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040-1a]


卷四十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四十
            宋 王應麟 撰
 藝文
春秋


 杜預曰春秋魯史記之名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
 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紀遠近别同異也故史
 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為所記
 之名周禮有史官掌邦國四方之事達四方之志諸
[040-1b]
 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䇿小事簡牘而已周徳
 既衰官失其守諸所記注多違舊章仲尼因魯史成
 文考其真偽而志其典禮上以遵周公之遺制下以
 明將來之法蓋周公之志仲尼從而明之何休曰夫
 子之作春秋將以變周之文從先代之質范甯曰平
 王東遷周室微弱王道盡矣夫子傷之乃作春秋所
 以明黜陟著勸戒成天下之事業定天下之邪正使
[040-2a]
 夫善人勸淫人懼胡安國曰春秋乃史外傳心之要
 公好惡則發乎詩之情酌今古則貫乎書之事興常
 典則體乎禮之經本忠恕則導乎樂之和著權制則
 盡乎易之變學經以傳為按則當閱左氏玩辭以義
 為主則當習公穀


漢十三家春秋 四家 公羊穀梁外傳


藝文志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太史公四篇古經十
二篇經十一卷公羊穀梁二家左氏傳三十卷丘明魯太史而左氏
微二篇國語二十一篇新國語劉向分五十四篇皆左氏
[040-2b]
之學也公羊傳十一卷髙齊人外傳五十篇章句三十八
篇雜記八十三篇公孫弘傳云學春秋雜記顔氏記十一篇董仲舒
治獄十六篇皆公羊之學也穀梁傳十一卷赤魯人外傳
二十篇章句三十二篇皆穀梁之學也鄒氏夾氏傳皆
十一卷有錄無書公穀立學官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鐸氏微三篇史記
諸侯表云楚威王大傅鐸椒為王不能盡觀春秋採取
成敗為四十章者也虞氏微傳二篇劉向别錄云左丘
[040-3a]
明授曾申曾申授吳起吳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鐸椒
鐸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
卿授張蒼者也又有張氏微十篇議奏三十九篇微謂釋微
若世本十五篇戰國䇿三十三篇秦奏事二十篇楚
漢春秋九篇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錄無書馮商續七篇太
古以來年紀二篇漢著記百九十卷終於漢大年紀五
篇皆史官所記春秋之流也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記言
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仲尼以魯周公之國史
官有法與左丘明觀史記據行事有褒貶不可書見口
[040-3b]
授子弟退而異言丘明論本事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
說經也末世口說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鄒夾之傳四家
之中公羊穀梁立於學官


漢春秋古經 古文春秋


見上 周禮注小宗伯古文春秋經公即位為公即立正
義古文春秋者漢藝文志云春秋古經十二卷是此古
文經所藏之書文帝除挾書律此本然後行於世 史
[040-4a]
記吳太伯世家余讀春秋古文 自序余聞之董生春
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注張晏曰春秋萬八千字 正
義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餘通藏於秘
府伏而未發漢武帝時河間獻左氏及古文周官成帝
時劉歆校秘書見府中古文春秋左氏傳大好之傳多
古字古言學者傳訓詁而已及歆引傳文釋經轉相發
明 說文序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
 禮記正義案古春秋左氏說周家封夏殷之後以為
上公 公羊傳莊七年四月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
[040-4b]
尺而復君子修之曰星霣如雨注不修春秋謂史記也
古者謂史記為春秋疏據此傳則孔子未修之時已謂
之春秋春秋正義禮坊記云魯春秋記晉云云皆在孔子之前竹書紀年三事與魯史同唯鄭棄其師
出瑣語晉春秋多是古史全文仲尼修經皆約䇿書成文丘明作傳博
采簡牘衆記 穀梁疏鄭衆賈逵之徒以為仲尼修春
秋約之以周禮 聘禮疏服䖍注左氏云古文篆書一
簡八字 左傳正義鄭玄注論語序以鉤命決云春秋
[040-5a]
二尺四寸書之


五傳


漢藝文志見上春秋分為五注韋昭曰謂左氏公羊穀梁
鄒氏夾氏
左氏 正義太史公十二諸侯年表序云自孔子論史
 記次春秋七十子口受其傳魯君子左丘明懼妄意
 失真故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沈氏云嚴氏春秋引
 觀周篇云孔子將修春秋與左丘明乗如周觀書於
 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丘明為傳藝文志云左丘明
[040-5b]
 魯史也是言丘明為傳以其姓左故號為左氏傳也
 或先經以始後經之事或後經以終前經之義或依
 經以辨理或錯經以合異有無傳之經有無經之傳 漢儒林傳
 又見後漢興張蒼賈誼張敞皆修春秋左氏傳隋志左氏漢初


出於張蒼之家正義漢武時河間獻左氏誼為訓故授趙人貫公子長


 卿授張禹非成帝時張禹禹為蕭望之言左氏望之薦禹徵
 待詔授尹更始更始傳子咸及翟方進胡常常授賈
[040-6a]
 䕶䕶授陳欽而劉歆從尹咸及方進受由是言左氏
 者本之賈䕶劉歆劉歆言左丘明好惡與聖人同親見夫子公羊穀梁在七十二子之
  後傳建武中鄭興陳元傳左氏學詳見春秋博士 史
 通丘明援經立傳廣苞諸國蓋當時有周志晉乗鄭
 書楚杌等篇聚而編之混成一錄向使專憑魯䇿獨
 詢孔氏何以能殫見洽聞若斯之博 公羊疏左氏
 先著竹帛漢時謂之古學平帝時立學官 啖氏曰
 左氏比二傳其功最髙博采諸家叙事尤備 吕氏
 曰左氏於定哀之間載孔子之事皆傳聞失實本不曾
[040-6b]
 登聖門王安石疑左氏六國時人者十一事
公羊 戴宏序子夏傳與公羊髙穀梁疏公羊子名髙齊人受經于子夏孝


經說云春秋屬商是也吳兢書目公羊髙乃子夏弟子髙傳子平平傳子地地


 傳子敢敢傳子夀至漢景帝時夀乃共弟子齊人胡
 母子都著於竹帛與董仲舒皆見於圖䜟疏公羊者子夏口授
 公羊髙五世相授漢景帝時公羊夀共弟子胡母生乃著竹帛 儒林傳漢興言春
 秋於齊則胡母生於趙則董仲舒胡母生與仲舒同
[040-7a]
 業齊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孫弘亦頗受焉武帝尊
 公羊家由是大興胡母生弟子嬴公授孟卿眭孟眭
 孟授嚴本姓莊彭祖顔安樂由是有嚴顔之學彭祖授
 王中中授公孫文東門雲安樂授泠豐任公有泠任
 之學六藝論云云安樂弟子泠豐劉向王彦彦一作亥疏廣事孟卿授筦路
 貢禹事嬴公授堂溪惠惠授㝠都有筦㝠之學 後
 傳見春秋博士又唐檀習顔氏馬宫治嚴氏射䇿甲科郅
 惲治嚴氏李育習嚴氏陳重學顔氏 隋志公羊傳
 十二卷嚴彭祖譔公羊解詁十一卷漢諫議大夫何
[040-7b]
 休注董仲舒四傳至何休休自謂本胡母生條例 疏左氏漢時謂之古
 學公羊漢世乃興故謂之今學許慎五經異義云古
 者左氏說今者公羊說是也
穀梁 吳兢書目秦孝公時人出麋信注 楊士勛疏穀梁
 子名俶一云名淑字元始魯人一名赤阮孝緒亦以為名俶字元始
 風俗通穀梁名赤子夏弟子 顔師古曰名喜受經
 于子夏為經作傳傳孫卿卿傳申公申公傳江翁
[040-8a]
 儒林傳瑕丘江公受穀梁於魯申公傳魯榮廣皓星
 公受焉蔡千秋周慶丁姓皆從廣受宣帝興穀梁擢
 千秋為諫大夫尹更始事千秋又受左氏傳為章句
 傳子咸及翟方進房鳳江博士授胡常常授蕭秉君
 有尹胡申章房氏學 隋志梁有穀梁傳十五卷漢
 諫大夫尹更始撰漢儒兼通穀梁左氏者胡常尹更始 疏景帝好公
 羊胡母之學興仲舒之義立宣帝善穀梁千秋之學
 起劉向之意存 按漢人以公穀為末世口說流行
 之學見於其書者又有尸子魯子髙子子司馬子子
[040-8b]
 沈子子女子北宫子之流 葉氏曰公羊穀梁受學
 於子夏出於䜟緯之書所謂說題辭者其言不經見
鄒氏 王吉傳吉通五經能為鄒氏春秋 范升傳奏
 曰春秋之家又有鄒夾
夾氏 漢志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 史記正義七錄
 云建武中鄒夾氏皆絶 隋志王莽之亂鄒氏無師
 夾氏亡 孝經序學開五傳注鄒氏傳十二卷夾氏
[040-9a]
 傳十一卷 穀梁疏五家之傳鄒氏夾氏口說無文
 師既不傳道亦尋廢


漢春秋博士 講郎


儒林傳贊武帝立五經博士春秋唯有公羊孝宣立穀
梁 後儒林傳公羊顔嚴穀梁三家皆立博士光武立
十四博士春秋嚴顔嚴彭祖顔安樂
左氏 漢傳河間獻王立春秋左氏博士劉歆欲列學
 官哀帝令歆與博士講論其義博士不肻置對歆移
 書責之平帝時立左氏 後傳陳元傳左氏為訓詁
[040-9b]
 建武初議欲立左氏傳博士尚書令韓歆上疏范升奏左氏
 淺末不宜立升傳四年正月朝見雲臺升對曰左氏不祖孔氏師徒相傳又無其人奏左氏
 之失凡十四事又上太史違戾三十一事元上疏曰武帝好公羊衞太子
 好穀梁有詔太子受公羊不得受穀梁孝宣為石渠
 論而穀梁氏興至今與公羊並存先後所立不必相
 因升辨難凡十餘上帝卒立左氏學太常選博士四
 人元為第一帝用其次李封封卒左氏復廢 賈逵
[040-10a]
 建初元年奏曰光武奮獨見之明興左氏穀梁二家
 先師不曉圖䜟故令中道而廢帝令逵自選嚴顔諸
 生髙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 章紀八年十二月戊
 申選髙才生受左氏穀梁以扶微學廣異義
公羊 儒林傳兼用列傳齊胡母生為景帝博士與董仲舒
 同業仲舒孝景時為博士公孫弘亦頗受焉為博士
 眭孟授嚴彭祖顔安樂彭祖為宣帝博士疏廣事孟
 卿為博士 後傳丁恭周澤甄宇習嚴氏建武間為
 博士張玄少習顔氏兼通數家法會顔氏博士闕玄
[040-10b]
 試䇿第一拜博士諸生言玄兼説嚴氏宣氏不宜專
 為顔氏博士李育習公羊春秋拜博士建初四年論
 白虎以公羊義難賈逵
穀梁 傳瑕邱江公受穀梁於魯申公傳子至孫為博
 士宣帝善穀梁說以江公孫為博士周慶丁姓皆為
 博士侯霸事房元為都講申章昌為博士  魏志黄初五年四月置
 穀梁博士
[040-11a]
隋志晉時穀梁范甯注公羊何休注左氏服䖍杜預注
俱立國學至隋杜氏盛行服義及公羊穀梁浸微今殆
無師說 晉王接傳謂左氏辭義贍富自是一家書不
主為經發公羊附經立傳經所不書傳不妄起於文為
儉通經為長 荀崧傳左丘明張本繼末發明經意多
奇偉公羊髙親受子夏辭義清雋斷決明審穀梁赤師
徒相傳文清義約是以三傳並行莫能孤廢 左氏疏
賈逵上春秋大義四十條以抵公穀又與左氏作長義
至鄭康成鍼膏盲發墨守起廢疾自此以後二傳遂微
[040-11b]
左氏學顯何休序曰賈逵緣隙奮筆以為公羊可奪左氏可興 公羊疏賈逵作
長義四十一條云公羊理短左氏理長鄭衆亦作長義
十九條十七事專論公羊之短左氏之長在逵之前戴宏
作解疑論何休作墨守以距長義以强義為廢疾以難穀梁
造膏盲以短左氏蓋在注傳之前 穀梁疏鄭玄六藝
論云左氏善於禮公羊善於䜟穀梁善於經


漢春秋蕃露


[040-12a]
董仲舒傳所著皆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敎凡百二十
三篇志儒家而說春秋事得失間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
之屬皆所著書名復數十篇十餘萬言皆傳於後世仲舒下
帷發憤潛心大業令後學者有所統壹為羣儒首 唐
志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七錄隋志同 崇文目十七卷其
書八十二篇義引宏博然篇第亡舛無以是正又即用
玉杯竹林題篇疑後人取而附著云 晁氏志史稱仲
舒說春秋數十篇今益而為八十二篇又通名繁露未
陳氏曰通典御覽所引皆今書所無 中興書目十卷繁露之名先儒
[040-12b]
未有釋者案逸周書王會解天子南面立絻無繁露注
云冕之所垂也有聨貫之象春秋屬辭比事仲舒立名
或取諸此 西京雜記仲舒夢蛟龍入懐乃作春秋繁
露 古今注牛亨問崔豹繁露者何曰綴玉而下垂如
繁露也則繁露古冕之旒似露而垂 史記上大夫董
仲舒推春秋頗著文焉索隠曰繁露 禮大司樂注董
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學疏出繁露以為繁多露潤 後
[040-13a]
漢書明徳馬后紀尤善周官董仲舒書注玉杯蕃露清
明竹林之屬 禮儀志注繁露曰大旱雩祭而請雨郎顗
傳注亦引之 輿服志注繁露曰劒之在左蒼龍之象通典亦引
 之志又引止雨書 通鑑外紀繁露曰推神農以為九皇 太
平御覽寰宇記皆引繁露春秋會解所引十三條 景
祐四年四月歐陽修書其後云今其書纔四十篇又總
名繁露失其真也館中見有八十餘篇多錯亂重復民
間獻三十餘篇其間數篇在八十篇外董生儒者其論
深極春秋之㫖然惑於改正朔而云王者大一元者牽
[040-13b]
於其師之說不能髙其論以明聖人之道 慶厯七年
二月樓郁序曰公羊之學後有胡母子都仲舒治其說
 程大昌曰館本十七卷紹興間董所進通以繁露
冠書而玉杯清明竹林特各居篇卷之一有垂旒凝露
之象玉杯竹林同為託物漢魏人為文名連珠其殆繁
露之自出歟大昌為演繁露十四卷又續六卷 樓鑰曰潘景憲本有
八十二篇說文引仲舒在王道通三第四十四篇傳中
[040-14a]
對越三仁之問朝廷有大議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
家問之求雨止雨三䇿仁愛陰陽徳刑之類皆在書中
又有言曰不由其道而勝不如由其道而敗真得夫子
心法 八十二篇始楚莊王終天道施三篇闕玉杯第二竹林第三玉英第四
楚莊王玉杯竹林玉英精華王道滅國上下隨本消息盟會要正貫十指重政
服制象二端符瑞俞序離合根立元神保位權考功名通國身三代改制一作文質官制象天堯舜
湯武服制度制爵國仁義法必仁且知身之養對膠西合作江都觀徳奉本深察名號實性
諸侯五行闕文二篇十一為人者天地五行之義陽尊陰卑王道通三天容天辨在人陰陽位十二
陰陽終始陰陽義陰陽出入天道無二暖燠孰多基義闕文一篇十三四時之副人副天數同類相動
[040-14b]
五行相勝相生五行逆順治水五行十四治亂五行五行變救五行五事郊語十五郊義郊祭四祭
郊祀順命郊祀對十六執贄山川頌求雨止雨祭義循天之道十七卷天地之行威徳所生
如天之為天地陰陽天道施第八十二玉杯竹林二篇之名未有以訂之 仲舒對䇿云孔
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繋以萬事見素王之文焉 仲舒
曰詩無達詁易無達吉春秋無達辭


漢春秋決獄


志儒家董仲舒百二十三篇春秋有公羊董仲舒治獄
[040-15a]
十六篇 隋志仲舒春秋決事十卷 唐志法家仲舒
春秋決獄十巻黄氏正 前傳淮南衡山反使仲舒弟子
吕步舒治淮南獄以春秋議顓斷於外不請注應劭曰
仲舒居家朝廷每有政議遣廷尉張湯問其得失於是
作春秋決獄二百三十二事動以經對言之詳矣繁露曰春
秋之聽獄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 史記正義七錄曰春秋斷獄五卷
 崇文目春秋決事比十卷 論衡董仲舒表春秋之
義稽合於律無乖異者 鹽鐵論春秋之治獄論心定
罪志善而違於法者免志惡而合於法者誅 終軍詰
[040-15b]
徐偃 雋不疑論衞太子 龔勝議朱博 中丞衆奏
薛況


漢左氏訓故 章句 條例 左氏國語解



詁 經傳義詁 長經 釋例 三家經本



訓詁


前儒林傳又劉歆傳漢興北平侯張蒼及梁太傳賈誼張敞
劉公子皆修左氏傳誼為訓故授趙人貫公為河間獻
[040-16a]
王博士尹更始受左氏傳取其變理合者以為章句傳
子咸及翟方進房鳳鳳與劉歆共校書歆校秘書見古
文左氏傳好之時尹咸治左氏共校經傳歆畧從咸及
方進質問大義初學者傳訓故而已及歆引傳文解經
由是章句義理備焉歆曰春秋左氏可立哀帝納之以
問諸儒皆不對唯房鳳王龔許歆共移書責太常博士
正義云鄭興父子及歆創通大義奏上左氏始得立學遂行於世 鄭興傳從歆講正
大義歆使撰條例章句傳詁言左氏者多祖於興子衆
作春秋難記條例又作春秋刪 隋志衆撰左氏條例九卷
[040-16b]
 唐志衆牒例章句九卷 陳元傳父欽事賈䕶元傳
父業為之訓詁見上 賈逵傳九世祖誼父徽從劉歆作
左氏條例二十一篇逵兼通五家穀梁之說尤明左氏
傳國語為解詁五十一篇左氏三十篇國語二十一篇永平中上疏
獻之顯宗重其書寫藏秘館建初元年詔入講左氏傳
使出左氏大義長於二傳者逵具條奏擿出三十事其
餘同公羊者什七八左氏義深君父公羊多任權變且
[040-17a]
五經家無以證圖䜟明劉氏為堯後者左氏獨有明文
帝嘉之令選公羊嚴顔諸生二十人敎以左氏與簡紙
經傳各一通竹簡及紙也八年詔選髙才生受左氏逵所著
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詩疏引賈逵注左傳 隋志春秋釋
訓一卷左氏經傳朱墨列一卷逵撰春秋左氏長經二
十卷漢侍中賈逵章句左氏解詁三十卷春秋三家經
本訓詁十二卷宋有三家經二卷亡唐志無經本二字 注外傳國語二十
卷 唐志逵左氏長經章句二十卷 李育傳習公羊
作難左氏義四十一事與諸儒論於白虎觀以公羊義
[040-17b]
難賈逵何休追述育義難二傳 頴容傳善春秋左氏著條例五
萬餘言 隋志春秋釋例十卷唐志七卷漢公車徵士頴容
撰 正義引穎氏詩疏引穎子容釋例云大廟有八名其體一也 范曄論曰鄭賈之
學為諸儒宗桓譚以不善䜟流亡鄭興以遜辭僅免賈
逵能附會文致最差貴顯世主以此論學悲哉正義引逵春秋
 序其處者為劉氏深疑此句或非本㫖蓋左氏不顯於世先儒無以自申挿注比辭將以媚於世又引劉 
 賈先儒云劉賈許頴既不守例又亦不能盡通五雉九扈引賈逵云 
[040-18a]


漢春秋議


前儒林傳武帝時董仲舒通五經能持論江公呐於口
治穀梁上使與仲舒議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孫弘本為公
羊學比輯其義卒用董生上因尊公羊家詔太子受之
榮廣傳春秋於江公與公羊大師眭孟等論數困之
隋志何休春秋漢議十三卷鄭玄駮何氏漢議二卷梁
有服䖍漢議駮二卷唐志十一巻又有孔融春秋雜議難五
巻麋信理何氏漢議二巻魏人春秋議十卷何休 唐志何
休漢議十卷鄭玄駮麋信注 後傳何休以春秋駮漢
[040-18b]
事六百餘條妙得公羊本意服䖍又以左傳駮何休所
駮漢事六十條


漢殿中議公穀同異


儒林傳宣帝聞衞太子好穀梁問韋賢夏侯勝史髙皆
魯人言穀梁本魯學公羊乃齊學也宜興穀梁自元康
中始講授郎十人至甘露元年積十餘嵗皆明習召五經名
儒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大議殿中平公穀同異時公羊
[040-19a]
嚴彭祖申輓伊推宋顯許廣穀梁尹更始劉向周慶丁
姓王亥議三十餘事望之等十一人各以經誼對多從
穀梁


漢春秋左氏圖


隋志十巻漢太子太傅嚴彭祖撰唐志七巻止云春秋圖又古今
盟會地圖一卷


冥氏春秋


禮冥氏注鄭司農云冥讀為冥氏春秋之冥疏冥氏春
秋者冥氏作春秋書名若晏子吕氏春秋之類 漢儒
[040-19b]
林傳堂谿惠授泰山冥都疏廣授琅邪筦路都路事顔安樂
顔氏有筦冥之學


春秋五始


王褒傳春秋法五始之要在審己正統師古曰元者氣之始春者四時
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敎之始公即位者一國之始 胡廣曰五始一曰元
二曰春三曰王四曰正月五曰公即位


漢定春秋章句公羊 春秋外傳 㫖義


[040-20a]
傳鍾興受嚴氏春秋光武詔令定春秋章句去其複重
以授皇太子又使宗室諸侯從興受章句 樊鯈刪定
公羊嚴氏章句號樊侯學 張霸以樊鯈刪嚴氏春秋
猶多繁辭減定為二十萬言更名張氏學興鯈並師丁恭光武召見
興問經義遷左中郎將 楊終著春秋外傳十二篇改定章句十
五萬言 北海敬王睦顯宗時作春秋㫖義終始論
隋志漢末郗萌集圖緯䜟雜占為五十篇十五巻謂之春
秋災異
[040-20b]
漢春秋刪


鄭衆傳從父興受左氏春秋肅宗時受詔作春秋刪十
九篇 孔奮傳從劉歆受左氏春秋子竒作左氏刪刪定
其義嘉作左氏說


漢五家穀梁說 章句


賈逵傳能誦左氏傳雖為古學兼通五家穀梁之說注
尹更始劉向周慶丁姓王亥見前書 前儒林傳尹更
始事蔡千秋及受左氏傳取其變理合者為章句隋志十五
[040-21a]
 梅福傳明穀梁春秋


漢公羊解詁 條例


何休傳作公羊解詁覃思不闚門十有七年又註訓孝
經論語風角七分與其師博士羊弼追述李育之意以
難二傳作公羊墨守言不可攻如墨翟之守城也十四巻左氏膏肓十巻
梁廢疾三巻 鄭玄傳乃發墨守鍼膏盲起廢疾休見而
歎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休始答賈逵事因記左氏之短康成
 箴附逐章之下 詩正義引鄭箴膏盲明堂位疏引發墨守議膏盲公羊疏禮大司徒疏禮器疏引發墨 
 守正義引何休膏盲蘇氏釋云又引膏盲鄭箴云文選注引墨守  隋志公羊解詁
[040-21b]
十一巻漢諫議大夫何休注唐志十三巻公羊條例一巻左氏膏盲
十卷 崇文目九卷中興書目第七巻闕公羊墨守十四巻唐志一卷公羊諡
例一巻梁有公羊傳條例一巻並何休撰穀梁廢疾三
卷何休撰鄭玄釋張靖箋穀梁疏案鄭釋廢疾張靖䇿廢疾左氏膏盲
釋痾十卷服䖍撰唐志二卷 序畧依胡母生條例隠括就
繩墨講誦師言至於百萬猶有不解疏莊顔之徒 疏胡母
生本雖以公羊經傳授董氏猶自别作條例故何氏取
[040-22a]
之 荀爽傳著春秋條例作公羊問及辨䜟隋志公羊傳問答九
卷荀爽問徐欽答公羊論二卷晉庾翼問王愆期答 劉陶傳詔次第春秋條例
 蜀志孟光好公羊而譏呵左氏 吳志唐固為公羊
穀梁傳注又國語注 晁氏志董仲舒以公羊顯又四傳至
何休鄭玄曰公羊善於䜟休注引䜟最多公羊疏三十
卷徐彥撰以何氏三科九㫖為宗本其說曰何氏之意
三科九㫖正是一事爾總而言之謂之三科析而言之
謂之九㫖新周故宋以春秋當新王此一科三㫖也所
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此二科六㫖也内其國
[040-22b]
而外諸夏内諸夏而外夷狄此三科九㫖也 何氏作
文諡例云此春秋五始三科九㫖七等六輔二類之義
三科九㫖見上五始者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是也七等
者州國氏人名字子是也六輔者公輔天子卿輔公大
夫輔卿士輔大夫京師輔君諸夏輔京師是也二類者
人事與災異是也 宋氏注春秋三科者一曰張三世
二曰存三統三曰異外内九㫖者一曰時二曰月三曰
[040-23a]
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譏八曰貶九曰絶
時與日月詳畧之㫖也王與天王天子是錄遠近親疎
之㫖也譏與貶絶則輕重之㫖也 按三統厯云春為
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故名春秋欲使人
君動作不失中也 晁說之曰何休特負於公羊之學
五始三科九㫖七等六輔二類七缺之設何其紛紛邪
既曰據百二十國寶書而又謂三世異辭何耶春秋說云有七
缺夫婦君臣父子禮
[040-23b]
漢三傳異同說


馬融傳融欲訓左氏春秋及見賈逵鄭衆注乃曰賈君
精而不博鄭君博而不精既精且博吾何加焉但著三
傳異同說


漢左氏解誼 達義


隋志左氏傳解誼三十一卷九江太守服䖍注左氏膏
盲釋痾十卷春秋成長說九卷塞難三巻服䖍撰梁有
左氏達義一卷漢司徒掾王玢撰左氏傳三十卷王肅
[040-24a]
注董遇章句三十卷孫毓義注十八巻又賈服異同畧
五卷王朗注十二卷漢諸儒傳左氏者甚衆賈逵服䖍
並為訓解至魏遂行於世晉時服杜注俱立國學而唯
傳服義至隋杜氏盛行服義浸微 正義中興以後陳
元鄭衆賈逵馬融延篤彭仲博許惠卿服䖍潁容之徒
皆傳左氏魏世則王肅董遇為之注正義多引服說劉炫難服䖍云
䖍解誼其文甚煩 後漢傳服䖍作春秋左氏傳解行之至今
又以左傳駮何休之所駮漢事六十條儒林 謝該明春
秋左氏建安初樂詳條左氏疑滯數十事問謝該皆為
[040-24b]
通解之名謝氏釋魏畧云今左氏樂氏問七十二事詳所廣也 延篤從唐
溪典受左氏論解經傳多駁正後儒服䖍等以為折中
 鄭玄通公羊又從張恭祖受左氏 馬嚴通左氏
孔喬學左氏 蜀志尹黙傳益部多貴今文不崇章句
黙從司馬徳操宋仲子等受古學皆通諸經史又專精
於左氏春秋自劉歆條例鄭衆賈逵父子陳元服䖍注
說咸畧誦述 北齊書姚文安難服䖍解七十七條名
[040-25a]
曰駁妄李崇祖申明服氏名曰釋謬


漢國語解詁見上


賈逵傳為國語解詁二十一篇 隋志春秋外傳國語
二十卷賈逵注 唐已亡鄭衆作國詩章句亡其為數 唐志王義國語
章句二十二卷唐固虞翻韋昭注孔鼂解各二十一卷
吳韋昭集鄭賈虞唐四家為注 史通左丘明既為春秋内傳韋昭注國語謂
左傳為内傳又稽逸文纂别說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
事起周穆王終魯悼公為外傳國語二十一篇書目云其文以
方内傳或重出而小異 左傳正義傳玄云國語非丘明所作有
[040-25b]
共說一事而二文不同 吳志注沈珩尤善春秋内外
傳 唐志雜家類晉孔衍春秋時國語十卷春秋後國
語十卷唐盧藏用春秋後語十卷 唐柳宗元非國語
二卷 劉貺外傳見竹書紀年 宋庠補音三卷治平元年上之二月
二十五日令國子監鏤板 劉攽解駁左氏為内傳國語十巻 漢
書曰左丘明為傳又纂異同為國語司馬遷據左氏國
語 孔晁云左丘明集其典雅令辭與經相發明者為
[040-26a]
春秋傳其髙論善言别為國語


漢春秋圖緯


列傳魏朗字少英從博士郤仲信學春秋圖緯注孔子
作春秋緯十二篇黨錮 賈逵永平中上言左氏與圖䜟
合者寫傳詁藏之秘書 荀爽作公羊問及辨䜟 明
紀永平八年十月壬寅詔日食之變其災尤大春秋圖
䜟所為至譴 隋志梁有春秋緯三十卷宋均注 史
記孔子曰我欲載之空言正義此春秋緯文
[040-26b]
春秋命厯序


詩生民疏緯候之書及春秋命厯序立五帝傳世之事
為毛說者皆所不言鄭信䜟緯以命厯序云少昊傳八
世顓頊傳九世帝嚳傳十世


春秋少陽篇


論語正義案春秋少陽篇伯夷叔齊姓名字諡 白虎
通春秋文義曰天子之社稷廣五丈諸侯半之


魏春秋說要 三傳論


[040-27a]
隋志春秋說要十巻魏樂平太守糜信撰春秋三傳論
十巻魏大長秋韓益撰 魏志孫叔然作周易春秋例
毛詩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爾雅諸註 蜀志李譔著古
文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傳太玄指歸皆依凖賈馬異
於鄭玄 吳志士燮耽玩春秋為之注解袁徽與荀彧
書曰今欲條左氏尚書長義上之 魏畧鍾繇不好公
羊而好左氏謂左氏為太官而謂公羊為賣餅家數與
嚴幹共辨折長短
[040-27b]
晉經傳集解 釋例 長厯 盟會圖


隋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三十巻杜預撰梁有服䖍杜預音三巻
唐志音二巻釋例十五卷梁有齊杜乾光釋例引序一巻左氏傳評二卷並預
杜預序集解一卷劉炫注梁有春秋古今盟會地圖一卷 杜預傳
進爵當陽侯立功之後耽思經籍為春秋左氏經傳集
分經之年與傳相附比其義類隨而解之又參考衆家譜第謂之釋例又
作盟會圖春秋長厯備成一家之學比老乃成又撰女
記讃祕書監摯虞曰左丘明本為春秋作傳而左傳遂
[040-28a]
自孤行釋例本為傳設而所發明何但左傳故亦孤行
武帝謂預曰卿有何癖對曰臣有左傳癖 序傳或先
經以始事或後經以終義或依經以辯理或錯經以合
異隨義而發其例之所重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
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仲尼修之以成一經之通
體其微顯闡幽裁成義類者皆據舊例而發義指行事
以正褒貶諸稱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書曰之類
皆所以起新舊發大義謂之變例然亦有史所不書即
以為義者此蓋春秋新意故傳不言凡曲而暢之其經
[040-28b]
無義例因行事而言則傳直言其歸趣而已非例也預
專修丘明之傳以釋經經之條貫必出於傳傳之義例
總歸諸凡推變例以正褒貶簡二傳而去異端蓋丘明
之志也劉子駿創通大義賈景伯父子許惠卿
先儒之美者潁子嚴淺近亦名家故舉劉賈許潁之
違以見同異正義云服䖍之徒劣於此故不論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
附比其義例各隨而解之名曰經傳集解正義集解謂聚集經傳為
[040-29a]
 之作解太康元年三月成别集諸例及地名譜第厯數相與為部
凡四十部十五卷皆顯其異同從而釋之名曰釋例正義
云釋例終篇云稱凡者五十其别四十有九蓋以母弟二凡其義不異故也釋例四十部無凡者十五終篇云
諸凡雖是周公之舊典丘明撮其體義約以為言非純寫故典之文也隋志春秋五十凡義疏二卷 發
傳之體有三 發凡正例新意變例歸趣非例 為例之情有五微而顯
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 左傳正義
杜别集諸例從而釋之事同則為部小異則附出孤經
不及例者聚於終篇其四十部次第從隠即位為首先
有其事則先次之唯世族土地事既非例故退之於後
[040-29b]
終篇宜最處末故次終篇之前終篇處其終土地之名
起於宋衞遇于垂世族譜起於無駭地名在世族之前
天子之見於經者三十有二稱天王者二十五稱王者
六稱天子者一 梁諸儒為左氏學者皆以賈服義難
駁杜預凡一百八十條王元規引證通析無滯著春秋
發題辭及義記十一卷左傳音三卷崔靈恩左氏經傳
義二十二卷左氏條例十卷天監中靈恩申服難杜著左氏條義以明之虞僧誕
[040-30a]
申杜難服世並傳焉靈恩又有公穀文句義十卷 後魏衞冀隆精服氏學難
杜氏六十三事賈思同駁冀隆十餘條互相是非積成
十巻詔下國學集諸儒考之


晉春秋條例 牒例


劉寔傳尤精三傳辨正公羊以為衞輒不應辭以王父
命祭仲失為臣之節又撰春秋條例二十巻 隋志春
秋條例十一巻唐志十巻晉劉寔撰經例十二巻方範撰左
傳例苑十九卷劉寔等集解春秋序一卷春秋序論二
巻干寶撰干寶獨美左傳以三十巻之約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干寶為左氏義外傳注周易周 
[040-30b]
官凡數十篇 唐志劉寔左氏牒例二十巻


晉春秋釋疑 春秋調人 左氏全綜


儒林傳汜毓合三傳為解注撰春秋釋疑凡所述七萬
餘言 劉兆以春秋一經三家殊塗諸儒是非紛然互
為讎敵乃思三家之異合而通之取周官調人之義作
春秋調人七萬餘言論其首尾使大義無乖不合者舉
其長短以通之又為春秋左氏解名曰全綜公羊穀梁
[040-31a]
解詁皆納經傳中朱書以别之又撰周易訓注及所讃
述百餘萬言 唐志劉兆三家集解十一卷 隋志劉
兆公穀集傳十二巻


晉王接注公羊


傳接謂公羊附經立傳經所不書傳不妄起於文為儉
通經為長任城何休訓釋甚詳而黜周王魯大體乖硋
且志通公羊而往往還為公羊疾病接乃更注公羊春
秋多有新義又撰列女後傳七十二人喪亂盡失長子
愆期緣父本意更注公羊又集列女後傳云 隋志公
[040-31b]
羊傳十三巻唐志一卷晉散騎常侍王愆期撰詩鴻鴈疏引王愆期注公
羊云梁有髙龍注公羊十二卷孔衍集解十四卷正義按孔舒元
公羊傳本云麟孰為而至為孔子之作春秋刁氏例序一卷 虞溥傳注春
秋經傳 郭瑀傳作春秋墨說孝經錯緯 載記石季
龍遣國子博士詣洛陽寫石經校中經于秘書國子祭
酒聶熊注穀梁春秋列于學官


晉穀梁集解


[040-32a]
范甯傳甯字武子以春秋穀梁氏未有善釋遂沈思積
年為之集解其義精審為世所重既而徐邈復為之注
儒林傳徐邈撰正五經音訓所注穀梁傳見重於時隋志十二巻唐志又傳義十巻音一卷 隋志
穀梁傳十二卷范甯集解傳例一卷甯撰 穀梁先有
尹更始隋志梁有十五卷唐固十三卷麋信十二卷孔衍十四卷江熈
唐志二傳評三卷叚肅十四卷張靖十一卷等十餘家注解范甯以
為膚淺乃商略名例為集解十二卷例一卷隋志同疏云范以
所據别為例畧一百餘條甯子泰雍凱從弟邵及其父汪門生故吏
商略同異撰諸子之言各記姓名文中子范甯有志於春秋證聖經而詰衆
[040-32b]
序曰左氏艷而富其失巫穀梁清而婉其失短公羊
辨而裁其失俗左氏有服杜之注公羊有何嚴之訓
晁說之曰穀梁晚出於漢因得監省左氏公羊之違畔
而正之至其精深遠大者真得子夏之所傳范甯又因
諸儒而博辨之申穀梁之志也其於是非亦少公矣非
若征南一切申傳汲汲然不敢異同也晁公武曰三傳
之學穀梁所得最多諸家之解范甯之論最善 隋志
[040-33a]
徐乾注十三卷胡訥集解十卷 亡經典序録六十巻程闡十卷
孔君指訓十巻張程孫劉四家集解四卷殘闕劉兆公羊
穀梁傳十二巻兆傳為公羊穀梁解詁


晉春秋後語


見續春秋 唐志盧藏用春秋後語十卷


晉春秋博士


荀崧傳元帝踐阼太興初轉太常時左傳杜氏服氏各置
博士一人其公羊穀梁省不置崧上疏曰春秋公羊其
書精隱明於斷獄穀梁簡約隠要孔子作春秋左丘明
[040-33b]
子夏造䣛親受無不精究丘明撰所聞為傳其書善禮
多膏腴美辭張本繼末以發明經意信多竒偉儒者稱
公羊髙親受子夏立於漢朝辭義清俊斷決明審多可
採用董仲舒之所善也穀梁赤師徒相傳暫立於漢時
劉向父子猶執一家莫肯相從其書文清義約諸所發
明或左氏公羊所不載亦足訂正是以三傳並行博士
宜各置一人以傳其學元帝詔曰穀梁膚淺不足立博
[040-34a]
士餘如所奏 見宋志魏黄初五年四月置春秋穀梁博士 北史趙世業家
有服氏春秋是晉世永嘉舊寫徐遵明往讀之因手撰
春秋義章為三十卷劉獻之三傳畧例三卷李鉉撰定
三傳異同唐志李鉉三傳異同十二巻 齊書永明八年晉安王子
懋撰春秋例苑三十卷奏之武帝敕付祕閣 梁書劉
之遴著春秋大意三傳同異合三十事武帝詔答曰丘
明傳洙泗之風公羊宗西河之學張蒼傳左氏賈誼襲
荀卿源本分鑣指歸殊致 隋志春秋五辯二卷梁五
經博士沈宏撰春秋三傳評十卷胡訥撰左傳述義四
[040-34b]
十卷劉炫撰書目今存一巻崇文目同 唐志梁簡文帝左氏傳例
苑十八卷隋劉炫攻昧十二卷規過三卷正義引劉炫規過
議三十七卷辛惪源集注春秋三傳三十卷


唐六十六家春秋


藝文志春秋六十六家一百部一千一百六十三卷始
於左丘明外傳國語次董仲舒繁露終於楊士勛穀梁
失姓名五家左氏之學有賈逵董遇王肅王朗杜預鄭衆
[040-35a]
潁容劉寔服䖍孫毓梁簡文殷興何始真張冲孔潁達
之屬公羊之學有董仲舒嚴彭祖何休孔氏王愆期之
屬穀梁之學有尹更始叚肅唐固麋信張靖程闡孔衍
范甯徐乾徐邈沈仲義蕭邕江熈楊士勛之屬三傳則
有劉兆韓益胡訥潘叔度李鉉之學國語則有王肅唐
固虞翻韋昭孔鼂之學又有士燮之注經干寶之義傳
吳略之詭例京相璠顧啓期之地名大夫譜王延之李
謐之㫖通叢林崔靈恩沈宏文阿之義解義畧劉炫之
攻昧規過及答問辭苑辨證義難之流不著錄者始於
[040-35b]
王玄度注左氏傳左氏有纂要集傳義疏音注序釋疑
事類公穀有總例以三傳名書有異同指要總例以春
秋名書有後語振滯通圖集注集傳纂例微㫖辨疑加
減指掌指元通例折衷義鑑而終以柳宗元非國語凡
二十二家四百三卷 隋志九十七部九百八十三卷
 崇文目三十三部三百九十六卷 中興目一百二
十三家一千四百八十卷 續書目十八家二十部四
[040-36a]
百卷


唐春秋正義


志春秋正義三十六卷孔潁達谷那律楊士勛朱長才
奉詔撰馬嘉運王徳韶蘇徳融隨徳素等對趙弘智覆
永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上序曰前漢傳左氏者有張蒼賈誼尹
咸劉歆後漢有鄭衆賈逵服䖍許惠卿等各有訓詁然
雜取公穀以釋左氏晉杜元凱為集解專取丘明之傳
以釋孔氏之經晉宋傳授以至于今為義疏者有沈文
阿蘇寛劉炫沈氏於經傳極疎蘇氏唯旁攻賈服劉炫
[040-36b]
實為翹楚而性好非毁規杜氏之失凡一百五十餘條
然比諸義疏猶有可觀今據以為本其有疎漏以沈氏
補焉宋淳化七年十月孔維等校正上之 志又有楊士勛穀梁疏十二
卷徐文遠左傳義疏六十卷 書目潁達參劉沈之說
兩義俱違則斷以己意 崇文目春秋正義三十六卷
穀梁公羊疏各三十卷公羊疏不知撰人或云徐彦撰邢昺等是正書目同 
隋志沈文阿左氏經傳義畧二十五卷王元規續十卷
[040-37a]
經典序錄云梁沈文阿撰春秋義疏闕下袟陳王元規續成之劉炫左傳述義四十卷


唐春秋通例


韓滉傳治易春秋著通例及天文事序議各一篇舊史著春
秋通例及天事序議各一巻 志韓滉春秋通一卷陸希聲春秋通
例三卷因三傳之例裁正以通聖人之㫖崇文目巻同 


唐春秋集傳 纂例


啖助傳善為春秋考三家短長縫䘺漏闕號集傳凡十
年乃成復攝其綱條為例統門人趙匡陸質其髙弟也
質本名淳質與其子異裒錄助所為春秋集注總例請匡損
[040-37b]
益質纂會之號纂例 志陸質集注二十卷纂例十卷
序云啖氏製統例分疏通會其義趙氏損益多所發揮今纂而合之凡四十篇微㫖二卷書目微㫖
三卷辨疑七卷辨疑摭三家得失訂以啖趙之說微㫖頗采三傳舊說以聞於師者斷其當否每一
 篇必稱淳聞於師曰柳宗元謂明章大中發露公器其道以堯舜為的其法以文武為首以周公為翼
宗師集傳十五卷 會要貞元十九年給事中陸質著
集注二十卷類禮二十卷君臣圖翼三十五卷上之


唐春秋義統


[040-38a]
書目春秋闡微纂類義統十巻皇朝章拱之作春秋統
微序趙氏集啖氏統例集注二書及已說可以例舉者
為闡微義統十二卷第三四卷亡逸今本同趙匡字伯
國史志同 文中子世家王述著春秋義統


唐春秋纂要 經傳要畧 御集列國經傳


志髙重春秋纂要四十卷重士廉五代孫文宗時翰林
侍講學士帝好左氏春秋命重分諸國各為書别名經
傳要畧經解類髙重經傳要畧十巻會要同許康佐集左氏傳三十卷一
作文宗御集 實錄太和九年四月癸亥許康佐進纂
[040-38b]
要左氏傳三十卷五月乙巳朔以御集左氏列國經傳
三十卷宣付史館 會要太和九年五月御集春秋左
氏列國經傳三十卷


唐春秋摘微


書目盧仝春秋摘微一卷十二公凡七十六事 晁氏
志唐盧全春秋摘微四卷其經解不用傳然㫖意甚疎
韓愈謂獨抱遺經究終始蓋實錄也祖無擇得之於金
[040-39a]
崇文目不載


唐三傳異同


會要元和四年四月給事中馮伉著三傳異同三卷
志馮伉三傳異同三卷李氏三傳異同例十三卷開元中失
劉軻三傳指要十五卷序云先儒以春秋之有三傳若天之有三光會三家必 
當之言列于經下


唐春秋加減


志一卷元和十三年國子監修定 書目一巻崇文目同
正左氏句讀字畫訛舛
[040-39b]


唐三傳總例 九經師授譜 春秋通例


韋表微傳敬宗時為翰林學士遷中書舎人尤好春秋
病諸儒執一槩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志二十卷全會經趍
又以學者薄師道不如聲樂賤工能尊其師著九經師
授譜詆其違舊史譜一卷總例二十巻 志成玄公公穀總例十卷
咸通山陽令陸希聲春秋通例李氏三傳異同例見上 北史
張思伯善說左氏撰刋例十卷
[040-40a]


唐春秋圖


志張傑春秋圖五卷又春秋指元十卷崇文目春秋精義二十卷指元
十卷 書目春秋圖一卷唐會昌中黄敬密撰國史志云春秋兩霸
 列國指要圖序有晉霸楚霸之語春秋名號歸一圖二卷名字同異錄
五卷蜀馮繼先撰春秋龜鑑圖一卷張暄撰自魯周迄
陳蔡載其名氏 崇文目春秋圖五卷演左傳諡族圖
五卷春秋名號歸一圖二卷左氏所書人或字或號或爵諡多互見取以系名下


唐春秋指掌 圖


志李瑾十五卷 書目卷同上李瑾集諸家之說為序義
[040-40b]
凡例各一篇抄孔潁達正義為五篇采摭餘條為碎玉
一篇集先儒異同辨正失得為三篇取劉炫規過申訂
其義為三篇大抵專主杜學崇文目同 國史志春秋指掌
圖二卷融據李瑾指掌為圖不著姓


唐春秋折衷


志陳岳三十卷唐末江西從事 晁氏志春秋折衷論三十卷
陳岳撰以左氏為上公羊為中穀梁為下比其異同而
[040-41a]
折中之 書目春秋折衷論記三傳異同參求其長


唐春秋義鑑 義畧


志郭翔春秋義鑑三十卷崇文目在類書類儒家章懷太子春
秋要錄十巻 隋書張冲字叔元撰春秋義畧隋志張冲三十


春秋十二國年厯


國史志一卷不知撰人春秋新義十卷林槩辨國語三卷


天禧春秋要言


見御製
[040-41b]


天禧春秋纂類 集議畧論 統微 通義會



義 機括


書目天禧中葉清臣取左氏傳隨事編類為二十六門
十卷名春秋纂類 慶厯中大理丞李堯俞辨三傳諸
家得失及采陳岳折衷總其類例五百餘目而成一百
九十五論進表稱春秋集議畧論三十卷今分上下二
卷 章拱之統微二十五卷據三傳啖趙意所不及者
[040-42a]
斷以己見并采陸淳可取之義 至和中太常博士王
晢撰春秋通義十二卷據三傳注疏及啖趙之學其說
通者附經文之下缺者用己意釋之又異義十二巻皇
綱論五卷二十三篇論辨大義例 嘉祐中杜諤撰春秋會
義二十六卷自左氏至啖趙及皇朝諸儒三十餘家集
其論議繫經下釋例繁露規過膏肓先儒同異篇指掌碎玉折衷掌議纂例辨疑微㫖摘微通
例胡氏論箋義總論尊王發微本㫖辨要㫖要集議索隱新義經社三十餘家成一書其後仍斷以己意
元豐中沈括撰春秋機括三卷上卷以魯公甲子紀周
及十二國年譜中卷載周及十二國譜系世次下卷記
[040-42b]
列國公子諸臣名氏其無異名者不錄


景祐春秋集傳 春秋要論


元年正月甲戌十三日河北漕臣王㳂上集傳十五巻書目
明道中撰復上書以春秋論事上嘉其好學詔奬諭加直昭
文館十二月二十一日崇政殿說書賈昌朝撰春秋要
論十卷五册乞付臣㸃句音切詔令舎人院試二年二月五日
詔直集賢院
[040-43a]


慶厯春秋尊王發微


慶厯中國子監直講孫復著尊王發微十一篇大約本
於陸淳而增新意書目十二卷又總論三卷總類例而為之斷


皇祐春秋列國類纂 春秋辨要


皇祐五年宋敏修上所著列國類纂四月十三日召試
學士院嘉祐三年楊繪獻書意詩㫖春秋辨要十卷閏
十二月二十六日命為集賢校理


嘉祐春秋新意


成都宋堂嘗擬陳子昻作感遇詩以諷上建儲事著蒙
[040-43b]
書數十篇春秋新意七蠧西北民言頗究時務嘉祐元
年翰林學士趙槩上其所著書十月二十三日以為四
門助敎


元豐左氏春秋年表


元豐中楊彦齡撰二巻據經傳嵗月為表首叙周魯繼
以齊晉秦宋衛陳蔡曹鄭吳楚越之國其下總記戎狄
蠻夷之事 紹興中韓璜撰人表一卷環中左氏二十
[040-44a]
國年表一卷列國臣子表十卷中進春秋年表五年五
月己亥沈與求奏先魯後周非尊王意 乾徳四年四
月庚戌國子丞楊均上魯史分門屬類賦三卷詔褒之
 紹興十六年三月鄭邦哲進左氏韻類 元祐中晁
補之撰左氏雜論一卷指左傳之失凡四十六條


宋朝春秋傳


劉敞著春秋傳十五卷權衡十七卷說例二卷中興書目一卷
例凡四十九文權二卷意林五卷 中興目意林二卷總四十巻無文權權衡論三 
傳之失意林叙其解經之㫖劉氏傳其所解經 蘇轍傳十二卷本左氏參公穀啖趙
[040-44b]
趙瞻經解義例三十卷春秋論二十卷 孫覺經社要
義六卷分為類例攷據諸傳以解經㫖其學亦出啖趙凡四十餘門春秋學纂十三
其說以穀梁為本及采左氏公羊歴代諸儒所長間以其師胡瑗之說斷之分莊公為上下 丁
副春秋演聖統例二十卷田偉書目副作論 許洞春秋釋幽
五卷 劉熙古春秋極論二篇演例三篇 任伯雨繹
聖傳十二卷 馬擇言春秋要類五卷崇文目在類書 家安
國通義二十四卷 張大亨通訓十七卷 陸佃後傳
[040-45a]
二十卷 鄭昻春秋臣傳三十巻以人類事凡二百十五人附而名者又九
十三 黎錞春秋經解十二巻 劉絢春秋五卷 王當
春秋十二卷列國諸臣傳五十一卷 馮正符得法忘
例論三十卷晁氏志其書例最詳悉務通經㫖熙寧八年何郯奏之不報意者王安石不喜故也
 馮山通解十二卷 余安行新傳十二卷 張根春
秋指南十卷以征伐會盟年經而國緯 胡銓集善十三卷 鄭樵
傳十二卷春秋考十二卷凡經文音義之訛者正之 葉夢得春秋
讞三十卷春秋考十二卷傳二十卷夢得又有指要總例二卷例論五 
十九篇紹興中 劉本春秋中論三十巻紹興中 髙閌春秋集
[040-45b]
注十四卷 洪興祖春秋本㫖二十卷 薛季宣經解
指要十四卷序言諸侯無史 吕本中集解十二卷 吕祖謙
左傳類編六卷 陳傅良春秋後傳左氏章句四十二


建炎春秋時論 春秋類纂


書目一卷建炎中李棠撰專采時議為論一十八篇
鄭績采左氏為紀傳六十卷名春秋類纂
[040-46a]


紹興春秋口義


二年十一月辛酉詔自今住講日令經筵官輪進春秋
口義一授至開講日如舊三年二月丁亥朔右諫議徐
俯進春秋解義至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用左氏說父
在故名上謂俯曰魯桓公簒立天王當致討既四年不
問乃使其宰往聘失政刑矣故書名以貶之戊子俯乞
編之記注 紹興中侍講朱震講義三卷 侍講范冲
左氏講義四卷
[040-46b]
紹興春秋傳


建炎二年六月戊辰江端友請下湖州取崔子方所著
春秋傳藏秘書 經解十二巻本例例要一巻紹興六年八月子方之孫岩上之紹興
五年四月一日詔徽猷待制胡安國經筵舊臣今以所
著春秋傳纂述成書進入十年三月書成上之表云六年十二
月上詔奬諭除寶文直學士賜銀幣凡三十巻十萬餘言載孟氏而
下七家發明綱領之詞于卷首事按左氏義采公穀之
精者大綱本孟子而微詞多以程氏之說為證春秋立法謹嚴
[040-47a]
而宅心忠恕傳外復有總貫條例與證據史傳及學徒問答
二百餘章子寧集錄名曰通㫖一卷


紹興春秋四譜


四年鄧名世上春秋四譜六卷名世以經傳國語參合援據為國譜年譜地譜
人譜辨論譜說十篇一卷辨先儒言經傳之失考訂明切三月二十五日
引見九月六日賜出身充史館校勘 崇文目春秋世
譜七卷宗族名諡譜五卷 書目唐楊蘊撰春秋公子
譜一卷載帝王以來至春秋京兆杜氏春秋譜六卷唐志
顧啓期大夫譜十一卷 元祐中孫子平練鳴道春秋人譜一卷
[040-47b]
凡編三十八國千七百六十三人分三卷今合為一


紹興春秋明例 素志


書目一卷紹興中舒州布衣王日休撰凡十篇通謂之
明例又冠以例要例意例釋 又有孫復解三傳辨失
四卷 夏休撰春秋素志三百十五卷凡三百萬言謂
出於玄聖素王之志名曰素志又畧其文而約說之為
麟臺獨講十一卷 續目淳熙中晁公武進故訓傳三
[040-48a]
十卷


紹興春秋總鑑 春秋正辭


十二年十二月庚申詔董自任上春秋總鑑可采宜處
以太學錄之職其書秘省錄進凡十二卷類集本末而
為解義 十三年正月戊午畢良史獻春秋正辭二十
卷詔諫議羅汝楫司業髙閌看詳來上特改京官又正辭通
例十五巻 十一年六月壬午吳曾獻所著左氏發揮補右
迪功郎
[040-48b]
隆興左氏國紀 春秋分記


續目左氏國紀三十卷隆興初徐得之編析諸國之事
每國各繋以年疏其說於後 春秋分記九十卷程公
說撰推春秋㫖義即左氏傳分而記焉又旁采公穀諸
子之說附其下又為年表世譜世本及天文疆域禮樂
諸書次國小國著錄 吳元緒鼓吹鄧埏類對文濟道
綱領四卷又有蒙求三卷王舜俞序


淳熙春秋集解 春秋通志


[040-49a]
十年六月二十二日知潭州林栗著經傳集解三十三
卷乞投進十一年十二月四日上之付秘省 十二年
二月一日任清叟進曾祖伯雨春秋繹聖傳十二卷十
四年九月十七日朱佺進伯父長文春秋通志十册並付
秘省 書目通志十二卷折衷三傳旁考啖趙陸淳之說
及推演孫復之言
漢時易與論語分為三詩分為四禮分為二及學者散
亡僅存其一餘家皆廢獨春秋三傳並行至今於聖人
之㫖各有得焉 漢武宣之世信重其書學士大夫誦
[040-49b]
說用以斷獄決事雖萬目未張而大綱克正其效亦可
見矣 箋傳之學惟春秋為難工經理也史事也春秋
名經而實史也專於經則理虚而無證專於史則事礙
而不通所以難也 詩正義云漢初為傳訓者皆與經
别行三傳之文不與經連故石經書公羊傳皆無經文
 左氏傳事不傳義是以詳於史而事未必實以不知
經故也公穀傳義不傳事是以詳於經而義未必當以
[040-50a]
不知史故也 杜征南作釋例啖助作統例陸淳合啖
趙之說作纂例韓滉作通例陸希聲亦作通例李瑾作
凡例孫明復作總例孫復丁副作統例王晢作明例隠
括胡安國作通例程逈作顯微例目三巻六十五首葉夢得作
指要總例崔子方作本例胡母生何休公羊鄭興及子衆賈徽潁容左氏荀爽劉陶
總春秋為條例 夏五之闕艮八之占 春秋始於元終於麟
 玉海卷四十
[040-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