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0 周禮訂義-宋-王與之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訂義卷十八    宋 王與之 撰
鄉師之職各掌其所治鄉之教而聴其治
 王昭禹曰鄉師教官之長也所以教其屬故謂之師
 ○易氏曰鄉師下大夫四人則二人共主三鄉故曰
 各掌其所治鄉之教
 鄭康成曰聴謂平察之○劉執中曰六鄉大夫既專
 其鄉之治矣此又聴其治者大事非鄉大夫之可斷
[018-1b]
 者鄉師受而聴其治大司徒審而聴其斷○賈氏曰/自鄉大夫
 以下至伍長各自聴斷其民今鄉/師又聴其治者恐鄉官有濫失
以國比之灋以時稽其夫家衆寡辨其老幼貴賤廢疾
馬牛之物辨其可任者與其施舍者掌其戒令糾禁聴
其獄訟
 鄭鍔曰小司徒有九比之法以稽夫家之數謂之比
 法鄉師用法則謂之國比之法言其法乃國之法而
 非鄉師之所制也○林氏曰即大司/徒五家為比之法○項氏曰小司
[018-2a]
 徒先貴賤鄉師先老幼蓋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
 可任為軍所謂可任者家三人之類戒之使謹令之
 使行糾之使不肆禁之使勿為○易氏曰稽其夫家
 衆寡謂其可任者辨其老幼貴賤廢疾謂其可施舍
 者牛以力而載馬以力而駕不能無老壯强弱之異
 亦有可任可施舍者鄉師皆從而辨之○王氏曰小/司徒使登六
 畜辨其物而鄉師止辨馬牛之物者/以帥田役為事則所須馬牛而已先之以戒令次
 之以糾禁終之以聴獄訟是固聴其治而非所以為
[018-2b]
 教然逆折其萌於未爭未有過之始乃所以為治鄉
 之教也○史氏曰凡政皆視小司徒但主一鄉之事耳
大役則帥民徒而至治其政令既役則受州里之役要
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王昭禹曰大役任衆力役之大者若城郭溝渠之役
 ○史氏曰未役為民既役為徒○鄭康成曰至至作
 部曲也○王昭禹曰州里州所里也五黨為州民所
 居曰里而所役之民出於州里役要役數之要書欲
[018-3a]
 知役數之多寡○鄭氏曰所/遣民徒之數○項氏曰司空掌役州
 里出役即州里所遣役之本數以攷司空治役之章
 程○鄭氏曰辟功作章程/○鄭司農曰辟法也則役事可得而鉤考矣○
 呂氏曰司空營國職在興功司徒治役職在登民茍
 司徒不攷興功之小大而㑹其民則民必有告病者
 故鄉師專攷司空之辟緜詩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
 立室家亦此意也○黄氏曰凡役皆司馬徵發唯六
 鄉之民則司徒自致故既役則鄉師受州里比要而
[018-3b]
 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要與法參互之其事可
 逆而知其餘則司馬受要而攷之者察其事之不攻
 堅也
凡邦事令作秩敘
 王昭禹曰凡有所興治皆謂之事言邦事則非鄉里
 之自興治者也秩則制其常賜之多寡敘則差其事
 治之先後作秩敘者鄉吏也鄉師令之而已○黄氏/曰周禮
 凡兵政皆司馬政典凡役事皆司空事典秩敘廩食/等次也凡以事役民夫為秩宮伯曰月終則均秩嵗
[018-4a]
 終則均敘鄭曰秩祿廩敘才等至鄉師令作秩敘則/曰事之常次非也功力常次在司空之辟非鄉師所
 當作/也○鄭鍔曰謂之作則因所役之事始作之量功
 大小為之報稱而已
大祭祀羞牛牲共茅蒩
 賈氏曰大司徒奉牛牲此羞牛牲佐大司徒也○王
 昭禹曰言羞不言奉贊其羞不贊其奉也
 鄭鍔曰茅可用以縮酒○鄭康成曰蒩士虞禮所謂/苴刌茅長五寸束之者是也
 祝設于凡東席上命佐食取黍稷祭于苴三取膚祭/祭如初此所以承祭既祭蓋束而去之守祧職云既
[018-4b]
 祭藏其/隋是與亦可用以藉○鄭氏曰蒩讀為藉謂祭前/藉也易曰藉用白茅无咎
 師言祭祀共蕭茅矣鄉師又共茅蒩司巫則共蒩館
 蓋甸師共以縮酒鄉師所共以為藉何以知其然觀
 甸師言共蕭茅蕭以祭脂茅以縮酒皆求神之所須
 也共於王藉所以見其誠此言茅蒩蒩藉也藉祭器
 之所用則多矣故共於六鄉所以致其備司巫則以
 其多也又為館以藏之○項氏曰縮酒以達氣故天
 官主之束蒩以藉形故地官主之
[018-5a]
大軍旅㑹同正治其徒役與其輂輦戮其犯命者
 王昭禹曰大軍旅㑹同固有稍人作其同徒輂輦帥
 而以至鄉師則正治之而已○賈氏曰正治其徒役
 者六軍之外别有民徒使役皆出於鄉○鄭鍔曰不
 有以正之則所出者或非其夫家衆寡之正數不有
 以治之則所聚者或違乎會同軍旅之戒禁此鄉師
 平日掌戒令糾禁之職也
 鄭康成曰輂駕馬輦人輓行所以載任器也止以為
[018-5b]
 蕃營司馬法曰夏后氏謂輦曰余車殷曰胡奴車周
 曰輜輦輦一斧一斤一鑿一梩○賈氏曰梩者或解/以為插或解以為鍬
 一鋤周輦加二版二築又曰夏后氏二十人而輦殷
 十八人而輦周十五人而輦
 易氏曰戮則不特誅之而已小司徒之用衆庶遂人
 之起野役皆有犯命之誅而鄉師四時之田與此言
 戮者軍旅㑹同事大體重以肅衆志也
大喪用役則帥其民而至遂治之
[018-6a]
 鄭康成曰治謂監督其事
及葬執纛以與匠師御匶音/舊而治役
 鄭司農曰翿羽葆幢也爾雅纛翳也以指麾輓柩之
 役正其行列進退
 鄭康成曰匠師事官之屬其於司空若鄉師之於司
 徒鄉師主役匠師主衆匠共主葬引雜記曰升正柩
 諸侯執綍五百人四紼皆銜枚司馬執鐸左八人右
 八人匠人執翿以御柩天子六引禮依此云
[018-6b]
 賈氏曰柩在路恐其傾覆故與匠師御正其柩治役
 亦謂監督役人
及窆執斧以涖匠師
 鄭司農曰窆謂葬下棺也春秋傳曰日中而堋禮記
 所謂封者涖謂臨視也○鄭康成曰匠師主豐碑之
 事執斧涖之使戒其事
 賈氏曰檀弓云公室視豐碑鄭注天子斲大木為之
 豐大也天子六繂四碑前後各一碑各重鹿盧兩畔
[018-7a]
 各一碑皆單鹿盧天子千人分置於六紼其棺當於
 壙上皆背碑負引擊鼔以為縱舍之節匠師主當之
 王氏曰葬而治役正其挽匶之行列故執纛以為儀
 已窆而涖匠師則以防匶之傾虧使戒飭焉故執斧
 以為威
凡四時之田前期出田灋于州里簡其鼓鐸旗物兵器
脩其卒伍
 黄氏曰四時田法詳在大司馬鄭言人徒及所當有
[018-7b]
 蓋一端也○鄭鍔曰先王四時之田因農隙講事以
 教民坐作進退之節然田畝之民三時務農安知講
 武之備鼓鐸旗物久而或弊伍兩卒伍久而或廢一
 旦集之于田安能無失事之愆田法雖掌於司馬而
 預以告民則在鄉師故於未田之前出以示民使之
 簡其已弊者而去之脩其或廢者而新之則鼔鐸旗
 物無不可用之物伍兩卒伍無有或闕之人觀唐明
 皇初元幸新豐講武驪山之下召兵二十萬旗連亘
[018-8a]
 五十餘里以軍容不整坐郭元振於纛下將斬之謂
 其有功不殺以唐紹制軍旅不肅而斬之未嘗不痛
 紹之無辜而恨明皇之不審也夫以即位之初號令
 未明紀律未定一旦合二十餘萬不教之兵而閱之
 遽怒兵容不肅而斬其官此何理也
 王昭禹曰鼔鐸以聲衆旗物以麾衆兵器以勝敵簡
 則閱而選之也軍旅之法立於伍成於卒脩則習而
 治之也簡之則其器械有所完脩之則其行列有所
[018-8b]
 正田雖以獵取禽獸而實以教戰則簡而脩之皆軍
 法之所寓也
及期以司徒之大旗致衆庶而陳之以旗物辨鄉邑而
治其政令刑禁巡其前後之屯而戮其犯命者斷其爭
禽之訟
 黄氏曰鄉師致衆庶各致其鄉之民也將田先閱於
 其鄉而以司徒之旗致之使知有所統也○易氏曰
 大旗鄭氏以為熊虎之旗據司常所言司徒卿也卿
[018-9a]
 當建旜必建旗者蓋九旗之為用有所將者有所畫
 無所將者無所畫通帛為旜則無所畫熊虎為旗則
 有所畫司徒雖卿其於師田則為軍吏而有所將矣
 所以建熊虎之旗而謂之大旗下文辨鄉邑之旗非
 司徒之旗也鄉即六鄉邑即公邑之屬鄉邑既聚則
 旗之相類者衆矣衆則揉雜而未易辨故於大旗之
 外各辨以鄉邑之名或鄉邑各為之名司常所謂州
 里各象其名是也○黄氏曰鄭以陳之以旗物句絶
[018-9b]
 當以致衆庶而陳之句絶陳列之也陳列之故有先
 後之屯○鄭康成曰辨别異也○王氏詳說曰旗物
 之辨有三曰名曰號曰事司馬曰帥以門名縣鄙各
 以其名家以號名鄉以州名野以邑名百官各象其
 事是以三者分而為六司常曰官府各象其事州里
 各象其名家各象其號是以六者約而為三夫帥軍
 將也縣鄙六遂也家采地也鄉六鄉也野公邑也百
 官以職事從於王者也司馬之田六者畢至然則鄉
[018-10a]
 師於司徒之田而以旗物辨鄉邑鄉則六鄉矣而六
 遂無預焉邑則公邑矣而采地無預焉豈非鄉師之
 職不出於六鄉與○鄭康成曰前後屯車徒異部也
 ○黄氏曰即大司馬所謂前後/有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後者也
 賈氏曰田獵得大獸公之小獸私之有爭禽之訟鄉
 師斷之
 鄭鍔曰及當田之日用司徒大旗以致民於司徒既
 至則列而陳之慮其鄉邑難辨則用旗物以别之慮
[018-10b]
 其犯命不率則治其政令刑禁以防之慮其車徒或
 亂則巡其前後之屯以視之有敢犯命者必又戮以
 戒懼之及已田得禽或爭所獲則為之斷其是非曲
 直始焉戒之有素使民無倉卒失事之罪終焉治之
 有法使民無紛紜爭鬭之禍其法如此非惟民熟於
 坐作進退之節而有事於軍為司馬者亦無失律之
 愆矣
凡四時之徵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于市朝
[018-11a]
 鄭康成曰徵令有常者謂田狩及正月命脩封疆二
 月命雷且發聲○鄭鍔曰周家春夏秋冬有蒐苗獮
 狩之事皆徵令鄉遂之民而又有公旬用民之日有
 屬民讀法之日皆四時之常事臣民習知而素曉者
 也不煩號令之勞但振木鐸以徇之使聞其所警而
 自知可謂上素信於其下民習知於其政可以無為
 而治○王氏曰市朝衆所聚之地使皆聞而知之也
以嵗時巡國及野而賙萬民之囏古艱/字阨以王命施惠
[018-11b]
 鄭康成曰嵗時者隨其事之時不必四時艱阨饑乏
 也○鄭司農曰賙讀為周急之周○黄氏曰施惠即
 遺人鄉里之委積以恤囏阨鄉法本教其民相救相
 賙而上之徳意當先之故嵗時使鄉師賙其囏阨以
 上命施惠野自甸以往非鄉師所治欲使民皆識此
 意教法大抵皆自鄉推行之○易氏曰巡國及野/包六鄉之内外言也
 鄭鍔曰此施惠與司救同必使之稱王命以施布者
 明其恩出於天子也蓋民之感恩常在於囏阨之時
[018-12a]
 君之得民常本於賑貸之惠田氏執齊之政有意得
 民賦粟之際以私量貸而以公量收之故齊民知有
 田氏而不知有公齊卒為田氏所有為天下國家者
 詎可使恩出於臣下邪然則以王命施惠言於鄉師
 又於司徒言之聖人之意微矣
嵗終則攷六鄉之治以詔廢置
 鄭鍔曰非特鄉師考六鄉以詔廢置而已司諫縣師
 皆言以詔廢置者司諫以時書徳行道藝辨其能而
[018-12b]
 可任於國事者以考鄉里之治以詔廢置則所攷者
 人才之賢否也縣師三年大比則以攷羣吏而以詔
 廢置則所攷者夫家之衆寡也鄉師以攷六鄉之治
 以詔廢置其語同而意異然詔上以行升黜則一而
 已
正嵗稽其鄉器比共吉凶二服閭共祭器族共喪器黨
共射器州共賓器鄉共吉凶禮樂之器
 鄭鍔曰先王之世宮室車輿以為居衣裳冕弁以為
[018-13a]
 服尊爵俎豆以為器金石絲竹以為樂非特用之朝
 廷又用之閭里民日從事於其間耳聞而目見之所
 以知禮樂之意而成粹美之俗竊疑閭里之間何從
 有是器而用之及攷鄉師然後知六鄉之民俱合衆
 財以為之人衆則財用足財用足則器用備故觀其
 人所聚之衆寡各因其財力使制其器比五家耳財
 適足以制吉凶弔祭之二服故比集財為之而一比
 共用焉器則未能備也閭二十五家財適足以制簠
[018-13b]
 簋鼎俎之器故閭集財以為之而一閭共用焉族之
 百家財適足以制夷槃輁軸之器故族集財以為之
 而一族共用焉○鄭康成曰三者/民所以相共也至於射器則定其
 位有物課其功有算詔之有旌節之有鼓有弓有矢
 有侯有布用財多故合五百家之財而為之賓器則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
 有爵有罍有笙有瑟其用尤多故合二千五百家之
 財而為之然後共用也○鄭康成曰為鄉大夫/或時賓賢能於此州吉凶
[018-14a]
 禮樂之器即閭族黨州所共者是已○王昭禹曰吉/器非必祭器凡
 飲食冠昏之屬皆是凶器非必喪器凡干戈戚揚之/屬皆是禮樂之器非必賓射之器凡有其其於禮樂
 者皆是吉凶禮樂之器衆矣故集/一鄉之財為之然後足以供也然止於一閭一族
 一黨一州之用非可以用於鄉也鄉大夫或有一鄉
 吉凶禮樂之事不可取諸閭族州黨宜合一鄉之財
 為之不惟可足鄉官之用比閭族黨州有故而服器
 不備則鄉又為之移用以相補則事無自而廢禮行
 而教成矣鄉師稽其器焉慮其財不足而器不備禮
[018-14b]
 樂之事廢而不講故也然必於正嵗者豈非以春秋
 之祭酺祭禜㑹民而射于序索鬼神而飲酒之類皆
 用夏人之正故與後世禮樂之器縉紳大夫尚無能
 知而况欲民知之而成俗哉○王氏詳說曰鄉器有
 出於民者有出於公者比之吉凶二服閭之祭器族
 之喪器此出於民者也黨之射器州之賓器鄉之吉
 凶禮樂之器此出於公者也何以知其然邪曰以酒
 正之文約之而知之也蓋酒正有公酒之文夫鄉之
[018-15a]
 鄉飲酒州黨之鄉射皆得用公酒自族而下則春秋
 祭酺但自為酒以相酬酢耳夫所飲之酒出於公則
 所用之器亦出於公家之所為也所飲之酒出於私
 則所用之器亦出於私家之所為也豈非公事之小
 者私家之所易為公事之大者私家之所難辦今王
 昭禹以鄉器皆集民財而為之則是射也賓也吉凶
 禮樂也皆為行禮以教吾民而反取吾民乎又非周
 公行禮之本心也鄭氏謂比閭族黨之所謂吉凶二
[018-15b]
 服與夫祭祀喪器亦出於比閭族黨之所罰而為之
 案載師宅不毛者有里布田不耕者出屋粟里布屋
 粟不輸之於公而復用之於民亦仁政矣此族師閭
 胥皆以掌其罰為言者此也
若國大比則攷教察辭稽器展事以詔誅賞
 王昭禹曰六鄉之吏各主教其所屬之民或書其敬
 敏任恤或書其孝悌睦婣有學者或書其徳行道藝
 或攷其徳行道藝而勸之若此之屬無非教矣然教
[018-16a]
 之不明也常起於辭之不正辭茍不正則言偽而辨
 順非而澤飾智以驚愚訛言以惑衆將至於不可禦
 矣○易氏曰賢能出於鄉教之成也然有行僻而堅/學非而博者於此攷之則賢能見矣賢能稱於鄉
 辭之公也然有言偽而辨順非/而澤者於此察之則賢能審矣○賈氏曰稽器謂考
 鄉中禮樂兵器等○王昭禹曰吉凶賓軍凡備物致/用者○王氏曰稽其足否與良窳
 鄭康成曰展猶整具也○賈氏曰展事謂行事展省/視之知其善惡○王昭禹曰
 凡施於名物/者無非事也
 鄭鍔曰攷教則察其辭稽器則展其事設教而辭不
[018-16b]
 逆理制器而事不廢常是遵守法職而可賞者也教
 法頒於上而為非聖人之言器用制於鄉而有不舉
 之禮是違法曠職而可誅者也故以詔上而行誅賞
 則黜陟幽明又不特詔廢置而已
鄉老二鄉則公一人鄉大夫每鄉卿一人
 陳及之曰六鄉之地鄭氏謂在四郊中然秋官鄉士
 掌六鄉獄而云掌國中以此知不獨在四郊亦有在
 國中者所以置六鄉者以天子六軍七萬五千人出
[018-17a]
 於六鄉之中每家出一人以為定員供徒役之事故
 曰凡起役毋過家一人○王氏曰鄉老公也尊之於
 鄉憲其言行不累以事故稱老鄉老於司徒之官非
 屬而無職○易氏曰天下達尊三鄉老兼焉故在朝
 稱公在鄉稱老不列以職故上與天子坐而不為偪
 下與百姓相親而不為䙝惟道所在方其在鄉稱老
 則三年大比乃與鄉大夫帥其吏與其衆寡而行賓
 興賢能之禮則三公北面而州長百姓得與其列建
[018-17b]
 外朝之位則三公面三槐而州長衆庶亦在其後蓋
 州長即鄉大夫以下也百姓衆庶即前日賓興所帥
 之衆寡也道之所在下親乎民上親乎君超衆職之
 表而能宰制衆職者乎○禮庫曰周官之書三公無/職與王而論道蓋公議所自
 出至於命鄉論士鄉老以三公之貴而進退其間又/公議之所由定至於陳詩納言通工商士農之謗大
 抵不過下酌民言以/扶持公論於上耳○黄氏曰鄉大夫猶有職掌鄉
 老惟大比興賢能獻書于王則與焉所謂師也父兄
 也六鄉三公為之師書曰周公師保萬民舉其實也
[018-18a]
 ○鄭氏曰王置六鄉則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與王
 論道中參六官之事外與六鄉之教其要為民是以
 屬之鄉○陳君舉曰古者羲和分守四岳朝有大議
 必咨焉僉言師錫於是乎取則寰内亦𨽻所掌夏書
 六卿出將蓋鄉一卿也周制三公統六卿各治其一
 以倡九牧故周公畢公以太師保釐東郊而召公以
 太保率西方諸侯蓋二伯兼鄉老者方叔涖中鄉之
 師則卿為鄉大夫者與春秋傳宋右師令鄉而司徒
[018-18b]
 令隧管仲率齊士鄉十五公與高國各率其五雖損
 益非古而列國孤卿亦董鄉事所以中外相維而治
 出于一○周氏曰或謂鄉老是三公退朝謝事/者立朝則進退百官退閒亦搜舉賢能
 陳君舉曰鄉大夫卿也謂之大夫卿知進止之義大
 夫以智帥人者也進止所以事人帥人所以臨下列
 職於朝名之曰卿正其位也分治六鄉名之曰大夫
 非卑之也蓋掌鄉之政教禁令非以智帥人不可鄉
 大夫之職所以異於他官者以此
[018-19a]
 薛平仲曰先王内諸夏而外夷狄内京師而外諸夏
 而六鄉實置於國城之中以及於郊焉所以使天下
 之知所鄉方於此也所以風化之必自近者始故鄉
 之名所以立則其設官也容可得而易哉是以六官
 之建未聞三公之列于官也而於鄉則見之未聞六
 卿為之屬者而於鄉則見之以公卿之尊不嫌于下
 行六鄉之事則教化之務顧不重與雖然先王以三
 公為鄉老所以重教事而不以三公任其職者則道
[018-19b]
 徳之尊無非所以為教先王以六卿而為鄉大夫所
 以嚴教事而必以六卿聨其職者則自治而至於禮
 刑政事皆其所以為教
 陳君舉曰鄉遂官吏皆土居人也其大官如卿則朝
 臣兼之以下大夫命士之屬分㪚在各處且鄉遂之
 人勢不可兼者則各置焉
 劉執中曰王都之外百里之内為地四同而畫為六
 鄉專其徳行道藝之職則三公也六卿也中大夫三
[018-20a]
 十人也下大夫百五十人也上士七百五十人也中
 士三千人也下士萬五千人也上下相維禮義之俗
 成於六鄉而化天下之本立矣○薛平仲曰今見於
 鄉者下士且萬有八千八百六人焉則推而上之至
 於大夫祿廩稍餼將若何以共之乎六官之屬莫不
 各有府史胥徒今見於鄉者曾無一之具此焉則文
 書調度將何所責之不知鄉大夫於三年之大比所
 以使民興賢而使之出長使民興能而使之入治則
[018-20b]
 六鄉之大夫士大抵皆取諸此攷説見/遂大夫夫彼皆受田
 於六鄉者也則祿廩稍餼果何煩於上哉自鄉大夫
 受教法而頒之於鄉吏凡羣吏之周旋於鄉以行教
 事大抵皆身親之况夫鄉師居於教官之府而鄉吏
 之治惟其所令則府史胥徒其列之於彼者亦悉矣
 而文書調度又何煩於其下哉
鄉大夫之職各掌其鄉之政教禁令
 鄭司農曰萬二千五百家為鄉○王氏詳說曰案六
[018-21a]
 卿有正有貳有老皆以職稱如冢宰之職小宰之職
 宰夫之職是已其他官屬則不以職稱今鄉大夫非
 正非貳非老而以職稱何邪蓋六卿之正六命也曰
 貳與老四命也惟鄉大夫六人皆六命以掌六鄉之
 事雖為地官之屬其爵位實與六卿之正同况其上
 有鄉老又八命之公也每鄉公二人六鄉則三公矣
 三公無職事而職事預於六鄉若鄉大夫不以職稱
 而同於六鄉之屬則周公設官分職而尊卑小大之
[018-21b]
 序紊矣
 又曰鄉大夫云政教禁令州長云教治政令黨正云
 政令教治族師云戒令政事閭胥云閭之徵令比長
 云比之治六鄉之官尊卑不同故周公命官之意其
 輕重皆一字間也且地官掌邦教大司徒之職又不
 止於邦教而且及其土地之圖人民之數至於小司
 徒則掌建邦之教法矣鄉師則各掌其所治之教而
 聴其治矣若乃六鄉之吏閭胥比長則於政教之事
[018-22a]
 有所不足稱也初不過掌閭之政令與比之治而已
 鄉大夫州長則詳於教黨正族師則詳於政此政教
 之所以異也○呂氏曰鄉大夫各掌其鄉之政教禁/令州長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黨正各
 掌其政令教治古/者政教非二事也禁令為上政令次之戒令又次之
 徵令為下比長則於令又有所不足稱也
正月之吉受教灋于司徒退而頒之于其鄉吏使各以
教其所治
 賈氏曰教法若大司徒十二教以下其法皆受於司
[018-22b]
 徒已受得教法遂分與州長以下至比長使各教其
 所治○王昭禹曰六鄉之吏所受之教法出于鄉大
 夫鄉大夫所受之教法出于司徒司徒所受之教法
 出于天子上下相承所由者一道所識者一徳風俗
 烏得不同
以攷其徳行察其道藝
 林氏曰徳行六徳六行道藝六藝○王氏曰攷攷知
 其實偽察察見其精麤○王昭禹曰攷則案書而攷
[018-23a]
 之察則審視之察詳於攷
以嵗時登其夫家之衆寡辨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
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鄭康成曰登成也定也○劉氏曰昔未上籍今則籍/之謂之登以其初成丁也
 ○王昭禹曰族師職卑所統者寡故使之校其數然
 後登上其籍鄉大夫職尊所統者衆故登其籍不校
 其數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
 衆寡則使登其籍於大司徒也辨其可任者辨其力
[018-23b]
 强而可任以事者也○陳及之曰所謂任/者著名於六軍籍也○鄭康成
 曰國中城郭中也○黄氏曰國中張横渠謂自郊門/以内通為國中孟子曰臣聞郊闗
 之内野自甸以往大抵政令皆自鄉出推/行於甸稍縣都故鄉官多兼野法掌之
 黄氏曰征不言嵗而言七尺六尺者嵗雖登而身不
 及則為疾所謂痤短侏儒者也則舍之國中晚征而
 早舍為其近而役多野則早征而晚舍以其逺而役
 少○張氏曰國中以免者多役者少故晚征而早蠲/之貴者賢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多居國中
 故免/者多○王氏曰征之者以其材舍之者以其齒○王/昭禹
[018-24a]
 曰其材七尺六尺征之則以其材之强壯故可征其/齒六卜六十有五以上則以其氣體之衰所不征也
 ○鄭鍔曰征者謂任其力以給繇役也○賈氏曰所/征稅者謂築
 作挽引道/渠之役
 陳及之曰六鄉之民雖有定員至其征之執役貴者
 以下皆免非是六等則皆征之以此見六鄉七萬五
 千家特立此為國家武備耳或者見鄉中有師田行
 役之説遂謂軍役一切調發非矣
  愚案古者兵法與役法不同兵法自外及内如有
[018-24b]
  兵事先遣邦國不得已及遂又不得已及鄉若役
  法先内及外此先王均内外輕重之意
其舍者國中貴者賢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
 鄭司農曰舍者謂有復除舍不收役事也○劉氏曰
 貴者自命士以上賢者能者俊造學士○鄭司農曰
 服公事者謂若今吏有復除○陳及之曰謂/執技事上者疾者謂
 若今廢不可事者復之○鄭鍔曰王制謂升於司徒
 者不征於鄉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則賢能宜舍八
[018-25a]
 十者一子不從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五十不從力
 政六十不與服戎則老者宜舍自漢以來宗室及闗
 内侯皆復則貴者舍征之法也八十九十皆復羨卒
 則老者舍征之法也
以嵗時入其書
 鄭康成曰入其書者言於大司徒○鄭鍔曰繇役至
 勞民之事有征之者有舍之者不有書以備稽考則
 吏或以私意為姦役使必有不均之歎矣小司徒以
[018-25b]
 比法頒之六鄉使登衆寡六畜車輦所比者數也故
 以嵗時入其數鄉大夫所舍所征者則為書以登載
 之故以嵗時入其書
三年則大比攷其徳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
 劉執中曰大比謂比而求其徳行道藝○鄭康成曰
 賢有徳行者能有道藝者變舉言興謂合衆而尊寵
 之○王氏詳説曰周家作成人材之法何其詳且悉
 耶五家之比比有長初未有可書之事不過防其奇
[018-26a]
 衺而已五比之閭則書其敬敏任恤是於六行之中
 可書者二四閭之族則書其孝悌睦婣是於六行之
 中可書者四其於徳行道藝有所未備矣五族之黨
 書其徳行道藝然書之而未能攷之五黨之州又從
 而攷之攷之而未能賓興之五州之鄉於是而賓興
 之以見其人材之成也
鄉老及鄉大夫帥其吏與其衆寡以禮禮賓之
 王昭禹曰周官無三公之職以坐而論道異乎作而
[018-26b]
 行之此所以惟鄉大夫興賢能而三公與之矣蓋務
 引其君以當道者大人所以事君也樂得天下英材
 而教育之者大人所以治民者也吏謂鄉官衆寡謂
 鄉民○鄭氏曰衆寡謂鄉/人之善者無多寡也鄉官與民皆在明非出於
 上之私意所謂使民興賢能也○鄭氏曰以鄉飲酒
 之禮禮而賓之
 鄭司農曰賓敬也敬所舉賢者能者○鄭鍔曰行鄉/飲之禮而所舉
 之人特見賓異主人拜迎之於庠門之外而坐/之於西北方尊嚴之地則其榮寵可謂極矣
[018-27a]
厥明鄉老及鄉大夫羣吏獻賢能之書于王王再拜受
之登于天府内史貳之
 鄭康成曰厥其也其賓興之明日也○王氏詳說曰
 鄉舉里選之法在三代已不同夏商進士之制自鄉
 而升之司徒自司徒而升之學自學而升之司馬曰/進
 士始為有/官君子皆以逓推而以身至于天子畿内成周賓
 興之法初不過賓之於鄉而用之於鄉耳是未嘗逓
 推也又不過獻其書耳是其身未嘗至於天子之畿
[018-27b]
 内也○鄭康成曰獻進也○鄭鍔曰再拜之禮亦以
 表先王尊賢重道之意
 鄭康成曰王上其書於天府天府掌祖廟之寶藏者
 ○賈氏曰賢能之書亦是寶物故藏於天府
 鄭康成曰内史副寫其書者當詔王爵祿之時○朱/氏曰
 内史掌册命諸侯羣臣於賢能之書内史貳之謂副/本也古者封建諸侯内史讀册命之非特命諸侯亦
 以命在廷/詢其可否
 呂氏曰周禮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只看賓之
[018-28a]
 一字當時蓋甚尊士試攷前一段本度末數精詳具
 舉固不必説只看他賓興之三年大比獻賢能之書
 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貳之如此其重及
 至後世如棘圍如糊名若防寇盜然為士者須深思
 其故何古如此重後世如此輕當深究之三代時士
 惟進徳脩業上之人自求之故如此重又須看當時
 上之於士待之甚重而攷之則甚詳後世乃士求上
 之爵祿故上之人待之甚輕攷之又畧且如王制論
[018-28b]
 鄉秀士升於司徙曰選士司徒又論其士之秀者而
 升之學曰俊士然後方免其繇役大樂正又論造士
 之秀者升諸司馬曰進士這裏方可以受爵祿司馬
 政官也以其可使從政凡經四級然後始可從政然
 猶未也司馬又辨論官材論其賢者以告于王而定
 其論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一人之身未入仕之前凡經四級已入仕之後凡經
 三級經七級然後得祿其攷之之詳如此成周時見
[018-29a]
 得官爵皆天位天祿不敢輕授後世與之甚遽全以
 文字高下為進退蓋有一日之長決取終身之富貴
 此後之所以異於古也
退而以鄉射之禮五物詢衆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
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
 賈氏曰謂獻賢能之書于王退來鄉内○鄭康成曰
 以用也行鄉射之禮而以五物詢於衆民當射之時
 民必觀焉因詢之也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蓋觀者如
[018-29b]
 堵牆射至于司馬使子路執弓矢出誓射者又使公
 㒺之裘序㸃揚觶而語詢衆庶之儀若是乎○鄭司
 農曰詢謀也問於衆庶以寧復有賢能者
 黄氏曰和内志正也容外體直也主皮中也復曰和
 容中不驕不中不懾也興舞其節比於樂也○薛氏
 曰五物皆以射為主則和容之類乃鄉射之五物也
 射以觀人之徳而和為徳之末射以别人之行而容
 為行之末射不主皮而主皮為射之末射之節欲比
[018-30a]
 於禮而和容為禮之末射之文欲比於樂而興舞為
 樂之末皆六藝之中射之一藝也○易氏曰射以觀
 徳古者諸侯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于射宮大射猶
 然則鄉射為可知今以其禮推之凡射之儀天子與
 諸侯卿大夫尊卑雖異而皆發乘矢乘矢四矢也皆
 有樂以為之節射義所謂何以射何以聴是已蓋天
 子騶虞九節則四節以射五節以聴諸侯貍首七節
 則四節以射三節以聴卿大夫士采蘋采蘩五節則
[018-30b]
 四節以射一節以聴方其未射其聴審矣内志正而
 其節比於樂是之謂和外體直而其容比於禮是之
 謂容及其射也持弓矢審固而以中鵠為主鵠以皮
 為之是之謂主皮乘矢皆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
 禮樂交作而前之和容備焉是之謂和容及其已射
 皆有舞以為發揚蹈厲之舉是之謂興舞且射之物
 有五而其節有三曰和曰容見於未射之時曰主皮
 曰和容見於射侯之際曰興舞特見於既射之後此
[018-31a]
 射之序以此推鄉射其禮可攷矣
此謂使民興賢出使長之使民興能入使治之
 鄭康成曰言是乃所謂使民自舉賢者因出之而使
 之長民教以徳行道藝於外使民自舉能者因入之
 而使之治民之貢賦田役之事於内言為政以順民
 為本也古今未有遺民而可為治○賈氏曰賢者徳/大故遣出外或為
 都鄙之主或諸侯皆可也以其有徳行道藝故還使/教民以徳行道藝能者徳小不可以為大夫諸侯等
 故還入鄉中量徳大小以為比長/鄰長已上之官治民之貢賦田役○易氏曰賢者在
[018-31b]
 位則服休足以長民居於本所則分勢不足以相臨
 故出於其鄉以長之所以任其教也能者在職則服
 采足以治乎民居於他所則事情必至於不相諳故
 入於其鄉以治之所以任其事成周賓興賢能出於
 鄉不過賓之於鄉而亦用之於鄉此正所謂出使長
 之入使治之者也○禮庫曰此意甚好大抵一鄉利/病風俗善惡惟一鄉知之今一鄉
 之中有可推者因民興之而因以治民必能興利除/害與民周旋於比閭族黨之間可謂公天下之心自
 後世鄉舉里選之法壊如天下之官吏悉總於吏/部至吏部而受任者其為人賢不肖何自知之
[018-32a]
嵗終則令六鄉之吏皆㑹政致事正嵗令羣吏攷灋于
司徒以退各憲之於其所治之國
 鄭康成曰㑹計也致事言其嵗盡文書○易氏曰政
 其要也事其詳也
  愚案㑹政致事各有等級比長則致於閭胥閭胥
  則致於族師族師則致於黨正黨正則致於州長
  州長則致於鄉大夫鄉大夫又致於司徒六遂鄰
  長以上亦如之
[018-32b]
 鄭鍔曰嵗終則羣吏㑹其所行之政而來致其事者
 將以攷之而上於長貳故使之先自審也○史氏曰/贊小司徒
 也/正嵗令羣吏攷法于司徒○史氏曰稟/令而行也退而憲於
 其所治者○史氏曰憲之於治羣吏/又於鄉大夫而取法也以我所頒者或
 有可疑又使之自往而驗之致事於嵗終上奉時王
 之政也攷法於正嵗不失四時之正也○項氏曰必
 攷之者欲教無異法法無異義
大詢于衆庶則各帥其鄉之衆寡而致於朝
[018-33a]
 鄭康成曰大詢者詢國危詢國遷詢立君○鄭司農
 曰洪範所謂謀及庶民○王氏曰帥其鄉之衆寡則
 鄉官咸在焉若州長則所帥衆若閭胥則所帥寡○
 賈氏曰國有大事必順於民心故與衆庶詢謀則六
 鄉大夫各帥其衆寡而致於朝謂外朝三槐九棘之
 所○易氏曰衆庶超出乎利害之外而深察乎是非
 之理况漸陶乎司徒之教為有素其詢之也宜矣若
 小司寇外朝之位而州長百姓亦得與其後百姓即
[018-33b]
 六鄉所帥之衆庶
國有大故則令民各守其閭以待政令
 賈氏曰大故謂災變寇戎之事警急須人故鄉大夫
 令州長已下使民各守其閭○鄭康成曰使民皆聚/於閭胥所治處○呂氏
 曰各守其閭/則不擾亂
以旌節輔令則達之
 黄氏曰徵發雖有號令無節不達守法之嚴如此鄉
 大夫專行攷察行藝以興賢能而令民守閭之事參
[018-34a]
 焉鄉大夫皆卿也是為軍將○鄭鍔曰令出於口或
 得以偽為旌節則有合符之驗大司徒所謂令無節
 者不行於天下則使天下皆不得通鄉大夫所不達
 者特鄉閭之間而已
 
 
 
 
[018-34b]
 
 
 
 
 
 
 
 周禮訂義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