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178-1a]


卷一百七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七十七
            宋 王應麟 撰
 食貨
屯田


 漢文帝募民耕塞下已有屯田之說武帝屯渠犂始
 有屯田之規成於昭宣廣於魏晉而極盛於唐大抵
 漢之屯田以兵唐之屯田以民歴代或民或兵蓋不
 一也
[178-1b]


漢屯田渠犂 屯田輪臺 屯田車師 屯田



莎車 屯田烏孫


西域傳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犂師行三十
二年海内虚耗征和中貳師將軍李廣利降匈奴上既
悔逺征伐捜粟都尉桑弘羊與丞相御史奏言故輪臺
以東捷枝渠犂皆故國地廣饒水草有溉田五千頃以
水經注西至姑墨六百七十里川水又東南流逕于輪臺之東可遣屯田卒詣故輪
[178-2a]
臺以東置校尉三人分䕶各舉圖地形通溝渠益種五
穀張掖酒泉遣騎假司馬為斥候田一歲有積穀募民
壯健者詣田所益墾溉田稍築列亭連城而西以威西
國輔烏孫為便上迺下詔深陳既往之悔曰輪臺西於
車師千餘里今請逺田輪臺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
所以優民也由是不復出軍昭帝乃用桑弘羊前議以
杅彌太子賴丹為校尉將軍田輪臺輪臺與渠犂地皆
相連也地節二年漢遣侍郎鄭吉校尉司馬憙將免刑
罪人田渠犂積穀欲以攻車師至秋收穀發諸國兵萬
[178-2b]
餘人自與所將田士千五百人共擊車師攻交河城破
之歸渠犂田秋收畢復發兵攻車師王於石城車師降
漢有詔還田渠犂及車師益積穀以安西國侵匈奴於
是吉始使吏卒三百人别田車師匈奴遣騎來擊田者
吉迺與校尉盡將渠犂田士千五百人往田匈奴復益
遣騎來漢田卒少不能當保車師城中吉上書言車師
去渠犂千餘里間以河山北近匈奴漢兵在渠犂者埶
[178-3a]
不能相救願益田卒公卿議以為道逺煩費可且罷車
師田者詔遣長羅侯出車師北胡騎引兵去吉迺得出
歸渠犂凡三校尉屯田於是盡徙車師國民令居渠犂
以車師故地與匈奴車師王得近漢田官是歲元康四
年也其後元帝置戊巳校尉屯田居車師故地前王庭
騫始開西域於是自燉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
渠犂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䕶以給使外國
者至宣帝時神爵三年鄭吉既為都䕶於是徙屯田田於北
胥鞬披莎車之地屯田校尉始屬都䕶 辛慶忌傳為
[178-3b]
右校丞隨長羅侯常恵屯田烏孫赤谷城與歙侯戰
魏相傳元康中匈奴遣兵擊漢屯田車師者不能下上
與後將軍趙充國等議欲因匈奴衰弱出兵擊其右地
上從相言而止 匈奴傳地節三年西域城郭共擊匈
奴取車師國得其王及人衆而去單于以兠莫為車師
王收其餘民東徙不敢居故地而漢益遣屯士分田車
師地以實之眀年匈奴遣左右大將屯田右地後二歲
[178-4a]
匈奴擊漢之田車師城者不能下 元紀建昭三年秋
甘延夀陳湯撟發戊巳校尉屯田吏士攻郅支都尉治烏壘城
與渠犂田官相近陳湯發車師戊巳校尉屯田吏士


漢張掖屯田 三邊屯田


昭紀始元二年冬發習戰射士詣朔方調故吏將屯田
張掖郡元鳳三年正月詔曰非丞相御史所請邊郡受
牛者勿收責注應劭曰武帝始開三邊徙民屯田皆與
犂牛後丞相御史復間有所請今敕自名所賜與勿收
責丞相所請乃令其顧稅耳 食貨志武帝元鼎六年
[178-4b]
初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
卒六十萬人戍田之注師古曰開田始開屯田也 李
陵傳陵將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張掖以備胡數年復
留屯張掖 鹽鐵論北邊置田官以贍諸用而猶未足
 縣曰效穀都尉曰宜禾並燉煌郡


漢伊循屯田


西域傳昭帝元鳳四年傅介子刺樓蘭王立尉屠耆為
[178-5a]
王更名其國為鄯善王自請天子曰國中有伊循城其
地肥美願漢遣一將屯田積穀令臣得依其威重於是
漢遣司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撫之其後更
置都尉伊循官置始此夏四月封介子義陽侯


漢金城屯田 留田十二便


趙充國傳元康三年先零與諸羌種豪解仇交質充國
曰宜遣使者行邊兵兩府白遣義渠安國召先零諸豪
三十餘人斬之諸降羌恐怒刧畧小種背畔犯塞是歲
庚申歲神爵元年春也三月上問誰可將者充國曰無踰老
[178-5b]
時年七十餘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畧紀夏四月遣後將軍趙充國擊西羌
國至金城以逺斥候為務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壁持
重愛士卒先計後戰酒泉太守辛武賢奏以七月上旬
分兵竝出張掖酒泉合擊䍐开在鮮水上者䍐开在金城南
武賢破羌將軍紀六月嘉納其冊充國迺上書陳兵利害
曰臣位至上卿爵為列侯犬馬之齒七十六獨思惟兵
利害至熟悉也於臣之計先誅先零則䍐开之屬不煩
[178-6a]
兵而服不服涉正月擊之以今進兵不見其利六月戊
申奏七月甲寅璽書報從充國計云云後䍐开竟不煩兵
而下其秋上賜書曰急因天時大利吏士銳氣以十二
月擊先零充國度先零必壊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弊
作奏未上㑹得進兵璽書曰眀主可為忠言遂上屯田
奏曰臣聞兵者所以明徳除害也故舉得於外則福生
於内不可不慎臣所將吏士馬牛食月用糧穀十九萬
九千六百三十斛鹽千六百九十三斛茭藁二十五萬
二百八十六石難久不解徭役不息又恐他夷有不虞
[178-6b]
之變相因並起為明主憂誠非素定廟勝之䇿且羌虜易
以計破難用兵碎也臣愚以為擊之不便計度臨羌東
至浩亹羌虜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墾可二千頃以上其
間郵亭多壊敗者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萬餘
枚皆在水次願罷騎兵留弛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
與吏士私從者合一萬二百八十一人用穀月二萬七
千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八斛分屯要害處氷解漕下
[178-7a]
繕鄉亭浚溝渠治湟陿以西道橋七十所令可至鮮水
左右田事出賦賦謂班與之人二十畮至四月草生發郡騎
及屬國胡騎伉健各千倅馬什二就草為田者游兵以
充入金城郡益積蓄省大費今大司農所轉穀至者足
支萬人一歲食謹上田處及器用簿惟陛下裁許紀神爵元
年秋後將軍充國言屯田之計上報曰如將軍之計虜當何如伏誅兵
當何時得決充國上狀曰臣聞帝王之兵以全取勝是
以貴謀而賤戰戰而百勝非善之善者也故先為不可
勝以待敵之可勝蠻夷習俗殊於禮義之國然其欲避
[178-7b]
害就利愛親戚畏死亡一也今虜亡其美地薦草愁於
寄託逺遯骨肉心離人有叛志而明主班師罷兵萬人
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兵決
可期月而望羌虜瓦解前後降者萬七百餘人及受言
去者凡七十輩此坐支解羌虜之具也臣謹條不出兵
留田便宜十二事步兵九校吏士萬人留屯以為武備
因田致穀威徳並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虜不得歸肥饒
[178-8a]
之地貧破其衆以成羌虜相畔之漸二也居民得並田
作不失農業三也軍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歲罷騎
兵以省大費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穀至臨羌
以眎羌虜揚威武傳世折衝之具五也以閒暇時下所
伐材繕治郵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
反畔之虜竄於風寒之地離霜露疾疫瘃墮之患坐得
必勝之道七也亡經阻逺追死傷之害八也内不損威
武之重外不令虜得乘間之勢九也又亡驚動河南大
开小开使生他變之憂十也治湟陿中道橋令可至鮮
[178-8b]
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從枕席上過師十一也大費既
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
十二利上復賜報曰虜聞兵頗罷且丁壯相聚攻擾田
者將何以止之充國奏曰今留步士萬人屯田地埶平
易多髙山逺望之便部曲相保為塹壘木樵校聨不絶
便兵弩飭鬬具㷭火幸通埶及并力以逸待勞兵之利
者也臣愚以為屯田内有亡費之利外有守禦之備虜
[178-9a]
見萬人留田為必勝之具其歸徳宜不乆矣虜且必瓦
解其處不戰而自破之䇿也充國奏上輒下公卿議臣
初是充國計者什三中什五最後什八有詔詰前言不
便者皆頓首服丞相魏相曰臣愚不習兵事利害後將
軍數畫軍冊其言常是臣任其計可必用也上於是報
充國聴其計上以破羌武賢強弩許延夀將軍數言當擊又
用充國屯田處離散恐虜犯之於是兩從其計詔兩將
軍與中郎將卭出擊強弩出降四千餘人破羌斬首二
千級中郎將斬首降者亦二千餘級而充國所降虜復
[178-9b]
得五千餘人詔罷兵獨留充國屯田二年五月充國奏
羌本五萬人軍凡斬首七千六百級降者三萬一千二
百人溺河湟飢餓死者五六千人定計遺脫與煎鞏黄
羝俱亡者不過四千人請罷屯兵奏可充國振旅而還
其秋羌共斬先零大豪猶非楊玉首及煎鞏黄羝之屬
四千餘人降漢初置金城屬國以處降羌紀始元六年七月置金城

[178-10a]


漢隴西屯田


馮奉世傳永光二年秋隴西羌多姐旁五種反遣奉世
將萬二千人騎以將屯為名領兵屯田十月兵畢至隴西十
一月並進羌虜大破斬首數千級餘皆走出塞上曰羌
虜破散亡逃出塞其罷吏士頗留屯田備要害處明年
二月奉世還京師


漢建武屯田


後傳劉隆建武四年平李憲遣隆屯田武當 馬援建
武四年冬上書求屯田上林苑中 張純建武五年拜
[178-10b]
太中大夫監諸將營又將兵屯田南陽 王霸建武六
年為討虜將軍屯田新安 鄭興詔留屯成都


漢順陽屯田 南陽屯田


李通傳建武六年夏領破姦將軍侯進捕虜將軍王霸
等十營擊漢中賊延岑還屯田順陽屬南郡


漢廣武屯田 栁中屯田 漢陽屯田


後傳杜茂建武七年詔茂引兵北屯田晉陽廣武以備
[178-11a]
胡冦十二年遣謁者段忠將衆郡弛刑配茂鎮守北邊
因發邊卒築亭候茂亦建屯田驢車轉運 班勇延光
二年夏以勇為西域長史將兵五百人出屯栁中明年
正月勇至樓蘭以鄯善歸附特加三綬而龜兹王降因
發其兵到車師前王庭擊走匈奴伊蠡王於伊和谷收
得前部五千餘人於是前部始復開通還屯田栁中今西
州縣 梁慬為西域副校尉永初元年遂罷都䕶遣騎都
尉王洪發關中兵迎慬都䕶段禧騎都尉趙博及伊吾
盧栁中屯田吏士二年春還至燉煌 傅燮為漢陽太
[178-11b]
守叛羌懐其恩化並來降附乃廣開屯田列置四十餘


漢三營屯田


郡國志注應劭漢官曰世祖中興海内人民可得而數
裁十二三邊陲蕭條靡有孑遺鄣塞破壊亭隧絶滅建
武二十一年始遣中郎將馬援謁者分築烽候堡壁稍
興立郡縣十餘萬戸或空置太守令長招還人民上笑
[178-12a]
曰今邊無人而設長吏治之如春秋素王矣乃建立三
營屯田殖穀弛刑謫徒以充實之 馬援傳十一年夏
璽書拜隴西太守時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塗逺多冦
議欲弃之援言不可帝然之詔武威太守東觀記曰梁統令悉
還金城客民歸者三千餘口使各反舊邑援為奏置長
史繕城郭起塢候開導水田勸以耕牧部中樂業乃罷
馬成軍 案傳有票騎將軍杜茂十二年將弛刑守邊
築亭候亦建屯田北邊而王霸為捕虜將軍詔弛刑與
茂築起亭障自代至平城則助茂者也馬成十四年為
[178-12b]
揚武將軍屯中山常山并領建義朱祐營又代杜茂治
障塞皆十里一候則繼茂者也建武十五年騎都尉張堪領茂營馬援
十一年守隴西開水田勸耕牧二十一年築堡塞擊烏
桓則與漢官相應者也但是時援為伏波非中郎將補
注疑有誤 紀建武六年十二月癸巳詔軍士屯田糧
儲差積令田租三十稅一如舊制 荅臧宫詔北狄尚
彊屯田警備
[178-13a]


漢屯田伊吾 宜禾都尉


紀眀帝永平十六年春二月遣太僕祭彤出髙闕奉車
都尉竇固出酒泉駙馬尉耿秉出居延騎都尉來苗出
平城伐北匈奴竇固破呼衍王於天山留兵屯伊吾盧
城注本匈奴中地名既破呼衍取其地置宜禾都尉以
為屯田前地理志燉煌郡廣至有宜禾都尉治 章帝建初二年三月甲
辰罷伊吾盧屯兵 匈奴復遣兵守其地元年正月楊終疏曰今伊吾之役樓蘭之屯兵乆
而未還非天意也 和帝永元二年五月己未遣副校尉閻礱
討北匈奴取伊吾盧地四年正月遣左校尉耿夔授於
[178-13b]
除鞬印綬使中郎將任尚持節衛䕶屯伊吾如南單于
故事 順帝永建六年三月辛亥復伊吾屯田復置伊
吾司馬一人 竇固傳帝欲擊匈奴通西域以固明習
邊事永平十六年固率酒泉燉煌張掖甲卒及盧水羌
胡萬二千騎出酒泉塞擊呼衍王追至蒲類海留吏士
屯伊吾盧城 西域傳自燉煌西出玉門陽闗涉鄯善
北通伊吾千餘里自伊吾北通車師前部髙昌壁千二
[178-14a]
百里自髙昌壁北通後部金滿城五百里此西域之門
戸也故戊巳校尉更互屯焉伊吾地宜五穀桑麻其北
又有栁中皆膏腴之地故漢常與匈奴爭車師伊吾以
制西域焉安帝元初六年遣行長史索班將千餘人屯
伊吾順帝永建六年復開設屯田如永元時置伊吾司
馬一人


漢䕶羌屯田


鄧訓傳章和二年䕶羌校尉張紆誘誅燒當種羌迷唐
等諸羌怒欲報怨公卿舉訓代紆為校尉訓因發湟中
[178-14b]
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擊迷唐於寫谷迷唐逺徙餘
皆欵塞納質遂罷屯兵各令歸郡唯置弛刑徒二千餘
人分以屯田修理城郭塢壁而已


漢永元屯田三十四部 龍耆屯田


後西羌傳永元中十四年春侯霸為䕶羌校尉擊滅叛羌西
海及大小榆谷無復羌冦隃麋相曹鳳上言以為宜及
此時廣設屯田隔塞羌胡交闗之路遏絶狂狡窺欲之
[178-15a]
源又殖穀富邊省委輸之役上從之繕修故西海郡徙
金城西部都尉以戍之於是拜鳳為金城西部都尉將
徙士屯龍耆即龍支縣後金城長史上官鴻上開置歸義建
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復上置東西邯屯田五部増留
逢二部帝皆從之列屯夾河合三十四部其功垂立至
永初中羌叛乃罷


漢湟中屯田


西羌傳順帝永建元年隴西羌反校尉馬賢擊之皆降
至四年尚書僕射虞詡上疏曰禹貢雍州厥田惟上沃
[178-15b]
野千里又有龜兹鹽池以為民利上郡龜兹縣有鹽官水草豐美
土宜産牧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而軍糧足故孝
武光武築朔方開西河置上郡皆為此也書奏帝乃復
三郡使謁者郭璜督徙者歸舊縣繕城郭既而激河浚
渠為屯田省内郡費歲一億計遂令安定北地上郡隴
西金城常儲穀粟令周數年其冬韓皓為校尉明年因
轉湟中屯田置兩河間以逼羣羌馬續代為校尉兩河
[178-16a]
間羌以屯田近之恐見圖乃解仇儆備續欲示恩信乃
上移屯田還湟中羌意乃安至陽嘉元年以湟中地廣
更増置屯田五部并為十部二年夏復置隴西南部都
尉如舊制 順帝紀陽嘉元年十二月庚戌置玄莵郡
屯田六部


漢許下屯田漢或云魏


通鑑漢建安元年中平以來天下亂離民弃農業諸軍
並起率乏糧穀無終歲之計飢則冦掠飽則弃餘瓦解
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在河北軍人仰食桑
[178-16b]
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多相食州里蕭條曹操既
破黄巾欲經畧四方而苦軍食不足羽林監棗祇建置
屯田魏志建安元年用棗祇韓浩等議始興屯田曹操乃下令以祇為屯田
都尉以騎都尉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募百姓一作募民屯田
許下得穀百萬斛郡國列置田官數年中所在積粟倉
廪皆滿故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能兼并羣雄軍
國之饒起於祇而成於峻建安中百姓流入荆州者十
[178-17a]
餘萬聞本土安寧皆企望思歸 魏志太祖欲廣置屯
田使國淵典其事相土處民計民置吏眀功課之法五
年中倉廪豐實魏書公曰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良式也


漢合肥屯田 芍陂屯田漢或云魏


通鑑魏志同建安五年冬廬江太守李述攻殺揚州刺史
嚴象廬江梅乾雷緒陳蘭等各聚衆數萬在江淮間曹
操表沛國劉馥為揚州刺史時揚州獨有九江馥單馬
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招懐乾緒等皆貢獻相繼數年
中恩化大行流民歸者以萬數於是廣屯田興治芍陂
[178-17b]
及茹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蓄乃聚諸生
立學校又髙為城壘多積木石以修戰守之備 魏武
紀建安十四年七月軍合肥開芍陂屯田咸熙元年罷屯田官以均
政役 晉志建安中魏武以劉馥為揚州刺史鎮合肥廣
屯田修芍陂茹陂七門吴塘諸堨以溉稻田公私有積
歴代為利 魏倉慈傳建安中太祖開募屯田於淮南
以慈為綏集都尉
[178-18a]


漢諸葛亮屯田渭濱


蜀志建興二年春務農殖穀閉關息民三年三月丞相
亮南征四郡皆平九年二月圍祁山始以木牛運十年
休士勤農於黄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十一年冬
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十二年二月由
斜谷出始以流馬運 諸葛亮傳十二年春通鑑綱目十二年四
亮悉大衆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
馬宣王對於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
兵屯田為乆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
[178-18b]
安堵軍無私焉袁子曰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廪實器械利蓄積饒 水經渭水
東逕武功縣北注諸葛亮與步騭書曰前軍在五丈原
原在武功西十里亮表云臣遣虎步監孟琰據武功水
東司馬懿因水長政琰營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
其水北流注于渭漢水又東黄沙水左注之注溪曰五丈溪
水側有黄沙屯亮所開也 吕乂傳為漢中太守兼領
督農供繼軍糧
[178-19a]
吳志黃武五年春陸遜以所在少穀表令諸將増廣農
畆報曰令孤父子親自受田車中八牛以為四耦欲與
衆均等其勞陸遜為海昌屯田都尉賜吕䝉尋陽屯田六百户曹
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吕䝉破之


魏淮南北屯田


通鑑正始二年晉志作四年司馬宣王督諸軍伐吳時欲廣
置蓄穀於揚豫之間使尚書郎汝南鄧艾行陳項以東
至壽春艾以為昔太祖破黄巾因為屯田積穀許都以
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軍出征運兵過半
[178-19b]
功費巨億陳蔡之間土下田良可省許昌左右諸稻田
并水東下令淮北屯二萬人淮南三萬人什二分休常
有四萬人且田且守益開河渠以増溉灌通漕運計除
衆費歲全五百萬斛以為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
斛於淮上此則十萬之衆五年食也以此乘吳無不克
矣宣王善之鄧艾傳積穀強兵值歲㓙旱又為區種身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是歲
晉紀三年三月始開廣漕渠引河入汴溉東南諸陂每東西有
[178-20a]
事大興軍衆汎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
 晉志載鄧艾事云云宣王善之皆如艾計施行遂北臨淮水
自鍾離以南横石以西盡泚水四百餘里五里置營營
六十人且田且守晉紀四年九月擊諸葛恪以滅賊之要在積穀乃大興屯守兼修
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於潁
南潁北穿渠三百里溉田二萬頃淮南淮北皆相連接
淮北倉庾相望自夀春至京師農官屯兵鷄犬之聲阡陌相屬
每東南有事大兵出征汎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
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178-20b]
魏志文帝以譙舊鄉大徙民充之以為屯田 黄初中
車駕徙許昌大興屯田欲舉軍東征王朗傳 徐邈為涼
州刺史廣開水田募貧民佃之 鄭渾於蕭相二縣界
興陂堨開稻田 梁習表置屯田都尉二人 王昶為
洛陽典農勤勸百姓墾田特多 胡質都督青徐廣農
積穀有兼年之儲置東征臺且佃且守又通渠諸郡利
舟楫嚴設備以待敵海邊無事 王基曰江陵有沮漳
[178-21a]
二水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數安陸左右陂池沃衍若水
陸並農以實軍資然後引兵詣江陵夷陵分據夏口順
沮漳資水浮穀而下 袁渙新募民開屯田民不樂多
逃亡渙白太祖樂者乃取不欲者勿彊從之百姓大恱
並本傳


晉襄陽屯田


列傳羊祜為都督荆州諸軍事泰始五年三月壬寅祜率營兵出
鎮南夏綏懐逺近得江漢之心吳石城守去襄陽七百
餘里祜以詭計令吳罷守於是戍邏減半分以墾田八
[178-21b]
百餘頃大獲其利始至軍無百日糧及至季年有十年
之積祜在軍常輕裘緩帶出軍行吳境刈穀為糧皆計
所侵送絹償之賛江衢如砥襁袂同歸 杜預都督荆
州吳平還鎮太康元年修召信臣遺跡激用滍淯諸水以浸
原田萬餘頃分疆刋石使有定分通零桂之漕 周訪
在襄陽務農訓卒 劉弘都督荆州勸課農桑寛刑省
賦歲用有年 陶侃為荆州百姓勤於農殖 桓宣鎮
[178-22a]
襄陽勸課農桑或載鉏耒於軺軒或親芸穫於隴畆
范汪上疏曰桓宣剪豺狼之林招攜貳之衆田疇墾闢
生産始立襄陽頓益數萬口奉師之費皆當出於江南
運漕之難船人之力不可不熟計 桓沖詔以荆州饑
荒歲運米二十萬斛以供軍資須年豐乃止 扶風王
駿鎮闋中勸督農桑與士卒分役已及寮佐並將帥兵
士等人限田十畝


晉屯田


食貨志咸寧元年十二月詔以鄴奚官奴婢著新城代
[178-22b]
田兵種稻五十人為一屯屯置司馬如屯田法元帝為
晉王課督農功詔二千石長吏以入穀多少為殿最非
宿衛要任皆令赴農軍各田作即以為廪大興二年三
吳大飢百官上封事後軍將軍應詹表曰軍興以來征
戰運漕用度殷廣而游食者以十萬計間者流民奔東
吳今已還江西良田曠廢未久火耕水耨為功差易宜
簡流人興復農官功勞報賞如魏氏故事一年中與百
[178-23a]
姓二年分稅三年計賦稅公私兼濟倉盈庾億可計日
而待也趙充國農於金城平先零諸葛亮耕於渭濱抗
上國魏武用棗祇韓浩之議廣建屯田於征伐之中分
帶甲之士隨宜開墾大功克舉又曰髙祖使蕭何鎮關
中光武令冦恂守河内魏武委鍾繇以西事今中州蕭
條壽春一方之㑹宜選都督有文武經畧者逺以振河
洛之形勢近以為徐豫之藩鎮綏集流散專委農功諸
軍不對敵皆宜齊課 列傳温嶠明帝時奏軍國要務
曰司徒置田曹掾州一人勸課農桑察吏能否今宜依
[178-23b]
舊置之籍田廪犧之官宜如舊制立此二官 殷浩上
疏北征許洛開江西疁田千餘頃以為軍儲 蔡謨議
曰昔祖士稚在譙佃於城北慮賊來攻因以為資故豫
安軍屯以禦其外穀將熟賊果至丁夫戰于外老弱穫
於内多持炬火急則燒穀而走如此數年竟不得其利


晉石鼈屯田


食貨志穆帝升平初荀羨為北府都督鎮下邳起田於
[178-24a]
東陽之石鼈公私利之本傳云北鎮淮隂屯田於東陽之石鼈通典在臨淮郡界 
 隋志北齊乾明中蘇珍芝議修石鼈等屯歲收數十
萬石淮南糧足皇建中嵇曄開督亢陂置屯田又河内
置懐義等屯


齊芍陂屯田


齊史髙祖勑桓崇祖修理芍陂田曰卿但弩力營田自
然平殄虜冦昔魏置典農中郎將募民屯田而中都足
食晉開汝潁而河汴委儲卿宜勉之陂在夀州安豐縣東徑百里灌田萬
 頃東漢廬江太守王景修起孫叔敖芍陂稻田 南齊祖沖之作安邊論欲
[178-24b]
開屯田廣農殖 元魏發河北數州田兵通縁淮戍兵
合五萬餘人廣開屯田范紹為西道六州營田大使勤
於勸課頻歳大獲


隋屯田 營田


北史元魏大統十二年大旱祕書丞李彪請立農官取
州郡戸十分之一為屯田人一夫之田歲貢六十斛通鑑
 大統七年置屯田十一年蘇綽置屯田以資軍國 隋志北齊河清二年定令
[178-25a]
縁邊城守之地皆營屯田置都使子使以統之一子使
當田五十頃歲終考其所入隋開皇三年令朔州總管
趙仲卿於長城以北大興屯田以實塞下又於河西立
堡營田積穀京師置常平監


唐太原屯田 代州屯田


通鑑武徳六年十月并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静請屯田
太原歲收數千斛十一月辛巳秦王請増置屯田於并
州之境從之 列傳竇静為并州府長史髙祖時突厥
數為邊患糧道不屬静請屯田太原以省餽運議者以
[178-25b]
流亡未復不宜重困於是召入與裴寂蕭瑀封倫延議
寂等不能屈帝從之歲收粟十萬斛 張公謹貞觀初
為代州都督置屯田以省餽運 竇軌度羌必為患始
屯田松州 李素立領瀚海都䕶開屯田虜益畏威循吏


唐朔方營田 營州屯田


列傳張儉髙祖時遷朔州刺史時頡利可汗方彊儉教
民營田歲收穀數十萬斛李靖平突厥儉檢校代州都
[178-26a]
督勸墾田力耕歲數稔私蓄富乃建平糴法入之官
宋慶禮為河北支度營田使開元五年三月庚戌復置營州都督於栁城
宗時兼營州都督開屯田八十餘所不數年倉廥充
姜師度神龍初為河北支度營田使始厮溝於薊門以
限奚契丹玄宗徙營州治栁城拜營田支度修築使徙
同州刺史派洛灌朝邑河西二縣閼河以灌通靈陂收
弃地二千頃為上田置十餘屯帝幸長春宫嘉其功詔
褒美開元八年十月十七日師度開置朝邑屯田
[178-26b]
唐軍府營田 屯田頃畆 東都營田


食貨志唐開軍府以捍要衝因隙地置營田天下屯總
九百九十二司農寺每屯三頃州鎮諸軍每屯五十頃
諸本作十頃唐書作五十頃水陸腴瘠播殖地宜與其功庸收率之
多少皆決於尚書省苑内屯以善農者為屯官屯副御
史巡行蒞輸上地五十畆瘠地二十畆稻田八十畆則
給牛一諸屯以地良薄與歲之豐凶為三等具民田歲
獲多少取中熟為率有警則以兵若夫千人助收隷司
[178-27a]
農者歲三月卿少卿循行治不法者凡屯田收多者褒
進之嵗以仲春籍來歲頃畆州府軍鎮之逺近上兵部
度便宜遣之開元二十五年詔屯官敘功以豐凶為上
下鎮戍地可耕者人給十畆以供糧方春屯官循行讁
作不時者凡天下屯田收穀百九十餘萬斛憲宗末天
下營田皆雇民或借庸以耕又以瘠地易上地民間苦
之穆宗即位詔還所易地而耕以官兵 百官志屯田
郎中掌天下屯田司農有諸屯監一人丞一人掌營種
屯田㑹功課屯主勸率營農督斂地課每屯主一人副
[178-27b]
一人諸冶監令掌鑄兵農之器給軍士屯田 通典大
唐開元二十五年令諸屯隷司農寺者每三十頃以下二
十頃以上為一屯隷州鎮諸軍者每五十頃為一屯應
置者皆從尚書省處分取荒閒無籍廣占之地其屯官
取勲官五品以上及武散官并前資邊州縣府鎮戍八
品以上文武官内簡堪者充據所收斗斛以定等級為
功優劣天寳八年天下屯收穀百九十一萬三千九百
[178-28a]
六十石闗内五十六萬三千八百一十石河北四十萬
三千二百八十石河東二十四萬五千八百八十石河
西二十六萬八千八石隴右四十四萬九百二石 六
典天下諸州屯九百九十有二河東道一百三十一屯
大同軍四十横野軍四十二雲州三十七朔州三蔚州
三嵐州一蒲州五關内道二百五十八屯北使二鹽州
監牧四太原一長春十單于三十一定逺四十東城四
十五西城二十五勝州十四㑹州五鹽池太原州四夏
州二豐安二十七中城四十一河南道一百七屯陳州
[178-28b]
至夀州河西道一百五十六屯赤水至天山隴右道一
百七十二屯渭州至西使河西隴右二百六十屯歲入六十萬石河北道
二百八屯幽州至渝闗劒南道九屯嶲州八松州一開
元二十三年一云二十二年河南道陳許豫夀又置百餘屯二
十五年敕以為不便并長春田三百四十餘頃並分給
貧民 㑹要開元八年六月同州刺史姜師度兼營田
長春宫使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敕新豐朝邑屯田
[178-29a]
令長春宫使檢校 列傳韋弘機髙宗時擢司農少卿
主東宫營田苑宦者犯法杖乃奏帝嗟賞 李元紘當
國時廢京師職田議者欲置屯田元紘曰軍國異制以
閒手耕弃地省饋運實軍糧於是有屯田内地為屯古
未有也調役則業廢於家免庸則賦闕於國遂止 嚴
郢上疏論陵陽渠以内苑蒔稻驗之秦地膏腴田上上
耕者皆畿人月一代功甚易又人給錢月八千糧不在
然有司常募不能足合府縣共之計一農歲錢九萬六
十米月七斛二斗大抵歲僦丁三百錢二千八百八十
[178-29b]
萬米二千一百六十斛臣恐終歲獲不酬費 顧少連
留守東都表禁苑及汝閒田募耕以便民 杜亞貞元
中留守東都奏墾苑中為營田可減度支歲稟詔許之
先是苑地可耕者皆留司中人及屯士占假


唐甘州屯田


郭元振傳武后拜為涼州都督元振遣甘州刺史李漢
通闢屯田盡水陸之利稻收豐衍舊涼州粟斛售數
[178-30a]
千至是歲數登至匹縑易數十斛支廥十年牛羊被野
 陳子昻傳武后時子昻上言涼州歲食六萬斛甘州
所積四十萬斛觀其山川誠河西咽喉地廣粟多户止
三千勝兵者少屯田廣夷倉庾豐衍瓜肅以西皆仰其
餫一旬不往士已枵飢是河西之命係於甘州矣且其
四十餘屯水泉良沃不待天時歲取二十萬斛但人力
寡乏未盡墾發今甘州積粟萬計兵少不足以制賦若
吐蕃大入則河西何以守宜益屯兵外得以防盜内得
以營農其後吐蕃果入冦終后世為邊患 六典甘州
[178-30b]
一十九屯
劉仁軌為帶方州刺史平百濟鎮守葺復戸版復防堰
勸耕種營屯田以經畧髙麗


唐桂州屯田 山南屯田 河源墾田 寳應



屯田 洪澤芍陂屯田


列傳王晙景龍末授桂州都督州有兵舊常仰餉衡永
晙築郛罷戍卒埭江開屯田數千頃以息轉漕人刻石
[178-31a]
頌徳詔劉幽求為辭 薛大鼎為山南道副大使開屯
田以實倉廪循吏 黑齒常之調露中拜河源道經畧大
使建言河源當冦衝宜増兵鎮守廣運饟乃斥地七十
所墾田五千頃歲取粟斛百餘萬食衍士精戍邏有備
婁師徳以河源軍司馬知營田事詳見農官 哥舒翰天寳八載攻吐蕃以
赤嶺為西塞開屯田備軍實 徐申遷韶州刺史按公
田之廢者募人假牛犂墾發以所收半畀之歲入三萬
斛 薛珏遷楚州刺史初州有營田宰相遙領使而刺
史以得專達俸及他給百餘萬田官數百歲以優得遷
[178-31b]
别戸三千備刺史厮役珏至悉條去之 李元諒節度
隴右治良原闢美田數十里勸士墾闢歲入粟菽數十
萬斛 杜佑鎮淮南決雷陂廣灌溉斥海瀕棄地為田
積米五十萬斛列營三十區士馬整飭 韋丹刺容州
屯田二十四所教種荼麥 地理志寳應縣西南八十
里有白水塘羨塘證聖中開置屯田長慶中興白水塘
屯田發青徐揚州之民以鑿之 通典上元中肅宗於楚
[178-32a]
州古射陽湖置洪澤屯夀春置方陂屯厥田沃壤大獲
其利 河間王孝恭遷荆州大總管置屯田立銅冶百
姓利之


唐嘉禾屯田


唐文粹李翰蘇州嘉興屯田紀績頌其序曰自羯戎亂
常兵連不解十有四年編戸三耗其二歸耕之人百無
其一將多於官吏卒衆於農夫古者八家為一鄰一家
從軍七家從之猶曰興師十萬内外騷動不得操農桑
者七十萬家今乃一夫家食一伍餘子衣一卒聖上所
[178-32b]
以旰食宵興求古今令典可以濟斯難者莫出乎屯田
廣徳初代宗相國元公唱其謀分命諸道節度觀察都團
練使統其事擇封内閒田荒壤人所不耕者為屯求天
下良材善政以食為首者掌其務屯有都知郡士為之
都知有治即邑為之官府官府既建吏胥備設田有官
官有徒野有夫夫有伍上下相維如郡縣吉凶相恤如
鄉黨有誅賞之政馭其衆有教令之法頒于時此其所
[178-33a]
以為屯也雖天子命之股肱賛之至於宣上命齊下力
經地役制地事辨土直均土法簡稼器修稼政陳三壤
之種以斂其始考九農之要以成其終則都知之職專
掌其事浙西觀察兼吳郡賛皇公謹擇厥官以對明命
浙西有三屯嘉禾為之大二十七屯廣輪曲折千餘里乃以大理評
事朱自勉主之元年冬收若干斛數與浙西六州租稅
捋頌曰夫伍棊布溝封綺錯旱則溉之水則洩焉曰雨
曰霽以溝為天
[178-33b]
唐河南稻田


見農官


唐耕河中


通鑑大厯元年郭子儀以河中軍食常乏乃自耕百畆
將校以是為差於是士卒皆不勸而耕是歲河中野無
曠土軍有餘糧


唐豐州屯田


食貨志建中初三年四月宰相楊炎請置屯田於豐州發闗
[178-34a]
輔民鑿陵陽渠以増溉京兆尹嚴郢嘗從事朔方知其
利害以為不便見上疏奏不報郢又奏五城舊屯其數至
廣以開渠之糧貸諸城約以冬輸又以開渠功直布帛
先給田者據估轉穀如約則闗輔免調發五城田闢比
之浚渠利十倍也時楊炎方用事議不用而陵陽渠亦
不成 婁師徳傳天授初為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
督衣皮袴率士屯田積穀數百萬兵以饒給無轉餉和
糴之費 李景略傳拜豐州刺史地塉鹵乃鑿咸應永
清二渠溉田數百頃
[178-34b]


唐北庭屯田


劉昌傳貞元三年入朝詔以宣武兵八千出五原尋授
京西行營節度使歳餘改四鎮北庭行營兼涇原節度七
年城平涼開地二百里扼彈筝峽又西築保定扞青石
嶺凡七城二堡旬日就十四年歸化堡軍亂逐大將張
國誠詔昌經畧昌入堡誅數百人復使國誠統之昌在
邊凡十五年身率士墾田三年而軍有羨食兵械銳新
[178-35a]
邊障安寧裴識傳宣宗以識帥涇原治堡障整戎器
開屯田將士守邊者與立戍限滿者代


唐鄭滑營田


李復傳貞元十年鄭滑節度使李融卒以復代復下令
墾營田以廩其軍而賦不及民衆恱


唐振武屯田 唐邠寧營田


食貨志初度支歲市糧於北都以贍振武天徳靈武鹽
夏之軍費錢五六十萬緡泝河舟溺甚衆别本増一段見豐州屯田
然振武天徳良田廣袤千里元和中七年冬韓文六年冬振武軍
[178-35b]
饑宰相李絳請開營田可省度支漕運及絶和糴欺隠
憲宗稱善乃以韓重華為振武軍京西營田和糴水陸
運使起代北墾田三百頃出贓罪吏九百餘人給以耒
耜耕牛假借種糧使償所負粟三歲大熟因募人為十
五屯每屯一百三十人人耕百畆就髙為堡東起振武
西逾雲州極於中受降城凡六百餘里列柵二十墾田
三千八百餘里歲收粟二十萬石省度支錢二千餘萬
[178-36a]
緡 韓文省錢千三百萬通鑑云四年之間開田四千八百頃收穀四十餘萬斛重華入朝奏
請益開田五千頃法用人七千可以盡給五城㑹李絳
已罷後宰相持其議而止韓文八年冬靈武邠寧土廣肥而
民不知耕太和末王起判度支奏立營田㑹要開成十年後党項
大擾河西宣宗時邠寧節度使畢諴亦募士開營田歲收
三十萬斛省度支錢數百萬緡傳云時戍兵調饟乏諴募士置屯田 盧
坦傳表韓重華為代北水陸使開廢田列壁二十益兵
三千人歲收粟二十萬石 盧簡方傳徙大同軍防禦
使大開屯田沙陀畏附
[178-36b]


唐靈鹽屯田


李聴傳為夏綏銀宥節度使又徙靈鹽部有光禄渠乆廞
廢聴始復屯田以省轉餉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頃人賴
其饒


唐郾城屯田 頌


髙承簡傳蔡平詔析四縣為溵州拜承簡刺史治郾城
始開屯田列防庸瀕溵綿地二百里無復水敗皆為腴
[178-37a]
田將吏立石頌功
紀大厯八年八月甲子廢華州屯田給貧民


唐涇原屯田又見上


楊元卿傳穆宗擢涇原渭節度使元卿墾發屯田五千
頃屯築髙垣牢鍵閉冦至耕者保垣以守居六年涇人
徳之 段秀實為營田官


唐義昌營田 紀功


殷侑傳文宗即位太和三年李同捷既平帝以侑嘗為滄州
行軍司馬遂拜義昌軍節度使於時痍荒之餘骸骨蔽
[178-37b]
野墟里生荆棘侑單身之官與下共勞苦以仁恵為治
歲中流戸襁屬而還遂為營田丐耕牛三萬詔度支賜
帛四萬匹佐其市初州兵三萬仰稟度支侑初至一歲
自以賜入贍其半二歲則周用乃奏罷度支所賜戸口
滋饒廥儲盈腐上下便安請立石紀政


端拱河北營田 營田使 方田


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稽古錄二月癸亥以左諫議大夫陳恕
[178-38a]
為河北東路招置營田使魏羽副之右諫議樊知古為
河北西路招置營田使索湘副之先是自雄州東際海
多積水戎人患之未嘗敢由是路惟順安軍西至北平
二百里地方無閡故多從此入寇議者以為宜作方田
實邊廩而限戎馬於是命使欲大興營田也癸亥詔曰
河朔之間富有膏腴之地法其井賦令作方田三農必
致於豐穰萬世可知於利澤先是雍熙三年岐溝闗君
子館敗衂之後河朔之地耕桑失業者衆屯戍又倍於
往日故遣恕等為方田積粟以實邊恕傳云詔罷營田止葺堡壁
[178-38b]
㑹要凡諸路惟襄定唐三州有營田使而河北河東轉
運使兼之


淳化河北屯田 屯田使


淳化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壬子以六宅使何承矩為制
置河北沿邊屯田使大理寺丞黄懋充判官懋嘗言河
北州郡陂塘甚多引水溉田省功易就乞興水田三五
年内必獲其利太宗嘉之以承矩初至滄州建屯田之
[178-39a]
議因遣按視復奏咸如懋言即令承矩領䕶以懋為佐
發諸州戍兵萬八千人給其役凡雄莫霸州平戎破虜
順安軍興堰六百置斗門引淀水灌溉是年八月稻熟
民賴其利承矩載稻穗數車送闕下先是四年三月六
日甲午承矩言欲因水利大興屯田以便民從之令河
北諸郡發卒墾田懋以臨津令上書請興作水田
志河北屯田治平三年有田三百六十七頃得穀三萬
五千四百六十八石河北歲入無㡬利在蓄水以限戎馬而已
[178-39b]
咸平營田務


周廣徳三年正月乙丑罷戸部營田務以民隷州縣是歲
戸部増三萬餘戸襄州荒田四百八頃餘八十畆淳河水入官渠溉民田三
千頃唐州一百七十頃咸平二年四月轉運使景望奏置
營田務二十四日望及朱台符兼本路制置營田五月
乙酉從其請每歲於屬州縣借人牛夏又差耨田夫六
百人刈稻夫千五百人歲入甚廣是歲種稻三百餘頃汝州舊有南務雍 
熙中廢今復置墾六百頃後轉運張選實錄作㢲改其法召人戸四十一
[178-40a]
五年三月三日選奏罷之未㡬人戸請免之務遂廢景徳二年轉
運許遜復奏興之天聖四年轉運使言非便詔遣屯田
員外郎劉漢傑同定利害漢傑言得不補失九月辛未
詔廢之以田賦貧民每頃輸稅五分 㑹要景望知襄
州與通判何臨規度言襄陽縣有淳河溉田三千頃宜
城有蠻河溉七百頃又有屯田三百餘頃請以農隙調
夫五百築隄堰於荆湖市牛七百頭真宗曰屯田久廢
此足為勸農之始詔望躬按視望請大理丞武程總其
事程言不便
[178-40b]


咸平屯田論


咸平四年九月癸酉五日太子中舍張宗誨齊賢之子獻屯
田論三篇召試賜第


咸平屯田務 屯田使 景徳屯田圖


咸平四年十二月壬戌陜西漕臣劉綜言鎮戎軍古原
州地衍沃歲輸芻糧四十五萬為錢五十餘萬請置屯
田務開田五百頃置軍二千人牛八百頭立屯耕殖於
[178-41a]
城北至水峽口及城前復置堡寨四寨每寨五百人命知軍李
繼和為屯田制置使今安國鎮有古制置城壕戍鎮記
謹錄上進從之五年六月丁亥以知雄州何承矩兼制
置屯田使先是承矩兼屯田事知順安軍馬濟亦兼營田事故承矩特加使額五年正月
甲寅馬濟建議自静戎軍鮑河開渠入順安威虜軍置
水陸營田以隔胡騎詔石普䕶其役六年九月十三日
庚子普言浚營田河畢功十月知保州趙彬奏決鷄距
泉又分徐河水南注運渠置水陸屯田以聞庚辰詔保
州都監王昭遜與彬同領景徳元年四月辛未詔保州
[178-41b]
置屯田兵籍十月詔相州草地未宜牧馬者官置牛具
選習耕兵士置屯田莊癸未羣牧判官王曉請諸州依職田例募民種蒔以沃瘠分三
等輸課二年正月丙辰詔定保雄莫霸州順安平戎信安
軍長吏兼制置屯田事舊兼使者如故三月詔保州塘
水以溉屯田令官吏按視勿廢前功九月戊辰夔漕薛
顔言施黔等州屯田歲獲粟萬餘石三年十二月己夘
趙彬請於保州城東北廣屯田以圖來獻上曰邊封徹
[178-42a]
警當勸課農民咸使樂業不必侵畎畆妨墾殖祥符二年
六月辛夘彬請増屯田務兵五百人五年正月令保安軍
稻田務旬具墾殖功狀以聞七月六日河北安撫副使賈
宗言緣邊塘泊隄道圖下屯田司遵守九年三月改定保
州順安軍營田務為屯田務保州歲墾八十頃天禧四年
四月盧鑑增至百餘頃景徳元年四月六日遣郭盛乘
傳詣静戎順安視河渠先是進營田河道圖嘉祐四年鹽鐵判官楊
佐等往保州視屯田塘泊隄道以圖上之命河北提刑薛
向都水丞孫琳同張茂則相度興修六年三月一日河南
[178-42b]
屯田使曹偕請罷每歲進屯田司地圖從之熙寧四年二
月十三日興治保州水田二十三日詔河北緣邊屯田務
田悉以賦民官兵皆罷九年二月二十三日薛向奏安肅
軍之東舊屯田務稻田南有二淀詔令相視元豐二年十
二月知定州韓絳以封樁錢市地為屯田四年六月二十
九日定州路安撫兼都大制置屯田使雄保州兼屯田使
通判兼判官先是寳元二年九月壬寅河北都轉運兼都大制置屯田使
[178-43a]


慶厯緣邊屯田


慶厯元年十月十八日甲午命陜西漕司度隟地置營
田務辛丑詔陜西都總管司經置營田以助邊計二年
正月乙丑假同州沙苑牧地為營田未㡬罷五年七月通
沿邊吳淀塘泊下河北屯田司為定制十二月詔陜西
四路總管及轉運並兼營田使六年五月丁亥命户部
副使夏安期使陜西與提刑曹潁叔相度興置緣邊屯
田卒不果成熙寧五年四月十日延州守趙卨請括閒
田置弓箭手初卨上營田議曰昔趙充國興屯田以破
[178-43b]
先零唐婁師徳為檢校營田使而河西隴右三百六十
屯歲入六十餘萬石今陜西曠土未耕願募民墾闢至
是復有是奏七年十一月七日秦鳳提刑鄭民憲以熙
河營田圖籍入對詔兼提舉熙河營田弓箭手令辟官屬以集
事其法給田募民


紹興屯田集議 營田官


紹興元年九月二十九日庚申措置河南諸鎮屯田侍
[178-44a]
御史沈與求言承詔條畫屯田利害退而考閱漢昭帝
始元二年屯田張掖始有屯田之令趙充國留屯以困
羌曹操屯許下諸葛亮屯渭濱鄧艾屯於淮南羊祜杜
預屯於荆襄應詹屯於江西荀羨屯於石鼈皆有遺跡
可攷隋唐以來頗采舊聞行之至今沿江諸郡尚有屯
田稅租之名則江淛亦嘗屯田矣淳化以來始用何承
矩措置北邊屯田開塘濼之利以限北虜西北二邊相
繼益廣屯田淮南京西夔路率常行之天聖二年封事
請鬻福建屯田朱諫奏罷估賣則屯田嘗行之福建矣
[178-44b]
今以古今屯田利便可施於江淛者纂其大畧號曰屯
田集議上下二卷詔付户部先是五月辛酉荆南鎮撫使解潛辟宗綱為屯田使詔以綱為
營田官其秋命河南淮南措置屯田十月十五日河南翟興兼營田使 二年二月七日減
淮南營田租入四月二十四日詔劉光世措置七月二
十四日司諫吳表臣言安復漢陽鎮撫使陳規措置屯
田有條理詔奬諭曰得魯侯之重穀同漢將之留田十
一月十八日命孟庾韓世忠措置建康江南北岸荒田
[178-45a]
將兵馬屯田倣陜西弓箭手法以省國用十二月二十
八日甲寅言者謂陳規屯田深得寓兵於農之意令淮
南倣行之詔條畫以聞三年二月七日左司張綱等言
陳規所陳屯田營田分為二事未合古制欲命安撫鎮
撫使各兼營田使從之癸巳下其法於諸鎮使行之兵
屯以使臣主之民屯以縣令主之以歲課多寡為殿最
四年八月五日侍御史魏矼論淮東屯田利害上曰招
集流離使各安田畮今日急務也胡松年對屯田唯荆
南解潛畧措置餘皆虚文無實效五年十二月詔諭諸
[178-45b]
帥曰朕考觀古昔斟酌時宜欲豐軍食之儲必講屯田
之制充國經畫於金城而兼得十二便之利曹操始用
於許下而遂收百萬斛之饒先積粟以為資乃厲兵而
必戰八日詔吳玠於梁洋成鳳岷州措置官莊屯田已
就緒敇奬之書充國留屯之事申建隆歲課之法二十六日遣屯田郎樊
賓隨都督往江淮等路措置屯田王弗同措置六年二月庚
子諸路宣撫使制置大使兼營田大使壬寅安撫兼營
[178-46a]
田使六月二十一日丁巳營田官王弗候對上謂輔臣
曰一二年就緒庶寛民力昨在㑹稽嘗書趙充國傳賜
諸將但上下不能奉承七月六日壬申詔提領江淮營
田公事置司建康樊賓為之王弗副之是歲收七十四萬石七年
六月乙丑詔帥臣兼提領營田其提領司限一月結局九月吳玠
於興元洋州營田收二十萬石詔奬之八年三月以玠
營田法頒示諸軍十五年正月四川宣撫副使鄭剛中
於階成二州開營田抵秦州界凡三千餘頃歲收十八
萬石減成都糴三之一丁夘從其請十六年三月工部
[178-46b]
奏立營田賞罰法三十二年三月十六日庚子兵部侍
郎陳俊卿措置淮東堡寨屯田五月甲辰俊卿請募民
耕荒蠲其繇役復租七歲工侍許尹措置淮西十一月二十九日
汪澈奏開襄陽二渠募兵民雜耕以措置京西營田
司為名命姚岳兼領 隆興初陳之茂建掘圍田之


紹興江淮屯田


[178-47a]
紹興六年二月壬寅都督行府奏改江淮營田為屯田
先是言屯田者甚衆行之未見其效張浚出行邊因出
戸帖錢二十萬緡為本於是官田逃田並拘籍每五頃
為一莊每莊官給牛五具種子農器副之五家共佃每家别給菜田
十畆又貸本錢命樊賓王弗同推行焉七月壬申又置營田司


隆興營田十説


隆興元年五月十七日丁未臣僚言營田十說一曰擇
官必審魏武用任峻司馬懿用鄧艾是也二曰募人必
廣趙充國留萬二百八十一人李彪請取戸十分之一
[178-47b]
是也三曰穿渠必深充國浚漕渠鄧艾開河渠是也四
曰鄉亭必修充國繕鄉亭是也五曰器用必備充國上
器用簿是也六曰田處必利漢屯張掖魏屯許昌是也
七曰食用必充充國屯田用穀月二萬七千餘斛是也
八曰耕具必足李彪請以雜物市牛唐開元二十五年
一頃五十畆配一牛是也九曰定稅必輕晉應詹上表
一年與百姓二年分稅李彪上表一夫之田歲責六十
[178-48a]
斛蠲其雜役是也十曰賞罰必行晉元帝督課長吏以
穀多少為殿最齊武成河清中詔營屯田歲終課所入
以論褒貶是也凡此十者營田之制盡矣 二年正月
劉寳具到見管營田官莊四十二所田四百七十五頃
八十五畆官兵五百五人客戸二百六十五戸先是詔令寳條
具兩淮屯田


乾道屯田


乾道元年二月二十四日詔郭振於六合措置屯田已
就緒淮南東路屯田令郭振王弗周淙條具措置王弗
[178-48b]
等言紹興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指揮以五十頃為一
屯作一莊三月十一日詔淮西湖北荆襄令沈介張松
王炎楊倓王彦趙撙等措置三月三日戸部言浙西營田官莊共一百五十九萬
餘畆二年六月十三日淮西言營田二百七頃六十五畆五年正月徐子寅為大理
正措置兩淮屯田官 求遂氏治野之灋修稻人稼澤
之政芟以殄草剔以除木風以布種土以附根頒其
法也冬耕春種夏耘秋穫朝巡夕課日考旬會趨其
[178-49a]
時也勤者勞之惰者勉之合耦助之移田救之宣
其力也下稽功事達之於上上制祿食復之於下
叙其勞也 渠犂之屯昉于孝武張掖之屯俶于
孝昭 充國留田於漢鄙坐制先零重華給耒於
唐軍卒全振武羊祜耕屯得十年之儲郭元振開
置有數十年之積 漢武帝屯田車師渠犂於是
始有屯田之名趙充國留田金城於是始有屯田
之利 田事出賦人三十畝至四月草生發騎就
草為田者游兵則有趙充國之策令諸典農不復
[178-49b]
以商事雜亂專以農桑為務則有司馬芝之議相
土處民計民置吏明功課之法有如國淵大治諸
陂穿渠溉田又通運漕之道有如鄧艾每屯百三
十人就高為堡凡六百餘里列柵二十有如韓重
華 三代之隆寓兵於農因厥井田以奠軍賦出
則兵居則農如左右手莫覩厥害自秦人開阡陌
趨利急戰而良法掃地矣繇漢以來弗克復古因世
[178-50a]
制宜有足稱者上郡河西分建屯官渠犂張掖
調遣將吏臨羌之屯充國力厥議許下之耕棗
祇薦厥功或資歩士或募諸民唐諸道為屯九
百二十有二如張儉治朔州韓重華田振武王
起開邠寧畢諴營河西皆傑出間見迨于今稱


職田



殷圭田 周圭田士田


記王制夫圭田無征注圭田不稅以厚賢也正義畿内
[178-50b]
無公田故有圭田圭潔白也卿大夫徳行潔白乃與之
田此殷禮也殷政寛重賢故不稅周則通士稅之故曰
士田任近郊之地稅什一 周禮載師士田注仕者亦
受田所謂圭田也易氏曰上中下士所受之田疏凡大夫士賜地有
四種大夫以上有采有賞田及加田又有士田及圭田
王制夫圭田無征復是殷法故圭田無稅入天子法故
言無征周法近郊十一而稅 孟子卿以下有圭田圭
[178-51a]
田五十畆注圭㓗也以共祭祀惟士無田則亦不祭井
田之民養公田者受百畆圭田半之方氏曰所以養㢘潔之行 晉
語大夫食邑士食田注受公田也官宰食加大夫之家田叔向曰
大國之卿一旅之田五百頃上大夫一卒之田百頃


周賞田


禮載師賞田見上 司勲掌六鄉賞地之灋注賞田也在逺郊之内屬
六鄉頒賞地參之一食注賞地之稅參分計稅王食其一也二全入於臣疏與次國三之一
入天子同惟加田無國正注加田既賞之又加賜以田所以厚恩也疏加田或與賞田同處仕
田在近郊加田在逺郊 易氏曰賞地參之一食其地雖媺惡多
[178-51b]
寡之不等先鄭謂以下地可食三之一故云不以美田為采邑而皆以田百畆萊
二百畆為準乃司馬令賦之灋也一田在逺郊後鄭說與逺郊二十而三背
先鄭以為祿田亦有給公家之賦貢若今時侯國有
司農少府錢穀諸子凡國正弗及國子安得有祿田之
稅所謂國正者均人之力政此則無力政也 左傳晉
以先茅之縣賞胥臣瓜衍之縣賞士伯賜公孫叚州田
鄭賜子展先八邑楚子重請取申吕為賞田 魏恵王
[178-52a]
以公叔戰勝賞田百萬求吳起後賞田二十萬
漢書武帝賜卜式田十頃 昭帝始元六年賜蘇武公
田二頃宅一區 田蚡奉邑食鄃 溝洫志紀餐錢奉邑 自 永
初兵荒王侯租秩多不充特詔以他縣租稅足馮石令
如舊限 晉書王導有賜田 陳騫為大司馬給㕑田
十頃㕑園五十畆 衛瓘給㕑田十頃 陶潛為彭澤
令有公田 唐書裴寂長安平賜田千頃甲第一區
秦王以美田給淮安王神通 李襲譽曰負京有賜田
十頃 孔緯僖宗賜天興良田善和里第各一區 牛
[178-52b]
僧孺樊鄉有賜田數頃 于志寧張行成髙季輔俱賜
志寧辭分其田與二人鄭光賜鄠雲陽二縣良田 寰宇記樂
城黎城按唐開元十道要畧云漢何斌為蜀郡太
守以已祿米施恵百姓此數城之民由是獲存臨
别百姓以白米倍填曰荷君父之恩無以報後之州郡
有職田始於此


隋職田


[178-53a]
隋文帝開皇十四年初給職田先是臺省府寺及諸州
皆置公廨錢收取給工部尚書扶風蘇孝慈以為官司
出舉興生煩擾百姓敗損風俗請皆禁止給地以營農
上從之六月丁夘始詔公卿以下皆給職田毋得治生
與民争利一品五頃至五品則三頃其下每以五十畆
為差開皇中又給公廨田以供用
通典晉公卿各有萊田及田騶多少之級後魏孝文太
和五年刺史太守給公田
[178-53b]
唐職田頃畆簿 武徳制祿 官職分田


食貨志武徳元年文武官給祿頗減隋制一品七百石
至從九品三十石皆以歲給之外官則否一品有職分
田十二頃二品十頃三品九頃四品七頃五品六頃六
品四頃七品三頃五十畆八品二頃五十畆九品二頃
皆給百里内之地諸州都督都䕶親王府官二品十二
頃三品十頃四品八頃五品七頃六品五頃七品四頃
八品三頃九品二頃五十畆鎮戍闗津岳瀆官五品五
[178-54a]
頃六品三頃五十畆七品三頃八品二頃九品一頃五
十畆㑹要武徳元年十一月制三衛中郎將上府折衝都尉六頃至
隊正副八十畆親王以下至職事官又有永業田自百
頃至武騎尉六十畆流内九品以上口分田終其身六
十以上停私乃收凡給田而無地者畆給粟二斗京師
及州縣又皆有公廨田以供公私之費其後以用度不
足京官有俸賜而已諸司置公廨本錢以番官貿易取
息計員多少為月俸料貞觀初百官得上考者給祿一
季未幾又詔得上下考給祿一年中書舍人髙季輔言
[178-54b]
外官卑品貧匱宜給祿養親自後以地租春秋給京官
歲凡五十萬一千五百餘斛外官降京官一等一品以
五十石為一等至八品九品二石五斗為一等貞觀十
一年以職田侵漁百姓詔給逃還貧戸視職田多少每
畆給粟二斗謂之地子是歲以水旱罷之十二年罷諸
司公廨本錢一本貞觀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罷十五年置公廨本錢以
諸司令史主之號捉錢令史褚遂良疏罷之復給百官
[178-55a]
俸十八年三月十三日以京兆府岐同華邠坊州隙地陂澤
可墾者復給京官職田光宅元年有納庫品子開元十
正月乙丑收職田賦逃還貧民 畆率給倉粟二斗通典開元十年六月敕後九月
以後停給職田十八年三月丁酉通典六月復置公廨本錢十九年初置
職田頃畆簿租價無過六斗地不毛者畆給二斗二十
九年以京師地狹計丁給田猶不足於是分諸司在都
者給職田於都畿以京師地給貧民是時河南北職田
兼稅桑有詔公廨職田有桑者毋督絲課天寳十三載
楊國忠以兩京百官職田送租勞民請五十里外輸於
[178-55b]
縣倉百官就請於縣然縣吏欺盜益多十四載兵興權
臣増領諸使月給厚俸比開元加數倍至徳初以用物
不足給半祿上元元年復令京官職田以時輸送其後
籍為軍糧矣永泰元年百官請納職田充軍糧大厯二年文武官月俸
二十六萬緡而増給居三之一先是職田公廨田毎嵗
六月以白簿上尚書省覆實至十月輸送别有黄籍歲
一易之通典大厯以來減外官職田三分之一以給京官俸凡給米七十萬石建中三年
[178-56a]
復減百官料錢李泌為相又増百官俸錢㑹昌後不復
増減 李元紘傳時廢京司職田議者欲置屯田元紘
曰得不補失徒為煩費㑹要開元十三年户部侍郎李元紘 奚陟傳貞
元八年遷中書舍人先是右省雜給眡職田稟主事與
拾遺等陟以奉稍為率吏官有差 㑹要元和六年八
月户部侍郎李絳請州府闕官職田祿米及見任抽一
分職田收貯以備水旱從之十三年三月辛亥詔百司職
田多少不均宜令等差分給 庾敬休傳太和中戸部
侍郎請以蜀道闕官職田賑貧民詔可 李吉甫傳疾
[178-56b]
吏員廣奏曰國家之制官一品奉三千職田祿米大抵
不過千石 百官志屯田郎中掌文武職田


唐公廨田


六典屯田郎中凡在京諸司有公廨田皆視其品命而
審其分給司農寺二十六頃殿中省二十五頃少府監
二十二頃太常寺二十頃京兆河南各十七頃太府寺
十六頃吏戸部十五頃兵部内侍省各十四頃中書省
[178-57a]
將作監各十三頃刑部大理十二頃尚書門下左春坊
各十頃工部光祿太僕寺祕書省各九頃禮部鴻臚都
水詹事府各八頃御史臺國子監七頃左右衛家令寺
各六頃衛尉左右十二衛右春坊各五頃衛率寺大史
局各四頃宗正寺千牛衛等各三頃内坊内率府各二
舊志同 百官志屯田郎中掌諸司公廨田以品給比
部掌㑹公廨 通鑑開元十年正月癸亥命有司收公
廨錢以稅錢充百官俸 楊綰傳故事舍人年久者為
閣老其公廨雜料獨取五之四綰悉均給之 漢書注
[178-57b]
兒寛傳師古曰若今諸司公廨牛羊
隋唐給田之制有三一曰永業二曰職分三曰公廨隋開
皇十四年六月丁夘詔省府州縣皆給廨田不得治生與人争利


咸平職田


咸平二年七月真宗欲興復職田三司請令依例輸稅
詔三館祕閣檢討故事沿革以聞甲申檢討杜鎬等言
按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言借民力治公田美惡取
[178-58a]
於此不稅民之所自治也又曰夫圭田無征夫猶治也
征稅也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治圭田者不稅所以
厚賢也周禮載師之職有士田有官田有賞田又以家
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縣地以大都之田任疆
地家邑大夫之采地小都卿之采地漢制列侯皆衣食
租稅而不得臣其吏民晉制有芻藁之田大國十五頃
次國十頃小國七頃又占田之限官第一品五十頃二
品以下每品減五頃為差九品十品又得䕃人為衣食
客及佃客後魏宰人之官各給公田刺史十五頃太守
[178-58b]
十頃治中别駕八頃縣令丞六頃職分田起於此矣北
齊京城四面諸坊之外三十里為公田一品以下逮羽
林虎賁各有差唐給職分田又給公廨田乞候今秋令
轉運使就近差官盡括係官水陸莊田均給州縣長吏
次及通判幕職判司簿尉等官所占佃戸止得以浮客
充仍免鄉縣差徭如此則中才可革於貪心上智益興
於㢘節百官廩賜莫盛於唐月俸之餘既有食糧雜給
[178-59a]
祿粟之外又有利息本錢加以白直執刀防閤掌固之
類悉許私用役使潛有所輸五代所支裁得其半太祖
始定添支太宗増給實俸職田之制廢於五代興於本
朝而計臣以出納之吝遂有兹議故事無輸稅之文從
之 祥符六年五月令三司檢㑹幕職州縣元定職田
頃畆數付流内銓仍别具轉運使副知州通判及京朝官
使臣幕職州縣官等職田頃畆數目編錄以聞九年七
月丙寅詔戒約職田遵守元制遇災沴即蠲省之
[178-59b]
天聖復職田


天聖九年二月癸巳詔曰天下吏給職田所以養㢘節
也比詔有司皆從停罷如聞勤事之吏祿薄不足以自
養其復職田七年八月丁亥詔天下職田租送官以數上三司均給之先是上封者乞停廢職田
七月丙子詔資政殿學士晏殊等詳定殊等上議詔依奏停罷


慶厯均公田 限職田


慶厯三年十一月壬辰詔曰先帝詔復公田合王制班
祿之差得聖人養賢之義然郡縣受地有無不齊銓審
[178-60a]
補員權利為倖所宜給其所未給均其所未均紀慶厯三年十
一月壬辰限職田大藩府長吏二十頃通判八頃判官五頃餘
並四頃節鎮十五頃防團以下州軍十頃小軍監七頃
縣令萬戸以上六頃五千户以上五頃不滿五千戸並
四頃簿尉萬戸以上各三頃五千戸以上二頃五十畆
不滿五千戸並二頃云云熙寧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復
詔詳定


紹興復職田


建炎元年六月乙酉以國用不足遂均天下職田隷憲
[178-60b]
司後復給之紹興末東南諸路收圭租二十三萬斛有
竒州縣有過給者二十九年十二月癸酉命及格則止
隆興元年六月又有權借一年之令乾道元年七月辛
亥又借三年八年十月丙戌復還之十二月詔嚴額外
收斂之禁
 玉海卷一百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