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46 經濟類編-明-馮琦 (master)


[08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類編卷八十
           明 馮琦馮瑗 撰
 地類二
  封建四十則/
周成王與唐叔虞燕居剪梧桐葉以為珪而授唐叔虞
曰余以此封汝唐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請曰天子
封虞耶成王曰予一與虞戲也周公對曰臣聞之天子
[080-1b]
無戲言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於是遂封唐叔虞
于晉周公旦可謂善説矣一稱而成王益重言明愛弟
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栁宗元辨 古之傳者有言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戲
曰以封汝周公入賀王曰戲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戲乃
封小弱弟於唐吾意不然王之弟當封耶周公宜以時
言於王不待其戲而賀以成之也不當封耶周公乃成
其不中之戲以地以人與小弱弟者為之主其得為聖
[080-2a]
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茍焉而已必從而成之也設
有不幸王以桐葉戲婦寺亦得舉而從之乎凡王者之
徳在行之何若設未得其當雖十易之不為病要於其
當不可使易也而況以其戲乎若戲而必行之是周公
教王遂過也吾意周公輔成王宜以道從容優樂要之
歸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為之辭又不當束縳之馳
驟之使若牛馬然急則敗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
自克況號為君臣者耶是特小丈夫&KR0008&KR0008者之事非周
[080-2b]
公所宜用故不可信或曰封唐史佚成之
晉惠王之二十四年晉始亂故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
孫欒賔傅之師服曰吾聞國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
以能固故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
士有𨽻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以民服
事其上而下無覬覦今晉甸矦也而建國本既弱矣其
能久乎
辛櫟見魯穆公曰周公不如太公之賢也穆公曰子何
[080-3a]
以言之辛櫟對曰周公擇地而封曲阜太公擇地而封
營丘爵土等其地不若營丘之美人民不如營丘之衆
不徒若是營丘又有天固穆公心慙不能應也辛櫟趨
而出南宫邊子入穆公具以辛櫟之言語南宫邊子南
宫邊子曰昔周成王之卜居成周也其命龜曰予一人
兼有天下辟就百姓敢無中土乎使予有罪則四方伐
之無難得也周公卜居曲阜其命龜曰作邑乎山之陽
賢則茂昌不賢則速亡季孫行父之戒其子也曰吾欲
[080-3b]
室之俠于兩社之間也使吾後世有不能事上者使其
替之益速如是則曰賢則茂昌不賢則速亡安在擇地
而封哉或示有天固也辛櫟之言小人也子無復道也
鄭桓公東會封于鄭暮舍于宋東之逆旅逆旅之叟從
外來曰客將焉之曰會封于鄭逆旅之叟曰吾聞之時
難得而易失也今客之寢安殆非封也鄭桓公聞之援
轡自駕其僕接淅而載之行十日夜而至釐何與之爭
封故以鄭桓公之賢㣲逆旅之叟幾不會封也
[080-4a]
虞卿謂春申居曰臣聞之春秋於安思危危則慮安今
楚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為主君慮
封者莫如逺楚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後主不免殺
之秦惠王封冉子惠王死而後王奪之公孫鞅功臣也
冉子親姻也然而不免奪死者封近故也太公望封於
齊邵公奭封於燕為其逺王室矣今燕之罪大而趙怨
深故君不如北兵以徳趙踐亂燕以定身封此百代之
一時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齊則魏魏齊新怨楚楚軍雖
[080-4b]
欲攻燕將道何哉對曰請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對曰臣
請到魏而使所以信之廼謂魏王曰夫楚亦强大矣天
下無敵乃且攻燕魏王曰鄉也子云天下無敵今也子
云乃且攻燕者何也對曰今謂馬多力則有矣若曰勝
千鈞則不然者何也夫千鈞非馬之任也今謂楚强大
則有矣若越趙魏而鬬兵於燕則豈楚之任也哉非楚
之任而楚為之是敝楚也敝楚是强魏也其於王孰便

[080-5a]
秦丞相王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荆地逺不為置王毋
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羣臣羣臣
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衆
然後屬疏逺相攻擊如仇讐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
能禁止今海内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
以公賦税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
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鬭不休以有侯
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
[080-5b]
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
李翰漢祖吕后五等論 或稱漢祖建五等封異姓其
計得乎高后立四王非劉氏其事順乎嘗試論之曰夫
思治惡亂體國之常理去危就安宅生之大域然而制
業圖逺隨化㑹機是非較於毫釐得失差於興滅可不
謂然乎揆夫高祖造漢殷鑒亡秦宗族無尺寸之封子
弟立虚空之地故衆枝莫助而孤根易拔封建之心肇
於此矣又謂大業可以力取神器推於命歸思得包四
[080-6a]
海以獨富舉百郡以從欲而外誘異端内疑成計及見
羣心交阻偶語間興適悟天下不可獨理專欲不能葢
衆分利推恩乃先封雍齒然後將士歛手不懷反覆豪
俊息慮知難於動五等之制於是行焉既而鸞輅龍旂
皆王室昭穆黼衣朱黻即功臣子孫君利世祚人安定
主上敦子愛之情下結體信之志羣后因犬牙之勢匹
夫絶烏合之舉此所以為計之是也何創五等之議不
遵三代之典境土踰溢隄防漏下權敵上都制方偶國
[080-6b]
過當啓陵僣之端怙强連交爭之兆賈誼痛其將亂鼂
錯憂其必危卒使諸侯失節朝廷忿忌此所以為計之
非也且夫中興之主不讓肇基之勲成務之臣有高佐
命之力故禮樂大備取惟新之格言琴瑟不調除仍舊
之弊法觀乎孝惠既崩高后稱制侯王諸吕何不可哉
當若卑署禄産之位宜序親疎之節小其國以圖全薄
其勢以逺害而陳平周勃亦分茅錫土將相之後誓同
山河舅甥之國穆若唇齒預閉覬覦之心不踐嫌猜之
[080-7a]
路克復明辟決自我躬高謝壽陵無負先帝安有齊兵
之觀變代邸之危疑哉此所以為計之得也神害久盈
物無兩大以吕氏之盛跨漢朝之權專禁兵以候疑秉
大政以速謗趦趄異姓蓄姦候隙刺促大臣側目相視
自投機穽實履憂虞此所以為計之失也嗚呼物有益
之而損損之而益凡人臨事多惑視往則明向使高祖
吕后觀既往之勢析當時之疑斷必然之䇿杜未萌之
禍則惠文之間無劉吕之難哀平之末有晉鄭是依況
[080-7b]
復周陳諸家休戚連漢黎獻思徳謳歌未改雖天命興
廢孰能明之然人謨恊宻必無悔矣
司馬遷漢興以來諸侯年表論 殷以前尚矣周封五
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於魯衞地各四百里親
親之義褒有徳也太公於齊兼五侯地尊勤勞也武王
成康所封數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
里以輔衞王室管蔡康叔曹鄭或過或損幽厲之後王
室缺侯伯彊國興焉天子㣲弗能正非徳不足形勢弱
[080-8a]
也漢興序二等高祖末年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
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高祖子弟同姓為王者九國
唯獨長沙異姓而功臣侯者百餘人自鴈門太原以東
至遼陽為燕代國常山以南太行左轉度河濟阿甄以
東薄海為齊趙國自陳以西南至九疑東帶江淮穀泗
薄會稽為梁楚吳淮南長沙國皆外接於胡越而内地
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
官宫觀僭於天子漢獨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自江陵
[080-8b]
以西至蜀北自雲中至隴西與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
列侯頗食邑其中何者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彊
庶孽以鎮撫四海用承衞天子也漢定百年之間親屬
益疎諸侯或驕奢怵邪臣計謀為淫亂大者叛逆小者
不軌于法以危其命殞身亡國天子觀於上古然後加
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故齊分為七趙分為六
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為王王子支庶為
侯百有餘焉呉楚時前後諸侯或以適削地是以燕代
[080-9a]
無北邊郡吳淮南長沙無南邊郡齊趙梁楚支郡名山
陂海咸納於漢諸侯稍㣲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
數十里上足以奉貢職下足以供養祭祀以蕃輔京師
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阸塞地利
彊本幹弱枝葉之勢也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臣
遷謹記高祖以來至太初諸侯譜其下益損之時令後
世得覽形勢雖彊要之以仁義為本
三王世家 大司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
[080-9b]
陛下過聴使臣去病待罪行間宜專邊塞之思慮暴骸
中野無以報乃敢惟他議以干用事者誠見陛下憂勞
天下哀憐百姓以自㤀虧膳貶樂損郎員皇子賴天能
勝衣趨拜至今無號位師傅官陛下恭讓不恤羣臣私
望不敢越職而言臣竊不勝犬馬心願陛下詔有司因
盛夏吉時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
聞皇帝陛下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書令奏未央宫
制曰下御史六年三月戊申朔乙亥御史臣光守尚書
[080-10a]
令臣非下御史書到言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湯太
常臣充大行令臣息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上
言大司馬去病上疏曰陛下過聴使臣去病待罪行間
宜專邊塞之思慮暴骸中野無以報乃敢惟他議以干
用事者誠見陛下憂勞天下哀憐百姓以自㤀虧膳貶
樂損郎員皇子賴天能勝衣趨拜至今無號位師傅官
陛下恭讓不恤羣臣私望不敢越職而言臣竊不勝犬
馬心昧死願陛下詔有司因盛暑吉時定皇子位唯願
[080-10b]
陛下幸察制曰下御史臣謹與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賀
等議古者裂地立國並建諸侯以承天子所以尊宗廟
重社稷也今臣去病上疏不㤀其職因以宣恩乃道天
子卑讓自貶以勞天下慮皇子未有號位臣青翟臣湯
等宜奉義遵職愚憧而不逮事方今盛夏吉時臣青翟
臣湯等昧死請立皇子臣閎臣旦臣胥為諸侯王昧死
請所立國名制曰葢聞周封八百姬姓並列或子男附
庸禮支子不祭云並建諸侯所以重社稷朕無聞焉且
[080-11a]
天非為君生民也朕之不徳海内未洽乃以未教成者
彊君連城即股肱何勸其更議以列矦家之三月丙子
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湯等昧死言臣謹
與列矦臣嬰齊中二千石臣賀諌大夫博士臣安等謹
議曰伏聞周封八百姬姓並列奉承天子康叔以祖考
顯而伯禽以周公立咸為建國諸侯以相傳為輔百官
奉憲各遵其職而國統備矣竊以為並建諸侯所以重
社稷者四海諸侯各以其職奉貢祭支子不得奉祭宗
[080-11b]
祖禮也封建使守藩國帝王所以扶徳施化陛下奉承
天統明開聖緒尊賢顯功興滅繼絶續蕭文終之後于
鄼褒厲羣臣平津侯等昭六親之序明天施之屬使諸
侯王封君得推私恩分子弟戸邑錫號尊建百有餘國
而家皇子為列侯則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統
于萬世臣請立臣閎臣旦臣胥為諸侯王三月丙子奏
未央宫制曰康叔親屬有十而獨尊者褒有徳也周公
祭天命郊故魯有白牡騂剛之牲羣公不毛賢不肖差
[080-12a]
也高山仰之景行嚮之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
矦可四月戊寅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湯
昧死言臣青翟與列侯吏二千石諫大夫博士臣慶等
議昧死奏請立皇子為諸侯王制曰康叔親屬有十而
獨尊者褒有徳也周公祭天命郊故魯有白牡騂剛之
牲羣公不毛賢不肖差也高山仰之景行嚮之朕甚慕
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矦可臣青翟臣湯博士臣將行
等伏聞康叔親屬有十武王繼體周公輔成王其八人
[080-12b]
皆以祖考之尊建為大國康叔之年㓜周公在三公之
位而伯禽據國于魯葢爵命之時未至成人康叔後扞
禄父之難伯禽殄淮夷之亂昔五帝異制周爵五等春
秋三等皆因時而序尊卑高皇帝撥亂世反諸正昭至
徳定海内封建諸侯爵位二等皇子或在襁褓而立為
諸侯王奉承天子為萬世法則不可易陛下躬親仁義
體行聖徳表裏文武顯慈孝之行廣賢能之路内褒有
徳外討彊暴極臨北海西湊月氏匈奴西域舉國奉師
[080-13a]
輿械之費不賦于民虚御府之蔵以賞元戎開禁倉以
賑貧窮減戍卒之半百蠻之君靡不嚮風承流稱意逺
方殊俗重譯而朝澤及外方故珍獸至嘉穀興天應甚
彰今諸侯支子封至諸矦王而家皇子為列矦臣青翟
臣湯等竊伏熟計之皆以為尊卑失序使天下失望不
可臣請立臣閎臣旦臣胥為諸矦王四月癸未奏未央
宫留中不下丞相臣青翟太僕臣賀行御史大夫事太
常臣充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前
[080-13b]
奏大司馬臣去病上疏言皇子未有號位臣謹與御史
大夫臣湯中二千石二千石諌大夫博士臣慶等昧死
請立皇子臣閎等為諸侯王陛下謙讓文武躬自切及
皇子未教羣臣之議儒者稱其術或誖其心陛下固辭
弗許家皇子為列矦臣青翟等竊與列矦臣壽成等二
十七人議皆曰以為尊卑失序高皇帝建天下為漢太
祖王子孫廣支輔先帝法則弗改所以宣至尊也臣請
令史官擇吉日具禮儀上御史奏輿地圖他皆如前故
[080-14a]
事制曰可四月丙申奏未央宫太僕臣賀行御史大夫
事昧死言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立
諸侯王臣昧死奏輿地圖請所立國名禮儀别奏臣昧
死請制曰立皇子閎為齊王旦為燕王胥為廣陵王四
月丁酉奏未央宫六年四月戊寅朔癸夘御史大夫湯
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諸侯相丞
書從事下當用者如律令維六年四月乙巳皇帝使御
史大夫湯廟立子閎為齊王䇿曰於戲小子閎受兹青
[080-14b]
社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封于東土世為漢藩輔
於戲念哉恭朕之詔惟命不于常人之好徳克明顯光
義之不圖俾君子怠悉爾心允執其中天禄永終厥有
愆不臧乃凶于而國害于爾躬於戲保國艾民可不敬
與王其戒之 立子旦為燕王䇿曰於戲小子旦受兹
𤣥社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封于北土世為漢藩
輔於戲葷粥氏虐老獸心侵犯冦盜加以奸巧邊萌於
戲朕命將率徂征厥罪萬夫長千夫長三十有二君皆
[080-15a]
來降旗奔師葷粥徙域北州以綏悉爾心毋作怨毋俷
徳毋乃廢備非教士不得從徵於戲保國艾民可不敬
與王其戒之 立子胥為廣陵王䇿曰於戲小子胥受
兹赤社朕承祖考維稽古建爾國家封于南土世為漢
藩輔古人有言大江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揚州保
彊三代要服不及以政於戲悉爾心戰戰兢兢乃惠乃
順毋侗好佚毋邇宵人維法維則書云臣不作威不作
福靡有后羞於戲保國艾民可不敬與王其戒之 太
[080-15b]
史公曰古人有言曰愛之欲其富親之欲其貴故王者
疆土建國封立子弟所以褒親親序骨肉尊先祖貴支
體廣同姓于天下也是以形勢彊而王室安自古至今
所由來久矣非有異也故弗論著也燕齊之事無足采
者然封立三王天子恭讓羣臣守義文辭爛然甚可觀
也是以附之世家
賈誼請封建子弟疏 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勢不過
一傳再傳諸侯猶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彊漢法不
[080-16a]
得行矣陛下所以為藩扞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淮陽
代二國耳代北邊匈奴與彊敵為鄰能自完則足矣而
淮陽之比大諸侯厪如黑子之著面適足以餌大國耳
不足以有所禁禦方今制在陛下制國而令子適足以
為餌豈可謂工哉人主之行異布衣布衣者飾小行競
小㢘以自託於鄉黨人主唯天下安社稷固不耳高皇
帝𤓰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以為不可故
蔪去不義諸侯而虚其國擇良日立諸子雒陽上東門
[080-16b]
之外畢以為王而天下安故大人者不牽小行以成大
功今淮南地逺者或數千里越兩諸侯而縣屬於漢其
吏民繇役往來長安者自悉而補中道衣敝錢用諸費
稱此其苦屬漢而欲得王至甚逋逃而歸諸侯者已不
少矣其勢不可久臣之愚計願舉淮南地以益淮陽而
為梁王立後割淮陽北邊二三列城與東郡以益梁不
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陽梁起於新郪以北著之河淮
陽包陳以南捷之江則大諸侯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
[080-17a]
敢謀梁足以扞齊趙淮陽足以禁吳楚陛下高枕終亡
山東之憂矣此二世之利也當今恬然適遇諸侯之皆
少數嵗之後陛下且見之矣夫秦日夜苦心勞力以除
六國之禍今陛下力制天下頥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國
之禍難以言智茍身亾事畜亂宿禍孰視而不定萬年
之後傳之老母弱子將使不寧不可謂仁臣聞聖主言
問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使人臣得畢其愚忠唯陛下裁

[080-17b]
諫復封淮南四子疏 竊恐陛下接王淮南諸子曽不
與如臣者孰計之也淮南王之悖逆無道天下孰不知
其罪陛下幸而赦遷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
當今奉尊罪人之子適足以負謗於天下耳此人少壯
豈能㤀其父哉白公勝所為父報仇者大父與伯父叔
父也白公為亂非欲取國代主也發忿快志剡手以衝
仇人之胷固為俱靡而已淮南雖小黥布嘗用之矣漢
存特幸耳夫擅仇人足以危漢之資於䇿不便雖割而
[080-18a]
為四四子一心也予之衆積之財此非有子胥白公報
於廣都之中即疑有專諸荆軻起於兩柱之間所謂假
賊兵為虎翼者也願陛下少留計
大都篇 昔楚靈王問范無宇曰我欲大城陳蔡葉與
不羮賦車各千乘焉亦足以當晉矣又加之以楚諸侯
其來朝乎范無宇曰不可臣聞大都疑國大臣疑主亂
之媒也都疑則交爭臣疑則並令禍之深者也今大城
陳蔡葉與不羮或不充不足以威晉若充之以資財實
[080-18b]
之以重禄之臣是輕本而重末也臣聞尾大不掉末大
必折此豈不施威諸侯之心哉然終為楚國大患者必
此四城也靈王弗聴果城陳蔡葉與不羮實之以兵車
充之以大臣是嵗也諸侯果朝居數年陳蔡葉與不羹
或奉公子棄疾内作難楚國雲亂王遂死於乾溪于守
亥之井為計若此豈不痛也哉悲夫本細末大弛心必
至時乎時乎可痛惜者此也天下之勢方病大尰一脛
之大㡬如要一指之大㡬如股臣聞尾大不掉末大必
[080-19a]
折惡病也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慉身固無聊也失今
弗治必為痼疾後雖有扁鵲弗能為巳此所以竊為陛
下患也病非徒尰也又苦&KR0979盩元王之子帝之從弟也
今之王者從弟之子也惠王親兄之子也今之王者兄
子之子也親者或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專大權以
偪天子故曰非徒病尰也又苦&KR0979盩也可痛哭者此病
是也
等齊篇 諸矦王所在之宫衞織履蹲夷以皇帝在所
[080-19b]
宫法論之郎中謁者受臈取告以官皇帝之法子之事
諸侯王或不㢘潔平端以事皇帝之法罪之曰一用漢
事諸侯王乃事皇帝也推是則諸矦之王乃將至尊也
然則天子之與諸侯臣之與下宜撰然齊等若是乎天
子之相號為丞相黄金之印諸侯之相號為丞相黄金
之印而尊無異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
石諸侯列卿秩二千石則臣已同矣人主登臣而尊今
臣既同則法惡得不齊天子衞御號為大僕銀印秩二
[080-20a]
千石諸侯之御號曰大僕銀印秩二千石則御已齊矣
御既已齊則車飾具惡得不齊天子親號云太后諸侯
親號云太后天子妃號曰后諸侯妃號曰后然則諸侯何
損而天子何加焉妻既已同則夫何以異天子宫門曰
司馬䦨入者為城旦諸侯宫門曰司馬䦨入者為城旦
殿門俱為殿門䦨入之罪亦俱棄市宫墻門衞同名其
嚴一等罪已鈞矣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諸侯
之言曰令令儀之言是也天下卑號皆稱陛下諸侯卑
[080-20b]
號稱陛下天子車曰乘輿諸侯車曰乘輿乘輿等也衣
被次齊貢死經緯也茍工巧而志欲之唯冒上軼主次
也然則所謂主者安居臣者安在人之情不異面目狀
貌同類貴賤之别非人人天根著於形容也所持以别
貴賤明尊卑者等級勢力衣服號令也亂且不息滑曼
無紀天理則同人事無别然則所謂臣主者非有相臨
之具尊卑之經也特面形而膚之耳近習乎晝近貌然
後能識則疏逺無所放衆庶無以期則下惡能不疑其
[080-21a]
上君臣同倫異等同服則上惡能不眩於其下孔子曰
長民者衣服不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則民徳一詩云
彼都人士狐裘黄裳行歸于周萬民之望孔子曰為上
可望而知也為下可述而志也則君不疑於其臣而臣
不惑於其君而此之不行沐瀆無界可謂長太息者此

鼂錯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
書説孝文帝文帝覽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横及孝景帝
[080-21b]
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説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
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餘城庶
弟元王王楚四十餘城兄子濞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
孽分天下半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郄詐稱病不朝于古
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几杖徳至厚宜改過自新乃益
驕溢即山鑄錢煑海水為鹽誘天下亾人謀作亂今削
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梁孝王使人殺故吳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
[080-22a]
事還報景帝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
以梁事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誅是漢法不行
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憂在陛下
也景帝大賢之以為魯相 禇先生梁孝王傳論曰臣
為郎時聞之于宫殿中老郎吏好事之者稱道之也竊
以為今梁孝王怨望欲為不善者事從中生今太后女
主也以愛少子故欲令梁王為太子大臣不時正言其
不可狀阿意治小私説意以受賞賜非忠臣也齊如魏
[080-22b]
其矦竇嬰之正言也何以有後禍景帝與王燕見侍太
后飲景帝曰千秋萬嵗之後傳王太后喜說竇嬰在前
據地言曰漢法之約傳子適孫今帝何以得傳其弟擅
亂高帝約乎于是景帝黙然無聲太后意不悦故成王
與小弱弟立樹下取一桐葉以與之曰吾用封汝周公
聞之進見曰天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與戲耳周公
曰人主無過舉不當有戲言言之必行之于是乃封小
弟以應縣是後成王没齒不敢有戲言言必行之孝經
[080-23a]
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此聖人之法言也今主上不宜
出好言于梁王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驕蹇日久數聞景
帝好言千秋萬世之後傳王而實不行又諸侯王朝見
天子漢法凡當四見耳始到入小見到正月朔旦奉皮
薦璧玉賀正月法見後三日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
二日復入小見辭去凡留長安不過二十日小見者燕
見于禁門内飲于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今梁王西朝
因留且半嵗入與人主同輦出與同車示風以大言而
[080-23b]
實不與令出怨言謀叛逆乃隨而憂之不亦逺乎非大
賢人不知退讓今漢之儀法朝見賀正月者常一王與
四矦俱朝見十餘嵗一至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見久留
鄙語曰驕子不孝非惡言也故諸侯王當為置良師傅
相忠言之士如汲黯韓長孺等敢直言極諫安得有患
害葢聞梁王西入朝謁竇太后燕見與景帝俱侍坐于
太后前言語私説太后謂帝曰吾聞殷道親親周道尊
尊其義一也安車大駕用梁孝王為寄景帝跪席舉身
[080-24a]
曰諾罷酒出帝召袁盎諸大臣通經術者曰太后言如
是何謂也皆對曰太后意欲立梁王為帝太子帝問其
狀袁盎對曰殷道親親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
貭貭者法天親其所親故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
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長子周道太子死立適孫殷道太
子死立其弟帝曰於公何如皆對曰方今漢家法周周
道不得立弟當立子故春秋所以非宋宣公宋宣公不
立子而與弟弟受國死復反之與兄之子弟之子爭之
[080-24b]
以為我當代父後即刺殺兄子以故國亂禍不絶故春
秋曰君子大居正宋之禍宣公為之臣請見太后白之
袁盎等入見太后太后言欲立梁王梁王即終欲誰立
太后曰吾復立帝子袁盎等以宋宣公不立正生禍禍
亂後五世不絶小不忍害大義狀報太后太后乃解說
即使梁王歸就國而梁王聞其議出于袁盎諸大臣所
怨望使人來殺袁盎袁盎顧之曰我所謂袁將軍者也
公得毋誤乎刺者曰是矣刺之
[080-25a]
主父偃説武帝曰古者諸侯地不過百里彊弱之形易
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
急則阻其彊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則逆節萌
起前日鼂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
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
得推恩分子弟以地矦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徳施
實分其國必稍自銷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元帝敕東平王傅相 夫人之性皆有五常及其少長
[080-25b]
耳目率于嗜欲故五常銷而邪心作情亂其性利勝其
義而不失厥家者未之有也今王富于春秋氣力武勇
獲師傅之教淺加以少所聞見自今以來非五經之正
術敢以游獵非禮道王者輙以名聞
成帝時梁王立淫亂谷永上疏 臣聞禮天子外屏不
欲見外也是故帝王之意不窺人閨門之私聴聞中冓
之言春秋為親者諱詩云戚戚兄弟莫逺具邇今梁王
年少頗有狂病始以惡言按驗既亾事實而發閨門之
[080-26a]
私非本章所指王辭又不服猥强劾力傅致難明之事
獨以偏辭成辠斷獄亾益于治道汙衊宗室以内亂之
惡披布宣揚于天下非所以為公族隠諱増朝廷之榮
華昭聖徳之風化也臣愚以為王少而父同産長年齒
不倫梁國之富足以厚聘美女招致妖麗父同産亦有
耻辱之心案事者乃驗問惡言何故猥自發舒以三者
揆之殆非人情疑有所迫切過誤失言文吏躡尋不得
轉移萌芽之時加恩勿治上也既已案驗舉憲宜及王
[080-26b]
辭不服詔廷尉選上徳通理之吏更審考清問著不然
之效定失誤之法而反命于下吏以廣公族附疏之徳
為宗室刷汙亂之耻甚得治親之誼天子由是寢而不

北海王睦少好學博通書傳光武愛之數被延納顯宗
之在東宫尤見幸待入侍諷誦出則執轡中興初禁網
尚濶而睦性謙恭好士千里交結自名儒宿徳莫不造
門由是聲價益廣永平中法憲頗峻睦乃謝絶賔客放
[080-27a]
心音樂然性好讀書常為愛翫嵗終遣中大夫奉璧朝
賀召而謂之曰朝廷設問寡人大夫將何辭以對使者
曰大王忠孝慈仁敬賢樂士臣雖螻蟻敢不以實睦曰
吁此危我哉此乃孤㓜時進趣之行也大夫其對以孤
襲爵以來志意衰惰聲色是娯犬馬是好使者受命而
行其能屈申若此
廣陵思王荆建武十五年封山陽公十七年進爵為王
荆性刻急隠害有才能而喜文法光武崩大行在前殿
[080-27b]
荆哭不哀而作飛書封以方底令蒼頭詐稱東海王彊
舅大鴻臚郭況書與彊曰君王無罪猥被斥廢而兄弟
至有束縛入牢獄者太后失職别守北宫及至年老逺
斥居邊海内深痛觀者鼻酸及太后尸柩在堂洛陽吏
以次捕斬賔客至有一家三尸伏堂者痛甚矣今天下
有䘮弓弩張設甚備間梁松勑虎賁史曰吏以便宜見
非勿有所拘封矦難再得也郎官竊悲之為王寒心累
息今天下爭欲思刻賊王以求功寧有量邪若歸并二
[080-28a]
國之衆可聚百萬君王為之主鼓行無前功易于太山破
鷄子輕于四馬載鴻毛此湯武兵也今年軒轅星有白
氣星家及喜事者皆云白氣者䘮軒轅女主之位又太
白前出西方至午兵當起又太子星色黒至辰日輙變
赤夫黒為病赤為兵弩力卒事高祖起亭長陛下興白
水何況于王陛下長子故副主哉上以求天下事必舉
下以雪除沉沒之耻報死母之讐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當為秋霜無為檻羊雖欲為檻羊又可得乎竊見諸相
[080-28b]
工言王貴天子法也人主崩亾閭閻之伍尚為盜賊欲
有所望何況王邪夫受命之君天之所立不可謀也今
新帝人之所置彊者為右願君王為高祖陛下所志無
為扶蘇將閭呌呼天也彊得書惶怖即執其使封書上
之顯宗以荆毋弟祕其事遣荆出止河南宫時西羌反
荆不得志冀天下因羌驚動有變私迎能為星者與謀
議帝聞之乃徙封荆廣陵王遣之國其後荆復呼相工
謂曰我貌類先帝先帝三十得天下我今亦三十可起
[080-29a]
兵未相者詣吏告之荆惶恐自繫獄帝復加恩不考極
其事下詔不得臣屬吏人唯食租如故使相中尉謹宿
衞之荆猶不改其後使巫祭祀祝詛有司舉奏請誅之
荆自殺
東平王蒼上疏求朝章帝許之特賜裝錢千五百萬其
餘諸王各千萬帝以蒼冒涉寒露遣竭者賜貂裘及大
官食物珍果使大鴻臚竇固持節郊迎帝乃親自循行
邸第豫設帷床其錢帛器物無不充備下詔曰禮云伯
[080-29b]
父歸寧乃國詩云叔父建爾元子敬之至也昔蕭相國
加以不名優忠賢也況兼親尊者乎其沛濟南東平中
山四王讚皆勿名蒼既至升殿乃拜天子親荅之其後
諸王入宫輙以輦迎至省閤乃下蒼以受恩過禮情不
自寧上疏辭曰臣聞貴有常尊賤有等威卑高列序上
下以理陛下至徳廣施慈愛骨肉既賜奉朝請咫尺天
儀而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毎賜讌見輙興席改容中宮
親拜事過典故臣惶怖戰慄誠不自安毎會見踧踖無
[080-30a]
所措置此非所以章示羣下安臣子也帝省奏嘆息愈
褒貴焉舊典諸王女皆封鄉主乃獨封蒼五女為縣公
主三月大鴻臚奏遣諸王歸國帝特留蒼賜以祕書列
僊圖道術祕方至八月飲酎畢有司復奏遣蒼乃許之
手詔賜蒼曰骨肉天性誠不以逺近為親疎然數見顔
色情重昔時念王久勞思得還休欲署大鴻臚奏不忍
下筆顧授小黄門中心戀戀惻然不能言于是車馬祖
送流涕而訣復賜乘輿服御珍寶輿馬錢布以億萬計
[080-30b]
宋意上章帝疏 陛下至孝烝烝恩愛隆深以濟南王
康中山王焉先帝昆弟特蒙禮寵聖情戀戀不忍逺離
比年朝見久留京師崇以叔父之尊同之家人之禮車
入殿門即席不拜分甘損膳賞賜優渥昔周公懷聖人
之徳有致太平之功然後王曰叔父加以賜幣今康焉
支庶享食大國陛下即位蠲除前過還所削黜衍食它
縣男女少長並受爵邑恩寵踰制禮敬過度春秋之義
諸父昆弟無所不臣所以尊尊卑卑幹强弱枝者也陛
[080-31a]
下徳業隆盛當為萬世典法不宜以私恩損上下之序
失君臣之正又西平王羨等六王皆妻子成家官屬備
具當早就蕃國為子孫基阯而室第相望久槃京邑婚
姻之盛過於本朝僕馬之衆充塞城郭驕侈僣擬寵禄
隆過今諸國之封並皆膏腴風氣平調道路夷近朝聘
有期行來不難宜割情不忍以義斷恩發遣康焉各歸
蕃國令羨等速就便時以塞衆望
何敞諫濟南安王康疏 葢聞諸侯之義制節謹度然
[080-31b]
後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大王以骨肉之親享食茅土
當施張正令明其典法出入進止宜有期度輿馬臺𨽻
應為科品而今奴婢廐馬皆有千餘増無用之口以自
蠶食宫婢閉隔失其天性惑亂和氣又多起内第觸犯
防禁費以百萬而功猶未半夫文繁者質荒木勝者人
亾皆非所以奉禮承上傳福無窮者也故楚作章華以
凶吳興姑蘇而滅景公千駟民無稱焉今數遊諸第晨
夜無節又非所以逺防未然臨深履薄之法也願大王
[080-32a]
修恭儉遵古制省奴婢之口減乘馬之數斥私田之富
節遊觀之宴以禮起居則敞乃敢安心自保惟大王深
慮愚言
史弼上桓帝封事 臣聞帝王之於親戚愛雖隆必示
之以威體雖貴必禁之以度如是和睦之道興骨肉之
恩遂昔周襄王恣甘昭公孝景皇帝驕梁孝王二弟階
寵終用㪍慢卒周有播蕩之禍漢有爰盎之變竊聞渤
海王悝憑至親之屬恃偏私之愛失奉上之節有僣慢
[080-32b]
之心外聚剽輕不逞之徒内荒酒樂出入無常所與羣
居皆有口無行或家之棄子或朝之斥臣必有羊勝伍
被之變州司不敢彈紏傅相不能匡輔陛下隆於友于
不忍遏絶恐遂滋蔓為害彌大乞露臣奏宣示百僚使
臣得於清朝明言其失然後詔公卿平處其法法決罪
定乃下不忍之詔臣下固執然後少有所許如是則聖
朝無傷親之譏渤海有享國之慶不然懼大獄將興使
者相望於路矣臣職典禁兵備禦非常而妄加藩國干
[080-33a]
犯至戚罪不容誅不勝憤懣謹冒死以聞
魏曹冏六代論 昔夏殷周歴世數十而秦二世而亡
何則三代之君與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憂秦王獨
制其民故傾危而莫救夫與人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
與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先王知獨治之不能久也
故與人共治之知獨守之不能固也故與人共守之兼
親疎而兩用參同異而並進是以輕重相鎮親疎相衞
並兼路塞逆節不生及其衰也桓文帥禮苞茅不貢齊
[080-33b]
師伐楚宋不城周晉戮其宰王綱弛而復張諸矦傲而
復肅二霸之後寖以陵遲吳楚憑江負固方城雖心希
九鼎而畏迫宗姬姦情散於胷懷逆謀消於唇吻斯豈
非信重親戚任用賢能枝葉碩茂本根賴之與自此之
後轉相攻伐吳并於越晉分為三魯滅於楚鄭兼於韓
暨乎戰國諸姬㣲矣唯燕衞獨存然皆弱小西迫彊秦
南畏齊楚救於滅亾匪遑相恤至於王赧降為庶人猶
枝幹相持得居虚位海内無主四十餘年秦據勢勝之
[080-34a]
地馳譎詐之術征伐關東蠶食九國至於始皇乃定天
位曠日若彼用力若此豈非深根固蔕不㧞之道乎易
曰其亾其亾繫于苞桑周徳其當之矣秦觀周之弊以
為小弱見奪於是廢五等之爵立郡縣之官棄禮樂之
敎任苛刻之政子弟無尺寸之封功臣無立錐之土内
無宗子以自毗輔外無諸矦以為蕃衞仁心不加於親
戚惠澤不流於枝葉譬猶芟刈股肱獨任胷腹浮舟江
海捐棄楫櫂觀者為之寒心而始皇宴然自以為關中
[080-34b]
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豈不悖哉是時
淳于越諫曰臣聞殷周之王封子弟功臣千有餘人今
陛下君有海内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而
無輔弼何以相救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始
皇聴李斯偏説而黜其義至於身死之日無所寄付委
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託廢立之命於奸臣之口至令
趙高之徒誅鋤宗室胡亥少習刻薄之敎長遵凶父之
業不能改制易法寵任兄弟而乃師謨申商諮謀趙高
[080-35a]
自幽深宫委政讒賊身殘望夷求為黔首豈可得哉遂
乃郡國離心衆庶潰叛勝廣倡之於前劉項斃之於後
向使始皇納淳于之䇿抑李斯之論割裂州國分王子
弟封三代之後報功臣之勞士有常君民有定主枝葉
相扶首尾為用雖使子孫有失道之行時人無湯武之
賢奸謀未發而身已屠戮何區區之陳項而復得措其
手足哉故漢祖奮三尺之劒驅烏集之衆五年之中而
成帝業自開闢以來其興功立勲未有若漢祖之易者
[080-35b]
也夫伐深根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理勢然也漢
鑒秦之失封植子弟及諸呂擅權圖危劉氏而天下所
以不傾動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矦彊大磐石膠
固東牟朱虚授命於内齊代吳楚作衞於外故也向使
高祖踵亾秦之法忽先王之制則天下已傳非劉氏有
也然高祖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連城數
十上下無别權侔京室故有吳楚七國之患賈誼曰諸
侯彊盛長亂起姦夫欲天下之治安莫若衆建諸矦而
[080-36a]
少其力令海内之勢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則下無背
叛之心上無誅伐之事文帝不從至於孝景猥用晁錯
之計削黜諸矦親者怨恨疎者震怒吳楚倡謀五國從
風兆發高祖釁成文景由寛之過制急之不漸故也所
謂末大必折尾大難掉尾同於體猶或不從況乎非體
之尾其可掉哉武帝從主父之䇿下推恩之令自是之
後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淮南三割梁代五分遂以陵遲
子孫㣲弱衣食租税不豫政事或以酎金免削或以無
[080-36b]
後國除至於成帝王氏擅朝劉向諫曰臣聞公族者國
之枝葉葉落則本根無所庇䕃方今同姓疎逺母黨專
政排擯宗室孤弱公族非所以保守社稷安固國嗣也
其言深切多所稱引成帝雖悲傷歎息而不能用至于
哀平異姓秉權假周公之事而為田常之亂高拱而竊
天位一朝而臣四海漢宗室王矦解印釋綬貢奉社稷
猶懼不得為臣妾或乃為之符命頌莽恩徳豈不哀哉
由斯言之非宗子獨忠孝於惠文而叛逆於哀平也徒
[080-37a]
權輕勢弱不能有定爾賴光武皇帝挺不世之姿禽王
莽於己成紹漢嗣於既絶斯豈非宗子之力邪而曽不
鑒秦之失䇿襲周之舊制踵亾國之法而僥倖無疆之
期至於桓靈閹豎執衡朝無死難之臣外無同憂之國
君孤立於上臣㺯權於下本末不能相御身手不能相
使由是天下鼎沸姦凶並爭宗廟焚為灰燼宫室變為
蓁藪居九州之地而身無安處悲夫魏太祖躬聖明之
資兼神武之畧耻王綱之廢絶愍漢室之傾覆龍飛譙
[080-37b]
沛鳳翔兖豫掃除凶逆剪滅鯨鯢迎帝西京定都潁邑
漢氏奉天禪位大魏于今二十有四年矣觀五代之存
亾而不用其長䇿覩前車之傾覆而不改其轍迹子弟
王空虚之地君有不使之民宗室竄於閭閻不聞邦國
之政權均匹夫勢齊凡庶内無深根不㧞之固外無磐
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為萬世之業也且今之州
牧郡守古之方伯諸矦皆跨有千里之土兼軍伍之任
或此國數人或兄弟並據而宗室子弟曽無一人間厠
[080-38a]
其間與相維持非所以彊幹弱枝備萬一之慮也今之
用賢或超為名都之主或為偏師之帥而宗室有文者
必限小縣之宰有武者必置百人之上使夫㢘高之士
畢志於衡軛之内才能之人耻與非類為伍非所以勸
進賢能褒異宗族之禮也夫泉竭則流涸根朽則葉枯
枝繁者䕃根條落者本孤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扶之者衆也此言雖小可以譬大且墉基不可倉卒而
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皆為之有漸建之有素譬之種
[080-38b]
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若造次徙於山林之
中植於宫殿之下雖壅之以黒墳暖之以春日猶不救
於枯槁何暇繁育哉夫樹猶親戚土猶士民建置不久
則輕下慢上平居猶懼其離叛危急將如之何是以聖
王安而不逸以慮危也存而設備以懼亾也故疾風卒
至而無摧㧞之憂天下有變而無傾危之患矣
曹植求通親親表 臣植聞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
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
[080-39a]
其大者以無不容故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
唯堯則之夫天徳於萬物可謂𢎞廣矣葢堯之為教先
親後疎自近及逺其傳曰克明峻徳以親九族九族既
睦平章百姓及周文王亦崇厥化其詩曰刑于寡妻至
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以雍雍穆穆風人詠之昔周公
弔管蔡之不咸廣封懿親以藩屏王室傳曰周之宗盟
異姓為後誠骨肉之恩聚而不離親親之義寔在敦固
未有義而後其君仁而遺其親者也伏惟陛下咨帝唐
[080-39b]
欽明之徳體文王翼翼之仁惠洽椒房恩昭九族羣臣
百寮番休逓上執政不廢於公朝下情得展於私室親
理之路通慶弔之情展誠可謂恕己治人推惠施恩者
矣至於臣者人道絶緒禁固明時臣竊自傷也不敢乃
望交氣類修人事叙人倫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絶吉
凶之問塞慶弔之禮廢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
殊於胡越今臣以一切之制永無朝覲之望至於注心
皇極結情紫闥神明知之矣然天實為之謂之何哉退
[080-40a]
惟諸王常有戚戚具爾之心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
慶問四節得展以叙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義妃妾
之家膏沐之遺嵗得再通齊義於貴宗等惠於百司如
此則古人之所歎風雅之所詠復存於聖世矣臣伏自
惟省無錐刀之用及觀陛下之所㧞授若以臣為異姓
竊自料度不後於朝士矣若得辭逺遊戴武弁解朱組
佩青紱駙馬奉車趣得一號安宅京室執鞭珥筆出從
華葢入侍輦轂承荅聖問拾遺左右乃臣丹情之至願
[080-40b]
不離于夢想者也逺慕鹿鳴君臣之宴中詠棠棣匪他
之誡下思伐木友生之義終懷蓼莪㒺極之哀毎四節
之㑹塊然獨處左右唯僕𨽻所對唯妻子高談無所與
陳發義無所與展未嘗不聞樂而拊心臨觴而歎息也
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譬人之誠不能動天崩
城隕霜臣初信之以臣心況徒虚語爾若葵藿之傾葉
太陽雖不為迴光然向之者誠也臣竊自比葵藿若降
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寔在陛下臣聞文子曰不為
[080-41a]
禍始不為福先今之否隔友于同憂而臣獨倡言者竊
不願於聖世使有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慘
毒之懷故柏舟有天只之怨谷風有棄予之歎伊尹耻
其君不為堯舜孟子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其君者
不敬其君也臣之愚蔽固非虞伊至於欲使陛下崇光
被時雍之美宣緝熈章明之徳者是臣慺慺之誠竊所
獨守寔懷鶴立企佇之心敢復陳聞者冀陛下儻發天
聰而垂神聴也
[080-41b]
晉陸機五等諸侯論 夫體國營治先王所慎創制垂
基思隆後葉然而經畧不同長世異術五等之制始於
黄唐郡縣之治創自秦漢得失成敗備在典謨是以其
詳可得而言夫先王知帝業至重天下至曠曠不可以
偏制重不可以獨任任重必於借力制曠終乎因人故
設官分職所以輕其任也並建五長所以𢎞其制也於
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財其親疎之宜使萬國相維以成
磐石之固宗庶雜居而定維城之業又有以見綏世之
[080-42a]
長御識人情之大方知其為人不如厚己利物不如圖
身安上在乎恱下為己在乎利人故易曰恱以使人人
㤀其勞孫卿曰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後利之之利也是
以分天下以厚樂而已得與之同憂饗天下以豐利而
我得與之共害利博則恩篤樂逺則憂深故諸矦饗食
土之實萬國受世及之祚矣夫然則南面之君各務其
治九服之民知有定主上之子愛於是乎生下之體信
於是乎結世治足以敦風道衰足以御暴故彊毅之國
[080-42b]
不能擅一時之勢雄俊之民無所寄霸王之志然後國
安由萬邦之思治主尊賴羣后之圖身譬猶衆目營方
則天綱自㫤四體辭難而心膂獲乂葢三代所以直道
四王所以垂業也夫盛衰隆敝理所固有教之廢興繫
乎其人愿法期於必凉明道有時而闇故世及之制敝
於彊禦厚下之典漏於末折侵弱之釁遘自三季陵夷
之禍終於七雄昔者成湯親照夏后之鑒公旦目涉商
人之戒文質相濟損益有物故五等之體不革於時封
[080-43a]
畛之制有隆焉爾者豈玩二王之禍而闇經世之筭乎
固知百世非可懸御善制不能無敝而侵弱之辱愈於
殄祀土崩之困痛於陵夷也是以經始權其多福慮終
取其少禍非謂矦伯無可亂之符郡縣非致治之具故
國憂賴其釋位主弱憑其翼戴及承積其敝王室遂卑
猶保名位祚垂後嗣皇統幽而不輟神器否而必存者
豈非置勢使之然歟降及亾秦棄道任術懲周之失自
矜其得尋斧始於所庇制國昧於弱下國慶獨饗其利
[080-43b]
主憂莫與其害雖速亾趣亂不必一道顛沛之釁實由
孤立是葢思五等之小怨㤀經國之大徳知陵夷之可
患闇土崩之為痛也周之不競有自來矣國乏令主十
有餘世然片言勤王諸矦必應一朝振矜逺國先叛故
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其觀鼎之志豈劉項之能
闚闗勝廣之敢號澤哉借使秦人因循周制雖則無道
有與共敝而覆滅之禍豈在曩日漢矯秦枉大啓矦王
境土踰溢不遵舊典故賈生憂其危晁錯痛其亂是以
[080-44a]
諸矦阻其國家之富憑其士民之力勢足者反疾土狹
者逆遲六臣犯其弱綱七子衝其漏網皇祖夷於黥徒
西京病於東帝是葢過正之災而非建矦之累也然呂
氏之難朝士外顧宋昌䇿漢必稱諸矦逮至中葉忌其
失節割削宗子有名無實天下曠然復襲亾秦之軌矣
是以五矦作威不忌萬邦新都襲漢易於拾遺也光武
中興纂隆皇統而猶遵覆車之遺轍養䘮家之宿疾僅
及數世姦宄充斥卒有彊臣專朝則天下風靡一夫從
[080-44b]
横則城池自夷豈不危哉在周之衰難興王室放命者
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據其天邑鉦鼙
震於閫宇鋒鏑流乎絳闕然禍止畿甸害不覃及天下
安然以治待亂是以厲宣興於共和襄惠振於晉鄭豈
若二漢階闥蹔擾而四海已沸孽臣朝入而九服夕亂
哉逺惟王莽簒逆之事近覽董卓擅權之際億兆悼心
愚智同痛然周以之存漢以之亾夫何故哉豈世乏曩
時之臣士無匡合之志歟葢逺績屈於時異雄心挫於
[080-45a]
卑勢耳故烈士扼腕終委冦讎之手中人變節以助虐
國之桀雖復時有鳩合同志以謀王室然上非奥主下
皆市人師旅無先定之班君臣無相保之志是以義兵雲
合無救刼殺之禍民望未改而已見大漢之滅矣或以
諸矦世位不必常全昬主暴君有時比跡故五等所以
多亂今之牧守皆以官方庸能雖或失之其得固多故
郡縣易以為治夫徳之休明黜陟日用長率連屬咸述
其職而淫昏之君無所容過何則其不治哉故先代有
[080-45b]
以之興矣茍或衰陵百度自悖鬻官之吏以貨准才則
貪殘之氓皆如羣后也安在其不亂哉故後王有以之
廢矣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為已思治郡縣之長為利
圖物何以徵之葢企及進取仕子之常志修己安民良
士之所希及夫進取之情銳而安民之譽遲是故侵百
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憚損實事以養名者官長所夙
夜君無卒嵗之圖臣挾一時之志五等則不然知國為
己土衆皆我民民安己受其利國傷家嬰其病故前人
[080-46a]
欲以垂後後嗣思其堂構為上無茍且之心羣下知膠
固之義使其並賢居治固功有厚薄兩愚處亂則過有
深淺然則探八代之制㡬可以一理貫秦漢之典殆可
以一言蔽矣
晉書元帝明帝紀論贊 維揚作寓憑帶洪流楚江恒
戰方城對敵不得不推誠將相以總戎麾樓船萬計兵
倍王室處其利而無心者周公其人也威權外假嫌隙
内興彼有順流之師此無强藩之援商逢九亂堯止八
[080-46b]
音明皇負圖屬在兹日運龍韜于掌握起天斾于江靡
燎其餘燼有若秋原去衰絰而踐戎塲斬鯨鯢而拜園
闕鎮削威權州分江漢覆車不踐貽厥孫謀其後七十
餘年終罹敬道之害或曰興亾在運非止上流豈創制
不殊而𢎞之者異也贊曰傾天起害猛獸呈灾琅琊之
子仁義歸來龔行趙璧命箠荆臺雲瞻北海江望南開
晉陽禦敵河西全壤胡寇雖艱靈心弗爽三方馳騖百
蠻從響寶命還昌金輝載朗明后岐嶷軍書接要莽首
[080-47a]
晨懸董臍昏燎厥徳不回餘風可劭
八王傳論 自古帝王之臨天下也皆欲廣樹藩屏崇
固維城唐虞以前憲章葢闕夏殷以後遺跡可知然而
玉帛㑹于塗山雖云萬國至于分疆胙土猶或未詳洎
乎周室燦焉可觀封建親賢並為列國當其興也周召
贊其升平及其衰也桓文輔其危亂故得卜世之祚克
昌卜年之基惟永逮赧王即位天禄已終虚位無王三
十餘載爰及暴秦并吞天下戒衰周之削弱忽帝業之
[080-47b]
逺圖謂王室之陵遲由諸侯之彊大于是罷矦置守獨
尊諸已至乎子弟並為匹夫惟欲肆虐陵威莫顧謀孫
翼子枝葉微弱宗祏孤危内無社稷之臣外闕藩維之
助陳項一呼海内沸騰隕身于望夷係頸于軹道事不
師古二世而滅漢祖勃興爰革斯弊于是分王子弟列
建功臣錫之山川誓以帶礪然而矯枉過直懲羮吹虀
土地封疆踰越徃古始則韓彭葅醢次乃吳楚稱亂然
雖克滅權偪猶足維翰王畿洎成哀之後戚藩陵替君
[080-48a]
臣乘兹間隙竊位偷安光武雄畧緯天慷慨下國遂能
除兇靜亂復禹配天休祉盛于兩京鼎祚隆于四百宗
支繼絶之力可得而言魏武㤀經國之宏規行忌刻之
小數功臣無立錐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實
傳虚爵本根無所庇䕃遂乃三葉而亾有晉思改覆車
復隆盤石或出擁旄節蒞嶽牧之榮入踐台階居端揆
之重然付託失所授任乖方政令不恒賞罰斯濫或有
材而不任或無刑而見誅朝為伊周夕為莽卓機權失
[080-48b]
于上禍亂作于下楚趙諸王相仍構釁徒興晉陽之甲
竟匪勤王之師始則為身擇利利未加而害及初乃無
心憂國國非憂而奚拯遂使昭陽興廢有甚奕棊乘輿
幽縶更同羑里胡羯陵侮宗廟丘墟良可悲也夫為國
之有藩屏猶濟川之有舟楫安危成敗義實相資舟楫
且完波濤不足稱其險藩屏式固禍亂何以成其階向
使八王之中一藩繄賴如梁王之禦大敵若朱虚之除
大憝則外冦焉敢憑陵内難奚由竊𤼵縱令天子暗劣
[080-49a]
鼎臣奢放雖或顛沛未至土崩何以言之琅琊譬彼諸
王權輕衆寡度長絜大不可同年遂能匹馬濟江奄有
吳㑹存重宗社百有餘年雖曰天時抑亦人事豈如趙
倫齊冏之軰河間東海之徒家國俱亾身名並滅善惡
之數此非其效歟西晉之政亂朝危雖由時主然而煽
其風速其禍者咎在八王故序而論之總為其傳云耳
議親王令自選國内長吏齊獻王攸奏議曰昔聖王封
建萬國以親諸矦軌跡相承莫之能改誠以君不世居
[080-49b]
則人心偷幸人無常主則風俗偽薄是以先帝深覽經
逺之綂思復先哲之軌分土畫疆建爵五等或以進徳
或以酬功伏惟陛下應期創業樹建親戚聴使藩國自
除長吏而今草創制度初立雖庸蜀順軌吳猶未賔宜
俟清泰乃議復古之制書比三上輙報不許其後國相
上長吏缺典書令請求差選攸下令曰忝受恩禮不稱
惟憂至于官人叙才皆朝廷之事非國所宜裁也其令
自上請之
[080-50a]
王渾諫齊王攸之藩疏  伏承聖詔憲章古典進齊王
攸為上公崇其禮儀遣攸之國昔周氏建國大封諸姬
以藩帝室永世作憲至于公旦武王之弟左右王事輔
濟大業不使歸藩明至親義著不可逺朝故也是故周
公得以聖徳光弼幼主忠誠著于金縢光述文武仁聖
之徳攸于大晉姬旦之親也宜贊皇朝與聞政事實為
陛下腹心不貳之臣且攸為人修絜義信加以懿親志
存忠貞今陛下出攸之國假以都督虚號而無典戎幹
[080-50b]
方之實去離天朝不預王政傷母弟至親之體虧友于
欵篤之義懼非陛下追述先帝文明太后待攸之宿意
也若以攸望重于事宜出者今以汝南王亮代攸亮宣
皇帝子文皇帝弟伷駿各處方任有内外之資論以後慮
亦不為輕攸今之國適足長異同之論以損仁慈之美
耳而令天下窺陛下有不崇親親之情臣竊為陛下不
取也若以妃后外親任以朝政則有王氏傾漢之權吕
産專朝之禍若以同姓至親則有吳楚七國逆亂之殃
[080-51a]
歴觀古今茍事輕重所在無不為害也不可事事曲設
疑防慮方來之患者也唯當任正道而求忠良若以智
計猜物雖親見疑至于疏逺者亦何能自保乎人懷危
懼非為安之理此最有國有家者之深忌也愚以為太
子太保缺宜留攸居之與太尉汝南王亮衞將軍楊珧
共為保傅幹理朝事三人齊位足相持正進有輔納廣
義之益退無偏重相傾之勢令陛下有篤親親之恩使
攸蒙仁覆之惠臣同國休戚義在盡言心之所見不能
[080-51b]
黙已私慕魯女存國之志敢陳愚見觸犯天威欲陛下
事毎盡善兾萬分之助臣而不言誰當言者帝不納
王敦有無君之心表疏輕慢帝夜召譙王承以敦表示
之曰王敦頃年位任足矣而新求不已言至于此將若
之何承曰陛下不早裁之難將作矣帝欲樹藩屏㑹敦
表以宣城内史沈充為湘州帝謂承曰湘州南楚險固
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㑹是用武之國也今以叔父居
之如何承曰臣幸託末屬身當宿衞未有驅馳之勞頻
[080-52a]
受過厚之遇夙夜自厲思報天徳君之所命惟力是視
敢有辭焉然湘州蜀冦之餘人物凋盡若上憑天威得
之所莅比及三年請從戎役若未及此雖復灰身亦無
益也于是詔曰夫王者體天理物非羣才不足濟其務
外建賢哲以樹風聲内睦親親以廣藩屏是以太公封
齊伯禽居魯此先王之令典古今之通議也我晉開基
列國相望乃授琅邪武王鎮統東夏汝南文成總一淮
許扶風梁王迭據關右爰暨東嬴作司并州今公族雖
[080-52b]
寡不逮曩時豈得替舊章乎散騎常侍左將軍譙王承
貞素欵亮志存忠恪便蕃左右恭肅彌著今以承監湘
州諸軍事南中郎將湘州刺史初劉隗以王敦威權大
盛終不可制勸帝出諸心腹以鎮方隅故先以承為湘
州續用隗及戴若思等並為州牧承行達武昌釋戎備
見王敦敦與之宴欲觀其意謂承曰大王雅素佳士恐
非將帥才也承曰公未見知耳鈆刀豈不能一割乎承
以敦欲測其情故發此言敦果謂錢鳳曰彼不知懼而
[080-53a]
學壯語此之不武何能為也聴承之鎮時湘土荒殘公
私困弊承躬自儉約乘葦茭車而傾心綏撫甚有能名
敦恐其為已患詐稱北伐悉召境内船乘承知其奸計
分半與之敦尋構難遣叅軍桓羆説承以劉隗等專寵
今便討擊請承以為軍司以軍期上道承嘆曰吾其死
矣地荒人鮮勢孤援絶赴君難忠也死王事義也惟忠
與義夫復何求便欲唱義而衆心疑惑承曰吾受國恩
義無有貳府長史虞悝慷慨有志節謂承曰王敦居分
[080-53b]
陜之任而一旦作逆天地所不容人神所痛疾大王宗
室藩屏寧可從其偽耶便宜電奮存亾以之于是與悝
及弟前丞相掾望建昌太守長沙王循衡陽太守淮陵
劉翼等共盟誓囚桓羆馳檄湘川指期至巴陵零陵太
守尹奉首同義謀出軍營陽于是一州之内皆同義舉
乃使虞望討諸不服斬湘東太守鄭澹澹敦姊夫也敦
遣南蠻校尉魏乂將軍李恒田嵩等甲卒二萬以攻承
承且戰且守待救于尹奉虞望而城池不固人情震恐
[080-54a]
或勸承南投陶侃又云可退據零桂承曰吾舉義衆志
在死節寧偷生茍免為奔敗之將乎事之不濟其令百
姓知吾心耳初安南將軍甘卓與承書勸使固守當以
兵出沔口斷敦歸路則湘圍自解承荅書曰季思足下
勞于王事天綱暫圮中原丘墟四海義士方謀尅復中
興江左草創始爾豈啚惡逆萌自寵臣吾以闇短託宗
皇屬仰豫宻命作鎮南夏親奉中詔成規在心伯仁諸
賢扼腕岐路至止尚淺凡百茫然豺狼易驚遂肆醜毒
[080-54b]
聞知駭踊神氣衝越子來之義人思自百不命而至衆
過數千誠足以決一旦之機攄山海之憤矣然迫於倉
卒舟檝未備魏乂李恒尋見圍逼是故事與意違志力
未展猥辱來使深同大趣嘉謀英筭發自深衷執讀周
復欣無以量足下若能卷甲電赴猶或有濟若有狐疑
求我枯魚之肆矣兵聞拙速未覩工遲季思足下勉之
勉之書不盡意絶筆而已卓軍次䐗口聞王師敗績停
師不進乂等攻戰日逼敦又送所得臺中人書疏令乂
[080-55a]
射以示承城内知朝廷不守莫不悵惋劉翼戰死相持
百餘日城遂沒乂檻送承荆州刺史王&KR1561承敦㫖于道
中害之
唐太宗時議將封建諸矦李百藥上封建論 臣竊聞
經國庇民王者之常制尊主安上人情之大方思闡治
定之規以𢎞長世之業者萬古不易百慮同歸然命厯
有賖促之殊邦家有理亂之異遐觀載籍論之詳矣咸
云周過其數秦不及期存亾之理在于邦國周氏以鑒
[080-55b]
夏殷之長久遵黄唐之並建維城盤谷深根固本雖王
綱廢弛而枝幹相持故使逆節不生宗祀不絶秦氏背
師古之訓棄先王之道踐華恃險罷矦置守子弟無尺
土之邑兆庶罕共治之憂故一夫號呼七廟隳圯臣以
為自古皇王君臨宇内莫不受命上𤣥飛名帝録遘遇
興王之運殷憂啟聖之期雖魏武攜養之資漢高徒役
之賤非止意有覬覦推之亦不能去也若其獄訟不歸
菁華已竭雖帝堯之光被四表大舜之上齊七政非惟
[080-56a]
情存揖讓守之亦不可固焉以放勛重華之徳尚不能
克昌厥後是知祚之長短必在天時政或盛衰有關人
事宗周卜世三十卜年七百雖淪胥之道斯極而文武
之器猶存斯則龜鼎之祚已懸定于杳㝠也至使南征
不返東遷避逼禋祀如綫郊畿不守此乃陵夷之漸有
累于封建焉暴秦運距閏餘數鍾百六受命之主徳異
禹湯繼世之君才非啟誦借李斯王綰之軰咸開四履
將閭子嬰之徒俱啓千乘豈能逆帝子之勃興抗龍顔
[080-56b]
之基命者也然則得失成敗各有由焉而著述之家多
守常轍莫不情㤀今古理蔽澆淳欲以百王之季行三
代之法天下五服之内盡封諸矦王畿千乘之間俱為
采地是則以結繩之化行虞夏之朝用象刑之典治劉
曹之末紀綱弛紊斷可知焉刻船求劍未見其可膠柱
成音彌所多惑徒知問鼎請隧有懼勤王之師白馬素
車無復藩籬之援不悟望夷之釁未甚羿浞之灾既罹
高貴之殃寧異申繒之酷此乃欽明昏亂自革安危固
[080-57a]
非守宰公矦以成興廢且數世之後王室寖㣲始自藩
屏化為讐敵家殊俗國異政强淩弱衆暴寡疆場彼此
干戈日尋臺駘之役女子盡&KR0034崤陵之師隻輪不返斯
葢畧舉一隅其餘不可勝數陸士衡方規規然云嗣王
委其九鼎凶族據其大邑天下晏然以治待亂何斯言
之謬也而設官分職任賢使能以循良之才膺共治之
寄刺舉分竹何代無人至使地或呈祥天不愛寶民稱
父母政比神明曹元首方區區然稱與人共其樂者人
[080-57b]
必憂其憂與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豈容委以矦伯
則同其安危任之牧宰則殊其憂樂何斯言之妄也封
君列國藉慶門資㤀其先業之艱難輕其自然之榮貴
莫不世増淫虐代益驕侈自離宫别館切漢淩雲或刑
人力而將盡或召諸矦而共落陳靈則君臣悖禮共侮
徴舒衞宣則父子聚麀終誅壽朔乃云為巳思治豈若
是乎内外羣官選自朝廷擢士庶以任之澄水鏡以鑒
之年勞優其階品考績明其黜陟進取事切砥礪情深
[080-58a]
或俸禄不入私門妻子不之官舎頒條之貴食不舉火
剖符之重衣唯補褐南郡太守幣布裹身萊蕪長縣凝
塵生甑專云為利圖物何其爽歟總而言之爵非世及
用賢之路斯廣民無定主附下之情不固此乃愚智之
辯安可惑哉至如滅國殺君亂常干紀春秋二百年間
畧無寧嵗次睢咸秩遂周玉帛之君魯道有蕩每等衣
裳之㑹縱使西漢哀平之際東洛桓靈之時下吏淫暴
必不至此為政之道可以一言蔽焉伏惟陛下握紀御
[080-58b]
天膺期啓聖救億兆之焚溺掃氛祲于寰宇創業垂統
配二儀以立徳發號施令妙萬物以為言獨照宸衷永
懷前古將復五等而修舊制建萬國以親諸矦竊以漢
魏以還餘風之弊未盡勛華既往至公之道斯革況晉
氏失馭宇縣崩離後魏乘時華夷雜處重之以關河分
阻吳楚懸隔習文學者尚長短縱横之術習武藝者盡
干戈爭戰之心畢為狙詐之階彌長澆浮之俗開皇在
運因藉外家驅御羣英任雄猜之數坐移時運非克定
[080-59a]
之功年踰二紀民不見徳及大業嗣文世道交䘮先王
人物掃地將盡雖天縱神武削平冦虐兵威不息勞止
未康自陛下仰順聖慈嗣膺寶厯情深致理綜覈前王
雖至道難名言象所絶畧陳梗槩實所庶㡬愛敬蒸蒸
勞而不倦大舜之孝也訪安内竪親嘗御膳文王之徳
也毎憲司讞罪尚書奏獄大小必察枉直咸舉以斷趾
之法易大辟之刑情必隠惻貫徹幽顯大禹之泣辠也
正色直言虚心受納不簡鄙訥無棄芻蕘帝堯之求諫
[080-59b]
也𢎞奬名教敦勸學徒既擢明經于青紫將升碩儒于
卿相聖人之善誘也羣臣以宫中暑濕寢膳或違請徙
御高明營一小閤遂惜十家之産竟抑子來之願不紊
隂陽所感以安卑陋之居去嵗凶儉普天饑饉䘮亂甫
爾倉廩虚空聖情矜憫勤加賑䘏竟無一人流離道路
猶且食㗖藜藿樂撒簨簴言必悽動貌成臞痩公旦喜
于重譯文命矜其即序陛下毎見四夷欵附萬里歸仁
必退思進省凝神勤慮恐妄勞中國以來逺方不藉萬
[080-60a]
古之英聲以存一時之茂實心切憂勞跡絶遊幸每旦
視朝聴受無倦智周于萬物道濟于普天罷朝之後引
進名臣討論是非備盡肝膈唯及政事更無異辭纔及
日昃必命才學之士賜以清閒高談典籍雜以文詠間以
𤣥言一夜㤀疲中宵不寐此之四道獨邁往初斯實生
民以來一人而已𢎞兹風化昭示四方信可以期月之
間彌綸天壤而淳朴尚阻浮詭未移此由習之已久難
以卒變請待琢琱成朴以質代文刑措之教一行登封
[080-60b]
之禮云畢然後定疆理之制議山河之賞未為晩焉易
稱天地盈虚與時消息況于人乎美哉斯言也
李公緒五等論 葢為天下任勢而不任人任勢者諸
侯是也任人者郡縣是也五等之制始於黄唐郡縣之
治剏于秦漢守令為政小理察而大勢危諸侯牧民近
多違而逺慮固聖人苞彼小違以據大安然後足以藩
固内外為千百年計得失成敗備在典謨是以其詳可
得而説也三代所以長而且治者積仁義又任勢故也
[080-61a]
秦氏所以短而亂者積刑罰而失維持者也漢兼置郡縣
雜而任之所以兩代皆二百年自魏晉以降謀不圖逺唯
事任人不復任勢是故易代殺伐皆不永年易曰悦以
使人人㤀其勞孫卿有言不利而利之不如利而後利
之之利世知其為人不如厚己利物不如圖身安上在
于悦下為巳存乎利人然跡其衰亾恒在同姓失職諸
侯㣲弱也故劉頌上書陸機五等論皆欲建立成國令
復古制則不可也何者昔舜禹奠九州然後揖讓契棄
[080-61b]
修仁義二三十世下至湯武然後滅秦自非子襄穆蠶
食諸侯六七百年始皇之時乃并六國以徳者如彼用
力者如此甚難故億兆之所咸以為帝者必湏天人感
應世所不測綿歴代序經數十世乃可得耳故絶希聖
僥倖之心及漢祖起于布衣忽成大業乘秦之弊不因
父祖所資天地提三尺之劍而取天下夫鐫石者難為
功摧朽者易為力其勢然也韓英之徒見漢取天下之
易故數年之中反者六七王莽之亂南面者蜂起漢獻
[080-62a]
之時稱制者三國又光武曹馬皆自閭閻而升帝位孫
劉二族各據一方逮晉之失御九服分崩以迄于今二
三百年跨州連郡者二十餘姓皆擅假符璽列置百辟
或至數世或盡一身前車雖覆後跡不懲觖望之心死
而無悔其懷不遜之意挾無君之心而日致湮滅者不
可勝紀今若借之以成國假之以勢權則人欲帝王矣
若欲建萬國則宗室功臣朝士外戚亦不止千人矣其
無功徳者則無容望封如置數百千國便力强起于驕
[080-62b]
奢違度之則反漢氏之初可為殷鑒若盡建諸矦興滅
繼絶是永無亾國一世之後又有子弟功臣無置之地
如此則疎逺者據强國親勲者無尺土此周之所以衰
自漢以來海内士子官京師編名天朝耻為藩職今一
旦令背皇闕趨外邦為諸矦陪臣必不可也其雄俊之
人負才之豪當生奸計競尊其主是所謂時移勢異萬
國雖賢不可復建設使黄帝更出亦不議之矣是故孔
子曰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當擇宜于今者而用之
[080-63a]
耳竊謂宜如漢初置郡國度其强弱逺近領之以牧伯
節之以綱紀大都偶國並后匹嫡皆亂之道也其嗣子
之立也詔㫖師旅之興當諮牧伯以防未然若有妄舉
者而皆國除又天朝之威制其越逸子弟之力足為扞
屏選其賢者能者入為公卿出為矦伯此周召晉鄭朱
虚齊梁之為也然則骨肉世疎亦不可久令强盛宜法
主父推恩分封漸次黜之而受封之君輙屬州牧不可
繼于父兄毎封世建號使親者恒强疎者稍弱其王矦
[080-63b]
無子親嗣大功不得及有過皆從國除還屬郡縣更立
子弟親者以君之則朝廷有恃維城有固此萬世之利

李谿反五等六代論 魏曹元首六代論稱夏殷周與
人共治歴世數十秦王獨制二世而亾亦言周氏陵夷
侵弱大底非秦廢五等之爵置郡縣之官至晉陸士衡
著五等論陳八代秦漢興亾之由言五等之制始于黄
唐郡縣之治創自秦漢以為周制萬邦思治郡后圖身
[080-64a]
及承㣲積弊王室遂卑猶保名位祚垂後嗣秦棄道任
術顛沛之釁實由孤立夫百世非可懸御善制不能無
弊侵弱愈于殄祀土崩痛于陵夷欲權其多福取其小
禍總二家之㫖皆是五等而非郡縣徒茍救于疾顛而
未免于陵夷也譬猶醫者茍欲救人之死而不能愈其
病苦豈謂知經脉藥石之本決存亾禍福之機乎且陵
夷土崩二患俱免者豈無通論哉但二家不能知耳故
皆引五等之長説郡縣之短元首則言五等藩衞引春
[080-64b]
秋勤王之事以為證欲使秦人割裂州國分王子弟使
土有常君人有定主士衡又謂五等之國為己土衆皆
我人人安我受其利國傷家嬰其病故為己思制郡縣
之長進趨之情鋭安人之譽遲是以侵百姓以利己損
實事以養名故為利圖物以為諸矦享食茅土萬國受
世及則南面之君各務其治九服之人知有定主此皆
不知之説也夫春秋之時諸矦擅相攘伐茍欲求伯則
以正王室為事故曰求諸矦莫如勤王外雖詐忠以邀
[080-65a]
名内實包蔵禍心以啚神器此老子所謂將欲弱之必
固强之也豈所以為藩衞哉所謂為巳思治者誠憂其
國傷其家病而致治矣且若國不富兵不强則未出于
傷病也若富國强兵彊陵弱衆暴寡蹙而為九并而為
七是豈非古制耶故知雖少其力猶益也比身臂則不
同矣夫身手者大小常定也諸矦之土變易者也向使
臂指能變而為大小于身又烏得而使耶是知五等之
制不計于大小强弱皆得擅權獨斷自有卿相恣之則
[080-65b]
不遜削之則怨陵夷逆節固必有矣且士衡云勢足者
反疾土狹者逆遲夫土狹既不免逆豈過正境土者之
灾耶假令小制七國則反有遲速者之小異耳不足稱
也豈如郡縣之主權弱勢輕跨有千里負阻山嶠奸謀
未畢而身已遷代然而强兵練甲足以禦四夷之患人
徒租税足以備家國之急則未必無土崩之事而秦漢
俱敗豈由此耶元首又徵秦之敗于委政趙高誅夷宗
族西漢則王氏擅朝排擯宗室後漢則閹竪執衡孤立
[080-66a]
于上此乃滅君親臣强之殃而非郡縣之失也設有矦
伯之國則有助亂而已焉足賴哉由是觀之五等與郡
縣其利害相去逺矣向使早覺悟廢五等世及之法立
郡縣可制之符以矯周枉威靈不假于臣下及刑戮强
兵耶則必修文武之業設霸王之術設業固則帝位危
矣雖各安其國致天子于何地豈可以為思治哉今郡
縣或侵百姓損實事然而升降黜陟在于一人比之矦
伯固不為大患也又且奉京師之法稟宰輔之威雖職
[080-66b]
官遷轉不一而法已定矣五等者世及相承擅更法令
如魯作丘甲晉立六軍鄭鑄刑書如此者寔繁天下所
以安上之國土非愛事身與子孫也安與不安在于立
教化正法令國雖一姓而法已萬變豈所以為知有定
主哉由是知曹陸之論所謂藩衞者乃簒逆之萌也思
治者乃禍亂之萌也定主者乃不定也夫如是則焉有
不為患也昔漢有吳楚七國之患元首乃懲之于高祖
封建地過古制引賈誼之言欲衆建諸矦而少其力使
[080-67a]
海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則下無背叛之心上無誅
伐之事士衡亦謂漢大啓侯王境土踰溢以七國為過
正之灾若然者則班固漢書贊言周制千八百國載記
分天下為九州二百一十國則千八百九十國也公矦
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其為褊小以極矣其卒也
强不一一于骨肉以懲秦失去其弊政用其上䇿如此
則可歴世長逺而支派强大矣豈有周室陵遲嬴氏土
崩之釁乎
[080-67b]
栁宗元封建論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
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
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
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葢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勢
之來其生人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封建非聖人意
也彼其初與萬物偕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
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衞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
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
[080-68a]
者而聴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衆告之以直而不改
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為羣
羣之分其爭必大大而後有兵徳又大者衆羣之長又
就而聴命焉以安其屬於是有諸矦之列則其爭又有
大者焉徳又大者諸矦之列又就而聴命焉以安其封
於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徳又大者
方伯連帥之類又就而聴命焉以安其人然後天下㑹
於一是故有里胥而後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後有諸
[080-68b]
矦有諸矦而後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後有天子自天
子至於里胥其徳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
聖人意也勢也夫堯舜禹湯之事逺矣及有周而甚詳周
有天下裂土田而𤓰分之設五等邦羣后布履星羅四
周于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為朝覲㑹同離為守臣扞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歴于宣王挾
中興復古之徳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矦之嗣
陵夷迄于幽厲王室東徙而自列為諸矦厥後問鼎之
[080-69a]
輕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誅萇𢎞者有之
天下乖盩無君君之心余以為周之䘮久矣徒建空名
於公矦之上耳得非諸矦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歟遂
判為十二合為七國威分于陪臣之邦國殄于後封之
秦則周之敗端其在此矣秦有天下裂都㑹而為之郡
邑廢矦衞而為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
攝制四海運於掌握之内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世而
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
[080-69b]
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羣時則有叛人而無
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殺守刼令而並
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
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
而不暇困平城病流矢淩遲不救者三代後乃謀臣獻
畫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時則有叛
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已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
可知也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為宜也然猶桀
[080-70a]
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時則有叛
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不可革也或者曰封建者必私
其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異也守宰者茍其心
思遷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周之事跡斷可見
矣列矦驕盈黷貨事戎大凡亂國多理國寡矦伯不得
變其政天子不得變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
於制不在於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斷可見矣有理
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
[080-70b]
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萬
人側目失在於政不在於制秦事然也漢興天子之政
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矦王矦王雖亂不
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後揜捕
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財怙勢作威
大刻于民者無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謂理且安矣何以
言之且漢知孟舒於田叔得魏尚於馮唐聞黄霸之明
審覩汲黯之簡靖拜之可也復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
[080-71a]
輯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奬朝拜而不道夕
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假使漢室盡城邑而矦
王之縱令其亂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
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譴而導之拜受而退已違
矣下令而削之締交約從之謀周於同列則相顧裂眦
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則削其半削其半民猶瘁矣曷若
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漢事然也今國家盡制郡邑連
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兵謹擇守則理平矣或
[080-71b]
者又曰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謂知
理者也魏之承漢也封爵猶建晉之承魏也因循不革
而二姓淩替不聞延祚今矯而變之垂二百祀大業彌
固何繫於諸矦哉或者又以為商周聖王也而不革其
制固不當復議也是大不然夫商周之不革者是不得
已也葢以諸矦歸商者三千焉資以黜夏湯不得而廢
歸周者八百焉資以勝商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為安
仍之以為俗湯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
[080-72a]
者也私其力於巳也私其衞於子孫也秦之所以革之
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
其盡臣畜於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夫天下之
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後可
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
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將欲利其社稷
以一其人之視聴則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盡其封
畧聖賢生于其時亦無以立於天下封建者為之也豈
[080-72b]
聖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聖人之意也勢也
宋廖偁封建論 栁子厚為封建論以短封建者誠以
周之亾由立諸矦之過也故曰周之失在制不在政又
云諸矦各專其國繼世而理其人之賢不肖不可知而
民之理亂亦不可察也又云諸矦世祿在位各據其地
則天下雖有聖賢者生無以立於天下如子厚之論是
葢知其本而不知其末知其末而不知其本故以封建
為非故曰封建非聖賢之意也勢也又云湯武之所以
[080-73a]
不去封建者因其力以得天下故不去也此亦見子厚
之惑者也夫事有得失理有是非固不易也偁謂聖賢
之立封建者道也非勢也周之亂天下非制失也失在
政也又謂天下諸矦雖專國繼世而理亦不能亂也雖
世祿在位亦不能妨天下之聖賢也又謂湯武之不去
封建者實以封建者古之常道也非因其力以取天下
而不去也且夫聖賢之立制度皆取法于天地而節制
於人使人悉得其所耳當生人之初萬物屯蒙而莫知
[080-73b]
其所以理易云天造草昧宜建矦而不寧是也是封建
者聖人所以理民之逹道觀三代封建之制因地制民
因民制禄使大不至於難制小不至無賴是故如身使
臂如臂使指上下相制㒺有不順則封建者固因人之
利而為之也夫所謂勢者乃不得已之辭也豈有取法
天地節制於人而曰不得已哉以此為勢則天下孰不
為勢是則君臣父子夫婦長㓜之分皆勢也何止於封
建而已乎偁故曰封建者道也非勢也且封建之制地
[080-74a]
有差等禄有多少禮樂器物各有分限是故下者不可
上少者不可多降者不可升無者不可有執是而行雖
世未有亂者也若地不必有差等禄不必有多少禮樂
器物不必有分限下者不必下少者不必少降者不必
降無者不必無則未有不亂者也觀周世之末然矣豈
制之失乎是葢失其政而然也且三代之盛則非不封
建也而不聞亂何封建利於三代之初而不利於三代
之末乎是葢政存與政夫之謂也使周末之天子執文
[080-74b]
武成康之法而不失則文武成康之時也又安得有問
鼎射王之事當夷王而后禮樂征伐天子不能有也安
得諸矦不為逆設使雖不封建未有不大亂者也偁故
曰周之亂在失政也且夫諸矦者奉天子之法以理其
國也動靜進退莫不由天子也是故山川神祗有不舉
者為不恭不恭者君削以地宗廟有不順者為不孝不
孝者君絀以爵變禮易樂者為不從不從者君流革制
度衣服者為叛叛者君討夫然則天下諸矦莫敢不為
[080-75a]
善也五國為屬屬有長十國為連連有帥三十國為卒
卒有正二百一十國為州州有伯天下八州各以其屬
屬天子之吏吏以治伯伯以理正正以理卒卒以理帥
帥以理長長有不善則帥舉之帥有不善則卒舉之卒
有不善則正舉之正有不善則伯舉之伯有不善則吏
舉之上下相制雖有不肖者固不敢為不善矣設有為
者則流矣討矣而不存之於天下也夫然則天下無不
善矣偁故曰雖專國繼世而不能為亂也且聖賢之用
[080-75b]
與不用繫乎在上者也在上者果其人則能用之果非
其人則不能用之此亊之固然者也當三代之時不聞
有聖賢不居其位當三代之季則然後聖賢有不用者
則是用與不用繫於上明矣彼封建者亦所以待聖賢
者也安得反妨聖賢哉當聖賢不用之時乃封建失制
之時也曰天子之法不必行諸矦之惡不必絀是故天
下各據其地而聖賢棄矣觀其然夫豈在於封建是誠
制亂之罪也偁故曰雖世禄在位不能妨聖賢若以湯
[080-76a]
武不去封建為因其力以得天下則是湯武茍於得天
下也孔子以湯武為仁人乎孔子以為仁人則湯武之不
茍得可知也且聖賢之心唯欲利後世益天下茍事有
利益者雖死焉為之也若封建果不利天下益後世則
去之以利益乎天下後世矣又豈肯因而不革況封建
者以天下為公也而守宰者示天下以私也封建者與
天下共天下守宰者欲以獨制天下為心公私之道昭
昭矣而公私之義固有差矣偁故曰湯武之不去封建
[080-76b]
者葢古之常道也非因其力而不去之也且子厚不䆒
天子之法亂而使諸矦叛反以封建為周之失制不䆒
法不亂則不善莫由在位反以繼世不肖致亂為患不
䆒升賢絀不肖為當世常法而反以聖賢不立為慮不
䆒聖賢立法制必取法天地而利人反以立封建為勢
不䆒聖賢之心無所茍反以湯武不去封建為利其力
偁故曰子厚之論封建知其末而不知其本也雖然子
厚以封建為非者以守宰為是故也以守宰為是者無
[080-77a]
他乃曰有罪得以絀有能得以奬朝拜而不讎夕斥之
矣夕拜而不讎朝斥之矣又云漢知孟舒於田叔得魏
尚於馮唐聞黄霸之明審覩汲黯之簡靖使漢室盡封
矦王則孟舒魏尚之術莫得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行
明譴而道之拜受而退已違矣下令而削之諦交約從
之謀周於同列矣嗚呼若是者子厚果大不明其本也
以是為是則豈封建之世有罪者不得而絀乎有能者
不得而升乎朝拜而不讎夕不能斥之乎夕拜而不讎
[080-77b]
朝不能斥之乎若有罪不絀有能不升法制不能拘者
皆已亂之世也已亂之世無不失也何止於封建哉已
亂而罪之何異惡桀紂之不道而責湯武嫉商均之不
肖而非堯舜也於理順乎雖然子厚止知漢之封矦王
而不知古之封建也止知漢之封矦王則宜其所謂明
譴而道之拜受而退已違矣下令而削之諦交約從之
謀周於同列也若古之封建固不至是三代之封建凡
天下四海九州二百一十國在夏商則百里極矣國凡
[080-78a]
有五等五等之國制度不同同出於天子者也古之一
大國止今之一郡耳是故其力易制其患易救固未有
能為亂者也漢之封矦王則一矦王之地如古之大國
數十則漢豈行封建之法哉乃漢自為之法非封建之
法也若以漢自為之法而疑古封建為短是由以溺咽
之故欲去舟與食者也豈封建果非哉而又孟舒魏尚
黄霸汲黯之軰當三代之時不啻千萬軰在卿大夫之
列安得謂在封建之世則不得伸其才術豈數子者之
[080-78b]
才能為太守而不能為他哉而子厚固以為封建則能
用之不知意之若何也嗚呼是非得失之理明明若是
又何曲為之言也偁非好辨也庶聖人之道少有明耳
仁宗時富弼言契丹率以近親為名王將相以治國事
掌兵柄今嵗荆王之薨識者憂之臣願陛下擇宗室中
賢者數人封之内以藩屏王室外以威示四夷時祖宗
之後未有封王爵者帝用弼議封秦王廷美子徳文為
東平王潤王元份子允讓為汝南王燕王徳昭孫從藹
[080-79a]
為頴國公岐王徳芳孫從照為安國公同時封王公者
凡十人
蘇軾秦始皇罷侯置守論 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
燕齊荆地逺不置王無以填之請立諸子始皇下其議
羣臣皆以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衆
然後屬疏逺相攻擊如仇讎諸矦更相誅伐天子弗能
禁止今海内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
公賦税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
[080-79b]
也置諸矦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鬬不休以有矦王
賴宗廟之靈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求其寧息
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蘇子曰聖人不能為時亦不失時時非聖人之所能為
也能不失時而已三代之興諸矦無罪不可奪削因而
君之雖欲罷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謂不能為時者也周
衰諸矦相并齊晉秦楚皆千餘里其勢足以建矦樹屏
至於七國皆稱王行天子之事然終不封諸矦不立彊
[080-80a]
家世卿者以魯三桓晉六卿齊田氏為戒也久矣世之
畏諸矦之禍也非獨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
郡邑置守宰理固當然如冬裘夏葛時之所宜非人之
私智獨見也所謂不失時者而學士大夫多非之漢高
帝欲立六國後張子房以為不可世未有非之者李斯
之論與子房何異世特以成敗為是非耳高帝聞子房
之言吐哺罵酈生知諸矦之不可復明矣然卒王韓彭
英盧豈獨高帝子房亦與焉故栁宗元曰封建非聖人
[080-80b]
意也勢也昔之論封建者曹元首陸機劉頌及唐太宗
時魏徵李百藥顔師古其後有劉秩杜佑栁宗元宗元
之論出而諸子之論廢矣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故吾
取其説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氣必爭爭必以利利莫大
於封建封建者爭之端而亂之始也自書契以來臣弑
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賊殺有不出於襲封而爭
位者乎自三代聖人以禮樂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
終不能已簒弑之禍至漢以來君臣父子相賊虐者皆
[080-81a]
諸矦王子孫其餘卿大夫不世襲者葢未嘗有也近世
無復封建則此禍㡬絶仁人君子忍復開之歟故吾以
為李斯始皇之言栁宗元之論當為萬世法也
 
 
 
 
 
[080-81b]
 
 
 
 
 
 
 
 經濟類編卷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