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5 御定孝經衍義-清-葉方藹 (master)


[1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孝經衍義卷一百
  大順之徵
 禮記禮運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隂陽為端以
 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
 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
  馬氏曰自天地為本推而至於人情以為田其為法
  備其為治詳宜有休徵以應之也故終以四靈為畜
[102-1b]
  然四靈以為畜聖人無意於是蓋在己有以立之在
  物者亦順之而不敢逆也
 何謂四靈麟鳯龜龍謂之四靈故龍以為畜故魚鮪音/委
 不淰音審羣隊/驚散之貎鳯以為畜故鳥不獝音橘驚/橘也麟以為畜
 故獸不狘許月反/驚走也龜以為畜故人情不失
   臣/按註天地以至五行其制作所取象也禮義人
   情其政治也四靈者其徵報也聖人仰觀俯察近
   取人情隂陽四時日月五行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102-2a]
  禮義民之行也是即謂至德要道也其所致之
  徵報以順天下故也蓋如龍圖龜書鳯凰來儀類
  亦不盡在一時所謂畜者亦必不與產物為羣在
  苑囿庖厨之間矣記者特以徵君人者之脩德召
  祥也故侈言之
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職
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御諸
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
[102-2b]
守天下之肥也是謂大順大順者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
之常也
 孔頴達疏曰前雖明國家之順皆局有條目而順理
 廣被無所不在此更總説其事一切生死鬼神無不
 用順為常也故孔子答孟武伯無違之言曰生事之
 以禮死葬之以禮是也養生送死事鬼神無違道之
 常也
故事大積焉而不苑音尹屈結/不通之意並行而不謬細行而不
[102-3a]
失深而通茂而有間連而不相及也動而不相害也此
順之至也故明於順然後能守危也
 王炎曰此極言大順之理萬幾日來庶事總至其大
 積者然也以順處之各有其序可以無苑結矣威福
 並用剛柔迭施其並行者然也以順施之各得其宜
 可以無錯謬矣一嚬笑之㣲下之休戚存焉一好惡
 之㣲衆之向背係焉此其細行者然也以順為之可
 以無過失矣幽逺謂之深其勢則易隔惟順則其情
[102-3b]
 必通衆多謂之茂其勢則易雜惟順則其分有間連
 則易以相干惟順則異而同不相害也天下之大順
 至此極矣惟明於順然後上下相得君臣相安可以
 守危蓋居高則勢易危守危則可安於民上也
 呉澄曰危者順之反不順則違逆違逆者危道也
  臣/按大順之義莫詳於此一家之肥則一家順矣
  一國之肥則一國順矣天下之肥則天下順矣要
  不過君臣父子夫婦昆弟之間各得其道而極其
[102-4a]
  終亦不過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常所謂日用飲食
  之近即聖神功化之極者也故事大積以下正極
  言順之至而歸之以守危順與危相去不啻莛與
  楹而聖王以為其間不容髪出乎此即入乎彼故
  不曰不危而曰守危刻刻履危然後能時時處順
  也自非然者人主萬幾之衆苑者謬者失於細者
  窒碍者雜亂者相及相害者不可勝數也危道也
  故守危乃大順之根本而醴泉膏露器車馬圖之
[102-4b]
  屬特餘事耳
故禮之不同也不豐也不殺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
聖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
也用水火金木飲食必時合男女頒爵位必當年德用
民必順故無水旱昆蟲之災民無凶饑妖孽之疾
 呉澄曰居民之順因於地時物之順因於天昏姻任
 使力役之順因於人因天地人以行順道故天地人
 之應亦順而天地不生水旱昆蟲之災又不罹凶饑
[102-5a]
 妖孽之疾凶謂疫癘饑謂荒歉草木等怪為妖飛走
 等怪為孽
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寳人不愛其情故天降膏露
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焉圖鳯凰麒麟皆在郊棷龜
龍在宫沼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闚也則是無故
先王能修禮以達義體信以達順故此順之實也
 孔頴達疏曰此以下明天地為至順之主下瑞應也
 四時和甘露降是天不愛其道也地不愛其寳者謂
[102-5b]
 五榖豐醴泉生器車出也人不愛其情者皆盡孝弟
 及越裳至也
 呉澄曰大順之應如此亦無他故而使之然蓋由先
 聖王能修治其禮而達之於禮之義以教天下之人
 體實理於心而達之一身之順充而為天下國家之
 順之故也
  臣/按禮運之極言瑞應止於此聖王所以順必兼
  天地人為説則經所謂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
[102-6a]
  天下者是也所召之祥亦以德居其至道握其要
  則三才之理兩間之氣無所弗順非必如緯書所
  云王者有其德則有其瑞也記禮運者以禮為義
  之實而以仁為義之本即以為順之體仁孝合一
  臣/前引先儒之説而論之詳矣然則烝烝至性肅
  肅悚悚為順之體博愛廣敬為順之用明於順則
  不敢惡慢不悖德禮故曰然後能守危危與順相
  對猶經言以順則逆也經既云通於神明光於四
[102-6b]
  海無所不通則醴泉膏露器車馬圖之屬特餘事
  耳顧無其德而妄命之與偽為之者實難已故曰
  此順之實也
禮器天地之祭宗廟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義倫也
 鄭康成註曰倫之言順也
 陳澔集説曰王者父事天母事地故天地宗廟父子
 君臣四者乃自然之序故曰倫也倫不可紊故順次
 之
[102-7a]
  臣/按經言天明地察神明彰矣宗廟致敬鬼神著
  矣又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分之有四
  合之則一經兩言順天下一言順民一言敎禮順
  又引詩言四國順之而其所謂以順則逆者則指
  立敎之人也故一人之順天下之順也記禮器者
  其知經義乎
郊特牲隂陽和而萬物得
 孔頴達疏曰和猶合也得謂各得其所也若禮樂由
[102-7b]
 於天地天地與之和合則萬物得其所也
 方慤曰樂由陽來禮由隂作獨隂不生獨陽不成生
 成相濟其氣乃和和則萬物不失其性矣
  臣/按此諸侯為賓之禮上文言易以敬也易者和
  易敬者嚴敬此乃禮樂之實也不敢惡於人故易
  不敢慢於人故敬易以敬所以安上治民移風易
  俗者也而陽舒隂慘一闔一闢使萬物各得其所
  而天下大順矣記於諸侯為賓之禮而發隂陽和
[102-8a]
  而萬物得之義者經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
  不敢遺小國之臣而况公侯伯子男乎以是而得
  萬國之懽心以至於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
  作則禮樂之用於賓主之間而其應至於隂陽和
  而萬物得自然之理也
樂記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
之謂也
 鄭康成註曰至猶達也行也
[102-8b]
  臣/按無怨爭者經所謂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也愛
  親之愛豈不與天地同和乎敬親之敬豈不與天
  地同節乎大樂必易大禮必簡簡易非即經所謂
  至德要道乎揖讓而天下治非所以順天下乎不
  怨不爭是之謂大順之徵
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䕫始制樂以賞諸侯
 鄭康成註曰䕫欲舜與天下之君共此樂也南風長
 養之風也以言父母之長養己其辭未聞也
[102-9a]
 孔頴達疏曰南風詩名是孝子之詩南風長養萬物
 而孝子歌之言已得父母生長如萬物得南風生也
 舜有孝行故以此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而教天下
 之孝者也此詩今無故鄭註云其辭未聞也䕫是舜
 典樂之官欲天下同行舜道故歌此南風以賞諸侯
 使海内同孝也鄭言其辭未聞則非凱風之篇也熊
 氏以為凱風非矣按聖證論引孔子家語難鄭云昔
 者舜彈五絃之琴其辭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
[102-9b]
 之愠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鄭言其辭未
 聞失其義也今按馬昭云家語王肅所增非鄭所見
 又尸子雜説不可取證正經故言未聞也
  臣/按舜欲以孝治天下而以南風之長養萬物喻
  父母之長養已蓋其所託者近而易知欲令衆庶
  兆民皆習此歌以感發其孝思故以與諸侯而使
  其國之人皆得而歌之故疏言使海内同孝也海
  内同孝大順孰過是乎今世所傳南風之辭必非
[102-10a]
  舜作而衛之凱風蓋七子之自以不得乎親而依
  倣舜之古調而作歟孟子論凱風之不怨而卒之
  引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必孟子之時南
  風未亡因七子之凱風而遂及舜之南風也
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

 鄭康成註曰言樂用則正人理和隂陽也倫謂人道
 也
[102-10b]
  臣/按慶源輔廣曰倫清言人之倫理清明而無曖
  昧昏亂也自一人之身而言之則耳目聰明血氣
  和平自天下之大言之則移風易俗而天下皆寧
  樂之功效至此極矣蓋倫清者親義序别倫類皆
  清美也耳目聰明則能視於無形聽於無聲血氣
  和平則能下氣怡色柔聲婉容也敝惡之風自然
  變易昬亂之俗自然改革矣順之至也故天下皆
  寧
[102-11a]
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疾疢不作
而無妖祥此之謂大當
 陳祥道曰天地以順動則四時不忒是天地順利然
 後四時各當其分也民有德人之和也五穀昌天地
 之和應之也如此災害不生而無疾疢禍亂不作而
 無妖祥合是數者無適不當則三才之理豈得不謂
 之大當乎
  臣/按此子夏言作禮樂之本必天下大順而後可
[102-11b]
  以作禮樂而禮樂之用又足以致天下之大順聖
  人豫順以動是以作樂崇德天地順而四時當是
  天地如之也民有德五穀昌天下和平之象也陳
  氏亦以疾疢不作配經文災害不生無妖祥配經
  文禍亂不作此之謂大當此之謂大順之徵也
祭統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
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言内盡於己而
外順於道也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親其本一也
[102-12a]
 鄭康成註曰世所謂福者謂受鬼神之祐助也賢者
 之所謂福者謂受大順之顯名其本一者言忠孝俱
 由順出也
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
 鄭康成註曰畜者謂順於德教
 孔頴達疏曰畜謂畜養謂孝子順於德教不逆於倫
 理可以畜養其親故釋孝為畜據援神契庶人之孝
 為畜五教不同庶人但取畜養而已不能百事皆順
[102-12b]
 援神契又云天子之孝曰就諸侯曰度大夫曰譽士
 曰究庶人曰畜分之則五總之曰畜皆是畜養但功
 有大小耳
  臣/按無所不順之謂備經所謂合萬國之懽心以
  事其先王也父子之道君臣之義愛敬之交至也
  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
  也故分之則五總之曰畜要之順於德教而已
春秋西狩獲麟哀公十有四年/
[102-13a]
 杜預曰仲尼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此制作之本
 意歎曰鳯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蓋傷時王之
 政也麟鳯五靈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非其時虚其
 應而失其歸此聖人所以為感也絶筆於獲麟之一
 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為終也
 胡安國傳曰河出圖洛出書而八卦畫簫韶作春秋
 成而鳯麟至事應雖殊其理一也易曰大人者先天
 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舜孔子先天者也先天而
[102-13b]
 天弗違志壹之動氣也伏羲氏後天者也後天而奉
 天時氣壹之動志也有見乎此則曰文成而麟至無
 見乎此者以為妖妄而近誣周南關睢之化王者之
 風而麟之趾關睢之應也召南鵲巢之德先公之教
 而騶虞鵲巢之應也商王恭然思道帝賚良弼得於
 傅巖周公欲以身代其兄植璧秉珪而武王疾愈啓
 金縢之策天乃反風出罪已之言熒惑退舍至於勇
 夫志士精誠所格上致日星之應下召物產之祥蓋
[102-14a]
 有之矣况聖人之心感物而動見於行事以遺天下
 與來世哉簫韶九奏鳯儀於庭魯史成經麟出於野
 亦常理爾
  臣/按廬陵李廉曰感麟而作春秋之説杜氏何氏
  程子謝氏吕氏張氏諸家多同絶筆獲麟之説諸
  家皆不過以為所感而起因以為終而何氏獨以
  為春秋之成文致太平托言太平而瑞應至故就
  以麟終焉此其異也文成致祥之説本於范氏而
[102-14b]
  胡氏因之其意直以為孔子自衛反魯即修春秋
  經成道備嘉瑞應焉而以天道終之比於關睢之
  應而能事畢矣蓋祖於何休之遺也感麟而作書
  成致麟二義皆通雖朱子亦不敢指定然麟之為
  孔子而出則其理亦有然者也為孔子而出而孔
  子者天下萬世之孔子也獲麟者天下萬世之嘉
  瑞而非魯公十四年之嘉瑞也天下萬世之君臣
  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大順之徵而非敬王哀公
[102-15a]
  之大順之徵也麟為夫子而出特記於春秋耳
  不必定為春秋一書夫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
  經則亦可謂孝經為致麟之一節也緯書乃云孔
  子以此二經告備於天則是欲神其説而反誣聖
  人矣
論語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
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莫不/尊親其死也哀如喪/考妣
 黄榦曰立之謂制其田里道謂道之以德綏謂撫安
[102-15b]
 之立之固也動謂鼔舞之道之深也立之道之綏之
 動之皆聖人教化之施斯立斯行斯來斯和皆天下
 感動之速
  臣/按博愛廣敬孝治之全體大用也夫以愛親之
  之心立之綏之則斯立斯來矣以敬親之心道之
  動之則斯行斯和矣非至德孰能順民如是乎夫
  子於經屢述昔之明聖惜未得於身親見之也四
  者蓋大順之治故子貢稱之以擬夫子
[102-16a]
中庸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臣/按朱子釋禮運體信以達順曰信是實理順是
  和氣體信是致中達順是致和實體此道於身自
  然發而中節推之天下而無所不通也無所不通
  正用經語此節集註亦用順字蓋朱子亦以天地
  位萬物育為順之實也西山真氏有言如洪範所
  謂肅乂哲謀聖而雨暘燠寒風之時若應之董仲
  舒所謂人君正心以正朝廷正百官正萬民而隂
[102-16b]
  陽和風雨時諸福之物畢至皆是此理中庸十五
  章曰父母其順矣乎二十章言順乎親有道反諸
  身不誠不順乎親矣盡人物之性而贊天地之化
  育順之至也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臣/按此夫子讀常棣之詩而贊之如此詩已入兄/弟之道一
  條/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和於妻子宜於兄弟而父
  母或不順者未之有也由毛鄭之解詩則於順天
[102-17a]
  下之義有可通矣毛傳九族會曰和鄭箋王與族
  人燕於堂上則后與宗婦燕於房中王之族人傚
  王之親親與其妻子自相和好志意合和如琴瑟
  相應和於時兄弟既會聚矣其族人非直内和妻
  子又和好忻樂之至族人和則得保其家中之大
  小毛鄭云爾者蓋以為燕兄弟而賦其實也若以
  成王周公言之則夫子所謂父母順者其文武姒
  姜在天之靈乎要自妃匹之際而至於宗婦内宗
[102-17b]
  同宗之内女/嫁於卿大夫自共父同懐之戚推而廣之同姓宗
  族衆而萬邦逺而四海胥被和親之化猶然關睢
  麟趾之德意矣當此之時太平刑措嫓美唐虞誠
  矣大順之世而夫子以為始可謂之父母順也己
  故順逆之徴不在天下而在家庭也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臣/按疏國本有今異曰禎本無今有曰祥何胤云
  如國本有雀今有朱雀來是禎也國本無鳯今有
[102-18a]
  鳯來是祥也許謙曰禎者正也人有善天以符瑞
  正告之祥者詳也天欲降以禍福先以吉凶之兆
  詳審告語之諸經祥宇亦有兼善不善者亦有專
  屬凶咎者此禎祥對妖孽言猶易言吉事有祥書
  言作善降之百祥也至誠之道始於事親中於順
  民終於順天地萬物故禎祥可必也禎祥者大順
  之徵也
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
[102-18b]
露所隊凡有血氣者人類/也莫不尊親尊之為君親/之如父母
  臣/按此亦大順之實也尊親者愛敬之應凡有血氣
  者皆資始於父受形於母亦皆資始受形於乾父
  坤母故極於所至所通覆載照隊而愛敬之道無
  所不通也
商頌烈/祖之篇曰奏進/也格/同無言時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賞
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莝斫刀也/莝音剉斧/也
周頌烈/文之篇曰不顯惟德百辟諸/侯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
[102-19a]
而天下平
 朱熹集註曰篤恭而天下平乃聖人至德淵㣲自然
 之應中庸之極功也
  臣/按賞勸怒威乃聖人之政教孝治天下者所不
  廢也烈祖詩所云幾於不肅而成不嚴而治矣淵
  㣲之至德非孝德乎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故烈文
  詩言篤恭而天下平也二詩皆為得萬國之歡心
  以事其先王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祭而作商周
[102-19b]
  盛王之孝其大順之徴見於頌者可考也
  臣/又按是經之作夫子為脩道立教以降德於衆
  庶兆民者究其極尋其源非匹庶閨門抑搔痾癢
  循飾盥潄之事故其功效之遠感應之神亦非幽
  通竹筍㝠致江魚之細㣲者也蓋宇宙順逆之機
  緘生民理亂之根柢係之矣以人心之一順一逆
  而分世道之一理一亂其為黙運而潛移之非有
  他術亦曰孝而已矣孩提知愛稍長知敬五等之
[102-20a]
   人未之或殊故博愛廣敬順天下之事為也盡愛
   盡敬順天下之主宰也和睦無怨災害不生禍亂
   不作順天下之氣象也諸侯賓服卿大夫師濟交
   讓士慎修職業庶人耕鑿飲食順之質也隆禮盛
   樂郊壇明堂降神格祗鬼享時思純嘏介休洊臻
   叠告順之文也夫子追維昔者稱𫐠聖明為經發
   端蓋亦有志未逮之辭乎虞夏之交成康之際大
   順之時矣祗載允若永世嗣服之孝醖釀委積而
[102-20b]
   成焉者也曠古以來於斯為盛若後世史書所載
   禎祥之記蓋未足深信惟六經之言無可疑者臣/
   是以録大順之徵而止于經也
   以上大順之徵
 
 
 
御定孝經衍義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