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13 册府元龜-宋-王欽若 (master)


[586-1a]
欽定四庫全書
 冊府元龜巻五百八十六 宋 王欽若等 撰
  掌禮部
   奏議第十四
唐長孫無忌為太尉顯慶元年六月與脩禮官等奏曰
伏見祀令以髙祖太武皇帝配五天帝於明堂太宗文
皇帝配五人帝亦在明堂之側座臣等謹尋方冊厯考
前規宗祀明堂必配天帝而伏羲五代本配五郊預入
[586-1b]
明堂自緣從祀今以太宗作配理有未安伏見永徽二
年七月制建明堂追奉太宗已遵嚴配當時髙祖先在
明堂禮司致惑竟未遷祀率意定議遂便著令乃以太
宗文皇帝降配五人帝雖復亦在明堂不得對越天帝
深乖明詔之意又與先典不同謹按孝經云孝莫大於
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昔者周公宗祀文王於明堂以
配上帝伏惟詔意義在於斯今所司殊為失㫖又尋漢
魏晉宋厯代禮儀並無父子同配明堂之義祭法云周
[586-2a]
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鄭𤣥注曰禘郊祖宗
謂祭祀以配食也禘謂祭昊天於圓丘郊謂祭上帝於
南郊祖宗謂祭五帝五神於明堂也尋鄭此注乃以祖
宗合為一祭又以文武共在明堂連在配祀良為謬矣
故王肅駁曰古者祖宗自是不毁之名非配食於明堂
者也審如鄭義則孝經當言祖祀文王於明堂不得言
宗祀矣凡宗者尊也周人旣祖其廟又尊其祀孰謂祖
於明堂者乎鄭引孝經以觧祭法而不曉周公本意殊
[586-2b]
非仲尼之義㫖也又解宗武王云配勾芒之類是謂五
神位在堂下武王降位失君叙矣又按六韜曰武王伐
紂雪深丈餘有五車二馬行無轍迹詣營求謁武王怪
而問焉太公對曰此必五方之神來受事耳遂以其名
召入各以其職命焉亦旣克殷風調雨順豈有生來受
職殁則配之降尊敵卑理不然矣故春秋外傳曰禘郊
宗祖報五者國之典祀也傳言五者故知各是一事非
謂祖宗合祀於明堂也臣謹上考殷周下洎貞觀並無
[586-3a]
一代兩帝同配於明堂唯南齊蕭氏以武明昆季並於
明堂配食事乃不經未足援據又檢武德時令以元皇
帝配於明堂兼配感帝至貞觀初緣情革禮奉祀髙祖
於明堂奉遷世祖專配感帝此卽聖朝故事已有逓遷
之典取法宗廟古之制焉伏惟太祖景皇帝締搆有周
建絶代之丕業啓祚汾晉創厯聖之洪基德邁發生道
符立極又世祖元皇帝潜鱗韜慶屈道事周導濬發之
靈源肇光澤之垂裕稱祖清廟萬代不遷請停配祀以
[586-3b]
符古義伏惟髙祖太武皇帝躬受天命奄有神州創制
改物體元居正為國始祖抑有舊章昔者炎漢髙帝當
塗太祖皆以受命例並配天請遵故實奉祀髙祖於圓
丘以配昊天上帝伏惟太宗文皇帝道格上𤣥功靖下
瀆拯率土之塗炭布大造於生靈請准詔明堂以配上
帝又請依武德故事兼配感帝作主斯乃遠協孝經近
申詔意從之
是年九月又奏曰惟武德初撰衣服今乗輿祀天地服
[586-4a]
大裘冕九旒臣無忌志寧敬宗等謹按郊特牲云周之
始郊日以至被衮以象天戴冕藻十有二旒則天數也
而此二禮俱說周郊衮與大裘事乃有異按月令孟冬
天子始裘明以御寒理非當暑若啓蟄祈糓冬至報天
行事服裘義歸通允至於季夏迎氣龍見而雩炎熾方
隆如何可服謹尋厯代唯服衮章與郊特牲義㫖相協
按周廷輿服志云漢明永平二年詔採周官禮記始制
祀天地服天子備十二章沈約宋書志云魏晉郊天亦
[586-4b]
皆服衮又王智深宋記曰明帝詔云以大冕純玉藻𤣥
衣郊祀天地後魏周齊迄于隋氏勘其禮令祭服悉同
斯則百王通典炎凉無妨復焉祀經事無乖舛今請憲
章故實郊祀天地皆服衮其大喪請停仍改禮令又改
新祀皇帝祭社稷服絺冕四旒三章祭日月服𤣥冕三
旒衣無章謹按令文是四品五品之服此卽三公亞獻
皆服衮衣孤卿助祭服毳及鷩斯典章數同於大夫君
少臣多殊為不可據周禮云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
[586-5a]
冕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衮冕享先公則鷩冕祀四望
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絺冕諸小祀則𤣥冕又云
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之服衮冕以下皆如王之服所
以三禮義宗遂有三釋一云公卿大夫助祭之日所著
之服降王一等又云悉與王同求其折衷俱未通允但
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天子以十有二為節義在法天豈
有四旒三章翻為御服若諸臣助祭冕與王同便是貴
賤無分君臣不别如其降王一等則王著𤣥冕之時臣
[586-5b]
次服爵弁旣屈天子又貶公卿周禮此文久不施用亦
猶祭祀之位立尸侑君親之拜臣子覆巢設硩簇之官
去鼃置蟈氏之職唯施周代事不通行是故漢魏以來
下迄隋代相承舊事唯用衮冕今新禮親祭日月乃服
五品之服臨事施行極不穩便請遵厯代故實諸祭並
用衮冕詔可之
二年七月又奏曰謹按禮記祭法云聖王之制禮也法
施於人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
[586-6a]
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又云堯舜禹湯文武
皆有功烈於人及日月星辰人所瞻仰非此族也不在
祀典唯此帝王合與日月同例嘗加祭享義在報功爰
及隋代並遵斯典漢髙祖祭法無文但以前代迄今多
行秦漢故事始皇無道所以棄之漢祖立法垂裕於後
自隋以下亦在祀例大唐稽古垂化網羅前烈唯此一
祀咸秩未申新禮及令無祭先代帝王之令請聿遵故
實三年一祭以仲春之月祭唐堯於平陽以契配祭虞
[586-6b]
舜於河陽以咎繇配祭夏禹於安邑以伯益配祭殷湯
於偃師以伊尹配祭周文王於酆以太公配祭武王於
鄗以周公召公配祭漢高祖於長陵以蕭何配又准貞
觀二十一年詔以孔子為先聖更以左丘明等二十一
人與顔子俱配尼父於太學並為先師今據永徽令文
改用周公為先聖遂出孔子降為先師顔回丘明並無
從祀謹按禮記云凡學春秋官釋奠於先師鄭𤣥云官
謂詩書禮樂之官也先師者若漢禮有高堂生樂有制
[586-7a]
氏詩有毛公書有伏生可以為之又禮記云始立學釋
奠于先聖鄭注曰若周公孔子也據理為定昭然自别
聖則因天合德師則偏善一經漢魏以來取舍各異顔
回夫子互作先師宣父周公更為先聖求其節文遽有
得失所以貞觀末親降綸言依禮記之明文酌成康之
典記正夫子為先聖加衆儒為先師永垂制於後昆革
徃代之紕繆而今不詳制㫖輒事刋改遂違明詔但成
王幼年周公踐極制禮作樂功比帝王所以禹湯文武
[586-7b]
成王周公為六君子又說明堂孝道乃述周公嚴配此
即姬旦鴻業合同王者祀之儒館實貶其功仲尼生衰
周之末拯文喪之弊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引聖敎於六
經闡儒風於前代故孟軻稱生靈以來一人而已自漢
以降奕葉封侯崇奉其聖迄於今日胡可降兹上哲俯
入先師又且丘明之徒見行其學貶為從祀亦無故事
請改令從詔於義為允其周公仍依别禮配享武王詔
並可之
[586-8a]
隴西郡王博文為司禮太常伯龍朔二年八月司文正
卿蕭嗣業嫡繼母改嫁而卒請申心制有司奏稱據令
繼母改嫁及父為長子並不改官乃下勅曰雖云嫡母
終是繼親據禮緣情須有定制付所司議定奏之博文
等奏議曰緬尋䘮服母名斯定嫡繼慈養皆在其中惟
出母之制時言妻之子明非生已皆則無服是以令著
母嫁之夫又云出妻之子出言其子以别所生嫁則言
母通苞養嫡俱當觧任並合心䘮其不觧者惟有繼母
[586-8b]
之嫁繼為名止據前妻之子嫡於諸孽禮無繼母之文
申令今旣見行嗣業禮申心制然奉勅議定方垂永則
今有不安亦須釐正切以嫡繼慈養皆非所生嫁雖比
岀稍輕於父終為義繼繼母之嫁旣殊慈母嫡義同繼
豈合心喪望請凡非所生父母卒而嫁為父後者無服
非承重者杖朞並不心喪亦同繼母有符情禮無玷舊
章又心喪之制唯施厭降杖朞之服悉不觧官而令文
三年齊衰亦入心喪例杖朞觧官文有妻喪之舛又依
[586-9a]
禮庻子為其母緦麻三月旣是所生母服准例亦合觧
官令文漏而不言於事終須附入旣與嫡母等嫁同不
令條總講議改理之繼其禮及律疏有相關者亦請准
此改正嗣業旣嫡母改醮不合觧官從之
孫茂道為司禮少常伯龍朔二年九月奏稱准令諸臣
九章服君臣冕服章數雖殊飾龍名衮尊卑相亂望請
諸臣九章衣以雲及麟代龍升山為上改名為冕又依
舊令六品七品著綠八品九品著青青深亂紫非卑品
[586-9b]
所服望請依舊六品七品著綠八品九品著碧朝叅之
處並依此制非常朝叅處聽兼服黄從之
劉祥道為司禮太常伯麟德二年上言准禮封壇舊儀
當以奉嘗卿為亞獻昔三代六卿位重故得佐祠爰至
兩漢尚書秩卑亦以九卿行事自魏晉以降事歸臺省
九卿皆為嘗伯屬官今登封大禮不以三公八座行事
而用九卿無乃徇虗言而忘故事也帝從其議乃詔封
祠日以司徒徐王元禮為亞獻祥道為終獻
[586-10a]
李敬貞為羅含府果毅麟徳二年將封泰山敬貞上言
曰淮南子云方諸隂燧大蛤磨拭令熱以向月則水生
以銅盤受之下水數石王充論衡云陽燧取火於日方
諸引水於月相去甚遠而火至水來者氣感之騐也漢
舊儀云八月飲酧車駕夕牲以鑒方諸取水於月陽燧
取火於日周禮考工記云有六齊金錫相半謂之鑒燧
之齊鄭𤣥注云方鑒燧取火於日月之器也准鄭此注
則水火之器皆以金錫為之今司宰有陽燧形如圓鏡
[586-10b]
以取明火隂鑒形如方鏡以取明水比年祠祭皆用陽
燧取火應時得之以隂鑒取水未有得者常用井水代
之請准淮南論衡以方諸取之則禮神之物備矣帝令
奉嘗與敬貞考騐其事敬貞又言周禮金錫相半自是
造鏡之法鄭𤣥錯解以為隂鑒之制又先嘗以八九月
望夜取蛤一尺二寸者依法試之自人定至夜半得水
數斗卽與淮南論衡所說符同奉嘗奏曰封禪祭祀卽
須明水實樽敬貞所陳檢較有故實又稱先經試騐請
[586-11a]
令敬貞取巨蛤便付泰山與所司考騐從之詔曰古今
典制文質不同至於制度皆隨代革唯祭祀天地獨不
改章斯乃自處於厚奉天以薄又今封禪卽用玉牒金
繩器物之間復有瓦樽越席一時行禮文質頓乖駁而
不備深為未當其封祀降壇所設上帝后土位先設藁
秸瓦瓶瓢杯等並宜改用茵褥罍爵每事從文其諸郊
祀亦宜准此
程𤣥素為殿中侍御史總章元年高麗平將有事於南
[586-11b]
郊前一夕帝備法駕舉於太壇東北隅之壝外奉嘗旣
頒儀注時𤣥素監察事謂奉嘗卿裴明禮博士陸遵楷
曰准儀注祭之日皇帝就次未升壇先引太尉奠玉升
自午階禮以别同異辯嫌疑為太尉人臣之責皇帝在
次而先升午階可改也乃詣齋宫上奏曰臣伏見儀注
皇帝升壇及䧏並繇午階初引太尉奠玉亦從南陛臣
不敢廣陳典故以煩聖覽必謂君王不可與臣下同階
太尉奠玉請從卯階依西獻禮則登降有數君臣道存
[586-12a]
從之夜漏五刻下奉嘗明禮又報奏帝不許曰我不讀
書此誰之過也
史璨為太常博士上元三年十月有司祫享于太廟璨
奏議曰按禮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公羊傳云五年而
再殷祭兩文雖互其義畧同禮記正義引鄭𤣥祫禘志
云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薨文公二年八月丁卯
大享於太廟公羊傳云大享者何祫也是三年喪畢新
君二年當祫明年春禘於羣廟僖公宣公八年皆有禘
[586-12b]
則後禘去前禘五年以此定之則新君二年祫三年禘
又昭公十一年齊歸薨至十三年喪畢當祫為平丘之
㑹冬公如晉至十四年祫十五年禘傳云有事于武官
是也至十八年祫二十年禘二十三年祫二十五年禘
昭公二十五年有事于襄公是也如上所云則禘後隔
三年而祫已後隔二年而禘此則雅合禮經不違傳義
自禘祫之祭依璨議定
賈大隱為太常博士儀鳳二年太嘗以仲春告祥瑞於
[586-13a]
太廟高宗令禮官徵求故實大隱對曰古者祭以首時
薦用仲月近代相承元日奏祥瑞二月告于廟蓋緣告
必有薦便於禮也又簡貞觀以來勅令無文禮司因循
不知所起高宗令依舊行焉
蘇知機為太常博士是年上言曰去龍朔二年司禮少
嘗伯孫茂道奏請諸臣九章服與乗輿冕服章數雖殊
飾龍名衮尊卑相亂望請諸臣九章衣以雲及麟代龍
升山為上仍正冕名當時竟未施行今請制大明十二
[586-13b]
章乗輿服之如日月星辰龍或山火麟鳳𤣥龜雲水等
象鸞冕八章三公服之毳冕六章三品服之黼冕四章
五品服之詔下有司詳議崇文舘學士校書郎楊烱奏
議曰古者太昊庖犧氏仰以觀象俯以察法造書契而
文籍生焉次有黄帝軒轅氏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垂衣
裳而天下理其後數遷五德君非一姓體國經野建邦
設都文質所以再而復正朔所以三而改夫改正朔者
謂夏后氏建寅殷人建丑周人建子至於以日繫月以
[586-14a]
時繫年此則三王相襲之道也夫易服色者謂夏后氏
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至於山龍華蟲宗彛藻火粉
米黼黻此又百代可知之道也謹按虞書曰予欲觀古
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㑹宗彛藻火粉米黼黻
絺繡繇此言之則其所從來者尚矣夫日月星辰者光
明炤下土也山者布散雲雨象聖王澤霑下人也龍者
變化無方象聖王應機布敎也華蟲者雉也身被五采
象聖王體兼文明也宗彛者虎蜼也以剛猛制物象聖
[586-14b]
王神武定亂也藻者逐水上下象聖王隨世代之應也
火者陶冶烹飪象聖王至德日新也粉米者人恃以生
象聖王物之所頼也黼者能斷割象聖王臨事能决也
黻者兩已相背象君臣可否相濟也及有周氏乃以日
月星辰為旌旗之飾又登龍於山登火於宗彛於是乎
製衮冕以祀先王九章者法陽數也以龍為首章衮者
卷也龍德神異應變潛見表聖王深沈逺制卷舒神化
也又制鷩冕以祭先公鷩者雉也有耿介之志表公賢
[586-15a]
才能守耿介之節也又制毳冕以祭四望四望者岳瀆
之神也虎蜼山林所生明其象也制絺冕以祭社稷社
稷者土榖之神也粉米繇是而成象其功也又制𤣥冕
以祭羣小祀也百神異形難可遍擬但取黻之相背異
名也夫以周公之才美也故化定制禮功成作樂夫以
孔宣之將聖也故行夏之時服周之冕先王之法服乃
此之自出矣天下之能事又於是乎異矣今表狀請奏
大明冕十二章乗輿服之者謹按日月星辰者已施於
[586-15b]
旌旗矣龍山火米者又不喻於古矣而云麟鳳有四靈
之名𤣥龜有負圖之應雲有紀官之號水有盛德之祥
此盖别表休徵終是無踰比象然則皇王受命天地興
符仰觀則璧合珠連俯察則銀黄玉紫曁南宫之粉壁
不足寫其形狀罄東觀之鉛黄無以紀其名實固不可
畢陳於法服也雲也者龍從之氣也水也者藻之自生
也又不假别為章目也此蓋不經之甚也又鸞冕八章
三公服之鸞者天子之瑞也非三公之德也鷹鸇鷙鳥
[586-16a]
也適可以辯祥刑之職也熊羆猛獸也適可以旌武臣
之力也又稱藻為水草無所法象引張衡賦云蔕倒茄
於藻井披紅葩之狎獵謂為蓮花取其文彩者夫茄者
蓮莖若以蓮代藻變古從今旣不知草木之名亦未達
文章之制此又不經之甚也又毳冕六章三品服之者
按此王者祀四望之服名也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
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衮名豈惟顛倒衣裳抑亦自相矛
楯此又不經之甚也又黼冕四章五品服之考之於古
[586-16b]
則無其名騐之於今則無章首此又不經之甚也若夫
禮惟從俗則命為制令為詔秦皇之故事猶可以適於
今也夫義取隨時則出稱警入稱蹕乃漢國舊儀猶可
以行於代矣亦何取於變周公之軌物改宣尼之法度
者哉繇是竟寢知機所請
韋萬石為太常少卿儀鳳三年奏曰明堂大享帝准古
禮鄭𤣥義祀五天帝王肅義祀五行帝貞觀禮依鄭𤣥
義祀五帝顯慶以來新脩禮昊天上帝奉乾封二年勅
[586-17a]
祀五天帝又奉制并祀昊天上帝者伏奉上元三年三
月勅五禮行用已久並依貞觀年禮定又奉去年勅顯
慶已來新脩禮多有事不師古其禮並依周禮行事者
今用樂須定所祀之神未審定依何禮臣以去年十二
月錄奏至今未奉進止所以樂章不足上令廣召學者
更參議
元萬頃為鳳閣舍人則天垂拱元年七月有司議圓丘
方丘及南郊明堂嚴配之禮成均助敎孔𤣥義奏議曰
[586-17b]
謹按孝經云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旣言莫
大於配天明祀尊大之天昊天是也物之大者莫大於
天推父比天與之相配行孝之大莫過於此以明尊嚴
之極也又易云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
考鄭注上帝天帝也故知昊天之祭合祖考並配請奉
太宗文武聖皇帝高宗天皇大帝配昊天上帝於圓丘
義符孝經周易之文也神堯皇帝肇基王業應天順人
請配感帝於南郊義符大傳之文也又按祭法云祖文
[586-18a]
王而宗武王祖始也宗尊也所以名祭為尊始者明一
祭之中有此二義又孝經云宗祀文王於明堂文王言
祖而云宗也亦是通武王之義故知明堂之祭配以祖
考請奉文武聖皇帝高宗天皇大帝配祭於明堂義符
周易及祭法之文也太子右諭德沈伯儀議曰謹按禮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禘黄帝
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
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鄭𤣥注云祖宗謂
[586-18b]
祭祀以配食也禘謂祭昊天於圓丘祭上帝於南郊曰
郊祭五帝五神於明堂曰祖宗伏尋嚴配之人於此最
為詳備虞夏則郊嚳殷人則捨契郊冥去取旣差前後
乖次得禮之序莫尚於周禘嚳郊稷不聞於二王明堂
宗祀始兼於兩配咸以文王武王父子殊别文王為父
上主五帝武王對父下配五神孝經云嚴父莫大於配
天則周公其人也若周公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不言嚴武王以配天則武王雖在明堂理未齊於昭配
[586-19a]
稱天宗祀義獨主於尊嚴雖同兩祭終為一主故孝經
緯曰后稷為天地主文王為五帝宗也必若一神兩祭
千祠萬獻蘋蘩禮虧於數此則神無二主之道禮崇一
配之義切尋貞觀永徽共遵專配顯慶之後始創兼尊
必順古而行實謂從周為美髙祖神堯皇帝請配圓丘
方丘太宗文武聖皇帝請配南郊北郊高宗天皇大帝
德邁九皇功開萬㝢制禮作樂告禪昇中率土共休普
天同頼雖莫大之孝理當總配五天萬頃與鳳閣舍人
[586-19b]
范履氷等議曰伏惟高祖神堯皇帝鑿乾構象闢土開
基太宗文武聖皇帝紹統披元脩機闡極高宗天皇大
帝𢎞祖宗之大業廓文武之宏規三聖重光千年接旦
神功叡德罄南面而難稱盛烈鴻猷超古今而莫擬豈
徒錙銖堯舜糠粃殷周而已哉謹按見行禮昊天上帝
等五祠所咸奉高祖神堯皇帝太宗文武聖皇帝兼配
今議者引祭法周易孝經之文雖近稽古之詞殊失因
心之㫖但子之事父臣之事君孝以承志忠而順美竊
[586-20a]
惟兼配之禮待禀先聖之懐爰取訓於通規遂申情於
大孝詩云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易曰殷薦之上帝以
配祖考敬尋厥㫖本合斯義今若遠摭遺文近乖成典
拘常不變守滯莫通便是臣黜於君遽易郊丘之位下
非於上靡遵弓劒之心豈所以申太后哀感之誠循皇
帝孝思之德慎終追遠良謂非宜嚴父配天寧當若是
伏據見禮高祖神堯太宗文武聖皇帝今旣先配五祀
理當依舊先改高宗天皇大帝齊尊耀魄等䆳含樞潤
[586-20b]
三葉之宏規開萬代之鴻業重規疊矩在功烈而無差
享地郊天豈祠祝之有别請奉高宗天皇大帝歴配五
祠制從萬頃議
韋叔夏為春官郎中天授二年十月奏言謹按禮明堂
大享唯禮五方五帝故月令季秋令云是月也大享帝
則曲禮所云大享不問卜鄭𤣥注云謂徧祭五帝於明
堂莫適卜是也又按祭法云祖文王而宗武王鄭𤣥注
云祭五帝五神於明堂曰祖宗故孝經云宗祀文王於
[586-21a]
明堂以配上帝據此文明堂正禮唯五帝配以宗祖及
五帝五官神等自外餘神並不合預伏唯陛下追遠情
深崇禮志切故於明堂享祀加昊天上帝皇地祇重之
以先后配享此乃補前王之闕典𢎞嚴配之䖍誠徃以
神都郊壇未建乃於明堂之下廣祭衆神蓋議出權時
非不刋之典也謹按禮經其内官中官等五岳四瀆諸
神並合從祀於二至明堂總奠事乃不經然則宗祀配
天雜與小神同薦於尊嚴之道理有不安望請每歲元
[586-21b]
日唯祀天地大神配以帝后其五岳以下請依禮於冬
夏二至從方丘圓丘庶不煩黷從之
王方慶為鸞臺侍郎萬歲通天二年七月清邊道大總
管建安王攸宜平契丹凱旋詣闕獻俘内史王其善以
為軍将入城例有軍樂今旣屬孝明皇帝忌月請備而
不奏方慶奏曰臣謹按經但有忌日而無忌月晉穆帝
納后用九月九月是康帝忌月于時疑下太常禮官荀
納議稱禮只有忌日無忌月語若有忌月合有忌歲益
[586-22a]
無理據當時從納所議軍樂是軍容與常樂不等臣謂
振作於事無嫌從之聖歴元年方慶又奏議曰唯今朞
喪大功未塟並不得預朝賀仍終喪不預宴㑹比來朝
官不遵禮法身有哀慘陪預朝㑹手舞足蹈公違憲章
名敎旣虧實㸃皇化伏望申明令式更令禁斷從之
 
 
 
[586-22b]
 
 
 
 
 
 
 
 冊府元龜卷五百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