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106-1a]


卷一百五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五
            宋 王應麟 撰
 音樂



唐樂三十一家


藝文志樂類三十一家三十八部二百五十七卷始於
桓譚樂元起終於趙邪利琴叙譜失姓名九家若樂元
起信都芳刪注樂書梁武帝樂社大義樂論沈重鐘律
[106-1b]
釋智匠古今樂錄李玄楚樂經元殷樂畧聲律指歸及
論樂事推七音律譜義李守真古今樂記蕭吉樂譜集
解武后樂書要錄則樂律之書也若荀朂大樂歌辭樂
府歌詩謝靈運樂府集鄭譯樂府歌辭聲調蘇䕫樂府
志翟子樂府歌詩三調歌辭漢魏呉晉鼔吹曲外國伎
曲歴代曲名鼓吹樂章則樂曲之書也琴則有桓譚孔
衍之操劉氏周氏陳懐趙邪利之譜及琴集歴頭拍簿
[106-2a]
管弦鐘磬則有留進之記凌秀公孫崇之志不著錄二
十家九十三卷自張文收新樂書至南卓羯鼓錄有劉
貺崔令欽大樂令教坊記徐景安歴代樂儀呉兢郗昂
段安節樂府題解雜錄竇璡正聲樂調蕭祜無射商調
譜玄宗金風樂琴譜則又有趙惟暕陳拙等九家而離
騷譜附焉 六典樂大義等三十二部一百四十三卷
 隋志樂社大義至黄鍾律四十二部一百四十二卷
 景徳二年龍圖閣經典閣樂書二百八十九卷 崇
文總目樂四十八部二百八十一卷自歴代樂儀
[106-2b]
至阮咸曲譜  中興目六十三家四百四十卷續
目二家二百二卷  元魏太和十六年詔髙閭公
孫崇考定雅樂景明中崇為太樂令上所調金石
及書  唐志崇鐘磬志二卷 隋蘇䕫著樂志十
五篇


大唐雅樂 十二和十五和 新樂書 武徳定



樂 開元三和樂


[106-3a]
禮樂志隋稍欲改作是時鄭譯牛弘辛彦之何妥蔡子
元于普明之徒皆名知樂相與撰定依京房六十律因
而六之為三百六十律以當一嵗之日又以一律為七
音音為一調凡十二律為八十四調其說甚詳而終隋
之丗所用者黄鍾一宫五夏二舞登歌房中等十四調
而已唐興即用隋樂武徳九年正月己亥始詔太常少卿祖
孝孫協律郎竇璡等定樂初隋用黄鍾一宫惟擊七鐘
其五鐘設而不擊謂之啞鐘唐協律郎張文收乃依古
斷竹為十二律髙祖命與孝孫吹調五鐘叩之而應由
[106-3b]
是十二鐘皆用孝孫又以十二月旋相為六十聲八十
四調其法因五音生二變因變徴為正徴因變宫為清
宫七音起黄鍾終南吕迭為綱紀黄鍾之律管長九寸
王於中宫土半之四寸五分與清宫合五音之首也加
以二變循環無間故一宫二商三角四變徴五徴六羽
七變宫其聲繇濁至清為一均凡十二宫調皆正宫也
正宫聲之下無復濁音故五音以宫為尊十二商調調
[106-4a]
有下聲一謂宫也十二角調調有下聲二宫商也十二
徴調調有下聲三宫商角也十二羽調調有下聲四宫
商角徴也十二變徴調居角音之後正徴之前十二變
宫調在羽音之後清宫之前雅樂成調無出七聲本宫
遞相用唯樂章則隨律定均合以笙磬節以鐘鼓既成
奏之貞觀二年六月乙酉十一年張文收復請重正餘樂帝不許
曰朕聞人和則樂和隋末䘮亂雖改音律而樂不和若
百姓安樂金石自諧矣初孝孫已定樂乃曰大樂與天
地同和也製十二和以法天之成數號為唐雅樂一曰
[106-4b]
豫和二曰順和三曰永和四曰肅和五曰雍和六曰夀
和七曰太和八曰舒和九曰昭和十曰休和十一曰正
和十二曰承和用於郊廟朝廷以和人神孝孫已卒張
文收以為十二和之制未備乃詔有司釐定而文收考
正律吕起居郎吕才叶其音聲樂曲遂備凡三十二曲自髙
宗以後稍更其曲名開元定禮始復遵用孝孫十二和
其著於禮者一曰豫和會要作元和以降天神二曰順和以
[106-5a]
降地祇三曰永和以降人鬼四曰肅和登歌以奠玉帛
五曰雍和凡祭祀以入俎又以徹豆六曰夀和以酌獻
飲福七曰太和以為行節八曰舒和以出入舞九曰昭
和皇帝皇太子以舉酒十曰休和皇帝以飯以肅拜三
老十一曰正和皇后受冊以行十二曰承和皇太子在
其宫有會以行會要周禮旋宫之義絶亡已久莫能知之一朝復古自孝孫始 藝文
志張文收新樂書十二卷 列傳竇璡武徳中與太常
少卿祖孝孫受詔定雅樂是正鍾律舊史云璡討論故實撰正聲調一卷
 張文收善音律著新樂書十餘篇貞觀初召文收與
[106-5b]
祖孝孫参定雅樂文收採三禮更加釐革 通典太宗
留心雅正勵精文教貞觀之初命攷隋氏所傳南北之
樂梁陳盡呉楚之聲周齊皆胡虜之音乃命太常卿祖
孝孫正宫調起居郎吕才習音韻張文收考律吕平其
散濫為之折衷漢以来郊祀明堂有夕牲迎神登歌等
曲近代加祼地迎牲祼地不用樂公卿攝事又去飲福
酒之樂周享神樂多以夏名宋以永名梁以雅名後周
[106-6a]
亦以夏為名隋氏因之唐以和為名開元中又造三和
樂共十五和云云祴和王公升殿會訖下階履行則奏豐和享先農則奏
孔宣父殿齊太公廟奏之武徳元年正月十日己亥始詔祖孝孫等考
正雅樂貞觀二年六月十日乙酉樂成奏之以十二律各順
其月旋相為宫祭圓丘以黄鍾為宫郊廟方澤以林鍾
為宫宗廟以太蔟為宫五郊朝賀饗宴則隨月用律為
宫又郊廟祭享奏化康凱安之舞 會要凡黄鍾㽔賔
為宫其樂九變大吕林鍾為宫其樂八變太蔟夷則為
宫其樂七變夹鍾南吕為宫其樂六變姑洗無射為宫
[106-6b]
其樂五變中吕應鍾為宫其樂四變天子十二終上公
九終侯伯七子男五卿六大夫四士三然後樂教大備
太常樂章祭先農奏豐和之舞顯慶三年郭瑜撰文宣
廟奏宣和顯慶三年范頵等撰武成王廟奏宣和貞元
六年于邵撰按吹律調鍾事志作髙祖會要作太宗當以志為正髙祖九年八月遜位 通
鑑祖孝孫斟酌南北考以古聲作唐雅樂凡八十四調
三十一曲十二和 會要開元八年九月瀛州司法趙
[106-7a]
慎言表請郊廟加商調去角調唐名臣奏慎言論郊廟樂合用商音周木徳金
能剋木故去金唐土王望加商調去角調二舞人取品子顔容修正者充準
國子習六樂學五禮號雲門生其國子諸生教以樂經
同於禮傳其樂經章目雖詳稍乖㫖要望令通明博識
者修撰而攽之通典同


唐旋宫樂


通典旋宫之樂久䘮漢章帝建初三年鮑鄴始請用之
順帝陽嘉二年復廢累代皆黄鍾一均變極七音則五
鐘廢而不擊謂之啞鐘祖孝孫始為旋宫之法造十二
[106-7b]
和樂合四十八曲八十四調云云凡祀昊天上帝及五
方大明夜明之樂皆六成祭地祇神州社稷樂皆八成
享宗廟之樂九成餘祭祀三成隋開皇初有盧賁蕭吉
並撰著樂書貞觀初張文收善音律常覧蕭吉樂譜以
為有未詳乃取歴代沿革截竹為十二律吹之備盡旋
宫之義云云 隋志蕭吉樂論一卷蕭吉傳有樂譜二卷唐志樂譜集解 五代會
要王朴上疏唐太宗用祖孝孫張文收考正雅樂而旋
[106-8a]
宫八十四調復見於時太宗之道與三五同功焉八十
四調曲有數百今現存者九曲而已皆謂黄鍾之宫聲
其餘六曲錯雜諸調盖傳習之誤也唐初雖有旋宫之
樂至於用曲多與禮文相違張昭等議孝孫文收整比
鄭譯寳常所均七音八十四調絲管並施鐘石俱奏七
始之音復振四廂之韻皆調 太樂令壁記周享神諸
樂多以夏為名宋以永梁以雅後周以夏隋人因之國
家以和為名祖孝孫始用旋宫法造十二和樂合三十
二曲八十四調旋宫之樂漢章帝建初二年大予丞鮑
[106-8b]
鄴始請用之順帝陽嘉二年復廢之累代皆黄鍾一均
變極七音則鐘廢而不撃反謂之啞鐘孝孫革其非張
文收為協律依周禮以圜鍾至夷則為宫食舉隨月律
為宫


唐九部樂 十部樂 十四國樂 二部樂


志燕樂髙祖即位仍隋制設九部樂燕樂伎樂工舞人
無變者清商伎者隋清樂也有編鐘編磬獨弦琴擊琴
[106-9a]
瑟秦琵琶卧箜篌筑箏節鼔皆一笙笛簫篪方響䟦膝
皆二歌二人吹葉一人舞者四人并習巴渝舞西涼伎
有編鐘編磬天竺伎有銅鼔羯鼓都曇鼔髙麗伎有彈
箏搊箏鳯首箜篌龜兹伎有彈箏箜篌琵琶五絃設五
方師子安國伎有箜篌琵琶五絃横笛疏勒伎云云康
國伎云云隋樂每奏九部樂終輒奏文康樂一曰禮畢
出庾亮家謂之文康樂太宗時命削去之及平髙昌收其樂有箜
篌銅角一琵琶五弦横笛簫觱篥答臘鼔腰雞婁羯鼔
皆二人舞者二人自是初有十部樂唐東夷樂有髙麗
[106-9b]
百濟二國北狄有鮮卑吐谷渾部落稽三國南蠻有扶南天
竺南詔驃國四國西戎有髙昌龜兹疏勒康國安國五國
十四國之樂而八國之伎列於十部樂中宗時百濟樂工亡散岐王為
太常卿復奏置之然音伎多闕玄宗又分樂為二部堂下立奏謂之立
部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太常閲坐部不可教者隷
立部又不可教者乃習雅樂立部八一安舞通典云安樂
太平樂三破陣樂四慶善樂五大定樂六上元樂七聖
[106-10a]
夀樂八光聖樂安舞太平樂周隋遺音也破陣樂以下皆用大鼔雜以龜兹樂其聲震厲大定
樂又加金鉦慶善舞顓用西凉舞聲頗閑雅坐部伎六一燕樂二長夀樂三
天授樂四鳥歌萬嵗樂五龍池樂六小破陣樂天授鳥歌皆武
后作也天授年名鳥歌有鳥䏻人言萬嵗因以制樂自長夀樂以下用龜兹舞惟龍池樂則否
 會要舊志並云貞觀十四年文收制景雲河清歌曰
 讌樂據此則隋未有燕樂而禮畢列九部之末太宗
 造景雲河清歌曰讌樂而去禮畢明矣志謂髙祖仍
 隋設九部樂燕樂樂工舞人無變者髙宗即位文收
 為景雲河清歌皆差齵不齊
[106-10b]
通典讌樂武徳初因隋舊制奏九部樂一讌樂二清商
三西涼四扶南五髙麗六龜兹七安國八疏勒九康國
 會要同志無扶南有天竺貞觀十六年十一月宴百寮奏十部先
是伐髙昌收其樂付太常増為十部髙昌樂用荅臘鼔至笙凡十二
魏平中原獲龜兹樂周武帝有龜兹疏勒安國康國之
樂初張重華時天竺重譯致樂伎宋得髙麗百濟伎周
師滅齊二國獻其樂合西涼樂凡七部謂之國伎隋文
[106-11a]
帝平陳得清樂及文康禮畢而黜百濟至煬帝大業中
清樂龜兹西涼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髙麗禮畢為九部
平林邑獲扶南工人及其匏瑟琴陋不可用但以天竺
樂傳冩其聲而不立樂部西魏始有髙昌伎隋開皇六
年髙昌獻聖明樂曲唐平髙昌收其樂又造讌樂而去
禮畢曲著令十部龜兹疏勒安國康國髙麗西涼髙昌讌樂清樂天竺 會要隋開
皇中定令置七部樂大業中為九部武徳初因隋舊制
奏九部樂 六典太樂令凡大燕會則設十部之伎於
庭以備華夷一曰燕樂伎有景雲慶善破陣承天樂之
[106-11b]
舞二曰清樂伎三曰西涼伎四曰天竺伎五曰髙麗伎
六曰龜兹伎七曰安國伎八曰疏勒伎九曰髙昌伎十
曰康國伎 禮志元正冬至受朝賀設九部樂則去樂
縣太樂令帥九部伎立於左右延明門外  太宗紀武
徳四年執竇建徳六月凱旋賜前後鼓吹九部之樂
實錄武徳元年十一月己酉降薛仁杲帝大悅置酒髙
會奏九部樂二年二月癸巳宴羣臣五月丙寅宴涼州
[106-12a]
使人奏九部樂三年正月甲午宴突厥八月庚戌宴羣
臣奏九部於庭四年三月丁酉宴西突厥使七月戊辰
宴羣臣舉酒屬百官七年二月宴突厥使貞觀二年五
月丙辰以麥稔宴羣臣九月壬子慶有年賜酺三日並
奏九部樂貞觀十七年閏六月庚申於相思殿大饗百
僚盛陳寳器奏慶善破陣樂并十部之樂薛延陀突利
設再拜上夀 武徳元年十月突厥使来朝帝宴太極
殿奏九部樂二年閏二月甲辰考羣臣置酒三年五月
庚午宴突厥使七年四月癸夘宴羣臣皆奏九部樂六
[106-12b]
月戊戌丘和謁見髙祖奏九部樂饗之八年四月己丑
林邑獻方物設九部樂饗之貞觀十六年十一月乙亥
還宫宴百僚奏十部樂二十一年正月己未鐵勒回紇
俟利發等諸姓朝見御天成殿陳十部樂而遣之傳云帝坐
秘殿陳十部樂龍朔元年沛王宅宴奏九部樂乾封元年封泰
山畢宴羣臣陳九部樂四月甲辰景雲閣晏設九部樂
貞元十四年二月戊午麟徳殿奏九部樂 舊紀貞元
[106-13a]
四年三月甲寅宴羣臣於麟徳殿設九部樂内出舞馬
上賦詩一章羣臣屬和 徐景安樂書古今樂纂云
隋文帝分九部伎樂以漢樂坐部為首外以陳國
樂舞後庭花也西涼與清樂并龜兹五天竺國之
樂並合佛曲池曲也石國百濟南蠻東夷之樂皆
合野音之曲胡旋之舞也唐分九部伎樂以漢部
燕樂為首外次以清樂西涼天竺髙麗龜兹安國
疏勒髙昌康國合為十部俗樂之調有七宫七商七角
七羽合二十八調而無徴調裴瑾為太常主簿作坐立二部伎圖 劉貺
[106-13b]
太樂令壁記周官韎師掌教韎樂鞮鞻氏掌四夷之樂
美徳廣之所及也後魏有婆羅曹門受龜兹琵琶於商
人丗傳其業至孫妙達為北齊所重周武帝有龜兹疏
勒安國康國之樂張重華時天竺重譯致樂伎後其國
王為沙門来遊中土又傳其方音宋丗得髙麗百伎魏
平馮䟦亦得之而未具周師滅齊二國獻其樂合西涼
樂凡九部通謂之國伎隋文平陳得清樂及文康禮畢
[106-14a]
曲而黜百濟樂因為九部伎煬帝平林邑獲扶南工人
及匏琴以天竺樂傳寫其聲而不齒部魏通髙昌始有
髙昌伎唐太宗平髙昌收其樂又造讌樂而去禮畢曲
今著令惟此十部自周隋以来管弦雜曲數百多用西
涼樂鼔舞曲多用龜兹樂唯彈琴家猶傳楚漢舊聲及
清調瑟調蔡邕雜㺯西涼樂盖後魏平沮渠氏所得也
樂有鐘磬蓋涼人所傳中國之舊樂而雜以羌胡之聲
也 藝文志崔令欽教坊記一卷開元中教坊特盛載樂工姓
氏技藝事迹
[106-14b]


唐凱樂


儀衛志歴代獻㨗必有凱歌太宗平東都破宋金剛執
賀魯克髙麗皆備軍容凱歌入京師然其禮儀不傳太
和初有司奏凱樂用鐃吹二部将入都門鼓吹振作奏
破陣樂應聖期賀朝歡君臣同慶樂等四曲至社太廟
門外陳而不作告獻禮畢樂作至御樓前陳兵仗於旌
門外兵部尚書介胄執鉞於旌門内中路前導協律郎
[106-15a]
執麾門外導太常卿跪請奏凱樂樂闋引俘囚出乃退
吹律聽聲其術久廢請秉鉞以存體
 破陣樂詞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應聖期詞殊方歌沛澤執贄賀昇平
 賀朝歡詞四海皇圖泰千年徳水清 君臣同慶樂詞主聖開昌厯臣忠獻大猷
武徳三年七月討王世充四月竇建徳率兵十萬援世充
太宗敗建徳於虎牢執之世充降六月凱旋太宗被金
甲陳鐵騎一萬介士三萬前後鼔吹獻俘於太廟  髙
郢有凱樂賦
[106-15b]
唐功成慶善樂


見樂舞類


唐破陣樂


見舞類貞觀十三年正月庚戌會羣臣奏慶善破陣
樂薛延陀貞觀十六年来求昏十七年閏六月庚申召
突利失大享奏慶善破陣盛樂及十部伎


唐景雲河清歌 四部燕樂  承天樂 景雲





[106-16a]
志髙宗即位景雲見河水清張文收采古誼為景雲河
清歌亦名燕樂有石磬方響之類至桴鼔貝毎器工一人歌二人
舞者二十人分四部一曰景雲舞二曰慶善舞三曰破
陣舞四曰承天舞景雲樂舞八人慶善樂舞四人破陣樂舞四人承天樂舞四人又見舞類
景雲舞元會第一奏之 通典貞觀中十四年景雲見河
水清協律郎張文收采古朱雁天馬之義製景雲河清
歌奏之管絃為諸樂之首此樂唯景雲舞近存餘並亡
坐部伎有六一讌樂張文收所作又分為四部有景雲
慶善破陣承天 崔邠傳故事太常始視事大閱四部
[106-16b]
樂都人縦觀


唐一戎大定樂 八紘同軌樂 夷来賔曲


志髙宗将伐髙麗龍朔元年三月丙申朔上召李勣任雅
相等燕洛陽城門觀屯營教舞按親一作新征用武之勢
名曰一戎大定樂舞者百四十人被五采甲持槊而舞
歌者和之曰八紘同軌樂象髙麗平而天下大定也及
遼東平行軍大總管李勣作夷來一作美賔之曲以獻通典
[106-17a]
云大定樂出自破陣樂又曰大定亦謂之八紘同軌樂又曰太宗平遼時作又云髙宗時造二者不同 
會要龍朔元年三月一日上召李勣蘇定方等燕於城
門觀屯營教舞按新教之舞名之曰一戎大定樂皆新
征遼東以象用舞之勢一云名戎衣大定以象平遼之功


唐上元樂 聖夀樂


通典上元樂髙宗所造舞者八十人畫雲水備五色以
象元氣聖夀樂武后所作金銅冠五色畫衣舞者百四
十人行列成字十六變而畢有聖超千古道泰百王皇
帝萬年寳祚彌昌長夀樂武后長夀年所造舞十二人
[106-17b]
畫衣冠天授樂武后天授年所造舞四人畫衣五綵鳳
冠鳥歌萬嵗樂武后所造


唐五方師子樂 太平樂


志燕樂龜兹伎設五方師子髙丈餘飾以方色毎師子
有十二人畫衣執紅拂首加紅袜謂之師子郎 趙宗
儒傳守太常卿太常有五方師子樂非大朝會不作宦
官領教坊者移書取之 通典太平樂亦謂之五方師
[106-18a]
子舞志立部八一安舞二太平樂安舞太平樂周之遺音也 太樂令壁記立部
伎太平樂二亦謂五方師子舞詳見八舞 景龍文館記三
年晏吐蕃使於大慶殿奏五方師子太平破陣樂


唐太常四部樂


實錄玄宗先天元年八月己酉吐蕃遣使朝賀帝宴之
於武徳殿設太常四部樂於庭


唐開元雅樂 大唐樂


㑹要開元二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太常奏東封泰山日
所定雅樂曰元和六變以降天神順和八變以降地祇
[106-18b]
皇帝行用太和其封泰山也登歌奠玉幣用肅和迎俎
用雍和酌飲福用福和送文迎武用舒和亞終獻用凱
安送神用元和禪社首用順和享廟迎神用永和獻祖
用光大之舞懿祖用長發之舞太祖用大政之舞丗祖
用大成髙祖用大明太宗用崇徳髙宗用鈞天中宗用
大和睿宗用景雲之舞撤豆用雍和之舞送神用永和
之樂自有事東廵親謁九廟皆祠前數月考定音律請
[106-19a]
編入史册制曰咸韶濩夏皆以大字表樂章今宜曰大
唐樂
 杜佑曰樂用鐘磬柷敔晉鼓節鼓琴瑟箏筑竽笙簫
 笛篪塤鐃鐸撫拍舂牘等謂之雅樂唯郊廟元會冬
 至及册命大禮則辨曲度章服而分始終之次
志玄宗賜宴設酺亦會勤政樓太常卿引雅樂每部數
十人間以胡夷之伎文宗詔馮定采開元雅樂製雲韶
法曲 舊志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祀天樂十四首張說
作又開元七年享太廟樂章十六首張說作張說集有開元樂章
[106-19b]
十九首自迎神永和之樂至送神奉勅撰 陸贄有冬至日陪位聽太和樂


唐龍池樂 聖夀樂 小破陣樂 光聖樂



君臣相遇樂 唐二部樂


志明皇為平王有散樂一部定韋后之難頗有預謀者
及即位命寜王主於蓬莱宫側居新聲散樂倡優之伎
有諧謔而賜金帛朱紫者酸棗縣尉袁楚客上疏極諫
[106-20a]
初帝賜第隆慶坊坊南之地變為池中宗常泛舟以厭
其祥帝即位作龍池樂舞者十有二人冠芙蓉冠躡履
備用雅樂唯無磬通典玄宗所作舞七十二人又作聖夀樂以女子
衣五色繡襟而舞之通典見上又作小破陣樂舞者被甲胄
㑹要玄宗所作生於立部伎破陣樂舞四人金甲胄自長夀樂以下皆用龜兹樂舞人皆著靴又作光
聖樂舞者鳥冠畫衣以歌王迹所興通典玄宗所作舞者八十人鳥冠五
采畫衣兼似上元聖夀之容以歌王業所興安樂以後皆雷大鼔雜以龜兹樂聲振百里並立奏之其大定樂
加金鉦慶善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又分樂為二部堂下立奏謂之立部
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立部八坐部六是時民間以
[106-20b]
帝自潞州還京師舉兵夜半誅韋后製夜半樂還京師
樂二曲帝又作文成曲與小破陣樂更奏之太常卿韋
縚奏商調君臣相遇樂曲 會要開元二年閏二月詔
祠龍池六月右拾遺蔡孚獻龍池篇集公卿以下百三
十篇付太常考其詞合音律者為龍池樂章共錄十首
十人姚元崇蔡孚沈佺期盧懐慎姜晙崔日用蘇頲李乂姜晞裴㴶等文為樂章十章文粹舊志同 
十六年築壇於興慶宫以仲春之月祭之又云龍池樂章十開元元
[106-21a]
年内入雅樂姚元崇等撰


唐金風樂


志玄宗金風樂一卷詳見法曲 會要天寳十三載七月十
日改樂曲名自太蔟宫至金風調刋石太常


唐三殿觀樂


樂志肅宗時山東人魏延陵得律一因李輔國獻之云
太常諸樂調皆下不合黄鍾請悉更制諸鐘磬帝以為
然乃悉取太常諸樂器入於禁中更加磨剡凡二十五
日而成御三殿觀之以還太常然以漢律考之黄鍾乃
[106-21b]
太蔟也議者以為非是 會要乾元元年三月十九日
上以太常舊鐘磬五音或有差錯謂太常少卿于休烈
曰比親享郊廟每聽樂聲鐘磬失度朕當於内自定太
常集樂工考試二十五日一部先畢上臨三殿親觀考
擊皆合五音二十八日上又於内造樂章三十一章送
太常郊廟歌之


唐寳應長寜樂 廣平太一樂 八紘同軌樂


[106-22a]
志代宗由廣平王復二京梨園供奉官劉日進製寳應
長寜樂十八曲以獻皆宫調也大厯元年馬縚進廣平
太一樂涼州曲本西涼所獻聲本宫調有大遍小遍貞
元初樂工康崑崙寓其聲於琵琶奏於玉宸殿號玉宸
宫調合諸樂則用黄鍾宫 會要燕樂門大定樂亦謂
之八紘同軌樂太宗平遼時作也恐太宗誤


唐繼天誕聖樂  定難曲 順聖樂 奉聖樂


    中和樂舞 麟徳殿觀新樂
志徳宗時方鎮多製樂舞以獻貞元三年四月舊紀四月庚午
[106-22b]
河東節度使馬燧獻定難樂曲御麟徳殿閲試之昭義軍節度
王䖍休以徳宗誕辰未有大樂乃作繼天誕聖樂以獻
貞元十二年十二月獻舊紀十二年十一月辛夘造誕聖樂曲以獻䖍休令劉玠造此曲中和樂起於此 其
樂以宫為調帝因作中和樂舞十四年二月山南節度使于
頔又獻順聖樂曲将半而行綴皆伏一人舞於中又令
女伎為八佾舞雄健壮妙號孫武順聖樂傳以孫武為孫呉
會要貞元十四年二月戊午上自製中和樂舞曲百僚於
[106-23a]
麟徳殿觀新樂上製詩有八卦隨舞五音轉曲之語舊紀
貞元十四年二月戊午麟徳殿宴百僚先是上製中和樂舞曲是日奏之日晏方罷上又賦詩八韻盧照鄰有 
中和樂九章 王䖍休傳嘗得太常樂工劉玠撰繼天誕聖
樂一曲因帝誕日以獻孟夏十四日其樂以宫為均示五聲
有君也以土為徳本五運在中也奏二十五疊取二十
四氣而成一嵗奏十六節象元凱登庸於朝云後中和
樂本於此 李夷簡傳始韋臯作奉聖樂于頔作順聖
樂奏之軍中夷簡帥西川輒廢去以為禮樂非諸侯可
擅制 紀長慶元年二月乙亥觀樂於麟徳殿穆宗
[106-23b]
會要先天二年正月望夜然燈睿宗御延喜安福門樓
觀樂又追作元年酺拾遺嚴挺之諫 玄宗紀開元二
年八月壬戌禁女樂


唐賜樂


列傳河間王孝恭賜女樂二部  李晟賜女樂一列
馬燧賜妓樂奉朝請  渾瑊賜女樂五人


唐六樂


[106-24a]
官志太常寺有四院三曰樂縣院蔵六樂之器 後周
天和元年十月甲子初造山雲儛以備六代樂建
徳二年十月甲辰六代樂成武帝御崇信殿觀之六代
大夏大䕶大武正徳武徳山雲之舞


唐鄉飲大射樂


㑹要鄉飲樂章十七鹿鳴三奏南陔一奏嘉魚四奏崇
丘一奏關雎五奏鵲巢三奏大射樂章四皇帝射騶虞
二奏王公射貍首一奏迎送皇帝入閤奏太和
[106-24b]
唐樂書要錄


元萬頃傳為著作郎武后諷帝召諸儒論撰禁中萬頃
與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賔與選凡撰列女傳臣
軌百僚新誡樂書等九千餘篇 志武后樂書要錄十


唐古今樂記 陳古今樂錄


志釋智匠古今樂錄十三卷漢班超傳注太平御覧引之李守真古
今樂記八卷 中興書目古今樂錄十三卷陳光大二
[106-25a]
年僧智匠撰起漢迄陳隋志十二卷  後周王朴上疏曰
宣示古今樂録


唐大樂令壁記


唐志劉貺三卷協律郎 書目三卷上卷樂元歌一詩二舞三抃四
律吕五中卷正樂雅樂六立部伎七坐部伎八清樂九西涼樂十下卷四夷樂東夷
十一南蠻十二西戎十三北狄十四散樂十五樂量十六陳儀十七興廢十八 序曰魏明帝
曰禮樂之作所以類物表庸不忘其本凡音樂以舞為
主自黄帝雲門而下至周文武其官皆號太樂以總領
諸物昔者泰帝始造五十絃瑟盖樂量之始也伶倫採
[106-25b]
嶰谷之竹以為管盖律吕之初也其詳無得言焉而咸
池之樂始乎黄帝則樂已備矣漢制氏以知聲律善造
鐘丗在太樂明帝改大予以應䜟文徒改其名而曲度
仍舊魏杜䕫為太樂令專總魏樂晉泰始五年荀朂典
樂始黜䕫制使郭夏宋識造二舞阮咸以非新律見斥
元康三年詔朂子籓嗣其事東晉省大樂鼓吹官頗得
登歌食舉之樂明帝令阮孚等増益之成帝咸和中復
[106-26a]
太樂以戴綏為令鳩集遺逸而未有金石也冉閔誅羯
樂人頗有歸晉謝尚因之以具鐘磬時郊廟雖有歌詞
竟不設樂太元中破苻堅得其樂工始備四廂金石宋
始復郊廟之樂建平王宏造二舞元嘉九年鍾宗之為
太樂令史調以金石十四年治書令史奚縦又改之二
十八年南郊始制登歌孝建二年始用舞江南之樂梁
丗為盛後魏得慕容氏樂天興元年令鄧淵修之孝文
太和六年議郊祀之禮以公孫崇為太樂令史與中書
監髙閭共定音律宣武正始初詔八座已下集太樂考
[106-26b]
異同命太常劉芳専掌其事永平三年成二舞登歌鼔
吹諸曲詔可其二舞而已普泰中張乾龜為太樂令與
太常祖瑩討論鐘石劉芳舊樂淪缺無能言者孝武以
崔九龍為太樂令纂集舊曲齊周庾信邢邵改制郊廟
歌詩長孫紹逺斛斯徴等参正音律隋牛宏為太常祖
孝孫為協律平陳獲樂官蔡子元于普明等共定雅樂
稍備於前唐貞觀之初十有餘載勵精文教合考隋氏
[106-27a]
所傳南北之樂以梁陳盡呉楚之聲周齊皆北鄙之音
乃命太常祖孝孫正宫調起居郎吕才習音韻協律郎
張文收考律吕作降神之樂象功之舞則天下靡然向
風周大司樂樂官之長也漢太樂令司歌奏之儀平鈞
金石魏晉以下其職皆同今採之記傳以考廢興


唐歴代樂儀 新纂樂書


志徐景安歴代樂儀三十卷崇文目同 中興書目新纂樂
書唐協律郎徐景安撰共三十篇一名歴代樂儀自一
至十述聲律器譜自十一至三十述祀樂之儀 一律吕
[106-27b]
相生聲音成樂五音旋宫歴代樂名雅俗二部八部樂器歌舞服飾四縣
設樂祀祭樂節樂章文譜十一郊天雅樂儀十二祀昊天上帝十三大享明堂
十四祀青帝十五赤帝十六黄帝十七白帝十八黒帝十九朝日二十
夕月二十一祀風師二十二祀雨師二十三祭皇地祇二十四祭神州
二十五祭社稷二十六享宗廟二十七釋奠文宣王二十八武成王
二十九正至朝賀三十臨軒冊命
樂章文譜曰樂章者聲詩也章明其情而詩言其志文
[106-28a]
譜樂句也文以形聲而句以局言五音合數而樂未成
文按旋宫以明均律迭生二變方協七音乃以變徴之
聲循環正徴復以變宫之律迴演清宫其變徴以變字
為文其變宫以均字為譜唯清之一字生自正宫倍應
聲同終歸一律雅樂成調無出七聲七聲者宫商角變
徴羽均清合宫聲也法自旋宫一均聲矣如以律音倫比咸
施於十二均文譜傳聲備顯於八十四調


後周正樂 十二順 雅樂八十四調


崇文目大周正樂一百二十卷 通鑑顯徳五年十一
[106-28b]
月庚戌敕竇儼集通禮正樂先是四年九月儼上疏請討論禮儀考正鍾律
中興書目大周正樂八十八卷周顯徳間中書舎人竇
儼撰儼承詔訂論歴代樂名樂儀樂議樂音樂圖樂章
樂器樂曲及夷樂之名甚備按儼末卷論叙云詔編樂
書敘論譜記凡八十四卷象八十四調新曲譜三十六
卷合前為十二帙象期之數今書八十四卷具存曲譜
惟有黄鍾大吕四卷餘皆缺 竇儼傳丗宗患雅樂陵
[106-29a]
替詔儼兼太常與樞宻王朴作律凖儼編古今樂事為
正樂成一百二十卷藏史閣 會要顯徳六年正月王
朴上疏曰唐太常博士殷盈孫鑄鎛鐘十二編鐘二百
四十處士蕭承訓校定石磬今在懸者是也梁唐晉漢
僅有七聲作黄鍾之宫一調其餘八十三調於是泯絶
宜示古今樂録令臣討論遂作律凖十三絃用七聲為均
均有七調聲有十二均合八十四調所補雅樂旋宫八
十四調并所定尺所吹黄鍾管所作律凖並上進詔百
官詳議依新法教習 廣順元年八月太常卿邉蔚奏
[106-29b]
改十二成為十二順二舞名為崇徳象成


建隆新定樂舞


會要建隆元年二月五日有司上言請改樂名詔恭依
令權判太常寺竇儼撰進四月四日癸酉竇儼上新定二
舞十二樂曲名樂章三月兼判太常寺竇儼上言三王
之興禮樂不相沿襲洪惟聖宋肇建皇極一代之樂宜
乎立名禋享宴會樂章固當易以新詞式遵舊典即詔
[106-30a]
儼改周樂文舞崇徳之舞為文徳之舞武舞象成之舞
為武功之舞改樂十二順為十二安盖取治丗之音安
以樂之義祭天為髙安祭地為靜安宗廟為理安天地
宗廟登歌為嘉安皇帝臨軒為隆安王公出入為正安
皇帝食飲為和安皇帝受朝皇后入宫為順安皇太子
軒懸出入為良安正冬朝會為永安郊廟俎入為豐安
祭享酌獻飲福受胙為禧安祭文宣王武成王同用永
安藉田先農用靜安共一十二曲各新定名夏四月癸
酉詔儼所定付有司行之一本云五月四日壬寅儼復
[106-30b]
請僖祖室奏大善之舞順祖奏大寧翼祖奏大順宣祖
奏大慶並從之


乾徳雅樂 文武舞詳見舞門 建隆十二安 樂



章曲名 乾徳黄鍾九寸管 建隆重造十二



律管 王朴律準新式 廟舞


乾徳元年閏十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學士承㫖陶糓上
祀感生帝樂章曲名降神用大安大尉行用保安奠玉
[106-31a]
幣用慶安司徒奉俎用咸安酌獻用崇安飲福用廣安
亞獻用文安送神用普安四年冬十月辛酉朔詔太常
寺自今大朝會復用二舞先是晉天福末兵戈擾攘中
原多故禮樂之器浸以淪廢上始命判太常寺和峴講
求修復之别造宫懸三十六簴設於庭登歌兩架設於
殿上又置鼓吹十二案及舞人所執旌纛干戚籥翟等
與其服皆如舊制云十一月癸巳冬至帝御乾元殿受
朝賀畢羣臣詣大明殿行上夀之禮始用雅樂登歌二
舞先是上以雅樂聲高近於哀思命判太常寺和峴討
[106-31b]
論其理峴上疏曰十二月聲含在寂黙古聖設法演而
出之先立尺寸作為律吕三分損益上下相生取合其
音謂之形器但以尺寸長短非書可傳故累秬黍求其
準的後代試之或不符合臣謂西京銅望臬可校古法
即今司天臺影表上銅臬下石尺是也取王朴所定尺
校之短於石尺四分志云以王朴所定律吕之尺較西京銅望臬古制石尺短四分
聲之髙盖由於此夫影表能測天地律管所宜準繩上
[106-32a]
乃詔依古法别造新尺并黄鍾九寸之管使工人校其
聲果下於朴所定管一律又内出上黨羊頭山秬黍累
尺校律亦相符合復下尚書省集議衆皆僉同遂重造
十二律管以取聲由是雅樂音始和暢十一月癸巳日
南至上御乾元殿受朝畢常服御大明殿羣臣上夀初
用雅樂登歌及文徳武功二舞酒五行而罷實錄乾元殿受朝賀
用雅樂禮畢上夀 乾徳元年九月詔開封府選樂工八百三
十人隷太常習樂将行郊祀之禮丙寅大宴廣政殿始
作樂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和峴奏郊祀畢車駕初入奏
[106-32b]
采茨之曲御樓禮畢還宫奏隆安之樂從之


淳化朝元殿雅樂歌見元會


三年元日正月丙申朔朝賀畢御朝元殿羣臣上夀復用宫
縣二舞登歌五瑞曲和㠓請作四瑞樂章從之先是二
年正月㠓言来嵗正會之儀登歌五瑞曲已改製則二
舞亦當更名於是更為化成天下威加海内之舞


太宗萬國朝天樂 平晉樂 雅樂譜見舞類


[106-33a]


祥符龍圖閣太宗聖製曲名


祥符六年四月己卯十九日詔以太宗聖製曲名三百九
十詔輔臣於龍圖閣宣示及九絃琴五絃阮譜字變絃
法調弄操引名共三百三十六付史館太樂局并以太
宗製萬國朝天樂曲同和之舞平晉樂曲定功之舞及
御製二曲樂章令郊廟祭享参用之 會要告饗太廟
用萬國朝天之曲亞終獻用平安真宗御製又仁宗御
製三曲志亞終獻並用平晉樂御撰凡四十句
[106-33b]
景徳樂纂 崇政殿觀太常新樂 樂譜


景徳二年八月丁丑朔一本云八月一日殿中侍御史監祭使
艾仲孺言毎監祠祭太常樂器多損音律不調郊禋在
近望遣使修飾志云仲孺請修飾樂器調正音律乃命翰林李宗諤及
左諌議張秉判寺令内臣監修樂器後復以龍圖閣待
制戚綸判寺一作倫一云同判寺及宫苑使劉承珪等修之乃命
大樂鼓吹兩局工較其優劣黜去濫吹者五十餘人宗
諤因編錄律吕法度樂器名數名曰樂纂又裁定兩局
[106-34a]
工人試補條式及肄習程課三年八月四日樂成甲戌
宗諤綸引太常樂工詣崇政殿設宫懸作新習雅樂上
召親王輔臣列侍以觀宗諤執樂譜立御前承㫖先以
鐘磬按律凖次令登歌鐘鼔塤篪琴阮笙簫笛等各兩
色合奏箏瑟筑三色合奏迭為一曲復擊鎛鐘為六變
九變之樂又為朝元上夀之樂及文武二舞鼓吹為警
夜六周之曲又令樂工單仲辛唱八十四調自是樂府
制度頓有倫理自是月再課試詔賜宗諤等器幣帝謂王旦曰
曲詞非雅及郊祀五時饗廟朝正御殿樂章乃大周曲
[106-34b]
並命兩制分撰肄習 大樂同和所以崇徳化俗感人
神之應三年八月辛未朔詔夏至祭地至祀五帝凡十四祭並用樂奉常自竇儼和
峴考正而後訖真宗時詔宗諤幹之然樂聲太髙異於
中景祐審肄猶以尺度未便或者緩下亦非至論繄聖
人製聲依律得於天賦功大樂備非治平不能舉也宗諤
傳云素曉音律著樂纂以獻命付史館自是月再課試大祀則按閲宰相臨視


祥符宫縣樂


[106-35a]
乾徳四年六月判太常和峴請重造宫縣三十六簴設於
登歌兩架設於殿中十月辛酉朔又置鼓吹十二按
開寳九年四月有司言準令宗廟殿庭宫縣三十簴郊
社二十簴殿庭加鼔吹十二案開寳四年郊祀誤用宗
廟之數詔圜丘増十六簴祥符七年六月辛酉七日詔玉
清昭應景靈宫行禮宫懸樂並用三十六簴欽奉真猷載嚴恭館
竦熊羆之四列儼金石之九成景靈宫以庭狭止用二十簴


天聖承明殿閲大樂


九年四月乙巳一本二十九日上御承明殿閲大樂賜樂工錢
[106-35b]
帛有差先是太常寺以景徳中嘗躬按大樂其後頗多
増製故請臨觀焉


天聖樂書總要


書目補亡樂書總要三卷天聖中房庶撰上卷審樂正
當世之非中下卷說樂辨先儒之誤庶曰知樂者由今之器寄古之聲去
惉滯歸中和則感人心導和氣不曰治世之音乎


景祐登歌樂


[106-36a]
元年十一月辛亥詔曰樂以諧五降之節導三靈之和
其令太常自今享先農釋奠文宣武成王並用登歌樂
學士院撰樂章


景祐樂本圖 古今樂纂


景祐二年二月庚申直史館宋祁上大樂圖二卷四月
庚午詔博訪知音有洞曉古今雅樂制作及音律得失
灰管測候之法所在薦聞将校試之何文廣上古今樂
纂六卷樂纂造律一卷樂府秘訣一卷樂府雜錄一卷
安宋上樂本圖并奏議一卷七月鄭向言阮逸撰琴準
[106-36b]
律管十三著論十二篇律吕說一篇庚子召逸
八月己巳命集賢校理李照同修樂書三年九
月丁亥學士丁度等言奉詔詳定鄧保信阮逸胡
瑗所造黍尺律管權量鐘磬及安宋何文廣所進
樂本圖樂纂録秘訣於鐘律制度别無可采  隨州言進士
蘓齊有舊蔵樂書應天旋宫昭慶集十二卷并樂

[106-37a]


景祐樂髓新經


律志仁宗著樂髓新經凡六篇志一卷言七宗一變及管
分陰陽倍析清濁歸於本律次及間聲合古今之樂参
之以六壬遁甲其一釋十二均二明所主事三辨音聲
四明律吕相生祭天地宗廟配律吕陰陽之數五著十
二管短長六出度量衡辨古今尺 謝賜景祐新經状
云題名均律下傃八風推本陰陽仰符七緯包龜兹之
重譯合御覧之還宫祭享類分黍絫堅定掲量衡之成
法考金石之中聲煥若發凡森然復貫又表云由子及
[106-37b]
午辨位六同自駟得鶉正名七列討中華之餘韻會秘
式之經躔案以旋宫配乎苾祀推阮隃之管象較上黨
之黍圍度量惟精金石乃定爰表新書之號俾資廣内
之傳 宗子充已作雅樂圖樂曲以獻


景祐廣樂記 樂髓新經 御製雅樂聲譜



郊廟樂章 大樂圖 崇政殿觀新樂 延福



宫閲樂器


[106-38a]
元年十月壬午命燕肅李照宋祁同按試律準二年四
月戊寅命翰學馮元集賢校理聶冠卿直史館宋祁同
修樂書内御製樂章樂曲六十八及七均十二律曲八
十四令太常肄習有司因請刻石八月己巳命李照同
修樂書三年六月九日丙辰以新修樂書為景祐廣樂
記丙寅鄧保信上所製樂尺并籥且言其法本漢志可
用合律度量衡詔元冠卿祁較定七月戊子元等上景
祐廣樂記八十一卷己丑遷秩有差先是元年八月二
十三日判太常寺燕肅建言金石不調願以周丗王朴
[106-38b]
律準更加考按詔集賢校理李照博士直史館宋祁及
中人李隨共領其事明年二年二月戊午金石一部成御
延福宫臨閲奏郊廟五十一曲一云正月乙夘肅等言考騐凖與太常寺鐘聲
並合詔後苑按試一云燕肅上考定樂器實錄云御延福宫觀大樂 因問照以樂果調
否對曰金石之音與王朴律準已協然朴凖比古樂差
髙五律比禁坊胡部髙二律願制管以調度帝曰試為之
乃取京縣秬黍累尺成律鑄鐘審之其聲猶高更用太
[106-39a]
府寺布帛尺為法實比古尺一尺二寸有奇以潞州所上羊頭山秬
黍擇大者縦累之檢考長短尺成與太府尺合乃堅定
下太常四律於是詔内東門供奉官鄧保信與照監視
羣工改作金石命聶冠卿檢閲典實佐其興作丞相府
總領焉凡所改作皆閲相府以聞别詔臣元臣冠卿臣
祁討論樂理為一代之典帝乃親製雅樂聲譜及郊廟
樂章二十一曲裁成頌體告於神明詔丞相吕夷簡等
分造樂章参施羣祀上又新製景祐樂髓新經凡六篇
書目二卷二年八月丁丑以賜羣臣第一釋十二均第二明所主事第三
[106-39b]
辨音聲第四圖律吕相生并祭天地宗廟所用律及陰
陽數配第五論十二管長短第六論歴代量權衡皆本
之於陰陽配之於四時建之於日辰通之於鞮竺演之
於壬式遁甲之法以授樂府以考正聲以賜羣臣焉初
照改造金石所用程員凡七百一十四起五月止九月
實錄止八月照自造笙竽琴琶篳篥等十二種詔但存笙竽金石具七懸焉至鼔
吹十二按悉修飾令冠卿等作景祐大樂圖二十篇以
[106-40a]
載鎔金鑪石之法歴代八音諸器異同之状新舊律管
之差崇文目有景祐大樂圖二十卷宋祁大樂圖義二卷見後一本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上又雜論七 
 實錄二年七月癸巳御崇政殿召輔臣觀樂一本云六
月十九日辛未八月己巳又御崇政觀新樂上製雙鳯管丁丒出御
製樂髓新經賜羣臣九月丁酉照保信以新樂成進秩
自監董而下至工徒遷補賚賜有差凡七百餘人照更造新器所定黄鍾律聲極下韻中無射倍聲壬寅
獻新樂於崇政殿召輔臣觀焉實錄云御崇政殿召輔臣按鼓吹新樂十一 
月乙未有事南郊以新樂及聖製與諸臣樂章用之照造鍾律姚仲孫馮元交言
其妄三年二月丙辰詔元與阮逸胡瑗較定新書鍾律
[106-40b]
三月乙未崇政殿召輔臣觀新定鍾律逸瑗言照樂穿鑿再令造律
五年五月十九日右司諫韓琦言今兹郊祀不可用照
非古之樂其和峴減定王朴舊樂見存可用詔資政大
學士宋綬中丞晏殊同兩制詳定綬等言新樂比舊下
三律無所考據七月丙辰詔南郊仍用和峴舊樂照所
造勿復用䨇鳯管南儀琴十八絃琴皆不用十一月庚戌郊祀改五年為寳元 慶厯五
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宋祁言先與馮元等同修樂書照改作
[106-41a]
鐘磬尋以不協而廢樂書一朝大典宜刪去照樂事一
節増未備事跡辛丒命翰學張方平侍讀學士宋祁再
修廣樂記 㸔詳刪潤祁傳云撰廣樂記六十五卷 藝文志景祐廣樂記
八十一卷馮元宋祁等撰孫奭撰樂記圖 上自景祐初博訪
知音通古之士討論雅樂制度歴代沿革考正音器作
為新書成一朝之典


景祐樂府奏議


書目樂府奏議一卷胡瑗集景祐間修制律吕鐘磬積
黍之法皇祐樂府奏議一卷瑗撰景祐間承詔制樂後
[106-41b]
以樂實樂舞樂聲之制條列上之樂書五卷呉良輔撰
釋聲律音器四門總四十四篇篇釋其事總論其法上
之樂紀三十六卷良輔撰起太昊迄隋開皇諸樂故事
歌曲共三十六卷第二十五卷缺古今大樂指掌三卷李南玉
編制度之得失樂要三卷令狐揆撰凡二十四篇上卷
九篇論聲律度量之制中卷九篇論樂器樂音沿革之
法下卷六篇論胡部樂器相生吉凶之理
[106-42a]


景祐太樂圖義


宋祁推本前人六律五聲八音七均之說及三大禘所
用之樂古今宫懸升歌之異上列為圖後詁其義并今
樂局闕典所當釐補者更為雜論七篇附焉總目曰大
樂圖義析其卷為上下惟歌舞於律吕差逺故不著於
篇序曰至樂之作本乎天理藏於人心天理難乎象見
故推數以成律吕人心易以物假故探和以寫金石聖
人之制作也以律吕造夫婦之端宫商合君臣之宜塤
箎寄伯仲之睦琴瑟懐志義之恩舞綴以勸勞逸宫軒
[106-42b]
以等貴賤非為娱於耳目取玩於性情 十二律圖
十二律詁義 五聲位圖 詁義 八音位圖 器屬
詁義 十二律七均詁義 十二律子聲 十二律管
空徑 升歌詁義 論引武舞所執九器各有所用
論别撰郊廟歌曲明述祖宗積累之業 論太樂局雷
鼓靈鼔路鼔備而不擊及無三鼗 論有舂牘之名而
無舂牘之器 論竽及巢和笙 論精選太常樂工及
[106-43a]
募能知音者備太常官屬 論以尺定律 景祐二年
九月二十九日己酉上并雜論一篇會要 翰林承㫖得象詳定
言祁所撰圖義訂正今古辭約義暢 崇文目大樂圖
義二卷 藝文志景祐大樂圖二十卷宋祁大樂圖二


康定御撰審樂要紀見御製


書目二卷康定元年製志云要紀二卷御集有審樂要
記四卷樂府要畧三卷樂髓新經二卷
[106-43b]
皇祐崇政殿閲雅樂 御撰明堂樂曲音譜



大樂新錄


二年九月三日丁亥帝服靴袍御崇政殿召近臣宗室
館閣臺諫官閲雅樂自宫懸登歌舞佾之奏凡九十一
曲徧作之因出太宗皇帝琴阮譜及御撰明堂樂曲音
譜并按習大樂新錄賜羣臣又出御製頌塤匏笙洞簫
仍令登歌以八音諸器各奏一曲遂召鼔吹按警塲賜
太樂鼔吹令丞至樂工緡錢因謂輔臣曰作樂崇徳薦
[106-44a]
之上帝以配祖考今将有事於明堂然世鮮知音其令
太常益加講求於是内出改制樂名及御撰鼓吹警嚴
合宫歌一闋亦下太常肄習又詔鎛鐘特磬未協音律
令鄧保信阮逸盧昭序同太常詳典禮别鑄 李胡再
定而皆不用郊廟依舊用王朴樂辛亥大饗明堂赦文
有六樂具修之語


皇祐大安樂 秘閣定大樂


二年閏十一月丁巳十二日詔曰古者作樂以薦上帝配
祖考三五之盛不相沿襲然必太平始克明備周武受
[106-44b]
命至成王時周公始大合樂以和邦國漢初亦沿舊樂
至武帝時始定泰一后土樂詩光武中興至明帝時始
改大予之名唐髙祖造邦至太宗時孝孫文收始定鍾
律明皇方成唐樂國初亦循用王朴竇儼所定周樂太
祖患其聲髙遂令和峴減下一律真宗始出聖意大祠
用樂又議隨月轉律之法屢加按覈然念樂經久墜學
者罕傳歴古研覃亦未就緒頃者博加訪求終未有知
[106-45a]
聲知經可信之人嘗為改更未適兹意宜委中書門下
集兩制及太常禮樂官以天地五方神州日月宗廟社
稷祭享所用登歌宫懸審更定奪聲律是非按古合今
調諧中和使經久可用以發揚祖宗之功徳云先是羣
臣上議故有是詔丁卯詔置局秘閣詳定大樂庚午王
堯臣等乞借髙若訥所校十五等古尺従之 皇祐三
年三月甲午詔令兩制及禮官参稽典制定國朝大樂
名七月九日丁巳翰林承㫖王堯臣言按太常天地宗
廟四時祠祀樂曲凡八十九曲自景安而下七十五章
[106-45b]
率以安名曲豈特本道徳政教嘉靖之羙亦緣神祇祖
考安樂之故上議國朝樂宜名曰大安詔曰古先哲王
隨丗立樂必有名稱故韶以紹堯夏以承舜濩以救民
武以象伐國家紹膺顯緒表裏禔福舉隊正失典章咸
備獨斯體大而有司莫敢易言之朕閔然念兹列聖之
休未能昭掲于天下之聽是用申敕執事逺求博講而
考定其衷今禮官學士逮三事之臣同寅一辭以大安
[106-46a]
之義来復且謂藝祖之勘定暴亂安天下之未安其功
大二宗之致太平安天下之既安其徳盛洎朕之承聖
烈安祖宗之安其仁厚祗覧所議熟復于懐共惟神徳
之造基神功之戢武章聖恢清靜之治冲人䝉成定之
業雖因丗之迹亦異而靖民之道同歸以之播鐘球文
羽籥用諸郊廟告於神明曰大且安誠得其正恭依先
是二月二十一日詔曰朕聞至樂之大統和天人奮雷
先聞萬物蠢若聖人觀象於豫以崇薦配百代之興咸
有制作眇觀載籍旁採緯諜詠功象徳率著號榮顓嚳題
[106-46b]
根英之文陶虞紀明紹之羙三王殊憲稱謂炳焉降及
後丗鮮克遵尚惟東漢命以大予開元自云唐樂雖摭
古未逺而雅於言道希風咸夏朕所慕焉故前詔執事
訪圖博議将以立度出均考音正律謹權審量修器協
舞以定本朝之述作用章祖考之謨烈夫名生於義義
出乎實名正言順然後事成而禮樂興焉庶㡬光輝永
畀来裔其令兩制及禮官参稽典制議定國朝大樂名
[106-47a]
中書門下審加詳閲稱朕意焉


皇祐紫宸殿奏新樂 新樂圖記


二年九月丁亥上御崇政殿閲雅樂謂輔臣曰作樂崇
徳薦之上帝以配祖考今将有事明堂其令太常益講
求之十一月乙酉召太子中舎致仕胡瑗赴大樂所同
定鐘磬制度晁氏志皇祐樂記三卷胡瑗等撰瑗同阮逸等二十餘人再定言者以鎛
鐘特磬大小未合古制詔令改作閏十一月丁卯詔中
書門下集兩制及太常官置局秘閣詳定大樂五年四月甲午
命劉沆梁適監議大樂 四年二月庚寅益州進士試校書郎房
[106-47b]
庶上律吕旋相圖志房庶補亡樂書三卷庶字次元而胡瑗阮逸制樂
已有定議止以圖送詳定所推恩而遣之先是三年十二月甲辰以庶為校書郎
命上圖六月乙酉直秘閣范鎮上書曰陛下制樂三年有
司之論紛然未决由不識其本而爭其末也樂者和氣
也發和氣者聲音而聲音生于無形古人以有形之物
傳其法然後無形之聲音得有形者秬黍也律也尺也
龠鬴斛筭數權衡鐘磬也十者必相合然後為得今皆
[106-48a]
相戾許慎云秠一稃二米今秬黍一米云云今方定雅
樂願令有司人人各議合為一書請罷詳定修制二局
俟真黍至然後為樂詔送詳定所又論於執政以為庶
自言其法依古以律而起尺此至真之法也鎮自謂得
古法然集賢校理司馬光數與論難以為弗合丗鮮鍾
律學莫辯其是非十二月壬辰召兩府侍臣觀新樂于
紫宸殿凡鎛鐘十二特磬十二詔以圖送中書議者以
鍾之形制未中律度斤而不用復詔近侍詳定五年四
月乙未王洙奏欲以皇祐中黍尺為法鑄大吕應鍾鐘
[106-48b]
磬各一従之六月乙亥七日御紫宸殿奏太常寺新定大
安之樂召輔臣至省府館閣官預觀之仍觀宗廟祭器
賜詳定官器幣有差八月乙卯詔南郊且用舊樂其新
定大安樂常祀及朝會用之學士胡宿言自古無並用
二樂之理書稱同律今舊樂髙新樂下相去一律難以並
用九月乙酉十九日御崇政殿召近臣宗室臺諫省府官
觀新樂及新作晉鼔三牲鼎鸞刀以補禮器之闕古者黄鍾
[106-49a]
為萬事本故度量權衡皆起于黄鍾至晉隋間累黍為尺而制律容受卒不能合及平陳得古樂遂用之唐因
之以制樂猶不失于古五代王朴始用尺定律而聲器俱失太祖以其聲髙減一律至是又減半律然太常樂
比唐聲猶高五律比于燕樂高三律失之于以尺生律也先是鐘磬之音未合古法
詔中書門下集兩制太常禮官與知鍾律者攷定久不
決乃命諸家各作鍾律以獻親臨視之李照阮逸改鑄
鐘磬䖏士徐復笑之曰聖人寓器以聲不先求其聲而
更其器其可用乎 嘉祐元年范鎮言自用新樂以来
衆異並至乞且用舊樂以俟異時制作丁丑二十八日詔太
常恭謝用舊樂 書目皇祐新樂圖記三卷二年阮逸
[106-49b]
胡瑗撰逸瑗承詔改議鐘磬律度量衡鼓鼎鸞刀之制
修定制度各圖形範為之記


元豐新樂 大樂記


元豐三年五月戊辰六日詔秘書監劉几乗驛赴詳定禮
文所議樂六月九日庚子同判太常寺王存乞召范鎮與
凡参考得失従之二十一日命知禮院楊傑同議大樂
従劉几請也二十八日己未几言祀明堂樂章字與樂曲
[106-50a]
聲數多少不同宜遵用御撰樂章委本局依律吕七均
之法審定音聲又請依古法具四清聲従之七月二十
七日范鎮乞求訪真黍以審音樂八月五日几請依景
祐例制大樂器十五日乙巳楊傑言先于去年上大樂十
二均圖未䝉施行請審調太常鐘琯依典禮用十二律
還宫均法令上下曉知十二律音則鄭聲無由亂雅矣
劉几等言傑所請可行従之十八日戊申太常博士呉雍
議樂劉几等言太常大樂鐘磬凡三等王朴樂一也李
照樂二也胡瑗阮逸樂三也王朴樂其聲太髙李照乃
[106-50b]
下律法以取黄鍾之聲人疑其太重照改定大樂下王朴樂三律
是不用皇祐中胡阮再定樂比王朴樂㣲下而聲律相
近及鑄大鐘成或疑其聲弇鬱因亦不用於是郊廟依
舊用王朴樂臣請下王朴二律以定中和之聲就太常
鐘磬擇其可用者用之不可用者别製従之廿六日丙辰
詔備王朴鐘為清聲毋得銷毁九月二十六日乙酉罷議
樂修樂局九月辛巳大享明堂用新樂五年十二月丁
[106-51a]
巳新作大樂成六年正月丁丑朔受朝用新樂初范鎮
與劉几定樂鎮曰定樂當先正律上曰然雖有師曠之
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鎮作律尺龠合升斗豆區鬴
斛欲圖上之又乞求真黍以定黄鍾而劉几即用李照
樂加用四清聲而奏樂成詔罷局賜賚有加鎮曰此劉
几樂也臣何與焉 楊傑以前後奏議所承詔㫖編為
元豐新修大樂記三卷又以元祐樂議七篇附卷末書
目又有沈括樂論一卷論古今律吕樂器制度之得失
[106-51b]
元祐范鎮樂 延祐殿觀新樂 元祐樂議


端明殿學士范鎮請太府銅為新樂逾年成鎮皇祐中論律尺之
法又與司馬光論難凡數萬言自以為獨得于心元祐三年閏十二月二日甲辰
京西都監楊安道管押鎮所定鑄成律十二編鐘十二
鎛鐘一尺一斛一響石為編磬十二特磬一簫笛塤篪
巢笙和笙各二較李照樂下一律有奇并書及圖法上
鎮集有樂書三卷書目有新定樂法一卷晁氏志鎮樂書一卷詔送太常参定仍令
従臣御史館職赴太常觀聽翼日賜詔嘉奨據本傳云哲宗御延
[106-52a]
 和殿召執政同觀紀三年閏十二月甲辰詔百官觀新樂詔云審聲知音以律生尺方詔學士大夫論其法
工師有司考其聲 鎮撰樂章三章 黄鍾宫進呈皇帝作大成樂之曲太皇太后萬 
 夀進獻祖廟文明 進表云太祖患今樂太髙特諭和峴令
減一律仁宗深詔執事考求至當李照改定新樂
又下二律臣預聞論議研精極慮二十餘年乃
知樂法非是聲終不合神宗留意制作召臣訪
以樂事盖法已失于千載之後聲欲求於千載
之前兹為至難理若有待上考周官下稽漢志
較景祐中李照所定又下一律有竒求之古法無以
[106-52b]
易此庶幾祖考来格神人以和論鐘云清聲不見於經
惟小胥註云鐘磬者編次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簴謂
之堵至唐又有十二清聲其聲愈髙國朝舊有清聲置
而弗用至劉几用之與鄭衛無異 樂書論律黍尺量
鐘磬八音論聲器之失十二律吕損益容受圖旋相圖
度量鐘磬書目云鎮取舊樂書去其牴牾各為之論又列十二律容受損益旋相之數與鐘聲大小
厚薄之法度量之制上之 楊傑言鎮有元祐新定樂法與樂局所
[106-53a]
議不同竊縁其樂先經仁宗制作後經神考睿斷奏之
郊廟朝廷久矣不可用鎮一家之説而遽改遂撰成元
祐樂議七篇議樂章議秬秠議量議鐘議聲器議宫懸加磬議十六鐘磬禮部太常
亦言鎮樂法自係一家之樂與見行樂制不同遂置不
用而樂仍舊制 四年正月十三日詔講筵官觀新樂
二十六日詔館閣官赴太常寺聽范鎮雅樂 元符二
年正月二十七日詔前信州司法吳良輔太常寺按雅
樂三月二十二日詔修定樂章
[106-53b]
崇寧大晟樂


崇寜三年正月二十九日魏漢津言請三指為法均絃
裁管為一代樂従之本朝大樂由建隆迄崇寜凡六改和峴李照阮逸劉几范鎮魏漢津
 詳見律類四年八月二十六日庚寅崇政殿奏新樂詔曰
廼者得隠逸之士于草茅之賤獲英莖之器于受命之
時端州上古銅器有樂鐘適時之宜以身為度鑄鼎以起律因律
以制器按協於庭八音克諧宜賜名曰大晟舊樂更不
行用九月朔大慶殿稱慶大觀元年五月九日甲午詔
[106-54a]
令大晟府頒新樂於天下置大晟府設大司樂一員典樂一員三年五月
十二日詔賜宴辟雍用雅樂四年八月一日御製大晟
樂記政和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御崇政殿按燕樂三十
日詔頒之天下八月大晟府奏増入徴角二調及土石
匏三音詔頒天下六年閏正月九日大晟府編集燕樂
八十四調并圖譜令劉炳撰文七年二月十一日賜髙麗雅樂大晟府撰樂府
譜辭乃賜樂譜宣和四年臣僚言一嵗凡一百一十八祀作樂
者六十二所用樂章五百六十九二年二月依月律撰燕樂詞八十四調
 大觀三年六月劉炳上樂書二十卷論八篇五聲八
[106-54b]
音七均十二律八十四調度量權衡二舞各有圖序并
候氣軍律教樂運譜四議共二十卷上之刋印頒四方
書目卷同 晁氏志大晟樂府雅樂圖一卷政和中建大晟
府起黄鍾于上躬之中指棄塞古今諸儒異同之論此
其譜也


崇寜陳暘樂書


二年九月六日壬午何執中奏禮部郎陳暘撰樂書二
[106-55a]
百卷欲加優奨靖國初給筆札冩進暘欲考定中聲更乞送講議
司施行遷暘一秩暘樂書首采禮記諸經言樂處為訓
義次取成周至本朝事為之圖論又有正誤一卷暘兄祥道
為禮書並行于丗楊萬里序曰逺自唐虞三代近逮漢唐本朝
上自六經下逮子史百氏内自王制外逮戎索網羅放
失貫綜煩悉放鄭而一之雅引今而復之古味其論玩
其圖忽乎先王金鐘天球之音鏘如于左右也粲乎前
代鷺羽玉戚之容躍如于前後也 彭几進樂書論
五音云本朝以火徳王而羽音不禁徴調尚闕劉
[106-55b]
詵亦上徴聲大觀二年三月三十日詔自唐以來
世無徴角之音劉詵所上徴聲令大晟府同教坊
依譜按習仍増徴角二譜政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曹
棐撰徴調舜韶新曲命為大晟府制撰 呉仁傑樂舞
新書二卷凡二十六篇


紹興射殿奏新樂見鐘類 朝會樂


十六年十月二日御射殿召輔臣觀新製郊廟禮器侍
[106-56a]
従臺諌管軍宗室兩省禮官館閣皆預命作朝會樂次
作宫懸樂


紹興化成殿樂


二十七年十月乙巳十三日經筵讀三朝寳訓終篇賜宴
皇城司用化成殿等樂賜香茶


慶元樂書


元年五月十七日布衣姜䕫進鼔瑟制度樂書三卷送
太常㸔詳
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徳樂之出虚盖本陰陽之
[106-56b]
氣自無而生有故因器而成聲禘有樂而嘗無樂因雷
之收發 聖人作樂以養情性育人材事神祇和上下
 䕫典樂教胄子周大司樂教國子弟孔子亦曰興於
詩成於樂所以養中和之徳救氣質之偏也 有舜之
徳不可無䕫之音以發之有䕫之樂不可無舜之徳以
充之 音起於聲聲出於情知此則知先王作樂之本
矣 后䕫所制有瞽所頌大司樂所掌 工人巧士肄
[106-57a]
業修聲 周雅各得其所虞韶無相奪倫 頌猗那羙
於鑠 求器得耕野之尺吹律有聽鳯之簫 展詩會
舞應律合節
 玉海卷一百五
[106-5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