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023-1a]


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二十三
            宋 王應麟 撰
 地理
陂塘堰湖 隄埭


 自古賢智之士為其民捍患興利其遺跡往往而在
 使其繼者皆如始作之心則民到于今受其賜天下
 豈有遺利乎
[023-1b]
舜五湖


後漢班固傳捐金於山沈珠於淵注陸賈新語舜弃黄
金於嶃巖之山捐珠於五湖之泉一作川以塞一作杜邪滛
之路一作欲 淮南子舜乃使禹䟽三江五湖


禹五湖


墨子禹治天下南為江漢淮汝東流注之五湖 淮南
子禹之時天下大水禹身執虆臿以為民先剔河而導
九岐鑿江而通九路辟五湖而定東海 管子夏人之
[023-2a]
王鑿五湖 説苑云河間獻王曰禹鑿江通於九派釃
五湖而定東海賈誼書云澄五湖 吕氏春秋禹通三江五湖
決伊闕溝廻陸注之東海因水之力也 史記太史公
曰上姑蘇望五湖正義五湖者連太湖在蘇州西四十
又曰游莫貢䔖胥為五湖並太湖東岸五灣索隱曰五湖者具區洮滆彭
蠡青草洞庭案張勃呉録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以其周
行五百餘里故曰五湖或説以太湖射貴湖上湖洮湖
滆湖為五湖案國語呉越戰于五湖直在笠澤一湖中
耳或説非也 貨殖傳呉有三江五湖之利 漢地理
[023-2b]
志周官揚州浸曰五湖注師古曰五湖在呉 越語興
師伐吳至於五湖 禹貢震澤注呉太湖名䟽五湖即震
澤 越絶書太湖周三萬六千頃 晉楊泉有五湖賦


周五湖


周禮職方氏揚州其浸五湖注在呉南 水經注南江東
注于具區謂之五湖口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
湖滆湖也郭景純江賦曰注五湖以漫漭言江水經緯
[023-3a]
五湖苞注太湖也國語曰越伐呉戰於五湖范蠡返至
五湖而辭越虞翻曰是湖有五道韋昭曰今太湖也尚
書謂之震澤爾雅以為具區方員五百里山海經曰浮
玉之山北望具區苕水出于其隂北流注于具區湖中
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謂三山湖又謂洞庭湖楊修五湖
賦曰頭首無錫足蹄松江負烏程於背上懐大呉以當
匈岞崔嵬穹隆紆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言湖之苞
極也庾仲初揚都賦注曰今太湖東注為松江下七十
里有水口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與
[023-3b]
松江而三 史河渠書於呉則通渠三江五湖注韋昭
曰實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呉西南


秦百丈堰


理道要訣秦以李冰為蜀郡太守造百丈堰灌田數千
頃蜀以富饒


漢白馬津


史記酈生傳願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倉之粟塞成
[023-4a]
臯之險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
侯形制之埶漢書同 戰國䇿張儀曰決白馬之口以流
魏氏髙誘注白馬津名 水經注河過黎陽縣南為白
馬津石勒號為靈昌津唐滑州黎陽津即此也今屬滑州白馬縣本衛之曹邑也


漢芍陂 楚期思陂


地理志六安國六縣有如谿水東北至壽春入芍陂芍音
酌又音鵲廬江郡灊縣有沘山沘水所出北至壽春入芍陂
 淮南子孫叔敖決期思之水灌雩婁之野汝南有期思縣雩婁
今廬江 意林孫叔敖作期思陂而荆土用贍 水經注
[023-4b]
東北逕白芍亭東積而為湖謂之芍陂陂周一百二十
許里在壽春縣南八十里言楚相孫叔敖所造魏王淩
與呉將張休文戰於芍陂即此處也陂有五門吐納川
流西北為香門陂水北逕叔敖祠下謂之芍陂瀆又北
分為二水一水東注黎漿東注肥水 王景傳建初八
年遷廬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餘而食
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驅率
[023-5a]
吏民修起蕪廢敎用犂耕由是墾闢倍多境内豐給遂
銘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又訓令蠶織為作法制皆著于
鄉亭廬江傳其文辭注陂在今壽州安豐縣東孫叔敖
所作期思陂是也徑百里灌田萬頃 魏志建安十四
年七月置揚州郡縣長吏開芍陂屯田魏劉馥晉劉頌皆修治芍陂見
 通典宋元嘉七年荆河刺史劉義欣鎮壽陽經理
芍陂良田萬頃有舊溝引渒水入陂齊垣崇祖修芍陂
通典又云崔實月令曰叔敖作期思陂即此齊梁立屯田 隋趙軌傳芍陂舊有
五門堰軌更開三十六門灌田五千餘頃 輿地廣記
[023-5b]
壽州安豐有芍陂徑百里灌田萬頃


漢金隄


溝洫志漢興三十有九年孝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隄
注師古曰河隄名在東郡白馬津東郡大興卒塞之成帝初河決東郡
金隄建始四年秋大水鴻嘉四年河水湓溢孫禁圖方畧以為
可決平原金隄間開通大河至海哀帝初賈讓言今行
上策徙兾州民决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
[023-6a]
太山東薄金隄埶不能逺云云臣竊按視遮害亭西十
八里至淇水口廼有金隄髙一丈自是東地稍下隄稍
髙至遮害亭髙四五丈往五六嵗河水大盛増丈七尺
云云 王尊傳為東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隄
尊躬率吏民投沈白馬祀水神河伯尊親執圭璧使巫
䇿祝請以身填金隄因止宿廬居隄上水波稍却廻還
吏民嘉壯尊之勇節 崔瑗河隄謁者箴伊昔鴻泉浩
浩滔天有夏作空爰奠山川爰及周衰夏績陵遲導非
其導堙非其堙湓溢滂汩屢決金隄瓠子潺湲宣房作
[023-6b]
歌使臣司水敢告執河 括地志金隄一名千里隄在
白馬縣東五里 九域志大名府有金隄漢志曰黎陽
南故大金隄與東山相屬北盡魏界又有鯀隄博州有古金隄 輿
地廣記酸棗縣有金隄漢文時河決金隄即此 元和志
金隄在酸棗縣南二十三里在今滑州界


漢河隄方畧


馮逡傳為都尉時言河隄方畧 溝洫志自塞宣防後
[023-7a]
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地理志靈縣河水别出為鳴犢河東北至蓨入
屯氏河信成縣張甲河首受屯氏别河東北至蓨入漳水館陶河水别出為屯氏河因其自然不
隄塞元帝永元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絶
成帝初清河都尉馮逡奏言郡承河下流無大害者以
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靈鳴犢口又益不
利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髙增隄防終不能泄禹非
不愛民力以地形有埶故穿九河今既滅難明屯氏河
不流行七十餘年新絶未久其處易浚又其口所居髙
於以分流殺水力道里便宜又地節時郭昌穿直渠後
[023-7b]
三嵗河水更從故第二曲間北可六里復南合今其曲
埶復邪直貝丘百姓寒心宜復穿渠東行事下丞相御
史白遣博士許商行視以為屯氏河盈溢所為用度不
足可且勿浚後三嵗建始四年秋河果決於館陶及東郡金
隄御史大夫尹忠對方略䟽濶上切責之十一月日河隄使
者王延世使塞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
夾載而下之三十六日河隄成以五年為河平元年三月
[023-8a]
以延世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賜爵關内侯黄金百斤後二嵗河復決平原復遣
延世治之杜欽以為丞相史楊焉言延世受焉術且水
埶各異不博議利害而任一人如使不及今冬成來春
桃花水盛必羡溢宜遣焉及將作大匠許商諫大夫乘
馬延年雜作如欽言遣焉等作治六月廼成復賜延世
黄金百斤後九嵗鴻嘉四年楊焉言從河上下患底柱
隘可鐫廣之上使焉鐫之水益湍怒害甚於故是嵗秋
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河隄都尉許商與丞相史孫
禁共行視圖方畧禁以為可決平原金隄間開通大河
[023-8b]
令入故篤馬河許商以為不可公卿皆從商言先是谷
永以為河中國之經瀆聖王興則出圖書王道廢則竭
絶修政而應之災變自除時李尋解光亦言衆庶見王
延世蒙重賞競言便巧不可用議者常欲求索九河故
迹而穿之今因其自決可且勿塞以觀水埶遂止不塞
哀帝初平當使領河隄奏言九河今皆窴滅按經義有
決河深川無隄防雍塞宜博求能浚川䟽河者舉吏民
[023-9a]
莫有應書待詔賈讓言治河有上中下䇿治土而防其
川猶止兒啼而塞其口隄防之作近起戰國雍防百川
各以自利上䇿徙兾州民當水衝者不與水爭地中䇿
多穿漕渠於兾州地使民得溉田分殺水怒通渠有三
利民田適治河隄亦成下䇿繕全故隄増卑倍薄勞費
無已王莽時召能治河者以百數其大畧異者關並言
秦漢以來河決曹衛之域不過百八十里可空此地勿
為官亭民室張戎言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乾
燥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雨多水暴至則溢決可各
[023-9b]
順從其性毋復灌溉韓牧以為可畧於禹貢九河處穿
之王横言宜卻徙平處更開空使縁西山足乘髙地而
東北入海桓譚為司空掾典其議無施行者 李尋傳
王根為大司馬時多災異根輔政數問尋尋以為且有
洪水為災乃説根曰蓄水連泉務通利之修舊隄防省
池澤税以助損邪陰之盛 馮野王傳以故二千石使
行河隄
[023-10a]


漢浙江


山海經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東在閩西北入海餘暨
南注按地理志浙江出新安黟縣南蠻中東入海今錢
唐浙江是也 地理志丹陽郡黟縣漸江水出南蠻夷
中東入海 秦紀三十七年十一月渡海渚過丹陽至
錢唐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上㑹稽
祭大禹望于南海注晉灼曰江水至㑹稽山陰為浙江
 唐六典浙江水有三源一出歙州一出衢州一出婺
州歴睦杭越三州界入海
[023-10b]


漢射陽湖 梁湖 博支湖


地理志廣陵國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
入湖 郡國志廣陵郡射陽注有梁湖地道記曰有博
支湖


漢六門陂 射陂 少府陂澤見草田


水經注湍水又逕穰縣為六門陂漢南陽太守召信臣
以建昭五年斷湍水立穰西石堨至元始五年更開三
[023-11a]
門為六石門故號六門堨溉穰新野昆陽三縣五千餘
頃晉太康三年鎮南將軍杜預復更開廣利加于民有
六門碑部曲主安陽亭侯鄧逹等以太康五年立 廣
陵王胥傳射陂草田


漢鉗盧陂


通典鄧州穰縣有六門堰鉗盧陂並漢邵信臣所作溉
田三萬頃 元帝建昭中邵信臣為南陽太守於穰縣
南六十里造鉗盧陂累石為隄傍開六石門以節水勢
澤中有鉗盧玉池因以為名用廣溉灌嵗增多至三萬
[023-11b]
頃後杜詩為守復修其業時歌之曰前有邵父後有杜
母 張衡南都賦其陂澤則有鉗盧玉池赭陽東陂注杜
預表曰所領部曲皆居南卿界所近鉗盧大陂下有良田玉池在宛 貯水渟洿亘望無
涯其水則開竇灑流浸彼稻田溝澮脉連隄塍相輑朝
雲不興而潢潦獨臻決渫則暵為溉為陸冬稌夏穱隨
時代熟 國史地理志鄧州穰縣有鉗盧陂


漢鴻郤陂


[023-12a]
許楊傳汝南舊有鴻郤陂在今豫州汝陽縣東成帝時丞相翟方
進奏毁敗之建武中太守鄧晨欲修復其功聞楊曉水
脉召與議之楊曰昔成帝用方進之言尋而自夢上天
天帝怒曰何故敗我濯龍淵是後民失其利多致飢困
時有歌謡曰敗我陂者翟子威飴我大豆亨我芋魁反
乎覆陂當復昔大禹決江疏河以利天下明府今興立
廢業富國安民童謡之言將有驗於此願以死効力晨
大悦因以楊為都水掾使典其事楊因髙下形埶起塘
四百餘里數年乃立百姓得其便 鄧晨傳為汝南太
[023-12b]
守建武十八年興鴻郤陂數千頃田汝土以殷魚稻之
饒流衍他郡 前翟方進傳汝南舊有鴻隙大陂郡以
為饒師古曰鴻隙陂名藉其溉灌及魚鼈葦蒲之利以多財用成帝時關東數水陂
溢為害方進為相與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視以為
決去陂水其地肥美省隄防費而無水憂遂奏罷之及
翟氏滅鄉里歸惡言方進請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罷陂
云王莽時常枯旱郡中追怨方進童謡曰壞陂誰翟子
[023-13a]
威飯我豆食羮芋魁反乎覆陂當復誰云者兩
黄鵠 安帝紀永初三年三月癸巳詔以鴻
晉志作鴻陂 假與貧民 國史地理志蔡州汝陽
有鴻郤陂  晉張載有洪池陂銘見池沼類 文選
注漢宫殿疏曰長安有鴈鶩陂承昆明下流類聚云葢
地六頃


漢樊陂


樊宏傳父重世善農稼開廣田土三百餘頃其所起廬
舍有陂渠灌注注酈元水經注曰湖水支分東北為樊
[023-13b]
氏陂至今猶名為樊陂在今鄧州新野縣之西南贊謂樊重
分地以用天道 通典新野縣有樊陂在西南


漢武陵五溪


馬援傳建武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
夷注酈元注水經云武陵有五溪雄樠酉潕辰溪蠻夷
所居故謂五溪蠻土俗雄作熊樠作明潕作武在今辰
州界
[023-14a]


漢蒲陽陂


後張禹傳元和三年遷下邳相徐縣北界有蒲陽坡東觀
記曰坡水廣二十里徑百里在道西其東有田可萬頃坡與陂同傍多良田而堙廢莫
修禹為開水門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數百頃勸率吏民
假與種糧親自勉勞遂大收糓實鄰郡貧者歸之千餘
户室廬相屬其下成市後嵗至墾千餘頃民用饒給


漢蒲姑陂 長洲澤 玉池澤陂


郡國志下邳國取慮有蒲姑陂注左傳昭十六年齊師
至蒲隧杜預曰縣東有蒲姑陂 廣陵郡東陽有長洲
[023-14b]
澤呉王濞太倉在此 南陽郡宛縣注南都賦注曰有
玉池澤陂


漢董池陂


郡國志河東郡聞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澤


漢三丈陂


見鮦陽渠 馬稜傳章和元年遷廣陵太守興復陂湖
溉田二萬餘頃吏民刻石頌之注東觀記曰稜在廣陵
[023-15a]
興復陂湖増嵗租十萬餘斛


漢八激堤


水經河水又東逕八激堤北注漢安帝永初七年令謁
者太山于岑於石門東積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衝波
謂之八激堤


漢鑑湖


曹鞏序鑑湖一曰南湖又曰鏡湖南並山北屬州城漕渠東
西距江順帝永和五年㑹稽太守馬臻之所為也築塘
周回三百里一云三百五十八里通典云三百十里 溉田九千餘頃其北
[023-15b]
隄石闥二陰溝十九南隄陰溝十四蓋因三江之上兩
山之間疏為二門以時視田之水小溢則縱其一大溢
盡縱之昔謝靈運求㑹稽回踵湖岯崲湖為田則請湖
為田越之俗舊矣然南湖繇漢接唐未嘗廢宋興民始
有盗湖為田者至治平間湖廢幾盡熙寜二年冬作 唐賀知
章傳以宅為千秋觀求周宫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詔賜
鏡湖剡川一曲 宋朝㑹要熙寧間命江衍經度凡為
[023-16a]
田者兩存之立石柱内為田外為湖政和中王仲薿遂
廢湖為田隆興二年二月詔賀知章放生池舊界十八
頃外餘縱民耕之 宋孔靈符傳山隂縣土狹民多田
少靈符表徙無貲之家於餘姚鄞鄮三縣界墾起湖田


漢當湖


郡國志呉郡海鹽注案今計偕簿縣之故治順帝時為
湖今謂之當湖


漢青陂


水經注青陂廟前有陂漢建寧三年新蔡長李言上請
[023-16b]
復青陂在縣坤地源起桐栢淮川别流入于潺湲逕新
息牆陂衍入襃信界灌溉五百餘頃


漢廣成澤


輿地廣記汝州梁縣西有廣成澤後漢作苑為游獵之
地馬融作頌今曰廣潤河蓋避朱梁諱也唐事見講武 水
經注汝水東與廣成澤水合安帝永初元年以廣成游
獵地假與貧民 郡國志河南新城有廣成聚有廣成
[023-17a]
苑 通典廣成苑在縣西


魏芍陂又見上 茹陂


魏志太祖表劉馥為揚州刺史鎮合肥數年恩化盛行
百姓樂其政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於是廣屯田
興治芍陂茹陂七門呉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以是有
蓄 呉志赤烏四年四月遣全琮畧淮南決芍陂 後
漢志注皇覽曰楚大夫子思造芍陂


魏鄭陂


晉志兼魏志本傳魏文帝黄初中鄭渾為沛郡大守郡界下
[023-17b]
濕患水潦百姓飢之渾於蕭相二縣界興陂遏一作堨
稻田郡人皆不以為便渾曰地勢洿下宜灌溉終有魚
稻經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乃躬率吏民興功一冬皆
成比年大收頃畝嵗増租入倍常民賴其利刻石頌之
號曰鄭陂


魏精湖


蔣濟傳文帝幸廣陵濟表水道難通上三州論以諷不
[023-18a]
從於是戰船數千皆滯不得行議者欲就留兵屯田濟
以為東近湖北臨淮若水盛時賊易為寇不可安屯從
之車駕即發還到精湖水稍盡留船付濟鑿池作四五
道蹴船令聚豫作土豚遏斷湖水皆引後船一時開遏
入淮中


魏臨晉陂


見成國渠


魏龍陂


見瑞物類 文帝於元武陂作詩
[023-18b]


魏百尺堨


水經注沙水東南流注于潁謂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
古百尺堰也魏書司馬宣王討王凌大軍至百尺堨今
俗呼為山陽堰非也蓋新水首受潁於百尺溝 元和
志百尺堰在汝陰縣西北一百里


魏河内水利


水經注沁水南逕石門石門是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
[023-19a]
為魏野王典農中郎將之所造也案其表云臣孚言臣
被明詔興河内水利臣既到檢行沁水源出銅堤山屈
曲周廻水道九百方石為門詔書聽許於是夾岸累石
結以為門用代木門枋故石門舊有枋曰之稱溉田頃
畝之數間關嵗月之功事見門側石銘 漢建安九年
魏武王於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
以通漕運時人號其處為枋頭是以盧諶賦曰洪枋巨
堰深渠髙隄
[023-19b]
呉江陵堰 東興隄


陸抗傳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張咸作大
堰遏水漸積平中以絶寇叛羊祜欲因所遏水為船運
糧揚聲將破堰以通步軍抗聞使咸亟破之祜至當陽
聞堰敗乃改船以車運大費損功力  諸葛恪傳
初黄龍元年遷都建業二年築束興隄遏湖水後
征淮南敗以内船由是廢不復修恪以建興元年
十月㑹衆於東興更作大隄左右結山俠築兩城
[023-20a]
各留千人守之魏作浮橋度軍於隄上分兵攻兩城
軍散橋壞 魏王基傳江陵有沮漳二水漑灌膏
腴之田以千數安陸左右陂池沃衍  晉志吳作
浦里塘


晉芍陂又見上


劉頌傳武帝時為淮南相甚有政績舊修芍陂年用數
萬人豪强兼并孤貧失業頌使大小戮力計功受分百
姓歌其平惠 伏滔正淮論壽春龍泉之陂良疇萬頃
[023-20b]
晉巴丘湖


杜預傳都督荆州江漢懐徳號曰杜父舊水道惟沔漢
逹江陵千數百里無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㑹表裏山
川實為險固荆蠻之所恃也預乃開楊口起夏水達巴
陵千餘里内㵼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南土歌之曰
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 後漢志注巴丘
湖江南之雲夢也爾雅十藪楚有雲夢郭璞曰巴丘湖
是也 通典復州沔陽有夏水沔水岳州巴陵有巴丘
[023-21a]


晉沈萊堰 魏濟河論又見河渠


傅祗傳武帝時為滎陽太守自魏黄初大水之後河濟
汎溢鄧艾嘗著濟河論開石門而通之至是復壊祗乃
造沉萊堰至今兖豫無水患百姓為立碑頌焉 魏志
劉靖都督河北修廣戾渠陵大堨水溉灌薊南北


晉二十九陂


水經注昔在晉世杜預繼信臣之業復六門之陂遏六
門之水下結二十九陂諸陂散流咸入朝水事見六門
[023-21b]
碑 通鑑桓温至金鄉水道絶使毛虎生鑿鉅野三百
里引汶水㑹於清水


晉洛陽千金堨


李矩傳為汝陰太守永嘉初元年與汝南太守袁孚脩洛
陽千金堨音竭與堰塢義同以利漕運紀云始修千金堨於許昌以通運劉曜攻石 
生于金墉決千金堨以灌之


晉曲阿新豐塘


[023-22a]
張闓傳元帝時晉陵内史在郡甚有威惠時所部四縣
並以旱失田闓乃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百餘頃每嵗
豐稔葛洪為頌計用二十一萬一千二十功以擅興造
免官後以公卿言張闓興陂溉田可謂益國而反被黜
帝感悟下詔以闓為大司農 世説注引葛洪富民塘


晉句章堰 舊陂


孔愉傳為㑹稽内史句章縣有漢時舊陂毁廢數百年
愉自循行修復故堰溉田二百餘頃皆成良業
[023-22b]


晉召伯埭 吕梁七埭


謝安傳上疏求北征出鎮廣陵之步丘太元十年四月壬戌築壘
曰新城築埭於城北後人追思之名為召伯埭九域志揚州又
有龍舟堰十道志云魏文帝臨江試龍舟此堰因得名 謝玄傳玄既克符堅乘
釁攻堅之兖州刺史張崇於鄄城走之太元九年九月辛卯兖州
既平玄患水道險澁糧運艱阻用督䕶聞人奭謀堰吕
梁水植柵立七埭為派擁二岸之流以利運漕公私利
[023-23a]
便又進伐青州故謂之青州派水經注太元九年左將軍謝玄云云


宋六門堰


宋書劉秀之為襄陽令襄陽有六門堰良田數千頃堰
乆決壞世祖遣秀之修復雍部大豐 九域志鄧州六
門堰召信臣所造以擁湍水累石為之旁開六石門以
節水勢


宋玄武湖 北湖


宋書元嘉二十三年立玄武湖於樂游苑北 文選顔
延年應詔觀北湖田收詩集曰元嘉十年注丹陽郡圖經曰樂
[023-23b]
遊苑晉時藥園元嘉中築隄壅水名為北湖


齊肥水堰


通監齊建元二年二月丁卯朔魏劉昶冦壽陽豫州刺
史垣崇祖欲治外城堰肥水以自固皆曰自有肥水未
嘗堰也恐勞而無益崇祖曰守郭築堰是吾不諫之䇿
也乃於城西北堰肥水堰北築小城周為深塹使數千
人守之魏人蟻附攻小城崇祖決堰下水魏攻城之衆
[023-24a]
漂墜塹中魏師退走齊有西陵牛埭并浦陽南北津柳浦四埭 齊丘仲孚
為曲阿令鑿長岡埭瀉瀆水以阻王敬則


梁肥水堰


韋叡傳天監四年侵魏㧞小峴城進討合肥先是右軍
司馬胡景畧至合肥久未能下叡案行山川曰汾水可
以灌平陽即此是也乃堰淝水頃之堰成水通舟艦繼
至 陳書呉明徹攻壽陽堰肥水以灌城城中多腫泄
死者什六七 東晉欲作涂塘以遏胡冦 唐秦王
雍洺水上流須賊度亟決之水暴至遂破黑闥山
[023-24b]
東平


後魏僕射陂又見唐廣仁池


唐志鄭州管城縣有僕射陂後魏孝文賜僕射李冲因
以為名


後魏督亢陂


見河渠類


東魏漳濵堰


[023-25a]
通鑑興和三年十月乙巳發夫五萬築漳濵堰三十五
日罷


齊督亢陂


北史齊乾明元年平州刺史嵇曄建議開督亢陂置屯
田嵗收稻粟數十萬石又於河内置懐義等屯以給河
南之費


後周富平堰


後周書大統十六年西魏文帝涇州刺史賀蘭祥修富平堰開
渠引水東注于洛人獲其利
[023-25b]


唐觀省陂


地理志汴州陳留有觀省陂貞觀十年令劉雅決水
漑田百頃  玄宗紀開元十六年十一月甲辰弛陂
澤禁


唐葛榮陂


地理志兾州信都有葛榮陂貞觀十一年刺史李興公
開引趙照渠水以注之
[023-26a]


唐十三陂


唐志海州有陂十三蓄水溉田皆貞觀以來築


唐通靈陂


姜師度傳為同州刺史又派洛灌朝邑河西二縣閼河
以灌通靈陂收弃地二千餘頃為上田置十餘屯帝幸
長春宫嘉其功下詔褒美加金紫光禄大夫 地理志
同州朝邑北四里有通靈陂開元七年刺史姜師度引
洛堰河溉田百餘頃元和志在縣北四里二百三十步種稻田二千餘頃京兆鄠
縣有渼陂華州下邽東南二十里有金氏二陂隋志同
[023-26b]
徳二年引白渠灌之以置監屯潁州下蔡西北百二十
里有大漴陂八十里有雞陂六十里有黄陂東北八十
里有湄陂皆隋末廢唐復之溉田數百頃


唐上陽積翠月陂


李適之傳開元中六典開元二十四年為河南尹其政不苛為下
所便玄宗患穀洛嵗暴溢耗徭力詔適之以禁錢作三
大防六典云修三陂曰上陽積翠月陂武徳八年正月甲子幸月陂又七年正月庚子
[023-27a]
幸月陂九年正月己未又幸九域志河南有月陂形如偃月自是水不能為患刻石
著功詔永王璘書皇太子瑛書額


唐雷陂 愛敬陂 句城塘 平津堰 富



人固本二塘


地理志揚州江都東十一里有雷塘一作雷陂貞觀十八年
㑹要十一年長史李襲譽引渠又築句城塘溉田八百頃通典
有愛敬陂水門貞元四年節度使杜亞自江都西循
蜀岡之右引陂趨城隅以通漕溉夾陂田 食貨志初
揚州疏太子港陳登塘凡三十四陂以益漕河輒復堙
[023-27b]
塞淮南節度杜亞乃濬渠蜀岡䟽句城湖愛敬陂起隄
貫城以通大舟河益庳水下走淮夏則舟不得前節度
使李吉甫築平津堰以洩有餘防不足漕運遂通陳登為廣
陵守造愛敬塘灌田千頃 列傳李襲譽為江南循察大使揚州呉
大都㑹俗喜商賈不事農襲譽引雷陂水築勾城塘溉
田八百頃以盡地利民多歸本 杜佑貞元中節度淮
南決雷陂以廣灌溉斥海濵棄地為田積米五十萬斛
[023-28a]
列營三十區士馬整飭 杜亞治漕渠引湖陂築防庸
入之渠中以通大舟夾隄髙卬因得溉灌疏啟道衢徹
壅通堙 李吉甫元和三年九月節度淮南居三嵗奏
蠲逋租數百萬築富一作利人固本二塘溉田且萬頃漕
渠庳下不能居水乃築堤閼以防不足洩有餘名曰平
津堰地理志揚州髙郵有堤塘溉田數千頃元和中節度使李吉甫築


唐雨施陂 廣潤陂 廣濟陂 徳政陂 大



農陂 永豐陂 周氏陂 馬仁陂


地理志光州光山有雨施陂永徽四年刺史裴大覺積
[023-28b]
水以溉田百餘頃趙州平棘東二里有廣潤陂引大白
渠以注之東南二十里有畢泓皆永徽五年令弓志元
開以蓄泄水利綿州巴西有廣濟陂垂拱四年長史樊
思孝令夏侯奭因故渠開引渠溉田百餘頃陳州西華
有鄧門廢陂神龍中令張餘慶復開引潁水溉田宣州
宣城東十六里有徳政陂引渠溉田二百頃大厯二年
觀察使陳少遊置南陵有大農陂溉田千頃元和四年
[023-29a]
寧國令范某因廢陂置為石堰三百步水所及者六十
里 文粹韋瓘有大農陂記隋志㑹稽郡諸暨有大農湖有永豐陂在青弋江中
咸通五年置薊州三河北十里有渠河塘西北六十里有孤山陂溉田三千頃 髙紀
武徳八年十月辛巳如周氏陂獵于北原九年三月丙
午如周氏陂 通典唐州比陽馬仁陂在縣北溉田萬


唐延壽陂


地理志泉州莆田有延壽陂建中年置溉田四百萬頃
[023-29b]
唐西湖 絳巖湖 上湖 下湖 北湖 陽



陂湖 任嶼湖 丹陽湖


地理志湖州長城有西湖溉田三千頃其後堙廢貞元
十三年刺史于頔復之人賴其利 㑹要同于頔傳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
異時溉田三千頃久廢頔行縣命修復隄閼嵗獲秔稻蒲魚萬計昇州句容西南三十
里有絳巖湖麟徳中令楊延嘉因梁故堤置後廢大厯
十二年令王昕復置周百里為塘立二斗門以節旱暵
開田萬頃絳巖故赤山天寳中更名杭州餘杭南五里
[023-30a]
有上湖西二里有下湖寳厯中令歸珧因漢令陳渾故
迹置北二里有北湖亦珧所開溉田千餘頃珧又築甬
道通西北大路富陽有陽陂湖貞觀十二年令郝某開
南六十里有隄越州上虞西北二十七里有任嶼湖寳厯
二年令金堯恭置溉田二百頃北二十里有黎湖亦堯
恭置 食貨志劉晏分官吏主丹陽湖禁引溉河漕不
又見練塘


唐小江湖 廣徳湖  東湖 甘棠湖


地理志明州鄮縣南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頃開元
[023-30b]
中令王元緯置民立祠祀之東二十五里有西湖溉田
五百頃天寳二年令陸南金開西十二里有廣徳湖溉
田四百頃政和八年廢為田貞元九年一云貞元元年刺史任侗因故
迹増修郡東錢湖受七十二溪累石為塘八十里天禧元年李夷庚重修中有四閘七堰溉田五十四
萬畆洪州南昌縣南有東湖元和三年刺史韋丹開南塘
斗門以節江水開陂塘以溉田江州潯陽南有甘棠湖
長慶二年刺史李渤築立斗門以蓄洩水勢 李翺作
[023-31a]
江州南湖隄銘曰李渤長慶三年十二月截南陂築隄
三千五百尺蓄水為湖天地作物功或不周賢人相之
智與神侔漭漭南陂冬乾夏滮歴古迨兹孰為甿籌濬
之斯來養民如身乃築長隄拒江之瀕千鎚響振不督
而勤 曽鞏廣徳湖記曰湖之大五十里其源出四明
山北為漕渠東北入江大厯八年令儲仙舟更今名大
中元年刺史李敬方刻石謂湖成三百年矣湖之興其
在齊梁之際歟至道元年守丘崇元復之天禧二年李
夷庚正湖界起隄十八里限之熙寧元年十月張峋築
[023-31b]
隄九千一百三十四丈為埭二十


唐錢塘湖


見六井 劉道真錢塘記議曹華信家富議立防海塘
始開募有致土石一斛與錢一斗塘成一境䝉利縣本
名泉亭於是改錢塘百姓懐徳立碑塘所 隋志錢塘
有臨平湖 水經注引錢塘記


唐萬壽湫


[023-32a]
地理志邠州三水北二十里有萬壽湫大厯八年因風
雷而成


唐路公溪 好溪


地理志歙州祈門有武陵嶺元和中令路旻鑿石為盤
道西南十三里有閶門灘善覆舟於是開斗門以平其
隘號路公溪歙縣束南有吕公灘本車輪灘湍悍善覆
舟刺史吕季重鑿之處州麗水東十里有惡溪多水怪
宣宗時刺史叚成式有善政水怪潛去民謂之好溪
[023-32b]
唐鑿汾水


韋武傳徳宗時為絳州刺史鑿汾水灌田萬三千餘頃
璽書勞勉


唐新源水


地理志成都府温江有新源水開元二十三年長史章
仇兼瓊因蜀王秀故渠開通漕西山竹木


唐椒陂塘 謝塘 陵波塘 蒲帆塘 沙河





[023-33a]
地理志潁州汝陰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引水溉田二
百頃永徽中刺史柳寳積脩潤州金壇東南三十里有
南北謝塘武徳二年刺史謝元超因故塘復置以溉田
呉興烏程東有官池元和中刺史范傳正開東南二十
五里有陵波塘寳厯中刺史崔元亮開北二里有蒲帆塘
刺史楊漢公開開而得蒲帆因名杭州錢塘南五里有
沙河塘咸通二年刺史崔彦曽開許州長社繞州郭有隄塘百八十里節度
使髙瑀立以溉田
[023-33b]
唐捍海塘 防海塘 越王山堰 運道塘


地理志杭州鹽官有捍海塘隄長百二十四里開元元
年重築越州㑹稽東北四十里有防海塘自上虞江抵
山隂百餘里以蓄水溉田開元十年令李俊之増修大
厯十年觀察使皇甫温太和六年令李左次又増修之
山陰北三十里有越王山堰貞元元年觀察使皇甫政
鑿山以蓄洩水利又東北二十里作朱儲斗門北五里
有新河西北十里有運道塘皆元和十年觀察使孟簡
[023-34a]
開西北四十六里有新逕斗門太和七年觀察使陸亘
諸暨東二里有湖塘天寳中令郭宻之築溉田二十餘頃 春秋正義釋例曰海
自遼西北平漁陽章武渤海樂陵樂安北海東萊城陽
東海廣陵吳郡㑹稽十四郡之東界以東東至于海當盡樂安北海
之東界


唐練塘


地理志潤州丹陽有練塘周八十里納長山諸水漕運資之唐時禁盗決
永泰中刺史韋損因廢塘復置以溉丹陽金壇延陵
之田民刻石頌之 劉晏奏聞詔書褒異練湖與晉陵新豐塘地相接八百餘頃溉四縣之
[023-34b]
 田以一寸益漕河一尺本朝紹興中向子諲奏開練塘乾道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命漕臣沈度修築十月修
閘及南北十門 李華復練塘頌練湖幅員四十里永泰元年
十一月二十三日拜韋損為潤州増理故塘繚而合之
廣湖為八十里象月之規儔金之固灝灝如吞吐日月
沈沈如韞蓄風雨所潤者逺原隰皆春疏為斗門河渠
通流


唐尚書塘 常稔塘 天水淮 永豐塘


[023-35a]
地理志泉州晉江東一里有尚書塘溉田三百餘頃貞
元五年刺史趙昌置名常稔塘後昌為尚書民思之因
更名西南一里有天水淮灌田百八十頃太和三年刺
史趙棨開莆田西一里有諸泉塘南五里有瀝潯塘西
南二里有永豐塘南二十里有横塘東北四十里有頡
洋塘東南二十里有國清塘溉田總千二百頃並貞觀
中置


唐白水塘 羡塘 屯田 神塘


地理志楚州寳應本安宜西南八十里有白水塘羡塘
[023-35b]
證聖中開置屯田西南四十里有徐州涇青州涇西南
五十里有大府涇大府即揚州長慶中興白水塘屯田發青
徐揚州之民鑿之北四里有竹子涇亦長慶中開衢州
西安東五十五里有神塘開元五年因風雷摧山偃澗
成塘溉田二百頃


唐千人塘 漢塘 陳令塘


地理志濠州鍾離南有故千人塘乾封中修以溉田蘇
[023-36a]
州海鹽西北有漢塘太和七年開江州都昌南有陳令
塘咸通元年令陳可夫築


唐髙梁堰


地理志晉州臨汾東北十里有髙梁堰武徳中引髙梁
水溉田入百金泊


唐五節堰


地理志隴州汧源有五節堰引隴州水通漕武徳八年
水部郎中姜行本開後廢 㑹要武徳八年十二月行
本請於隴川開五節堰引水通運許之
[023-36b]


唐六堰


百官志興成五門六門龍首涇堰滋隄凡六堰皆有丞
貞觀六年皆廢 㑹要貞元十三年七月詔昆明池俯
近都城蒲魚所産令京兆韓臯充使修堰


唐瓜谷山堰 枋口堰 萬金堰


地理志河中府龍門北三十里有瓜谷山堰貞觀十年
築孟州濟源有枋音方口堰太和五年節度使温造浚古
[023-37a]
渠溉濟源河内温武陟田五千頃趙州栢鄉西有萬金
堰開元中令王佐所築以疏積潦 通典漢建安中曹
公於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
漕運時人號其處為枋頭


唐修復堰防


張守珪傳開元中為瓜州都督時渠堰為虜毁材木無
所出守珪宻請于神一昔大木數千章塞流下取之修
復堰防州人刻紀其事
[023-37b]
唐黄河堰 伊水石堰 石鼓堰 仲夏堰


地理志㑹州㑹寧有黄河堰開元七年刺史安敬忠築
以捍河流河南府河南龍門山東抵天津有伊水石堰
天寳十載尹裴逈置湖州安吉有邸閣池北有石鼓堰
引天目山水溉田百頃皆聖厯初令鉗耳知命置明州
鄮縣西南四十里有仲夏堰溉田數千頃太和六年刺
史于季友築


唐遠濟堰 通濟堰 洛水堰 雲門堰 漢


[023-38a]


陽堰


地理志蜀州新津西南二里有逺濟堰分四筒穿渠溉
眉州通義彭山之田開元二十八年採訪使章仇兼瓊
開眉州彭山有通濟大堰一小堰十自新津邛江口引
渠南下百二十里至州西南入江溉田千六百頃開元
中益州長史章仇兼瓊開綿州魏城北五里有洛水堰
貞觀六年引安西水入縣民利之羅江北五里有茫江
堰引射水溉田入城永徽五年令白大信置北十四里
有楊村堰引折脚堰水溉田貞元二十一年令韋徳築
[023-38b]
神泉北二十里有折脚堰引水溉田貞觀元年開龍安
東南二十三里有雲門堰決茶山水溉田貞觀元年築
陵州籍縣東五里有漢陽堰武徳初引漢水溉田二百
頃後廢文明元年令陳充復置後又廢


唐涇堰監 渠堰使


㑹要大厯四年三月十五日勑涇堰監先廢令復置貞
元四年六月二十六日涇陽三白渠限口京兆尹鄭叔
[023-39a]
則奏六縣分水之處實為利害請准諸堰例置監及丁
夫守監十六年十一月以東渭橋納給使徐班兼白渠
漕渠及昇原成國等渠堰使


唐常豐堰


李承傳為淮南西道黜陟使奏置常豐堰於楚州以禦
海潮溉屯田瘠鹵收常十倍他嵗 地理志楚州山陽
上有常豐堰大厯中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


唐六門堰


舊紀大厯十二年十二月庚子京兆尹請修六門堰許
[023-39b]
之 李頻傳為武功令有六門堰者廞廢百五十年方
嵗飢頻發官倉庸民浚渠按故道厮水溉田糓以大稔
懿宗嘉之賜緋衣銀魚俄擢侍御史


唐考功堰見河渠類 長樂堰


地理志鄂州永興北有長樂堰貞元十三年築


唐彭城堰 劉公渠


地理志京兆髙陵寳&KR1318元年令劉仁師更古白渠水道
[023-40a]
渠成名曰劉公渠堰曰彭城 㑹要太和二年二月以
昭應令劉仁師充修渠堰副使初為髙陵令治涇陽三白渠 劉禹
錫髙陵令遺愛碑曰涇水東行注白渠釃而為三以沃
關中秦人常得善嵗按水部式決洩有時居上游者不
得以專利兵興以還涇陽人擁而專之邑為枯地征如
初長慶三年劉君列上便宜寳厯元年鄭覃為京兆九
月始具以聞冬十月築仲冬新渠成季冬新堰成


唐興成堰 渠 永豐倉


食貨志太和初嵗旱河涸掊沙而進米多耗秦漢時故
[023-40b]
漕興成堰東逹永豐倉咸陽縣令韓遼請疏之自咸陽
抵潼關三百里可以罷車輓之勞宰相李固言以為非
時文宗曰茍利於人陰陽拘忌非所顧也議遂决堰成
罷輓車之牛以供農耕關中賴其利 李石傳石奏咸
陽令韓遼治興成渠渠當咸陽右十八里左直永豐倉
秦漢故漕渠成起咸陽抵潼關三百里無車輓勞則轅
下牛盡可耕永利秦中矣李固言曰然恐役非其時帝
[023-41a]
曰以陰陽拘畏乎茍利於人朕奚慮哉石為相 長安志
興成渠在咸陽縣西十八里


唐梁公埭


㑹要開元二年河南尹李傑奏汴州東有梁公堰年久
堰破江淮漕梗傑奏發汴鄭丁夫濬之省功速就公私
利之刻石水濵紀其績開元十五年正月十二日令將
作大匠范安及檢行鄭州河口斗門先是洛陽人劉宗
噐言請塞汜水舊汴河於下流榮澤界開梁公堰置斗
門通淮汴至是新漕填塞行舟不通安及遂發河南懐
[023-41b]
鄭汴滑衛三萬人疏決舊河旬月畢 李傑傳河汴之
交舊有梁公埭廢不治南方漕弗通傑調汴鄭丁男復
作之不費而利 地理志孟州河陰有梁公堰在河汴
間開元二年河南尹李傑因故渠濬之以便漕運 劉
晏傳見宇文愷梁公堰厮河為通濟渠視李傑新隄盡
得利病通典汴口堰在河陰縣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
隋文帝開皇七年使梁睿増築漢古堰遏河入汴元和志同
[023-42a]
 金石録開元十五年二月趙居正撰重開梁公堰碑
天寳六載七月祁順之撰開梁公堰頌


唐京口埭 伊婁埭


見渠類


唐永濟隄 河隄 秋水隄 漢水隄


地理志滄州清池西北五十五里有永濟隄二永徽二
年築西四十五里有明溝河隄二西五十里有李彪淀
東隄及徒駭河西隄皆三年築西四十里有衡漳隄二
顯慶元年築西北六十里有衡漳東隄開元十年築南
[023-42b]
十五里有浮河隄陽通河隄又南三十里有永濟北隄
開元十六年築江州潯陽東有秋水隄太和三年刺史
韋珩築西有斷洪隄㑹昌二年刺史張又新築以窒水
害洺州雞澤有漳洺南隄二沙河南隄一永徽五年築
 列傳盧鈞判户部㑹昌中元年秋漢水害襄陽拜鈞山
南東道節度築隄六千步以障漢暴明年春隄成 張柬之
為襄州刺史漢水齧城柬之因壘為隄以遏湍怒 蕭
[023-43a]
倣咸通中拜義成節度滑州瀕河累嵗水壊西北防倣
徙其流速去立隄自固人得以安 文粹盧肇作漢隄
詩陰沴奸陽來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鋩襄人怡怡
聴命襄滸分之卒伍令以麾鼓披峴斷楚飛石輓土聽
築殷雷駭汗霏雨斯隄既成蜿蜿而平確爾山固屹如
雲横漢流雖狂堅不可蝕代年千億與天無極捍此巨
災屹若磐石


唐江陵古隄二橋


地理志江陵貞元八年節度使嗣曹王臯塞古隄廣良
[023-43b]
田五千頃畝收一鍾又規江南廢洲為廬舍架為二橋
荆俗飲陂澤乃敎人鑿井人以為便 嗣曹王臯傳初
江陵東北傍漢有古鄣不治嵗輒溢臯修塞得其下良
田五千頃規江南廢洲為廬舍架二橋跨江南流人自
占者二千餘家繇荆抵樂鄉二百里其間墟聚凡數十
不井飲臯始命鑿井以便人 㑹要貞元八年三月嗣
曹王皐為荆南節度觀察使先是江陵東北七十里有
[023-44a]
廢田旁漢古隄壞决凡二處每夏則為浸溢臯始命塞
之廣良田五千頃云云


唐侍郎堰


地理志彭州導江有侍郎堰其東百丈堰引江水以溉
彭益田龍朔中築又有小堰長安初築漢州雒縣貞元
末刺史盧士珵立隄堰溉田四百餘頃 賈敦頤傳貞
觀時為瀛州刺史州瀕滹沱滱二水嵗湓溢寖洳數百
敦頤為立堰庸水不能暴百姓利之
[023-44b]
唐扞江隄 扞水隄 邵父隄


韋丹傳元和時二年二月江西觀察使築隄扞江長十二里
竇以疏漲凡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萬二千頃丹遺
愛碑云派湖入江節以斗門以走瀑漲鑿六百陂塘灌田一萬頃錮以長隄繚四千步明年水平人始歌舞
 地理志洪州建昌南一里有捍水隄㑹昌六年攝令
何易于築饒州鄱陽縣東有邵父隄東北三里有李公
隄建中元年刺史李復築以捍江水成都有江瀆祠北
十八里有萬嵗池天寳中長史章仇兼瓊築隄積水溉
[023-45a]
田南百步有官源渠隄百餘里天寳二載令獨孤戒盈


唐海隄 漳隄


地理志福州閩縣東五里有海隄太和三年令李茸築
先是每六月潮水鹹鹵禾苖多死隄成瀦溪水殖稻其
地三百户皆良田長樂東十里有海隄太和七年令李
茸築立十斗門以禦潮旱則瀦水雨則洩水遂成良田
海州朐山東二十里有永安隄北接山環城長七里以
捍海潮開元十四年刺史杜令昭築兾州南宫西五十
[023-45b]
九里有濁漳隄顯慶元年築堂陽有漳水隄開元六年
築武邑有衡漳石隄顯慶元年築宿州符離東北九十
里有隋故牌湖隄灌田五百餘頃顯慶中復修 韋景
駿傳為肥鄉令神龍中縣北瀕漳舊防迫漕渠輙壞景駿
相地勢益南千步因髙築障水至隄趾輒去 髙瑀傳
為忠武節度使州比水旱無年瑀相地宜築隄庸百八
十里時其鍾洩民賴不飢加檢校尚書右僕射 百官
[023-46a]
志水部諸州堤堰刺史縣令以時檢行而涖其決築有
埭則以下户分牽禁爭利者


漢南北湖


地理志壽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鮑木之輸亦一都㑹


後周河隄


顯徳六年二月丙子朔命王朴如河陰按行河隄立斗門
於汴口甲申命韓令坤自大梁城東導汴水入于蔡水
以通陳潁之漕命袁彦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
[023-46b]
通青鄆之漕


建隆翟橋堰


翟橋堰在開封縣建隆元年置 天聖四年十月辛卯
淮南轉運言楚州北神堰真州江口堰修水閘成漕運
便之嵗省堰卒十餘萬


乾徳河隄


周顯徳元年十一月遣李糓按視河隄三旬而畢乾徳元年
[023-47a]
正月丁巳發近甸民數萬修畿内河隄陳承昭䕶役二年正
月治鄆州遥隄四年八月命韓重贇修滑州靈河隄十
月壬午成河復故道五年正月命開封大名及鄆澶等
十五州長吏兼河隄使事戊戌調民數萬治河隄六年築開
封府陽武縣之越隄開寳三年正月癸丑十二月癸巳治河隄五
年正月丙子命開封天雄等十一處各置河隄判官六
月戊申命曹翰發徒一萬五千人修陽武河隄塞陽武
濮陽決河十二月成六年正月癸酉調民夫修魏縣河
隄興國二年七月塞滎澤決河命李崇矩自陜至滄按
[023-47b]
行河隄繕治之三年正月遣使十七人分治河隄五年
正月命六人發民夫治衛澶濮濟鄭貝河隄八年九月
遣使行視滑州河兩岸古遥隄雍熙二年正月命十三
人治河隄淳化二年三月以霖雨詔諸州河隄使豫圖
繕治祥符五年八月命使者秦義等乘傳至鄆視河隄
城池圖上利害先是五月决河棣州七年河決澶州發徒數千築
新隄二百四十步水乃順復慶厯元年命王克恭内臣
[023-48a]
塞滑州横隴決河克恭請先治金隄天雄守李廸亦請
修金隄禦下流三月詔止勿塞皇祐元年九月修黄汴
御河隄元豐三年四月鄆州築遙隄成長二十里廣六
十尺髙一丈役夫六千一月而成詔奬守臣李肅之真宗時河決滑州陳堯佐鑿木如編齒置
於湍流隨水而下謂之木龍隄乃成又䕶以長隄郡人謂之陳公隄 景祐三年五月丙
午詔䕶大名府金隄慶厯元年三月庚戌修金隄 慶
厯七年五月乙酉知保州王中庸増秩以提舉築河北
五州軍隄道成特遷之 程子曰河北只見鯀隄無禹
隄鯀堙洪水故無功禹則導之而已
[023-48b]


祥符利民隄


鳯州梁泉之利民隄磑子堰祥符二年置


祥符錢塘江隄


杭州江隄舊以竹籠石而潮齧之率數嵗輒復壊祥符
七年潮直抵郡城守臣戚綸漕臣陳堯佐議實薪土以
捍之實録云累木為岸或言非便命發運使李溥按視十月壬
戌溥請如錢氏舊制立本積石以捍潮波從之其後踰年隄不
[023-49a]
成卒用薪土天聖四年二月辛酉侍御史方謹言請修江岸
二斗門實録云北閘慶厯六年志云二年漕臣杜杞築錢塘隄起官
浦至沙陘以捍風濤仁宗時俞獻卿知杭州鑿西山石作堤長十里慶厯中漕臣田瑜疊石數萬為龍 
山隄 浙江石塘剏於錢氏景祐中工部郎中張夏為轉
運使置捍江兵採石修塘志云為石隄人為立祠嘉祐六年十月辛巳
 贈夏太常少卿蘇軾曰自古本用木岸張夏始易以石 紹興二十年修石隄二
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吏部尚書林大鼐言潮為呉
患其來已久捍禦之䇿見於浙江亭碑自江流失道潮
與洲鬬怒號激烈千霆萬皷民以不寧宜顓置一司究
[023-49b]
利病而後興工乾道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帥臣沈复修
石隄成増石塘九十四丈 吳越春秋吳王取子胥屍
投之江中因隨流揚波依潮往來蕩激崩岸又曰前潮
伍子胥也重水大夫種也 史記秦始皇三十六年東游至錢
塘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以此
知錢塘江之險 唐白居易傳為杭州刺史築隄
捍錢塘湖 文選注山謙之南徐州記曰京江禹
[023-50a]
貢北江有大濤至江乘北激赤岸尤迅猛 水無涯而
合岸山孤映而若浮金祇理轡素月告望宏濤鬱起重
流電驤濤賦 呼吸萬里吐納靈潮 漂飛雲運艅艎江賦
浮天無岸 吐星出日天與水際 浮天沃日 包乾
之奥括坤之區海賦 錢塘洶然以獨起殊百川之進退
仲秋忽爾而自興異三時之滂霈 浙者折也潮出海
屈折而倒流也其地形右蟠呉而大江覃其腹左挾越
而巨澤灌其喉獨兹水夾羣山而逺入射一帶而中投
 潮以平來百川皆就浙入既深激而為鬬 羣陰既
[023-50b]
歸水與天違當宵分八月之際避至烈之輝因圓光之既
對引大海以羣飛盧肇海潮賦 淋淋若白鷺下翔飄飄如
輕車勒兵枚乘 注天波於析木歛東極乎扶桑庾闡江賦
萬古波濤中分二淛一時形勝宻拱九重 濤聲動地
浪勢粘天 川后回瀾波臣受職 修鯤吐浪 驚浪
雷奔


天聖泰州捍海堰


[023-51a]
海陵郡有古堰亘百有五十里久廢不治秋濤冒民田
監西溪鹽税范仲淹言於發運副使張綸請修復之議
者謂將有蓄潦之憂綸曰濤之患嵗十而九潦之災嵗
十而一䕶九而亡一不亦可乎天聖四年八月丁亥詔
修捍海堰綸奏仲淹知興化縣總其役詔遣中使按視命轉運使胡令儀度其可否令儀請必行前
議綸請身自董役兼領海陵郡五年六月辛卯從之築堰自小海寨東南至景莊一百八十里於運河置閘
納潮水以通漕起於天聖三載之秋成於六載之春復逋户二
千六百民為綸立祠仲淹作頌七月甲午令儀綸遷秩
 仲淹去職二人實成之實錄云築堰凡一百八十一里五年十二月乙夘綸請以問因二十頃墾
[023-51b]
耕收租増築隄防辛夘賜役卒緡錢  淳熙四年十月泰州修桑子
河堰


乾道捍海堰


乾道七年九月十一日知秀州丘崈言華亭東南大海
古有堰十八所欲興修從之八年正月二十二日築捍
海塘堰成二月十五日御史蕭之敏按視言捍海堰并
東西兩岸塘通計八十四里可以永久詔増崈秩
[023-52a]


乾道六堰


興元府山河堰溉民田四萬餘頃世傳蕭何所為嘉祐
中史炤奏上堰法獲降敕書刻石堰上乾道七年呉拱
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復見古迹溉南鄭褒城田二
十三萬餘頃五月詔褒之 紹興七年五月吳玠等修
興元府洋州渠堰詔奬之


乾道江陵二隄


七年十月十七日湖北漕臣李燾請修江陵潛江縣里
社虎渡二隄詔明年修築八年六月十六日荆南守臣
[023-52b]
葉衡請築襄陽沿江大隄


運路二十一堰


國史職官志堰楚州之黄蒲寳應北神西河髙郵之新
河樊良揚州之邵伯瓜洲潤州之京口吕城常州之望
亭奔牛秀州之杉青杭州之長安越州之曹娥梁湖錢
青孟州之濟源汝州之梁縣泰州之白莆捍海總二十
一監官各一人餘堰不居運路者皆領於州縣渡六十
[023-53a]
天文羅堰三星在牽牛柬主隄塘灌溉
孫叔敖起芍陂楚受其惠文翁穿㳛水蜀以富饒白公
引涇水谷口歌禾黍史起鑿漳河鄴旁詠稻粱張闓築
新豐李襲引雷陂灌晉陵惟揚之田各八百餘頃召父
杜母之惠靡不由之 灑沉炎導流惡數旬而馬牛辨
經時而桑田復 因地則氣不壅達變則民不倦 復
地力阜財求民餱不愆神糈可懷禦菑鍵患莫匪嘉績
 昔鄴中渠成邑思西門鴻隙陂壞郡怨方進 斯民
之生理無極而陵陸川浸之埶屢遷 決漳灌鄴旁之
[023-53b]
田鑿涇沃關内之土 隄繇 平繇行水 唐樊珣絳
巖湖記云昔叔敖芍陂能張楚國史起漳水竟富魏邦
秦稱鄭白漢歌召杜
 玉海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