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0 周禮訂義-宋-王與之 (master)


[059-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訂義卷五十九   宋 王與之 撰
小司寇中大夫二人
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
  愚案天子諸侯有三朝說已見司士此外朝即朝
  士所掌乃在庫門之外鄭謂雉門外非也
 王氏詳說曰三朝之制有掌其位者有掌其政者朝
 士掌外朝之位掌其政者小司寇司士掌治朝之位
[059-1b]
 掌其政者大宰小司寇掌外朝之政而大宰云王眡
 治朝則賛治是也外朝言政而治朝言治豈非大宰
 尊於司寇而治尊於政乎但燕朝正其服位大僕也
 出入王之大命亦大僕也知此則知三朝之制有降
 殺矣○鄭鍔曰小司寇刑官之貳宜以掌刑為先今
 首言掌外朝詢萬民之政所謂聽獄訟之事乃列乎
 後豈不以邦之大事未有過於三事之詢民當詢民
 之時掌擯民而叙進以對人君之問必列於前以重
[059-2a]
 其事
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

 劉迎曰於此詢萬民亦古緫章衢室之遺意○鄭司
 農曰致聚萬民也詢謀也○鄭康成曰國危謂有兵
 寇之難○鄭鍔曰寇難已迫危而不安問民以圖安/之計哀元年呉入楚陳懐公朝國人而問焉
 ○王昭禹曰若周/公之討亂是也○鄭鍔曰國遷則都邑不寧將去
 故即新問民以遷居之利害盤庚之都亳殷是也○
[059-2b]
 鄭康成曰立君謂無冢適選於庶也○鄭鍔曰或冢/適不賢將立支
 庶問民以孰宜為君如隱四年衞人立晉是也/○王昭禹曰若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是也○劉
 執中曰三者國之大政皆順民而為之故小司寇掌
 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之者州長也黨正也族師
 也閭胥也比長也而三公為之師以六卿為之帥備
 六卿之官而百職舉焉謹六鄉之敎而三物修焉行
 大比之禮而賢能出焉周之致萬民其道如是故有
 大政大疑大謀則必詢之乃能輔王之志而弊王之
[059-3a]
 謀○李氏曰以匹夫細民得與公卿並列於王朝之/上亦足以見古之盛時公道大明而下情上達
其位王南鄉許亮/反三公及州長丁丈/反百姓北面羣臣西
面羣吏東面
 王氏曰三公鄉老上言三公中言州長下言百姓則
 六鄉皆在矣上言萬民下言百姓則相備也○愚案/百姓以
 族姓言萬民/以人衆言
 鄭鍔曰詢民正以民為主三公答王而北面是其常
 也今鄉之州長與百姓皆北面者得以答君羣臣卿
[059-3b]
 大夫也在東而西面羣吏府史胥徒也在西而東面
 則左右以輔相之爾王公而下府史皆在而王之所
 詢者民爾民非有位於朝者及詢之得以北面於此
 見民為貴○薛氏曰州長百姓分為甚微與三公列/於北面何也敎官之序鄉老二鄉則公一
 人六鄉乃三公也尊之於鄉憲其言行不累以事故/稱老焉方其任賢選能則三公出為鄉老率六鄉衆
 庶而賔興之若鄉老及鄉大夫帥其吏與其衆寡以/禮禮賔之是也方其聽獄弊訟則鄉老入為三公率
 六鄉衆庶而詢之若小司寇朝士所言是也帥羣吏/衆寡而興賢能即王制所謂爵人於朝與衆共之帥
 州長衆庻而決獄訟即王制所謂刑人於市與/衆弃之州長衆庶亦不得不繼於三公之後
[059-4a]
 鄭康成曰其孤不見者孤從羣臣卿大夫在公後○/賈
 氏曰案射人及司士孤西方東面此云東方西面從/羣臣之位者孤無職尊之如賔當在西此三詢之朝
 乃朝士所掌之位朝士云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故知孤從羣臣之位
小司寇擯兵刃/反以敘進而問焉
 鄭康成曰擯謂揖之使前○王氏詳說曰司士掌治
 朝擯者司士也所謂司士擯是已大僕掌燕朝擯者
 大僕也所謂王眡燕朝掌擯相是已惟朝士掌外朝
 不為擯而小司寇擯盖非常朝也詢萬民耳萬民而
[059-4b]
 造天子之庭其不熟朝儀也必矣朝士既掌其位又
 帥其屬以鞭呼趨且辟正所以禁其錯立族談者何
 暇及於為擯乎此小司寇之所以為擯也然司士大
 僕以下大夫而為治朝燕朝之擯小司寇以中大夫
 反為外朝之擯又所以見周家之擯多以命之尊者
 為之古人重擯相之官介其次也擯即相也入而詔
 禮則以相名之出而接賔則以擯名之且朝覲㑹同
 大宗伯為上相而肆師不過佐擯而已諸侯入朝郊
[059-5a]
 勞眡館將幣亦大宗伯為上擯而小行人不過為承
 儐而已夫小行人與肆師皆下大夫尚為佐擯與承
 擯何獨於小司寇為擯於外朝而疑之哉
以衆輔志而弊謀
 鄭鍔曰凡大事人君之志固當先有所處謀亦有所
 嚮其所以詢民者盖詢衆人之言以衆人之見而輔
 吾志然後合衆人所見以斷其謀志先定而取衆人
 之言以佐其決而已○黄氏曰朕志先定雖然觀望/風㫖為可戒也故虚而後明生
[059-5b]
 焉恭而後賢生焉康誥曰勿庸以次/汝封鄭謂輔志者尊王賢明其說好○王氏曰以王
 志為主而輔之以衆以衆謀為稽而弊之於王
以五刑聽萬民之獄訟附于刑用情訊之至于旬乃弊
之讀書則用灋
 王昭禹曰五刑司刑所謂墨劓宫刖殺也○鄭鍔曰
 刑止於五而獄訟不一彼雖不一吾所以聽之者不
 可以出乎五刑之外惟用五刑於此以聽其辭於彼
 ○黄氏曰皆聽于朝鄉士以下所謂司宼聽之者也
[059-6a]
 ○鄭康成曰附猶著也故書附作付訊言也○鄭鍔
 曰聽其辭矣知其罪之所麗可附於某等之刑又慮
 彼雖服而事未必然也又用吾之情以訊之以情度
 情庶幾可以得其真情也王制曰一成而不可變故
 君子盡心焉用情之語可以見君子盡心之意矣訊
 已得實又至于旬乃斷之其斷則先讀鞫問之書使
 囚聞之知其所犯之實然後用法焉盖至于旬則我
 思之審讀其書則彼知其詳○鄭司農曰讀書則用/法如今時讀鞫已乃論
[059-6b]
 之○劉氏曰以斷罪之書讀/之于囚審而弗變乃用法焉乃若成王之誥康叔至
 於旬時丕弊要囚盖以旬為率者一定之常也成王
 使之至于旬時亦誥戒之切而已
凡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凡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
 鄭康成曰為治獄吏䙝尊者也躬身也不身坐使其
 屬若子弟也喪服傳曰命夫者其男子之為大夫者
 命婦者其婦人之為大夫妻者春秋傳曰衞侯與元
 咺訟寗武子為輔鍼莊子為坐士榮為大士○鄭鍔
[059-7a]
 曰獄訟之人必對辭曲直兹其常也命夫命婦不躬
 坐使左右代焉貴之也有罪者殺之市朝與衆共弃
 之亦其常也王之同姓則不殺諸市親之也禮記曰
 公族有罪刑于隱者不與國人慮兄弟也甸師氏言
 王之同姓有罪則死刑焉是也一以責亷恥一以重
 國體夫為我所以貴之親之者如此彼敢恃親與貴
 而犯禁撓法乎哉
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
[059-7b]
 鄭鍔曰人心險於山川況獄訟之際詎肯吐其情乎
 聽以五聲茲乃求其情之術凡此五者皆以辭為主
 故皆曰聽
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項氏曰心者形之君辭者心之聲聲𤼵於中不能掩
 於外其辭信則色定氣舒耳目不亂其辭偽則色變
 氣索耳目皆惑以此聽之人焉廋哉五者雖異要皆
 因辭而後見○鄭康成曰辭聽觀/其出言不直則煩
[059-8a]
 王昭禹曰聽其辭因察其色以色著乎顔而為心之
 表故也彼脅肩謟笑者有愧於心其色赧然則察其
 色固足以得其心矣○鄭康成曰觀其/顔色不直則赧然以色為未足
 又察其氣以氣充於體而為心之運故也彼行有不
 慊於心氣為之餒則察其氣亦足以得其心矣○鄭/康成
 曰觀其氣息/不直則喘耳目者心之樞機心之情偽寓於耳目
 視聽之際察其視聽亦足以得其心矣○鄭鍔曰心/有不直則耳
 所聽者必疑而不定目所視者必眩亂而失/真○鄭康成曰聆不直則惑視不直則眊○黄氏
[059-8b]
 曰康成謂言不直則煩而下是其一端也強怯柔很
 明闇戇狡五者之動皆足以知之皆謂之聽猶以𤼵
 於聲者參之也故曰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此在事
 狀之外能言與不言其情𤼵見與隱伏皆於是求之
 非有司之事也故聽之于朝將行刺宥
以八辟麗邦灋附刑罰
 鄭康成曰麗附也易曰日月麗乎天○黄氏曰麗邦
 法以其本罪附于邦法而議之應宥應刺應輕應重
[059-9a]
 著於刑罰之所當施者議亦非常法○鄭鍔曰先王
 制刑一定不易有罪者必麗於刑書而犯刑之人或
 有不可加以刑如茲八者與衆議之以示至公可也
 茲所以有八辟之議八辟以待八議之人俟其議定
 已麗於邦法乃附之於刑罰是謂無一定之制也辟
 法也不謂之法而謂之辟者制法謂之辟八辟盖近
 於法而未麗於法自是然後制焉耳
一曰議親之辟
[059-9b]
 鄭鍔曰親者王之族也有罪可刑矣然刑之則傷親
 親之恩○鄭司農曰若今時/宗室有罪先請是也
二曰議故之辟
 鄭鍔曰故者王之故舊也有罪可刑矣然刑之則失
 故舊之好
三曰議賢之辟
 鄭康成曰賢有徳行者○鄭鍔曰罪固可刑然刑之
 則其人為鄉大夫所興之賢○鄭司農曰若今時/亷吏有罪先請是也
[059-10a]
四曰議能之辟
 鄭康成曰能謂有道藝者春秋傳曰夫謀而鮮過惠
 訓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猶將十世宥之以
 勸能者○鄭鍔曰罪固可刑然刑之則其人為鄉大
 夫所舉之能
五曰議功之辟
 鄭康成曰謂有大勲勞立功者○鄭鍔曰凡有司勲
 所謂六功之人刑之則無以報其功
[059-10b]
六曰議貴之辟
 賈氏曰周時大夫以上皆貴也○鄭司農曰若今時/吏墨綬有罪先請是
 也/○鄭鍔曰凡有爵之人刑之無以尊其貴
七曰議勤之辟
 鄭鍔曰勤勞王事之人刑之是忘其勞
八曰議賔之辟
 鄭康成曰賔謂所不臣者三恪二代之後○王昭禹/曰賔謂四
 方之/賔客○鄭鍔曰刑之無以尊三代之後○賈氏曰自
[059-11a]
 議勤以上七者雖以王為主諸侯亦有之惟八曰議
 賔據王者言之耳
     緫論
 劉執中曰議親者敎天下之愛其親議故者敎天下
 之厚其故議賢者敎天下之慕其賢議能者敎天下
 之礪其能議功者敎天下之懋其功議勤者敎天下
 之勸其勤議貴者敎天下之忠其君議賔者敎天下
 存亡繼絶而不弃先王之徳八者天下之大敎非天
[059-11b]
 子私親故而撓其法將以行之敎天下用中於民焉
 人倫之美莫斯為大孟軻以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
 瞍殺人則執之而不禁舜棄天下而終身焉豈知所
 以敎天下之愛其親乎○王氏曰謂之議則刑誅赦/宥特未定也然以皋陶為士
 瞽瞍殺人舜不敢/赦其議之可知矣
  愚案皋陶以公而守天下之法舜以私而伸人子
  之情彼此輕重各得其宜如王氏以法之不可撓
  於已私是申商刑名之學劉氏謂當以親故宥之
[059-12a]
  又幾於任情而廢法皆知有一而不知有二故王
  族有罪不免于刑者法也刑于甸師不與衆同者
  情也後世待宗族之恩薄至殺人反不加罪是未
  嘗以已恩厚其親徒以人命私其親也其悖先王
  之情與法甚矣
以三刺斷丁亂/反庶民獄訟之中
 鄭鍔曰獄訟之情所患不得其中耳已得其中從而
 斷之胡為不可聖人猶未審以為果中否又為三訊
[059-12b]
 之法以刺取衆人之意果以為中然後斷之凡言刺
 有二義刺取也殺也如春秋刺公子偃之刺則刺者
 殺也此云三刺則有探取之義刺取臣民之意皆以
 為可殺然後斷其中而殺之所謂國人殺之也○王
 昭禹曰中者事實之書與天府謂之治中告天謂之
 升中同意○賈氏曰庶民以上皆應有刺直言庶民
 者賤者尚刺則已上可知
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民聽民之所刺宥
[059-13a]
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鄭鍔曰人之深情不可臆度將以刺取其意必先設
 辭以訊之故三刺之法則有三訊訊問也○鄭康成/曰訊言也
 問之以刺取其意耳或謂訊者或訊於公卿大夫之
 羣臣或訊於府史胥徒之羣吏或訊於比閭族黨之
 萬民而特聽民之所刺所宥然後施刑何也竊以為
 此所欲斷者庶民獄訟之中故也雖訊官吏而實以
 民為主而訊官吏者能達萬民之情而致於上故也
[059-13b]
 ○黄氏曰義理難盡羣臣知之故例可用羣吏知之/人情隐伏萬民知之幸其不皆以為可殺則亦不敢
 輕殺/之民以為可刺則宜施上服之刑民以為可宥則
 宜施下服之刑上服之說先儒以為上服劓墨施於
 面者也下服宫刖施於下體者也然書言五刑有服
 五服三就者謂上服服上刑下服服下刑也吕刑云
 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者若以為墨劓施於
 面為上服宫刖施於下為下服則吕刑所謂適輕適
 重與五刑有服之說為無用矣
[059-14a]
  愚案三刺之斷不敢自決而訊及於三此必罪大
  惡極或輕或重關於風敎上服下服係於人心雖
  則已麗於刑必待三訊而後斷也民以為可刺則
  服上刑無可說者民以為可宥亦非全然宥之特
  服下刑比上刑為輕耳
 黄氏曰小司寇前訊繼詢外朝之政今訊繼議刑獄
 之序大司寇不獨宥也圜土聚敎而遂免之小司寇
 上服下服猶施刑焉於此可見命官制職之意
[059-14b]
及大比毗志/反登民數自生齒以上時掌/反登于天府内史
司㑹冢宰貳之以制國用
 王昭禹曰三年之久民之生死登下亦已多矣故及
 大比登民數焉○鄭康成曰人生齒而體備謂男八
 月而生齒女七月而生齒○易氏曰王之為王以得
 乎丘民而已故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欲周知其數
 ○王氏詳說曰天府以天為名尊之至也賢能之書
 登于此盟約之書登于此獄訟之書登于此民數之
[059-15a]
 書登于此王所以重其事但天府曰祭天之司民司
 禄而獻民數榖數則受而藏之司禄之官缺矣必知
 榖數亦登于此為司禄之所掌是已然書之所藏有
 不書其貳者民數也不止一官書其貳者盟約也登
 其書於天府其為重則一初不可以書之貳與否及
 所書貳多少之數為輕重但觀其事之所施行耳○
 易氏曰攷司民登萬民之數及大比以詔司寇是司
 寇受其數於司民於孟冬祀司民星之時乃獻其數
[059-15b]
 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刑官致重於民數如此冢
 宰於司會登民數之後又為之貳其數而制國用焉
 葢古者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
 食冢宰以三十年通制國用而大比之制國用實所
 以為三十年盈虚歛散之儲内史於此貳之則以其
 所掌者會計之書司㑹於此貳之則以其所掌者㑹
 計之事二官卑而列於始冢宰尊而繼於後非以統
 百官之任而統其成者歟由是觀之民之盛衰係乎
[059-16a]
 刑故司宼登民數於地官大比之時財之豐耗由於
 民故冢宰制國用於刑官登民數之後數官聨事而
 合治皆所以重乎民也○陳及之曰必知民數則可/以制國用何故盖先王之世
 士農工商四者不可闕一而農為重以三分率之農/居三分之二則榖粟始可給不然工商與農相半則
 野有曠土榖粟寡乏則四民俱病矣是以王者之制/農民必三分之二也以九職任民凡毓草木者作山
 澤之材者養鳥獸者化八材者通貨賄者歛䟽材者/化治絲枲者轉移執事者常不過農民三分之一而
 廩人每嵗以嵗上下數邦用月以三鬴為準司民獻/民數廩人獻榖數大史書之司會會之三年耕必有
 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是而制國用雖/有水旱民無菜色以民數榖數素定也管仲制齊國
[059-16b]
 之政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是/三分而率一也其練習民政哉
  愚案古者只計民數則知國賦後世色目既多不
  可只以民數計
小祭祀奉犬牲
 鄭康成曰奉猶進也○王昭禹曰大司寇大祭祀奉
 犬牲故小司寇小祭祀奉犬牲○鄭鍔曰職有尊卑
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亦如之
 劉執中曰實鑊以滌牲納亨以煮牲○鄭鍔曰禋祀
[059-17a]
 五帝令實鑊水納牲於鑊以亨則亦如之者盖惟清
 與潔然後可以事上帝而用刑之官克明清於獄訟
 之辭故足以合上帝之心鑊之實水卑者之職而使
 司寇主之此鑊也此水也必清潔斯可以祀上帝為
 刑官者詎可以汙穢而不清潔乎
大賔客前王而辟
 鄭司農曰小司寇為王道辟除姦人若今時執金吾
 下至令尉奉引○賈氏曰為王辟亦謂於宫中饗燕
[059-17b]
 在寢及廟時也○王昭禹曰大司寇凡朝覲㑹同前
 王小司寇大賔客前王而辟則非特前王又為王闢
 道也
后世子之喪亦如之
 賈氏曰后世子之喪當朝廟之時王出入亦為王辟
 也
小師涖戮
 鄭康成曰小師王不自出之師○王昭禹曰大司寇
[059-18a]
 大軍旅涖戮故小司寇小師涖戮
凡國之大事使其屬蹕
 鄭康成曰屬士師以下○賈氏曰國之大事即士師
 云諸侯為賔是也○王昭禹曰大司宼凡邦之大事
 使其屬蹕故小司宼凡國之大事使其屬蹕言邦則
 通邑都焉言國則主於國中而已
孟冬祀司民獻民數於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

[059-18b]
 鄭鍔曰軒轅之角有大民小民之星其神實主民說
 者謂春官祭之然春官天府但受其數耳司民之官
 言司宼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其數則司民之祀正
 司寇之所主明矣先王以為民之登耗必有神主之
 故每嵗孟冬物成之時使司宼祀之亦以刑者所以
 馭民而民之多寡皆本乎刑之繁省故也司民已祀
 則獻民數於王見其奉天以用刑而刑不至於殘民
 故其生成之數如此王拜受之以圖國用則以民之
[059-19a]
 登耗知歛之豐匱由是而進退所用之物○鄭康成/曰進退猶
 損益/也民多賦足則進之而備禮民少賦乏則退而殺
 禮上言以制國用此言以圖國用者制其有無者有
 司之職圖則所謀者天下之大計是乃王者之權故
 言於王拜受之之後也○揚氏曰冢宰雖制國用/而進退之則在王而已
嵗終則令羣士計獄弊訟登中于天府
 賈氏曰羣士謂郷士遂士以下○王昭禹曰計獄者
 計其多寡之數弊訟者察其情而斷之為有疑也計
[059-19b]
 非不弊弊非不計各有攸當而已○王氏曰中獄訟
 之中言事實之書○鄭鍔曰天府之職掌受中也登
 於天府則寳之至又以見允合乎天心之義
正嵗帥其屬而觀刑象令以木鐸曰不用灋者國有常
刑令羣士
 李嘉㑹曰刑象既布木鐸既徇羣士猶然不見不聞
 而不用法者此常刑之不恕○王昭禹曰令羣士則
 令于士師鄉士以下使之禀法故也與小宰帥其屬
[059-20a]
 觀治象同意○鄭鍔曰六十屬為衆矣所視以效法
 者在吾之羣士使近而羣士能率法不越則彼逺而
 外者詎有不恤於刑乎故先言帥屬乃言令羣士也
乃宣布于四方憲刑禁
 鄭康成曰宣徧也○王昭禹曰宣布于四方則非一
 國○鄭康成曰憲表也謂縣之也刑禁士師之五禁
 林椅曰刑所以行法故布法觀法司寇獨備焉
乃命其屬入㑹乃致事
[059-20b]
 項氏曰乃命其屬不獨羣士凡秋官之屬皆入計○/李
 嘉會曰入會會其獄/訟一嵗多少之數乃令致之於王○易氏曰王氏
 謂餘官以嵗終入其㑹獨司寇以正嵗入之所以謹
 其始非也乃者繼事之辭令羣士乃宣布于四方以
 嵗終期之至大宰受㑹之時乃命其屬入㑹乃致事
 所以紀小司寇一職之終也
 
 周禮訂義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