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071-1a]


卷七十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七十
            宋 王應麟 撰
 禮儀
朝儀


 太微中居列宿環拱聖王正表著之位辨廉陛之等
 法乎天也


堯外朝


列子仲尼篇堯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歟不治歟
[071-1b]
問外朝外朝不知


舜朝會方岳


舜典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歲二
月東廵狩肆覲東后五載一廵狩羣后四朝注各會朝
于方岳之下疏凡四處别朝 王制注虞夏之制諸侯
歲朝疏案尚書鄭注云廵守之年諸侯朝於方岳之下
其間四年四方諸侯分來朝於京師歲徧鄭志夏殷六
[071-2a]
年一廵守諸侯嵗朝唯指唐虞異義云公羊説諸侯比
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左氏説十二年
之間八聘四朝再會一盟許慎案公羊説虞夏制左氏
説周制鄭駁之云三年聘五年朝文襄之霸制文十五
年左傳云諸侯五年再相朝以修王命古之制也此為
夏殷之禮 通典唐虞夏氏之時四方諸侯嵗一朝殷
制五年一朝 左傳哀七年子服景伯曰禹合諸侯於
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注在壽春東北周穆有塗山之㑹注會諸侯唐 
 志塗山在濠州鍾離栁宗元有銘越傳曰禹到越望苗山㑹諸侯爵有徳封有功更名㑹稽山
[071-2b]


周三朝 四朝 朝儀 朝位 治朝 外朝


    燕朝 内朝 羣臣班 射朝
天官大宰王眡治朝則贊聽治注治朝在路門外羣臣
治事之朝王視則助王平斷疏王有三朝外朝是斷
疑獄之朝路寢庭朝圖宗人嘉事二者事簡非正朝
故知治朝是路門外司士所掌者也内宰疏王立朝者即三朝
宰夫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羣吏
[071-3a]
之位掌其禁令注治朝在路門之外其位司士掌焉宰
夫察其不如儀疏治朝在路門外者燕朝在路寢庭外
朝在庫門外其事希簡治朝是常治事之朝 地官師
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注路寢門也王日視朝於路寢
門外疏其路寢庭朝及庫門外之朝非常朝之處司
士所掌路門外是常朝日所朝之所 槁人掌共外
内朝冗食者之食注外朝司冦斷獄弊訟之朝也今司
徒府中有百官朝㑹之殿云天子與丞相舊决大事焉
是外朝之存者與内朝路門外之朝也疏天子三朝路
[071-3b]
寢庭朝是圖宗人嘉事之朝太僕掌之又有路門外朝
是常朝之處司士掌之又有外朝在臯門内庫門外三
槐九棘之朝是斷獄弊訟之朝朝士掌之今言外内朝
明據三槐與路門外二者以其路寢庭非常朝之處也
今司徒府已下引漢法説之 春官司服眡朝則皮弁
服注視内外朝之事王受諸侯朝覲於廟則衮冕 巾
車象路注以日視朝疏謂於路門外常朝之處乘之至
[071-4a]
於三朝皆乘之 夏官司士掌羣臣之版故書版為班以治
其政令正朝儀之位辨其貴賤之等王南鄉三公北面
東上孤東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士虎士在
路門之右南靣東上大僕大右大僕從者在路門之左
南靣西上注此王日視朝事於路門外之位疏對彼大
僕職路寢庭有燕朝朝士職庫門外有外朝而言也但
彼外朝㫁獄弊訟并三詢之朝有諸侯在焉諸侯旣在
西方右九棘之下孤避之在東方羣臣之位西靣也其
餘王公卿大夫等仍與此位同魏志王肅曰周官則備矣五日一朝公卿大夫
[071-4b]
並進而司士辨其位漢初依擬前代公卿皆親以事升朝司士擯孤卿特揖大夫以
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還揖門左揖門右大僕前注前
正王視朝之位王入内朝皆退注王入入路門也王入
路門内朝朝者皆退反其官府治處也王之外朝則朝
士掌焉玉藻曰朝服以日視朝於内朝云云謂諸侯疏
欲見天子諸侯皆有三朝之意玉藻諸侯禮云朝于内
朝者謂路門外朝為内朝對臯門内應門外朝為外朝
[071-5a]
通路寢庭朝為三朝 大僕王眡朝則前正位而退入
亦如之注王旣立退居路門左待朝畢建路鼔于大寢
之門外注大寢路寢也其門外則内朝之中如今宫殿
端門下矣疏文王世子以路門外為外朝者對路寢庭
朝為外朝其實彼外朝亦内朝耳旣以三槐九棘朝為
外朝此二者皆内朝也王眡燕朝則正位掌擯相注燕
朝朝於路寢之庭王圗宗人之嘉事則燕朝疏以其路
寢安燕之處謂之燕朝與賔客饗食在廟燕在寢也但
與賔客及臣下燕時亦有朝因燕而朝賔臣燕禮已有
[071-5b]
成文圗宗人嘉事者朝不見故鄭特見之宗人冠昏嘉禮之等皆曰
嘉事 秋官大司冦注嘉石文石也植之外朝門左 小
司冦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詢
國遷三詢立君注外朝朝在雉門之外者也其位王南
鄉三公及州長百姓北面羣臣西面羣吏東面小司冦擯
以叙進而問焉以衆輔志而弊謀疏小司冦與朝士同掌
之外朝在雉門之外則亦在庫門之外也 朝士掌建
[071-6a]
邦外朝之灋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其後右九
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
長衆庶在其後左嘉石平罷民焉右肺石達窮民焉注
鄭司農云王有五門外朝在路門外内朝在路門内玄
謂外朝在庫門之外皋門之内與今司徒府有天子以
下大㑹殿亦古之外朝哉周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
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門内者或謂之燕朝疏天子外
朝一者即朝士所掌者是也内朝二者司士所掌正朝
太僕所掌路寢朝是也諸侯内朝二者玉藻云朝于
[071-6b]
内朝朝羣臣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朝退適路寢使
人視大夫大夫退然後適小寢彼亦路門外内二者
為内朝閔二年云間于兩社兩社在大門内中門外
為外朝燕朝者大僕云掌燕朝之服位是也  大行
人上公之禮其朝位賓主之間九十步立當車軹擯
者五人諸侯之禮朝位賓主之間七十步立當前疾
擯者四人諸伯如諸侯之禮諸子朝位賓主之間五十
[071-7a]
歩立當車衡擯者三人諸男如諸子之禮注朝位謂大
門外賔下車及王車出迎所立處也王始立大門内交
擯三辭乃乘車而迎之齊僕為之節上公立當軹侯伯
立當疾子男立當衡王立當軫與凡大國之孤朝位當
車前不交擯凡諸侯之卿其禮各下其君二等注朝位
則上公七十歩侯伯五十歩子男三十歩與疏聘禮在
大門外去門有立位陳介之所朝在路門外 掌訝至于朝
詔其位疏外朝在大門外詩緜乃立臯門應門正義
諸侯三朝臯門之内雖有外朝議大疑詢衆庶乃往不
[071-7b]
常在焉其君日出所視與羣臣决事之朝在應門之内
 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疏是秋於廟受
覲禮也天子當宁而立諸公東靣諸侯西靣曰朝疏此為
春夏受朝時也爾雅門屏之間謂之宁謂天子受朝於
路門外之朝於門外而宁立以待諸侯之至爾雅正門
謂之應門諸侯内屏在路門之内天子外屏在路門之
外而近應門注云朝者位於内朝而序進即路門外朝
[071-8a]
也對臯門内槐棘之外朝故稱内若對路寢庭朝又為
外故文王世子云朝於外朝則以官是也凡天子三
朝其一在路門内謂之燕朝大僕掌之云王㫝燕朝
文王世子云公族朝於内朝親之也此王與宗人圖
其嘉事及王退俟大夫之朝也其二路門外之朝謂
之治朝司士掌之云正朝儀之位此是每日視朝之
位其王與諸侯賔射亦與治朝同故射人云三公北靣
云云其三臯門之内庫門之外謂之外朝朝士掌之
此是詢衆庶之朝也燕禮云卿西面大夫北面士門
[071-8b]
西東面大射亦然周禮天子有射朝燕禮諸侯有燕
朝則天子諸侯皆三朝也 文王世子庶子之正於
公族者云云其朝于公内朝則東靣北上臣有貴者以
注内朝路寢庭其在外朝則以官司士為之外朝路寢門之外庭司士
亦司馬之屬也掌羣臣之班正朝儀之位其在宗廟之中則如外朝之位
宗人授事以爵以官公族朝于内朝内親也外朝以
官體異姓也疏其朝位天子之朝三公北面東上孤
[071-9a]
東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其士門西東面北上若
諸侯之朝案大射卿西面北上大夫北面東上士門
西東面北上與天子不同 玉藻諸侯朝服以日視
朝於内朝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
政使人視大夫大夫退然後適小寢釋服燕寢也注此
内朝路寢門外之正朝也天子諸侯皆三朝入羣臣
入應門朱氏曰王日視朝於路朝而退聽政於燕朝疏天子三朝太僕燕
朝一也司士路門外二也朝士外朝三也諸侯三朝
 文王世子内朝路寢朝一也世子又云外朝路寢門
[071-9b]
外二也諸侯三門是中門外大門内又有外朝是三
朝也 月令疏天子有三朝一燕朝在路寢二治朝
路寢門外應門之内三外朝在庫門之外臯門之内
迎春而反賞公卿大夫於路寢門外正朝耕藉而反勞
羣臣在於路寢爵賞公事與衆共之故在正朝燕勞私
禮主於歡心故在路寢 三禮義宗曰每朝列位所向
不同其三公之位常北面不變者以三公内臣位尊故
[071-10a]
屈之其餘諸侯孤卿大夫皆以地道尊右故尊者東靣
卑者西面於外朝諸侯東面於内朝孤卿東靣時無諸侯故也
惟詢事之朝非常朝之限故不與三朝同一云容有諸侯之位故孤
卿在東若時會殷同方嶽之下為宫壇見諸侯之法其位
皆如明堂之位天子宫方一千二百歩三分二為路
寢之前一為路寢之後自臯門至路門凡五門相去之
數未聞路寢之前至臯門凡五門之間合八百歩為三
朝皆方百歩諸侯三門臯門至路寢相去六百歩自路
寢以前為三朝各一百歩又曰周禮天子諸侯皆有三
[071-10b]
朝一曰外朝二曰中朝三曰内朝其中朝之名或内或
外若據外朝而言謂之内朝故鄭注文王世子諸侯外
朝一内朝二是也三朝之最外為外朝者是决罪聽訟
之朝也中朝者人君旦夕視政見卿大夫之朝也所謂
辨色而入者在此朝也内朝者路寢也人君視政退而
居於此待諸侯之復逆也視卿大夫退然後適燕寢所
謂大夫夙退無使君勞在此朝也諸侯三朝路寢為内
[071-11a]
朝中朝在路門之外外朝在應門之外天子臯門内有
外朝面有三槐左右各有九棘近庫門則有三府九寺
庫門之内則有宗廟雉門之内有两觀觀外亦有詢事
之朝在宗廟社稷之間雉門外有百官宿衛省也應門
之内有中朝中朝東有九卿室是九卿治事之處故考
工記外有九室九卿治之朝畢則入而治事夕則歸於
庫門外外朝之法朝有疑獄王集而聽之 通典周制
天子有四朝常言三朝者以詢事之朝非常朝一曰外朝在臯門内决
罪聽訟之朝也秋官朝士掌之二曰中朝在路門外夏
[071-11b]
官司士正其位三曰内朝亦謂路寢之朝亦謂之燕朝
大僕掌之四曰詢事之朝在雉門外小司㓂掌其政
左傳曹劌曰會以訓上下之則制財用之節朝以正班
爵之義帥長幼之序 魯國語天子及諸侯合民事於外
朝合神事於内朝在路門内自卿以下合官職於外朝君之公朝
合家事於内朝家朝卿大夫亦二朝 禮夏官射人掌國
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東靣卿大夫西靣
[071-12a]
其摰三公執璧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鴈注位將射始
入見君之位燕禮曰公升即位于席西鄉小臣納卿大
夫卿大夫皆入門右北面東上士立於西方東面北上
大射亦云則凡朝燕及射臣見君之禮同諸侯在朝則
皆北面詔相其灋注諸侯來朝而未歸王與之射於朝
者皆北面従三公位疏引燕禮者欲見天子諸侯朝燕
射三者位同之義儀禮内諸侯有燕朝及射朝不見正
朝周禮内天子有射朝與正朝不見燕朝諸侯射朝與
燕朝位同則天子燕朝亦與射朝位同諸侯正朝亦與
[071-12b]
射朝位同是天子諸侯三朝各自同大射在學故有著
冕在扆之事此賓射在路門之外朝與彼異 儀禮聘
禮君與卿圖事注謀事者必因朝其位君南面卿西南
夫夫北面士東面疏謀事必因朝者欲取詢衆之意諸
侯三朝燕朝燕禮是也又射朝大射是也路朝外正朝不
見疑當與二朝面位同故以燕禮大射儀約之知正朝面
位然也若天子三朝射人見射朝司士見正朝不見燕
[071-13a]
朝以諸侯正朝與燕朝同明天子燕朝亦與正朝同也
 管人布幕于寢門外注寢門外朝也疏謂路門外即王正朝之處諸侯三
 門臯應路路門外有常朝位注引朝貢禮曰純四只制丈八尺疏引周禮趙商問夕幣于寢門
外宰入告具于君君朝服出門左南鄉注寢門外朝也
入告入路門而告疏此路門外正朝之處也 又賔拜饔餼于朝注
拜於大門外 疏大門外諸侯之外朝也朱氏曰門外之制見於經者天子有屏諸侯有朝諸 
侯路寢門外則有正朝大門外則有外朝其燕朝在寢燕禮是也 覲禮侯氏入門右
告聽事出自屏南適門西注天子外屏釋宫曰屏謂之植注小墻當門
 書康王之誥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
[071-13b]
方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乘黄朱賔稱奉圭兼幣周之朝儀畧見
於此此朝會分班儀也太保曁芮伯咸進相揖皆再拜稽首此朝會合
班儀也 左傳叔向曰朝有著定會有表會朝之言必聞
于表著之位注著定朝内列位常處謂之表著野會設表以為
 位周語大夫士日恪位著以敬其官注云中庭之左右曰位門屏之間曰著司常注事名號者徽識所以 
題别衆臣植之於位朝各就焉 明堂位正義案覲禮諸侯受次于廟門
外是覲在廟三公中階之前此以下明朝位之法諸侯
[071-14a]
在諸國之上特舉位言之 易氏曰燕朝在路門之内
治朝在路門之外又外而應門又外而雉門則有中門
之禁焉以至尊所居儀衞嚴肅㡬其出入不可踰越惟
庫門在雉門之外而外朝又在庫門之外不特諸侯羣
臣之咸在雖州長衆庶與窮民罷民之類皆得至於左
右前後之列故小司㓂掌其政朝士掌建其法言外朝特
詳位定然後為之禁慢朝錯立族談者司士所正者羣
臣之位朝畢則退大僕掌正王位則無往不從故云入
亦如之小司㓂主於詢天下之政其位止於公卿大夫
[071-14b]
庶民而已朝士專掌外朝之灋則諸侯以至羣士羣吏
咸在焉欲肅其儀必建其灋按先鄭之釋朝士外朝
在路門外而康成援郊特牲小宗伯之文證之誠足以
破後學之惑至小司㓂之外朝則曰在雉門外何歟賈
公彦為之說曰在雉門外則亦在庫門外要當以是說
為正云


周覲禮 殷朝法 周明堂朝位


[071-15a]
儀禮覲禮第十覲禮至於郊王使人皮弁用璧勞侯氏
亦皮弁迎于雉門之外遂升受玉侯氏用束帛乘馬擯
使者天子賜舎曰伯父女順命于王所賜伯父舎天子
使大夫戒曰某日伯父帥乃初事侯氏再拜稽首諸侯
前朝皆受舎于朝同姓西面北上異姓東靣北上侯氏
禆冕釋幣于禰乘墨車載龍旂弧䪅乃朝以瑞玉有繅
天子設斧依於戸牖之間左右几天子衮冕負斧依嗇
夫承命告于天子司空之屬天子曰伯父實來予一人嘉之
伯父其入予一人將受之侯氏入門右奠圭取圭升致
[071-15b]
命王受之升成拜乃出四享皆束帛加璧庭實惟國所
有事畢天子辭於侯氏曰伯父歸寧乃邦侯氏再拜稽
首升成拜降出天子賜以車服迎于外門外再拜路先
設西上路下四亞之乘馬也重賜無數在車南諸公奉箧
服加命書于上太史是右侯氏升西靣立太史述命加
書于服上侯氏受饗禮乃歸諸侯覲于天子為宫方三
百歩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上下四
[071-16a]
 方神明之象司儀將合則令為壇三成宫旁一門詔王儀南鄉見諸侯注引覲禮方明者木也
方四尺設六色青赤白黒玄黄設六玉上圭下璧南方
璋西方琥北方璜東方圭天子乘龍載大旂象日月升
龍出拜日於東門之外反祀方明禮日於南門外禮月
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記几俟于東
箱偏駕不入玉門奠圭于繅上  郊特牲覲禮天子不
下堂而見諸侯詩正義王唯覲禮不下堂而見諸侯其朝宗當迎之故秋官說車迎之法賔主
歩數 明堂位周公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六年天子負斧依
南鄉而立為斧文屏風於户牖間在明堂中央太室三公中階之前北靣東
[071-16b]
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
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西北
面東上注朝位之上上近主位尊也正義三公則東上侯尊於伯故在東子尊於男亦在東九夷
之國東門之外西靣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
上六戎之國西門之外東面南上五狄之國北門之外
南面東上九采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注九采九州之牧典貢職
者正門謂之應門二伯帥諸侯而入九牧居外而紏察之正義王制云千里之外曰采皇氏云在應門外之西
[071-17a]
 伯旣領之入應門牧居應門外糾察諸侯後入不如儀者四塞世告至夷鎭蕃三服在四方
為蔽塞蕃國世一見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者明諸侯之尊卑
大司馬云設儀辨位以等邦國朝於此所以正儀辨等陸氏曰九采之國所謂要服荒服是歟 周書明 
堂篇第五十五與禮記同 王制諸侯之於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
一大聘五年一朝注比年每嵗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
卿朝則君自行然此大聘與朝晋文覇時所制也虞
夏之制諸侯嵗朝周之制侯甸男采衛要服六者各以
其服數來朝 曲禮注諸侯春見曰朝受摰於朝受享
於廟生氣文也秋見曰覲一受之於廟殺氣質也朝者位於内朝
[071-17b]
而序進覲者位於廟門外而序入王南靣立於依宁而
受焉夏宗依春冬遇依秋覲禮今存朝宗遇禮今亡
左傳晉侯出入三覲康有酆之朝注朝諸侯叔向曰明王之
制使諸侯歲聘以志業間朝以講禮再朝而會以示威
再會而盟以顯昭明注凡八聘四朝再㑹王一廵守盟于方嶽之下又曰會朝
禮之經也禮政之輿也薳啓彊曰朝聘有珪享覜有璋
小有述職大有廵功設几而不倚爵盈而不飲宴有好
[071-18a]
貨飱有陪鼎入有郊勞出有贈賄禮之至也  公羊傳
諸侯時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注
時朝者順四時而朝也五年一朝  詩韓奕韓侯入覲
以其介圭入覲于王王錫韓侯淑旂綏章簟茀錯衡玄
衮赤舄鉤膺鏤錫鞗革金厄 采菽君子來朝何錫予
之路車乘馬玄衮及黼言觀其旂其旂淠淠鸞聲噦噦
 車攻四牡奕奕赤芾金舄會同有繹序云宣王復會諸
侯于東都 清廟序周公成洛邑朝諸侯率以祀文王
 周官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時廵考制度于四
[071-18b]
岳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秋官大行人掌大賔
之禮大客之儀以親諸侯大賔要服以内諸侯大客謂其孤卿春朝諸侯
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
謨冬遇以恊諸侯之慮時會以發四方之禁殷同以施
天下之政注此六事以王見諸侯為文時聘以結諸侯之好殷頫以
除邦國之慝此二事亦以王見諸侯之臣使來者為文間問以論諸侯之志
歸脤以交諸侯之福賀慶以賛諸侯之喜致襘以補諸
[071-19a]
侯之烖此四者王使臣於諸侯之禮以九儀辨諸侯之命等諸臣之
爵上公諸侯伯子男之禮大國之孤諸侯之卿及
其大夫士侯服歲壹見甸服二嵗壹見男服三嵗
壹見采服四嵗壹見衛服五嵗壹見要服六嵗壹
見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壹見各以其所貴寳為
摰 天官掌舎掌王㑹同之舎設梐枑再重 大
朝覲㑹同大宰賛玉幣玉獻玉几玉爵注大㑹同或於春朝或於
 秋覲王朝諸侯立依前南面其禮之於阼階上小宰以灋掌戒具宰夫掌牢
禮飱牽陳數注凡此禮陳數存可見者有行人掌客及聘禮公食大夫掌次張大次
[071-19b]
小次幕人共帷幕幄帟綬大宗伯為上相出接賓曰擯入詔禮曰相
小宗伯肄儀為位肆師佐擯共設匪罋之禮司几筵王
位設黼依之前南鄉設蒲筵紛純加繅席畫純加次席
黼純左右玉几典瑞公侯伯圭繅三采三就子男二采
再就以朝覲宗遇會同于王大史以書協禮事小史佐之
常置旌門射人諸侯在朝則皆比面詔相其灋作大夫
注引覲禮司士凡會同作士從節服氏掌朝覲衮冕六人
[071-20a]
維太常齊僕馭金路以賓校人毛馬而頒之車僕共
革車大司冦前王小行人協九儀賓客之禮司儀掌
九儀擯相之禮為壇三成宫旁一門詔王儀南鄉見
諸侯象胥受國客幣掌客具饗禮 桞宗元曰古者旦
見曰朝暮見曰夕詩莫肻朝夕傳朝而不夕禮記日
入而夕朝不廢朝暮不廢夕晉叔向夕楚右尹子革
夕齊子我夕趙文子礱其椽張老夕知襄子為室士
茁夕皆暮見也漢儀夕則兩郎向瑣闈拜謂之夕郎
亦出是名也 明堂之朝位詳於諸侯而僅載四夷者
[071-20b]
聖人每詳内而畧外也王㑹篇之朝位詳於四夷而畧
於諸侯者逺人自面内而嚮化也 車輅前陳旗物森
列金石在虡琛贄充庭璪旒衮舄天臨乎其上簮緌舄
履星拱乎其下


王㑹見後



朝事儀


記玉藻疏朝事儀云冕而執鎮圭帥諸侯朝日於東郊
[071-21a]
 王制疏覲禮云天子乘龍載大旂拜日於東門之外反
祀方明鄭注引朝事儀曰天子冕而執鎮圭尺有二寸
云帥諸侯而朝日於東郊所以教尊尊也退而朝諸侯
 周禮注朝士儀曰奉國地所出物而獻之明臣職也


孔子聘辭


左傳襄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宋人享趙文子叔向為
介司馬置折俎禮也仲尼使舉是禮也以為多文辭
杜氏注因享宴之㑹展賓主之辭服䖍云以其多文辭
故特舉而用之後世謂之孔氏聘辭以孔氏有其辭故
[071-21b]
傳不復載也正義所言孔氏聘辭不知事何所出實享
禮而謂之聘舉舊辭而目曰孔氏事亦不必然也昭四
年左師獻公合諸侯之禮六子産獻伯子男會公之禮
六昭九年孟僖子如齊殷聘禮也禮大行人凡諸侯之邦交嵗相問殷相
聘世相朝聘禮有上介衆介至所聘之國誓于其境則史讀書司馬執䇿賈人拭玉有司展幣 經書
公如京師者一朝于王所者二卿大夫如京師者五書
天王來聘者七錫命者三君臣上下之分易矣 聘義
[071-22a]
曰天子制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 王制曰諸侯
之於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注小
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則君自行然此大聘與朝晉
文霸時所制也虞夏之制諸侯嵗朝周制各以服數
來朝


漢長樂宮朝儀


叔孫通傳見禮制類


漢未央宫大朝


史記高帝九年未央宮成大朝諸侯羣臣置酒前殿奉
[071-22b]
玉巵為太上皇夀


漢明堂朝諸侯 明堂上夀 明堂上計


武紀元封元年夏四月癸卯上還登封泰山降坐朝堂
此古明堂二年秋作明堂於泰山下即奉高縣五年春三月還至
泰山增封甲子祀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因朝諸侯王
列侯受郡國計天漢三年三月行幸泰山封祀明堂
因受計大始四年三月壬午祀高帝于明堂因受計三受
[071-23a]
 計元封天漢太始  郊祀志天子從禪還坐明堂羣臣更上
壽下詔改元封元年 兒寛傳從東封泰山還登明堂
寛上壽曰陛下合指天地祖立明堂辟雍宗祀泰一臣
寛奉觴再拜上千萬嵗壽制曰敬舉君之觴 蕭由傳
由治郡有聲元始中作明堂辟雍大朝諸侯召由為大
鴻臚㑹病不及賓贊此長安明堂 後儒林傳序明帝坐明
堂朝羣后


漢甘泉朝諸侯


武紀太初元年受計于甘泉師古曰郡國所上計簿若今諸州計帳天漢
[071-23b]
四年春正月朝諸侯于甘泉宫後元二年正月朝諸侯
于甘泉宫賜宗室 志方士多言帝王有都甘泉者其
後天子又朝諸侯甘泉甘泉作諸侯邸 匈奴傳甘露
三年正月單于朝天子于甘泉宫寵以殊禮位在諸侯
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 待以客禮龍駕帝服鳴鐘傳鼔於清渭之上南面朝單于


漢中朝 外朝 内朝


傳劉輔上書繫獄中朝左將軍辛慶忌右將軍廉褒光
[071-24a]
禄勲師丹大中大夫谷永俱上書云云注孟康曰中朝内
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
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  王嘉事下將軍中朝
者龔勝為光禄大夫尚書劾奏王嘉下將軍中朝者
議勝獨書議楊惲中書謁者令宣持單于使者語視
諸將軍中朝二千石 韋玄成詔中朝臣具復毁廟之
文 㳙勲奏丞相宣願下中朝特進列侯將軍以下正
國法度 朱博有詔左將軍彭宣與中朝者雜問制將
軍中二千石諸大夫博士議郎議 師丹人上書告丹
[071-24b]
上以問將軍中朝臣  蕭望之五鳯中詔遣中朝大
司馬車騎將軍諸吏光禄勲大僕問望之計策
翟方進奏陳咸不當蒙方正舉備内朝臣咸為光禄大夫
給事中 成紀建始元年未央宫殿中朝者坐注晉
灼曰内朝臣之朝坐也服䖍曰公卿以下朝㑹坐
也 後鄧后紀元初五年劉毅上書曰正位内朝
流化四海 周禮注司徒府中有百官朝㑹殿天子
[071-25a]
與丞相决大事是外朝之存者  傳嚴助為中大夫
公孫弘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宜上令助等與大臣
辨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詘  蕭望之故
事御史大夫朝奏事㑹庭中差居丞相後望之與鈞
元帝詔望之給事中朝朔望 王商河平四年單于來朝引見
白虎殿丞相坐未央庭中單于前拜謁  西都賦左
右庭中朝堂百僚之位


漢九賓又見禮制


叔孫通傳長樂宫朝設九賓臚傳劉敞謂擯者九人蔡質漢儀
[071-25b]
徳陽殿朝賀作九賓徹樂 百官表大鴻臚注應劭曰
郊廟行禮讚九賓鴻聲臚傳之也 續官志鴻臚屬官
治禮郎四十七人注東觀書曰主齋祠儐贊九賓 禮
儀志大鴻臚設九賔注薛綜曰九賓謂王侯公卿二千
石六百石及郎吏匈奴侍子凡九等 東京賦九賔重
臚人列注引韋昭曰周禮九儀謂公侯伯子男孤卿大
夫士也 史記秦設九賓於庭
[071-26a]


漢諸王朝京師


後紀顯宗永平二年九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
陽王延東海王政來朝六年正月沛王輔等九人來朝
十一年正月沛王輔等八人來朝 肅宗建初七年春正
月沛王輔濟南王康東平王蒼中山王焉東海王政琅
邪王宇來朝 傳東平王蒼永平十一年蒼與諸王朝
京師建初六年冬上䟽求朝明年正月帝許之賜裝錢
千五百萬諸王各千萬帝賜蒼貂裘及太官食物珍果
使大鴻臚竇固持節郊迎親循行邸第錢帛器物充備
[071-26b]
下詔曰禮云伯父歸寧乃國詩云叔父建爾元子敬之至
也昔蕭相國加以不名優忠賢也況兼親尊者乎其沛
濟南東平中山四王讃皆勿名蒼既至升殿乃拜天子
親答之其後諸王入宫輒以輦迎至省閤乃下蒼辭曰
既賜奉朝請咫尺天儀而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毎賜燕
見輒興席改容中宫親拜事過典故三月大鴻臚奏遣
諸王歸國帝特留蒼賜以祕書列仙圗道術祕方至八
[071-27a]
月飲酎畢有司復奏遣乃許之 廣陵侯元夀建初七
年肅宗詔元壽兄弟與諸王俱朝京師廣陵王荆之子 中山
王焉永平二年冬諸王來㑹辟雍事畢歸蕃焉與俱
就國從以虎賁官騎  北海敬王睦永平中嵗終
遣中大夫奉璧朝賀  第五倫傳建武二十七年
補淮陽醫工長二十九年從王朝京師隨官屬得
㑹見帝問政事大恱明日復召入    史記褚
先生曰諸侯王朝見天子漢法凡當四見始到
入小見正月朔旦奉皮薦璧玉賀正月法見後三日為
[071-27b]
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二日復入小見辭去凡留長安
不過二十日小見者燕見於禁門内飲於省中非士人
所得入也漢之儀法朝見賀正月者常一王與四侯俱朝見十餘嵗一至 高紀十一
年二月令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獻 哀紀嗣為定
陶王元延四年入朝盡從傅相中尉時中山孝王亦來
朝獨從傅上怪之以問定陶王對曰令諸侯王朝得從
其國二千石故盡從之他日問中山王獨從傅在何法
[071-28a]
令不能對成帝由此賢定陶王 宋志班固禮樂郊祀
馬彪祭祀禮儀蔡邕朝會董巴輿服並各立志


漢朝㑹見諸儒


魯丕傳永平十一年遷中㪚大夫和帝因朝㑹召
見諸儒丕與侍中賈逵尚書令黄香等相難數事
帝善丕説罷朝特賜冠幘履韈衣一襲   京房嘗
宴見注以閒宴時入見天子   馬援引見數十
每接燕語
[071-28b]
漢會見儀適


竇融傳建武八年夏車駕西征隗囂融率五郡太守與
大軍會高平第一高平有第一城融先遣從事問會見儀適注猶
言儀注也是時軍旅諸將與三公交錯道中或背使者交相
語帝聞融先問禮儀甚善之以宣告百僚乃置酒
髙㑹引見融等待以殊禮隴蜀平詔與五郡守奏
事京師引見就諸侯位  建武四年馬援引見宣
徳殿
[071-29a]


漢奉朝請


宣紀時會朝請舎長安尚冠里注嵗時隨宗室朝會宣帝
為皇曾孫奉朝請 傳呉王使人為秋請注孟康曰律春曰朝秋
曰請如古諸侯朝聘也 石奮歸老于家以歲時為朝臣
注豫朝請 張禹以特進奉朝請 傳喜位特進奉朝請
 馮參以列侯奉朝請 杜緩前免太常以列侯奉朝請
 蕭望之給事中朝朔望坐次將軍 蘇武以著節老臣令
朝朔望光為大師有詔朝朔望  後官志列侯奉朝請
在長安位次三公前漢 漢官解詁三輔職如郡守獨奉
[071-29b]
朝請 列侯奉朝請後漢冦鄧耿賈加特進朝請而已 建武十三年
耿弇馬武劉賜 十四年陳俊 十五年臧宫朱祐
 十九年鄧晨 劉隆 梁統 鄧禹李通以特進
奉朝請  鄧隲永初中奉朝請位在三公下特進
侯上有大議詣朝堂與公卿參謀 顯宗拜鄧禹
太傅進見東向 永平中幸宛詔諸李隨安
衆宗室㑹見李通傳 建武七年王常拜横野將軍位
[071-30a]
次與諸將絕席八年隗囂衆潰置酒高會勞賜中郎將
來歙班坐絶席在諸將之右九年郭伋拜潁川守召見
辭謁十九年拜桓榮議郎每朝會令榮於公卿前敷奏
經書二十八年大會百官問誰可傅太子 宣秉拜御
史中丞帝特詔中丞司隷校尉尚書令會同並專席而
坐京師號三獨坐 鄧太后以張禹為太傅朝見特賛
與三公絕席


魏百官班次


晋官志魏置謁者僕射掌大拜授及百官班次統謁者
[071-30b]
十人


唐朝集上計


會要貞觀元年十二月許梁州都督竇軌入朝問風俗
十五年正月上曰古諸侯有湯沐邑漢故事立邸舎十
七年十月朔詔為諸州朝集使造邸第三百餘所二十
年有司言漢儀注朝賀正月常一王四侯十餘歲一至
請每歲二王入朝禮畢還藩開元八年十月敕都督刺
[071-31a]
史上佐每歲分畨朝集十月二十五日至京十一月朔
見二十二年詔十日一參大厯十四年敕諸州刺史入
計如式元和十四年八月魏博田弘正來朝賜宴麟德
殿五年十二月義武張茂昭朝京師故事雙日不坐是
日特開延英


唐宣政殿受朝 朔望宣政殿受朝


會要開元中蕭嵩奏每月朔望受朝於宣政殿先列仗衛
及文武四品以下於庭侍中奏外辦上乃歩自西序門
出升御坐朝罷起歩入東序門然後放仗臣以宸儀肅
[071-31b]
穆升降俯仰衆人不冝得見乃請備羽扇於殿两廂上
將出索扇扇合上坐定去扇將退又索扇如初天寳十
二載十一月中丞奏京官朔望朝參著朱衣袴褶五品
以上珂傘詳見冕服建中元年十一月朔辛酉御宣政殿見朝
集使及貢士州府計吏至者一百七十有三兵興州郡不上計内外不
會同者廿五年至是始復舊典貞元七年四月二十八
戊午詔毎歲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見臣僚京官九品以
[071-32a]
上外官因朝奏在京者並就列令有司重定儀注頒示
永編禮式本以五月一日隂生臣子道長君父道衰非善月也八年五月乙丑朔
四年五月朔宣政受朝見元和三年四月丁丑以術數之
説禮經不載遂罷之先是創有是禮亦不多行十年三月朔壬申御延
英殿對宰臣故事朔望御宣政殿見羣臣謂之大朝玄
宗始以陵寢薦食不聽政後遂以為常 舊紀貞元六
年五月丙寅朔上御紫宸受朝以是月一隂生臣子道
長父子必以是朔面焉故取朔日受朝七年四月戊午
詔仲夏之時萬物敷暢陽德方茂隂事始承昔者觀其
[071-32b]
法象因天地交會之序為父子相見之儀豈隔於君臣
之際起今年五月朔御正殿召見文武百官外官因朝
奏咸聽就列仍編禮式以為常典五月庚申朔上御宣
政殿見百官從新制也元和三年四月丁丑勅五月一
日御殿受朝賀禮宜停 㑹要貞觀十三年房元齡請
三日一臨朝二十三年詔每日常坐顯慶二年隔日
視事六典注永徽二年詔太極殿五日一視事 紀唐制以隻日視朝文
[071-33a]
宗用雙日貞元十八年七月乙亥罷正衙奏事 六
典正至御承天門以聽政古之外朝朔望坐建極視朝古之
中朝皆常日兩儀殿聽朝視事古之内朝 國史慶厯七年
詔讀時令禮院約定儀注以通禮參用唐宣政殿朔
望朝參儀草定


唐紫宸殿入閤儀


官志起居舎人若仗在紫宸内閤夾香案分立殿下監
察御史開元七年詔隨仗入閤左右翊中郎將入閤日
一人升殿受狀會要貞觀五年正月詔諫官隨中書
[071-33b]
門下及三品官入閤貞元七年十一月詔常參官入閤
不得奔走故事朔望日御宣政殿見羣臣謂之大朝立仗
正衙或御紫宸殿則喚仗自宣政两閤入所謂東西上閤
門也自玄宗前未有此制開元後以朔望上盤食玄宗
欲避正殿遂移紫宸殿喚仗自閤門入始有入閤之名
敬宗寶歴初始以月朔御紫宸殿入閤開成元年正月
己酉詔入閤日次對官班退立於東階松下湏宰臣奏事
[071-34a]
畢齊至香案前各言本司事左右起居又待次對官奏事
畢方出敬宗長慶四年正月即位二月辛丒御紫宸殿羣臣初展入閤之儀 五代會要唐制
常參官每日朝退賜食謂之廊餐自乾符後月旦入閤日賜
食禮畢閤門宣放仗羣臣俱拜謂之謝食五代史李琪傳
唐末䘮亂朝廷禮壞天子未嘗視朝而入閤之制亦廢常參
官日至正衙者聞傳不坐即退獨大臣奏事日一見便殿而
侍從内諸司日再朝而已明宗即位後唐乃詔羣臣五日一
隨宰相入見内殿謂之起居李琪謂非唐故事請罷五日
起居而復朔望入閤明宗曰五日起居吾思數見羣臣不
[071-34b]
可罷而朔望入閤可復會要天成元年十一月乙酉詔朔望賜百官廊下餐然唐故
事天子日御殿見羣臣曰常參朔望薦食諸陵寢有思慕
之心不能臨前殿則御便殿曰入閤玄宗以陵寢薦食不聽政遂以為常
政前殿也謂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謂之閤其不御前
殿而御紫宸殿也乃自正衙喚仗由閤門而入百官俟朝
者因隨以入見故謂之入閤然衙朝也其禮尊閤宴見也
其禮殺自乾符後因亂禮缺天子不能日見羣臣而見朔望
[071-35a]
故正衙常日廢仗而朔望入閤有儀其後習見遂以
入閤為重至出御前殿猶謂之入閤至是而復然有司
不能講正凡羣臣五日一見入中興殿便殿也此入閤
遺制而謂之起居朔望一出御文明殿前殿也文明殿两掖曰
東西上閤門反謂之入閤琪不能正也琪又建言入閤門有
待制次對官論事而内殿起居一見而退五代會要後唐天成元年
七月御史臺奏故事毎日百官入朝百官排儀仗金吾勘契入後有待制次對官各舉論本司事左右起居分
記言動付史館編録欲有言者無由自陳明宗乃詔起居日天成元年
八月己亥御文明殿百官入閤如月朔之儀有言事者許出行自陳又詔百
[071-35b]
官以次轉對文明殿即唐貞觀殿梁開平二年改在洛陽 會要貞元十二
年十月御史臺奏御史内供奉者入閤日依宣政殿前
班位次員外郎之後天祐三年六月勅文武百僚每月
一入閤於貞觀殿貞觀殿朝廷正衙正至受朝賀比來
視朔未正規儀宜於崇勲殿入閤二殿皆在洛陽崇勲殿後唐曰中興五 
代會要有入閤儀開延英儀 通鑑元和十五年十月壬午羣臣入
閤退諫議大夫鄭覃等五人進言時久無閤中論事者
[071-36a]
穆宗訝之 李渤傳敬宗晏朝紫宸入閤帝久不出
今按貞觀中已自入閤之語不待開元間退御紫宸乃
云入閤也玄宗亦曰魚袋者五品以上入閤則合符
宋庠曰坐朝日即為入閤未知何據


唐百官班序朝參名簿


百官志御史大夫朝會則率其屬正百官之班序遲明
列於两觀文武職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後朝朔望文官
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監察御史員外郎太常博士
日參號常參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號九參官五
[071-36b]
品以上及折衝當畨者五日一朝號六參官弘文崇文
館國子監學生四時參凡諸王入朝及以恩追至者日
參九品以上自十月至二月袴褶以朝五品以上有珂
文武三品非職事官朝參名簿皆稱曰諸公監察御史
舉不如法者鴻臚卿凡四夷君長以蕃望高下為簿朝
見辨其等位 會要永徽元年十月五日京官文武五
品依舊五日一參神龍元年四月初令五品以上朔望參
[071-37a]
日升殿食天寶十四載三月一日令分日入朝貞觀六
年八月御史大夫責殿中侍御史唐臨以朝列不整景
龍三年左臺御史崔涖彈朝班不肅 舒元輿御史臺
中書院記御史毎朝會至含元殿西廡使朱衣從官傳
呼促百官就班遲曉列於两觀之下監察二人立於東
西朝堂甎道以監之雞人報㸃押百官由通乾觀象入
宣政門及班于殿庭則左右循使二人分押於鍾鼔樓
下若两班就食廊下又分殿中一人為使莅之謁者承
㫖喚仗入東西閤門分監察二人立紫宸屏下以監其
[071-37b]
出入鑪煙起天子負斧扆聽政自螭首龍墀南屬於文
武班則侍御史一人盡得彈舉不如法者儀衞志同


唐貞元班序勅


通典貞元二年九月五日勅文武百官朝謁班序中書
門下各以本官序供奉官在横班序若入閤則各隨左
右省主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史在左殿中侍御史在右
通事舎人分左右立文武官行立班序通乾觀象門
[071-38a]
外序班武次文含元殿前龍尾道下叙班舊無此儀唯合於通乾觀象門南序班至宣
政門文由東門入武由西門入至閤門亦如之退朝從
宣政西門出周禮先叙六官六典尚書省官本毎班請以尚書省為首 會要貞元
二十年十月御史中丞奏准貞元二年班序勅三院御
史常參官兼者入本官班如内供奉裏行入御史班二
十一年五月又奏凖貞元班序勅云云横行位次依本
班先後


唐朝位


百官志御史臺凡朝位以官職事同者先爵爵同以
[071-38b]
齒致仕官居上職事官與散官勲官合班則文散官居
職事之下武散官次之勲官又次之官同者異姓為後
親王嗣王任文武官者從其班官卑者從王品郡王任
三品以下職事者居同階品之上非任文武官者嗣王
居太子太保之下郡王次之國公居三品之下郡公居
從三品之下縣公居四品之下侯居從四品之下伯居
五品之下子居從五品之上男居從五品之下以前官
[071-39a]
召見者居本品見任之上以理觧者居同品之下本司
參集者以職事為上下文武三品非職事官者朝參名
簿皆稱曰諸公


建隆崇元殿入閤


建隆元年八月戊辰朔御崇元殿即天安殿宋太祖五行其禮然御前殿非
唐舊矣設仗衞百官入閤置待制候對官仗退賜廊下食
廊下食起唐貞觀三年八月丙戌朔御崇元殿入閤竇儀待制
邉元範候對十一月乙卯朔御崇元殿入閤趙矩待制
張澹候對四年四月壬午朔帝服通天冠絳紗袍御崇
[071-39b]
元殿視朝設金吾仗入閤艾頴待制馬士元候對八月庚辰
朔亦如之乾德四年四月丙申朔御文明殿入閤即文德殿一云大 
 明殿國史云文明當考 太平興國二年閏七月丁巳有司言八
月一日入閤舊儀軍校等不入殿庭起居文武官至位
踧踖疾趍入沙墀再拜鞠躬不呼萬嵗望如冬正朝賀
例軍校陪位拜舞禮畢先退門外序立文武官舞蹈如
中書門下班從之制下會雨而止
[071-40a]


建隆合班儀乾徳定内外官儀制祥符定羣臣儀制


建隆三年三月壬午二十三日有司上重定合班儀制先是
乙亥詔學士班侍郎之上升六曹侍郎在給舎上郎中
在補闕上員外郎在拾遺上節度使在六曹侍郎上中
書侍郎下餘如故乾德二年二月戊申朔重定内外官儀
有司請上將軍在中書侍郎下大將軍在少卿監下諸衞率副率在東宮五品下淳化三年
八月有司重定合班儀升尚書令於三師之上時將畫正仗圖
欲備官故也五年六月甲辰詔翰林學士班丞郎之上 祥
符元年正月庚寅二十八日有司上都亭驛酺宴班位圗天
[071-40b]
禧三年十一月辛酉九日閤門上大禮稱慶合班圗皇太子位
在宰相上太子懇辭再請乃許 祥符五年命學士李宗諤陳彭年詳
定羣臣儀制九月丁丑奏百官避宰輔及歛馬分路之
制 景祐五年八月閤門詳定合班雜坐儀七年五月
癸卯知雜御史王隨請以御史臺新降條目編為儀制
從之立班圗 見圗類又見禮制類


建隆五月朔受朝


[071-41a]
三年五月癸亥朔御崇元殿受朝服通天絳紗陳儀衞 天聖三
年四月上問五月一日御殿故事王欽若對唐以隂氣
始盛設君臣相見之儀然近歲未嘗行癸亥詔權停
視朔御殿非古也唐德宗以術數之說肇行斯禮元和
中以不經罷之後唐同光中復舉行至是猶循舊制熙
寧二年罷之


太平興國乾元殿受朝五月朔如冬正儀


三年三月己酉呉越王俶入朝見於崇德殿寵賚甚厚
賜宴長春殿四月己卯平海節度陳洪進獻漳泉二州
[071-41b]
得縣十四五月乙酉朔御乾元殿受朝仗衞如冬正儀
赦漳泉是曰俶上表獻所管十三州一軍凡得縣八十六


淳化文徳殿入閤 儀注 入閤圖 祥符



入閤圖


淳化二年十一月詔以來月朔御文德殿入閤令史館
修撰楊徽之張洎與有司取舊圗定儀注以聞洎上奏
曰按今之乾元殿即唐含元殿也在周為外朝唐為大
[071-42a]
朝冬至元日設仗衛朝萬國在此殿今之文德殿即唐
宣政殿也在周為中朝在漢為前殿在唐為正衙凡朔
望起居凡册后妃太子王公大臣對四夷君長試制䇿
舉人在此殿也今之崇德殿即唐紫宸殿也在周為内
朝在漢為宣室在唐為上閤即隻日常朝之殿也東晋
太極殿有東西閤唐制紫宸上閤法此制也所謂入閤
者葢隻日御紫宸上閤之時先於宣政殿前立黄麾金
吾仗俟勘契畢喚仗自東西閤門入故謂之入閤今朝
廷以文德正衙權為上閤非憲度也切見長春殿正與
[071-42b]
文德殿南北對請改剙此殿以為上閤作隻日立仗視
朝之所其崇德崇政殿即唐之延英殿也為隻日常時
聽㫁之所疏入不報上以入閤舊圗承五代草創禮容
不備命徽之等討論故事别為新圗十二月丙寅朔上
御文德殿羣臣入閤禮畢賜百官廊下食唐制朔望天
子御宣政殿受百官起居及諸司奏事仗衞如式敬宗
始於紫宸殿展入閤之儀三年五月甲午朔御文德殿
[071-43a]
羣臣入閤先是舊制入閤惟殿中省細仗隨兩省供奉
官先入陳於廷上以為儀衛太簡命有司增設黄麾仗
二百五十人其殿中省細仗仍舊唐以月朔行之後唐天成初又以月望
 咸平二年八月辛亥朔御文徳殿羣臣入閤孫何待制
祥符三年閏二月辛亥朔李廸待制杜夢證候對 七年四月
二日東上閤門使魏昭亮言閤門入閤圖殿上侍立
臣僚皆唐時職官與聖朝名品不同望依新定儀制
别畫副本有司永為定制詔禮儀院詳定 國史李
淑傳議入閤曰唐寳厯後常以月朔御紫宸行入閤
[071-43b]
儀聖朝太祖五行其禮多御崇元殿備殿中金吾諸
仗設待制候對官崇元即今天安殿也乾徳之後改
御大明殿即今集英太宗三行其禮别定新儀就文徳
廷增設黄麾仗眞宗亦三行之繪圖講習藏之禁閤
藝文志景祐三年詔賈昌朝與丁度李淑采國朝律厯
典禮日度昏曉中星祠祀配侑歲時施行者約唐月令定
為時令一卷以備宣讀而淑定入閤儀異於通禮明年
[071-44a]
詔因入閤讀時令尋停 張洎傳淳化中上令史館修
撰楊徽之等四人修正入閤舊圖洎同奉詔因詔討論
入閤故事獨草奏以聞又請凖舊儀侍從官先入起居
畢分行侍立於丹墀之下謂之蛾眉班然後宰相相率
正班入起居唐初五日一朝景雲初始修貞觀故事肅
宗而下咸隻日臨朝雙日不坐雙日宰相當奏事特開延英召對或蠻夷入貢
勲臣歸朝亦特開紫宸引見望依舊規隻日視朝雙日不坐其雙日
於崇德崇政两殿召對宰臣常參官以下及非時蠻夷
入貢勲臣歸朝亦特開上閤引見奏入不報
[071-44b]


景祐定入閤儀注


景祐三年正月丙午詔知制誥李淑等重修閤門儀制
其入閤儀注頗省去煩文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庚子詔
五月朔行入閤之禮仍讀時令先是詔國朝時令委編
修官約唐月令撰定以備宣讀於是賈昌朝等采國朝
律令典禮日度昏曉中星及祠祀配侑諸事當以歲時
行者改定為一篇上之遂詔因入閤行其禮寳元二
[071-45a]
年十二月十二日戊辰參政宋庠言近奉德音詢及入
閤故事臣雖畧陳梗槩理有未詳退而講求故事夫入
閤乃有唐隻日於紫宸殿受常朝之儀也謹按唐有大
内有大明宫宫在大内之東北世謂之東内謂大内為
西内自高宗以後天子多在大明宫宫之正門曰丹鳯
門門内第一殿曰含元正至大朝會則御之對北第二
殿曰宣政謂之正衙朔望大冊拜則御之對北第三殿
曰紫宸謂之上閤亦曰内衙隻日常朝則御之據唐制
凡天子坐朝必湏立仗於正衙或乘輿止御紫宸即喚
[071-45b]
正衙仗自宣政殿两門入是謂東西上閤門也以國朝
之制相比則令之宣徳門唐丹鳯門也大慶殿唐含元殿
也文徳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今欲求入
閤本意施於儀典即湏先立仗於文德之廷如天子止
御紫宸則喚仗自東西閤門入如此則差與舊儀相合
但今之諸殿比於唐制南北不相對以此為異耳又按
唐自中葉以還雙日及非時大臣奏事别開延英殿賜
[071-46a]
對若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乃知唐世毎遇坐朝之
日即為入閤而叔世離亂五朝草創大昕之制更從易
簡正衙立仗因而遂廢其後或有行者常人所罕見乃
復謂之盛禮甚不然也今相傳入閤圗者是官司記常
朝之制如閤門有儀制勅合班雜坐圗之類何足為希
闊之事哉况唐開元舊禮本無此制至開寳中諸儒增
附新禮始載月朔入閤門之儀又以文德殿為上閤差
舛尤甚葢當時編撰之士討求未至太宗朝儒臣張洎
論奏頗為精洽欲下两制改正舊儀詔两制詳定學士
[071-46b]
丁度等奏今殿閤與唐制不同宜且仍舊從之慶厯七年三月
戊子詔權停所上立夏讀時令儀 熙寧三年五月知制誥宋敏求言
奉詔詳定閤門儀制如文徳殿入閤當御紫宸殿方
合舊制詔學士議承㫖王珪言入閤者乃唐朝隻
日紫宸受常朝之儀非盛禮壬子詔罷之二十三日學士
院奏六月九日閤門奏文徳殿無受朝儀下兩制詳定


景祐百官表位


[071-47a]
景祐四年九月庚戌詔閤門於紫宸垂拱殿刋
石為百官表位嘉祐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御史
臺請於紫宸垂拱兩殿庭石位䥴定班次以官
位序班員多者重行員少者合班序立 太平
興國五年九月丁未詔曰表著之設盖有等威
闕庭之儀所務恭肅故離立族談者罸之所及
蹴芻齒路者誅之必加所以辨名器之差正班
爵之序賈生設堂陛之喻蓋明天子之尊叔孫
造緜蕝之文式彰王者之貴 李宗諤言朝㑹圖
[071-47b]
門下省典儀設版位御史中丞班在丹墀上兩省
官後立


熙寧文徳殿視朝儀 正衙視朝之儀


志三年㑹要二年六月九日修閤門儀制宋敏求言本朝唯入閤
御文德殿司馬光言文徳殿為天子正衙今不用入閤儀遂闕視朝之
禮請下两制及禮院約唐御宣政殿制裁定為文德殿
朔望視朝之制詔學士院詳定四年正月甲寅學士韓維
[071-48a]
等上其儀以入閤舊圖増損裁定其儀前一日供
帳於殿庭金吾執儀刀天武執繖扇黄麾告止傳
教信幡龍頭竿㦸列于東西門外立仗青龍五嶽
五龍旗列于東白虎五星五鳯旗列于西御馬東
西皆五匹設御幄于殿後閤其日金吾押本衛仗
殿中省押細仗東西對列四年五月乙酉朔初視
朝于文徳殿 元豐四年五月十九日視朝 天
禧五年十月十日中書宻院請凖故事五日一御便
殿 皇祐編敕正衙常朝及横行並宰臣立班常朝日
[071-48b]
輪宰臣一員押班 祥符初敕宰臣依故事赴文德殿
押班 治平四年五月癸未詔春分秋分後辰正牌上
垂拱殿視事未退宰臣更不過文德殿押班 初沿唐
故事百官曰赴文德殿宰臣押班謂之常朝休假三日
以上内殿起居官畢集謂之横行宰臣以下應見謝辭
者皆先赴文德殿謂之過正衙 正衙謂之外朝先詣正衙方許入對
元豐四年御史滿中行言今垂拱内殿宰臣以下旣已
[071-49a]
日參而常朝不廢至於横行正衙必俟天子御殿日乃
可行之虛名謬例欲望罷去十一月己酉詔從之


元豐大慶殿朝會圗


四朝志元豐元年詳定正旦儀奏用黄麾仗二年詳定
冬會等儀又言御殿儀仗有黄麾幡一而無黄麾請製
大麾帝曰姑闕之二年詳定所又言昨定朝會圗於大
慶殿横街北止陳大輦逍遥平輦而輿未陳也當增腰
輿一小輿一改製偏扇團方扇為三等繡帷凡朝會平
輦逍遥並陳東西龍墀上 政和三年四月議禮局上
[071-49b]
大慶殿大朝會儀衛黄麾大仗五千二十五人文德殿
視朝黄麾半仗二千二百六十五人文德殿發册黄麾
細仗一千四百二人


紹興文德殿視朝


紹興十二年十一月三日禮部侍郎王賞言朝會之制
正至及大慶賀御大慶殿與文德紫宸垂拱殿禮制不
同月朔御文德殿謂之前殿正衙設黄麾半仗紫宸垂
[071-50a]
拱係别殿不設儀仗今欲先舉行文德殿視朝之制十
三年文德殿視朝用黄麾半仗二千四百十五人六月
紫宸殿望參設黄麾角仗先是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有司請講求常朝視朝正衙便殿之儀於是討論朔日
文德殿視朝紫宸殿日參望參垂拱殿日參四參及垂
拱紫宸殿上夀之制請先御正殿視朝時行宫止一殿
乃以射殿為崇政殿朔望設帳門以為文德紫宸殿宣
制以為文德殿拜表聽批荅以文德殿東上閤門又以
内諸司地為垂拱殿四參於殿門外設位版乾道二年九月七日
[071-50b]
閤門定垂拱殿四參之儀 紹興十三年二月壬戌上初御前殿特
引四參官起居自建炎以來始有此禮四月三日閤門
言垂拱殿已砌石位其字與石色一同百官難以辨認
請四參石位裝字以黃蠟日參石位以紅蠟從之四月丙戌
詔宰執四參官赴垂拱殿習看石位 宋敏求曰文徳殿曰外朝凡不釐務朝臣
月赴是謂常朝垂拱殿曰内殿宰臣以下及武班日赴是謂常起居每五日文武朝臣赴内 
朝謂之百官大起居凡三等葢天子坐朝莫先於正衙於禮羣臣無一日不朝者正衙雖不坐常參官猶立班
[071-51a]
俟放朝乃退 漢宣帝地節二年五月始親政事五日
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 魏黄初五年五
月有司以公卿朔望日因奏疑事聽㫁大政 王肅曰
周官五日視朝漢宣帝使公卿五日一朝成帝始置尚
書五人自是朝禮遂闕可復五日視朝之儀使公卿尚
書各以事進廢禮復興光宣聖緒 元魏孝文謂穆亮
三代之禮日出視朝漢魏已降禮儀漸殺晉令有朔望
集公卿於朝堂而論政事亦無天子親臨之文 唐每
月凡九開延英延英對宰臣日未御内殿前令閤門使
[071-51b]
傳宣放班 高宗五日一御太極殿視事 代宗於紫
宸聽朝常限三人奏事 天禧五年十月十日輔臣請
准故事五日一御便殿及朔望坐朝
 玉海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