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166-1a]


卷一百六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六十五
            宋 王應麟 撰
 宫室


 周禮注候館樓可以觀望者也説文館客舍也


黃帝大庭館


列子黃帝即位十有五年云云退而閒居大庭之館齋心
服形
[166-1b]


商陽館


見明堂類


周候館詳見邸驛


地官遺人凡賓客㑹同師役掌其道路之委積十里一
廬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
有積注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候館樓可以觀望者
委人凡四方之賓客館焉 秋官環人掌送迎賓客舍
[166-2a]
則授館 小行人眡館 司儀致館 國語周之秩官
有之曰敵國賓至候人為導卿出郊勞司里授館


漢磃氏館


郊祀志武帝即位六年云云明年召文學之士明年上初
至雍郊見五畤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磃氏館史記云磃氏觀
 武帝故事云起栢梁臺以處神君 紀元光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
舍神君在此年 上林賦靈圉燕於閒館 封禪書鬼神接
靈圉賓于閒館注謂神君
[166-2b]
漢飛亷館 桂館 益夀延夀館 平樂館見下


    延壽觀
武紀元封二年春幸緱氏遂至東萊夏四月還祠泰山
至瓠子臨决河還作甘泉通天臺長安飛亷館注應劭
曰飛亷神禽能致風氣者也明帝永平五年至長安迎
取飛亷并銅馬置上西門外名平樂館董卓悉銷以為
錢晉灼曰身似鹿頭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 郊
祀志兼紀年月元鼎六年冬公孫卿候神河南言見僊人迹
[166-3a]
緱氏城十月天子親幸緱氏元封二年春公孫卿言見
神人東萊山若云欲見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
大夫遂至東萊無所見見大人迹云公孫卿曰僊人可
見上常往遽以故不見今陛下可為館如緱氏城置脯
棗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作飛亷
桂館 二館名史記云蜚亷桂館甘泉則作益夀延壽館亦二館名史記作 
益延夀觀索隠曰漢武故事云作延夀觀高三十丈括地志曰在雍州雲陽西北八十一里通天臺西八十
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臺置祠具其下
將招徠神僊之屬 西都賦披飛亷入苑門 西京賦
[166-3b]
陳虎旅於飛亷


漢平樂館 又見詳見上 觀類 


武紀元封六年夏京師民觀角抵于上林平樂館又元封三
年春作角抵戲注文頴曰蓋雜技樂也巴俞戲魚龍蔓延之屬也漢後更名平樂觀 枚臯傳上
書北闕詔使賦平樂館上善之武帝 東方朔傳董偃常
從馳逐平樂朔有平樂觀賦 霍光傳禹山走馬馳逐
平樂館 風后握機武帝令霍光等習於平樂館 羽
[166-4a]
獵賦望平樂徑竹林注張晏曰平樂館名晉灼曰在上
林中 西京賦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攅珍
寳之玩好紛瑰麗以奓靡臨逈望之廣場程角觝之妙
戲烏獲扛鼎都盧尋橦薛綜注平樂館大作樂處也李
尤平樂觀賦曰設平樂之顯觀處金商之維陬 李尤
平樂館銘曰層樓通閣禁闈洞房選注引之棼梁照曜朱華
飾璫騁武舒秘以示幽荒又賦曰習禁武以講㨗厭不
羈之遐鄰彌平原之博敞處金商之維陬大厦累而鱗
次承岧嶤之翠樓過洞房之轉闥歴金環之華鋪南切
[166-4b]
洛濵北陵倉山龜池泱漭果林榛榛天馬沛艾鬛尾布
分方曲既設秘戲連叙逍遥俯仰節以鞀鼓 張元傳
中平二年張温以車騎將軍出征涼州元説温曰聞中
貴人公卿已下當出祖道於平樂觀 水經注穀水又
南逕平樂觀東 漢宫殿名長安有平樂觀 霍光傳
北臨昭靈南出承恩注服䖍曰皆館名


漢豫章館


[166-5a]
見觀類


漢迎風館


文選陸士衡詩置酒迎風館注見西京賦既新作於迎
風增露寒與儲胥武帝因秦林光宫元封二年增通天迎風儲胥露寒 曹子建
詩迎風高中天注地理書曰迎風觀在鄴


漢三館 欽賢翹材接士 平津客館


類説平津侯公孫弘開東閤營客館以招天下賢士其外
曰欽賢館以待大賢徳任毗賛佐理陰陽者處之次曰
翹材館以待大材任九卿將軍二千石者處之次曰接
[166-5b]
士館以待國士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藝者居之自李
蔡至石慶丞相府客館丘虛而己至公孫賀劉屈氂時
壞以為馬廐車庫奴婢室矣出西京雜記 公孫弘傳起客
館開東閤以延賢人注師古曰閤小門也東向開之避
當庭門而引賓客以别於掾史官屬 嚴助傳公孫弘
至丞相開東閤延賢人與謀議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
宜上令助等與大臣辨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 鹽
[166-6a]
鐵論賢良曰公孫丞相兒大夫分禄以養賢卑已
以下士葛繹澎侯隳壞其緒毁其客館議堂以為馬廐
掃舍 黄圖河間獻王徳築日華宫置客館二十餘區
以待學士


漢高陵館


漢武故事上自封禪後夢高祖坐明堂羣臣亦夢想於
是祀高祖於明堂以配天還作高陵館 後漢李尤高
安館銘曰巍巍高安明聖是修嶕嶢麗館窻闥列周
王莾更名霸昌館為長存館
[166-6b]


漢長平館


宣紀甘露三年春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稽侯㹪來朝
使有司導單于先行就邸長安宿長平上自甘泉宿池
陽宫上登長平坂詔單于母謁注如淳曰阪名也在池
陽南上原之坂有長平觀去長安五十里師古曰涇水
之南原即今所謂晆城阪 元后傳饗飲飛羽校獵上
蘭登長平館臨涇水而覽焉注師古曰館在長平阪也
[166-7a]


漢屬玉館


西都賦見觀類


漢白鶴館


元紀初元三年茂陵白鶴館災詔曰孝武園館


漢射熊館


元紀永光五年冬幸長楊宫射熊館布車騎大獵 揚
雄傳上將大誇胡人以多禽獸成紀在元延二年冬秋命右扶風
發民入南山西自褎斜東至弘農南敺漢中張羅罔罝
罘捕熊羆豪豬虎豹狖玃狐兎麋鹿載以檻車輸長楊
[166-7b]
射熊館縱禽獸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獲上親臨
觀焉是時農民不得收歛雄從至射熊館還上長楊賦
以風七畧云綏和元年上 黄圖長楊宫有射熊館在盩厔地理志秦
昭王起一本元光五年冬幸射熊館


漢上林宫館


相如賦天子之上林云云離宫别館彌山跨谷高廊四注
重坐曲閣華榱璧璫輦道纚屬歩櫩周流長途中宿夷
[166-8a]
嵕築堂絫臺增成巖窔洞房頫杳眇而無見仰&KR2433橑而
捫天奔星更於閨闥宛虹拖於楯軒青龍蚴蟉於東箱
象輿宛僤於西清靈圉燕於閒館偓佺之倫暴於南榮
醴泉湧於清室通川過於中庭 紀元帝初元元年九
月令宫館希御幸者勿繕治五年夏四月罷上林宫館
希御幸者成帝建始元年秋罷上林宫館希御幸者二
十五所召信臣為少府竟寧中奏上林諸離逺宫館希幸御者勿復繕治共張 西都賦
西郊則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澤陂池連乎蜀漢繚以周
牆四百餘里離宫别館三十六所神池靈沼往往而在
[166-8b]
注黄圖上林有建章承光等十一宫平樂繭觀等二十
五凡三十六所 按黃圖又有昆明逺望燕昇象觀便
門白鹿三爵陽禄陰徳走馬柘觀上蘭郎池當路等觀
又有飛亷觀建章有駘盪馺娑枍詣天梁竒寳鼓簧等
宫又蒲萄扶荔宫在上林苑宣曲宫在昆明池西 東
京賦云云三輔故事秦上林苑中作離宫别觀一百四
十六所 外戚傳上林有涿沐館陽禄柘館雲林館
[166-9a]
王褎傳宣帝令褎與張子僑等並待詔所幸宫館輙為
歌頌


漢内外宫館 三輔宫館 郡國宫館又見上


黄圖漢畿内千里並京兆治之内外宫館一百四十五
所班固西都賦前乗秦嶺後越九嵕東薄河華西渉岐
雍宫館所歴百有餘區行所朝夕儲不改供 秦離宫
三百漢武帝往往修治之又麒麟朱鳥龍興含章皆館名 西京賦封
畿千里統以京尹郡國宫館百四十五右極盩厔并卷
酆鄠左暨河華遂至虢土注三輔故事秦時殿觀百四
[166-9b]
十五所 郊祀志元鼎五年其冬郡國各除道繕治宫
館以望幸 枚臯傳遊觀三輔離宫館輙使賦之 王
訢傳武帝過扶風宫館馳道修治供張辦 宣紀地節
三年冬十月詔郡國宫館勿復修治


漢繭館


元后傳王莽欲娛太后市權迺令太后四時車駕巡守
四郊春幸繭館率皇后列侯夫人桑遵灞水而祓除注
[166-10a]
師古曰漢宫閣疏云上林苑有繭觀蠶繭之所也 洛
都賦傳毅桑宫繭館區制有矩后帥九嬪躬勑工女 咸
宣傳闌入上林中蠶室門 後禮儀志注桑于蠶宫手
三盆于繭館


漢秘館


賈逵傳明左氏傳國語為之解詁五十一篇永平中上
疏獻之顯宗寫藏秘館 蔡邕傳上書曰臣得以學問
執事秘館操管御前
[166-10b]
漢恭館


班固典引啓恭館之金縢御東序之秘寳以流其占注
恭館宗廟金縢之所在


漢南北兩部質館


鮮卑傳安帝永初中鮮卑大人燕荔陽詣闕朝賀鄧太
后賜燕荔陽王印綬赤車参駕令止烏桓校尉所居寗
城下通胡市築南北兩部質館鮮卑邑落百二十部各
遣入質注築館以受降質
[166-11a]


魏崇文館


唐六典注魏有崇文館


魏玄武館


水經河水又東逕平縣故城北注魏氏起玄武館於芒
垂張景陽玄武觀賦所謂高樓特起竦跱岧嶤直亭
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飈也 蓺文類聚有玄武館賦


宋招隠館


雷次宗傳元嘉中召詣京邑為築室於鍾山西巖下謂
之招隠館 齊於剡白石山立太平館以居褚伯玉
[166-11b]


宋儒學館


宋書元嘉十五年立儒學館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齊王儉宅學士館 緫明館詳見觀類


王儉傳武帝永明三年既立國學省緫明觀五月乙未時儉
以左僕射領國子祭酒詔於儉宅開學士館以緫明四
部書充之又詔儉以家為府自宋世祖好文章士大夫
悉以文章相尚無以専經為業者儉少好禮樂及春秋
[166-12a]
言論造次必於儒者由是衣冠翕然更尚儒術撰次朝
儀國典自晉以來故事無不諳悉故當朝理事决斷如
流每博議引證八座丞郎無能異者 何佟之為緫明
館學士 六典注宋太始齊永明有緫明館 齊永明
五年立商飈館於孫陵岡九月辛卯幸焉


梁五館


南史儒林傳梁武天監四年正月癸卯朔詔開五館建立國
學緫以五經教授置五經博士各一人以明山賔陸
沈峻嚴植之賀瑒補博士各主一館館有數百生給其
[166-12b]
餼廪其射䇿明經者除為吏於是懐經負笈者雲會又
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學植之兼五經博士登講五館畢至袁憲傳帝開五 
館憲常招諸生論新義大同八年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詔下國學召憲為正言生


梁集雅館 士林館


梁書天監五年五月置集雅館以招逺學又見前五館大同
七年十二月丙辰於宫城西立士林館延集學者胄子
 蘇世長上書周武帝使六十學虎門館 又有通道
[166-13a]
館學士長孫熾為之見學校


唐三館 修文館 史館見後 集賢殿書院見院





唐武徳四年始置修文館隷門下省貞觀二年又建史
館於禁中專掌國史開元十三年改集仙殿為集賢殿
書院三館之名肇於此矣自是集賢昭文置大學士史
館置修國史皆宰相兼領又置學士直學士修撰直館
校理之職亦以他官領之其昭文館隷門下省史館寓
於集賢尚未合為一至梁正明中始以汴都左長慶門
[166-13b]
東北為三館即所廢四館也於是合為一矣 百官志
弘文館属門下省集賢書院及史館属中書省 永徽
元年六月詔三館學士有高第淳良者所司簡試名聞
 會要大中六年正月馬植奏始著令三館學士不避
䑓自植始六月弘文館奏三館制置既同事例宜等
宋建隆初改昭文因唐故事命宰輔兼領三館 李訓
傳秘館圖籍蕩然無餘
[166-14a]


唐文學館 十八學士圖賛


褚亮傳武徳四年太宗為天䇿上將軍冦亂稍平乃向
儒術十月於宫城西作文學館收聘賢才於是下教降㫖
曰昔楚國尊賢道光申穆梁邦接士徳重鄒枚以大行臺司勲郎中杜如晦記
室考功郎中房玄齡及于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天䇿
府記室薛收文學褚亮姚思亷太學博士陸徳明孔頴
達主簿李玄道天䇿倉曹參軍李守素王府記室參軍
事虞世南參軍事蔡允恭顔相時著作郎攝記室許敬
宗薛元敬太學助教蓋文達軍諮典籤蘇朂並以本官
[166-14b]
為學士七年收卒復召東虞州録事㕘軍劉孝孫補之
凡分三畨逓宿閤下悉給珍膳每暇日訪以政事討論
墳籍榷畧前載無常禮之間命庫直閻立本圖像具題
名字爵里使亮為之賛號十八學士藏之書府以章得
賢之重方是時在選中者天下所向慕謂之登瀛洲舊書
 賛曰十八文星運輝炳耀高宗時許敬宗奏曰雲臺畫像十有八人三紀于兹惟臣僅在 藝文
志閻立本畫秦府十八學士圖一卷 儒學傳太宗身
[166-15a]
櫜鞬風纚露沐然鋭情經術即王府開文學館召名儒
十八人為學士與議天下事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館悉
引納學士番宿更休聴朝之間則與討論古今道前王
所以成敗或日昃夜艾未嘗少怠 魏王泰傳帝以泰
好士善屬文詔即府置文學館得自引學士


唐修文館 昭文館 弘文館弘文與崇文館通 弘



文殿四部書 書樓 十八學士 唐二館



景龍文館記


選舉志凡館二門下省有弘文館生三十人會要作三十八人
[166-15b]
東宫有崇文館生二十人以皇族緦麻以上親皇太后
皇后大功以上親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食實封者京
官職事從三品中書黄門侍郎之子為之試一大經一
小經或二中經史記漢書三國志各一或經通六史及
時務䇿通三皆帖孝經論語十條通六為第 官志
弘文館學士不定員數掌詳正圖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
㳂革禮儀輕重皆參議焉注武徳四年&KR1648置修文館
[166-16a]
於門下省九年會要三月更當攷改曰弘文館九月太宗即位貞觀元
年詔京官職事五品以上子嗜書者二十四人隷館習
書出禁中書法以授之六典注云敕虞世南歐陽詢教示楷法其後又置
講經慱士六典注黄門侍郎王珪奏學生學書之暇請置博士兼肄業敕太學助教侯孝遵授經典
著作郎許敬宗授史漢二年珪又請置講經慱士考試經業准式貢舉儀鳳中置詳正學
士校理圖籍武徳後五品以上曰學士六品以上曰直
學士又有文學直館皆他官領之武后垂拱後以宰相
兼領館務號館主六典始於貞觀初給事中一人判館事神龍
元年十月十九日改弘文館曰昭文館以避孝敬皇帝之名
[166-16b]
二年曰修文館徐堅兼學士景龍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癸未置太學士
四人以象四時學士八人以象八節直學士十二人以
象十二時景雲中二年三月八日己未減其員數復為昭文館開
元七年九月四日甲子曰弘文館置校書郎十二月三日置四人二十三年減二
人又有校理讎校錯誤等官長慶三年七月與詳正學士
講經博士皆罷顓以五品以上曰學士六品以下曰直
學士未登朝為直館學士劉伯莊許子儒元行冲李敬元王彦威直學士上官儀高智周
[166-17a]
許叔牙魏謩校書郎奚陟鄭覃直館王元威劉允濟孔緯柳珪弘文生裴行儉徐齊𥅆房琯韓泗崔植裴炎修
文生楊神昌人名詳見下文 會要武徳九年九月大宗即位於弘
文殿聚四部羣書二十餘萬卷於殿側置弘文館選天
下賢良文學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亷歐陽詢蔡允恭
蕭徳言等以本官兼學士令更宿直引入内殿講論文
義商榷政事或至夜分方罷貞觀初令褚遂良檢校館
務號館主因為故事其後有張太素劉禕之范履冰相
次為館主貞觀二年移於納義門西九年又移於門下
省南其後移仗大明宫其館亦在門下省南云云長慶三
[166-17b]
年二月弘文館奏請造書樓 選舉志太宗即位益崇
儒術乃於門下置弘文館 儒學傳太宗鋭情經術王
府開文學館即位殿左弘文館畨宿更休聴朝之間則
與討論古今道成敗或日昃夜艾未嘗少怠 李適傳
中宗景龍三年通鑑二年四月癸未案唐書文藝傳作景龍二年於修文館置
大學士四員學士八員直學士十二員以象四時八節
十二月李嶠宗楚客趙彦昭韋嗣立為大學士李適劉
[166-18a]
憲等為學士薛稷馬懐素等為直學士凡天子宴會遊
豫惟宰相及學士得從春幸棃園並渭祓除則賜細柳
圏辟癘夏宴蒲陶園則賜朱櫻秋登慈恩浮圖獻菊花
酒稱壽冬幸新豐歴白鹿觀上驪山賜浴湯池給香粉
蘭澤從行給翔麟馬帝有所感即賦詩學士皆属和當
時人所歆慕 翰林故事貞觀中秘書監虞世南等十
八人或秦府故僚或當時材彦皆以弘文館學士會于
禁中内參謀猷延引講習出侍輿輦入陪宴私十數年
間多至公輔當時號為十八學士弘文館學士禇遂良
[166-18b]
館主杜正倫直館馬嘉運歐陽詢朱子奢蓋文達谷那律蕭
徳言虞世南褚亮姚思亷蔡允恭趙弘智吕才謝偃直學
弘文館中有四部書世南為學士與房玄齡對掌太
宗令冩列女傳以粧屏風于時世南暗䟽之姚思亷撰梁陳書
蕭徳言為學士每開五經必束帶盥濯焉 六典注後
漢有東觀魏有崇文館宋元嘉有玄史兩館宋太始至
齊永明有緫明館梁有士林館北齊有文林館後周有
[166-19a]
崇文觀或典校理或司撰著或兼訓生徒若今弘文館
之任也 韋述兩京記弘文館在門下省東 李華含
元殿賦弘文教以開館對日華之清閾蓋左學之遺制
協前王之講徳 會要顯慶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䇿問
舉人九百人惟李巢崔行功五人上第令待詔弘文館
隨仗供奉開元七年十二月三日省弘文崇文兩館讎
校置弘文館校書四員崇文館校書兩員二十二年二
月二十五日省弘文館校書兩員開元二十六年正月
八日詔弘文崇文生貴胄子孫不専經業自今依令式
[166-19b]
考試天寳十四載二月十日弘文生依國子監生例帖
試帖經减半廣徳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敕弘文崇文兩
館生皆以資蔭補所習經業湏精熟楷書字體皆正通
七者與出身建中三年十一月敕先補皇宗次宰輔子
孫六年九月敕兩館生選勲賢胄嗣嚴律冐假代之禁
大和七年八月九日敕兩館生試經畢郎官二人覆試
九年十二月弘文生二十四人减四人崇文生十六人
[166-20a]
减一人開成三年二月兩軍使狀稱請准大和元年五
月十七日以前敇文官階至三品許用蔭與子孫補兩
館生出身貞元十一年二月公主之子進補兩館生許孟容執奏元和三年少府監請蔭子為兩館
生韋貫之論奏 權徳輿弘文館大學士壁記太宗敷文徳建
皇極思與大雅閎達之倫切劘理道金玉王度盛選重
名虞世南禇亮而下為學士更直密侍誕章逺猷講議
啓迪景龍初始置大學士多以宰司處之登閎古先腴
潤大政漢廷金馬石渠蘭臺延閣方斯陋矣 書目景
龍文館記十卷武平一撰景龍二年四月癸未詔修文館置
[166-20b]
大學士學士直學士凡二十四員得李嶠宗楚客輩每
游燕必賦詩賡唱是書咸紀録為七卷又别載學士二
十九人傳為三卷 後唐同光三年七月改弘文館為
崇文館


唐史館 史局


百官志史館修撰四人掌修國史貞觀三年移史館於
門下省以他官兼領或位卑有才者亦以直館稱以宰
[166-21a]
相涖修撰又於中書省置秘書内省修五代史開元二
十年李林甫以宰相兼修國史建議以為中書切密之
地史官記事隷門下省疏逺於是諫議大夫史官修撰
尹愔奏徙于中書省天寳後他官兼史職者曰史館修
撰初入為直館元和六年會要四年六月奏宰相裴垍建議登
朝官領文職者為修撰以官高一人判館事未登朝官
皆直館以凖六典著于令大中八年七月廢史館直館二員增置
修撰四人分掌四季會要云監修鄭明奏云云添修撰二員通舊為四員分修四季之事
左右史開元初詔史官非供奉者皆隨仗而入位於起
[166-21b]
居郎舍人之次 會要武徳初因隋舊制隷秘書省著
作局貞觀二年閏十二月一云二十三年非也志云三年 移史官於
門下省北以他官兼領位卑有材者以直館稱故事以未通籍
者為直館宰相監修撰自是著作局始罷史職又於中書省
置秘書内省修五代史及大明宫初成徙史館於門下
省南凡祥瑞天文祥異蕃國朝貢入冦來降變律造曲
州縣廢置孝義旌表法令變改斷獄新議有年及饑水
[166-22a]
旱蟲霜風雹地震流水泛溢諸色封建京諸司長官及
刺史都督都䕶行軍大緫管副緫管除授刺史縣令善
政異跡碩學異能高人逸士義夫節婦京諸司長官及
刺史都督都䕶副大緫管已下薨卒公主百官定諡諸
王來朝所由有即勘報史館修入國史開元二十五年
月一日一作開元二十年無月日宰臣李林甫監修國史以中書宻
切之地史官記事隷門下省疎逺於是史官諫議大夫
尹愔遂奏移於中書省北侍中凡官爵廢置刑政損益授之史官既成復茫其記注
中書令凡制誥文章獻納以授記事之官永貞元年九月監修國史宰相韋
[166-22b]
執誼奏史官修撰皆於私家記録褒貶之間恐傷獨見
今後望令修撰官各撰日厯凡至月終即於館中都會
詳定是非使寫姓名並不得私家置本仍請永為常式
從之 李元紘傳初左庶子吳競為史官撰唐書及春
秋未成以喪解後上書請畢其工會要開元十四年七月六日奏詔許
就集賢院成書張説致仕詔在家修史開元二十五年
會要六月二十六日元紘因言國史記人君善惡王政損益褒貶
[166-23a]
所係前聖攸重今張説在家修史吳競在集賢院撰録
國之大典分散不一且太宗别置史館禁中所以秘嚴
會要云所以重其職秘其事謹勒説以書就館參會撰録詔可
于休烈傳遷大常少卿兼修國史㑹要至徳二年六月二十三日肅宗
曰良史者君舉必書朕有過失顧卿何如禇遂良于休烈魏謩並不
欲人主觀史 朱敬則傳遷正諫大夫兼修國史請高史官
選以求名才長安二年七月韋安石嘆曰史官權重宰相劉知幾
傳史局深籍禁門所以杜顔面防請謁也 蔣乂傳貞
元九年擢史館修撰徳宗重其職先召見延英乃命之
[166-23b]
 監修 貞觀房玄齡以左僕射 永徽令狐徳棻以
 禮侍于志寧張行成以侍中高馮以中書令禇遂良
 以吏書來濟以中書侍郎
 修史學士 貞觀初鄧世隆崔仁師慕容善行劉顗
 庾安禮敬播
 直國史 李延壽
 修撰 蔣乂伸偕韓愈李翺張薦高鉞獨孤郁韋處
[166-24a]
 厚裴休王彦威
 直館 吳競柳芳沈傳師蔣係韋處厚
 韋述任史官二十年蔣乂居史職二十年蔣氏三世
 修史張薦在史館二十年劉子玄領國史三十年
六典中書省史館注周有太史小史内史而諸侯之國
亦置史官漢武置太史命司馬談為之後漢班固劉珍
等著述東觀皆他官兼領史職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
作郎及佐郎隷中書省專掌國史晉惠帝元康二年改
隷秘書省歴宋齊梁陳後魏並置著作北齊因之亦謂
[166-24b]
之史閣史館故邢子才作詩詶魏收冬夜直史館是也
隋曰著作曹隷秘書省貞觀初别置史館於禁中專掌
國史史通齊梁置修史學士梁任孝恭入西省撰史陳顧野王許善心傅縡為撰史學士張正見阮卓為
撰史著士元魏始於秘書置著作局普泰以來别置修史局其職有六人魏命崔浩揔監史任齊及周隋史官
以大臣統領者謂之監修國史高隆之魏收陽休之監國史柳敏監修國史唐貞觀三年左僕射房玄齡揔監
諸代史秘書監魏徵緫知其務凡賛論多預焉龍朔中詔敬宗以太子少師緫統史任按晉起居注康帝詔著
述任重以武陵王領秘書監唐修本草徐世勣監統史官掌修國史本起居注以
[166-25a]
為實録然後立編年之體為褒貶焉 兩京記門下省
東有弘文館次東史館 史通今之史館即古之東觀
别置史館通籍禁門西京則與鸞渚為隣東觀則與鳳
池相接館宇華麗酒饌豐厚史曹崇扄峻宇深附九重
馬融三入東觀張華再典史官 會要長安二年修史
劉允濟言史官善惡必書言成軌範昔班生受金陳壽
求米僕視之如浮雲耳景龍二年四月二十日紀處訥
蕭至忠等並監修國史史官劉知㡬求罷史職奏記於
至忠曰知㡬三為史官再入東觀不能勒成國典有不
[166-25b]
可者五也古國史出一家唯漢東觀集羣儒著述無序
今史司取士滋多人自為荀袁家自為政駿閣筆相視
含毫不斷首白可期汗青無日言未絶口朝野咸知筆
未栖毫搢紳咸誦孫盛實録取嫉權門王劭直書見讎
貴族常人之情能無畏乎史官注記類禀監修十羊九
牧其令難行一國三公適從焉在監者不肯指授修者
或不遵奉云云知㡬著史通二十卷知㡬又言史有三長才學識父子三人 
[166-26a]
更涖史官至徳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修史官于休烈奏國
史一百六卷開元實録四十七卷起居注并餘書三千
六百八十二卷在興慶宫史館云云前史官韋述家藏國
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官長慶三年六月杜元頴奏班固
居鄉里而繼成漢書陳壽處私家而專精國志玄宗國
史張説在本鎮兼修代宗編年令狐自外郡奏上今史
官修憲宗實録望勒沈傳師就湖南修畢送史館與諸
史官參詳聞奏大和六年七月史館修撰王彦威等四
人並命 楊漢公蘇滌裴休故事不過三員或止兩員天祐元年十月十二日
[166-26b]
高䖍魯進史館亡書三百六十卷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以修撰職卑翰林學士張筞充兼修國史 紀開元五
年十月甲申命史官月奏所行事 舊紀長慶二年閏
十月己亥敕翰林侍講學士路隨韋處厚兼史官修撰
憲宗實録仍更日入史館韓愈論史曰據事跡實録則
善惡自見 李華含元殿賦延載筆之良史俯月華之
峻扉 崇文目史館故事録三十卷
[166-27a]


唐崇文館 崇賢館


太宗貞觀十三年東宫置崇文館 選舉志崇文館生
二十人以皇族緦麻以上親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親
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實封者京官職事從三品
中書黃門侍郎之子為之唐制凡館二門下省有弘文
館生三十人東宫則有崇文館開元七年令二館學士
季一朝參 百官志東宫官崇文館學士二人掌經籍
圖書教授諸生課試舉送如弘文館校書郎二人盧元輔于
邵為之掌校理圖籍注貞觀十三年置崇賢館顯慶元年
[166-27b]
置學士二十人會要云三月十六日皇太子弘請置學士生徒上元二年八月二十
七日避大子名改曰崇文館有學士直學士無常員無其
人則庶子領館事開元七年十二月三日改讎校曰校書郎
兩員乾元初以宰相為學士總管事隷左春坊會要云貞元八
年四月二十八日崇文館宜令左春坊勾當 列傳李敬元高宗在東宫入
崇賢館侍讀假中秘書讀之後撰次禮論 馬嘉運高
宗在東宫引為崇賢館學士侍講宫中 杜正倫為崇
[166-28a]
賢館學士典機宻以辨治稱張士衡因以規太子 張士衡蓋文
達劉伯莊秦景通暐兄弟李延壽王玄感胡楚賓路敬淳
劉于元為崇賢館學士 李善來濟為崇賢館直學士
 楊炯賀紀賀敳徐齊𥅆徐堅為崇文館學士 常衮
拜弘文崇文館大學士 李泌加崇文館大學士辭
許孟容拜禮部郎公主子求補崇文生孟容不可帝問
狀以著令對 兩京記東宫宜春門外有左春坊坊南
有崇賢館明皇居東宫館中起書閣重複以著典籍
會要永隆二年二月六日皇太子行釋奠禮畢上表請
[166-28b]
慱延耆碩英髦之士為崇文館學士許之於是薛元超
表薦鄭祖玄鄧玄挺楊炯崔融等並為崇文館學士
魏明帝選善属文者為崇文館學士 魏後周有崇文
觀 東宫學士梁沈文阿為東宫學士徐陵庾信為抄
撰學士父子東宫唐賀徳仁蕭徳言為東宫學士隋禇亮李
百藥為之


唐别館


[166-29a]
藝文志太宗於後苑作别館貯儒釋道書數千萬萬設
琴樂爐常引諸王宗室觀之


唐桂坊館


百官志龍朔三年二月癸巳置太子左右諭徳及桂坊大夫
改司經局為桂坊館崇賢館罷隷左春坊


唐司成館


百官志國子監高宗龍朔二年改國子監曰司成館祭
酒為大司成司業為小司成是後又於東都置國子監
[166-29b]
唐内文學館 習藝館


百官志宫教博士二人舊十八人初内文學館隷中書省以
儒學者一人為學士掌教宫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習
藝館又改曰萬林内教坊尋復舊開元末館廢隷内侍
省中官為之 傳魏王泰即府開文學館自引學士
蘇安藏劉光謙為習藝館内教 宋之問楊炯武后召
分直習藝館 宋若昭父廷芬徳宗擢為習藝館内教


唐四方館


[166-30a]
姚崇傳帝躬萬機朝夕詢逮崇第賖僻因近舍客廬崇
病移舍凡大政事帝必令源乾曜就諮焉帝欲崇自近
詔徙寓四方館開元四年十一月癸卯日遣問飲食起居崇以館
局華大不敢居帝曰恨不處禁中此何避一本云上曰設四方館為
官吏也使卿居之為社稷也 六典注隋於建國門外置四方館隷
鴻臚寺以待四方使客各掌其方國及互市等皇朝以
隷中書省 會要以通事舍人判代宗於右銀臺門置客省徳宗罷之 舊紀文宗
大和二年六月癸亥四方館請賜印以中書省四方館
為文 宋朝淳化四年始置四方館使于内職見下
[166-30b]


唐鴻臚客館


韋述兩京新記西京承天門從東第一鴻臚寺次鴻臚
客注如漢之藁街四夷慕化朝獻者居焉 漢書蠻
夷邸注若今鴻臚客館


唐臨臯館


李固言傳為西川節度詔雲韶雅樂即臨臯館送之


唐崇玄館


[166-31a]
選舉志開元二十九年百官志會要二十五年始置崇玄學習老
莊文列子亦曰道舉 百官志天寳二年正月十五日
改崇玄學曰崇玄館置學士大學士改天下崇玄
學為通道學 會要開元二十九年正月三日於
玄元皇帝廟置崇玄博士一員天寳二年二月四
日以陳希烈為崇玄館學士十二日敕兩京玄元
宫及道院等並隷崇玄館學士 周武帝崇尚道
法求學兼經史者為通道館學士長孫熾應

[166-31b]


唐廣文館


百官志廣文館屬國子監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領國子學
生業進士者有學生六十人東都十人天寳九載置廣
文館有知進士助教後罷知進士之名 會要天寳九
載七月十三日置廣文館領國子監業進士者博士助
教各一人舊紀七月己亥國子監置廣文館通鑑七月乙亥置廣文館於國子監 鄭䖍
傳玄宗愛䖍之材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置廣文館以
[166-32a]
䖍為博士䖍聞命不知廣文曹司何在訴宰相宰相曰
上增國學置廣文館以居賢者令後世言廣文博士自
君始不亦美乎䖍乃就職品秩同大學久之雨壞廡舍
有司不復修完寓泊國子館自是遂廢集賢注記天寳十三載八月戊
申綦母潜遷廣文博士張籍亦為廣文博士 


宋朝史館


國初復舊制修撰直館分季纂日厯其後止修撰判館
次太平興國中直史館趙隣㡬吕䝉正范杲皆與修撰
淳化四年修國史宋湜亦修日厯十二月太宗問宰臣
[166-32b]
館中修撰為誰參政臣易簡對以楊徽之張佖梁周翰
上曰史才甚難善惡必書斯為良史祥符二年十一月
詔史館置楷書二人寫日厯初史館修書皆無定所乾
興元年五月仁宗詔修先朝日厯乙酉請於宣徽院修
纂十月選館閣官二員為編修官王舉正李俶從判館李維
修撰宋綬之言也維等言修撰舊四人皇祐三年三月四日詔知
亳州宋祁授集賢殿修撰就任刋定新編唐書故事史館修撰
[166-33a]
不外領故易之嘉祐四年九月修撰歐陽修言正史進入禁中
而焚其草史院唯守空司而已乞詔龍圖閣别寫一本
下編修院以備討閲從之熙寕二年十月九日修撰司
馬光請寫仁英實録留本院元祐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尚書省言舊置編修院専掌國史元豐四年十一月廢
院入史館官制行史館歸著作局國史院有故則置 乾徳初首以趙普監
修國史開寳後命中書樞密書時政記淳化中置起居
院 興國三年二月以新修三館為崇文院西廡為史
館書庫三年十二月以王著為史館祗候俾刋正切韻
[166-33b]
八年七月吳鉉為史館勘書八月楊文舉為史館編修
雍熙四年四月宋炎為史館校勘編修淳化二年十月
郭延澤董元亨為史館檢討至和二年八月十四日史
官言修曰厯有檢討官詔韓維為史館檢討嘉祐八年
七月二十三日又命吕夏卿兼 政和八年四月二十
九日工部員外郎滕康請秘閣四部書以秘書郎掌之
列史館于左以法東觀從之
[166-34a]


建隆昭文館 太平興國三館 四館


三館之名起於唐修文武徳史館貞觀集賢開元梁正明中以
右長慶門右掖門内東北小屋數十楹為三館湫隘庳陋衛
士喧雜書纔數櫃每受詔有撰述徙就他所 建隆元
年二月改弘文館為昭文館太宗興國二年臨幸舊館
顧左右曰若此之陋何以待天下賢俊詔有司度左升
龍門東北車府地為三館棟宇之制皆帝親授左掖門内左升
龍門外前列三館後置秘閣分藏羣書三年二月丙辰朔功畢實録云於乾元殿東
創修三館列四庫書雍熙中於三館北建秘閣分内府書藏之詔以三館新修書院為
[166-34b]
崇文院通鑑庚辰詔車駕再臨視十六日辛巳幸壯麗冠内廷遷西
館書分於兩廡東廡為昭文書庫南為集賢西為史館
書庫凡四庫分經史子集四部六庫書皆以類相從正副本僅八萬卷 先
是但有直史館淳化元年八月二十五日丁卯以吕祐之
等四人直昭文館二十六日戊辰和㠓直集賢院備三館
之職祥符八年四月宫城延燔上以内廷火禁嚴寓宿
非便命翰學陳彭年檢討故事五月壬辰彭年言唐制
[166-35a]
中書門下兩省宫城内有内省城外有外省今請為内
外院内院奉安太宗聖容御書天文圖書四廡為書庫
史館日厯等庫於右掖門外道北為外院别置三館書
庫館閣官宿直於外院從之天禧元年八月丁亥詔崇
文外院以三館為額天聖九年上以通近市囂非多士
討論之所直集賢院謝絳言唐麗正史局並在大明華
清宫内太宗肇修三館更立秘閣于昇龍門左景徳中
圖書寖廣益以内帑西庫四年五月己亥分内藏西庫地廣秘閣二聖數
幸焉逓宿者有不時之召人人力道術究藝文名臣由
[166-35b]
此選徃遭延燔别剏外館陛下未嘗迂翠蓋幸册府宜
開内館以恢景徳之制從之十一月辛巳八日徙三館于
崇文院先是權寓右掖門外至是修崇文院成命還舊所昭文大學士夷簡表謝元豐改為秘書省 
政和五年遷秘省於新左藏庫 昭文集賢有大學士史館有監修國
史皆以宰相兼領昭文集賢置學士直學士史館集賢
置修撰史館有直館檢討集賢有直院校理崇文有檢
討校書皆以他官領之初昭文隷門下省史官寓於集
[166-36a]
賢後合為一 咸平五年七月庚戌幸三館閲四庫書
嘉祐四年二月置館閣編定書籍官九月以内藏西庫
地還崇文院熙寧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宋敏求言三館
秘閣各有四部書㡬四萬卷每帙止用元寫本一再校
更無兼本類多訛舛欲於藏書之家借本繕寫叅定七
年置補寫所元祐四年五月秘書省言崇文總目書籍
將四館分書併合著録令以黄紙書一本藏秘閣自嘉
祐中編校所寫書未能足數欲添補依崇文總目編次
内有唐朝舊書乞别藏秘閣五年九月十六日復置集
[166-36b]
賢院學士六年八月十六日以命李周先是元年三月二十八日詔内外官許帶集賢殿修撰直院
 校理之職紹聖二年四月三日詔易集賢學士為集賢殿修撰直院為直秘閣校理為秘書校理政和六年
四月十日詔集賢殿無此名改為右文殿修撰 元豐元年十二月七日
秘閣校理蘇棁言四館書籍因置編校所借書校
證云云欲不許帶出從之 通畧嘉祐四年右正
言吳及請擇館職分校四館書二月丁丑命蔡抗
陳襄蘇頌陳繹編定四館書籍遂用黄紙寫正本
[166-37a]
以防蠧敗六年九月丁巳翰林學士王珪判史館馮京
判昭文館又置編校四員一云置八員十一月辛未以編校
秘閣書籍孫洙為館閣校勘供職二年補校勘自洙始
兩制缺人必取於館閣名卿賢相多出此途進經術十
卷試而後除則慶厯三年十一月癸未也輔臣舉二十
人先召試十人則治平三年十一月丙辰也輔臣各舉
文學政事三人則元祐元年四月辛丑也圖書之府著
作之庭與夫校文之處三者各有司存譬之蓬瀛方壺
鼎峙瀛海臺觀金玉隣居往來而均為道家山焉
[166-37b]
舊制館閣取之以三路進士高科大臣薦舉嵗月疇勞 書目史館故事録
三卷纂輯歴代史官建置史筆之體卷末云廣順
末當時周史臣撰又館閣録十一卷秘閣校理宋
匪躬載興國訖元祐中館閣故事共八門元十
五卷今存十一卷又蓬山志五卷崇寧四年秘書少監
羅綺撰編次館閣故實近事為十五門上之 麟臺故
事五卷紹興元年秘書少監程俱撰時復置秘書省俱
[166-38a]
采摭三館舊聞及法令因革别為十二門上之 續史
館故事録一卷著作佐郎洪興祖編次開寳訖建炎中
史館職任廢置恩賜事迹續周代之書 中興館閣録十卷
淳熙中秘書監陳騤載建炎以來三館㳂革故實及官
聨廩禄職掌等事以補麟臺故事之缺續録十卷
葉夢得曰端拱中始分三館書萬餘卷别為秘閣命李
至兼秘書監宋泌兼直閣杜鎬兼校理三館與秘閣始
合為一故謂之館閣然皆但有書庫而已元豐官制行
改為秘書省 李燾曰本朝因唐故事命宰輔兼領三
[166-38b]
館首相曰昭文館大學士次曰監修國史又次曰集賢
院大學士或虛相位則命參政權領監修自景徳二年
王旦始昭文大學士熙寧九年王安石罷遂不復除集
賢大學士元豐三年王珪遷亦不復除惟監修國史相
傳至今自王珪後宰輔皆不入銜監修之名廢于元豐
而復于紹興


淳化四方館


[166-39a]
四年始置四方館使列于内職吏屬同在京官府 四
方館在朝堂門外掌通事分畨供奉宣賛之名籍諸道
章表朝會進奉


元祐廣文館


太平興國三年九月詔廣文館及州府禮部試進士律
賦以平側次用韻元祐七年六月十三日甲子復置廣
文館生員 一云解額都省言開封科舉有四方士及太學未及年者冐貫應舉舊制試于國子監
先於廣文館補試給牒請復置廣文館生員禮部修立十九條紹聖二年三月二十八
日以廣文館二百四十人分於諸路解額
[166-39b]


紹興史館


元年四月八日詔修日厯 以修日厯所為名元豐之制日厯歸秘省國史案
年十一月十六日以修國史日厯所為名四年五月二
十四日癸酉改為史館六月二十四日置編修校勘八年
八月二十一日以重修神宗哲宗實録正史及徽宗實
録增校勘一員十年二月二十二日併歸秘省國史案
以著作郎佐纂日厯其史館官皆罷見修淵聖及今上
[166-40a]
日厯命宰臣提舉名監修國史四月復為國史日厯所從王揚英
之言 史館在省之東九年二月二十二日修徽録即以
為實録院十三年十二月重建秘省十四年六月二十
二日遷新省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詔史館修撰檢
討官更不置都大提舉承受並罷 先是三年八月二
十三日詔修日厯命侍從為史館修撰餘官為直史館
及檢討若著作郎佐闕用元豐制以郎官兼領六年正
月修神宗實録成八年九月哲録成十年七月十四日
又詔史館修徽録十五年移史館於省之側别為一所
[166-40b]
今國史日厯所在道山堂東次著作之庭三楹庭後為汗青軒蓬巒 嘉定六年六月十
八月重修三館八年七月畢紹定四年秋延燔十一月
一日重建三館五年十月畢工規模一如舊式 繫年
録紹興三年八月乙巳詔復置史館以從官兼修撰餘
官兼直館檢討若著作郎佐有闕依元豐例差郎官兼
領四年二月辛丑翰林學士綦崈禮兼史館修撰始除
修撰官也
[166-41a]


歴代館名


前漢
 迎風 露寒 儲胥 飛亷 平樂 臨池
後魏
 仙人 露寒 金陵 燕然 扶桑 崦嵫

 修文
三十六國
 來賓
[166-41b]
六朝
 儲胥 顯仁 集雅 顯信 職方 行人 來逺
北齊
 文林
丹臺新録所載
 金庭 紫㣲
 玉海卷一百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