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055-1a]


卷五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巻五十四
            宋 王應麟 撰
 藝文
總集文章


 屈原作離騷為百代詞章之祖衆士慕嚮綴文接踵
 於道各名一家之言别而聚之命之曰集其原起於
 東京而極於有唐至七百餘家晉摯虞彚分之曰文
 章流别後世祖述為總集至唐亦七十五家
[055-1b]


楚辭 漢離騷傳 唐七家楚辭 楚辭章句


史記屈原傳原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上官
大夫讒之王怒而疏平平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
猶離憂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
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 漢地理志楚屈原被讒
作離騷諸賦後有宋玉唐勒之屬漢淮南王安著書而
吳有嚴助朱買臣貴顯文辭並發故世傳楚辭 漢藝
[055-2a]
文志屈原賦二十五篇唐勒四篇宋玉十二篇 漢傳
淮南王安武帝使為離騷傳旦受詔日食時上王逸云武帝使
 安作章句隋志淮南王章句其書已亡 朱買臣召見説春秋言楚辭帝
甚説之 宣帝召能為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王褒傳
 揚雄作書摭離騷文而反之名曰反離騷又旁離騷作
重一篇名曰廣騷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畔牢
愁 班固叙賛二篇固云孝武詔淮南王安叙離騷傳
以為國風好色而不滛云云斯論似過其實班彪有悼離騷
王逸順帝時著楚詞章句行於世隋志云後漢校書郎王逸集屈原迄劉向
[055-2b]
又自為一篇并叙而注之 梁竦感悼子胥屈原作悼騷賦繫玄石
沈之 應奉著感騷三十篇數萬言愍屈原因以自傷
 文心雕龍辨騷 隋志楚辭十部二十九卷王逸至劉杳宋
何偃刪逸注十一卷亡皇甫遵訓參解七卷又楚辭音各二卷餘見唐志原著離騷宋玉傷
而和之其後賈誼東方朔劉向揚雄擬作以原楚人也
謂之楚辭隋時有釋道騫善讀之今傳楚辭者祖騫公
之音 唐志集録楚辭類七家七部三十二巻王逸注
[055-3a]
十六巻隋志十二卷郭璞注十卷隋志三巻楊穆九悼一卷劉杳
離騷草木蟲魚疏二卷孟奥徐邈僧道騫音各一巻樂類
離騷譜一卷 中興書目楚辭九家九十四卷 宋朝黄伯
思翼騷一卷伯思曰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
地名楚物故謂之楚辭 洪興祖補注十七卷考異一
卷 黄銖恊韻一卷 朱熹集注八卷辨證二卷 晁
補之集續變二書各二十卷熹刋補定著五十二篇為
楚辭後語
離騷經 九歌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十一
[055-3b]
 九章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迴風 天問 逺遊
 卜居 漁父屈原 九辯 招魂宋玉 大招屈原或言景差
賈誼 招隠淮南小山 七諌東方朔 哀時命莊忌 九懷王褒
 九歎劉向 九思王逸 凡十六卷唐志
太史公曰屈平之作離騷盖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
滛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其文約其
辭微其志潔其行亷其稱文小而指極大舉類邇而見
[055-4a]
義逺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亷故死而不容自疎濯
淖汙泥之中蟬蜕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
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
也 朱文公曰其寓情草木托意男女以極逰觀之適
者變風之流也其叙事陳情感今懷古以不忘乎君臣
之義者變雅之類也至於語㝠昏而越禮攄怨憤而失
中則又風雅之再變矣其語祀神歌舞之盛則幾乎頌
其變也又有甚焉自原之後作者繼起而宋玉賈生相
如揚雄為之冠七諫以下無足觀者而褒為最下 晁
[055-4b]
氏曰離騷遭憂也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北門之志也何
辜於天我罪伊何小弁之情也以附益六經之敎於詩
最近懷沙言賦橘頌言頌九歌言歌天問言問皆詩也
離騷備之矣蓋詩之流至於楚而為離騷至漢而為賦
其後復變而為詩又變而為雜言長謡問對銘賛操引


漢連珠


三輔决録注趙岐擬前代連珠之書四十章上之假喻以逹
[055-5a]
㫖而覽者微悟歴歴如貫珠故謂之連珠 蔡邕傳著連珠韓説奏連珠 文苑
傳傅毅著連珠 劉珍著連珠 文選陸機演連珠五
十首注傅玄叙連珠興於漢章之世班固賈逵傅毅受
詔作之合於古詩諷興之義 文心雕龍揚雄覃思文
閣碎文璅語肇為連珠擬者間出杜篤賈逵劉珍潘朂
欲穿明珠多貫魚目唯士衡理新文敏文選注引揚雄連珠杜篤連珠
宋庠撰連珠一卷倣陸機之作 隋志陸機連珠一卷何承天注文選
劉孝標注謝靈運連珠集五卷唐志同陳證連珠十五卷黄芳
連珠一卷梁武連珠一卷沈約注約謂金鑣互騁玉[車*犬]並馳梁武帝
[055-5b]
制㫖連珠十卷邵陵王綸注又陸緬注武帝著連珠羣臣繼作者數十
人丘遲文最美梁有設論連珠十卷謝靈運撰南齊書劉祥著連珠十五首
 唐志謝靈運連珠集五巻梁武帝制㫖連珠四卷陸
緬注十一巻康顯海藏連珠三十卷 文章縁起連珠
揚雄作沈約曰連珠之作始自子雲蓋謂辭句連續互
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


漢魏文章


[055-6a]
書目漢魏文章二卷宋玉及漢魏人文賦凡八十八首
三國志文類六十卷集詔書表奏評論序文等集者不知名


晉文章流别集 文章志 善文


摯虞傳撰文章志四卷後漢桓麟傳注文選長笛賦注引文章志注解三輔
決録又撰古今文章類聚區分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
各為之論辭理愜當為世所重 唐志摯虞集十巻張華傳虞撰官書皆資華
本以取正 華廙傳集經書要事名曰善文行於世 隋志
總集類文章流别等一百七部二千二百一十三巻六典
總集者以建安之後辭賦轉繁衆家之集日以滋廣
[055-6b]
晉代摯虞苦覽者之勞倦於是採擿孔翠芟翦繁蕪自
詩賦下各為條貫合而編之謂為流别摯虞文章流别
集四十一卷梁六十卷志二巻論二卷唐志三十卷謝混流
别夲十二卷孔寗續流别三卷 唐志杜預善文四十
九卷 隋志五十卷史記李斯傳注辨士隠姓名遺秦將章邯書在善文中 文選注引
文章録流别録 詩正義引流别論云詩有九言 顧
凱之有晉文章記
[055-7a]


晉集苑 文苑 宋集林


唐志謝混集苑六十卷隋志四十五巻孔逭文苑一百巻隋志同
又文苑鈔三十卷 中興書目孔逭集漢以後諸儒文
章今存十九巻賦頌騷銘 弔典書表論凡十屬目録
有書寫校正官吏姓名題龍朔二年或大中十年蓋唐
秘書所藏夲也南史逭㑹稽人有才藻製東都賦三呉決録 隋志劉義慶
集林一百八十一卷 梁二百卷唐志二百卷宋臨川王義慶撰 唐志謝
沈名文集四十卷丘遲集鈔四十卷隋志沈約集抄十卷庾自直
類文三百七十七卷
[055-7b]


晉七林


枚乘作七發文選注七發者説七事以起發太子猶楚詞七諫之流屬文之士若
傳毅劉廣世崔駰李尤桓麟崔琦劉梁馬融張衡作七
激興依疑説蠲舉厲辨之篇 傅玄作七謨又集七林
 曹植作七啓并命王粲作 張協作七命 陸機七
證 劉劭七華 顔延之七繹 沈佺期七引 唐志
卞氏七林集十二卷 隋志十卷梁十二卷録二卷卞
[055-8a]
景撰梁又有七林三十卷音一卷謝靈運七集十卷


晉江左文章志


唐志目録類摯虞文章志四卷宋明帝晋江左文章志
二卷沈約宋世文章志二卷沈約傳撰文章志三十卷傅亮續文章
志二卷隋志同雜家任昉文章始一巻張績補姚察續文章
始一巻書目昉文章縁起一卷凡八十五題 世説注多引江左文章志
又有丘淵之文章録别集録顧凱之晉文章記文
章叙録 丘靈鞠著江左文章録序起太興訖元
熈 魏志注引文章序録摯虞文章志後漢注引
[055-8b]
文章志


梁昭明太子文選 唐李善注文選 文選辨



惑 五臣注文選 唐續文選 擬文選


隋志文選三十卷梁昭明太子撰唐志同音三卷蕭該撰
唐志十卷 唐志李善注文選六十卷又文選辨惑十卷公
孫羅注文選六十卷音義十卷五臣注文選三十卷衢州
常山尉吕延濟都水使者劉承祖男良處士張銑吕向李周翰注開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上之曹憲
[055-9a]
文選音義卷亡康國安注駁文選異義二十卷僧道淹
許淹文選音義十卷 李邕傳父善淹貫古今不能屬
辭人號書簏顯慶中擢崇賢館學士為文選注敷析淵
洽表上之賜賚頗渥善釋事而忘意書成以問邕邕不
敢對善詰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試為我補益之邕附
事見義善以其不可奪故兩書並行邕居汴鄭間講授
諸生傳其業者號文選學 曹憲傳以文選授諸生魏
模公孫羅李善傳授其學大興 㑹要顯慶六年正月二
十七日右内率府參軍崇賢直學士李善上注文選六
[055-9b]
十卷藏於秘府 文選注表以顯慶三年九月日上表云昭明太子居肅成而講藝開傳望以
招賢搴中葉之詞林酌前修之筆海 吕向傳嘗以李善釋文選為繁冗
與吕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等更為注解時號五臣注
 中興書目文選昭明太子蕭統集子夏屈原宋玉李
斯及漢迄梁文人才士所著賦詩騷七詔册令教表書
啟牋記檄難問議論序頌賛銘誄碑誌行状等為三十
輿何遜劉孝綽等選集李善注析為六十卷 集賢注記開元
[055-10a]
十九年三月蕭嵩奏王智明李元成陳居注文選先是
馮光震奉敇入院校文選上疏以李善舊注不精請改
注從之光震自注得數卷嵩以先代舊業欲就其功奏
智明等助之明年五月令智明元成陸善經專注文選
事竟不就 唐志孟利貞續文選十一卷卜長福續文
選三十卷開元十七年上授富陽尉卜隠之擬文選三十卷開元處士
録類常寳鼎文選著作人名目三卷 崇文目文選抄
十二卷 蘇易簡文選菁英十二卷 唐志昭明太子
古今詩苑英華二十卷蕭圓文海集三十六卷蕭圓撰文
[055-10b]
海集四十卷 隋杜正藏著文章體式時號文軌


梁文心雕龍


南史文學傳劉勰字彦和天監中兼東宫通事舍人撰
文心雕龍論古今文體其序畧云云云沈約謂深得文
理 隋志總集類文心雕龍十卷梁劉勰撰唐志文史類
史通詞人屬文其體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異彩後來
祖述識昧圓通家有詆訶人相掎摭故劉勰文心生焉
[055-11a]
 五十篇原道至序志末各系賛


唐七十五家摠集


志丁部總集七十五家九十九部四千二百二十三卷
始於摯虞文章流别集杜預善文次以謝沈名文集孔
逭文苑梁昭明文選詩苑英華終於劉孝孫古今類聚
詩苑三十卷郭瑜古今詩類聚七十九卷歌録集八卷附以文史
自李充翰林論至鍾嶸詩評四家四部十八卷摠七十
九家一百七部不著録七十八家八百一十三卷自李
淳風注顔之推稽聖賦至林逢續掌記畧文史自劉子
[055-11b]
玄史通至孫郃文格不著録二十三部一百七十九卷
 隋志摠集一百七部二千二百十二卷晉摯虞作流
别作者繼軌并解釋評論總於此篇終於法集 國朝
志文史魏晉以前尚古文有李充翰林論江左用聲律
有顔竣詩例鍾嶸詩品唐以來詩賦有張仲素賦樞范
傳正賦訣史官欲明職業有劉氏史通史例 總集
七十五家若摯虞流别杜預善文謝沈名文集孔
[055-12a]
逭文苑昭明文選蕭圓文海集康明貞辭苑麗則庾自
直類文李徳林霸朝雜集蕭淑西府新文要集虞綽類
集文苑詞英謝混集苑劉義慶集林丘遲集鈔劉允濟
金門待詔集許敬宗文館詞林麗正文苑芳林要覽之
類皆集文也昭明古今詩苑英華元嘉宴㑹千寳百志
崔光百國應璩李䕫百一伏滔元正宴㑹顔延之西池
宴㑹齊之清溪釋奠集徐伯陽文㑹北齊文林詩府以
至劉孝孫郭瑜之類聚終於歌集録皆集詩也賦自宋
明帝集至綦母邃三京賦音頌自瑞應頌集至靖恭堂
[055-12b]
頌碑有諸郡碑雜碑論有殷仲堪雜論及設論連珠自
謝靈運至陸緬三家讃箴銘誡有謝莊等四家書有王
履書集夏赤松書林啓表有山濤啓事至薦文集䇿有
元嘉䇿及宋伯宜之集七林有卞氏集十二卷及顔之推
七悟若小辭林五十三卷集古今帝王正位文章九十
卷皆失名氏 别集始于荀况宋玉自漢武帝二卷淮
南王二卷至揚雄集五卷凡二十一家先漢之文也崔
[055-13a]
篆一卷東平王蒼二卷至王粲十卷五十七家東漢之
文也魏武三十巻至鍾㑹十巻魏之文也許靖二卷至
諸葛二十巻蜀之文也吳自張温至紀隲晉自宣帝至
滕演宋自武帝至袁粲齊自竟陵二十巻至張融玉海
六十卷梁始於文帝後魏始於文帝後周陳隋皆有集
録唐之文自太宗四十卷至盧藏用三十卷凡一百十
六家不著録自玄宗至羅衮皆集也李嶠至皎然皆詩
也盧獻卿至李山甫皆賦也陸贄至薛廷珪皆制詞也
郭元振至趙璘皆表奏也四六若崔致逺賛若崔融䇿
[055-13b]
若魏徴至劉蕡判若駱賔王至鄭寛


唐三類集録


志丁部集録其類有三曰楚辭别集總集凡著録八百
一十八家八百五十六部一萬一千九百二十三卷不
著録四百八家五千八百二十五卷楚辭自王逸注至
道騫音七家七部三十二卷别集自荀况至盧藏用七
百三十六家七百五十部七千六百六十八卷玄宗集
[055-14a]
至鄭寛百道判不著録四百六家五千十二卷别集古人但以
名氏命名張融始著玉海之號六十卷総集見上 舊志丁部集録三類楚
詞别集總集共九百三十一部書一萬一千八百六十
二卷右集録楚詞七家帝王二十七家太子諸王二十
一家七國趙楚各一家前漢二十家後漢五十家魏四
十六家蜀二家吳十四家西晉一百十九東晉一百四
十四宋六十南齊十二梁五十九陳十四後魏十北齊
四後周五隋十八唐一百十二沙門七婦人七家摠集
一百二十四家大凡八百九十二部一萬二千二十八
[055-14b]
此與母煚目同 隋虞世南等四十人選文章自楚詞訖
大業為五千卷號文章總集


唐文史四家


志文史類四家四部十八卷李充翰林論三巻劉勰文
心雕龍十卷顔竣詩例録二卷鍾嶸詩評三卷


唐揺山玉彩


志類書類許敬宗揺山玉彩五百卷孝敬皇帝令太子
[055-15a]
太師許敬宗司議郎孟利貞崇賢館學士郭瑜顧胤右
史董思㳟等撰 孝敬皇帝傳名弘顯慶元年為皇太
子四年加元服龍朔元年命賔客許敬宗右庶子許圉
師中書侍郎上官儀中舍人楊思儉即文思殿採摘古
今文章英詞麗句以類相從號揺山玉彩凡五百篇奏
之帝賜帛三千叚餘臣賜有差 㑹要龍朔三年十月
一日遣司元大常伯竇徳玄進詔藏書府


唐芳林要覽


志摠集類芳林要覽三百卷許敬宗顧胤許圉師上官
[055-15b]
儀楊思儉孟利貞姚璹竇徳玄郭瑜董思㳟元思敬集


唐麟閣詞英 麗正文苑 辭苑麗則


志雜家麟閣詞英六十卷髙宗時敇撰總集類麗正文
苑二十卷許敬宗顧胤等集康顯辭苑麗則三十卷又
康明貞二十卷著録


唐文館詞林


志雜傳記許敬宗文館詞林文人傳一百卷總集類文
[055-16a]
館詞林一千卷許敬宗劉伯莊等撰崔玄暐訓注文館
詞林䇿二十卷梁元帝著詞林三卷 㑹要顯慶三年十月二日
許敬宗修文館詞林一千巻上之崔玄暐等訓注垂拱
二年二月十四日新羅王金政明遣使請唐禮并雜文
章令所司寫吉㐫要禮并於文館詞林采其詞渉規戒
者勒成五十卷賜之 崇文目文館詞林彈事四卷


唐珠英學士集


志五卷崔融集武后時修三教珠英學士李嶠張説等

[055-16b]


唐金門待詔集


志劉允濟十卷


唐花蕚集 聫珠集


志李氏花蕚集二十卷李乂尚一尚貞竇氏聫珠集五
卷竇羣常牟庠鞏 皆工辭章義取兄弟若五星然合一百首書目一卷 


唐文府


志徐堅文府二十卷開元中詔張説括文選外文章乃
[055-17a]
命堅與賀知章趙冬曦分門討㑹詔從之堅乃先集詩
賦二類為文府上之餘不能就而罷 㑹要開元十九
年二月禮部員外郎徐安貞等撰文府二十卷上之
集賢注記燕公初入院奉詔捜括文選外文章别撰一
部於是徐常侍及賀趙分部檢討徐等且集詩賦二類
獨簡雜文歴年撰成三十卷燕公以所撰非精更加研
考及蕭令知院以文選是先祖所撰喜於嗣美十九年嵩
為學士知院事奏皇甫彬徐安貞孫逖張環修續文選徐孫所
取與常侍相乖别為二十巻張始興嫌其取舍未允其
[055-17b]
事竟寢 志雜家徐陵文府七卷宗道寧注别集類李
道古文輿


唐麗文集


志劉明素麗文集五卷興元中集李吉甫麗則集五


唐貞觀新書


志唐禀三十卷集貞觀以前文章
[055-18a]


唐太和通選


裴潾傳潾嘗裒古今文章以續梁昭明太子文選自號
太和通選上之當時文士非與逰者不取世恨其隘
志裴潾太和通選三十卷 㑹要太和八年四月集賢
學士裴潾上通選三十卷


唐古今文集略 類表


志李吉甫古今文集畧二十卷又類表五十卷亦名表
啟集 書目李吉甫集梁陳訖唐開元歌詩三百二十
首為麗則集五卷又集唐人表章牋啟露布等為類表
[055-18b]
五十卷 崇文目唐初表草一卷


唐詞圃


志類書張仲素詞圃十卷 書目張仲素編經傳以字
數虚實等類相從為十篇為詞賦之備 志孟利貞碧
玉芳林四百五十卷玉藻瓊林一百卷劉綺莊集類
一百卷集傳記雜事一類者


唐西漢文類 東漢文類


[055-19a]
志桞宗直西漢文類四十卷 宗元序之其書不傳宋朝陶叔獻類次為四十巻
梅堯臣序竇嚴東漢文類三十卷 中興書目竇嚴類次後
漢書中詔冊及羣臣書表章議檄對䇿説問文賦歌
詩附以范曄序論 隋志梁有漢書文府三卷蕭琛


唐文章龜鑑


志文史類倪宥文章龜鑑一卷孫郃文格二卷


唐古今類聚䇿苑


志周仁瞻十四卷
[055-19b]


唐續古今詩苑英華


書目十卷唐僧恵净集梁大同至唐永徽合一百五十
四人詩五百四十八首以續劉孝孫古今類聚詩苑


雍熈文苑英華


㑹要兼寳訓太平興國七年九月帝以諸家文集其數至
繁各擅所長蓁蕪相間乃命翰林學士承㫖李昉學士
扈蒙直院徐鉉中書舍人宋白知制誥賈黄中吕蒙正
[055-20a]
李至司封員外郎李穆庫部員外郎楊徽之監察御史
李範秘書監丞楊礪著作佐郎吳淑吕文仲胡汀戴貽
慶國子監丞杜鎬將作監丞舒雅凡十七人以徽之尤精風雅特命編詩為
百八十巻閱前代文章撮其精要以類分之為千卷目錄五
十卷雍熈三年十二月壬寅書成號曰文苑英華後李
昉等相繼改外任續命翰林學士蘇易簡等共成之帝
覽之稱善䧏詔褒諭以書付史舘賜器帛各有差 景
徳四年八月丁巳詔三館分校文苑英華以前所編次
未盡允愜遂令文臣擇前賢文章重加編録芟繁補缺
[055-20b]
換易之卷數如舊景徳中上謂宰臣曰今方患學者少書誦讀不能廣博文苑英華先帝纘
次當擇館閣文學之士校正與李善文選並鏤板頒布庶有益於學者 實録雍熈三年
十二月壬寅翰林學士宋白等上宋白等表曰席繙經史堂列縑緗咀嚼英
腴總覽翹秀撮其類列分以布居使沿泝者得其餘波慕味者接其雅唱上覽而善之詔答
曰近代以來斯文浸盛雖述作甚多而妍媸不辨遂令
編緝止取菁英所謂擿鸞鳳之羽毛截犀象之牙角書
成來上實有可觀宜付史館景徳四年八月丁巳命直
[055-21a]
館校理校勘文苑英華及文選摹印攽行祥符二年十
月己亥命太常慱士石待問校勘十二月辛未又命張
秉薛映戚綸陳彭年覆校 孝宗以秘閣本多舛錯命
周必大校讐以進淳熈八年正月二十二日以一百十
冊藏秘閣


淳熈唐登科文選


三年正月樂史上登科記三十二卷唐登科文選五十
崇文目同唐孝悌録十五卷
[055-21b]
景徳西崐酬唱集


書目二卷景徳中楊億與錢惟演劉筠李宗諤晁逈及
同館唱和七言五言律詩二百四十七章


祥符唐文粹


姚鉉纂百卷祥符四年祀汾隂后土之月集文粹成古
賦樂章歌詩賛頌碑銘文論箴表傳録書序止以古雅
為命不以彫篆為工天禧四年六月鉉子嗣復上之癸
巳以嗣復為永城簿 晁氏志鉉字寳臣廬州人采唐
[055-22a]
世文章分門編類初為五十卷後復增廣之為薛映掎
其事卒後其子以其書上詔藏内府 書目紹興中樊
汝霖集唐人文不見於新書傳者五百二十九篇名唐
書文藝補六十三卷


宋朝集選


晏殊集類古今文章為集選二百卷刪次梁陳迄唐 楊億集
當世述作為筆苑時文録數十編 慶厯五年李淑
上光禄丞謝曄所編集鑒五月六日賜同出身
眺文莊公宗慤以文選續文選藝文類聚初學記文苑
[055-22b]
英華南北朝洎隋唐人文集羙字粹語分百七十有四
門十卷名曰文林啓秀 宋白類故事十餘門號建章


聖宋文粹


書目三十卷又聖宋文選十六卷


謝氏蘭玉集


書目十卷集謝安而下子孫歴宋齊梁陳凡十有六人
[055-23a]
詩三百四十餘篇序題吳興汪聞


淳熈皇朝文鑑


孝宗命著作郎吕祖謙發三館四庫之所藏裒搢紳故
家之所録所得文集凡八百家斷自中興以前彚次古賦詩騷典
册詔誥表章奏疏箴銘賛頌碑記論序書啓雜著以至
律賦經義定為一百五十卷凡六十一門承詔於淳熈四年
之仲冬庚戌奏御於六年之正月癸未賜名曰皇朝文鑑而
命周必大為之序畧曰建隆雍熈之間其文偉咸平景
徳之際其文博天聖明道之辭古熈寕元祐之辭逹祖謙
[055-23b]
云國初文人尚少故所取稍寛仁宗以後文士輩出故所取稍嚴大雅之詩棫樸官人
也旱麓受祖也俱以作人為言盖魚躍于淵氣使之也
追琢其章理貫之也雲漢昭于上豈弟施于下濟濟多
士其有不觀感而化者乎先是臨安書坊有江鈿
新編文海淳熙四年丁酉十一月命校正刻板壬寅
學士周必大召對清華閤奏委館閣官銓擇甲辰
以命祖謙因請増損銓次庚戌許之六年正月癸
[055-24a]
未上對大臣問之祖謙乃以書進二月壬戌除祖
謙直秘閣丙午命必大撰序四月辛卯賜名文鑑
後别命他官修定而鋟版之議寢 孝宗謂采取
精詳有益治道 朱文公謂此書編次篇篇有意
真文忠公徳秀集文章正宗以明義理切世用為主又有
續文章正宗
陸機曰詩縁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
誄纒緜而悽愴銘博約而温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㳺
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説煒煜而譎誑
[055-24b]
雖區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辭逹而理舉故無取
乎冗長 韓愈曰將蘄至於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
成無誘於勢利飬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
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
也進學觧曰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
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
氏浮誇易竒而法詩正而葩下逮莊騷太史所録子雲
[055-25a]
相如同工異曲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
 栁宗元曰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
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㢮而不嚴也未嘗
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没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
懼其偃蹇而驕也抑之欲其奥揚之欲其明疎之欲其
通亷之欲其節激而發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
吾之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書以求其質本之詩以求
其恒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以
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叅之穀梁氏以厲其氣
[055-25b]
叅之荀孟以暢其支叅之莊老以肆其端參之國語以
慱其趣參之離騷以致其幽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此
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為之文也又曰文有二道辭令
褒貶本乎著述導揚諷諭本乎比興著述者流盖出於
書之謨訓易之象繫春秋之筆削比興者流盖出於虞
夏之詠歌殷周之風雅秉筆之士罕有兼者唐興以來
稱是選而不怍者陳拾遺子昂其後燕文貞張説以著述之
[055-26a]
餘攻比興而莫能極張曲江九齡以比興之隟窮著述而
不克備 汪藻曰古之作者無意於文也理至而文隨
之六經之書皆是物也逮左氏屈原始以文章自為一
家而稍與經分漢公孫弘董仲舒蕭望之匡衡以經術
顯司馬遷相如枚乘王褒以文章著當是時已不能合
而為一至後世流别而為六七靡靡然入於流連光景
之文其去經逺矣 朱熹曰自聖學不傳世之為士者
不知學之有本而惟書之讀則所以求於書不越乎記
誦訓詁文詞之間以釣聲名干禄利而已是以天下之
[055-26b]
書愈多而理愈昧學者之事愈勤而心愈放詞章愈麗
論議愈髙而其徳業事功之實愈無以逮乎古人然非
書之罪也讀者不知學之有本而無以為之地也 學
者稍厭折揚黄荂而窺咸韶之音 用三代文章律度
當世辭嚴義宻追古作者如弹有虞氏之琴鼓清廟之
瑟一唱而三歎也大音希聲震越渾鍠如鈞天之奏撞
千石之鐘振萬石之虡也 大吕勁鳴洪鐘横撞 戞
[055-27a]
切韶䕶 堯醲舜薰 入神出天 氣平理夷 日星
垂而江漢流 鉅手魁筆磊落相望續典紹謨還雅歸
頌凌躒百代直趨三王 魁竒偉麗九鼎十鼓震越渾
鍠歌周頌魯


承詔撰述 類書


 學古貴乎博患其不精記事貴乎要患其不備古昔
 所専必慿簡䇿綜貫羣典約為成書


漢新語


見著書類
[055-27b]


魏皇覽


魏志文帝好學黄初中散騎侍郎劉劭等受詔集五經
羣書以類相從凡千餘篇號曰皇覽 見劭傳文帝紀使諸儒撰集經傳
隨類相從 魏畧常侍王象受詔撰皇覽使象領秘書監象
從延康元年始撰集數嵗成藏於秘府合四十餘部部
有數十篇通合八百餘萬字史記注引之索隠曰是王象繆襲等撰 隋
志雜家皇覽一百二十卷繆卜等撰梁六百八十卷何承天合
[055-28a]
一百二十三卷徐爰合五十卷目四巻梁蕭琛抄二十
卷 唐志何承天并合皇覽一百二十二卷徐爰并合
皇覽八十四卷 類事之書始于皇覽韋誕諸人撰 建雲
臺者非一枝成珍裘者非一掖言集之者衆也


晉陸機要覽


唐志雜家陸士衡要覽三卷 書目一卷機自序云直
省之暇乃集要術三篇上曰連璧集其嘉名取其連類
中曰述聞寔述予之所聞下曰析名乃捜同辨異也陸機
集十卷以文賦為首雲集十卷以逸民賦為首
[055-28b]


梁華林遍畧


梁書天監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舉學士入華
林撰遍畧勉舉何思澄顧協劉杳王子雲鍾嶼等
五人應選八年乃成合七百卷劉峻類苑成凡一百二十卷武帝即
命諸學士撰華林遍畧以髙之 唐志徐勉華林要畧六百巻
隋志六百二十卷徐僧權等撰 隋志唐志同梁劉
孝標類苑一百二十卷梁七録八十二卷劉杳壽光書苑
[055-29a]
二 百卷 陶弘景著學苑百卷張纉著鴻寶一百


梁諡法歴代諡法


書目沈約諡法十卷案約序大戴禮及世本舊並有諡
法而二書傳至約時已亡其篇唯取周書及劉熈諡法
廣諡舊文仍采乘奥帝王世紀諡法篇之異者以為此
書首列周書二篇 以熈為本叙次舊文廣諡及乗
奥諡法各於其下注本文所出自周迄宋帝王名臣凡
有諡者並列其人名號於左方今本卷數存文多舛梁
[055-29b]
賀琛諡法三卷采舊諡法及廣諡又益以已所撰新諡
分君臣婦人三卷卷各分美平惡三等梁書琛精三禮髙祖詔撰新諡
法至今施用其條比沈約諡例頗多亦有約載而琛不取者
續古今諡法十四卷唐王彦威撰續沈約諡例博采傳
記掎摭衆流起自南齊迄于唐代錯綜名諡以類相從
又分單複其唐帝后諡别為尊諡凡一卷編定六家諡
法二十卷判太常寺范鎮同判寺周沆掌禹錫張瓌呂
[055-30a]
公著王獵同知禮院王瓘吕夏卿李育雍子方禮院編
纂姚闢蘇洵等撰取周公春秋廣諡沈約賀琛及扈蒙
六家别其同異去其重複刋謬補缺集為一書諡法三
卷蘇洵撰嘉祐中采今文尚書汲冢師春蔡邕獨斷加
以新意得一百六十八諡三百十一條又為總論一篇
辨論三篇以盡去取之意而表上之論四篇今不入此
又見後皇朝諡録二十卷蘇洵撰洵為歴代諡録自周
至顯徳為皇朝諡録上自祖宗下逮卿相其有議者皆
列之於左凡三十五卷今缺歴代諡録十五卷政和修
[055-30b]
定諡法八十卷蔡攸等修定為六家沿革統論一卷參
照六家二十六卷看詳六家三十五卷增立諡法十卷
又合是三者著為定諡為修定諡法六卷總目二卷合
八十卷上之内參照二十六卷缺蔡攸畧去治平中周沆所上者盖時禁元
祐學術以出於蘇洵故也諡法三卷紹興中鄭樵撰


梁金海


南史武帝撰金海三十卷
[055-31a]


北齊修文殿御覽


唐志祖孝徴等修文殿御覧三百六十卷崇文目同書目有之
采摭羣書分二百四十部以集之 修文殿御覧放天地之數為五十
部象乾坤之䇿成三百六十卷書目


北齊聖夀堂御覧


陽休之傳武平三年與朝士撰聖夀堂御覧 隋志雜
家三百六十卷 陽休之取芳林遍畧加十六國春
秋六經拾遺録魏史為玄洲苑御覽後改為聖夀
堂祖孝徴等又改為修文殿御覽三百六十卷上
[055-31b]


唐十七家類書


志丙部子録十五曰類書十七家二十四部七千二百
八十八卷始於何承天并合皇覧次以徐爰并合皇覧
劉孝標類苑劉杳夀光書苑徐勉華林遍畧祖孝徴等
修文殿御覧虞綽等長洲玉鏡諸葛頴玄門寳海一百二十
張氏書圖泉海七十巻隋志張式髙士亷等文思博要許敬
[055-32a]
宗揺山玉彩累璧東殿新書歐陽詢藝文類聚虞世南
北堂書鈔一百七十三卷張太素䇿府五百八十二卷武后玄覧一百卷
張昌宗等三教珠英孟利貞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玉藻瓊
一百卷失姓名三家要録六十卷檢事書二百六十卷
帝王要覧二十卷不著録者自王義方筆海十卷玄宗事
一百三十卷初學記三十巻及政典通典㑹要終於劉揚名
戚苑纂要袁説戚苑英華凡三十二家一千三百三十
八卷 崇文目類書四十六部四千六百五十卷始於
太平御覧又五十一部八百六十五卷終於搢紳集
[055-32b]


唐羣書治要


志雜家魏徴羣書治要五十卷劉伯莊音五卷 㑹要
貞觀五年九月二十七日癸未秘書監魏徴撰羣書理要
上之太宗欲覧前王得失爰自六經訖于諸子上始五
帝下盡晉年徴與虞世南褚亮蕭徳言等成五十卷上
之諸王各賜一本 實録作政要書之賜始於儲貳 蕭徳言傳太宗
欲知前代得失詔魏徴虞世南褚亮及徳言裒次經史
[055-33a]
百氏帝王所以興衰者上之帝愛其書博而要曰使我
稽古臨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賚賜尤渥李泌事見王政記
羣書政要序例俯恊堯舜式遵稽古以為六籍紛綸百
家踳駁窮理盡性則勞而少功周覧泛觀則博而寡要
爰命臣等採摭羣書自六經訖諸子始五帝盡晉年凡
為五帙合五十巻本求政要故以政要為名並棄春華
采秋實庶弘兹九徳簡而易從觀彼百王不疾而速太
宗覧之稱善敕太子諸王各傳一本賜徴帛二百匹
集賢注記天寳十三載十月敇院内别寫羣書政要刋
[055-33b]
出所引道徳經文先是院中進魏文正所撰羣書政要
上覧之稱善令寫十數本分賜太子以下 鄴侯家傳
上曰朕欲知有古政理之要而史籍廣博卒難尋究讀
何書而可對曰昔魏徴為太子畧羣書之言理道者撰
成五十卷謂之羣書理要今集賢合有本又肅宗朝宰
相裴遵慶撰自上古已來至貞觀帝王成敗之政謂之
王政紀凡六十卷比冩本送臣欲令進獻於先朝竟未
[055-34a]
果其書見在臣請進之以廣聖聰上曰此尤善也宜即
進來於是表獻 中興書目十卷秘閣所録唐人墨蹟
乾道七年寫副本藏之起第十一止二十卷餘不存
隋志崔安帝王集要三十卷 唐志元氏類集三百卷
稹集古今刑政之書


唐藝文類聚


志歐陽詢藝文類聚一百卷令狐徳棻袁朗趙弘智等
同修 歐陽詢傳武徳七年詔與裴矩陳叔逹撰藝文
類聚一百巻奏之賜帛二百叚 㑹要武徳七年九月
[055-34b]
十七日給事中歐陽詢奉敕撰藝文類聚成上之中
興書目一百卷分門類事附見前世詩賦賛頌牋啟之
作 序曰流别文選専取其文皇覧遍畧直書其事


唐文思博要文樞秘要


志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目十二卷右僕射髙士亷左
僕射房玄齡特進魏徴中書令楊師道岑文本顔相時
朱子奢劉伯莊馬嘉運許敬宗崔行功吕才李淳風褚
[055-35a]
遂良姚思㢘司馬宅相等奉詔撰貞觀十五年上凡一
 百二十帙文思殿名龍朔中許敬宗於此撰搖山玉彩 㑹要貞觀十五年六
月十五日上詔藏秘閣志同撰人無崔行功李淳風有秘書郎宋正乂餘同
 文苑英華髙士㢘序云精義窮神微言探賾
觀書貴要則十家並馳觀要貴博則七畧殊致摠
質文而分流混古今而共轍萬物雖衆可以同類千
里雖遙可以同聲頓天網於蓬萊綱目自舉馳雲
車於策府轍迹可尋義出六經事兼百氏究帝王
之則極聖賢之訓豈止刻石漢京懸金秦市比丘
[055-35b]
明之作傳侔子長之著書墳素之苑囿文章之江海 書目
一卷大中十年秘書監楊漢公奏排理亂書得此
書一百七十二一卷墨蹟今藏于皇朝秘閣乾
道七年録副本藏之集庫 志目録類尹植文
樞秘要目七卷鈔文思博要藝文類聚為之崇文目同
 崔融請修書表云近代書鈔實繁如華林遍畧修文
御覽夀光書苑長洲玉鏡及國家新撰藝文類聚文思博
[055-36a]
要等書


唐北堂書鈔


志虞世南一百七十三卷崇文目同 中興書目一百六十
卷虞世南於省後堂集羣書中事可為文用者號北堂
書鈔分一百六十門眺氏志云一百七十三卷分八十部八百一類又世南兎園䇿十卷
纂古今事為四十八門皆偶儷之語 二館舊闕虞世南北堂書鈔惟趙
安仁家有夲真宗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詔褒羙


唐東殿新書


志東殿新書二百卷許敬宗李義府奉詔於武徳殿内
[055-36b]
修撰其書自史記至晉書刪其繁辭龍朔元年一作二年
髙宗製序 㑹要顯慶元年十月詔禮部尚書弘文館
學士許敬宗等修東殿新書成上曰畧㸔數卷全不似
抄撮文書又日月復淺豈不是卿等用意至此因新製
序四百八十字舊紀顯慶元年五月己夘進上自製序 許敬宗傳自貞
觀以後論次諸書自晉盡隋及東殿新書西域圖志姓
氏録新禮等數十種 劉禕之傳遷右史弘文館直學
[055-37a]
士上元中與元萬頃等偕召入禁中論次新書凡千餘


唐累璧


志累璧四百卷又目録四卷許敬宗等撰龍朔元年上
 㑹要龍朔元年六月二十六日中書令許敬宗等撰
累璧六百三十卷上之舊紀龍朔元年六月庚寅進六百三十卷目録四卷 隋
志梁庾肩吾採璧三卷


唐三教珠英


志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目十三卷張昌宗李嶠崔湜
[055-37b]
閻朝隐徐彦伯張説沈佺期宋之問富嘉謨喬偘貟半
千薛曜等撰開成初二年十月辛夘朔改為海内珠英武后所
改字並復舊又武后玄覧一百卷 㑹要大足元年十一月十二
日麟臺監張昌宗撰三教珠英一千二百卷成上之初
聖厯中上以御覧及文思博要等書聚事多未周備遂
令張昌宗召李嶠及魏知古于季子王無競沈佺期王
適徐堅尹元凱張説馬吉甫元希聲李處正髙備劉知
[055-38a]
幾房元陽宋之問崔湜韋元旦楊齊哲富嘉謨蔣鳳等
二十六人 無喬偘劉禹錫集云珠英卷後列學士姓名蔣鳳白衣在選一本吳少微亦預修 
同撰於舊書外更加佛道二教及親屬姓名方域等部
開成二年十月敕改天后朝所撰三教珠英為海内珠
英 列傳徐彦伯武后撰三教珠英取文辭皆天下選
而彦伯李嶠居首 朱敬則張易之集名儒撰三教珠
英又繪武三思李嶠蘇味道李逈秀王紹宗等十八人
像為圖欲引敬則固辭不與世潔其為人 張昌宗入
禁中論著引李嶠等三十六人撰三教珠英 徐堅與
[055-38b]
徐彦伯劉知幾張説等與修三教珠英時張昌宗李嶠
總領彌年不下筆堅與説専意撰綜條彚粗立諸儒因
之乃成書 李適修三教珠英與劉允濟在選 志摠
集有珠英學士集五卷崔融集學士李嶠張説等四十
七人詩摠二百七十六首


唐初學記


志初學記三十卷張説類集要事以教諸王徐堅韋述
[055-39a]
余欽施敬本張烜李鋭孫季良等分撰


唐平臺秘畧


王勃傳沛王聞其名召為府修撰論次平臺秘畧書成
王愛重之集序云撰平臺鈔畧十篇書就賜帛五十匹 文苑英華有論有
贊 論十首孝行正修文藝忠武益政尊師褒容㓜俊
規諷慎終


唐白氏經史事類


志三十卷白居易一名六帖 書目白居易以天地事
分門類為聲偶而不載所出
[055-39b]


唐十九部書語類


志類書是光乂十卷開元秘書監正字上授集賢院修
撰後賜姓齊 集賢注記開元二十二年十一月秘書
正字是光乂上十九部書語類敇留院修撰崇文目十卷
舊史鄭澣撰經史要録成文宗以十九書語類發問見録


建隆新撰名臣事跡


[055-40a]
四年十月戊午吏部尚書張昭上新撰名臣事跡五卷
詔藏之書府昭傳云所著嘉善集五十卷名臣事迹五卷


太平興國太平御覧 太平廣記


實録太平興國二年三月戊寅詔翰林學士李昉扈蒙
左補闕知制誥李穆太子少詹事湯悦太子率更令徐
鉉太子中允張洎左補闕李克勤右拾遺宋白太子中
允陳鄂光禄寺丞徐用賔太府寺丞吳淑國子寺丞舒
雅少府監丞吕文仲阮思道等十四人同以前代修文御
覧藝文類聚文思博要及諸書分門編為一千卷又以
[055-40b]
野史傳記小説雜編為五百卷八年十一月庚辰詔史
館所修太平總類一千卷宜令日進三卷朕當親覧焉
自十二月一日為始宰相宋琪等言曰天寒景短日閲
三卷恐聖躬疲倦上曰朕性喜讀書頗得其趣開卷有
益豈徒然也因知好學者讀萬卷書非虚語耳十二月
庚子書成凡五十四門書目云雜采經史傳記小説自天地事物迄皇帝王覇分類編
詔曰史館新纂太平總類一千卷包括群書指掌千
[055-41a]
古頗資乙夜之覧何止名山之藏用錫嘉稱以傳来裔
可改名太平御覧戊申上於禁中讀書一云清心殿自巳時
至申時始罷有蒼鸛一作鶴自上始開卷飛止殿鴟尾逮
掩卷而去上怪之以語近臣宰相宋琪對曰此上好學
之感也昔楊震方講間有鸛雀銜三鱣魚墮於庭亦同
其應 㑹要先是帝閱類書門目紛雜遂詔修此書興
國二年三月詔昉等取野史小說集為五百卷五十五部天部
至百卉三年八月書成號曰太平廣記二年三月戊寅所集八年十二月庚
子成書六年詔令鏤版廣記鏤本頒天下言者以為非學者所急墨板蔵太清樓 二
[055-41b]
書所命官皆同唯克勤用賔思道改他官續命太子中
允王克正董淳直史館趙隣幾預焉


淳化太平雜編


二年八月癸酉參政張齊賢獻太平雜編二卷崇文目卷同
付史館所渉歴聞見及賦詠皆編類之


景徳冊府元龜


景徳二年九月丁卯命資政殿學士王欽若知制誥楊
[055-42a]
億修歴代君臣事迹欽若等奏請直秘閣錢惟演刁衎
龍圖閣待制杜鎬戚綸直集賢院李維直史館王希逸
陳彭年姜嶼陳越太子右贊善大夫宋貽序同編脩初
令惟演等各撰編目送欽若暨億參詳欽若等又自撰
集上用欽若等所撰為定有未盡者奉㫖增之又令内
臣劉承珪劉崇超典其事編脩官供帳飲饌皆異常等
俄又令秘書丞陳從易校理劉筠同編脩又直館查道
太常博士王曉未成又增直集賢院夏竦職方司外郎
孫奭注撰音義三年四月丙子四年八月壬寅車駕再
[055-42b]
幸編脩之所再閲門類楊億悉以條對編次未及倫理
者改正之帝曰朕編此書盖取著歴代君臣徳美之事
為将来取法至於開卷覽古亦頗資於學者皆命從官
坐賜編脩官器幣王欽若以南北史有索虜島夷之號
欲改去王旦曰舊史文不可改趙安仁曰杜預注春秋
以長厯推甲子多誤亦不敢改但註云日月必有誤乃
詔欲改者注釋其下凡所録以經籍為先億又以羣書
[055-43a]
中如西京雜記明皇雜録之類皆繁碎不可與經史並
行今並不取止以國語戰國䇿管孟韓子淮南子晏子
春秋吕氏春秋韓詩外傳與經史俱編歴代類書修文
殿御覧之類采摭銓擇凡三十一部部有總序千二百
四門門有小序初撰篇序諸儒皆作帝以體例不一祥
符元年二月丙午遂擇李維等六人撰訖付楊億竄定
五月甲申手札詔凡悖惡之事及不足為訓者悉刪去
之日進草三卷帝親覧之擿其舛誤多出手書詰問或
召對指示商畧三月丁夘詔或有增改事標記覆閲之
[055-43b]
二年十月丁未手札令欽若等書名其增損悉書之凡八年而成之六年八月十
三日壬申欽若等以獻進表曰推明凡例分别部居皆
仰禀於宸謨惟奉遵於成憲刋除非當櫽括無遺每煩
乙夜之覧觀率自清衷而裁定昔甘露石渠止於議奏
開元麗正徒有使名矧皇覧博要之言玉鑑珠英之作
但詞林之見采非治本之宜先洪惟上聖之能獨出百
王之首崇政殿進呈凡千卷目録十卷音義十卷詔題曰册
[055-44a]
府元龜御製序序曰太宗皇帝始則編小説而成廣記
纂百氏而著御覧集章句而製文苑聚方書而譔神醫
次復刋廣疏於九經校闕疑於三史修古學於篆籀總
妙言於釋老洪猷丕顯能事畢陳朕遹遵先志肇振斯
文載命羣儒共司綴緝粤自正統至于閏位君臣善迹
邦家美政禮樂沿革法令寛猛官師論議多士名行靡
不具載用存典刑凡勒成一千一百四門門有小序述
其指歸分為三千一部部有總序言其經制凡一千卷
祥符八年十二月乙丑欽若等上版本宴編修官上作詩一章賜令屬和 一本云景徳四
[055-44b]
年九月戊辰上謂輔臣曰所編君臣事迹蓋欲垂為典
法異端小説咸所不取觀所著篇序援㨿經史頗盡體
要而誡勸之理有所未盡也欽若等曰自纘集此書發
凡起例類事分門皆上禀聖意授之羣官間有凝滯皆
答陳論今蒙宣諭動以懲勸為本埀世之急務也十月
癸亥上謂輔臣曰朕毎因暇日閱君臣事迹草本遇事
簡則從容省覧事多或至夜漏二鼓乃終卷編修官自王欽若陳
[055-45a]
 彭年至劉筠十一人景徳二年奉敕編修楊億至宋貽序七人天禧四年閏十二月
癸丑賜輔臣各一部景祐四年二月甲子賜御史臺
帝王部一百二十八門 閏位七十八門 僭偽三十
七門 列國君四十門 儲宫十七門 宗室四十二
門 外戚二十三門 宰輔四十一門 將帥一百六
門 臺省二十九門 邦計二十九門 憲官十五門
 諫諍六門 詞臣八門 國史十三門 掌禮九門
 學校十五門 刑法九門 卿監十五門 環衛九
門 銓選八門 貢舉十門 奉使十七門 内臣十
[055-45b]
六門 牧守四十二門 令長二十一門 宫臣十一
門 幕府十六門 陪臣二十一門 總録二百四十
一門 外臣三十四門
唐志類書有張大素䇿府五百八十二卷


祥符彤管懿範


八年閏六月庚辰樞宻使王欽若上奉詔編修后妃事
迹七十七卷崇文目類書類七十卷賜名彤管懿範大約如冊府
[055-46a]
元龜凡六部百四十門詔欽若撰序先是元年詔婦人事别為一書
月丙寅欽若上所撰序又見宗戚類


乾興天和殿御覧 邇英要覧


乾興初命翰林侍讀學士晏殊等於册府元龜中掇其
善羙事得其要者四十卷為二百一十五門書目天聖中撰崇 
文目四十卷名曰天和殿御覧天和殿禁中藏書之所因為名仁宗嘗謂輔
臣曰天和殿御覧可命校定模本刋行之因言朕聼政
之暇於舊史無所不觀思考歴代治亂事迹以為監戒
 晏殊序曰上稽雅誥下采信書削糟粕之繁撮丹青
[055-46b]
之要 實録天聖二年五月甲寅内出天和殿御覧四
十卷隋書八十五卷下秘閣鏤板 丁度傳著邇英聖
覧十卷龜鑑精義三卷編年總録八卷


寳元詩苑類格


二年翰林學士李淑承詔編為三卷上卷首以真宗御
製八篇條解聲律為常格别二篇為變格又以沈約而
下二十二人評詩者次之中卷叙古詩雜體三十門下
[055-47a]
卷叙古人體製别有六十七門


國朝類要


范師道撰國朝類要一十二卷雜抄皇朝歴代事實分
類為三百六十四門 晏殊類要七十四篇開禧二年
正月晏袠上之勒成一百卷列為二千六十一門書目
七十七卷曽鞏序云七十四篇今多三篇崇文目十五卷


嘉祐編定諡法 七家諡法


諡起於今文周書諡法篇汲冡 有周公諡法書目一卷即汲冢周
書諡法篇也春秋諡法廣諡沈約賀琛扈蒙六家之書蔡邕獨斷
[055-47b]
所載止四十六自劉乘沈賀之書諡法乃備 太平興國八年八月辛亥詔
増周公諡法五十五字命學士扈蒙等詳定其沈約賀
琛續廣諡廢不行美諡七十一字為百字平諡七字為二十字惡諡十七字為三十字
祐六年十月壬午禮院言雍熈中所定字多舛誤請重
修於是蘇洵編定六家諡法自周公以来記為三十五卷政和三年
十月王禹得言奉常諡法自周公而下凡六家總二十
卷請修成一書六年十二月成八十卷六家舊書凡取
[055-48a]
四百六十二條修一百五十九條刪九百二條增
立一百十七條總二百七十九諡八百三十九條
己丑詔行之 唐六典注舊有周官諡法大戴禮
諡法又漢劉熙注一卷晉張靖撰兩卷又有廣諡
一卷至梁沈約總集凡有一百六十五條南史裴子野附
益諡法一卷
沈約諡例 序云周書諡法一第五十六諡法二第五
十七今汲冢書止一篇第五十四書目一卷唯崇文目有之學者
就汲冢書採出春秋諡法一卷學者就杜預釋例諡法篇採出沈約案諡法上
[055-48b]
篇卷前云禮大戴記後云周書諡法第四十二又云凡
有一百四十五諡案大戴禮及世本舊並有諡法今檢
十許本皆無周書諡法一第五十六諡法二第五十七
上篇有十餘諡下篇唯有第目無諡名與前所云第四
十二又不同矣今諡法二篇有一百四十八名卷後又
云靖按諡有一百九十四又云髙光明章和順冲七諡
諡法無也而漢家用之約又檢二篇唯無光耳其餘並
[055-49a]
有而又多不同約又案靖應是張靖晉江左人也劉熈
注諡法唯有七十六名所闕甚多或有異名殊號近世
所不用耶又有廣諡一篇七十八諡與舊文多同時有
異耳約以為同是一諡而互出諸篇不相比次難為尋
覧劉熈旣有注觧時或有所發明今以熈所撰為本又
舊文二篇廣諡一卷悉少㧞次第令名相隨各於其下
注本文所出又自周氏以來迄于宋末帝王名臣凡有
諡者並列其人名號於所諡之左方吳興人乘奥撰帝
王世記其一篇是諡法今採其異者 蘇洵摠論曰嘉
[055-49b]
祐六年七月詔修禮書十月詔古諡法有不可用者以
屬修書之吏臣洵實典其事按始論諡者起於今文周
書諡法之篇今文既以鄙野不傳其諡法之上篇獨存
又簡畧不備諸儒所傳又有周公春秋廣諡沈約賀琛
扈蒙六家之書周公春秋為名尤古然條貫尤為雜亂而
不精廣諡又疎畧而不盡獨沈約賀琛紀綱粗備然琛
好加以己意務為多而無窮扈蒙最後出酌取諸家簡
[055-50a]
而不精六書之中稍近古而可據者莫如沈約然亦非
古之諡法約言之詳矣其最舊者見於世本大戴禮而
約之時已不見於其書約徒得劉熈乘奥之所増廣今隋
唐志作帝王本紀隋書又作来奥未知孰是與廣諡以為據依不聞有所謂
周公春秋者也琛又因約而加之以其意今周公春秋
之法徃徃反取琛之新法而載之其書至王彦威蘇冕
之書因前人之法附世人之諡非有他也賈山有言古
者聖王作諡不過三四十世而蔡邕獨斷所載亦不過
四十有六臣受詔之三年二月而諡法乃定凡一百六
[055-50b]
十有八沈約為諡例記周已來帝王公卿之諡至宋而止王彦威繼之至唐而止賀琛之法
有君諡臣諡婦人諡離而為三今取而合之 婦人有
諡自周景王之穆后始匹夫有諡自東漢之隐者始宦
者有諡自東漢之孫程始蠻夷有諡自東漢之莎車始
自周公以来籍而記之為三十五卷善者可以勸惡者
可以懼善惡之失當者可以長歎息也 宋敏求集類
國朝諡幾二百人孫緯纂元豐後三百餘人為集諡總
[055-51a]
録一卷自宗室宰相以下分為九等
七家諡法 周公 春秋 廣諡沈約賀琛扈蒙 蘇洵 自有諡法以來
至治平禮院書成始有所去取而論定慶元五年太社
令龔頥正㑹粹六家增入蘇洵揭本字其上列為旁通
其義有無分注于下離為八卷名七家諡法摠括卷一
諸家序篇諡論表君美十九字君臣美三十三字后附十八臣美上五十九字后附九臣美
下八十五字君惡二十一字君臣平四字臣惡一百五字婦人美六十字婦人惡二十八
通用四十四字諸家通二百六十七字嘉佑所定一百九十八字 蘇洵曰周公
之書文尤繁雜不經春秋次之比周公甚簡而微為不
[055-51b]
亂廣諡最簡比二書差為齊一沈約所取以成書約採
諸家其書最詳賀琛因而增之尤詳備而皆病於無所
去取扈蒙新書其意妄偽反為五家之所非笑 李璧
曰名周公者即汲冢周書諡法篇名春秋者即杜預釋
例諡法篇唐及國史藝文志皆不載意近世學者就二
書中采出


元祐邇英要覧


[055-52a]
慶厯元年八月乙酉詔兩制檢閱唐書紀傳君臣事迹
近於治道者日録一兩條上之以學士蘇紳言唐憲宗
令近臣具前代得失之迹繪圖以備觀覧也 元祐二
年十一月壬申詔講讀官遇不開講日具漢唐故事有
益政體者二條進入從蘇頌之請也頌毎進可為規戒
有補時政者述以已意反復言之四年三月甲戌三日
部尚書兼侍讀蘇頌等奏臣等撰進漢唐故事得㫖分
門編修成册進呈詔以邇英要覧為名六月六日頌等
進呈凡二十卷自修身至禦戎六十門元祐三年十月
[055-52b]
講讀官顔復范祖禹趙彦若孫覺李常蘇軾蘇頌孫固
等奉㫖撰 建炎四年八月四日令侍從一員日進前
代本朝故事關渉治體者一兩事從謝克家之言也後
止命講讀官翰苑兩省進


紹興中興備覧 中興要覧


六年十月庚戌右僕射張浚入見上嘗召對便殿問所
宜為且命以所聞見置䇿來上浚承命條列以進號中
[055-53a]
興備覧凡四十一篇莫不備具自議征伐至議聽言之難上深嘉歎
置之坐隅諸臣奏議云五年十二月上八年二月戊午䕫州教授李
昌言應詔撰成中興要覧十篇自始至終行之將永享
治安不止恢復而已詔投進


乾道翰苑羣書


乾道間洪遵纂唐李肇翰林志元稹承㫖學士院記韋
處厚學士記韋執誼翰林院故事楊鉅學士院舊規丁
居晦壁記本朝李昉禁林燕㑹集錢惟演金坡遺事眺
逈别書金坡遺事李宗諤雜記蘇易簡續志蘇耆次續
[055-53b]
志沈該中興翰苑題名及學士年表翰苑遺事不著名氏
為一書凡三卷 小説九百比虞初之聿成奏牘三千
效東方而為獻 藝文類聚㑹粹小説則失之雜羣書
理要事止興衰則病乎簡修文御覽門目紛錯又不足
觀矣
 玉海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