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0 周禮訂義-宋-王與之 (master)


[040-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訂義卷四十    宋 王與之 撰
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

 鄭康成曰胥有才知之稱禮記文王世子曰小樂正
 學干大胥賛之
 鄭鍔曰閭胥以胥名之謂其才智足以長人樂官名
 胥胥者相也惟有才智然後能相人大胥相樂官之
[040-1b]
 樂政其所相者於諸胥為大
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
 王氏詳説曰文王世子曰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是
 學士者國子之謂以其父兄有爵於國者言之則曰
 國子以其衆言之則曰諸子以其教言之則曰學士
 周之時喬木有世臣棠華有賢者之後夫豈無自哉
 鄭司農曰版籍也今時鄉户籍世謂之户版大胥主
 此籍以待當召聚學舞者卿大夫之諸子則案此籍
[040-2a]
 以召之○黄氏曰學士之版凡學者皆著籍於此獨/致諸子將合之於舞位不敢使適子與於此
 適子嘗學小舞何為至合舞始别異之干戈羽籥不/可以不學合舞則有什五有長少將以其才為之等
 適子雖非才猶不使庶子臨之況有王世子焉漢/世取二千石闗内侯子為舞人皆適子不知其義
 鄭鍔曰宫伯掌士庶子凡在版者司士掌羣臣之版
 此所謂學士之版皆書名於版以待有用則致之使
 自至○王氏曰其已至者以待之其不至者以致之/○劉執中曰來學者待而籍之徳成者致其名
 於/王
 王氏詳説曰大胥既待致諸子夏官復以諸子名官
[040-2b]
 何耶葢夏官諸子掌國子之倅國有大事則帥國子
 而致於太子若有車甲之事則授之車甲是教之以
 兵也此教之以樂
 李嘉㑹曰夏官有諸子掌國子之倅今不曰公卿大/夫之子又不曰庶子乃曰諸子者葢諸子所掌之國
 子修徳學道合學合射其藝已進故令大胥掌其籍/而升致之必曰待者待諸子之教治已成此則致之
 而已故大胥一職止見合舞合聲不見教事以有諸/子之教在前也名曰學士非徒國子必國子之才藝
 者掌其名數之版有其/人則充之亦待意也
春入學舍采合舞
[040-3a]
 鄭康成曰春始以學士入學宫而學之○賈氏曰舍
 即釋采即菜也
 鄭鍔曰禮有釋奠有釋菜莫厚於釋奠莫薄於釋菜
 葢釋奠則有迎牲有酌獻有授舞者器之禮所以致
 恭於先聖釋菜則不舞不授器不殺牲但以蘋蘩蕰
 藻之類告䖍於先師而已○崔氏曰先師謂禮樂詩/書之官周禮凡有道有徳
 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所謂知樂者也/若有詩書之徳者亦各祭於其所教之學漢時禮有
 高堂生樂有制氏書有伏生/詩有毛公此之謂先師也○藍氏曰釋菜禮之至
[040-3b]
 簡者皆不在多品貴其誠也其用有三每嵗春合舞
 而行之月令云仲春命樂正合舞釋菜也始入學則
 行之文王世子云既興器用幣然後舍菜是也學記
 云太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鄭康成曰合舞等其進退使應節奏○黄氏曰樂師
 教舞帗羽干旄皇人未嘗合也大胥春始入學合而
 教之
秋頒學合聲
[040-4a]
 鄭鍔曰月令春入學合舞秋入學習吹學無二義皆
 學宫也葢周家建五學其中謂之辟雍水南曰成均
 水北曰上庠水東曰東序水西曰瞽宗春令學士始
 入學所入者辟雍也總處於此以觀其能至秋則所
 觀者已久知其所宜矣於是分而處之宜學禮者處
 之瞽宗宜學書者處之上庠宜學干戈者處之東序
 宜學語者處之成均非惟不分學字以為二義又合
 周家立學之制○易氏曰合舞於入學之後合聲於/頒學之後是知其為瞽宗之學葢瞽
[040-4b]
 宗見於大司樂有所謂成均之法又有所謂樂祖之/祭皆所以為禮樂之教春入學舍采者即入瞽宗之
 學舍采於樂祖秋頒學者即以成均之法頒之於瞽/宗之學○楊氏曰鄭解頒學亦有意勝於諸説但亦
 有過當處頒學只是秋時入學分典學者齋舍為一/冬習業居隩避寒之地與春時入學不同故異其文
 謂之頒學案尚書大傳耰鋤已藏新榖巳入嵗事已/畢餘子皆入學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學任農事是
 一冬九十日當在學之人數甚多非一學所容須分/在諸處若四時在學者惟國子與國之俊造其春誦
 夏弦秋學禮冬讀書皆有常處禮樂皆/在瞽宗書在上庠不應至秋時方始分
 鄭康成曰合聲亦等其曲折使應節奏○王氏曰樂
 之聲以言為本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040-5a]
 鄭鍔曰合舞必以春合聲必以秋葢春陽用事徳在
 木木曰曲直而主乎貌舞見於形貌之間或俯或仰
 木之象也故合舞以春所以順乎陽秋陰用事徳在
 金金曰從革而主乎言聲見於辭氣之間或抑或揚
 金之象也故合聲以秋所以順乎陰
 王氏詳説曰王制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春
 夏陽也詩樂者聲聲亦陽也是春未嘗不學聲文王
 世子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干戈武舞羽籥文舞
[040-5b]
 是秋未嘗不學舞此言合舞以春合聲以秋葢大合
 舞大合聲與平日之學舞學聲異記所言者主教國
 子此言者主合國子平日所教所以不同
以六樂之㑹正舞位以序出入舞者
 易氏曰合舞合聲教之序也此教之成也故言六樂
 之㑹
 鄭鍔曰及教以舞則以六樂之㑹正其舞之位方其
 分樂而各奏不患其舞位之不正及㑹合而並奏其
[040-6a]
 人多其列衆位始不正矣於是焉必正其位如雲門
 大卷不可以處後大濩大武不可以居前之類其位
 已正乃序當舞之人已舞者出未舞者入使先後不
 失其倫
 劉執中曰六樂之節疾徐不同六舞之位逺近不一
 故立表以㑹其節與其位自南表而舞至北表者再
 表為一成則六成矣自北舞而南者一故舞為九成
 而樂為九變則表為六樂之㑹者歟出入其表以就
[040-6b]
 八佾者皆以長少為序
比樂官
 鄭康成曰比猶校也○鄭鍔曰比校作樂之官欲無
  一樂之不備○杜氏曰次/比樂官也
展樂器
 鄭康成曰展謂陳數之○鄭鍔曰展省作樂之器欲
 無一樂之或缺大司樂展其聲此則展其器
凡祭祀之用樂者以鼓徴學士
[040-7a]
 鄭康成曰擊鼓以召之文王世子曰大昕鼔徴所以
 警衆○王昭禹曰召之使興舞也
序宫中之事
 王昭禹曰宫中之事謂序王宫之中國子之宿衛而
 學道藝者春秋之所學各有其序如大胥之所掌是
 宫正言比宫中之衆寡㑹其什伍而教之道藝則大
 胥序宫中之事者如此○李嘉㑹曰宫/伯所掌之事
小胥掌學士之徴令而比之
[040-7b]
 王昭禹曰徴則召之使來令則使之有為比則校叙
 其多寡之數使之類聚而羣分○賈氏曰大胥掌學
 士之版以待召聚舞者小胥賛大胥為徴令校比之
 攷其在否
觵其不敬者
 鄭康成曰不敬謂慢期不時至也觵罰爵也詩云兕
 觵其觩○劉氏曰罰以示媿恥焉
廵舞列而撻其怠慢者
[040-8a]
 鄭康成曰撻猶抶也抶以荆扑○鄭鍔曰八人為列
 左右前後各以其序茍立於其列有怠慢不謹者必
 撻以記之○王氏曰肆師誅其怠慢則祭以懲慢為
 先小胥撻其怠慢則學以懲慢為急祭言誅之政也
 學言撻之教也○易氏曰比之而不敬然後有所謂
 觵觵之而怠慢然後有所謂撻
正樂縣之位王宫縣諸侯軒縣卿大夫判縣士特縣辨
其聲
[040-8b]
 鄭康成曰樂縣謂鐘磬之屬縣於筍簴者○王氏詳
 説曰凡樂縣有鐘磬鼔鎛此所謂金石之樂也然磬
 則無所不縣鐘與鼔鎛則有所謂縣者有所謂不縣
 者葢周人縣鼓與鎛惟縣一而已是故鎛有不縣者
 磬師云擊磬擊編鐘磬編鐘則磬師擊之不編鐘則鐘師
 奏之是鐘有不縣者此磬所以謂衆聲之首也
 鄭司農曰宫縣四面縣軒縣去其一面判縣又去其
 一面特縣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墻故謂
[040-9a]
 之宫縣○鄭鍔曰王以宫言見王徳之備周乎四方/諸侯則有所缺而不備而況於大夫士乎
 軒縣三面其形曲故春秋傳曰請曲縣繁纓以朝諸
 侯之禮也故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王氏詳説/曰天子南面
 諸侯北面自宫縣以下曰軒縣則缺南面曰判縣則/併缺北面曰特縣則非東即西案大射云樂人宿縣
 于阼階東笙磬西面其南笙鐘其南鎛皆南陳西階/之西頌磬東面其南鐘其南鎛皆南陳是阼階西階
 其位皆北其面在南者皆無縣然又云一建鼔在西/階之東南面則是又有南面者何耶説者以為諸侯
 與其臣大射其縣皆三面所謂南面者鼔而已曰鍾/曰磬曰鎛則無縣焉知此則知大夫之判士之特皆
 無南面所以尊天子矣春秋之時衛侯從仲叔于奚/曲縣之請為非禮晉侯賜魏絳歌鍾之半為得禮
[040-9b]
 鄭鍔曰既正其縣又辨别其聲欲其節奏之不爽○/易
 氏曰鐘磬鼔鎛其聲不一必待辨而後正/項氏曰其聲所用各有律吕故辨其隆殺○又正其
 堵肆之名以見其等降之不同聲不爽則樂必和名
 不同則禮不僭官曰小胥其所掌豈小哉
 李嘉㑹曰樂縣不同豈諸侯大夫在國之時其縣則
 然亦豈朝聘之時王燕享之而所縣之樂若是也葢
 在國與朝王所用之樂皆然
凡縣鐘磬半為堵全為肆
[040-10a]
 薛氏曰杜氏以鐘十六枚為一肆則堵者八枚矣此
 説然也而鄭氏以各十六枚為一堵鐘一簴磬一簴
 為肆宜不然春秋傳曰歌鐘二肆是三十有二枚矣
 故編鐘十有六然後一簴之鐘全編磬十有六然後
 一簴之磬全一簴之所垂者鐘磬各止於八然後謂
 之堵鄭氏以鐘一簴磬一簴為肆其半者其或有鐘
 而無磬有磬而無鐘乎其説固不通矣又曰半之者
 謂諸侯之卿大夫士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
[040-10b]
 夫其説未是但泥於十六枚為一堵之説不知八枚
 為一堵之器至其論士之特縣則曰天子之士縣磬
 而巳不知鄭氏何所見而言有磬而無鐘不知果何
 以和樂吾固謂天子之士鐘磬各十六枚為一肆諸
 侯之士鐘磬各十八枚故為堵○鄭鍔曰編鐘八編
 磬八共十六枚同在一簴名謂之堵堵如墻堵謂其
 半也十六編鐘為一簴十六編磬為一簴則謂之肆
 肆如市肆之肆謂其全也左傳鄭人賂晉侯以歌鐘
[040-11a]
 二肆又觀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魏絳於是乎有金
 石之樂晉諸侯耳當三面之軒縣葢得二肆之半分
 為左右歟○易氏曰天子宫縣每面鐘磬各十六枚/四面各六十四枚諸侯以下降殺以兩諸
 侯三面鐘磬各四十八枚卿大夫兩面鐘磬各三十/二枚士一面鐘磬各十有六枚雖尊卑多寡不同而
 每面皆各十六枚故謂之肆若諸侯之卿大夫判縣/則每面鐘磬八枚兩面共鐘磬各十有六士特縣各
 八枚而已惟其得每/面之半故謂之堵
大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
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眡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
[040-11b]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或曰大師之職專在和合樂聲故夫子語大師樂非
 善知音聲何能職此哉○薛平仲曰自司樂至小胥
 所掌皆樂之事則樂事之或奏或歌要必有所屬是
 故奏歌其樂者瞽矇也所以相瞽而奏歌者則眡瞭
 也以奏歌而教瞽矇者小師也所以使瞽矇之有所
 取正者則大師也是以大師之官必以下大夫二人
 居之○賈氏曰此下直云瞽矇三百人無府史胥徒
[040-12a]
 者以其無目不須人使是以有眡瞭三百人○李嘉/㑹曰瞽
 矇祭祀所用不若是多也而數之多至/三百人先王以待天下之瞽矇焉耳
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黄鍾大蔟姑洗𬎼賔
夷則無射隂聲大吕應鍾南吕函鍾小吕夾鍾
  愚案六律六同詳見大司樂
 胡氏曰律以統氣類物吕以旅陽宣氣黄鍾者中之
 色為六氣之元始於子在十一月二曰大蔟蔟奏也
 言陽氣奏地而達物也位於寅在正月三曰姑洗洗
[040-12b]
 潔也言陽氣洗物姑潔之也位於辰在三月四曰蕤
 賔蕤繼也賔導也言陽始導陰氣使繼養物也位於
 午在於五月五曰夷則則灋也言陽氣正灋度而使
 陰氣夷當傷之物也位於申在七月六曰無射射厭
 也言陽氣究物而使陰氣畢剥落之終而復始亡厭
 已也位於戌在九月吕者一曰大旅旅旅也言陰大
 吕黄鍾宣氣而芽物也位於丑在十二月二曰夾鍾
 言陰夾助大蔟宣四方之氣而出種物也位於卯在
[040-13a]
 二月三曰仲吕言微陰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
 洗宣氣濟物也位於已在四月四曰林鍾林君也言隂
 氣受任助蕤賔君主種物使長大茂盛也位於未在
 六月五曰南吕南任也言陰氣旅助夷則任成萬物
 也位於酉在八月六曰應鍾言陰氣應無射該藏萬
 物而雜陽該種也位於亥在十月
皆文之以五聲宫商角徴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
絲木匏竹
[040-13b]
  愚案文之播之詳見大司樂
 王昭禹曰太𤣥曰聲生於日律生於夜聲非十二律
 不能發律非五聲不能節五聲非變不能盡故一律
 之中莫不具五聲五聲之中有所謂五變五聲之本
 生於黄鍾黄鍾為宫管九寸九之則其數八十一三
 分宫而去一下生徴其數五十四三分徴益一而上
 生商其數七十二又三分商去一而下生羽其數四
 十八三分羽益一而上生角其數六十四多者濁少
[040-14a]
 者清大不踰宫細不踰羽徴之聲又清於角角之聲
 又清於商其配則土火木金水其象則君臣民事物
 易氏曰五聲寓於八音八音實直乎八卦金鐘也屬
 兑石磬也屬乾土塤也屬坤革鼔鼗也屬坎絲琴瑟
 也屬離木柷敔也屬巽匏笙簧也屬艮竹簫管也屬
 震○薛氏曰以方言之金石土類也西凝之方故三/者在西匏竹木類也東生之方故三者在東絲成
 於夏故在南革成於冬故在北大師之序先之以金/石土中之以革絲後之以匏竹木葢西者聲之方虚
 者聲之本故音始於西而終於東西則先金石而後/土者陰逆推其所始東則先匏竹而後木者陽順序
[040-14b]
 其所生革絲居南北之正而先革後絲者亦先虚之/意歟○李嘉會曰萬物盈天地間若堅若脆若勁若
 韌若實若虚若沈若浮莫過於金石/土革匏絲竹木而天下之音具有焉
 鄭鍔曰文之以五聲足以相生未足以為樂必以八
 音播之則樂成而可聽矣播言播而散之也金石以
 動之絲竹以行之匏以宣之瓦以賛之革木以節之
 此樂之所以成
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鄭鍔曰大師掌吹陰陽之管以和樂又教六詩夫詩
[040-15a]
 之六義彼人安能通知以教人耶康成以為教瞽矇
 彼為瞽矇者安能有六徳以為本耶愚謂是説康成
 之失也以理推之葢教國子以歌六詩耳彼疑國子
 不當學詩於樂工殊不知古者作樂必歌詩以為音
 風賦比興雅頌皆所歌之音知音調之高下惟大師
 耳國子不學於大師而誰學耶大司樂能教之以其
 義大師能教之以其音故曰教六詩○王昭禹曰一
 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鄭康成曰風言聖/賢治道之遺化也
[040-15b]
 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鄭康成曰言今之/正者以為後世法
 美盛徳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謂之頌○鄭康/成曰頌
 之言誦也容也誦/今之徳廣以美之風出於徳性雅出於灋度頌出於
 功業三者詩之體也直述其事而陳之謂之賦○鄭/康成
 曰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以其所類而況之謂之比○鄭康/成曰比
 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以其所感𤼵而比之謂之興○鄭/康成
 曰興見今之美嫌於媚/諛取善事以勸諭之三者詩之用也即其章言之
 則曰六詩即其理言之則曰六義大師教之以樂章
[040-16a]
 故曰六詩
以六徳為之本
 鄭鍔曰此六徳乃大司樂所教國子中和祇庸孝友
 之徳若以為教瞽矇則彼賤工詎可責以中和祗庸
 孝友之徳哉○王昭禹曰君子之學詩豈徒誦其空
 言要之本於徳而巳
以六律為之音
 鄭鍔曰六徳為之本所以成其性六律為之音所以
[040-16b]
 和其聲大司樂之教施於前然後大師之教行於後
 康成又謂以律視其人為之音乃引子貢問師乙以
 已宜歌之事為證子貢所論者人之性非論六律為
 音之義亦康成之失○黄氏曰聲成文謂之音不以
 六律音不可得而正也
 王氏曰以六徳為之本故雖變猶止乎禮義以六律
 為之音則書所謂聲依永律和聲也○王昭禹曰言
 以六徳為之本則知所謂音者末也言以六律為之
[040-17a]
 音則知所謂本者性也教六詩雖以六徳為之本然
 非播之於音則其聲無所𤼵非和之以律則其音無
 所正○楊氏曰以六徳為之本故可以觀可以怨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以六律為之音故可
 以美教化/移風俗
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撃拊
 鄭司農曰登歌歌者在堂登歌下管貴人聲也○賈/氏曰
 謂下神合樂皆升歌清廟故將作樂時大師帥瞽人/登堂於西階之東北面坐而歌者比瑟以歌詩也
 王昭禹曰撃拊即書云撃石拊石此堂上之樂也○
[040-17b]
 黄氏曰明堂位曰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
 瑟四代之樂器也是登歌則擊磬戞擊鳴球搏拊琴
 瑟皆擊也玉磬琴瑟皆有擊拊之名○鄭司農曰樂
 或當擊或當拊是也○鄭康成曰拊形如鼔以韋為/之著之以糠○賈氏曰拊所以
 導引歌者故先擊拊瞽乃/歌也歌者出聲謂之奏
 王昭禹曰小師云登歌撃拊則擊拊者小師而大師
 令奏之
下管播樂器令奏鼓&KR0615
[040-18a]
 賈氏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故云下管○鄭司農曰/吹管者在堂
 下/○鄭康成曰特言管貴人氣也○賈氏曰聲出曰
 播謂播揚其聲奏即播也○黄氏曰播以樂器播詩
 也樂器鼗柷敔塤簫管也○賈氏曰樂器/即笙簫及管
 鄭鍔曰康成謂鼓&KR0615管乃作葢以鼔為考擊之義然
 經文既言奏不當又言鼓則令奏鼓&KR0615者令樂工奏
 大鼔與小鼔也鼔為衆樂之號令故欲播樂器必奏
 鼓將奏鼓必奏&KR0615以為之引也○鄭司農曰朄小鼓/也先擊小鼔乃擊大
[040-18b]
 鼓小鼓為大鼔先引故/曰朄&KR0615讀為道引之引
 易氏曰奏撃拊以導歌而後瞽者歌焉奏鼓&KR0615以導
 管而後樂器播焉樂之與歌必有所導而後從必有
 所令而後奏此節奏之序
大饗亦如之
 王昭禹曰所以敬諸侯亦如祭祀之禮
大射帥瞽而歌射節
 鄭鍔曰帥瞽矇而歌騶虞貍首采蘋采蘩之詩以為
[040-19a]
 射節○李嘉會曰大射則有歌小射則不歌/亦如大獻之有愷歌小獻止於樂也
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
 鄭康成曰大師大起軍師兵書曰王者行師出軍之
 日授將弓矢士卒振旅將張弓大呼大師吹律合音
 商則戰勝軍士强角則軍擾多變失士心宫則軍和
 士卒同心徴則將急數怒軍士勞羽則兵弱少威明
 易氏曰六律陽聲六同陰聲即陰陽以候其氣則葭
 灰一動而八風從律以十二律應十二風而後可以
[040-19b]
 察天地之和大師以是而聽軍聲宜其吉凶應焉○/王
 昭禹曰師曠曰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古之人所以望敵而知吉凶先事而
 知勝負者用此術也然王者之師而猶聽軍聲/而詔吉凶葢兵凶器戰危事聖人不敢輕也
 易氏曰占軍旅之勝者無過於天時大史抱天時與
 大師同車亦以同律之所聽者可信不誣故耳
大喪帥瞽而廞作匶諡
 王昭禹曰死則陳儀物於庭序以興觀者欽則謂之
 廞○鄭康成曰廞興也興言王/之行謂諷誦其治功之詩考列其徳行而誄之
[040-20a]
 以言則謂之諡於大喪之廞則帥瞽而作匶諡以瞽
 掌樂王徳成於樂諡則成徳之名也
凡國之瞽矇正焉
 鄭康成曰從大師之政教○李嘉㑹曰國之瞽矇不/屬樂師者亦以正於大師
 不使淫邪之/入人聽也
小師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鄭康成曰教教瞽矇也○黄氏曰鼓鼗皆教眡瞭柷/敔塤簫管弦歌皆教瞽矇鼗
 亦教/瞽矇○鄭鍔曰此言鼓如孟子所謂今王鼓樂於此
[040-20b]
 之鼓瞽矇受教於小師其所播者鼗也柷也敔也塤
 也簫也管也弦也歌也而不言鼔則知此鼓為鼓樂
 之鼓矣鄭謂出音曰鼔是也
 鄭康成曰鼗如鼔而小持其柄揺之旁耳還自擊○
 鄭司農曰柷如漆筩中有椎○項氏曰/柷以合樂敔木虎也○/鄭
 鍔曰敔如伏虎背上有/七十二鉏鋙所以止樂
 聶崇義曰塤燒土為之大如鴈卵謂之雅塤郭璞爾
 雅注云大如鵝子鋭上平底形如稱錘六孔小者如
[040-21a]
 雞子謂之頌塤凡六孔上一前三後二又笙師掌吹
 塤世本云暴辛公作塤圍五寸半長三寸四分○鄭
 康成曰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飴餳所吹者○賈氏曰/廣雅云簫
 大者二十四管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禮圖云簫長尺/四寸頌簫長尺二寸○通卦驗注云簫管形象鳥翼
 鳥為火火成數七生數二/二七一十四簫之長由此○鄭司農曰管如箎六孔
 ○鄭康成曰如篴而小併兩/而吹之今天子樂官有焉○項氏曰弦琴瑟也琴
 長三尺六寸六分象周天之度廣六寸象六合七弦
 象七星瑟長八尺一寸九九之數廣一尺八寸二九
[040-21b]
 也二十七弦三九也○鄭康成曰歌依詠詩也○易
 氏曰有堂上之樂有堂下之樂有上下兼用而不可
 缺者弦歌用之於堂上鼔鼗塤簫用之於堂下柷敔
 則堂上堂下皆用之以為作止之節書曰戞擊鳴球
 搏拊琴瑟以詠戞擊柷敔用之以節堂上之樂者也
 又曰下管鼗鼔合止柷敔用之以節堂下之樂者也
 堂上言聲堂下言器若大師所言登歌下管則歌者
 在上匏竹在下此不易之定制而小師以弦歌列於
[040-22a]
 塤簫之下者小師所言者教樂之序而大師所言者
 用樂之序也
大祭祀登歌擊拊
 胡伸曰拊革鼓也樂以登歌為貴凡以詠者舉堂上
 之樂○愚案登歌擊/拊説見大師○易氏曰登歌則瞽矇擊拊則
 小師大師令其奏而已
下管擊應鼔
 鄭康成曰應鼙也應與&KR0615及朔皆小鼓所用别未聞
[040-22b]
 ○賈氏曰擊鼓者先擊小後撃大故大射云應鼙在
 東朔鼙在北○黄氏曰朔鼙應/鼓朔鼙所謂朄也○鄭鍔曰及下管則
 擊應鼓大師令奏鼔&KR0615小師則擊應鼔不鼔&KR0615葢朄
 者所以引衆鼓而應則以為衆鼓之應也周頌所謂
 應朄縣鼓正謂是○王昭禹曰應鼙為朄鼓之和朄/鼓為應鼙之引朄必有應應必有
 朄互相/備也
徹歌
 鄭康成曰於有司徹而歌雍○李嘉㑹曰徹歌無大
[040-23a]
 師之命而自歌者乃其職也
大饗亦如之
 王昭禹曰説見大師○陸氏曰明堂位以禘禮祀周
 公於太廟升歌清廟下管象文王世子曰天子養老
 登歌清廟下管象祭統曰大嘗禘升歌清廟下管象
 天子之禮康周公故以賜魯仲尼燕居曰兩君相見
 升歌清廟下管象天子之祭祀養老饗諸侯諸侯之
 相見魯之嘗禘皆升歌下管貴人聲也歌清廟示徳
[040-23b]
 也象管示事也小師大祭祀大饗登歌而小祭祀小
 樂事不登歌猶小祀不興舞也
大喪與廞
 鄭康成曰從大師
凡小祭祀小樂事鼓朄
 鄭康成曰如大師○黄氏曰小祭祀不當擊雷鼔靈
 鼔則擊朄舞師掌鼔四方旱暵之舞是也
掌六樂聲音之節與其和
[040-24a]
 鄭鍔曰六代之樂並作慮其聲音或失之過既掌其
 節又掌其和先儒以和為錞于謂以金錞和鼔然小
 師不掌錞于認一和字指為錞于何所據竊謂當為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之和掌其音節使
 一人倡之衆工從而和之乃所以為節耳○王昭禹/曰六樂之
 作其先後曲直則有節而小大清濁相應而不相陵/則和矣國語曰聲應相保曰和又曰大昭小鳴和之
 道/也○李嘉㑹曰職專於是則所責亦在是故特表而
 出之
[040-24b]
瞽矇
 鄭司農曰無目眹謂之瞽有目眹無見謂之矇有目
 無眸子謂之瞍○賈氏曰詩有矇瞍書有瞽瞍此有/瞽矇三者皆文不具司農參取三處
 為三等解之無目眹謂無目之眹脉有目眹而無見/謂之矇謂矇然有眹脉而無見也有目無眸子謂之
 瞍者謂目睛黒白/分明而無眸子人○鄭鍔曰王者作樂欲審音以知
 政必使瞽矇者謂其收視於内不亂於外聽必審也
 然人而無見乃廢疾也使其疾而見廢則先王之所
 不忍是故使之司聽兹又不忍棄人之仁也
[040-25a]
掌播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鄭康成曰播謂𤼵揚其音○賈氏曰此八者皆小師
 教此瞽矇令於作樂之時播揚以出聲也
 李嘉㑹曰瞽矇播之小師教之止見於八音而已若
 磬師之鐘磬緹樂燕樂縵樂眡瞭之頌磬笙磬笙師
 之竽笙應雅則皆不與何故葢大師小師瞽矇所掌
 皆宗廟祭祀之樂及大饗大射大師之樂也
諷誦詩世奠繋鼔琴瑟
[040-25b]
 劉執中曰諷誦詩而不言六詩者因大師作匶諡而
 諷誦先王平生功徳之詩○鄭鍔曰或謂誦詩所以
 知古人之興衰又誦其奠繋小史掌奠世繋謂為史
 官當定公卿大夫與夫帝王之世繋今此瞽矇又安
 知世奠繋之事乎愚攷先儒之説以奠為帝謂世帝
 繋者乃古書之紀述帝王之本繋又嘗攷國語曰教
 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以戒勸之教之世而為
 之昭明徳而廢幽昏焉以怵懼其心以春秋對世言
[040-26a]
 則知世如世本之類使之諷誦乎詩與世又定其所
 傳之繋以諷誦使人君知古之傳世者有徳則子孫
 緜逺而世繋不衰無徳則子孫之傳不逺所言者不
 定則其聞也不信故必奠而後諷誦之鄭康成云世
 之而奠其繋竊謂當讀諷誦詩世一句奠繋為一句
 黄氏曰諷誦其詩以其世定繋次其盛衰為可知/今詩之有繋次瞽矇傳之也曹儈之詩失之矣
  愚案誦詩而及於世奠繋者如商頌五篇作於商
  高宗之世周頌風雅合九十篇作於成王之世既
[040-26b]
  知世之所尚則奠樂以繋焉定那樂章係之祀成
  湯定清廟樂章係之祀文王誦詠之以五聲弦歌
  之以琴瑟將以歌之播於樂章而奏諸祭享之時
  若小史之奠繋世是奠其所出之世系非誦詩之
  世奠繋也
 鄭鍔曰先王使公卿大夫士各致其規諫非不足以
 聞道彼賤而樂工乃使之諷誦古詩及世繋何邪得
 於言則其聽也未必審得於樂則其聞也入必深情
[040-27a]
 之所樂者在是則耳之所聞者必詳因悦樂之時得
 規諫之益其效㨗於公卿士大夫之諫當諷誦之時
 則鼔琴瑟所以和平人君之心心和平則聞規戒之
 言不惟不怒且樂而無倦○黄氏曰諷誦鼔琴瑟諷/誦而鼔琴瑟即書搏拊琴
 瑟以/詠
掌九徳六詩之歌以役大師
 陳藴之曰九徳用於大祭大祭帥瞽登歌是也六詩
 用於大射大射帥瞽歌射節是也○愚案九徳説見大/司樂六詩説見大
[040-27b]
 師/
 鄭康成曰役為之使
眡瞭
 鄭鍔曰孟子曰胷中正則眸子瞭焉眡瞭之職皆明
 目者為之葢樂工用瞽矇三百人故用眡瞭亦三百
 人扶之其視明瞭又明樂
掌凡樂事播鼗撃頌磬笙磬
 王昭禹曰瞽矇掌播鼗而眡瞭亦播鼗二者皆受教
[040-28a]
 於小師故小師曰掌教鼗鼔○鄭鍔曰播鼗鼓本瞽/矇之事為其無目故眡
 瞭先播使之聞之皆/言播鼗葢有先後也
 薛氏曰磬之應鏞者曰頌磬頌即鏞也磬之益笙者
 曰笙磬大射禮曰樂人宿縣於阼階東笙磬西面是
 應笙之磬也又曰西階之西頌磬東面是應鏞之磬
 鏞尚金則土類也西凝之方也古人作樂金石土列
 於西方故頌磬在乎西竹則木類也東生之方也古
 人作樂匏竹木列於東方故笙磬在乎東若鄭氏以
[040-28b]
 東方之磬曰頌則詩所謂笙磬同音書所謂笙鏞以
 間者何異義乎一説謂鐘磬之應歌者曰頌磬其應
 笙曰笙鐘笙磬春秋傳有歌鐘二肆與頌鐘磬之義
 同周禮有鐘笙之樂與笙磬之義同近之矣○黄氏/曰升歌
 則撃頌磬笙/歌則撃笙磬
掌大師之縣
 鄭康成曰大師當縣則為之○賈氏曰大師無縣樂
 之事案大師掌六律六同五聲八音以其無目於聲
[040-29a]
 音審本職雖不言縣樂器文寄於此明縣之可知眡
 瞭為之者以有目也
凡樂事相瞽
 鄭康成曰相謂扶工○王昭禹曰瞽無相倀倀然其
 何之哉眡瞭之設正謂是也
大喪廞樂器大旅亦如之
 賈氏曰樂器謂明器司干疏云眡瞭所廞謂鼔與磬
 鐘師不云廞則鐘亦眡瞭廞之瞽矇大師小師皆不
[040-29b]
 云廞者以其無目瞽矇所云柷敔等皆眡瞭廞之也
 不云奉而藏之文不具也○黄氏曰廞與陳義本同
 而廞則有感動悲戚之意陳則陳列之而已鄭康成
 廞皆為興廞為興訓則當為興起之興所謂感動悲
 戚也鄭以為興作或為興造如大喪明器皆可言作
 大旅廞樂器乃以為旅非常祭於時乃興造其樂器
 則何義邪大旅有災故而樂不作眡瞭祭祀正樂故
 廞之見憂戚之意笙師樂器惟笙用於祭非其盛者
[040-30a]
 陳之而已○王昭禹曰大喪廞樂器則陳樂器於庭
 序也大旅有大故而祭亦陳樂器而不作故亦如之
賓射皆奏具鐘鼔
 黄氏曰鐘師凡射王奏騶虞諸侯奏貍首卿大夫奏
 采蘋士奏采蘩瞽歌眡瞭奏其鐘鼓○鄭康成曰鼓
 &KR0615以奏之其登歌大師自奏之
鼜愷獻亦如之
 杜氏曰鼜戒守鼓也○王氏詳説曰鼔軍事者鼖鼔
[040-30b]
 也鼜鼓其聲也案司馬法曰昏鼓四通為大鼜夜半
 三通為晨戒旦明五通為𤼵煦此三鼜也○鄭康成
 曰愷獻獻功愷樂也
 黄氏曰愷獻有歌鼜亦或有歌鼜歌今警場有歌自
 大師至眡瞭其設職皆以升歌聨下管而及射愷獻愷
 有歌故眡瞭通掌之獨不掌九夏九夏謂之金奏鐘
 師専職
 周禮訂義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