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13 册府元龜-宋-王欽若 (master)


[124-1a]
欽定四庫全書
 册府元龜卷一百二十四 宋 王欽若等 撰
  帝王部
    講武  修武備
   講武
夫武者所以威四夷而遏亂略者也古者戎馬車徒素
具因蒐狩以習之皆於農隙以講武焉故周禮有振旅
茇舍治兵大閱之制教坐作進退疾徐䟽數之節是知
[124-1b]
雖有文德必有武備傳曰三時務農一時講武故征則
有威守則有財夫子曰教民七年可以即戎矣又曰以
不教民戰是謂棄之蓋慮墮軍實而輕人命也乃知士
不素習以其將與敵非虛語也漢儀立秋之日始揚威
武魏晉而下厯代因之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
下雖平忘戰必危斯國之大事其可忽諸
周武王講武類禡作桓之詩桓志武也
宣王時能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復文武之境土修車馬
[124-2a]
備器械復㑹諸侯於東都因田獵而選車徒焉東都王/城也
詩人賦車攻以美之
後漢靈帝中平五年十月甲子帝自稱無上將軍耀兵
於平樂平樂觀在/雒陽城西是時天下滋亂望氣者以為京師當
有大兵兩宫流血大將軍司馬許凉假司馬伍巖説何
進曰太公六韜有天子將兵士可以威厭四方進以為
然入言之於帝於是乃詔進大發四方兵講武於平樂
觀下起大壇上建十二重五采華蓋髙十丈壇東北為
[124-2b]
小壇復建九重華蓋髙九丈列歩兵騎士數萬人結營
為陳天子親出臨軍駐大華蓋下進駐小華蓋下禮畢
帝躬擐甲介焉稱無上將軍行陣三匝而還
魏太祖建安二十一年既為魏王有司奏古四時講武
皆於農隙漢承秦制三時不講唯十月都試車馬幸長
安水南門㑹五營士為八陳進退名曰乘之今兵戈未偃
士民素習自今以後無四時講武但以立秋擇吉日大
朝車騎號曰治兵上合禮名下承漢制奏可是冬治兵
[124-3a]
魏王親執金鼔以令進退
文帝初嗣魏王延康元年六月辛亥立秋閲兵於東郊
公卿相儀王御華蓋親令金鼔之節
明帝太和元年三月丙寅治兵於東郊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一月丁酉臨宣武觀大閲諸軍甲
辰乃罷
十年十一月庚午臨宣武觀大閱諸軍
咸寧元年十一月癸亥大閱於宣武觀至於己巳
[124-3b]
三年十一月丙戌臨宣武觀大閱至於壬辰
太康四年十二月庚午大閱於宣武觀
六年十二月甲午大閲於宣武觀旬日而罷自泰始以
來帝皆自臨宣武觀大閱衆軍然不自令進退也自惠
帝以後禮遂廢
元帝太興四年詔左右衛及諸營教習依大習例作鴈
羽仗
成帝咸和元年十一月壬子大閱於南郊詔内外諸軍
[124-4a]
戲兵於南郊之塲故其地因名鬬塲自後藩鎮相庾諸
方伯徃徃閲習然朝廷無事焉
後魏道武登國六年七月壬午講武於牛川八年七月
庚寅臨幸新壇講武
天興二年七月辛酉大閲於鹿苑饗賜各有差
五年六月治兵於東郊將西討姚興
六年五月大簡輿徒將畧江淮平荆揚之亂天賜三年
四月庚申幸豺山宫占授著作郎王宜弟造兵法孤虛
[124-4b]
立成圖三百六十
明元永興二年五月北伐蠕蠕還幸參合陂七月丁巳
立馬射臺於陂西仍講武教戰
三年十一月丁未大閲於東郊
四年閏六月丙辰大閲於東郊
五年正月己巳大閲畿内男子十二以上悉集
庚寅大閲於東郊部署將帥以山陽侯奚斤為前軍衆
三萬陽平王熈等十二將各一萬騎帝臨白登躬自較
[124-5a]
覽焉
太武始光元年九月大簡輿徒治兵於東郊分諸軍五
萬騎將北討蠕蠕
二年十月治兵於西郊
三年七月幸雲中舊宫至和兠山七月築馬射臺於長
川帝親登臺觀走馬王公諸國君長馳射中者賜金帛
繒絮各有差
四年四月治兵講武將西討赫連昌
[124-5b]
七月伐赫連昌築壇於柞嶺戯馬射賜射中者金繒帛
絮有差
神䴥二年四月治兵於南郊
延和元年五月大簡輿徒於南郊將討馮文通
大延元年五月丁丑治兵於西郊
太平真君四年六月癸巳大閲於西郊
九年九月乙酉練兵於西郊將討蠕蠕
十一年八月癸未練兵於西郊
[124-6a]
文成興安二年七月築馬射臺於南郊
九月壬子閲武於南郊
大安四年七月壬子詔曰朕毎歲以秋月閒日命羣官
講武平壤所幸之處必立宫壇糜費之功勞損非一宜
仍舊貫何必改作也
和平三年十二月乙夘制戰陣之法十有餘條因大儺
耀兵以示威武更為制令歩兵陣於南騎士陣於北各
擊鐘鼔以為節度其歩兵所衣青赤黄黒别為部隊楯
[124-6b]
矟矛㦸相次周廻轉易以相赴就有飛龍騰蛇之變為
函箱魚鱗四門之陳凡十餘法跽起前却莫不應節陣
畢南北二軍皆鳴鼔角衆盡大譟各令騎將六千人去來
挑戰歩兵更進退以相拒撃南敗北㨗以為盛觀自後
踵以為常
孝文延興四年八月戊申大閲於南郊
五年十月太上皇帝大閲於北郊
太和五年二月幸中山己酉講武於唐水之陽
[124-7a]
三月幸肆州癸亥講武於雲水之陽所經考察守宰加
以黜陟
九月庚午閲武於南郊
十六年八月癸酉詔曰夫文武之道自古並行威福之
施必出相藉故三五至仁尚有征伐之事夏殷明叡未
捨兵甲之行然則天下雖平忘戰者殆不教民戰是謂
棄之是以周立司馬之官漢署將軍之職皆所以輔文
强武威肅四方者矣國家雖崇文以懷九服修武以寧
[124-7b]
八荒然於習武之方猶為未盡今則訓文有典教武闕
然將於馬射之前先行講武之式可勅有司豫修場壇
其列陣之儀五戎之數别俟後勅
十七年六月丁巳講武
十八年八月幸隂山閲武臺臨觀講武
十九年正月南伐壬午講武於汝水之西大賚六軍
二十年九月戊辰閲武於小平津
二十二年八月講武於華林園
[124-8a]
宣武景明三年九月幸鄴戊寅閲武於鄴南
後周太祖為西魏柱國大將軍以大統九年十月大閲
於櫟陽
十年冬十月大閲於白水
十一年十月大閲於白水遂西狩岐陽
明帝武成元年三月癸未陳六軍帝親擐甲胄迎太白
於東方
武帝保定二年十月壬戌講武於少陵原
[124-8b]
天和二年十月丁亥親率六軍講武於城南京邑觀者
輿馬彌漫數十里諸藩使咸在焉
六年十月壬寅親率六軍講武於城南
建德元年十一月丙午親率六軍講武於城南
二年十一月辛巳親率六軍講武城東集諸軍都督
以上五十人於道㑹苑大射帝親臨射宫大備軍容
三年六月丁未集諸軍將教以戰陣之法
十一月行幸同州己巳大閲於城東
[124-9a]
十二月癸夘集諸軍講武於臨臯澤
宣帝以宣政元年六月即位十一月己亥講武於道㑹
苑帝親擐甲冑
隋文帝開皇二年十二月辛未講武於後園
煬帝大業五年四月癸亥出臨津闗渡黄河至西平陳
兵講武
唐髙祖武德元年十月詔曰安人静俗文教為先禁暴
懲㓙武畧斯重比以䘮亂日久黎庶凋殘是用務本勸
[124-9b]
農冀在豐贍而人蠧未盡冦盗尚繁欲暢兵威須加練
習今農收已畢殺氣方嚴宜順天時申曜威武可依别
勑大集諸軍朕將躬自循撫親臨較閲
五年十一月丙申幸宜州簡閲將士
八年十一月幸宜州庚子講武於同官縣
九年三月幸昆明池辛夘觀習水戰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即位九月丁未引諸衛驍兵統
將等習射於顯德殿庭謂將軍已下曰自古突厥與中
[124-10a]
國更有盛衰若軒轅善用兵即能北逐獯鬻周宣驅駕
方召亦能制勝太原下至漢晉之君洎於隋代不使兵
士素習干戈突厥來侵莫能抗禦致遣中國生民塗炭
於冦手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築苑造諸經費農民恣令
逸樂兵士唯習弓馬若無賊來我則為汝博士教汝弓
射庶使汝等武藝優長若有賊來我即為汝將帥領汝
鬬戰亦望使汝前無横敵於是毎日引數百人於殿前
教射帝親自臨試毎坐或至午時射中者隨賞弓刀布
[124-10b]
帛絲綿特加其上考
貞觀八年十二月乙夘太宗從髙祖閲武於城北
髙宗顯慶五年三月己酉講武於并州城西帝御龍飛
閣引羣臣臨觀之左衛大將軍張延師為左軍左右及
驍武六衛左羽林騎士屬焉左武侯大將軍梁建方為
右軍領武侯六衞右羽林騎士屬焉一鼔而誓衆再鼔
而整列三鼓而交前左為曲直圓鋭之陣右為方鋭直
圓之陣三挑而五變歩退而騎進五合而各復其位許
[124-11a]
敬宗奏曰延師整而堅建方敢而鋭皆良將也李勣曰
甲胄精新將士齊力觀之者猶震恐况當其事乎帝曰
講閲者安不忘危之道也梁朝衣冠甚盛人物亦多侯
景以數千渡江一朝瓦解武不可黷兵不可棄此之謂

麟德二年四月丙寅講武於邙山之陽帝御城北門樓
以觀之
𤣥宗先天二年十月癸亥親講武於驪山之下徵兵二
[124-11b]
十萬旌旗連亘五十餘里戈鋋金甲照曜天地列大陣
於長川坐作進退以金鼓之聲節之三軍出入號令如
一帝親擐戎服持沉香大鎗立於陣前威振宇宙長安
士庶奔走縱觀填塞道路兵部尚書郭元振以虧失軍
容坐於纛下將斬之宰相劉幽求張説跪於馬前諫曰
元振翊戴上皇有大功於國雖犯軍令不可加刑伏願
寛宥以從人望帝乃捨之配流新州給事中知禮儀事
唐紹以草軍儀有失坐於纛下斬之禮畢乃下制曰傳
[124-12a]
不云乎兵之設久矣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聖人以興
亂人以廢皆兵之繇也故文事必有武備曜德在於觀
兵所以外清蠻貊内輯華夏其經濟之致歟自有隋失
道三靈改卜我唐受命百姓與能四罪而天下服一戎
而天下定航海梯山罔不率俾休牛歸馬永不復用德
貸羣物刑清百年然而制軍為旅先王分職在祀與戎
前史垂訓則未學也孰可棄之徃以韋氏搆逆兇魁作
禍則我之宗祀危如綴旒故斬長蛇截封豨戮梟獍掃
[124-12b]
欃槍使武之不修則兆人何乂朕以薄德皆奉聖謨濟
邦家之多難畏君父之嚴㫖自撫兹億兆若臨淵谷雖
重譯雲歸和親日至遂五兵之不教慮七德之未康今
蓋𤣥冬戒時農事爰隙驪山之下鴻門在望横層阜以
南屬耿長川而北流嚴霜初隕疾風始至以時而命羣
師得地以講武功料其勝負詳其進退以振國威用蒐
軍實故披堅執鋭干戈有容練卒陳師金鼔有節上應
於天也下順於人也三光之靈可接五行之德斯用將
[124-13a]
孫呉不遠頗牧同時非熊所期怒蛙知勸布三令調九
章且閲宣場之儀若觀莘墟之禮情兼慰賞義𢎞寵錫
惟此畿甸比經水旱總集士馬頗有煩勞中念元元更
資勤恤其講武使各賜物一百段將軍各八十段中郎
將各六十段郎將及左右軍長史各四十段折衝果毅
各三十段押官六品以下各二十段新豐百姓宜免來
年地税置頓使賜物一百段縁頓踏踐麥苗給米酬直
時帝既怒唐紹左右猶望寛之㑹有金吾衞將軍李邈/遽詣宣勅遂命斬之時人皆痛惜紹而深咎於邈等尋
[124-13b]
有制罷邈官以/是遂廢終身
肅宗至德二年八月帝在鳳翔癸巳六軍大閲帝御府
城樓觀軍陣之容
三年正月庚寅於㑹元殿陳兵大閲帝御棲鸞閣觀之
代宗寶應元年九月壬寅大閲兵馬於鳴鳳門街
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十月癸未御興教門觀兵自卯至
午隊伍方絶
晉髙祖天福二年十月勅習戰講武歴代通規選士練
[124-14a]
兵由來舊制宜以每年農隙時講武仍准令式處分
六年十二月帝習射於後苑諸軍都督指揮使已上悉
預焉
少帝開運二年二月帝次滑州丙子大閲諸軍於戚城
帝親臨之
   修武備
周官大司馬之職制軍詰禁以紏邦國仲尼曰有文事
者必有武備蓋五材並用孰能去兵天下雖寧不可忘
[124-14b]
戰自大道之隠爭心孔熾必頼兵力以寧禍亂期以庇
民而靖國保世而永命者也漢氏而下莫不内嚴師兵
之營衞外固溝池之垣翰簡閲以供時使屯戍以防外
虞益繕戎器增治戰具申之命令優其募格誕揚武烈
以貞師律稽古前訓以成善志固足以壯中權而威不
軌震天聲而讋殊俗者矣傳所謂備豫不虞古之善教
者也其可忽諸
漢髙祖二年令諸侯子在闗中者皆集櫟陽為衞天下
[124-15a]
既定又踵秦置材官於郡國京師有南北軍之屯
六年十月令天下縣邑城縣之與邑/皆令築城
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期門羽林平帝元始中/更名虎賁郎
太初元年初置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騎以天有羽林之
星故取名焉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教以五
兵號曰羽林孤兒
二年五月藉吏民馬補車騎馬平百粤内増七校中壘/屯騎
歩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凡/八校尉胡騎不嘗置故此言七也外有樓舩歲時講肄
[124-15b]
修武備云
後漢光武中興海内人民可得而數裁十二三蕭條靡
有孑遺鄣塞破壞亭燧絶滅建武二十一年始遣中郎
將馬援謁者分築𤇺候保壁稍興立郡縣十餘萬户或
空置太守令長招還流民帝笑曰今邊無人而設長吏
治之難如春秋素王矣乃建立三營屯田殖穀弛刑讁
徒以充實之也
安帝建光元年初置漁陽營兵伏侯古今注曰/置營兵千人也
[124-16a]
靈帝中平元年張角反詔公卿出馬弩
五年初置西園八校尉小黄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
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馬芳為助軍右校尉諌議大夫夏牟為左
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凡八/人謂之西園軍皆統於碩
魏太祖初為曹公以漢建安十三年正月還鄴作𤣥武
池以肄舟師
十四年曹公至譙作舟治水軍
文帝黄初中詔曰昔軒轅建四面之號周武稱予有亂
[124-16b]
臣十人斯蓋先聖所以體國君民亮成天工多賢為貴
也今内有公卿以鎮京師外設牧伯以監四方至於元
戎出征則軍中宜有柱石之賢帥輜重所在又宜有鎮
守之重臣然後車駕可以周行天下無内外之慮吾今
當征賊欲守之積年其以尚書令潁郷侯陳羣為鎮軍
大將軍尚書僕射西鄉侯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若吾
臨江授諸將方略則撫軍當留許昌督後諸軍録後臺
文書事鎮軍隨車駕當董督衆軍錄行尚書事皆假節
[124-17a]
鼔吹給中軍兵騎六百人吾欲去江數里築宫室往來
其中見賊可擊之形便出竒兵擊之若或未可則當舒
六軍以遊獵饗賜軍士
明帝景初元年詔青兖幽冀四州大作海船
晉惠帝元康五年十二月丙戌新作武庫大調兵器
後魏道武天興元年二月更選屯衞
五年正月帝聞姚興冦邉庚寅大簡輿徒詔并州諸軍
積穀於平陽之乾壁
[124-17b]
天賜元年五月置山東諸治發州郡徒謫造兵甲
明元永興五年春正月己巳大閲畿内男子十二以上
悉集
大武神䴥三年帝聞宋將冦邉乃詔冀定相三州造三
千艘簡幽州已南戍兵集於河以備之
延和元年五月車駕將討馮文通七月庚申遣安東將
軍奚斤發幽州民及密雲丁零萬餘人運攻具出南道
太平真君六年八月詔發天下兵三取一各當戒嚴以
[124-18a]
須後命
九年九月乙酉練兵於郊
孝文承明元年六月甲子詔中外戒嚴分京師見兵為
三等第一軍出遣第二兵二等兵亦如之
太和元年十月宋葭蘆戍主楊文度遣弟鼠據仇池詔
皮喜討平之又詔喜等曰卿受命專征命薄伐邉冦軍
威所及即皆平蕩仇池國之要蕃防守尤須完實從前
以來駱谷置鎮是以奸賊息闚𨵦之心邉城無危敗之
[124-18b]
禍近繇徙就建安致有徃年之役卿等表求築城豈不
更勞兵將孰若因今兵勢即令就之一勞永逸事不再
舉也今更給軍糧一月速於駱谷築城使四月盡必成
就訖若不時營築及築之不成成而不固以軍法從事
十九年八月乙巳詔選天下武勇之士五萬人為羽林
虎賁以充宿衞
十月詔徐兖光南青荆雒六州嚴纂戍備應須赴集
二十年十月戊戌以代遷之士皆為羽林虎賁
[124-19a]
宣武景明元年十月詔壽春置兵四萬人
四年六月發冀定瀛湘并濟六州二萬人馬千匹增配
壽春
永平二年二月詔曰比軍役頻興仗多毀敗在庫戎器
見有無㡬安不忘危古人所戒五兵之器事須充積經
造既殷非衆莫舉今可量造四萬人雜仗
延昌二年五月壽春大水遣平東將軍奚康生等歩騎
數千赴之
[124-19b]
三年十二月出師伐蜀詔中䕶軍元遥為征南將軍東
道都督鎮遏梁楚
孝莊建義元年六月詔直寢紀業持節募新免收戸有
投名効力者授九品官
永安三年爾朱世隆等攻京邑詔諸舊代人赴華林園
帝將親簡敘以撫軍金紫光禄大夫髙乾邕侍中為河
北大使招集驍勇是年五月詔募士征葛榮
前廢帝普㤗元年三月己卯詔右衞將軍賀拔勝并尚
[124-20a]
書一人募伎作及雜户從征者正入出身皆授實官有
私馬者優一大階
後周武帝天和元年七月築武功郿斜谷武都留谷津
坑諸城以置軍人
建德三年十二月詔荆襄安延夏五州總管内有能率
募衆軍者授官各有差
四年初置營軍器監
隋文帝濳有吞陳之志轉朔州總管吐萬緖為徐州總
[124-20b]
管令修戰具
唐髙祖武德二年七月壬申詔曰天生五材司牧資其
器用武有七德撥亂所以定功故黄帝垂衣尚有阪泉
之戰放勲光宅猶稱丹浦之師禁暴安人率繇兹道創
業垂統莫此為先是以周置六軍毎習蒐狩漢增八校
畢選驍雄故能化行九有威震百蠻姦宄不萌䖍劉息
志自季葉凌替軍政湮亡卒列不修旌旗雜伍符籍之
内空有調發之名逗撓之間竟無討襲之用遂使戎狄
[124-21a]
放命盗賊交侵戰爭多虞黔黎殄䘮朕受天明命撫育
萬方爰自義師克成帝業至如超乘之士莫匪百金彀
騎之才豈唯七萃今雖關塞寧謐荒裔肅清伊雒猶蕪
江湖尚梗役車未息戎馬載馳武備之方尤宜精練所
以各因部校序其統屬改授鉦鼓創造徽章取象天官
定其名號庶使前茅後勁類别區分玊帳絳宫刑德允
備蹈兹湯火譬彼椒蘭大定戎衣止戈斯在於是置十
二軍分關内諸府以𨽻焉萬年道為叅旗軍長安道為
[124-21b]
鼓旗軍富平道為𤣥戈軍醴泉道為井鉞軍同州道為
羽林軍華州道為騎官軍寧州道為折威軍岐州道為
平道軍幽州道為招搖軍麟州道為苑㳺軍涇州道為
天紀軍宜州道為天節軍時帝以天下未定實資武力
將舉關中之衆以臨四方故興此制也毎軍一人副一
人取威名素重者為之督以耕戰之務自是士馬精强
無敵於天下矣
髙宗儀鳳三年正月遣左金吾衞將軍曹懷舜金吾將
[124-22a]
軍李知十分徃河南北道以募猛士
𤣥宗先天元年正月睿宗詔曰徃者皇運伊始戎政肇
修兩置軍旅初分府衞計户充兵纔足用事遂使二十
一入募六十一出軍既憚劬勞咸規避匿不有整革將
何置理其天下衞士取年二十五以上者充十五年即
放出頻經征鎮者十年放出自今已後羽林飛騎並於
衛中簡補又勅河北諸州加團練兵令州刺史押當
開元二年八月辛巳上以河隴之故命有司大募壯勇
[124-22b]
士從軍既募引見置酒於朝堂享之詔曰朕光宅四海
撫御百蠻屬疆埸未寧軍國多費毎欲指揮方略親率
軍師故召募爾等擬從朕行知爾等材力冠羣藝能㧞
萃但以不教人戰豈知金鼔之聲授以兵律方辯干戈
之勢所以且遣薛訥等於隴右防禦使令教習爾等既
練韜鈐須明隊伍使投石拔劍以勵威鋒裹糧坐甲待
清逋冦若能因機立效遇敵邀勲酧以官榮必超格例
然後陪朕輿駕從戎塞垣俾爾先驅敬聽後命今宴勞
[124-23a]
爾等并賜錢三千貫可節級領取即宜好去十月薛訥
克吐蕃帝遂停親征詔曰比來縁邉鎮軍毎年更代兵
不識將將不識兵豈有縁路疲人蓋是以卒與敵其以
西北軍鎮宜加兵數先以側近兵人充並精加簡擇其
有勞考等色所司具以條例奏聞戰兵别簡為隊伍專
令教練不得輙有使役仍令兵部侍郎裴璀太常少卿
姜晦徃軍州計㑹便簡支配有見集後軍兵宜令兵部
侍即韋抗紫㣲舍人主珽即簡擇以聞
[124-23b]
八年八月詔曰國家偃武教修文德百年於兹矣自運
屬清平人忘爭戰爼豆之事嘗聞之矣軍戎之禮我所
未暇且五材並用誰能去兵四方雖安不可忘戰故周
禮以軍禁紏邦國以蒐狩習戎旅不教人戰是謂棄之
宜差使於兩京及諸州且揀取十萬人務求灼然驍勇
不須限以蕃漢皆放蕃役差科唯令圍伍教練辨其旗
物簡其車徒習攻取進退之方陳威儀貴賤之等俾夫
少長有禮疾徐有節將以伐叛懷服將以保大定功叶
[124-24a]
於師貞以𢎞武備應須集期及有蠲免所司明為條制
别作優異法奏聞仍勑幽州刺史邵寵於幽易兩州選
二萬灼然驍勇者充幽州經略軍健兒不得雜使租庸
資課並放免
十一年四月勑曰王者之師有征無戰將以懷柔服叛
非欲黷武窮兵犯令凌政則杜之賊賢害人則伐之維
其封疆辨其旗物此皆夏官之政也咨爾兵部尚書同
中書門下三品朔方軍節度大使上柱國中山郡開國
[124-24b]
公王晙寅亮天地弼予一人頻總元戎克清河朔師徒
効力武威遠振遺甿懷仁以思順殊類望聲而欵服勲
載王室朕甚嘉焉蓋六月出車周美仲甫古訓是式俾
修我戎宜以來月廵朔方兼徃河西隴右河東河北等
諸軍檢校兵馬㸃閲器械各與所管節度處置務令得
所備預之道其在兹乎
十一月詔曰同華兩州精兵所出地資輦轂不合外支
自今已後更不得取同華人充兵防又勑宜於京兆蒲
[124-25a]
同岐華等州府兵内及白丁中簡一十二萬人名為長
從宿衞准五尺八例一年兩蕃州縣不得更議雜驅使
仍令尚書左丞蕭嵩與本州官長同揀擇以聞
二十五年五月癸未詔曰自天下一統方隅底平交趾
西界於庸岷流沙東洎於遼碣𤇺亭既廣徭戍轉增朕
永念征夫無忘旰食是用懷柔憬俗賔禮戎臣降子女
以適其氈裘捐繒玊以申其惠好二十五年於兹矣而
情周萬㝢信結羣蠻羗狄為父子之邦甌貊成冠𢃄之
[124-25b]
國海内無事邉方底寧加以志道而一理得清心而庶
務簡和氣來應穰歲以臻羣生樂業而自怡有司措刑
而不用今欲小康戎旅大致昇平減停征徭與人休息
諸方將相三事公卿宜協朕心勉成良筭宜令中書門
下與諸道節度使各量軍鎮閒劇審利害計兵防徤兒
等作定額委節度使放諸色征行人内及客户中召募
取丁壯情願充徤兒長任邉軍者毎歲加於常例給田
地屋宅務加優恤使得存濟毎年逐季本使具數報中
[124-26a]
書門下至年終一時録奏長駕逺馭事藉經久無害始
慮之謀以規苟且之利
天寶十四年正月詔河南置白亭管軍武士健兒五千
人馬一千匹
代宗大厯二年正月詔潼闗置鎮兵三千人四年正月
遣内侍魚朝恩使於鳳翔之麟遊縣置
七年正月丙辰詔諸道軍數毎年秋末冬首一申春夏
不須申其官健逃亡非承正制勑不得輙召募
[124-26b]
德宗貞元三年七月庚辰遣決勝軍使唐良臣以其衆
六百人自咸陽戍潘原堡神䇿副將蘇太平率其衆五
百人戌隴州
八月以宣武行營兵馬使檢校禮部尚書劉昌為本軍
京西行營節度使初昌衆憚戍靈臺剽三原後各欲散
歸昌招撫之乃定因加昌以董之改戍麟遊
憲宗元和四年四月中書敘録諸道將士總八十八萬
五千人舉大數其邉逺未至者亦有焉
[124-27a]
八年十月普潤鎮兵四千人割屬涇原節度使
九年三月乙亥賜振武軍弓甲三百䭾
七月甲戌命淮南浙西浙東江西荆南造甲以進仍付
之様
八月乙亥朔丙子以戎械賜宥州
十年五月詔修宥州城
十二月以馬三百匹及軍器給徐州軍又以馬三百匹
給汝州行營
[124-27b]
十一年九月丁卯桂州防禦使奏准詔以兵五百戍邕
州丙戌以樓煩監馬一百五十匹給昭義軍
十二月癸卯以振武征馬二百匹給義武軍是月方討
吳元濟丙辰以襄州兵三千㑹於唐州
十二年正月辛酉河東節度使張𢎞靖奏准詔置子弟
兵三千
三月義武軍節度使陳楚新置子弟義軍一萬請衣及
賜可之
[124-28a]
敬宗寶厯二年九月出内庫錢一萬貫令内園召募力

文宗太和二年七月内出弓箭及刀三千四百隻口令
度支差人送銀州防禦營田
五年五月内出陌刀一百五十口馬甲一百領器械一
百萬斫刺刀一百口賜鹽州
九年十一月汝州奏頃年河北用兵東都慮有冦盗以
當州将士二百人權𨽻東都留守府今請却屬本州可
[124-28b]

宣宗大中五年五月勑如聞諸道軍將及官健等近日
所在將帥多務因循當召募之時已不選擇及收補之
後曾莫教招遂使名在戎行少能知其弓矢職居列校
罕見識於韜鈐緩急忽有徵差便取見在應數惟憂就
役豈暇圗功虛費資糧莫尅讐敵為弊頗久須有舉明
自今已後委諸道觀察節度都防禦團練經略等使毎
道慎擇㑹兵法及能弓馬解槍弩及筒射等軍將兩人
[124-29a]
充教練使毎年至合教習時分畨各以本藝閲試其間
或有伎藝超異者量加優賞仍作等第節級與進改職
名毎至年終都具所教習馬歩及各執所藝人數申兵
部及中書門下仍委兵部檢勘都開件聞奏所冀各盡
伎能自成勁鋭其支郡有兵處亦委本道㸃檢訓練准
詔處分
僖宗光啟元年三月詔曰政在有經動惟可久事能師
古安則易持今者初復舊京須申定制大漢之術兼王
[124-29b]
霸先儒之權有弛張重舉綱條且務輯睦未遑改作尤
貴適時夫萬乘抗威四方從令雖資强幹是切安人迎
駕諸軍都士等扈從經年郷闗積念永言忠力合假恩
優節級議功爵秩無恡其情願住京邑者便充填兩軍
欲歸本道者即仰所司各與公牒到本道後逓加糧賜
别立名額給復終身如諸都中人數稍多優賞未徧即
令所司計其積欠指揮某郡某縣或各逐將校任去處
上供財賦令自差人請領神䇿軍自經亂離久未訓整
[124-30a]
孤兒漸散壯騎多亡羽林之垂象空存天陣而疾雷不
震雖言無戰豈忘有虞宜委中書門下與本軍商量案
舊籍裁減元數惟務摭實仍令三司資助各修營壘貴
使繕完又金吾諸衛等城禁日嚴檄廵務切須令集事
不可闕人亦宜條録修補
四月以從駕五十四都分為十軍
昭宗天復三年五月宰臣崔裔奏募置左右軍士共六
千六百人從之
[124-30b]
後唐末帝清㤗二年正月詔諸州府本處牢城防禦兵
士都將内人數不足團併或闕稍多量許招添其就糧
禁軍内本指揮將校選偉壯長於武藝者據人數差節
級部送京師
三年七月置水軍五都以董思鐸馬暉何温安韜史希
儼為指揮使尹居璠為都指揮起鄴城先是范延光進
軍攻城以濠水濶溺兵士故立此軍
八月詔應州起兵戍茹越口詔欣州堙石嶺闗左右道
[124-31a]

晉髙祖天福三年五月昭義奏舊有銅鞮等五縣收拾
到甲仗兵共六千七十副已勒作院添修旋送軍前次
始帝建義自晉入雒趙德鈞兵敗奔至上黨故有此遺
棄戈甲至是再令繕補齎徃鄴下
少帝以天福七年即位九年勑天下鳩集鄉兵徧民七
戸共資一卒兵仗器具均以出之
開運元年八月將作使周仁美獻三接雲梯懸空橋梁
[124-31b]
髙三百餘尺遣使送青州行府
周太祖廣順元年四月河中言送器械至隰州付汾州
刺史王繼勲太祖收河中得繼勲聶遇皆西北山賊之
魁時劉崇侵撓乃用聶遇為石州刺史繼勲為汾州刺
史各就險阻設虎落為行州招收賊冦禦邉患焉
五月戊子河陽李暉言奉詔置水軍五百詔諸州於州
兵内選勇壯并家屬赴京師
十月以冦侵軼平陽遣中使分押虎㨗兵士赴河陽陕
[124-32a]
州守禦
三年六月遣中使修懷州城池
世宗顯德元年十月謂侍臣曰侍衞兵士累朝已來老
少相半强懦不分蓋徇人情不能選練今春於髙平與
劉崇及蕃軍相遇臨敵有指揮不前者苟非朕親當堅
陳㡬至喪敗况百户農夫未能贍得一甲士且兵在精
不在衆今已令一一㸃選精鋭者昇在上軍怯弱者任
從安便庶期可用又不虛費也侍臣咸曰若非陛下天
[124-32b]
縱睿謀無以有此英斷先是自用兵已來勲武得志至
於偏禆之間鮮舉雄勇率以親舊互用而有懦怯不能
自奮者其行伍可知矣上案兵於髙平覩其退縮慨然
有懲革之意
四年二月帝再征淮南令右驍衞大將軍王環率舟師
數千以從焉先是帝用師於壽春城下覩吳人鋭於水
戰時我舟師未備無以制之帝憤激及還京遂於京城
西汴河之涘造戰船數百艘及成又命於降卒中選水
[124-33a]
工數百與我師同習水戰數月之後縱横出没殆勝於
吳師矣至是命環董之俾自蔡河南入於潁以泝淮上

三月甲午詔發近縣丁夫數千人鎮淮軍有三城夾淮
相對仍令徙下蔡浮橋維於其間
五年三月己酉命右神武統軍宋延渥帥舟師三千泝
江而上以江北初定廵警故也
五月壬午賜淮南行營招收馬歩軍軍號馬軍曰雄健
[124-33b]
歩軍曰武健
 
 
 
 
 
 
 册府元龜卷一百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