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0 周禮訂義-宋-王與之 (master)


[050-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訂義卷五十    宋 王與之 撰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鄭康成曰固國所依阻者也○鄭鍔曰記言城郭溝
 池以為固易言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固一耳既設
 掌固又有司險葢在野謂之險在國謂之固野之險
 則山川自然之形國之固則人所捍築以為防者也
[050-1b]
 鄭康成云國曰固野曰險觀掌固所掌乃城郭溝池
 樹渠是知王國之中人以為固矣
  愚案掌固司險不列於地官而屬於司馬不統於
  職方特專於一職者葢司馬所以統軍旅之重而
  要害之地皆攻守之大計必有所守則邊境無空
  虚之患
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
 劉執中曰浚溝之土所以為城也鑿池之土所以為
[050-2a]
 郭也溝池深於外則城郭固於内用其深以增髙也
 渠又在其外所以出水因之設固植木其上守固之
 材出焉○鄭康成曰樹謂枳棘之屬有刺者○王氏/曰古者有城守則樹焉國語所謂城守之木
 是也有溝涂則樹焉司險所謂設國之五溝五/涂而樹之以為阻固是也司險樹之掌固修之 鄭
 鍔曰城郭本於築者有時而傾溝池本於鑿者有時
 而塞樹則所植以為阻塞之木也渠則所導以通不
 行之水也渠有時而淺涸樹有時而枯槁則吾所依
 以為固者不足恃矣故掌固修之葢治壊之名也
[050-2b]
頒其士庶子及其衆庶之守
 鄭鍔曰有以修之無以守之無益也於是頒其士庶
 子與衆庶以守焉○王氏曰士者公卿大夫之適而
 已命者也庶子者國子之倅而未命者也衆庻則其
 地之人民逓守者也夫士庻子所使帥衆庶而頒其
 守則逺近均焉勞逸更焉○鄭鍔曰士庻子宿衞王
 宫之人使外與掌固之事者葢以所親信者守之○/黄
 氏曰士庶子守固與宿衞王宫同其事任霍光曰函/谷京師之固武庫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為關都尉
[050-3a]
 子為武庫令漢人猶識此意○王氏詳説曰宫伯云/士庶子之在版者謂守於王宫也此謂頒其士庶子
 之守謂守於城郭等處也賈氏謂士庶子不合在/城郭而掌固言此者兼掌士庶子宿衞之事失之
設其飾器
 鄭鍔曰守必有器如矛㦸之類器加以飾所以為觀
 美之容○李嘉㑹曰設器以為俻必設飾以為美觀/則險固之地斯壯而固矣如今門㦸之類
分其財用均其稍食
 王氏曰分其財用以給守事均其稍食以養守者○
 劉執中曰財用曰分隨地守之所用也稍食曰均計
[050-3b]
 功力之所當也○鄭鍔曰守必有財用金城湯池亡/粟不守故分之使無偏聚之處稍食
 守吏之禄廪其守/固則其給宜均
任其萬民用其材器
 鄭鍔曰萬民近地之民居近則自任其責○鄭康成/曰任謂以
 其任使/之也材則近地所出之財用○易氏曰材謂材/木可為楨榦者
 則土人所使畚築之具○易氏曰器謂器/械可備任載者守其地則
 用其材又用其器取之近地不勞於輸將出於民則
 人各便其習而不患其扞格如是則固可以長守矣
[050-4a]
 易氏曰周人守禦天概以民為固以人心為本設其
 飾器所以聳動觀聽之具而又分其財用則隨其地
 守之所當得均其稍食則計其功力之所當予凡此
 皆奮𤼵人心於平時之素也若夫城郭之所以為固
 者亦不過任萬民而用其材器使其地之人自為守
 而已
凡守者受灋焉以通守政有移甲與其役財用唯是得
通與國有司帥之以賛其不足者
[050-4b]
 黄氏曰凡守者皆受法于掌固故得通守政○鄭康
 成曰凡守者士庶子及他要害之守吏通守政者兵
 甲役財難易多少轉移相給也其他非是不得妄離
 部署○王昭禹曰甲兵有時而不足用則無以扞患
 力役有時而不足供則無以即工財用有時而不足
 給則無以同事以其有餘者移之以足一時之所頒
 不亦可乎若守者則不可移故曰唯是得通○易氏
 曰與國有司帥之則非掌固之所敢專帥之於掌甲
[050-5a]
 掌役掌財用之有司亦以賛其甲役財用之不足者
 ○鄭康成曰賛佐也○項氏曰所以/防其自妄予
 劉執中曰受法于掌固必通其守政不可執一隅而
 死其所守也與國有司帥其所移之物以賛其不足
 者此之謂通守政焉
晝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鼜音/戚以號戒
 易氏曰此掌固所設之法非其自巡也晝三巡則察
 其部伍之失次者○鄭康成曰巡行也行/守者為衆庶之懈惰夜事尤謹
[050-5b]
 故亦如之○劉執中曰此其守者受法於掌固也夜
 則不見其三巡故以鼜及號為信也○愚案鼜字/見鼓人鎛師
 易氏曰每巡必鼓鼜鼜即鼓軍事之鼖鼓也鼜其聲
 也號則呼其所守者之名○黄氏曰號即司馬/號名辨夜事者也戒則
 警其所守者之事
若造都邑則治其固與其守灋
 王昭禹曰上文所言皆王國之守固也若造都邑則
 治其固與其守法則都鄙之事○鄭康成曰都邑亦
[050-6a]
 為城郭○黄氏曰或曰鄙或曰畺守法詳焉
凡國都之竟音/境有溝樹之固郊亦如之
 鄭康成曰竟界也○鄭鍔曰外焉國都畺竟之上○/王
 昭禹曰王國/都邑之境則為之溝池種植樹木以為固四郊之
 内鄉遂之民所居也亦為之溝樹焉○黄氏曰/於是設關葢外
 焉環而守之則中邦可無意外之患
民皆有職焉
 鄭康成曰職謂守與任○鄭鍔曰國中也都邑也國
[050-6b]
 都之竟也近地之民各有職於所守之地非惟各愛
 䕶其國亦不患其力之不給○劉執中曰邊境之民/則受田以養之分地以
 任之使治溝種樹猶邊/洫者受田以治溝洫也
若有山川則因之
 鄭康成曰山川若殽臯河漢○賈氏曰殽若殽有二/陵臯若東成臯漢若楚
 之漢水河為四瀆之/宗又齊西有濁河
 王昭禹曰因之以為阻固也夫為髙必因丘陵為下
 必因川澤因其髙下自然之勢以為之阻固則用力
[050-7a]
 不勞而為備也易矣○楊氏曰因之不為城/郭溝池樹渠以為固也
司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薛平仲曰掌固所以先其在國司險所以詳其在野
 自國而野自野而疆逺近勢異今也先其國中之固
 而及諸野外之險則險固可恃而内外之勢立矣○/李
 嘉㑹曰晉悼公十年方理㑹得一虎牢/而後鄭人服以司險失職而鄭人得之
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
 鄭康成曰周猶徧也○王昭禹曰九州之圖山林川
[050-7b]
 澤之阻若職方氏所謂東南曰揚州其山鎮曰㑹稽
 其澤藪曰具區其川三江其浸五湖之類是也○鄭
 鍔曰易之坎指山川丘陵為地之險則險者地勢自
 然之阻非人所為固也九州之地各有險王者制御
 諸侯不可以不周知也使司險之官案圖以周知凡
 水絶壤斷之處山髙水深之所皆欲知之無遺也○
 鄭康成曰達道路者山林之阻則開鑿之川澤之阻
 則橋梁之
[050-8a]
設國之五溝五涂而樹之林以為阻固皆有守禁而達
其道路
 賈氏曰此五溝五涂而言樹之林以為阻固皆有守
 禁非遂人田間五溝五涂也此溝涂所作隨大小為
 之皆準約田閒五溝五涂溝上亦皆有道路以相支
 湊故以五溝五涂言之○劉執中曰王畿之内非鄉/遂都鄙之地可以田者為五
 溝五涂不可田者樹以林木用為險固/必因其地之民授之田使職其守禁○鄭康成曰
 樹之林作藩落也○項氏曰/以備不虞
[050-8b]
 楊氏曰知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者達其阻以
 為道路也達其道路而不設溝涂林木以為阻固非
 王公守國之義為之阻固而無守禁則湮茀而不治
 芻蕘者往焉其弊有不可勝言者雖有阻固不足恃
 矣又皆有守禁而達其道路○項氏曰皆有守禁而/達其道路則人不得以
 妄踰而有常行之道於/守固於往來兩得之矣
國有故則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屬守之唯有節者
達之
[050-9a]
 鄭康成曰有故䘮災及兵也○易氏曰守以道路為
 急阻以道路而後險為可恃使内外無禁往來不察
 而姦偽者邪慝者物之犯禁者人之有罪竒衺者或
 得乗間而入雖險猶無險也故司險於國有故則藩
 塞阻路而止行者
 鄭鍔曰已藩塞阻路則使其徒四十人守之○李嘉/㑹曰司
 險之屬胥徒止四十人其屬如何能守天下之險葢/有王官之屬有守地之民凡姓名屬乎上者則令守
 之/惟有節者則達焉而無旌節者不使得通也鄉大
[050-9b]
 夫於國有故則令民各守其閭以旌節輔令則達之
 者所掌止於六鄉之中也掌節凡通達於天下者必
 有節無節者有幾則不達所掌及於天下也此指王
 國險要之地而已○楊氏曰惟國有故時為然以備
 不虞非設險為國之常法也
 鄭鍔曰周家始都豐鎬其後周公有雒陽之卜以為
 後世有徳易以興無徳易以亡周公所恃以安周者
 不專於宅險也然設法守禦如此其備信夫王公設
[050-10a]
 險以守其國雖聖人亦不能已也
掌疆中士八人史四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鄭康成曰疆界也○易氏曰千里王畿畿之境謂之
 疆載師所言大都之田任畺地是已而邦國都鄙亦
 有畿疆之制大司徒所言制其畿疆而溝封之是已
 此官雖逸而以司險推之則掌王國之疆以及邦國
 都鄙之疆也審矣○賈氏曰守疆界亦禁戒之事故
 在此
[050-10b]
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史六人徒百有二十人
 鄭康成曰候候迎賔客之來者○鄭鍔曰讀候人之
 詩言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其官可謂卑矣詩人以為
 歌詠何也葢曹之共公不能用賢所謂賢人君子俱
 充何戈祋之役以送迎賔客而三百赤芾者乃皆服
 芾之小人也周人乃以上士六人為之葢待賔客之
 來往治其禮事亦所以懐逺人之道○黄氏曰其職
 各掌其方之道治其官上士六人則四方分為六鄉
[050-11a]
  愚案掌疆候人之職徒役特多古人於邊備嚴矣
 賈氏白亦是武事故在此
各掌其方之道治與其禁令以設候人
 鄭鍔曰境必有候所候不一處故曰各掌其方之道
 治○鄭康成曰國語曰候/不在境譏不居其方也○王昭禹曰道治道路之
 治治謂出入迎送治其事也禁謂止其所犯若傳所
 謂壊其館垣之類是也令謂令使為之若傳所謂教
 其不知恤其不足是也○鄭鍔曰凡扞衞防閑/禁其侵掠之類皆掌之○鄭
[050-11b]
 康成曰以設候人者選士卒以為之○賈氏曰選士/卒者即徒百二
 十人皆是甲士/步卒之内為之○王氏曰方各設其人以候有方治
 者致之送之
若有方治則帥而致于朝直遥/反及歸送之于竟
 鄭鍔曰或各以其方之事來質正於王朝以求治者
 則帥而致之於朝去則衞而送之於竟迎其往來之
 使致其勤也如是而春秋之世晉欒盈奔楚道周周
 西鄙掠之至盈訴諸朝王乃使候出諸轘轅此諸侯
[050-12a]
 所以不朝而王室卒至於陵遲定王使單襄公聘楚
 假道于陳候不在竟單子知其必亡是又不知先王
 設候人意
環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黄氏曰以環名官取巡邏周匝之義○王昭禹曰環
 之為物肉好一其肉好皆旋之而不可窮也環人之
 官巡察内外若環之終始相循而不窮○鄭鍔曰夏
 官環人掌軍中循環往來無所不察之事而秋官環
[050-12b]
 人則掌送迎賔客循環往來之事皆以循環往來為
 義軍中之環人有戰攻之事則置之非如秋官掌送
 迎之職○易氏曰在秋官者掌送逆邦國之通賔客/令其守涂地者為之聚柝謂之四靣環之可
 也在夏官者止於徒十有二人何以環之乎今攷簭/人九簭之名九曰巫環鄭氏謂簭可致師不此則以
 為致師之簭孟子曰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既/謂之天時非四靣環之之意環得天時之吉則其為
 簭名/信矣
掌致師
 王昭禹曰兵法曰善戰致人而不致於人夫我案兵
[050-13a]
 無動而致敵使來以逸待勞宜勝之矣○鄭鍔曰戰/必致師葢使
 環人犯敵以致吾必戰之志使敵人怒而求戰其致/之自我也左氏載晉楚交戰楚許伯攝叔樂伯致晉
 師之事司馬出師而敵人/不速出戰則環人致之
察軍慝他得/反
 鄭康成曰慝隂姦也視軍中有為慝者則執之○鄭/鍔曰
 茍有欲為姦於軍中者無以察之則變從中起而外/應敵人矣故掌察乎軍慝所以消姦惡於内○李嘉
 㑹曰察軍之姦謀隠而未彰者此上兵伐謀之意如/韓信伐趙知其不用廣武君策而後進師之類所以
 言之於/先也
[050-13b]
環四方之故
 鄭鍔曰若外焉有締交之人將攻于我師無以環之
 則變生於外四靣並至矣故又環送而巡之所以折
 衝而禦侮也
 易氏曰察軍慝則察其在我者環四方之故則環其
 在人者
巡邦國搏音/博音/牒
 王氏曰自此以下皆環人巡邦國之事○鄭鍔曰徧
[050-14a]
 巡四方而無不知有諜賊則反間或行焉又當巡邦
 國而搏其諜則無敢窺我師者矣○鄭康成曰諜/賊反間為國賊
訟敵國
 鄭鍔曰諸侯之國力足相敵不為辨其紛争之訟則
 有相攻擊之患以分我師之勢矣鄭康成謂敵國兵
 來則往與之訟曲直引齊國佐如晉論蕭同叔子事
 以為證環人仗王朝之威何為往與之訟耶葢訟敵
 國者往為決兩國之争○黄氏曰環人與候人聨官/夫事不治則訟訟不已必以
[050-14b]
 師已用師矣而猶訟之訟其曲使知而服之則師可/已也○劉執中曰訟敵人之過惡以激我師俾無不
 怒之/也
揚軍旅
 鄭鍔曰有不服之國已圍其邑不宣揚王國之威武
 以降之必至於多殺其人民此皆環人之職鄭康成
 引尚父鷹揚彼言揚者揚威武以待敵耳如環人又
 安能鷹揚哉以叔向平丘㑹觀之謂魯人曰寡君有
 車四千乗在牛雖瘠僨於豚上其畏不死乎環人宣
[050-15a]
 揚國威殆此類也
户江/反圍邑
 鄭康成曰圍邑欲降者受而降之春秋傳曰齊人降
 鄣○黄氏曰環人掌致師志於戰也而以降圍邑終
 焉不殺之仁也雖然受降如受敵斯亦當察故環人
 掌之
 易氏曰此六者非其徒十有二人之所能及必環人
 簭之而後舉此所以繼於致師之後
[050-15b]
挈壺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鄭康成曰挈讀如絜髮之絜壺盛水器也世主挈壺
 水以為漏○易氏曰挈壺之制不可攷以唐制推之/水海浮箭四匱注水始自夜天池入于日
 天池自日天池入于平壺以次相注入于水海浮箭/而上以浮箭為刻分晝夜計十二時每時八刻二十
 分每刻六十分箭四十八二箭當一氣嵗統二百一/十九萬一千五百分悉刻于箭上銅烏引水而下注
 浮箭而上𤼵至於晝夜之刻分至之候/冬夏長短昏曉隠見與周官晷影無差○鄭鍔曰或
 謂挈壺氏司漏刻以分隂陽晝夜宜與保章馮相同
 列乃列於夏官何耶以齊國風攷之襄公之時朝廷
[050-16a]
 興居無節東方未明而召羣臣至使之顛倒衣裳不
 顧時之早晚為挈壺氏者不能辰夜不夙則莫若是
 類正司晝夜之事若夫掌挈壺以令軍井挈轡以令
 舍挈畚以令糧此行師用兵之時舉以示師徒安得
 不列為司馬之屬哉
掌挈壺以令軍井挈轡以令舍挈畚音/本以令糧
 鄭鍔曰軍之所聚不可無井穿井及水則舉壺示人
 使見壺者知其地有井葢壺者所以盛水故也乗車
[050-16b]
 馬者必執轡止則解焉軍之所至或當舍止則舉轡
 示人使見轡者知當解鞍息馬葢舍則不執轡故也
 盛糧者必用畚軍於其地或當廪給則舉畚以示人
 使見畚者知其下有糧葢畚者盛糧之器故也是三
 者非挈壺之職皆有取於挈壺之義葢軍旅所屯號
 令難於相聞各以其物表之於事便於力省也○易
 氏曰飲食居處人之大欲存焉故因其令軍井而兼
 以令之是三者皆挈於竿首而表之雖軍衆不齊莫
[050-17a]
 不目擊而心㑹鄭氏所謂省煩趨疾是已
凡軍事縣音/𤣥壺以序聚柝凡䘮縣壺以代哭者皆以水
火守之分以日夜
 王昭禹曰縣壺以盛水分刻漏也○鄭康成曰擊柝
 兩木相敲行夜時也○鄭鍔曰軍中之守尤嚴於夜
 故行夜者必聚而擊柝以戒非常必更代而次序之
 使之適平縣壺為漏時至則代先後有倫非惟無獨
 賢之歎且使擊柝者不倦而事益嚴也野廬氏於賔
[050-17b]
 客至則令其地之人聚柝之修閭氏掌比國中之互
 柝者秋官環人賔客所舍則令聚柝宫正於宫中則
 擊柝而比之防患之術尤戒於夜況軍中乎○鄭康
 成曰代亦更也禮未大歛代哭○易氏曰守之以火
 則均其晷刻之多少守之以水則知其漏箭之遷易
 鄭康成曰分以日夜者異晝夜漏也漏之箭晝夜共
 百刻冬夏之時間有長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
 箭○賈氏曰此據漢法而言以器盛四十八箭各百/刻以壺盛水懸於箭上節而下之水水淹刻則為
[050-18a]
 一刻四十八箭者/取倍二十四氣也
及冬則以火㸑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鄭司農曰冬水凍漏不下故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謂
 沃漏也○薛氏曰以火㸑鼎使之不凝以火守壺使
 之不差施之於軍事所以嚴守警施之於䘮事所以
 嚴凶哀朝廷朝夕之禮亦常以是為節然春官雞人
 凡國事為期則告之時而此復特掌之挈壺氏者葢
 天子備官挈壺掌漏雞人告時諸侯則掌漏告時一
[050-18b]
 於挈壺氏而已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二人徒二十人
 薛平仲曰險固之守必有其本射人之屬是固王政
 之本務歟夫射者男子之事弧矢之利其為威天下
 也乆矣先王於大祭祀則有射於賔客則有射於燕
 飲則有射當君臣相事於禮文之交而不忘武事於
 弓矢之用此射人必以下大夫二人為之長者所以
[050-19a]
 重其本也○賈氏曰射武事故在此
掌國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靣孤東靣卿大夫
西靣
 黄氏曰此即司士朝儀之位射人掌公卿大夫其初
 命見於王則其位如朝儀之位而有摯故知其為初
 命始見也司士掌擯士者膳其摯是則士初命始見
 亦有摯矣此日視朝之朝所謂治朝也常朝司士掌/其位聴朝宰
 夫掌/其位聽治于此則曰治朝射于此則曰射朝康成謂
[050-19b]
 將射始入見君之位非也將射始入見君其位或當
 如此而何用摯哉經文自此以上未有射事是其設
 職不專為射也諸侯來朝國有吉凶慶弔之事即聴
 於此射人掌其戒/令詔相其事朝覲法見畢有所請治亦於此射/人
 掌其/治達故緫稱之曰諸侯在朝使射人專詔相之異於
 諸臣也大抵射人本掌選擇卿大夫故在國則使正
 其位等其摯㑹同朝覲則作大夫介凡有爵者大賔
 客則卿大夫從戒大史與大夫介大師則於此選將
[050-20a]
 焉將在車則主射故使治射儀以射名官此建官之
 本意也鄭徒見以射名官遂謂其職皆射事若以射
 名官其職獨為射而已則建官之意淺矣夫君射人
 師扶左僕人師扶右是亦為射乎
 賈氏曰三公北靣者君南靣答陽臣北靣答君三公
 臣中最尊故屈之使北靣答君之義孤東靣者西方
 賔位孤無職而賔客之也○鄭鍔曰三孤貳公𢎞化/特立無朋君不盡臣之故
 位乎西而東靣○王氏詳說曰朝士外朝之法孤卿/大夫同於西靣射人司士則孤東靣卿大夫西靣者
[050-20b]
 三孤無常職時乎與卿大夫同又時乎與卿大夫異/乗夏篆服希冕所以與之異也位九棘爵六命所以
 與之/同也卿大夫西靣者皆有職故在東近君居主位也
 ○鄭鍔曰卿大夫用事於朝者也其徳雖尊其職則/卑故位乎東而西靣純於臣道也自王南靣觀之則
 西靣者在王之左/東靣者在王之右○劉氏曰孤東靣卿大夫西靣朝
 廷之序以右為尊○鄭鍔曰或謂宰夫言正三公六
 卿大夫羣吏之位而司士又正朝儀之位王南靣三
 公北靣孤東靣射人又正之何耶葢治朝之位王日
 視朝司士掌之而宰夫治其不法者以肅其儀爾射
[050-21a]
 人專夫賔射之位然君南靣三公孤卿或北靣或東
 西靣不以為賔之故而亂之也
其摯三公執璧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鴈
 王氏曰三公執璧則以有君之體而不致其用也○/薛
 氏曰公之爵一也或曰執璧或曰執桓圭者公雖無/異命然或在朝或在國在國則逺君逺君者其勢伸
 故以九命而執圭在朝則近君近君者其勢屈故以/八命而執璧猶之月焉逺日則為望近日則為晦古
 人謂日有君道月/有臣道者此也○王昭禹曰三公事道也王之所
 承有弗敢臣也宗伯之摯不序於其職而射人以主
[050-21b]
 賔射為先則三公之摯言於此亦以見賔而弗敢臣
 之意○易氏曰孤執皮帛以其有衣被文采之義卿
 執羔則羣而不失其類大夫鴈則夙夜奉上而不懈
 其義○黄氏曰司士朝儀之位亦無士王與諸侯賔
 射士位卑而不獲預故無位於朝禮記所謂朝不坐
 燕不與是也○賈氏曰下文豻侯二正則士/得自行賔射不得與君賔射矣
 賈氏曰儀禮諸侯有燕朝及射朝不見正朝周禮天
 子有射朝正朝不見燕朝諸侯射朝與燕朝位同則
[050-22a]
 天子燕朝亦與射朝位同諸侯正朝亦與射朝位同
 是天子諸侯三朝名自同故鄭引儀禮互見為義
諸侯在朝則皆北靣詔相息亮/反其灋
 鄭康成曰謂諸侯來朝而未歸王與之射於朝者皆
 北靣從三公位○劉氏曰三公輔弼之長諸侯方州
 之長故皆北靣以正臣禮○黄氏曰外朝諸侯東靣/賔之也治朝諸侯北靣臣
 之/也○賈氏曰法謂在朝進退周旋拱揖之儀○王昭/禹曰謂
 朝射之/法也
[050-22b]
若有國事則掌其戒令詔相其事
 鄭鍔曰賔射之時或有國事掌其戒令以諭告之使
 致其嚴矣又從而詔相其事慮其出封之久或不知
 國事之始末也○鄭康成日謂王有祭祀之事諸侯/當助其薦獻也戒令告以齋與期○
 黄氏曰國事不止祭祀戒令亦不止齋與期凡事皆/有戒令士之戒令司士掌之國于戒令諸子掌之然
 則公卿大夫戒/令射人掌之歟
掌其治達
 鄭鍔曰若有所治之事將以上達于王則掌為之達
[050-23a]
 之慮其自外而來朝左右之臣或壅蔽之使其情不
 得以上通也○鄭康成曰謂諸侯因與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達之於王王有命又受
 而下之○王昭禹曰上治達乎下若告命之屬/是也下治達乎上若諸侯之復萬民之逆也○王
 氏曰射之為道利以直達有括則不至治達如之故
 掌治達者在射人也
以射灋治射儀
 黄氏曰自此以下則射事也射法自王而下各有其
 法故以射法治射儀射法必自射人出故射人雖不
[050-23b]
 掌士而士之法儀具焉○王昭禹曰射之法不可以/不正射之儀不可以不文先
 王因其度數而制之以為法因其動容而制之以為/儀自王而下其耦或六或四或三其侯或二或一其
 樂歌則異節以至其容其獲其正皆有多寡之差焉/此射之法也又烏有不正哉以是法而治之其效見
 於内志正外體直持弓必審持矢必固揖遜有度卑/者不得以抗尊升降有序先者不得以居後其為儀
 也又烏有/不文哉
 鄭康成曰治射儀謂肄之也
     緫論三射
 陳及之曰射有三等有大射有賔射有燕射所謂大
[050-24a]
 射者王將有郊廟之事於射宫擇諸侯及羣臣與邦
 國所貢士可以與於祭者而與之祭司裘曰王大射
 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
 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射人云王大射則以貍步
 張三侯梓人云張皮侯則春以功凡此皆大射也所
 謂賔射者謂諸侯來朝王與之射以燕樂之射人云
 王以六耦射三侯三獲三容眡瞭云賔射則奏鐘鼓
 梓人云張五采之侯則逺國屬凡此皆賔射也所謂
[050-24b]
 燕射者王與羣臣燕飲而射也梓人云張獸侯則王
 以息燕郷射記曰凡侯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
 質大夫布侯畵以虎豹士布侯畵以鹿豕凡畵者丹
 質此謂燕射也○王氏詳説曰司裘所言諸侯内諸/侯之大射也射人所言諸侯外諸侯
 之賔射也○陳氏曰大射在廟則賔射在朝可知/賔射在朝則燕射在寢郷射州射在序亦可知也
王以六耦
 賈氏曰古之射者行同能耦則别之以射而勝者則
 飲不勝者此射之所以有耦○易氏曰大射則大司
[050-25a]
 馬合諸侯之六耦○鄭鍔曰王耦之數十/二所以法天之大數若賔射則
 諸侯與王射而合卿大夫以為六耦以至諸侯之四
 耦卿大夫士之三耦亦各以等殺而辨
食亦反/下同三侯
 王氏詳説曰荆公以司裘之虎侯熊侯豹侯即射人
 之三侯司裘之熊侯豹侯即射人之二侯司裘之麋
 侯即射人之一侯陸農師謂王射三侯於侯内以五
 采畵正諸侯二侯以二采畵正卿大夫一侯以二采
[050-25b]
 畵正其説皆失之司裘所言者大射也射人所言者
 賔射也梓人曰張皮侯而棲鵠則大射之侯也又曰
 張五采之侯則賔射之侯也又曰張獸侯則燕射之
 侯也司裘言侯而及鵠射人言侯而及正○鄭鍔曰/大射之侯
 用皮飾其側則以皮為鵠賔射之侯用/皮飾其側則以五采為正此所以不同射人所謂三
 侯當如康成謂五正三正二正之侯也諸侯二侯即
 三正二正之侯也卿大夫一侯則二正而已若以司
 裘之熊侯豹侯而降殺之則梓人所謂皮侯與五采
[050-26a]
 之侯何别乎若謂天子之侯皆五正則是天子與諸
 侯卿大夫射而同其侯矣臣下與天子角勝負可乎
 當從康成之説謂異其侯葢上得以兼下下不得以
 僣上也○陳君舉曰王大射張三侯乃是養人主不
 争之徳以萬乗之尊下與諸侯羣臣射射有中否則
 有勝負使人主有争勝負之意則不可故特設三侯
 於侯道九十弓之地一侯髙一侯其侯又廣其弓又
 良又有相助之者則易為中雖以優至尊乃是養其
[050-26b]
 不争之徳諸侯二侯亦此意諸侯於其國大射亦張
 三侯
三獲三容
 鄭鍔曰射必有人執旌以告獲每侯用一人故三侯
 而三獲其名曰獲獲者得之難謂中侯難也射必有
 容其制如屏風一名曰乏矢力竭於此告獲容身於
 此以為隐蔽也每一侯用一容故三侯而三容○易/氏曰
 獲即數中之旌服不氏執之以待獲也/容即蔽身之乏服不氏待獲而居乏也
[050-27a]
樂以騶虞九節五正音/征
 鄭鍔曰樂用騶虞天子之射雖志於中然以仁心愛
 物為主故也○愚案騶虞/又見樂師○鄭康成曰九節七節五
 節者奏樂以為射節之差樂記曰明乎其節之志不
 失其事則功成而徳行立○賈氏曰九節者侯道九/十弓七節者侯道七十弓
 五節者侯/道五十弓
 鄭司農曰正所射也詩曰終日射侯不出正兮○鄭
 康成曰考工梓人職曰張五采之侯則逺國屬逺國
[050-27b]
 謂諸侯來朝者也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
 正也射者内志正則能中焉畫五正之侯中朱次白
 次蒼次黄𤣥居外三正損𤣥黄二正去白蒼而畫以
 朱緑其外之廣皆居侯中參分之一中二尺○王氏/詳説曰
 鄭司農謂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孔叢子謂張布謂之侯侯中謂之鵠鵠中謂之正
 正方二尺正中謂之𣙗𣙗方六寸夫大射之禮重於/賔射賔射之禮重於燕射若從司農孔叢子之説鵠
 中有正正中有𣙗則是賔射燕射重於大射矣鄭康/成謂大射之侯用鵠賔射之侯用正燕射之侯用質
 以梓人攷之康成之説為長○圖説曰大射射鵠賔/射射正郷射射質而燕射則因郷射之侯郷射禮曰
[050-28a]
 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則郷射射質之證也/燕射必因之者葢諸侯之射必先行燕禮大夫之射
 必先行郷飲酒之禮故射侯相因鄭氏注/儀禮以燕張獸侯郷射當張采侯誤矣○鄭鍔曰
 或謂大射名曰鵠賔射名曰正何耶葢大射擇士故
 取於鵠鵠之言直也所以直己之志人君中之可以
 為君鵠人父中之可以為父鵠以直其志為義若夫
 賔射取於尚文徳以懐賔客故以五采為之所尚者
 文而已故曰張五采之侯則逺國屬
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獲二容樂以貍首七節三正孤
[050-28b]
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獲一容樂以采蘋五節二正
士以三耦射豻五旦/反侯一獲一容樂以采蘩五節二正
 鄭鍔曰諸侯在國賔射則四耦而射二侯熊豹也樂
 用貍首之詩以㑹天子為義也三節以聽四節以射
 其正則去𤣥黄而用三色也孤卿大夫自與其賔射
 則三耦而射一侯糜侯也樂用采蘋以能循法度為
 貴也一節以聽四節以射其正則去白蒼而畫以朱
 緑也天子元士在家賔射用三耦而射一侯豻侯也
[050-29a]
 豻胡犬也犬之能守者莫如胡犬之良士以守節事
 君為義故射豻侯或謂司裘言天子諸侯卿大夫之
 侯而不及士射人乃有射豻侯之法何也葢司裘所
 言者大射也射人所言者賔射也士無大射而有賔
 射故於正特言豻侯以有賔射而言也其侯則用二
 采以為正與孤卿大夫同樂用采蘩以能守職為貴
 也侯不同而正與節皆同葢士之位去卿大夫為不
 逺其禮可以與之同○孫氏曰自諸侯卿大夫等而
[050-29b]
 下之莫不有别而所歌之詩亦使之各諭其志而安
 其守然後雍容禮遜之交修乖争陵犯之不作信可
 以觀徳矣
若王大射則以貍步張三侯
 鄭鍔曰射之侯梓人為之司裘共之射人張之其張
 也必用貍步為法射人主賔射嫌於張大射之侯不
 貍步也故併言及之大射如此則賔燕之侯可以類
 推○鄭司農曰貍步謂一舉足為一步於今為半步
[050-30a]
 ○李嘉㑹曰貍步再舉則為六尺一弓六尺九十/弓七十弓五十弓者象貍步之弓以定逺近也
 鄭康成曰貍善搏者也行則止而擬度焉其𤼵必獲
 是以量侯道法之○鄭氏儀禮説曰設侯之次大侯/則在東參次之干次之使宻不至
 相掩踈足以射其勢參差相入是謂貍步此非謂射/者之志謂張之者之法也鄭氏以為射當如貍之擬
 物何預於/張侯乎侯道者各以弓為度九節者九十弓七節
 者七十弓五節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長六尺大射禮
 曰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是也○圖説曰陳禮書/曰儀禮大射曰大
 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即所謂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皆五十弓者也葢王射虎侯則於熊豹為大故
[050-30b]
 一名大侯詩所謂大侯者虎侯也參即熊侯言其參/於虎豹之中也干即豹侯言其以下干上而又繼熊
 虎之/後也
 黄氏曰自此至佐司馬治射正皆蒙大射射人雖主
 射法無賔燕射文大射射法皆射人掌之射人典法
 之官也侯正樂節通乎賔燕貍步張侯服不氏待獲
 射鳥氏取矢太史數射中司馬治射正官具物備足
 為射法賔燕略具於此矣小臣職曰賔射掌事如太僕
 之法則賔射太僕亦不掌也
[050-31a]
王射則令去侯立于後以矢行告卒令取矢
 鄭司農曰射人主令人去侯所而立于後○賈氏曰/負侯之人
 服不/氏也○鄭鍔曰射已張侯獲者執旌以負之不使去
 侯以避矢則有誤殺傷人之過○鄭司農曰以矢行
 告射人主以矢行髙下左右告于王大射禮曰大射
 正立于公後以矢行告于公下曰留上曰揚左右曰
 方○鄭鍔曰射以中為主王弓已𤼵不告/以矢之髙下左右則王不知其中否○王昭禹
 曰射畢令射鳥氏取矢也故射鳥氏曰射則取矢矢
[050-31b]
 在侯髙則以并夾取之
祭侯則為位
 鄭鍔曰射既設侯則祭其神司馬實爵以獻服不氏
 既受獻則於侯所北靣而祭之○李嘉㑹曰賔射大/射祭侯之禮一同
 射人主為之位者以其知儀位故也○王氏曰侯而
 祭之則神無不在而君子無所不用其至○易氏曰
 梓人祭侯之禮其辭則欲諸侯之寧侯也
與大史數所主/反射中
[050-32a]
 鄭康成曰射中數射者中侯之筭也大射曰司射○/賈
 氏曰大射諸侯禮謂之/司射天子謂之射人適階西釋弓去扑襲進由中
 東立于中南北靣視筭
 賈氏曰大史數筭射人但視之耳○王昭禹曰必與
 大史則以大史凡射事飾中舍筭執其禮事故也○/李
 嘉㑹曰筭之多寡太/史治之以定黜陟○鄭鍔曰射人與之共數葢專
 掌射法故也
佐司馬治射正
[050-32b]
 鄭鍔曰射必有正梓人張之大司馬治之射人則掌
 其事司馬合諸侯之六耦射人則掌其五正三正之
 法故也○黄氏曰正猶政也孔子射於矍相之圃射/至於司馬則司馬主射故也○鄭氏曰射正
 射之法儀○賈氏曰若命去侯命取矢/乘矢之等皆當佐之治者預習之也
 易氏曰於大史言與於司馬言佐尊卑之序
 王氏詳説曰天子有射人諸侯有司射皆所以治其
 射儀也負侯者服不氏令之者射人也取矢者射鳥
 氏令之者射人也祭侯服不氏為之位者射人也數
[050-33a]
 射中者有大史在而射人又與焉治射正者有司馬
 在而射人又佐焉知此則知射人之官為尊故以下
 大夫為之
祭祀則賛射牲相孤卿大夫之灋儀
 易氏曰祭祀之禮以牲為重視牲分牲養牲巡牲見
 於未祭之先將祭之時則夕牲展牲牽牲射牲割牲
 無非禮者射人所掌則射牲之禮而已國語曰禘郊
 之事天子必自射其牲此雖天子自為之曰王昭禹/ 祭祀王
[050-33b]
 必親射牲示誠敬/之盡親其事也方其迎牲於門則君執紼卿大夫
 從士執芻至於君親射牲而孤卿大夫咸與焉此射
 人相孤卿大夫之法儀以其掌射法治射儀故也○
 鄭鍔曰射人賛之謂賛之以射禮也當射牲之時孤
 卿大夫從王以射明其射法又相其射儀所謂以射
 法治射儀也
㑹同朝覲作大夫介凡有爵者
 賈氏曰作使也○黄氏曰/作興起之○鄭康成曰有爵者命士
[050-34a]
 以上不使賤者○鄭鍔曰王出而㑹同諸侯來而朝
 覲王使公卿有事焉當用大夫以為上介其凡有爵
 者以為衆介射人則作之○易氏曰射人則以法儀
 而作之
 黄氏曰自此以下至大喪作卿大夫掌事皆因事定
 其材等以待進退○李嘉㑹曰凡此數端掌之射/人屬於司馬所以辨論官材
大師令有爵者乘王之倅七内/反
 鄭康成曰倅車戎車之副○易氏曰大師王乗戎路
[050-34b]
 其廣闕苹輕之倅不可虚位故以有爵命士以上乗
 其倅○王昭禹曰士/卑不嫌於特尊
 鄭鍔曰或作之又或令之良由於賔射之時掌孤卿
 大夫之位故耳
有大賔客則作卿大夫從才用/反
 鄭康成曰作者選使從王見諸侯
戒大史及大夫介
 鄭康成曰戒其當行者覲禮曰諸公奉篋服加命書
[050-35a]
 于其上升自西階東靣大史氏右○王昭禹曰太史/與事者以太史主
 協禮事/故也○鄭鍔曰卿大夫從王以見諸侯則射人作
 之公卿有事於諸侯而介以大史及大夫則射人戒
 之重賔客之禮也
大喪與僕人遷尸作卿大夫掌事比毗志/反其廬不敬者
苛罰之
 鄭康成曰僕人大僕也僕人與射人俱掌王之朝位
 王崩小歛大歛遷尸于室堂朝之象也檀弓曰扶君
[050-35b]
 卜人師扶右射人師扶左君薨以是舉○黄氏曰射/人大僕皆法
 度之/事○易氏曰卿大夫掌朝位之事則射人作之
 賈氏曰比其廬當比其本服親踈及貴賤○鄭康成
 曰苛謂詰問之
 鄭鍔曰此言作大夫介作卿大夫從作卿大夫掌事
 皆以作為言葢命之使行者王也射人則作之謂作
 而起之也㑹同朝覲賔客大師大喪之禮初無與於
 射而掌於射人取其射之法儀而已
[050-36a]
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鄭鍔曰物之不易服者莫如猛獸設官以服之名服
 不氏言能服其不服所以示王朝之威無所不能服
 也○黄氏曰射人與司士諸子聯職而以服不氏以
 下參其間終射義也○李嘉㑹曰夏南方也南方屬
 鳥故自服不氏以下數官繼於射人之後
掌養猛獸而教擾之
 鄭康成曰猛獸虎豹熊羆之屬擾馴也○鄭鍔曰徒
[050-36b]
 能養之不能教擾之使馴則傷人而為害矣教者教
 以服習進退之節擾者所以擾馴其心
 陳及之曰鳥獸在山澤則適其性為人所養則失其
 所教擾之使不至於夭閼無腥臊羶香之病則可以
 奉祭祀供肴羞矣若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
 物亦其類焉充人賛碩牲肆師之省牲皆始也阜蕃
 教擾之不失其性則奉以告神乃無媿詞也
 王昭禹曰鳥獸草木無不治然後為政之至故舜命/益作虞則曰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則養猛獸而教擾
[050-37a]
 不為/過矣
凡祭祀共猛獸
 鄭鍔曰祭祀欲備四海九州之美味故獸雖至猛茍
 中膳羞者無不共焉如獸人冬獻狼之類是也養之
 者所以待用爾故於祭祀之時則共之以其養之有
 素故也
賔客之事則抗皮
 鄭鍔曰賔客以虎豹之皮為庭實必布於庭服不氏
[050-37b]
 則抗舉其皮以示王朝之威虎豹之為物雖則猛不
 可制吾猶得而舉之先儒引聘禮有司二人○賈氏/曰二人
 即服/不氏舉皮以東者以證抗之為舉也不鄭司農曰服/ 氏主舉藏之
 抗讀為亢/其讎之亢
射則賛張侯以旌居乏而待獲
 鄭司農曰賛佐也大射禮命量人巾車張三侯○王
 昭禹曰凡射侯共於司裘張於射人服不氏賛射人
 張之也○鄭鍔曰使服不氏賛之者以其力足以服
[050-38a]
 不服故雖熊虎豹之物皆能張之也
 杜氏曰乏讀為匱乏之乏待獲者所蔽○愚案乏/字見車僕
 鄭鍔曰執旌所以為表識居乏所以自隱蔽執旌居
 乏待射者之中則舉旌以唱獲
 王氏曰抗皮賛張侯待獲皆服不服之意故服不氏
 掌之
食亦/反鳥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賈氏曰射鳥亦武事故在此○黄氏曰服不氏待獲
[050-38b]
 射鳥氏取矢各因其類○李嘉㑹曰二職兼焉/明射筭之不可茍也
掌射鳥
 鄭康成曰鳥謂中膳羞者鳬鴈鴇鴞之屬○王昭禹
 曰掌畜共膳獻之鳥則射鳥氏掌射鳥亦以共膳獻
 之用然掌畜以養鳥而共之射鳥氏以射鳥而共之
 陳及之曰射鳥氏掌射鳥羅氏掌羅鳥鳥所以備祭
 祀肴羞之用二官非宂也不特此庖人之共喪紀之
 庶羞賔客之禽獻膳夫之饋羞用百有二十品悉取
[050-39a]
 于是
祭祀以弓矢敺起俱/反烏鳶凡賔客㑹同軍旅亦如之
 鄭鍔曰射鳥氏之設又非為供膳羞之用及祭祀賔
 客軍旅㑹同之時用弓矢以敺之其所敺者特烏鳶
 而已葢烏鳶之為物翔於野外而下食烏能汙人鳶
 善鈔物於人所聚之地祭祀之兆域在郊野之外吾
 將致潔乎鬼神而彼敢乗便攫拏或以不潔汙之則
 吾事神之禮不謹矣詎可不敺而逺之若夫賔客㑹
[050-39b]
 同軍旅之時非惟有殺牲告神之禮畏其汙也亦以
 為衆之所聚防其不潔也○賈氏曰㑹同皆有盟詛/之禮殺牲之事軍旅亦有
 斬牲巡陣之事/故須敺烏鳶
射則取矢矢在侯髙則以并夾取之
 鄭司農曰王射則射鳥氏主取其矢矢在侯髙者矢
 著侯髙人手不能及則以并夾取之并夾鍼箭具夾
 讀為甲司弓矢職曰大射燕射共弓矢并夾○薛氏
 曰儀禮大射則取矢以小臣郷射則取矢以子弟周
[050-40a]
 官必以射鳥氏以其視髙者審歟
 王氏曰先王置官大抵兼職射鳥氏雖無所兼其所
 射以共賔祭膳獻亦足以償禄矣使敺烏鳶以并夾
 取矢雖若不急然上下無乏事則以事為之制故也
羅氏下士一人徒八人
 鄭康成曰能以羅網搏鳥者郊特牲曰大羅氏天子
 之掌鳥獸者
 鄭鍔曰烏鳶烏鳥之類其物則同所用以取之物則
[050-40b]
 異烏鵲之卑飛者則為羅以取之其髙舉不可以羅
 者則射之也○賈氏曰羅鳥亦武事故在此
掌羅烏鳥
 鄭康成曰烏謂卑居鵲之屬○王昭禹曰烏以羣集
 雖人所惡亦可取而備用故羅氏掌羅烏鳥而掌畜
 掌養鳥則羅氏取之而掌畜養之也
蜡則作羅襦汝俱/反
 鄭康成曰作猶用也蜡建亥之月此時火伏蟄者畢
[050-41a]
 矣豺既祭獸可以羅網圍取禽也王制曰豺祭獸然
 後田又曰昆蟲已蟄可以火田今俗放火張羅其遺
 教○薛氏曰漢書云人皆一襦吾獨五襦晉史云先
 且作襦後當作袴帬襦襠婦人之飾也郊特牲言嵗
 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四方諸侯草笠而至大
 羅氏天子掌鳥獸之官致鹿與女戒諸侯曰好田好
 女者亡其國然以禮屬民而飲酒存國家之大體豈
 可真致鹿與女哉以鹿不可致故作羅以示之女不
[050-41b]
 可致故作襦以示之耳○鄭鍔曰致鹿與女非必用/鹿與女也葢用取鹿之具與
 婦人之裙襦而已用羅襦以示之者羅以戒其好田/也襦以戒其好女也然使羅氏作之而已先儒以羅
 襦為一物殆未之思歟○李嘉㑹/曰襦細宻之羅惟國將蜡則共之
音/仲春羅春鳥獻鳩以養國老行羽物
 易氏曰中春蒐田非羅弊之時故以火弊而搜取其
 物之不字乳者此言羅春鳥何也以奉至尊為主而
 已其次則獻鳩以養國老又其次則頒羣臣而謂之
 行羽物此外一毫不可以輕取○鄭鍔曰射鳥氏泛
[050-42a]
 言掌射鳥而下乃言敺烏鳶此指言羅烏鳥又言獻
 鳩鳩固禮物之所須也須羅而後得
 陳及之曰天子之於老也其所養者三國老也庶老
 也死政者之老也貴胄謂之國子與庶人之俊者同
 其學所以一道徳國老與庶老異其學所以别分義
 記之所言四代養老是也而又有死政之老焉故羅
 氏獻鳩以養之者國老也司徒以保息養之者庶老也
 司門以財養之者死政之老也若夫外饔酒正稾人
[050-42b]
 所謂耆老者緫三者而言之也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鄭康成曰畜謂歛而養之○鄭鍔曰射鳥氏射其髙
 舉之鳬鴈羅氏羅其卑飛之鳥鵲此則畜其可以畜
 養者如鵝如鶩之類皆是也
掌養鳥而蕃阜教擾之
 鄭康成曰阜猶盛○鄭鍔曰養之欲其阜大而蕃多
 教之使之服習而馴擾如雞之可以為牲鳬鴈之可
[050-43a]
 以為羞鷺之羽可以為翿翟之羽可以為旌旗之飾
 鳩之可以養老其小小羽物仲春仲秋用以賜臣下
 皆邦國所須而不可闕者安得不畜之以待不時之
 須乎掌畜之設殆若此
祭祀共卵鳥
 鄭鍔曰共其生卵者以卵亦可薦故也○劉氏曰鵝
 鶩雞鴨皆有卵之鳥○王氏曰/共卵及鳥
嵗時貢鳥物
[050-43b]
 王氏曰物與獸同義翠毛羽翮之屬是也○鄭鍔曰
 因時而獻新
共膳獻之鳥
 鄭康成曰雉及鶉鴽之屬○王昭禹曰王之膳羞賔
 客之禽獻之類皆掌共之
     緫論
 鄭鍔曰先王置官欲其簡而不冗自服不氏以下或
 教猛獸或射飛鳥或羅烏鵲或養畜鳥葢一官可以
[050-44a]
 兼數職也今物有其官意謂禮不可以簡而廢茲四
 官者其事固微然所掌者供鬼神之祭祀有之供人
 君之膳羞有之供賔客之禽獻有之設官以備物物
 備而禮舉凡以嚴國體而尊天王也孰為冗且濫耶
 
 
 
 
[050-44b]
 
 
 
 
 
 
 
 周禮訂義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