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112-1a]


卷一百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十一
            宋 王應麟 撰
 學校
學校 上辟雍


 古者聖王設學校以教民由家及國大小有序民無
 不入其中而受學焉所以教之之具則因其天賦之
 秉彝為之品節以開導而勸勉之學之既成又興其
 賢能寘之列位此先王學校之官所以為政事之本
[112-1b]
 道徳之歸不可一日廢也後世學校之設雖不異乎
 先王之時然其教與學皆忘本逐末懷利去義無復
 先王之意名雖在而實不舉遂以學校為虛文而無
 與於道徳政理之實


五帝成均見後


文王世子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學曰成均則虞庠近
是也疏春秋繁露云成均為五帝之學 大司樂疏堯已上當代學亦
[112-2a]
各有名無文可知但五帝總名成均當代則各有别稱
謂若三代天子學總名曰辟雍當代各有異名也 三
禮義宗自虞以上其名及制典籍所不詳


虞上庠 下庠 周虞庠 魯米廩


王制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周人養國
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注學名異
者四代相變或上西或上東或貴在國或貴在郊上庠
右學大學也在西郊以虞殷併言下庠左學小學也在國中
王宫之東庠之言養也周之小學為有虞氏之庠制是
[112-2b]
以名庠云其立鄉學亦如之疏以學教孝悌之處於中
養老虞殷尚質貴取物成故大學在西小學在東周小
學為庠制者庠則後有室前有堂若夏后氏之序及周
之學所在序者皆與庠制同其州黨之序則歇前而已
序則豫也鄉學亦為庠制耆老皆朝於庠是也 養老
虞以燕禮皇而祭深衣而養老 文王世子書在上庠
 祭義注四學謂周四郊之虞庠 明堂位米廩有虞
[112-3a]
氏之庠也庠者言詳也於是以攷禮詳事也魯謂之米
廩虞帝尚孝魯以藏粢盛之委焉 虞書䕫命汝典樂敎
胄子 北史邢劭曰二黌兩學盛自虞殷養黄髮而詢
哲言育青衿而敷典教 三禮義宗虞氏之學名庠庠養
也所以養國之子弟使成雋徳虞殷貴在近郊故大學
在西教學之道貴在成徳西方成就之鄉周制但西郊
置虞庠小學而已 禮司几筵疏大射在虞庠 二典
未有學字而先有教字
[112-3b]
夏東序 西序 夏校


王制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注東序亦
大學在國中王宫之東西序亦小學也在西郊疏夏周
貴文取積漸長養故大學在東小學在西西序在西郊
周立小學於西郊是也 養老夏以饗禮收而祭燕衣
而養老 月令仲春注将舞必釋菜於先師以禮之夏
小正曰丁亥萬用入學 文王世子學干戈羽籥於東
序疏周立三代之學謂立虞夏殷學也虞之學制在國
[112-4a]
兼在西郊郊則周之小學也夏殷之學亦在國鄭注儀
禮云周立四代之學於國合周家為言耳夏后氏之學
在上庠即周之大學為夏之制也 明堂位序夏后氏
之序也注次序王事也 孟子夏曰校校者教也 漢
儒林傳夏曰校 鄉飲酒疏虞之庠周以為鄉學夏之
序周以為州黨之學夏序有室周州黨序無室 三禮
義宗夏學名序者次序先王之道而學之夏周貴在於
國故大學在東教國子弟使之長益東方陽位有生長
之道故貴在宫之左周又以夏序為六遂之學夏殷謂
[112-4b]
之秀士周禮謂之賢能


殷右學 左學 瞽宗 小學 大學 殷序


    殷庠 辟廱
王制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注右學大學
在西郊左學小學也在國中王宫之東疏殷尚質貴取
物成故大學在西周大學在國之西郊鄭駮異義云三
靈一雍在郊者熊氏云文王之時猶從殷禮故辟廱大
[112-5a]
學在郊劉氏以為周之小學為辟廱在郊 養老殷以
食禮冔而祭縞衣而養老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注
國國中小學在王宫之左學大學也在郊小學在國中
大學在郊此殷制明矣疏貴右而賤左小學在國中左
也大學在郊右也與殷同 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
學在公宫南之左大學在郊注此殷之制天子曰辟廱明和天下
諸侯曰頖宫班政教尊卑異名注此小學大學殷之制疏左學
小右學大故知殷制 樂正崇四術注尚書傳曰年十
五始入小學十八入大學 文王世子禮在瞽宗 明
[112-5b]
堂位瞽宗殷學也注樂師瞽矇之所宗也古者有道徳
者使教焉樂祖於此祭之 孟子殷曰序序者射也
漢儒林傳太常臧等議曰三代之道鄉里有教夏曰校
殷曰庠周曰序建首善自京師始 三禮義宗殷學為瞽宗者
宗尊也瞽無見之稱譬童蒙無有所識又樂官也武王
之時猶從殷法立學故小學在東左射貍首小學右射騶
大學自殷以前王者之學無辟廱頖宫之名 詩疏王
[112-6a]
制以殷之辟廱與大學為一


周四學 小學 五學 中學 三代學 四



代學 周庠 鄉學 東膠 虞庠 大學



周序 東絿


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也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春
夏學干戈干戈之舞象武也用動作之時學之秋冬學羽籥羽籥之舞象文也用安靜
之時學之皆於東序正義皆年二十入大學者小樂正學干小樂正樂官也大胥
贊之籥師學戈籥師丞贊之四人皆樂官之屬胥鼓南或云二南也南
夷之樂也胥掌夷樂春誦夏弦 誦謂歌樂也弦謂以絲播詩樂語有六誦居一樂音有八弦居一
[112-6b]
大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書典書者
詔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注陽用事則學聲隂用事則
學事周立三代之學學書於有虞氏之學典謨之教所
由興也學舞於夏后氏之學文武中也學禮樂於殷之
學功成治定與已同也疏云周立虞夏殷學學書於虞
氏之學虞書有典有謨故就其學中而教之則周之小
學也夏后氏上受舜禪是文下有湯武是武以此二者
[112-7a]
之間故云文武中以兼有文武舞也學禮於殷學以革
命相似案下養老於東序是周之大學夏東序也王制
養老於虞庠是周之小學虞庠也 凡祭與養老乞言
合語之禮皆小樂正詔之於東序合語謂鄉射飲酒大射燕射之屬
樂正學舞干戚語説命乞言皆大樂正授數篇數疏小樂正教威
儀事淺大樂正教義理事深大司成論説在東序大司成司徒之屬師氏也疏書傳大
夫為父師周禮師氏中大夫凡侍坐於大司成者逺近間三席可以
問終則負牆列事未盡不問注席之制廣三尺三寸三分所謂函丈凡大
合樂必遂養老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徳進
[112-7b]
或以事舉或以言揚注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諸司馬曰進士謂此矣曲藝皆
誓之以待又語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以其序謂之郊
人逺之於成均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及取爵於上尊也注董仲舒曰五
帝名大學曰成均則虞庠近是也天子飲酒於虞庠則郊人亦得酌於上尊以相旅始立學者既
立釁器用幣然後釋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儐于東序一
獻無介語可也言乃退謂得立三代之學者釋菜於虞庠則儐賔于東序魯之學有米廩東序
疏語于郊西郊也周以虞庠為小學在西郊今天子親
[112-8a]
視學於西郊考課論説成均則虞庠也上尊堂上之酒
尊天子於成均之内飲酒以恩澤被及於此郊人郊人
雖賤亦得取爵於堂上之尊以相旅也所以榮之董仲
舒為春秋繁露云成均為五帝之學虞庠是舜學以無
正文故云近是釁器以下皆據諸侯之禮諸侯得有夏
之東序謂諸侯有功徳者得立三代學若魯之比東序
與虞庠相對東序在東虞庠在西既退儐于東序明釋
菜在於虞庠皇氏云尋常視學則養老於東膠若始立
學則養老於東序以為周立三代之學又立周之大學
[112-8b]
於東謂之東膠立小學於西郊謂之虞庠 行一物而
三善皆得者惟世子而已其齒於學之謂也故世子齒
於學國人觀之曰将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曰有父在
則禮然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将君我而與我
齒讓何也曰有君在則禮然然而衆著於君臣之義也
其三曰将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曰長長也然而衆知
長幼之節矣故父在斯為子君在斯謂之臣居子與臣
[112-9a]
之節所以尊君親親也故學之為父子焉學之為君臣
焉學之為長幼焉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得而國治語曰
樂正司業父師司成一有元良萬國以貞世子之謂也
 祭義食三老五更於太學所以教諸侯之弟也祀先
賢於西學所以教諸侯之徳也西學周小學也先賢有道徳王所使教國子者
疏周之小學在西郊王制云虞庠是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袒而割
牲執醤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干所以教諸侯之弟也
天子設四學注四學謂周四郊之虞庠疏皇氏云四郊皆有虞庠當入學而太子
齒疏謂設四代之學周學殷學夏學虞學也虞庠為小
[112-9b]
學設置於四郊據周言之當入學之時而太子齒於國
人 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
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注樂正樂官之長掌國子之教尚書傳曰
年十五始入小學十八入大學詩樂者聲陽也書禮者事隂也其術相成疏書傳畧説文王太子王
子羣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
凡入學以齒注皆以長幼受學不用尊卑疏長幼受學雖王太子亦然文王世子云齒讓
習禮皆於大學疏禮在瞽宗殷之大學也若周則大學
[112-10a]
曰東膠餘子十八入大學嫡子二十入大學皆殷法也
若周法立大學在公宫之左即東膠又立小學於西郊即虞
其習書於虞學習禮樂於殷學習舞於夏學故文王
世子云云詩則無文鄭注云弦謂以絲播詩則習詩亦在
瞽宗至二十入大學之時仍於大學之中兼習四術是
周之大學亦習禮也疏又云按尚書周傳云王子公卿
大夫元士之適子十三入小學二十入大學又書傳畧
説餘子十五入小學十八入大學 周人養國老於東
膠養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注東膠大學在國
[112-10b]
中王宫之東虞庠亦小學也周立小學於西郊膠之言
糾也庠之言養也周之小學為有虞氏之庠制是以名
庠云其立鄉學亦如之膠或作絿疏夏周貴文皆上東庠則
後有室前有堂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 學記國有學疏國謂天
子所都及諸侯國中周禮天子立四代學教世子及羣
后之子及鄉中俊選所升之士而尊魯亦立四代學餘
諸侯於國但立時王之學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
[112-11a]
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箧孫其業也未卜禘
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聴而弗
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熊氏云始教謂始立學教 樂
記武王郊射為射宮於郊左射貍首東學在王宫之左右射騶虞西學
食三老五更於大學注周名大學曰東膠 禮夏官
諸子春合諸學秋合諸射注學大學射射宫也疏大學
在國中即夏東序在王宫之左也射宫即國之小學在
西郊則虞庠是也 孟子周曰庠鄉學也庠者養也學國學
則三代共之所以明人倫 漢儒林傳周曰序 三
[112-11b]
禮義宗自虞至周凡四代之學虞夏及殷各立其學周
則兼而立之有虞大學為上庠小學為下庠夏后氏大
學為東序小學為西序殷大學為右學小學為左學周
大學為東膠小學為虞庠此四代之學名也周四郊之虞庠西郊
是四郊之一故亦謂之四郊惟立一小學於西郊但王者相變是以立學之名
互有不同至於為學之制凡有二義一學之制與明堂
同體五室四堂共一基之上東堂謂之東學南堂謂之
[112-12a]
南學西堂謂之西學北堂謂之北學中央謂之大學二
義云凡立學之法有四郊及國中在東郊謂之東學南
郊謂之南學在西郊謂之西學在北郊謂之北學在國
中謂之大學故鄭注祭義云周有四郊之虞庠也禮保
傅篇曰帝入東學尚親而貴仁入西學尚賢而貴位入
南學尚齒而貴徳入北學尚貴而貴爵入大學承師而
問道故魏文侯孝經傳云大學者中學也帝入學者皆
謂養老之時故王制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夏
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殷養國老於右學養庶
[112-12b]
老於左學周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此四代養
老之法故言尚親貴賢尚齒尊爵之義也庠之言養也
序者次序也明次序先王之道而學之瞽宗學官也膠
之言糾也所以糾録學士使成其徳然天子之學者所
以行禮樂宣徳化於天下使之成徳又養三老五更與
諸侯行禮之處謂之辟雍辟雍者葢圜若璧壅之以水
取流而無極使學者進徳而不已亦謂辟者明也雍者
[112-13a]
和也明此學中非但教學亦所以明政教故王制曰天
子之學曰辟雍諸侯之學曰泮宫然置學之處四代不
同或尚於西或尚於東或貴在國或貴在郊此隨代取
法故所尚不等是以鄭注王制曰上庠右學大學也在
西郊下庠左學小學也在國中東序東膠亦大學也在
國中王宫之東西序虞庠亦小學也在西郊虞商貴在
於郊故大學在西夏周貴在於國故大學在東周人立
小學於西謂之虞庠者以其制似有虞之學故因以名
武王之時猶從殷法小學在東及周公制禮移小學在
[112-13b]
西然則周之制法凡有五學但立三代之大學而不立
三代之小學所以知其然者文王世子云學舞於東序
學禮於瞽宗學書於上庠此大學也皆是三代之大學
而無下庠西序小學之文王制云周人養國老於東膠
養庶老於虞庠此其二學故云有五學周之虞庠在西
郊者祭義云祀先賢於西學所以教諸侯之徳也鄭注
云西學周小學也似有虞之庠制故云虞庠在西郊然
[112-14a]
則周制凡五學 儀禮注鄉射禮周立四代之學於國而
又以有虞氏之庠為鄉學鄉飲酒義曰主人迎賔于庠
門外是也庠之制有堂有室 劉敞曰周立四代之學
者一處並建四學周人辟廱居中其北為虞學其東為
夏學其西為殷學學羽干者就東序學禮者就瞽宗學
書者就虞庠辟廱唯天子養老及出師成謀受俘大射
等就焉又以虞庠建於鄉故鄉有庠以夏序建於州故
州有序以殷校建於黨故黨有校自黨以下皆為小學
而非四代之制以教童子而已大學在郊以其包四代
[112-14b]
之制故記禮者或指虞庠或指東序名之 禮象曰辟
廱居中其南為成均北為上庠東為東序西為瞽宗
漢祭祀志注蔡邕明堂論曰東序東之堂也學者詔焉
故稱大學禮記大學志曰云云 大戴禮注白虎通曰八
嵗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此太子之禮尚書大傳曰公卿
之太子大夫元士適子十三入小學二十入大學此王
子入學之期内則曰十年就外傅謂公卿以下教子於
[112-15a]
家也 詩靈臺疏大戴禮盛徳篇云明堂外水名曰辟
廱政穆篇稱大學明堂之東序


周辟廱 西廱 辟池


詩靈臺於論鼔鍾於樂辟雍文王之學注水旋丘如璧曰辟
雍以節觀者蔡邕云水廣二十四丈四周於外正義辟雍即天子太學
也靈臺辟雍皆在郊周立三代之學虞庠在國之西郊
則周以虞庠為辟廱矣 文王有聲鎬京辟廱武王之學
武王於鎬京行辟雍之禮 思齊雝雝在宫肅肅在廟
不顯亦臨無射亦保箋宫謂辟雍宫也羣臣助文王養
[112-15b]
老則尚和助祭於廟則尚敬文王之在辟雍雖有賢才
之質而不明者亦得觀禮無射才者亦得居位 振鷺
于飛于彼西雝先儒謂辟雍在西郊故曰西雝 王制天子曰辟廱諸
侯曰頖宫 明堂位頖宫周學也 禮統辟雍圓如璧
壅以水内如覆外如偃盤 大戴禮盛徳篇明堂外水
曰辟雍 莊子文王有辟雍之樂 白虎通辟者象璧
圜以法天雍者壅之以水象教化流行禮記明堂隂陽録水左旋以象
[112-16a]
 史記封禪書豐滈有天子辟池索隠曰即周天子
辟雍之地正義曰周文武豐鄗皆置辟雍故秦立祠
漢郊祀志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禮作樂天子曰明
堂辟廱諸侯曰頖宫此在成王時 三輔黄圗文王辟雍在
長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雍戰國䇿序周自文武設
辟雍泮宫庠序之教 蔡邕月令論清廟太廟明堂大
學辟雍異名而同事 五經通義辟雍養老斆學之所
也 詩正義鄭氏駁異義云韓詩説辟廱天子之學圜
如璧壅之以水所以教天下春射秋饗尊事老更在南
[112-16b]
方七里之内立明堂於中左氏説天子靈臺在大廟之
中壅之以靈沼謂之辟廱玄按辟雍及三靈臺囿沼皆同
處在郊正義又曰周制大學在國大學雖在國而辟雍仍在鄉袁準正論云辟廱
大射之處 後漢書注韓詩薛君章句曰西雍文王之
雍也言文王之時辟雍學士皆潔白之人也 禮器疏
天子以小學為辟雍 朱氏曰振鷺之詩説者以廱為
澤葢即旋丘之水而其學即所謂澤宫孟子謂序者射
[112-17a]
也學葢有以射為主者蘇氏引莊周云云以辟廱亦為樂
名古人以樂教胄子則又以為習樂之所張子曰古無
此名制始於此及周有天下遂以名天子之樂而諸侯
不得立焉


周成均 五帝成均見上


文王世子郊人逺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注董
仲舒曰五帝名大學曰成均則虞庠近是也 禮大司
中大夫二人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
弟焉凡有道有徳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
[112-17b]
以樂徳樂語樂舞教國子注鄭司農云均調也樂師主
調其音大司樂主受此成事已調之樂玄謂董仲舒云
成均五帝之學仲舒之語葢出繁露成均之法者其遺禮可法者
國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當學者謂之國子文王世
子曰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然則周人立此學之宫
疏釋云周人以成均學之舊法式以立國之學内政教
也 樂師下大夫四人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 大胥
[112-18a]
中士四人掌學士之版以待致諸子春入學舍菜合舞秋頒
學合聲 小胥下士八人掌學士之徵令而比之觵其不敬
者 籥師掌教國子舞羽龡籥 易氏曰成者成其行
之虧均者均其習之偏五帝即此以名學成周因之以
為教成均者教人之名充之為道徳者教人之實出於
性分為樂徳形於聲歌為樂語見於發揚蹈厲為樂舞
 教國子弟必命大司樂者樂之入人易感人深使人
鼓舞其中遷善而不自知有虞命䕫典樂教胄子王制
樂正崇四術
[112-18b]


周門闈學 五學 學禮 四學


地官師氏教國子三徳至敏孝三行孝友順居虎門之左司王
路寢門也使其屬守王之門外 中門之外北史劉芳傳引蔡氏勸學篇云周之師
氏居虎門左今之祭酒則周師氏 保氏教國子六藝六儀使其屬守
王闈注宫中之巷門 冬官匠人闈門容小扄參个注
廟中之門曰闈 大戴禮保傅篇學禮曰賈誼傳及新書同
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則親疎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
[112-19a]
學上齒而貴信則長幼有差而民不誣矣帝入西學上
賢而貴徳則聖智在位而功不遺矣帝入北學上貴而
尊爵則貴賤有差而下不踰矣帝入太學承師問道退
習而考一作端於太傅太傅罰其不則而達其不及則徳
智長而治道得矣三禮義宗引禮保傅篇云帝入東學云云此五學者既成
於上而百姓黎民化輯於下矣學成治就此殷周之所
以長有道也成王年十三即位十五亦入學觀禮布政故引天子之禮言之八嵗出就
外舎注小學謂庠門一作虎闈師保之學也 文選王元長
曲水詩序入虎闈而齒胄注翰曰虎闈教國子之學所
[112-19b]
也公卿之子為胄子太子入學以年大小為次故曰齒
胄李善曰蔡邕明堂月令論曰周官有門闈之學周禮
師氏以三徳教國子居虎門之左 漢祭祀志注蔡邕
明堂論曰明堂者天子太廟朝諸侯選造士於其中以
制度生者乗其能而至死者論其功而祭故為大教之
宫而四學具焉取其宗祀之清則曰清廟取其正室之
貌則曰太廟取其尊崇則曰太室取其堂則曰明堂取
[112-20a]
其四門之學則曰太學取其四面周水圜如璧則曰辟
雍異名而同事其實一也易傳太初篇曰云云禮記保傅
篇曰云云與易傳同魏文侯孝經傳曰太學者中學明堂之位
也禮記古大明堂之禮曰膳夫是相禮日中出南闈見
五候門子日側出西闈視五國之事日闇出北闈視帝
節猶爾雅曰宫中之門謂之闈王居明堂之禮又别隂
陽門南門稱門西門稱闈故周官有門闈之學師氏教
以三徳守王門保氏教以六藝守王闈然則師氏居東門
南門保氏居西門北門知掌教國子與易傳保傅王居
[112-20b]
明堂之禮參相發明為四學焉文王世子篇曰東序云云
禮記太學志曰禮士大夫學於聖人善人祭于明堂其
無位者祭于太學禮記昭穆篇曰祀西賢于西學所以
教諸侯之徳也即所以顯行國禮之處也太學明堂之
東序也皆在明堂辟雍之内樂記曰武王伐殷為俘馘
于京太室太室辟雍之中明堂太室也與諸侯泮宫俱
獻馘此皆明堂太室辟雍太學事通合之義也其制度
[112-21a]
數各有所法 三禮義宗内則云人君之子十年出就
外傅傅者教學之官文王世子云立大傅少傅以養之
然則未入學時已有傅矣是以内則云出就外傳謂就
外室而受教也外室在虎門之左師氏之旁而築宫焉
即謂異宫也至年十三則入小學小學者周則西郊之
虞庠十五則入大學謂入於東膠之等入小學之時則
大傅在前少傅在後當入學之時國之子弟亦從學焉
至於休息還返别宫居宿出入則受師保之訓故云入
則有保出則有師謂燕居出入時也教諭徳成由有二
[112-21b]
傅師保之訓也師保但明徳藝之術出入前後教道而
已非執經者也在小學習經典皆受之於執經者入大
學亦從受詩書禮樂之業至於崇尚其術皆大樂正所
為鄭注父師司成則大司成也周禮則師氏之官也
詩靈臺疏袁準正論曰周置師保之官居虎門之側然
則學宫非一處也 柳文周人置虞庠於四郊以養國
老教胄子祭統曰天子設四學葢其制也易傳太初篇
[112-22a]
曰天子旦入東學晝入南學夕入西學暮入北學在中
央曰太學天子之所自學也蔡邕引之以定明堂之位
焉大戴禮保傅篇曰帝入東學以貴仁入南學以貴徳
入西學以貴義入北學以尊爵賈生述之以明太子之
教焉故曰為大教之宫而四學具焉參明堂之政原大
教之極其建置之道弘也四門助教壁記 禮大宗伯注王之
故舊朋友為世子時共在學者也疏案文王世子成王
伯禽在學與學子同居又王制有王太子是為世子時
共在學者也
[112-22b]
王制主於教造士而王太子王子亦預焉文王世子主
於斆世子而國之學士亦及焉


周四學前雖已備此更排比


東膠亦曰大學 王制周人養國老於東膠注東膠大
學在國中王宫之東膠或作絿 樂記食老更於大學
注周名大學曰東膠 祭義養三老五更於大學即東膠也
或曰在東序而東序在大學中天子袒而割牲執醤而饋執爵而酳冕
[112-23a]
而總干所以教諸侯之悌也 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
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于先聖先
師行事必以幣凡釋奠必有合大合樂必遂養老王制
天子出征受成於學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王制疏
周立三代太學在公宫左立小學于西郊即虞庠習書
之所習禮樂于商學習舞于夏后氏之學虞庠 王
制周人養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國之西郊注立小學于西郊曰虞庠
三禮義宗亦曰制似有虞氏之學 文王世子凡學冬讀書典書者詔之
書在上庠 祭義祀先賢于西學所以教諸侯之徳也
[112-23b]
周小學 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
之子弟焉即虞庠學也 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論説于郊學
取賢斂才焉或以徳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曲藝皆誓
之以待又語三而一有焉乃進其等謂之郊人逺之於
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注天子飲酒於虞庠則郊人
亦得酌於上尊以相旅仲舒云五帝學曰成均虞庠近
是也 東序 文王世子凡養老乞言合語之禮小學
[112-24a]
正詔之於東序大司成論説在東序天子視學大昕鼓
以警衆祭先師先聖乃適東序釋奠于先老遂設三老
五更羣老之位焉有司告樂闋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
羣吏曰反養老于東序凡學世子及學士春夏學干戈
秋冬學羽籥皆在東序小樂正學干大胥賛之籥師學
戈籥師丞賛之胥鼓南注學舞於夏之學文武中也始立學既釁器
用幣然後釋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儐於東序一獻無介
語可也 瞽宗瞽之人所宗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
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禮在瞽宗 大司樂教國子
[112-24b]
弟凡有道有徳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
明堂位瞽宗殷學也 保傅篇注四學者東序瞽宗虞
庠及四郊之學也 王肅云天子四郊有學去都五十
里 北史劉芳傳自周已上學惟以二或尚東尚西或
在國在郊爰暨周室學葢有六師氏居内大學在國四
小在郊禮記云虞庠在國之四郊又云天子設四學保
傅篇云五學按鄭注學記周則六學所以然者注云内
[112-25a]
則設師保以教使國子學焉外則有大學庠序之官此
其證也 學誦弦於瞽宗詔論説於東序觀道徳於成
均考中正於王闈無一時而非學也


周鄉遂學 鄉學又見上 閭塾 夏殷黨庠


學記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注古者仕焉而
已者歸教於閭里朝夕坐於門門側之堂謂之塾周禮
五百家為黨萬二千五百家為遂疏周禮百里之内二
十五家為閭同共一巷巷首有門門邊有塾民在家之
時朝夕出入常受教於塾白虎通云古之教民百里皆
[112-25b]
有師里中之老有道徳者為里右師其次為左師教里
中之子弟以道義孝悌仁義也黨中立學教閭中所升
者遂中立學教黨學所升者書傳畧説云大夫七十致
仕退老歸其鄉里大夫為父師士為少師新穀已入餘
子皆入學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學上老平明坐於右
塾庶老坐於左塾餘子畢出然後皆歸夕亦如之周禮
六鄉之内比閭族黨州鄉六遂之内鄰里鄼鄙縣遂舉
[112-26a]
黨遂則餘閭里以上皆有學可知鄭注州長職云序州
黨之學鄉飲酒義主人拜迎賔庠門之外注云庠鄉學
也則黨學曰序鄉學曰庠凡六鄉之内州學已下皆為
庠六遂之内縣學已下皆為序庾氏云黨有庠謂夏殷
禮非周法疏又云内則設師保外則設庠序以教之故
云教學為先 王制命鄉簡不帥教者以告耆老皆朝
于庠注鄉學也元日習射上功習鄉上齒鄉謂飲酒也不變命國
之右鄉移之左左鄉移之右如初禮習禮於鄉學不變移之
鄉界之外習禮於郊學移之遂如初禮逺郊之外曰遂習禮於遂之學命鄉論
[112-26b]
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疏云耆老則書傳畧説云大夫
為父師士為少師是也習射上功在州學習鄉上齒在
黨學遂大夫亦帥國之俊選於遂學而行禮六鄉州學
主射黨學主正齒位遂則縣與州同鄙與黨同縣鄙皆
屬於遂總曰遂學大司徒命鄉大夫考校鄉學秀異之
士移名於司徒 地官州長春秋以禮會民而射于州
二千五百家為州注序州黨之學也會民而射所以正其志
[112-27a]
 黨正國索鬼神祭祀則以禮屬民飲酒于序以正齒
位 鄉大夫鄉射之禮疏按儀禮鄉射云豫則鉤楹内
堂則由楹外序則物當棟堂則物當楣堂謂鄉學據鄉
大夫所行射禮也豫謂州長二時習射於序鄉射鄭注豫者謂州
學也讀如榭周禮作序 三禮義宗周人又以虞氏之庠為六鄉
之學夏氏之序為六遂之學亦以序為黨學榭為州學
鄉學在郭外之郊遂學在逺郊之上儀禮州學名豫鄭
注云豫宜從榭州立榭者下鄉也今文豫為序序乃夏
學非也周禮州學為序者字之誤也序庠制有室豫制
[112-27b]
無室 記鄉飲酒義疏天子六鄉諸侯三鄉卿二鄉大
夫一鄉各有鄉大夫而鄉有鄉學取致仕在鄉之中大
夫為父師致仕之士為少師在學中名為鄉先生使之
教鄉中之人每年入學三年業成必升於君 文王世
子疏鄉學為庠鄉飲酒義迎賔庠門之外學記黨有庠是鄉之所居黨也州及遂以
下皆謂之序州長春秋射于序學記術有序 漢志里有序鄉有庠春
将出民里胥平旦坐右塾鄰長坐左塾餘子在序室八
[112-28a]
嵗入小學十五入大學秀異者移鄉學于庠序庠序之
異者移國學于少學公羊注云小學諸侯嵗貢少學之異者學
于大學命曰造士 公羊注同 父老教于校室春秋傳子産不毁鄉校則鄉又有校
禮黨正疏鄉大夫去民逺不讀法州長去民漸親故四
讀法黨正去民彌親故七讀法族師十四讀法彌多於
此故云彌親民者於教亦彌數 鄉射禮注退還射宫
疏曰射宫者鄉庠州序是也射於序鄉飲酒在庠以其
序無室庠有室序無室則無户牖設席亦當户牖之處
耳 王制注周小學為有虞之庠制其立鄉學亦如之
[112-28b]
 公羊注十月事訖父老教於校室八嵗學小學十五
學大學其有秀者移於鄉學鄉學之秀者移於庠庠之
秀者移於國學學於小學諸侯嵗貢小學之秀者於天
子學於大學其有秀者命曰造士行同而能偶别之以
射然後爵之


周教國子


地官師氏以三徳教國子教三行掌國中失之事以教
[112-29a]
國子弟凡國之貴遊子弟學焉注國子公卿大夫之子
弟師氏教之而世子亦齒焉學君臣父子長幼之道
保氏養國子以道教之六藝六儀注養國子以道者以
師氏之徳行審諭之而後教之以藝儀 春官大司樂
以樂徳樂語樂舞教國子 大胥掌學士之版以待致
諸子學士謂鄉大夫諸子學舞者春入學舎菜合舞秋頒學合聲
小胥掌學士之令而比之 籥師掌教國子舞羽龡籥
 樂師教國子小舞帥學士而歌徹 夏官諸子掌國
子之倅掌戒令教治凡國之政事國子存遊倅使之修
[112-29b]
徳學道春合諸學秋合諸射以攷其藝而進退之注遊
倅倅之未仕者學大學也射射宫也王制曰春秋教以
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王制注樂正掌國子之教虞書
曰䕫命汝典樂教胄子周語宣王欲得國子之能導
訓諸侯者樊穆仲曰魯侯孝 三禮義宗諸侯之子亦
以十年出就外傅學書計於外在公宫之左路門之外
正朝之東别立宫焉傅亦有二 詩凡周之士不顯亦
[112-30a]
世 肆成人有徳小子有造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箋以
身化其臣下成其俊乂之美
周之制自王宫國都閭巷黨術莫不有學司徒緫其事
樂正崇其教下至庠塾皆以民之有道徳者為左右師
自天子之元子衆子公卿大夫士之適子至庶民之子
弟八嵗入小學教之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
數之文十有五進乎大學教之致知格物正心誠意之
道 去民近者施教宻州長屬民讀灋嵗不過四黨正
七族師十有四閭胥則無時矣 古者國子舎于王宫
[112-30b]
教于師氏時㑹于大司樂以習誦弦學樂舞萬民居于
比閭教于塾師時屬于州序以受教法正齒位皆非常
廩之士也自漢景時文翁為蜀郡守立學官置左右生
而郡國之養士始此武帝立博士弟子員而大學之養
士始此古者以有道徳者教國子父師少師教于閭塾
禮所謂鄉先生者自鄉治廢教法壊至新莽始於校學
立經師繇是有郡文學州博士之等迨我慶厯設教授
[112-31a]
之官 古者養之於成均以觀其徳行雖天子之元子
亦齒於士也列之於王闈以攷其中失雖大夫元士之
子亦列於王子也 合以井牧聨以比閭教以庠序導
以師長維以諌救攷以徳藝無一民不相聨屬正嵗孟
月之吉黨里社禜之㑹無一時不相警䇿故教行俗成
而君師之分盡 諸子攷其徳行道藝進退之有已入
太學而復退之者宿衛者號故士新升試士末得正爵
者號新士有已升司馬而未遽爵者貴游子弟杜子春
謂雖貴猶學有已貴而猶在學者 先王之時其人則
[112-31b]
四民也其居則六鄉三采五比四閭也其田則一井二
牧三屋九夫也其官則三吏六聨五侯九伯也其教則
五事五典也其學則六徳六行五禮六樂五射五馭六
書九數也少而習之長而安焉 周官所述惟大司樂
成均之法師氏王宫之教鄉遂屬民讀法之節而它未
有攷 三代之王域九州以居民天子諸侯有君師之
職公卿有師保之義里居有父師少師之教故民聚而
[112-32a]
教行


魯四代學 泮宫


詩魯頌泮水僖公修泮宫箋辟廱者築土雍水之外圓
如璧四方来觀者均也泮半也半水者葢東西門以南
通水北無也明堂位注頖班也於以班政教正義曰王制天子辟廱諸
侯泮宫諸侯止有泮宫一學魯所立非獨泮宫明堂位
曰米廩虞庠夏序瞽宗殷學頖宫周學是魯禮得立四代之學
此詩頌其修泮宫其行禮之飲酒養老兵事之受成告
克當於周世之學在泮宫也僖公伐淮夷将行則在泮
[112-32b]
定謀既克則在泮獻馘 禮器魯人将有事於上帝必
先有事於頖宫注頖宫郊之學也詩所謂頖宫也字或
作郊宫疏魯侯大學在公宫東魯以小學為頖宫在郊
天子亦以小學為辟廱故鄭駁異義云三靈二廱在郊
葢射以擇士 説文泮諸侯鄉射之宫西南為水東北為牆
 三禮義宗魯立三代之學其餘諸侯但立時王之學
而已周之諸侯所立之學皆曰頖宫故曰頖宫周學也
[112-33a]
 文王世子注魯學有米廩東序瞽宗疏天子立虞夏
殷周四代之學若諸侯止立時王一代之學有大學小
學耳其鄉學為庠若州黨與鄉同處共在鄉學州及遂
以下皆謂之序


漢太學 増弟子員 學校官


武紀漢承百王之弊髙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
於稽古禮文之事缺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
六經遂疇咨海内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大學修郊祀
改正朔定厯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䄠禮百神紹周後
[112-33b]
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鴻業而有三代之風
宣紀本始二年詔曰孝武興太學修郊祀 儒林傳公孫弘為學官乃請白
丞相御史言制曰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謹與太常
博士議請因舊官而興焉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昭
帝増滿百人宣帝末増倍黄龍二年稍増員十二人元帝好儒通一
經者皆復設員千人初元五年四月詔博士弟子毋置貟以限學者永光三年冬復博士
弟子貟郡國置五經百石卒史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養
[112-34a]
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學弟子少於是増弟子貟三千人
嵗餘復如故云云自武帝立五經博士建元五年春開弟子貟
元朔五年夏六月置愽士弟子貟設科射䇿訖于元始百有餘年傳業
者寢盛枝葉蕃滋一經説至百餘萬言大師衆至千餘
人葢禄利之路然也初書帷有歐陽禮后易楊春秋公
羊而已孝宣世復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
丘易穀梁春秋至元帝世復立京氏易平帝時又立左
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所以網羅遺失兼而存之
具在其中矣 賈山傳文帝二年上書願以夏嵗二月
[112-34b]
定明堂造大學脩先王之道 董仲舒傳對䇿曰養士
之大莫大於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
也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
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又立學校之官皆自仲舒發
之 何武傳學長安歌太學下 鮑宣傳哀帝時為司
隷坐拒使者下廷尉博士弟子濟南王咸等舉幡太學
欲救鮑宣司隷者㑹此諸生㑹者千餘人 藝文志曲
[112-35a]
臺后蒼九篇注如淳曰行射禮於曲臺后蒼為記故名
曲臺記晉灼曰天子射宫也西京無太學於此行禮也
 三輔黄圖漢大學在長安西北七里去城七里東為常滿倉倉之北
 為槐市三輔舊事云漢大學中有市有獄在長安門東書杜門立五經博士貟弟子萬餘人太平御覽黄 
圗曰禮小學在公宫之南大學在城南就陽位也去城七里王莽為宰衡起國學於郭門之西南為博士之宫
中央為射宫
西京無大學武帝所興之學則罷出百家表章六經而
已興學猶言興起古學也其隷習之地則太常也傳授
之師則五經博士也公孫弘曰古者政教未洽不備其
[112-35b]
禮請因舊官而興焉葢可見矣 學官所在黄圗謂在
長安西北七里而近三輔舊事謂有市獄長安志亦引
關中記謂在安門之東杜門之西晉灼乃云西京無太
學行禮射於曲臺然宣帝時何武學長安歌太學下轉
而上聞哀帝時王咸舉幡太學下任延為諸生學於長
安明詩易春秋顯名太學所謂因舊官而興者豈以博
士舊授徒之黌舎置弟子貟而因舊典修之耶或曰晉
[112-36a]
灼指漢初言或曰太學三雍宫孝武始立黄圗記孝武
時事也 以功令考之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太常擇
儀状此太常所補也郡國謹察可者與計偕詣太常受
業如弟子此郡國所察也是皆始於文翁蜀郡之起學
宫發於仲舒對䇿之論養士


漢雒陽太學講堂 車駕幸太學 十四



博士 石經


紀光武建武五年十月幸魯初起太學陸機洛陽記曰太學在洛陽城
故開陽門外去宫八里講堂長一丈廣三丈車駕還宫幸太學賜博士弟子
[112-36b]
各有差 章帝元和二年五月戊申賜博士弟子貟在
大學者布人三疋令郡國上明經者口十萬以上五人
不滿十萬三人 和帝永元十二年三月壬子賜博士
貟弟子在大學者布人三疋 安帝延光三年三月戊
戌祀孔子及七十二子於闕里壬戌車駕還京師幸太
學 順帝永建六年九月辛巳繕起大學陽嘉元年秋
七月丙辰以大學新成試明經下第者補弟子増甲乙
[112-37a]
科貟各十人後漢世嵗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乙科二十人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
 故云成帝時博士選三科髙為尚書次為刺史次為諸侯太傅 質帝本初元年四
月庚辰郡國舉明經大将至六百石皆遣子受業嵗滿
課以髙第五人補郎中次五人太子舎人 獻帝初平
四年十月太學行禮車駕幸永福城門臨觀其儀賜博
士以下有差 百官志五官中郎将其府對太學 傳
李通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農帝征討四方令通
居守京師修宫室起學宫 朱浮建武七年以國學既
興宜廣博士之選上書曰先建太學造立横舎車駕親
[112-37b]
臨觀饗舊事䇿試博士必廣求詳選惟賢是登 桓榮
建武十九年拜為博士車駕幸太學㑹諸博士論難於
前榮被服儒衣辨明經義有藴籍特加賞賜又召諸生
雅歌撃磬盡日乃罷 樊準上疏曰光武受命中興投
戈講藝息馬論道孝明垂情古典游意經藝每享射禮
畢正坐自講諸儒竝聴四方欣欣多召名儒以充禮官
其餘以經術見優者布在廊廟朝多皤皤之良華首之
[112-38a]
老每燕會則論難衎衎共求政化詳覽羣言響如振玉
期門羽林介胄之士悉通孝經博士議郎一人開門徒
衆百數化自聖躬流及蠻荒匈奴遣伊秩訾王大車且
渠来入就學 翟酺順帝即位為將作大匠上言孝文
始置五經博士建元五年始置五經博士文帝未遑庠序不知何所據然孟子序曰文帝廣游
學之路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士獨立五經而已武帝大合天下之
書孝宣論六經於石渠學者滋盛光武中興起太學博
士舎内外講堂諸生横卷為海内所集明帝時辟雍始
成欲毁太學太尉趙熹以為大學辟雍皆宜兼存故並
[112-38b]
傳至今而頃頽廢至為園採芻牧之處宜更修繕誘進
後學帝從之乃以永建六年九月繕起太學更拓房室
學者為酺立碑銘於學云 郎顗修復太學 左雄上
言宜崇經術繕修太學帝從之 儒林傳昔王莽更始
之際天下喪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及光武中興愛好
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採求缺文補綴漏逸先是
四方學士多懐挾圗書遁逃林藪自是莫不抱負墳䇿
[112-39a]
雲會京師 髙獲傳少遊學京師與光武有舊嚴光與光武同游學崔琦張皓游學京師 孔竒 
何顒游學洛陽范升陳元鄭興杜林衞宏劉昆桓榮之徒繼踵
而集於是立五經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
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氏禮大小戴春秋
彭祖安樂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總領焉建武五年乃
修起太學稽式古典籩豆干戚之容備之於列服方領
習矩歩者委蛇乎其中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
親行其禮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備法物之駕盛清道
之儀坐明堂而朝羣后登靈臺以望雲物袒割辟雍之
[112-39b]
上尊養三老五更享射禮畢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
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聴者葢億萬計其後
復為功臣子孫四姓末屬别立校舎捜選髙能以授其
業自期門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選子入
學濟濟乎洋洋乎盛於永平矣章帝建初四年大㑹諸
儒於白虎觀考詳同異連月乃罷肅宗親臨稱制如石
渠故事顧命史臣著為通義又詔髙才生受古文尚書
[112-40a]
毛詩穀梁左氏春秋雖不立學官然皆擢髙第為講郎
給事近署以網羅遺逸博存衆家和帝亦數幸東觀覽
閲書林及鄧后稱制學者頗懈時樊準徐防並陳勸學
之宜又言儒職多非其人於是詔公卿妙簡其選三舎
郎能通經術者皆得察舉自安帝覽政薄於蓺文博士
倚席不講朋徒相視怠散學舎頽弊鞠為園蔬牧兒蕘
豎至於薪刈其下順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黌宇凡所
造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試明經下第補弟子増
甲乙之科員各千人除郡國耆儒九十人皆補郎舎人
[112-40b]
本初元年質帝梁太后詔曰紀四月庚辰大将軍下至六百石
悉遣子就學毎嵗輒於鄉射月一享㑹之以此為常自
是游學増盛至三萬餘生然章句漸疎而多以浮華相
尚儒者之風衰矣黨人既誅其髙名美士多坐流廢後
遂忿爭更相告言亦有私行金貨定蘭臺漆書經字以
合其私文熹平四年靈帝乃召諸儒正定五經刋於石碑
為古文隷篆三體書法以相參檢立之學門古文謂孔氏壁中秦
[112-41a]
始皇使程邈所作也隷書亦程邈所獻謝承書曰碑立大學門外瓦屋覆之四面欄障開門於南郡設吏卒視
之楊龍驤洛陽記朱超石與兄書云石經文都似碑髙一丈許廣四尺駢羅相錯使天下咸取
則焉初光武遷洛陽其經牒祕書載之二千餘兩自此
以後參倍於前董卓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東觀
蘭臺石室宣明鴻都所藏典䇿文章競共剖散其縑帛
圗書大則連為帷葢小乃制為縢囊及王允所収而西
者裁七十餘乗道路艱逺復棄其半矣後長安之亂一
時焚蕩莫不泯盡焉 後百官志太常有博士祭酒一
人六百石本僕射中興轉為祭酒博士十四人比六百
[112-41b]
石本注曰易四施孟梁丘京氏尚書三歐陽大小夏侯詩
三魯齊韓氏禮二大小戴氏春秋二公羊嚴顔氏掌教弟子
魯恭建武初與丕俱居太學 太學生彊華奉赤伏符
 王允受業太學師班彪 賈逵自兒童在太學 張
衡入京師觀太學 張武之太學受業 陳實受業太
學 李育博覽書傳知名太學 崔駰少游太學與班
固傅毅齊名章紀儒館獻歌謂駰也 李固入太學謝承書曰固毎到太學密
[112-42a]
入公府定省父母 服䖍入太學受業 郭林宗賈偉節為太
學諸生三萬餘人之冠 魏朗詣太學受經 岑晊苑
康詣太學受業 仇覽入太學時諸生符融有髙名覽
曰天子脩設太學豈使人遊談其中髙揖而去 劉陶
游太學 申屠蟠居太學 任安少游太學 宋登持
節臨太學奏定典律 張訓少游太學 孔僖游太學習
春秋 鄭玄游太學 井丹少受業太學 范式梁鴻
受業太學 杜根入太學號奇童 李尤太學銘曰漢
遵禮典崇興六藝修周之理掃秦之弊開延學者勸以
[112-42b]
爵位 太學講堂 又見養老禮儀志老更齋于太學講堂


漢辟雍 三雍宫詳見明堂唐辟雍制度璧水見時令


禮志成帝時犍為郡於水濵得古磬十六枚劉向説上
宜興辟雍設庠序以風化天下成帝下公卿議會向卒
丞相大司空奏請立辟雍按行長安城南營表未作及
王莽為宰衡遂興辟雍元始四年二月奏立 平紀元始五年詔
曰劉歆等四人使治明堂辟雍令漢與文王靈臺周公
[112-43a]
作洛同符歆書曰若立辟雍之儀莫知其原 黄圖漢辟雍在長安西
北七里河間獻王對三雍宫即此 藝文志儒家河間
獻王對上下三雍宫三篇傳云獻王来朝獻雅樂對三雍宫及詔䇿所問三十餘事
 兒寛傳祖立明堂辟雍武帝 何武傳成帝欲修辟雍
通三公宫 蕭由傳元始中作明堂辟雍大朝諸侯
水經注渭水東逕明堂南舊引水為辟雍處在鼎路門
東南七里上圓下方九宫十二室四嚮五色堂北三百
步有靈臺平帝元始四年立 唐書歸崇敬曰漢武立
明堂辟雍靈臺號三雍宫 唐㑹要永徽二年七月二
[112-43b]
日詔議立明堂令詳定辟雍制度三年六月二十八日
有司奏辟雍案大戴禮無水廣内徑之數蔡邕云水廣
二十四丈四周於外三輔黄圗云水廣四周與邕不異
仍云水外周隄東京賦造舟為梁禮記明堂隂陽録水
左旋以象天今請減為二十四步造舟為梁其外周以
圓隄并取隂陽水行左旋之制後以制度未定而止


後漢辟雍 河間古辟雍記 禮殿見養老


[112-44a]
 光武中元元年初起辟雍注漢官儀辟雍去明堂三
百步車駕臨辟雍從北門入三月九月皆於中行鄉射
禮儀志注雅頌樂辟雍饗射所用 儒林傳序中元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親行其禮袒割辟雍之上尊養三老五更永平二年冬十
月壬子幸辟雍初行養老禮詔曰光武建三朝之禮饗射禮畢帝正坐自講諸儒
執經問難於前冠帶搢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聴者葢億
萬計永平十四年冬上於辟雍自講五行章句 列傳張純時南單于降邉
境無事嵗仍有年家給人足純以聖王之建辟雍所以
崇禮義既富而教者也乃按七經䜟明堂圗河間古辟
[112-44b]
雍記孝武泰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時議欲具奏之未及
上會博士桓榮言宜立辟雍章下三公太常而純議同
榮帝乃許之 桓榮永平二年三雍初成拜榮為五更
毎大射養老禮畢帝輒引榮及弟子升堂執經禮儀志養老儀
乗輿先到辟雍禮殿御坐東廂 中山王焉永平二年冬諸王来㑹辟
雍事畢歸蕃 任延為潁川守永平二年召㑹辟雍
承宫永平中臨辟雍召拜博士 伏恭永平四年帝臨
[112-45a]
辟雍於行禮中拜為司空儒者以為榮建初二年冬肅
宗行饗禮以恭為三老 前禮志世祖即位三十年廼
營立明堂辟廱顯宗躬行其禮養三老五更於辟廱威
儀既美矣然徳化未流洽者庠序尚未設也 順紀陽
嘉二年冬十月庚午行禮辟雍奏應鍾始復黄鍾 靈
紀熹平六年冬十月臨辟雍蔡邕封事言養老辟雍廢缺不行帝乃行禮
楊賜傳靈帝行辟雍禮引賜為三老 東都賦覲明堂
臨辟雍辟雍詩乃流辟雍辟雍湯湯聖皇莅止造舟為
梁 東京賦春日載陽合射辟雍左制辟雍薛綜注徳陽殿東有
[112-45b]
辟雍 李尤辟雍賦興雲動雷飛屑風雨萬騎躨跜以攫
挐又銘曰方中圓外清流四匝文選注引李尤辟雍賦
臨辟雍 明帝永平二年三月大射十月壬子養老八
年十月丙子養老十四年冬自講五行章句和帝永元
十四年三月戊辰饗射順帝陽嘉元年三月庚寅饗射
二年十月庚午靈帝熹平六年十月並臨辟雍


漢郡國學校 郡文學官 文翁學堂 經師


[112-46a]
文翁傳循吏通春秋景帝末為蜀郡守選郡縣小吏開敏
有材者張叔等十餘人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
數嵗蜀生皆成就又修起學官於成都市中學之官舎招下
縣子弟為學官弟子為除更繇髙苐以補郡縣吏次為
孝弟力田常選學官僮子在便坐受事每出行縣從諸
生明經飭行者與俱吏民榮之爭欲為學官弟子蜀地
學於京師者比齊魯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
校官自文翁為之始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注
師古曰文翁學堂于今猶在益州城内益州記學堂在城南後太守髙
[112-46b]
 朕修復繕立圗聖賢古人像及禮器瑞物唐志益州文翁學堂圗一卷秦宓曰文翁遣相如東受七經還 
教吏民 地理志景武間文翁教民讀書法令及司馬相
如以文辭顯鄉黨慕其迹後有王褒嚴遵揚雄之徒文
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為之師 列傳董仲舒
對策云云後興學校之官自仲舒發之 韓延夀守潁川
教以禮讓令文學校官諸生皮弁執爼豆徙為東郡延
夀為吏上禮義好古教化所至必聘賢士表孝弟有行
[112-47a]
修治學官春秋鄉射陳鍾鼔管絃盛升降揖讓注師古
曰學官謂庠序之舍也 何武為揚州刺史行部必先
即學官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注學官學舎也
王尊師事郡文學官注師古曰郡有文學官而尊事之
以為師也 雋不疑勃海人張禹梅福葢寛饒為郡文學
 諸葛豐明經為郡文學 匡衡調補平原文學 鄭
崇為郡文學史 平紀元始三年夏立學官郡國曰學
縣道邑侯國曰校校學置經師一人鄉曰庠聚曰序序
庠置孝經師一人 後傳冦恂建武三年為汝南太守
[112-47b]
恂素好學乃修鄉校教生徒聘能為左氏春秋者親受
學焉 李忠建武六年為丹陽守起學校習禮容春秋
鄉飲選用明經郡中向慕 衛颯為桂陽守修庠序之
循吏 任延為武威守造立校官循吏 秦彭建初元年
遷山陽守修庠序春秋饗射修升降揖遜之儀 伏恭
遷常山太守修學校北州多為伏氏學儒林 劉寛遷平
陽守每行縣輒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經對講
[112-48a]
鮑昱傳子徳為南陽太守時郡學久廢徳乃修起横舎
備爼豆黻冕行禮奏樂又尊饗國老燕㑹諸儒宋均
為辰陽長立學校 楊仁肅宗時為什邡令掾史弟子
悉令就學通經者顯之右職或貢之朝 劉梁除北新
城長大作講舎延聚生徒數百人身執經卷試䇿殿最
文苑 孔融為北海相立學校表顯儒術 崔瑗著南陽
文學官志 楊倫為郡文學掾 楊厚郡文學椽史春
秋饗射常祠之 黄昌會稽餘姚人居近學宫見諸生
修庠序之禮因好之酷吏 祭祀志注建武二年立髙廟
[112-48b]
古今注曰扵雒陽校宫立之 禮儀志永平二年三月
郡縣行鄉飲于學校祀聖師周孔 東都賦學校如林
庠序盈門 文翁學生題名碑有文學祭酒典學從事
司儀主事左生右生 述征記曰大學在國子學東二
百步學堂有大學讃碑記曰建武二十七年立太學堂
永建六年制下府繕治并立諸生房舎千餘間陽嘉元
年畢刋于碑有太尉龎參司徒劉﨑太常孔扶将作大
[112-49a]
監胡廣荅制記 禮記疏漢時受學有摳衣前
請之法 元朔五年始詔天下郡國建立學官
而永平之際皆尊奉孔子 蜀丞相亮領益州牧
命譙周為勸學從事蔣琬領刺史從典學從事
魏樂詳為河東文學祭酒教後進管輅為清河文
學堟


漢四姓小侯學 五經師 名牒


明紀永平九年為四姓小侯開立學校置五經師注袁
宏漢紀曰永平中崇尚儒學自皇太子諸王侯及功臣
[112-49b]
子弟莫不授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隂氏馬氏諸子弟
立學號四姓小侯以非列侯故曰小侯禮記曰庶方小
侯亦其義也 張酺傳永平九年顯宗為四姓小侯開
學於南宫置五經師酺以尚書教授數講於御前以論
難當意除為郎賜車馬衣裳 儒林傳顯宗復為功臣
子孫四姓末屬别立學舎捜選髙能以授其業自期門
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學 鄧后
[112-50a]
紀元初六年安帝和熹鄧太后詔和帝弟濟北河間王子
男女五嵗以上四十餘人又鄧氏近親子孫三十餘人
並開邸第教經書詔曰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入學所
以矯俗勵薄反之忠厚 質帝紀本初元年四月庚辰
詔四姓小侯先能通經者各令隨家法儒生為詩者謂之詩家為禮者
謂之禮家其髙第者上名牒當以次賞進 傳劉昆建武二
十二年入授太子及諸王小侯五十餘人儒林 秦彭永
平七年以貴人兄隨四姓小侯擢為開陽城門侯循吏
東海王彊薨詔京師親戚四姓小侯皆會又東平王蒼傳同
[112-50b]
鄧禹少子鴻好籌䇿永平中以為小侯引入議邊事
鄧衍永平初以外戚小侯每豫朝㑹而容姿趨步有出
於衆顯宗目之賜輿馬衣服 馬防子鉅為常從小侯
拜為黄門侍郎肅宗親御章臺下殿陳鼎爼自臨冠之
 吕强上疏曰外戚四姓貴倖之家造起舘舎丹青雕
宦者桓帝紀建和二年加元服賜四姓小侯帛 禮
儀志有四姓㑹陵之儀 竇長君少君傳絳灌等曰
[112-51a]
兩人不可不為擇師傅乃選長者有節行者與居由此為
退遜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文帝 鮑宣言外親幼童未
通經術者宜令休就師傅


漢鴻都門學


靈紀光和元年二月己未始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
注鴻都門名也其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召能為尺牘
詞賦及工鳥篆者相課試至千人焉 蔡邕傳光和四
年云云 陽球傳奏罷鴻都門文學不省奏内有云筆不㸃牘辭不辨心
假手請字妖偽百品
[112-51b]


漢國子堂 大學講堂 石經 魏典論碑 漢



大學贊 大學弟子贊 香辟雍行禮





水經注榖水又東逕國子太學石經北漢魏以来置太
學於國子堂東漢靈帝光和六年刻石鏤碑載五經立
於太學講堂前悉在東側蔡邕以熹平四年與五官中
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磾議郎張訓韓説太史令單颺
[112-52a]
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
刻立於大學門外後儒晚學咸取正焉今碑上悉銘刻
邕等名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隷三字石經魏初傳古文
出邯鄲淳石經古文轉失淳法植之於堂西石長八尺
廣四尺刻石於其下碑石四十八枚廣三十丈魏文帝
又刋典論六碑附于其次陸機言太學贊别一碑在講
堂西下列石龜碑載蔡邕韓説髙堂谿等名太學弟子
贊復一碑在外門中今二碑並無石經東有一碑是漢
順帝陽嘉八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大學年積
[112-52b]
毁壊永建六年詔書脩大學刻石紀年用作工徒十二
萬二千人陽嘉元年八月作畢碑南面刻頌漢石經北
有晉辟雍行禮碑是太始二年立


魏太學 辟雍 泮宫


魏志文帝黄初五年四月立太學於洛陽二年正月壬午詔以議郎
孔羨為宗聖侯邑百户令魯郡修起舊廟於其外廣為室屋以居學者制五經課試之法
置春秋榖梁博士 正始二年二月初通論語使太常
[112-53a]
以太牢祭孔子於辟雍以顔淵配五年五月癸巳講尚
書經通七年十二月禮記通亦如之 甘露元年四月
丙辰幸太學問諸儒易書禮記二年五月辛未幸辟雍
會命羣臣賦詩 傳髙柔上疏文帝興立辟雍州立課
曹植有學宫頌 劉馥正始中上疏曰黄初以来崇立太學
二十餘年成者葢寡由博士選輕諸生避役髙門子弟
恥非其倫學者有名而無實設教而無功 王昶嘉平
初陳治畧五事其一欲崇道篤學抑絶浮華使國子入
太學而修庠序 宋志建安二十二年魏國作泮宫于
[112-53b]
鄴城南 武帝建安八年七月令曰令郡國各修文學
縣滿五百户置校官選鄉之俊造而教學之 太和二
年六月詔曰尊儒貴學王教之本也其髙選博士才任
侍中常侍者申勅郡國貢士以經學為先
 玉海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