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85 居士傳-清-彭際清 (master)


居士傳二十三



張平叔傳



張平叔。初名伯端。後改名用誠。號紫陽。天台人也。熈
寧中遊蜀。遇劉海蟾授以丹法。久之洞徹法源。作悟
真內外篇。序云。人之生也。皆緣妄情而有其身。有其
身則有患。若無身。患從何有。夫欲免夫患者。莫若體
夫至道。欲體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故心者道之體
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觀性。則圓明之體自現。
無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頓超彼岸。此非心境朗然
神珠廓明。則何以使諸相頓離纖塵不染。心源自在
決定無生者哉。然使明心體道之士。身不能累其性。
境不能亂其真。則刀兵烏能傷。虎兕烏能害。巨焚大
浸烏足為虞。達人心若明鏡。鑑而不納。隨機應物。和
而不唱。故能勝物而無傷也。此所謂無上至真之妙
道也。原其道本無名。聖人強名。道本無言。聖人強言
耳。然名言若寂。則時流無以識其體而歸其真。是以
聖人設教立言以顯其道。奈何此道至妙至微。世人
根性迷鈍。執有其身而惡死悅生。故卒難了悟。黃老
悲其貪著。乃以修生之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以修
生之要在金丹。金丹之要在神水華池。故道德.陰符
之教得盛行於世矣。然其言隱而理奧。學者雖諷其
文而莫曉其義。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訣。縱揣量百種
終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余向己酉歲於成都遇師
[023-0223c]
授丹法。自後三傳於人。三遭禍患。皆不逾兩旬。乃省
前過。自今以往常箝口結舌。無敢復言矣。此悟真篇
中所歌咏大丹藥物火候細微之旨。無不備悉。好事
者夙有仙骨觀之。則智慮自明。此乃天之所賜。非余
之輙傳也。如其篇末歌頌談見性之法。即上之所謂
無為妙覺之道也。然無為之道。齊物為心。雖顯秘要。
終無過咎。奈何凡夫緣業有厚薄。性根有利鈍。縱聞
一音紛成異見。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見聞此篇。則知
余得達摩諸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萬
法也。如其習氣尚餘。則歸中小之見。亦非余之咎矣。
外篇偈頌三十三首。文多不錄。錄其無心頌云。堪笑
我心。如頑如鄙。兀兀騰騰。任物安委。不解修行。亦不
造罪。不曾利人。亦不私已。不持戒律。不拘忌諱。不知
禮樂。不行仁義。人間所能。百無一會。飢來喫飯。渴來
飲水。困則打睡。覺則行履。熱則單衣。寒則盖被。無思
無慮。何憂何喜。不悔不謀。無念無意。此生榮辱。逆旅
而巳。林木棲鳥。亦可為比。來亦不禁。去亦不止。不避
不求。無讚無毀。不厭醜惡。不羨善美。不棲靜室。不遠
閙市。不說人非。不誇已是。不厚尊官。不薄賤稚。親愛
冤讐。大小內外。哀樂得喪。欽侮險易。心無兩覩。坦然
一揆。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起。不畏
鋒刃。焉怕虎兕。隨物稱呼。豈拘名字。眼不就色。聲不
來耳。凡所有相。皆屬妄偽。男女形聲。悉非定體。體相
無心。不染不礙。自在逍遙。物莫能累。妙覺光圓。映徹
[023-0224a]
表裏。包褁六極。無有遐邇。光兮非光。如月在水。取捨
既難。復何比擬。了茲妙用。迥然超彼。或問所宗。此而
巳矣。年九十一坐趺而化。用茶毗法。得舍利千百。大
者如芡實。色皆紺碧。至淳熈中甞一還家。踞上席與
家人語化後事甚悉。時其孫不在。及歸則巳遠去矣。
其弟子有王邦叔者。從平叔九年。不知入道之要。一
日至羅浮觀。平叔問曰。子從我久矣。而不求道何也。
曰非敢然也。自揣愚昧。恐無分耳。平叔曰。噫。道在我
心。人人有之。賢者不加多。愚者不加少。如子言。是自
蔽其明也。可哀也哉。邦叔涕泗交頤。拜不能起。平叔
曰。子姑退而深思之。有所覺急來告我。邦叔辭去。入
室靜思。至夜。平叔往省之。邦叔啟戶出。平叔笑曰。吾
一尋汝便見頭面。汝固有之物尋之不得。何也。遂滅
所執燭而去。邦叔大窘。坐至五更大悟。通體汗流。待
旦呈頌曰。月照長江風浪息。魚龍遁跡水天平。箇中
誰唱真仙子。聲滿虗空萬籟清。平叔覧之問曰。誰唱
誰聽。邦叔再頌曰。莫問誰。莫問誰。一聲高了一聲低。
阿誰唱。阿誰聽。橫竪大千說不盡。先生有意度迷津。
急撞靈臺安寶鏡。鏡明澄靜萬緣空。百萬絲條處處
通。斗轉星移人睡定。覺來紅日正當中。平叔遂出金
丹圖授之。止於羅浮。後三十年坐逝天台志.悟真篇.青華祕文


知歸子曰。世之學仙者往往執幻為真。從空覓有。迷
失真常。歷諸塵劫。首標嚴經呵之切矣。平叔雖志慕
金丹。其所論撰往往契西來大意。於老氏之徒可謂
[023-0224b]
具正知見者。予故表而出之。


汪大紳云。予甞略觀其書。盖在佛老門中能真實
踐履者。然以明眼人觀之。得毋坐在閨閤中做功
課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