陽永叔疏通古勁不專盤挐幽渺也弟謂
文章興衰披靡不有雄哲充養其氣如蘇子所謂卒然
遇之王公失其貴晋楚失其富者文章殆難言矣弟鹵
[173-5b]
進無斐然之裁何足以知奉去拙稿中有答雪咏藏書
歌二篇藏書歌弟狂念音調意趣與唐荆川當年藏書
歌頗亦相敵也嗟哉歌曲文章咸出一理也暇中詳覧
再惟批擲何如
  上魯峪孟明府請文廟八佾舞書孟思/
竊惟宇宙間𤣥奥而難知浩博而難定雜沓而難議者
莫如樂焉聲音與政通律卦相經緯風候相流通非至
聖上智之明莫能觧故曰知之難文之中有詩有噐有
[173-6a]
人有節序有變度一事紕繆不可謂備而盡羙善故曰
定之難聖人者履禮樂樂乃能制作聖人者去而後世
無聖人之徳又厯諸儒勦説臆見補綴搜剔殘缺失次
而欲釐正而整齊莫有依據故曰議之難為後人者正
宜精思以究其理問學以博其文考索以存其物未可
輕為去取而有所定而議也矧先聖為禮樂之宗文廟
為禮樂之地又可易易議耶在昔吾濬大祀未能備軒
縣之樂八佾之舞也有賢尹劉侯者乃制噐備儀燦然
[173-6b]
可觀用之既乆噐物殘缺人事怠緩頃有議者乃舉八
佾而刪去之而獨存夫聲夫樂者聲音之謂也聲以頌
之容以彰之而後聖徳可以彷彿而知故樂之中而舞
為多樂師掌六舞舞師為教小舞帗舞羽舞皇舞旄舞
内則十三學樂舞勺書有𦙍之舞衣大胥春入學釋菜
合舞月令仲春上丁習舞春秋考仲子之宫始舞六羽
古人於大祭祀有備樂必有備舞非獨以榆揚聖徳亦
所以顕儀文而風教化也然則舉祀而備樂備樂而去
[173-7a]
舞有大不可者三不成禮者二何也夫舞之廢學雖乆
然八佾能存則入孔庭而執事㳺泮宫而助祭雖未能
動蕩血脉流通精神而亦得之八佾之形容乃爾惟舞
之不存也故雖晋世大儒以武庫名者而謬以六律為
六人一列必服䖍之辯傅崇之議而後知為六人也况
於後進士類又安知八佾為何物哉不可者一也素王
之庭得用八佾者亦以見後代崇聖重道萬世無窮王
祀之意舉而廢之獨拜之奠之獻之而已亦何異於釋
[173-7b]
老之祀百神之禮者非所以昭異典殊大祀不可者二
也周官大胥正舞位小胥廵舞盖位則鄼也所以為綴
列則佾也所以為行治民勞者鄼逺而佾寡治民逸者
鄼短而佾多故曰觀舞足以知徳今八佾盡去行綴冺
絶是大聖無徳可舞而士類莫可觀矣不可者三也議
者必以人冗而亂近於戯物敝而缺近於䙝是猶見賛
導者口吃而麾去陪祀者不齋而謝絶之其殘其缺不
已甚乎將孰與為祀不成禮一也夫舞之不飭而去舞
[173-8a]
茍追蠡而遂去禹鍾害金而遂去周鎛石不和而去石
絲不調而去絲空庭對越而獨奏夫竹匏土革與木亦
何以為樂亦何用君子而有正樂功也不成禮二也若
以徒用殘缺無益感格不如勿用然則奏之者宫必可
以動君商必可以召臣角必可以為民徴必可以理事
羽必可以感物必素女之瑟可以召風雨必䕫之石可
以舞百獸来鳯凰瓠巴之絲可以仰六馬伯牙之桐可
以出㳺魚鄒子之管可以變陽和生谷黍而聼之者必
[173-8b]
師曠必州鳩必季札以是律之而後舉樂則宇宙之樂
不數作而已寜可終行哉故樂者和也聲和形和氣亦
和矣仲春丁届願如漢制召成童者而理樂以備濬邑
文物之缺使後来者知存羊之意斯正樂功也語曰如
其禮樂以俟君子俟執事也思不通大體輙露蚩鄙上
之憙事小吏俟進止
  與康徳涵修撰論樂陸深/
何栢齋曰今世詞曲與古樂同此言有理頋曲折細微
[173-9a]
古今湏别爾何者古樂主聲詞所以譜其聲也孔子所
删刪其不合於管弦者如素絢不錄是已謂之為逸詩
者非也惟聲最易亡三百篇之聲未及漢己亡今特傳
其詞耳漢樂府名新聲故詞難詮次新聲又亡至魏晋
之詞難通觧而聲又亡後周得江左樂工至隋唐聲又
亡唐詞多今律詩而聲又亡宋歌詩而餘聲又亡至金
元時曲子盛行今所傳者南北調二聲在耳謂即此是
古樂深未敢信也大抵古人審聲以選字然後鍊字以
[173-9b]
摛文後世先結文字乃損益律吕以和之去元聲逺矣
恐非古也即今詞曲論之亦有聲意二端聲一定而意
無窮凡聲急處是欲趕板意緩處是欲合索盖有限以
度腔調絲在指撥遲速惟意若明皇遲玉笛以合霓裳
是已是故聲傳節拍意傳義理此感通之妙古今無二
謂即此是古樂深亦未敢信也舊傳黄粲章蜚等作傳
竒俱合錬鍜人才意所以鼔舞人精神不倦此却與詩
之正變合不屬義理宋儒所釋正風變風大雅小雅是
[173-10a]
剰語也深行旅疲憊兼老病廢忘漫浪及此何當面質
為樂願承教
 
 
 
 
 
 
[173-10b]
 
 
 
 
 
 
 
 明文海巻一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