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85 居士傳-清-彭際清 (master)





居士傳四十二



殷陳顧朱周蔡虞黃莊鮑傳



殷時訓



名邁。號秋溟居士。應天人也。早歲肆業南京
國子監。與江西何善山遊。聞陽明王子之學。又受教
於司業歐陽南野。遂屏居山寺。反求諸心。期於自得。
嘉靖二十年登進士第。授戶部主事。歷官貴州提學
副使。乞假歸。隆慶初以薦起淅江提學副使。遷南太
僕卿。仍移疾家居。萬歷初。張居正當國。欲引以自助。
屬操江都御史。王篆詣其家致意。時訓不應。巳而謂
其子慶曰。張公太橫且有禍。篆非端人。不可與作緣
也。久之起南太常卿。旋以禮部侍郎管南京祭酒事。
累疏乞休。得請。時訓性淡泊。雖處清要。不耐交際。苛
禮自通。藉後在官十三。在告十七。閒居耽釋氏書。從
楞嚴經金剛乾慧發悟。著贅言一卷。論楞嚴要義。又
謂楞嚴諸解直吐心得。以經解經。溫陵為最。著溫陵
要解輯補十卷。官太僕日。居滁陽。棲雲樓。作偈曰。春
陰蔽幽齋。朝來始和霽。春風悠然來。花雨滿庭際。又
云。百慮靜中起。旋向靜中消。早知生即滅。始信起徒
勞。又云。丈夫自堂堂。脚底有元路。撒手便歸家。何曾
移寸步。又云。六塵雖幻相。能令真性裂。何名出世心。
[042-0257b]
但不隨分別。又云。應跡寄人寰。凝神栖絕境。識得銕
牛機。爐𦦨如氷冷。又云。對雨千峯靜。看山百慮輕。昨
宵明日夜。露地白牛生。晚棲天界寺。息心禪定。持戒
精嚴。雖老衲子不過也。年六十有二。自知逝期。焚香
坐脫。若假寐然明詩偶鈔.楞嚴蒙鈔.江寧志


陳廷裸



名瓚。江南常熟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官刑
科給事中。劾罷嚴嵩餘黨。又請錄建言。廢斥者忤旨。
杖六十除名。家居一意修西方淨業。有客過之呵曰。
爾不聞大鑒之論唯心者乎。何厭垢而欣淨為。答曰。
惟心淨土。發之大鑒。而非自大鑒始也。是心作佛。是
心是佛。佛固先言之矣。盖懼人以不淨之心求淨土
也。非曰土無垢淨也。且樂邦之可樂也。不獨華池珠
閣鳥音風樹云爾也。吾幸而與羣聖人遊。被無量光。
經無數劫。證無生忍。成無上道。濟無邊眾。誠樂矣。客
以客之禪樂垢土。而我以我之禪樂淨土。禪無客無
我。樂無垢無淨也。客無庸呵我矣。隆慶初復起吏科。
屢以直言。與時相忤。萬歷中累官刑部侍郎。十六年
七月臥疾。誦佛名益䖍。故事京師大臣三品以上暑
月賜氷。既置氷於榻前。眾見氷中湧出七級浮屠。欄
楯鈎綴窗格玲瓏。移時氷漸消。塔影漸瘦。頃之氣絕
而影沒矣。贈右都御史。謚莊靖明史.樂邦文類序.談薈


顧清甫



名源。號寶幢居士。應天人。明嘉靖間諸生也。
少豪雋。工詩。善書畵。年將四十。盡棄所習。斷酒肉。搆
小樓。獨坐其上。精修禪觀。唯一小童侍左右。奉香華
[042-0257c]
淨水。家人女子絕不見其面。每夜五更起。擊大木魚
高聲唱阿彌陀佛。其舍旁有屠兒。每聞木魚聲即起
屠豕。一日遲起。恚而責其妻。妻曰。爾不聞彼道人。日
打木魚念佛耶。自不知罪。乃責我何也。屠兒愕。即折
刀不復屠。一時屠兒從而徙業者甚眾。與棲霞雲谷
禪師善。結西方社。憨山清公一日至棲霞寺。望見一
道者。閒閒如孤鶴。即之。其目不瞬。脫若遺世。巳而入
殿門禮舍利塔。瞻拜良久。塔頂忽現五色光赭如寶
錯。清公異之。以語雲谷。雲谷曰此寶幢也。方作西方
觀耳。頃之示微疾。請名僧數人相對唱佛號。巳而內
人走報曰。滿宅聞蓮華香。眾驚喜。清甫恬然如平時。
徐語僧曰。我坐蓮華中半月餘。見彌陀法身徧虗空
世界。世界皆金色。佛視我微笑而挈我。又以袈裟覆
我。我決定往西方矣。諸子涕泣請曰。父即往。奈兒輩
何。清甫笑曰。汝將謂我生耶死耶。而獨不觀於日乎。
日出於東而沒於西。是果沒乎。遂尅期沐浴更衣端
坐而逝。蓮香三日始歇憨山夢遊集


朱元正者



海鹽諸生也。平生有志聖學。律身甚嚴。年
六十餘深入禪悅。居宅後敝屋中閉關。不問家事。每
日晨誦法華經一卷。日過中則靜坐。其門人陳則梁
訪之曰。先生年高。盍少開酒禁。元正曰。子謂我須調
養血氣耶。不知我於生死巳畫得斷。則梁竦然。其年
七月語其子曰。吾在此無事可行矣。問何處去。曰西
方去。子及孫固留。許之。至十二月朔示微疾不食。家
[042-0258a]
人蒼黃治殮具。元正曰。勿忙。此後八日半夜事也。及
期端坐欲逝。復曰。吾生平秋毫不負人。今冬舍後匠
人為我平後門一片地。欲待明年元日便老人出關
行步。其好意未報。因取紙作詩謝之。寂然而逝。時方
鷄鳴。預戒家人臨行勿令婦女來。過二三時乃來。來
亦勿哭。比天明眷屬至皆哭。元正復張目搖頭。令婦
女去。去盡乃瞑法華持驗紀事


周楚峰



名廷璋。雲南人也。生於正德嘉靖間。為人淳
朴。治家不計有無。有輙散之貧者。人與之語輙笑。或
謔之詈辱之亦笑而巳。素向佛法。晨起必誦金剛.彌
陀.觀音諸經各一卷。充然自得曰。吾不離日用。不涉
貪愛。如是而巳。年八十七以清明日上家決辭祖考。
還謂其婦曰。吾將行矣。彌陀迎我。觀音勢至俱來也。
巳而曰。觀音謂我絕葷五日可西行。遂日食一粥一
蔬。至期沐而冠。令子弟誦七如來名而已。誦經既畢。
端坐而逝。翼日有香發於體。貌如生金剛靈應錄


蔡槐庭



名承植。湖廣攸縣人。性孤迥。淡於聲利。年二
十餘長齋奉佛。甞誦三千佛名。日記一名。至三年乃
卒業。遂終身不忘。登萬歷十一年進士第。歷官嘉興
太守。在官日誦金剛經。室無長物。爐香經案而巳。重
興古楞嚴寺。禁民間殺牲祀神。其文云。孔子曰敬鬼
神而遠之。未甞以鬼神為無有也。第鬼神享用與人
間不同。人好酒肉便以酒肉祀鬼神。譬之蛆蟲噉糞
便以糞貢人。豈不得罪於人。盖神明清淨。聞人間酒
[042-0258b]
肉污穢厭惡不暇。豈肯鑒甞。故郊祀者止用淡酒。承
祭者戒酒戒葷。意可知巳。至於餓鬼不能飲水。何能
食肉。欲祀鬼者須用變食真言。又非可漫為也。為此
特示爾等。凡祀神者宜焚香設齋。并誦金剛經一卷。
神自鑒納。陰司極重此經。我今告稟城隍。將爾等前
罪赦除。後次不可再犯。若仍前殺牲污神。不惟無益
且遭罪譴。此係實說。決非妄言。甞問法於雲棲宏公。
遂專修念佛三昧。巳而官太常寺卿。乞休歸。知交中
有欲薦為巡撫者。以書問之。槐庭笑曰。若視一巡撫
太尊貴生。我法直超三界。金輪王尚不屑意。况區區
耶。或勸槐庭當教兒。答曰。生死事大。吾自救不暇。遑
恤我後。諸子或美其宮室。不能禁。以扇掩面過之。晚
歲結草菴為念佛會。導諸賣菜傭同回向淨土。作二
偈以謝客。其一云。安養思歸客。湘江一腐儒。不愁明
日事。但覓往生符。斗室隨緣住。稀羮信口餬。胸中絕
憎愛。一任馬牛呼。其二云。休把閒言語。頻頻告老大。
年來性暴惡。開口便糊塗。業重期心懺。人親以病踈。
張三與李四。好醜不關吾。將逝之歲。自號為不久道
人。及疾。舁詣佛寺。請僧祝髮。歸至所臥室。見銀臺接
引。連稱觀世音菩薩。遂逝。有淨土詩及因果書行世
明文偶鈔.金剛新異錄.慈心寶鑑


虞長孺



名淳熙。錢塘人。生而長臥不暝。三歲唱佛號
不絕口。蓮華寶樹現於室中。以告祖母。祖母曰。此西
方瑞相也。因教之習定。遂時時垂目端坐。弟僧孺。名
[042-0258c]
淳貞。少而相得。居母喪。共習天台止觀。長而為里中
師教。羣兒習鼻觀。以是忤主人。弗恤也。巳中鄉舉。尋
授徒毗山。與同社友誦梁皇懺。至次日雲光入楹。甘
露霑壁。天雨金粟玄黍沈水香。方冬萬花盡吐。長孺
感其靈異。習定益堅。遂能前知。雲棲宏公聞而呵之
曰。虞生墮魔網矣。萬歷十一年成進士。居京師。道人
未來事。口占晴雨輙應。聞父喪。一慟欲死。語僧孺曰。
吾與若不能終事父。將不得為人子。非入山修道何
以報恩。歸而廬墓三年。受戒於宏公。每晨起拜墓畢
即往雲棲問法。作淨土四十八問。語在雲栖法彚中。
居山日以羮飯施諸獐兔。虎來輙叱去。服除起職。方
司主事。頃之復告歸。語僧孺曰。吾不悟道。決不復出。
當為陸法和否。亦為王伯安耳。遂携僧孺上天目坐
高峯死關前。與僧孺約曰。任汝登山臨水。看我七日
取證去。晝夜䇿厲無少間。至三七日不悟。倦甚。欲就
枕。忽見高峯禪師斬其左臂。豁然有省。馳證雲棲宏
公曰。凡寐而覺者。不巾櫛而復依衾枕。必復寐矣。迷
而悟者。不莊嚴而復親穢濁。必復迷矣。火蓮易萎。新
篁易折。子自為計。毋以一隙之光自阻進修之路。因
勸令回向淨土以續前因。長孺遂終身行之。或有不
信念佛者告之曰。自覺覺他。覺滿曰佛。念佛者念覺
也。念念不常覺而念念常迷可乎。民止邦畿。鳥止邱
隅。不止至善之地而止不善之地可乎。或問如何念
佛。曰。提醒正念。相續不斷而巳。百千方便只一知字。
[042-0259a]
念念無量光。何不可入佛知見。學人修道專求出離
生死。念念無量壽。有何生死可出離。巳而還官。遷主
客司員外郎。改司勳。復乞歸。與僧孺日遊湖上。時宏
公方坐南屏演圓覺經。募錢贖萬工池。立放生社。緇
白數萬。伽陀之音震動川谷。一時清節之士多與其
會。實長孺倡率之。甞與僧孺放舟湖心。過三潭。僧孺
慨然曰。此古放生池也。奈何為漁人所奪。長孺因謀
復之。築堤架閣。為放生所。頃之人南屏山不出。僧孺
亦隱靈鷲老焉德園集附錄


黃平倩



名輝。四川南充人。萬歷十七年進士。與陶周
望同官編修。並學出世法。中年妻死。不復娶。一夕夢
登寶塔。同年友焦弱候贈一卷書。視之乃雲棲戒殺
文也。覺而持不殺戒。得俸錢輙買生物放之。刻雲棲
文施諸鄉里。巳而上書雲棲。稱弟子。篤志淨業。自書
座右云。心淨則佛土淨。不淨三業。滿中穢惡。何由往
生。然非常常覺照。痛與一刀兩段。三業可得淨耶。雲
棲聞而善之曰。誠如是。淨之又淨。淨極光通達自性。
彌陀不求而獲矣。平倩故甞受五戒。至是又請雲棲
遙受菩薩戒。甞見一蜘蛛。為誦佛號。蜘蛛良久立化。
為建小塔。作文志之。友人范子喬請書戒殺卷。携過
武當。其從者探其囊。棄卷龍湫中。子喬求之。遇神龜
引路。復得之。而卷不濡。尋以少詹事乞歸。遨遊山水。
間與衲子酬酢。或欲薦起之。有忌者上章言詞官。結
社談禪。與方外為侶。不當復玷廊廟。遂老於家明文偶鈔.
[042-0259b]
雲棲法彙


莊復真



名廣還。浙江桐鄉人。少為儒。巳而學醫。年四
十餘頗厭世事。遂從事養生術。久之致疾。乃喟然曰。
吾獨不能為天地間一閒人乎。遂搆小園。疊石樹花
木嘯歌其中。一日覩花開落。悟身無常。即毀園閉關
坐禪。取金剛諸經誦之。偶出遊杭州。遇一翁與之語
學佛。翁曰。子學佛。誰所師。曰未也。翁曰子不讀柳子
厚服氣書乎。雲棲有蓮池禪師者。近在此。盍往師之。
應曰諾。遂徒步詣雲棲。謁蓮池蓮池。授以念佛法。遂
受五戒。歸家日課阿彌陀佛五萬聲。未半載心地寂
然。年八十再詣雲棲受菩薩戒。歸老於家。居常病其
鄉人不知正法。多宗邪教。閱淨土諸經論。掇其語要
名曰淨土資糧集。以導眾信。鄉人從而化焉淨土資糧序


鮑性泉



名宗肇。紹興山陰人。家世信佛。性泉既冠斷
葷酒。能覆誦法華.楞嚴二經。日每一周。其父命鬻楮
於嘉興。怒其折閱。罰之跪。良久起。則巳默轉楞嚴竟
矣。甞從紫柏.散木諸老師遊。晚而皈心雲捿。篤志淨
業。兼肆力於方山。合論永明宗鏡錄諸書。信解通利。
自號天鼓居士。著書曰天樂鳴空。其自序云。華嚴有
言。若有眾生一念信入毗盧法界。縱以惡業墮阿鼻
地獄。毗盧放光觸其身分。應念命隕即生兜率。化為
天子受無量樂。正樂之頃忽有天鼓自空而鳴。告諸
天子。此樂虗妄不久壞滅。慎勿貪著當念無常。諸天
聞巳頓悟無生。即證果位。盖毗盧之光熾然常放。無
[042-0259c]
間無別。而地獄眾生未必盡出。其出者乃往昔曾與
毗盧有緣。一念信入法界者耳。是知此光不住毗盧
不住於我。非我非渠了無處所。故得應念脫苦。既離
地獄復耽天樂。樂久無常衰相現前。乃聞天鼓如是
激揚。即超十地。而此天鼓亦無所從。但有音聲了無
形質。雖無形質常自空鳴。是故號之為無依知印法
門。妙矣哉無依知印也。吾越有山名曰鵝鼻。古寶掌
千歲和尚所居。登其巔者每聞空中樂聲嘹亮。皆謂
天帝作樂。故號天樂鄉。噫天樂即天鼓也。天鼓即無
依智印法門。即毗盧法界之光。既入無依智印法門。
則天鼓轟轟天樂鏗鏗。不舍晝夜遍界全聞。予復撾
之。欲警昏蒙。雖形言迹。出處無從。以故假號天鼓居
士。而名此集為天樂鳴空。臨終囑其子治齋。邀法侶
王季常.戴升之.徐春門等。及緇衣數人至。同聲誦西
方佛號。日西時忽合掌謝眾曰。與諸君永別矣。遂趺
坐而化。他所著書甚具。皆不傳。其天樂鳴空刻入徑
山大藏中天樂鳴空序


知歸子曰。經言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
土。教化於眾生。南泉亦言。平常心是道。智者領得南
泉意旨。念念趨向而無趨向。念念觀空不作空解。若
諸居士者。其庶幾乎。
[042-026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