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142-1a]


卷一百四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一百四十一
           宋 王應麟 撰
 兵制
兵法



魏武帝新書


魏志太祖自綂御海内芟夷羣醜其行軍用師大較依
孫呉之法而因事設竒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
十餘萬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從令者克捷違教
[142-1b]
者負敗抄集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孫子十三篇隋志兵書
接要十卷唐志七卷兵法接要三卷魏武帝兵法一卷 李
靖問對引曹公新書


魏兵書要畧


唐志魏文帝兵書要畧十卷太平御覽引之隋志兵書畧要九
卷魏武帝撰梁有兵要二卷兵書要畧五卷後周宇文憲撰梁
武帝兵書要鈔一卷 唐志宋高祖兵法要畧一卷梁
[142-2a]
武帝兵法一卷


魏兵書


魏志王昶著兵書十餘篇言竒正之用青龍中奏之


晉兵林


隋志兵林一卷東晉孔衍撰


齊漢武北伐圖



梁玉韜


隋志梁元帝玉韜十卷 劉祐隋開皇中奉詔撰兵書
十卷名曰金韜唐志同
[142-2b]


唐二十三家兵家


藝文志丙部子錄十二曰兵書類二十三家六十部三
百十九卷始於黄帝問玄女法終於李淳風縣鏡失姓
名十四家不著錄二十五家一百六十三卷李筌注孫
子以下終於張道古兵論 隋志一百三十三部司馬
法至象經


唐兵法三等


[142-3a]
見陣法類


唐兵家正史


志呉兢兵家正史九卷


唐四十六訣


裴行儉傳為營陣步伍勝負等為四十六訣


唐六軍鏡


書目六軍鏡三卷李靖撰各五章以天子六軍故取為
名起政理終尅敵
[142-3b]
唐諸葛亮竒正法詳見陣法


李靖問對靖曰臣前進黄帝太公二陣圖并司馬法諸
葛亮竒正之法此已精悉


唐玉帳經 李衛公問對


志兵書五行類李靖玉帳經一卷李筌六壬玉帳歌十
抱朴子外篇軍在太乙玉帳之中不可攻也崇文目彭門玉帳一卷書目
李靖兵鈐新書一卷載靖與秦王論兵如問對書 晁
氏志李靖對太宗問兵事史臣謂李靖兵法世無完書
[142-4a]
畧見於通典今對問出於阮逸家或云逸因附益之


唐閫外春秋


書目閫外春秋十卷李筌撰起周武王至唐武徳凡八
代錄明君良將用兵得失以事繫年擬左丘明而為之
褒貶


唐太白隂經


志李筌太白陰經十卷 書目記出師用兵之事凡一
百篇太白主兵故以為名
[142-4b]
唐臨戎孝經


志兵書員半千臨戎孝經二卷小説郭良輔武孝經一
卷兵書論語三卷


唐天寶軍防錄


鄭䖍傳長於地理山川險易方隅物産兵戍衆寡無不
詳當為天寶軍防錄 志兵書類卷亡崇文目一卷


唐定逺安邊䇿


志郭元振定逺安邊䇿三卷 書目安邊䇿三卷郭元
[142-5a]
振撰凡三篇 晁氏志元振以總兵進攻聚衆退守不
可無權謀乃著此書故舊題曰定逺安邊䇿


唐綂軍靈轄秘䇿 武紀


志李光弼綂軍靈轄秘䇿一卷一作武記 書目一名武紀
述用兵為將之畧凡一百二條讀書志曰其書凡五十章


唐禦戎新錄


志兵書類李渤禦戎新錄二十卷 㑹要元和九年四
月右拾遺李渤撰 舊書元和初召為左拾遺家東都
朝廷政有得失附章疏陳論又撰禦戎新錄二十卷表
[142-5b]
獻之


唐西南備邊錄見錄類


志李徳裕西南備邊錄十三卷 在文宗朝吐蕃間釁
河隴失險締從南詔協以謀我并絡坤維我棘守臣韋
臯鑿青溪道要結蠻好掎鹿效順纂集事狀為卷十七
質幣結轍闓户誨盜爰命徳𥙿改紀其政乃建籌邊之
樓凡險要與蠻相入者圖之左與戎密邇者圖之右而
[142-6a]
部落饋運靡不察乃立雄邊之軍其精兵曰南燕及連
弩騎士曰飛星及突騎而農戰器械靡不飾仗義城以
制大度清溪闗之阻作禦侮城以控榮經犄角勢作柔
逺城以扼西山吐蕃復卭崍闗從巂州治臺登以奪蠻
險猶慮敵去而備弛也兵將糧械之數城鎮種落之名
嵗計經用之目講求利病輯為一書諸郡固實外夷情
狀臚分縷析粲如指掌剏立陴壘咸以朱書總繪小圖
標之首卷而第四卷叙維州本末尤詳書成於太和六
禩迨㑹昌中秉國之均始奏上之唐藝文志列在兵書
[142-6b]
今館閣書目存者一卷


唐兵要




唐兵書 兵書要訣


志王公亮兵書十八卷長慶元年上 杜希全新集兵
書要訣三卷張道古兵論一卷


唐裴子新令


[142-7a]
志新令二卷裴緒撰 書目採拾諸家部署習練等法及
五行諸陣形勢凡三十一章


建隆軍律


張方平言太祖訓齊軍法甚嚴軍人不得衣皂但許衣
褐制不得過膝葱韭不得入軍門又制更戍之法逺妻
孥外戍之日多人人少家累衣食易足每月請糧營在
城西者即於城東支不許顧車乗須令自負以勞役之
故士卒足衣食無外慕安辛苦而易使 范祖禹言祖
宗兵法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
[142-7b]
兵總於三司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彼此相維不
専制此所以百三十年無兵變


太平興國軍誡


太平興國八年六月己亥以宣徽南院使樞密副使王
顯為樞密使上召謂顯曰卿世非儒家少罹兵患必寡
學問今在朕左右典掌萬機因年暇博覽羣書左
右取軍誡三篇賜顯曰讀此亦可以免面牆矣
[142-8a]
富弼政要釋曰大臣不知學術則闇於大體王顯一武
人雖以才力任用至樞密使太宗慮其不學不能曉通
變之事故以軍戒授之使知賢者行事也 唐藝文志
裴守一軍誡三卷 端拱二年春户部郎中張洎奏
議曰軍志曰凡臨敵法令不明賞罰不信聞皷
不進聞金不止雖有百萬之師何益於用又曰將從
中御兵無選鋒者必敗臣頃聞涿州之戰元戎
不知將校之能否將校不知三軍之勇怯各不
相管轄以謙謹自任未聞賞一功臣戳一叛命也
[142-8b]
軍志曰弩不及逺與短兵同射不能中與無矢同中不
能入與無鏃同臣聞涿州之戰敵人未至萬弩齊張虜
騎既還箭如山積乃知戈㦸刀劒其用皆然是驅天兵
奮空弩而對勍敵也軍志曰三軍耳目在吾旗皷臣頃
聞涿州之戰陣場既布或取索兵仗或遷移部隊萬口
傳呌囂聲沸騰乃至轍亂塵驚莫知攸往昔湯武戡定
天下桓文攘却四夷項羽之滅彊秦闔閭之摧勁楚隋
[142-9a]
楊素削平禍亂悉以銛鋒而定戎業臣頃聞涿州之戰
王師霧集聲怛强敵然而矢石未交竒正先亂嗚呼軍
政如此孰救敗亡尚賴天威逺臨全師以濟陛下懲覆
車於既徃收大功於將來若不揭重賞以圖其勞示嚴
刑以齊其後置三軍於死地然後為用則不能集大勲
而摧勁敵矣軍志曰凡出師臨陣一夫不用命則斬一
夫一校不用命則斬一校一隊不用命則斬一隊故穰
苴斬愛姬成盪冦之勲魏絳戮揚干顯臨戎之烈諸葛
亮斬馬謖定庸蜀之士李光弼斬崔衆摧燕薊之師
[142-9b]


嚴刑方成大略臣請陛下申命元帥自禆


降有違犯命令者並以軍法從事其    得鞍
馬財貨等悉以與之仍優加錫賚嚴刑以制 重賞
以誘其心示金皷進退之宜謹三令五申
端拱三年春刑部尚書宋琪上疏曰中原所長秋夏霖
霪天時也山川河津地利也槍突劒弩兵勝也財豐士
[142-10a]
衆力彊也乗時互用較然可知王師破虜之計每秋冬
時河朔軍州緣邊柵寨但専守境勿輒侵漁令彼尋戈
其詞無措或戎馬既肥長驅入寇戎主親行胡羣萃至
寒雲翳日朔雪迷空鞍馬相持氊褐之利所宜守陴坐
甲以逸待勞其騎士並屯於天雄軍貝磁相州以來若
分於邊城緩急難於㑹合近邊州府只用步兵多屯弩
手大者萬卒小者千人堅壁固守勿令出戰彼以全國
戎羯此以一郡貔貅雖勇懦之有殊慮衆寡之不敵也
國家别命大將總統前軍以遏侵軼只在天雄軍邢洺
[142-10b]
貝州以來設掎戎之備俟其陽春啓候戎虜計窮新草
未生陳荄已朽蕃馬無力疲寇思歸逼而逐之必自奔
北前軍行陣之法馬步精卒不過十萬自招討已下更
命三五人藩侯充都監副戎排陣先鋒等臨事分布所
貴有權追戎之陣須列前後其前陣萬五千騎陣身萬
人是四十指揮左右廂各十指揮是二十將每指揮作
一隊自軍主都虞候指揮使押當每隊用馬突或刃子
[142-11a]
槍一百條餘並弓劒骨䤪其陣身解鐙排之候與戎人
相搏之時無問薄厚十分作氣槍突交衝馳逐徃來後
陣更進虜若乘我深入陣身之後更以馬步人五千分
為十頭以撞竿鐙弩俱進為囘騎之舍也陣廂不可輕
動葢防横騎奔衝此陣以都監領之進退賞罰便可裁
決後陣以馬步軍八萬招討董之與前陣不得過三五
里展廂實心布常山之勢左右排陣分押之或前陣擊
破虜寇後陣亦禁其馳驟輕進葢師正之律也牧誓云
四伐五伐乃止齊焉慎重之誡也
[142-11b]


雍熙賜御書六韜


雍熙四年五月以北虜未服召北面諸將田重進潘羙
崔翰及殿前劉延翰對于便殿上訪以禦戎備邊之䇿
延翰曰臣等皆鷹犬之才奉指蹤之命猶懼不給破虜
之䇿惟聖心裁處上因手書六韜兵法將有五才十過
之説以賜之又内出平戎陣圖指畫卷舒進退號令出
沒以賜
[142-12a]


至道邊防形埶圖


至道三年九月丙子真宗上因言西川叛卒事輔臣或
曰地無城池所以失其制禦上曰在徳不在險初上命
左藏庫使楊允恭等馳傳徃西邊圖上山川形勝丙寅
上御滋福殿召輔臣以圖示之歴指州縣堡壁謂曰朕
已令屯兵内地且簡其閒冗轉餉當減省矣


景徳禦寇圖錄


慶厯五年九月癸巳詔近臣考先朝正史實錄為景徳
禦寇圖錄 寶訓中丞拱辰言乞詔近臣詳定景徳禦
[142-12b]
寇圖上命采閲先朝史錄而考詳之


景徳虎鈐經




祥符兵要


祥符七年十一月癸未朔張質纂軍旅更易之制三篇
名曰兵要以進上稱善


祥符軍儀


[142-13a]
祥符七年十二月辛未河西節度使石晉上軍儀條目
三卷用將機宜要訣二圖詔奬之


天聖將帥要畧


天聖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秘書監胡旦上將帥要略
五十三卷


景祐神武秘略


景祐四年六月戊子以御製神武秘畧賜河北河東陜
西緣邊總管鈐轄知州軍每得代更相授之 仁宗景
祐中授古今行兵用師之要及諸家兵書纂為三
[142-13b]
十卷準漢志四種分門序曰禮記出征受成於學漢
禮遣將尚書授以古兵書魏武帝命將行師皆以新書
從事藝祖臨遣將勉其為治太宗嘗出軍誡以賜樞臣
是用啓金鎖祕室之藏究鶡冠黄石之㫖採古賢軍法
及舊史成敗為十五卷三十篇其標目始於叙兵將才
終於教射教弩實閫外之津梁幕中之龜鑑景祐四年
六月以賜三路帥守國家自景徳中與契丹氏平而夏
[142-14a]
人效職貢無事且四十年武備浸弛廟堂言不及兵及
韓億任同知樞密院事乃建請執政舉堪任將帥者以
備任使又言武臣宜知兵法權謀之書而今禁絶
盍類次四種之要使通習之上為親集神武秘略頒
諸邊將


康定備邊要覽見議邉類


丁度上十䇿名備邊要覽仁宗問禦邊之計度奏曰中
國抗夷狄宜以智勝難以力克葢地形武技與中國異
也今當謹亭障逺斥堠控扼要害為制禦萬全之計因
[142-14b]
上備邊十䇿


康定風角集占


康定元年十一月四日丙辰親製風角集占三卷鏤板
印賜輔臣徧賜陜西都總管等 書目風角占一卷康
定間司天臺奉詔集諸家候風之説前有御製序 後
漢注風角謂候四方隅之風以占吉㐫


康定兵説


[142-15a]


康定論兵


康定元年正月趙元昊冦邊詔近臣陳攻守䇿同知樞
密陳執中請修沿邊城池廣土兵減騎卒静守以驕其
志蓄鋭以挫其鋒學士丁度條上十䇿名備邊要覽同
修起居注呉育錄真宗朝通西域諸蕃并昊父祖本末
上之殿中侍御文彦博言將權不可不専軍法不可不
峻兵法曰畏我者不畏敵畏敵者不畏我使之畏我非
嚴刑何以濟乎古者什伍之長皆得専殺今統師之重
[142-15b]
乃不能誅一小校則軍中之令可謂隳矣議者以今寇
非大敵師不深入將校有犯宜從中覆倘遇大敵則孰
肯奮邪著作佐郎張方平上平戎十䇿大畧以為宜屯
重兵河東示以形勢賊入寇必自延渭而興州巢穴之
守必虚我師自麟府渡河不十日可至此所謂攻其所
救形格勢禁之道也經畧夏竦議將在軍雖得自便然
攻守大計當稟筭於朝廷乃畫攻守二䇿詔取攻䇿都
[142-16a]
官員外郎景泰上邊臣要畧二十卷平戎䇿三卷十五
篇學士王堯臣等上渭州推官魏庭堅所撰四夷龜鑑
三十卷殿中丞王琥獻平戎方畧堯臣又上蔡旦所撰
通志論十三篇備言攻守之䇿陜西畧判官田況上兵
䇿十四事


康定行軍賞罰格


康定元年八月韓琦


康定聚米圖經


聚米圖經五卷康定間閤門通事舍人趙珣圖進西邊
[142-16b]
地形因授以兵寄


慶厯重修兵書




慶厯三朝經武聖畧


王洙編十五卷 中興書目今止十卷 仁宗慶厯中
命待制官集太祖太宗真宗料敵制勝之法而為此書
始於議兵終於蕃夷凡十五卷慶厯五年二月庚戌御
[142-17a]
邇英閣讀三朝經武聖略十一月癸未又讀乙未又御
邇英閣讀之 書目寶元中王洙承詔撰 晁氏志經
武聖略王洙撰寶元中西邊用兵朝廷講武備是時洙
奉詔編祖宗任將用兵邊防事迹分二十門


慶厯兵錄又見錄類


慶厯五年樞密副使丁度搜次首末鉤考纖微掇其攻
守戰者為禁兵民兵兵錄五篇宋祁為序略曰宋興經
武制衆凡軍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馬步三司隷焉二曰
廂兵諸州隷焉三曰役兵羣有司隷焉四曰民兵農之
[142-17b]
健而材者籍之今參預丁公為兵錄合羣曹所分擿指
諸條所隱彚而聮之部分班如也離而判之區處戢如
也雖伍符猥并邊瑣曲折嵗列廢置月比耗登披文指
要坐帷而判葢簡稽之決要蒐乗之總凡錄成乃上於
官軍篇之首公各述其所由近衛别錄示有尊也餘軍
弗載略所緩也文約事明成一王法


慶厯武經總要


[142-18a]
書目武經總要四十卷天章閣待制曽公亮等承詔編
定參政丁度總領之書成仁宗御製序冠篇首内制度
十五卷邊防五卷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 慶厯三年
十月乙夘命學士承㫖丁度提舉修兵書亮為檢討前
集校理曽公亮始於選將終於邊防後集始於伐謀終於遁
甲四十卷三百十八門


慶厯臨機抵勝圖


見陣法
[142-18b]
至和御製攻守衛圖


實錄至和元年三月壬申賜邊臣御製攻守禦衛圖
會要皇祐六年即至和元年三月七日是年四月改元樞密副使王堯臣
進兵䇿詔以聖製攻守衛圖為名送崇文院鏤板 書
目三卷


嘉祐樞密院機要


嘉祐二年樞密使韓琦言國朝機要文字盡在密院嵗
久散逸蠧朽多所不全請差官於諸房討尋編錄一本
[142-19a]
進内一本留本院於是自建隆以來以嵗月先後事類
相從而纂集之其年八月乙巳樞密副使程戡提舉編
修大理寺丞周革等㸃檢編排至六年十一月乙亥編
成上之凡一千一百六十二冊 治平二年五月丙辰
樞密院編機要文字九百八十一冊以進


嘉祐秘閣兵書


嘉祐六年四月丙子以大理寺丞郭固編校祕閣所藏
兵書先是四館置官編校書籍而兵書與天文為秘書
獨不預大臣有言固曉知兵法乃命就秘閣編校抄成
[142-19b]
黄本一百七十二冊治平四年六月編畢


熙寧經武要畧


熙寧二年五月癸巳樞密院言本諸文書凡闗祖宗以
來制所宜施於久逺者今欲刪取大㫖著為一書及聖
政釐革條章以次紀錄或有條理未備更該説使羣所
冀當職者得以屢省其要以時考察則本兵大計綱紀
不廢其事目凡十曰兵制馬政邊防夷狄屬國城守器
[142-20a]
械捕盜選才責效各以事類相從候編次成冊仍於逐
門各留空紙以備書載將來措置事件從之仍賜名經
武要畧三年十月丙戌以著作佐郎館閣校勘王存大
理寺丞館閣校勘顧臨著作佐郎錢長卿大理寺丞劉
奉世同編令都副丞㫖管當至九年秋修畢上之五年五月
癸未命内藏庫副使同編修


熙寧御製攻守圖


熙寧五年十二月己亥朔詔賜王韶攻守圖行軍環珠
武經總要神武秘畧風角集占四路戰守約束各一部
[142-20b]
仍令秦鳯路經畧司抄錄 七年九月丙午内出攻守
圖二十五部賜河北


熙寧重校李靖兵法


熙寧三年


元豐校定兵法


元豐三年四月


皇朝軍政要覽


[142-21a]
書目軍政備覽一卷皇朝都官員外郎曽公奭撰述天
文地勢鄉兵為將竒正向背凡二十七篇


皇朝兵籌類要 李垂兵制書建炎軍制二



十一條 建炎纂集祖宗兵制 紹興玉壘忠





見兵制


隆興武經龜鑑


武經龜鑑二十卷王彦上自始計至用間隆興二年五
月辛丑御製序乾道三年二月十六日賜將帥
[142-21b]


乾道籌邊圖志


乾道三年十二月辛丑參政蔣芾上上曰所進籌邊䇿
如指諸掌


嘉定中興經武要畧



寶祐七朝經武要畧



漢兵本末 徐天麟



南北籌邊 曽三英


[142-22a]
百將傳十卷張預撰每傳必以孫子兵法斷之
渭南秘訣謝淵得之瀘州葢八陣圖法也為之註
釋 隂符元機朱安國註隂符經也 蘇洵著權
書五篇心術法制攻守强弱用間又衡論十篇
漢刑法志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
善敗者不亡舜善師而不陳者也湯武善陳不戰者
也齊桓善戰不敗者也楚昭王善敗不亡者也 穀
梁傳出曰治兵習戰也入曰振旅習戰也兵事以嚴
終故曰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死善死者不亡 淮
[142-22b]
南子易則用車險則用騎涉水則多弓隘則用弩晝
則多旌夜則多火晦冥多皷此為善設施也 孫子
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虵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
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荀子臨武君曰兵之
所貴者勢利也所行者變詐也善用兵者感忽悠
闇莫知所從出孫吳用之無敵於天下 淮南子
飛鳥之鷙也總其首猛獸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
[142-23a]
外其牙噬犬不見其齒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
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為之以翕應之以張
 七書形人而我無形此乃竒正之極 能因敵
變化以取勝謂之神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
有短長月有死生 三畧軍井未達將不言渴軍
竈未炊將不言飢軍幕未辦將不言倦冬不服裘
夏不撰扇是謂禮也 管子鼔所以任也起也進
也金所以造也退也免也旂所以立兵也偃兵也
此所謂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 抱朴子良將
[142-23b]
如收電可見不可追 通典孫子曰兵者國之大
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經之以五事
校之以計而索其情謂下五事彼我之情一曰道徳化二曰天
惠覆三曰地慈愛四曰將經畧五曰法制作道者令民與上
下同意也故可與之死與之生而人不佹天者隂陽
寒暑時制也地者逺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凡用兵
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敵國來服為上以兵擊破為次全軍為上
[142-24a]
破軍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百
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叙兵
收衆選擇立軍今制論將搜才孫子曰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制者部曲幡
幟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用也道者糧路也主用者主軍費用也軍政曰言不相聞
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
人之耳目也人既専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
退紛紛紜紜鬬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
法制雜教令孫子曰用兵之道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
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强士卒孰
[142-24b]
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夫料敵制勝計極險易
利害逺近上將之道也䇿之而知得失之計候之而知
動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
處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衆寡之用
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
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料敵制勝敵十五形帥十過察而後動驗虚聲知無實敵降審
用間有五有因間内間反間死間生間五間俱起莫
[142-25a]
知其道是謂神紀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者也内間
者因其官人而用之者也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者
也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者也
生間者反報者也故三軍之親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
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
密不能得間之實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
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
間必索知之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以利道而舍之故
反間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因間内間可得而使
[142-25b]
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因是而知之
故生間可使如期五間之事主必知之故反間不可不
厚也間諜視卒如嬰兒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可與
之俱死撫士兵者詭道也故能用示之不能用近而示之
逺逺而示之近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
衆寡不相待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
合而不齊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示弱佯北勿從敵方
[142-26a]
戰形勢未衰便奔走而陣却者必有竒伏勿深入從之故太公曰夫出甲陣兵從卒亂所以多為變佯敗引 
退取之鋭卒勿攻强而避之少而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
此治變者也是故朝氣鋭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
其鋭氣擊其惰歸此理氣者也避鋭凡先處戰地而待敵
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
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以近待逺以逸待勞以飽
待飢此治力者也以逸待勞 凡戰者以正合以竒勝故善
出竒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
[142-26b]
死而復生四時是也兩軍相對取背破之忿速可侮主不可以怒
而興師將不可以愠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
挑戰凡處軍視生處高戰降無登此處山谷之軍也無
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
絶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
背衆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
生此處平陸之軍也行軍下營審擇其地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
[142-27a]
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為必勝敵處高勿攻安能動之
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
救也攻其必救夫兵之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
避實而擊虛故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勝兵無常
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進而不可
禦者衝其虚也必攻其易地形者兵之助故用兵有散地有
輕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
死地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其屬争地吾將趨
其後交地吾將固其結衢地吾將謹其市重地吾將繼
[142-27b]
其食圮地吾將進其塗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
之以不活按地形知勝負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
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後
成距鬬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
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
之兵而非戰拔人之城而非攻毁人之國而非久故兵
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
[142-28a]
伍則攻之圍敵勿周
 尚書厚齋王先生所稡玉海刋已七年而兵制未完
 者六卷欲求其成未能也既而臺諫奏之於朝命憲
 司檄所屬而訪求之其家無有也昔牟君景陽從事
 浙東帥幕時抄以成帙帥閫乃令㑹府責成於郡庠
 遂俾鄮山書院山長王士貴同尚書之孫厚孫給筆
 札徃錄之㑹部使者楊公按四明亟命予選諸生繕
 寫校讎鋟版不閲月而畢嗚呼玉海之刋已七年于
 兹而始克成書書之成否固係乎時然事機之來則
[142-28b]
 其成亦易易耳他日是書之行於世信有資於博學
 非尋常類書比也因識其嵗月云至正三年十月一
 日曉望慶元路儒學教授天台朱文剛書


訓導紹興路上虞縣儒學教諭陳子翬校正


 玉海卷一百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