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85 居士傳-清-彭際清 (master)




居士傳三十四



真希元吳毅夫傳



真希元



名德秀。建州浦城人。慶元五年登進士第。理
宗朝官至參知政事。立朝不滿十年。所上奏疏數十
萬言。皆切當世要務。直聲震朝野。洊歷州郡。民懷其
惠。自寧宗以來。屢下偽學之禁。真元晚出。獨慨然以
[034-0243c]
道自任。讀佛經通其旨趣。甞題遺教經云。遺教經盖
瞿曇氏最後教諸弟子語。今學佛者罕甞誦而習之。
盖自禪教既分。學者往往以為不階語言文字而佛
可得。於是脫略經教而求。其所謂禪者。高則高矣。至
其身心顛倒有不堪點檢者。則反不如誦經持律之
徒。循循規矩中。猶不至大謬也。今觀此經。以端心正
念為首。而深言持戒為禪定智慧之本。至謂制心之
道如牧牛。如馭馬。不使縱逸。去瞋止妄。息欲寡求。然
後由遠離以至精進。由禪定以造智慧。具有漸次梯
級。非如今之談者以為一超可到如來地位也。以吾
儒觀之。聖門教人以下學為本。然後可以上達。亦此
理也。學佛者不由持戒而欲至定慧。亦猶吾儒舍離
經辨志而急於大成。去灑掃應對而語性與天道之
妙。其可得哉。余謂佛氏之有此經。猶儒家之有論語。
而金剛.楞嚴.圓覺等經則易.中庸之比。未有不先論
語而可遽及易.中庸者也。其題蓮華經普門品云。昔
唐李文公問藥山儼禪師曰。如何是惡風吹船飄落
鬼國。師曰李翱小子問此何為。文公怫然怒形於色。
師笑曰如此便是黑風吹船飄入鬼國也。吁藥山可
為善啟發人矣。以是推之。則知利欲熾然即是火坑。
貪愛沉溺便是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警覺
船到彼岸。災患纏縛隨處而安。我無怖畏如械自脫。
惡人侵凌待他橫逆。我無忿嫉如獸自奔。讀是經者
作如是觀。則知補陀大士真實為人。非虗語也。又甞
[034-0244a]
遺書提刑陳貴謙問禪門事。貴謙甞參月林鐵鞭諸
老。切究向上一機。答之曰。承下問禪門所謂話頭合
看與否。以愚觀之。初無定說。若能一念無生。全體是
佛。何處別有話頭。只緣多生習氣背覺合塵。剎那之
間念念起滅。如猴猻拾栗相似。祖師不得巳權設方
便。令咬嚼一句無滋味話頭。淘汝業識都無實義。今
時學者却於話頭上強生穿鑿。或至逐箇解說以當
事業。遠之遠矣。來教謂未誦佛之言。存佛之心。行佛
之行。久久須有得處。如此行履固不失為一世賢者。
然禪門一著又須見徹自已本地風光方為究竟。此
事雖人人本有。但為客塵妄想所蔽。若不痛加煆煉。
終不明淨。來教又謂。道若不在言語文字上。諸佛諸
祖何為留許多經論在世。經是佛言。禪是佛心。初無
違背。但世人尋言逐句。沒溺教網。不知自已有一段
光明大事。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
佛謂之教外別傳。非是教外別有一箇道理。只要明
了此心。不著教相。今若只誦佛語而不會歸自已。如
人數他珍寶。自無半錢分。縱於中得少滋味。猶是法
愛之見。直須打併一切淨盡。方有少分相應也。以日
用驗之。雖無濁惡粗過。然於一切善惡逆順境界上
果能照破不為他所移換否。夜睡中夢覺一如否。恐
怖顛倒否。疾病而能作得主否。若目前猶有境在。則
夢寐未免顛倒。夢寐既顛倒。疾病必不能作得主宰。
疾病既作主宰不得。則生死岸頭必不自在。所謂如
[034-0244b]
人飲水冷暖自知。來教謂無下手處。只是無下手處
正是得力處。如前書所言。靜處閙處皆著一隻眼看
是甚麼道理。久久純熟。自無靜閙之異。其或雜亂紛
飛起滅不停。却舉一則公案與之撕挨。則起滅之心
自然頓息。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即是到家消息也。端
平二年希元有疾。三上章乞祠祿。疾亟。冠帶起坐。神
爽不亂。卒謚文忠宋史.西山文集.緇門警訓


吳毅夫



名潛。寧國人。嘉定十年進士第一。立朝骨鯁。
不避權要。淳祐中拜右丞相。以直言忤旨。責授化州
團練使循州安置。居常究心大法。深有悟入。序大慧
正法眼藏。至此事亘古亘今漫天漫地。端視側視。直
視橫視。開視闔視。明視暗視。無不視亦無所視亦無
無不視無所視。謂正即離。謂法即塵。謂眼即鑿。謂藏
即塞。是故這四箇字直須撇向大洋海裏。方免擔枷
帶索受人圈䙡。然雖如此。初機鈍根也要得一則半
則胡言漢語。覷來覷去綻須光景。此時正好𢬵命捨
身。單鎗直進。如老鼠入牛角挨牆拶壁更無去處。正
迷悶中。猛忽地頭破額裂通身流汗。得箇休歇。始知
法眼.慧眼.天眼.佛眼只是一雙凡眼。到這裏說道學
人事畢也且未在。履齋老子即說偈言。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及赴貶所。宿
楓亭接待寺。告寺僧曰。文珠言。我初入不思議三昧。
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他想。常與定俱。此繫心
一緣乃成佛作祖之階梯也。所謂繫心一緣。如日觀
[034-0244c]
月觀眉間毫相與鼻準白之類。事雖淺近。理實幽微。
如趙州云。老僧十二時惟粥飯二時是襍用心。溈山
問懶安曰汝十二時當作何務。安云牧牛。溈云作麼
生牧。安曰一回入草去驀鼻拽將來。凡此皆繫心一
緣也。是後尊宿又生巧妙方便。令學人看个話頭。如
狗子佛性.麻三升.乾尿橛.青州布衫.鎮州蘿蔔.庭前
柏樹子之類。都是理路不通處。教人取次看一則。看
來看去。疑來疑去。十二時中常不放捨。忽然鼻孔噴
地一下。即是當人安身立命處。此寺僧徒戒行嚴潔。
誦經禮佛脇不附席。盖禪教律剎之希有。亦謂精進
矣。有此鎡基。更能趲上一層。繫心一緣。習定生慧。則
人人是佛。自家現成公案。不用借他珍寶開帳鋪席。
可惜只在有為法上過了一生。總然以今世持戒福
德來世不失人身。脫殻入殻何時休歇。一有蹉跌永
劫扶頭不起。所謂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
身。此語最為悲切。履齋老子未能自度先願度人。因
書此以效法施云。履齋者。毅夫所自號也。將卒之日。
語人曰。吾將逝矣。夜必雷風大雨。巳而果然。四更開
霽。撰遺表。作詩端坐而逝。事在景定三年徑山志.佛法金湯


知歸子曰。希元之論佛法。信有功於下學矣。雖然學
佛而不明宗。如陷蹄涔求適大海。不亦左乎。故陳吳
之說。學者其不可不盡心也。


汪大紳云。明宗判得甚是。然明得宗。希元之論皆
宗也。明不得宗。陳吳之論皆枝節耳。儒門論禪。何
[034-0245a]
等切直。著於居士傳。法施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