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008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唐- (master)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十   祿十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唐天台沙門湛然釋


【○三問下料簡先問。】


「問世第一法有三品不。」


【○次答。】


「答一人無多人有身子上目連中餘皆下就
佛支佛聲聞為三品。」


【○次世第一法者下歎第一義先立全勝。】


「世第一法者此心心數法於餘法為最為勝
為長為尊為上為妙。」


【○次亦分下分別不同得名處別先立二
門。】


「亦分亦都。」
[010-0173a]


【○次釋釋中先釋分次釋都。】


「分者勝世間法不勝見諦見諦眷屬不相離
慧力偏多故熏禪不與凡夫同生一處故盡
智時一切善根永離一切諸垢障故三三昧
乃至惡賤無漏何況有漏不應都勝分勝彼
煗頂忍法亦應言第一應言分勝勝煗頂忍
一切凡夫所得禪無量解脫除入也。」


【初文云見諦不相離者第十六心為見諦
餘十五心為眷屬無間續起故云不離是
斷惑位故慧力偏多從見諦後至第三果
熏禪成就生五淨居此之五天純聖所居
故云不與凡夫同生一處至第四果得盡
智時永斷界內思惑垢障如是後果並由
見諦之功故見諦最勝次三三昧去舉況
釋也如世第一心得三三昧猒離一切於
[010-0173b]
無漏法心尚不取故云惡賤何況有漏不
應都勝者結上世第一也言分勝者不能
都勝見諦之法但分勝彼煗頂等法故世
第一亦名分勝除入者勝處也。


○又云都勝者從功能為名此世第一非
但勝於煗頂等法亦勝見諦等法等者等
取脩道智行等法乃至羅漢能開之功在
世第一故曰都勝故從或言下釋都勝。】


「或言都勝非謂一切事業中勝但以能開聖
道門故彼見諦等不能開聖道門以世第一
法開聖道門彼見諦等法得修見諦等法得
修者皆是世第一法功用是世第一法名義
者最勝義是第一義得妙果是第一義如高
幢頂更無有上是第一義問前諸義有差別
耶答此皆歎說上妙之義亦有差別於不淨
[010-0174a]
安般名最於聞慧名勝於思慧名長於煗為
尊於頂為上於忍為妙又依未至為最依初
禪為勝中間為長二禪為尊三禪為上四禪
為妙如是種種說此依毗婆沙釋欲委知向
彼尋。」


【據功用力強非所證亦勝問前諸位義有
差別耶者前巳最勝得妙果等名通釋世
第一法今欲分別故先問起答如文此不
淨安般等並在世第一前故世第一於彼
為勝為最等依地亦然次從又依未至為
最去料簡依地從未至至四禪為六地妙
音師說或七加欲界依欲界身天六人三
除北洲前三善根三洲死生六天亦續生
故第四善根天亦初起唯女男身非餘扇
搋頌云聖由失地捨異生由命終煗必至
[010-0174b]
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道第一入離
生委釋如論。
△四四果智。】


「初果八忍八智三果重慮緣真九無礙九解
脫智。」


【次明初果八忍八智者每一諦下各一法
忍一法智一比忍一比智故四諦下八忍
八智此是無漏一十六心斷四諦下見盡
也次明三果者慮謂思慮重思惟前所得
真諦無漏之理或四諦中隨思一諦或唯
思滅諦斷三界諸品不同得後三果六品
九品三界都盡等九地中一一皆有九品
思惑一一品皆同一無礙一解脫從一地
說餘地例然故但云九。
△五支佛智。】


「支佛用緫相別相如約三世明苦集分別十
二因緣即別相相也。」
[010-0175a]


【次支佛以苦集為總十二因緣為別若逆
若順具如止觀第二記及前四果廣如俱
舍賢聖品。
△六六度智。】


「六度緣理智弱伏而未斷事智強能捨身命
財無所遺顧聲聞能發真成聖猶論我衣我
鉢互論強弱云云。」


【次三祇菩薩具如止觀第三記。
△七體法聲聞智。】


「通教聲聞緫相一門達俗即真。」
△八體法支佛智。】


「通教緣覺能於一門緫相別相達俗即真。」

九體法菩薩入真方便智。】


「通教菩薩能於四門緫相別相達俗即真。」

十體法菩薩出假智。】


「又能徧四門出假教化眾生。」


【次通教聲聞緣覺於一門總相等者總謂
但作苦集觀耳別謂觀苦七支觀集五支
[010-0175b]
以自行故但依一門菩薩為他故於四門
然七地前約自行邊亦但一門入假方便
亦須徧習。
△十一別教十信智。】


「十信信果頭真如實相為求此理起十信心。」


△十二三心智。】


「十住正習入空傍習假中十行正習假傍習
中十迴向正習中。」
△十三十地智。】


「初地證中二地巳上重慮於中。」
△十四三藏佛智。】


「三藏佛一時用一十四心八忍八智九無礙
九解脫斷正習盡。」


【三藏佛言一時用八忍八智等者具如止
觀第三記料簡同異。
△十五通教佛智。】


「通佛坐道場一念相應慧斷餘殘習氣。」


【通佛但言斷習者以菩薩時留習潤生故
至菩提樹下但斷殘習。
[010-0176a]


○別佛又二先正釋。
△十六別教佛智。】


「別教佛用金剛後心斷一品無明究竟盡成
佛。」


【○次或言下釋疑。】


「或言斷時是等覺佛無所斷但證得圓滿菩
提具足耳。」


【或有疑云等覺巳斷一品此義不然依文
釋定始從初地終至妙覺皆惑斷入位故
斷一品入初地斷最後品入妙覺。
△十七圓教
五品弟子智。】


「圓五品不斷五欲而淨諸根具煩惱性能知
如來秘密之藏。」
△十八六根清淨智。】


「六根淨位獲相似中道智。」
△十九初住至等覺智二十妙覺
。】


「初住獲如來一身無量身入法流海中行任
[010-0176b]
運流注後位可解不復記。」


【圓位具如止觀第七文中及位妙中並加
脩五悔等為入品之前智。
△四照


○次明智照境者為三先敘意次料簡三
正釋初文破性計成不思議又二先明破
計次明立法初文先立性計次略不出破
但注云云。】


「四明智照境者若由智照境由境發智四句
皆墮性中如別記云云。」


【初文四句墮性者如止觀第三及淨名玄
等說若離性過皆不可說故云如別記。

次明立法。】


「若四悉檀因緣立境智但有名字云云。」


【次明為他隨機徧立四悉因緣可作四說
如止觀第五記。
△次料簡。】
[010-0177a]


「問智能照境境亦能照智不。」


【次料簡中先問中智能照境如常所論境
亦能照智不者為顯不可思議故有此問。


○次答中三先正答次引證三舉譬。】


「答若作不思議釋更互相照義亦無妨。」


【初文者還依不思議答故能相照何者智
既是心境亦是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心
心相照有何不可故引仁王證成相照。】


「仁王般若云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


【智處是境當知境智俱名般若故得說境
及境照俱名實相。】


「譬鏡面互相照亦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芽
亦生地一且置斯義。」


【次譬中鏡面如文地生芽如境生智芽生
地如智照境此譬猶分未是境智體一而
[010-0177b]
展轉相照相發故說不可盡恐妨後義是
故且置。
△三正釋


○次正明智照境中取向類智照前諸境。】


「世智照六道十如五停心智去至體法凡七
智照二乘十如六度及通教出假菩薩智兩
屬上求照菩薩十如下化照六道十如四十
心智亦兩屬上求照菩薩十如下化照六道
十如十地智兩屬次第照照菩薩十如不次
第照照佛十如五品去凡四智皆照佛界十
如緫略如此細捒云云。」


【前智類中三藏有七通教有五別圓各四
文云七智照二乘十如者三藏四謂一五
停四念二四善根三四果四支佛通教三
謂聲聞支佛入空菩薩藏通菩薩及別教
四十心智皆云兩屬者上求未極仍屬菩
[010-0178a]
薩十地亦言兩屬者約教證道以分二義
又此二義謂次不次又此二義復有上求
下化二義總略如此細捒云云者捒字音
數謂莊捒也今謂安置對當如莊捒也如
五停去大分有七委細而言如五停自緣
五境不同如治貪欲但緣六道中可愛十
如治瞋恚但緣六道中可憎十如餘三例
說四念但緣自身心陰六道無常從煗頂
去至世第一或徧上下或捨上緣下四果
但緣聲聞法界緣覺但緣支佛法界亦應
分四果所照不同支佛又分別聞法不聞
法等餘例可知如是七智皆求拙度故云
總略六度細作例此可知。】


「二十智照四種十二因緣境者世智五停四
念四果乃至支佛六度三藏佛凡七智照思
[010-0178b]
議生滅十二因緣境通教三乘入真方便智
出假智佛智凡五智照思議不生不滅十二
因緣境別教十信三十心十地佛凡四智照
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其中不無別意且
從大判圓教四智照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
因緣境。


二十智照四種四諦者前三藏等七智照生
滅四諦境次通教五智照無生滅四諦境次
別教四智照無量四諦境次圓教四智照無
作四諦境。」


【次照因緣四諦中但以當教智照當教諦
文相最顯。】


「次二十智照二諦者前七智是照析空之二
諦次五智是照體空之二諦次八智照顯中
之二諦其間別圓相入者可以意得云云。」
[010-0179a]


【次照七二諦中云八智照顯中者且以別
四照別圓四照圓若論相入應以通真照
通真及圓別兩真別俗照圓真若接通教
必須聖位若接別者但接賢位賢位屬教
故云也故云可以意得。】


「次明二十智照三諦者前七智照無中之二
諦是因緣所生法皆屬俗攝次五智照含中
之二諦即空一句皆屬真諦攝也次別圓八
智照顯中之二諦即是假名亦名中道二句
皆屬中道諦攝也。」


【次照五三諦中言前七智照無中之二諦
者前三藏二諦既無中道不成三諦今以
二十智照於三諦不可棄七而全不論故
便列之通雖無中以含中故則或二或三
亦且從二為第二句故云屬真次以八智
[010-0179b]
照顯中者通約當教始終言之故云假中
若論二接應言通真照別中通真照圓中
別俗照圓中各對本智及以本境合成三
諦此中便對中論四句結成故云即空等。】


「次二十智照一實諦者此須引釋論明四悉
檀皆名為實世界故實乃至第一義故實當
知實語亦通四諦生滅故實無生滅故實無
量故實無作故實前三藏七智照生滅之實
次通教五智照無生滅之實次別教四智照
無量之實次圓教四智照無作之實前後諸
云云。」


【次明照一實者此亦置別從通非但通於
四悉亦乃通四四諦故云生滅等先列四
實次對四教言前後諸實云云者文但分
別四實不同應更分判諸實麤妙及開權
[010-0180a]
等。


○次明照無諦者先通序意次正明照境。】


「次二十智無諦無照者無諦無別理若於四
種四諦得悟不復見諦與不諦故無諦亦通
也。」


【初文者亦且置別存通如前說云云。】


「前七智照生滅之無諦生生不可說故次五
智照無生滅之無諦生不生不可說故次四
智照無量之無諦不生生不可說故次四智
照無作之無諦不生不生不可說故。」


【○次前無諦下判。】


「前無諦是權後無諦是實此就言教。」


【○次若就下開上諸智。】


「若就妙悟同於聖人心中所照者則不見有
權實故非權非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
[010-0180b]
方便說權方便說實會理之時無復權實故
稱非權非實為妙也。」


【通論開者非不須悟此明無諦故斥通無
以從別無別又約證者防語見故故須言
悟無名近證故須言之乃至以此一無徧
開前來一切諸智同入此無共成實智即
是今經之正意也當知二十並是空拳雖
復空拳漸誘方便皆不唐捐況復開時即
權而實今從勝說故曰雙非故權即是非
權非實。
△五判


○五明判者為二先判次結初又三初約
智以判次約知見四句以判三約五眼初
文又二初一往略判。】


「五明麤妙者前十二番智是麤後八番智為
妙。」
[010-0181a]


【○次解釋釋又二先明十二為麤。】


「何者藏通等佛自是無常亦不說常彼二乘
菩薩何得聞常信常修常是故為麤。」


【○次別教下明後八為妙於中為二初通
明八妙次又別下料簡初又三初正明別
妙。】


「別教十信初巳聞常信修於常尚勝彼佛何
況餘耶是故為妙。」


【○次常途下破古。】


「常途云法華不明常者秖是三藏意耳。」


【○三今明下顯正。】


「今明十信知中巳過牟尼則八番為妙也。」


【言今明十信至八番為妙者且約知中勝
三藏佛一往望前八番俱妙猶帶教道故
須更簡。
[010-0181b]


○簡中又二先對簡次雙釋。】


「又別教四智三麤一妙圓教四智悉皆稱妙。」


【初云別教四番三麤一妙今依地人以存
教道十地猶麤何況十信若且從登地而
為證道故一麤二妙妙覺果頭本是實人
是故為妙又亦可妙覺是權故為麤十地
是實故為妙故云中道乃是果頭能顯。


○次釋又二先釋別次釋圓先釋別中又
三初正判別三麤一妙次類下舉藏通以
例別圓三今別下顯別例成。】


「何者地人云中道乃是果頭能顯初心學者
仰信此理如藕[糸*系]懸山故說信行皆非圓意
也故十信智為麤十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
行正修假傍修中十迴向始正修中此中但
理不具諸法是故皆麤登地智破無明見中
[010-0182a]
道證則為妙。」


【初文言初心學者等者謂仰信中理登地
見中而證是妙如藕絲懸山者大經十六
云若有人能以藕中絲懸須彌山可思議
不不也世尊佛言菩薩能以一念稱量生
死則不可思議今明圓理難曉但仰信而
巳借彼況喻如人聞說藕絲懸山但信而
巳如聞生死有不可思議理而但仰信不
能一心即如來藏故非圓意餘如文。
△次舉
藏通以例別圓。】


「類如通藏兩種俱得道而三藏門拙。」
△三顯別例
。】


「今別教亦爾教門皆權而證是妙云云。」
△次釋圓。】


「圓教四智皆妙者如法相說如說而信如理
而行始論五品終竟妙覺實而非權是故皆
[010-0182b]
妙是名待麤智說妙智也。」


【○次約知見判者又二初列四句。】


「又約知見明麤妙者知與見云何然分別有
四不知不見知非見見非知亦知亦見。」


【○次釋釋中先約四教明知見次以佛智
攝之初文又二先略列三藏及圓。】


「先約三藏釋後約圓釋中間例可解。」


【○次正釋。】


「凡夫不聞故不知不證故不見五停四念至
世第一法聞故名知未證故非見辟支佛不
聞故非知自然證故是見四果聞故亦是知
證故亦是見傳傳判麤妙可解約圓教釋者
七方便不聞故不知未證故不見五品六根
聞故知未證故不見發宿習者名見不從聞
故不知稟教證入者亦知亦見此節節傳為
[010-0183a]
麤妙。」


【釋中藏圓如文通教亦以博地凡夫為不
知不見乾慧性地為知而不見發習者為
見而非知見地巳去亦知亦見別教不知
不見同前凡夫地前知而非見發習者見
而非知登地巳去亦知亦見。


○次以佛智攝之者又四初略舉次如經
下引經解釋三方便下歎四如此下結歸。】


「究竟而論前來二十種智略而言之不出權
實二智。」


【初文者諸境本是如來一體權實為眾生
故隨機且分今更從本說故云究而言之。】


「如經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悉具足即緫
束得前來諸權智也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
是緫束前來實智也。」
[010-0183b]


【次引經釋中既言方便是故屬權既云具
足故非異體既云深遠故屬實也復云廣
大是即權故。


○方便下歎意者又三初正歎。】


「方便既其具足何所不該知見既其廣大深
遠何所不攝。」


【言具足等者具足之權即實而論權廣大
之實即權而論實。


○次境淵下結歎。】


「境淵無邊智水莫測。」


【實境淵深故豎極權境無邊故橫徧橫豎
之水難量故智不可測也。


○三唯佛下舉果智以歎。】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四結歸中二初結歸眼智次判初文三
[010-0184a]
初明眼智。】


「如此知見即是眼智眼即五眼具足智即三
智一心。」


【○次一切種智下明眼智所知所見。】


「一切種智知於實兩智知於權佛眼見於實
四眼見於權。」


【○三此知下明相即。】


「此知即是見此見即是知。


對前諸智諸智是麤此之知見名之為妙也。」


【○三約五眼者前明來意者前巳明智知
次以知見四句分別以顯於眼眼秖是見
智秖是知故云為未了者。】


「若得知見中意不復論五眼迷者未了更約
眼明麤妙。」


【○釋中為三初正明五眼次約教三總結。】
[010-0184b]


「如肉眼盲閉何由見色徒聞人說起種種想
終非真見欲令眼開應須治膜那得閉眼執
諍何益耶閉眼想則麤眼開見則妙天眼未
開不見障外為麤修禪定願智之力能發得
淨色徹障內外明闇無隔慧眼未開常行死
逕假令情想亦復非實故為麤無漏豁發故
稱為妙諦理明了故稱妙法眼未開差機說
法如身子僻教滿願穢器名為麤破障通無
知分別藥病名之為妙佛眼不開不見實相
故文云二乘之人及新發心者不退菩薩所
不能知故四眼皆麤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
者以信得入相似佛眼能開真佛知見乃名
為妙。」


【先五眼具如止觀第三記今肉眼中言開
閉者不了因緣麤色等為閉若了為開天
[010-0185a]
眼中云願智力者願智謂超越三昧超越
三昧如止觀第九記身子僻教如止觀第
五記滿願穢器者滿願此音富樓那彼稱
如淨名中云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無以日
光等彼螢火等破障通無知者通謂神通
塵沙無知障於化道今破此惑故云破障
通無知二乘等不知具如方便品䟽云信
力謂五品堅固謂六根此即除知以顯不
知。】


「諸教多說四眼或帶四眼說佛眼是故為麤
今經獨說佛眼是故為妙。


是為待麤為妙也。」


【約教及結可知。


○六明開中二先約智開次約眼開若知
見不異眼智故不須約之論開亦為未了
[010-0185b]
者重為開之先約智中又二先總明所開。】


「六明開麤顯妙者前十六番智若不決了但
是麤智若得決了悉成妙智。」


【一十六番須開。


○次何者下釋又二先釋次結初又二初
開藏通十二番次開別教四番初又二初
明開世智次開十一智初又二初明世智。】


「何者如妙莊嚴王先是外道世智聞法華經
便得決了以邪相入正相於諸見不動而修
三十七品不捨八邪而入八正即是決於世
智得入妙智。」


【○次略結位。】


「或與五品齊或與相似齊或與分得齊節節
有入義細作云云。」
△次開十一智


○次又二初若五停下略開十一。】
[010-0186a]


「若五停方便智乃至通教佛等智若不決了
即是麤智今開權顯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來入妙位。」


【○次須一一將十二番智來等者略明格
位。】


「須一一將十二番智來入圓妙四智或入五
品相似分得等智云云。」


【故此藏七通五隨智高下按位進入當體
即按位進入即不定。


○次別教。】


「又決了別教歷別之智入於妙智當體即是
某位進入是某位細捒云云。」


【如文。


○次總判結名。】


「十六麤智皆成妙智無麤可待即是絕待智
[010-0186b]
妙也。」


【可知。


○次約五眼者初明開次料簡初文二先
總開。】


「復次開麤眼為妙眼者餘經雖說為五眼五
眼不融是故為麤今經決了四眼令入佛眼。」


【○次別開別開又二先開次結初文中初
肉眼又三初正開。】


「文云父毋所生眼遂得清淨。」


【○次學大乘下引證。】


「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


【○三即是下結。】


「即是決了肉眼名為佛眼也。」


【○次天眼中二先引經明開次結。】


「淨名云世孰有真天眼者有佛世尊不以二
[010-0187a]
相見諸佛國。」


【初文奪那律所見非真即指世尊不二相
見為真天眼那律但得彈斥之益不名為
開正令梵王所得天眼即彼有相為不二
相故名為開。】


「此即是決了天眼即是佛眼也。


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即是決了慧眼能
得入妙。」


【次決慧眼中開麤慧眼成妙慧眼故云願
得如世尊等也。】


「決法眼入妙者邊際智滿是也。」


【決法眼中云邊際智滿者決別地前法眼
來至等覺入重玄門不思議眼故下第五
卷釋圓位中云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
智滿名為等覺即成圓門徧應法界名入
[010-0187b]
重玄不同別教教道重玄居妙覺邊名邊
際智滿亦可以佛不可思議用為邊際智
以為法眼。】


「四眼融入佛眼寂而常照故文云決了聲聞
法是諸經之王。」


【次佛眼中不復別論但云四眼融入以釋
佛眼相也。


○五眼下結。】


「五眼具足成菩提開佛知見故稱為妙。」


【可知。
△次料簡。】


「問佛眼開乃名為妙六根雖淨云何為妙答
佛眼雖未開巳能圓學圓信如迦陵頻伽鳥
雖在㲉中音聲已勝諸鳥即是假名相似等
妙若開即是分妙究竟妙云云。」


【次料簡中問佛眼至為妙者問前開肉眼
[010-0188a]
中引法華經六根清淨文也迦陵頻伽如
止觀第一記言若開者謂若進入論開或
入分證等也。
△二對境論智


○次對境明智中自二先標列。】


「二對境明智又二一對五境二展轉相照對
境。」


【○次釋釋初文先略明十如意次對六境
前單明智若不對境後人將何為妙觀所
託問前明智中已云照境即是對境明智
巳竟何煩復立此中一門答前言照者或
對或互通總而說但云生滅智照生滅境
故脩觀者未可措心故今一一明其行相
初明十如。】


「初應對十如境此既一經之意處處說之可
解故不復釋。」
[010-0188b]


【如文。
△次對六境


○次因緣智中先引經次釋相。】


「次對四種十二因緣明智者大經云十二因
緣有四種觀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
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
智觀故得佛菩提。」


【初引經云下中上上上者大經二十五云
觀十二因緣凡有四種謂下中上上上下
智觀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菩提
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緣覺菩
提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
地上上智觀故見則了了得阿耨菩提以
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第一
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名佛佛名
涅槃今文銷釋從彼得名人不見之秖謂
[010-0189a]
因緣為緣覺觀法又婆沙亦云無明緣行
三種不同若上智觀於緣相得佛菩提若
中智觀於緣相得緣覺菩提若下智觀於
緣相得聲聞菩提以緣有體故轉下作中
轉中作上故知論文雖有三品但成下智
又準阿含觀十二因緣有逆有順從無明
至老死名順從老死至無明為逆生滅皆
然自為藏教中乘觀因緣法大經文通又
欲順四諦觀故並初觀受由觸等以現五
果受居初故也。


○次何者下釋又二先總明今意次歷教
解釋初文又二先敘大意。】


「何者十二因緣本是一境緣解不同開成四
種。」


【○次得名所以若通而言之教教各有上
[010-0189b]
中下人具如婆沙文意今從別對故從下
以標下等於中二先各明次以四教下結
歎。】


「今以四教意釋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
智觀界內十二因緣事為初門然析智淺弱
三人之中聲聞最劣以劣人標淺法故名下
智通教亦有三人同以體智觀界內十二因
緣理體法雖深望藏為巧望別未巧三人之
中緣覺是中以中人名通法故言中智別教
佛與菩薩俱知界外十二因緣事次第菩薩
比佛猶未是上比於通藏則是上法故以上
智當名也圓教佛與菩薩俱觀界外十二因
緣理初心即事而中此法最勝故以佛當名
故言上上智觀也。」


【初文自為四別。
△次結歎。】
[010-0190a]


「以四教釋四觀於義允合云云。」


【○次歷教中二先釋次明判開初文自為
四別如諸觀法皆從受起者若支佛人自
起觀者應如阿含生滅各有逆順觀境但
作此觀自滅諸惑今大小偏圓共為觀法
況因緣四諦名異義同四諦觀苦為初門
故今觀因緣亦初起苦道如四四諦苦並
居初故四觀緣咸從受起知苦斷集次第
不殊用智見異理須分此四也初觀生滅
中又四初推受以至無明次推無明以感
現報三觀此下用觀四則是下結名。】


「所言下智觀者觀受由觸觸由入入由名色
名色由識識由行行由無明無明顛倒不善
思惟致不善行感四趣識名色等若善思惟
致善行感人天識名色等。」
[010-0190b]


【初二文者推現苦本為知其苦本復推苦
本至現苦者為知苦本所造不同輪迴升
沈不出三有故須起觀。
△三用觀


○起觀中二先觀生次觀滅初觀生中二
先通觀輪迴。】


「觀此無明念念無常前後不住所生善惡遷
變速朽所受名色衰損代謝煩惱業苦更互
因緣都無暫停。」


【○次束成因果。】


「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二果三
世迴復猶若車輪。」


【以知過現因果故了現未不停。


○次觀滅中二先明子滅次無子下果滅
初文三法譬結。】


「癡惑之本既無常苦空無我則無明滅無明
[010-0191a]
滅故諸行滅乃至老死滅。」


【言癡惑本者癡惑是生死之本故名癡本
問凡觀因緣推因者為識現因能招來果
但斷現因以息來果何須復言無明滅則
名色滅等耶答不然正由能知往因無常
故往因滅方能了現果無常故破壞現果
以破壞現果故不造現因方乃不招未來
世果乃至逆滅尋之可知。
△譬。】


「若不然火是則無煙。」


【譬中然如因煙如果。
△結。】


「是名子縛斷。」


【結可知。


○次果滅者又二釋結。】


「無子則無果滅智灰身離二十五有。」


【釋者智是習果身是報果為欲灰身應須
[010-0191b]
滅智由果縛在智亦不滅是故相從二果
俱滅起觀如道二滅如滅此約小教方便
言滅大乘不然。
△結。】


「是名果縛斷。」
△四結名。】


「則是下智觀十二因緣得聲聞菩提也。」


【○次中智中為三初推因果次起觀三結。】


「中智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


【初文甚略云觀受由觸乃至無明餘如三
藏中說。


○次起觀中二先生次滅初生中三先觀
往因能招現果如幻。】


「無明秖是一念癡心心無形質但有名字內
外中間求字不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猶如
幻化虛誑眼目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
緣和合而生無所有故假名無明不善思惟
[010-0192a]
心行所造以不達無明如幻化故起善不善
思惟則有善不善行受善不善名色觸受。」


【○次今達下觀現因能招來果如幻。】


「今達無明如幻故則諸行亦如幻從幻生識
名色等皆如幻愛取有生三世輪轉幻化遷
改都無真實。」


【總束前文故云三世。


○三有智下引人例法。】


「有智之人不應於中而生愛恚。」


【○次無明下觀滅即子果滅也。】


「無明既不可得則無明不生不生則不滅諸
行老死亦不生不滅不生故則非新不滅故
則非故非故者無故可畢非新者無新可造
無新者子縛斷無故者果縛斷。」


【○三結。】
[010-0192b]


「是名中智觀十二因緣得緣覺菩提。」


【如文。


○上根觀中既云𣲖出不云理是故知是
別於中又二謂釋結釋中又三初明觀境
次觀此下正明用觀三知因此下觀成初
文又二初總舉。】


「上智觀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


【○次無明下明𣲖出三道。】


「無明秖是癡一念心心癡故派出煩惱由煩
惱派出諸業由業派出諸苦。」
△次正明用觀


○次文又二先釋。】


「觀此煩惱種別不同不同故業不同業不同
故苦不同。」


【○次諸行下總結。】


「諸行若干名色各異種種三道無量無邊分
[010-0193a]
別不濫。」
△三觀成


○第三又二初明十行觀成次如是下明
十地觀成。】


「知因此煩惱起此業得此苦不關彼業及彼
煩惱。」


【初如文。


○次文又三先明能障次無明下明障破
德成三自既下觀成利他。】


「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復無量。」


【初如文。


○次文又二即約因緣開為兩番三道也。】


「無明若破顯出般若業破顯出解脫識名色
破顯出法身愛取有老死亦復如是。」
△三觀成利
。】


「自既解已復能化他於一切種知一切法起
[010-0193b]
道種智導利眾生。」
△次結。】


「是名上智觀十二因緣也。」


【○次上上智觀中束為三德故知異別亦
初推因果次起觀三結。】


「上上智觀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


【初如文。


○次起觀中體性既即無復生滅於中又
三標釋結成。】


「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豈可斷破三德更
求三德則壞諸法相。」


【初如文。


○次釋中三德各一法一譬。】


「煩惱道即般若當知煩惱不闇般若即煩惱
般若不明煩惱既不闇何須更斷般若不明
何所能破闇本非闇不須於明如耆婆執毒
[010-0194a]
成藥豈可捨此取彼。


業道即是解脫者當知業道非縛解脫即業
者脫非自在業非縛故何所可離脫非自在
何所可得如神通人豈避此就彼耶。


苦道即法身者當知苦非生死法身即生死
法身非樂苦非生死何所可憂法身非樂何
所可喜如彼虛空無得無失不忻不戚。」


【三譬相狀各約其位。


○結成中二先略結成。】


「如是觀者三道不異三德三德不異三道亦
於三道具一切佛法。」


【○次何者下結。】


「何有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祕密藏
此即具佛果深觀十二因緣即是坐道場此
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餘例可知。」
[010-0194b]


【涅槃從果故名果成真因道塲故名為因
當知四觀皆觀三世十二因緣能觀智別
故使四殊。
△三結。】


「是名上上智觀十二因緣得佛菩提。」
△次明判開


○次判開亦應約四教五味但文略無於
中又二先略述判開。】


「約此應判麤妙開麤顯妙意可解故不委記
耳。」


【○次又四下明判所以。】


「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轉其智則麤四境轉
成妙境麤智即成妙智仍是待絕之意云云。」


【由境轉故方得名妙此約悟論妙所以四
人用觀皆從受起故知四人初觀皆以生
滅因緣為境用觀方法則有四別此生滅
境隨妙智轉方成妙境境若不轉智亦不
[010-0195a]
轉故知雖用妙智境仍生滅故云不轉則
麤又何但妙悟須轉前之三教亦須待轉
方受教名如不見三世生滅亦不成三藏
之境餘例可知是故深須了此境智若得
此意下去諸智準此可知仍是待絕之意
者若不轉麤成妙故成相待意也若即麤
成妙方成絕待意也。


○次明四諦者若了所照名異義同則能
照智準例可見無俟更說亦為未了故重
說耳於中亦先釋次判開初又二先引文
立意次又云下正釋初文三先正引經文
次若依下束判經文三今若下明判所以。】


「二對四種四諦明智者大經云知聖諦智則
有二種中智上智中智者聲聞緣覺上智者
諸佛菩薩。」
[010-0195b]


【初如文。
△次束判經文。】


「若依此文束於體析合稱為中束大乘利鈍
合稱為上。」


【次文者涅槃十二明上智中智經意但以
三藏二乘對別菩薩今文義立束前兩教
為中智束後兩教為上智巳下所引並是
聖行品文。
△二明判所以


○第三文者為三先立根對理。】


「今若約根緣利鈍內外事理開即成四。」


【○次列。】


「聲聞根鈍緣四諦事即生滅四諦智緣覺根
利緣四諦理即無生四諦智菩薩智淺緣不
思議事即無量四諦智諸佛智深緣不思議
理即無作四諦智也。」


【○三指廣。】
[010-0196a]


「此乃大經之一文。」


【○次正釋文自為四初三藏又三先重引
經文。】


「又云凡夫有苦無諦聲聞有苦有苦諦。」


【○次釋。】


「凡夫不見苦理故言無諦聲聞能見無常苦
空故言有諦。」


【○三結。】


「即是生滅四諦智也。」


【○次通亦三引釋結。】


「又云菩薩之人解苦無苦而有真諦即是體
苦非苦故言無苦即事而真故言有諦乃是
摩訶衍門無生四諦智也。」


【○別教亦三引釋結。】


「又云知諸陰是苦知諸入為門亦名為苦知
[010-0196b]
諸界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知是名中智。」


【○釋中又三先重對前辨。】


「依前說者即屬聲聞也。」


【○次分別下正明今意。】


「分別諸苦諸入界等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
不說之是名上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非諸
聲聞緣覺境界此則異前兩意。」


【○三既稱下辨異示相。】


「既稱上智又非二乘境界豈非別教菩薩觀
恒沙佛法如來藏理耶。」
△三結。】


「是為無量四諦智。」


【○圓教為二先釋次例初又四先引次非
苦下釋三又云下引證四如此下結。】


「又云如來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諦是實虛
空非苦非諦是實。」
[010-0197a]


【初如文。
△次釋。】


「非苦者非虛妄生死非諦者非二乘涅槃是
實者即是實相中道佛性也。」


【次釋中但釋一非苦餘三例知。
△三引證。】


「又云有苦有苦因有苦盡有苦對如來非苦
乃至非對是故為實。」


【三引證中既云如來非苦等故義同也初
並從苦立者由苦故集由集故道滅故以
苦為本故云有苦有苦因等以四諦互指
立四諦名初以三望苦得四諦名故有苦
等四諦之別。
△四結。】


「如此明義既異上三番豈非無作四諦智耶。」


△次例。】


「例此一諦為四餘三亦應爾謂有集有集果
有集盡有集對有盡有盡因有盡障有盡障
[010-0197b]
相有對有對果有對障有對障相如來非此
四四十六種但是於實云云。」


【次例者既可以苦為本亦可以三準集望
道滅等以為四也如云由集故苦由集故
道滅等餘二準知餘二亦然如此互指乃
成藏通別等三教之義今以圓望之故云
如來非此四四十六一一教中皆具十六
但隨教相義理不同。


○次判開中亦名待絕。】


「如是等智觀於四諦諦既未融智諦皆麤獨
有非苦非對有實為妙。」


【初文言皆麤者指前三教未會為語耳即
相待妙。】


「若諦圓智亦隨圓皆是如來非苦非諦是實
之妙智也此即待絕兩意云云。」
[010-0198a]


【次言若諦圓智亦隨圓者絕待意也此與
前十二緣文末境智相望轉文同也。】



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卷第十


音釋



雙遇切裝捒也
誑誘
誑古況切欺也誘以九切引也

克角切


普卦切分流也

盧瞰切泥溢也

落宮切

乃管切溫也
扇搋


梵語也此云生謂生來男根不滿也搋丑佳切

都奚切牡羊也

蘇后切
[010-019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