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5 御定孝經衍義-清-葉方藹 (master)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定孝經衍義卷十四
  衍教所由生之義
   禮
 儀禮
  賈公彦注疏序曰周禮儀禮發源是一理有終始分
  爲二部並是周公攝政致太平之書周禮爲末儀禮
  爲本本則難明末則易曉
[016-1b]
   臣/按先王之治天下以至易簡者立其體以至周
   詳者達其用夫天秩天序人綱人紀其間曲爲之
   防事爲之制而三千三百教大備矣秦火之後高
   堂生傳儀禮十七篇冠昏喪祭鄉相見與夫聘覲
   燕射之儀文固不甚害于當時之諸侯其籍未盡
   去而春秋以來猶有行之者學士大夫習其傳者
   至漢初而猶在其書乂蚤出則諸儒之附益盖寡
   于諸侯所去之籍及秦煨燼之餘或千百之什一
[016-2a]
  也昔者朱熹有劄子乞脩三禮斷以儀禮爲本經
  而以禮記爲其義説更欲雜取諸經史諸儒之説
  附本經之下而惜乎其未卒業也論者曰昔趙簡
  子見儀而謂之禮韓宣子聘魯見易象與春秋而
  歎曰周禮在魯是禮之舊經已亡今之周官非古
  書也其儀文之曲折有隨世損益者聖人復起將
  必就今禮而去其太甚而十七篇者雖在盖無所
  用諸嗚呼斯誠不足與言禮者矣唐之開元開元/禮
[016-2b]
  宋之開寳開寳/禮非不盛行于一時者其治亂得失
  視古爲何如臣/嘗讀宋臣曾鞏禮閣新儀序而愛
  其言曰禮者其本在于養人之性而其用在于言
  動視聼之閒善乎得先王制禮之精意者矣又嘗
  愛張載之言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無一事之非
  仁也可謂深于學禮者矣夫此儀禮之十七篇者
  以五禮言之嘉禮七賓禮三凶禮四吉禮三而無
  軍禮以目錄次第考之士冠禮士二十而冠之禮
[016-3a]
  也士昏禮士娶妻之禮也士相見禮士之職位相
  親始承摯相見之禮也鄉飲酒禮諸侯之鄉大夫
  賓賢之禮也鄉射州長春秋以禮㑹民而射于州
  序之禮也燕禮諸侯燕飲羣臣之禮也大射諸侯
  將祭與羣臣大射之禮也聘禮諸侯使卿相問之
  禮也公食大夫主國以禮食小聘大夫之禮覲禮
  諸侯秋見天子之禮也喪服子夏傳自天子以下
  喪服年月親疎隆殺之禮也士喪禮自始死至既
[016-3b]
  殯之禮也既夕士喪禮之下篇也特豕饋食士虞
  禮也特牲饋食諸侯之士祭祖禰之禮也少牢饋
  食卿大夫祭其祖禰于廟之禮也有司徹上大夫
  既祭儐尸于堂之禮也統而論之人道始于昏冠
  父子著代莫先于此矣始以職相見有君臣朋友
  之義矣鄉射鄉飲正齒位賓賢能貴貴長長賢賢
  之義矣燕射聘覲諸侯上尊天子旁屬與國下逮
  羣臣之義矣喪服士喪禮士虞禮人道之終大夫
[016-4a]
  士之祭禮三所以報本反始者加詳矣嗚呼先王
  所以教民親愛恭敬辭讓而無淫佚惰慢之心焉
  此物此志也誠使行之今日不過其服物器用如
  𤣥酒醴酒鸞刀割刀貴本親用之不同耳豈無所
  用之哉夫先王之世人之周旋進反于其閒亦必
  有不苟然者臣/且即子太叔告簡子之言思之其
  所謂天經地義乃夫子孝經之文則必以則天因
  地者爲制禮之本明矣三百以爲綱三千以爲目
[016-4b]
  綱舉目張皆在一書之中也而顧以是爲儀也非
  禮也臣/有以知其必不然矣夫禮之行也天下之
  人但知順先王之教而已小大由之而或未知夫
  形而上者之在其中也故其後知禮意者少而習
  其儀者亦不敢侈然自外于規矩繩墨之外所得
  爲已多也故謂禮之舊經已盡亡者臣/亦未敢以
  爲未必然也臣/以爲周禮者周之治典如今之六
  部條例前朝之會典是也雖其後或有所更定非
[016-5a]
  盡出于周公之筆而亦有非後人所能爲者然其
  閒惟宗伯所掌悉是禮文司徒教典亦有五禮若
  如漢儒之説遂以三百六十屬當經禮三百之數
  恐亦未必然也蓋所以施教之法于周禮爲已詳
  而垂教之文惟儀禮爲宻矣惜乎其存者止十七
  篇也賈公彦以周禮爲末儀禮爲本得之矣夫本
  也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曾鞏所謂性
  張載所謂仁也以此十七篇者行乎父子君臣長
[016-5b]
  幼夫婦朋友之際學者于是乎周旋進反于其閒
  無失墜焉庶乎可矣更欲舎是而求其本亦無有
  也臣/故于是書中節取數條或行禮者之辭或記
  禮者之意在于述先王之教所以正秩叙明典禮
  之著者其他或各以類摭入而總論之如此
士冠禮童子任職居士位年二十而冠/古者四民世事士之子恒爲士 筮于庿古廟/字

 鄭康成注曰筮者以蓍問日吉凶于易也冠必筮日
[016-6a]
 于庿門者重以成人之禮成子孫也
 賈公彦釋曰案冠義云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敬冠
 事所以重禮是筮日爲重禮之事也冠義又云古者
 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庿行之于庿者所以尊重事尊
 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
 祖也是成人之禮成子孫也此經惟論父子兄弟不
 言祖孫鄭兼言孫者家事統于尊若祖在則爲冠主
 故兼孫也
[016-6b]
始加緇布/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首/也服棄爾幼志順爾
成徳案冠義既冠責以父子君/臣長幼之禮皆成人之徳夀考惟祺祥/也介爾景福
介景皆/大也再加皮/弁曰吉月令辰乃申重/也爾服敬爾威儀淑
愼爾徳眉夀萬年永受胡福胡猶遐/也逺也三加爵/弁曰以歲之
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徳黄耉黄黄/髪也
耉老/夀也無疆受天之慶醴辭醴賓以壹/獻之禮曰甘醴惟厚嘉薦
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夀考不忘長有/令名
若不醴則/醮用酒曰旨酒既清嘉薦亶誠/也時始加元服兄弟
[016-7a]
具來孝友時是/也至/也永以保之再醮曰旨酒既湑清/也
薦伊脯乃申爾服禮儀有序祭此嘉爵承天之祜三醮
曰旨酒令芳籩豆有楚陳列/之貌咸加爾服肴升折俎體解/節折
而登之/于俎也承天之慶受福無疆字辭曰禮儀既備令月吉
日昭告爾字爰字孔甚/也嘉髦俊/也士攸宜宜之于假于猶/爲也
假大也宜之/是爲大矣永受保之
記冠義經所不備/記又言之適子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
有成也三加彌尊諭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天
[016-7b]
子之元子猶士也天下無生而貴者也二句儀/禮文
 賈公彦釋曰此記者見天子元子冠時亦依士冠禮
 故于此兼記之也天子之元子雖四加與十二而冠
 其行事猶依士禮也故云猶士也元子尚不得生而
 貴則天下之人亦無生而貴者也天子之元子冠時
 行士禮後繼世爲天子自餘天下之人從㣲至著皆
 由下升也
  臣/按父兄所以愛子弟之心如是其至也古者二
[016-8a]
  十曰弱冠蓋其入大學已五年矣其于孝友之行
  必有可觀在三年大比之後既以三物升之司徒
  而以童子任職居士位矣于是乎筮日筮賓而冠
  之而字之尊其事而不敢擅而以先祖臨之其加
  醮字之辭無非欲其去童稚之心而有成人之徳
  蓋本先祖之心所欲成其子孫者然也乃其所謂
  承休受福者則曰孝友時格而巳爾雅曰善父母
  爲孝善兄弟爲友不言善事父母兄弟者明諸行
[016-8b]
  周備而父兄善之也此初醮之辭所爲朂也既冠
  之後徧見于族姻僚友鄉之先生者亦必有善言
  以相朂也則古人之所以敦行不怠以成其身者
  雖其徳性之善亦父兄之教使之然也後世冠禮
  之廢久矣童子有芄蘭之刺衞風芄蘭之支童子/佩觽言此成人之佩
  非童子/之飾也而成人者復不思勉勉于孝恭之徳以貽
  父母令名積習成風遂至于寡亷鮮恥不免虧體
  辱親盖非子弟之過抑亦司教者之責云
[016-9a]
士昏禮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而名焉舅姑入于室婦盥饋
  臣/按注云婦道既成成以孝養盖昏之明日既見
  于舅姑即以孝養爲職也
記士昏禮 某有先人之禮
  臣/按此一句納采納吉納徵皆稱之者父母生之
  續莫大焉今將成生續之道所以順先典也主人
  醴從者亦重平/聲稱之者以先祖遺體許人以適他
  族故重之也壻之父婦之父咸以先人爲辭亦猶
[016-9b]
  冠禮之筮于庿門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者矣此
  亦孝子之以生存事其親也
父醮子命之辭曰往迎爾相助/也承我宗事宗庿/之事朂帥以
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朂勉也勉帥婦道以敬其爲先/妣之嗣謂婦人入室使之代姑
祭也若猶女也女之/行則當有常深戒之子曰諾惟恐弗堪不敢忘命 父
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夙夜毋違命舅姑之/教命母施衿結
佩/中曰勉之敬之夙夜毋違宮事謂姑命/婦之事庶母及門内施
鞶囊也女鞶絲盛帨/中之屬以供事舅姑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
[016-10a]
聽宗尊/也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視諸衿鞶母施衿結/帨庶母示
之衿鞶皆託/戒使識之也
  臣/按壻之父女之父母皆有戒命之辭此正始之
  道爲夫若婦各思其父母之言可以永終矣故曰
  衆之本教曰孝
士相見之禮 凡與大人言始視靣中視抱卒視靣毋
毋音無/下同改衆皆若是
 鄭康成注曰始視靣謂觀其顔色可傳言未也中視
[016-10b]
 抱容其思之且爲敬也卒視靣察其納己言否也毋
 改謂傳言見答應之閒當正容體以待之毋自變動
 爲解惰不虛心也衆謂諸卿大夫同在此者皆若是
 之儀無異也
若父則遊目毋上于靣毋下于帶
 賈公彦釋曰案曲禮大夫之臣視大夫得視靣不得
 遊目士之臣視士得旁遊目今子視父應與視君同
 不上于袷與士大夫同者以子于父主孝不主敬所
[016-11a]
 視廣者因視安否何如也
  臣/按此因記士相見之禮而及臣子與君父言語
  之儀君臣主敬故尋常則視不上于袷于君言乃
  得視靣也父子則嚴生于親者也故不同于視君
  之不上于袷而同于士之臣視士得以遊目也遊
  目則所視者廣故可以觀父之安否何如此見愛
  親之心無適不然而先王制禮所因者本也
鄉飲酒之禮諸侯之卿大夫三年大比獻賢者能者于/其君以禮賓之與之飲酒于五禮屬嘉禮
[016-11b]
 主人就先生而謀賓介
 鄭康成注曰主人謂諸侯之卿大夫也先生鄉中致
 仕者古者年七十而致仕老于鄉里大夫名曰父師
 士名曰少師而教學焉恒知鄉人之賢者是以大夫
 就而謀之賢者爲賓其次爲介又其次爲衆賓而與
 之飲酒是亦將獻之以禮禮賓之也
以告于先生君子可也
 賈公彦釋曰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此先生老
[016-12a]
 人教學者故云先生不以筋力爲禮于是可以來也
  臣/按此賓賢之禮三年正月一行非黨正每歲以
  禮屬民而飲于序也故篇中無正齒位之事若正
  齒位則此先生君子與于行禮者矣此經始則就
  而謀之行禮之明日則告之者非先生遂不能以
  筋力爲禮也所興之賢能爲先生之弟子先生若
  來則不得儼然爲賓介也禮成之後告于先生羞
  惟所有徵惟所欲以順適老人之意先生之教于
[016-12b]
  高年有徳者非惟敬之而且爲之委曲以奉承之
  如此故曰貴老爲其近于父也
聘禮大問曰聘諸侯相於久無事/使卿相問之禮小聘使大夫 若有獻則曰某君
之賜也君其以賜乎所獻之物謙不當君/意其以賜臣下乎
 鄭康成注曰大夫出反必獻忠孝也
 賈公彦釋曰案曲禮云大夫私行出疆反必有獻此
 以公聘出疆反亦有獻此以入己之物獻于君者忠
 孝也事君言忠事父言孝獻君忠也而兼言孝者忠
[016-13a]
 臣出孝子之門故連言孝也
  臣/按君臣之分莫嚴于古禮而君臣之情亦非後
  世所能及反必有獻以愛親之心愛君也
賜饔唯羮飪筮一尸若昭若穆
 鄭康成注曰羮飪爲飪一牢也肉謂之羮唯是祭其
 先大禮之盛者也筮尸若昭若穆父在則祭祖父卒
 則祭禰腥餼不祭則士介不祭士之初行不釋幣于
 禰不祭可也
[016-13b]
 賈公彦釋曰古者天子諸侯行載廟木主大夫雖無
 木主亦以幣帛主其神是以受主國饔餼筮尸祭然
 後食之尊神以求福故也昭穆言若者以其昭穆不
 定故言若也上介饔餼三牢則飪腥餼三者皆有士
 介四人皆餼大牢無飪可祭故知士介不祭也
僕爲祝祝曰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于皇祖某甫皇考
某子
 賈公彦釋曰孝孫孝子皇祖皇考以其不定故兩言
[016-14a]
 若昭若穆亦兩言之僕爲祝者大夫之臣攝官也
  臣/按此聘使也其受命也則釋幣于禰而後行何
  也出必告則禮然也于主國之饔餼也薦之而後
  食孝子思親之心無日無之也先王制禮教之以
  勞于王事之時而得致其享祀之誠焉饔餼三牢則
  飪腥餼皆有唯飪爲大禮之盛故以登其先無飪
  則不祭此士介之初行所以亦不釋幣于禰庿也
  其祝則以家臣攝官而祭器則假于主國之大夫
[016-14b]
  其祭訖歸胙則及于掌視車馬之人蓋其行禮不
  敢苟且而先祖之惠必逮于下也
覲禮諸侯秋見天子之禮/三時禮亡惟此存爾 侯氏裨冕釋幣于禰
 鄭康成注曰將覲質明時也裨者衣裨衣而冠冕也
 裨之爲言埤也取裨陪/之義天子六服大裘爲上其餘爲
 裨以事尊卑祀之/大小服之而諸侯亦服焉諸侯惟不得/有大裘天子
 事上帝服/之者也禰謂行主遷王矣而云禰親之也以其在/外惟有
 遷庿之主載于齊車無他可/事故不言遷主而云禰也釋幣者告將覲也諸侯/裨冕
[016-15a]
 以朝爲天子庿受之也將/入天子之庿故服以告禰
  臣/按諸侯朝于天子而告行于廟所載遷主乃其
  逺祖而稱之曰禰者推禰之心以上祀逺祖則親
  之如禰也諸侯之朝而天子庿受之經所謂雖天
  子必有尊也亦所以教諸侯之孝也
喪服子夏傳父傳曰爲父何以斬衰也父至尊也
 賈公彦釋曰周公設經上陳其服下列其人先陳父
 者此章恩義並設忠臣出于孝子之門義由恩出故
[016-15b]
 先言父也 天無二日家無二尊父是家之尊尊中
 至極
諸侯爲天子傳曰天子至尊也
 賈公彦釋曰天子至尊同于父也
君傳曰君至尊也
 賈公彦釋曰臣爲之服此君内兼有諸侯及大夫鄭
 注曲禮曰臣無君猶無天則君者臣之天故亦同之
 于父
[016-16a]
父爲長子傳曰何以三年也正體于上又乃將所傳重
也庶子不得爲長子三年不繼祖也
 鄭康成注曰此言爲父後者然後爲長子三年重其
 當先祖之正體又將代己爲宗廟之主也
爲人後者傳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何
如而可爲之後同宗則可爲之後何如而可以爲人後
支子可也爲所後者之祖父母妻妻之父母昆弟昆弟
之子若子
[016-16b]
 鄭康成注曰若子者爲所後者之親如親子
 賈公彦釋曰雷氏云此文當云爲人後者爲所後之
 父闕此五字者以其所後之父或早卒今所後其人
 不定或後祖父或後曽高祖故闕之見所後不定故
 也
  臣/按喪服子夏傳首論服之至重者君父至尊忠
  孝一體經所謂父子之道君臣之義也爲父後者
  爲長子三年爲人後者爲所後之父母義在于傳
[016-17a]
  重繼祖所以爲孝若乃野人曰父母何算都邑之
  士但知尊禰皆不達禮意而于孝有虧者也
少牢饋食之禮禮將祭必先擇牲繫于牢而芻之羊豕/曰少牢諸侯之卿大夫祭宗廟之牲
祝曰孝孫某敢用柔毛羊肥則/毛柔剛鬛豕肥則/鬛剛嘉薦葅醢/也
普淖黍稷也普大也淖和也/徳能大和乃有黍稷用薦歲事于皇祖伯某冠/禮
伯某甫若仲/叔季亦然以某妃某妻/也合食/曰配某氏若言姜氏/子氏也尚饗
嘏辭曰皇尸命工官/也祝承傳/也致多福無疆于女孝孫來
讀曰釐/賜也女孝孫使女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夀萬年勿
[016-17b]
替引之
  臣/按祝者主人告神之辭嘏者尸致福于主人之
  辭故禮運曰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又曰祝嘏莫敢
  易其常古蓋其辭不虚設也古之君子如見其祖
  禰然是以有受福之道也又禮記雜記篇/名曰祭稱
  孝子孝孫喪稱哀子哀孫盖吉祭則申孝子之心
  故祝辭曰孝喪祭則痛慕未申故稱哀故士虞禮
  稱哀子而卒哭乃稱孝子也稱孝稱哀無所與讓
[016-18a]
  之道世俗之士居喪自稱不孝不肖以此鳴謙可
  謂野于禮矣
春秋左傳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公子/彄也諫曰凡物不
足以講大事祀與/戎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
將納民於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
章物采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
也故春蒐夏苖秋獮冬狩蒐索擇取不孕者苖爲苖除/害也獮殺也以殺爲名順秋
氣也狩圍守也冬物畢/成獲則取之無所擇也皆于農隙以講事也三年而治
[016-18b]
兵入而振旅整衆/而還歸而飲至以數軍實飲于廟以數車/徒器械及所獲
也/昭文章明貴賤昭著也君大夫士車服旌旗各有文/章田獵之制貴者先殺所以明君大
夫士庶人/之貴賤辯等列辯上下之等第行列/坐作進退皆是也順少長出則少/者在前
趨敵之義還則少者在/後殿師之義所謂順也習威儀也鳥獸之肉不登于俎
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則公不射古之制也若
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皂𨽻之事官司之守非君
所及也公曰吾將畧地焉孫辭以畧地畧/總攝廵行之名遂往陳魚而
觀之大設捕魚之/備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書曰公矢魚于棠非
[016-19a]
禮也且言逺地也矢亦陳也棠實他境故/曰逺地 隱公五年
  臣/按大田之禮軍禮也四時講武三年而大習乃
  人君所當親者而非所論于觀魚也雖月令有季
  冬薦鮪漁師始漁之文而亦以薦廟爲重觀魚近
  于射獵之事故僖伯援以爲説不登于俎不登于
  器則君不射見蒐田雖爲軍禮所重亦在于登祭
  宗廟之俎與飾宗廟之器非以殺獲爲娛也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大廟非禮也桓公/二年
[016-19b]
 林堯叟曰言受弑逆者之賂器而納于大廟以汙祖
 宗之盛徳非禮之甚也
  臣/按程頤曰四國魯齊/陳鄭既成宋亂而宋以鼎賂魯
  魯以爲功而受之故書取以違亂之器置于周公
  之廟周公其享之乎故書納臣以爲安上治民莫
  善于禮而以違亂之器昭示其臣民是以弗禮訓
  于下民也此臧哀伯僖伯/之子所云百官象之其又何
  誅者也違亂之器周公所必不受而強納之是謂
[016-20a]
  先祖可誣也不孝孰大于是
成子成肅/公受脤于社不敬劉子劉康/公曰吾聞之民受天
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
定命也能者養之以福養威儀/以致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是故
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
在養神篤在守業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
受脤神之大節也交神之/大節今成子惰棄其命矣其不反
乎是年五月成肅公果卒于瑕成公十三年/
[016-20b]
  臣/按脤膰之禮嘉禮也脤是社稷之肉膰是宗廟
  之肉此因將伐秦而宜社之脤也宜者出兵祭社
  之名經曰禮者敬而已矣究其本教即爲生續之
  理故不敬則棄其命也
子大叔對趙簡子曰爲六畜馬牛羊/雞犬豕五牲麋鹿麏/狼兎三犧
祭天地宗廟/三者謂之犧以奉五味爲九文謂山龍華蟲藻/火粉米黼黻也六采畫/繢
之事雜用天/地四方之色五章以奉五色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
青謂之黻五色備謂之繡集/此五章以奉承五色之用爲九歌八風七音六律以
[016-21a]
奉五聲爲君臣上下以則地義君臣有尊卑/法地有高下爲夫婦外
内以經二物以治内外/經常之事爲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
婭以象天明六親和睦以事嚴父若衆星之共辰極也/妻父曰婚重婚曰媾壻父曰姻兩婿相謂
曰/婭爲政事庸力行務在君爲政在臣爲事民功曰庸治/功曰力行其徳教務其時要禮之
本/也以從四時爲刑罰威獄使民畏忌以類其震曜殺戮
雷震電曜天之威也聖/人作刑戮以象類之爲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長
春生夏長天之恩也聖/人施恩惠以效法之民有好惡喜怒哀樂生于六
此六者皆禀隂陽/風雨晦明之氣是故審則宜類審其法則/宜其象類以制六
[016-21b]
爲禮以制好惡喜/怒哀樂使不過節哀有哭泣樂有歌舞喜有施舍怒
有戰鬭喜生于好怒生于惡是故審行信令禍福賞罰
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惡物也好物樂也惡物哀也哀
樂不失乃能協于天地之性是以長久簡子曰甚哉禮
之大也對曰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
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禮者謂之成
人大不亦宜乎昭公二十有五年/
  臣/按子大叔之言始終發明則天之明因地之利
[016-22a]
  之義經曰父母生之續莫大焉人莫不好生而惡
  死而悖禮以求生非所以生也故大叔言禮合于
  孝經
晏子對齊景公曰禮之可以爲國也久矣與天地並君
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
君令而不違臣共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
友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
禮之善物也以上皆晏子對齊景公/之言 二十有六年
[016-22b]
  臣/按晏子舉君臣父子慈孝愛敬以爲禮本與夫
  子之答問政同意而景公不能悟也
春邾隱公邾子/益來朝子貢觀焉邾子執玉高其容仰公
受玊卑其容俯玉朝者/之䞇子貢曰以禮觀之二君者皆有
死亡焉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將左右周旋進退俯仰
于是乎取之朝祀喪戎于是乎觀之今正月相朝而皆
不度不合/法度心已亡矣心之精爽/已先亡矣嘉事不體何以能久高
仰驕也卑俯替也驕近亂替近疾君爲主其先亡乎此/年
[016-23a]
五月定公薨哀公七年魯伐邾/執邾子益歸 定公十五年
  臣/按春秋時人論禮皆以爲人之所以生故劉康
  公子大叔子貢三説先後相符他如趾高心蕩語
  汙視下決其禍敗不爽毫髪其必學校之教先正
  之言相傳者然也經曰天地之性人爲貴邢昺曰
  性生也又曰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
  其民惠而愛之則而象之則禮之定命彌性以成
  其孝者其義備矣
[016-23b]
國語書名左丘明著/亦曰春秋外傳周語襄王使召公過召武/公及内史
官/名人/名賜晉惠公夷/吾諸侯即位天子賜/之命圭以爲瑞節吕甥卻芮皆/晉
大/夫相晉侯不敬晉公執玉卑拜不稽首禮執天子器則/上衡稽首首至
地/也内史過歸以告王曰晉不亡其君必無後且吕卻將
不免王曰何故對曰夫晉侯非嗣也而得其位亹亹怵
惕保任戒懼猶曰未也若將廣其心放情/欲而逺其隣背/秦
賂/陵其民虐處/者而卑其上不敬/王命將何以固守夫執玉卑
替其摯廢其執/摯之禮也拜不稽首誣其王也替摰無鎮重也/無以
[016-24a]
自/重誣王無民民亦將/誣之夫天事恒象事善象吉/事惡象凶任重享大
者必速及故晉侯誣王人亦將誣之欲替其鎭人亦將
替之大臣享其祿弗諫而阿之亦必及焉襄王三年而
立晉侯八年而隕于韓秦伐晉戰于韓原/而獲晉侯以歸十六年而晉
人殺懐公子/圉無胄秦人殺子金吕甥/子子公卻芮/字
  臣/按春秋人每觀人之合度與悖禮以決其有後
  無後盖亦父母生之續莫大焉之義嗣位之初天
  王賜命則又君親臨之厚莫重焉者也而替摰誣
[016-24b]
  王難以延于世矣故内史過言而驗也
魯語莊公如齊觀社齊因祀社蒐/軍實以示客曹劌諫曰不可失禮
所以正民也是故先王制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也
終則講于㑹以正班爵之義帥長幼之序訓上下之則
制財用之節其間無由荒怠夫齊棄大公之法而觀民
于社君爲是舉而往觀之非故業也何以訓民土發而
社助時也收攟而烝納要也士發春分也社者助時求/福攟拾也冬祭曰烝因社
祭以納五/穀之要今齊社而往觀旅非先王之訓也天子祀上
[016-25a]
帝諸侯㑹之受命焉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
事焉臣不聞諸侯之相㑹祀也祀又不法君舉必書書
而不法後嗣何觀公不聽遂如齊
  臣/按莊公以二十有二年冬如齊納幣而秋七月
  齊高傒之來議昏公與之盟則母喪未再期也二
  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齊而夏又如齊觀社何其行
  之亟歟春秋比次直書習其讀者知其于喪禮昏
  禮兩失之矣于曹劌之諫辭又有以知人主非爲
[016-25b]
  王事民事不可以輕出諸侯不相會祀莊公此行
  又下同于受命受事自卑以辱其親也
論語孟懿子魯大夫仲孫/氏名無忌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孔子弟/子名須
爲孔子/御車子告之曰孟孫即仲孫三家皆魯桓公庶子/初以仲叔季爲氏其後皆以
孫字公子之子稱公孫也仲改爲孟者庶子自爲長少/不與莊公爲伯仲叔季公孫不敢祖諸侯也故自以庶
長爲/孟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
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朱熹集註曰生事葬祭事親之始終具矣人之事親
[016-26a]
 自始至終一于禮而不苟其尊親也至矣胡氏名寅/字明
 仲號致堂/建安人曰人之欲孝其親心雖無窮而分則有限
 得爲而不爲謂苟簡/儉陋者與不得爲而爲之謂僭/禮者均于不
 孝所謂以禮者爲其所得爲者而已矣
  臣/按生事葬祭之必以禮通上下而言違者猶經
  之言悖徳悖禮苟簡儉陋與僭竊犯分者皆謂之
  不愛其親不敬其親若夫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
  樂病則致其憂則生事之以禮之内心也喪則致
[016-26b]
  其哀則葬之以禮之内心也祭則致其嚴則祭之
  以禮之内心也禮者所以品節此敬樂憂哀嚴者
  也大哉言矣豈直警懿子哉
子張孔子弟子姓/顓孫名師問十世可知也此以王者易姓受命/爲一世與三十年爲
一世之/世不同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
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朱熹曰繼周者秦先王之法一切掃除然三綱五常
 未曾冺滅如尊君卑臣損周室君弱臣強之弊自是
[016-27a]
 有君臣之禮如立法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有禁自
 是有父子兄弟之禮天地之常經自商繼夏至秦繼
 周以後皆變不得秦之所謂損益只太甚耳
  臣/按秦始皇之欲安上治民者未嘗不與禹湯文
  武同也其于周禮之末失未嘗不知救正也然而
  君臣父子兄弟卒以不相保者有刻覈峻急之意
  而無愛敬忠篤之心則立教之本先失故也
林放魯/人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
[016-27b]
其易也寧戚惟喪禮不可言寧儉若治䘮禮至于/習熟則是樂于喪而非哀戚之情
 范祖禹曰夫祭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
 足而敬有餘也喪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
 不足而哀有餘也禮失之奢喪失之易皆不能反本
 而隨其末故也禮奢而備不若儉而不備喪易而文
 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故
 爲禮之本
  臣/按經曰夫孝徳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禮樂政
[016-28a]
  刑四者皆教吉凶賓軍嘉五禮皆生于孝者也如
  季氏之舞八佾歌雍詩乃由奢侈以爲觀美不知
  其僭越非據陷其祖父于不臣之誅孔子曰人而
  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仁即孝也知徳之
  本則知禮之本矣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臣/按周禮注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諸侯諸侯藏
  之祖庿至朔朝于庿告而受行之此所以尊事先
[016-28b]
  君不敢自專也春秋魯文公六年閏月不告月猶
  朝于廟不告月者不告朔也胡安國以猶朝于廟
  爲幸其不已之詞而證之愛禮存羊之意盖文公
  以後遂有不朝于庿者則文公之猶朝于庿爲將
  已不遂已也蓋愛敬君父之心不容終于冺滅幸
  此猶朝于庿所以禮廢羊存幸此禮廢羊存或者
  一旦復舉聖人垂教之意深矣
中庸第十八章曰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徳追王
[016-29a]
大王王季上祀先公祖紺以上至后稷/祖紺大王之父以天子之禮斯
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爲大夫子爲士葬以
大夫祭以士父爲士子爲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葬用/死者
之爵祭用/生者之禄期之喪達乎大夫天子諸侯絶服/大夫降爲大功三年之喪
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吕大臨曰期之喪達乎大夫者期之喪有二有正統
 之期爲祖父母者有旁親之期爲世父母叔父母衆
 子昆弟昆弟之子是也正統之期雖天子諸侯莫降
[016-29b]
 旁親之期天子諸侯絶服而大夫降所謂尊不同故
 或絶或降也大夫雖降猶服大功不如天子諸侯之
 絶服也如旁期之親亦爲大夫則大夫亦不降所謂
 尊同則服其親之服也諸侯雖絶服旁親尊同亦不
 降所不臣者猶服之如始封之君不臣諸父昆弟封
 君之子不臣諸父而臣昆弟是也三年之喪達乎天
 子者三年之喪爲父爲母適孫爲祖爲長子爲妻而
 已天子達乎庶人一也父在爲母及妻雖服期然本
[016-30a]
 爲三年之喪但爲父爲夫屈者也故與齊衰期之餘
 喪異者有三服而加杖一也十一月而練十三月而
 祥二十五月而禫二也夫必三年而後娶三也
  臣/按吕大臨論喪服詳矣然其所謂正統之期雖
  天子諸侯莫降者則分疏未甚的也何則天子之
  適子繼世爲天子諸侯之適子繼世爲諸侯適子
  死乃立適孫適孫繼世爲天子諸侯當服三年矣
  不得云期也若新君之子則亦天子諸侯之子爲
[016-30b]
  其祖父母耳服期故宜天子諸侯之子不得竟謂
  之天子諸侯也然則天子諸侯亦但有適孫爲祖
  父母之三年而無正統之期審矣若天子之庶弟
  始封爲諸侯尚不降諸父昆弟之服而何况正統
  之期乎嗣爲大夫之適孫亦是適孫爲祖三年之
  服嗣爲大夫者之庶弟則非大夫故大夫亦無正
  統之期者也三年之喪尚有諸侯爲天子臣爲君
  妻爲夫妾爲女君故中庸申之以父母之喪無貴
[016-31a]
  賤一也以見亦有三年而賤者所有貴者所無者
  適孫爲祖爲長子皆以傳重著代夫必三年而後
  娶所以體其子之心制禮之意通乎上下委曲詳
  盡一本于孝子之心惟聖盡倫惟王盡制周公其
  人也豈直嚴父配天之大者而已哉
周惇頤通書曰隂陽理而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
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後和故禮先而樂

[016-31b]
  臣/按隂主于理陽主于和臣者君之隂也子者父
  之隂也弟者兄之隂也婦者夫之隂也禮隂而樂
  陽禮先而樂後非隂之先乎陽也忠孝之道先以
  責天下之臣子而後乃以義慈責君父也推之兄
  弟夫婦皆然矣君父之樂有臣忠子孝推之爲人
  兄爲人夫者亦皆然矣理而後和如父子之間拜
  伏擎跪崇恪表迹豫順可知故五禮之制皆因嚴
  教敬敬寡悦衆此謂禮然後和
[016-32a]
程頤曰禮之本出于民之情聖人因而道之爾禮之器
出于民之俗聖人因而節文之爾聖人復起必因今之
衣服器用而爲之節文其所爲貴本而親用者亦在時
王斟酌損益之爾行禮不可全泥古須當視時之風氣
自不同故所處不得不與古異若全用古物亦不相稱
雖聖人作須有損益
  臣/按周惇頤以爲不復古禮不變今樂不可以爲
  治張載則謂不可駭俗以致疾怒但當親行于户
[016-32b]
  庭之内使人自化而程子以爲必因今之衣服器
  用而爲之節文朱熹則直謂古禮如此瑣細繁冗
  今豈可行聖人有作須别有措置臣竊以爲有必
  復古禮之志而後斟酌損益不戻于古若但以爲
  宜于今而已則一切趨于便安而非先王制禮立
  教之深意矣原上古之禮以爲貴本稍從民俗之
  便以爲親用二者相須也凡五禮之行皆宜參用
  前古法服禮器使臨事肅然起敬不敢有惰慢之
[016-33a]
  氣跛倚之容以不失乎先王立教之本意亦不患
  于扞格而不可行者不當但據近代之典章而拘
  牽文義無所取裁也經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臣/
  故竊有愚心焉
薛瑄曰古稱唐太宗語及禮樂房杜有愧論者因謂房
杜無制作之才余謂非特房杜有愧蓋太宗有愧也上
有虞舜之徳則天叙天秩明而上下和由是伯夷后夔
得以推其序與和形之度數播之聲音而爲禮樂太宗
[016-33b]
之徳果如有虞之盛乎天叙天秩果明而上下和乎不
然使伯夷后夔生于其時亦無如禮樂何矣是又不得
爲房杜病也 或謂誠得大儒佐漢祖以禮樂爲治其
效當不止如叔孫通制禮之小竊謂漢祖以馬上得天
下不事詩書治家則以私昵爲治則以雜覇于人倫之
序與和者蔑如也使有大儒其閒果能變其已成之氣
習致君徳三代之隆耶不然則亦無如禮樂何也
  臣/按此皆探本之論也武王之爲君周公之爲相
[016-34a]
   乃可言制作中庸謂之達孝漢唐之君與父子兄
   弟何如者而可言制作哉經曰愛親者不敢惡于
   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盡愛敬去惡慢上以事神
   下以治人則遵先王之禮而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矣
   以上禮之教所由生
 
 
[016-34b]
 
 
 
 
 
 
 
御定孝經衍義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