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0 周禮訂義-宋-王與之 (master)


[054-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訂義卷五十四   宋 王與之 撰
側皆/反右下大夫二人
 鄭康成曰充玉路金路之右○賈氏曰案巾車王路
 有五下文僕亦有五惟此戎右已下有三不見玉路
 以祀之右又不見木路以田之右故以田戎相類齊
 祀相因以類相兼戎右兼田右齊右兼祀右也○鄭/鍔曰
 祀天之時罕不特置玉路/之右以金路之右兼之○王氏曰金路以賔而謂
[054-1b]
 之齊車者王敬賔事如祭故也○薛平仲曰金路以/承賔而右曰齊右固
 敬齊之無不在也象路以朝而曰道右固出入之無/非道也其所以為右者要皆以衛王為重則齊右又
 必以下大夫二人居之/道右亦以上士二人也
 王氏詳説曰周之時虎賁旅賁皆欲得人車右之右
 必取其賢而有力者至春秋時卜右慶鄭可見不然
 漢景之時使刀鋸之人參乗何以謂天子所與共輿
 者皆天下英豪乎如曰有力而已則宋之羊斟皆可
 得而為矣與其羊斟之非人不若莱駒之失戈也
[054-2a]
掌祭祀㑹同賔客前齊車王乗則持馬行則陪乗
 鄭康成曰前云者已駕王未乗之時○賈氏曰曲禮/曰僕執策立于
 馬前備驚奔謂未乗/時此亦未乗之時○王昭禹曰荀卿曰馬駭輿君
 子不安輿乗則持馬亦所以備駭輿之患○鄭康成
 曰陪乗參乗謂車右也○賈氏曰王與僕及車右參
 乗也○易氏曰所以嚴翼衛也
 王氏曰齊右王弗乗則前馬方乗則持馬既乗而行
 則陪乗
[054-2b]
凡有牲事則前馬
 鄭康成曰王見牲則拱而式居馬前郤行備驚奔也
 曲禮曰國君下宗廟式齊牛○賈氏曰今曲禮云式/宗廟下齊牛此所引不
 同者宗廟尊宜下/彼經誤也鄭改之○鄭鍔曰當其式時前視馬尾端
 拱而立懼馬或驚故亦立其前也惟其如是車無駭
 輿之馬王有安輿之心齋戒之誠不動乎中○易氏/曰是齊
 右于齊車之事無一不致其敬/而祭祀㑹同賔客之禮行矣
道右上士二人
[054-3a]
 鄭康成曰充象路之右○鄭鍔曰象路名曰道車其
 右謂之道右盖象路以朝又以朝夕燕出入王能體
 道可以臣天下而朝之至於朝夕出入俱合乎道可
 以為臣下之矜式使人君因名以求其義也
 賈氏曰上四事簡故兼職此道右日日視朝行事繁
 故不兼其事卑於齊戎故官卑也
掌前道車王出入則持馬陪乗如齊車之儀
 王氏曰三者皆與齊右同○黃氏曰司常有道車有
[054-3b]
 游車道車謂出入在道乗之
自車上諭命於從車
 鄭康成曰自由也○鄭鍔曰若王有命令欲逹于貳
 車則自車上而告諭之○黃氏曰在道有命令/當𫝊逹于有司者也○賈
 氏曰馭夫掌馭貳車從車彼注云貳車象路之副從
 車戎路田路之副此所論從車即彼之貳車與彼從
 車别同名耳
詔王之車儀
[054-4a]
 鄭鍔曰掌詔告王以乗車之儀不違乎道也○王昭
 禹曰朝有朝儀射有射儀祭祀燕饗以儀而行賔客
 昏冠以儀而立王之在車其儀獨可後乎記曰不廣
 欬口之儀也不妄指手之儀也立視五巂式視馬尾
 目之儀也顧不過轂首之儀也以至升車必正立而
 執綏不疾言不内顧無非車之儀也如是則周旋中
 規折旋中矩無非禮之動以蹈於放佚道右之詔豈
 小補哉
[054-4b]
王式則下前馬王下則以盖從
 鄭鍔曰王下車則執盖以從所以表尊○賈氏曰盖/有二種一者
 禦而二者表尊/此表尊之盖也○易氏曰道右在車則為右下車則
 為從左右前後無乎不在雖下車之際亦未嘗不以
 儀而輔乎王也然道右言下車以盖從而齊車不言
 者齊以敬神為主道以尊君為主各有所寓焉爾○
 鄭鍔曰盖從不言於齊右者朝夕燕出入有時而下
 車也
[054-5a]
大馭中大夫二人
 鄭康成曰馭之至尊○王氏詳説曰不以僕名而以
 馭名所以重玉路也孔安國𫝊書以大僕正為大馭
 得之矣然下而祝則曰馭登而左執轡則曰僕僕與
 馭亦通稱矣○薛平仲曰右者在車之右以用五兵
 僕者在車之左以節馬力盖乗車之禮君居車左右
 居車右僕居車中而實以侍王焉所謂馭者即僕也
 然一車之中非右則君無所賴其力非僕則右無所
[054-5b]
 用其力此大馭雖掌馭玉路以祀然因馬以制其進
 退犯軷以禳其險阻其法儀固戎僕之不可違也故
 大馭以中大夫二人居之戎僕亦以中大夫二人居
 之繼之以齊車又繼之以道車又繼之以田車而僕
 之所任在齊車則下大夫二人在道車田車皆以上
 士十有二人而馬力之進退一皆有法有儀矣若夫
 戎路則有倅車道路則有貳車田路則有佐車所謂
 從車使車也其用既繁其馬亦衆則分公馬以駕治
[054-6a]
 之要非一人所能任此馭夫之官既畀以中士二十
 人又輔之下士四十人也雖然車右車僕任中大夫
 下大夫者必二人任上士者非二人必十有二人彼
 一車之中各一人居之耳顧若是之備何哉車右車
 僕皆所以奉至尊惟人才有餘而後備用之無虧彼
 府史胥徒不列於屬者僕之與右固以身任其責也
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蒲末/反王自左馭馭下祝之又/反
受轡犯軷遂驅之
[054-6b]
 鄭鍔曰乗玉路以祀天則行犯軷之禮以其出郊故
 也○鄭康成曰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為山象以菩/芻棘栢為神主既祭之以車轢之而去喻無險難
 也春秋傳曰跋涉山川○易氏曰軷為祭道以南郊/之祀在國門八里之外○賈氏曰鄭注月令祀行之
 禮為軷壇厚三寸廣五/尺此道祭亦宜然也當犯軷之時王於車右自執
 其馭大馭下車祀禱乎神既祀矣乃登車而受王所
 自執之轡而執之乃犯所祭之軷遂驅車而行也○
 李嘉㑹曰犯軷惟玉路戎路則有之其他則無盖玉
 路則出郊而祭戎路則踰國境二者不可不先厭勝
[054-7a]
 以安君心不曰僕而曰馭者祀重事也非餘可比○
 易氏曰王非所以為馭而自馭者以敬已之道敬神
 也大馭非所以為祝而使之祝者以事人之道事神
 也王者行郊祀之禮其動静出處與天為一然出户
 而巫覡有事出門而宗祝有事出郊而僕馭有事非
 必於神也致謹於禮而已
及祭酌僕僕左執轡右祭兩軹音/紙祭軓音/犯乃飲
 鄭鍔曰軹者車之兩轊是謂轂末又謂之軓軓車轍
[054-7b]
 也軓者車軾之前字音范字或亦為&KR1270又為範字也
 其祭軷之時使人酌酒以飲僕僕併轡執於左手以
 右手持酒而祭兩軹與軓以為車行必賴兩轊之力
 王式必賴軓以為固車有神以為之助也左執轡者
 言執轡非已之力也左者無為之儀右祭軹與軓者
 言車之行皆係於軹與軓也右者用力之地既祭乃
 飲受神之福也王安石乃謂僕大僕祭祀則賛牲事
 既祭王使馭酌焉明與之並受福也不知四路皆有
[054-8a]
 僕此無玉路之僕而有大馭則所謂僕者玉路之僕
 故先儒云僕即大馭也
凡馭路行以肆夏趨以采薺
 鄭康成曰凡馭路謂五路也肆夏采薺樂章也○賈
 氏曰樂師亦有此二句彼下有車亦如之則上云行
 趨者據步迎賔客法此既馭路亦云行趨者雖馭路
 行趨遲疾惟步迎賔客為法故雖車亦行趨也爾雅
 堂上謂之行門外謂之趨行雖在堂亦人之行由堂
[054-8b]
 始發故堂至門皆謂之行○鄭康成曰行謂大寢至/路門趨謂路門至應門
 ○王昭禹曰行欲其舒則歌肆夏所以節其行趨欲
 其齊則歌采薺所以節其趨○薛氏曰肆夏之詩雖/不可見肆之為義取其
 舒緩而不廹采薺之詩雖不可/見薺之為義取其齊肅而不亂樂師教樂工而歌其
 詩大馭馭車而應其節此二官所以皆言之也
凡馭路儀以鸞和為節
 鄭康成曰路儀舒疾之法也鸞在衡和在軾皆以金
 為鈴○薛氏曰大馭先言馭路後言馭路之儀者豈
[054-9a]
 和鸞為儀肆夏采薺獨不謂之儀乎盖儀必上下相
 應前後相成周旋進退無不中節今肆夏以節其行
 何由而知其為車之行采薺以節其趨何由而知其
 為車之趨乎是肆夏采薺之所節亦未足以為儀也
 故儀必見於和鸞之節升車則馬動馬動則鸞鳴鸞
 鳴則和應鸞在衡而唱於先和在軾而應於後一唱
 一應一徐一疾皆秩然而不紊馭路之儀始見於此
 故和鸞之聲舒緩而不廹吾知其為車之行歌肆夏
[054-9b]
 則有以節其舒緩之儀和鸞之聲齊肅而不亂吾知
 其為車之趨歌采薺則有以節其齊肅之儀車之行
 趨視肆夏采薺為之正肆夏采薺視鸞和為之節而
 鸞和之聲又因車之行趨以為之應鸞和不聞雖有
 肆夏采薺無益也尚何足以為儀乎故鸞和言儀而
 肆夏采薺不言儀和鸞言節而肆夏采薺不言節此
 其意也○王昭禹曰王之行趨有環佩之聲鏘鳴于
 左右車之行趨又有和鸞之聲相應乎衡軾是以倫
[054-10a]
 清而聽聰心虚而氣和
戎僕中大夫二人
 鄭康成曰馭言僕者此亦侍御於車○王昭禹曰自/戎僕以下不曰
 馭者尊/玉路也
 黃氏曰射人令有爵者乗王之倅車戎僕掌王倅車
 之政必曰王倅車者皆親兵也倅車車僕所掌闕車
 廣車苹車輕車之萃也皆從其帥在中軍臨時隨事
 用之戎僕掌其政故戎右與戎僕秩皆髙
[054-10b]
掌馭戎車
 鄭康成曰戎車革路也○鄭鍔曰武王戎車三百兩
 與紂戰于牧野王自將則乗戎路戎僕為之馭
掌王倅車之政正其服
 鄭鍔曰戎路之貳謂之倅象路之貳謂之貳田路之
 貳謂之佐倅貳皆副佐之名以其所用者異故異其
 名耳曰佐者為之助耳田獵非對敵之時後車助之
 可也王制云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
[054-11a]
 是也○王氏曰如衆/臣之佐其君曰貳者所以兩之也如小祭一
 貳之貳朝夕燕出入文物之飾欲其大備故亦謂之
 從車道右云自車上諭命于從車是也○王氏曰若/世子之貳其
 父有故乃/攝而代之曰倅者言其為副也即戎之事為大而左
 右前後所以相援者不可以無副也如國子之倅所
 以副其適故車僕於廣車闕車苹車輕車皆謂之萃
 萃即倅也戎車所賴於倅為尤多○劉執中曰倅副/之也戰陳之事不
 以王當其鋒王有所行則倅車副之以致其勇所以/摧鋒而衛䕶于戎路也貳陪貳之也禮樂之事以王
[054-11b]
 居先王之所行從而隨之所以陪貳以成其道焉佐/佑之也從禽之事致王于必獲則佐佑羽翼使逆無
 遺命故設驅逆之車以/圍背已之禽佑王獲也○黃氏曰玉路金路無副表
 尊也○鄭鍔曰正其所衣之服以戎事之服異乎乗
 車之服乗車之服主於文而戎事以武為主則皆服
 皮弁○黃氏曰服春秋/𫝊所謂袀服也國容不可以入軍容當一以
 戎衣從事不可以不正也○易氏曰王于軍事服韋/弁而有爵者之乗王倅車
 亦韋弁服所以衛䕶至尊而重軍旅之威然有/等殺存焉故戎僕從而正之此即倅車之政也
  愚案王服韋弁而下同副乗將以疑敵於境外副
[054-12a]
  乗韋弁眡王有等差所以辨分於軍中
犯軷如玉路之儀
 王昭禹曰王以兵出故有犯軷之儀田路不言犯軷
 則以戎路見之
凡巡守及兵車之㑹亦如之
 鄭鍔曰出國門則跋履山川故行犯軷之祭乗玉路
 以祀天則出郊即戎則適逺臨危巡守則適四方兵
 車之㑹雖非戰伐然提兵於外則危道也故犯軷以
[054-12b]
 求助於神其犯軷之儀則一而已○王昭禹曰凡巡/守則戎車從焉兵
 車之㑹亦乗戎車異于/乗車之㑹乗金路矣
掌凡戎車之儀
 易氏曰上文言馭戎車則王之革路此言凡戎車則
 衆之兵車也○項氏曰廣/闕輕苹之類武王戎車三百兩其進退
 之節不愆于六步七步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乃止齊焉則戎車之儀可知至大司馬於蒐田之時
 亦有所謂坐作進退疾徐䟽數之節戎僕所以掌其
[054-13a]
 儀者此也○鄭鍔曰非特掌犯軷之儀又掌戎車之/儀君子耻服其服而無其容以甲胄而乗
 戎車貴有不可犯之色况于威儀可丕嚴毅乎○李/嘉會曰儀非獨甲胄有不可犯之色如保氏曰車馬
 之容以前數官攷之/馭路尤以儀為重
齊僕下大夫二人
 王昭禹曰僕以馭車不可兼職故齊右兼祭祀賔客
 之事而馭則異官○鄭鍔曰玉路以祀祀必齊以致
 其誠則宜名齊金路以賔乃名齊車齊右言祭祀㑹
 同前齊車玉路止於祀天而已其他祭祀皆乗金路
[054-13b]
 以其致齊之多名之曰齊車宜矣
掌馭金路以賔
 鄭康成曰以待賔客
朝覲宗遇饗食皆乗金路其灋儀各以其等為車送逆
之節
 鄭鍔曰諸侯之朝也有享王之禮春夏受之於朝秋
 冬受之於廟雖名不同至於朝畢而饗食則同也朝
 覲宗遇饗食皆乗金路金西方之義制諸侯者以義
[054-14a]
 為主其禮制與其禮儀各視諸侯爵等之尊卑而為
 車送逆之節上公九十步侯伯七十步子男五十步
 或以車逆或以車送初不以意而為輕重兹所以為
 制諸侯之義攷周家之法春夏受贄於朝無迎賔之
 禮受享則迎之秋冬朝享皆受於廟則俱不迎此則
 朝覲宗遇之下言各以其等為車送逆之節豈秋冬
 之時亦有送逆乎果有送逆則郊特牲謂覲禮下堂
 而見諸侯為天子之失禮自夷王始何以譏之○方/氏曰
[054-14b]
 天子之待諸侯朝而下堂禮也覲而下堂則失禮矣/盖春夏出而與物交秋冬出而與物辨朝覲之别如
 此周官齊僕各以其等為車送逆之節此朝禮下堂/之儀也由夷王而降乃有覲而下堂之儀豈非失禮
 乎/竊謂此文𫝊為饗食設當朝覲宗遇之時王有饗
 食之禮饗在廟則有送逆故先儒謂因此朝覲宗遇
 而行享食則有迎賔之法也○易氏曰大行人言賔/主車介步數皆曰朝位
 是知非特在廟之禮况經言饗食列于朝覲宗遇之/後則是數者皆有送逆之法明矣餘見大行人及樂
 師/
道僕上士十有二人
[054-15a]
 賈氏曰朝夕在朝往來駕稅難而且煩故人最多
掌馭象路以朝夕燕出入其灋儀如齊車
 鄭鍔曰朝夕者早晚朝見之名也早朝曰朝暮朝曰
 夕左𫝊云百官承事朝而不夕又曰右尹子革夕國
 語曰朝日夕月凡此皆謂早晚之朝王之早晚朝見
 羣臣皆乗此路閒暇燕遊而出入亦乗是路以道名
 之使人君知所警也道僕馭之其法儀皆如齊車謂
 其禮同○王昭禹曰其法儀如齊車者則朝夕也燕/出入也其度數動容亦各以其等為之節也
[054-15b]
掌貳車之政令
 鄭康成曰貳亦副也○鄭鍔曰貳車之出入亦欲其
 由道也非大路與齊車無貳車也以為燕出入尤當
 謹其後車故特以掌其政令言之○易氏曰貳車猶/掌其政令則道車
 之用/嚴矣
田僕上士十有二人
 賈氏曰人亦多者王有四時之田兼有園囿遊獵及
 取鮮獸之等亦事煩故也
[054-16a]
掌馭田路以田以鄙
 鄭康成曰田路木路也○鄭鍔曰王田必乗木路者
 盖木徳盛於東方仁也王者之田不合圍仁也然謂
 以田以鄙者或以為都鄙王者亦無循行縣鄙親自
 省耕之理然則或田於三田之地或田於縣鄙之地
 王者循行縣鄙不専用田車與田僕而已
掌佐車之政
 鄭康成曰佐亦副○李嘉會曰道僕曰貳車田僕曰/佐車曰貳曰佐各有異義佐則所
[054-16b]
 以佐/之○王昭禹曰記曰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
 百姓田獵則佐車於田獵可知矣○劉氏説/見戎僕○鄭鍔
 曰田必有佐車掌其政令使當田者則田當止者則
 止所以全人君之仁
設驅逆之車
 鄭鍔曰田必設驅逆車自後驅禽使之就獲自前逆
 禽使不出圍
令獲者植旌
[054-17a]
 鄭康成曰以告獲也植樹也 鄭鍔曰獲者植旌使
 人望其旌而知其獲禽不獨為已有也山虞植虞旗
 澤虞植虞旌為屬禽設此則令獲禽自植以告獲也
及獻比禽
 鄭鍔曰及田者獻禽校次而比之則大小各從其類
 然後大獸可得而公小禽可得而私
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
 鄭鍔曰田之日天子親乗木路駕馬於所田之處諸
[054-17b]
 侯大夫皆從焉為田僕者當有以號令乎諸侯大夫
 使知馭馬以從王之禮王者提馬而走則諸侯當晉
 諸侯之馬既晉則大夫當馳提者挈舉之義言提馬
 首以走則馬疾馳而前諸侯惡可不進乎易之晉卦
 云晉進也以進為主有進而無退也諸侯已進大夫
 烏可以不馳乎詩云載馳載驅言其速也又非特進
 而已此三者皆行馬之節然後尊卑之分定矣田獵
 雖從禽之樂君臣不可並驅必有先後遲速之等乃
[054-18a]
 所以為田禮先儒以為提遲於馳皆取尊者體促之
 義深知經者也○王氏曰提節之晉進之馳則亟進
 之尊者安舒卑者戚速○劉執中曰田路者將以趨/禽而射之也故諸侯則進其
 事大夫則馳之皆以翼禽致獲于/王也詩曰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
 王昭禹曰自大馭以至田僕皆王五路之馭者也馭
 夫則馭貳車從車使車而已其車既衆非多其員則
 有所不給故馭夫以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為之
[054-18b]
 ○李嘉㑹曰戎副曰倅田副曰佐其馭與右皆不常/任惟貳車從車使車則常設故通使六十人乗之與
 ○賈氏曰馭夫總六十人案校人三乗為皁皁一趨
 馬三皁為繫繫一馭夫則馬三十六匹一馭夫計良
 二千一百六十匹則六十馭夫又駑六麗一師六師
 一趨馬六趨馬一馭夫主駑四百三十二匹駑共千
 二百九十六匹則馭夫三人并前為六十三人與此
 不合者此序官脫三人也
掌馭貳車從車使車
[054-19a]
 王氏曰貳車副車從車謂屬車也使車謂使者所乗
 之車○王氏詳説曰嘗攷巾車五路之外而道右有
 從車戎僕有倅車田僕有佐車又有驅逆之車此曰
 貳車從車使車以經攷之初不相重複也曰從車者
 謂駕玉路則餘路為從若駕金路等路則玉路不復
 出此典路所謂以路從是已曰倅車者倅戎車之倅
 有五與從車之四則屬車九乗矣此車僕所謂戎車
 之倅闕車之倅革車之倅是已曰佐車者田車之佐
[054-19b]
 也少儀所謂乗貳車則貳佐車則否是已曰驅逆之
 車乃逐獸之車大司馬所謂既陳乃設驅逆之車是
 已曰使車則宫中給繇役之車巾車所謂良車散車
 者是已大率公車從車之外天子朝祀之副車曰貳
 戎車之副曰倅田車之副曰佐諸侯田車戎車之副
 則併曰佐矣若大夫又以驅逆之車為佐車王制所
 謂大夫殺則止佐車是已鄭氏以貳車為象路之副
 以從車為戎路田路之副以使車為驅逆之副失之
[054-20a]
分公馬而駕治之
 鄭鍔曰五路之馬曰種曰戎曰齊曰道所駕有定法
 此三等之車凡在官之馬皆可駕也馭夫分而駕之
 且治其事焉○王昭禹曰三者皆公車故分公馬而/駕治之○劉氏曰駕而調治之俾閑習
 齊一安于五御而去其驚奔○賈氏曰趣/馬自主駕説故知此是調習六種三馬也
 
 
 
[054-20b]
 
 
 
 
 
 
 
 周禮訂義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