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5 御定孝經衍義-清-葉方藹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孝經衍義卷二
  衍至徳之義
   仁
 太極圖周惇頤所作/以授二程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
 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
 中正仁義而主静立人極焉
  朱熹曰周子說出太極大段分明指出如惻隱之端
[004-1b]
  從此處推將去則是此心之仁仁即四徳之元元即
  太極之動處若看得太極分明則盡見得天下道理
  條件皆自此出事事物物上皆有此道理元無虧欠
  也
   臣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句即經言天地之性
   人為貴也就四徳言之則仁禮為體義智為用就
   仁之一徳言之仁是愛之體愛是仁之用如邢昺
   孝經疏所云愛生于眞則眞是體愛是用也所云
[004-2a]
  烝烝至性是為愛心温凊搔摩是為愛迹則心是
  體迹是用也聖人主静如天地揫歛収藏故能流
  行發育衆人雖失之于動然太極動處本自有善
  無惡如以烝烝至性之眞心而發為温凊搔摩之
  迹節節推去以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也
西銘張載于學堂雙牖左書砭愚右書訂/頑其後改訂頑曰西銘砭愚曰東銘曰乾稱父坤
稱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處天陽也以至健而位乎上/父道也地隂也以至順而
[004-2b]
位乎下母道也人稟氣于天賦形于地以/藐然之身混合無間而位乎中子道也故天地之塞
吾其體乾陽坤隂此天地之氣塞乎兩/間而人物之所資以為體者也天地之帥吾其
乾健坤順此天地之志為氣之/帥而人物之所得以為性者也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人物並生于天地之間惟人也得其形氣之正是以其/心最靈而有以通乎性命之全體于並生之中又為同
類而最貴焉故曰同胞則皆如己之兄弟矣物則得夫/形氣之偏而不能通乎性命之全故不若人之貴然原
其體性之所自是亦本之天地而未嘗/不同也故曰吾與則亦如己之儕軰矣大君者吾父母
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髙年所以長其長慈孤
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徳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
[004-3a]
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顚連而無告者也乾父坤母而/人生其中則
皆天地之子矣然繼承天地統理人物則大君而已故/為父母之宗子輔佐大君紀綱衆事則大臣而已故為
宗子之家相天下之老一也故凡尊天下之髙年者乃/所以長吾之長天下之幼一也故凡慈天下之孤弱者
乃所以幼吾之幼聖人與天地合其徳是兄弟之合徳/乎父母者也賢者才徳過于常人是兄弟之秀出于等
倫者也是皆以天地之子言之則凡天下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非吾兄弟之無告者而何哉于時保
之子之翼也畏天以自保者猶/其敬親之至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
樂天而不憂者猶/其愛親之純也違曰悖徳不循天理而徇人欲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也故謂
之悖/徳害仁曰賊戕滅天理自絶本根者賊殺/其親大逆無道也故謂之賊濟惡者不
[004-3b]
長惡不悛不可教訓者世濟其凶/增其惡名也故謂之不才之子其踐形惟肖者也
盡人之性而有以充人之形則與/天地相似而不違矣故謂之肖子知化則善述其事窮
神則善繼其志孝子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聖/人知變化之道則所行者無非天地之
事矣通神明之徳則所存者無非天地/之心矣此二者皆樂天踐形之事也不愧屋漏為無
忝存心養性為匪懈孝經引詩曰無忝爾所生故事天/者仰不愧俯不怍則不忝乎天地
矣又曰夙夜匪懈故事天者存其心養其性則不懈乎/事天矣此二者畏天之事而君子所以求踐夫形者也
惡㫖酒崇伯子大禹崇/伯之子之顧養育英才潁封人鄭潁考/叔為潁
谷封人事/見左傳之錫類好飲酒而不顧父母之養者不孝也/故遏人欲如禹之惡旨酒則所以顧
[004-4a]
天之養者至矣性者萬物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故育/英才如考叔之愛其母而施及鄭莊公則所以永錫爾
類者/廣矣不弛勞而底豫舜其功也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底豫其功大矣故事天
者盡事天之道而天心/豫焉則亦天之舜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晉獻公/之子
恭也申生無所逃而待烹其恭至矣故事天者夭/夀不貳而修身以俟之則亦天之申生也體其
受而歸全者參曾子/名參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若/曾子之啓手啓足則體其所受
乎親者而全歸也事天者能體其所受/于天者而全歸之則亦天之曽子矣勇于從而順令
者伯竒伯竒周大夫尹吉甫之/子不得于親作履霜操子于父母東西南北/唯令之從若伯竒之
履霜中野則勇于從而順令也事天者能/勇于從而順受其正則亦天之伯竒矣富貴福澤將
[004-4b]
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富貴福澤所以/大奉于我而使
吾之為善也輕貧賤憂戚所以拂亂于我而使吾之為/志也篤天地之于人父母之于子其設心豈有異哉故
君子之事天也以周公之富而不至于驕以顔子之貧/而不改其樂具事親也愛之則喜而弗忘惡之則懼而
無怨其心/一而已矣存吾順事没吾寧也孝子之身存則其事親/者不違其志而已没則
安而無所愧于親也仁人之身存則其事天/者不逆其理而已没則安而無所愧于天也
 朱熹論曰天地之間理一而已然乾道成男坤道成
 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則其大小之分親疎之等至
 于十百千萬而不能齊也不有聖賢者出孰能合其
[004-5a]
 異而反其同哉西銘之作意蓋如此程子以為明理
 一而分殊可謂一言以蔽之矣蓋以乾為父以坤為母
 有生之類無物不然所謂理一也而人物之生血脉
 之屬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則其分亦安得而不殊哉
 一統而萬殊則雖天下一家中國一人而不流于兼
 愛之弊萬殊而一貫則雖親疎異情貴賤異等而不
 梏于為我之私此西銘之大旨也又曰人之一身固
 是父母所生然父母之所以為父母者即是乾坤若
[004-5b]
 以父母而言則一物各一父母若以乾坤而言則萬
 物同一父母矣古之君子惟其見道理眞實如此所
 以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推其所為以至于能以
 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而非意之也
  臣按經曰聖人之徳無以加于孝西銘之作惟以
  孝子之事親明仁人之事天亦言乎無可加也但
  以事親為事天之様子而無餘事矣先儒謂通書
  周惇/頤著言誠西銘言仁臣以為西銘一書乃經文事
[004-6a]
  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之敷言耳聖人
  致公心盡天地萬物之理各當其分乃明察之工
  夫也
程顥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醫書
言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
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與己不相
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屬己故博施濟衆乃聖
人之功用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
[004-6b]
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胡居仁曰醫書以手足風頑為不仁程子善之盖人
 而不仁私意蔽隔天理不能貫通天地萬物漠然與
 己無干如風頑之人手足疾痛不相管攝也
  臣按先儒手足不仁之喩盖以天地萬物本吾一
  體疾痛痾癢無不相關自吾一本之親而分形共
  氣而千姓百族而飛潛動植有一知之未明處之
  未當此心負疚如人之支體凡諸皮膚爪髪&KR1094
[004-7a]
  剪割針刺所傷甚細蜂蠆蚊蝨所苦甚輕而有當
  前變色申旦不寐者乃其精神之貫通故也而况
  手持足行不可須臾偏廢者而可聴其漠不相關
  己乎然而起手足之痿痹者不治手足也治其運
  動手足之元氣而已矣致民物之阜安者不事民
  物也事其流通于民物之仁愛而已矣子曰博施
  濟衆堯舜其猶病諸此予辜之痛其病處乃其仁
  也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治病之方也親親為大不
[004-7b]
  治標而治本也
朱熹論仁曰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
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徳雖其總攝貫
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盖天地之
心其徳有四曰元亨利貞而元無所不統其運行焉則
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氣無所不通故人之為心
其徳亦有四曰仁義禮智而仁無所不包其發用則為
愛恭宜别之情而惻隱之心無所不貫故論天地之心
[004-8a]
者則曰乾元坤元則四徳之體用不待悉數而足論人
心之妙者則曰仁人心也則四徳之體用亦不待遍舉
而該盖仁之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
發而此體已具情之既發而其用不窮誠能體而存之
則衆善之原百行之本是則孔門之教所以必使學者
汲汲乎求仁也
  臣按天之徳統于元人之徳統于仁夫子贊易已
  明言之矣天之四徳見于春夏秋冬之序人之四
[004-8b]
  徳見于愛恭宜别之情而愛恭宜别之情必于與
  人接物而見方其未與人接物之時則惟有父母
  故曰仁主于愛而愛莫先于事親自此而推則其
  用不窮故學者求仁莫若盡孝孝盡則性盡而四
  徳兼舉矣釋氏之欲割慈忍愛惟不知用其情故
  也夫子于易卦有時言天地之心有時言天地萬
  物之情天地萬物皆有情而人顧獨無情乎于父
  母而不用其情烏乎用其情故儒者之愛親者不
[004-9a]
  敢惡于人公也順也佛氏之出家棄父母而慈悲
  衆生偽也悖也孝經之作垂教于天下後世豈不
  大哉
又曰求仁固莫若力行之近但不學以明之則其蔽愚
若主敬致知交相為助則自無此蔽矣若欲曉得仁之
名義則又不若且將愛字推求若見得仁之所以愛而
愛之所以不能盡仁則仁之名義意思瞭然在目初不
必求之于恍惚有無之間也
[004-9b]
  臣按人子之于親亦非徒愛矣自冬温夏凊昏定
  晨省以至于得萬國之歡心成配天之絶業誠非
  愛之一字所得而盡而實仁之一字所得而兼也
  所貴于主敬者愛敬交盡也所貴于致知者經事
  知宜變事知權也必舜之察于人倫而後求之未
  嘗不在側殺之不可得也若申生伋子衛宣公/之子
  猶未免于愚之蔽者也
又曰人惟欲淨情達不隔其所流行然後常與天地通
[004-10a]
流耳且如惻隱一端近而發于親親之間親之所以當
親是天命流行者然也吾但與之流行而不虧其所親
者耳一或少有虧焉則天理隔絶于親親之間而不流
行矣
  臣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所以說仁如水
  之源孝弟是一坎仁民是二坎愛物是三坎也如
  使第一坎不盈即無由達于第二坎經云愛敬盡
  于事親盡者盈之謂也徳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004-10b]
  則達于第二坎矣
眞徳秀曰仁之道大包五常貫萬善不可以一言盡之
朱子始以愛之理心之徳六字形容之盖以體言之則
仁之道大無所不包發而為用則主乎愛如見赤子入
井而惻然欲有以救之以至矜憐憫惜慈祥恩惠愛之
謂也性中既有仁發出來便是愛自漢以來儒者只將
愛字說仁自文公以愛之理三字言之方說得盡仁義
禮智皆心之徳而仁又為五常之本故為人心之全徳
[004-11a]
然仁之所以為心之徳者正以主乎愛故也仁之所以
能愛者盖天地以生物為心而人得之以為心是以主
乎愛也
  臣按愛之理乃天地生物之心可謂究極根柢之
  論然此心之所以附麗于形氣之中者資始于父
  資生于母愛親之心乃所謂本其所以生者也故
  仁人以天地之心為心孝子以父母之心為心
陳淳曰親親仁也所以愛親之誠則仁之仁也所以諫
[004-11b]
乎親則仁之義也所以温凊定省之節文則仁之禮也
自良知無不知是愛則仁之智也所以為事親之實則
仁之信也從兄義也所以愛兄之誠則義之仁也所以
常敬在兄則義之義也所以徐行後長之節文則義之
禮也自良知無不知是敬則義之智也所以為從兄之
實則義之信也敬賔禮也所以懇惻于中則禮之仁也
所以接待之宜則禮之義也所以周旋之節文則禮之
禮也所以酬酢而不亂則禮之智也所以為敬賔之實
[004-12a]
則禮之信也察物智也是是非非之懇惻則智之仁也
是是非非之得宜則智之義也是是非非之中節則智
之禮也是是非非之一定則智之智也所以為是非之
實則智之信也復言信也由乎天理之公則信之仁也
發而皆天理之宜則信之義也出而中節則信之禮也
所以有條而不紊則信之智也所以為是言之實則信
之信也
  臣按此條第一節專以親親言仁義禮智信皆歸
[004-12b]
  到親親之仁蓋論其體段則義禮智信自然皆具
  于仁之中然須有存養體驗之功故先儒又言仁
  不得義則不行不得禮則不立不得智則不知不
  得信則不能守推之義禮智信凡一徳之中各具
  五徳此致一之道也
薛瑄曰知天地萬物為一體則能愛矣又曰滿腔子惻
隠之心即藹然天地生物之心又曰纔有私便不能推
所以為不仁又曰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又曰有一毫
[004-13a]
忮害之心即非仁矣
  臣按天地生物之心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者也然
  而私則隔刻則傷忮害則自伐也天下未有己愛
  其親而不欲人之愛其親者故無私也子曰所求
  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故無刻也不敢惡于人故無
  忮害也仁豈遠乎哉
胡居仁曰韓子唐韓/愈以博愛為仁雖不是猶勝以覺言
仁者
[004-13b]
  臣按覺之不可以訓仁所謂使人張皇迫躁而無
  沉潛之味其弊或至于認欲為理者有之矣盖自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而言亦可見是仁之包
  乎智若專指此有知覺者為仁之全體大用則是
  求之于恍惚有無之間也邢昺疏愛親者不敢惡
  于人以不敢惡于人為博愛盖孝是眞性為愛之理
  之本而推己及物施徳教于天下為民興利除害
  所以大其愛也故經又曰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
[004-14a]
   其親韓子曰博愛之謂仁特未探其本爾
 羅欽順曰程子言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盖以凡賦形于
 兩間者同一隂陽之氣以成形同一隂陽之理以為性
 有知無知無非出于一本故此身雖小萬物雖多其血
 氣之流通脉絡之連屬無絲毫空濶之處無須臾間斷
 之時此其所以渾然也
   臣按渾然同體者萬殊之所以一本也然而自父
   母二人而推之有九族自九族而百姓自百姓而
[004-14b]
   萬邦至于澤及草木仁及禽獸則截然不紊者固
   在渾然同體之中一本之所以萬殊也此亦西銘
   之意也
   已上仁之徳之至
 
 
 
御定孝經衍義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