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124-1a]


卷一百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百二十三
            宋 王應麟 撰
 官制
九卿屬官



漢九卿 九列 十二卿


百官公卿表九卿秩中二千石續百官志同 劉熈云漢置
十二卿太常太僕衞尉光祿勲宗正執金吾大司農少
府大鴻臚廷尉大長秋將作大匠韋昭辨云漢正卿九
[124-1b]
太常至少府執金吾為外卿不在九列大匠次金吾長
秋自皇后官非天子貟卿自漢以来九卿所居謂之寺
 韋玄成傳恤我九列注卿之位疏陳蕃上疏備位九列 通典漢以
太常光祿勲衞尉大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謂之九寺大卿後漢九卿而分屬三司大常光祿勲衞尉三卿並太尉
所部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 春秋漢含孳
曰九卿法河海北斗
[124-2a]


漢奉常 大常


表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漢官解詁社稷郊畤事重職尊故在九卿之首叔 
孫通定宗廟儀法袁盎 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註師古曰太常王者旌旗畫日
月王有大事則建以行禮官主奉持之故曰奉常後改太常尊大之義應劭曰欲令國家盛大常存故 
 稱太常唐楊收曰藏天子旂常奉常髙帝七年叔孫通始為之大常
景帝中六年吳利 始為之元朔二年孔臧為大常綱紀古訓禮賜如三公韋玄成 
 劉慶忌杜業蘇昌坐泄祕書免莽改太常曰秩宗 唐六典漢髙
名曰太常惠帝復曰奉常景帝又曰太常史記叔孫通傳髙帝
 拜通為太常漢官典職亦云惠帝改太常為奉常 續志卿一人中二千石
[124-2b]
盧檀禮注曰如大樂正掌禮儀祭祀先奏其禮儀及行事贊天
子每選試博士奏其能否大射養老皆奏其禮儀每
月前晦察行陵廟 漢官曰員吏八十五人荀悦云掌宗廟郊祀禮樂典經漢西京 
 太常行陵赤車千乘 職當陵廟繁劇多過東漢三十九人多遷玉鉉桓榮乗輿幸太常府令榮坐 
東面設几杖天子親自執業丁鴻劉愷周澤桓郁楊震賜  律厯志宫商角徴
羽太常掌之 七畧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
周禮注宗伯宗官典禮於祭祀漢太常是也 宋百
[124-3a]
官志漢志以列侯忠孝敬謹者居之如周大司樂 通
典唐虞秩宗周曰宗伯秦改奉常云云後漢不必侯也建
安中為奉常魏黄初改為太常 崔駰太常箴翼翼太
常寔為宗伯穆穆靈祗寢廟奕奕稱秩元祀班于羣神
我祀既祗我粢孔蠲弗祈弗求惟徳之報不矯不誣庶
無罪悔常臣司宗敢吿執書 典樂教冑子魯秉周禮齊不敢謀晏子折衝樽爼
之間國之典常上下守之則國安而民服史記注鄭玄曰禮局稱容臺 


漢大常屬官 大樂令 大樂官 大予樂令


    雅樂郎 大祝令 大宰令 大史令 大
[124-3b]


卜令 大醫令 食官令


表奉常有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盧植禮注曰如小樂正掌凡行
禮及祭祀小事總署曹事漢舊儀丞舉廟中非法者韋弘為太常丞職奉宗廟典
 諸陵邑徐偃谷永譙玄鮑業為之其署曹掾史隨事為員諸卿皆然
太常掾朱博以太常掾察㢘 主簿漢官儀鹵簿篇太常駕四馬主簿前車八乘
表屬官有大樂大祝大宰大史大卜大醫六令丞又均
官都水兩長丞諸廟寝園食官令長丞又廱大宰大祝
[124-4a]
令丞又博士及諸陵縣皆屬焉
大樂令 律厯志宫商角徵羽職在大樂 禮樂志制
氏以雅樂聲律世世在大樂官但能紀其鏗鏘鼓舞元
光五年河間獻王獻樂詔下大樂官常存肄之律志武帝時樂
官考正哀帝罷樂府官丞相光大司空武奏大凡八百二
十九人其三百八十八人不可罷可領屬大樂奏可禮大
 胥注漢大樂律桓譚父成帝時為大樂令 表元鼎五年陽平侯杜相為
大常五年坐擅繇大樂令論 揚雄大樂令箴陶唐五
帝設為六樂 續志大予樂令一人六百石掌伎樂凡
[124-4b]
國祭祀掌請奏樂及大饗用樂掌其陳序漢官曰員吏二十五人樂
人八佾舞三百八十人盧植禮注曰大予令如古大胥漢大樂律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耐明紀永平三 
年八月戊辰改大樂為大予令漢官儀曰令一人丞一人盧植禮注曰大樂丞如古小胥 晉
志魏武平荆州獲漢雅樂郎杜䕫䕫傳雅樂四曲黄初中䕫
 為大樂令 宋志云魏復為大樂令工以納言時而颺之作樂崇徳以和神人 韶夏有容咸英有節 
放鄭聲
大祝令 表有廱大宰大祝令丞如淳曰五畤在廱故特置五畤各
[124-5a]
一尉郊祀志高帝復置大祝大宰文紀十三年夏除祕祝之官景中六年更名太祝
為祠祀武太初元年更名曰廟祀 志大祝令一人六
百石凡國祭祀掌讀祝及迎送神漢舊儀廟祭大祝令主席酒漢官曰員吏
 四十一人禮儀志注郊儀大祝令繞牲舉手曰充牽牲就庖東觀記陰猛好學温良以郎遷大祝令 丞
一人掌祝小神事祠祀令一人後轉屬少府注東觀書
曰章帝又置祀令丞延平元年省 祝史正辭以告周大祝屬宗伯秦祀 
官有祕祝移過於下
大宰令志一人六百石掌宰工鼎爼饌具之物祭祝
陳饌具漢官曰明堂丞一人二百石員吏四十二人丞一人 郊祀志高帝
[124-5b]
召故秦祀官復置大祝大宰如其故儀月令仲秋命宰祝循行犧牲注
 大宰大祝主祭祀之官也禮樂志注元帝時大宰丞李元
大史令 志一人六百石掌天時星厯凡歳将終奏新
年厯國祭祀之事掌奏良日國有瑞應灾異掌記之漢官
儀有望郎三十人掌記三十人房鳯待詔三十七人李信其六人治厯三人龜卜二人易筮丞一人
明堂及靈䑓丞一人二百石二丞掌守明堂靈䑓掌候
日月星氣皆屬太史注漢官曰靈䑓待詔四十二人其
[124-6a]
十四人候星元光中天星揺問候星者二人候日三人候風十二人
候氣 望氣正朔武帝遣望氣佐候蓬莱氣西域傳武帝詔太史治星望氣皆以為吉三人候
晷景七人候鍾律一人舎人 通典夏有太史終古執
圖法奔殷殷太史高勢一作向摯載圖法奔周周官太史正
歳年以序事馮相氏視天文之次序保章氏掌天文之
變周宣王時太史官失其守而為司馬氏司馬氏世典
周史司馬氏世主天官晉太史屠黍見晉之亂以圖法歸周韓宣
子聘魯觀書太史氏秦太史令胡毋敬之作博學七章蕭何草律曰太史試學童
漢武置太史公以司馬談為之秦漢以来太史之任盖
[124-6b]
併周之太史馮相保章三職周太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史命士二十有四
人而屬乎宗伯猶漢之令丞屬太常也 司馬遷傳談為太史公注如淳
曰漢儀注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計書先上
太史公副上丞相序事如古春秋遷死後宣帝以其官
為令行太史公文書而已師古曰談為太史令遷尊其
父故謂之公如説非也晉灼曰百官表無太史公在丞
相上又衞宏所説多不實未可以為正郊祀志太史令談注司馬談也
[124-7a]


茂陵中書談以太史丞為太史令史記太史公掌天官索隱曰博物志太史令司馬遷年二十八三年六


月乙邜除六百石 太史令 司馬遷 張夀王尹咸校數術虞恭議四分歴 張衡再為之 
 造渾儀 單颺定經又問灾異 孫懿 王立丞鄧平史通曰張衡單颺王立唯知占候於是太史非復 
記言之司魏高堂隆  揚雄太史令箴 見分紀崔子玉東觀箴云夏終殷摰周𣆀晉
 七畧外有太史之藏荀悦請備置史官掌典文紀行事於盡歳舉之尚書以助
賞罰
太卜令 表大初元年初置太卜六典注漢武置太卜博士 續志
後省并太史周領於春官 史記日者傳代王之入任於卜
者太卜之起由漢興而有索隱曰周有太卜此云由漢
[124-7b]
興者謂文帝卜大横之後卜官更興盛 龜䇿傳高祖
時因秦太卜官雖父子疇官世世相傳精㣲深妙多所
遺失武帝博開藝能之路大卜大集上欲擊匃奴攘大
宛收百越預見表象先圖其利褚先生曰臣為郎時與
大卜待詔為郎者同署言曰孝武時聚㑹占家有五行
堪輿建除叢辰厯天人太一家制曰以五行為主武帝北伐
易之卦得大過爻在九五卜諸将貳師最吉今卦兆皆反繆公車方士太史治星望氣及大卜龜蓍皆以為 
[124-8a]
 吉古者卿大夫與謀參以蓍龜官占先志謀及卿士庶人 
太醫令表少府有太醫令太常復有令丞盖禮官之太醫司存之所少府之太醫通乎王内應劭曰 
周官 續志一人六百石掌諸醫藥丞主藥方丞主藥方各一
人屬少府漢官曰員醫二百九十三人員吏十九人郭玉為太醫丞陳忠言太醫令奉方藥位 
 從大夫車有韜沂冠有兩梁脂習為令有欒布之節永建二年召楊厚詔太醫致藥  通典周
官有醫師掌醫之政令秦太醫令李醯兩漢有令丞亦主醫
藥屬少府 崔寔大醫令箴 唐柳公綽太醫箴梁姚僧坦為大醫正上醫醫國 原診知政 
巫咸以鴻術為帝堯之醫 外戚傳太醫監充國 隋志孝成命太醫
監李柱國校方技 前志云侍醫貢禹傳侍醫臨治師古曰天子之醫蓋勲傳云小黄門 
[124-8b]
高望為尚藥監
均官都水兩長丞 表注服䖍曰均官主山陵上槀輸
入之官也如淳曰律都水治渠隄水門三輔黄圖云三
輔皆有都水 少府有均官谷永願減均官用度
諸廟寝園食官令長丞馮參竟寜中以王舅出補渭陵食官令如淳曰給陵上祭祀之
 廟郎功臣表 寢郎馮參 高寢令韋方山 高寢郎車千
 孝文園令司馬相如 渭陵寢中郎馮參 延陵園郎班穉
[124-9a]
 續志高廟令一人六百石掌案行掃除世祖廟令一
人六百石如高廟每陵園令各一人六百石毎陵食官
令各一人六百石掌望晦時節祭祀漢官曰食監一人秩六百石即食官
令監丞一人三百石 續志中興以來省前凡十官注太宰
均官都水雍大祝五畤各一尉也續志即後漢百官志以後止言


漢禮官 附容史


紀元朔元年十一月詔中二千石禮官博士議不舉孝
廉者罪五年六月詔令禮官勸學 儒林傳魯徐生善
[124-9b]
為頌孝文時以頌為禮官大夫傳子至孫延襄襄亦以
頌為大夫延及徐氏弟子公户滿意桓生單次皆為禮
官大夫言禮為頌者由徐氏注蘇林曰漢舊儀有二郎
為頌貌威儀事有徐氏張氏天下郡國有容史皆詣魯
學之郊祀志徐偃曰太常諸生行禮不如魯善 兩都賦序武宣崇禮官考
文章 史記禮書余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


漢博士 五經博士 博士十四家 五經大


[124-10a]


夫 䇿試博士


表奉常秦官博士屬焉博士秦官通古今秩比六百石
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帝黄
龍元年稍増員十二人 劉歆傳文帝時始使掌故晁
錯從伏生受尚書伏生故秦博士詩始萌芽天下衆書往往頗
出皆諸子傳説猶廣立於學宫為置博士在朝之儒唯
賈生而已文選注賈誼作左傳訓詁為文帝博士孟子題辭云孝文皇帝欲廣游學之路論語孝經
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士獨立五經而已漢舊儀文帝時博士七十餘人朝服玄端章甫冠為待
詔博士 武紀建元五年春置五經博士元朔五年夏六
[124-10b]
月詔曰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
先太常其議與博士弟子崇鄉黨之化以厲賢材丞相
弘請為博士置弟子員學者益廣東萊曰孝文尚置傳記博士安有獨遺五
經之理建元置五經博士非始置也即獨立五經置傳記之時也 元紀初元五年四
月詔博士弟子毋置員以廣學者永光三年冬復博士
弟子員 成紀陽朔二年九月詔儒林之官四海淵源
宜皆明於古今温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丞相
[124-11a]
御史其與中二千石二千石雜舉可充博士位者使卓
然可觀 劉歆傳歆及向始皆治易宣帝時詔受糓梁
春秋十餘年大明習及歆校袐書見古文春秋左氏歆
大好之以為左丘明好惡與聖人同及歆親近欲建立
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於學官哀帝令
歆與五經博士講論其義博士或不肯置對歆曰徃者
博士書有歐陽春秋公羊易則施孟然孝宣皇帝猶廣
立糓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書義雖相反猶並置
之 儒林傳敘高帝誅項籍於是諸儒始得修其經學
[124-11b]
講習大射鄉飲之禮然亦未皇庠序之事孝恵高后孝
文景時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孔襄為恵帝博士漢文帝時賈誼為
 博士又申公為詩最精以為博士毛公以詩貫公以左氏為河間王博士董仲舒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 
漢興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書自濟南伏生名勝言詩於魯
則申培公名培於齊則轅固生名固燕則韓太傅名嬰言禮則
魯高堂生言春秋於齊則胡毋生於趙則董仲舒及武
安君田蚡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
[124-12a]
以百數而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學士靡
然向風矣武帝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劉歆曰至孝武然後鄒魯
梁趙頗有詩禮春秋先師皆起於建元之間一人不能獨盡其經或為雅或為頌相合而成泰誓後得博士集
而讀之昭帝増博士弟子員滿百人宣帝末増倍之元帝
好儒能通一經者皆復數年以用度不足更為設員千
人郡國置五經百石卒史成帝末増弟子員三千人嵗
餘復如故成帝時博士選二科平帝時王莽秉政増元士之子得
受業如弟子勿以為員嵗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
二十人為太子舎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云贊曰
[124-12b]
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䇿勸以官祿迄
于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寖盛支葉蕃滋一經説至百
餘萬言大師衆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魏名臣奏西京學官
博士七十餘人初書惟有歐陽禮后易楊春秋公羊而已至孝
宣世復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丘易糓梁
春秋至元帝世復立京氏易平帝時又立左氏春秋毛
詩逸禮古文尚書所以罔羅遺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
[124-13a]
元始元年立樂經益博士經各五人 文翁傳景帝末為蜀守選郡縣
小吏張叔等十餘人詣京師受業博士數嵗蜀生皆成
就 王式傳詔除下為博士衣博士衣 後漢翟酺傳
初酺之為大匠上言孝文皇帝始置一經博士注不知所據
孝武大合天下之書孝宣論六經於石渠學者滋盛弟
子萬數 唐六典注高祖時叔孫通始為博士定禮制
 通典賈誼公孫弘董仲舒朱雲匡衡疏廣韋賢皆為
孔安國延年禇大夏侯勝孔霸平當翟方進馬宫師丹龔舎翼奉張禹元帝時孔光成帝時 續
志博士祭酒六百石本僕射中興轉為祭酒祭酒見後博士
[124-13b]
十四人比六百石周澤召試博士戴慿舉明經試博士易四施孟梁丘京
氏尚書三歐陽大小夏侯氏詩三魯齊韓氏禮二大小
戴氏春秋二公羊嚴顔氏掌教弟子國有疑事掌承問
對本四百石宣帝増秩 章紀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
詔曰漢承暴秦褒顯儒術建立五經為置博士其後學
者精進雖曰承師亦别名家宣帝以去聖久逺學不厭
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書後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
[124-14a]
復置顔氏嚴氏春秋大小戴禮博士翟酺傳光武起太學博士舎内外講
此皆所以扶進㣲學尊廣道藝也八年冬十二月戊
申詔曰五經剖判去聖彌逺章句遺辭乖疑難正恐先
師㣲言將遂廢絶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左氏糓梁
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㣲學廣異義焉 安紀元光
二年正月詔選三署郎及吏人能通古文尚書毛詩糓
梁春秋各一人延平元年納樊凖之言妙簡博士召李充為之 徐防傳永元
十四年十一月癸卯拜司空防以五經久逺聖意難明宜為
童句以悟後學上疏曰漢承秦亂經典廢絶開置太學
[124-14b]
故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以勉勸學者臣以為
博士及甲乙䇿試宜從其家章句開五十難以試之觧
釋多者為上第引文明者為高説五經各取上第六人
論語不宜射䇿詔書下公卿皆從防言注漢官儀曰光
武中興恢弘稽古易有施孟梁丘賀京房書有歐陽和
伯夏侯勝建詩有申公轅固韓嬰春秋有嚴彭祖顔安
樂禮有戴聖戴徳凡十四博士太常差選有聰明威重
[124-15a]
一人為祭酒總領綱紀也 儒林傳光武中興愛好經
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採求闕文補綴漏逸先是四
方學士多懷挟圖書遁逃林藪自是莫不抱負墳䇿雲
㑹京師范升陳元鄭興杜林衞宏劉昆桓榮之徒繼踵
而集於是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
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氏禮大小戴春秋
嚴顔凡十四博士大常差次總領焉初田何傳易相授
至田王孫授沛人施讎東海孟喜琅邪梁丘賀由是易
有施孟梁丘之學博士缺人薦孟喜上聞其改師法不用又東郡京房受
[124-15b]
易於焦延夀别為京氏學又東莱費直傳易授王璜别
為費氏學又沛人高相傳易授子康毋將永為高氏學
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博士費高二家未得立濟南
伏生名勝傳尚書授張生及歐陽生字和伯歐陽世世相
傳歐陽高為歐陽氏學歐陽歙八世博士張生授夏侯都尉至
夏侯勝為大夏侯氏學建為小夏侯氏學三家皆立博
士又孔安國傳古文尚書為古學未得立魯人申公受
[124-16a]
詩於浮丘伯為魯詩齊人轅固為齊詩燕人韓嬰為韓
詩三家皆立博士趙人毛萇傳詩是為毛詩未得立
魯高堂生傳禮十七篇後瑕丘蕭奮以授后蒼蒼授梁
人戴德戴聖沛人慶普於是德為大戴禮聖為小戴禮
普為慶氏禮三家皆立博士孔安國所獻禮古經五十
六篇及周官經五十六篇前世傳其書未有名家中興
以後亦有大小戴博士雖相傳不絶然未有顯於儒林
者建武中曺充習慶氏學傳其子褒遂撰漢禮齊胡毋
子都傳公羊春秋相授至魯人眭孟授東海嚴彭祖魯
[124-16b]
人顔安樂由是有顔氏嚴氏學又瑕丘江公傳糓梁春
秋三家皆立博士梁太傳賈誼為春秋左氏訓詁授貫
公建武中鄭興陳元傳春秋左氏學時尚書令韓歆上
疏欲為左氏立博士范升與歆争之未决陳元上書訟
左氏遂以魏郡李封為左氏博士後羣儒蔽固者數廷
争之及封卒光武重違衆議而因不復已上五經博士始末並見後漢
儒林傳内 朱浮傳建武七年轉太僕浮以國學既興宜廣
[124-17a]
博士之選乃上書曰博士之官為天下宗師舊事䇿試
博士必廣求詳選博舉明經惟賢是登伏聞詔書更試
五人唯取見在洛陽城者臣恐四方之學無所勸學帝
然之注漢官儀曰武帝初置五經博士後増至十四人
其舉狀曰生事愛敬䘮沒如禮通易尚書孝經論語兼
綜載籍窮㣲闡奥隱居樂道不求聞達身無金痍痼疾
世六屬不與妖惡交通王侯賞賜行應四科經任博士
下言某官某甲保舉 范升傳時韓歆上疏欲為費氏
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詔下其議建武四年正月朝公卿
[124-17b]
大夫博士於雲臺遂與韓歆及中大夫許淑等互相辨
難日中乃罷升退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又上太史公
違戾三十一事詔以下博士 陳元傳范升復與元相
辨難凡十餘上帝卒立左氏學太常選博士四人元為
第一帝以元新忿争乃用其次司隷從事李封於是諸
儒以左氏之立論議讙譁自公卿以下數廷爭之左氏
復廢 賈逵傳肅宗立降意儒術特好古文左氏傳建
[124-18a]
初元年詔逵發出左氏傳大義書奏帝嘉之令逵自選
公羊嚴顔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與簡紙經傳
各一通八年乃詔諸儒各選高才生受左氏糓梁春秋
古文尚書毛詩由是四經遂行於世皆拜逵所選弟子
及門生為千乗王國郎朝夕受業黄門署學者皆欣欣
羡慕 祭遵傳博士范升追稱遵曰建為孔子立後奏
置五經大夫 楊仁傳太常上仁經中博士仁自以年
未五十不應舊科上府辭選顯宗詔補北宫衞士令漢舊
儀博士限年五十以上 楊震傳遷太常先是博士選舉不實震
[124-18b]
薦明經名士楊倫等 孫叔通自楚歸漢即拜為博士
是時雖有博士之官挾書之律猶未除也至惠帝
始除之孝文復廣游學之路而天下衆書往往頗
出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趙岐孟子序至五經
得列於學官者惟詩而已申公韓嬰皆以詩為博
士即所謂魯詩韓詩楚元王傳文帝時聞申公為詩精以為博士儒林傳韓嬰
文帝時為博士翟酺曰文帝始置一經博士葢謂此景帝
[124-19a]
復立齊轅固詩儒林傳固景帝時為博士而餘經猶未立至武帝憲
章六學始罷傳記博士獨立五經此本紀百官表所謂
建元五年春初置五經博士是也班固儒林傳贊曰武
帝立五經博士書唯有歐陽歐陽生禮后易楊春秋
公羊而已且立五經而獨舉其四葢詩已立於文帝今
并詩為五耳宣帝復立大小夏侯尚書施孟梁丘易糓
梁春秋大小戴禮元帝復立京氏易平帝又立左氏春
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 文帝時申公韓嬰皆以詩為
博士所謂魯詩韓詩景帝時轅固為博士所謂齊詩雖
[124-19b]
置博士亦猶孟子爾雅置博士未名曰詩博士孟子博
士爾雅博士也建元之置五經博士乃置書禮易春秋
博士與詩為五始有書博士詩博士之名謹按文帝以
賈誼為博士初不曰左氏博士宣帝以江公之孫為博
士授糓梁未名糓梁博士至甘露三年始置糓梁博士
此二事可以為驗 晉志少微四星在太㣲西或曰博
士官 史記秦博士七十人備員弗用非博士官所職
[124-20a]
藏詩書者悉燒之 崔子玉博士箴洋洋三代典
禮是修畫為辟雍國有學校侯有泮宫各有攸教
德用不陵儒臣司典 掌故見後


漢祭酒


續志博士祭酒一人六百石本僕射秦官始皇三十四年博士
僕射周青臣中興轉為祭酒胡廣曰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長者也古禮賓客得
主人饌則老者一人舉酒以祭於地侍中僕射一人亦轉為祭酒
侍中祭酒 更始以卓茂為之建武二十年丁恭永平初張興十七年承宫  荀
卿在齊三為祭酒 蘇竟平帝世以明易為博士
[124-20b]
講書祭酒注王莽置六經祭酒秩上卿毎經各一人竟為講尚書祭酒  龔勝
王莽遣使者即拜為講學祭酒 劉寛每行縣輒
引學官祭酒執經對講 伍被傳吳王賜號為劉
氏祭酒應劭曰禮飲酒必祭示有先也如淳曰祭時唯尊長以酒沃酹韋昭辨釋名曰凡燕
饗必尊長老以酒祭先 宣帝以蘇武著節老臣朝朔望號
稱祭酒 漢舊儀丞相設四科之辟第一科補西
曹南閤祭酒周澤建武末辟大司馬府議曹祭酒秦順太守韓崇召為東閤祭 
[124-21a]
 酒薛方為郡掾祭酒吳立都講祭酒以教諸子 國子祭酒 見學校宋志周有師氏之職
即今國子祭酒也


漢祠官 祠祀官


紀高帝二年六月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
祠之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有秦晉梁荆之巫世祠天
地綴之以祀應劭曰先人所在之國博求神靈文穎曰巫掌神之位次范氏世仕晉故有晉巫支
庶留秦為劉氏故有秦巫隨魏都大梁故有梁巫後徙豐豐屬荆故有荆巫 文帝十三年
夏除祕祝十四年春詔曰先王逺施不求其報望祀不
祈其福今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為百姓朕甚愧
[124-21b]
之其令祠官致敬無有所祈過則自歸福則衆共古帝王用心也 武帝
建元元年五月詔曰河海潤千里令祠官修山川之祠
為歳事元封元年春正月詔令祠官加増大室祠周春官典
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 郊祀志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
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皆太祝常主漢二年冬高帝
召故秦祀官復置太祝太宰如故儀詔曰吾甚重祠而
敬祭後四歳六年天下已定詔御史令豐治枌榆社令祝
[124-22a]
立蚩尤祠於長安長安置祠祀官女巫梁巫祠天地天
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屬晉巫祠五帝東君雲中君巫社
巫祠族人炊之屬秦巫祠杜主巫保族纍之屬荆巫祠
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屬九天巫祠九天皆以歳時祠
宫中河巫祠河於臨晉南山巫祠南山秦中各有時日
文帝怠於鬼神之事渭陽長門五帝使祠官領以時致
禮孝景即位十六年祠官各以嵗時祠如故武帝敬鬼
神之祀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令祠官領之如其
方祠官寛舒議后土壇具泰一祠壇令祠官禮東泰山
[124-22b]
而不封方士所興祠各自主其人終則已祠官不主成
帝初罷梁晉秦荆巫贊曰究觀方士祠官之變谷永之
言不亦正乎明於天地之性不可惑以神恠知萬物之情不可㒺以非類 後鄧后
紀以淫祀無福罷諸祠官不合典禮者延平元年四月庚申詔罷祀官
不在祀典者
祠祀令見大祀 表詹事有祠祀令皇后之官 續志少府有
祠祀令一人六百石典中諸小祠祀丞一人 宦者王國有祠祀
[124-23a]


漢郎中令 光祿勲


表郎中令秦官主郎内諸官掌宫殿掖門户如淳曰郎中令府在宫中
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勲應劭曰明爵功也郎中令高帝五年
王恬啓 始為之周仁王臧石建李廣李敢光祿勲徐自為始為之自太初以来凡二
十八人韓説張安世楊惲周堪匡衡王章辛慶忌孔光師丹平當馬宫彭宣王惲元鳳元年并
右将軍初元元年并前将軍蕭望之領尚書事續志光禄勲卿
一人中二千石掌宿衞宫殿門户典三署郎五官左右更直
執㦸宿衞門户考其德行而進退之漢官曰員吏四十四人丞比千石 
[124-23b]
郊祀之事掌三獻胡廣曰勲猶閽也主殿宫門户之職如周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 杜 
 林内奉宿衞外總三署周密敬謹選舉稱平劉昆寛張湛魯恭楊賜陳蕃杜喬桓典荀爽任隗張酺建炎 
末復以為郎中令 陳平傳得宿衞中為郎中令漢儀注郎中令主郎中
 後儒林傳光祿勲王龔以外屬内卿注光祿治宫中 揚雄
箴經兆宫室畫為中外廊殿門闥限以禁界國有周衞
民有籓籬各有攸保守以不岐徳人立朝議士充庭祿
臣司光 栢梁詩有總領從官之句東方朔曰仲山甫為光祿晉灼注云光祿主三大夫諫正之官
[124-24a]


漢光祿屬官 諌大夫 中郎三將 郎中三



將 騎郎將 羽林令 監 奉車都尉 騎



都尉 謁者 光禄郎


表有丞 續志丞一人比千石 掾于永除王嘉為掾 表屬
官有大夫郎謁者皆秦官及期門羽林皆屬焉大夫
掌議論有大中大夫陸賈石奮賈誼周仁吾丘夀王申公疏廣梁丘賀張敞王嘉劉
歆平當董仲舒 志大中大夫千石無員漢官曰二十人秩比二千石張湛馬援 
申屠剛梁統伏隆宋弘張純臧宫銚期楊秉
中大夫無員張釋之相如晁錯直不疑董仲舒汲黯兒寛嚴助朱買臣中大夫令灌嬰功臣表 
[124-24b]
靈常為中大夫 志
諫大夫無員多至數十人大中大夫中大夫同武帝元狩五年初
置諫大夫秩比八百石魏相王吉夏侯勝嚴助尹更始何武匡衡翼奉劉輔孫寳母将
 隆王褒蓋寛饒鄭昌皆為之劉更生以行修飭為之貢禹為諌大夫秩八百石俸錢月九千二百禀食大 
 官蕭望之遷諫大夫是時選博士諫大夫通政事者補郡國守相望之雅意在本朝上疏曰悉出諌官以補
郡吏所謂憂末忘本朝無爭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不聞善齊東郭牙為大諌臣 楚有箴尹 古者諌 
 爭無常官周保氏掌諌王惡於是諌有專職髙祖從諌如轉圜建豪英為諌爭時未有諌官官師各以其職
[124-25a]
 諌也 文帝止輦受言諌之名官自武帝始也鄭昌曰官以諌為名鮑宣曰官以諌爭為職  志
諌議大夫六百石無員注胡廣曰光祿大夫本為中大
夫武帝元狩五年置諌大夫為光祿大夫世祖中興以
為諌議大夫漢官曰三十人王良包咸丁恭趙孝江革李尤何休劉陶崔寔諌 
大夫箴處有誦訓出有旅賁木鐸之求爰納遒人各司攸訊政以不紛禮有五諫諷為上 古者諫官無定 
員而言路益廣後世諫官有常職而言路彌塞 表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為
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貢禹為光
 祿大夫秩二千石俸錢月萬二千景帝中二年令光祿弔祠諸侯王則已有其官未詳武帝以中大夫為 
光祿大夫與博士俱以儒雅之選異官通職周官所謂官聫者也谷永曰爭臣之末 吾丘夀王蔡義張安 
[124-25b]
世劉辟疆向歆于定國馮奉世周堪金敞孔光匡衡鄭寛中王商史丹蕭育師丹韋賢丙吉龔勝平當谷永夏
侯勝文學光祿大夫 志無員 漢官曰三人張湛楊秉賜杜喬周舉鄧彪
志中散大夫六百石無員漢官曰三十人秩比二千石凡大夫議郎
皆掌顧問應對無常事唯詔命所使胡廣曰光祿諫議大中中散大夫此
四等於古皆為天子之下大夫視列國之上卿中散大夫蕭由牟長魯丕曹成  宋志中散
大夫平帝時置元始元年譙玄為之
表郎掌守門户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
[124-26a]
員多至千人 戰國䇿秦昭王時已有郎中之名吕氏曰三署五官左右三郎中郎侍郎郎中也
 史記索隐三郎謂中郎外郎及散郎按恵紀詔曰中郎郎中滿六歳爵三級外郎滿六歳二級蘇林曰中郎
省中郎也外郎散郎也是散郎即外郎不當分為二文帝後六年四月損郎吏員孝武損郎員 郎之進 
 退將實主之中郎将爰盎徙張釋之補謁者汲黯願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食貨志入財者得補郎 
 郎選衰矣和帝元興元年正月戊午引三署郎召見禁中選除七十五人補謁者長相注漢官儀三署五官
左右也各置中郎将司之
 郎選其塗非一有以父兄任子弟為郎者如張安世
 爰盎是也有以富訾為郎者漢儀注謂訾五百萬得
 為常侍郎如張釋之司馬相如是也有以獻䇿尚書
[124-26b]
 為郎者婁敬主父偃是也有以孝著為郎者馮唐是
 也董仲舒云吏二千石子弟選郎吏又以富訾者葢
 多出此二塗 晉志郎位十五星在帝坐東北一曰
 依烏郎府也周之元士漢官之光祿中散諌議議郎
 三署郎中是其職也楊秉上疏云大徽積星名為郎位入奉宿衞出牧百姓審忠 
 為郎十五年
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 中郎東方朔陛㦸殿下吾丘夀王卜式主父偃趙充國傅介
[124-27a]
子陳湯劉向翼奉周堪侍郎比四百石辛慶忌鄭吉東方朔常侍郎郎中比三
百石 婁敬季布田仁馮唐為郎中舎長劉向嚴安徐樂辛慶忌甘延夀 中郎有五官
左右三將秩皆比二千石爰盎上幸上林郎署長布席衞綰景帝幸上林詔綰參 
 乗司馬相如趙充國蘇武楊惲罷山郎金敞王章辛慶忌為中郎将蕭育咸為使匃奴中郎将 志
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主五官郎房鳳張純奮李忠耿國江革馬
嚴魏應董鈞周章爰延堂谿典何敞楊彪黄琬公孫祿左中郎将比二千石主左
署郎臧宫鍾興樓望張奮賈逵魯丕韋彪何敞楊秉皇甫嵩右中郎将比二千石
主右署郎 包咸周澤朱儁馬成王梁劉隆來歙鄭衆馬防度尚為中郎将張奐郭丹陳龜為使匃
奴中郎将中郎侍郎郎中並無員傅毅陳蕃荀淑爽馬融張衡虞詡馮勤戴憑皆為中
[124-27b]
凡郎官皆主更直執㦸宿衛諸殿門出充車騎唯議
郎不在直中蔡質漢儀三署郎見光祿勲執板拜見五官左右将執板不拜於三公諸卿無敬
和帝紀永元七年四月辛亥朔日食令将大夫御史謁者博士議郎郎官㑹廷中各言封事詔有司詳選郎官
寛博有謀才任典城者三十人既而悉以所選郎出補長相尚書陳忠薦周興曰光祿郎周興云云注光祿 
主郎故曰光祿郎 郎中有車户騎三将秩皆比千石如淳曰主車曰
車郎主户衞曰户郎漢儀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車将主左右車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 志中
興省
[124-28a]
 車郎 張豐如淳曰主車 輦郎 劉向如今引御輦郎 户衞郭蒙王嘉為
 郎坐户殿門失闌免 長樂户將尹更始行郎中户將事諫大夫葢寛饒


蔡千秋為郎中户将楊惲召户將尊師古曰主户衞郎中騎千人功臣表靳疆


 中騎其石楊喜郎騎毛釋之騎郎 張釋之以訾為之公孫敖周止楊惲為郎補常 
 侍騎師古曰為騎郎而常侍左騎将傅寛騎司馬高陵侯王虞人騎郎將清河


侯王吸為騎郎將入漢李廣景帝時為騎郎之將主騎郎郎中騎將樊噲見兵制


期門掌執兵送從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無員多至
千人甘延夀董忠馬成有僕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
虎賁郎言如猛獸之奔置中郎將秩比二千石期門羽林皆屬光祿勲
[124-28b]
志虎賁中郎将比二千石主虎賁宿衞蔡質漢儀主虎賁千五百人無
 常員多至千人載鶡冠次右將府任隗張酺馬援劉淑羊陟何湯為之帝曰赳赳武夫公侯千城湯之謂 
 也孔融来定鄧隲弘左右僕射左右陛長各一人比六百石僕射
主虎賁郎習射陛長主直虎賁朝㑹在殿中虎賁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
百石郎中比三百石節從虎賁比二百石四郎皆無員掌
宿衞侍從自節從虎賁乆者轉遷才能差髙者至中郎
羽林掌送從次期門武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營騎
[124-29a]
後更名羽林騎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
五兵號曰羽林孤兒羽林有令丞中興省羽林令宣帝令中郎
將騎都尉監羽林秩比二千石羽林趙充國甘延夀 志羽林中
郎将比二千石主羽林郎 桓典竇章馮定竇固遷中郎将監羽林士羽林
郎比三百石無員掌宿衞侍從常選漢陽隴西安定北
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補本武帝以便馬從獵還宿
殿陛巖下室中故號巖郎蔡質漢儀羽林郎百一十八人無常員府次虎賁府
林左監一人六百石主羽林左騎漢官曰孝亷郎作主羽林九百人霍光 
 傳有羽林監任勝馬廖任隗為左監曹褒監左騎 右監一人六百石主羽林
[124-29b]
右騎 來歴監右騎右監孔顯詣鴻都門永元七年封右監馮勁平陽侯勤之孫丞一人左右
各一職屬光祿者自五官將至羽林右監凡七署安帝永初元年
九月壬午減黄門鼔吹補羽林士注羽林左監主羽林八百人右監主九百人漢末有四中郎将皆帥師征 
伐不知何時置盧植北曹操南詳見兵制 
奉車都尉 表掌御乗輿車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霍光
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金賞敞涉蘇嘉劉歆夏侯嬰為太僕常奉車  志無員
 漢官曰三人桓郁韋彪班伯竇固鄧彪光武拜鄧禹大司徒遣奉車都尉授印綬
[124-30a]
駙馬都尉 表掌駙馬武帝初置秩比二千石金日磾史丹王
商耿國秉 志無員漢官曰五人
騎都尉 表 見上李陵蘇賢靳歙甘延夀金敞涉鄭吉叚㑹宗劉歆昆隆平當李尋金涉領 
三輔越胡騎 志比二千石無員漢官曰十一人本監羽林騎臧宫王霸
梁馬武董鈞賈逵朱暉周澤魏應丁恭張堪景忠 車騎都尉馮唐主中尉及郡國車士甘 
 露三年二月韓昌送單于耿䕫史記表蔡寅以車騎都尉 
謁者 表掌賔讃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和紀注秦官
 秦謁者王稽恵紀謁者執楯執㦸武士騶比外郎代王入未央宫有謁者十人持㦸衞端門功臣表劉 
 襄以大謁者 大謁者張釋卿臣章受詔長樂宫鄂秋張釋之汲黯終軍主父偃黄霸蕭育由馮逡辛慶
[124-30b]
忌陳農為謁者有僕射秩比千石鄧公張釋之 志謁者僕射一人
比千石為謁者臺率主謁者天子出奉引古重習武有
主射以督錄之故曰僕射漢儀曰見尚書令對揖無敬謁者見執板拜之耿秉劉 
珍為僕射常侍謁者五人比六百石主殿上時節威儀謁者
三十人本員七十人中興但三十人鄧訓馬稜龎參 其給事謁者四百石其
灌謁者郎中比三百石掌賔贊受事及上章報問初為
灌謁者雷義守灌謁者滿嵗為給事謁者荀綽晉百官表注曰漢用孝㢘年五十威
[124-31a]
容嚴恪能賔者為之明帝詔曰謁者乃堯之尊官所以試舜賔于四門四門穆穆者也漢儀曰選儀容端正任
 奉使者高山冠謁者服之晉志左執法東北一星曰謁者 光禄主事張安世傳郎醉主事
 白行法張霸范滂戴就


漢衞尉 未央長樂衞尉 建章衞尉 衞官


表衞尉秦官掌宫門衞屯兵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是時
中大夫必屬衞尉後元年復為衞尉此周天官宫正之職掌王宫戒令糾禁統于太宰
漢舊儀云衞尉寺在宫内胡廣云主宫闕之門内衞士於周垣下為區廬衞尉高六年酈商
始為之書于表者四十一人王氏直不疑劉澤以同姓李廣韓安國蘇建張騫趙充國韋玄成金敞 志
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宫門衞士宫中徼循事漢官曰員吏四十一
[124-31b]
人銚期為之帝與期門近出期頓首車前帝為之囘輿趙憙劉珍李通劉寛馬防竇固周景 光武以太尉 
 鮑昱兼永元十五年和帝以太尉張禹兼留守北宫丁鴻行太尉兼衞尉屯南北宫 周之環衞有二宫 
伯掌士庶子漢光勲近之宫正掌官府之人民漢衞尉近之 揚䧺箴重垠累垓以
難不律維昔庶僚官得其人荷戈而聚中外以堅齊威
怵愓宿衞不飭門非其人户廢其職曹子摽劒遂成其
詐二世妄宿敗於望夷閻樂矯搜㦸者不誰尉臣司衞
敢吿執維張衡賦衞尉八屯警夜循晝植鍛懸&KR1691以戒不虞栢梁詩周衞交㦸禁不時 
[124-32a]
表長樂建章甘泉衞尉皆掌其宫職畧同不常置注師
古曰各隨所掌之宫以名官 程不識為長樂衞尉劉辟疆史丹許舜韋安世王
 弘竇甫魯恭張奮魏霸趙孝馬嚴韋彪王暢為之李廣為未央衞尉韋玄成亦為之田蚡曰程李俱東西 
 宫衞尉永平中趙孝為長樂衞尉弟禮為御史中丞詔禮十日一就衞尉府長樂户將見上  紀
宣帝元平元年十一月壬子皇太后歸長樂宫長樂宫
初置屯衞元康元年冬置建章衞尉丙顯金安上為之 元帝
初元三年六月罷甘泉建章宫衞 叔孫通傳衞官設
兵張旗志 蓋寛饒傳衞官不復私使候司馬 文帝減衞卒
[124-32b]
漢衞尉屬官 公車令 大誰長 衛士令



衛司馬 衛候旅賁令


表屬官有公車司馬衞士旅賁三令丞衛士三丞又諸
屯衞候司馬二十二官皆屬焉衞尉有丞 志丞一人比千
来歴傳衛尉守丞樂闈
公車司馬令 表注漢官儀云掌殿司馬門夜徼宫中
天下上事及闕下凡所徴召皆總領之令秩六百石冠一
 梁 周官也 儒林傳有公車丞漢未央甘泉長樂宫四面皆有公車司馬門宫垣之内兵衞所在司馬 
[124-33a]
 主武事故謂宫之外門為司馬門北闕公車所在周太僕掌復逆通遽令而屬之司馬公車令屬之衛尉衛
尉主宿衛居宫内可以必達其周人遺意歟 志令一人六百石掌宫南闕
門凡吏民上章四方貢獻及召詣公車者丞尉各一人
丞掌知非法尉主闕門兵禁戒非常 張釋之傳為公車令太子與梁王
共車入朝不下司馬門釋之追止毋得入殿門遂劾不
下公門不敬奏之注如淳曰宫衛令諸出入殿門公車
司馬門乗軺傳者皆下不如令罰金四兩 後傳虞延
建武二十三年元正朝賀帝望而識延即日召拜公車
令 李郃以公車司馬令入為侍中 别集張衡亦為之見崔子玉碑
[124-33b]
 周垂不畏强禦 杜撫建初中為公車令謝該亦為之
衛林建安八年以議郎為公車司馬令位隨將大夫舊
公車令與都官長史位從將大夫自林始起居注 樊英
順帝為設壇公車令導 張敞傳詣公車上書魏管寧傳公車司馬令晋虞溥遷公 
車司馬令
大誰長令五行志王褒故公車大誰卒注服䖍曰衞
士之帥也著樊噲冠師古曰大誰者主問非常之人云
[124-34a]
姓名是誰也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令此卒
者長所領士卒也應劭曰在司馬殿門
衛士令史記秦有衛令 藝文志衛士令李忠賦二篇 志南
宫衛士令一人六百石掌南宫衛士漢官曰員吏九十五人衛士五百三
十七人北宫衛士令一人六百石掌北宫衛士漢官曰員吏七十二
 人衛士四百七十一人楊仁舉孝亷明帝詔補北宫衛士令譙瑛善説易為之 明帝幸長安欲嚴宿衛 
以朱暉為衛士令賈逵亦為之 丞各一人前表三丞中興省一人 衛士長昌邑
王賀傳師古曰主衛之官志王國有之 
志左右都候各一人六百石周禮司寤氏有夜士干寳注今都候之屬主劒
[124-34b]
㦸士徼巡宫及天子有所收考漢官曰右都候員吏二十二人衛士四百一十
六人左都候員吏二十八人衛士三百八十三人丞各一人
衛候 馮奉世傳前将軍増舉奉世以衛候持節送大
宛諸國客 後紀建初八年十二月遣衛候李邑護送
烏孫使者
衛司馬 元紀衛司馬谷吉注師古曰即衛尉八屯之
衛司馬衛尉有八屯衛候司馬主衛士徼循宿衛毎面各二司馬臣瓉曰漢官有衛屯司馬 
[124-35a]
蓋寛饒傳為衛司馬先是衞司馬在部見衛尉拜謁常
為衛官繇使寛饒案舊令遂揖衞尉衛官不復私使衛
司馬 詳見衛士 馮逡功次遷長樂屯衛司馬厯志有長樂司馬可段㑹宗傳康居太子欲降漢遣 
 衛司馬逢迎鄭吉谷吉皆為之 志宫掖門毎門司馬一人比千石
南宫南屯司馬主平城門員吏九人衛士百二人宫門蒼龍司馬
主東門員吏六人衛士四十人玄武司馬班固鄧衍主玄武門員吏二人衛士
三十八人北屯司馬主北門員吏二人衛士三十八人北宫朱爵司馬主
南掖門員吏四人衛士百二十四人東明司馬主東門員吏十三人衛士百八十
朔平司馬主北門員吏五人衞士百十七人凡七門馬援父仲官至玄武司馬
[124-35b]
見東觀記或者西京亦有之 禮儀志衞司馬
旅賁令 師古曰旅衆也為奔走之任周司馬之屬旅賁氏命士十有八人本周官也 續志
注中興省
主簿漢官儀鹵簿篇衞尉駕四馬主簿前車八乗


漢大僕


表大僕秦官 周下大夫二人非秦官應劭曰周穆王所置葢大御衆僕之長中大夫也
掌輿馬高帝元年夏侯嬰始為之凡二十六人武帝後元二年并
[124-36a]
左將軍夏侯嬰傳為大僕自高元年至文八年注應劭曰如周大馭衆僕之長然周亦有大僕正服位
 出入大命不専掌車馬公孫賀杜延年陳萬年金賞孝文二年十一月詔省大僕馬 元帝初元元年九 
 月減大僕榖食焉成帝建始二年秋減乗輿廏馬趙談參乗爰絲正色文帝騁六飛馳峻阪又攬轡諌
 相如諫獵張敞諫忘車馬之好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車馬天子
每出奏駕上鹵簿用大駕則執馭漢官曰員吏七十人黄圖大駕則公卿 
 奉引大將軍㕘乗大僕御屬車八十一乗楊震祭肜伏恭韓稜朱浮杜喬宻黄瓊任隗袁安馮魴周景張酺
 揚雄箴肅肅大僕車馬是供鏘鏘和鸞駕彼時龍王
用三驅前禽是射僕夫執鞗載騂載駰我輿云安我馬
惟閑雖馳雖驅匪逸匪愆昔有淫羿馳騁忘歸景公千
[124-36b]
駟而淫於齊牧於坰野詩人興魯僕臣司駕敢告執皂
 冏命侍御僕從罔匪正人立政虎賁趣馬左右擕僕庶常吉士晉訓羣騶知禮諸御知義 僕臣正厥后 
 克正見於周書思無邪思馬斯臧形於魯頌以徳為車以樂為御珮以制容鑾以節塗行不變正駕不亂 
 次 廐馬秣粟民有飢色髙文景節儉廐馬百餘匹文帝車騎無所増益  表中太僕掌
皇太后輿馬不常置 志秩二千石中興省太減秩千
石以屬長秋蔡倫為長樂大僕注志二千石


漢大僕屬官 騎馬令 未央廐令 考工令


[124-37a]


車府令 牧師菀令


表有兩丞張敞為太僕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
表屬官有大廏未央家馬三令各五丞一尉咸宣為廏丞
車府路軨騎馬駿馬四令丞武帝以嚴安為騎馬令注主天子之騎馬傳介子 
 為駿馬監金日磾拜馬監又龍馬閑駒槖泉騊駼承華五監長丞
古今注漢安七年七月置承華廏令秩六百石又邉郡六牧師菀令各三丞又
牧槖昆蹏令丞皆屬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馬為挏
馬初置路軨武帝初廏馬四十萬匹衞霍出塞官私馬十四萬匹冀北馬生是不一姓馬不足 
 恃 周校人六廏成校荘公新延廏春秋譏之太宗却走馬 元帝減穀食馬 詳見監牧 
[124-37b]
未央廏令上官桀為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乗輿及廏中諸
馬 員吏七十人延光中鄭安世為長樂未央廏令與太僕来歴諫長樂廏丞一人員吏
十五人舊有六廏皆六百石令中興省約但置一廏後置
左駿令廏别主乗輿御馬後或并省
考工令 表少府有考工室令丞後屬太僕 志令一人六
百石主作兵器弓弩刀鎧之屬成則傳執金吾入武庫
及主織綬諸雜工員吏百九人左右丞各一人見少府
[124-38a]
車府令秦趙高為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乗輿諸車員吏二十四人
丞一人 夏車正周巾車禮儀志注皇后蠶車府令設鹵簿呉良傳車府令徐匡鉤隂就車 成帝 
 升車不内顧疾言親指以徳為車塵不出軌鸞以節歩 
牧師菀令 志主養馬漢官儀三十六所分在河西六郡界中
隴西天水安定上郡北地西河中興皆省唯漢陽有流馬菀以羽林郎
監領周牧師下士四人掌牧地詳見監牧 
中廏令 功臣表祕彭祖黄圖中廏皇后車馬所在吕强上疏中廏聚太僕之馬 
廏司御夏侯嬰為沛廏司御 廏將 沛公拜張良為廏將王陵以廏將定東郡南陽
[124-38b]
漢廷尉 大理


表廷尉秦官掌刑辟應劭曰聽獄必質諸朝廷與衆共之兵獄同制故稱廷尉師古曰廷
 平也治獄貴平故以為號端門東曰左執法廷尉之象蘇林曰漢儀注獄二十六所 景帝中六
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復為廷尉哀帝元夀二年
復為大理表廷尉高帝五年義渠 始為之凡五十八人吳公張釋之于 
 定國彭宣朱愽何武孔光終於大理鍾元分寸尺丈引廷尉掌之兒寛傳廷尉府盡用文法吏 漢之廷 
尉與丞相不相干孝文問一歳决獄幾何丞相平以為責在廷尉文子曰臯陶為大理 周司㓂之職 晋 
 李離為大理 秦廷尉斯 說苑楚廷理新序石奢為大理吕氏春秋齊弘章為大理 王莽曰
[124-39a]
作士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平獄奏當所應凡郡國
讞疑罪皆處當以報 漢官曰員吏百四十人陳寵郭躬郭氏廷尉七人 吳雄三世 
廷尉楊賜以世非法家固辭臯吕于張  揚䧺箴周輕其制秦繁其辜唐
虞象刑天民是全紂作炮烙墜民于淵殷以刑顛秦以
酷敗獄臣司理敢吿執謁 崔駰箴邈矣臯陶翊唐作
士如石之平如淵之清三槐九棘以賢以聽理臣司律
 孝文除誹謗去肉刑幾致刑措景帝後元年正月令治獄先寛孝宣齋居决事 一成不變君子盡心 
 明謹不留哀矜勿喜三面執網之仁一夫向隅之念制禮止刑  禮志叔孫通所撰
禮儀與律令同錄藏於理官師古曰即法官也 藝文志法家
[124-39b]
出於理官


漢廷尉屬官 廷平


表廷尉有正左右監秩皆千石王制成獄辭史以獄成告于正正聽之以獄成
告于大司㓂注正於周鄉師之屬今漢有正平承秦所置武帝時何比干為正 張湯傳上意所便引正監 
 掾史賢者議宣帝聞黄霸持法平召為廷尉正數決疑獄廷中稱平史記表霸遷為廷尉監廷尉監丙吉 


左監陳躬朱博傳正監共撰前世決事吏議難知者數十事問廷尉監察也刑法志云天下獄二千餘 


 所王朗奏西京蔽罪斷刑者二十有六獄 志正左監各一人注世祖省
[124-40a]
右而猶曰左 永初中陳忠遷廷尉正郭躬陳琳鍾繇鍾皓不就 建武永平斷獄少於成哀 
之間什八
廷平 表宣帝地節三年初置左右平紀云四人秩皆六百
正監平謂之廷尉三官 刑法志宣帝即位廷史路温舒上疏
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上深愍焉詔曰吏
用法巧文寖深决獄不當使有罪興邪不辜蒙戮朕甚
傷之今遣廷史與郡鞠獄任輕祿薄其置廷平秩六百
石員四人務平之以稱朕意紀地節三年十二月置於是選于定
國為廷尉求明察寛恕黄霸等為廷平季秋後請讞上
[124-40b]
幸宣室齋居决事獄刑號平鄭昌上疏言明主躬垂明
聽雖不置廷平獄將自正若開後嗣不若删定律令今
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政衰聽怠則廷平將招
權而為亂首矣 馬宫遷廷尉平三輔决錄何比干漢武時為右平 志廷尉左
平一人六百石掌平决詔獄前書有左右監平世祖省右而猶曰左輿服志法 
 冠執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監平也持法如權衡輕重不偏倚平停疑法 晉志權北四星曰平罪之 
官星讃曰平星執法正于紀綱
[124-41a]
廷史 漢官廷史文學十六人二百石路温舒守廷史于定國王禁 
 補廷尉史廷尉湯請博士弟子治尚書春秋補廷尉史本傳云廷史謁居周䊸為廷尉史 杜周為廷史 
 奏讞掾廷尉湯以兒寛為掾又以為奏讞掾以古法義决疑獄 奏曺掾路温舒
 書佐薛宣 志孝武以下置中都官獄二十六所各令
長名世祖中興皆省唯廷尉及雒陽有詔獄張説獄箴吏茍吹毛
 人安措足或大或小時重時輕無以快志期乎得情明刑弼教降典折民 明啓刑書咸庶中正 君子 
明慎用刑


漢大鴻臚 典客


表典客秦官周大行人掌諸侯歸義蠻夷景帝中六年更名
[124-41b]
大行令史記無令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應劭曰郊廟行禮讃
 九賔鴻聲臚傳之韋昭云以大禮陳序賔客景紀中元二年令諸侯王列侯大鴻臚奏諡誄䇿史於景追 
舉最後官名非表設也表典客髙五年薛歐 始為之劉掲馮敬韓信為連敖注典 
大行令武建武元年光 始為之王恢張騫李息大鴻臚太初元
年壺充國 始為之田千秋廣明韋賢蕭望之育馮野王平當王嘉終於左咸前後凡三十四人
律志權衡規矩凖䋲鴻臚掌之平均曲直齊一逺近莽改大鴻臚曰典樂 志卿
一人中二千石周禮象胥干寳注曰今鴻臚同前表郊廟行禮賛導
[124-42a]
諸王入朝典其禮儀及郡國上計皇子拜王贊授印綬
及拜諸侯四方夷狄封者臺下鴻臚召拜之漢官曰員吏五十五
 人包咸韋彪陳蕃紀竇固杜喬魏應来歴桓焉 揚䧺箴人有才能寮有級
差遷能授官各有攸宜鴻臣司爵敢告在隣栢梁詩郡國吏功差
 次之中庸九經朝聘以時厚徃而薄来以懐諸侯東京賦九賔重臚人列史舜紀龍主賔客逺人至 


漢鴻臚屬官 治禮丞 治禮郎 譯官令



主客


表有丞劉徳為之 志丞一人比千石
表屬官有行人譯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初置郡
[124-42b]
國邸屬少府中屬中尉後屬大鴻臚
行人令 表武帝大初元年更名大行令史記景紀中元六年更命
 大行為行人叔孫通傳大行設九賔臚句傳臣瓉注掌九儀之制以賔諸侯律志權衡規矩凖䋲職在大 
 行卒史功令通一蓺補之 志大行令一人六百石主諸郎員吏四十
丞一人 治禮郎四十七人注漢官曰其四人四科
五人二百石文學五人百石九人斗食六人佐六人學
事十二人守學事東觀書曰主齋祠儐贊九賔盧植曰
[124-43a]
大行郎亦如謁者兼舉形貌蕭望之察㢘為治禮丞平當亦為之公賔就故大 
 行治禮相西赤之㑹同習隰朋之進退周司儀 
譯官令周舌人周堪為之 表典屬國有九譯令一人地理志有譯長
屬黄門 志中興省班固建初中疏今烏桓就闕稽首譯官
别火令 表太初元年初置注如淳曰漢儀注别火獄
令官主治改火之事 志中興省
郡邸長丞 表注師古曰主諸郡之邸在京師者
志中興省但令郎治郡邸漢舊儀郡邸獄治天下郡國上計者邸諸郡朝宿之舎 
典屬國見屬國類 表秦官 志承秦有之别主四方夷狄
[124-43b]
朝貢侍子成帝時省并大鴻臚
主客 傳金敞弟岑為使主客注服䖍曰官名屬鴻臚
主胡客 周掌客命士六人仲叔圉之任公西華之言
大鴻臚文學平當治禮丞功次補文學 主簿漢官儀鹵簿篇鴻臚駕四馬主簿六典 


漢宗正 宗伯 宗師


表宗正秦官應劭曰周成王時彤伯入為宗正師古曰彤伯為宗伯不謂之宗正掌親屬
[124-44a]
周官諸子之職平帝元始四年更為宗伯宗正容更為宗伯宗正髙后
二年上邳侯劉郢客 始為之 郢客入京師受業劉禮辟疆清靜德謹厚 更生忠 
 直明經有行元狩五年宗正劉受坐聽請不具宗室論河平元年劉順坐使合陽侯舉子免 劉武它交 
游不惡為宗正莽并其官於秩宗 紀高帝七年二月置宗正
官以序九族三王世家宗正主宗室諸劉屬籍宣帝上屬籍宗正就齊
宗正府平帝元始五年正月詔曰惟宗室子皆髙祖子
孫及吳頃楚元之後漢元至今十有餘萬人雖有王侯
之屬莫能相糾其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親各以世
氏郡國置宗師以糾之致教訓焉二千石選有徳義者
[124-44b]
為宗師令考察不從教令者宗師因郵亭書言宗伯請
以聞晉灼曰宗伯宗正也晉汝南王亮為宗師 志卿一人中二千石掌
序錄王國嫡庶之次及諸宗室親屬逺近郡國歳因計
上宗室名籍胡廣曰又嵗一治諸王世譜差序秩苐漢官曰員吏四十一人兩漢用皇族珍般 
 平寛軼矩寵愷周諸子掌戒令教法至于辨繋世辨昭穆則掌之以小史漢宗正徒掌屬籍而教養之法未
 聞漢興至孝平諸侯王以百數唯河間獻王卓爾不羣身端行治恵王良修獻王之行為宗室儀表宗室 
擯郤骨肉氷釋中山之所悲同姓疏逺本根無庇更生之所刺犬牙相錯為盤石宗  揚䧺箴
[124-45a]
巍巍帝堯欽親九族禮有攸訓屬有攸籍堯明徳親九族行葦忠 
 厚 大宗維翰 修德以固宗子中庸親親尊賢周宗盟 宗正一星在帝坐東南 伯臣司宗


漢宗正屬官 都司空令 内官長


表有丞 劉徳茂通典漢用皇族 志一人比千石 屬官有
都司空令丞如淳曰律司空主水及罪人賈誼曰輸之司空編之徒官梁丘賀為令 
 伍被傳偽為左右都司空詔獄書竇嬰劾繋都司空少府有左右司空 内官長丞
及諸公主家令門尉皆屬焉志中興省都司空令丞
内官長丞 表初内官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宗正又見
錢幣 史記景紀中六年四月置左右内官屬大内
[124-45b]
 律志分寸尺丈引職在内官眭孟傳有内官長賜東方朔傳内官有獄  志公
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其餘屬吏
増減無常


漢治粟内史 大農令 大司農


表治粟内史秦官掌穀貨髙元年執盾襄始為之景帝後元年更
名大農令恵始為之韓安國鄭莊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天漢
 元年桑弘羊始為之本始二年魏相以河南守為之地節四年朱邑以北海守治行第一為之張敞與邑書
[124-46a]
 曰掌周稷之業注司農主百穀楊敞谷永彭宣蕭咸孫寳終於尹咸表凡三十八人毋將隆傳大司農錢 
自乗輿不以給共養共養勞賜壹出少府葢不以本藏給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費别公私示正路也莽改
曰羲和平紀元始元年二月置羲和官秩二千石後更為納言 志卿一人
中二千石掌諸錢穀金帛諸貨幣郡國四時上月旦見
錢穀簿邉郡諸官請調度者皆為報給損多益寡取相
給足 漢官曰員吏百六十四人牟融之循理鄭衆康成之儒學陳寵黄瓊鄭弘禮大府注若今司農 
疏漢時司農主府藏故史游章云司農少府國之淵周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待邦用漢之司農是也鄭氏
注大府若漢司農非也 揚䧺箴時惟大農爰司金穀什一而征
為民作常帝王之盛咸在農殖東作不勅靡積靡倉農
[124-46b]
臣司均丞相不知一嵗錢穀出入之數有司之賤不敢㑹人主侈心生矣理財正辭 節以制度 
 量入為出 生財有大道 稷為大官少皥九農正舜后稷 食貨志贊易稱裒多益寡書云楙遷有無 
周有泉府之官 張華箴在周之宣不䖍政首弃稷弗務不藉
千畆穡臣司農栢梁詩陳粟萬石揚以箕


漢司農屬官 太倉令 均輸令 平凖令



都内令 藉田令 導官令 斡官 廩犧令


    騪粟都尉 市長
[124-47a]
表治粟内史有兩丞 朱邑舉賢良為丞桑弘羊耿夀昌王閎為中丞中丞管㑹計事
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丞領鹽鐡事 食貨志元封元年桑弘羊請置大
農部丞數十人分部主郡國 平帝紀元始元年六月
置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勸農桑 卓茂傳莽置大司
農六部丞茂為京部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
六百石部丞主帑藏注古今注建初七年七月為大司農置
丞一人秩千石别主帑藏則部丞應是而秩不同應劭
漢官秩亦云二千石
表屬官有太倉均輸平凖都内藉田五令丞斡官鐵市
[124-47b]
兩長丞郡國諸倉農監都水六十五官長丞皆屬焉
太倉令 周廩人之職王嘉傳吏居官或長子孫以官為氏倉氏庾氏是也淳于意為齊太倉長 
 律志量職在太倉大司農掌之 志一人六百石主
受郡國傳漕穀漢官曰員吏九十九人丞一人
均輸令 表水衡亦有均輸令丞黄霸為河東均輸長昭帝六年賢良願 
罷均輸官毋與天下争利 志中興省王隆小學漢官篇曰調均報度輸漕委輸
平凖令趙廣漢為之 平凖書弘羊請置平凖于京師都受
[124-48a]
天下委輸平物賈使相依凖 志一人六百石掌知物
賈主練染作采色漢官曰員吏百九十人周質人 丞一人 紀靈帝
熹平四年十月改平凖為中凖使宦者為令唐六典注和帝改為
中凖以宦者為令丞
都内令 見錢幣尹翁歸舉亷遷都内令田延年坐盗都内錢 
藉田令周甸師 通典漢文初置東漢及魏闕晉復置江左省宋元
嘉又置本朝属太常
導官令唐史作䆃 表屬少府主擇米張湯治它囚導官谷永請省導官用度
 志一人六百石主舂御米及作乾糒漢官曰員吏百十二人
[124-48b]
一人 導擇也鄧后詔減導官珍麗之物又詔稻粱米不得導擇相如云導一莖六穗於庖 菲飲食 


白杵之利取小過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釋之叟叟烝之浮浮粢食不鑿昭其儉也 周舂人舂穀為米 


 &KR1066人炊米為食其職事相成彼疏斯粺詩人所刺九章有粟米法 
斡官 表初斡官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大司農如淳曰所
謂幹鹽鐵也三輔皆有職官長丞 志注郡國鹽官鐵官本
屬司農中興皆屬郡縣鹽鐵置官多在西北而東南不多見太宰九兩藪以富得民 
廩犧令 表左馮翊屬官有廩犧令丞尉師古曰廩主藏穀犧主養
[124-49a]
 牲皆所以共祭祀五鳳元年韓延夀案校蕭望之在馮翊時廩犧官錢放散百餘萬谷永請減廩犧用度 


扶風有掌畜令齊職儀云周牧人之職 志大司農注又有廩犧令六


百石掌祭祀犧牲鴈騖之屬漢官曰丞一人三百石員吏四十人中興屬
河南尹 和紀永元十年九月庚戌復置廩犧官董鈞舉明
經遷廩犧令禮儀志注郊儀先郊日未晡夕牲廩犧令跪曰
請省牲舉手曰腯大祝令繞牲舉手曰充周有牧人共之牛人養之
 充人繫之展牲告牷若今夕牲碩腯則贊奉牲以告民力普存孔子為司職吏畜蕃息  掖庭
有牛官令
郡國諸倉農監中興省都水六十五官丞皆屬焉食貨志大
[124-49b]
農置農官 志滎陽敖倉官中興屬河南尹
騪粟都尉 表武帝軍官不常置桑弘羊趙過楊敞為之趙過奏平都令 
光為丞 治粟都尉韓信 食貨志元封元年桑弘羊為治
粟都尉領大農 續志注魏志曰曹公置典農中郎將
秩二千石都尉六百石或四百石校尉比一千石
司金都尉 魏志韓暨為監治謁者舊時治作馬排
為排以吹炭每一熟石用馬百匹更作人排又費功力暨乃
[124-50a]
因長流為水排計利三倍於前在職七年器用充實就
加司金都尉班亞九卿嵇喜有箴
市長 表左馮翊有長安四市長丞京兆有長安市令
丞 司馬遷自序毋懌為漢市長西京賦廣開九市云云周制大胥今也惟尉詳見京輔類 周司市下 
大夫二人士二十八人統於司徒周市一夫 志雒陽市長中興屬河南尹
注漢官曰市長一人秩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明法補
員吏三十六人又有檝櫂丞三百石第五倫為督鑄錢掾領長安市平銓
 衡正斗斛市無阿枉百姓悦服洛陽市長沐茂上疏請李雲貶秩禮儀志注舊典市長執鴈建安八年始 
 令執雉文選注陸機洛陽記曰洛陽凡三市金市馬市洛陽縣市晋成公綏市長箴 
[124-50b]
大司農史蕭望之傳李宫 斗食屬薛宣


漢少府


表少府秦官 章邯為之周玉府内府猶秦漢少府也掌山海池澤之税以
給共養應劭曰名曰禁錢以給私養自别為藏少者小也師古曰大司農供軍國之用少府以養天子
髙帝五年陽城延 始為之至宗伯鳯凡四十一人蔡義薛宣陳咸蕭望之梁丘賀后蒼師
 丹許商召信臣孝武時咸陽僅言山海宜屬少府陛下不私以屬大農佐賦毋將隆曰共養勞賜壹出少 
 府竟寧中召信臣為少府奏請上林離逺宫館希幸御者勿復繕治共張奏省樂府黄門倡優諸戯及宫館
[124-51a]
兵弩什器減過泰半大官不時非法食物悉奏罷省費數千萬元帝時少府錢十八萬萬初元元年四月詔 
 江海陂湖園池屬少府者以假貧民列侯至飲酎少府省金正月朔朝㑹少府給璧 志卿一
人中二千石掌中服御諸物衣服寳貨珍膳之屬漢官曰員
吏三十四人小故稱少府王者以租税為公用山澤陂池之税以供王之私用古皆作小府漢官儀曰田租芻
藁以給經用山澤魚鹽市税少府以給私用杜林楊賜丁鴻丁恭孔融 承秦凡山澤陂池
之税名曰禁錢屬少府世祖改屬司農周禮注漢法侯國有司農少府
 錢榖榖入司農錢入少府 揚雄箴實實少府奉養是供嗜不可
不察欲不可不圖未嘗失之於約常失於奢府臣司共
 栢梁詩乗輿御物主治之文帝逸游之樂絶竒麗之賂塞後六年四月弛山澤減服御明王奉養有節 
[124-51b]
 莽改曰共工


漢少府屬官 符節令符璽郎 太官令 尚



食五尚 大官獻丞 湯官令丞 樂府令



若盧令 左弋令 織室令 黄門令 侍郎


    給事中 鉤盾令 尚方令 御府令 掖


庭令 守宫令 上林令


表有六丞 志丞一人比千石 世祖省五譙玄為少府丞
[124-52a]
主簿朱暉傳
表屬官有尚書符節大醫大官湯官導官樂府若盧考
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東織西織東園匠
十二官令丞此凡十六官言十二誤也左右司空分為二凡十七官又胞人都水
均官三長丞胞與庖同又上林十池監又中書謁者黄門鉤
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七官令丞此八官言七非諸僕射
署長中黄門皆屬焉
尚書見後
符節令有丞 志一人六百石為符節臺率主符節事凡
[124-52b]
遣使掌授節尚符璽郎中四人表無舊二人在中主璽及
虎符竹符之半者應劭漢官儀符節令千石位次御史中丞領尚符璽四人符節令
史二百石掌書表無 髙后紀八年太尉勃欲入北軍襄
平侯紀通尚符節廼令持節矯納勃北軍 霍光傳召
尚符璽郎郎不肯授光光増秩二等注孟康曰漢初三
璽天子之璽自佩行璽信璽在符節臺奏昌邑王自之符璽取節十六
 嚴延年傳注應劭曰竹使符藏在符節臺欲有所拜
[124-53a]
召治書御史符節令發符下太尉胡廣曰治書侍御史
與符節郎共平廷尉奏事眭孟蔡衍為符節令 來歴傳符節令
張敬詣鴻都門證太子無過 輿服志注符節令掌幡
信金虎故位從大夫車有韜沂冠有兩梁 崔子玉有
箴符臣司節 周禮掌節典瑞注若今符璽郎秦趙髙兼行符
 璽令趙堯為符璽御史
太醫令見前
太官令師古曰主膳食周膳夫  表太官七丞東方朔傳伏日賜從官肉大官丞不
 志令一人六百石殤紀注周官也秩千石掌御飲食注兼輿服志
[124-53b]
漢官曰員吏六十九人衛士三十八荀綽晉百官表
注曰漢制大官令秩千石丞四人左甘湯官果秩四百石不
與志同漢官儀丞四人郡孝㢘年五十光祿上名乃召拜皆秩四百石三嵗為令又曰建元
中尚書陳忠以為令史質堪上言大官宜著兩梁尚書
孟希奏太官職在鼎俎不列陛位不宜許臣伏惟太官
令典掌王饔綂六清之飲列八珍之饌正百品之羞納
四方之貢明詔謹口實之御增崇其選侍御史主捕案
[124-54a]
太醫令奉方藥符節令掌幡信金虎故位從大夫車有
韜沂冠有兩梁博士秩卑以其傳先王之訓故尊而異
之令服大夫之冕由此言之兩梁冠非必列於陛位也
如堪言可行光武時陳正為大官令葛龔為大官丞孫程傳長樂大官丞王國  紀景
帝後二年四月詔不受獻減太官宣帝本始四年正月
詔歳不登令太官損膳省宰元帝初元元年八月令損
竟寧中少府召信臣奏罷不時之物初元五年四月令大官毋日殺所
具減半谷永請減用度光武建武十三年正月戊子詔曰徃年
已敕郡國異味不得有所獻御今猶未止其令太官勿
[124-54b]
復受和帝時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
臨武長唐羌上書陳狀帝下詔勅太官勿復受羌諫曰上不以
滋味為德下不以貢膳為功殤帝延平元年六月己未詔減大官導
官尚方諸服御珍膳靡麗難成之物鄧后詔鄧后紀自非
供陵廟稻粱米不得導擇朝夕一肉飯而已舊太官湯
官經用歳且二萬萬太后勅止省珍費自是裁數千萬
安帝永初五年二月丁卯省減太官口食順帝永建四
[124-55a]
年五月壬辰詔太官減膳珍玩不御封還桂陽大珠桓帝永夀
二年十一月置太官右監丞官漢官儀秩比六百石延熹元年使
大官令得補二千石 列傳霍去病從軍上為遣大官
齎數十乗昌邑王詔大官趣其亡闗食監貢禹為諌大
夫廩食大官鮑宣為諌大夫羙食大官李尋待詔黄門
食大官衣御府張禹為太傅朝夕進食成帝遣大官致
餐趙孝大官送供具 恵紀宦官尚食比郎中應劭注
尚主也舊有五尚尚冠尚帳尚衣尚席尚食如淳曰主
天子物曰尚主文書曰尚書又有尚符璽郎漢儀注省
[124-55b]
中有五尚而内官有諸尚馮唐傳文帝曰居代時尚食監髙袪言趙將李齊之賢
條侯顧謂尚席取箸注顧氏按輿服雜事曰六尚尚席掌武帳帷㡢宣帝舎長安尚冠里 郊祀志長安厨 
 官東觀記永平五年秋御雲臺召尚席取卦具 揚雄大官令箴時惟膳夫
實司王饔祁祁庶羞口實是共 栢梁有大官令詩六典周庖人外饔之任
 禹菲飲食 不貴異物 惟辟玉食 厚味腊毒既醉以酒爾殽既将窮海之錯極陸之毛 味重九沸 
 和兼芍藥 奉養有節文帝食不二味明帝食無兼珍朱暉賜食 江革給醪膳 
大官獻丞 陳湯傳西至長安求官得大官獻食丞張
[124-56a]
勃舉湯為茂才注蘇林曰主貢獻物周官膳夫掌膳祭祀之致福及以摯
 見者 髙帝減獻賦文帝令郡國無来獻景帝不受獻減大官 光武不受異味  平紀元
始元年六月置少府海丞果丞各一人主海税掌果實 志大
官左丞主飲食甘丞主膳具果丞主果各一人荀綽云甘丞掌
 諸甘肥果丞别在外諸果菜茹六典注桓帝時置四丞又有左右丞晋大官令有果官 
湯官令丞師古曰主餅餌&KR1066人  志世祖省湯官令置丞鄧后紀見
湯官丞一人主酒 禹惡旨酒沬土之誥賔筵之刺掊仲榼碎堯鍾 五齊 九醖 
導官令見前
樂府令 表樂府三丞 樂志武帝定郊祀之禮立樂
[124-56b]
府注師古曰始置然恵帝二年已有樂府令夏侯寛 紀宣帝本始四
年正月詔樂府減樂人就農業元帝初元元年六月減
樂府貟竟寧中省樂府黄門倡優諸戯哀帝綏和二年六月省樂府王吉
言宜去角觝減樂府 張放傳樂府音監景武注孟康曰監主樂
人 樂志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樂府皆以鄭聲施
於朝廷文帝抑止絲竹晏衍之樂憎聞鄭B幼眇之聲光武耳不聽鄭衞之音 工師誦詩御瞽幾 
 協律都尉李延年
[124-57a]
若盧令 表注服䖍曰若盧詔獄也鄧展曰舊洛陽兩
獄一名若盧如淳曰官名也藏兵器品令曰若盧郎中
二十人主弩射漢儀注有若盧獄令主治庫兵將相大
臣師古曰如説是左將軍請召王商詣若盧詔獄孟康曰黄門北寺也王吉補若盧右丞 
龎參坐法輸作若盧 和紀永元九年十二月己丑復置若盧獄

考工室令 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考工臣瓚曰冬官為考工
 主作器械劉輔傳共工獄蘇林曰考工也工用高曾之規矩 田蚡請考工地益宅 
左弋令師古曰左弋地名秦紀佐弋竭  表太初元年更左弋為佽
[124-57b]
飛掌弋射有九丞兩尉漢儀注佽飛具矰繳射鳬雁給祭祀神爵元年三月發佽飛 
 射士詣金城初元二年三月罷少府佽飛外地荆有茲非刺蛟取古勇力人以名官周射鳥氏下士一人 
夏官之屬
居室令 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居室為保宫甘泉居
室為昆臺世祖省昆臺五丞 灌夫繋居室衞青嘗從人至甘泉居室李陵母繫保 
 宫儒林傳周慶丁姓待詔保宫
織室令 表河平元年省東織更名西織為織室三輔黄圖織室
[124-58a]
在未央宫又有東西織室應劭曰主織作文繡郊廟之服五行志云奉宗廟衣服東織室令史張赦地節
 四年貢禹言三工官費五千萬東西織室亦然谷永請止織室造作以助大農  志世祖
省織室令置丞 周典婦功典絲典枲誦服之無斁之章知周所以興誦休其蠶織之章
知周所以衷
中書謁者見後
黄門令史游勤心納忠 志一人六百石董巴曰禁門曰黄闥以中人主之
者主省中諸宦者貟吏十八人丞從丞各一人從丞主出入從黄門
畫室玉堂署長各一人皆四百石黄綬各主中宫别處
中黄門冗從僕射一人六百石居則宿衞直守門户出
[124-58b]
則騎從夹乗輿車 黄門倡 蓺文志車忠禮旄人散樂注若今黄門倡樂志 
黄門名倡丙彊景武之屬 倡監東方朔傳 黄門駙馬 蘇武傳初元二年三月罷黄
 門乗輿狗馬 楊得意為狗監李延年給事狗監中黄門有書者畫者 
給事黄門劉向為郎中給事黄門揚雄  志給事黄門侍郎六百石
無貟掌侍從左右孔放李息卓茂注漢舊儀黄門郎屬黄門令
日暮入對青瑣門拜名曰夕郎宫閣簿青瑣門在南宫
獻帝起居注帝初即位初置侍中給事黄門侍郎貟各
[124-59a]
六人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書事改給事黄門侍郎
為侍中侍郎去給事黄門之號旋復故或云秦有黄門侍郎漢因之給
 事於黄闥之内李尋馬鉅隂興景國荀悦董遇為黄門侍郎梁丘臨劉歆馮參班樨為黄門郎 梁丘賀 
李尋待詔黄門
給事中 表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魏相為御史大夫白去副封詔給事
 中蕭望之選宗室明經達學散騎諌大夫劉更生給事中與侍中金敞並拾遺左右又詔望之給事中韋 
 賢匡衡尹咸炔欽皆以博士孔霸平當張禹龔勝谷永金敞金欽梁丘賀杜延年終軍東方朔蔡義夏侯勝
丙吉師丹辛慶忌張猛蔡千秋桓譚鄭衆 志闗通中外及諸王朝見於殿
上引王就坐
[124-59b]
鉤盾令 表五丞兩尉注師古曰主近苑囿京房傳有鉤盾令徐
 立 華嶠書桓典為鉤盾令昭紀耕鉤盾弄田注宦者近舎成紀未央宮鉤盾中 蓺文志鉤盾冗從李 
 歩昌陳咸傳為少府少府多寳物咸皆鉤校官屬及諸中宫黄門鈎盾掖庭官吏舉奏按論畏咸皆失氣
東京賦竒木珍果鈎盾所職 志令一人六百石宦者典諸近池苑囿
游觀之處漢官曰吏從官四十人貟吏四十八人丞一人三百石宦者苑中
主苑中離宫果丞主果園鴻池丞池名在雒陽東二十里南園丞在雒水南
各一人二百石桓帝又置顯湯苑丞濯龍監 園名近北宫應劭漢官秩曰秩六百石
[124-60a]
直里監園名在雒陽城西南角各一人四百石茂陵中書鈎盾宦者近舎兵噐所造


五行志勾盾禁中宦者傳鄭衆位鈎盾令靈帝使鈎盾令宋典繕修南宫玉堂 


尚方令 表注師古曰主作禁器物漢官儀掌工作刀劍諸物及刻玉為
 器郊祀志張敞上疏願斥逺方士游心帝王之術後尚方待詔皆罷劉更生典尚方鑄作事注尚方若今 
 中尚署王吉言宜省尚方明示天下以儉師古曰主巧作韓延夀鑄刀劍鈎鐔放效尚方 哀帝綏和二 
 年即位罷尚方御府技巧靡麗之物谷永請止尚方造作以助司農文帝衣綈履革器亡琱文綈衣不敝 
木器無文除雕琢之巧 志令一人六百石掌上手工作御刀劍
諸好器物漢官曰員吏十二人丞一人六典注後分左右章和以下中官
稍廣加嘗藥大官御者鈎盾尚方考工别作監皆六百
[124-60b]
石宦者為之轉為兼副或省六典注蔡倫和帝時為尚方令作祕劍皆有龍泉太
 阿之目倫器械精密為後世法古今注尚方故事有司南記里車法樊凖請大官尚方考工減無事之物 
 吕强上疏曰中尚方歛諸郡之寳 崔寔尚方令箴煌煌尚方古之王
府九貢是鍾百珍是聚毋作淫巧以蕩上心
御府令秦官始皇三十六年使御府視璧 表師古曰主天子衣服霍光
 傳中御府令高昌 太倉公傳齊中御府長信谷永請減大官導官中御府均官用度詳見府庫 景帝 
後二年四月詔曰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 志一人六百石宦者典作中衣服
[124-61a]
及補浣之屬貟吏七人丞織室丞各一人宦者注漢官曰右丞
一人鄧后紀御府尚方織室錦繡氷素綺縠之物皆絶不作吕强上疏中御府積天下之繒 光武身 
衣大練色無重綵明帝身御浣衣 
掖庭令 表太初元年更永巷為掖庭掖庭八丞宦者
七丞應劭曰掖庭宫人之官宦者為之永巷有僕射掖庭有獄令丞牛官令列女傳周宣姜后待罪永 
 巷許后傳掖庭户衛 志掖庭令一人六百石宦者世祖宫房無私愛左
右無偏恩省宦者令掌後宫漢官曰吏從官百六十七人待詔五人貟吏十人左右丞暴
室丞各一人永巷令一人六百石貟吏六人吏從官三十四人丞一
應劭曰暴室宫人獄也一作薄室有嗇夫 
[124-61b]
内者令 志一人六百石掌中布張諸衣物貟吏十九人
右丞各一人孝宣紀作内謁者令注丁孚漢官云令秩千石武帝後元二年治獄使者内者令 
 郭穰哀帝置酒未央宫内者令為傅太后張幄坐於太皇太后坐旁
守宫令 志一人六百石主御紙筆墨及尚書財用諸
物及封泥漢官曰貟吏六十九人丞一人漢官曰外官丞二百石公府吏府也 桓
紀永夀三年六月初以小黄門為守宫令靈帝熹平四年六月遣守
 宫令穿渠興利荀彧永漢元年舉孝㢘拜守宫令
[124-62a]
中藏府令 志一人六百石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貟吏
十三人吏從官六人丞一人 五行志中藏府承禄舎賤貨而貴徳財散則民聚 捐金於山沈珠 
 於淵光武手不持珠玉之玩
上林苑令周禮地官囿人中士四人 表水衡屬官有上林令丞表不
言秩志六百石初隷少府元鼎置水衡乃以屬之東都并職復隷少府水衡有甘泉上林
四丞少府有上林中十池監師古曰黄圖上林中池上籞五所此云十池監未詳
 其數建元三年開上林苑霍光傳安池監賞  志上林苑令一人六百石
主苑中禽獸頗有民居皆主之捕得獸送太官漢官曰貟吏五
十八人桓帝又置鴻徳苑令
[124-62b]
丞尉各一人 張釋之傳從上登虎圈問上林尉禽獸
簿不能對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甚悉文帝詔釋之拜
嗇夫為上林令釋之以為利口捷給恐天下隨風靡廼
索隐曰表上林有八丞十二尉志云尉秩三百石王音薦谷永為䕶苑使者  揚雄上林
苑令箴魚鼈以時芻蕘咸殖國以殷富民以家給田獲
三驅不可過差麀鹿攸伏不如德至衡臣司虞栢梁詩上林令
 曰走狗逐兔張罘罝 文帝苑囿無増益光武損上林池籞之官廢騁望弋獵之事樊凖請令大官尚方 
[124-63a]
 考功上林池籞諸官减無事之物珍禽竒獸勿育于國盤于游田無逸戒之蒐田以時騶虞歌之 
志職屬少府者自大醫大官守官上林凡四官自侍中至御
史皆以文屬焉水衡都尉世祖省并少府又省上林十
池監胞人長丞宦者昆臺佽飛三令二十一丞又省水
衡屬官令長丞尉二十餘人唐司農亦有上林令


漢中書令不言謁者省文也


表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書謁者令為中謁者令初置
尚書貟五人有四丞中謁者有丞見成紀 六典云本尚書也自
武帝游宴後庭故用宦者主中書司馬遷為中書令即
[124-63b]
其任也臣瓚曰漢初中人有中謁者令孝武加中書置
僕射中書謁者令宣見楊惲傳漢舊儀領奏尚書出入奏事秩千石
弘恭石顯為中尚書宣帝時任中書官恭為令顯為僕
射元帝即位顯代為令初元中前將軍蕭望之領尚書
事建白以為尚書百官之本國家樞機武帝游宴後庭
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罷中書宦官不聽 成紀建始
四年春罷中書宦官初置尚書貟五人注漢舊儀云尚
[124-64a]
書四人為四曺常侍尚書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書
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曺尚書主庶人上書事主客尚書
主外國事成帝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斷獄事詳見後中謁者


漢承華令


唐六典注後漢少府屬官有承華令典黄門鼓吹一百
三十五人百戯師二十七人前表太僕有承華監長丞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 
 晉置承華令丞屬太常


漢尚書令 左右丞 尚書郎 四曹 五曹


    六曹
[124-64b]
紀同成帝建始四年春初置尚書員五人有四丞續志初置
尚書四人本紀師古曰漢舊儀云尚書四人為四曹云云成帝
置五人有三公曹漢官儀三公曹此成帝加一為五者蔡質漢儀曰三公尚書二人典三公
文書吏曹尚書典選舉齊祀屬三公曹靈帝末梁鵠為選部尚書漢丞相御史謂之外朝不可至内庭故置 
尚書掌四方章奏報告之事章文必有敢吿之字乃下成帝使劾奏王章問谷永受所欲言周官宰夫叙羣 
吏之治待賔客之令臣民之復逆即漢尚書之職然周屬太宰漢徒以少府領之其後為内朝官雖少府亦亡
如之何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其權寖重孝成用士人雖復舊制然領尚書平尚書事大抵加之中
[124-65a]
 朝周御史掌賛書注若今尚書作詔文司㑹注若今尚書
志尚書令一人千石承秦所置晉百官表注曰唐虞官也是謂文昌天府詩云
 仲山甫王之喉舌蓋謂此人書注納言喉舌之官秦置尚書令尚主也漢銅印青綬霍光傳尚書令讀 
 奏黄霸傳尚書令受丞相對三王世家御史臣光守尚書令 武帝用宦者更為中
書謁者令成帝用士人復故掌凡選置及奏下尚書曹
文書衆事晉公卿禮秩尚書令為古冡宰以在端右故也張安世唐林侯霸郭伋馮勤虞詡韓稜 
黄香宋均朱暉劉陶樊凖陳蕃郭賀左雄周景申屠剛劉寛王暢荀彧為之陳忠前後所奏悉條於南宫閣 
 上以為故事 鄭弘前後所陳著之南宫為故事杜詩曰舊制九州五尚書令一郡二人魏陳矯 晋摰 
虞箴補我衮闕闡我王猷尚書臣臺 宋百官表秦時有尚書令尚書僕
[124-65b]
射尚書丞司空馬説趙王曰文信侯相秦臣事之為尚書後漢有尚書令司隷
校尉御史中丞朝㑹専席而坐號三獨坐通典云尚書令總領紀綱
事無不統魏晉以下任總機衡事無大小咸歸令僕亦總衆務在唐屬尚書省餘見唐官 
尚書僕射一人署尚書事六百石通典置尚書五人一人為僕射即建始四
年事令不在則奏下衆事鄭崇趙元孔光光以博士高第為尚書轉為僕射令典樞機十
餘年光舉尚書僕射成公敞可尚書令鍾離意黄香鮑永虞詡樂恢朱暉宋登黄瓊胡廣皆為之注案
獻帝初分置左右僕射建安四年以榮邵為尚書左僕
[124-66a]
射是也六典注建安四年榮邵為尚書左僕射始分置左右 表僕射秦官自侍
中尚書皆有後漢衆務歸尚書三公受成事而已
尚書六人六百石成帝初置尚書四人表建始四年初置員
五人分為四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三公曹漢舊儀初置五曹有三公曹主斷獄晉 
 志成帝又置三公曹是為五曹孝元時石顯用事劉向傳曰尚書五人皆其黨也則尚書有五人非始於孝
 成矣漢以尚書收中書之權遂為後世開兩省之漸常侍曹尚書主公卿事蔡質
漢儀主常侍黄門御史事世祖改曰吏曺亦謂之選部二千石曹尚書主郡國二
千石事漢舊儀云主刺史蔡質漢儀掌中都官水火盗賊辭訟事亦謂之賊曹民曹尚書
主凡吏上書事蔡質漢儀典繕治功作監池苑囿客曹尚書主外國夷
[124-66b]
狄事尚書龍作納言應劭曰今尚書王之喉舌世祖承遵後分二千石曹又
分客曹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尚書何敞張敏陳寵成翊世翟
 酺王龔盧植順帝永建元年初令三公尚書入奏事韋彪上疏天下樞要在於尚書而間者多從郎官超 
升此位雖習文法長應對然小慧無大能 通典周之司㑹其職也周禮天官有司
㑹鄭玄曰若今尚書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發書故謂之尚書
尚主也漢承秦置武帝用宦者主中書以司馬遷為之
中間遂罷其官以為中書之職成帝罷中書宦者又置
[124-67a]
尚書五人一人為僕射四人分六曹唐六典注漢列曹尚書四人成帝加
至五人司馬彪言成帝置列曹尚書恐誤也通掌圖書祕記章奏之事其任
猶輕至後漢則優重出納王命敷奏萬幾故李固云陛
下之有尚書猶天之有北斗北斗為天喉舌尚書亦為
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氣運乎四時尚書出納王命賦政
四海令及左丞總綱紀僕射右丞分掌廩假錢穀漢初
尚書雖有曹名不以為號靈帝末以侍中梁鵠為選部
尚書始見曹名謂之尚書臺亦謂之中臺後漢尚書五
曹六人三公曹二人吏二千石民客曹兩梁冠納言幘
[124-67b]
 陳忠拜尚書居三公曹翟酺傳尚書有缺詔將大夫六百石以上試對政事天文道術以高第補之酺對第
 晉志光武以三公曹主嵗攷課州郡事改常侍曹
為吏曹主選舉祠祀事後漢以前漢五曹更加中都官
曹為六曹六曹并令僕八人謂之八座魏改選部為吏
部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五曹尚書二僕射一令
為八座晉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駕部屯田度支六曹太
康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渡江有吏祠
[124-68a]
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書宋又有都官為六尚書梁别有起部而不常置 崔
子玉尚書箴出入王命王之喉舌兑吉其和巽吝其頻
書臣司命繁欽亦有箴云龍作納言帝命惟允山甫翼周實司喉吻 録尚書
 晉志漢武時左右曹諸吏分平尚書奏事知樞要者
始領尚書事霍光以大將軍張安世史高以車騎王鳳以大司馬蕭望之以前將軍師丹以左將
軍周堪孔光以光祿勲張禹鄭寛中以光祿大夫霍山以奉車都尉並領尚書事谷永謂鄭寛中參冡宰之 
 重職 薛宣給事中視尚書事光祿大夫于定國太中大夫張敞平尚書事章帝以太傳趙
憙太尉牟融並錄尚書事尚書始有錄名亦西京領尚
書之任猶唐虞大麓之職也和帝時太尉鄧彪為太傅
[124-68b]
錄尚書事位在三公上毎少帝立則置後以為常猶古冡宰緫
已之職桓焉李固張禹徐防龎參錄尚書事魏晉以公卿權重者為之
左右丞各一人四百石掌録文書期㑹左丞主吏民
章報及騶伯史漢儀曰總典臺中綱紀右丞假署印綬及紙筆
墨諸財用庫藏漢儀曰右丞與僕射對掌授廩假錢穀與左丞無所不統黄香拜左丞功滿 
 當遷和帝留増秩後拜尚書遷僕射楊喬尚書侍郎左丞轉右丞閑練故事應順尚書郎轉右丞 
通典秦置丞一人屬少府建始四年置丞四人光武减
[124-69a]
其二唯置左右
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
注漢儀曰尚書郎初從三署詣臺試初上臺稱守尚
書郎中歳滿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客曹郎主治羌胡
事劇周嘉劉祐為侍郎陽球補侍郎閑達故事章奏處議為臺閣所崇信
尚書郎 通典西漢置四人史記褚先生補年表云王遷為尚書郎事昭帝
分掌尚書其一人主匈奴單于營部一人主羌夷吏民
一人主户口開田一人主財帛委輸光武分六曹之後
置三十四人秩四百石并左右丞為三十六人晉志同漢官 
[124-69b]
儀侍郎三十五人續志三十六人當攷郎主作文書起草更直五日於建
禮門内陳忠上疏曰諸郎鮮有雅才毎為詔文轉相求請薦光祿郎周興為尚書郎入直官
供青縑白綾被或以錦緤為之奏事明光殿省中含鷄
舌香奏事以黄門侍郎對揖侍郎稱已聞乃出丞郎月
賜赤管大筆隃糜墨決録注故事尚書郎以令史久缺補之世祖始改用孝㢘為郎丁 
 邯稱病不就馮豹胡廣黄香樊凖徐防桓彬陳重雷義皆為之田蚡為諸曹郎 魏黄初改袐
書為中書置通事郎掌詔草而尚書郎有二十三人青
[124-70a]
龍二年陳矯奏置都官騎兵合二十五郎晉武時有三
十四曹後又置運曹郎中二十三人或為三十六曹東
晉十五曹宋十九曹元嘉後二十曹梁加其三天監三
年復置侍郎陳二十一曹後魏三十六曹西魏大統十
三年改為十二部北齊二十八曹隋初六曹二十四司
領三十六侍郎開皇三年二十四司始置員外郎一人
煬帝置六曹侍郎各一人貳尚書之職今之侍郎其置始此二十四司
侍郎若今郎官改諸司侍郎曰郎唐改為郎中武徳六年廢六
司侍郎貞觀二年正月復舊
[124-70b]
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曹有二主書後増劇曹三人合
二十一人注古今注永元三年七月増尚書令史員
功滿補小縣墨綬
給事尚書張安世為郎給事尚書擢尚書令馮勤為郎中給事尚書  中宫尚書
志大長秋有五人六百石宦者主中文書


漢侍中


表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志屬少府侍中比二
[124-71a]
千石漢官秩曰千石周禮大僕干寳注曰若漢侍中無員掌侍左右贊導衆事
顧問應對法駕出則多識者一人參乗餘皆騎在乗輿
車後本有僕射一人中興轉為祭酒或置或否注蔡質
漢儀曰侍中常伯選舊儒高徳博學淵懿仰占俯視切
問近對喻㫖公卿上殿稱制參乗佩璽秉劍貟本八人
舊與中官俱止禁中 輿服志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恵文
加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恵帝時冠鵔鸃貝帯谷永曰龍筦納言帝命
惟允勅正左右齊栗之臣戴金貂之飾執常伯之職者使學先王之道知君臣之義則左右肅艾羣僚仰法
後五行志南宫侍中寺 通典秦侍中本丞相史也五人徃来殿
[124-71b]
内東箱奏事謂之侍中漢為加官所加或列侯將軍卿
大夫將都尉尚書大醫大官令至郎中侍左右分掌乗
輿服物武帝以孔安國儒者掌御唾壺朝廷榮之張辟疆年
 十五 桑弘羊十三金日磾世名忠孝七世内侍曹魴三世侍中邳彤為左曹侍中 丁恭承宫為祭 
 酒西都侍中有嚴朱東方吾丘蘇武歐陽地餘王商師丹劉歆于永傅喜東都有包咸桓郁劉淑戴慿魯 
恭鄭弘宣秉劉平愷寛珍丁鴻趙孝伏無忌李法楊厚賜承宫樓望王逸李育翟酺杜喬盧植李固上疏曰 
一日朝㑹見諸侍中並皆年少無一宿儒大人可顧問者 晉志黄帝時風后為侍
[124-72a]
中周為常伯之任秦取古名置侍中漢因之秦漢俱無
定員 揚雄侍中箴曰光光常伯儵儵貂璫 胡廣箴
皇矣聖上神居天處勤求俊良是弼是輔昔在周文創
德西隣辛尹是訪八虞是詢亦惟先正克謹左右常伯
常任寔為政首侍臣司中敢告執矩
中常侍 表加官 志千石宦者無員後增秩比二千
石掌侍左右從入内官贊導内衆事顧問應對 宦者
傳漢興襲秦制置中常侍官引用士人以參其選皆銀
璫左貂給事殿省中興之初悉用閹人永平中置中常
[124-72b]
侍四人延平増至十人改以金璫右貂
 玉海卷百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