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111-1a]


卷一百十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十
            宋 王應麟 撰
 音樂
樂器



琴瑟


 絲飾物而成聲其卦則離其方則南其時則夏其聲
 尚宫其律㽔賔先王作樂弦之以琴瑟之屬琴瑟之
 樂君子所常御其大小不同而其聲應一也
[111-1b]


伏羲瑟 泰帝二十五弦瑟


漢郊祀志或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
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注師古曰泰帝亦謂泰昊也大晟
樂書琴屬陽瑟屬陰昔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其瑟長七尺二寸 通厯太昊伏羲氏
作二十五弦之瑟 隋樂志二十七弦伏羲所作通典爾雅
大琴謂之離二十七弦今無其器 世本庖犧氏作瑟瑟潔也使人精
潔於心淳一於行 詩正義伏犧作瑟
[111-2a]


伏羲琴 伏羲五絃琴


文選長笛賦庖羲作琴注琴操曰伏羲作琴以脩身理
性反天真也 琴操曰伏羲作琴廣六寸象六合宋志馬融笛賦云宓犧造琴世本云神農所造
 呉都賦注楚辭曰伏羲駕辯伏羲作琴始造此曲
演連珠注蔡邕琴操曰伏羲氏作琴絃有五象五行
歸田賦彈五絃之妙指注同 白虎通琴始自伏羲所作
 晉志農瑟羲琴達靈成性象物昭功 後魏樂志伏
羲絃琴農皇制瑟 廣雅伏羲氏琴長七尺二寸上有
五絃 爾雅大琴曰離注二十七絃或傳是伏羲所作魏太和中張揖 
[111-2b]
廣雅伏羲琴長三尺六寸五絃後加文武二絃 樂書曰伏羲樂曰立基造琴
瑟以律吕 琴書曰伏羲氏削桐為琴自堯相傳善琴者八十餘人
 蔡邕論琴曰羲削桐為琴靣圓法天底平象地龍池
八寸通八風鳳池四寸象四氣


神農琴 炎帝五絃瑟一作琴


吕氏春秋仲夏紀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朱襄氏古天子炎帝
之别號多風而陽氣蓄積萬物散解果實不成故士達作
[111-3a]
為五弦琴一本云五絃瑟帝王世紀同以來陽氣以定羣生 桓譚
新論神農始削桐為琴繩絲為絃文選月賦注引之以通神明
之徳合天地之和今琴四尺五寸法四時五行又曰神
農氏為琴七絃足以通萬物而考理亂也 廣雅神農
氏琴長三尺六寸有五弦曰宫商角徴羽文王增二弦
曰少宫少商 淮南子神農氏初作琴 通厯炎帝始
作五弦琴 樂書曰神農樂曰下謀造五弦之琴 說
文神農所作洞越練朱五絃周加二絃 隋志絲屬一
曰琴神農制為五絃周文王加二絃樂錄曰文王加一武王加一今
[111-3b]
稱二絃為文武絃 帝王世紀神農始作五絃之琴以具宫
商角徴羽之音厯九代至文王復增其二絃曰少宫少
徐景安樂書曰自伏犧神農帝舜皆作五絃之琴至周文武各益一絃為少宫少商之聲以至七絃
楊雄琴清英曰神農造琴 傅毅琴賦云揆神農之初
制 文選馬融長笛賦曰昔庖犧作琴神農造
宋志引之注淮南子曰神農初作瑟以歸神反望
及其天心也  晉志農瑟羲琴  山海經帝俊
[111-4a]
生宴龍宴龍是為琴瑟注世本云伏羲作瑟神農作


黃帝琴


梁元帝纂要古琴名有清角黃帝之琴 韓非子黃帝
作清角合鬼神於泰山之上 大晟樂書黃帝鼓清角
之琴以大合鬼神而鳳凰蔽日堯鼓琴而天神格舜歌
南風而天下化


堯五絃琴


謝希逸琴論曰神人暢堯帝所作堯彈琴感神人現故
[111-4b]
制此弄也 通禮纂堯使無句作琴五絃


堯十五弦瑟 舜二十三弦瑟


見樂類 吕氏春秋仲夏紀


舜五弦琴


樂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䕫始制樂以賞諸侯
注䕫欲舜與天下之君共此樂也南風長養之風言
父母之長養已其辭未聞也正義第四章名為樂施
[111-5a]
五弦謂無文武二弦唯宫商等之五弦也南風詩名
是孝子之詩舜有孝行故以此五弦之琴歌南風之
詩而教天下之孝此詩今無案世本神農作琴今云
舜作者非謂舜始造也歌南風始自舜或五弦始舜
也䕫欲天下同行舜道故歌此南風以賞諸侯使海
内同孝也制南風之樂以賞諸侯云其辭未聞則非
詩凱風之篇熊氏以為凱風非矣聖證論引尸子家
語難鄭其辭曰南風之薰兮云云馬昭云家語王肅所
增加非鄭所見尸子雜說不可取證 家語辨樂解
[111-5b]
尸子同又古今樂錄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詩注古琴五弦至周有七律
增為七弦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風
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惟脩此化故其興也勃
然徳如泉流至于今王公大臣述而不忘樂府詩集云其詩曰
反彼三山兮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來歌有青龍兮自出于河負書圖兮委蛇羅沙案圖觀䜟兮閔
天嗟嗟擊石拊韶兮淪幽洞微鳥獸蹌蹌兮鳳凰來儀凱風自南兮喟其增歎  史記樂書
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南風之詩者
[111-6a]
生長之音也舜樂好之樂與天地同意得萬國之驩
心故天下治索隱曰此詩之辭出尸子及家語王肅曰南
風育養民之詩也其辭曰南風之薰兮云云 淮南子泰族訓云云詮言訓舜
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注古琴五絃至周有七律增為七弦 文選
琴賦理重華之遺操注琴道曰舜操者舜聖徳玄逺
遂升天子喟然念親巍巍上帝之位不足保援琴作
琴書曰豈唯道在思親志兼憂民養萬物故感之  通典廣雅曰五弦象
五行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旬六日廣六寸
象六合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
[111-6b]
君臣之恩揚雄琴清英曰舜彈五弦天下化一作治
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禮圖曰第一弦為宫次商角羽徴少宫少商風俗通云
法七星 孟子舜為天子被袗衣鼓琴史記堯賜舜絺衣與琴
子華子舜被袗衣而鼓五弦之琴 尸子舜作五弦
之琴云云是舜歌也 文中子鼓南風釣者曰不如舜
自鼓也聲存而操變矣遂作汾亭操 韓非子有若
曰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 韓愈燕太學聽
[111-7a]
琴序鼓有虞氏之南風賡之以文王宣父之操 古今
樂錄舜遊厯山見烏飛思親作思親操 乃命嶧陽輸
爾孤桐乃命海岱檿絲其供 事親愛民則惟斯琴
五聲之間有孝有仁


禹琴


大周樂正曰禹上㑹稽者禹之所作也決江河上㑹稽
山自是之後百姓降丘黎庻乂安彈琴以自歎 樂府
集謝希逸琴論曰神人暢堯帝所作舜作思親操孝之
至也夏禹治水而作襄陵操
[111-7b]


周雲和琴瑟


大司樂圜丘用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方澤用孫竹之
管空桑之琴瑟宗廟用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注雲和
空桑龍門皆山名書注龍門山在河東西界七發云龍門之桐 桓譚新論曰
五絃第一弦為宫其次商角徴羽文王武王各加一絃
以為少宫少商唐安涗為文王操以黃鐘為宫奏之以少商應大絃楊收曰少商武弦也且文
世安得武聲乎 漢郊祀歌空桑琴瑟結信成四興遞代八風
[111-8a]
生殷殷鐘石羽籥鳴景星十二


周清廟瑟


樂記又吕氏春秋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歎有
遺音者矣注朱絃練朱絃越瑟底孔畫疏之使聲遲正
義按虞傳云古者帝王升歌清廟之樂大琴練絃不
練則體勁而聲清練則絲孰而聲濁 史記樂書清
廟之瑟注鄭玄曰謂作樂歌清廟王肅曰於清廟中
所鼓之瑟 尚書大傳古者帝王升歌清廟大琴練
弦達越大瑟朱弦達越以韋為鼓謂之摶拊清廟樂章名越下孔
[111-8b]


周公琴


大周樂正曰越裳操者周公之所作也周公輔相成王
天下太平萬國和㑹江黃納貢越裳重九譯而來獻周
公援琴而歌


成王琴


宋符瑞志麒麟遊苑鳳凰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鳳凰
[111-9a]
翔兮於紫庭余何徳兮以感靈頼先王兮恩澤臻于胥
樂兮民以寧
樂府集文王操曰翼翼翺翔彼鳳凰兮銜書來遊以㑹
昌兮謝希逸琴論曰文王操文王作也剋商操武王伐紂時制成王作
神鳳操言徳化之感也琴集曰鳳皇來儀成王所作


孔子琴


史記世家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孔子學鼓琴
師襄襄曰師蓋云文王操也息乎陬鄉作為陬操三百
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莊子孔
[111-9b]
子坐杏壇之上絃歌鼓琴 韓詩外傳孔子學鼓琴於
師堂 琴操曰歸耕曾子所作援琴鼓之 尚書大傳
子夏曰彈琴以歌先王之風


齊瑟 秦箏


文選笙賦齊瑟秦箏注史記蘇秦曰臨菑其民無不吹
竽鼓瑟歌錄有齊瑟行廣雅曰瑟二十七絃風俗通箏蒙恬所造
風俗通曰筑身而瑟絃不知誰改作 曹子建詩齊瑟揚東謳秦箏發西
[111-10a]
岳 通典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世以為蒙恬所造
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絃柱擬十
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豈亡國之臣獨關
思哉 文選注引侯瑾箏賦阮瑀箏賦苞羣聲以作主冠衆樂而為師


古琴五曲十二操九引


琴操古琴有詩歌五曲曰鹿鳴伐檀騶虞鵲巢白駒又
有十二操曰將歸操孔子所作猗蘭操孔子龜山操孔子越裳操
周公拘幽操文王岐山操周公為太王作履霜操伯竒雉朝飛操沐犢子
别鶴操商陵牧子殘形操曽子水仙操壊陵操伯牙九引曰烈女
[111-10b]
樊妃伯妃引魯伯妃正女引伏室女思歸引衛女霹靂引楚商梁
走馬引樗里牧恭箜篌引樗里子高琴引屠門高楚引龍丘子高又有蔡
氏五弄 桓譚新論曰頗離雅操更為新弄
傅玄琴賦序齊桓公鳴琴曰號鍾楚莊王鳴琴曰繞


漢二十五弦瑟 漢空侯 泰帝二十五弦





[111-11a]
志元鼎六年春既滅南越李延年以好音見上善之下
公卿議曰民間祠有鼓舞樂今郊祀而無樂豈稱乎公
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樂而神祗可得而禮或曰泰帝
使素女鼓五十絃瑟悲帝禁不止也泰帝太昊也故破其瑟
為二十五絃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
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瑟自此起應劭曰帝令樂人侯調始造此
 器蘓林曰作空侯與瑟 通典箜篌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以
祠太乙或云侯暉所作其聲坎坎應節謂之坎侯聲訛
為箜篌侯者因樂工人姓耳呉兢解題云漢武依琴造坎侯凡將篇鐘磬竽笙 
[111-11b]
 筑坎侯宣帝賜單于笙瑟空侯古施郊廟雅樂近代專用於楚聲  爾雅大瑟謂之
灑疏云禮圖舊云雅瑟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
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頌瑟長七尺二寸廣尺八寸二
十五弦盡用之通典同 莊子言魯遽調瑟二十五弦皆
動 文選注淮南子曰師曠奏白雪白雪五十弦
瑟樂曲名 西京雜記曰秦咸陽宫有琴長六尺
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用七寶飾之名曰璠璵之
[111-12a]


漢雅琴


王襃傳神爵五鳳間天下殷富數有嘉應上頗作歌
詩欲興協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琴者渤
海趙定梁國龔徳志作龍徳皆召見待詔别録云召見温室 藝
文志樂六家雅琴趙氏七篇名定雅琴師氏八篇名中東海
人師曠後龍氏九十九篇名徳與趙定俱召見待詔後拜為侍郎 後儒林
傳劉昆少習容禮能彈雅琴知清角之操注劉向别
錄曰雅琴之意事皆出龍徳諸琴雜事中宣帝元康
[111-12b]
神爵間丞相奏能鼓琴者渤海趙定梁國龍徳皆召
入見温室使鼓琴時閑燕為散操 隋志沈約曰劉
向别錄龍氏雅琴百六篇師氏八篇趙氏七篇 文
選注李善引劉向雅琴賦遊予心以廣觀且徳樂之愔
愔傅毅雅琴賦時促均而增徽接角徴而控商明仁義
以厲已故永御而密觀 稽康琴賦至人攄思制為雅
琴序云衆器之中琴徳最優 左傳襄二年穆姜使擇
[111-13a]
美檟為頌琴注猶言雅琴 元帝贊鼓琴瑟吹洞簫簫無
自度曲被歌聲分刌節度窮極幼眇 阮籍樂論漢
帝聞楚琴倚扆而悲


漢琴頌 琴賦


藝文志凡樂六家出淮南劉向等琴頌七篇雜賦有雜
鼓琴劍戲賦十三篇 文選長笛賦序王子淵枚乗劉
伯康傅武仲等簫琴笙頌注文章志傅毅作琴賦 董
仲舒集七言琴歌二首 馬融傳著七言琴歌 李尤
有琴銘 蔡邕有琴賦
[111-13b]


漢琴操 琴道


唐志桓譚琴操二卷孔衍一卷 桓譚傳好音律善鼓
琴著書號曰新論琴道一篇未成肅宗使班固續成之
注東觀記曰琴道未畢但有發首一章 新論云八音
廣博琴徳最優又云黃門工鼓琴者有任真卿虞長倩
能傳其度數妙曲遺聲 文選注引琴道曰琴有伯夷
之操琴七絃足以通萬物又引琴道雍門周曰云云又
[111-14a]
琴道曰下徴七絃總㑹樞極 張衡賦注引蔡邕琴
操隋唐志有孔衍琴操唐志有桓譚琴操並無蔡邕
 隋志琴經一卷琴説一卷


漢黃鍾瑟 黃鍾律 黃鍾磬 黃鍾鼓 大



予樂器五樂


禮儀志冬至夏至陰陽晷景長短之極微氣之所生使
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黃鍾之律間竽或撞黃鍾之鐘或
度晷景權水輕重或擊黃鍾之磬或鼓黃鍾之瑟軫間
九尺二十五絃宫處于中左右為商徴角羽或擊黃鍾
[111-14b]
之鼓先三日太史謁之至日夏時四孟冬則四仲其氣
至焉先氣至五刻太史令與八能之士即坐於端門左
塾大予具樂器夏赤冬黑列前殿之前西上鐘為端守
官設席於器南北靣東上正徳席鼓南西靣令晷儀東
北三刻中黃門持兵引太史令八能之士入自端門就
位二刻侍中尚書御史謁者皆陛一刻乗輿臨軒安體
靜居以聽之太史令跪曰八能之士備請行事制曰可
[111-15a]
太史令稽首曰諾正徳立命八能士曰以次行事間音
以竽八能曰諾五音各三十為闋正徳曰合五音律先
唱五音並作二十五闋皆音以竽注樂叶圖徵曰撞鐘
者以知法度鼓琴者以知四海擊磬者以知民事鐘音
調則君道得黃鐘㽔賔之律應鼓音調則臣道得太蔟
之律應管音調則律厯正夷則之律應磬音調則民道
得林鍾之律應竽音調則法度得無射之律應琴音調
則祭祀之道得姑洗之律應五樂皆得則應鍾之律應
天地以和氣至則和氣應八能之士以日冬至成天文
[111-15b]
夏至成地理作陰樂以成天文作陽樂以成地理 續
律厯志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陳八
音聽樂均 通典易通卦驗曰人君冬至使八能鼓瑟
瑟用槐長八尺一寸夏至鼓琴琴用桑木長五尺七寸
槐取氣上桑取氣下 前志孔光奏聽工以律知日冬夏至一人
又有竽工琴工柱工繩弦工又張瑟員八人七人可罷
竽瑟鐘磬員五人可罷
[111-16a]


漢焦尾琴 綠綺琴 九弦琴


搜神記蔡邕在呉呉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
知其良才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其尾猶焦故時人
名曰焦尾琴文選注引傅玄琴賦序曰蔡邕有焦尾江左有蔡邕焦尾琴在上衣庫  傅
玄琴賦序曰蔡邕有綠綺琴天下名器也琴譜有石上
流泉曲司馬相如有綠綺 琴譜曰琴曲有蔡邕五弄邕有琴賦
古今注曰後漢蔡邕益琴為九絃後還用七絃三禮圖
舊圖云周文王加二絃曰少宫少商蔡伯喈復增二絃
故有九絃二絃大次三絃小次四絃尤小琴書曰琴本
[111-16b]
五絃宫商角徴羽也加二絃文武也後漢蔡邕又加二
絃象九星邕本傳無文未知舊圖何據


蜀漢諸葛亮琴經


中興書目琴經一卷諸葛亮撰述製琴之始及七絃之
音十三徽所象之意 隋志琴經一卷戴氏琴譜四


晉琴操


[111-17a]
書目琴操引三卷 隋志同唐志孔衍琴操二卷晉孔衍撰以琴聲調
中周詩五篇古操引曲共五十五篇述所以命題之意
宋書戴顒及兄勃受琴於父各造新弄勃五部顒十五
部顒又制長弄一部


晉素琴


晉書陶潜傳潛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絃徽不具
晉孫登撫一絃琴 齊竟陵王子良有晉太傅謝安鳴
琴援以授柳惲惲彈為雅弄子良曰巧越嵇心妙臻羊
體 柳世隆善彈琴世稱柳公䨇瑣為士品第一
[111-17b]


唐琴曲白雪歌


禮樂志高宗以琴曲寖絶雖有傳者復失宫商令有司
修習太常丞吕才上言舜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是
知琴操曲弄皆合於歌今以御雪詩為白雪歌古今奏
正曲復有送聲以羣臣和詩十六韻為送聲十六節帝
善之乃命太常著于樂府才復撰琴歌白雪等曲帝亦
著歌詞十六皆著樂府 㑹要顯慶二年上以琴中雅
[111-18a]
曲古人歌之近代以來此聲頓絶令所司修習舊典至
三年十月八日太常丞吕才奏張華博物志白雪是天
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名以其調高和寡自宋玉以
來未有歌白雪者宋玉笛賦云師曠為白雪之曲又對問曰客有歌於郢中者為陽春白雪
和者不過數人輒以御製雪詩為白雪歌詞又樂府奏正曲之
後皆有送聲君唱臣和事彰前史輒取侍中許敬宗等
奉和雪詩十六首為送聲各十六節上善之仍付太常
編于樂府 志清樂存者六十三曲白雪楚曲也通典白雪
周曲也 淮南子師曠奏白雪而神禽下 謝希逸琴論
[111-18b]
曰劉涓子善鼓琴制陽春白雪曲


唐寶琴


司馬承禎傳睿宗引入中掖廷問其術帝曰廣成之言
也錫寶琴霞紋帔還之
南齊武帝賜江夏王鋒寶裝琴 西京雜記曰趙后有
寶琴曰鳳凰皆以金玉隱起為龍螭鸞鳳古賢列女之

[111-19a]


唐琴譜 琴書 琴聲律圖


藝文志樂類趙邪利琴敘譜九卷琴手勢譜一卷書目又有
古手法一卷趙惟暕琴書三卷陳拙大唐正聲琴譜十卷齊
嵩琴雅畧一卷王大力琴聲律圖一卷陳康士琴譜
十三卷又琴調四卷琴譜一卷吕渭李良輔廣陵止
息譜各一卷 書目宋謝莊琴論一卷敘堯至宋凡
九代善琴者姓名及古曲名琴通三均之制唐趙邪
利琴手勢譜一卷趙師字邪利善琴貞觀初獨步上京載調絃用指製
之法及音律二十四時五圖又彈琴右手法一卷論
[111-19b]
指法四百餘言琴書一卷唐工部尚書李勉撰凡琴
聲指法操名琴操悉載之琵琶錄一卷唐段安節撰
琴籍九卷唐陳拙撰載琴家論議操名及古帝王名
士善琴者第四卷今缺琴書三卷唐翰林待詔趙惟暕述製
琴律吕上古琴名弦法共十二篇 國史志蔡翼琴調
僧道英琴徳譜王邈琴譜沈氏琴書各一卷琴譜調三
李翶用指法琴畧琴式圖各一卷琴譜纂要五卷謝莊琴
[111-20a]
譜三均手訣一卷疑假託蕭祜無射商九調譜李勉琴雜
勉傳善鼓琴有響泉韻磬張茂樞有響泉記王大力琴聲律圖張淡正琴
譜各一卷 晁氏志茍以道琴筌十卷記造琴法彈琴
訣并譜


唐頌瑟


見上頌瑟箏也
左傳襄二年有頌琴


唐瑟調


志琴工猶傳楚漢舊聲及清調瑟調蔡邕五弄楚調四
[111-20b]
弄謂之九弄㑹要琴工作瑟家 楊收傳甞言琴通黃鐘姑洗
無射三均側出諸調由蘿蔦附灌木然 宋書第一平
調二清調三瑟調四楚調五側調 文選謝靈運樂府
注三調清平側也


唐五絃


志西涼伎有五絃天竺高麗龜兹安國疏勒伎皆有之
五絃如琵琶而小北國所出舊以木撥彈樂工裴神符
[111-21a]
初以手彈太宗悅甚後人習為搊琵琶


唐阮咸


元行冲傳景雲中有人得古銅器似琵琶身正圓人莫
能辨行冲曰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以木弦之其聲清
雅樂家謂之阮咸 通典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項長過
於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后時蜀人蒯明得之晉竹林七
賢圖阮咸所彈與此類同因謂之阮咸 樂志絲為阮
咸 樂書云本名月琴自開元元年編入雅樂阮咸以善彈琵
琶妙解音律稱  崇文書目阮咸調弄二卷金羽調一卷
[111-21b]
譜二十卷曲譜一卷  志琵琶圓體脩頸而小號
曰秦漢子蓋絃鼗之遺製出於胡中傳為秦漢所
作 漢中王瑀傳聞康崑崙奏琵琶曰琵聲多琶
聲少是未可彈五十四絲大絃也樂家以自下逆
鼓曰琵自上順鼓曰琶云  宋志傅玄琵琶賦曰
漢遣烏孫公主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中虚外
實天地象也盤圓柄直陰陽敘也柱十有二配律吕
[111-22a]
也四絃法四時也從方俗語名琵琶風俗通云以手琵
琶因以為名杜摰云長城之役弦鼗而鼓之未詳孰實
其器不列四廂 成公綏賦盤圖合靈太極形也三材
判合兩儀生也分柱列位歲數成也 文選注引孫該
琵琶賦 虞世南有琵琶賦


至道九絃琴 五弦阮 十二律旋相宫圖


太宗謂舜作五絃琴後王加文武二弦乃作九弦琴五
弦阮至道之元年十月十二日乙酉上以新增九弦琴
五弦阮宣示近臣曰古樂之用與鄭衛不同朕内治心
[111-22b]
術外觀時政求古人之意有未盡者增琴為九弦曰君
臣文武禮樂正民心為五弦阮曰金木水火土别造新
譜凡三十七卷琴譜二十卷阮譜十七卷祥符五年八月丁巳陳彭年表上請付中書門下詳
俾太常樂工肄習之以備登薦因令待詔朱文
濟蔡裔賫琴阮詣中書彈上製鳳歸林鶴唳天等
曲 實錄云新弄文濟以為不可增裔以為增之善琴阮成呂文濟撫之辭以不能召樞密
院及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等聽焉戊子以新琴阮譜藏
[111-23a]
祕閣甲午翰苑祕閣三舘學士以上新增琴阮絃各獻
歌賦詩頌上謂宰相曰朝廷文物甚盛羣臣所獻頌校
其工拙唯李宗諤趙安仁楊億詞理精當呉淑安徳裕
胡旦或詞采古雅或學問優博明年正月十九日庚申
太常寺言音律官田琮以上新增九絃琴五絃阮配十
二律旋相為宫隔八相生並已叶律冠于雅樂以旋宫
相生之法畫為圖以獻上覽之喜詔遷琮職皇祐二年
九月丁亥帝御崇政殿召近臣閱雅樂因出太宗皇帝
琴玩譜賜羣臣 祥符六年四月十九日詔以太宗所
[111-23b]
製曲名三百九十及九絃琴五絃阮譜字變絃法并調
弄操引名共三百三十六付史舘大樂局見上 至道
二年正月庚午裴愈自江南還求得古書六十餘
卷名畫四十五軸古琴九墨跡八本詔藏秘閣


景祐兩儀琴 十二絃琴


景祐元年秋九月燕肅言金石不調願以王朴律準更
加考案詔許之又命李照宋祁領其事明年正月金石
[111-24a]
一部成二月戊午帝御延福宫臨閱照因自造葦籥清
一云大管葦篥簫管清笛雅笛大笙大竽宫琴宫瑟大阮大
稽凡十一種詔許以大竽大笙下大樂用之餘悉罷不
用時又出兩儀琴十二弦琴以備雅樂兩儀琴者施兩
絃十二柱十二絃琴者如常琴之制增其絃以象律吕
之數又敇更造七絃九絃琴圓其首以祀天方其首以
祀地五年八月詔李照所造更不行用實錄七月丙辰詔南郊且用和
峴舊樂即寶元元年
[111-24b]
景祐阮逸琴準


二年四月鄭向言阮逸自撰琴準用求律吕相生之聲
圜轉應律靡不符合七月庚子詔赴闕


宋朝琴譜


書目協律郎呉良輔集王安石胡笳十八拍曲及元豐
行譜歌六篇協之音律附於琴聲為琴譜一卷胡笳十
八拍四卷漢蔡琰撰琰幽憤成此曲入琴中唐劉商皇
朝王安石李元白各以集句效琰體共四家阮咸弄譜
[111-25a]
一卷李昌文撰按唐段安節樂府雜錄云阮咸所造月
琴謂之阮咸昌文為譜法及載新製曲調十二首琴聲
律圖一卷麴瞻撰圖前代琴様十二家各以所應律吕
十二時附圖下琴聲韻圖一卷王大方述琴調操名琴
様指法琴序與瞻序頗同琴義一卷劉籍琴譜三均一
卷馬少良載黃鐘中吕無射三均之曲 志唐以前有
劉氏周氏琴譜四卷陳懐琴譜二十一卷琴集歴頭拍
簿一卷 崇文目唐正聲新徴琴譜十卷
[111-25b]
崔遵度琴箋


書目一卷皇朝吏部郎中直史舘崔遵度撰論琴音
絃徽之法遵度善鼓琴得其深趣著琴箋云唐協律
郎劉貺以樂器配諸節候而謂琴為夏至之音愚謂
象天地自然之節耳豈止夏至之音而已聖人不能
作易而能知自然之數不能作琴而能知自然之節
先儒謂八音以絲為君絲以琴為君愚謂琴以中徽
為君
[111-26a]


紹興御銘琴 盾樣琴


髙宗賜洪皓御銘盾制琴一 十三年二月己巳上謂
大臣曰古人琴制不同各有所屬朕近出意作盾樣以
示不忘武備之意 史記騶忌曰大絃濁以春温者君
也小絃亷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鈞
諧以鳴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時也復而不亂
者所以治昌也連而徑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調而
天下治 樂記絲聲哀哀以立亷亷以立志君子聴琴
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 儀禮絲聲不可犯挎越 嵇
[111-26b]
康琴賦斵孫枝制雅琴離子督墨匠石奮斤䕫襄薦法
般倕騁神鎪㑹厠朗宻調均華繪彫琢布藻垂文錯
以犀象藉以翠緑絃以園客之絲徽以鍾山之玉爰有
龍鳯之象古人之形伯牙揮手鍾期聴聲華容灼爚發
采揚明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御君子新聲憀亮初涉
渌水中奏清徵雅昶唐堯終詠微子注七略雅暢第十七曰琴道曰堯暢
逸又云達則兼善天下無不通暢故謂之暢次其曲引所宜則廣陵止息傅玄
[111-27a]
琴賦曰馬融覃思於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鵾雞游絃八者並曲名
下逮謡俗蔡氏五曲王昭楚妃千里别鶴器和故響
逸張急故聲清間遼故音庳絃長故徽鳴性潔靜以
端理含至徳之和平愔愔琴徳冠衆藝兮 蔡邕琴
賦繁絃既抑雅韻乃揚仲尼思歸鹿鳴三章梁甫悲
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飛别鶴東翔飲馬長城楚曲明
光 張協賦翦㽔賔之陽柯剖大吕之陰莖營匠琢
其樸伶倫均其聲音明號鍾韻清繞梁奏緑水吐白雪
激楚廻流風結 成公綏賦君山獻曲伯牙奏弄
[111-27b]
劉向雅琴賦彈少宫之際天授中徵以及泉 風俗
通曰和樂作者其曲曰暢憂愁作者其曲曰操 朱
文公曰琴之有徽所以分五聲之位配以當位之律
以待抑按取聲而布徽之法當隨聲數多少律管之
長短而三分損益上下相生以定其位 鄭樵曰琴
之九操十二引以音相授並不著辭琴之有辭自梁
始 物理論琴欲高張瑟欲下聲 何妥曰伏羲減瑟
[111-28a]
文王足琴


樂器





 牽牛曰河鼓張衡賦云伐河鼓之磅硠世本云夷作鼓又曰巫咸作鼓
 記曰鼓無當於五聲五聲不得不和是樂之所成在
 於鼓


伊耆氏土鼓


明堂位土鼓蕢桴葦籥伊耆氏之樂也注伊耆氏古天
子有天下之號禮運注築土為鼓以土塊為桴桴撃鼓之物
[111-28b]


黃帝鼓吹 金鼓


宋志鼓吹蓋短簫鐃歌蔡邕曰軍樂也黃帝岐伯所作
以揚徳建武勸士諷敵也雍門周說孟甞君鼓吹于不
測之淵漢世有黃門鼓吹孫權觀魏武軍作鼓吹而還
魏晉世又假諸將帥及牙門曲蓋鼓吹 陸機鼓吹賦
原鼓吹之所始蓋禀命於黃軒 黃帝出軍决曰牙旗
者將軍之精金鼓者將軍之氣一軍之刑候也詩方叔率止鉦
[111-29a]
人伐鼓注鉦以靜之鼓以動之 黃帝内傳帝伐蚩尤玄女為帝製䕫
牛鼓八十靣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里 莊子釋文黃
帝得竒獸名曰䕫取皮以冐鼓聲聞五百里 劉獻定
軍禮曰鼔吹未知其始漢以雄朔野而有之鳴笳以和
簫聲非八音也


少昊建鼓


通禮義纂建鼓大鼓也少昊氏作焉為衆樂之節夏加
四足商挂而貫之周縣而撃之近代植而建之本出商
制唐禮設於四隅 五經要義鼓所以檢樂為羣音之
[111-29b]
長 徐景安樂書曰建鼓者謂少昊氏作大鼓為衆樂
之節


高辛鞞鼓見樂類


帝王世紀帝嚳命倕作鞞 宋符瑞志高辛氏使鼓人
拊鞞鼓撃鐘磬鳳皇鼓翼而舞 廣韻吕氏春秋曰帝
嚳令人作鼙鼓之樂


堯敢諫鼓 舜敢諫鼓


[111-30a]
見招諫類 淮南子云云漢劉輔傳昭有虞之聽注師
古曰舜有敢諫之鼓故言有虞之聽


堯鼛鼓


淮南子主術訓堯舜禹湯武王伐鼛而食奏雍而徹已
飯而祭可謂至貴矣然戰戰慄慄日慎一日堯鼛鼓王
者之食樂也詩云鼓鐘伐鼛雍已食之樂也大司樂王大食三宥
皆令奏鐘鼓 詩鼓鐘伐鼛正義鼛即臯也韗人曰臯鼓尋
有四尺長丈二是大鼓也
[111-30b]
舜鼗鼓 殷鞉鼓 置鼓


虞書下管鼗鼓注堂下樂 王制注鞉所以節樂 春
官疏尚書鄭注云下管鼗鼓謂舜廟堂下之樂故言下
 商頌那置我鞉鼓注鞉鼓樂之所成夏后氏足鼓殷
人置鼓周人縣鼓箋置讀曰植植鼗鼓者為楹貫而樹
之湯受命而作濩樂改夏之制始植我殷家之樂鞉與
鼓也鞉雖不植貫而揺之亦植之類鞉鼓淵淵


禹建鼓 禹鞀


[111-31a]
管子桓公問第五十六禹立建鼓於朝而備訊唉訊問也唉
驚問也 淮南子鬻子同禹鞀小鼓有柄曰鞀大鞀謂之鞞月令仲春修鞀鞞 吕
氏春秋倕作鞀 白虎通鞀者震之氣也上應昴星以
通王道 水經注禹有立鼓之訊


夏足鼓 殷楹鼓 周縣鼓


明堂位夏后氏之鼓足四足殷楹鼓楹謂之柱貫中上出也殷頌曰植我鼗 
周縣鼓周頌曰應朄縣鼓


殷建鼓


儀禮大射儀建鼓在阼階西南鼓注建猶植也以木
[111-31b]
貫而載之植之跗也疏周人縣鼓今言建鼓則殷法
也主於射略於樂故用先代鼓 隋志革之屬五一
曰建鼓夏后氏加四足謂之足鼓殷人柱貫之謂之
楹鼓周人縣之謂之縣鼓近代相承植而貫之謂之
建鼓蓋殷所作也又棲翔鷺於其上不知何代所加或
曰鵠也取其聲揚而逺聞或曰鷺鼓精也越王句踐撃
大鼓於雷門以厭呉晉時移於建康有䨇鷺哾鼓而飛
[111-32a]
入雲或曰皆非也詩云振振鷺鷺于飛鼓咽咽醉言歸
餙鼓以鷺存其風流未知孰是


周靁鼓 靈鼓 路鼓


春官大司樂靁鼓靁鼗於圜丘奏之靈鼓靈鼗方丘奏
之路鼓路鼗宗廟奏之注鄭司農云雷鼓雷鼗謂六靣
有革可撃靈鼓靈鼗四靣路鼓路鼗兩靣玄謂雷鼓雷
鼗八靣靈鼓靈鼗六靣路鼓路鼗四靣 穆天子傳天
子讀書于黎丘奏廣樂而遺其靈鼓又天子靈鼓警

[111-32b]


周六鼓 雷 靈路鼖鼛 晋鼓  臯鼓 應鼓 鼉





地官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
以正田役教為鼓而辨其聲用以雷鼓鼓神祀注雷鼓八靣神
 祀祀天神也大司樂雷鼓雷鼗祀天神圜丘奏之以靈鼓鼓社祭靈鼔六靣社祭祭地示也
大司樂靈鼓靈鼗祀地示方丘奏之秋官㝠氏攻猛獸以靈鼓敺之 以路鼓鼓鬼享路鼓
四靣鬼享饗宗廟也大司樂路鼓路鼗宗廟奏之大僕 御僕 大司樂見上下 以鼖鼓鼓
[111-33a]
軍事大鼓謂之鼖鼓長八尺諸侯執賁鼓 以鼛鼓鼓役事鼛鼓丈二尺典司者掌之
以晉鼓鼓金奏晉鼓長六尺六寸金奏謂樂作撃編鐘軍將執之鎛師掌金奏之鼓注主撃 
晉鼓以奏鐘鎛以金錞和鼓錞錞于也以金鐲節鼓鐲鉦也形如小鍾軍行鳴之以
為鼓節以金鐃止鼓鐃如鈴無舌有柄以金鐸通鼓大鈴也凡軍旅
夜鼓鼜 鼜夜戒守鼓司馬法曰昏鼓四通為大鼜掌固夜三鼜以號戒鎛師夜三鼜皆鼓之守鼜 
亦如之注守鼜備守鼓也鼓之以鼖鼓 冬官韗人為臯陶注司農云韗書或作&KR1382
陶鼓木也玄謂&KR1382者以臯陶名官疏臯陶即是長六尺六寸者依先鄭從&KR1382為鼓木還以&KR1382&KR1382人之官是臯
 陶官名也字從革不取韗字為官名儀禮大射疏臯陶鼓名長六尺六寸言如陶穴之中虚也 長六
尺有六寸左右端廣六寸中尺厚三寸穹者三之一玄謂
[111-33b]
此鼓合二十版上三正賈侍中云晉鼓大而短近晉鼓也玄謂此鼓兩靣以六鼓差之鼓長八
尺鼓四尺中圍加三之一謂之鼖鼓靣四尺其圍十二尺加以三分一四
尺則中圍十六尺徑五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也今亦合二十四版則版穹六寸三分寸之二耳為臯鼓
長尋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磬折中曲之不三正也中圍與鼖鼓同以磬折
為異凡冒鼓必以啓蟄之日孟春之中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良鼓
瑕如積環革調急也鼓大而短則聲疾而短聞鼓小而長則
其聲舒而逺聞 夏官大司馬中春教振旅王執路鼓
[111-34a]
諸侯執賁鼓軍將執晉鼓師帥執提謂馬上鼓有曲木提持鼓立馬鬛上
旅帥執鼙卒長執鐃兩司馬執鐸公司馬執鐲辨鼓鐸鐲
 鐃之用疏案司馬法云十人之長執鉦百人之帥長鐸千人之帥執鼙萬人之主執大鼓中冬教
大閱羣吏以旗物鼓鐸鐲鐃各帥其民而致中軍以鼙
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馬執鐸羣吏作旗車徒皆作鼓行
鳴鐲車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鐸羣吏弊旗車徒皆
注中軍中軍之將令鼓鼓以作其士衆之氣也鼓人者中軍之將帥帥旅帥也司馬兩司馬也振鐸以作
衆鼓人撃鼓以行之伍長鳴鐲以節之鄭司農曰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閭鼙聲不過闒鐸聲不過琅又三
鼓振鐸作旗車徒皆作鼓進鳴鐲車驟徒趨及表乃止
[111-34b]
坐作如初乃鼓車馳徒走及表乃止鼓戒三闋車三發
徒三刺乃鼓退鳴鐃且卻疏左傳張侯曰師之耳目在
吾旗鼓進退從之於是右援枹而鼓之趙簡子云鼓音
不衰是皆將居鼓下卒長執鐃以下皆金非鼓也陳子
云吾聞鼓不聞金亦是鳴鐃退軍法 詩緜鼛鼓弗勝
注鼛大鼓也言樂功勸事疏韗人為臯鼓長尋有四尺
一丈二尺疏傳以鼛鼓為二鼓凡大鼓之側有小鼓謂之應
[111-35a]
鼙朔鼙此經鼛是大鼓也鼓謂鼙也大射云一建鼓在阼
階西應鼙在東一建鼓在西階之西朔鼙在其北 靈
臺賁鼓唯鏞鼉鼓逢逢 賁鼓大鼓也書賁鼓在西房漢上林賦建靈鼉之鼓  樂
記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動以進衆君子聽鼓鼙之聲則
思將帥之臣 穀梁傳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


周應鼓 鞉鼓


春官小師上士四人掌教鼓鼗注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揺之旁耳還自撃疏云依漢法而
大祭祀登歌撃拊下管撃應鼓徹歌大饗亦如之注應
鼙也應與朔皆小鼓其所用别未聞瞽矇眂瞭掌播鼗 詩有瞽應田縣
[111-35b]
鼓鞉磬柷圉 注應小鞞也縣周鼓也鞉鞉鼓也緜箋凡大鼓之側有小鼔謂之應鼙朔鼙
禮器廟堂之下縣鼓在西應鼓在東注小鼓謂之應疏
按大射禮建鼓在阼階西南鼓應鼙在其東應鼙應朔鼙也西
階之西建鼓在南東鼓朔鼙在北朔始也先撃朔鼙次撃應鼙乃撃大鼓
建鼓在西階之東南靣諸侯之法 宋志小鼓有柄曰鞀大
鞀謂之鞞月令仲夏脩鞀鞞是也


周路鼓又見上


[111-36a]
夏官大僕建路鼓于大寢之門外而掌其政以待達窮
者與遽令聞鼓聲則速逆御僕與御庻子注大寢路寢
也政鼓節與早晏司農云窮謂窮寃失職則來撃此鼓
以達於王若今時上變事撃鼓矣遽傳也若今時驛馬
軍書當急聞者亦撃此鼓玄謂達窮謂朝士以肺石達
窮民聽其辭告於王遽令郵驛上下程品御僕御庻子
直事鼓所者受其事以聞 御僕以序守路鼓 大司
馬中春教振旅王執路鼓玄謂王不執賁鼓尚之於諸侯也疏王用路鼓者以雷 
靈祭天地之鼓不敢用故用祭宗廟之路鼓也 大僕凡軍旅田役贊王鼓注王
[111-36b]
通鼓佐撃其餘靣


周土鼓


春官籥章掌土鼔豳籥仲春晝撃土鼓龡豳詩以逆暑
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國祈年于田祖龡豳雅撃土鼓以
樂田畯國祭蜡則龡豳頌撃土鼓以息老物注杜子春云
鼓以瓦為匡革為兩靣可撃也鄭司農云豳籥豳地之竹
玄謂豳籥豳人吹籥之聲章明堂位曰蕢桴土鼓葦籥伊
[111-37a]
耆氏之樂也籥如笛三孔疏土鼓因於中古神農之器黃帝
已前未有瓦器 秋官壺涿氏炮土之鼓注瓦鼓也


周密須鼓


左傳定四年衛子魚曰成王分唐叔大路之旂密須之
鼓闕鞏之甲姑洗之鍾命以唐誥而封於夏墟 昭十
五年晉荀躒如周以文伯宴樽以魯壺文伯荀躒也魯壺魯所獻壺尊
景王也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無分乎密須之
鼓與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密須國也在安定陰密縣文王伐之得路鼓以蒐
[111-37b]
武王鞀鼓


淮南子主術訓武王立戒慎之鞀注欲戒君令慎疑者
揺鞀鼓鄧析子同


周石鼓


郡縣志李吉甫撰石鼓文在鳳翔天興縣南二十里許石形
如鼓其數有十蓋紀周宣王畋獵之事即史籕之迹也
竇泉以為宣王獵碣貞觀中吏部侍郎蘇勉紀其事云虞褚歐陽
共稱古妙雖歲久訛缺遺蹟尚可觀歴代地理志不記
[111-38a]
錄尤可歎惜杜詩曰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 韋應物詩有周宣
大獵岐陽之語或曰應物以為文王之鼓至宣王始刻韓愈以為宣王蒐岐
陽䥴功勒成從臣撰刻愈為博士請於祭酒欲致太學鄭
餘慶始遷之鳳翔孔子廟而鼓亡其一皇祐四年向傳師
得於民間十鼓乃足大觀中致之辟雍以金填其文後入
保和殿三代石刻存於世者壇山吉日癸巳刻與此耳歐
陽氏有三疑以為字畫高妙非史籕不能作蘇子瞻詩曰
上追軒頡下挹氷斯薛尚功鄭樵為音釋王厚之考正集
錄之程大昌以為成王之鼓鄭樵摘丞殹二字見於秦斤
[111-38b]
秦權而指為秦鼓書目鄭樵石鼓文考一卷 其文可見者四百六十
五有曰我車既攻我馬既同麀鹿速速君子之求其豆孔
庶其魚維何維鱮維鯉何以之維楊及柳田車既安左驂
旛旛右驂騝騝秀弓時射崆峒之碑不傳後世卒以為陶唐氏
之碑岣嶁之碣不存後世卒以為有夏氏之碣岐陽石鼓
之文漫滅蕪穢至不可攷後世或以為周宣王蒐于岐
陽而作開明堂受諸侯朝賀之後銘功勒成以告萬世
[111-39a]
漢宣祠蓬山石社石鼓於臨朐  後漢鄧隲傳注今岐
州石鼔銘云云 橋玄廟有石鉦鉞石鼓見蔡邕集
    魯鼓 薛鼓
禮記投壺第四十魯令弟子辭曰云云薛令弟子辭曰云云
注記魯薛者禮衰乖異不知孰是鼓○□○○□□
○□○○半○□○□○○○□□○□○魯鼓○□
○○○□□○□○○□□○□○○□○□○半○
□○○○□□○薛鼓注此魯薛擊鼓之節圜者撃鼙
方者撃鼓古者舉事鼓各有節聞其節則知其事矣取
[111-39b]
半以下為投壺禮盡用之為射禮注投壺之鼓半射節
者投壺射之細也射謂燕射正義鼓節有圜點有方㸃
記者因魯薛撃鼓之異圖而記之魯鼓○□○○□□
○○半○□○○□○○○○□○□○薛鼓○□○
○○○□○□○□○○○□○□○○□○半○□
○□○○○○□○注此二者記兩家之異故兼列之


漢十二鼓 八鼓 大樂鼓


[111-40a]
志哀帝詔罷樂府官郊祭樂及古兵法武樂在經非鄭
衛之樂者條奏别屬他官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郊
祭樂人員六十二人給祠南北郊大樂鼓員六人嘉至
鼓十人邯鄲鼓二人騎吹鼓三人江南鼓員三人淮南
鼓四人巴渝鼓三十六人歌鼓二十四人楚嚴鼓一人
梁皇鼓四人臨淮鼓二十五人兹邡鼓三人凡鼓十二
員百二十八人朝賀置酒陳殿下應古兵法不可罷安
世樂鼓二十人十九人可罷沛吹鼓十二人族歌鼓二
十七人陳吹鼓十三人商樂鼓十四人東海鼓十六人
[111-40b]
長樂鼓十三人縵樂鼓十二人凡鼓八員百二十八人
朝賀置酒陳前殿房中不應經法楚鼔員六人皆鄭聲
可罷案大樂伶官八百二十九人奏罷四百四十一人唯置三百八十八人


漢金鼓


郊祀歌天地八璆磬金鼓靈其有喜百官濟濟各敬厥事
 呉王傳弓高侯執金鼓見膠西王 紀元始二年九月
戊申晦使謁者大司馬掾行邊兵遣執金吾侯陳茂假以
[111-41a]
鉦鼔注應劭曰將帥乃有鉦鼓 韓信傳建大將旗鼓鼓
行出井陘口 尉繚勒卒令曰鼓之則進重鼓則擊金之
則止重金則退一鼓一擊而左一鼓一擊而右一步一鼓步
鼓也十步一鼓趨鼓也音不絶騖鼓也商將鼓也角帥鼓
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而將帥伯其心一也竒兵則反是
周禮鼓人云軍動則鼓其衆疏曹劌云一鼓作氣
齊語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
史記秦紀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
[111-41b]
漢建鼔


何並傳建鼔注建鼓一名植鼓縣有此鼓者所以召集
號令為開閉之時


漢嚴鼓 鼙鼓


史丹傳元帝建昭之間留好音樂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
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定陶王亦能之
注晉灼曰疾擊鼓師古曰鼙騎上之鼓晉傅玄有節鼓賦 上林
賦鼓嚴簿注張揖曰鼓嚴鼓也李善注擊嚴鼓鹵簿之中也 東京賦
[111-42a]
奏嚴鼓之嘈囐西京賦注嚴更督行夜鼓 樂志楚嚴鼓員一人


漢鼉鼓


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植靈鼉之鼓注以鼉皮為鼓


漢剛鼓


志哀帝時丞相孔光奏剛别拊員二人給盛徳不可罷
注師古曰剛及别拊皆鼓名拊音膚 西京雜記漢甘泉
鹵簿有剛鼓中道


漢銅鼓


馬援傳於交趾得駱越銅鼓鑄為馬式注廣州記曰狸
[111-42b]
獠鑄銅為鼓鼓惟高大為貴面濶丈餘初成縣之於庭
尅晨置酒招致同類來者盈門豪富子女以金銀為大
釵執以叩鼓叩畢留遺主人 虞喜志林曰漢建武二
十四年南郡獻銅鼓有銘 宋大明七年六月江夏蒲
圻獲銅路鼓四靣獨足


漢靈鼓 鼖鼓


東京賦夏正三朝撞洪鐘伐靈鼓注六靣鼓也旁震八鄙軯
[111-43a]
礚隱訇若疾霆轉雷而激迅風也鼖鼓路鼗


漢陔鼓


周禮注鄭司農云若今時行禮於太學罷出以鼓陔為
樂師杜子春云裓讀為陔鼓之陔疏漢有陔鼓之法鐘師
 禰衡為鼓史作漁陽參撾
    晉登聞鼓 唐登聞鼓
晉武紀泰始五年六月西平人麴路伐登聞鼓言多妖謗
 衛瓘傳劉繇等執黃幡撾登聞鼓上言 後魏書世祖
闕左懸登聞鼓以達寃人 水經註闕右置登聞鼓以納
[111-43b]
通鑑神䴥四年十月 唐㑹要顯慶五年八月有人賫鼓於朝堂訴
上令東都置登聞鼓嘉石西京亦然六典大明宫東朝
堂置肺石西朝堂置登聞鼓按通典隋文帝已甞置鼓唐詔令云太宗建登聞鼓
垂拱元年二月敕朝堂登聞鼓肺石不須防守令御史臺
受狀為奏 裴諝傳徳宗時大厯十四年六月己亥朔朝堂别置三司
決庻獄辨爭者輒撃登聞鼓諝上疏於是悉歸有司
宋朝國初曰鼓司景徳四年五月改登聞鼓院雖一猳豚之失
[111-44a]
猶得以聞况大於此乎中興置院于闕門之前


晉石鼓


張華傳呉郡臨平岸出一石鼓九域志云武帝時槌之無聲華
曰取蜀中桐材刻為魚形扣之則鳴矣如其言聲聞數
里 水經沔水注晉太康中得鳴石於此水撞之聲聞
數里


晉諫鼓


元紀太興元年六月戊戌初置諫鼓謗木
[111-44b]
唐三鼓


六典武庫令軍鼓之制有三一曰銅鼓二曰戰鼓三曰
鐃鼓注世本曰巫咸作鼓銅鼓蓋南中所制金之制四錞鐲鐃鐸 官志
衛尉卿祭祀朝㑹供羽儀節鉞金鼓 禮志講武都外
大將立旗鼓之下六軍各鼓十二鉦一大角四鼓三嚴


唐節鼓


樂志見鐘類又見鼓吹清商伎有節鼓一 通典狀如博局中
開員孔適容其鼓撃以節樂隋志不知誰所造 宋志節鼓賦
[111-45a]
云口非節不詠手非節不拊所從來逺矣


唐桴鼓


志張文收燕樂有毛員鼓連鞉鼓桴鼓貝皆二每器工
一人


唐銅鼓


志天竺伎有銅鼓羯鼓都曇鼓毛員鼓高麗伎有腰鼓
齊鼓檐鼓龜頭鼓龜兹伎有答臘鼓侯提鼓鷄婁鼓安
國伎康國伎有正鼓和鼓 水經注赫連鑄銅為大鼓
以金飾之
[111-45b]


唐羯鼓


志玄宗好羯鼓而寧王善吹橫笛帝甞稱羯鼓八音之
領褏諸樂不可方也蓋本戎羯之樂其音太簇一均龜
兹高昌疏勒天竺部皆用之其聲焦殺特異衆樂 通
典羯鼓正如漆桶兩頭俱擊出羯中亦謂之兩杖鼓
藝文志南卓羯鼓錄一卷書目㑹昌中撰述鼓曲故事多開元天寶時曲


唐駕鼓


[111-46a]
見狩田禮


唐方鼓


大周正樂曰方鼓大厯元年司馬滔進廣平樂兼此鼓
以應黃鐘一均聲


乾徳銅鼓淳化景徳


乾徳四年四月辛亥南蠻進銅鼓以請内附七月丁丑
溪州刺史田思遷以銅鼓來貢一本並作二年當攷興國三年五
月丁亥廣州獻銅鼓一淳化元年七月南丹州刺史洪
皓貢銅鼓三 景徳元年四月癸酉象州貢銅鼓高一
[111-46b]
尺八寸闊二尺五寸旁有四耳衘環鏤人騎花蛤椎之
有聲來賔縣民獲之至是來上


景祐三鼗 晉鼓 建鼓


景祐廣樂記云先是臣祁建言建鼓初不考擊又無三
鼗於是敕臣元等詳求典故二年七月甲辰臣等上言
建鼓四今樂局皆具而不擊别設四散鼓擊之乾徳四
年尹拙上言散鼓於古無文去之便時雖可之而於今
[111-47a]
仍在又雷鼓靈鼓路鼓擊之不成聲而雷鼗靈鼗路鼗
缺而未製宜作諸鼓使擊考有聲創為三鼗播之以通
三鼓罷四散鼓如乾徳詔書從之建鼓植縣四隅皆有
左鞞右應隨月建依律吕之均擊之詔可其奏照等更
以殿庭備奏四隅建鼓既隨月協均無以節樂而周官
晉鼓應施用遂依舊法制焉於是縣内始有晉鼓矣照
廢散鼓止以晉鼓一靣應節又舊建鼓四架并左鞞右
應共十二靣設於宫縣而不擊照樂以建鼓與鎛鐘相
應考擊又舊樂雷鼓兩架各八靣用一人擊照别造雷
[111-47b]
鼓每靣各一人椎鼓又令三人揺鞉以應之 實錄二
年七月甲辰脩撰樂書所言雷鼓靈鼓路鼓建鼓並應
考擊其縣内散鼓準乾徳四年詔廢不用未幾照所建白
皆罷元豐二年七月十二日戊寅詳定朝㑹儀注所
言周禮以晉鼓鼓金奏今樂架四隅設建鼓相傳不
擊别施散鼓代之乾徳中尹拙奏去散鼓而樂工積習
遂不能罷李照又請别作晉鼓以為樂節未幾照所建
[111-48a]
白亦罷請去散鼓設晉鼓以鼓金奏宫架設鼗為樂節
從之五年正月葉防請以晉鼓節金奏二十五日楊傑
詳定從之


皇祐新製晉鼓


仁宗甞曰鐘磬之音未合古法其集兩制太常與知音
者攷定其當既而議者各矜所習久而不决上乃命各
為鍾律以獻又新作晉鼓三牲鼎鸞刀以補禮器之缺
御崇政殿召輔臣諫官宗室御史省府推判臨視之時
皇祐五年九月十九日乙酉也 元豐二年七月十二
[111-48b]
日詳定儀注所言請樂架内設晉鼓以鼓金奏設鼗以
為樂節從之國朝雅樂登歌有節鼓一建鼓四雷鼓二
武舞鞉鼓二雅相二太廟改雷鼓用路鼓


紹興郊祀鼓吹


紹興十二年五月太常言郊祀仗内鼓吹八百八十四
人今樂工全缺乞下三司差撥從之鼓吹用鉦鼓
鐃角觱篥管笛等晝在仗内導駕夜在警場奏
[111-49a]


雜樂器 竹匏土木 


 八音樂之器而樂非器也君子知樂之情以制器工
 師因樂之器以考音


伏犧簫


通禮義纂伏犧作簫十六管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
差象鳳翼十管長尺二寸


黃帝十二簫


文選長笛賦十二畢具黃鐘為主注吕氏春秋曰黃帝
[111-49b]
命伶倫為律伶倫制十二簫今吕氏春秋作筒云吹日舍少次制十二筒
鳳鳥之鳴以别十二律以比黃鐘之宫故黃鐘宫律之
本也高誘曰六律六吕各有管故曰十二簫笙賦注引吕氏春秋
 制十二筩說文云筩斷竹也漢志曰云云述十二月之音氣也琴賦注引漢書
亦曰十二簫當攷


黃帝九寸管


五代㑹要周顯徳六年正月樞密使王朴上疏夫樂作
[111-50a]
於人心成聲於物聲氣既和反感於人心所假之物大
小有數九者成數也是以黃帝吹九寸之管得黃鐘之
聲為樂之端半之清聲也倍之緩聲也三分其一以損
益之相生之聲也十二變而復黃鐘聲之總數也乃命
之曰十二律旋迭為均均有七調合八十四調播之於
八音著之於歌頌宗周而上率由斯道自秦而下旋宫
聲廢東漢雖有鮑鄴興之亦人亡而音息唐太宗用
祖孝孫張文收考正雅樂而旋宫八十四調復見於

[111-50b]


黃帝笛


太平御覽引史記曰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谿斬而作
笛吹之作鳳鳴當攷


黃帝五音


吕氏春秋黃帝又命伶倫與榮猨鑄十二鐘以和五音


女媧笙簧 伊耆氏葦籥


見鐘鼓類 世本女媧作簧宋均曰黄帝臣也隋志伊耆氏
[111-51a]
有葦籥之音


少昊樂器


通厯少昊作樂器


高辛氏壎箎


見樂類
世本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箎古史考云古有塤箎尚


舜簫 玉琯 鳳簫


書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
[111-51b]
鳳皇來儀隋志簫十六管長二尺舜所造其形參差以象鳳翼
 見風俗通 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古者玉琯以玉舜
之時西王母來獻其白琯前零陵文學姓奚於泠道舜
祠下得笙白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鳳皇來儀
 昭華琯見律厯 風俗通漢帝時零陵文學奚景仲於
泠道舜祠下得玉管後人易之以竹文選注引之 徐景安
樂書曰舜樂為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故制鳳簫洞簫以
[111-52a]
彰徳也


舜柷敔 嘉祐登歌柷敔


書戛擊鳴球云云合止柷敔注戞擊柷敔所以作止樂上
下合止樂各有柷敔疏郭璞云柷如漆桶方二尺四寸
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連底挏之敔如伏虎背上有二
十七鉏鋙刻以木長一尺擽之擊柷之椎名為止戞敔
之木名為籈爾雅樂之初擊柷以作之樂之將末戞敔以
止之柷敔之狀漢禮器制度及白虎通馬融鄭玄李循
其說皆然惟郭璞為詳 禮小師掌教柷敔瞽矇亦
[111-52b]
掌之注柷如漆筩敔木虎也 詩有瞽鞉磬柷圉
王制天子賜諸侯樂以柷將之 三禮圖柷鄭注書
云投椎其中而撞之宜從鄭注敔全唐禮用竹長二
尺四寸破為十莖於敔背橫櫟之 白虎通柷敔者終
始之聲 唐六典協律郎大祭祀饗燕奏樂于庭則升
堂執麾以為之節舉麾鼓柷而後樂作偃麾戞敔而後

[111-53a]
宋朝景祐二年九月辛巳朔李照言今太常所用柷四
靣皆畫時卉請易以青龍丹鳳騶虞靈龜臝蟲以配五
撞擊之法用康成之說又與鄧保信上銅方響五架詔教坊準
其聲以授諸器初照既定雅樂而聲極下故又製燕樂
之器欲寫其聲已而樂工以為不可施用罷之實録廣樂記
云塤舊以漆飾敕令黃其色以其土音云 嘉祐七年八月四日翰林學士
王珪言今郊廟升歌之樂有金石絲竹匏土革而無木
音夫柷敔以著樂之始終豈容有缺今祠明堂願詔有
司合八音之和禮官議堂上增置柷敔乙酉詔太常登
[111-53b]
歌用之九月辛亥大饗明堂


舜廟堂樂 宗廟禮


見樂類大㲈 周禮大司樂疏虞書云云是舜祭宗
廟之禮


禹五音


見招諌類


夏籥


[111-54a]
見樂類 仲尼燕居夏籥序興疏謂大夏文舞之樂


殷管弦樂


祭義禘有樂而甞無樂疏曰春夏陽來似神之來故祭
有樂秋冬陰象神之去故祭無樂然周禮四時之祭皆
有樂殷則烝甞之祭亦有樂故那詩云庸鼓有斁萬舞
有奕下云顧予烝甞則殷秋冬亦有樂熊氏云殷秋冬
但有管弦之樂又云烝甞全無樂郊特牲殷人尚聲滌蕩其聲樂三闋然後
出迎牲 唐志留進管絃記十二卷淩秀管絃志十卷
隋志作記
[111-54b]


湯禮樂器


郊特牲疏湯以制禮樂之器而得民心殷人尚梓是也
考工記云


周南籥 豳籥


左傳舞象箾南籥疏舞者所執劉炫謂南如周南
禮籥師中士四人教國子舞羽龡籥文王世子秋冬學羽籥詩左手執 
 籥 笙師注籥如篴三空詩注六孔廣雅七孔釋文以竹為之長三寸 籥章中士二人
[111-55a]
下士四人吹籥以為詩章掌土鼓豳籥先鄭注豳國之地竹後鄭云豳人吹籥之聲章
疏云籥中吹豳詩雅頌謂之豳籥何得有豳國之地竹乎中春龡豳詩祈年龡豳雅
祭蜡龡豳頌言王業所自始


周孤竹管 簫管 頌簫 漢大予管


春官大司樂孤竹之管竹特生者陰竹生於山北者孫竹竹枝根末生者
 小師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鄭注司農云管如箎
六孔玄謂管如篴而小併兩而吹之今大予樂官有焉
疏案通卦驗云簫長尺四寸廣雅簫大者二十四管小
者十六管有底三禮圖簫長尺四寸頌簫長尺二寸
[111-55b]
廣雅管象簫長尺圍寸八孔無底八孔誤當從六後鄭引漢
法大予樂官為况以不與諸家同 詩有瞽既備乃
奏簫管備舉箋簫編小竹管管如篴併而吹之 商
頌嘒嘒管聲 左傳叔孫穆子曰伶簫詠歌及鹿鳴之
三 三禮圖云舊圖雅簫長尺四寸二十四管爾雅注二十三


周竽笙 塤箎 鐘笙


[111-56a]
春官笙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疏東方之樂謂之笙笙生也東方生長之方也
教龡竽笙塤籥簫箎篴管舂牘應雅以教裓樂注司農
云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箎七空疏禮圖云九空廣雅八孔舂牘以
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空髹畫以
兩手築地應長六尺五寸其中有椎雅狀如漆筩而弇
口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鞔之有兩紐疏畫杜子
春讀篴為滌今時所吹五空竹&KR1055疏通卦驗竽長四尺
二寸廣雅笙以匏為之十三管宫管在左方竽象笙三
十六管宫管在中央箎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八孔一孔
[111-56b]
上出寸三分司農云七空蓋寫者誤又曰牘應雅皆約漢法知之
小師注塤六孔廣雅塤象秤錘以土為之 祭祀饗射共其鐘笙之樂燕樂
亦如之注與鐘聲相應之笙疏笙師不掌鐘而兼言鐘
知義然也 瞽矇掌塤簫管弦歌 儀禮鄉射三笙一
和而成聲注爾雅笙小者謂之和 大射儀簜在建鼓
之間注竹也笙簫之屬 詩鹿鳴吹笙鼓簧 樂記訊
疾以雅 漢志注應劭曰世本隨作笙師古曰匏瓠也
[111-57a]
列管瓠中施簧管端爾雅大笙巢小者和注云大者十
九簧小者十三簧舊圖云笙長四尺諸管參差亦如鳥
翼 白虎通笙者太簇之氣象萬物之生枚乘為笙賦 說
文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 王廙笙賦曰不周之
竹曾城之匏 潘岳賦曰河汾有曲沃之縣匏鄒魯有
汶陽之孤篠基黃鍾以舉韻望鳳儀以擢形寫黄翼以
插羽摹鸞音以厲聲大不踰宫細不過羽唱發章夏導
揚韶武惟簧能研羣聲之清惟笙能總衆清之林 韓
非子曰竽者五聲之長竽先則鐘瑟皆隨竽唱則諸樂
[111-57b]
皆和


周十二管


大司樂疏以六律六同者此舉十二管以表其鐘樂器
之中不用管也


周三器


禮笙師注玄謂牘應雅教其舂者謂以築地笙師教之
則三器在庭可知矣奏裓樂以三器築地為之行節明
[111-58a]
不失禮


周象箾 朱干玉戚


左傳注象箾舞所執南籥以籥舞也皆文王之樂疏賈
逵云箾舞曲名言天下樂箾去無道杜云箾舞者所執
南籥既是文舞象箾當是武舞詩維清奏象舞則此象
箾之舞武王制焉詩云維清緝熙文王之典此象樂之所舞
故知是文王樂也箾梢字同 史記注賈逵曰象文王之樂
武象也箾舞曲也南籥以籥舞也 漢董仲舒傳武帝
策曰周室朱干玉戚八佾陳於庭而頌聲興注朱丹其
[111-58b]
盾玉為戚把也佾列也天子八列六十四人 禮司兵
祭祀授舞者兵注授以朱干玉戚


武王八音樂


詩箋武王處於鎬京樂八音之樂羣臣飲酒魚藻篇武王
既定天下祭祖考之廟奏樂而八音克諧執競篇


宣王樂器


公羊傳宣十六年成周宣謝宣宫之謝也樂器藏焉注宣王
[111-59a]
中興所作樂器


周官器用 周樂器


漢志周詩既備而其器用張陳周官具焉注師古曰謂
大司樂以下諸官所掌隋志周官大司樂一千三百三十九人漢郊廟及武樂三百八
 十八人又經籍志有春官樂部五卷 禮典同凡為樂器以十有二律
為之數度十有二聲為之齊量 典庸器下士四人掌
藏樂器庸器 司干掌舞器 大胥比樂官展樂器
大師下管播樂器 鄉師正樂稽鄉器鄉共禮樂之器
 詩有瞽箋大合諸樂而奏之正義合諸樂器一時奏
[111-59b]
之即經所謂鞉磬柷圉簫管之屬是也止說周之樂器
言既備乃奏 詩正義大庭以還漸有樂器大庭有
鼓籥之器


魯四代樂器


明堂位拊搏以韋為之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
之樂器也注揩擊謂柷敔四代虞夏殷周也正義四代
漸文不如土鼓葦籥之質故别起其文
[111-60a]


漢禮樂器記 八音樂 郊廟樂器見樂類



大予樂器見琴瑟類


律志竹曰管注孟康曰禮樂器記管漆竹長一尺六孔
尚書大傳西王母獻白玉琯 明紀永平二年正月詔
樂和八音 樂記正義鄭司農云雅狀如漆筩而弇口
大二圍長五尺六寸以羊韋輓之有兩紐疏畫並以漢
時制度而知也


漢筑


高祖紀十二年十月上還過沛置酒沛宫上擊筑自歌
[111-60b]
曰大風起兮雲飛揚云云注應劭曰筑狀似琴而大頭安
弦以竹擊之故曰筑師古曰今筑形似琴而細頸 通
典筑不知誰造高漸離善擊筑漢高祖過沛所擊釋名
曰以竹鼓之似箏細頸身長四尺三寸項長三寸圍四
寸五分


漢簫管見安世樂


志孔光奏簫工員一人不可罷竽工員三人一人可罷
[111-61a]
注竽三十六簧笙類


漢羽籥 玉梢 金支 翠旌見安世房中樂


志郊祀歌景星十二元鼎元年得鼎汾陰作殷殷鐘石
羽籥鳴注師古曰羽籥韶舞所持文始舞人執羽籥羽翟羽謂雉之羽也郭
璞曰籥如笛三孔而短小 天門十一飾玉梢以舞歌體招揺若永
望注師古曰梢竿也以玉飾之舞者所持春秋疏上林賦拂鷖鳥梢
鳳皇則梢亦拂之類箾梢字同河東賦云被雲梢 


漢洞簫


元帝紀贊元帝善史書鼓琴瑟吹洞簫注如淳曰簫之無底者
[111-61b]
度曲被歌聲分刌節度窮極幼眇洞者通也 王襃傳太子
喜襃所為甘泉及洞簫頌令後宫貴人左右皆誦讀之
 文選洞簫賦王襃撰原簫幹之所生于江南之丘墟幸
得諡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般匠施巧䕫襄准法帯
以象牙掍其㑹合鎪鏤離灑絳脣錯雜吹參差而入道
楚辭吹參差王逸曰參差洞簫從容中道樂不淫兮條暢洞達中節
操兮終詩卒曲尚餘音兮 宋志其器今亡蔡邕曰簫
[111-62a]
編竹有底然則邕時無洞簫矣釋名簫大者二十三
管長三尺四寸小者十六管一名籟 丹陽記江寧慈
母山臨江生簫管竹厯代常給樂府 隋何妥曰聖賢
多習樂伏羲減瑟文王足琴仲尼撃磬子路鼓瑟漢高
擊筑元帝吹簫劉伯康簧賦枚乘笙賦侯瑾筝賦


漢笛 黃鐘笛 長笛


隋志笛凡十二孔丘仲所作京房備五音有七孔以應
七聲黃鐘之笛長二尺八寸四分四釐有竒其餘上下
相次以為長短風俗通曰丘仲造笛漢武帝時人長尺四寸七孔三禮圖六孔笛滌也所以 
[111-62b]
 滌邪按宋玉有笛賦恐此說非 通典漢靈帝好胡笛 唐志寧王
善吹橫笛 馬融長笛賦䕫襄比律子壄協吕十二畢
具黃鐘為主定名曰笛以觀賢士陳於東階八音俱起
食舉雍徹勸侑君子簫管備舉金石並隆無相奪倫以
宣八風上擬法於韶箾南籥中取度於白雪淥水下采
制於延露巴人溉盥汙濊澡雪垢滓笛生乎大漢有庻
士丘仲言其所由出不知其弘妙其辭曰近世䨇笛從
[111-63a]
羌起注風俗通曰笛元羌出又有羗笛與笛二器不同長於古笛有三孔大小異故謂之䨇笛龍鳴
水中不見已截笛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調之裁
已當薖便易持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 李尤笛銘云
出自西涼 伏滔長笛賦序桓子野有長笛云蔡邕
所製 文選注引宋玉笛賦竒篠異幹罕節簡文
國史志有笛律一卷


漢塤箎


明紀永平十年閏四月甲午幸南陽祠章陵召校官弟
[111-63b]
子作雅樂奏鹿鳴帝自御塤箎和之以娯嘉賔前志
孔光奏主調箎員二人注箎七孔 三禮圖舊圖云雅
箎長尺四寸頌箎尺二寸廣雅云八孔


漢箏笛錄


通典宋志同笳杜摰有笳賦云李伯陽入西戎所造西京賦校
鳴葭注引杜摰葭賦晉先蠶儀注車駕住吹小箛發吹大箛箛即
笳也又有胡笳漢舊箏笛錄有其曲不記所出本末孫楚
[111-64a]
笳賦銜長葭以汎吹篳篥出於胡中其聲悲胡人吹角以驚馬一
名笳管以蘆為首竹為管


晉黃鍾笛 律笛 梁十一笛


樂纂黃鍾笛晉時三尺八寸元嘉九年大樂令鍾宗之
減為三尺七寸十四年治書令奚縱又減五分為
三尺六寸五分餘見律類  桓伊有蔡邕柯亭笛常自
吹之


隋雅樂二十器


隋志大業元年以禮樂之事付祕書監柳顧言等增多
[111-64b]
開皇樂器大益樂員郊廟樂懸並令新製其雅樂鼓吹
多依開皇之故雅樂合二十器今列之如左金之屬二
一曰鎛鐘毎鐘縣一簨虡二曰編鐘十六鐘縣於一簨虡上下皆八 石之屬
一曰磬用玉若石為之絲之屬四一曰琴神農五絃周文王加二弦為七二曰
二十七弦伏羲作三曰筑十二絃四曰箏十三絃秦聲蒙恬所作竹之屬
三一曰簫十六管長二尺舜造二曰箎長尺四寸八孔蘇公作三曰笛十二孔漢
武帝時丘仲作匏之屬二一曰笙二曰竽並女媧作笙列管十九於匏内施簧而吹
[111-65a]
之竽大三十六管土之屬一曰塤六孔暴辛公作革之屬五一曰建鼓
殷所作靈鼓靈鼗八靣雷鼓雷鼗六靣路鼓路鼗 四靣鼓以桴擊鼗貫其
中而手揺之節鼓不知誰所造木之屬二曰柷曰敔以節樂止樂簨虡
以懸鐘磬橫曰簨飾以鱗屬植曰虡飾以臝及羽屬簨加
木板於上謂之業殷人刻其上為崇牙周人畫繒為翣戴之以璧垂五采羽於下植於簨虡之角近代又加金
博山於簨上垂旒蘇以合采羽 經籍志總集類梁有樂器賦十卷
律志大業中用梁表尺調律以制鐘磬等八音樂器


乾徳拱震管


見律類
[111-65b]


景徳巢笙和笙


景徳二年八月丁丑朔脩樂器舊制巢笙和笙每變宫
之際必換義管然難於遽易三年六月樂工單仲辛遂
改為一定之制不復旋易與諸宫調皆協巢笙和笙其
篁十有九又令仲辛唱入十四調


景祐䨇鳳管 清管 簫管 清笛 雅笛



笙竽 笳管


[111-66a]
景祐二年八月十八日己巳太常言準降到樂器一管
閱習笛工徐惟徳閱習黃鍾大吕十二均並合聲韻詔
以䨇鳳管為名下太常肄習其制合二管以足聲律管
端刻為䨇鳳之飾施兩簧焉實錄云上製䨇鳳管下太常肄習命集賢校理李照
同脩樂書是日御崇政殿召輔臣觀新樂李照又造葦籥清
管簫管清笛雅笛大笙大竽詔以笙竽下大樂用之九月
四日詔笳管以牙骨參用染以紅


景祐延福宫閱樂器 八音新器


景祐二年二月戊午燕肅等考定樂器畢詔於延福宫
[111-66b]
進呈按試五月七日李照言新鐘磬將成若絲竹笙竽
止依舊制則音韻難和請並造雅樂八音新器以備獻
饗從之六月九日司諫姚仲孫言伏聞議者改制雅樂
謂舊律太高裁之使下至如練白石以為磬範中金以
作鐘又欲以三辰五靈二十四孝為樂器之飾率多詭
異望止用舊樂六月十三日乙丑李照請編鐘磬止用
十二馮元宋祁等議曰前代制樂取法非一故有十三
[111-67a]
管之和十九管之巢三十六簧之竽二十五弦之瑟十
三弦之箏九絃七絃之琴十六枚之鐘磬寧有一之於
律吕專為十二之數也且鐘磬八音之首春秋言金奏
詩頌依磬聲二器非可輕改班固志康成注杜預釋傳
文阮氏圖三禮十六之數初無異論惟唐段安節樂府
雜錄有編鐘十二之說其書舛駁當僖昭之際樂缺安
節但率所見筆於書李照以舊鐘磬聲高乃以太府布帛尺為法實比古一尺二寸有竒
凡五月造作止八月得鐘磬石七縣而照自造新樂笙竽琴瑟篳篥等十二種皆不可施用詔但存笙竽數種
而已又謂今篳篥乃豳詩葦籥製為大管葦篥議者嗤之九月壬寅御崇政殿召輔臣按鼓吹新樂
[111-67b]


皇祐頌塤匏笙洞簫


皇祐二年九月三日丁亥御崇政殿閱雅樂出新製頌
塤匏笙洞簫仍令登歌以八音諸器各奏一曲先是八
月十三日教習音律所言奉詔依樂書造洞簫成詔令
與底簫並用


宣和古籥


元年三月十九日樂工張從寶上古籥一管自陳世習
[111-68a]
其藝按之以聲悉協音律大少正聲律吕咸備乞頒行
從之 詩簡兮正義鍾儀曰伶人也周語景王鐘成伶
人告龢魯語伶簫詠歌及鹿鳴之詩此云仕於伶官以
伶氏世掌樂官而善焉故後世多號樂官為伶官黄帝
使伶倫氏取竹吹之為黄鍾之宫周景王問伶州鳩是
伶氏世掌樂官 國語伶州鳩曰琴瑟尚宫鐘尚羽石
尚角匏竹利制大不踰宫細不過羽夫宫音之主也第
以及羽金尚羽石尚角瓦絲尚宫匏竹尚徵草木一聲聲以龢樂律以平聲金
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詩以道之歌以詠之匏以宣之
[111-68b]
瓦以贊之革木以節之鑄之金磨之石繫之絲木越之
匏竹節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風於是氣無滯陰亦無散
陽伶人吿龢 春秋隱五年正義服䖍云乾音石其風
不周坎音革其風廣莫艮音匏其風融易緯通卦驗作調風調與融一
風二名震音竹其風明庶巽音木其風清明離音絲其風
景坤音土其風涼兑音金其風閶闔 楊傑曰金聲舂
容失之則重石聲温潤失之則輕土聲函胡失之則下
[111-69a]
竹聲清越失之則髙絲聲纎微失之則細革聲隆大失
之則洪匏聲叢聚失之則長木聲無餘失之則短人禀
中和之氣有中和之聲足以權量八音 朱氏曰歌聲
長而濁者為宫以漸而清且短則為商角徵羽以十二
律和之乃能成文而不亂以三分損益隔八相生禮運
所謂還相為宫舜典所謂律和聲也人聲既和乃以其
聲被之八音而為樂 公羊注八音者徳之華也歌者
徳之言也舞者徳之容也 八音金石為衆音之綱領
絲竹匏土包括於中而革木二音無當於五聲十二律
[111-69b]
故居最後而但為象樂之節 樂出於虛而寓於器本
於情而見於文 樂所以移風於善亦所以易俗於惡
故絲竹之器未改而桑濮之流已作 竹来嶰谷律寫
歸昌 鈞臺之樂葛天之歌 翠鳳揚旌靈鼉植鼓
大司樂中大夫二人樂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士
十有六人此乃天子之官也 諸侯有樂正之屬
 玉海巻一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