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32 玉海-宋-王應麟 (master)


[036-1a]


卷三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卷三十六
            宋 王應麟 撰
 藝文
易 下擬易附



魏王弼注易 大衍論 易畧例


魏志鍾㑹論易無互體山陽王弼好論儒道辭才逸辯
注易及老子 荀融難弼大衍義王濟云見弼易注所誤者多孫盛曰雖有可觀恐泥大道 
 隋志周易十卷魏尚書郎王弼注六十四卦六卷晉
[036-1b]
太常韓康伯注繫辭以下三卷弼又撰易畧例一卷梁
有周易難王輔嗣義一卷晉顧夷等撰宋書顧悦之難王弼易義
四十餘條關康之申王難顧盡神論一卷魏鍾㑹撰梁有周易無互
體論三卷亡 唐志王弼注七卷又大衍論三卷 國
史志王弼易論一卷大類畧例而不及 中興書目弼
有易辯一卷或言晉得之王羲之承詔録藏秘府 繫
辭注王弼曰演天地之數所頼者五十也正義曰韓氏
[036-2a]
親受業於王弼 唐邢璹注畧例叙曰大則揔一部之
指歸小則明六爻之得失承乘逆順之理應變情偽之
端用有行藏辭有險易明彖明爻通變明象辨位
凡十一卦下二篇以辨諸家之惑 陸澄曰王弼注易玄學所宗今
若弘儒鄭注不可廢自商瞿之後雖有異家之學同以
象數為宗數年後乃有王弼之説輔嗣之易出於馬鄭馬鄭又出於費氏古
 文易康成注本無乾傳泰傳字輔嗣加之以巻首之卦題曰傳離為六篇 伏曼容曰何
晏疑易中九事 孔頴逹曰輔嗣之意象本釋經宜相
附近分爻之象辭各附當爻則費氏時猶若今乾卦彖
[036-2b]
象繫卦之末歟古文始變於費氏大亂於王弼


魏易傳


魏志正始六年十二月辛亥詔司徒王朗所作易傳令
學者得以課試子肅撰定闞駰注易傳 釋文序録王肅注
十卷釋文引王肅本 西都有丁孟京田東郡有荀劉馬鄭


吳虞翻易注


隋志虞翻注九卷釋文序録十卷陸績注十卷序錄十三卷梁有周
[036-3a]
易日月變例六卷虞翻陸績撰 吳志虞翻注易奏曰
夢道士布易六爻撓其三以飲臣言易道在天三爻足


晉周易統畧


隋志鄒湛統畧五卷楊乂卦序論一卷唐志云統畧論三卷 御
覽引楊乂易卦序論云儉而止山也儉而動泉也


晉周易訓注


儒林傳劉兆字延世撰周易訓注以正動二體互通其
文 文苑傳李充注尚書及周易㫖六篇 隋志晉李
[036-3b]
顒周易卦象數㫖六卷


晉易象論


劉惔傳時孫盛作易象妙於見形論論曰聖人知觀器不足以逹變故表
圓應於蓍龜圓應不可為典要故寄妙迹於六爻簡文帝使殷浩難之不
能屈惔與抗答辭甚簡至盛理遂屈 嵇康作言
不盡意論殷融作象不盡意論何襄城為六象之
論曰實象曰假象曰偏象曰圓象曰義象曰用象蕭
[036-4a]
氏又難之不取偏象圓象而立四象之論


晉干寳易傳


隋志干寳易注十卷唐志同周易爻義一卷 書目
寳之易學以卦爻配月或配日時傅諸人事以前
世已然之迹證之訓義頗有據


晉張璠集解


經典序録張璠集解十二卷東晉秘書郎㕘著作
集二十二家解序云依向秀本 鍾會為易無互體論
秀庾運為易義應貞為明易論荀煇張煇王宏阮咸阮渾
[036-4b]
為易義楊乂為易卦序論王濟衛瓘為易義欒肇為易論鄒湛
為易統畧杜育楊瓉張軌為易義宣舒為通知来藏徃論邢融裴
藻許適楊藻並為易義 七錄云集二十八家七志云
十卷釋文引張璠本


晉周易論


隋志晉阮渾二卷晉宋岱一卷齊周顒十卷梁有三卷
范氏四卷晉欒肇周易象論三卷唐志一卷楊乂卦序
[036-5a]
論一卷 唐志鍾會周易論四巻應吉甫明易論
一卷阮長成仲容難答論二卷宋處宗通易論一
卷宣聘通易象論一卷 范仲淹上李泰伯易論
十三篇禮論七篇明堂定制圖序一篇平土書三篇共二十四篇為十巻


晉周易畧譜


舊唐志一卷袁宏撰周易譜一卷沈熊撰


周易四家集解


隋志馬鄭二王四家集解十卷楊氏集二王注五卷梁朱
 异集注一百巻又三十卷南史孔子袪續朱异集注周易一百卷 朱震曰鄭氏傳
[036-5b]
馬融之學多論互體陸績之學始論動爻王弼
破互體


荀爽九家集注


序錄荀爽九家集注十卷不知何人所集稱荀爽者以
為主故也其序有荀爽京房馬融鄭玄宋衷虞翻陸績
姚信翟子玄為易義注内又有張氏朱氏並不詳何人
 釋文引九家説卦釋文引荀爽九家集解 隋志荀爽九家注十卷 唐
[036-6a]
志荀氏九家集解十卷 荀爽曰乾起坎而終於離坤
起離而終於坎離坎者乾坤之象而隂陽之府 謝萬
韓伯袁恱之桓玄卞伯玉荀柔之徐爰顧懽明僧紹
劉瓛以下十人並注繫辭為易音者三人王肅李軌
徐邈 蜀才人多不知顔之推云范長生也


後魏關子明易傳


書目關子明易傳一卷唐趙蕤注魏孝文使并州刺史
王虬與子明著成筮論數十篇蕤云亡篇過半今無能
詮次但随文解義庻學者觸類而長阮逸詮次刋正洞
[036-6b]
極玄經傳五卷關子明以生資育為傳以釋其藴為經
論十一篇又為圖以序其象文中子録子明事太和末
穆公與談易言於孝文帝帝曰且與卿就成筮論子明
曰乾坤之䇿隂陽之數推而行之不過三百六十六演
而伸之不過三百八十四天之道也象生有定數吉凶
有前期變而能通故治亂有可易之理王氏易道宗於子明 晁
氏志關朗字子明太和末王虬言於孝文召見著成筮
[036-7a]
論數十篇唐趙㽔云恨書亡半隨文銓解才十一篇
李邯鄲始著之目云王通贊易盖宗此也 子明易
傳卜百年義第一次以統言易義大衍乾坤䇿盈虚闔
闢理性時變動静神義終於雜義第十一


梁周易講䟽


見後 梁武帝撰周易講疏及六十四卦二繫文言序
卦等義元帝周易講疏十卷


周易義例 隋文中子讃易


北史李鉉字寶鼎撰定孝經論語毛詩三禮義疏及三
[036-7b]
傳異同周易義例合三十餘卷 文中子中説王通字
仲淹讃易七十篇讃易道以申先師之㫖


唐七十六家易


藝文志經録一曰易類七十六家八十八部六百六十
五卷始於連山次以歸藏若周易則有卜商之傳二卷
孟喜京房費直馬融荀爽之章句四十四卷鄭玄劉表
董遇宋忠王肅王弼虞翻陸績姚信荀煇蜀才王廙干
[036-8a]
寶黄頴崔浩崔覲何胤盧氏傅氏王又玄王凱冲韓康
伯謝萬桓玄荀諺荀柔之宋褰任希古之注荀氏九家
馬鄭二王張璠之集解著義疏者有宋明帝梁武帝張
該蕭偉蕭子政張譏何妥褚仲都梁蕃劉瓛孔頴逹陸
徳明隂弘道著論者有王弼玄宗之大衍張璠鍾㑹范
氏應吉甫鄒湛阮長成阮仲容宋處宗宣聘欒肇袁宏
楊乂爻義則干寶音譜則沈熊新注本義則薛仁貴發
揮則王勃終於玄宗大衍論不著録十一家三百二十
九卷始於李鼎祚集注有東鄉助物象釋疑一行
[036-8b]
論大衍玄圖義決崔良佐忘象元載集注李吉甫
注一行易衛元嵩元包髙定外傳終於裴通之書
盧行超之義陸希聲之傳 隋志六十九部五百
五十一卷始於歸藏 崇文目一十八部一百七十八卷
始於歸藏終於言象外傳 中興書目一百一十二家七百
六十卷續目二十七家三十四部三百五卷 釋
文序録後漢費氏興而髙氏遂微永嘉之亂施氏
[036-9a]
梁丘之易亡孟京費之易人無傳者惟鄭康成王輔嗣
所注行於世而王氏為世所重繫辭已下相承以韓康
伯注續之


唐周易正義文句義疏


志正義十六卷舊志十四卷書目十四卷國子祭酒孔頴逹顔師古
司馬才章王恭太學博士馬嘉運助教趙乾叶王談于
志寧等奉詔撰四門博士蘇徳融趙弘智覆審宋朝端拱元年
十月祭酒孔維等校正 正義有八論 易之三名重卦之人三代易名卦辭爻辭誰 
 作 分上下二篇夫子十翼傳易之人 誰加經字 序云傳易者丁孟京田荀
[036-9b]
劉馬鄭大抵更相祖述非有絶倫惟魏世王輔嗣之注
獨冠古今江左諸儒並傳其學河北學者罕能及之江
南義疏十有餘家皆辭尚虚玄義多浮誕 隋志周易
義疏十九卷舊唐志二十卷宋明帝集羣臣講於清暑殿詔伏曼容執經又於
 華林園含芳堂講梁又有國子講易義六巻宋明帝集羣臣講易義疏二十卷齊永
明國學講周易講疏二十六卷又沈林周易義三卷周
易講疏三十五卷大義二十一卷繫辭義疏一卷梁武
[036-10a]
帝撰 唐志大義二十卷釋文引梁武帝云文言是文王所制舊唐志周易大義二十卷又大義疑問 
二十卷梁武帝撰講疏十六卷梁褚仲都撰義疏十四卷繫辭
義疏三卷蕭子政撰義疏十六卷陳周弘正撰繫辭義
疏二卷乾坤義一卷劉瓛撰講疏三十卷陳張譏撰南史
張譏周易義三十卷又十三卷何妥撰北史云三卷 唐志宋明帝注
義疏二十卷張該等羣臣講易疏二十卷舊志宋羣臣講易疏二十
卷張該等注梁武帝大義疑問二十卷蕭偉發義㡬義各一
卷梁蕃文句義疏二十卷又開題論序疏十卷釋序義
三卷陸徳明周易文句義疏二十四卷文外大義二卷
[036-10b]
隋志止云大義隂弘道周易新傳疏十卷薛仁貴新注本義十
四卷盧行超易義五卷 國史志冀震周易義畧十卷
亦曰疏何氏講疏十三卷 崇文目周易正義補闕七卷
 中興目邢璹補闕正義畧例䟽二卷 晁説之曰易
雜荘老而專明人事則自王弼始易家始失其所傳梁
丘施孟三家於是亡於晉而孟京有書無師矣江左祖
尚玄虚弼學滋盛然晉專立鄭學孫盛詆弼之傅㑹浮
[036-11a]
麗宋元嘉王鄭兩立顔延之為祭酒而黜鄭置王齊之
王學大盛河北專祖鄭隋士浮麗慕弼之學唐因之古
法始泯


唐周易大衍論


志玄宗周易大衍論三卷又一行易論卷亡又大衍玄圖
一卷義决一卷大衍論二十卷李吉甫注一行易亡舊史
李吉甫討論易象異義附於一行集注之下王弼大衍論三卷 舊史一行
撰大衍論三卷劉禹錫辨易九六論引一行大衍論一行論三微而一象 中興目
一行易傳十二卷元闕者四卷 一行作厯專用大衍
[036-11b]
之䇿議曰蓍數之變九六各一乾坤之象七八各三六
子之象爻數通乎六十䇿數行者二百四十大衍為天
地之樞如環之無端盖律厯之大紀也蓍以七備卦以
八周郭雍曰一行之學取三多三少之象以晝竒耦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
有九京房謂五十者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一不用者
天之生氣馬融云北辰居位不動荀爽曰初九潜龍勿
用故用四十九姚信董遇云天地數五十有五其六以
[036-12a]
象六畫鄭玄云五行減五大衍又減一故減之用四十
九王弼曰其一不用以其虚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
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子夏曰一不用者太極也孔頴
逹曰虚一以象虚無之氣 乾鑿度曰日十干者五音
也辰十二者六律也星二十八者七宿也凡五十 正
義曰天數二十五總合五竒之數地數三十總合五偶
之數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者以乾老陽一爻有三十
六䇿六爻凡有二百一十六䇿也乾之少陽一爻有二
十八䇿六爻則有一百六十八䇿此經據老陽之䇿也
[036-12b]
坤之䇿百四十有四者坤之老隂一爻有二十四䇿六
爻故一百四十四䇿也若坤之少隂一爻有三十二六
爻則有一百九十二此經據坤之老隂也 韓氏注曰
乾一爻三十六䇿取其過揲四分而九也坤一爻二十
四䇿取其過揲四分而六也 關子明大衍義曰夫數
兆於一生於二成於三此天地人所以立也衍於五成
於六偶於十此五行六爻十日所以錯綜也天一數之
[036-13a]
兆也雖明其兆未可以用也地二數之生也有生則滋
乃可以推之也天三數之極也極乎終則反乎始兼兩
之義也五行水生乎一成乎六云云天一必待地六而成
之地二必待天七而成之其體雖五而成必六六者非
他天地生成之謂也天數五地數五五者非他三天兩
地之謂也地二天三合而為五其一不用者六來則一
去也既成則無生也有生於無終必有始既有則無去
矣既終則始去矣故大衍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入有去
無之謂也物不兩大必曰虚盈日徃月來晝極則夜進
[036-13b]
盈於此則虚於彼盈於小必虚其大此用所以不窮也
 程子曰數始於一備於五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而
為五十五十數之成也成則不動故損一以為用 朱
震曰一者體也太極不動之數四十有九者用也兩儀
四象分太極之數總之則一散之則四十九非四十有
九之外復有一而其一不用也四十有九者七也故爻
用六蓍用七卦用八玄用九十即五也十盈數不可衍
[036-14a]
也 朱文公曰大衍之數五十盖以河圖中宫天五乘
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則又止用四十有九 乾之䇿
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
期之日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朱文公曰䇿數生於四象二篇謂上下經凡陽爻百九
十二得六千九百一十二䇿隂爻百九十二得四千六
百八䇿合之得此數 唐仲友曰大衍通於範乎五行
隱而皇極虚斯大衍之數用矣五事而次皆曰用初一
曰五行不言用大衍之義著矣 李泰伯曰揲蓍之法
[036-14b]
用四十九取其整數增一損一則不可揲 陳高曰大
衍自虚其一 劉牧曰天一居尊而不動 胡瑗曰隂
不可過於陽地數三十之中去其六䇿 歐陽子曰大
衍占法也數出於自然而不測四十有九是也用通於
變而無窮七八九六是也 邵子曰大衍聖人之倚數
也五十蓍數六十卦數五者蓍之小衍故五十為大衍
八者卦之小成則六十四為大成蓍徳圓以况天數故
[036-15a]
七七四十九五十者存一言之卦徳方以况地數故八八六十
四 六十者去四言之天數二十五合之為五十地數三十合之為六十蓍用數卦體數
用以體為基故存一體以用為本故去四圓者本一方
者本四大衍之數其筭法之原乎 郭雍曰此用數揲
蓍之法 龔夬曰五十總四十九之成數又合而為一
此蓍之體四十九自分而為二言此蓍之用 楊廷秀
曰虚其一者復歸於一也所謂易有太極 程迥曰天
地之數極於十各五位有合故衍之為五十五十總數
其一即㑹五十之全體 劉敞曰衍天之參則為三十
[036-15b]
衍地之兩則為二十一者乾坤所不用乾積三以為九
故老陽九坤積二以為六故老隂六少陽七者益一於
老隂少隂八者益一於老陽 劉氏曰動静一源顯微
無間知四十九為一之用即知一為四十九之體或以
干支辰宿八卦隂陽求合五十之數恐非 分而為二
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於
扐以象閏五嵗再閏故再扐而後掛是故四營而
[036-16a]
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唐集注周易


志李鼎祚十七卷元載一百卷 書目集觧十卷序亦云十
卷唐志誤唐著作郎李鼎祚集子夏孟喜京房馬融荀爽鄭
康成劉表何晏宋衷虞翻陸績干寶王肅王輔嗣姚信
王廙張璠向秀王凱冲侯果蜀才翟玄韓康伯劉瓛何
妥崔憬沈麟士盧氏崔覲孔頴逹等凡三十餘家附以
九家易乾鑿度凡十七篇其所取荀虞之説為多取序
卦冠之卦首案崇文總目云大抵以卦互體緣爻索變
[036-16b]
盖本易家師承之舊云七篇逸晁氏志十卷其序云自卜
商之後傳註百家惟王鄭相沿頗行扵代鄭多𠫭天象
王全釋人事易道豈偏滯於天人哉天象難尋人事易
習折揚黄學徒多從之今集諸家刋輔嗣之野文補
康成之逸象以貽同好盖宗鄭學者也李燾云鼎祚自序止云十卷無
 亡失畧例仍舊經本經皆避唐諱 


唐易傳


[036-17a]
志陸希聲周易傳二卷 書目六卷案後説云著易傳
十篇傳上經為第一篇下經為第二篇又有演文伸繫
等八篇又撰易圖一卷指説一卷釋變㣲㫖各一卷通
為十卷又文證一卷非十編之目今惟存上下經傳分
為六卷㣲㫖分為三卷 朱震曰陸氏削去爻象自謂
彌縫其闕諧音以發其辭體正如子雲作太玄俾學者
為進易之梯階


唐周易發揮


志王勃五卷 王勃傳嘗夢有告者曰易有太極子勉
[036-17b]
思之寤而作易發揮數篇至晉卦會病止 文中子世
家文中子贊易七十篇列為十卷


唐周易元包傳


志衛元嵩元包十卷後周人唐蘇源明傳李江注書目同
李江序文質更變篇題各異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
周易而唐謂之元包其實一也包者藏也言善惡是非
吉凶得失皆藏其書也李江謂六五經四八易雖太玄莫之與京 崇文目
[036-18a]
元包十卷太隂太陽少隂少陽仲隂仲陽孟隂孟陽運
蓍説源一本無説源第十卷 晁氏志坤為首因八卦世變為六
十四卦之次又著運蓍説源二篇統言卦體不列爻位
自云周易元包一也元包以坤為首乾後之義祖歸藏 宋乾道中張
行成以蘇李徒言其理未逹其數著元包數總義二卷


唐易圖 易外傳


高定傳定高郢子通王氏易為圖合八出上圓下方合
則重轉則演七轉而六十四卦六甲八節備焉 志高
定周易外傳二十二卷 隋志梁有周易乾坤三象周
[036-18b]
易新圖各一卷周易譜一卷唐志云沈熊譜一卷雜音三巻袁宏譜畧三卷
景和普玄圗八巻


唐易書


志裴通易書一百五十卷通士淹子文宗訪以易義令
進所撰書通自祭酒改詹事因中謝上知通有易學因訪以精義仍命進所習經本著易玄觧并總
論二十巻易禦冦十二卷易洗心二十卷 國史志裴通周易玄解三巻
韋顗傳著易藴解推演終始有深誼
[036-19a]


唐周易新義


㑹要大和元年六月直講徐鄖上三卷 志薛仁貴新
注本義四卷 國史志李翺易詮三卷


唐周易物象釋疑


志周易物象釋疑一卷 書目一卷唐守江陵尹東鄉
助撰其説以象之所生生於義也有斯義然後明之以
物如以龍叙乾以馬明坤之類采注疏未釋者摽出


唐周易舉正


書目三卷崇文目同唐蘇州司户郭京撰其序言得王輔嗣韓
[036-19b]
康伯手寫定本比校今所習者或将經入注用注作經
小象中間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辭注内移後義却處於
前兼有脱遺兩字顚倒謬誤者並依定本舉正其訛總
一百三十五處二百七十三字晁公武易解多引用之


唐周易開玄關 流演 啓源 易軌 甘棠



正義


晁氏志唐蘇鶚撰周易開玄關一卷自序云五代祖晉
[036-20a]
製八卦論編簡尚有存者畧演其㫖如此成玄英撰周
易流演五卷錯綜六十四卦演九宫以直年月日道藏
錄之蔡廣成撰周易啓源十卷凡三十六篇史徵撰口
訣義七卷抄録注疏以便講習偽蜀蒲乾貫撰易軌一
卷專言流演其序云可以知否泰之源察延促之數盖
數學也 崇文目周易甘棠正義三十卷任正一撰以
孔頴逹為本甘棠者正一為陜州司馬故名其書


唐太易


志道家張志和太易十五卷 張志和傳著太易十五
[036-20b]
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乾鑿度有太易未見氣太初氣之始
太始形之始太素質之始


先天圖


陳摶以傳种放放傳穆修修傳李挺之挺之傳邵雍雍
有方圓二圗圖雖無文吾終日言而未嘗離乎是盖天
地萬物之理盡在其中矣先天學心法也故圖皆自中
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先天圖中環中也先天學生乎
[036-21a]
誠先天之數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乾兑離震
在左㢲坎艮坤居右乾南坤北以定上下離東坎西以
列左右朱震朱熹蔡元定張行成申其説本義載伏羲四圖其説皆
 出邵氏圎外為陽方中為隂 李挺之變卦反對圗八篇六十四卦
相生圖一篇 伏羲之卦先天也文王之卦後天


開寳王昭素易論 演聖通論


書目三十三卷崇文目同昭素以王韓注易及孔馬疏義或
未盡乃著此論徐徽刪其畧為易論要纂十卷 開寶三年知制誥李
[036-21b]
穆薦王昭素召見便殿昭素著易論三十三篇時年七
十餘太祖賜坐令講乾卦召宰臣薛居正等觀之至九
五飛龍在天昭素對曰此爻正當陛下今日之事此書
非聖人出不能合其象三月辛亥拜國子博士賜茶藥
及錢二十萬留月餘遣之 晁氏志以注疏異同互相
詰難蔽以己意崇文目云取諸家之善參以其言折衷之 胡旦有易演聖
通論十六卷多引注疏及王昭素論為之商㩁
[036-22a]


天禧易樞 易筌 證墜簡


天禧二年七月戊寅富順監言李見撰易樞十卷詔附
驛以聞 書目阮逸易筌六卷凡三百八十四卷晁説之易
規十一篇 晁氏志天禧中范諤昌撰證墜簡一卷其書類
郭京舉正如震卦彖辭内云脱不䘮匕鬯四字程正叔
取之漸卦上六疑陸字誤胡翼之取之自謂其學出於李
處約許堅


皇祐周易折藴 㫖要


皇祐三年九月二十二日評事孫坦上折藴十卷帝嘉
[036-22b]
其勤博四年五月知益州田况上太常丞代淵所著周
易㫖要二十巻丙午以為祠部外郎 至和元年十二
月十八日宋咸上注周易十卷詔褒諭 治平三年四
月己丑工部侍郎皇甫泌上所著周易精義賜帛國
史志任奉古周易發題一卷周易正經明疑録一卷不知
撰人


周易言象外傳


[036-23a]
書目十卷崇文目同侍講王洙撰凡十二篇序云論次舊義
傅以新説以王弼傳為内擿其異者表而正之故云外
也 紹興中沈該小傳六巻每卦别為一論


治平周易圗義


書目二卷治平中葉昌齡撰以劉牧鉤隱圗之失遂著
此書凡四十五門牧撰易數鉤隱圗一卷采摭天地竒
耦之數自太極生兩儀而下至於河圗凡六十四位㸃
之成圗於圗之下各釋其義凡四十八圗黄黎獻受於
牧摭為畧例一卷隱訣一卷吳秘受於黎獻作通神一
[036-23b]
卷以釋鉤隱奏之凡三十四篇常豫撰易源一卷


熈寧周易圗


熈寧九年五月二十二日宗子克頠進周易開奥圗克
孝進孝經傳詔褒之


周易傳


胡瑗翼之易傳十卷門人倪天隱所纂非其自著故序首
稱先生 鄭夬揚庭周易傳十二卷姚嗣宗謂劉牧之學
[036-24a]
授之吳祕祕授之夬夬又作明數明象明傳道明次例
明範五篇邵雍言夬竊其學於王豫沈括亦言夬之學
似雍云 陸秉端夫易學十卷寶元二年奏御 邵古天叟
周易解五卷古雍之父 劉牧長民易十卷書目劉牧新注十一卷
慶厯初吳祕獻其書詔奨之田况為序言數者宗之又
鈎隱圗三卷書目一卷又卦徳通論一卷 徐庸易蘊一卷以春秋
凡例易亦有之著書九篇號意縕凡例總論其學祖劉
牧陸秉 代淵易論二十卷 皇甫泌周易述聞隱訣
補解各一卷精微一卷 石介守道周易五卷 王逢易
[036-24b]
傳十卷 鮮于侁子駿周易聖斷七卷本王弼劉牧而時
辨其非 宋咸易訓三卷自序謂既以補注奏御而男
億請餘義百餘篇因名易訓 吕大防周易古經二卷
凡十二篇無解釋 蘇軾東坡易傳十一卷父洵作易
傳未完述以成書 張載横渠易説十卷 程氏
十卷序曰易變易也随時變易以從道也推辭考卦可
以知變象與占在其中矣朱文公曰交易為體徃此來彼變易為用時静而動邵 
[036-25a]
傳羲畫程演周經 王安石易義二十卷龔原注二十卷耿南
仲注二十卷 張弼易十卷頗宗鄭氏 房審權周易
義海一百卷集鄭玄至王安石凡六家摘取專明人事
熈寧中 晁説之以道古易十二卷又太極傳外傳因説
 朱震子發易集傳十一卷易圗三卷叢説一卷自謂學
以程頥為宗㑹邵雍張載之論合鄭玄王弼之學 牛
師徳先天易鈐太極寶局二卷 石汝礪乾生歸一圖
二卷 王湜易學一卷潜心邵學 郭忠孝兼山易解二
卷頗明象數 張汝明易索十三卷 凌唐佐易集解
[036-25b]
十卷 沈該周易小傳六卷 晁公武易故訓傳十八
卷採古今諸家附以己聞 胡銓易傳拾遺十卷宗主
程説時出新意 吕祖謙繫辭精義二卷 楊萬里誠
齋易傳二十卷 林黄中周易經傳集解三十六卷淳
熈中表進 項安世周易玩辭十六卷 程迥易章十
卷外編占法古易考各一巻世稱沙隨易 蔡淵周易
訓解大傳易説易象意言 魏了翁周易集義六十四
[036-26a]
卷 麻衣道者正心易法一卷李潜序朱文公以為戴
師愈所作 周敦頥作太極圖説及通書四十章 郭
雍著易中庸之書十餘萬言有易説蓍卦辨疑中興書目雍易
觧十一卷卦辭㫖要六卷


紹興御書周易泰否卦


紹興五年十月十一日庚戌右相張浚入見上親書周
易否泰卦賜之浚奏自古小人傾陷君子莫不以朋黨
為言臣嘗考泰之初九㧞茅茹以其彚征象以為志在
外盖言其志在天下國家非為身故也否之初九㧞茅
[036-26b]
茹以其彚貞象以為志在君則君子連類而退盖将以
行善道而未始忘憂國愛君之心焉觀二爻之義而考
其用心則朋黨之論不攻而自破矣臣又觀否泰之理
起於人君一心之微一念之正其畫為陽泰自是而起
矣一念之不正其畫為隂否自是而起矣泰之上六三
隂已盡復變為陽則小人在外而泰所由以生焉二十
五年八月以所著否泰卦解義進之奏曰其事本諸一
[036-27a]
心 髙宗書乾卦賜侍講秦梓


紹興易説


六年林儵乞上所著易書詔給事中朱震詳問震言用
功至勤仍令明州給札録其所著易説及天道大備書
變卦纂集等合二十六卷上之二月甲辰儵循資與堂
除 八年六年五日李授之上易解除直秘閣 十五
年十月二十七日劉翔進易解 十六年吳沆進易璇
璣三卷二十七篇四月十七日郭伸上易觧 二十七
年九月彭與上周易義解十册神授易圗四册大極歌
[036-27b]
一册易證詩一册義文圗二軸館學㸔詳謂潜心象數
訓釋淹貫詔補上州文學 三十年三月七日宋大明
上周易解 紹興初朱震撰易傳十一卷卦圖三卷叢
説一卷表云傳九卷上采漢魏吳晉元魏下逮有唐及
今 紹興中晁説之周易太極傳六卷外傳一卷因説
一卷説之從楊賢寶得康節先生自為易圖二作易傳
四種名曰商瞿傳 李衡撮要十二卷
[036-28a]


紹興易變體


續書目易變體十六卷紹興中吏部郎中都絜進謂筮
有某卦之某卦為變體如蔡墨言潜龍勿用不曰乾初
九而曰乾之姤言龍戰于野不曰坤上六而曰坤之剥
此謂變體自乾之姤至未濟之解以意演之爻為一篇
凡三百八十四篇


紹興大衍圖


十七年四月左廸功郎吳適進大衍圖庚戌令秘省詳

[036-28b]


紹興揲蓍古法


紹興中鄭克武子撰一卷以今之言揲蓍法者或不取
四營成易不待三變成爻而謂之小衍或不揲右手所
分不數小指所掛而謂之新譜故列舊法使有可據
程迥有揲蓍詳説


淳熈易書


淳熈八年八月五日知閬州吕凝之上易書四十卷上
[036-29a]
問輔臣周必大奏曰此本邵雍之學蜀人張行成推衍
之凝之必講學於行成上曰行成所著頗略必大曰凝
之配年以卦爻所以加宻 乾道二年六月四日以行
成進易可采除直徽猷閣行成有述衍十八卷通變四
十卷以易數生於衍因先釋繫辭之説而復析衍法窮
原䟽流命曰述衍邵雍之學祖於象數二圖其用皆起
於交交則變今演解之命曰通變


淳熈周易集解 圖


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知潭州林栗進經傳集解三十
[036-29b]
二卷繫辭上下二卷文言説卦序雜本文共為一卷河
圖洛書八卦九疇大衍總會圖六十四卦立成圖
大衍揲蓍解共為一卷總三十六册詔付祕省敕
書奨諭 二年曽穜裒程顥頥張載游酢楊時郭
忠孝邵雍七先生之説為大易粹言十卷 李椿云
易以九居五六居二為當位而詞多艱以六居五
九居二為不當位而詞多吉盖君以剛健為體而虚
[036-30a]
中為用臣以柔順為體而剛中為用君以虚中行其剛
健臣以剛中守其柔順則上下交而其志同矣 程迥
云以六居五以九居二為卦十有六雖為時不同其十
有五皆吉謂人君柔中虚己而任剛徳之臣其臣亦以
剛中應之惟恒卦則不然恒從所應漢元帝似之 張
掄為易卦補遺其言曰易以初上二爻為定體以中四
爻為變系辭謂之中爻先儒謂之互體所謂雜物撰徳
辨是與非八卦互成剛柔相易之道非此無見焉坤與
坎曰師而長子帥師之象盖出乎震艮與坤曰謙而用
[036-30b]
涉大川之象盖出乎坎雷在天上大壮而曰羝羊有兊
存焉明入地中明夷而曰蒙難有坎存焉 張浚易解
并雜記共十卷論易數曰太極一也兩儀三之也分為
二而七八九六之數五十有五此天地之中數也論剛
柔之義曰君道主剛而其義也用柔故乾動則為坤矣
臣道主柔而其動也用剛故坤動則為乾矣 朱震曰
變動之别其傳有五曰動爻卦變互體五行納甲而卦
[036-31a]
變之中又有變焉程頥主理震主數


淳熈易學啓蒙 本義


朱文公熹淳熈四年易本義成十二卷又為諸圖冠首
為五贊 原象 述㫖明筮稽類警學 及筮儀附于末音義二卷
十三年三月易學啓蒙成四篇以本圖書原卦畫明蓍
䇿考變占為次又有蓍卦考誤揲蓍之法見於大傳郭
雍為蓍卦辨疑三卷熹謂疏家小失其指而辨之者又
大失焉説愈多而法愈亂因為考誤畢氏中和揲法視
疏義為詳論三揲皆掛一正合四營之義惟以三揲之
[036-31b]
掛扐分措於三指間為小誤然大數亦不差易本為卜
筮而作其言皆依象數以斷吉凶今其法不傳諸
儒言象數者皆穿鑿言義理者大汗漫故其書難
讀此本義啟蒙所以作也 先天之學魏伯陽闚
見其意陳摶始發其秘再傳為邵雍方圓圖皇極
經世諸書朱震張行成朱文公蔡元定申其說郭忠
孝得李挺之卦變論有得焉 李舜臣易本傳三十三篇迹坎
[036-32a]
離之從中起校震巽之偏而不中謂舎本卦而論
他卦為不然謂某卦從某卦来為妄復剛長而以
日云者幸其至之速臨陽消而以月云者幸其消
之遲 説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簿水火
不相射八卦相錯邵子曰此伏羲八卦之位乾南
坤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東北巽居西南艮
居西北於是八卦相交而成六十四卦所謂先天之學
也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説言乎兑戰
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邵子曰此卦位乃文王所定所
[036-32b]
謂後天之學也


古易五家


元豐五年汲郡吕大防始定周易古經分上經下經上
彖下彖上象下象繫辭上下各二篇文言説卦序卦雜
卦各一篇凡十二篇靖國中嵩山晁説之亦注古文易
并十二為八以卦爻彖象文言繫辭説卦序卦各為一
篇睢陽王氏東萊吕氏亦各定為十二篇吕祖謙更定經二卷傳十
[036-33a]
卷而音訓則門人王莘叟所筆受也祖謙因晁氏書參考傳記復定為十二卷其後九江周燔
又自改更次序與諸家之説不類故言古易者為五家
吳仁傑集為一卷仁傑亦分為十二篇 洪興祖謂漢
以來諸儒所傳各有師承唐陸徳明著音義兼存别本
諸儒各以所見去取今以一行所纂古子夏傳為正而
以諸書附著其下為易古經考異釋疑一卷續書目 朱
震曰今易乾卦自乾至用九即古易之本文 晉汲郡
竹書有周易上下經二卷 朱子曰易有象然後有辭
筮有變然後有占
[036-33b]


漢揚雄太玄


本傳雄草太玄雄以為經莫大於易作太玄傳莫大於論語作法言太玄五千文
説十餘萬言雄大潭思渾天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
一旁則三摹九据極之七百二十九賛觀易者見卦而
名之觀玄者數畫而定之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數也其
用自天元推一晝一夜隂陽數度律厯之紀九九大運
與天終始故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
[036-34a]
三表七百二十九賛分為三卷曰一二三與泰初厯相
應亦有顓頊之厯焉&KR2616之以三䇿注三三而分之關之以休咎
絣之以象類播之以人事文之以五行擬之以道徳仁
義禮智無主無名要合五經茍非其事文不虚生為其
曼漶不可知故有首衝錯測攡瑩數文掜圖告十一篇
以解剝玄體離散其文章句尚不存焉或嘲以尚白作
解嘲有難玄太深作解難桓譚謂雄書必傳侯芭受其
太玄穆氏本自玄首已下至玄告凡十一篇並漢宋衷解詁吳陸績釋而正之為𫐠玄並依舊本分賛辭為
三卷一方為上二方為中三方為下次列首衝錯測攡瑩數文掜圗告十一篇晋范望叔明始合為十巻為之
[036-34b]
觧以玄首一篇加經賛之上玄測一篇附逐賛之末餘自玄衝已下至玄告九篇列為四卷三家義訓互有得
 失虞翻以宋氏解玄頗有繆錯更為立注并著明揚釋宋以理其滯 法言或曰玄何
為曰為仁義勿雜也童烏九齡而與我玄文 藝文志儒家揚雄
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 張衡傳常耽好玄經謂崔
瑗曰吾觀太玄方知子雲妙極道數乃與五經相擬非
徒傳記之屬使人難論隂陽之事漢家得天下二百嵗
之書也復二百嵗殆将終乎所以作者之數必顯一世
[036-35a]
常然之符也漢四百嵗玄其興矣注桓譚新論曰揚雄
作玄書以為玄者天也道也言聖賢制法作事皆引天
道以為本統而因附續萬類王政人事法度故宓羲氏
謂之易老子謂之道孔子謂之元而揚子謂之玄子雲止云
太玄經非其自稱太玄經三篇以紀天地人之道立三體有上
中下如禹貢之陳三品三三而九因以九九八十一故
為八十一卦以四為數數從一至四重累變易竟八十
一而徧不可損益以三十五蓍揲之玄經五千餘言而
傳十二篇選注引張衡玄圗曰玄者無形之類自然之根作於太始莫與為先又引揚雄太玄賦
[036-35b]
 蜀志李譔著太玄指歸 魏志王肅從宋衷讀太玄
更為之解 吳志陸凱好太玄論演其意以筮輙驗
隋志十卷蔡文邵注十四卷虞翻注十三卷陸凱注七
卷王肅注九卷宋衷注梁有九卷揚雄自作章句亡 唐志陸績注
十二卷虞翻注十四卷范望注十二卷范望賛曰桓譚謂之絶倫張衡
 以擬五經非諸子之疇也宋衷陸績各以淵通之才窮核道真為十篇觧釋宋仲孚一作子
十二卷蔡文邵注十卷唐王涯為説玄五篇一卷又注
[036-36a]
六卷員俶太玄幽賛十卷開元四年京兆童子員俶進太玄幽賛十卷紫微省
召試賦頌及第 書目許洞演玄十卷其説分三紀二體上
紀甲首丙尾日月迭居以辨數中紀丙首戊尾男女
異政以辨位下紀庚首癸尾山川冲氣以辨徳二體
曰範曰緯章詧太玄圖一卷慶厯中撰又發隠一卷
始序雄出處本末著玄之意中陳準易造玄之法末
論玄之妙以適變通司馬光集漢宋衷解詁吳陸績
釋文晉范望解賛唐王涯注經及首測皇朝宋惟幹
注解陳漸演玄吳秘音義凡七家又時出己意為集
[036-36b]
注六卷晁説之以光太玄歴邵雍玄圖合而譜之為
易玄星紀譜二卷陳漸演玄七卷有玄統述策紀鐍
鍵畧各一篇彈誤二篇玄圖一篇玄箝一篇字摹十
六篇張行成翼玄十二篇行成曰太玄義取於連山元包義取於歸藏
沂集解義訣十卷集宋陸范王并撰&KR2616法占法又為
圖并雜説總十五篇徐庸玄賾一卷僧全瑩太玄畧例一
卷 國史志徐庸注太玄經十二卷張齊太玄正義統
[036-37a]
論一卷釋文玄説二卷宋咸音一卷師望玄鑒十卷陳
漸演玄七卷本十卷其間多言星厯自焚三卷前世多
詆太玄自王涯著説發明淵奥其學遂盛 晁氏志宋
惟幹太玄解十卷惟幹得太玄古本于昭應咸平中知
滑臺取宋陸范三家訓解别為之注仍作太玄宗㫖兩
篇附于後其學盖師田告司馬公所謂小宋者也景徳元年
五月庚子直昭文館宋惟幹上新注十卷付史館幹一作翰徐庸注太玄經解十卷慶厯
章詧太玄經注十四卷疏三十卷皇祐五年閏七月二十五日章詧上
 太玄經發隱三篇章詧一作張詧太玄經觧十卷并發隱三卷釋文一卷嘉祐中成都守蒋堂獻其書詔奨
[036-37b]
陳漸演玄十卷凡十四篇漸傳著書十五篇號演玄奏之漸謂法言
解嘲止云太玄然則經非其自稱弟子侯芭之徒尊之
集注陳氏曰經非子雲自稱侯芭之徒尊之耳張揆太玄淵㫖一卷皇祐四年九月
甲寅丁度上張揆修冩太玄經郭元亨太玄經疏十八卷元亨自淳化
末迄祥符八年撰成又云太玄潤色於君平未知何所
據 吳陸績述玄曰雄建立玄經與聖人同趣雖周公
繇大易孔子修春秋不能是過 唐王涯説玄五篇明
[036-38a]
宗立例揲法占法辨首説玄曰八十一首擬乎卦九賛
之位類夫爻易以八八為數其卦六十有四玄以九九
為數其首八十有一易之占以變玄之筮以逢數有隂
陽而時有晝夜首有經緯而占有旦夕參而得之謂之
逢四位成列性在其中矣九虚旁通情在其中矣四位之次
曰方州部家以一生二以三生九以九生二十七
二十七生八十一三相生玄之數也一首九賛故有
七百二十九賛其外踦贏二賛以備一儀之月數玄之
首也始於中中之始也在乎一一之所配自天元甲子
[036-38b]
朔旦冬至推一晝一夜終而復始天元二十七首中至
事地元二十七首更至昆人元二十七首减至養馮元以宋
陸諸家章句失雄㫖獨王涯稍近作釋文一篇 司馬光讀玄曰玄以賛易易
天也玄為之階 説玄曰易與太玄大抵道同而法異
易畫有二曰陽曰隂玄畫有三曰一曰二曰三易有六
位玄有四重方州部家傳謂參摹而四分之極於八十一易以八卦相重為六
十四卦玄以一二三錯於方州部家為八十一首易每
[036-39a]
卦有六爻合為三百八十四爻玄每首有九賛合為七
百二十九賛皆當朞之日易卦起於中孚除震離坎兑四正卦二十四爻主二十四氣
外其餘六十卦毎卦六日七分凡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中孚初九冬至之初也頥上九大雪之末也
周而復始玄七百二十九賛毎二賛合為一日一賛為晝一賛為夜凡得三百六十四日半益以踦贏二賛成
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中初一冬至之初也踦嬴二賛大雪之末也亦周而復始 易有元
亨利貞玄有罔直蒙酋㝠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
有九玄天地之數各十有八合為三十六䇿地則虚三
用三十三䇿易揲之以四玄揲之以三易有七九八六
謂之四象玄有一二三謂之三摹易有彖玄有首易有
[036-39b]
爻玄有賛易有象玄有測易有文言玄有文易有繫辭
玄有攡瑩掜圗告易有説卦玄有數易有序卦玄有衝
易有雜卦玄有錯殊塗而同歸百慮而一致皆本於太
極兩儀三才四時五行而歸於道徳仁義禮也 邵雍
觀物外篇曰洛下閎改顓頊厯為太初厯子雲凖太初
而作太玄凡八十一卦九分共二卦凡一五隔一四細
分之則四分半當一卦氣起於中心故首中卦揚雄作玄可謂
[036-40a]
見天地之心又凖易圖序曰玄之於易猶地之於天也 朱
震凖易圗曰太玄之作與太初相應十一月甲子夜半朔冬至而兼
該顓頊之厯首十月發明連山之㫖首艮以凖周易為八十
一卦凡九分共一卦一五隔一四細分之則四分半當
一日凖六十卦一日卦六日七分也中中孚也律厯之
元始於冬至卦氣起於中孚其書本於夏連山首艮踦
贏二賛有其辭而無其卦而附之於養者以閏為虚也
 蘇洵論曰太玄之䇿三十有六虚三而三十有三用
焉求易之過也欲去其踦與贏加其首之一分損其蓍
[036-40b]
之三䇿又總例曰雄好竒務深始之以十八䇿中之以三十六終之
以七十二積之以二萬六千二百四十四 唐仲友曰雄最知大衍數
者故玄數曰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二七為火一六
為水五五為土玄圖曰一與六共宗二與七共朋
三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五相守不言五十
為土五與十相守者知藏五之為大衍也 蕭該
漢書音義衝作衡又案别録告下有玄問一篇合十
[036-41a]
二篇今脱一篇嘉祐二年十一月己亥二十七日吳祕上注
太玄及音義 紹興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王銍上太
玄經解義


晉通玄經


王長文傳著書四卷擬易名曰通玄經有文言卦象可
用卜筮時人比之太玄同郡馬秀曰揚雄作太玄惟桓
譚以為必傳後世晚遭陸績玄道遂明長文通玄經未
遭陸績君山耳 隋志梁有通經二卷晉王長元撰揚
子太玄經十四卷晉揚泉撰儒家
[036-41b]


潜虚


司馬光著潜虚一卷曰氣曰體曰性曰名曰行曰命以
凶吉臧否平為所遇之占玄以凖易虚以擬玄萬物皆
祖於虚易之卦始於太極玄之首始於一元虚之行始
於五行易之卦兼河洛之數玄之首得河圗之九數虚
之行得洛書之十數句皆協韻如易彖爻象玄首賛測
易曰卦玄曰首虚曰名卦有爻首有賛名有變二體四
[036-42a]
位十等之象八物五行與生成之數乾中玄之所以始
一三五之所以虚與揲法占法若異實同光又為易説
三卷注繫辭二卷朱熹以范仲彪别本補潜虚之闕張
行成為潜虚衍義十六卷章分句析後截行成所續不
韻 晁氏志以五行為本五五相乘為二十五兩之得
五十首有氣體性名行變解七圗然其辭有闕者盖未
成也 太玄潜虚或以四十五變八十一或以五十五
變一百 揚氏之太玄八十一首關氏之洞極二十七
象司馬氏之潜虚五十五行
[036-42b]


太玄凖易圗 太玄集解


邵雍太玄凖易圗序夫玄之於易猶地之於天也天主
太極而地總元氣元氣轉而為三統在玄則謂之三元
三元轉而為九州九州轉而為二十七部二十七部轉
而為八十一首首有九賛賛分晝夜而剛柔之用見矣
故玄之賛七百二十九而有竒以應三百六旬有六日
之度葢本出乎元氣而作者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
[036-43a]
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因而重之為六十四故易有乾坎
艮震㢲離坤兑八卦以司八節又以坎離震兑四正之
卦二十四爻以司二十四氣以復臨泰大壮夬乾姤遯
否觀剥坤十有二卦以司七十二候節也氣也候也既各
有統矣然周天之度未見其所司也於是又去四正之
卦分取六十卦引而伸之為三百六十爻各司其日則
周天三百六十度而寒暑進退之道隂陽之運備矣葢
本乎太極而作者也由是觀之則天地各有生成之數
而相為表裏之用故天數西行上承而左轉者在地之
[036-43b]
元氣也地數東行下順而右運者在天之太極也太極
運三辰五星於上元氣轉三統五行於下此所謂成變
化而行鬼神者也所謂玄之於易猶地之於天者如斯
而已凖而作之不亦宜乎若夫分天度列次舎序氣候
明卦爻冠首賛位列八重先以夜賛布諸外然後晝賛
首位爻象候卦氣卦宫分度數次諸内復㑹於辰極而
玄易顯仁藏用之道循乎數者可見矣是故始於上元
[036-44a]
甲子天正朔旦日躔牛宿之初後四千六百一十七年
復㑹於太初之上元者元之賛也自上元甲寅青龍之
首氣起未濟之九四後三萬一千九百二十年復㑹於
太極之上元者易之爻也原始要終究其所窮則體用
雖殊其歸一而已矣 晁説之易玄星紀譜後序曰子
雲初為文王易而作玄始託基於高辛及太初二厯此
二厯之斗分强弱不可下通於今亦無足議温公又本
諸太初厯而作玄厯康節先生玄圗布星辰辨氣候分
晝夜而易玄相參於中乃朝筭夜思取厯與圗合而譜
[036-44b]
之於是知子雲以首凖卦非出於其私意盖有星候為
之機括 張揆傳上所著太玄集解數萬言召對邇英
閤令揲蓍得斷首且言凖易之夬盖以陽剛决隂柔君
子進小人退之象仁宗悦擢天章閣待制兼侍讀慶厯七年
十月集賢修撰張揆召見延和殿壬寅朔以為待制 有未畫之易易之理有既
畫之易易之書 易起數以定畫因畫以生辭因辭
以明象因象以盡意 竒耦七八也交重九六也卦畫
[036-45a]
七八不易也爻畫九六變易也卦雖不易而中有變易
是之謂亨爻雖變易而中有不易是之謂正 易之為
書辭變象占乃其綱領而繇彖爻象之辭畫爻位虚之
别互反飛伏之說乗承比應之例一不知則義理闕焉
 世之學易者卑入於象數髙入於名理 五鹿充宗
與諸儒講而朱雲折之何晏不了九事而伏曼容輕之
王弼訓注于六爻變化五氣相推多所擯畧而孫盛短
之周弘正於講席辨析名理而張譏屈之盖其㫖難明
如此
[036-45b]
 玉海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