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0 周禮訂義-宋-王與之 (master)


[038-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訂義卷三十八   宋 王與之 撰
春官宗伯下
大司樂中大夫二人樂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
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鄭康成曰大司樂樂官之長○王氏詳説曰周禮雖
 出於武帝之世大司樂一章已傳於孝文之時孝文
 時得魏文侯好古樂之人竇公獻其書乃今之大宗
[038-1b]
 伯之大司樂章若夫記有樂記樂之傳也非經也樂
 記作於漢武帝時河間獻王與諸儒共採周官及諸
 子言樂事者是也
 薛平仲曰司樂則總其樂之大者樂師則總其樂之
 小者自其大者言之由律同聲音六舞之合足以黙
 交於𨼆顯之間非探索於樂理之至者不能也則司
 樂之官可不以中大夫居之乎自其小者言之由步
 武疾徐之儀足以致養其和平之徳非研窮於樂之
[038-2a]
 微者不能也則樂師之官可不以下大夫居之乎彼
 胥也者隨事之小大而致察焉然上下相承而不容
 缺則又二官所以繼於後也○陳及之曰大司樂之
 官今之國子監祭酒而其下樂師大胥小胥今之司
 業博士
掌成均之灋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
 鄭鍔曰周人立五學中曰辟雍環之以水水南為成
 均水北為上庠東為東序西為瞽宗學禮者就瞽宗
[038-2b]
 學書者就上庠學舞干戈羽籥者就東序學樂徳樂
 語樂舞者就成均惟天子承師問道及養老更之類
 乃就辟雍○陳氏曰辟明也雍和也所以/明和天下明之以法和之以道故大戴禮
 有帝入東學南學西學北學太學之文葢周人立四
 代之學禮記云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又云瞽宗
 商學也○崔氏曰宗尊也瞽無見之稱譬童蒙無有/所識為瞽蒙之尊又瞽宗者樂官教國子弟
 樂訓道童蒙故因焉為學名/陳氏曰以樂祖在 曰瞽宗○然上庠下庠虞也東
 序西序夏也○陳氏曰以/習射事曰序左學右學商也○陳氏曰/居右曰右
[038-3a]
 學/東膠虞庠周也○陳氏曰以/糾徳行曰膠不見成均為何代之
 學獨董仲舒謂五帝學康成從之他無所見或者以
 成均為辟雍豈其然歟名曰成均者葢徳不能無虧
 性不能皆平樂之為教所以成之均之○陳氏曰成/其虧均其過
 不及○易氏曰成其行之虧均其習之偏五帝即此/名學成周因之以為教國子弟之法有虞之世命后
 䕫典樂教胄子直而温寛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即所以為成均之義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即所以為成均之教今大司樂言掌成均之法則於/規矩之中寓性命之理是乃所以勉其為成均者又
 言治建國之學政於防檢之中寓激勸之術是乃所/以糾其不為成均者又命有道有徳者使表儀於上
[038-3b]
 訓廸於下如師氏以三徳教國子保氏養國子以道/無非所以示其成均焉然則成均者教人之名先之
 為道徳者教人之實非於道/徳之外别有所謂成均也○王氏詳説曰三王之
 學各異其名所謂東序與瞽宗是已但五帝之學名
 失其傳所傳者總名耳世子篇曰謂之郊人逺之於
 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夫郊人云者郊之小學所謂
 養老於虞庠是已成均云者國之大學所謂養國老
 於上庠是已鄭氏以成均為虞庠失之矣葢命䕫典
 樂教胄子其制詳於有虞此周之學名必取於虞氏
[038-4a]
 之庠總名必取於五帝之成均得無意乎○陳氏曰/諸侯之學
 小學在内大學在外故王制言小學在公宫南之左/大學在郊以其選士由内以升於外然後達于京天
 子之學小學居外大學居内故文王/世子言凡語于郊然後達于朝故也
 陳藴之曰建立也周人以成均之舊灋以立國之學
 政合聚國子弟將以此教之○鄭鍔曰凡建國必立
 學學必有政政者教之養之勸之沮之之術必掌成
 均之灋以治之者葢大司樂所掌者樂也周人於成
 均之中教樂徳樂舞樂語則成均乃習樂之所大司
[038-4b]
 樂所掌者樂官之灋以治學政則於他學之灋無預
 可知○吕氏曰自舜命䕫典樂教胄子以此知五帝
 三王之學政無不由樂始葢陶冶之功入人最深動
 盪鼓舞優游浹洽使自得之自舜與周皆是以典樂
 之官兼教導之事漢太常典樂兼教胄之任亦此意
 歟○禮庫曰這一箇所在不是官司秦漢以後錯把/做官司看了雖是法度具舉然亦不過刑罰法制
 相臨都無深/入人心道理
     總論教國子官屬
[038-5a]
 孫氏曰均之為國子弟也而有嫡庶貴賤之别士庶
 子入衛王宫出守城郭奔走於㑹同軍旅祭祀賔客
 之事惟貴遊之子弟不預焉其衛王宫版在宫伯而
 教之屬於師氏以師氏之尊且嚴故貴遊子弟雖無
 宿衛之役亦從而學焉大司樂掌治建國之學政合
 國之子弟葢羣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常在
 學者○愚案周禮全不説太子惟諸子説一句其他/只説國子庶子子弟葢古者太子入學則以齒
 論大司樂便/是教太子官其餘不常在學則籍在諸子而教在大
[038-5b]
 胥小胥不過春秋合之而已先王之於國子何所不
 用其教哉惟貴遊有國子則賤不至於妨貴諸子有
 别乎適子則庶不至於奪適防微杜漸之意深矣○
 陳藴之曰司樂一項官專教子弟意極深先王思慮
 最逺國子弟與國家相為終始既與他父兄共維持
 天下子弟善見得後日子孫天下必治若不善便見
 得後日天下不㑹治血脉闗節常相聨絡不可不早
 思慮
[038-6a]
凡有道者有徳者使教焉
 李景齊曰有道有徳者使教焉則保氏養國子以道
 師氏以三徳教國子也教國子之官雖不一而成均
 之灋特見於大司樂以樂為主耳人而未至於樂不
 足以語學之成故古之教十三學樂誦詩舞勺成童
 舞象葢聲音以養其耳目舞蹈以養其血脉所以和
 平其善心蕩滌其邪志者莫急於此
 呂氏曰凡有道有徳者使教焉是延請有道有徳者
[038-6b]
 使之教國子也以後世私心觀之既設掌樂之官却
 不專教國之子弟反資之於他人以此見古人立心
 至公規模廣大大抵設教受教當知無窮意思
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
 鄭鍔曰謂之樂祖者謂其通達樂徳樂語樂舞之意
 以覺後覺如人之祖周人作樂之詩名曰有瞽有瞽
 而瞽矇乃樂官之屬明乎樂者然後為瞽矇之所宗
 瞽宗之中而祭之使後世知其為明樂之師儒○賈/氏曰
[038-7a]
 文王世子云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以其教樂在/瞽宗故祭樂祖還在瞽宗○王昭禹曰古人於田則
 祭田祖於馬則祭先牧於飲食則祭先食於養老則/祭先老皆以示其不忘本也又况以道徳而教者死
 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所/以示其不忘於所教歟○吕氏曰祭於瞽宗不特
 是明尊師敬長之義亦是當時有道徳者教之入人
 也深設教有如時雨之化人自不能忘祭於瞽宗亦
 是因人心之不忘與身没教已盡者不同
以樂徳教國子中和祇庸孝友
 吕氏曰此所謂教之條目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是樂
[038-7b]
 之物而已樂之徳非有道有徳者不能知之中和祇
 庸孝友所謂樂徳也禮以教中樂以教和何故兼中
 言之樂雖主在和無相奪倫豈不是中且如乾固是
 剛坤固是柔然坤至柔而動也剛乾坤何嘗做兩叚
 須於樂上見得中和不可相離然又不可渾然無别
 如坤固是至柔而動也剛又須當知乾主乎剛坤主
 乎柔舊以中為忠才改一字便看不得中和分明一
 个中字其義無窮祇敬之謂庸流通日用常行之謂
[038-8a]
 孝友見於事親從兄之間者皆所謂樂之徳論中和
 固是樂之本所謂祇庸孝友就樂中説其端亦可見
 一箇節奏各有條理使之肅然祇敬祇之端條暢流
 通庸之端易直子諒之心使人事親從兄之際油然
 而生孝友之端此謂樂之徳○易氏曰徳一而已喜/怒哀樂未𤼵謂之中𤼵
 而中節謂之和即中和而體之以至誠謂之祇即至/誠而達於日用常行謂之庸庸用無不通之謂由是
 推之於事親從兄之際謂之孝友此古聖賢踐履之/實行大司樂乃以為教國子之樂徳者猶孟子謂樂
 之/實
[038-8b]
 鄭鍔曰教萬民以六徳曰知仁聖義中和六行曰孝
 友睦婣任恤獨教國子則取六徳之下取六行之上
 者而教之至祇庸二徳則萬民無預焉葢教民之道
 責以六徳或不責其行責以六行或不責其徳國子
 徳行欲其兩全故成之以樂謂之樂徳六徳之下者
 能之其上可知六行之首者能之其下亦可知祇庸
 所以進乎徳行惟祗則於徳行不敢忽惟庸則於徳
 行不敢輟
[038-9a]
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
 鄭節卿曰樂語非特詔樂者歌詩章凡是教導言語
 之間以樂教之便謂之樂語樂之理見於言語之間
 便是感發人處謂之興○鄭鍔曰興如詩人之興因/物以感發其心之所欲言者
 ○鄭康成曰以/善物喻善事託物引類感發興起謂之道○鄭鍔/曰道如
 撢人所謂道國之政事之道事有𨼆意則以言而導/達之○鄭康成曰言古以剴今○王氏曰直道其事
 ○吕氏曰道者從容/和緩中和教導之意從容和緩中和教導之意謂之
 諷所謂倍文曰諷○鄭鍔曰諷如諷諫之諷微言/以寓意○王氏曰諷以動之
[038-9b]
 聲節之曰頌○鄭鍔曰誦如誦詩之誦颺古人/之言而告之○王氏曰誦人之言抑揚
 高下使自得之相酬酢謂之語獨自説謂之言獨説
 是教者自言學者無所答問○鄭鍔曰食不語寢不/言則言語異矣自言其
 己心之所藴者曰言以/言而與人應答則曰語○鄭鍔曰國子他時公卿大
 夫則奉命周旋出入專對之人故以樂而教之語則
 出言之際和而不暴矣黄氏曰詩之所以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可以興可以怨邇之事父逺之事君葢發
 於中和祇庸孝友故謂之樂語孔子曰不學詩無以
[038-10a]
 言○易氏曰此六者使之涵泳浸漬自然感發而中
 和祇庸孝友之念有不可禦者與后䕫典樂所謂詩
 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同意
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吕氏曰樂舞所以舒其情性○王昭禹曰舞有大小
 者葢古之教國子十三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則
 樂師所教者小子也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
 舞大夏則大司樂所教者成人也
[038-10b]
 鄭鍔曰國子者將使之奉祭祀待賔客揖遜升降以
 行禮者容儀之際尤不可不中節故以樂而教之舞
 黄帝之樂名曰雲門大卷言徳能覆物物由之以出
 如門○陳祥道曰雲為天之氣門/者萬物之所資以出入者卷聚也又言其明
 民共財使有族類之聚也堯之樂名曰咸池咸言其
 徳之感民池言其潤澤之久○鄭康成曰堯能殫均/刑法以儀民言其徳無
 所不/施大㲈舜樂以其繼堯而治故曰㲈大夏禹樂以
 其治水之功大故曰夏○鄭康成曰禹治水敷土言/其徳能大中國○李嘉會曰
[038-11a]
 大夏者文徳敷于四/海文明如華夏也大濩湯樂以能護民也○鄭康/成曰湯
 以寛治民除其邪虐言/其徳能使天下得其所大武武王樂以武定天下也
 ○鄭康成曰武王伐紂以/除其害言其徳能成武功以樂而教之舞形容六聖
 之徳則舞應樂節而可觀矣○薛平仲曰周所以用
 六代之樂者存三恪與二代三恪謂黄帝堯舜之後
 二代謂夏商之後樂記曰封黄帝之後於薊以下是
 也周人既灋其灋故兼用其樂○李嘉㑹曰自黄帝/至周非無他樂必取
 此六者以其樂純/正而音節之備也
[038-11b]
     總論
 鄭鍔曰徳所以成已語所以接人舞所以事神先能
 成已然後可以接人而事神教之之序如此○王昭
 禹曰國子賢者之類功臣之世賢將進之以位貴將
 授之以職徳不足則不可與有為言不足則不可與
 有應容不足則不可與有接則大司樂之教其可緩
 乎以樂成其徳謂之樂徳以樂達其語謂之樂語以
 樂節其舞謂之樂舞○陳氏曰周之時干戈羽籥在
[038-12a]
 東序絃誦與禮在瞽宗書在上庠以言學者之事興
 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而舞乂樂之成焉故大司樂言
 樂徳樂語終於樂舞樂師言樂成告備終於臯舞
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
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賔客以説逺人以作動物
 鄭康成曰六律合陽聲六同合隂聲此十二者以銅
 為管轉而相生黄鍾為首其長九寸各因而三分之
 上生者益一分下生者去一○王昭禹曰名之曰律/以其述天地自然之氣
[038-12b]
 而宣之名之曰同以其為律之偶而同於陽六律又/謂之六始以其始於陰之氣六吕又謂之六同六間
 葢吕言其體間言其位同言其情總言之/皆所以述陰陽之氣故皆謂之十二律○鄭康成
 注大師職掌六律六同以合隂陽之聲陽聲黄鍾太
 蔟姑洗𬎼賔夷則無射隂聲大吕應鍾南吕函鍾小
 吕夾鍾曰以合隂陽之聲者聲之隂陽各有合黄鍾
 子之氣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紀大吕丑之氣十二
 月建焉而辰在𤣥枵太蔟寅之氣正月建焉而辰在
 娵訾應鍾亥之氣十月建焉而辰在析木姑洗辰之
[038-13a]
 氣三月建焉而辰在大梁南吕酉之氣八月建焉而
 辰在夀星𬎼賔午之氣五月建焉而辰在鶉首林鍾
 未之氣六月建焉而辰在鶉火夷則申之氣七月建
 焉而辰在鶉尾中吕已之氣四月建焉而辰在實沈
 無射戍之氣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夾鍾卯之氣二
 月建焉而辰在降婁辰與建交錯貿處如表裏然是
 其合也其相生則以隂陽六體為之黄鍾𥘉九下生
 林鍾之𥘉六林鍾又上生太蔟之九二太蔟又下生
[038-13b]
 南吕之六二南吕又上生姑洗之九三姑洗又下生
 應鍾之六三應鍾又上生𬎼賔之九四𬎼賔又下生
 大吕之六四大吕又上生夷則之九五夷則又下生
 夾鍾之六五夾鍾又上生無射之上九無射又上生
 中吕之上六同位者象夫妻異位者象子母所謂律
 取妻而吕生子○賈氏曰同位象夫妻者黄鍾之初/九下生林鍾之初六同是初初是象
 夫婦也異位象子母者謂林鍾之初六上生太蔟之/九二初二為異位是象子母也但律所生者為夫婦
 吕所生者為母子律所生者/常同位吕所生者常異位
[038-14a]
 楊謹仲曰鄭氏謂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
 一其説未然葢以此論律自黄鍾九寸損之為六寸
 林鍾益之為八寸自此以後愈損而律管愈短雖有
 益而不加長則自九而六自六而八可見矣積六下
 生五上生至仲吕而管極短不可勝吹殊不知陽中
 之陽則下生而損一分至隂中之陽則下生者反當
 益隂中之隂則上生而益一分至陽中之隂則下生
 者反當損而後十二管之長短乃均今攷鄭氏所言
[038-14b]
 管之長短則既均矣自與前言不應不可不辨何者
 應鍾上生𬎼賔固已益矣自𬎼賔而生大吕雖下生
 𬎼賔乃隂中之陽其數已不足又當益之故𬎼賔之
 律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復三分而益一以
 下生大吕乃得大吕之管長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
 之一百四前配黄鍾之九寸故與太蔟之八寸處其
 中而適均若拘下生當損之則損𬎼賔之一分以下
 生大吕則大吕之管止長四寸二分有竒與前後不
[038-15a]
 均惟自𬎼賔而後下生者反益之上生者反損之積
 而至仲吕乃得十二管之長短均調此上下相生損
 益之義不同鄭未得之故不得不辨若十二管長短
 之數鄭之所述已得之
  愚案鄭氏損一益一之説律吕長短之數已得之
  但必以損者為下生益者為上生未然葢上下二
  字乃係於律吕之隂陽凡陽律生吕皆為下生隂
  吕生律皆為上生損益二字不係於上下故律生
[038-15b]
  吕雖皆損一而亦有益一以下生吕者若𬎼賔陽
  律反益以生大吕故大吕之管比𬎼賔為長其生
  則止曰下生其吕生律雖皆益一而有損一以上
  生律者若大吕隂律反損以生夷則故夷則之管
  比大吕為短而其生止曰上生耳若漢志謂律皆
  損以下生吕吕皆益以上生律則長短之數不合
 鄭康成曰大吕長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
 太蔟長八寸夾鍾長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
[038-16a]
 千七十五姑洗長七寸九分寸之一中吕長六寸萬
 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𬎼賔
 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林鍾長六寸夷則長
 五寸七百二十七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南吕長五寸
 三分寸之一無射長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
 六千五百二十四應鍾長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王氏曰六律六同以考五聲五聲以成八音八音以
 節六舞六舞以大合樂○王昭禹曰至於興舞則所/謂六律六同五聲八音無不
[038-16b]
 備此其所以/大合樂歟○李嘉㑹曰八音八方之氣也一有偏
 勝而八方之風為之不順左氏謂舞所以節八音而
 行八風者也○鄭康成曰大合樂謂徧作六代之樂
 ○賈氏曰大合樂者薦腥之後合樂之時用之此所
 合樂即下云六變八變之等彼據祭天下神此據正
 祭合樂然合樂在下神後而退下神樂在後者以下
 神用一代樂此用六代樂事重故進之在上詳王氏/ 説曰
 大司樂謂天地神人之大祭薦神之樂又言下神之/樂正所以重其事薦神之樂謂朝獻饋獻時下神之
[038-17a]
 樂謂禮天地以璧琮/與人鬼以鬱鬯時也○鄭康成曰以冬日至作之致
 天神人鬼以夏日至作之致地祗物鬽動物羽臝之
 屬虞書后䕫所言此其於宗廟九奏效應○王昭禹
 曰先王作樂所以導和其和至矣則大同於物故奏
 之郊廟則幽而鬼神由此致賜之諸侯則明而邦國
 由此和或奏之鄉射或奏之鄉飲則内焉萬民由此
 諧或奏之燕或奏之享則外焉賔客由此安夷蠻閩
 貉戎狄之君其來朝也與之燕焉樂以此作則逺足
[038-17b]
 以悦逺人歳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享之羽臝之族
 鱗毛介之類所謂動物其祭之也樂由此作則微足
 以作動物
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
 王氏詳説曰自以六律六同六舞大合樂以下為一
 節謂天地人之大祭祀薦神之時為言自乃分樂而
 序之以下為一節謂天地人之次祭祀為言自凡六
 樂者以下為一節謂四方百物之小祭祀為言自凡
[038-18a]
 樂圜鍾為宫以下為一節謂天地人之大祭祀下神
 之樂為言○鄭康成曰分謂各用一代之樂○王氏
 曰分律而序之自黄鍾至無射分同而序之自大吕
 至夾鍾分舞而序之自雲門至大武○易氏曰六律
 以左旋為序六同以右轉為序六舞以歴代之先後
 為序○賈氏曰分樂而序之與下為總目尊者/用前代卑者用後代尊卑有序故曰序
乃奏黄鍾歌大吕舞雲門以祀天神
 薛平仲曰祭之尊卑凡有六等故以六代之樂分用
[038-18b]
 之以六代之樂配十二調而作之一代之樂則用二
 調者還取一隂一陽相對為之合奏者堂上四縣鍾
 聲之調歌者堂上琴瑟之音但一祭之中皆自為二
 調庭奏者常以陽律為調升歌者常以隂吕為聲欲
 其相配
 鄭鍔曰黄鍾者建子之律一陽所起六律之根本大
 吕雖非六吕之首然其位在丑子與丑相合之辰也
 故奏黄鍾必歌大吕之調取其合也○易氏曰雲以
[038-19a]
 象天之施黄帝之樂黄帝徳與天合故雲門之樂起
 於黄鍾之子應以大吕之丑是黄鍾為六吕之首大
 吕為六同之首雲門為六舞之首以祀天神類也○
 陳藴之曰此天神當用三陽爻生之月萬物出地之
 時
 劉迎曰天神即樂六變而皆降之神鄭既以祀天神
 為五帝及日月星辰又謂王者各以夏正月祀其所
 受命之帝於南郊不知受命之帝何所據
[038-19b]
乃奏大蔟歌應鍾舞咸池以祭地示
 鄭鍔曰大蔟者建寅之律陽聲之第二應鍾雖非隂
 聲之第二然其位在亥寅與亥相合之辰故奏大蔟
 必歌應鍾之調取其合也
 易氏曰池以象地之澤唐堯氏之樂唐堯氏徳與地
 合故咸池之樂起於大蔟之寅應以應鍾之亥是大
 蔟為六律之次應鍾為六同之次咸池為六舞之次
 以祭地示類也 陳藴之曰此地示當用三隂爻生
[038-20a]
 之月萬物秀實之時劉迎曰地示即樂八變而出者
 鄭既謂地示則主崑崙又謂祭神州之神及社稷不
 知神州崑崙何所據
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㲈以祀四望
 鄭鍔曰姑洗者建辰之律陽聲之第三者也南吕雖
 非隂聲之第三其位在酉辰與酉相合之辰故奏姑
 洗必歌南吕取其合也
 陸佃曰南吕則隂之所成者事
[038-20b]
 易氏曰㲈紹也言舜之繼堯而能紹其道也故大㲈
 之樂起於姑洗之辰而應以南吕之酉以舜之柴望
 於方嶽而四嶽四鎮四海四瀆之神咸秩以祀四望
 亦其類也○吕氏曰康成以此言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或亦用此樂非
乃奏𬎼賔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
 鄭鍔曰𬎼賔者建午之律陽聲之第四者也函鍾非
 陰聲之第四然其位在未午與未相合之辰故奏𬎼
 賔必歌函鍾取其合之義○鄭康成曰函鍾一名林/鍾○陸氏曰林鍾以夏為
[038-21a]
 庇物言之○李嘉㑹曰林者物已成林/坤當涵而養之故曰函見蓄養萬物
 易氏曰夏大也言禹之治水而能大中國也故大夏
 之樂起於𬎼賔之午應以函鍾之未以禹之奠高山
 大川而懐襄昏墊之患始息以祀山川亦其類也
乃奏夷則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
 鄭鍔曰夷則者建申之律陽聲之第五者也小吕雖
 非陰聲之第五然其辰在已申與已相合之辰故奏
 夷則必歌小吕取其合也○鄭康成曰小吕一名中/吕○陸氏曰小吕則隂之
[038-21b]
 所萌者/小也
 易氏曰濩養也言成湯弔伐養天下也故大濩之樂
 起於夷則之申應以小吕之已以享先妣而序於先
 祖之上葢主乎姜嫄而先后與焉謂子孫之養皆原
 於此亦其類也○鄭康成曰先妣姜嫄也履大人跡
 感神靈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周立廟自后稷為始
 祖姜嫄無所配是以特立廟而祭之謂之閟宫閟神
 之也
[038-22a]
乃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
 鄭鍔曰無射者建戍之律陽聲之第六者夾鍾雖非
 陰吕之第六然其辰在卯戍與卯相合之辰也故奏
 無射必歌夾鍾取其合也○鄭康成曰夾鍾一名圜/鍾○陸氏曰圜鍾以春為
 主規言之○李嘉㑹曰圜物/始生也卯者日之始故曰鋭
 易氏曰武功也言武王偃武而卒其伐功故大武之
 樂起於無射之戍應以夾鍾之卯以享先祖而序於
 先妣之下葢主乎后稷而先公與焉謂王業之大實
[038-22b]
 基於此亦其類也○劉氏曰周之先祖惟后稷詩之
 雝言禘大祖生民言尊祖而謂后稷生於姜嫄則凡
 言祖者皆后稷鄭乃以先祖為先王先公葢先公自
 公劉而下先王自王季而下非始祖矣天作言祀先
 王先公司服言祀先王則衮冕祀先公則鷩冕必明
 指先王先公言之今享先妣既云姜婦知先祖為后
 稷昭然
 項氏曰奏者播之於器歌者詠之於聲舞者動之於
[038-23a]
 容
 王氏詳説曰司服所以依於王其尊卑先親而後踈
 司樂所以薦於神其尊卑先外而後内
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
 劉執中曰六代之樂雖不同皆用五聲旋相為宫以
 成其文也假此八物之音以播旋相之文則樂成矣
 ○鄭鍔曰以五聲文之使節奏次序如錦繡之成文
 欲其聲之交錯以八音播揚之○鄭康成曰/播之言被也使音調
[038-23b]
 䟽暢如農者播榖之播欲其音之發散葢六樂之奏
 象其類稱其徳因其數著其義至於作樂則必須五
 聲八音以文之播之然後樂成而可觀聽也○李嘉
 㑹曰八者之聲無以文之則金自金石自石矣○王
 昭禹曰五聲所以成八音故先五聲後八音○愚案/説見大
 師/
凡六樂者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示再變而致臝物
及山林之示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示四變而致毛
[038-24a]
物及墳衍之示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六變而致象物
及天神
 王氏詳説曰此一節謂四方百物之祭也○鄭康成
 曰變猶更也樂成則更奏也○王昭禹曰節奏俱備
 謂之成備而更奏謂之變○王氏詳説曰六經之言有/以變為成者如簫韶九成是
 也冇以變為闋者郊特牲所謂樂奏三闋是也有以/變為終者鄉飲酒義所謂笙入三終是也曰變曰闋
 曰終是或/一説也
 劉氏曰六樂而文之五聲播之八音其為樂亦大矣
[038-24b]
 非祭天地宗廟不用先儒止見其致羽物臝物之屬
 謂大蜡索百物之祭不知大蜡止息老物樂田夫而
 已六樂豈用於此乎○鄭康成曰此謂大蜡索鬼神/而致百物六奏樂而禮畢東方
 之祭用大蔟姑洗南方之祭用𬎼賔西方之祭用夷/則無射北方之祭用黄鍾為均每奏有所感致和以
 來/之
 鄭康成曰土示原隰及平地之神○賈氏曰大司徒/有原隰此不言原
 隰故知土示中有原隰可知不言原隰言土示者欲示/見原隰中有社稷故鄭駁異義云五變而致土示土
 五上之總/神謂社也
[038-25a]
 劉氏曰象物葢日月星辰之屬易言天垂象垂象著
 明莫大乎日月是日月星辰亦可謂之象物保章氏謂
 凡此五物葢云日月星辰星土孰云有象而非物乎
 ○鄭康成曰象物有象在天所謂四靈者天地之神/四靈之知非徳至和則不至禮運曰何謂四靈麟鳳
 龜龍謂/之四靈
 鄭鍔曰致者使之自至樂作於此物應於彼雖聖人
 亦安能限其必至哉亦意其來格而已樂止於六變
 者葢蜡祭之樂六變而祭畢○王昭禹曰羽物輕疾/而川澤則虚致之易故
[038-25b]
 一變而致羽物蛙螾之屬比羽物為重遲山林草木/所集比川澤為實致之稍難故俟乎再變鱗物水族
 又重遲於臝物丘陵積土之為篤又實於山林故/俟乎三變毛物虎豹屬其體又重遲於鱗物水崖
 之墳下平之衍水上交而其體卑又實於丘陵故俟/乎四變介物龜鱉屬尤為重遲土示則其勢在下尤
 為實故俟五變而致之象物恍惚無形天神/則逺人而尊致之尤難故六變而後致之
 易氏曰分樂之序則以雲門祀天神以咸池祭地祗
 與求神之樂大同小異其言大濩以祀先妣大武以
 祀先祖則與九㲈九徳一用於宗廟不同天地有一
 定之體故樂不容於或異人鬼有宗廟有祧廟祭灋
[038-26a]
 曰王立七廟一壇一墠皆月祭之逺廟為祧享嘗乃
 止宗廟則七廟也先妣先祖則廟與祧皆異兹其樂
 所以不同
凡樂圜鍾為宫黄鍾為角大蔟為徴姑洗為羽靁鼓靁
鼗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
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
 王氏詳説曰此一節天地人之大祭祀下神之樂
  愚案禮記謂十二律旋相為宫何此獨用三者為
[038-26b]
  宫學者疑之
 鄭康成曰圜鍾夾鍾也○鄭鍔曰不曰夾鍾曰/圜鍾者以天體言也○王
 氏曰圜鍾正東方之律帝與萬物相見於是出焉天
 無不覆求天神而禮之則其樂之宫宜以帝所出之
 方故以圜鍾○陳暘樂書曰天圓覆為體不/曰夾而曰圓與易乾為圜同○薛氏
 曰大道著乎東而本統起乎北易曰帝出乎震震東
 方也故祭天神用寅卯辰之律曰大蔟圜鍾姑洗是
 也然不可違其本統也黄鍾為天統故兼取北方之
[038-27a]
 律而以黄鍾為角○鄭鍔曰十二律旋相為宫先王/用樂各以其義類取聲而用之天
 功始於子故用黄鍾為角角言功之始天功成於寅/故用大蔟為徴徴言功之成天功終於辰故用姑洗
 為羽羽言功之終也○王氏詳説曰黄鍾為陽律之/一大蔟為陽律之二姑洗為陽律之三○王昭禹曰
 黄鍾為角大蔟為徴姑洗為羽者是三者/律吕之相繼相繼者道之序天任道也
 王氏詳説曰宫角徴羽以清濁為先後之序且如圜
 鍾為宫宫數八十一黄鍾為角角數六十四大蔟為
 徴徴數五十四姑洗為羽羽數四十八函鍾為宫大
 蔟為角姑洗為徴南吕為羽黄鍾為宫大吕為角大
[038-27b]
 蔟為徴應鍾為羽亦如其數此所謂宫角徴羽者以
 清濁為先後之序也律厯志所謂宫生徴徴生商商
 生羽羽生角以相生為先後之序也○薛氏曰五聲
 有商而祭與佩玉無商者鄭康成曰祭尚柔商堅剛
 楊收曰周祭天地不用商者以商聲剛而角聲下所
 以取其正裁其繁也趙填曰商聲金周家木徳金能
 尅木作者去之或曰五音相生宫徴居前角羽居後
 商實在中人位也祭祀而去人聲示盡心於鬼神又
[038-28a]
 曰聲不用商惡殺聲也以數説攷之則不用人聲者
 為當商中聲也降與上下之神則虚其中聲中聲人
 聲也遺乎人聲所以致一于鬼神嘗以十二律旋相
 為宫之灋求之一律合五音則十二律皆有商聲若
 黄鍾為宫正也以無射為旋宫則黄鍾為無射之商
 若大蔟為旋宫則姑洗為大蔟之商此旋相之灋○
 鄭司農曰雷鼓雷鼗皆謂六面有革可擊者也○鄭/康成
 曰八/面○鄭鍔曰管用特生之竹取陽數之竒雲和先
[038-28b]
 儒以為山名於此取材為琴瑟將以召乎至和故有
 取也六代之樂雲門為首天神最尊故用之○王昭
 禹曰言天神則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風師雨師之屬
 莫不以類而畢降○鄭鍔曰樂用圜鍾鼓取天聲管
 取陽聲琴瑟取雲和舞取雲門而丘之體又象天之
 貟祭之日用冬至一陽始生之日以類求類所謂天
 神之屬乎陽者安得而不降此所以可得而禮○易
 氏曰凡樂有本有用有變自圜鍾為宫至姑洗為羽
[038-29a]
 此樂之本自雷鼓雷鼗至圜丘奏之此樂之用六變
 而天神降此樂之變三者舉而樂之終始備矣
凡樂函鍾為宫大蔟為角姑洗為徴南吕為羽靈鼓靈
鼗孫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於澤中之
方丘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
 王氏曰函鍾西南方之律萬物於是致養乎地求地
 示而禮之則其樂之宫宜以物致養之方故以函鍾
 ○陳暘樂書曰地以含洪為徳/不曰林而曰函以見含洪之意
[038-29b]
 薛氏曰林鍾丑之衝為地統與其他之律皆相生之
 次而用以祀地地靜而不變以生為本故以相生為用不與
 圜丘宗廟同○王氏詳説曰林鍾上生大蔟大蔟下
 生南吕南吕上生姑洗然先姑洗而後南吕以姑洗
 數多而南吕數少耳相生者地之功故於地言之○/鄭
 鍔曰地功始于寅故用大蔟為角角言功之始地功/成于辰故用姑洗為徴徴言功之成地功終于酉故
 用南吕為羽/羽言功之終
 鄭司農曰靈鼓靈鼗四面○鄭康成/曰六面○鄭鍔曰天神
[038-30a]
 而地靈故以靈名其鼓與鼗○鄭康成曰孫竹竹枝
 根之末生者○鄭鍔曰取/其旁生之枝空桑山名○王昭禹曰空/桑則以隂道為
 常乏○愚案咸/池見本職前○王昭禹曰言地示則大示社稷五
 祀五岳四瀆山林川澤四方百物之屬莫不以類而
 畢出○劉執中曰隂生而祭地以助乎坤元資生之
 徳○薛氏曰隂以方為體性静地隂而静故為方丘
 在國北之澤以祀之亦各從其類○陸氏曰祭也於/北郊而澤中之方
 丘此謂為下/必因川澤
[038-30b]
 鄭鍔曰樂用林鍾言地為萬物之君終於南吕象其
 作成萬物之效鼔鼗言其徳之靈管象其生之衆空
 桑言其道無所不容咸池言其澤無所不徧而丘之
 體又象地之方祭之日用夏至一隂始生之日以類
 求類如此安有神之不出乎
凡樂黄鍾為宫大吕為角大蔟為徴應鍾為羽路鼔路
鼗隂竹之管龍門之琴瑟九徳之歌九㲈之舞於宗廟
之中奏之若樂九變則人鬼可得而禮矣
[038-31a]
 王氏曰黄鍾正北方之律萬物於是藏焉死者之所
 首也鬼無乎不之求人鬼而禮之其樂之宫宜以死
 者所首之方故以黄鍾○陳暘樂書曰人位天地之/中以成故宫曰黄鍾與易黄
 中通理/同意
 薛氏曰人道終乎北而本統在乎東北方𤣥武虚危
 有宗廟之象故享人鬼用亥子丑之律黄鍾大吕應
 鍾是已然不可違其本統也大蔟為人統故兼取東
 方之律而以大蔟為徴○鄭鍔曰人鬼之樂異乎天/地取其精神魂魄所出入之
[038-31b]
 地以為始終人鬼始于正北成于東北終于西方萃/於幽陰之地始于十一月成于正月者幽陰之魄稍
 出于東方全處幽陰則不與人接稍出于東方故人/鬼可得而禮然則復歸于幽陰復其常也惟羽聲獨
 逺於他樂始于十一月終于八月天地歳事之一終/鬼道無窮非若歳事之有卒故盡十二律然後終事
 先追逺之道厚之至也此廟樂之始終也○王氏詳/説曰大吕與黄鍾合子丑也應鍾與大蔟合寅亥也
 相合者人之情/故於人言之
 鄭司農曰路鼓路鼗兩面○鄭康成/曰四面○鄭鍔曰路大
 也以路名鼓以象先王之功大也○鄭康成曰陰竹
 生於山北者○鄭鍔曰象鬼/神之幽陰也龍門山名○鄭鍔曰龍
[038-32a]
 門之山取材為琴瑟以象先王之徳變化無方
 鄭司農曰九徳之歌所謂水火金木土榖謂之六府
 正徳利用厚生謂之三事六府三事謂之九功九徳
 之功皆可歌也謂之九歌○賈氏曰宗廟用九徳之/歌者以九徳為政之具故
 特異天地之神○鄭鍔/曰言先祖之功徳及民
 鄭鍔曰㲈舞次於咸池取能繼紹之意○王昭禹曰
 九徳九㲈以人之所致養乎内外而盡善盡美者也
 賈氏曰宗廟不言時節者祫祭也但殷人祫於三時
[038-32b]
 周禮惟用孟秋之月為之
 易氏曰享人鬼者以路鼔路鼗作之於始然後以陰
 竹之管龍門之琴瑟間歌於堂上又以禹九徳之歌
 舜九㲈之舞節樂於堂下葢以路為人道之大九㲈
 九徳言后稷基於舜禹之世而奏之於宗廟者所以
 象王業之始也
 賈氏曰言六變八變九變者謂在天地及廟庭而立
 四表舞人從南表向第二表為一成一成則一變從
[038-33a]
 第二至第三為二成從第三至北頭第四表為三成
 舞人各轉身南向於北表之北還從第一至第二為
 四成從第二至第三為五成從第三至南頭第一表
 為六成則天神皆降若八變者更從南頭北向第二
 為七成又從第二至第三為八成則地祗皆出若九
 變者又從第三至北頭第一為九成人鬼可得禮焉
 此約周之大武象武王伐紂故樂記云且夫武始而
 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
[038-33b]
 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其餘大濩已
 上雖無滅商之事但舞人須有限約亦應立四表以
 與舞人為曲别也○薛氏曰凡樂之變數皆用其宫
 之本數為終黄鍾在子子數九故九變而終夾鍾在
 卯卯數六故用六變而畢林鍾在未未數八故用八
 變而止皆用其數為終然則凡十二調而作者各用
 本數為樂終非謂本數為三也
 葉水心曰古人皆指其實不想象而言人鬼不言出
[038-34a]
 鬼固依於人古人不以致神祗為難而以天地神明
 得其所安為難
 劉氏曰祀天圜丘祀天帝也祭地方澤祭地示也享
 人鬼於宗廟后稷已下先王先公也先儒言三者皆
 禘大祭夫禘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天神地示謂之皆
 禘大祭可乎又言天神主北辰地示主崑崙則是祀
 天又非昊天上帝祭地又非地示既言人鬼主后稷
 又援祭灋禘嚳而郊稷祀天圜丘以帝嚳配則是夫
[038-34b]
 子郊祀后稷以配天詩言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
 以配天之説皆不足信多自背戾如此
 
 
 
 
 
 周禮訂義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