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5 御定孝經衍義-清-葉方藹 (master)


[086-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孝經衍義卷八十四
  卿大夫之孝
   法服
 易繫辭黄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謝枋得曰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闔而圜有陽竒象坤
  地在下裳象裳下兩股有隂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顛
  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亂則民志定天下治矣
[086-1b]
   臣/按此法服之所始也始於黄帝備於堯舜法乾
   坤以定尊卑以各有等次為重故鄭法服註云不
   敢僭上偪下
 書臯陶謨天命有徳五服五章哉
  孔安國傳曰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
  采章各異所以命有徳
   臣/按此即易所謂垂衣裳取諸乾坤者也故命曰
   天命五服日一也月二也星辰三也山四也龍五
[086-2a]
  也華蟲六也畫於衣法天陽宗彛七也藻八也火
  九也粉米十也黼十一也黻十二也繡於裳法地
  隂云五服五章者自日月以下十二章為天子之
  服自山而下九章為公侯之服自華蟲而下七章
  為伯之服自藻而下五章為子男之服自粉米以
  下三章為卿大夫之服至周制則以日月星辰畫
  於旌旗天子冕服惟九章象陽之極數又登龍於
  山登火於宗彛謂龍為衮宗彛為毳故衮冕之衣
[086-2b]
  五章裳四章鷩冕之衣三章裳四章毳冕之衣三
  章裳二章絺之衣一章裳二章所謂衣裳數象竒
  偶者也制雖少變而致謹於尊卑等差者則同上
  得兼下故天子諸侯下至黼黻大夫粉米兼服火
  藻下不得僭上故士不得服粉米大夫不得服黼
  黻大較上必其有徳者而後命下必其徳宜也而
  後受命先王之法服非徒以其位宜云爾故徳自
  三而盡於九服章亦自三以訖於九約畧相凖也
[086-3a]
詩召南羔羊篇/名其一章曰羔羊之皮素絲五紽織絲為/紃施之
縫中連屬兩/皮因以為飾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臣/按此大夫燕居之服也南國大夫化文王之政
  在位皆節儉正直徳如羔羊故詩人即其服以美
  之若鄭風之羔裘思古也晉風之羔裘刺時也徳
  不及召南之大夫逺矣故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
  容
弼風柏舟篇/名其三章曰威儀棣棣富而閑/習也不可選也
[086-3b]
  臣/按左氏傳曰服以旌禮禮以行事事有其物物
  有其容故慎威儀斯所以稱其服也申鍳曰衣裳
  焉而不愛其容止外矣柏舟之詩仁人以自明其
  徳而狀其威儀棣棣然之富至於不可數斯誠徳
  盛之容也
曹風候人篇/名其一章曰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毛萇傳曰芾韠也一命緼芾黝珩再命赤芾黝珩三
 命赤芾葱珩大夫以上赤芾乗軒
[086-4a]
 孔頴逹正義曰芾服祭祀所用也形制同于韠但尊
 祭服别言之則祭服謂之芾他服謂之韠也韍之言
 蔽也緼赤黄之間色珩珮玉之珩黑謂之黝青謂之
 葱
  臣/按芾韠異稱則芾為祭服芾黻通稱則赤芾通
  為卿大夫之命服先王之法服其取義也逺而辨
  分也嚴輕予之而輙膺之者皆非也曹國之乗軒
  三百何以異於後世續貂之誚乎後晉文入曹責
[086-4b]
  其獻狀然則人臣無功狀可稽而于于焉濫承珩
  韍之寵要皆為非法之服也
小雅都人士篇/名
 小序曰周人刺衣服無常也古者長民衣服不貳從
 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徳歸壹傷今不復見古人也
 孔頴達正義曰都人士詩者周人所作刺其時人所
 著之服無常也以古者在上長率其民所衣之服不
 變貳雖從容休燕之處其容貌亦有常不但公朝朝
[086-5a]
 夕而已身自行此以齊正其人則下民皆為一徳謂
 其徳如一與上齊同亦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也
其一章曰彼都人士狐裘黃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
歸於周萬民所望依古注行/讀去聲
 鄭康成箋曰古明王時都人之有士行者冬則衣狐
 裘黄黃然取温裕而已其動作容貌既有常吐口言
 語又有法度文章疾今奢淫不自責以過差都人之
 士所行要歸於忠信其餘萬民寡識者咸瞻望而法
[086-5b]
 效之又疾今不然
  臣/按先王衣服之制凡短長髙下方圓平直之間
  莫不纎悉備具使人人被體而固其肌膚筋骸一
  其耳目心志以為存風俗而定人心莫近於此也
  讀都人士之詩可見當時長民者秉公勅法衣裳
  襘結之間皆可觀而傚如尹姞諸大家女子亦莊
  莊乎有士君子之行焉則其風俗之齊一於下可
  知也後世士大夫往往以奢淫倡如所謂一狐裘
[086-6a]
  三十年者邈不可得而厭故喜新不衷程度杼軸
  則怵他人之我先體製則哂往者之猶拙貳而不
  常莫此之甚小民安所法乎宜乎民徳之不壹而
  民俗之不歸於厚也
禮記曲禮夫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
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
仁也交逰稱其信也
  臣/按周禮九儀壹命受職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受
[086-6b]
  位即受車馬卿大夫士之子於父在之時不敢以
  成尊比踰於父故以不受為孝也然則人臣膺車
  服之榮益當克念厥孝迨其存不敢與之竝也既
  其没不敢遺之辱也庶幾乎其能承君之賜者矣
王制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則賜也不過九命
 陳澔集説曰命數止於九天子之三公八命著鷩冕
 若加一命則為上公與王者之後同而著衮冕故云
 一命衮若為三公而有加衮者是出於特恩之賜非
[086-7a]
 例當然
  臣/按周禮司服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
  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
  而下如侯伯之服此云天子之三公八命著鷩冕
  者按典命云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
  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則三公非出封者祇八命
  也八命六命四命其數皆偶為隂爵出封皆為陽
  爵以在王下為臣不可為陽爵也故云有加衮者
[086-7b]
  則是特恩之賜而非例當然也然上公之衮雖其
  章數同於王而其旒數止於九且有降龍無升龍
  則亦自有等殺而豈有上偪之嫌哉
玉藻衣正色裳間色非列采不入公門振絺綌不入公
門表裘不入公門襲裘不入公門
 孔頴達正義皇氏云正謂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
 不正謂五方間色也緑紅碧紫駵黄是也青是東方
 正緑是東方間東方木木色青木尅土土黄並以所
[086-8a]
 尅為間故緑色青黄也赤是南方正紅是南方間南
 為火火赤尅金金白故紅色赤白也白是西方正碧
 是西方間西為金金白尅木木青故碧色青白也黑
 是北方正紫是北方間北為水水黑尅火火赤故紫
 色赤黑也黄是中央正駵黄是中央間中央為土土
 黄尅水水黑故駵黄色黄黑也
  臣/按正色之有間蓋五色相間而成文然皆取為
  正所尅有尊卑之義緑衣黄裳詩人所以刺也不
[086-8b]
  入公門皆主於敬經云夫禮者敬而已矣
君子狐青裘豹褎元綃衣以裼之
 鄭康成注曰君子大夫士綃綺屬染之以元與狐青
 裘相宜狐青裘蓋元衣之裘
麛裘青豻褎絞衣以裼之
 鄭康成注曰絞蒼黄之色也孔子曰素衣麛裘
狐裘黄衣以裼之
 鄭康成注曰黄衣大蜡時臘先祖之服孔子曰黄衣
[086-9a]
 狐裘
  臣/按錦衣狐白裘天子諸侯得同服其天子卿大
  夫及諸侯卿大夫在天子之朝亦狐白裘惟士不
  衣狐白耳是狐白亦不獨君服也狐青裘為元衣
  之裘皇氏云元衣謂元端也熊氏云六冕皆有裘
  此云元謂六冕及爵弁也則天子諸侯皆然而云
  大夫士者君用純狐青大夫士雜以豹褎是狐青
  亦不獨大夫士服也素衣麛裘君以視朔緇衣羔
[086-9b]
  裘君以視朝卿大夫皆然惟狐裘黄衣則不用諸
  侯之錦衣耳先王之制豈為是無别哉良以當時
  崇尚簡樸初不羅鳥獸之㲝毨以示竒異故天子
  祭天則用大裘不過黑羔以教質也誓省則用良
  裘不過羔與狐白雜為黼也季秋則頒賜羣臣功
  裘不過此狐青麛裘之屬且君亦共之以示御此
  人功㣲麤之裘為天下先也作而不法後世何觀
  裘尤服之美者先王謹之以為奢儉之際也故服
[086-10a]
  服曰法服言可為世世法也
裘之裼也見美也
 鄭康成注曰君子於事以見美為敬
弔則襲不盡飾也
 鄭康成注曰喪非所以見美
君在則裼盡飾也
 孔頴達正義曰盡其文飾之道以敬於君也
服之襲也充美也
[086-10b]
 孔頴達正義曰此謂君之不在臣所加上服掩襲裼
 衣以君不在敬心殺故也
是故尸襲
 鄭康成注曰尸尊
執玉龜襲
 陳澔集說曰執玉之禮有裼時有襲時執龜為享禮
 庭實則裼以卜則襲此特主襲而言耳非謂執玉龜
 無裼之禮也
[086-11a]
無事則裼弗敢充也
 孔頴達正義曰行禮已致龜玉之後則裼不敢充襲
 其美也亦謂在君之前故裼也
  臣/按敬一也有以裼衣為敬者有以襲衣為敬者
  裼主文襲主質曲禮執玉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
  襲亦欲其文質相稱也正義曰凡敬有二體一則
  父也二則君也父是天性至極以質為敬故臣於
  君所則裼斯舉其要矣
[086-11b]
天子素帶朱裏終辟辟音皮縁也終辟/竟此帶盡縁之也
而素帶終辟
 陳澔集説曰而下缺諸侯字諸侯亦素帶終辟而不
 朱裏
大夫素帶辟垂
 陳澔集説曰大夫之素帶則惟縁其兩耳及垂下之
 紳腰後不縁
士練繒/也帶率音律謂/緶緝也下辟
[086-12a]
 陳澔集説曰士以練為帶單用之而緶緝其兩邉故
 謂之率腰及兩耳皆不縁惟縁其紳故云下辟
居士道藝/處士錦帶弟子縞帶
 孔頴達正義曰用錦為帶尚文也弟子用生縞為帶
 尚質也
并紐約用組三寸長齊於帶紳長制士三尺有司二尺
有五寸子游曰參分帶下紳居二焉紳韠結三齊
 孔頴達正義曰并並也謂天子下至弟子其所紐約
[086-12b]
 之物並用組為之
 方慤曰紐則帶之交結也合并其紐用組以約則帶
 始束而不可解矣三寸其廣也長齊於帶者組之垂
 適與紳齊也紳之長制士三尺者自腰而下為稱也
 士如此亦舉卑以見尊也有司欲便於趨走故特去
 五寸引子游之言言人長八尺自腰而下四尺五寸
 分為三分而紳居二故長三尺也韠蔽膝也結即組
 也紳韠結三者皆長三尺故曰三齊
[086-13a]
大夫大帶四寸雜帶君朱緑大夫元華士緇辟二寸再
繚四寸
 陳澔集説曰四寸廣之度也雜帶謂以雜色為辟縁
 也朱緑者上以朱下以緑元華者外以元内以華華
 黄色也士帶之辟則内外皆緇大夫以上帶皆廣四
 寸士練帶唯廣二寸而冄繞腰一迎則亦是四寸矣
凡帶有率無箴功
 孔頴達正義曰有率謂但繂襵之而已無别裨飾之
[086-13b]
 箴功故云無箴功
  臣/按此皆言帶之制古者衣有襘帶有結視不得
  過結襘之間而下於帶則近於憂故帶亦所以道
  容貌也先王為之定其等寓其義或以素或以練
  或終辟或辟垂或下辟其飾或朱緑或元華陳祥
  道以為素得於自然練成於人功終辟則所積者
  備垂辟下辟則所積者少朱者正陽之色緑者少
  陽之雜元與緇者隂之體華者文之成天子體陽
[086-14a]
  而兼乎下故朱裏而裨以朱緑大夫體隂而有文
  故飾以元華士則體隂而已故飾以緇者是也無
  箴功集説謂箴線細宻不見用箴之功若此則近
  於淫巧不如疏説謂無别裨飾之箴功為近古陳
  祥道亦云
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韋圜殺直天子直諸侯前後方大
夫前方後挫角士前後正韠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
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
[086-14b]
 孔頴達正義曰韠象裳色天子諸侯元端服朱裳大
 夫素裳上士元裳中士黄裳下士雜裳此言元端服
 之韠若皮弁服則皆素韠也圜殺直三者之形制也
 天子之韠直謂四角無圜無殺也下為前上為後公
 侯上下各去五寸所去之處以物補飾之使方變於
 天子也大夫則圜其上角變於君也正即直與方之
 義士賤不嫌與君同也頸之廣五寸在中故謂之頸
 肩兩角也肩與革帶皆廣二寸
[086-15a]
  臣/按此言韠之制殊諸侯大夫於天子明嫌也同
  士於君非偪也禮有順而討也有摲而播也者此
  也下廣三尺以象地上廣一尺以象天長三尺以
  象三才頸五寸以象五行肩革帶博二寸以象隂
  陽禮有放而文也者此也其制之謹嚴如此宜乎
  徳稱者則有斯皇之歌而否則有曹風三百之刺
  也
深衣篇/名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
[086-15b]
膚長毋被土續衽鈎邉要縫半下
 孔頴達正義曰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
 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
 楊氏曰所謂續衽者指在旁兩幅言之謂屬連裳旁
 兩幅不殊裳之前後也合縫者為續衽覆縫為鈎邉
 要縫七尺二寸是比下齊之一丈四尺四寸為半之
 也
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
[086-16a]
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
 陳祥道曰十二月者天數也袂圜以應規而圜者天
 之體曲袷如矩以應方而方者地之象負繩及踝以
 應直下齊如權衡以應平而直與平者人之道
故規者行舉手以為容負繩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義
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下齊如權衡者以安
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聖人服之故規矩取其無私
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故先王貴之故可以為文可以
[086-16b]
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
  臣/按深衣在虞為燕服有虞氏深衣而養老是也
  在周為夕與喪服諸侯夕深衣祭牢肉通服焉大
  夫士朝元端夕深衣將軍文子除喪受弔練冠深
  衣是也庶人吉服亦惟深衣蓋燕私簡便之服非
  朝祭皆可服之故曰善衣之次而制度之詳至於
  參三才而施五法使人雖當燕居之時不啻如臨
  在廟在朝而惰慢邪僻之氣不設於身體矣先王
[086-17a]
  衣服之制纖細周宻皆有禆於身心故君子以不
  知其名為㒺而大學之教亦必有雜服之學也
  臣/又按朱熹論深衣制度云去古益逺其冠服制
  度僅存而可見者獨有此耳然逺方士子亦所罕
  見往往人自為制詭異不經近於服妖甚可歎也
  因審定古深衣之制其詳具家禮及宋史志中
儒行篇/名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
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
[086-17b]
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丘不知儒服
  臣/按衣服之制貴賤有等不可易也儒者豈得有
  異服哉末世上下僭亂無别儒者獨守法度有異
  於衆遂謂之儒服而不知君子亦惟其宜與稱而
  已焉居魯衣魯居宋冠宋曷嘗峩峩焉于于焉以
  自别異為哉魯論君子不以紺緅飾一章詳記夫
  子之服合考之與周禮皆合而特當僭亂無章之
  時夫子一一考衷復識古法亦其學也博之一徵
[086-18a]
  歟
左傳鄭子華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鷸冠鄭伯聞而惡
之使盜誘之八月盜殺之於陳宋之間君子曰服之不
衷身之灾也詩曰彼其之子不稱其服子臧之服不稱
也夫僖公二/十四年
  臣/按候人之詩以赤芾本為法服但非彼其之子
  所宜稱故刺之如子臧之聚鷸冠豈特不稱哉亦
  蹈於異服之誅矣
[086-18b]
鄭駟秦富而侈嬖大夫也而常陳卿之車服於其庭鄭
人惡而殺之子思曰詩曰不解於位民之攸塈不守其
位而能乆者鮮矣商頌曰不僭不濫不敢怠皇命以多
哀公/五年
  臣/按服為衷之旗駟秦以大夫而陳命卿之車服
  至無等也大不敬也夫以約失之者鮮不守其位
  則不約不約亡無日矣
宋淳熙中朱熹定祭祀冠婚之服時頒行之
[086-19a]
  臣/按厯代法服具詳各志大都斟酌損益垂為一
  代盡善適中之制君相之事也遵一王之法不敢
  生今而反古臣子之分也自漢以後收拾先王之
  遺文於殘闕之餘其服章名數固未能一一皆合
  古制而士大夫亦往往投棄規矩不能禀遵如儒
  生為短衣之制侍中效鵔鸃之冠岑牟單䘨自辱
  斯極斜簮散幘風流已甚衷諸古則不經徵諸時
  則非法至於骸骨而申黄冠之乞髠緇而為道林
[086-19b]
  之侣則惑世驚愚尤有不可勝言者矣又况侈心
  一開僭端愈熾上無弋綈之素下無羔羊之節而
  徒欲崇節儉謹制度不清其源而制其流豈可得
  哉上下千餘年間禮制日變禮意愈失自宋司馬
  光朱熹諸大儒益講明古者衣服之制度而南渡
  後祭祀冠婚之服得熹論定而古禮復明云
朱熹閒居未明而起深衣幅巾方履拜於家廟以及先
聖退坐書室几案必正書籍器用必整其飲食也羮食
[086-20a]
行列有定位匕箸舉措有定所倦而休也瞑目端坐休
而起也整步徐行中夜而寝既寝而寤則擁衾坐或至
達旦威儀容止之則自少至老祁寒盛暑造次顛沛未
嘗有須臾之離也
  臣/按魯論一書於聖人之一言一動無不熟審而
  詳記之而先儒以為非真知而善言徳行者不能
  記蓋親炙聖人之光華而日與周旋上下故能言
  之親切有味而學之亦跬步而勿敢失也蓋夫子
[086-20b]
  嘗與門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子曰予
  則有姊之喪故也二三子乃尚左一左一右之頃
  惟聖人之師二三子之嗜學如此而至於聖人既
  没又欲得有若之似者而師之而曾子以為不可
  則雖其所見於聖人者有深淺之不同而其一言
  一動必欲起聖人以為依歸若飲食裘葛凖繩規
  矩之不可須臾離者意豈有異也自聖人既没千
  有餘年所為親炙之者其人既已在千載之上猶
[086-21a]
  幸而有其書之所記可以窺尋聖人之聲光顧其
  書若存若亡能尊之者蓋鮮而行之者尤已鮮矣
  有宋諸大儒身體力行心存目想一言一動必師
  聖人千載之上語其難則百倍於弟子之得親炙
  之者語其所至則與曾子蓋未知孰先孰後而餘
  固未足以云也夫聖人諸賢惟顔子好學然不幸
  短命而随事精察篤實踐履者惟曾子卒唯一貫
  者亦惟曾子也明道之静坐伊川之誠敬横渠之
[086-21b]
  學恭而安十五年不成朱子之造次顛沛未嘗少
  違威儀容止之則之數子者固已深自得之於聖
  道之大而其随事精察篤實踐履惟恐有一失足
  一惰容之頃夫道固在是而豈必於高者逺者也
  詩曰各敬爾儀天命不又記曰服其服則文以君
  子之容臣/是以三復於斯焉
熹嘗訓子起居坐立務要端莊不可傾倚恐至昏怠出
入步趨務要凝重不可剽輕以害徳性
[086-22a]
  臣/按古者教子弟自能言能食即有教以至灑掃
  應對之類皆有所習蓋少成若天性凡所以陶養
  變化其氣質者不可不豫也自後為弟子之法廢
  手不習禮器目不覩禮容而長而成人欲其檢束
  收斂端莊凝重是責中人以下之材以自然合禮
  必不可得也熹又嘗謂工夫自小失了要補填實
  難只得教人且把敬為主夫主敬之功徹上徹下
  誠可以該小學而至於有成人之道亦不可以復
[086-22b]
  退而為弟子然而無可補填必多所闕漏其用力
  為益難矣所謂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也誠
  莫若修明小學之教於曲禮内則少儀諸書務為
  講明以俾其誦習雖其去古已逺禮容禮器多有
  不可復見於當今者而因其文以求其義行其可
  行者於日用出入之間則自其少小之時固已無
  惰慢傾側之容而入大學後心存於誠敬無難矣
  夫古者小學之教雖不耑於誦讀然力行而必學
[086-23a]
   文固以誦讀為非可緩者朱子嘗謂曲禮衣毋撥
   足毋蹶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户視必下等叶韻處
   皆是古人初教小兒語而管氏書弟子職一篇或
   四言五言六言皆韻語句短而音諧朱子取以入
   小學蓋以其誦讀之易而便於童而習之也夫服
   以旌禮故必習威儀而習威儀必自小學始臣是
   以終及之
   以上法服
[086-23b]
 
 
 
 
 
 
 
御定孝經衍義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