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046-1a]


卷四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四十五
            宋 王應麟 撰
 藝文
小學



晉四體書勢


晉衛恒傳恒贈長水都尉善草隷為四體書勢隋唐志一卷曰黄
帝作書契字有六義云云黄帝至三代其文不改及秦
用篆書燒焚古典而古文絶矣漢武帝時魯恭王壊孔
[046-1b]
子宅得尚書春秋論語孝經時人已不復知有古文謂
之科斗書漢世袐藏希得見之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
鄲淳恒祖敬侯覬寫淳尚書後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
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太
康元年汲縣人盗發魏襄王冢得䇿書十餘萬言案敬
侯所書猶有髣髴古書亦有數種其一卷論楚事者最
為工妙恒竊恱之故竭愚思以贊其美愧不足厠前賢
[046-2a]
之作兾以存古人之象焉古無别名謂之字勢云信黄
唐之遺跡為六藝之範先籀篆盖其子孫隷草乃其曽
玄昔周宣王時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與古同或與
古異世謂之籀書者也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
乃奏益之罷不合秦文者斯作蒼頡篇中車府令趙髙
作爰歴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
頗省改所謂小篆者或曰下土人程邈為衙獄吏得罪
始皇幽繋雲陽十年從獄中作大篆少者増益多者損
減方者使員員者使方奏之始皇善之出以為御史使
[046-2b]
定書或曰邈所定乃隷字也自秦壊古文有八體一曰
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
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王莽時使司空甄豐校文字部
改定古文復有六書一曰古文孔氏壁中書也二曰竒
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秦篆書也四曰佐書即
隷書也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書所以書幡信
也及許慎撰說文用篆書為正以為體例最可得而論
[046-3a]
也秦時李斯號為工篆諸山及銅人銘皆斯書也漢建
初中扶風曹喜少異於斯而亦稱善邯鄲淳師焉畧究
其妙韋誕師淳而不及也太和中誕為武都太守以能
書留補侍中魏氏寳器銘題誕書也江式曰當時臺觀牓題寳器之銘悉
 是誕書世說魏明帝起殿使誕登梯題牓既下頭鬚皓然因敕子孫勿復學書漢末又有蔡
邕采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然精密閑雅不如淳也法書
要録曰李丞相見周穆王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蔡尚書入鴻都觀中十旬不返嗟其出羣邕作篆
勢曰云云揚波振撆鷹跱鳥震籕誦拱手而韜翰云云
秦既用篆奏事煩多篆字難成即令隷人佐書曰隷字
[046-3b]
漢因行之獨符印璽幡信題署用篆隷書者篆之捷也
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
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毎書
輙削而焚其柎梁鵠乃益為版而飲之酒候其醉而竊
其柎鵠卒以書至選部尚書宜官後為袁術將今鉅鹿
宋子有耿球碑是術所立其書甚工云是宜官也梁鵠
在袐書以勤書自効是以今者多有鵠手跡魏武帝以
[046-4a]
為勝宜官今宫殿題署多是鵠象鵠宜為大字邯鄲淳
宜為小字鵠謂淳得次仲法然鵠之用筆盡其勢鵠弟
子毛弘教於袐書今八分皆弘法也漢末有左子邕小
與淳鵠不同然亦有名魏初有鍾胡二家為行書法俱
學之於劉徳升而鍾氏小異然亦各有巧今大行於世
晉荀朂領袐書監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鍾繇胡昭為法作隷勢曰蠲彼繁文崇
此簡易云云齊周顒得衛恒散隷書法學之甚工何胤以倒薤書求換之漢興而有草
書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時齊相杜度號善作篇後有
崔瑗崔實亦皆稱工杜氏殺字甚安而書體㣲瘦崔氏
[046-4b]
甚得筆勢而結字小踈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
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黒下筆
必為楷則號忩忩不暇草書韋仲將謂之草聖伯英弟
文舒次伯英羅叔景趙元嗣者與伯英並時見稱於西
州故英自稱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河間張超
亦有名然雖與崔氏同州不如伯英之得其法也崔瑗
作草書勢曰抑左揚右望之若﨑竦企鳥跱志在飛移
[046-5a]
應時諭指用於卒迫唐志崔瑗飛龍篇篆草勢合三卷 初學記崔瑗
草書體云書體之興始自頡皇寫彼鳥跡以定文章爰
暨末葉典籍彌繁惟作佐隷舊字是删草書之法盖尤
簡畧兼功并用愛日省力純儉之變豈必古式成公綏
隷書體云蟲篆既繁草藁近偽適之中庸莫尚於隷規
矩有則用之簡易八分璽法殊好異制鍾氏隷書勢云
煥若星陳鬱若雲布鮑照飛白書勢云云蕭子良古今
篆隷文體有藁楷蓬懸針垂露飛白填奠鳥虎爪偃波
鶴頭書象形尚方大篆鳯鳥科斗蟲龍虎仙人芝英十
[046-5b]
二時倒薤龜麒麟金錯蚊腳書凡數十種皆出於六文
八體之書而因事生變 王愔文字志懸針小篆體也
倒薤小篆體也八體書亦圖此法或云出曹喜金錯書八體
書法不圖其形或云以銘金石垂露書如懸針
羊欣筆陣圖云蕭何善篆為前殿成又蒼龍白虎闕
題其額使秃筆書 本朝任玠序范度五體書文五體
曰篆曰八分曰真曰行曰草其體雖五其流唯三
[046-6a]
篆則統乎科斗玉筯垂露薤葉大小之屬也隷則
統乎羲獻鍾庾歐虞顔栁真草之輩也八分則酌
乎篆隷之間通是三者可冠羣書 孔安國書序
科斗書廢已久時人無能知者定其可知者為隷
古定疏就古文體而從隷以定之雖隷而猶古
隋志自蒼頡訖漢初書經五變曰古文蒼頡大篆
李斯隷書程邈草書漢初秦廢古文始用八體漢以六體教
學童并藁書楷書懸針垂露飛白偃波鶴頭芝英倒薤
等二十餘種之勢皆出於上六書因事生變也魏世有
[046-6b]
八分書程逈曰八分始於漢初王次仲 唐六典書學注字體有五一
曰古文廢而不用二曰大篆惟石經載之三曰小篆印璽旙碣所用四曰
八分石經碑碣所用五曰隷書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 唐志古今八體
六文書法一卷古來篆隷詁訓名録一卷 庾肩吾曰
隷書今之正書也張懐瓘六體書論亦云隷書者程邈
造字皆真正亦曰真書自唐以前皆謂楷字為隷至歐
陽集古録誤以八分為隷書自是凢漢石刻皆目為漢
[046-7a]
隷東魏大覺寺碑題曰隷書盖今楷字也 晉索靖傳
與衛瓘恒之父俱善草書作草書狀曰婉若銀鈎漂若驚
鸞 楊泉草書賦惟六書之為體美草法之最竒杜垂
名於古昔皇著法於今斯 說文注按書傳云張竝作
草又云齊相杜操作 漢書安息國旁行為書記顔氏
曰今西方胡國南方林邑書皆横行不直下也 隋志
後漢得西域胡書以十四字貫一切音文省義廣謂
之婆羅門書志一卷
[046-7b]
晉王羲之書


本傳羲之字逸少善隷書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宴
集蘭亭自為之序寫道徳經毎自稱我書比鍾繇當抗
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惜暮
年方妙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歎伏云吾昔有伯英章
草十紙過江亡失常歎妙迹永絶忽見足下書煥若神
明頓還舊觀子獻之工草隷嘗書壁為方丈大字議者
以為羲之草隷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獻之骨力逺不及
[046-8a]
父而頗有媚趣制曰書契之興肇乎中古繩文鳥跡不
足可觀末代去朴歸華舒牋㸃翰争相誇尚競其工拙
伯英臨池之妙無復餘蹤師宜懸帳之竒罕有遺跡鍾
王以降畧可言焉鍾雖擅美一時亦為逈絶論其盡善
或有所疑至於布纎濃分疎密霞舒雲卷無所間然但
其體則古而不今字則長而逾制獻之雖有父風殊非
新巧字勢疎瘦筆踪拘束子雲近出擅名江表然僅得
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此數
子者皆譽過其實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
[046-8b]
王逸少乎觀其㸃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結狀若斷
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轉直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梁蕭子雲云著晉史至二王列傳欲作論草隷法言
不盡意遂不能成畧指論飛白一事而已見勅㫖論書
一卷商畧筆狀洞徹字體始變子敬全範元常逮爾以
來自覺功進 梁武帝評羲之字勢雄逺如龍跳
虎卧 衛夫人筆陣圖曰若初學書先須大書
[046-9a]
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多骨微肉者
筋書多肉㣲骨者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
者病一二從其消息而用之國史志筆陣圖一卷聲韻圖一卷不知撰


晉鳳尾諾


陸龜蒙說鳳尾諾曰自晉訖梁陳以來藩邸之書也凡
封子弟為王則開府辟僚屬取當時士有學行才藻者
中是選其所下書東宫則曰令上書則曰牋諸王下書
則曰教上書則曰啓應和文章則應令應教下其制一
[046-9b]
等故也其事行則曰諾猶漢天子肯臣下之奏曰可也
晉元帝為瑯琊王時帝美其才令通習外事常使批鳳
尾諾南齊江夏王鋒年五嵗使學鳳尾諾下筆便工帝
大恱以玉麒麟賜之餘未見其出鳯尾所諾牋之文若今批答
唐志皇太子令書左庶子畫諾至道元年詔改諾為準
九月二十三日崇文院言按唐㑹要貞觀十九年髙士
廉劉洎等請定皇太子與百官書疏體式詔凡處分論
[046-10a]
事之書太子並畫諾令左右庶子已下著姓名宣奉行
書案畫日其餘與諸親及師傅等不在此限


齊王僧䖍書賦


王僧䖍傳齊髙帝示僧䖍古迹十一卷就求能書人名
僧䖍得人間所有卷中所無者呉大帝景帝歸命侯桓
玄書及王導洽珉張芝索靖衛伯儒張習共十一卷奏
之僧䖍著書賦儉為注序宋孝武欲擅書名僧䖍不敢顯跡僧䖍答髙帝曰臣書臣
中第一又曰臣正書第一草書第二又上羊欣所撰能書人名一卷  賦見藝文類聚
云手以心麾毫以手從
[046-10b]


梁五十二體書 百體 五十六體 書品


唐志蕭子雲五十二體書一卷庾肩吾書品一卷郭忠恕云
 五十二家書必非子雲所作梁殷鈞受詔料檢西省法書古迹列為品目 法書要録張彦
逺一卷齊王融圗古今雜體六十四書湘東王令韋仲定
為九十一種謝善勛増九法合成百體 御覽庾元威
論書曰書十牒屏風作百體懸針垂露秦望波冡金鵲
玊文鵠頭虎爪倒薤偃波幡信制列日月風雲科斗署
[046-11a]
胡蓬相天竺轉宿書一筆篆一筆隷飛白章草古文隷
横楷小科芝英花草幡信鍾鼓隷龍虎鳳魚麒麟仙人
科斗雲蟲魚鳥龍龜虎鸞篆龍虎鳳魚麒麟仙人科斗
雲蟲魚鳥龍龜虎鸞隷龍文龜文䑕牛龍書虎草書兔
書龍蛇草馬羊猴鷄犬豕書復有大小篆銘鼎摹印刻
符石經象形篇章震書到書反左書等及九體書所謂
縑素簡奏牋表行狎檝蒿半草全草書此九法極真草
之次第刪捨之外所存猶一百二十體 書斷開元張懐瓘三
篆籕八分隷章草飛白行書謂之八體而右軍皆在神
[046-11b]
品 百葉書抄晉徐安子五十八體書勢一卷 墨藪
五十六種書太昊作龍書神農作穗書黄帝以倉頡鳥
跡為篆書因卿雲見作雲書少昊作金天鸞鳳書髙陽
制科斗書髙辛作仙人形書堯作龜書夏后作鐘鼎書
倒薤書務光虎書史佚鳥書周文赤雀銜書武王丹鳥入室作填書周媒氏作
篆復篆史籕殳書文記笏武記殳小篆仙人篆李斯改麒麟篆仲尼
弟子作轉宿書子韋蟲書秋胡妻傳信書六國小篆刻符書李斯
[046-12a]
程邈署書蕭何作題蒼龍白虎二闕藁書仲舒氣候書司馬相如芝英書
金錯書尚方大篆程邈鶴頭偃波書詔板所用蚊腳書上詔用
露懸針篆漢曹喜章草杜伯度飛白蔡邕一筆書張芝八分書王次
虵書魯唐終行書正之小也鍾繇謂之行狎書後漢劉徳升造散隷衛恒龍爪
書行隷王羲之八體書二王虎爪書王僧䖍鬼書宋元嘉花書河東
山胤外國胡書天竺書 雜俎百體云召奏用虎爪書告
下用偃波書謝章詔板用蜹腳書初學記摰虞決疑要注曰尚書臺召人用
虎爪書告下用偃波書皆不可卒學以防矯詐書目王僧䖍評書一卷梁武帝
評書一卷自鍾繇至蔡邕凡二十五家各評其書書品一巻唐志庾肩吾撰集草
[046-12b]
隷者一百二十八人以張芝居首品為九例又述書後品一卷唐
開元中王知明撰取今古二百五十人分七等唐虞世南筆髓法一卷一辨意
二指意三釋真四釋行五釋草六契妙七勸學李嗣真
書後品一卷崇文目云因庾肩吾之品更分十等各為評讃唐書嗣真撰書品一卷今本無評 


梁千字文


唐志周興嗣次韻一卷興嗣傳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文髙祖以羲之書千字
[046-13a]
使興嗣次韻為文蕭子範千字文一卷南平王使子範製
千字文蔡逺注釋 隋志蕭子雲注千字文胡肅
注並篆草書各一卷演千字文五卷 梁武帝制
千文詩沈衆為注解 隋潘徽為萬字文及韻纂
三十卷 智永草千文 宋朝太宗謂近臣曰千文
盖梁得鍾繇破碑千餘字周興嗣次韻而成詞理
亡可取


梁玊篇 祥符新定玊篇


隋志陳左將軍顧野王玊篇三十一卷 今本三十卷
[046-13b]
梁大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黄門侍郎顧野王撰序曰
五典三墳競開異義六書八體今古殊形或字各訓同
或文均釋異總㑹衆篇校讎羣籍成一家之製始於一
終於亥凡五百四十二部梁簡文以玉篇詳畧未當使蕭愷與學士刪改唐上
元元年甲戌四月十三日孫强増加字舊一十五萬八
千六百四十一言新五萬一千一百二十九言總二十萬九千
七百七十言注四十萬七千五百三十字卷末分毫字様凡二百四十八字附以沙門神珙五音聲論四聲五
[046-14a]
音九弄反紐圗唐志僧慧力像文玉篇三十卷陽寗公釋處忠撰元和韻譜 祥符三年二月
己酉太常博士丘雍上篇韻筌蹄三卷六年九月學士
陳彭年校理吳銳直集賢院丘雍上準詔新校定玉篇
三十卷崇文目曰重修請鏤板詔兩制詳定改更之字天禧四
年七月癸亥板成賜雍金紫


後魏字統


北史陽尼造字釋數十篇未就其從孫承慶撰為字統
二十卷行於世
[046-14b]
隋韻纂 桂苑珠叢 切韻


隋潘徽傳秦王俊召為學士令為萬字文撰集字書名
曰韻纂三十卷序曰羲皇觀象緯而法天史頡察蹄迒
而取地小學之家尤多舛雜文訛篆隷音謬楚夏三蒼
急就之流㣲存章句說文字林之屬唯别體形未有李
登聲類吕靜韻集始判清濁纔分宫羽 唐曹憲傳
仕隋為祕書學士於小學家尤邃自漢杜林衛宏
後古文至憲復興與諸儒譔桂苑珠叢一百卷規正
[046-15a]
文字又注廣雅學者推其該唐太宗有竒難字輒問憲具為音注
帝咨詢之又撰博雅十卷隋志曹憲古今字圗雜錄一卷 唐志桂苑
珠叢一百卷諸葛頴又畧要二十卷 吕靜韻集夏侯該
韻畧陽休之韻畧周思言音韻李季節音譜杜臺卿韻
畧等各有乖互隋仁夀元年辛酉陸法言為切韻五卷
唐天寳十載辛夘孫愐唐韻總加四萬二千三百八十
三言仍篆隷石經勒存正體


唐六十九家小學


藝文志經錄十一曰小學類六十九家一百三部七百
[046-15b]
二十一卷失姓名二十三家爾雅小爾雅方言釋名三
蒼廣雅埤蒼廣蒼急就凡將太甲在昔聖皇勸學飛龍
說文玉篇纂文纂要詁切桂苑珠叢㓜學始學小學少
學啟疑博雅續爾雅黄初呉章篇則訓詁偏傍之學也
聲類韻集韻畧辨嫌音四聲韻畧四聲部韻篇切韻證
俗音音隠叙同音爾雅音義則音韻之學也字體則有
雜字字訓字林字統字苑字屬辨字釋訓解字雜音要
[046-16a]
說集畧辨嫌文字志字㫖竒字古文官書雜字書通俗
難字千字文覽字知源文字指歸字海書體則有篆草
勢法書目錄四體書勢五十二體書書品筆墨法八體
六文書法篆隷詁訓名錄書後品石經則有論語易尚
書毛詩儀禮左傳公羊始於爾雅李巡樊光注終於李
嗣真書後品不著錄二十三家二千四十五卷徐浩書
譜至加字切韻訓詁偏傍有文字音義五經文字九經
字様干祿字書分毫正字說文字源音韻有韻音唐韻
韻銓韻英韻海鏡源切韻加字書體有書譜古跡記書
[046-16b]
㫁評書指則法書草字體筆法記寳章集八體書範及
二王二張等書王氏工書狀 隋志小學一百八部四
百四十七卷 崇文目五十七部五百十九卷叙曰爾
雅出漢世而有訓詁之學三蒼志字法許慎作說文而
有偏傍之學五聲清濁相生孫炎始作字音於是有音
韻之學篆隷古文異體學者務極其能於是有字書之
景徳二年龍圗閣書小學四百四十二卷 中興目一百十八家八百二
[046-17a]
十二卷 續目二十家二百二十四卷 文字之學有
三其一體制謂㸃畫有衡縱曲直之殊說文之類其二訓詁
謂稱謂有古今雅俗之異爾雅方言之類其三音韻謂呼吸有
清濁髙下之不同沈約四聲譜及西域反切之學


唐禁中書法


百官志貞觀元年詔京官職事五品以上子嗜書者二
十四人隷弘文館習書出禁中書法以授之 㑹要初
置弘文館選貴臣子弟有性識者為學生内出書法命
之令學又人間有善書者追召入館纔數年間海内風
[046-17b]
六典注云敕虞世南歐陽詢教示楷法 唐志虞龢法書目錄六卷張
彦遠法書要録十卷 褚遂良工隷楷帝令侍書
見後 虞世南始學書於智永究其法為世祕愛
 歐陽詢初倣王羲之書後險勁過之因自名其
體 魏叔瑜善草隷以筆意傳其子華及甥薛稷
世稱善書者前有虞褚後有薛魏 顔真卿善正
草書筆力遒婉世寳傳之 賀知章善草隷好事
[046-18a]
者具筆研從之世傳以為寳 桞公權書法結體勁媚
自目一家 裴休書楷遒勁有體法韋陟有楷法自謂
書陟字若五朶雲號郇公五雲體 盧藏用工草隷大
篆八分 蘇氏曰永禪師書骨氣深穏體兼衆妙精能
之至反造疎淡如觀陶靖節詩歐陽率更書妍緊拔羣
尤工於小楷其書勁險刻厲正稱其貌褚河南書清逺
蕭散㣲雜隷體張長史草書頺然天放畧有㸃畫處而
意態自足號稱神逸今世稱草書者或不能真行此大
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
[046-18b]
行立而能走者也顔魯公書雄秀獨出一變古法桞少
師本出於顔而能自出新意其言心正則筆正非獨諷
諫理固然也


唐御府鍾王等真跡 二王張芝張昶書


    弘文館法書貞觀開元印
㑹要貞觀六年正月八日命整理御府古今工書鍾王
等真跡得一千五百一十卷開元六年正月二日命整
[046-19a]
理御府古今工書鍾王等真跡得一千五百一十卷十
六年正月内出二王真跡及張芝張昶等古跡總一百
六十卷付集賢院依文榻兩本進内分賜諸王初貞觀
中搜訪王羲之等真跡人間古本畢集令魏徵虞世南
褚遂良等定其真跡及小王張芝等亦隨多少勒為卷
帙以貞觀字為印縫及卷之首尾其草跡又令褚遂良
真書小字帖紙影其古本亦有是梁隋官本者梁則蒲
騫徐僧權沈熾文朱异等隋則江揔姚詧等書記太宗
又令虞褚等卷下更書名記其後蘭亭一本相傳云將
[046-19b]
入昭陵又一本長安神龍之際太平安樂公主奏借出
外榻寫此遂失所在開元五年敕陸元悌魏哲劉懐信
等檢校標分一卷為兩卷總見在八十卷餘並墜失元悌
又割去前代名賢押書之跡唯以己之名氏代焉上自
書開元二字為號以印記之王右軍凡一百三十卷小
王二十卷集賢記注二十八卷張芝張昶書各一卷右軍真行書
唯有黄庭告誓等四卷存焉宋太平興國八年十月越州以王羲之畫像並石硯
[046-20a]
來獻 藝文志小學類二王張芝張昶等書一千五百一
十卷太宗出御府金帛求天下古本命魏徵虞世南褚
遂良定真偽凡得羲之真行二百九十紙為八十卷又
得獻之張芝等書以貞觀字為印草跡命遂良楷書小
字以影之其古本多梁隋官書梁則蒲騫徐僧權沈熾
文朱异隋江總姚詧書記帝命魏褚卷尾各書名開元
五年敕陸元悌魏哲劉懐信檢校分益卷帙玄宗自書
開元字為印 六典弘文館榻書三人貞觀二十三年
置龍朔三年館内法書九百四十九卷並裝進 㑹要
[046-20b]
長慶三年四月舊紀五月袐書少監李隨奏鑄袐書閣圗書
印開成元年四月集賢殿御書院鑄印以御書為文
元和十四年九月戊寅考功郎中蕭祐進古今書畫二
十卷舊紀云古畫古書


唐寳章集 八體書範


藝文志王方慶寳章集十卷王氏八體書範四卷王氏
工書狀十五卷 王方慶傳武后嘗就求羲之書方慶
[046-21a]
奏十世從祖羲之書四十餘畨太宗求之先臣悉上送
今所存唯一軸并上十一世祖導十世祖洽九世祖珣
八世祖曇首七世祖僧綽六世祖仲寳五世祖騫髙祖
規曽祖褒并九世從祖獻之等二十八人書共十篇后
御武成殿徧示羣臣詔中書舍人崔融序其閥閱號寳
章集復以賜方慶士人歆其寵 㑹要神功元年五月
上謂鳳閣侍郎王方慶曰卿家多書合有右軍遺跡方
慶曰羲之書先有四十餘卷貞觀十二年進訖一卷今
在亦進訖并十一世祖導已下二十八人書十卷上之
[046-21b]
 褚遂良傳博涉文史工隷楷太宗嘗歎曰虞世南死
無與論書者魏徵白見遂良帝令侍書帝方博募王羲
之故帖天下爭獻然莫能質其真偽遂良獨論所出無
舛冒也貞觀中凡得羲之真行二百九十紙為八十卷 鍾紹京傳紹京耆書
畫如王羲之獻之褚遂良真跡藏家者至數十百卷
蕭祐傳前代鍾王遺法蕭張筆勢徧叙真偽為二十卷
元和末進御
[046-22a]


唐詔寫文選


裴行儉傳行儉工草隷名家帝嘗以絹詔寫文選覽之
祕愛其法賚物良厚行儉每曰褚遂良非精筆佳墨未
嘗輙書不擇筆而妍捷者余與虞世南耳所撰選譜草
字雜體數萬言志卷亡


唐開元文字音義


志玄宗開元文字音義三十卷㑹要云開元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頒示公
韻英五卷㑹要天寳十四載四月付集賢院 張九齡賀御製文字
音義狀義微㫖逺文省理該表隷以訓今存篆以證古
[046-22b]
衆釋大備取證於前脩片言旁通去嫌於翻字信文思
之精一學術之明準 書目開元文字音義二十五卷
玄宗撰其序云古文字惟說文字林最有品式因傋所
遺缺首定隷書次存篆字凡三百二十部合為三十卷
今止存二十五卷 集賢註記有敕依文字音義改撰
春秋毛詩莊子音張九齡奏校理官吕證撰春秋音義
鄭欽說撰毛詩音義甘暉衛包撰莊子音義 郭忠恕
[046-23a]
曰玄宗老子上卷改載為哉洪範一篇更頗作陂 志
武后字海一百卷元萬頃等撰雜家有江邃釋文十卷
顔之推曰世之學者讀五經是徐邈而非許慎賦頌信
褚詮而忽吕忱史記專皮鄒而廢篆籀漢書恱應蘇而
畧蒼雅不知書音其支葉小學其宗系 葛洪曰書三
寫魚成魯帝成&KR0849


唐三體寫老子經


舊史司馬承貞子㣲善篆隷書玄宗令以三體寫老子經
因刋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為真本以奏上之
[046-23b]


唐玉筯篆


李陽氷上李大夫論古篆書緬想立制造書之意復仰
觀俯察六合之際於天地山川得方圓流峙之形於日
月星辰得經緯昭囘之度於雲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
容於衣冠文物得揖遜周旋之體於蟲魚鳥獸得屈伸
飛動之理隨手萬變任心所成可謂通三才之氣象備
萬物之情狀孔壁遺文汲冡舊簡年代浸逺謬誤滋多
[046-24a]
蔡中郎以豐同豐李丞相將耒為來天將未喪斯文也
故小子得篆籀之宗㫖 舒元輿玉筯篆志曰秦丞相
斯變蒼頡籀文為玉筯篆李陽氷獨能隔一千年而與
秦斯相見斯去千年氷生唐時 徐鉉曰陽氷篆迹殊
絶獨冠古今自云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於是刋定說文
修正筆法 竇臮謂陽氷篆為筆虎又作小篆賛曰丞
相斯法神慮精深釵頭屈玉鼎足垂金


唐真草書屏見御書 八體書屏 書譜


徐浩傳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
[046-24b]
幅屏八體皆備草隷尤工所題多文選五言詩世狀其法曰
怒猊抉石渴驥飲泉 志徐浩書譜一卷古跡記
一卷 司空圖書屏記歴代入書品者八十一人
儒家之寳莫踰此屛見書品及徐公評論云云 栁公權書法
勁媚外夷入貢别輸貨貝購栁書京兆西明寺金
剛經有鍾王歐虞褚陸諸家法文宗召與聨句以
為詞情皆足命題於殿壁一字率徑五寸帝歎鍾王
[046-25a]
無以尚也其遷少師宣宗召寘御座前書紙三畨
作真行草三體竒祕賜以器幣且詔自書謝章軍
容使西門季玄捧硯樞宻使崔巨源過筆一紙真
書十字曰衛夫人傳筆法於王右軍一紙行書十
一字曰永禪師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紙草書八
字曰謂語助者焉哉乎也上尤惜竒之 宋王僧
䖍為飛白書題尚書省壁 劉劭飛白書埶曰素
幹氷解蘭墨電𢮓直准箭馳屈擬蠖蟄烟雲拂蔚索
草鍾真
[046-25b]


唐韻英


志玄宗韻英五卷天寳十四年撰詔集賢院寫付諸道
採訪使傳布天下 㑹要天寳十四年四月内出御撰
韻英五卷付集賢院繕寫行用 集賢注記上以自古
用韻不甚區分陸法言切韻又未能釐革乃改撰韻英
仍舊為五卷舊韻四百三十九新加一百五十一合五
百八十韻一萬九千一百七十七字分析至細廣開文
[046-26a]
路兼通用韻以示宰臣等上表陳賀付諸道令諸郡傳
寫 南部新書天寳時陳庭堅撰韻英十卷 隋志釋
静洪韻英三卷


唐韻海鏡源


志顔真卿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崇文目十六卷 蕭存傳真
卿在湖州與存及陸鴻漸等討摭古今韻字所原作書
數百篇以包荒萬彚其廣如海自末尋源昭之如鏡 㑹要大厯十二年十
一月二十五日刑部尚書顔真卿撰韻海鏡源三百六
十卷表獻之詔付集賢院舊史同十一月癸酉
[046-26b]
書目北齊顔之推證俗音字四卷援諸書為据正時俗
文字之謬凡三十五目


唐筆法記


志荆浩一卷浩稱洪谷子王愔文字志三卷初學記引之


唐干祿字書


志顔元孫干祿字書一卷崇文目同 書目一卷顔元孫撰
從子真卿書真卿序云元孫貞觀中刋正經籍因錄字
[046-27a]
體數紙以示讐校楷書時號顔氏字様真卿參校成一
卷名曰干禄字書以四聲為次具俗通正三體以經史
所用為正世之所行為俗二者之間為通凡三體 婁
機廣干禄字書五卷參校字書凡一字數義一義數字
較其同異並載本源總為字七千六百


唐六體論


書目一卷張懐瓘論大篆小篆八分隷書行書草書六
體書詁一卷評書藥石論一卷天寳中獻古文大篆書
祖一卷懐瓘論古文大篆籕文小篆八分隷書章草行
[046-27b]
書飛白草書十體皆有賛書斷三卷卷末云開元甲子
嵗草剏崇文目云懐瓘書斷論三卷采古人以書名家
差為三品李淑書目云上論書述讃文下每書分神妙
能品人名有唐名書賛一卷朱禹善評貞觀至元和善
書凡一百五十人法書要録十卷唐張彦逺撰裒次論
書之說蔡希綜法書論一卷


唐十體書


[046-28a]
書目十體書一卷唐玄度撰并書有古文大篆八分小
篆飛白倒薤散隷垂針鳥書垂露十體皇祐中武功蘇
望刻石


乾徳韻對 雍熙新定廣韻 景徳校定切韻


    祥符重修廣韻
乾徳四年正月陳鄂上四庫韻對詔續編天禧五年六
月乙巳鄂之孫僧溥上鄂所作九十八卷唐志類書髙測韻對十卷
輯諸書為千韻以便童習范鎮國朝韻對三卷  太平興國二年六月丁亥
詔太子中舎陳鄂等五人同詳定玉篇切韻志云雍熙中
[046-28b]
宗於便殿召直史館句中正訪字學令集凡有聲無文
者翌日中正上其書上曰朕亦得二十一字當附其末
因命中正及呉鉉楊文舉等考古今同異究篆隷根源
補缺刋謬為新定雍熙廣韻一百卷端拱二年六月丁
丑上之詔付史館先是上以字學舛謬乃命刋定景徳四年十一月戊
寅崇文院上校定切韻五卷依九經例頒行本陸法言撰
符元年六月五日改為大宋重修廣韻詔曰道有形器之適物有象數
[046-29a]
 之滋一爻始畫於龍圗八體遂生於鳥跡大宋重修廣韻凡二萬六千一百九十四言注一十九萬一千六
 百九十二字陸法言撰本長孫訥言箋注劉臻顔之推魏淵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徳源薛道衡八人撰集唐
儀鳯二年郭知玄拾遺緒正更以朱箋三百字闗亮薛㶷王仁照祝尚丘孫愐嚴寳文裴務齊陳道固増加字
諸家増字釋訓並載卷中三年五月庚子賜輔臣人一部景祐元年
四月丁巳詔直史館宋祁鄭戩國子直講王洙刋修廣
韻韻畧命知制誥丁度李淑詳定祁等言多疑混字舉
人誤用故也詳見後集韻 呉鉉一作呉銳重定切韻興國八年殿
試日捧以獻七月五日戊午令入史館校定字書鉉多以呉
音作俗字數千增之貢士為鉉所誤詔焚之 崇文目唐廣韻五卷唐韻五
[046-29b]
卷雍熙廣韻一百卷大宋重修廣韻五卷


淳化歴代帝王名臣法帖 淳熙續法帖


淳化四年四月詔以先賢墨迹為法帖十卷勒于石丙
戌賜近臣各一部祕閣有王羲之父子庾亮蕭子雲唐玄宗顔真卿歐陽詢栁公權桑門懐
素懐仁等筆跡實録淳化元年八月先是太平興國二年十月詔諸州搜
訪先賢筆迹圗書於是荆湖獻張芝草書潭州獻唐明
皇所書道林寺王喬觀碑袁州獻宋之問書龍鳴寺碑
[046-30a]
三年九月辛亥昇州獻晉王羲之獻之及桓温等凡十
八家石版書迹上留心筆札召善書者十餘人於後殿日習鍾王書六年十二月
丁丑又詔訪鍾繇墨迹七年正月己未錢惟治以鍾繇
王羲之唐玄宗墨迹七軸為獻八年二月丁酉錢昱獻
鍾王墨迹八軸十月己丑越州獻羲之石硯雍熙二年
三月丙寅潘昭慶獻虞禇歐陽墨迹三本至道元年六
月十日命裴愈求圗籍又得羲之懐素等書八本藏祕
閣 元祐中劉次莊為法帖釋文十卷 靖國初劉燾
取淳化所遺與近出者為續法帖十卷 淳熙十二年
[046-30b]
三月刻秘閣續法帖十卷七十三段


景徳新定韻畧 祥符篇韻筌蹄


景徳四年十一月戊寅詔頒行新定韻畧送胄監鏤板
先以舉人用韻多異詔殿中丞丘雍重定切韻陳彭年
言省試未有條格命晁逈崔遵度等評定刻于韻畧之
末祥符三年二月己酉太常博士丘雍編通俗文字為
篇韻筌蹄三卷上之詔褒之四年六月詳定諸州發解
[046-31a]
條例附于韻畧景祐四年六月丙申以丁度所修韻畧
五卷頒行初說書賈昌朝言韻畧多無訓釋疑混聲重
叠字舉人誤用詔度等刋定窄韻十三許附近通用混
聲重字具為解注元祐五年太學博士孫諤等言韻有
一字一義而兩音者有合用而私相傳為當避者有合
押而禮部韻或不收者七月九日附入韻畧紹興十四
年十二月己丑知榮州楊朴上禮部韻括遺 書目韻
畧五卷景徳四年龍圗待制戚綸等承詔詳定考試聲
韻綸等以殿中丞丘雍所切韻同用獨用例及新定條
[046-31b]
例參定案崇文目雍撰韻畧五卷畧取切韻要字備禮
部科試景祐禮部韻畧五卷丁度等承詔重修四聲韻
類二卷乾道元年郟升卿撰以平聲上下韻母兼總三
聲以類相從又聲韻類例一卷以字母為目總括諸韻
音聲相近亦附焉淳熙禮部韻畧五卷元年國子監言
前後有増改刪削及多差舛詔校正刋行隷韻十巻淳
熙二年劉球撰集石刻隷字為之纂注韻畧五卷不知
[046-32a]
作者又互注五卷 續目吳棫韻補五巻自詩書至唐
宋人文章凡恊聲押古韻者共引五十家僧玅華互注
集韻二十五卷 崇文目韻銓十五卷切韻十卷辨體
補修加字切韻五卷聲韻圗一卷 程迥古韻通式一
曰四聲互用二曰切響通用畧於文選詩中類出五十
餘條復以經證一目終焉 劉熙古作切韻拾玉二篇
刋版以獻詔國子監頒行


祥符真草書千字文


三年十二月丁夘皇從姪孫守節上其父南陽郡王惟
[046-32b]
吉真草書千字文石本詔奨之以其書付史館 太宗
時孫景璠篆千字文為五十餘體以獻授國子書學博
士 仁宗時克循獻所書千字文 皇祐二年正月十
七日宗子宗望上集虞世南筆法千字文遷資州刺史
 米芾奉詔以黄庭小楷作千字文以獻 侍其瑋續
千文 唐志有篆書千字文一卷 胡寅作叙古千文
黄灝為傳 胡宏作叙古蒙求凡三十一章李建中手寫郭
[046-33a]
忠恕汗簡集以獻皆科斗文字詔嘉奨忠恕召授國子
主簿館於太學令刋定歴代字書 舒知雄獻字母圗
陳淳字義三卷


景祐書苑 書學


實録三年十月乙巳朔國子博士周越上纂集古今人
書并隷體法傳云并所更體法名書苑凡二十卷命知國子監
書學志云二十九卷傳云十卷 中興書目周越古今法書苑十卷
其序云自蒼史逮皇朝善書者得三百九十八人以古
文大篆小篆隷書飛白八分行書草書通為八體附以
[046-33b]
雜書以正書正行行草草書分為四等晁氏志云十五卷天聖八年四
月成此書奏御 郭忠恕云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隷書
出隷書悖而行書作行書狂而草書聖自隷以下吾不
欲觀 崇寜三年六月十一日都省上書學敕令格式
五年四月罷徽宗評十八家書體髙宗製翰墨志 紹興十六年十一月
十七日癸未復置御書院於資善堂後明年四月十七
日畢功翰林院選試書學生以五體書王虞鍾真小字批答書學
[046-34a]
祗候以六體書勾勒書藝學試七體書玉筯篆待詔以七體
書二十年正月十七日罷 書目米芾書評一卷元祐
六年撰朱長文續書斷二卷集唐初至熙寧間能書
者品第優劣 大觀四年正月九日朱克明言許氏
説文字畫形聲多與字説相戾撮四百餘字名字括
詔除書學諭 熙寧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明州布衣
王珦上篆書證宗要覽三卷并印様一軸命為御書
院祗候
[046-34b]
景祐集韻


十卷崇文目有之景祐四年翰林學士丁度等承詔撰寳元
二年九月書成上之十一日進呈朌行慶厯三年八月十七日雕印成
韻例云唐虞君臣賡載作歌商周之代頌雅參列聲韻
經見此焉為始後世屬文之士比音擇字類别部居乃
其四聲若周研李登吕静沈約之流皆有編著近世小
學寖廢六書亡缺隋陸法言唐李舟孫愐各加裒撰真
宗時令陳彭年丘雍因法言韻就為刋益景祐四年一云
[046-35a]
元年三月太常博士直史館宋祁鄭戩建言彭年雍所定多
用舊文繁畧失當因詔祁戩與直講賈昌朝王洙同修
定知制誥丁度李淑典領令所撰集務從該廣凡字訓
悉本許慎說文慎所不載則引他書為解凡古文見經
史諸書可辨識者取之不然則否列十二凡著于篇端字五萬三
千五百二十五新増二萬七千三百三十一字分十卷
詔名曰集韻自許慎而降凡數家總為類篇集韻 昌朝又請修禮部韻
畧其窄韻凡十有三聽學者通用之或云治平四年司馬光繼纂其職
元祐五年博士孫諤陳請添收紹興十一年進士黄啓
[046-35b]
宗隨韻補輯尚多闕遺三十二年毛晃上増修互注韻
畧 張貴謨上聲韻補遺


慶厯古文韻


慶厯四年二月二十四日知亳州夏竦上新集古文四
聲韻五卷古文所出書傳自汗簡至鳳棲記皇祐四年二月甲申宗子
右屯衛大將軍克繼廣夏竦古文韻六卷詔奬其向學
藏中祕 郭忠恕佩觽集三卷序曰造字之㫖始
[046-36a]
於象形中則止戈反正而省聲正焉四聲之作始
於譬況中則近煙左傳注為殪鄭注而翻語生焉孫炎所作
傳寫之差則五月三豕帝虎魯魚觸類而長實繁
有徒忠恕編汗簡究古文根本 晁氏志薛尚功集鍾鼎篆韻
七卷紹興中元祐中吕大臨所載僅數百字政和中
王楚所傳不過數千字是書所録凡一萬一百二
十有五又王楚集博古圖二十卷吕大臨考古圖
十卷薛尚功鍾鼎欵識二十卷書目崇文目同佩觽三
卷郭忠恕上卷列三科一曰造字二曰四聲三曰傳寫
[046-36b]
中下以四聲分十條古文四聲韻五卷夏竦集前後所
獲古文字凖唐切韻分為四聲


治平類篇 指掌圗


書目類篇四十五卷治平四年司馬光上先是寳元二
年翰林學士丁度言今修集韻増字既多與玊篇不相
參恊請將新韻増入别為類篇詔王洙修纂胡宿范鎮
繼之至是書成凡十四篇目錄一篇每篇分為上中下
[046-37a]
總四十五卷文三萬一千三百一十九重音二萬一千
八百四十六以說文為本 光有切韻指掌圗以三十
六字母總三百八十四聲别為二十圗辨開闔以分輕
重審清濁以訂虚實極五音六律之變分四聲八轉之
異遞用則名音和傍求則名類隔同歸一母則為雙聲
同出一韻則為疊韻同韻而分兩切者謂之慿切同音
而分兩韻者謂之慿韻無字則㸃窠以足之謂之寄聲
韻闕則引鄰以寓之謂之寄韻 劉熙古作切韻拾玉
二篇
[046-37b]


宋朝象類書


書目鄭樵字始連環二卷論字畫音韻象類書十一卷
論文字象類謂獨體為文合體為字文有八象字有六
類八象不至則有假借之文六類不及則有假借之字
又論𣑽書三卷龍龕手鑑四卷遼國統和十五年僧智
光以平上去入為次兼釋中國西竺之書晁氏志三卷契丹僧行均
撰凡二萬六千四百三十字注十六萬三千一百餘字僧智光為之後題云統和十五年丁酉時至道三年也
[046-38a]
鄭樵六書畧曰臣六書證篇實本說文而作凡許氏是
者從之非者違之說文形也以母統子廣韻聲也以子
該母臣舊作象類書總三百三十母為形之主八百七
十子為聲之主合千二百文而成無窮之字說文定五
百四十類為字之母然母能生而子不能生誤以子為
母者二百十類 七音畧曰漢人課籀隷始為字書以
通文字之學江左競風騷始為韻書以通聲音之學然
不識子母失制字之㫖不識七音失立韻之源七音之
韻起自西域流入諸夏華僧定之以三十六為之母重
[046-38b]
輕清濁不失其倫天地萬物之音備於此矣 淳熙隷
釋目録五十卷洪适撰凡碑板二百八十五器二十
七 墨藪十卷許歸與編李氏書目止五卷評書筆勢論皆别出


秦篆譜


祥符中封泰山守臣摹本以獻凡四十餘字宋庠刻于
石大觀中劉跂至絶頂摹之全本復傳考史記本紀大
凡百四十六字而差失者九字為後序謂之泰山秦篆
[046-39a]
譜 隋志小學秦刻石文一卷 鄭端方篆髓六卷字義
一篇


乾道班馬字類


中興書目乾道九年陳天麟撰前漢通用古文韻編五
卷以四聲集之 續目婁機取史漢古字為班馬字類
二卷文心雕龍曰詭異者字體瓌恠也聨邉者半字同
文也重出者同字相犯也單複者字形肥瘠也凡此四
條雖文不必有而體例不無若值而不悟則非精解至
於經典隱曖方册紛綸簡蠧帛裂三寫易字子思弟子
[046-39b]
於穆不似音訛之異也晉之史記三豕渡河文變之謬
也 說文繫傳云蔡邕漢末碩學而云色絲為絶殊不
知絶字系旁為刀刀下為卩又况不及蔡邕者乎呉人
云無口為天有口為呉曽不知呉從兵隨文帝惡隨字
為走乃去之成隋字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殊不知隋
從辵辵安步也而妄去之豈非不學之故 漢之諸儒
比肩立而揚子雲以識字稱韓文公言語妙天下而猶
[046-40a]
自謂畧須識字字亦豈易識哉 桃萊難悟栁卯本同
 凡將急就之文旁行敷落之教 宋沈約慨然思與
天下共識龜圖鳥迹之遺趨髙領妙自謂入神旁通曲
暢律度精宻時有誦郊居賦而擊節稱善獨在雌霓一
語文從字順各識其職 不必有曹憲可以備顧問不
必有揚子雲可以備好奇之訪 師宜八分之巧元常
三體之妙史籀李斯之篆梁鵠孟喜之書 鸞驚之勢
聞於索靖鷹跱之巧顯於蔡邕㳺霧重雲傳敬禮之法
馬頡魚頏表揚泉之賦 一陰一陽交春夏秋冬備而
[046-40b]
萬情生焉一柔一剛交東西南北備而萬形成焉一闢
一翕交平上去入備而萬聲生焉一唱一和交開發收
閉備而萬音成焉呉楚傷於輕淺燕趙傷於重濁秦隴則
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若管之以天地律吕則輕
重淺深清濁之變三十有六而窮矣故字有母止於三
十六也輩出為聲一之唱也故為律而屬天雜比為音
二之和也故為吕而屬地 鄭樵七音畧曰天籟之本
[046-41a]
自成經緯縱有四聲以成經横有七音以成緯皇頡制
字深達此機江左四聲反没其㫖凡為韻書者皆有經
無緯字書眼學韻書耳學眼學以母為主耳學以子為
主母主形子主聲 顔氏家訓曰自春秋標齊言之傳
離騷目楚辭之經後有揚雄著方言其書大備然皆考
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逮鄭玄注六經髙誘解
吕覽淮南許慎造說文劉熈製釋名始有譬况假借以
證音字而古語與今殊别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
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孫叔言創
[046-41b]
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魏髙貴鄉公不解反語
以為怪異自兹厥後音韻鋒出各有土風遞相非笑
文心雕龍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徵
商徵響髙宫羽聲下抗喉矯舌之差攅唇激齒之異廉
肉相准皎然可分凡聲有飛沈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
每舛疊韻雜句而必暌沈則響發而㫁飛則聲颺不還
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韻氣一定故餘聲
[046-42a]
易遣和體抑揚故遺響難契切韻之動勢若轉圎訛音
之作甚於枘方
 玉海卷四十五
[046-4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