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0 周禮訂義-宋-王與之 (master)


[069-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訂義卷六十九   宋 王與之 撰
行夫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

 鄭康成曰行夫主國使之禮
掌邦國傳張戀/反遽之小事&KR0839惡而無禮者凡其使去/聲
必以旌節雖道有難去/聲而不時必達
 鄭康成曰傳遽若今時乗傳騎驛而使者也○王昭
[069-1b]
 禹曰&KR0839惡謂吉凶之事蓋事小而禮籍有所不載故
 也若夫載於禮籍之大事則有小大行人存焉○賈
 氏曰無擯介而單行謂之無禮○鄭康成曰無禮/者行夫主使之
 鄭鍔曰既有大小行人又有行夫者蓋大小行人備
 禮儀而使使之大者也行夫不用擯介疾傳遽而達
 其小事使之小者也大事有&KR0839惡者大小行人以擯
 介而使若夫小事之&KR0839惡者謂福慶禍災之小者也
 行人乘傳而徃欲急遽以視其事惟其不用相禮之
[069-2a]
 人故必執旌節為信○王昭禹曰道/路用旌節也使之大者有使
 有副不患其不達若行夫則無介無介則慮其有患
 難而命不達故言雖道路有難而不時必達謂雖不
 能及所約之時要之必期於達也○鄭康成曰道有/難謂遭疾病他故
 不以時至必達/王命不可廢也
居於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
 王昭禹曰居於其國非以王命出行之時○劉迎曰
 司隸掌役國中之辱事與役其煩辱之事今行夫以
[069-2b]
 下士三十二人為之則掌行人之勞辱之事俾凡有
 使則為之介紹而或先或後亦其職也○王昭禹曰/凡大小行人
 有煩勞汙辱之/事皆行夫掌之先儒改焉為夷謂四方夷之使則介
 之經言凡其使也必以旌節初無使四夷之文況經
 謂傳王之言而説諭焉書其日月焉皆以焉為文不
 知先儒何苦改經文而好異説如此
環人中士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鄭康成曰環猶圍也主圍賔客任器為之守衛○王
[069-3a]
 昭禹曰夏官有環人秋官復有環人者蓋夏官環人
 掌環四方之故取周巡徃來若環之無端也秋官環
 人掌環賔客之任器取周圍保衛若環之無隙也
掌送逆邦國之通賔客以路節達諸四方
 黄氏曰古者諸侯分方率屬書肆覲東后詩式是南
 邦奄受北國皆是也茍非同統率為相維相比之勢
 與朝覲道途經由則不相往來旄丘曰匪車不東叔
 兮伯兮靡所與同崧高曰徹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
[069-3b]
 遄其行楚屈完謂齊桓公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陳轅濤塗誤師亦
 為其本非東/方所率屬至若有好故遣使自東徂西自南徂北
 皆當過王都天子使人通之故謂之通賔客○王昭/禹曰通
 與易所謂往來不/窮謂之通同意○鄭康成曰路節旌節也○鄭鍔/曰謂之
 旌節則指其物也謂之路節/則指其行于道也其實一耳○王昭禹曰無節者有
 幾則不達故以路節達諸四方
 李嘉㑹曰旌節用於道路人信旌節則環人可以通
 賔客可以達四方可以授館聚柝可以門闗無幾可
[069-4a]
 以逺及四疆
舎則授館令聚柝
 賈氏曰館謂道上廬宿市所館舎○王昭禹曰國野/之道五十里有候
 館賔客至則/環人授之也
 鄭鍔曰行人有致館之禮蓋賔客至國則授以館舎
 也此則送逆所至賔客或舎止則授之以館非行人
 致館之比○鄭康成曰令令野廬氏○王昭禹曰野/廬氏若有賔客
 則令守涂地之人聚柝/則環人乃令野廬氏○鄭鍔曰聚人以撃柝為之
[069-4b]
 宿衛以防非常
有任器則令環之
 鄭鍔曰賔客有所用之器不特聚柝以防之令循環
 守視慮其或失也司隸言為百官積任器與此任器
 同皆謂所須之物所賴以為用不可一日無也
凡門闗無幾音/譏送逆及疆
 鄭司農曰門闗不得苛留環人也○王昭禹曰疆謂
 畿四方之界賔客始來而逆之終去而送之皆至王
[069-5a]
 畿之界所也○鄭鍔曰他官送逆賔客或近郊或逺
 郊有不及疆者環人既以循環守衛為職此所以及
 疆焉
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鄭康成曰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有才知者也此
 類之本名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
 譯今總名曰象者周之徳先致南方也○鄭鍔曰周/自西土創業
 所先歸者南方之人觀江漢汝墳之詩皆南方之域/其後越裳重譯而至亦南方之蠻因其先通知其言
[069-5b]
 語故因/以名官
 楊謹仲曰鄭氏謂周徳先至南方未必然也特周之/時南方最逺周始有重譯而獻者蓋周都豐鎬去西
 北則近去南方則逺堯都平陽故虞書言逺夷則曰/蠻夷猾夏蠻夷率服武王言懷逺則曰通道于九夷
 八蠻若後世多言戎狄大抵去王都逺則言語嗜慾/尤不同也○王昭禹曰掌四夷之言此獨以象言者
 舉一以互見也舉一而必言象以周/之化自西而南以言其所致者逺也
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説焉以和
親之
 王氏曰職方氏言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皆
[069-6a]
 其圖地可辨數要者也象胥言其國使而不言其國
 數則所掌非特職方可辨數要之國○王昭禹曰天
 子有道守在四夷殊方異俗莫不輸誠歸欵象胥之
 譯其言又曷可少哉故掌傳王之言而諭説焉諭則
 使之喻其言説則以言明其理○鄭鍔曰傳王之言/而諭説焉使知王之
 志意也以王之恩意曉諭其心乃所/以和之使勿乖親之使勿疎外也
若以時入賔則協其禮與其辭言傳之
 鄭鍔曰以時入賔謂四夷之君以時親來也○劉執
[069-6b]
 中曰協其禮謂蕃國之君世一見象胥掌教之以中
 國之儀用協其禮也與其辭言者雖不能變其音聲
 而可諭之以事上之意然後以其辭而言之於上也
 鄭鍔曰傳以辭言其使達中國之語可以相通也○/王昭禹曰接之以辭言而象胥則協其辭言傳而通
 之王制曰達其志通其慾與/此所謂協其辭言傳之同意○黄氏曰言以其辭言
 於上傳以上之言傳報之也
凡其出入送逆之禮節幣帛辭令而賔音/擯息亮/反
 鄭康成曰從來至去皆為擯而詔侑其禮儀○王昭
[069-7a]
 禹曰禮節所以相接幣帛所以致享辭令所以相與
 象胥掌擯而相之○賈氏曰幣帛謂/王有賜與之者
凡國之大喪詔相國客之禮儀而正其位
 鄭鍔曰國客謂四夷遣其臣來也中國之客自有大
 小行人掌正其位○劉執中曰若其入賔而遇國之
 大喪則詔相其禮儀而正其位若遇軍旅會同則受
 其幣而賔禮之皆謂蕃國也
凡軍旅會同受國客幣而賔禮之
[069-7b]
 王昭禹曰軍旅以征伐時㑹以發禁殷同以施政四
 海之諸侯或遣臣以聘問則象胥擯而禮之○鄭鍔
 曰受其幣而擯相之所以待其來會之勤
凡作事王之大事諸侯次事卿次事大夫次事上士下
事庶子
 王昭禹曰凡作事謂作四夷之事王之大事諸侯者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則作大事於四夷者謂有戎事
 於四夷也諸侯以敵王所愾為事故任諸侯然則彤弓
[069-8a]
 錫有功諸侯則蠻夷衰而諸夏盛故六月之序曰彤
 弓廢則諸夏衰矣次事則非戎事謂威讓之令文誥
 之辭或施於四夷者則量其事之輕重或以卿大夫
 或以上士也若夫下事則事之尤小者故以庶子而
 已言下事庶子則包中士矣○賈氏曰不言中士下/士者總以王之三等之
 士皆曰上士與王制所云元士同也云/庶子者謂若宫伯所云士庶子之等
 鄭鍔曰事有小大爵有尊卑權有輕重因事用人各
 得其稱理之常也必於象胥言者蓋處夷狄之道尤
[069-8b]
 不可不謹也
 黄氏曰此疑簡編有錯繆以其名推之國客必非象
 胥所掌而作事尤非其所得預疑為小行人職掌作
 事後鄭說是擇使也諸侯恐當為諸公春秋天王使
 宰周公來聘是也下事庶子若武氏子仍叔之子
掌客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鄭鍔曰賔客之名分而言之則尊者謂之賔卑者謂
[069-9a]
 之客總而言之皆可謂之客掌客於賔客之禮無所
 不掌而名官獨曰客蓋總而言之也○黄氏曰掌客
 在象胥之下賔客内事畢始著外事名之曰客自外
 言之大行人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在巡守前
 薛平仲曰五官之設一以掌為者皆相承乎前而遞
 守於後者也蓋掌客掌其賔客之等數即行人司儀
 之為等數也掌訝掌其等籍以待賔客即小行人之
 為禮籍也掌交掌其交好即前乎數官之為交好也
[069-9b]
 誠使禮儀之未明則掌客何以嚴等級之殊等數之
 未定掌訝何以待賔客之至賔客之未至則掌交又
 何以致交好之結哉然交好之徃來而姦慝之伏於
 難測者不可以不幾於是乎有掌察之臣交好之既
 至而幣帛之將其厚意者不可以不節於是乎有掌
 貨賄之官是皆相承而遞守之以成賔客之禮者也
掌四方賔客之牢禮餼獻飲食之等數與其政治
 黄氏曰所掌牢禮餼獻等數皆天子之禮而以王巡
[069-10a]
 守所至之國為主天子禮待諸侯故以四方言之○
 易氏曰牢禮即凡用牢之禮餼謂餼九牢之類獻謂
 禽獻之類飲食謂饗燕膳食之類
 李嘉會曰政治注謂國新殺禮之類若此之屬非一
 事也可以類推○鄭鍔曰牢禮餼獻飲食皆主國所
 以待賔客之禮必有等數焉等如司儀所謂以二等
 從其爵而上下之之等不為之等無以稱其爵之尊
 卑數即下文所陳之數不為之數無以供其物之多
[069-10b]
 寡既掌其等數矣又掌其政治者等數雖不可易然
 而有凶豐之年有禍災之故有在野在外之時雖從
 其等數又不可無政治以撙節之也
 王氏詳説曰大行人言五等諸侯朝聘疎數而及其
 相聘相朝小行人言五等諸侯而及其六幣司儀言
 將合諸侯而及其諸公與諸公之臣相為賔客言王
 合諸侯而饗禮而及諸侯之禮所以見成周之時禮
 自天子出也且以掌客諸侯之牢禮餼獻飲食之等
[069-11a]
 數言之來有郊勞去有致賄此終始成禮也言於司
 儀而不言於掌客積飱饔餼言於司儀而又言於掌
 客蓋掌客事專於牢禮餼獻飲食之等數此所以言
 積飱饔餼之禮為詳且悉
王合諸侯而饗禮則具十有二牢庶具百物備諸侯長
十有再獻
 鄭鍔曰饗禮之具十二牢者非常之禮也昔吳人徵
 十二牢於魯子服景伯謂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
[069-11b]
 十二以為天之大數哀七/年故王者法而用之○李嘉/㑹曰上
 公以九為節則十二/者是王禮之數也今饗諸侯則具十二牢庶具百
 物皆備諸侯長亦十有二獻者蓋論禮之常則位雖
 極上公亦止於九獻而已論君之惠則不然彼其當
 朝之歲朝享於廟固當從其禮之常若夫非當朝之
 嵗王者特以國家有事而大合之方伯連率皆在安
 可以無優異乎故取天子所當用之禮用以待夫為
 諸侯之長者所以表其恩意之厚出於非常也然言
[069-12a]
 諸侯長十有再獻則其他不用是禮矣○黄氏曰十
 二牢庶具百物備天子之禮也而以享諸侯長非謂
 諸侯長當用此也有司以供天子天子推而享之易
 大烹以養聖賢此意也諸侯咸在其饗禮皆有等獨
 饗其長以天子之禮欲使諸侯知長幼之義且為天
 子所尊也康王之誥曰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
 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六年五服一朝十二年
 時巡諸侯各朝于方嶽皆率之以長時會在國中掌
[069-12b]
 客諸侯長十有再獻兩見其義下别出巡守殷國則
 此為時會亦使掌客掌之其事同也○易氏曰牢具/十有二而莫適
 所主獻至十有二而少異于/衆其禮盖有品節之義也
王巡守殷國則國君膳以牲犢令百官百牲皆具從去/聲
者三公眡上公之禮卿眡侯伯之禮大夫眡子男之禮
士眡諸侯之卿禮庶子壹眡其大夫之禮
 賈氏曰王巡守則殷同殷同則殷國也王巡守至於
 四嶽之下當方諸侯或所在經過或至方嶽之下若
[069-13a]
 殷國或在王城出畿外在諸侯之國所在之處皆設
 禮待王故巡守殷國並言也○黄氏口大行人十有/二嵗王巡守殷國巡守
 至方嶽大明黜陟也掌客王巡守殷國通兩義有巡/守而不至方嶽者直曰巡守而已至方嶽則為殷國
 所至國君膳天子/之禮皆當如是○鄭康成曰國君者王所過之君
 也犢繭栗之犢也以膳天子貴誠也牲孕天子不食
 也祭帝不用也○賈氏曰此郊特牲文言此見天/子牲與天同貴誠慤故用繭栗也
 王昭禹曰天子施禮於諸侯協十有二牢以多為貴
 也諸侯報禮於天子膳以牲犢以少為貴也以多為
[069-13b]
 貴者外心也以少為貴者内心也○鄭康成曰令者
 掌客令主國也○賈氏曰百官即三公以下○鄭康
 成曰百牲皆具言無有不具備○鄭鍔曰下至百官
 之衆所用之牲亦不一非特具以養百官也凡百官
 而不從王之行者皆當有以給之公卿大夫子男士
 庶子爵命雖不同以出封加等則其位同從王之行
 猶出封也以八命之公視九命之公六命之卿視七
 命之侯伯四命之大夫視五命之子男三命之士視
[069-14a]
 侯伯之卿亦三命也不加等者蓋有中士下士一視
 三命之卿亦為加矣謂之諸侯之卿則公之孤亦在
 其中然則王之上士其視公之四命之孤歟若夫子
 男之卿再命此雖言諸侯之卿知不可指子男卿者
 以加一等之理攷之也庶子則專一視大夫之禮王
 之庶子可以比諸侯之大夫矣
凡諸侯之禮
 黄氏曰司儀凡四方之賔客禮儀辭命餼牢賜獻以
[069-14b]
 二等而掌客諸侯之禮三等與大行人同何也掌客
 本掌王國之禮及王巡守其所至國為主禮待諸侯
 之來者而皆用王國之禮是則掌客具兩義總曰四
 方賔客之牢禮餼獻飲食之等數以四方為文則專
 為巡守殷國而見也疏家以為諸侯相朝主國待賔
 之禮又曰掌客不見天子待諸侯之禮而見諸侯自
 相待以外包内皆誤蓋不攷司儀二等與掌客設官
 之意也司儀專載諸侯相待之禮諸侯常時用之掌
[069-15a]
 客專掌天子待諸侯之禮因王巡守殷國主國用之
 是皆當參攷也○鄭鍔曰攷此下文有夫人致禮/之事則知為諸侯待賔之禮無疑○易
 氏曰凡諸侯之禮即所掌牢禮餼獻飲食之等數也
上公五積皆眡飱牽
 鄭鍔曰客始至則致小禮謂之飱飱必有牢或飪或
 腥致積則牽而徃不殺也五積所用皆視飱時之物
 但牽徃不殺為異言眡者謂其禮與致飱用物同也
 ○賈氏曰一積視一飱飱五牢則五積二十五牢也/侯伯飱四牢四積則十六牢子男飱三牢三積則九
[069-15b]
 牢也必牽之不殺者以其在道/分置豫徃故不殺客至自殺也○鄭司農曰牽牲可
 牽行者春秋傳曰餼牽竭矣
三問皆脩羣介行人宰史皆有牢
 王昭禹曰於始至以問間闊則有脩焉脩者脯之加
 薑桂者也羣介行人宰史皆公所從行者尊其君以
 及其臣故於方致問之始亦有牢也鄭氏謂臣用牢
 而君用脩疑其非禮恐有脱誤蓋上公致積則有飱
 牽問禮隨而至故加以脩而已○王氏詳説曰禮有/損而益者有益而損
[069-16a]
 者有豐大禮而殺小禮者有豐小禮而殺/大禮者初未可以問禮用脩為非禮也羣介行人
 宰史方此有牢不為過也至於侯伯子男則不言者
 以上公爵命為獨隆其禮為獨優故也
飱五牢食四十簠十豆四十鉶四十有二壺四十鼎簋
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陳
 賈氏曰案聘禮賔大夫帥至館卿致館即云宰夫朝
 服設飱是其客始至之禮言小禮者對饔餼為大禮
 也○鄭鍔曰夕食曰飱謂其薄也三牲備為一牢五
[069-16b]
 牢者非皆熟也飪一牢其餘則腥也自飱五牢以至
 牲三十有六皆陳者此致飱之禮也○鄭康成曰食
 者庶饈美可食者也其設蓋陳于楹外東西不過四
 列○賈氏曰十以/為列故四列○王昭禹曰上公食四十侯伯食
 三十有二子男食二十有四東西共四列上公其列
 之數則十侯伯列之數則八子男列之數則六○王/氏詳
 説曰食之數/以八為降殺○鄭康成曰簠盛稻粱器也公十簠堂
 上六西夾東夾各二也諸侯八簠堂上四西夾東夾
[069-17a]
 各二子男六簠堂上二西夾東夾各二○王氏詳說
 曰其數以兩為降殺
 鄭康成曰豆菹醢器也公四十豆堂上十六西夾東
 夾各十二禮器曰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
 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以聘禮言之則堂
 上之數與此同○王氏詳説曰天子之豆堂上二十/有六則東西兩夾皆二十有二矣亦
 以八為/降殺○賈氏曰鉶器名所以盛膷臐膮三等之羮
 鄭康成曰公鉶四十二侯伯二十八子男十八非衰
[069-17b]
 差也二十八書或為二十四亦非也其於衰公又當
 三十於言又為無施禮之大數鉶少於豆推其衰公
 鉶四十二宜為三十八蓋近之矣則公鉶堂上十八
 西夾東夾各十侯伯堂上十二西夾東夾各八子男
 堂上十西夾東夾各四○王氏詳説曰有鉶鼎有鉶/羮所謂膷臐膮也亦所謂藿
 苦薇也羮熟于鼎而載之于器凡飪一牢則正鼎九/陪鼎三所謂陪鼎者即鉶羮之鼎也既言鼎十有二
 又言鉶三十八則鉶為鉶羮之/器矣此鉶鼎鉶器之所以異也○鄭康成曰壺酒器
 也其設於堂夾如豆之數○鄭鍔曰壺以盛酒司尊/彜云其饋獻用兩壺左傳
[069-18a]
 云樽以魯壺其數與豆同○王/氏詳説曰壺亦以八為降殺鼎十有二者飪一牢
 正鼎九與陪鼎三皆設於西階前○賈氏曰鼎為烹/牲體之器也牢鼎
 九謂牛羊豕魚腊膚與腸胃鮮/魚鮮腊陪鼎三者膷臐膮也簋黍稷器也十有二
 堂上八西夾東夾各二○鄭鍔曰食與豆非相配之
 物故分之簋與鼎為食之主且相配故合之○王昭/禹曰上
 公鼎簋十有二侯伯子男亦皆十有二者鼎牲器也/簋黍稷器也皆食之主也皆常食也未始有加損焉
 故其數皆止于十二○王氏詳説曰簠盛稻粱而降/殺以兩至于簋之所用五等同之者黍稷賤者所食
 稻粱貴者所食貴以賤為本/故爾此鼎簋之同乎十二也○鄭康成曰牲當為腥
[069-18b]
 聲之誤也腥謂腥鼎也於侯伯云腥二十有七其故
 腥字也○王氏曰腥即牲之腥者/或言牲或言腥互見也諸侯禮盛腥鼎有
 鮮魚鮮腊每牢皆九為列設於阼階前公腥鼎三十
 六腥四牢也侯伯腥鼎二十七腥三牢也子男腥鼎
 十八腥二牢也○王氏詳説曰腥鮮魚鮮腊之鼎也/其數以九為降殺所謂陪鼎者上既
 言之矣正鼎九者牛羊豕魚腊腸胃倫膚與夫鮮魚/鮮腊是也少牢則五鼎所謂牛羊豕鮮魚倫膚而腸
 冒則又與牛羊豖同鼎矣公食大夫禮七鼎者所謂/牛羊豕魚腊腸胃倫膚而無鮮魚鮮腊之二鼎矣但
 五鼎則腸胃同鼎同俎七鼎則腸胄異鼎異俎飱五/牢者則飪一牢而腥四牢飱四牢者則飪一牢而腥
[069-19a]
 三牢飱三牢者則飪一牢而腥二牢此五等之鼎皆/十有二而腥之鼎降殺以九也牽牲無鉶鼎腥牲亦
 無鉶鼎此飪腥之/鼎所以不同其數陳列也○鄭鍔曰已上所致飱之
 物皆陳列於客館也列有常處食陳於楹外簠與豆
 鉶壺簋皆陳於堂上及東西之夾鼎則陳於西階之
 前腥則陳於阼階之前凡此皆謂之門内之實亦有
 車米禾芻薪之類不列於此
饔餼九牢其死牢如飱之陳牽四牢米百有二十筥醯
醢百有二十罋車皆陳
[069-19b]
 鄭康成曰饔餼既相見致大禮也○賈氏曰案聘禮/記云聘日致饔鄭
 云急歸大禮是既/相見致大禮也○王氏詳説曰曰死牢曰牽牢曰
 米曰醯醢曰車米曰車禾曰芻薪曰倍禾此饔餼之
 禮○鄭鍔曰牛羊豕備為一牢凡用九牢從命數也
 九牢之物有生致者有殺而徃者死牢五如飱之五
 牢也其陳亦如飱飪一牢在西餘腥者在東也生牽
 四牽而徃陳於門西焉共為九牢也○王氏詳説曰/上公九牢其五
 為死牢四為牽牢侯伯七牢其四為死牢三為牽牢/子男五牢其三為死牢二為牽牢或死或牽而皆曰
[069-20a]
 饔餼者蓋餼之為義有二案聘禮云主國使卿歸饔/餼五牢飪一牢腥二牢餼二牢則此餼為生矣故鄭
 氏謂生曰餼案僖三十三年鄭皇武子曰惟是餼牽/竭矣則此餼為腥矣故服氏以腥以餼是知致積致
 飱致膳等皆用牢而餼得為牢禮者/豈非比乎此死牢牽牢之所以異也○易氏曰米則
 載之於筥者半斛曰筥上公百有二十筥為米六十
 斛侯伯百筥為米五十斛子男八十筥為米四十斛
 其設在於庭中○鄭康成曰公侯伯子男黍稷稻粱/皆二行公稷六行侯伯稷四行子男
 二行○鄭鍔曰有黍/稷稻粱共百二十筥○鄭鍔曰醯醢者虀葅臡醢可
 食之物如王舉之數○賈氏曰上公醯醢百二十罋/與王舉百二十罋同故鄭志云
[069-20b]
 此公乃二王後如是王之/上公與侯伯俱同百罋○王氏詳説曰醯醢陰陽
 之義醯穀陽也醢肉陰也其數以二十為降殺故上
 公百二十罋而侯伯則百子男則八十矣然飱則實
 於豆而饔則實於罋此飱之所以異於饔也○鄭鍔
 曰皆陳列於客館其陳則牢有在阼階西者有在東
 者米積陳於中庭十為列醯醢夾碑從陳亦十為列
 醯以穀為之陽物也故在碑東醢以肉為之陰物也
 故在碑西言車皆陳非也車衍字也凡此皆門内之
[069-21a]
 實所陳在門内者也○王昭禹曰車皆陳以車盛罋/焉而陳之也既陳則不用車矣
 故侯伯子男言皆/陳而不言車也
車米眡生牢牢十車車秉有五籔車禾眡死牢牢十車
車三秅音/妬芻薪倍禾皆陳
 鄭鍔曰車米者以車載米也眡生牢謂視牽一牢則
 用十車以載米牽四牢則用四十車矣然一車之中
 所容秉有五籔而已十斗為斛十六斗為籔十籔為
 秉一秉十六斛也五籔八斛也秉有五籔二十四斛
[069-21b]
 也秉與冉子與之粟五秉之秉同車禾者以車載禾
 也藁實並刈為禾禹貢所謂總秸之類也其數則眡
 死牢死牢五一死牢則用十車五牢則五十車矣然
 一車所載者三秅而已禾之秉謂禾可把者也四秉
 曰筥筥一穧也十筥曰稯十稯曰秅三秅者三十稯
 也○王昭禹曰芻薪倍禾則凡百車也○鄭鍔曰有/芻有薪其數
 則視禾/而倍之○王氏詳説曰禾米薪芻公養之義也米所
 以養賔而薪如其數禾所以養馬而芻如其數然米
[069-22a]
 有載於筥者有載於車者上公百二十筥則為米六
 十斛此米之載於筥者也其設在於庭中其侯伯子
 男皆以二十為降殺矣秉有五籔則為米二十四斛
 矣此米之載於一車之數也其設在乎門外禾也薪
 也芻也亦在其處○鄭康成曰米在門東禾在門西/芻薪雖取數于禾薪從米芻從禾
 也/其侯伯子男皆以十為降殺侯伯米三十車禾四
 十車子男米二十車禾三十車至上公則米禾十車
 為言者乃所以眡其死牢生牢之數也若夫聘禮則
[069-22b]
 侯伯之卿米禾皆二十車矣豈非殺大禮而豐小禮
 其數與此不同乎然飱禮不言米禾薪芻者抑以積
 視飱牽是飱禮以米禾芻薪為義不必言可也
     總論
 王氏詳説曰食也簠也豆也鉶也壺也皆陳于堂上
 及兩夾也簋亦陳于堂上而與鼎並者並其數也非
 並陳也鼎也腥也陳于阼階之前死牢也牽牢也陳
 于門之西車米也車禾也薪芻也陳於門之外醯也
[069-23a]
 醢也陳於碑之東西掌客言饔餼之皆陳者二筥米
 與醯醢並者以其皆在門内也米禾之車與死牢之
 牢並者以其皆在門外也則義甚明矣言飱之皆陳
 者一而鼎也腥也同為簠簋豆鉶之列者蓋簠簋豆
 鉶豈堂上所陳之器乎鼎也腥也豈堂上所陳之器
 乎雖不分言皆陳學者可以意曉也至於飱之所陳
 以筐米陳於楹外罋陳於楹内則與饔禮之陳筥於
 庭陳罋於碑異矣夫人助君籩豆陳於户東壺陳於
[069-23b]
 東序則與君之陳籩豆於堂陳壺於楹外異矣
去/聲禽日九十雙殷膳大牢以及歸三饗三食三燕若
弗酌則以幣致之
 鄭鍔曰飱饔之外每日所供有乗禽所謂禮賜是也
 乗謂羣行相四偶者如雉鴈之屬傳所謂乗鴈集不
 為多是爾九十雙者從其命數以雙行也○鄭康成/曰于禮以
 雙為/數殷中也賔未去之間又更致膳示恩意無倦也
 物用則大牢焉○王氏詳説曰上公大牢侯伯大牢
[069-24a]
 子男闕而不言此中膳之禮也案聘禮云既致饔旬
 而稍者謂此禮也蓋賔客之道以十日為正行禮一
 旬之後或遭凶變或主人留之即有致稍歸禽之禮
 周禮漿人所謂共賔客之稍禮是也但上公言於及
 歸侯伯不言及者間或致之耳侯伯大牢而子男不
 言者止於乗禽耳○王昭禹曰侯伯言膳大牢子男/不言蒙上文可知然獨于上公言
 以及歸則侯伯子/男及歸可知也
 鄭鍔曰自始至以及歸凡三饗之三食之三燕之禮
[069-24b]
 成於三也
 王昭禹曰上公三饗三食三燕諸侯三饗再食再燕
 子男一饗一食一燕饗以酒為主食以食為主燕以
 恩為主惟以恩為主故異於饗食之禮示以慈惠以
 毛為尚其樂無筭也取其歡而已其爵無筭也取其
 醉而已取脯以降奏陔而去則王之所以致愛於諸
 侯於是為至矣
 鄭康成曰若弗酌謂君有故不親饗食燕也○鄭鍔
[069-25a]
 曰饗必有酬幣食必有侑幣不親饗則遣大夫以酬
 幣致其饗禮不親食則亦遣大夫以侑幣致其食禮
 所以將厚意焉謂有故不及躬臨而非厭慢賔之意
 或謂不親燕則不用幣致蓋饗食在廟其禮至嚴而
 燕在寢其禮䙝然攷鹿鳴之燕羣臣猶有幣以將意
 況燕賔乎
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飱饔餼以其爵等為之牢禮之陳
數唯上介有禽獻
[069-25b]
 鄭鍔曰凡介者賔之衆臣從行者也行人者掌賔禮
 之官也宰者賔之膳夫也史者賔之掌書史也始至
 有飱且後有饔餼尊其君以及其臣也然人衆參差
 難等用其爵之高下為之陳數而已此則禮之正者
 ○鄭康成曰爵卿也則飱二牢饔餼五牢大夫也則/飱大牢饔餼三牢士也則飱少牢饔餼大牢此降小
 禮豐大禮也○賈氏曰小禮謂饔餼/卿五牢子男卿與君等是豐大禮也若夫禽獻禮賜
 也則唯上介始有焉上介相禮其爵亦尊冝有禮賜
 以示優厚也聘禮乗禽於客日如其饔餼之數士中
[069-26a]
 日則二雙是也用禽以獻謂之禽獻也
 王氏詳説曰案聘禮上介與賔同是以大夫餼賔云
 上賔上介皆大牢米八筐衆介皆少牢米六筐但上
 賔有芻禾而上介無芻禾耳此五等之上介皆有禽
 獻也
夫人致禮八壺八豆八籩膳大牢致饗大牢食大牢
 鄭康成曰夫人致禮助君養賔也籩豆陳於户東壺
 陳於東序凡夫人之禮皆使下大夫致之○賈氏曰/内宰致后
[069-26b]
 賓客之禮注云謂諸侯朝覲及女賔之賓客内/宰是下大夫王后尚使下大夫況諸侯夫人乎○鄭
 鍔曰其數八八者隂之極數所用之物皆大牢厚賓
 也○王氏詳説曰上公八壺八豆八籩而侯伯同者
 抑以夫人於上公有膳有饗有食而侯伯則無食禮
 矣○王昭禹曰侯伯與上公同/不言食大牢則殺于上公也
 黄氏曰夫人致禮其在王國后之禮也膳眡致饗與
 侯伯同則皆大牢下一等則特牛隨所用之鄭不言
 饗又曰饗有壺酒蓋疑辭
[069-27a]
卿皆見以羔膳大牢
 黄氏曰親見卿謂子男於主國之卿皆當親見之也
 疏家引聘禮卿大夫勞賓賓不見大夫奠鴈上介受
 則公侯伯於主國之卿來見不親見之矣○鄭鍔曰
 主國之卿見賓亦皆執羔所以禮之也卿執羔取其
 羣而不黨之義自其常也嫌於他國君不可用見已
 君之禮故言皆見以羔及其膳賔亦用大牢所以助
 君養賔○王昭禹曰或用大牢/或用特牛亦禮之殺○黄氏曰見讀如字
[069-27b]
 夫人致禮公侯伯壺籩豆八子男六卿膳公大牢膳
 侯伯子男特牛司儀所謂二等從其爵而上下之粗
 可見鄭説非○王氏詳説曰子男與侯伯同禮者卿
 以侯伯見以羔而子男不言見者蓋三卿之内有見
 者有不見者卿於小國之君有不造館者矣
     緫論
 劉執中曰掌客之所掌牢禮其别有五皆天下之正
 禮而王及諸侯之所共守而同行之不敢過也不敢
[069-28a]
 不及也王不巡守殷國會合諸侯而享之一也王巡
 守殷國國君膳王及公卿大夫士庶子各有所眡二
 也諸公相為賔之禮三也侯伯相為賔之禮四也子
 男相為賔之禮五也聖人事為之制物為之防使貴
 賤有倫上下有叙賔主有禮揖遜有節小大必稱故
 享之者足以成禮而無餘為之者足以敬賔而不乏
 所以行禮樂起風化篤忠順厚人倫而禍亂之萌息
 爭鬬之心消僣偪之源窒國之大經也
[069-28b]
侯伯四積皆眡飱牽再問皆脩飱四牢食三十有二簠
八豆三十有二鉶二十有八壺三十有二鼎簋十有二
腥二十有七皆陳饔餼七牢其死牢如飱之陳牽三牢
米百筥醯醢百罋皆陳米三十車禾四十車芻薪倍禾
皆陳乗禽日七十雙殷膳大牢三饗再食再燕凡介行人
宰史皆有飱饔餼以其爵等為之禮唯上介有禽獻夫人
致禮八壺八豆八籩膳大牢致饗大牢卿皆見以羔膳特
牛子男三積皆眡飱牽壹問以脩飱三牢食二十有四簠
[069-29a]
六豆二十有四鉶十有八壺二十有四鼎簋十有二牲
十有八皆陳饔餼五牢其死牢如飱之陳牽二牢米八
十筥醯醢八十罋皆陳米二十車禾三十車芻薪倍禾
皆陳乗禽日五十雙壹饗壹食壹燕凡介行人宰史皆
有飱饔餼以其爵等為之禮唯上介有禽獻夫人致禮
六壺六豆六籩膳眡致饗親見卿皆膳特牛
 張氏曰周禮曰上公豆四十侯伯之豆三十二記曰
 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問曰豆之設何其差也答
[069-29b]
 曰堂上十六西夾東夾各十二是公豆四十但言十
 六者是堂上數也堂上十二西夾東夾各十是侯伯
 豆三十二但言十二者亦堂上數也
 鄭鍔曰侯伯四積者凡此皆視上公而降殺耳其義
 則同於夫人之禮則言致饗蓋不親饗也使大夫致
 之而已於子男之君則言膳眡致饗者以膳當饗之
 禮也已膳則不饗之矣言親見卿皆膳特牛者大國
 之卿於子男之君來不皆見之也見之者乃以特牛
[069-30a]
 膳之不見之者則無膳之禮也
凡諸侯之卿大夫士為國客則如其介之禮以待之
 黄氏曰此正與司儀二等同鄭謂特來聘問待之禮
 如其為介時是也上言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飱饔餼
 以其爵等為之禮又曰惟上介有禽獻則上介一等
 其餘一等所謂二等從其爵而上下之可見也掌客
 獨此為邦國自待客禮蓋因介見之○易氏曰古者
 坐賔於西北位介於西南所以尊賔卑介也賔之尊
[069-30b]
 以其敵主介之卑以其副賔此上經所謂凡介皆有
 牢皆有飱饔餼以其爵等為之牢禮之陳數宜也若
 夫諸侯之卿大夫士以聘問而自為國客則非介也
 具賔之體者也具賔之體則疑於賓矣乃如介之禮
 以待之蓋尊者之道為正為大卑者之道為副為小
 諸侯之卿大夫士臣也以為介者分之所當然以為
 國客者亦分之所當然以其爵等為之牢禮之陳數
 則知先王待賔客之禮固有常制矣○鄭鍔曰諸侯/之卿大夫士有
[069-31a]
 從其君而來為國客之時亦有奉君而來時當其奉/君命則主國待之之禮亦如從君來而為介時之禮
 不以其君來而加厚不/以其自來而浸薄也
凡禮賔客國新殺禮凶荒殺禮札喪殺禮禍烖殺禮在
野在外殺禮
 易氏曰禮者合於天時宜於地財當於人心者也不
 則殺焉可也國新謂新建國者凶荒謂無年者禍烖
 謂兵寇者在野在外謂非方嶽及國門之外者以王
 禮言之大荒大札天地有烖王皆為之不舉所以為
[069-31b]
 内省自疚之道至矣於是數者而殺禮抑以其自處
 者而待賔客耶○李氏曰非直以嵗之下則殺邦用
 若新建國及札喪禍烖在野在外皆殺禮也禮許儉
 約安得重困無聊之民求備乎籩豆之事
凡賔客死致禮以喪用
 鄭康成曰死則主人為之具而殯矣喪用者饋奠之
 物○鄭鍔曰使/其喪有所給
賔客有喪唯芻稍之受
[069-32a]
 鄭鍔曰賔客在主國自聞其親之喪凡主國饗食之
 禮皆不敢受以其喪故也若夫芻稍則以給人馬日
 用之須不可以一已之喪而不受也故受芻稍焉
遭主國之喪不受饗食受牲禮
 黄氏曰饗食主人待賔主人有喪自不應受此禮鄭
 以牲為腥謂飱饗餼當熟者腥致之恐是
 易氏曰賔客禮之常者死喪禮之變者凡賔客死則致禮以
 喪用有君及父母之喪則惟芻稍之受遭主國之喪則惟受
[069-32b]
 牲禮而饗禮皆廢此禮之變者也亦别之於常禮而已矣
     總論
 陳君舉曰邦國之君相為賔客先王設官有行人行
 夫掌客掌訝之類問勞贈送物為之數拜揖辭受事
 為之節觀春秋之時一言不酬一拜不中而兩國為
 之暴骨先王慮患豈不預哉
掌訝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鄭康成曰訝迎也賔客來主迎之○黄氏曰掌訝序
[069-33a]
 於掌客之後何也王十二嵗廵守畢五服諸侯自一
 嵗至六嵗徧朝則迎訝之事無終已也朝廷清明四
 方無事諸侯受職何敢廢哉朝節之疏數聘使之貴
 賤介從之衆少皆當有等籍不以其籍掌訝不以入
 易氏曰上經有訝士以訝四方之獄訟為主故曰士
 此以掌四方之賔客為主故曰掌訝
掌邦國之等籍以待賔客
 鄭康成曰等九儀之等數○王昭禹曰所以訝賔客
[069-33b]
 者必以其籍之差數而為隆殺之節焉異於小行人
 掌邦國賔客之禮籍
若將有國賔客至則戒官修委積與士逆賔于疆為前驅而入
 賈氏曰國賔客至者謂五等諸侯及其臣來朝聘至
 謂入畿内至廬宿市當共待之○鄭康成曰官謂牛
 人羊人舎人委人之屬○賈氏曰以委積有牛羊豕/米禾芻薪之等故知戒官者
 謂牛人/以下也○王昭禹曰牛人共積牛羊人共積羊倉人
 共道路之榖積委人共委積之芻薪掌訝之籍使各
[069-34a]
 蚤正素備以給賔客之用○李嘉㑹曰十里之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委五十里
 有積委積既戒/皆可就以取焉
 鄭康成曰士訝士也既戒乃出迎賔
及宿則令聚柝
 鄭康成曰令令野廬氏
及委則致積
 鄭康成曰致積以王命致其數於賔
至於國賔入館次于舎門外待事于客
[069-34b]
 鄭康成曰次如今官府門外更衣處待事于客通其
 所求索
及將幣為前驅
 鄭康成曰道之以如朝
至於朝詔其位入復及退亦如之
 項氏曰入廟告以著位然後入復于王退則復于王
 若曰賔不顧矣○鄭司農曰詔其位告客以其位處/也入復客入則掌訝出復其故位也
 客退復入迎為之/前驅至于館也
[069-35a]
凡賔客之治令訝訝治之
 鄭康成曰賔客之治謂正其貢賦理國事也以告訝
 訝為如朝而理之○李嘉會曰訝訝士也
凡從者出則使人導之及歸送亦如之
 鄭康成曰從者凡介以下也人其屬胥徒也使導賔
 客之從者營䕶之○王昭禹曰賔客從行之人/或出則掌訝使其屬導之也亦如
 之者送至於竟如其前驅聚柝待事之屬○李嘉會/曰若今日
 以轉運為館伴一路/所給皆得以自辦
[069-35b]
凡賔客諸侯有卿訝卿有大夫訝大夫有士訝士皆有

 鄭鍔曰當朝聘之日訝于賔館則各降一等其人諸
 侯也則遣卿以訝之諸侯之卿也則遣大夫以訝之
 大夫也則遣士以訝之士雖甚微亦不可無訝不言
 所遣之官者蓋微者之來王朝亦遣微者無定禮也
 訝每降一等如此若夫諸侯則敵故聘禮云卿訝卿
 大夫訝大夫士訝士謂諸侯國之禮也○李嘉會曰/上公九命未
[069-36a]
 聞以九命之公為訝者/此當酌權時之宜也
凡訝者賔客至而徃詔相其事而掌其治令
 易氏曰上經因訝賔客而及卿大夫即館之訝此復
 言掌訝之職凡言修委積以下皆所治之令○陳藴
 之曰賔客方至則掌訝徃而詔相其事詔以言告之
 相以力賛之治謂理其事令謂有所使賔客有所治
 令則掌訝掌之○黄氏曰若今金客有/接伴又使監司治䕶之
掌交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069-36b]
 鄭康成曰主交通結諸侯之好○鄭鍔曰邦國地逺
 勢隔故設官以掌交通之事導達其間隔之情使無
 疑沮則天子諸侯情相得矣
掌以節與幣巡邦國之諸侯及其萬民之所聚者道王
之徳意志慮使咸知王之好呼報/反烏路/反音/避行之
 鄭康成曰節以為行信幣以見諸侯○王昭禹曰邦
 國之諸侯衆矣非若左右之近邦國之萬民衆矣非
 若畿甸之近○易氏曰諸侯則據所以守邦國者而/言萬民所聚則據都家縣邑之類而言
[069-37a]
 鄭鍔曰天下九州千七百國中士八人安能徧至達
 之以節可也夷諸侯於萬民必無是理殆所巡之
 國見其國君則用幣以交之
  愚案節以為信幣以為禮王者未嘗輕用以節幣
  巡諸侯及萬民所聚者此正是王者固結人心最
  切處大凡上情之不下達非生於疑則生於玩上
  既示人以信待人以禮文焉人孰不應王者得於
  中而好生者徳也動於心而至誠者意也志則心
[069-37b]
  有所之而見於施為慮則心有所思而見於圖四
  者有掌交以道之如是而為王之所好如是而為
  王之所惡使天下皆知所好者當從而行之所惡
  者當避而勿為一人之心庶乎明白洞達與天下
  以為公合天下以為一不然徒言豈足以感人動
  物耶
 王昭禹曰道王之徳意志慮與撢人誦王志異矣道
 則道其實誦則誦其言道其實以交邦國萬民者義
[069-38a]
 也故屬之秋官誦其言以正邦國萬民者政也故屬
 之夏官
使和諸侯之好達萬民之説
 鄭鍔曰諸侯交好恐不常也王欲諸侯之交久而不
 變以幣禮之乃所以和之使益至於無乖也萬民之
 説固不一也掌交巡而和之則傳達以告王使王知
 夫民心之所説何事也○項氏曰和諸侯之好使無猜
 疑怨忌之隙達萬民之説使無抑鬱憤怨之情
[069-38b]
掌邦國之通事而結其交好
 鄭康成曰通事謂朝覲聘問也○王昭禹曰三等之
 邦國星分棊布於九州之内其勢疑若睽間而相絶
 先王制為朝覲聘問之禮行於其間則有徃來不窮
 之通矣○鄭鍔曰朝覲聘問相通之事事之常也然/或恐有時而不通又從而為之結其交好使
 其相與之情固/結而不可解
以諭九税之利九禮之親九牧之維九禁之難乃旦/反
戎之威
[069-39a]
 鄭康成曰諭告曉也九税所税民九職也○鄭鍔曰/諭以九税
 之利使用九職任民而取其財也利國之治莫利于/此○林椅曰侯國計食之餘其賦必有入于王國者
 故有九税之利然山林川澤之利非侯/國之所得有故掌交諭之必有以也九禮九儀之
 禮○賈氏曰九儀之禮以大小行人皆掌九儀據諸/侯國也言九禮之親則朝覲是也○鄭鍔曰諭以
 九禮之親使遵九儀之禮以相聘問/而致其親也鄰國相親莫親于此九牧九州之牧
 ○鄭鍔曰諭以九牧之維使依九州之牧以相親比/而為國之維也為國之維莫如方伯連率故言為
 九禁九法之禁○鄭鍔曰諭以九禁之難使知司馬/九法以禁邦國者不可犯誠可畏難
 也/九戎九伐之戎○鄭鍔曰諭以九戎之威使知司/馬九伐之法以威邦國者誠為威
[069-39b]
 嚴也○黄氏曰三代九州之内各有蠻夷白翟陸渾/之戎淮夷徐戎固不能識知中國之禮法也夷狄慕
 義拒而不通非奄有四海為天下君之義掌交專協/比中國于其自至而交際猶以禮儀故序其官于掌
 訝之下來/斯受之矣
 王昭禹曰先王之於諸侯分土而與之守分人民而
 與之治患其擅一國之名寵以專節制之大權則威
 福之柄其可不謹九税之利九禮之親九牧之維是
 福之之道也九禁之難九戎之威是威之之道也方
 其裂地以封之固已使之得征其民以為利今又諭
[069-40a]
 之以九税之利使知藝極焉方其列爵以等之固已
 使之各守其爵以為分今又諭九禮之親使知分守
 焉太宰於施典之際固已建其牧而小大相維今又
 諭以九牧之維使知聽命焉大司馬以九伐之法固
 已使之奉法而畏威今又諭以九禁之難使知辟禁
 諭以九戎之威使知免兵焉彼又安有曠絶弛慢悠
 久以違王命哉○易氏曰五者皆王政之大若非掌
 交之所能諭掌交時有以申勅之豈徒咸其輔滕口
[069-40b]
 説也哉
     總論
 林椅曰邦國之交於朝覲會同有相見之禮於嵗時
 有聘問之禮蓋雖分其分守必相與相親然後能為
 國也故掌交通事利相通也禮相親也牧以維之禁
 以禁之威以威之而邦國之事備矣後世乃謂封建
 非聖人意也勢也何不思之甚邪夫自百畮達于五
 百里皆有封域為之分守則人有固志封君世其守
[069-41a]
 而賢能任其事則治不偏舉也又邦國之事不屬之
 司馬則屬之司寇如九法九伐職方氏之類見於夏
 官掌客司儀行人之類見於秋官是也司馬之職固
 曰以施邦國之政職而司寇之詰邦國無非糾而合
 之也若上無政刑雖不封建其能安且治乎
掌察四方中士八人史四人徒十有六人闕/
 鄭鍔曰掌察諸侯之不率者
掌貨賄下士十有六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闕/
[069-41b]
 鄭鍔曰掌所以供交通諸國之幣帛
朝大夫每國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
八人徒二十人
 鄭康成曰此王之士也使主都家之國治而命之朝
 大夫云
 賈氏曰云每國上士二人是王朝之士以其主采地
 之國治事重則名之曰朝大夫云畿内三等采地地
 雖有百里五十里二十五里總謂之國若王制云九
[069-42a]
 十三國也庶子者蓋亦主采地之諸子今在府史之
 下蓋官長所自辟除也○黄氏曰庶子未有位故叙
 於府史之下與王國庶子不同
  愚案都家甚廣其事亦繁朝大夫序官若此之少
  何以給之要知如此亦如今之進奏院但報行文
  書而事非其所處決
 薛平仲曰五典建官必以都家為終其説已詳於前
 矣然於刑官之序不惟曰都家之士而已且首之以
[069-42b]
 朝大夫次之以都則而後都家之士設焉何哉蓋大
 宰建八則以治都鄙而刑賞以馭其威凛乎其不少
 恕都家即王之内諸侯也如使威福得以自行於都
 鄙之中則是兩政耦國内無以禀王朝之命外何以
 為邦國之則哉故於都家之國各設朝大夫以總之
 官以朝大夫而命名則官出於王朝也以王朝之官
 分之都家之國其權又得辟庶子以為用則綱領一
 申於上權柄不敢以自有威福其敢以自專乎次之
[069-43a]
 以都則以其守都家之則也終之以都士家士則都家
 之刑辟審矣
掌都家之國治
 鄭康成曰都家王子弟公卿及大夫之采地主其國
 治者平理其來文書於朝者○黄氏曰國治王國之
 治都家當奉行者冢宰曰以八則治都鄙○王氏曰
 都家有治於國則朝大夫掌之
日朝以聽國事故以告其君長
[069-43b]
 賈氏曰日朝者朝大夫日日在朝以聽受國事故○
 王昭禹曰所作謂之事所遭謂之故○鄭康成曰國
 事故天子之事當施於都家者也告於君長使知而
 行之也君謂其國君長謂卿大夫
 賈氏曰總而言之皆曰國君别而言之惟三公及王
 子弟得稱國君卿大夫總稱長
國有政令則令其朝大夫
 王昭禹曰凡有所正者皆政也凡有所使者皆令也
[069-44a]
 ○鄭康成曰使以告其都家之吏○劉執中曰王國
 六官治教之當行於都家者朝大夫日朝於王以聽
 國之事故告都家之君長是以國有政令令朝大夫
凡都家之治於國者必因其朝大夫然後聽之唯大事
弗因
 鄭鍔曰都家之治有當治於王國者必因大夫以上達
 ○鄭康成曰謂以小事文書來者/朝大夫先平理之乃以告有司也若夫事之大者則
 不可因朝大夫以達之也其君長當自至而禀王命
[069-44b]
 可也○劉執中曰謂有亟事欲遙達於王者則弗因
 朝大夫焉
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則誅其朝大夫
 鄭康成曰不及謂有稽殿之誅○鄭鍔曰凡都家之
 治有失其先後之期違王命而不至則朝大夫告戒
 之不蚤故耳誅而責之可也
在軍旅則誅其有司
 鄭鍔曰在軍旅而其軍事不及期則誅其在軍之都
[069-45a]
 司馬家司馬耳○賈氏曰見軍旅不干朝大夫之事
都則中士一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四人徒
八十人闕/
 鄭康成曰都則主都家之八則者也當言每都如朝大
 夫及都司馬云
都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闕/家士亦如之闕/
 鄭康成曰都家之士主治都家吏民之獄訟以告方
[069-45b]
 士者也亦當言每都○賈氏曰都家王皆不置都士
 已有方士主其獄故使都家之士以獄告也
總論司寇官屬
 易氏曰秋官刑官也司寇掌刑而士師則掌禁自鄉
 士以至司隸言其用刑者也自布憲至銜枚氏言其
 用禁者也序言用刑而掌戮必在其後序言用禁而
 禁殺戮必居其先是為政尤惡於用殺也此特刑禁
 之戮而已若夫大行人掌客之類則疑於春官之掌
[069-46a]
 禮者也朝士掌文之類則疑於夏官之掌政者也聖
 人不列於春夏二官必列於司宼刑官之屬者蓋刑
 非所以為刑也止其刑於禮文之始制其刑於政治
 之後設官之意如此其聖人折民惟刑之義歟
 右刑官之屬凡六十有六以氏為稱蓋居三之一焉
 夫固世守其官者也然攷其為職類多細事之掌而
 居官者亦下士之卑先王何必使之為世守哉蓋事
 有人情之所易忽者莫甚於事物之㣲惟刑之為用
[069-46b]
 尤當致謹於其微使非其世守之人深諳於事物之
 故而新進迭用或作聰明以亂之非惟有以激人情
 之變物之類其傷甚矣故於其甚㣲而若可忽者必
 使世官以職之用刑之仁至矣
     卿大夫士之數百三十有五人
  卿一人       中大夫四人
  下大夫八人     上士二十人朝大夫/不計
  中士百八十有三人  下士二百十有九人朝/大
[069-47a]
  夫不/計
 右刑官為卿大夫及上士者至寡而中士下士則四
 百人先王之於刑亦重矣而畀之於人何其輕哉人
 情所在勢位之卑者其權有所制於上則不敢作意
 以自為職分之既尊則得於專達者有非其長之所
 易制況刑之為用哉吾觀鄉遂縣鄙之士其曰司宼
 斷獄弊訟于朝而後及于羣士司刑之官則上下相
 臨之嚴蓋若爾如使其勢均力敵具曰予聖則是非
[069-47b]
 曲直之淆亂獄訟將何從而可定哉合命士之衆總
 而裁之於司寇先王設官之意果深且逺哉
     府史胥徒賈庶子之數二千七百三十有
     六人
  府七百有五人朝大夫/不計 史百有八十人朝大夫/不計
  胥二百二十有七人  徒二千二百五十八人
  朝大夫/不計
  賈四人       庶子四人朝大夫/不計
[069-48a]
 右刑官之府史胥徒惟府特少徒特多蓋府掌書契
 以治藏者也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懼民之有爭
 心也亦何事於書契之藏哉徒之為職掌官令以召
 令者也單辭之難聽而上服下服之刑亦惟參諸斯
 民之刺宥而後施之則召令殆有不容略者矣
     官非命士凡五
  罪隸     蠻隸     閩隸
  夷隸     貉隸
[069-48b]
 
 
 
 
 
 
 
 周禮訂義卷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