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099-1a]


卷九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九十八
            宋 王應麟 撰
 郊祀
封禪


 袁宏曰夫揖遜受終必有至徳於天下征伐革命則
 有大功於萬物是故王者初基則有封禪之事以其
 成功告於神明者也夫東方者萬物之所始山嶽者
 靈氣之所宅故求之物本必於其始取其所通必於
[099-1b]
 其宅崇其壇場則謂之封明其代興則謂之禪然則
 封禪者王者開務之大基也徳不周洽不得擅議斯
 事功不弘濟不得髣髴斯禮曠代一有其道至髙故
 自黄帝堯舜至三代各一得封禪未有中修其禮者
 也夫神道貞一其用不煩天地易簡其禮尚質故藉
 用白茅貴其誠素器用陶匏取其易從然封禪之禮
 簡易可也若夫白函玉牒非天地之性也 文中子
[099-2a]
 曰封禪之費非古也徒以夸天下其秦漢之侈心乎


伏羲黄帝封泰山


管子齊桓公既霸㑹諸侯於葵丘欲封禪管仲曰古者
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有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
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鄭氏曰無懷氏古之王者在伏羲前見莊子服䖍曰
云云在梁父東山名也晉灼曰山在蒙隂縣故城東北下有云云亭虙羲封泰山禪云云
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李竒曰炎帝神農後愚 
按神農即炎帝也分為二妄矣黄帝封泰山禪亭亭服䖍曰山在牟隂晉灼曰地理志鉅
平有亭亭山祠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俈封泰山禪云云堯
[099-2b]
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㑹稽湯
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於社首山名在鉅平南十二里
大戴禮云成王封泰山禪梁父皆受命然後得封禪古之封禪鄗上黍
北里禾所以為盛江淮之間一茅三脊所以為藉東海
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物有不召自至者十有
比目魚謂之鰈比翼鳥謂之鶼 禮記注引孝經説曰封乎泰山考
績燔燎禪乎梁甫刻石紀號 禮記疏引白虎通孔子
[099-3a]
曰三皇禪於繹繹之山五帝禪於亭亭之山三王禪於
梁甫之山 梁許懋謂燧人之前世質民淳安得泥金
檢玉結繩而治安得鐫文告成


黄帝封東泰山


漢郊祀志太初三年公玉帶曰黄帝時雖封泰山然風
后封鉅岐伯令黄帝封東泰山在琅邪朱虚界有小泰山禪几山在朱
合符天子既令設祠具東泰山卑小令祠官禮之不封其後令帶奉祠候神物復還泰山修五年之

[099-3b]
黄帝山川封禪


見羣祀類


周成王封泰山又見上


漢郊祀志周成王封泰山禪於社首注應邵曰山
名在博縣晉灼曰在鉅平南十二里師古曰晉説
是也 大戴禮成王封泰山禪梁父  詩時邁巡
守告祭柴望也箋巡行邦國至於方岳之下而封
武王
[099-4a]


漢武帝封泰山 封禪儀  増修封禪禮中嶽


     靈星祠䄠肅然 䄠石閭 玉牒封禪議對
紀元封元年冬上巡朔方歸甘泉春正月幸緱氏遂東
巡海上夏四月癸夘還登封泰山降坐明堂詔曰朕以
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徳菲薄不明于禮樂故用事八
神遭天地况施著見景象㞕然如有聞聞呼萬嵗震于珍物
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後升䄠肅然山名
新嘉與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
博奉髙蛇丘歴城梁父民田租逋賦貸已除加年七十
[099-4b]
以上孤寡帛人二匹四縣毋出今年筭賜天下民爵一
級女子百户牛酒注孟康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
天封崇也助天之髙也刻石紀號有金䇿石函金泥玉
檢之封焉應劭曰封者壇廣十二丈髙二丈階三等封
於其上示増髙也刻石紀績也立石三丈一作二丈一尺其
詞曰後志注引風俗通云事天以禮立身以義事親以孝育民以
仁四守之内莫不郡縣四夷八蠻咸來貢職與天無極
[099-5a]
人民蕃息天祿永得尚玄酒而爼生魚下禪梁父祀地
主示増廣此古制也武帝封廣丈二尺髙九尺其下有
縢書秘語 郊祀志其來年冬元鼎六年冬上議曰古者先
振兵釋旅然後封禪迺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騎還
祭黄帝橋山釋兵凉如地名上曰吾聞黄帝不死有冡何
也或曰黄帝以仙上天羣臣葬其衣冠既至甘泉為且
用事泰山先類祠泰一師古曰且將也類謂以事類而祭之自得寳鼎上
與公卿諸生議封禪封禪用希曠絶莫知其儀體而羣
儒采封禪尚書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齊人丁公年
[099-5b]
九十餘曰封禪者古不死之名也秦始皇不得上封陛
下必欲上稍上即無風雨遂上封矣上於是迺令諸儒
習射牛草封禪儀索隠曰見應劭漢官儀天子既聞公孫卿及方
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禪皆致怪物與神通欲放黄帝以
接神人蓬萊高世比徳於九皇而頗采儒術以文之羣
儒既已不能辨明封禪事又拘於詩書古文而不敢騁
上為封禪祠器示羣儒或曰不與古同徐偃又曰太常
[099-6a]
諸生行禮不如魯善周霸屬圖封事於是上黜偃霸而
盡罷諸儒弗用二月迺東幸緱氏按武紀元封元年春正月行幸緱氏詔曰
朕用事華山至於中嶽禮登中嶽太室從官在山上聞若有言萬
嵗云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言於是以三百户封太室
奉祠命曰崈髙禁毋伐其山木上因東上泰山泰山草
木未生迺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顛遂東巡海上禮祠八
神齊人之上疏言神怪竒方者以萬數迺益發舡令言
海中神仙者數千人求蓬萊神人公孫卿持節常先行
候名山至東萊言夜見大人長數丈羣臣有言見一老
[099-6b]
父牽狗言吾欲見鉅公鄭氏曰天子也為天下父故曰鉅公師古曰鉅大也已忽
不見上既見大迹未信及羣臣又言老父則大以為仙
人也宿留海上與方士傳車及間使人求神仙以千數
四月還至奉髙上念諸儒及方士言封禪人人殊不經
難施行天子至梁父禮祠地主至乙夘令侍中儒者皮
弁縉紳射牛行事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禮封廣
丈二尺髙九尺其下則玉牒書書秘禮畢天子獨與侍
[099-7a]
中奉車子侯上泰山子侯霍去病子也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
下隂道丙辰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天
子皆親拜見衣上黄而盡用樂焉江淮間一茅三脊為
神藉五色土益雜封縱逺方奇獸飛禽及白雉諸物頗
以加祠兕牛象犀之屬不用皆至泰山然後去封禪祠
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出封中天子從禪還坐明堂羣
臣更上夀下詔改元元封元年語在武紀又曰古者天
子五載一巡狩用事泰山諸侯有朝宿地其令諸侯各
治邸泰山下天子既已封泰山無風雨其秋有星孛于
[099-7b]
東井後十餘日有星孛于三能望氣王朔言候獨見填
星出如瓜食頃復入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
報徳星云元封三年夏旱據改元後又有來年冬郊如是則舉乾封事合見三年當
公孫卿曰黄帝時封則天旱乾封三年言三嵗不雨暴所封之上
令乾也上乃下詔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靈星五
年四月至奉髙修封焉詔曰朕巡荆揚輯江淮物㑹大
海氣㠯合泰山上天見象増修封禪紀云春二月還至泰山増封夏四月
[099-8a]
詔曰云云太初元年冬十月行幸泰山十二月甲子朔旦冬
至祀上帝於明堂後每修封其賛饗曰天増授皇帝泰
元神䇿周而復始皇帝敬拜泰一十二月甲午朔上親
䄠禪同髙里云云其後復還泰山脩五年之禮如前而
加禪祠石閭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言僊人閭
紀太初三年四月還脩封泰山禪石閭其後五年復至泰山脩封紀天漢三
年三月脩封還過祭常山自封泰山後十三嵗而周徧於五
嶽四瀆矣後五年復至泰山脩封東幸琅邪禮日成山
登之罘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又祠神人於交門宫若
[099-8b]
有鄉坐拜者云紀云大始三年二月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四年三月行幸泰山甲
申修封丙戌䄠石閭四月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門宫後五年上復脩封于泰山東
游東萊臨大海紀征和四年正月行幸東萊臨大海三月還幸泰山脩封癸巳䄠石閭
山五年一脩封武帝凡五脩封 兒寛傳上欲議倣古
巡狩封禪事諸儒對者五十餘人未能有所定先是司
馬相如病死有遺書頌功徳言符瑞足以封泰山上奇
其書以問寛對曰享薦之義不著於經以為封禪告成
[099-9a]
合祛天地神祇祗戒精専以接神明緫百官之職各稱
事宜為之節文惟聖王所由制定其當非羣臣之所能
列今將舉大事優游數年使羣臣得人人自盡終莫能
成惟天子建中和之極兼緫條貫金聲而玉振之以順
成天慶垂萬世之基上然之乃自制儀采儒術以文焉
既成將用事拜寛為御史大夫從東封泰山還登明堂
寛上夀曰三代改制屬象相因間者聖統廢絶陛下發
憤合指天地祖立明堂辟雍宗祀泰一六律五聲幽賛
聖意神樂四合各有方象以承嘉祀為萬世則天下幸
[099-9b]
甚將建太元本瑞登告岱宗發祉闓門以候景至癸亥
宗祀日宣重光上元甲子肅雝永享光輝充塞天文粲
然見象日昭報降符應臣寛奉觴再拜上千萬嵗夀制
曰敬舉君之觴太平之世日抱重光謂日有重日也將甫始之辭也太元初厯也本瑞謂白麟
寳鼎之屬也以候景至冬至之景也上元甲子太初元年甲子朔旦冬至也 司馬相如傳
其遺札言封禪事所忠奏焉天子異之相如既卒五嵗
上始祭后土八年遂禮中岳封于泰山至梁父禪肅然
[099-10a]
 東方朔傳朔之文辭有封泰山篇 藝文志禮家有
封禪議對十九篇武帝時漢封禪羣祀三十六篇古封禪
羣祀二十二篇小説家有封禪方説十八篇武帝時 風
俗通岱宗上有金箧玉䇿能知人年夀脩短漢武帝探
䇿得十八因倒讀曰八十果夀長八十 後漢志東萊
黄縣注地道記曰東二百三十里有始皇漢武帝二碑


漢禮登中嶽 太室祠


紀元封元年春正月幸緱氏詔曰用事華山至于中嶽
獲駁麃見夏后啓母石翌日親登崇髙御史乗屬在廟
[099-10b]
旁吏卒咸聞呼萬嵗者三登禮罔不荅其令祠官加増
太室祠禁無伐其草木㠯山下户三百為之奉邑名曰
崇髙獨給祠郊祀志二月東幸緱氏禮登中嶽太室 地理志潁川崇髙
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為中嶽有太室少室山廟古文以為
外方山 後紀永平六年十二月幸陽城遣使者祠中岳
熹平五年四月復崇髙山名為嵩髙山東觀記靈帝使中郎將堂谿典
請雨因上言改崇髙山為嵩髙 魏明帝太和四年八月辛巳以特牛
[099-11a]
祠中嶽 括地志嵩山亦名大室在洛州陽城縣西北
二十三里 嵩髙山記山髙二千八百丈周迴七十五


漢武封禪


史記正義伍緝之征記曰漢武封壇廣丈三尺髙丈尺
下有玉籙書以金銀為鏤封以璽


漢建武封泰山 柴望岱宗 元封舊儀 刻



石文 玉牒 河雒圖記


紀中元元年柔兆執徐之嵗春正月丁卯東巡狩二月己卯幸
[099-11b]
魯進幸太山北海王興齊王石朝于東嶽辛卯柴望岱
宗登封太山甲午禪于梁父注封謂聚土為壇禪謂除地而祭續漢志曰時上御
輦升山即位於壇南北面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三分璽親封之藏玉牒已復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
封石檢畢皇帝再拜禪祭地于梁隂以髙后配羣神從祀焉四月癸酉車駕還宫己
卯大赦天下復嬴博梁父奉髙勿出今年租田芻藁改
年為中元 志建武三十年二月羣臣上言宜封禪泰
山詔書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何事汙七十二
[099-12a]
代之編録不許三十二年正月上齋夜讀河圖㑹昌符
曰赤劉之九㑹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誠善用之
姦偽不萌感此文乃詔中郎將梁松等復案索河雒䜟
文言九世封禪事者松等列奏乃許焉注東觀書曰有司奏河雒圖記
凡三十六事與博士兖等議請親定刻石紀號文太常奏儀乃求元封時封禪故事
議所施用有司奏當方石再累置壇中皆方五尺厚一
尺用玉牒書藏方石牒厚五寸長尺三寸廣五寸有玉
檢又用石檢十枚列於石旁東西各三南北各二皆長
三尺廣一尺厚七寸檢中刻三處深四寸方五寸有葢
[099-12b]
檢用金鏤五周以水銀和金以為泥玉璽一方寸二分
一枚方五寸方石四角又有距石皆再累枚長一尺厚
一尺廣二尺皆在圓壇上其下用距石十八枚皆髙三
尺厚一尺廣二尺如小碑環壇立之去壇三步距石下
皆有石跗入地四尺又用石碑髙九尺廣三尺五寸厚
尺二寸立壇丙地去壇三丈以上以刻書上以用石功
難又欲及二月封故詔松欲因故封石空檢更封而已
[099-13a]
松上疏争之以為登封之禮告功皇天垂後無窮以為
萬民也承天之欽尤宜章明奉圖書之瑞尤宜顯著今
因舊封竄寄玉牒故石下恐非重命之義受命中興宜
當特異以明天意遂使泰山郡及魯趣石工宜取完青
石無必五色以印工不能刻玉牒故用丹漆書之㑹求
得能刻玉者遂書秘刻方石中合容玉牒二月上至奉
注應邵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曰車駕正月二十八日發雒陽宫二月九日到魯十日魯遣宗室諸劉及
孔氏瑕丘丁氏上夀十一日發十二日宿奉髙十五日始齋泰山上石二枚狀博平圓九尺此壇上石也其一
石武帝時用五車不能上因置山下為屋號五車石云云十九日車駕之山雲氣成宫闕百官並見之二十一
[099-13b]
日夕牲時白雲廣一丈遣侍御史與蘭臺令史將工先上山刻石
文曰維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東巡狩至于岱宗
柴望秩于山川班于羣神遂覲東后從臣太尉憙行司
徒事特進髙宻侯禹等漢賔二王之後在位孔子之後
襃成侯序在東后蕃王十二咸來助祭河圖赤伏符曰
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鬬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河圖㑹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則封成合帝
[099-14a]
道孔矩則天文靈出地祗瑞興帝劉之九㑹命岱宗誠
善用之姦偽不萌赤漢徳興九世㑹昌巡岱皆當天地
扶九崇經之常漢大興之道在九世之王封于太山刻
石著記禪于梁父退省考五河圖合古篇曰帝劉之秀
九名之世帝行徳封刻政河圖提劉子曰九世帝方明
聖持衡拒九州平天下雒書甄曜度曰赤三徳昌九世
㑹修符合帝際勉刻封孝經鉤命決曰子誰行赤劉用
帝三建孝九㑹修専兹竭行封岱青河雒命后經䜟所
傳昔在帝堯聰明宻㣲遜與舜庶後裔握機王莽以舅
[099-14b]
后之家三司鼎足冡宰之權勢依托周公霍光輔幼歸
政之義遂以篡叛僣號自立宗廟隳壞社稷喪亡不得
血食十有八年揚徐青三州首亂兵革横行延及荆州
豪傑并兼百里屯聚往往僣號北夷作冦千里無煙無
雞鳴犬吠之聲皇天睠顧皇帝以匹庶受命中興年二
十八載興兵起是以中次誅討十有餘年罪人則斯得
黎庶得居爾田安爾宅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舟輿所
[099-15a]
通人迹所至靡不貢職建明堂立辟雍起靈臺設庠序
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牲一死䞇吏各修職
復于舊典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乾乾日&KR0628不敢
荒寧涉危歴險親巡黎元恭肅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
古聦允明恕皇帝惟慎河圖洛書正文是月辛卯柴登
封泰山甲午禪于梁隂以承靈瑞以為兆民永兹一宇
垂于後昆百寮從臣郡守師尹咸蒙祉福永永無極秦
相李斯燔詩書樂崩禮壞建武元年已前文書散亡舊
典不具不能明經文以章句細㣲相况八十一卷明者
[099-15b]
為驗又其十卷皆不昭晢後有聖人正失誤刻石記班固
典引曰作者七十有四人注古封禪七十二君加以二漢二十二日辛卯晨燎祭天
於泰山下南方羣神皆從用樂如南郊諸王王者後二
公孔子後襃成君皆助祭事畢將升封或曰泰山雖已
從食於柴祭今親升告功宜有禮祭於是使謁者以一
特牲於常祠泰山處告祠泰山如親耕貙劉先祠先農
先虞故事至食時御輦升山日出後到山上更衣早餔
[099-16a]
時即位于壇北面羣臣以次陳後西上畢位升壇注虎賁陛
㦸臺下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二分璽親封之訖太
常命人發壇上石尚書令藏玉牒已復石覆訖尚書令
以五寸印封石檢論衡曰光武升封天晏然無雲太平之應也事畢皇帝再
拜羣臣稱萬嵗注音動山谷有氣屬天命人立所刻石乃復道下
注封禪儀曰封畢明日上夀暮宿奉髙三十里明日發至梁甫九十里夕牲二十五日甲午
禪祭地于梁隂以髙后配山川羣神從如元始中北郊
故事注封禪儀曰功效如彼天應如此羣臣上夀國家不聴四月己卯大赦天下
以建武三十二年為中元元年復博奉髙嬴勿出元年
[099-16b]
租芻藁以吉日刻玉牒書函藏金匱璽印封之乙酉使
太尉行事以特吿至髙廟乃奉匱藏于廟室西壁石室
髙主室之下 張純傳建武三十年奏上宜封禪曰自
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禪以告成功焉書曰嵗
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柴則封禪之義也陛下受中興
之命平海内之亂黎元安寧夷狄慕義今攝提之嵗蒼
龍甲寅太嵗在寅曰攝提格建武三十年嵗在甲寅年徳在東宫宜及嘉時
[099-17a]
以二月東巡狩封于岱宗中元元年帝乃東巡岱宗以
純視御史大夫從并上元封舊儀及刻石文 趙熹傳
建武三十年上言封禪正三雍之禮中元元年從封泰
山 紀章帝元和二年二月辛未幸泰山柴告岱宗有
黄鵠三十從西南來經祠壇上東北過于宫屋安帝延
光三年二月辛卯幸太山柴告岱宗志元和二年二月至泰山修光武山
南壇兆辛未柴祭天地羣神如故事延光三年上東巡狩至泰山柴祭如元和二年故事 魏明帝
使髙堂隆草封禪儀卒不行 晉太康元年九月庚寅
衛瓘等奏封禪不許
[099-17b]


漢封禪儀記  紀號石泰山銅物日觀玉盤 玉龜 


後志注應劭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曰建武三十二年
車駕正月二十八日發雒陽宫二月九日到魯遣守謁
者郭堅伯將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魯遣宗室諸劉
及孔氏瑕丘丁氏上夀受賜皆詣孔氏宅賜酒肉十二
日宿奉髙十五日始齋馬第伯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
山虞觀祭山壇及故明堂宫觀治石石二枚狀博平圓
[099-18a]
九尺此壇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時石也時用五車不能
上因置山下為屋號五車石四維距石四枚檢石十枚
紀號石髙一丈二尺廣三尺厚尺二寸名曰立石一枚
刻文字紀功徳是朝上山晡後到天門郭使者得銅物
銅物狀如鍾又方柄有孔莫能識疑封禪具也得之者
汝南召陵人姓楊名通東上一里餘得木甲木甲者武
帝時神也東北百餘步得封所秦始皇立石及闕在南
方漢武在其北東山名曰日觀日觀者雞一鳴時見日
始欲出長三丈所秦觀望見長安呉觀望見㑹稽周觀
[099-18b]
望見齊西北有石室壇南有玉盤中有玉龜山南神泉
飲之清美 郭璞注山海經曰泰山從山下至頭四十
八里二百步 魏志太和中蔣濟上疏宜遵古封禪使
高堂隆撰其禮儀 北史魏收傳試為封禪書下筆便
就文將千言 梁書許懋傳時有請㑹稽封禪者武帝
因集儒學士草封禪儀將行焉懋建議獨以為不可帝
嘉納焉
[099-19a]


隋封禪圖


隋書開皇九年平陳咸願登封七月丙午詔禁絶
州刺史薛胄遣博士登泰山觀古跡撰封禪圖及儀上
十四年百官固請命牛弘辛彦之等撰定儀注十
五年春幸兖州次岱嶽為壇如南郊服兖冕備法駕行
禮遂詣青帝壇而祭未嘗升山也唐志


唐貞觀封禪禮 儀注


志太宗已平突厥年榖屢豐羣臣請封泰山太宗初頗
非之已而遣杜正倫行泰山上七十二君壇迹㑹要貞觀初羣
[099-19b]
臣屢請魏徴以為不可六年太宗問禮官兩漢封禪儀注遣杜正倫行泰山上至十一年始議封禪乃命
顔師古魏徴等集名儒博士議於是房玄齡魏證楊師
道博采衆議奏之上其議曰為壇泰山下祀昊天上帝
玉牒玉檢玉䇿四已祀而歸格于廟盛以金匱繩以金
繩封以金泥印以受命璽而玉牒藏於山又為告至壇
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遂著于禮 顔師古傳帝將有
事泰山詔公卿博士雜定其儀而論者争為異端師古
[099-20a]
奏臣撰封禪儀注書在十一年于時諸儒謂為適中於
是以付有司多從其説㑹要十一年師古奏議曰今請祭於山下封於山上云云十三
年房玄齡等遂采師古之議附于新禮以為定式二十一年詔以來年有事泰山八月以河北大水而止
實録貞觀五年正月朝集使趙郡王孝恭等請封禪手
詔不許十二月己亥朝集使表請帝曰未遑六年百僚
又請不許十一年帝將有事封禪國子博士劉伯莊等
皆上封禪事言新禮簡略勑名儒及顔師古朱子奢參
議得失議者數十家遞相駁難不決於是玄齡徴師道
采衆議以為永式十四年十月甲戌趙王元景等表請
[099-20b]
壬辰詔從之通鑑十四年十一月丙子百官表請許之更命諸儒詳定儀注十五年三
月庚辰肅州言所部川原遍生芝草先是百僚及雍州
父老詣朝堂表請四月辛卯朔詔以來嵗二月有事于
泰山紀同詔太常卿韋挺為檢校封禪大使禮部侍郎令
孤徳棻副焉秘書少監顔師古奏臣撰禮書在十一年
春詔公卿定可否多從師古之禮六月己酉有星孛太
㣲宫辛亥起居郎褚遂良進曰行至洛陽彗星輒見或
[099-21a]
有未允合者丙辰停封泰山紀同二十年十一月司徒無
忌等表請十二月己丑又請詔有司議方石圜壇之制
草封禪射牛之禮脩造羽儀輦輅送洛陽宫二十一年
正月丁酉詔以二十二載仲春有事泰山司空玄齡等
議社首去泰山五里是周家禪處請禪社首八月壬戌
停 謝偃傳貞觀間獻玉牒真紀勸登封  藝文志令
狐徳棻皇帝封禪儀六卷儀注類


唐髙宗封泰山 封禪碑  録 舞鶴萬嵗景


[099-21b]
雲臺


紀髙宗麟徳二年十月丁卯如泰山乾封元年即麟徳三年
正月戊辰封于泰山庚午禪于社首以皇后為亞獻壬
申大赦改元賜文武官勲爵民年八十以上版授下州
刺史司馬縣令婦人郡縣君七十以上至八十賜古爵
一級民酺七日免所過今年租賦給復齊州一年半兖
州二年 通鑑顯慶四年六月㑹要二十四日許敬宗議封禪
儀己巳請以髙祖太宗俱配昊天上帝太穆文徳二后俱
[099-22a]
配皇地祇麟徳元年七月丁未朔詔以三年正月有事
岱宗云云 㑹要乾封元年正月封禪禮畢上謂羣臣
曰升中大禮不行數千年近代帝王雖稱封禪其間事
實不同或為求仙克禋或以巡游望拜近隋朝喪亂髙
祖發跡晉陽撥亂反正先朝躬擐甲胄賛成大業朕丕
承大厯十有七年躬親展禮褒賛先功情在歸功志非
為己大禮既畢深以慰懷公等休戚是同故應共有此
慶欲與公宴飲盡歡縱酒設樂羣臣及諸岳牧競來上
夀起舞日宴方止 禮志髙宗乾封元年封泰山為圓
[099-22b]
壇山南四里如圓丘三壝壇飾以青四方如其色號封
祀壇玉䇿三刻而金文玉匱一以藏上帝之册金匱二
以藏配帝之册纒以金繩五周金泥玉璽石䃭古禫反
容玉匱䃭纒以金繩五周封以石泥又為壇於山上廣
五丈髙九尺四出陛一壝號登封壇玉牒玉檢石䃭石
距玉匱石檢皆如之為降禪壇於社首山上八隅一成
八陛如方丘三壝上飾以黄四方如其色其餘皆如登
[099-23a]
封其儀畧定㑹要麟徳二年十月十四日有司進儀注云云而天子詔曰古今
之制文質不同今禪以玉牒金繩而瓦尊匏爵秸席宜
改從文於是昊天上帝褥以蒼地祇褥以黄配褥皆以
紫而尊爵亦更焉是嵗正月戊辰朔天子祀昊天上帝于山
下之封祀壇以髙祖太宗配如圓丘之禮親封玉册置
石䃭聚五色土封之徑一丈二尺髙尺已事升山明日
又封玉册于登封壇舊紀己巳帝升山行封禪之禮又明日庚午祀皇地
祇于社首山之降禪壇如方丘之禮以太穆皇后文徳
皇后配而皇后武氏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率
[099-23b]
六宫以登其帷帟皆錦繡羣臣瞻望多竊笑之又明日
御朝覲壇以朝羣臣如元日之禮舊紀壬申御朝覲壇受朝賀改元大赦
乃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之碑名封祀壇曰舞鶴臺登封
壇曰萬嵗臺降禪壇曰景雲臺以紀瑞焉舊紀癸酉燕羣臣陳九部
樂丙戌發泰山辛夘至曲阜贈孔子太師以少牢祭 車鼻可汗傳髙宗既遣髙
偘擒車鼻可汗裂其地為郡縣以酋長為都督刺史帝
封禪都督葛邏禄叱利等三十餘人皆從至泰山下已
[099-24a]
封請勒名於封禪碑云㑹要突厥于闐等十一蕃長扈從 髙麗傳髙
麗王髙藏遣子男福從封泰山 流鬼傳有儋罪者麟
徳中酋長來朝從封泰山 金石録唐登封紀號文髙
宗撰并行書飛白書額乾封元年二月 杜光庭靈驗
記天皇東封鶴集其壇使諸州為老氏築宫號以白鶴


唐開元封泰山 封禪儀注 東封記 圖



封禪壇頌 紀泰山銘 封禪録 朝覲碑



頌 圓臺 方壇 玉牒


紀開元十三年銘序曰宅帝位十有四載十月辛酉如兖州庚午次
[099-24b]
濮州賜河南北五百里内父老帛十一月丙戌至泰山下丁亥於行宫致齋
十一月庚寅封于泰山辛卯禪于社首山壬辰大赦賜
文武官階勲爵諸蕃酋長來㑹者一官免兖州租二嵗
賜天下酺七日 㑹要開元十二年閏十二月辛酉
官上表請封岳手詔不從於是甲子侍中源乾曜中書
令張説上言曰自古受命居大寳者必登崇髙丘行封
禪之禮髙宗因文武之業盛岱亭之禮方䇿所記虞夏
[099-25a]
同風陛下即位十有四載創九廟禮二郊睦九族友兄
弟天平地成人和嵗稔可以拜於神明矣從之丁夘
三年四月乙丑撫州三脊茅生八月己未詔張説徐堅
韋縚等於集賢院刋撰東封儀注十一月九日己丑
南至上備法駕登山十日庚寅祀昊天上帝于封臺之
前壇以神堯配享禮畢還齋宫慶雲隨馬祥風繞輅張
説等蹈舞拜賀十一日辛夘祀享地祇於社首之泰折
壇以睿宗配享初畢至岳西大風裂幕折柱張説昌言
海神來迎至升壇休氣四塞登歌奏樂有祥風自南而
[099-25b]
至絲竹之聲飄若天外及禪社首五色雲見日重輪十
二日壬辰上御朝覲之帳殿朝羣臣大赦天下上製紀
泰山銘親札勒於山頂之石中書令張説撰封祀壇頌
侍中源乾曜撰禪社首壇頌禮部尚書蘇頲撰朝覲壇
頌以紀聖徳 禮樂志開元十二年四方治定嵗屢豐
稔羣臣多言封禪中書令張説又固請乃下制以十三
年有事泰山於是説與徐堅韋縚康子元侯行果刋定
[099-26a]
儀注立圓臺於山上廣五丈髙九尺土色各依其方又
於圓臺上起方壇廣一丈二尺髙九尺四面為一階又
積柴為燎壇為圓壇於山下三成十三階如圓丘之制
又為玉册石匱石䃭如髙宗之制上問前代何為秘玉
牒賀知章曰玉牒以通意於天前代或祈長年希神仙
㫖尚㣲宻故外莫知帝曰朕今為民祈福無一秘請即
出玉牒示百僚其辭曰有唐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啟李氏運興土徳髙祖太宗受
命立極髙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紹復繼體不定上帝眷佑錫臣忠武底綏内難推戴聖父恭承大寳十有三
年敬若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謝成于天子孫百禄蒼生受福乃祀昊天上帝於山
[099-26b]
上壇以髙祖配祀五帝以下諸神於山下其祀禮皆如
圓丘大駕所經及告至問百年朝覲皆如巡狩之禮
列傳張説為中書令倡封禪議受詔與諸儒草儀及登
封還詔説撰登封壇頌刻之泰山 蘇頲從封泰山頌
朝覲壇世咨其文 裴光庭玄宗有事岱宗中書令張
説以天子東巡京師空虚恐夷狄乗間竊發議欲加兵
守邊召光庭與謀曰封禪所以告成功也成功者徳無
[099-27a]
不被人無不安萬國無不懷今將告成而懼夷狄非昭
徳也大興力役用備不虞非安人也方謀㑹同而阻戎
心非懷逺也此三者名實乖矣且諸蕃突厥為大䞇幣
往來願修和好若遣一使召大臣使赴行在必欣然應
命突厥受詔則諸蕃君長必相率而來我偃旗息鼓不
復事矣説曰善吾所不及因奏用其䇿突厥果遣使來
朝 契丹天子封禪其酋長邵固與諸蕃長皆從行在
 韋述為起居舍人開元十三年從封泰山奏東封記
一卷詔褒美賜絹五十 劉晏玄宗封泰山晏始八嵗獻
[099-27b]
頌行在 李邕帝封泰山還見帝汴州詔獻辭賦 吕
向玄宗自為文勒石西嶽詔向為鐫勒使 梁昇卿工
八分書東封朝覲碑為時絶筆 㑹要開元十三年詔
康子元注解東封儀注以進 金石録紀泰山銘明皇
撰并八分書開元十四年九月 通典載紀泰山銘曰
欽若祀典丕承永命至誠動天福我萬姓道在觀政名
非從欲銘心絶巖播告羣岳 張説頌曰泰山升中建
[099-28a]
號惟七十而有五我髙宗六之而今七矣天壇三襲辰
陛十二咸秩衆靈列坐有次出天門臨日觀赤霄可接
白雲在下 蘇頲頌曰十四年考虞氏嵗巡之嵗諷周
王時邁之什十月辛酉步自有洛十一月丙戌帳殿齋
於岳趾云云 藝文志儀注類孟利貞封禪録十卷裴
守真神岳封禪儀注十卷韋述東封記一卷 劉禹錫
進開元東封圖表臣謹按開元十三年玄宗以天下太
平登封東岳聲明文物振耀古今伏惟陛下丕承景光
再闡鴻業祖宗盛事紹復有期臣所以編成此圖輒敢
[099-28b]
上獻至於繢畫躬自指揮證史氏之文纂禮容之要山
川氣象悉擬真形羽衛威儀咸稽故實劉禹錫為裴相公進東封圖狀
 韓愈勸憲宗紀泰山之封鏤白玉之牒


祥符封禪 儀注 頌圖 記録 含光殿大


    宴朝元殿受册
太平興國九年四月甲午詔有事于泰山丙申定封禪
儀六月壬寅有詔寢罷大中祥符元年舊編云二年三月甲
[099-29a]
戌兖州父老詣闕上表請東封壬午文武百官宰臣王
旦等繼請時天書降左承天門正月乙丑四月甲午下詔以
今年十月有事於泰山乙未以王旦為大禮使王欽若
為禮儀使馮拯為儀仗使陳堯叟為鹵簿使趙安仁為
橋道頓遞使建本謂乙未王欽若趙安仁為泰山封禪經度制置使實録丙申命五使丁酉鑄 
五使及計度制置使印命翰林學士晁逈李宗諤楊億龍圖閣學
士杜鎬待制陳彭年與太常禮院詳定儀注丙午詔於
京城擇地依道教建宫以昭應為名辛亥太子中舍夏
侯晟上漢武帝封禪圖繢金匱玉匱石䃭石距之狀有
[099-29b]
注釋甲寅命宰臣王旦撰封祀壇頌王欽若撰社首壇
頌陳堯叟撰朝覲壇頌五月乙亥太常丞王曉上前代
封禪雜録丁丑詳定所言封禪畢御朝覲壇諸州所貢
方物陳列如元正之儀戊寅太常博士劉炳上封禪禮
儀集辛巳對王旦等於龍圖閣出封禪壇圖示之丁亥
翰林學士晁逈等上封祀社首壇樂章八首六月壬辰
詳定所上封禪儀注上覽之曰此儀乆廢非典禮具備
[099-30a]
豈為盡美即手札疑互凡十七事令與五使參議釐正
而行之壬子詳定所言准詔㫖取封禪之義易樂章之
名望改酌獻昊天上帝禧安之樂皇地祗禪安皇帝飲
福祺安丁巳詳定所上封禪儀注四卷詔付有司八月
甲辰令禮官晁逈以下習儀都亭驛八月己酉王欽若
獻芝草召輔臣同閲之九月戊午朔岳州上三脊茅己
未詔告太廟日以芝草嘉禾瑞木列于天書輦前及陳
於六室庚申皇城使劉承珪詣便殿上新制天書法物
有鶴十四就舞於庭甲子扶侍使等奉天書升玉輅赴
[099-30b]
太廟幄殿車駕詣酌獻奠告六室是日有黄雲迎日若
橋梁狀五色雲如錦錢惟演黄宗旦宋綬劉筠邵煥晏
殊以靈瑞紛集咸上賛頌以美盛徳庚辰趙安仁獻芝
草乙酉上躬習封禪儀于崇徳殿十月辛卯上御大輦
發京師丁未備法駕入乾封縣奉髙宫戊申上齋于穆
清殿己酉五色雲覆嶽頂上與羣臣登嶽亭望之名亭
曰瑞雲一本云有黄白雲如幢葢龍鳯狀起太平頂命輔臣後亭焚香再拜雲變五色後有雲如橋梁
[099-31a]
紫雲覆之乆而不散遂名其亭張知白請以泰山瑞繪圖秘府傳示不
朽王欽若等獻泰山芝草詔令封禪日列于天書輦前
庚戌上服通天冠乗金輅備法駕至門幄次乗步輦以
登天氣温和纎塵不動辛亥享昊天上帝於山上圜臺
奉太祖太宗並配命羣臣享五方帝諸神於山下封祀
壇帝服玄衮升圜壇奠獻飲福攝中書令王旦跪稱天
賜皇帝太一神册周而復始永綏兆人三獻畢封金匱
王旦置於石䃭攝太尉馮拯奉金匱以降將作監領徒
封䃭帝復登圜臺閱視訖還御幄宰臣率從官稱賀上
[099-31b]
還御幄攝司天監王欽元跪奏慶雲繞壇月有黄輝于
時星斗輝燦祥風肅然法駕降山百官奉迎傳呼萬嵗
震動山谷日有冠戴黄氣紛郁壬子禪祭皇地祇於社
首奉天書升壇以太祖太宗配天㝢澄霽紫氣蒙壇黄
光如星繞天書匣封玉册石䃭並同封祀之禮法駕還
奉髙宫日重輪五色雲見鼓吹振作觀者塞路詔改上
泰山奉髙宫曰㑹真宫癸丑有司設仗衛宫懸于朝覲
[099-32a]
壇下上被衮冕御壇上之夀昌殿受朝賀諸州貢奉使
僧道父老蠻夷大㑹各陳方物于下御製慶成詩大赦
天下文武官遞進官勲一本云二十六日癸丑宴百官于穆清殿又宴近臣及父老於
 殿門賜父老茶帛時服明年五月戊午内出御製書登泰山謝天書述二聖功徳銘示宰相命内侍賫付泰
山刻之十一月戊午朔幸曲阜謁文宣王廟行酌獻之禮
親製賛令刻石廟中丁丑車駕至自泰山上御乾元樓
召近臣觀衛士甲馬還營乙酉大宴含光殿勞旋也十
二月辛卯御朝元殿受册尊號壬辰龍圖待制陳彭年
請自天書降後至上尊號以前制敕章奏儀注特召臣
[099-32b]
寮二三人編録丁酉内出泰山封祀上尊酒及玉女白
龍王母池水新醴泉賜輔臣二年五月壬戌知兖州朱
巽言泰山修封畢詔奬之圜臺増髙一丈五尺又増社
首壇髙一丈六尺並廣五十尺云七月丁卯王旦欽若
上封祀社首壇頌甲戌陳堯叟上朝覲壇頌三年四月
王旦等奉詔撰封禪頌成甲戌並加尚書又為大中祥
符封禪記詔李宗諤丁謂戚綸與陳彭年撰録自天書降至脩
[099-33a]
封畢三年十月庚申書成凡五十卷帝自製序目録二卷
藏秘閣賜謂等器幣 晁逈而下獻賦頌歌詩以紀盛
徳者三十四人 王旦表云自唐室中微皇綱不振洎
四方之叛亂迨五代之陵夷盛徳之事未遑振舉國家
接千載之統宅九州之中藝祖以揖遜開基太宗以文
明闡化允屬重熈之運茂宣善繼之猷 漢武獲汾鼎
之瑞乃議升中世祖閱河圖之文是思紀號髙宗以六
合全盛詔蹕時巡明皇以累年太平封巒展禮莫不以
懿文之業成神武之績著雅頌之聲作珍奇之貺集然
[099-33b]
後納羣臣率籲之請遵哲王順考之規 肆覲東后事
載於虞書陟其髙山美溢於周頌升中於天者經籍之
攸紀勒功於嶽者八九之所同在昔哲王率循斯道昔
西漢陳師鞠旅以事朔方之循而真宗再御戎衣五兵
已戢東京垂精游神以徯元符之至而真宗親受乾文
萬國咸規以天下未一為念則真宗之時際天所覆無
不州縣矣以邊鄙未寧為念則真宗之時鼓卧戎亭燧
[099-34a]
息烽火矣以嵗靡豐穰為念則真宗之時民物富庶海
内阜安八路連稔米斗至七八錢其可謂豐穰也以政
猶堙鬱為念則真宗之時禮樂交修憲章大備建中和
之極流懿鑠之義其可謂得宜也於是採夷吾之舊説
詢相如之往議鳴鑾日觀按蹕魯郊陳金石以奏音執
籩豆而享帝對越穹昊嚴配祖宗神光焜燿下燭於柴
壇白雲紛綸上浮於玉檢 考圜壇泰折之制陳五玉
六器之容用事介丘告禪社首肆覲東后受計明堂
政和五年十一月李陞進登封告成録一百卷
[099-34b]


祥符封禪樂章詳見樂舞類


元年四月戊戌詳定所言封禪用樂章八首命學士院
撰五月丁亥晁逈上之六月丙午上奉天書入太廟升
泰山圜臺社首山登歌瑞文曲樂章二首壬子易樂章
之名為封安禪安祺安十月甲午判太常李宗諤上圜
臺登歌亞終獻樂章二首 太宗時田錫上封禪書謂
宜崇檢玉之禮以答天意
[099-35a]


祥符封禪朝覲壇圖 祥瑞圖 天書儀仗圖


二年十二月辛丑三司使丁謂翰林學士李宗諤等上
泰山登封社首山降禪朝覲壇圖三祥瑞圖百五十二
昭宣使劉承珪义上天書儀仗圖一列于滋福殿召宗
室輔臣刺史以上觀焉三年正月丁丑内出封禪三壇
及祥瑞圖於朝堂示百官從御史中丞王嗣宗之請也
 王欽若著五嶽廣聞記


漢武封禪圖


大中祥符初夏侯晟上漢武封禪圖繢金匱玉匱石䃭
[099-35b]
石距之狀咸有注釋上覽而善之 陳堯叟受詔撰朝
覲壇碑獻封禪聖製頌上作荅之 太宗時宋白知兖
州召還泰山有唐玄宗刻銘白摹本以獻且述承平東
人望幸之意 公羊傳天子有事于泰山諸侯皆從泰
山之下諸侯皆有湯沐之邑焉注禮四井為邑邑方二
里東方二州四百二十國凡為邑廣四十里袤四十二
里取足舍止共稾榖而已 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疏
[099-36a]
白虎通云増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甫之基以報地或
曰封者金泥銀繩或曰石泥金繩封之印璽  馬第伯
封禪儀記曰是朝上山仰望天關如從谷底仰觀抗峰
其為高也如視浮雲其峻也石璧窅窱如無道徑遥望
其人或為白石或雪久之乃知是人也仰視巖石松木
鬰鬰蒼蒼若在雲中俛視谿谷碌碌不可見丈尺遂至
天門之下仰視天門窔遼如從穴中視天 書正義韓詩
外傳稱古封太山禪梁甫者萬餘人仲尼觀焉不能盡
識又管子書古之封太山者七十二家夷吾所識十二
[099-36b]
而已其登封者皆刻石紀號通典載晉太康郡國志秦立石頌徳文 史
記正義道書福地記云泰山高四千九百丈二尺周迴
二千里括地志梁父山在兖州泗水縣北八十里西接
徂來山肅然山在博城縣東六十里晉太康地志云肅
然山太山趾東北名也 秦儒生議曰古者封禪為蒲
車掃地而祠席用苴稭 劉歆曰若立辟雍封禪之儀
則幽冥莫知其原 唐顔師古議昔在元封兒寛專輔
[099-37a]
其决逮乎建武梁松獨尸其事搢紳雜議不知所裁
隋志自古帝王之興皆禀五精之氣每易姓而起以致太
平必封乎太山所以告成功也封訖而禪乎梁甫梁甫
者太山之支山卑下者也能以其道配成高徳故禪乎
梁甫亦以告太平也封禪者高厚之謂也天以高為尊
地以厚為徳增太山之高以報天也厚梁甫之基以報
地也明天之所命功成可就有益於天地若天地之更
高厚云 唐志文中子曰封禪非古也其秦漢之侈心
乎葢其曠世不常行而於禮無所本故自漢以來儒生
[099-37b]
學官論議不同而至於不能决則出於時君率意而行之
爾 大舜巡岳顯乎虞典成康封禪聞之樂緯 易著
觀民省方禮有升中于天詩頌陟其高山 鳴鑾日觀
勒牒仙閭 容成諏日 乾册丹篆河圗紫文 召萬
玉以警途詔八神而弭䇿 詔蹕梁父張樂介丘 榮
鏡六合對越三神
 玉海卷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