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52 明文海-清-黃宗羲 (master)


[147-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文海巻一百四十七   餘姚黄宗羲編
  書一
   經學
  答徐大年書趙汸/
鄭村良遇後毎恨相見之晚簮盍孔艱慨思晤言惟重
瞻繫當卧疾敝鄉時適有鄭氏便人匆匆不能具書急
取黄先生行狀封寄左右凡書所欲言者何以加此不
[147-1b]
作書非有意也庚子春夏留星源山中友朋自歙至者
言嘗見足下所寄書而忘却取來自是凡屬數輩求之
至今年春乃始得見三復不能去手莊生曰逃空谷者
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况於稽經考禮如面論者乎幸
甚幸甚鄭康成三禘五帝六天緯書之説豈特足下疑
之自王肅以來莫不疑之而近代如陳陸葉林諸公其
攻擊亦不遺餘力矣竊嘗究觀諸名家論著於經㫖似
猶有未盡者於禮意似猶有弗類者此先生所以不能
[147-2a]
已於言也雖然去古遠矣豈易言哉汸嘗歎王子雍有
髙才好著書又與典午氏為婚姻勢望赫然茍非髙明
博洽真有據依安能議其所短而孫仲然獨取聖證論
駁而釋之其所辨證必有可觀陳史既復不作志其書
復不傳千載而下無所鏡考可惜哉是以先生行狀中
凡諸經疑義皆略存梗概良以此也其於歴代聚訟之
説雖千百一二而本源制作悉已包涵懼觀者忽而弗
思爾今足下乃能反求經傳具示所疑豈非區區所望
[147-2b]
於同志者乎幸甚幸甚揚子雲曰衆言淆亂折諸聖禮
家異同之説其來遠矣茍不反求於經將安所折衷乎
謹按周禮述舊聞以答來貺足下其察焉經曰祀天曰
祀天神曰祀昊天上帝曰禋祀昊天上帝曰旅上帝曰
大旅上帝曰享上帝曰類上帝曰類造上帝曰祀五帝
曰禋祀五帝皆因官屬職掌器物司存言之然其間尊
卑遠近親疎隆殺異同分合有序有倫聖經簡奥無費
辭非後世文字比也蓋典瑞言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
[147-3a]
旅四望别言既非祀地則旅上帝别言非祀天明矣
大宗伯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亦以上帝對四望
言而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始以五
帝對四望言帝即上帝明矣旅者㑹而祭之之名上帝
非一帝也猶四望非一方矣大宗伯禮天地四方皆有
牲幣各倣其器之色而詩曰來方禋祀以其騂牡四方
之神即五帝也故曰禋祀而得與天地通稱六器日月
星辰四望不與焉大宗伯以禋祀實柴槱燎祀神之在
[147-3b]
天者以血祭霾沉疈辜祀神之在地者禋者升煙以祭
之名三祀皆積柴實牲體玉帛燎而升煙以報陽也自
非天神之尊者不得言禋祀明矣大司樂祀四望祭山
川各有樂而五帝樂無文以其皆天神同六變之樂也
又豈但與昊天上帝同禋祀同祭服而已哉雖然五帝
之非人帝可無疑矣其總言上帝與専言祀天者豈無
别乎其祭曰旅曰享曰類曰類造其事曰天子將出曰
帥旬曰國有大故以及曰祈糓與大司樂冬日至祀天
[147-4a]
神於圜丘夏日至祭地祇於方澤孔子謂之大郊者其
於尊卑遠近親踈隆殺之節亦辨而詳矣若來書所謂
天與帝為一惟兼言分言有異則經中神號祭名禮物
徒異同而已矣先王制為一代大典豈為是辭費以來
後世之紛紛乎大宗伯禮四方主作六玉言小宗伯兆
五帝主建神位言足下謂大小各從其類决五帝為人
帝非經旨也夫五行之神為五帝而太皥之屬配焉亦
云帝此孔子問諸老耼而告季康子者也公羊子曰自
[147-4b]
内出者無匹不行自外至者無主不止此郊之所以尚
配也今將迎氣於郊而廢其所配者主其配者太皥以
降雖有功徳亦人鬼也人鬼豈能司天時而布五氣者
乎陳祥道楊復齋之言曰天有五行四時則有五帝帝
者氣之主也果以五人帝為五帝則人帝之前其無司
四時者乎朱子又謂凡説上帝者總昊天上帝與五帝
言之意與陳氏同諸公雖不主康成至此亦不能異也
足下豈弗考乎王制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
[147-5a]
握此天神人鬼之别也國語曰郊禘之牛角繭栗謂郊
為禘而牲無異文此所謂禘非人鬼之祭矣又曰凡禘
郊祖宗報五者國之祀典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三辰五
行而别不言祭天地則常昭註禘為圜丘不誣也祭法
以禘郊祖宗對舉言之與國語同則四者皆大祭而事
體相似可知其四代配食之帝一以先後為次則四大
祭者輕重必有差矣王氏謂禘者宗廟之殷祭而郊為
圜丘祀天以其序言則先廟而後郊廟言人鬼而郊不
[147-5b]
及天神以其實言是重祖以配天而輕所自出之帝惟
廟享也又謂祖宗乃二廟不遷之名是禘郊以祭言祖
宗以廟言也太廟之不遷又非世室比顓頊之於夏契
之於商其廟視周文武世室亦可同倫乎二世室一曰
祖一曰宗可乎此毋論禮意如何古人制言有序名物
以類必不如是之舛駁弗倫也六天之神隂主化育著
為星象下應人事北辰中居御極而五帝隨天運轉以
散精布氣於四時與開闢之初五天之精感為帝王之
[147-6a]
祖皆非有得於化原有見於古初者信不足以及之然
中垣太㣲昭布森列不可誣也况周人立閟宫以祭姜
嫄大司樂享先妣序於先祖之上則南郊祀感生帝何
必異乎緯書焚於隋河圖洛書至宋始大顯使無陳邵
二公亦妖妄之類耳學者初不見全書往往望風詆排
先生嘗謂恐尚有如圖書蓍䇿之數在其中可謂惡而
知其善者矣孫仲然遠矣安得起陳林諸君子而質之
然先生論宗廟之禘與鄭氏三禘亦不茍同行狀中可
[147-6b]
見其謂成王以殷禮祀周公因詩言白牡以辨明堂位
之誣也足下迺取何休氏周公生有王禮之云誣斯甚
矣魯郊非禮春秋所書非一端但非成王賜之耳其謂
魯禘文王於周廟者因魯有文王廟而辨於周公廟禘
文王之僣也嚳無廟主蔵於稷廟也魯既有文王廟安
可虚而不祭但為蔵主之所乎明堂位又考典不至矣
上言祀帝於郊配以后稷下言以禘禮祀周公於太廟
自車服旌旗以至樂舞廟飾皆天子也而獨不敢言上
[147-7a]
及文王吾家伯循欲推王禮以説魯禘其論起於唐末
而不兼羣廟之説子程子蘇子由陳祥道諸公皆無取
焉足下謂之古今通論可乎向來嘗感楊信齋譏鄭康
成讀祭法不熟杜佑讀大傳不熟杜氏主康成而兼存
王肅未知讀書生熟如何然康成所得有在祭法外者
雖信齋未可忽也王肅親註家語而自廢五天帝之説
茍無卓然之見讀書雖熟猶不足恃而况不熟者乎學
乎後世而傲視古人如此每為讀儀禮通解君子惜之
[147-7b]
此先生教人所以貴乎致思也足下如有意斯事則聖
經賢傳與諸名家成書歴代史志具在區區廢忘久矣
何足辱下問乎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内外傳之説註脚已
具右方六經補註為人借去一時無他本可奉寄當俟
後便圖然此書頗難看汸逰江湖間嘗出以示人鮮有
好者金華黄公與夏先生尤不悦以其多引而不發也
其論五經大旨皆已櫽括入行狀頗以平日耳聞綴而
輯之庶幾將來君子得以考觀其尚有能成先生之志
[147-8a]
者乎自遭亂離此事姑置而又以蚤衰久病雖嘗竊有
撰録未能脱藁其尚克廣先生之學使有傳乎雖然所
謂學足以明聖人之心志在以六經明晦為已任者先
生所望於當世君子學者而未見其人也惟足下勉之
則所以大肆其力於遺經者必有上逹日新之功非俗
學所敢知矣書辭已繁不復他及又未知何時可逹左
右臨楮馳神不宣
  與宋景濓趙汸/
[147-8b]
初夏已熱伏惟講授優暇尊候動止多福前月中承王
總制處傳至所與陶伯仁書捧領忻懌汸今春準擬一
訪陶公屢傷風寒腠理不實恐途中又増外證累其本
病一向畏怯竟未曽往謹蔵襲尊翰以為後期也春秋
屬辭鋟梓近畢工敬奉一部求校正前輩文字板行後
刋修者多矣幸勿謂已刻之書而吝於指摭也不肖自
少即患體羸心弱拙於記且不耐勞説是書毎舉一例
必干涉全經全傳而近年以來阨於疾病既倦檢閲尤
[147-9a]
憚思索是以因循嵗月未能脱藁所望於鄉先生以校
正之助者有二人汪徳輔妙年以此經發解嘗著胡傳
纂疏出入五十餘家老於春秋者也朱允升素留意經
學且嘗同見黄先生得其著書大意亦嘗集諸家為春
秋傳近者汪公學者抄屬辭諸小序去乃略無所可否
比相見索觀盡數葉寘書笑云義例交錯易使人昏蓋
平日不作如此討論也朱先生初見舊作集傳序文即
云春秋之説定於此矣然辭從主人及日月之法始皆
[147-9b]
未能信後見屬辭乃手抄一部㸃抹甚精脱誤處亦時
竄定然而所慮者明經之士未必人人脗合如此公則
不但無可否而已也是以深有望於先生焉其纂述大
意别幅求教印可一言弁於書首雖荷不拒然必詳賜
考證視其書果足以酬其意志然後可以着筆或有未
是且容證定耳昔止齋作後傳自謂身後之書今汸乃
親見刻梓蓋有其説劉道源通鑑外紀成時病眼病瘡
不寐不食因思李𢎞基用心過苦積年疾病而藥石不
[147-10a]
繼盧升之手足攣廢著五悲而沉潁水述其説篇末以
自哀今僕寢瘵與昔人同而負債則異何則黄先生壯
年合得郡文學輙棄去之一家饑寒不恤而自任以經
學復古之功於六經多自得之説而書未及成小子之
㓜也父兄亦以科第期之既而自知孱弱如此定非應
世之具甫冠則舍時文如九江繼以多病故血氣當剛
而反弱摧頽疲薾食少心煩未嘗有一日之歡惟於春
秋疑義忽有所悟則胷中暫若豁然而已今者謝天之
[147-10b]
靈幸成其書而衰瘁益甚萬一散逸不傳則是師生兩
世虚用苦心徒廢人事方來學者以之為戒無復有堅
困窮而盡力於遺經者矣先生其尚鑒之劉公伯温先
生不敢别拜書恐煩省鑒得一言同賜是正幸甚王庸
道還過敝縣知子充有書而山中鮮人出入不曽得候
領書却奉字然意不此殊矣曷勝有罪不宣
  通劉仲愚先生啓鄭真/
伏以一鄉髙月旦之評式尊儀範三傳著春秋之學肅
[147-11a]
就師模仰造丈函俯陳尺牘切惟諸侯之行事見諸魯
史之舊文正次王王次春綱常為正事繫時時繫日凡
例滋多道上合於唐虞贊不待於游夏粤自漢晉之降
及至唐宋以來羣儒狐疑諸説角立據事直書者膠於
一見隨文立義者弊至多端充棟汗牛黨枯䕶朽非躬
受聖人之訓孰能知作者之心睠我四明思皇多士樓
宣獻序止齋之傳髙祭酒為國子之師困學名書深寧
撮其要趣日抄有註東發緝以成編程先生接趙太社
[147-11b]
之源流袁内翰備髙舜元之答問蓋以發明其旨匪徒
専事夫言厥今明經用以取士巧於新説晦菴嘗指其
文妖泥彼陳言元凱空成夫傳癖仰止前修永遠孰為
後進依歸論規矩之方圓必資良匠稱權衡之輕重盍
同此心非就有道而正焉終亦無聞其已矣伏惟先生
屬辭比事㣲顯闡幽謹人事於三餘審天時於五始正
其誼明其道大明筆削之公褒有善録有功克審勸懲
之正嘗論晉楚終始以見春秋盛衰蜚王國之聲名登
[147-12a]
虎榜掌天門之教位正臯比既勇退以來歸遂從容而
息偃發蒙蔀擊待問鐘撞謂萬二千五百家為鄉誰其
學者而二百四十餘年所載吾將語之文通得啖趙之
㣲安國踵洛伊之𣲖門深夜雪席上春風伏念某久剔
蠧編深嗟麟獲饑貧所廹僅為餬口之圖疾病相攻盡
廢傳心之典顧私衷之欲奮諒習氣以難除仰瞻道徳
之光足遂聲容之覩小子成章狂簡不知所裁長者大
度寛容庶幾予進所願掃門而授業固當敷衽以陳辭
[147-12b]
致南豐之瓣香嘅云其晩傳和凝之衣鉢請繼自今屬
當陽和幸調節適早正儒臺之擢以承翰苑之榮傾向
之私敷宣罔既
  答梁孟敬書劉永之/
僕自屛居山谷絶罕人事乃得留心於經籍而獨學之
寡陋講貫之無徒日乃以所為春秋本旨序呈之左右
冀有以警䇿而正諸及奉還示大獲所望詞累數百言
若將有取於愚瞽之作而教以其所弗逮者謹受賜矣
[147-13a]
然蒙固之見有未盡暴白而明諭之旨有不可不復者
敢略布之以終大貺焉執事之言曰諸如或日或不日
稱爵稱人名之字之王之稱天與否諸侯之列序與否
大夫之登名與否皆因史之舊非聖人之意之所存三
傳之要諸説之鑿朱子之駁之為善又曰信公糓之過
求褒貶之詳未免蹈先儒之謬此胡康侯之失也凡此
所論度越老生宿師萬萬弗疑又曰夫子言知我惟春
秋罪我惟春秋知之者知其明王者之法也罪之者罪
[147-13b]
其彰亂逆之跡也夫春秋之為春秋明王法彰亂逆誠
聖人之旨也然謂因魯史之文而筆之傳之其小有乖
訛則修之完之使觀者有所勸沮而王法由諸而明亂
逆由諸而彰則可也若謂損益乎魯史而明之彰之則
弗可也夫聖人者豈盡異於人哉其徳則聖人也其不
幸而不得其位則猶夫人之子也時無明王誰其宗予
待之者曰季孟之間則猶夫人之臣也而所事之君則
荒君也其君之卿大夫則僣室也以猶夫人之臣子而
[147-14a]
立乎荒君僣室之朝而私損益其國之信史而明王法
而彰亂逆無乃弗可乎夫今之與古逺矣而其理弗異
也設使有一孔子生乎今之世立乎今之朝非君之命
與其職守而取今之國史而損益焉予奪焉褒譏焉而
公示之人其乃不為僇民者鮮矣聖人對陽貨則謹諾
之過宋而㣲服焉居其邦不非其大夫其自稱曰述而
不作信而好古夫豈以其聖而傲當世乎哉蓋方是時
各國之史亦莫不有人焉其立辭亦莫不有法焉趙穿
[147-14b]
之弑逆也而書曰趙盾弑其君則晉史之良也崔杼之
弑逆也太史死者三人而卒書曰崔杼弑其君則齊史
之良也之二國者有二良焉而况於魯有周公之遺制
與秉禮之臣者乎是故法之謹嚴莫過於魯史其屬辭
比事可以為訓莫過於魯史具當世之治亂盛衰可以
上接乎詩書之跡莫過乎魯史是以聖人有取焉謹録
而傳焉以寓其傷周之志焉其知者曰是不得已焉耳
其不知者曰是匹夫也而暴其君大夫之惡於天下後
[147-15a]
世故曰知我者將在是罪我者將在是亦聖人之謙辭
云耳夫豈曰改周制寓王法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
之權之謂哉僕故曰謂因乎魯史而筆之傳之而王法
由諸而明亂逆由諸而彰可也謂損益乎魯史而明之
彰之則弗可也言之重辭之複必有大美惡焉此先儒
之説也執事取之故曰首止之㑹盟葵丘之㑹盟皆再
書焉是美之大而詳其辭也稷之㑹曰成宋亂劉單以
王猛居于皇尹氏立子朝而先之以王室亂皆複言焉
[147-15b]
是惡之大而詳其辭也抑嘗考之蓋史䇿之實録而其
紀載之體異焉耳其凡有五有據其事之離合而書之
者有重其終而録其始者有重其始而録其終者有承
赴告之辭而書之者有非承赴告之辭聞而知之而書
之者此五者其凡也而皆所以紀實也或㑹而盟盟而同
日是㑹之與盟合而為一事矣或㑹而盟盟而異日是
㑹之與盟離而為二事矣合而一事則同書離而二事
則異書固當然也夫首止之與葵丘也皆夏之㑹而秋
[147-16a]
之盟是離而為二事矣故再書焉此據其事之離合而
書之者也踐土之㑹美矣而盟不異書同日也平丘之
㑹無美矣而盟則異書異日也皆實之紀也非美之大
而詳其辭也將書其取鼎也於稷之㑹則始之以成宋
亂此重其終而録其始也既書曰宋災伯姬卒也於澶
淵之㑹則終之以宋災故此重其始而録其終也㑹未
有言其故者於之二者而言之特以明其所重也他如
書實來則先言州公如曹書齊侯伐北燕則遂書及齊
[147-16b]
平皆是物也子朝之亂叔鞅至自京師而言之未知其
孰是焉故曰王室亂此非承赴告之辭聞而知之而書
之者也劉單以王猛居於皇則來告矣敬王居翟泉而
尹氏立子朝則來告矣此承赴告之辭而書之者也他
如程子之傳例有曰將卑師少例書人此承赴告者也
不知將師名氏多寡亦書人此聞而知之者也皆實之
紀也非惡之而詳其辭也曰言之重辭之複必有大美
惡者焉先儒之過也且夫其名也著乎簡䇿其跡也昭
[147-17a]
乎萬世不必言之重也而皆知夫首止之為美矣不必
辭之複也而皆知夫稷之為惡矣故曰因乎魯史而筆
之傳之而王法由諸而明亂逆由諸而彰也程子曰春
秋大義數十炳如日星乃易見也其㣲辭隠義時措從
宜者為難知也夫所謂炳如易見則然矣其曰隠㣲而
難知果何謂哉聖人將昭大辨於萬世顧乃有隠㣲難
知之義是未免蹈前儒之失也杜預曰言髙則旨逺辭
約則義㣲程子韙之則所謂隠㣲者猶是矣然則易之
[147-17b]
彖繫將非聖人之制作乎論語之答問將非聖人之言
詞乎何彼之平易顯白而此㣲隠難喻僕之愚不敢以
為然也雖然程子之傳有舍乎褒貶予奪而立言者則
非先儒之所及也若胡康侯之學術正矣其議論辨而
嚴矣其失則承乎先儒而甚之者也朱子嘗曰有程子
之易又曰可自為一書謂雖言理之精而非經之本旨
也若胡氏之春秋其自為一書焉可也夫時有遠近則
史有詳略史有詳略則辭有同異此甚易曉也若自文
[147-18a]
以上日食有不書日者文以下悉書日焉自文以前君
行八十書至者十七文以後君行九十書至者六十四
是也執事所謂隨時而觀經此誠善也而公羊子曰所
見異詞所聞異詞所傳聞異詞何休曰所見之世思其君
父尤厚故多㣲詞焉所聞之世思王父少殺故諱亦少
殺焉所傳聞之世思髙曽又少殺故弗之諱焉甚乎其
陋矣陳傅良曰隠桓莊閔一書法也僖文宣成一書法
也昭襄定哀一書法也夫不曰史之有詳略而曰聖人
[147-18b]
隨其時而異其書焉其賢於公羊者幾希大較説者之
失有三尊經之過也信傳之篤也不以詩書視春秋也
其尊之也過則曰聖人之作也其信之也篤則曰其必
有所受也其視之異乎詩書也則曰此見諸行事也此
刑書也夫以為聖人之作而傳者有所受則宜其求之
益詳而傅㑹之益鑿也以為見諸行事以為刑書則宜
其言之益刻而煆鍊之益深也以為美則强求諸辭曰
此予也此褒也聖人之㣲辭也或曰聖人之變文也一
[147-19a]
説弗通焉又為一説以䕶之一論少窒焉又為一論以
飾之使聖人者若後世之法吏深文而巧詆蔑乎寛厚
之意此其失非細故也今僕之愚曰其文則魯史其義
則彰善而癉惡冀述而傳於後則以删詩定書賛易同
其狂僭而為傳也則直釋其義其善者曰如是而善其
惡者曰如是而惡無褒譏予奪之説其區别凡例則主
程子其綱領大意則主朱子其三傳則主左氏以杜預
説而時覈其繆妄其諸家則無適主取其合者去其弗
[147-19b]
合者如是而已竊以謂使聖人因乎魯史焉則愚之説
固已得矣使聖人而自作焉亦當據事而直筆之必不
如先儒之云則愚之説亦蔑甚乖剌焉其自信者如此
然猶以其考之也未浹洽焉其講之也未貫通焉姑優
柔之而姑反覆之寛之以嵗月而後可就也日序之言
不足以盡意而明諭之懃懇不敢不復而辭不可殫也
輙言其大都如此於戲舍執事其亦曷言之而曷聴之
乎超卓之識特逹之見尚克示之幸甚
[147-20a]
 
 
 
 
 
 
 
 
[147-20b]
 
 
 
 
 
 
 
 明文海巻一百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