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3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唐-義淨 (TKD)


[22-0629a]
制譯
第一門第九子攝頌曰
應爲洗足處及以濯足盆熱時湏扇聽
蚊蟲開五佛
緣處同前時諸苾芻隨在何地卽便
濯足遂使諸蠅在處撩乱時有長者
婆羅門等來入寺内見洗足處問言
聖者何故此處蟲蠅亂飛答曰此是
我等洗足之處彼聞嫌賤沙門釋子
皆不清淨隨在何處而濯其足苾芻
以緣白佛佛言苾芻不應隨處洗足
然洗足處應在寺東南角如佛所言
安洗足處者苾芻不知云何應作佛
言如龜背形時諸苾芻作巳太滑不
堪揩足佛言應可澀作此洗足處亦堪洗洛西方
諸寺及在處皆有大小無定露地而作或大如牀小可半席四畔累
甎高一尺許中閒甎砌作龜背形以礓石灰泥水洗不去傍通一實
令水外流濯足洗
身最是要用有老苾芻身體羸弱

不能徃彼洗足之處佛言應畜執事
人令其洗足應作洗足瓫是時六衆
聞佛聽許便以
[22-0629b]
金銀瑠璃作洗足噐俗人見問此是
何物答言世尊許我作洗足噐此卽
是也彼言聖者仁雖剃髪貪染不除
答曰腳踏汝項我畜何過汝非我師
何事相責俗生嫌賤苾芻白佛佛言
洗足之噐不合用寶應以瓦作苾芻
便作如馲駝形佛言不合應如象足
踏地其中稍高令得支足或可於中
作蓮臺形當湏澀硬苾芻用洗足巳
隨處而安佛言不應如是若是衆物
應可覆在隱屛之處若是私物安門
扇後
緣處同前時屬舂陽苾芻患熱身體
黃瘦羸劣無堪俗旅見時問言聖者
何故身體黃瘦羸劣無力答言時屬
舂陽我苦於熱彼言聖者何不持扇
答言賢首世尊不許答曰仁之大師
性懷慈愍若知苦熱許扇無疑苾芻
白佛佛言我今聽許苾芻持扇六衆
芻聞佛聽許便以金銀琉璃或紫
礦揩拭及種種莊彩而爲扇柄俗旅
來見便生譏恥六衆傲慢廣說如前
乃至佛言不用寶等而作扇柄應知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二張殊
[22-0629c]
扇有兩種一以竹作二用葉成時有
衆多敬信俗旅便持種種莊彩之扇
來施苾芻苾芻不受佛言若爲僧伽
受取無犯
緣在廣嚴城猕猴池側高閣堂中時
諸苾芻爲蚊蟲所食身體患蛘爬搔
不息俗人見時問言聖者何故如是
以事具答彼言聖者何故不持佛蚊
子物答言世尊不許廣說如前乃至
以緣白佛佛言我今聽諸苾芻畜拂
蚊子物是時六衆聞佛許巳便以衆
寶作柄用犛牛尾而爲其拂俗人旣
見廣說如前乃至佛言有其五種䃿
蚊子物一者撚羊毛作二用麻作三
用細裂疊布四用故破物五用樹枝
捎若用寶物得惡作罪
第一門第十子攝頌曰
結下裠不高不持於重擔若病許杖絡
服蒜等隨聽
緣處同前如佛所言苾芻應助營作
者有一苾芻湏緣梯上時諸上人従
下仰觀見彼形露告言聖者我今始
知聖者是男由男根具彼在梯上羞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三張殊
[22-0630a]
愧默然苾芻白佛佛便思念苾芻昇
梯由不結下裙有如是過告諸苾芻
若有營作湏昇梯者應結下裙方可
昇上又諸苾芻於營作時高結下裙
不信俗流見而譏笑問言聖者欲相
撲耶答曰我有作務彼聞默然苾芻
白佛佛言若緣梯上當結下裙平地
作時不應如是言結下裙者謂捉裙後邊下緣向前腰閒

*也緣處同前六衆苾芻自擎重擔

不信者見作如是語我爲父母妻子
恐不能活是以身擎重擔仁何所爲
躬自勞苦報言賢首我有多緣一爲
供養世尊二爲僧伽食事三爲病者
供給所湏由是因緣身持重擔彼默
無對苾芻白佛佛言苾芻不應身擎
重擔作者得越
法罪佛在王舎城鷲峯山中有老苾
芻登山上下腳跌倒地佛言應畜柱
杖聞佛許巳六衆卽便以金銀等幷
雜彩物雕飾其杖俗旅見巳共生嫌
賤苾芻白佛佛言苾芻有二種緣應
畜柱杖一謂老瘦無力二謂病苦嬰
身時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四
張殊
[22-0630b]
有苾芻佯作老病而柱其杖時諸苾
芻以緣白佛佛言若實老病應従僧
伽乞畜杖羯磨若僧伽與時應畜如
是應乞敷座席鳴楗稚言白旣周衆
應盡集時老病苾芻於上座前蹲踞
合掌作如是白
大德僧伽聽我苾芻某甲老朽瘦弱
或復身病若無杖時便不能濟今従
僧伽乞畜杖羯磨願大德僧伽與我
苾芻某甲畜杖羯磨是能愍者願慈
愍故如是三說次一苾芻作白羯磨
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老朽瘦弱
或復身病若無杖時便不能濟今従
僧伽乞畜杖羯磨若僧伽時至聽者
僧伽應許僧伽今與苾芻某甲老朽
瘦弱或復身病作畜杖羯磨白如是
羯磨隹白應作
若僧伽與作畜杖羯磨巳柱杖者
無犯
緣在王舎城時諸苾芻老瘦無力加
以風疾於鷲峯山或時上下腳跌倒
地澡罐君持悉皆破碎苾芻白佛佛
言苾芻應持網絡六衆聞巳以五色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五張殊
[22-0630c]
線而爲網絡俗旅譏嫌問答因緣廣
如畜杖如若杖絡二皆湏者合作羯
磨此亦無過旣得法巳任持非犯
緣在室羅伐城時有苾芻食噉蒜巳
來詣佛所礼佛雙足在一面立佛言
苾芻可坐一心聽我說法時彼苾芻
聞佛勅巳重礼世尊一邊而坐佛爲
說法彼聽法時數便迴面恐有惡氣
輕觸尊儀如是再三佛言苾芻汝當
一心聽我所說苾芻亦復再三向外
迴面便礼佛足奉辭而去尒時世尊
知而故問阿難陀何故彼苾芻聽我
法時數數迴面阿難陀言由彼噉蒜
恐觸尊儀故數迴面佛告阿難陀諸
苾芻輩有食蒜耶阿難陀言有佛言
由彼食蒜障入聖道向不食蒜者聽
我說法以金剛智杵摧壞二十身見
大山得預流果是故阿難陀従今以
徃制諸苾芻不應食蒜及蔥韭類食
者得越法罪于時舎利子在衆中坐
便作是念今此苾芻不得見諦明當
見不卽便觀察明亦無緣能見諦理
卽更深入第四靜慮觀其後際亦不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六張殊
[22-0631a]
見彼證聖之日卽従定起而說頌曰
由於少時閒散念不專注令彼未來世
不見眞諦理
尒時世尊知舎利子心所念巳告言
舎利子汝今不應於佛境界而輒思
量此乃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境界然
於未來有佛出世名一切尊此人於
彼佛法之中出家修行斷盡諸漏得
阿羅漢果佛作是念由彼苾芻食噉
蒜故障見眞理是故苾芻不應噉蒜
食者得越法罪時有苾芻身嬰疾病
詣醫人所告言賢首我有如是病幸
爲處方告言聖者應可服蒜患得銷
除報言賢首佛不聽食醫曰此是病
藥非餘能差苾芻白佛佛言醫云此
藥非餘差者服之無犯苾芻聞巳便
於寺中爲病食蒜受用房舎牀榻氈
席大小行處及以衆中出入徃來或
繞制底或礼香臺經過俗人爲其說
法或時受靜詣施主家或至園林天
廟之處衆人聚集輒徃其中所到之
處諸人咸聞蒜臭共生嫌賤作如是
語沙門釋子雖復出家而還噉蒜臭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七張殊
[22-0631b]
氣相熏與我何別苾芻白佛佛言苾
芻有病欲食蒜者所有行法我今當
說諸病苾芻若食蒜者應住寺側邊
房不得用僧臥具及大小行室不得
入衆亦不爲俗人說法不繞制底不
礼香臺不徃俗家園林天廟衆人聚
處皆不應徃可於屛處而噉服之設
人見時不生譏恥若服了時於七曰
内仍住於此服蔥可停三曰若韭一
曰後方洗浴幷可洗衣香熏無氣後
方入寺如上所制不依行者得越法
第一門了
第二門惣攝頌曰
牛毛幷傘蓋披緂勝鬘緣出家藥湯缾
門扇鎚斤釜
第二門第一子攝頌曰
牛毛及隱處同牀不獨披若得白色衣
染覆方應用
緣處同前時給孤獨長者以逝多林
施四方僧訖令剃髪者徃詣寺中剃
除鬚髪廣說如前鄔波難陀問剃髪
人曰汝頗解作牛毛剪不答言是我
巧工寧容不解便以鉸刀作牛毛剪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八張殊
[22-0631c]
髪可留二分此名牛毛剪鄔波難陀
曰更剪一分如是乃至末後報言汝
之癡人未解剪髪冝可淨剃放汝歸
家廣說如前乃至佛言苾芻不應作
牛毛剪髪作者得越法罪如世尊說
不許苾芻作牛毛剪髪苾芻頭上忽
有瘡生以刀剃時便受苦痛苾芻白
佛佛言可於瘡處以鉸刀剪之餘如
常剃
緣處同前長者令人爲衆剃髪廣如
上說鄔波難陀見而報曰頗能與我
除隱處毛不答言此是我工卽令剪
剃如前驅使至暮放歸時俗嫌賤佛
言苾芻不應剃三處毛剃者得越法
罪時有苾芻隱處生瘡或時蟲出痛
蛘難忍廢修善事佛言有病緣者應
告老宿苾芻然後更㸦瘡處剃除勿
致疑惑
緣處同前六衆苾芻同一牀臥共相
推倚掉擧呵笑苾芻白佛佛作是念
共一牀眠有如是過同牀臥者得越
法罪時有衆多苾芻人閒遊行至一
村落従他借牀主人與一報言更湏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九張殊
[22-0632a]
主人報曰我家多人同一牀臥如何
苾芻各別従索多人共臥理復何傷
苾芻答曰世尊不許苾芻白佛佛言
若諸苾芻性懷慚恥具修戒行敷襯
身物正念在心中以衣帒或以鉢袋
隔而方臥牀旣如是自餘褥席准此
應知
緣處同前衆多苾芻人閒遊行至一
村落従長者家求得臥處時屬寒冷
復覔臥物時家中人於苾芻處心生
哀愍以巳臥物借與苾芻先入手者
獨披而臥其不得者忍凍終霄以緣
白佛佛言不應先得獨臥應可共用
隨老者覆後於一時鄔波難陀隨老
得物便披臥被獨起經行餘者受寒
夜遭辛苦小者報曰我受寒苦仁乃
經行鄔波難陀曰誰遮汝等不起經
行彼諸苾芻忍寒經夜苾芻白佛佛
言衆人得被臥時通覆必欲經行可
披私物若披衆物得惡作罪
緣處同前時當冬月苾芻苦寒居在一
邊側身而臥時給孤長者來入寺中
見諸苾芻一邊而臥問言聖者大師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十張殊
[22-0632b]
教法務在精勤何故仁等委脅而臥
虛度日時不修善品苾芻答曰心有
喜樂善品可修我現受寒何能筞勵
我今被凍誰復能知長者辭出還至
宅中以五百張厚白疊帔與送衆僧
時諸苾芻卽便披出寺外遊行不信
俗流見生嫌恥問言聖者豈可仁等
並還俗耶答曰汝等不應作如是語
我爲寒故披此俗衣苾芻白佛佛言
不合披俗人衣必有他緣於彼衣上
將染色物覆巳方披若僧祗衣帔内
以物替外將物覆然後方披異斯
招罪
第二門第二子攝頌曰
傘蓋無後世歌聲不放火遊行覔依止
毛緂不翻披
緣處同前於此城中有一居士常收
衣物賣以自活後於異時多獲利物
便作是念有何方便得修福業復多
獲利此之居士素有信心作如是念
我今冝可請佛及僧座敷妙衣設諸
飮食衣食供養是大福田緣此施因
我多獲利作是念巳徃詣佛所礼雙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十一張殊
[22-0632c]
足巳在一面立白佛言世尊願佛及
僧明當就舎受我微供唯願慈悲無
違所請尒時世尊默然而受長者知
巳礼佛而去還至舎中備辦種種上
妙飮食盛設妙座敷以上衣卽令使
者馳徃白佛飮食巳辦願佛知時于
時大衆皆赴彼宅唯佛世尊及知事
人留在寺内諸佛世尊有五因緣留
知事人爲佛取食云何爲五一者爲
欲簡靜離諸諠閙二者欲爲諸天宣
說法要三者爲欲觀察病人四者爲
欲觀察臥具五者爲欲與諸弟子制
其學處今者世尊爲制學處諸苾芻
衆赴彼請時遂於中途遭天大雨衣
服皆濕至彼家中就座而坐隨其坐
處衣皆被染居士見巳極起嫌心作
是思惟我諸衣物並皆失利我今冝
可還持此物施與苾芻作是念巳告
言聖者所坐之物我皆奉施咸可持
將苾芻答曰待白世尊未知許不苾
芻以緣白佛佛言汝等應知非彼居
士本心持施爲有譏嫌故不應受時諸
苾芻奉佛教巳令使徃報居士應根
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十二張殊
[22-0633a]
知佛作是語非彼居士本心持施爲
有譏嫌故不應受時彼居士聞是語
巳深起敬心便作是念我此衣物若
欲賣者不得半價若諸聖者染令壞
色披著受用正是所冝卽便持衣詣
寺告聖衆曰我本無心欲捨此物今
時有意持以奉僧願爲我受染以披
著唯願仁等當持傘蓋勿令衣濕答
言居士待我問佛以緣白佛佛言居
士先時無心欲施今時決意持奉衆
僧汝等可受染已披著爲利前人勿
致疑惑是故我今令諸苾芻應持傘
蓋若不持者得越法罪六衆苾芻聞
許傘蓋便以金等四寶而爲其柄及
餘種種紫鑛畫飾以孔雀尾而作上
覆時諸居士婆羅門等見生嫌賤問
答同前乃至苾芻白佛佛言苾芻不
應持如是傘蓋然有二種蓋一竹二
葉六衆苾芻聞佛許蓋遂便長作傘
柄在大城中擎之而過俗旅見時作
如是語彼持蓋者是何啇主大富長
者従外方來諸人卽便就彼看問旣
見苾芻共生嫌恥乃至苾芻白佛佛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苐六苐十三張殊
[22-0633b]
言不應長作傘柄長齊二肘或與蓋
等又入聚落時不應持蓋時有苾芻
隨逐啇旅人閒遊行至一聚落道在
村内苾芻持蓋不敢入村於村外行
遂失啇旅獨行在後便被賊刧苾芻
白佛佛言若道在村中不得正擎若
偏持去者無犯時有苾芻入村乞食
以傘柄曾觸不敢持行被雨霑衣苾
芻白佛佛言乞食之人淨洗傘柄應
可持去必其雨定隨處寄擧欲出村
時方可持去
緣處同前時有南方遊行外道是盧
迦耶黨撥無後世名鄔陀夷漸次周
旋至室羅伐欲解勞乏入逝多林先
徃尊者憍陳如處告言苾芻我就師
門少學文字欲與仁者略爲談說尊
者答曰婆羅門激論之事非我所爲
隨汝別求無冝住此彼卽徃詣馬勝
跋陀羅大名婆澀波名稱晡律拏牛
主毗摩羅善臂羅怙羅旣至彼巳一
一告言苾芻我就師門少學文字欲
與仁者略爲談說時諸尊者答曰婆
羅門激論之事非我所爲隨汝別求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苐六苐十四張殊
[22-0633c]
無冝住此次復徃至尊者舎利子所
還如上問時舎利子卽便入定觀察
外道有善根不觀見知有繫屬于誰
見屬於我更有餘人由聞論議受調
伏不觀知更有何時當集於七日内
如是知巳報言汝求論毃斯爲善事
可於某處作論議埸卽於初日尊者
舎利子自昇高座建立宗門共彼談
覈毎至下時常留餘義如是二三乃
至七日於諸方國名稱普聞共知南
方有一外道是盧伽耶黨撥無後世
名鄔陀夷聰明大智漸次遊行至室
羅伐與舎利子共立論端經今七日
未有勝負無量百千有緣衆生悉皆
雲集或發歡喜心或先善根熟尊者
舎利子便作是念於我有緣因聽論
議而受化者此時皆集是時尊者盡
其言義惣爲衆說時彼外道信解心
開合掌起立作如是語大德我於善
說法律求欲出家願降慈悲拔濟於
我在世尊所勤修梵行時舎利子知
其心至卽與出家幷受近圓如法教
授彼便策勵發勇猛心斷盡諸漏得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苐六苐十五張殊
[22-0634a]
阿羅漢果時彼會中一切大衆見是
事巳皆生希有咸言尊者舎利子如
是聰明高心外道以法摧伏令使出
家是時尊者觀彼大衆根機差別樂
欲不同順彼宿緣爲說法要令其聽
者億万衆生得別證悟或得預流果
一來不還或復出家得阿羅漢果或
受三歸幷五學處所餘大衆皆於三
寶深起敬心合掌慇懃奉辭而散時
此苾芻以緣白佛佛告諸苾芻非一
切處有舎利子其相似者亦不可求
是故我今聽諸苾芻學盧迦耶等諸
外俗論時諸苾芻聞佛世尊許學書
論遂無簡別愚昧之類亦學外書佛
言不應愚癡少慧不分明者令學外
書自知明慧多聞强識能摧外道者
方可學習諸明慧者鎭學外典善品
不修佛言不應如是常習外典佛言
當作三時毎於兩時讀佛經一時習
外典苾芻遂於年月分作三時以緣
白佛佛言人命迅速刹那無定不應
年月分作三時可於一日分爲三分
苾芻朝習外典暮讀佛經佛言於曰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苐六苐十六張殊
[22-0634b]
初分及以中後可讀佛經待至晚時
應披外典苾芻卽便暫時尋讀不誦
其文尋還廢忘佛言應誦彼皆不知
何時應誦佛言如晝三節夜亦三時
緣處同前時尊者舎利子與二婆羅
門子而爲出家一名牛授二号牛主
二人悉教讀誦經教後時此二共遊
人閒至一聚落多獲利養便住此村
時彼二人先學婆羅門歌詠聲法由
串習故今時讀誦作本音詞時彼一
人遇病忽然身死其現存者旣溺憂
心經多廢忘卽便還詣室羅伐城入
逝多林旣停息巳便詣尊者憍陳如
所礼敬事畢白言尊者可共溫經答
曰善哉我爲汝誦旣誦少多報言尊
者所誦經典文皆謬誤聲韻不長致
有所闕答言子我従先來如是習誦
卽便辭礼更別徃詣馬勝跋陀羅大
名婆澀波名稱晡律拏牛主毗摩羅
善臂羅怙羅旣至彼巳白言尊者共
我溫經答曰善哉我爲汝誦旣誦少
多廣如前說乃至辭礼遂詣尊者舎
利子所旣礼敬巳白言鄔波駄耶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十七張殊
[22-0634c]
共溫經答曰善哉我爲汝誦同誦之
時長引聲韻其舎利子聲更倍長白
言大師自餘尊者誦習皆謬唯獨親
教音句無差報言汝愚癡人自爲謬
誤謗餘智者不善誦經彼諸大德咸
非謬誤旣被挫折默尒無言時諸苾
芻以緣白佛佛作是念苾芻誦經長
牽音韻作歌詠聲有如是過由是苾
芻不應歌詠引聲而誦經法若苾芻
作闡陀聲誦經典者得越法罪若方
國言音湏引聲者作時無犯言闡陀者謂是
婆羅門讀誦之法長引其聲以手指默空而爲節段慱上先唱諸人
隨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卷第六甲辰歲高麗國大藏
都監奉
勅雕造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六第十
八張殊
[22-0635a]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