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13 册府元龜-宋-王欽若 (master)


[563-1a]
欽定四庫全書
 册府元龜卷五百六十三 宋 王欽若等 撰
  掌禮部
   總序
夫禮本太一而生縁人情以制故作者之謂聖述者之
謂眀繇是官有御事有職禮有序焉唐虞命伯夷為秩
宗典天地人之三禮商因夏禮損益之可知周監二代
其文彬郁春官大宗伯小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
[563-1b]
鬼地祗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其屬凡六十秦置奉常
掌宗廟禮儀有丞博士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
數十人漢興命叔孫通為奉常制禮儀景帝中六年更
名奉常為太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
六令丞又均官都水兩長丞又諸廟寝園食官令長丞
乂有雍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諸陵縣
皆屬焉宣帝黄龍元年稍増太常博士貟十二人東漢
因前制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掌禮儀祭祀每祭祀先
[563-2a]
奏其禮儀及行事常賛天子其屬有賛饗一人秩六百
石每選試博士奏其能否大射養老大䘮皆奏其禮儀
每月前晦察行陵廟丞一人比千石掌凡行禮及祭祀
小事總署曹事舉廟中非法其署曹掾史隨事為員諸
卿皆然也博士祭酒一人六百石太祝令一人六百石
凡國有祭祀掌讀祝及迎送神廟祭太祝令主席酒貟
吏其下又有斗食佐學事學事有秩祝人宰屠者等貟
太宰太子高廟等令亦然丞一人掌祝小神事太宰令
[563-2b]
一人六百石掌宰官鼎爼饌具之物凡國祭祀小宰陳
饌具眀堂丞一人靈臺丞一人並二百石太子樂令一
人六百石掌樂凡國祭祀掌請奏樂及大饗用樂掌其
陳序貟吏丞一人律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廟之酎除吏
二千石到六百石及關内侯到五大夫子取適子高五
尺以上年十二到十六顔色和身體修治者以為舞人
也丞一人高廟令一人六百石掌按行掃除無丞世祖
廟令一人六百石如高廟先帝每陵令各一人六百石
[563-3a]
掌守陵園案行除掃丞及校長各一人校長主兵戎盗
賊事丞皆選孝亷郎年少薄伐者遷補府長史都官令
候司馬先帝陵每陵食官令各一人六百石掌望晦時
節祭祀每陵食監一人秩六百石監丞一人三百石中
黄門八人從官二人案食監即是食官令也太常有祠
祀令一人後轉屬少府有太卜令六百石後省竝太史
章帝又置祀令丞延平元年省魏太常特置博士屬官
有太祀令丞掌宗祀五帝之事又改太子樂令復曰太
[563-3b]
樂令丞武帝平荆州得杜夔能識舊樂章以為恊律都
尉又尚書初置祠部曹晋承魏制有博士協律校尉貟
又統太學諸博士祭酒及太史太廟太樂鼓吹陵等令
又有祠部尚書嘗與右僕射通職不常置又諸曹有祠
部郎宋太常府有博士亦謂之太學愽士齊因之梁陳
亦兼統國學博士其丞視尚書郎太常凡統太學太醫
乗黄及諸陵等令丞又有祠部尚書領祠部儀曹二曹
齊梁陳皆然齊太常府置丞一人五官功曹主簿領官
[563-4a]
博士國子祭酒博士助教又統太廟眀堂太祝太史廪
犧太樂諸陵乘黄客館等令丞其下各有職吏又有祠
部尚書右僕射通職不俱置梁太常統廪犧鼓吹太祝
太樂清商皷吹等署令丞太常位視金紫光禄大夫班
第十四三品勲位丞班第五視尚書郎主簿一人其遷
為五官功曹又位不登十八班者别為七班主簿第四
博士兼統國學博士陳並因之後魏太常卿第三品少
卿正四品丞正六品博士從七品太祝令從正九品祝
[563-4b]
史從九品下又置太樂博士六品下鼓吹令闕又有太
醫博士助教太卜博士從七品下廪犧令從五品下又
有儀曹尚書北齊太常掌陵廟羣祀禮樂儀制衣冠之
屬其屬官有博士恊律郎八書博士等員統諸陵太廟
太樂衣冠皷吹太祝太醫廪犧太宰等署令丞而太廟
兼領郊祠崇元二局丞太樂兼領清商部丞皷吹兼領
黄户局丞太史兼領靈臺太卜二局丞又祠部尚書統
主客虞曹屯田起部五曹後周依周禮建官太常卿為
[563-5a]
宗伯少卿為小宗伯屬官有守廟典祀大司樂等中大
夫小守廟小典祀小司樂太卜太祝等下大夫又有小
卜小祝等上士又有司郊治禮樂師樂胥司巫等中士
及下士春官又有禮部後改為司宗又春官之屬有典
命後改為大司理俄改大司理復為禮部大夫隋太常
等又有博士四人恊律郎二人奉禮郎十六人統郊社
太廟諸陵太祝衣冠太樂清商皷吹太醫太卜廪犧等
署各置令丞又置禮部尚書統禮祠主膳四曹唐制太
[563-5b]
常寺卿一人正三品掌邦國禮樂郊廟社稷之事以八
署分而治焉一曰郊社二曰太廟三曰諸陵四曰太樂
五曰皷吹六曰太醫七曰太卜八曰廪犧總其屬而行
其政令少卿為之貳屬官有博士四人掌辨五禮之儀
式本先王之法制通變隨時而損益焉太祝六人掌出
納神主於太廟之九室而奉享薦禘祫之儀奉禮郎二人
掌設君臣之版位以奉朝㑹祭祀之禮恊律郎二人掌
和六律六吕以辨四時之氣八風五音之節太廟齋郎
[563-6a]
京都各一百三十人門僕京都各三十二人自少卿及
諸令以下有丞主簿録事府史典事掌故等貟以屬焉
太常自龍朔三年改為奉常正卿又改禮部尚書為司
禮太常伯咸亨中各復舊光宅元年奉常改為司禮寺
禮部為春官神龍元年司禮復為太常寺春官復為禮
部禮部總判祠禮膳部及主客事奉禮郎本為治禮避
髙宗諱改為太常又有禮直五人乾元初省又貞元七
年又置禮儀直兩員九年以太常寺禮院置修撰檢討
[563-6b]
官各一員禮生員三十五人長慶二年又置守闕人大
中四年詔曰太常少卿宜與太卿通判文案五代因之
無所改作夫人紀肇修禮用為急歴代而下厥職茂焉
若乃稽古憲官因時變革本聰明之至德非臣下之所
専其有講貫藝文發明制度折衷得失裁正是非必資
洽聞克濟乃事至於四方異俗五音制賜咸以類别亦
用典掌則有茍合㫖意紊亂法度罔揆荒繆恣成矯誣
有司之過可不慎歟凡掌禮部有九門
[563-7a]
   制禮
夫禮者所以法天地之經建上下之紀教訓正俗防邪
窒慾序人倫而制邦治者也故三五異代而不相㳂襲
盖有損益之殊範因革之異宜青素之尚不同驪翰之
變非一是以先王治定制禮因人情而為之防者也夏
商之代莫得而詳周姬之祖述叅於經藝漢氏而下儀
法昭著故其弛張之名數創制之軌範祀享朝宴之節
文物聲名之度隨時降殺與運消長執簡所記咸足徵
[563-7b]
焉至或申命鴻碩加之論討叅酌前訓講求方册形於
撰集煥乎編綴亦類其説而次叙之云
周成王六年周公旦述文武之績制周官及儀禮以為
後王法臣欽若等曰周官即周禮也周公觀夏商之禮/而増損之事為之制曲為之防故稱禮經三百
威儀三千皆/周公所制也
漢髙祖五年即皇帝位於定陶愽士叔孫通就其儀號
就成/也髙帝悉去秦儀法為簡易羣臣飲酒争功醉或妄
呼音大/故切㧞劍撃柱帝患之通知帝益厭之説帝曰夫
[563-8a]
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願徴魯諸生與臣弟子共
起朝儀髙帝曰得無難乎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
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故夏殷周禮所因損
益可知者謂不相復也復重也因也/音扶目切臣願頗采古禮與
秦儀雜就之帝曰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
於是通使徴魯諸生三十餘人通為使者/而徴諸生魯有兩生不
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小主皆面䛕親貴今天下初定死
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百年積德
[563-8b]
而後可興也言行德教百年然/後可定禮樂也吾不忍為公所為不合
古吾不行公往矣母汚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時變
若女也鄙/言不通遂與所徴三十人西西入闕及上左右為學
左右謂近臣也為/學謂素有學術與其子弟百餘人為緜蕞野外謂/以
茅樹地為纂位尊卑之/次也春秋傳曰置茅蕝習之月餘通曰帝可試觀帝使
行禮曰吾能為此廼令羣臣習肄肄亦習也/音弋二切㑹長樂宫
成諸侯百官羣臣朝十月適㑹於七年十月而長樂宫/新成也漢時尚以十月為正
月故行朝嵗之禮/史家追書十月先平明未平明/之前謁者治禮引以次入
[563-9a]
殿門廷中陳車騎戍卒衛官設兵張旗志志與幟同/音式餌切
曰趨傳聲教入者皆令/趨謂疾行為敬也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俠與/挾同
挾其兩旁每陛/皆數百人也功臣列侯諸将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
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鄉皆讀/曰饗大行設九賔臚
句傳上傳語告下為臚/下告上為句也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㦸傳
傳聲而/唱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
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肅敬至禮畢盡伏置法酒法酒者/猶言禮
酌謂不飲/之至醉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抑屈也謂依禮法/不敢平坐而視
[563-9b]
尊卑次起上夀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
儀者輙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於是高帝曰
吾廼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拜通為奉常
文帝即位初大中大夫賈誼以為漢興二十餘年天下
和洽宜當改正朔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廼草具其
儀法草謂創/造之帝謙讓未皇也皇暇也自以/為不當改制
十六年帝使博士諸生刺六經中作王制
武帝即位初招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議立眀
[563-10a]
堂制禮服以興太平服謂衣服/之色也㑹竇太后好黄老言不
説儒術説讀/曰悦其事乃廢至建元元年始議立明堂
元封二年秋作明堂於泰山下初天子封泰山泰山東
北趾右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言其險隘/不顯敞帝敬治明堂
奉髙帝未曉其制度濟南人公王帶上黄帝時明堂圗
公王姓也帶名也吕氏春秋/齊有公王舟此盖其舊族也明堂中有一殿四面無壁
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圜繞/也為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
名曰昆侖天子從之入以拜祀上帝焉於是帝令奉髙
[563-10b]
作明堂汶上如帶圗
平帝元始三年詔光禄大夫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
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屬皆以禮娶親迎立軺併馬軺音/謡立
乗小車也併馬驪駕也謂/新定此制也併者歩鼎切
後漢光武建武二十六年南單于烏桓來降邊境無事
百姓新去兵革嵗仍有年家給人足司空張純以聖王
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禮義既富而教者也乃按七經䜟
明堂圗河間古辟雍記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時
[563-11a]
議欲具奏之未及上㑹博士桓榮上言宜立辟雍明堂
章下三公太常而純議同榮乃許之
中元元年十一月初起明堂靈䑓辟雍及北郊兆域大/戴
禮云明堂者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上上貟下方赤綴户也白綴牖也禮圗又曰
建武三十一年作明堂上貟下方十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室八忩八九七十二法一時之數室有十二户
法隂陽之數胡伯始云古清廟盖以茅今盖以瓦下藉/茅存古制也漢官儀曰明堂四面起土作塹塹中無水
明堂去平城門二里許天子出從平城門先立明堂乃/至郊祀又曰辟雍從北門入三月九月者皆於中行鄉
射禮辟雍以水周其外以節觀諸侯曰泮宫東西南有/水北無下天子也漢宫閤疏曰靈臺髙三丈十二門天
[563-11b]
子曰靈臺諸侯曰觀臺漢官儀北郊臺在城西北角去/城一里所謂方壇四陛但有壇祠舍而已其鼓吹樂及
舞人御帳皆從南郊之具也祗位南面西上高皇后配/西南皆有壇上地里羣神從食壇下南郊焚犢北郊埋
犢/
眀帝永平元年正月率公卿以下朝於原陵如元㑹儀
是時帝即位踰年羣臣朝正感先帝不復聞見此禮乃
帥公卿百僚就園陵而創焉
章帝元和二年下詔曰河圗稱赤九㑹昌十世以光十
一以興尚書璇璣鈐曰述堯理世平制禮樂放唐之文
[563-12a]
子末小子託於數終曷以纉興崇𢎞祖宗仁濟元元帝
命驗曰順堯考德題期立象且三五歩驟優劣殊軌况
於頑陋無以克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每見圗書中心
恧焉博士曹褒知帝㫖欲有興作乃上䟽曰昔者聖人
受命而王莫不制禮作樂以著功德功成作樂化定制
禮所以救世俗致禎祥焉萬姓獲福於皇天者也今皇
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甚於言語宜定文制著成
漢禮丕顯祖宗盛德之美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為一
[563-12b]
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許帝知羣僚拘攣難與圗始朝
廷禮憲宜時刋立
和帝永元五年春正月登靈臺望雲物
魏文帝黄初元年詔曰孔子稱行夏之時乗殷之輅服
周之冕樂則韶舞此聖人集羣代之美事為後王制度
也傳曰夏數為得天朕承唐虞之美至於正朔當依虞
夏故事若殊徽號異器械制禮樂易服色用牲幣自當
隨土德之數每四時之季月服五十八日臘以丑牲用
[563-13a]
白其節毛自當赤但節幡黄耳其餘郊祀天地朝㑹四
時之服宜如漢制宗廟所服一如周禮尚書令桓階等
奏據三正周復之義國家承漢氏人正之後當受之以
地正犧牲宜用白今從漢十三箇月正則犧牲不得獨
改今新建皇統宜稽古典先代以從天命而正朔犧牲
一皆不改非所以明革命之義也詔曰服色如改所奏
其餘宜如虞承唐但臘月用丑耳
二年正月乙亥朝日於東門之外詔曰漢氏不拜日於
[563-13b]
東郊而旦夕嘗於殿下東西拜日煩䙝似家人之事非
事天郊神之道也按禮天子以春分朝日於東秋分夕/月於西今正月非其時也至明帝太
和元年二月丁亥朔朝日於東郊/八月己丑夕月於西郊此古禮也
明帝太和元年正月丁未郊祀武帝以配天宗祀文帝
於明堂以配上帝是時二漢郊禮之制具存魏即損益
可知也
青龍五年山荏縣龍見詔三公曰昔在庖犧繼天而王
始據木德為羣代首自兹以降服物氏號開元著統者
[563-14a]
既膺受命厯數之期握皇靈遷興之運承天改物序其
紀綱雖炎黄少昊顓頇髙辛唐虞夏后世系相襲同氣
共祖猶昭顯所受之運著明天人去就之符無不革易
制度更定禮樂誕羣后班瑞信使之煥炳可述於後也
至於正朔之事當明不變改以彰異代曷疑其不然哉
文皇帝踐祚之初庶事草創遂襲漢正不革其統朕在
東宮及臻在位每覽書籍之林總公卿之議夫言三統
相變者有明文云虞夏相因者無其言也厯志曰天統
[563-14b]
之正在子物萌而赤地統之正在丑物化而白人統之
正在寅物成而黒但含生氣以微成著故太極運三辰
五星於上元氣轉三綱五行於下登降周旋終則又始
言天地與人所以相通也仲尼以大聖之才祖述堯舜
憲章文武制作春龝論䆒人事以貫百王之則故於二
㣲之月每月稱王以明三正迭相為首夫祖述堯舜以
論三正則其明義豈使近在殷周而已乎朕以𦕈身繼
承洪緒既不能紹上帝之遺風揚先帝之休德又使王
[563-15a]
教之弛者不張帝典之闕者未補亹亹之德不著亦惡
乎已乎今推三綱之次魏得地綱當以建丑之月為正
考之羣藝厥義彰矣改青龍五年春三月為景初元年
孟夏四月服色尚黄犧牲用白戎事乘黒首之白馬建
太赤之旗期㑹建太白之旗春夏秋冬孟仲季月雖與
嵗不同至於郊祀迎氣礿禘烝嘗廵狩蒐田分至啟閉
班宣時令中氣晚早敬授民事諸若此者皆以正嵗斗
建為節歴數之序乃上與先聖合符同契重規疊矩者
[563-15b]
也今遵其義庶可以顯祖考大造之基崇有魏維新之
命於戯王公羣臣百辟卿士靖康厥職帥意無怠以永
天休司徒布露咸使聞知稱朕意焉按服色尚黄據土/行也犧牲旂旗一
用殷禮行殷之時故也周禮巾車職建大赤以朝大白/以即戎此則周以正色之旗朝㑹以先代之旗即戎始
用殷禮變周之制故建/白以朝大赤即戎也
明帝又詔曰以建寅之月為正者其牲用𤣥以建丑之
月為正者其牲用白以建子之月為正者其牲用騂此
為牲色各從其正不隨所犯之隂陽也祭天不嫌於用
[563-16a]
𤣥則祭地不得獨疑於用白也天地用牲得無不宜異
耶更議於是議者各有引據無適可從又詔曰諸議所
依據各参錯若陽祀用騂隂祀用黝復云祭天用𤣥祭
地用黄如此用牲之義未為通也天地至尊用牲當以
所尚之色不得専以隂陽為别也今祭皇帝天皇后地
天地郊明堂宗廟皆宜用其别祭五郊各隨方色祭日
月星辰之類用騂社稷山川之屬用𤣥此則尊卑方色
隂陽衆暢矣初明帝即位便有改正朔之意朝議多異
[563-16b]
同持疑不决久乃下詔曰黄初以來諸儒共論正朔或
以改之為宜或以不改為是意取駁異於今未决朕在
東宮時聞之意嘗以夫子作春秋通三統為後王法正
朔各從色不同因襲自五帝三王以下或父子相繼同
體異德或納為大麓受終文祖或尋干戈從天行誅雖
遭遇異時歩驟不同然未有不改正朔易服色表明文
物以章受命之符也由此而言之何必以改正為是耶
於是公卿以下愽議侍中髙堂隆議曰按自古有文章
[563-17a]
以來帝王之興受禪之與干戈皆改正朔所以明天道
定民心也易曰乾元亨利貞有孚改命吉湯武革命從
乎天應乎人其義曰水火更用事猶王者必改正朔易
服色也易通卦驗曰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應天地
三氣三色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建皇授政改朔初
髙陽氏以十一月為正薦玉以赤繒髙辛氏以十三月
為正薦玉以白繒尚書傳曰舜定鐘石論人聲乃及鳥
獸咸變於前故更四時改堯正詩曰一之日觱發二之
[563-17b]
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傳曰一之日周正月二之日殷正
月三之日夏正月詩推度災曰如有繼周而王者雖百
世可知以前驗後文質相因法度相改三而復者正色
也二而復者文武也以前驗後謂軒轅髙辛夏后氏漢
皆以十三月為正少昊有唐有殷皆以十二月為正髙
陽有虞有周皆以十一月為正後雖百皆以前代而復
也禮大傳曰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正度量考文章改正
朔易服色殊徽號樂稽曜嘉曰禹将受位天意大變迅
[563-18a]
風雷雨以明将去虞而適夏也是以舜禹雖太平受禪
猶制禮樂改正朔以應天從民夏以十三月為正法物
之始其色尚黒殷以十二月為正法物之牙其色尚白
周以十一月為正法物之萌其色尚赤能察其類能正
其本則嶽瀆致雲雨四時和五稼成麟皇翔集春秋十
七年夏六月甲子朔日有蝕之傳曰當夏四月是謂孟
夏春秋元命苞曰王者受命昭然明於天地理故必移
居處更稱號改正朔易服色以明天命聖人之寳文質
[563-18b]
再而改窮則相承周則復始正朔改則天命顯凡典籍
所記不盡於此略舉大較亦足以明也太尉司馬慤尚
書僕射衛臻尚書薛梯中書劉放中書侍郎刁幹博士
秦静趙怡中候中詔季岐以為宜改侍中繆襲散騎常
侍王肅尚書郎魏衡太子舍人黄史嗣以為不宜改至
是始定
晋文帝為晋王命司空荀顗因魏代前事撰為新禮叅
考古今更其節文羊祜任愷庾峻應貞並共刋定成立
[563-19a]
六十五篇奏之太康初尚書僕射朱整奏付尚書禮摯/虞討論之虞表所宜増損日臣典校故
太尉顗所撰五禮臣以為史筆命以垂統帝王之美事/也隆禮以率教邦國之大務也是以臣前表禮事稽留
未逮請/施行
武帝泰始二年正月詔曰有司前奏郊祀權用魏禮朕
不慮改作之難令便為永制衆議紛紜遂不時定不得
以時供饗神祗配以祖考日夕難企貶食忘安其便郊
祀時羣臣又議五帝即天地五氣時異因殊其號雖名
有五其實一神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坐五郊改五精
[563-19b]
之號皆同稱昊天上帝各設一坐而已地郊又除先后
配祀帝悉從之是年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配太宗
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十一月有司議奏古者丘郊
不異宜并圎丘方丘於南北郊更修立壇兆其二至之
祀合於二郊又從之一如宣帝所用王肅議也是月庚
寅冬至帝親祠圎丘於南郊自是後圎丘方澤不别立
六年十二月帝臨辟雍行鄉飲酒之禮詔曰禮儀之廢
久矣乃今後講肄舊典賜太常絹百疋丞博士及學生
[563-20a]
牛酒
十年将聘拜三夫人九嬪有司奏禮皇后聘以榖珪無
妾媵禮贄之制詔曰拜授可依魏氏故事於是臨軒使
使持節兼太常拜夫人兼御史中丞拜九嬪
太康五年修作明堂辟雍
懐帝即位遵舊制臨太極殿使尚書郎讀時令
元帝太興元年三月辛夘親郊祀饗配之禮初尚書令
刁恊國子祭酒杜夷議宜湏旋都雒邑乃修之司徒荀
[563-20b]
組據漢獻帝居許即便立郊自宜於此修奉驃騎王導
僕射荀崧太常華常中書侍郎唐亮皆同組議事遂施
行其制度皆太常賀循依晋之舊也
四月合朔中書侍郎孔愉奏曰春秋日有蝕之天子伐
鼓於社攻諸隂也諸侯伐皷於朝臣自攻也按尚書符
若曰有變更便伐鼓於諸門有違舊典詔曰即陳有正
義輙勅外改之
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正月後辛祀明堂車服之儀率遵
[563-21a]
漢制出以法駕服以衮冕
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四月皇太子納妃六禮文與納后
不異百官上禮其月壬戌於太極殿西臺叙宴二宫隊
王副司徒征北鎮南三府佐揚兖江三州網彭城江夏
南譙始興武陵曹七國侍郎以上諸二千石在都邑者
並豫㑹
二十一年十月命刺史郡守修東郊耕藉之儀
孝武即位初軍府造次不曉朝章徐爰素諳其事既至
[563-21b]
莫不嘉悦以兼太常丞撰立儀注大明五年五月起明
堂於國學南丙巳之地六年置凌室修藏氷之禮
前廢帝即位以郊舊地為吉祥移還本處先是北郊晋
成帝世始立本在覆舟山南來太祖以其地為樂逰苑
移於山西北後以其地為北湖移於湖塘西北其地卑
下泥濕又移於白石村東其地又以為湖乃移於鍾山
北京道西與南郊相對後罷白東湖北郊還舊處
南齊太宗建元元年七月祭五帝之神於明堂有功德
[563-22a]
之君配明堂制有五室從尚書僕射王儉議也
梁髙祖天監九年有事靈壇以為雨既類隂而求之正
陽其謬已甚東方既非盛陽而為生養之始則雩壇應
在東方祈晴亦宜此地於是遂移於東郊初大雩國南/除地為墠至
是改/焉
十二年太常丞虞䂃引周禮明堂九尺之筵以為髙下
修廣之致堂崇一筵故階髙九尺漢家制度猶遵此禮
故張衡云度堂以筵者也鄭元以廟寝三制既同但應
[563-22b]
以九尺為度制可於是毁宋太極殿以其材搆明堂十
二間基准太廟以中央六間安六座悉南向東來第一
青帝第二赤帝第三黄帝第四白帝第五黒帝配帝聰配
享五帝在阼階東上西向大殿後為小殿五間以為五
佐室焉初髙祖以明堂在國之陽其祀之法猶依齊制
欲有改作乃下制㫖而與羣臣切磋其義制曰明堂唯
大戴禮九室八牖三十六户以茅盖屋上圎下方鄭元
據援神契亦云上圎下方又云八忩四達明堂之義本
[563-23a]
是祭五帝神九室之數未見其理若五堂而言雖當五
帝之數向南則皆汁光紀向北則背赤熛怒東向西向
又亦如此於事殊未可安且明堂之祭五帝則是總義
在郊之祭五帝則是别義知祀所配復應有室若専配
一室則是義非配五若皆配五則便成五位以理而言
明堂本無有室宋异以為月令天子居明堂左个右个
聼朔之禮既在明堂今若無室則於義成闕制曰若如
鄭元之義聽朔必在明堂此則人神混淆荘敬之道有
[563-23b]
廢春龝云介居二大國之間此言明堂左右箇者謂所
記五帝明堂之南又有小堂亦號明堂分為三處聼朔
既三處則有左右之義在營域之内明堂之外則有箇
名故曰明堂左右箇也以此而言聴朔之處自在五帝
堂之外人神有别羌無相干其義是非莫定初尚未改
至是䂃議乃定
十六年四月詔曰人神無常饗饗於克誠所以西鄰禴
祭實受其福宗廟祭祀猶有牲牢無益至誠有累宜造
[563-24a]
自今四時烝嘗外可量代之八座議以大脯代一元大
武八座又奏既停宰殺無復省牲之事請立省饌儀其
衆官陪列竝同省牲帝從之
普通六年尚書僕射徐勉上修五禮表曰臣聞立天之
道曰隂與陽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故稱道之以德齊之
以禮夫禮所以安上治人引風訓俗經國家利後嗣者
也唐虞三代盛必由之在乎有周憲章尤備因殷革夏
損益可知雖復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經文三百威儀三
[563-24b]
千其大歸有五即宗伯所掌典禮吉為上凶為之次賓
次之軍次之嘉為下也故祠祭不以禮則不齊不荘䘮
紀不以禮則背死忘生者衆賓客不以禮則朝覲失其
儀軍旅不以禮則致亂於師律冠婚不以禮則男女失
其時為國修身於斯攸急洎周室大壊王道既衰官守
斯文日失其序禮樂征伐出自諸侯小雅盡廢舊章缺
矣是以韓宣適魯始知周公之德叔侯在晋用辨郊勞
之儀戰國縱横政教愈泯暴秦㓕學掃地無餘漢氏鬱
[563-25a]
興日不暇給猶命叔孫於外野方知帝王之為貴末葉
紛綸遞有興毁或以武功鋭志好黄老之言禮義之式
於焉中止及東京曹褒南宫制述集其散略百有餘篇
雖寫以尺簡而終闕於奏其兵革相尋異端互起章句
既淪爼豆斯輟方領矩歩之容事㓕於旌皷蘭臺石室
之文用盡於帷盖至乎晋初爰定斯禮荀顗制之於前
摯虞刪之於末既而中原䘮亂罕有所遺江左草創因
循而已釐革之風是則未暇伏惟陛下睿眀啟運先天
[563-25b]
改物撥亂惟武經時以文作樂在乎功成制禮𢎞於業
定光啟二學皇枝等於貴逰客兹五館草萊升以好爵
爰自受命迄於告成盛德形容備矣天下能事畢矣敦
敦穆穆無得而稱焉至若𤣥符靈貺之祥浮溟棧山之
賮固亦日書左史副在有司焉可得而略也是以命彼
羣才搜甘泉之法延兹碩學闡西臺之儀淄上淹中之
儒連蹤繼軌負笈懐鈆之彦匪旦伊夕謂以化穆三雍
人從五典秩宗之教勃焉以興伏尋所定五禮起齊
[563-26a]
永明三年太子歩兵校尉伏曼容表求制一代禮樂於
時参議置舊學士十人止修五禮諮禀衛将軍丹陽尹
王儉學士亦分住郡中製作歴年猶未克就及文憲薨
殂遺文散逸後又以事付國子祭酒何𦙍經渉九載猶
復未畢建武四年𦙍還東山齊明帝勅尚書令徐孝嗣
舊事本末隨在南第東昏永元中孝嗣於此遇禍又多
零落當時鳩歛所餘權付尚書左丞蔡仲熊驍騎将軍
何佟之共掌其事修禮局住在國子學中門外東昏之
[563-26b]
代頻有軍火其所散失又踰大半天監元年佟之啓審
省置之宜勅使外詳時尚書参詳以天地初革庶務權
輿宜俟隆平徐議刪撰欲且省禮局併還尚書儀曹詔
㫖云禮壊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承凖
但頃之修撰以情取人不以學進其掌知者以貴總一
不以稽古所以歴年不就有名無實此既經國所先外
可議其人定便即撰次於是尚書僕射沈約等参議諸
五禮各置舊學士一人人各自舉學士二人相助抄撰
[563-27a]
其中有疑者依前漢石渠後漢白虎隨源以聞請㫖斷
决乃以舊學士右軍記室参軍明山賓掌吉禮中軍田
曹行参軍兼太常丞賀陽掌賔禮征虜記室参軍陸璉
掌軍禮右軍事司馬聚掌嘉禮尚書左丞何佟之總参
其事佟之後以鎮北諮議参軍伏晅嚴植掌凶禮晅尋
遷官以五經博士繆昭掌凶禮復以禮儀繁廣記載殘
缺宜須博論共盡其致更使鎮軍将軍丹陽尹沈約太
常卿張充及臣三人同参厥務臣又奉别勅總知其事
[563-27b]
末又使中書侍郎周捨庾於陵二人復豫参知若有疑
義所掌學士當職先立議通諮五禮舊學士及参知各
言同異條牒啓聞决之制㫖疑事既多嵗時又積制㫖
裁斷其數不少莫不網羅經誥玉振金聲義貫幽㣲理
入神爽前儒所不擇後學所未聞凡諸奏决皆載篇首
具列聖㫖為不刋之則洪規盛範冠絶百王茂實英聲
方垂千載寧孝宣之能擬豈孝章之足云五禮之職事
有繁簡及其列纂不得同時嘉禮儀注以天監六年五
[563-28a]
月七日上尚書合十有二秩一百十六卷五百四十六
條賓禮儀注以天監六年五月二十日上尚書合十有
七秩一百三十三卷五百三十五條軍禮儀注以天監
九年十月二十九日上尚書合十有八秩一百八十九
卷二百四十條吉禮儀注以天監十一年十一月十日
上尚書合二十有六秩二百二十四卷一千五百條凶
禮儀注以天監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尚書合四十
有七秩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條大凡一百
[563-28b]
二十秩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一十九條又例副秘
閤及五經典書各一通繕寫校定以普通五年二月始
獲完畢竊以撰正履禮歴代罕就皇明在運厥功克成
周代三千舉其成數今之八千隨事附益質文相變故
其數兼倍猶如八卦之爻因而重之錯綜成六十四也
昔文武二王所以紀綱周室君臨天下公旦修之致太
平龍鳯之瑞自斯厥後甫備兹目孔子曰其有繼周者
雖百世可知豈所謂齊功比美者歟臣以庸識謬司其
[563-29a]
任淹留歴稔允當斯責兼勒成之初未遑表上實由才
輕務廣思力不周永言慙惕無忘窹寐自今春繇駕将
親六師捜尋軍禮閱其修章靡不該備所謂郁郁文哉
煥乎洋洋信可以懸諸日月頒之天下者矣愚心喜忭
彌思陳述兼前後聨官一時皆逝臣雖幸存老已将及
慮皇世大典遂闕騰奏不任下情輙具載撰修始末并
職掌人所成秩條目之數謹拜表以聞詔曰經禮大備
政典載𢎞今詔有司按以行事也又詔曰勉表如此因
[563-29b]
革允釐憲章大備功成業定於是乎在可以光被八表
施諸百代俾萬世之下知在斯文主者其按以遵行勿
有失墜
陳宣帝太建五年六月治明堂
十年八月乙巳立方明壇於婁湖
後魏道武天興元年定都平城即皇帝位詔儀曹郎董
謐撰朝覲饗宴郊廟社稷之儀
二年命禮官招採古事制三駕一曰鹵簿駕軍戎大祠
[563-30a]
則設之二曰法駕廵狩小祠則設之三曰小駕游宴離
宮則設之
六年詔有司制冠服随品秩各有差時事未暇/多失古禮
孝文帝太和四年八月乙夘詔諸州置氷室十二年正
月辛巳朔初建五牛旌旗
十五年四月己夘經始明堂
五年丙辰詔造五輅
八月乙巳親定禘祫之禮
[563-30b]
戊午詔曰先帝有水火之神四十餘名及城北星神今
圓丘之下既祭風伯雨師司中司命明堂祭門户井竈
中霤每神皆有此四十神計不湏立悉可罷之甲寅集
羣官詔曰近論朝日夕月皆欲以二分之日於東西郊
行禮然月有餘閏行無常准若一依分日或值月出於
東而行禮於西㝷情即禮不可施行昔秘書監薛謂等
嘗論此事以為朝日以朔夕月以旰卿等意謂朏二分
何者為是尚書游明根對曰考按舊式推㧞衆議宜從
[563-31a]
朏月
十六年正月帝昇靈臺以觀雲物降居青陽左个布政
事每朔依以為常
宣武帝延昌三年十二月詔立明堂
孝明帝熈平元年九月侍中儀同三司崔光表奉詔定
五時朝服
正光二十二月詔司徒崔光安豊王延明等議定章服
初孝文太和中始考舊典以制冠服百僚各有差以制/未用給至是又詔光等及在朝名學更條章粗備焉
[563-31b]
北齊文宣天保元年皇太子監國在西林㑹羣議皆東
臣欽若等曰北齊書無志凡禮儀之事並/載散書君臣名號不知制作何人編也
二年皇太子於北城地内冬㑹又議東面吏部郎陸卭
疑非禮魏收改為西面邢子才執為東面援引經據大
相徃復竟徙西面為定
後周明帝武成元年吐谷渾㓂邊帝服乘馬遣大司馬
賀蘭祥於太祖之廟司憲奉鉞進授大将軍拜受以授
從此禮畢出受兵甲
[563-32a]
隋髙祖開皇元年既受周禪欲新制度乃命國子祭酒
辛彦之議定祀典為九丘於國之南太陽門外道東二
里其丘四成各髙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廣十
五丈三成廣十丈四成廣五丈再嵗冬至日祀昊天上
帝於其上以太祖武元皇帝配為方丘於宫城之北一
四里其丘再成成髙五尺下成方十丈上成方五丈夏
至日祭皇地祗於其上南郊為壇於國之南太陽門外
道西一里去宫十里壇髙七尺廣四丈孟春上辛祠所
[563-32b]
感帝赤熛怒於其上北郊孟冬祭神州之神並以太祖
武元皇帝配
四年十一月詔曰右稱臘者接也取新故交接前周嵗
首今之仲冬建亥之月稱䄍可也後周用夏后之時行
姬氏之䄍考諸先代於義有違其十月行䄍者停可以
十二月為臘
五年正月詔行新禮是禮部尚書牛宏奏曰聖教凌替
國章殘缺漢晉為法隨俗因時未足經國庇人𢎞風施
[563-33a]
化且制禮作樂事歸元首江南王儉偏方一臣私撰儀
注多違古法就廬非東階之位㓙門豈設重之禮兩蕭
累代舉國遵行後魏及齊風牛本隔殊不尋䆒遥相師
祖故山東之人浸以成俗西魏已降師旅弗遑賓嘉之
禮盡未詳定今休明啓運憲章伊始請據前經革兹俗
弊詔曰可宏因奏徴學者撰儀禮百卷悉用東齊儀注
以為准亦㣲採掇王儉禮脩畢上之詔遂班天下咸使
遵用焉
[563-33b]
八年晉王廣将伐陳内史令李德林攝太尉告於太廟
禮畢又命有司宜於太社
十三年帝以明堂未立合牛宏辛彦之等定議其後簡
較将作大匠事宇文愷依月令文造明堂木様重檐複
廟五房四達丈尺規矩皆有凖慿以獻帝異之命有司
於郭内安業里為規兆方欲崇建又命詳定諸儒争論
莫之能决宏等又條經史正文重奏時非議既多久而
不定又議罷之
[563-34a]
十四年詔以所乘單輅因循近代事非經典令更議定
於是命有司詳考故實改造五輅及副王輅
十七年帝謂侍臣曰禮主敬皆當盡心黍稷非馨䝿在
祗肅廟庭設樂本以迎神齋祭之日觸目多感當此之
際何可為心在路奏樂禮未為允羣公卿士宜更詳之
遂下詔曰五帝異樂三王殊禮皆隨事而有損益因情
而立節文仰惟祭享宗廟瞻敬如在罔極之感情深兹
日而禮畢升路鼓吹發音還入宫門金石振響斯則哀
[563-34b]
樂同日心事相違情所不安理實未允宜改兹徃式用
𢎞禮教自今已後享廟日不湏備鼓吹殿庭勿設樂縣
二十年太尉晋王廣北伐突厥次上禡祭軒轅皇帝以
太牢制幣陳甲兵行三獻之禮
仁夀二年閏十月詔曰禮之為用時義大矣黄琮蒼壁
降天地之神粢盛荘食展宗廟之敬正父子君臣之序
明婚姻䘮紀之節故道徳仁義非禮不成安上治人莫
善於禮自區宇亂離綿歴年代王道衰而變風作㣲言
[563-35a]
絶而大義乖與代推移其弊日甚至於四時郊祀之節
文冠服麻葛之降殺是非異說蹐駁殊塗致使聖教彫
訛輕重無准朕祗承天命撫臨生人當洗滌之時屬干
戈之代克定禍亂先運武功刪正彛典日不暇給今四
海乂安五戎勿用理宜𢎞風訓俗導徳齊禮綴徃聖之
舊章興先王之茂則尚書左僕射越國公楊素尚書右
僕射邠國公蘇威吏部尚書竒章公牛宏内史侍郎薛
道衡祕書丞許善心内史舍人虞世基著作郎王邵或
[563-35b]
任居端揆博逹古今或器推令望學綜經史委以裁緝
實允僉議同並修定五禮
煬帝大業元年詔吏部尚書牛宏工部尚書宇文愷兼
内史侍郎虞世基給事郎許善心儀曹郎袁朗等憲章
古制創造衣冠自天子逮于屠皂服章皆有等差若先
所有者則因循取用宏等議既定帝幸修文殿覽之乃
令開府何稠起部郎閻毗等造儀上呈二年總了始班
下行焉軒冕之盛貫古今矣其後師旅務殷車駕多行
[563-36a]
幸百官行從唯服袴褶而軍旅間不便
 
 
 
 
 
 
 
[563-36b]
 
 
 
 
 
 
 
 册府元龜卷五百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