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46 經濟類編-明-馮琦 (master)


[056-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類編卷五十六
           明 馮琦馮瑗 撰
 武功類二
  論兵二十四則/
管仲兵數篇 為兵之數存乎聚財而財無敵存乎論
工而工無敵存乎制器而器無敵存乎選士而士無敵
存乎政教而政教無敵存乎服習而服習無敵存乎徧
[056-1b]
知天下而徧知天下無敵存乎明于機數而明于機數
無敵故兵未出境而無敵者八是以欲正天下財不葢
天下不能正天下財葢天下而工不葢天下不能正天
下工葢天下而器不葢天下不能正天下器葢天下而
士不葢天下不能正天下士葢天下而教不葢天下不
能正天下教葢天下而習不葢天下不能正天下習葢
天下而不徧知天下不能正天下徧知天下而不明于
機數不能正天下故明于機數者用兵之勢也大者時
[056-2a]
也小者計也王道非廢而天下莫敢窺者王者之正也
衡庫者天子之禮也是故器成卒選則士知勝矣徧知
天下審御機數則獨行而無敵矣所愛之國而獨利之
所惡之國而獨害之則令行禁止是以聖主貴之勝一
而服百則天下畏之矣立少而觀多則天下懐之矣罰
有罪賞有功則天下從之矣故聚天下之精財論百工
之鋭器春秋角試以練精鋭為右成器不課不用不試
不藏収天下之豪傑有天下之駿雄故舉之如飛鳥動
[056-2b]
之如雷霆𤼵之如風雨莫當其前莫害其後獨出獨入
莫敢禁圉成功立事必順于禮義故不禮不勝天下不
義不勝人故賢知之君必立于勝地故正天下而莫
之敢御也
選陳篇 若夫曲制時舉不失天時毋曠地利其數多
少其要必出於計數故凡攻伐之為道也計必先定于
内然後兵出乎境計未定於内而兵出乎境是則戰之
自勝攻之自毁也是故張軍而不能戰圍邑而不能攻
[056-3a]
得地而不能實三者見一焉則可破毁也故不明于敵
人之正不能加也不明于敵人之情不能約也不明于
敵人之將不先軍也不明于敵人之士不先陣也是故
以衆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
士擊敺衆白徒故千戰千勝百戰百勝故事無備兵無
主則不蚤知野不辟地無吏則無畜積官無常下怨上
則器械不功朝無政則賞罰不明賞罰不明則民幸生
故蚤知敵人如獨行有畜積則久而不匱器械功則伐
[056-3b]
而不費賞罰明則人不幸人不幸則勇士勸之故兵也
者審于地圖謀十官日量蓄積齊勇士徧知天下審御
機數兵主之事也故有風雨之行故能不逺道里矣有
飛鳥之舉故能不險山河矣有雷電之戰故能獨行而
無敵矣有水旱之功故能攻國救邑有金城之守故能
定宗廟育男女矣有一體之治故能出號令明憲矣風
雨之行者速也飛鳥之舉者輕也雷電之戰者士不齊
也水旱之功者野不収耕不穫也金城之守者用貨財
[056-4a]
設耳目也一體之治者去竒説禁雕俗也不逺道里故
能威絶域之民不險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國獨行無敵
故令行而禁止故攻國救邑不恃權輿之固故所恃必
聴定宗廟育男女天下莫之能傷然後可以有國制儀
法出號令莫不嚮應然後可以治民一衆矣
地圖篇 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
水名山通谷經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
所茂道里之逺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困殖之地必
[056-4b]
盡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錯者盡藏之然後可以行軍襲
邑舉錯知先後不失地利此地圖之常也人之衆寡士
之精粗器之功苦盡知之此乃知形者也知形不如知
能知能不如知意故主兵必㕘具者也主明相知將能
之謂㕘具故將出令𤼵士期有日數矣宿定所征伐之
國使羣臣大吏父兄便辟左右不能議成敗人主之任
也論功勞行賞罰不敢蔽賢有私行用貨財供給軍之
求索使百吏肅敬不敢解怠行邪以待君之令相室之
[056-5a]
任也繕器械選練士為教服連什伍徧知天下審御機
數此兵主之事也
㕘患篇 凡人主者猛毅則伐懦弱則殺猛毅者何也
輕誅殺人之謂猛毅懦弱者何也重誅殺人之謂懦弱
此皆有失彼此凡輕誅者殺不辜而重誅者失有罪故
上殺不辜則道正者不安上失有罪則行邪者不變道
正者不安則才能之人去亡行邪者不變則羣臣朋黨
才能之人去亡則宜有外難羣臣朋黨則宜有内亂故
[056-5b]
曰猛毅者伐懦弱者殺也君之所以尊卑國之所以安
危者莫要於兵故誅暴國必以兵禁辟民必以刑然則
兵者外以誅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國之經也不
可廢也若夫世主則不然外不以兵而欲誅暴則地必
虧矣内不以刑而欲禁邪則國必亂矣故凡用兵之計
三驚當一至三至當一軍三軍當一戰故一期之師十
年之蓄積殫一戰之費累代之功盡今交刃接兵而後
利之則戰之自勝者也攻城圍邑主人易子而食之析
[056-6a]
骸而爨之則攻之自拔者也是以聖人小征而大匡不
失天時不空地利用日維夢其數不出于計故計必先
定而兵出于竟計未定而兵出於竟則戰之自敗攻之
自毁者也得衆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兵不完
利與無操者同實甲不堅密與俴者同實弩不可以及
逺與短兵同實射而不能中與無矢者同實中而不能
入與無鏃者同實將徒人與俴者同實短兵待逺矢與
坐而待死者同實故凡兵有大論必先論其器論其士
[056-6b]
論其將論其主故曰器濫惡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士
不可用者以其將予人也將不知兵者以其主予人也
主不積務於兵者以其國予人也故一器成往夫具而
天下無戰心二器成驚夫具而天下無守城三器成游
夫具而天下無聚衆所謂無戰心者知戰必不勝故曰
無戰心所謂無守城者知城必拔故曰無守城所謂無
聚衆者知衆必散故曰無聚衆
制分篇 凡兵之所以先爭聖人賢士不為愛尊爵道
[056-7a]
術知能不為愛官職巧技勇力不為愛重祿聰耳明目
不為愛金財故伯夷叔齊非于死之日而後有名也其
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後勝也其前政多
善矣故小征千里徧知之築堵之墻十人之聚日五間
之大征徧知天下日一間之散金財用聰明也故善用
兵者無溝壘而有耳目兵不呼儆不茍聚不妄行不强
進呼儆則敵人戒茍聚則衆不用妄行則羣卒困強進
則鋭士挫故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瑕則神攻堅則瑕
[056-7b]
者堅乘瑕則堅者瑕故堅其堅者瑕其瑕者屠牛坦朝
解九牛刀可以莫鐵則刃游其間也故天道不行屈不
足從人事荒亂以十破百器備不行以半擊倍故軍爭
者不行于完城池有道者不行于無君故莫知其將至
也至而不可圉莫知其將去也去而不可止敵人雖衆
不能止待治者所道富也而治未必富也必知富之事
然後能富富者所道强也而富未必强也必知强之數
然後能强强者所道勝也而强未必勝也必知勝之理
[056-8a]
然後能勝勝者所道制也而勝未必制也必知制之分
然後能制是故治國有器富國有事强國有數勝國有
理制天下有分
荀況議兵篇 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
王曰請問兵要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
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孫卿子曰不
然臣所聞古之道凡用兵攻戰之本在乎一民弓矢不
調則羿不能以中㣲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逺士
[056-8b]
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
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臨武君曰不然兵
之所貴者勢利也所行者變詐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
莫知其所從出孫吳用之無敵於天下豈必待附民哉
孫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
所貴權謀勢利也所行攻奪變詐者諸侯之事也仁人
之兵不可詐也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
下之間滑然有離徳也故以桀詐桀猶巧拙有幸焉以
[056-9a]
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若赴水火入焉焦
沒耳故仁人上下百將一心三軍同力臣之於君也下
之於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頭目而
覆胸腹也詐而襲之與先驚而後擊之一也且仁人之
用十里之國則將有百里之聴用百里之國則將有千
里之聴用千里之國則將有四海之聴必將聰明警戒
和𫝊而一故仁人之兵聚則成卒散則成列延則若莫
耶之長刃嬰之者斷兊則若莫耶之利鋒當之者潰圜
[056-9b]
居而方正則若盤石然觸之者角摧案角鹿埵隴種東
籠而退耳且夫暴國之君將誰與至哉彼其所與至者
必其民也而其民之親我歡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蘭
彼反頋其上則若灼黥若仇讎人之情雖桀跖豈又肯
為其所惡賊其所好者哉是猶使人之子孫自賊其父
母也彼必將來告之夫又何可詐也故仁人用國日明
諸侯先順者安後順者危慮敵之者削反之者亡詩曰
武王載發有䖍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遏此之謂也
[056-10a]
孝成王臨武君曰善請問王者之兵設何道何行而可
孫卿子曰凡在大王將率末事也臣請遂道王者諸侯
彊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勢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
國亂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治者彊
亂者弱是彊弱之本也上足卭則下可用也上不足卭
則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則彊下不可用則弱是彊弱之
常也隆禮效功上也重禄貴節次也上功賤節下也是
彊弱之凡也好士者彊不好士者弱愛民者彊不愛民
[056-10b]
者弱政令信者彊政令不信者弱民齊者彊不齊者弱
賞重者彊賞輕者弱刑威者彊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
完便利者彊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彊
輕用兵者弱權出一者彊權出二者弱是彊弱之常也
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
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然離耳若飛鳥
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出
賃市傭而戰之幾矣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
[056-11a]
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箇置戈其上冠䩜帶劒
嬴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戸利其田宅
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
大其税必寡是危國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狹隘其使
民也酷烈刼之以勢隠之以阨忸之以慶賞鰌之以刑
罰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鬭無由也阨而用
之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𨽻五家是最為
衆彊長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故齊之
[056-11b]
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
之鋭士秦之鋭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
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
是數國者皆干賞蹈利之兵也傭徒鬻賣之道也未有
貴上安制綦節之理也諸侯有能微妙之以節則作而
兼殆之耳故招近募選隆勢詐尚功利是漸之也禮義
教化是齊之也故以詐遇詐猶有巧拙焉以詐遇齊辟
之猶以錐刀墮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試故王者
[056-12a]
之兵不試湯武之誅桀紂也拱挹指麾而彊暴之國莫
不趨使誅桀紂若誅獨夫故泰誓曰獨夫紂此之謂也
故兵大齊則制天下小齊則制隣敵若夫招近募選隆
勢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
相為雌雄耳矣夫是之謂盜兵君子不由也故齊之田
單楚之莊蹻秦之衞鞅燕之繆蟣是皆世俗之所謂善
用兵者是其巧拙彊弱則未有以相若也若其道一也
未及和齊也掎契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盜兵也齊桓晉
[056-12b]
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和齊之兵也可謂入其域
矣然而未有本統也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彊弱之
效也孝成王臨武君曰善請問為將孫卿子曰知莫大
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至無悔而止矣
成不可必也故制號政令欲嚴以威慶賞刑罰欲必以
信取舍収藏欲周以固徙舉進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
窺敵觀變欲潛以深欲伍以參遇敵決戰必道吾所明
無道吾所疑夫是之謂六術無欲將而惡廢無急勝而
[056-13a]
亡敗無威内無輕外無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凡慮事欲
熟而用財欲泰夫是之謂五權所以不受命於主有三
可殺而不可使處不完可殺而不可使擊不勝可殺而
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謂三至凡受命於主而行三軍
三軍既定百官得序羣物皆正則主不能喜敵不能怒
夫是之謂至臣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
如一夫是之謂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
必在慢之故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計勝欲則從欲
[056-13b]
勝計則凶戰如守行如戰有功如幸敬謀無壙敬事無
壙敬吏無壙敬衆無壙敬敵無壙夫是之謂五無壙慎
行此六術五權三至而處之以恭敬無壙夫是之謂天
下之將則通於神明矣臨武君曰善請問王者之軍制
孫卿子曰將死鼔馭死轡百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聞
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順命為上有功次之令不進而
進猶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殺老弱不獵禾稼服
者不禽格者不赦犇命者不獲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
[056-14a]
其亂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賊則是亦賊也以故順刃
者生蘇刃者死犇命者貢微子開封於宋曹觸龍斷於
軍殷之服民所以養生之者也無異周人故近者歌謳
而樂之逺者竭蹷而趨之無幽間辟陋之國莫不趨使
而安樂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
之謂人師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
也王者有誅而無戰城守不攻兵格不擊上下相喜則
慶之不屠城不潛軍不留衆師不越時故亂者樂其政
[056-14b]
不安其上欲其至也臨武君曰善陳囂問孫卿子曰先
生議兵常以仁義為本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然則又何
以兵為凡所為有兵者為爭奪也孫卿子曰非汝所知
也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理循理
故惡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
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説
喜是以堯伐驩兠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
伐崇武王伐紂此三帝四王皆以仁義之兵行于天下
[056-15a]
也故近者親其善逺方慕其徳兵不血刃逺邇來服徳
盛於此施及四極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此之謂也
李斯問孫卿子曰秦四世有勝兵彊海内威行諸侯非
以仁義為之也以便從事而已孫卿子曰非汝所知也
汝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謂仁義者大便之便也
彼仁義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則民親其上樂其君而
輕為之死故曰凡在於軍將卒末事也秦四世有勝諰
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已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
[056-15b]
有本統也故湯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鳴條之時也武王
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後勝之也皆前行素修也
此所謂仁義之兵也今汝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
世之所以亂也禮者治辯之極也彊國之本也威行之
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
隕社稷也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
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
廢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鞈如金石宛鉅鐵釶慘如蠭
[056-16a]
蠆輕利僄遫卒如飄風然而兵殆於垂沙唐蔑死莊蹻
起楚分而為三四是豈無堅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統之
者非其道故也汝潁以為險江漢以為池限之以鄧林
緣之以方城然而秦師至而鄢郢舉若振槁然是豈無
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紂刳比干
囚箕子為炮烙刑殺戮無時臣下凜然莫必其命然而
周師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豈令不嚴刑不
繁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古之兵戈矛弓矢
[056-16b]
而已矣然而敵國不待試而詘城郭不辨溝池不拑固
塞不樹機變不張然而國晏然不畏外而明内者無故
焉明道而分鈞之時使而誠愛之下之和上也如影響
有不由令者然後誅之以刑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
不尤其上知罪之在已也是故刑罰省而威流無他故
焉由其道故也古者帝堯之治天下也葢殺一人刑二
人而天下治𫝊曰威厲而不試刑措而不用此之謂也
凡人之動也為賞慶為之則見害傷焉止矣故賞慶刑
[056-17a]
罰勢詐不足以盡人之力致人之死為人主上者也其
所以接下之百姓者無禮義忠信焉慮率用賞慶刑罰
勢詐除阨其下獲其功用而已矣大冦則至使之持危
城則必畔遇敵處戰則必北勞苦煩辱則必奔霍焉離
耳下反制其上故賞慶刑罰勢詐之為道者傭徒鬻賣
之道也不足以合大衆美國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
故厚徳音以先之明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賞賢
使能以次之爵服慶賞以申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
[056-17b]
之長養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風俗以一有離俗不順
其上則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後刑於
是起矣是大刑之所加也辱孰大焉將以為利耶則大
刑加焉身茍不狂或戇陋誰睹是而不改也哉然後百
姓曉然皆知修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樂之於是有能
化善修身正行積禮義尊道徳百姓莫不貴敬莫不親
譽然後賞於是起矣是高爵豐禄之所加也榮孰大焉
將以為害耶則高爵豐禄以持養之生民之屬孰不願
[056-18a]
也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縣明刑大辱於其後雖
欲無化能乎哉故民歸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過者化
而順暴悍勇力之屬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屬為之
化而公矜紏収繚之屬為之化而調夫是之謂大化至
一詩曰王猷允塞徐方其來此之謂也凡兼人者有三
術有以徳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彼貴
我名聲美我徳行欲為我民故辟門除塗以迎吾入因
其民襲其處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順比是故得
[056-18b]
地而權彌重兼人而兵愈彊是以徳兼人者也非貴我
名聲也非美我徳行也彼畏我威刼我勢故民雖有離
心不敢有畔慮若是則戎甲愈衆奉養必費是故得地
而權彌輕兼人而兵愈弱是以力兼人者也非貴我名
聲也非美我徳行也用貧求富用饑求飽虚股張口來
歸我食若是則必𤼵夫掌窌之粟以食之委之財貨以
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朞三年然後民可信也是故
得地而權彌輕兼人而國愈貧是以富兼人者也故曰
[056-19a]
以徳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古今一
也兼併易能也唯兼凝之難焉齊能并宋而不能凝也
故魏奪之燕能并齊而不能凝也故田單奪之韓之上
地方数百里完富具而趨趙趙不能凝也故秦奪之
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則必奪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
則必亡能凝之則必能并之矣得之則凝兼并無彊古
者湯以亳武王以鎬皆百里之地天下為一諸侯為臣
無他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禮凝民以政禮修而士
[056-19b]
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謂大凝以守則固以
征則彊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
孫武九地篇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
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
地者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為輕地我得亦利彼
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
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衆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
背城邑多者為重地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
[056-20a]
圮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衆者
為圍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
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絶衢地則合
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古之所謂善
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衆寡不相恃貴賤不相
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于利而動
不合于利而止敢問敵衆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
其所愛則聴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
[056-20b]
攻其所不戒也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于
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并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
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兵士
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入深則拘不得已則鬭是故
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
疑至死無所之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夀
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頥投之無
所往則諸劌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
[056-21a]
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
尾俱至敢問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
也當其同舟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
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
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將軍之事靜
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
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塗使人不得慮即與之期如
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𤼵其機若驅
[056-21b]
羣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衆投之于險
此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
察也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絶
地也四逹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
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將一
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
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圯地吾將進
其途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治故兵之
[056-22a]
情圍則禦不得已則鬬過則從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
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
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
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衆不得聚威加于敵則其交不
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已之私威
加于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
令犯三軍之衆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
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衆
[056-22b]
陷于害然後能為勝敗故為兵之事在詳順敵之意并
敵一向千里殺將是謂巧能成事是故政舉之日夷闗
折符無通其使厲于廟堂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
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
始如處女敵人閉戸後如脱兔敵不及拒
虚實篇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敵
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
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
[056-23a]
饑之安能動之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
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
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
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
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虚也退
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
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
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無形
[056-23b]
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則我衆敵寡能以衆擊寡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
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
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
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
者也衆者使人備己者也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
千里而㑹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
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逺者數十里近
[056-24a]
者數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故
曰勝可為也敵雖衆可使無鬭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
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
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衆衆不能知人皆知我
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
而應形於無窮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髙而趨下兵之
形避實而擊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
[056-24b]
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
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吕覽蕩兵篇 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家無怒
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
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
笞不可偃於家刑罰不可偃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
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夫
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
[056-25a]
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
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
為禍若用藥者然得良藥則活人得惡藥則殺人義兵
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且兵之所自來者逺矣未嘗
少選不用貴賤長少賢者不肖相與同有巨有微而已
矣察兵之微在心而未發兵也疾視兵也作色兵也傲
言兵也援推兵也連反兵也侈鬬兵也三軍攻戰兵也
此八者皆兵也微巨之爭也今世之以偃兵疾説者終
[056-25b]
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説雖彊談雖辨文學雖博猶不
見聴
禁塞篇 夫救守之心未有不守無道而救不義也守
無道而救不義則禍莫大焉為天下之民害莫深焉凡
救守者太上以説其次以兵以説則承從多羣日夜思
之事心任精起則誦之卧則夢之自今單唇乾肺費神
傷魂上稱三皇五帝之業以愉其意下稱五伯名士之
謀以信其事早朝晏罷以告制兵者行説語衆以明其
[056-26a]
道道畢説單而不行則必反之兵矣反之於兵則必鬭
爭之情必且殺人是殺無罪之民以興無道與不義者
也無道與不義者存是長天下之害而止天下之利雖
欲幸而勝禍且始長先王之法曰為善者賞為不善者
罰古之道也不可易今不别其義與不義而疾取救守
不義莫大焉害天下之民者莫甚焉故取攻伐者不可
非攻伐不可取救守不可非救守不可取惟義兵為可
兵茍義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不義攻伐不可救守不
[056-26b]
可使夏桀殷紂無道至於此者幸也使吳夫差智伯瑤
侵奪至於此者幸也使晉厲陳靈宋康不善至於此者
幸也若令桀紂知必國亡身死殄無後類吾未知其厲
為無道之至於此也吳王夫差智伯瑤知必國為丘墟
身為刑戮吾未知其為不善無道侵奪之至於此也晉
厲知必死於匠麗氏陳靈知必死於夏徵舒宋康知必
死於温吾未知其為不善之至於此也此七君者大為
無道不義所殘殺無罪之民者不可為萬數壯佼老幼
[056-27a]
&KR2213之死者大實平原廣堙深谿大谷赴巨水積灰填
溝洫險阻犯流矢蹈白刃加之以凍餓饑寒之患以至
於今之世為之愈甚故暴骸骨無量數為京丘若山陵
世有興主仁士深意念此亦可以痛心矣亦可以悲哀
矣察此其所自生生於有道者之廢而無道者之恣行
夫無道者之恣行幸矣故世之患不在救守而在於不
肖者之幸也救守之説出則不肖者益幸也賢者益疑
矣故大亂天下者在於不論其義而疾取救守
[056-27b]
懐寵篇 凡君子之説也非茍辨也士之議也非茍語
也必中理然後説必當義然後議故説議而王公大人
益好理矣士民黔首益好義矣義理之道彰則暴虐姦
詐侵奪之術息也暴虐姦詐之與義理反也其執不俱
勝不兩立故兵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
矣至於國邑之郊不虐五榖不掘墳墓不伐樹术不燒積
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奉而題歸之以彰好惡信
與民期以奪敵資若此而猶有憂恨冐疾遂過不聽者雖
[056-28a]
行武焉亦可矣先𤼵聲出號曰兵之來也不聽者雖行武
焉亦可矣先𤼵聲出號曰兵之來也以救民之死子之在
上無道倨傲荒怠貪戾虐衆恣睢自用也辟逺聖制謷醜
先王排訾舊典上不順天下不恵民徵斂無期來索無厭
罪殺不辜慶賞不當若此者天之所誅也民之所讐也不
當為君今兵之來也將以誅不當為君者也以除民之讐
而順天之道也民有逆天之道衛人之讐者身死家戮不
救有能以家聽者禄之以家以里聽者禄之以里以鄉聽
[056-28b]
者禄之以鄉以邑聽者禄之以邑以國聽者禄之以國故
克其國不及其民獨誅所誅而已矣舉其秀士而封侯之
選其賢良而尊顯之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見其長老而敬
禮之皆益其禄加其級論其罪人而救出之分府庫之金
散倉廩之粟以鎮撫其衆不私其財問其叢社大祠民之
所不欲廢者而復興之曲加其祀禮是以賢者榮其名而
長老説其禮民懐其徳今有人於此能生死一人則天下
必争事之矣義兵之生一人亦多矣人孰不説故義兵至
[056-29a]
則鄰國之民歸之若流水誅國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
滋逺得民滋衆兵不接刃而民服其化
論威篇 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君臣上下親踈之所由
起也治亂安危過勝之所在也過勝之勿求於他必反
于已人情欲生而惡死欲榮而惡辱死生榮辱之道一
則三軍之士可使一心矣凡軍欲其衆也心欲其一也
三軍一心則令可使無敵矣令能無敵者其兵之於天
下也亦無敵矣古之至兵至貴重令也重乎天下貴乎
[056-29b]
天子其藏於民心捷於肌膚也深痛執固不可搖蕩物
莫之能動若此則敵胡足勝矣故曰其令彊者其敵弱
其令信者其敵詘先勝之於此則必勝之於彼矣凡兵
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徳也舉凶器行凶徳猶不
得已也舉凶器必殺殺所以生之也行凶徳必威威所
以懾之也敵懾民生此義兵之所以隆也故古之至兵
才民未合而威已諭矣敵已服矣豈必用枹鼓干戈哉
故善諭威者於其未發也於其未通也窅窅乎㝠㝠莫
[056-30a]
知其情此之謂至威之誠凡兵欲急疾捷先欲急疾捷
先之道在於知緩徐遲後而急疾捷先之分也急疾捷
先此所以決義兵之勝也而不可久處知其不可久處
則知所兎起鳬舉死㱪之地矣雖有江河之險則凌之
雖有太山之塞則陷之并氣專精心無有慮目無有視
耳無有聞一諸武而已矣冉叔誓必死於田侯而齊國
皆懼豫讓必死於襄子而趙氏皆恐成荆致死於韓主
而周人皆畏又況乎萬乘之國而有所誠必乎則何敵
[056-30b]
之有矣刃未接而欲已得矣敵人之悼懼憚恐單蕩精
神盡矣咸若狂魄形性相離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
雖有險阻要塞銛兵利械心無敢據意無敢處此夏桀
之所以死於南巢也今以木擊木則拌以水投水則散
以冰投冰則沈以塗投塗則陷此疾徐先後之勢也夫
兵有大要知謀物之不謀之不禁也則得之矣專諸是
也獨手舉劒至而已矣吳王壹成又況乎義兵多者數
萬少者數千密其躅路開敵之塗則士豈特與專諸議
[056-31a]

決勝篇 夫兵有本幹必義必智必勇義則敵孤獨敵
孤獨則上下虚民解落孤獨則父兄怨賢者誹亂内作
智則知時化知時化則知虚實盛衰之變知先後逺近
縱舍之數勇則能決斷能決斷則能若雷電飄風暴雨
能若崩山破潰别辨霣墜若鷙鳥之擊也摶攫則殪中
木則碎此以智得也夫民無常勇亦無常怯有氣則實
實則勇無氣則虚虚則怯怯勇虚實其由甚微不可不
[056-31b]
知勇則戰怯則北戰而勝者戰其勇者也戰而北者戰
其怯者也怯勇無常儵忽往來而莫知其方惟聖人獨
見其所由然故商周以興桀紂以亡巧拙之所以相過
以益民氣與奪民氣以能鬭衆與不能鬭衆軍雖大卒
雖多無益於勝軍大卒多而不能鬭衆不若其寡也夫
衆之為福也大其為禍也亦大譬之若漁深淵其得魚
也大其為害也亦大凡兵貴其因也因也者因敵之險
以為己固因敵之謀以為己事能審因而加勝則不可
[056-32a]
窮矣勝不可窮之謂神神則能不可勝也夫兵貴不可
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彼聖人必在己者不必在彼者
故執不可勝之術以遇不勝之敵若此則兵無失矣凡
兵之勝敵之生也勝失之兵必隠必微必積必摶隠則
勝闡矣微則勝顯矣積則勝散矣摶則勝離矣諸摶攫
祗噬之獸其用齒角爪牙也必託於卑微隠蔽此所以
成勝
魯石公劒迫則能應感則能動䀛穆無窮變無形像復
[056-32b]
柔委從如影與響如尨之守戸如輪之逐馬響之應聲
影之像形也閶不及鞈呼不及吸足舉不及集相離若
蟬翼尚在肱北睂睫之微曽不可以大息小以小況大
用兵之道其猶然乎此善當敵者也未及夫折衝於未
形之前者揖讓乎廟堂之上而施惠乎百萬之民故居
則無變動戰則不血刃其湯武之兵與
秦與趙兵相拒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使亷
頗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亷頗不
[056-33a]
肯趙主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
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
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
𫝊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聴遂將之趙括自少時學兵法
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
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鄭同北見趙王趙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敎之鄭
[056-33b]
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問雖然王致之於前安
敢不對乎臣少之時親嘗教以兵趙王曰寡人不好兵
鄭同因撫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
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嘗以兵説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
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許由乎許由無天下之累故不
愛也今王既受先王之𫝊欲宗廟之安壤地不削社稷
之血食乎王曰然今有人操隋侯之珠持丘之環萬金
之財時宿於野内無孟賁之威荆慶之斷外無弓弩之
[056-34a]
禦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貪之國臨王之境索
王之地告以理則不可説以義則不聴王非戰鬭守禦
之具其何以當之王若無兵鄰國得志矣趙王曰寡人
請奉教
趙惠文王相平都君田單問趙奢曰吾非不説將軍之
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獨將軍之用衆用衆者使民不得
耕作糧食輓賃不可給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單之
所為也單聞之帝王之兵所用不過三萬而天下服矣
[056-34b]
今將軍必負十萬二十萬之衆乃用之此單之所不服
也馬服君曰君非徒不逹於兵也又不明其時勢夫吳
干之劒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薄之柱上而擊
之則折為三質之石上而擊之則碎為百今以三萬之
衆而應强國之兵是擊柱擊石之謂也且夫吳干之劒
材難夫無脊之厚而鋒不入無脾之薄而刃不斷兼有
是二者無鈎竿鐔蒙須之便操其刃而刺則未入而手
斷君無十萬二十萬之衆而為此鈎竿&KR3249蒙須之便而
[056-35a]
徒以三萬行於天下君焉能乎且古者四海之内分為
萬國城雖大無過三百丈者人雖衆無過三千家者而
以集兵三萬距此奚難哉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
戰國七不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嵗即君之齊
已齊以七十萬之衆攻荆五年乃罷趙以二十萬之衆
攻中山五年乃歸今者齊韓相方而國圍攻焉豈有敢
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今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
望也而索三萬之衆圍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戰
[056-35b]
不足用也君將以此何之平都君喟然太息曰單不至

漢劉安兵略訓 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廣而貪金
玉之略將以存亡繼絶平天下之亂而除萬民之害也
凡有血氣之蟲含牙帶角前爪後距有角者觸有齒者
噬有毒者螫有蹄者趹喜而相戲怒而相害人之性也
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羣居雜處分不均求
不贍則爭爭則强脅弱而勇侵怯人無筋骨之强爪牙
[056-36a]
之利故割革而為甲鎔鐵而為刃貪昧饕餮之人殘賊
天下萬人搔動莫寧其所有聖人勃然而起乃討强暴
平亂世夷險除穢以濁為清以危為寧故不得不中絶
兵之所由來者逺矣黄帝嘗與炎帝戰矣顓頊嘗與共
工爭矣故黄帝戰於涿鹿之野堯戰於丹水之浦舜伐
有苗啓攻有扈自五帝而弗能偃也又況衰世乎夫兵
者所以禁暴討亂也炎帝為火災故黄帝擒之共工為
水害故顓頊誅之教之以道導之以徳而不聴則臨之
[056-36b]
以威武臨之威武而不從則制之以兵革故聖人之用
兵也若櫛髮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殺無罪之民
而養無義之君害莫大焉殫天下之財而贍一人之欲
禍莫深焉使夏桀殷紂有害於民而立被其患不至於
為炮烙晉厲宋康行一不義而身死國亡不至於侵奪
為暴此四君者皆有小過而莫之計也故至于攘天下
害百姓肆一人之邪而長海内之禍此大論之所不取
也所為立君者以禁暴討亂也今乗萬民之力而反為
[056-37a]
殘賊是為虎傅翼曷為弗除夫畜池魚者必去猵獺養
禽獸者必去豺狼又況治人乎故霸王之兵以論慮之
以策圖之以義扶之非以亡存也將以存亡也故聞敵
國之君有加虐於民者則舉兵而臨其境責之以不義
刺之以過行兵至其郊乃令軍師曰毋伐樹木毋抉墳
墓毋爇五穀毋焚積聚毋捕民虜毋収六畜乃𤼵號施
令曰其國之君傲天侮鬼決獄不辜殺戮無罪此天之
所以誅民之所以仇也兵之來也以廢不義而復有徳
[056-37b]
也有逆天之道帥民之賊者身死族滅以家聴者禄以
家以里聴者賞以里以鄉聴者封以鄉以縣聴者侯以
縣尅國不及其民廢其君而易其政尊其秀士而顯其
賢良振其孤寡恤其貧窮出其囹圄賞其有功百姓開
門而待之淅米而儲之唯恐其不來也此湯武之所以
致王而齊桓晉文之所以成霸也故君為無道民之思
兵也若旱而望雨渴而求飲夫有誰與交兵接刃乎故
義兵之至也至於不戰而止晩世之兵君雖無道莫不
[056-38a]
設渠壍傅堞而守攻者非以禁暴除害也欲以侵地廣
壤也是故至於伏尸流血相支以日而霸王之功不世
出者自為之故也夫為地戰者不能成其王為身戰者
不能立其功舉事以為人者衆助之舉事以自為者衆
去之衆之所助雖弱必強衆之所去雖大必亡兵失道
而弱得道而强將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國得道而存失
道而亡所謂道者體圓而法方背陰而抱陽左柔而右
剛履幽而戴明變化無常得一之原以應無方是謂神
[056-38b]
明夫圓者天也方者地也天圓而無端故不可得而觀
地方而無垠故莫能窺其門天化育而無形象地生長
而無計量渾渾沉沉孰知其藏凡物有朕唯道無朕所
以無朕者以其無常形勢也輪轉而無窮象日月之運
行若春秋有代謝若日月有晝夜終而復始明而復晦
莫能得其紀制刑而無刑故功可成物物而不物故勝
而不屈刑兵之極也至於無刑可謂極之矣是故大兵
無創與鬼神通五兵不厲天下莫之敢當建鼓不出庫
[056-39a]
諸侯莫不慴㥄沮膽其處故廟戰者帝神化者王所謂
廟戰者法天道也神化者法四時也修政於境内而逺
方慕其徳制勝於未戰而諸侯服其威内政治也古得
道者靜而法天地動而順日月喜怒而合四時呌呼而
比雷霆音氣不戾八風詘伸不獲五度下至介鱗上及
毛羽條修葉貫萬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是故入
小而不偪處大而不窕浸乎金石潤乎草木宇中六合
振毫之末莫不順比道之浸洽滒淖纖微無所不在是
[056-39b]
以勝權多也夫射儀度不得則格的不中驥一節不用
而千里不至夫戰而不勝者非鼓之日也素行無刑久
矣故得道之兵車不發軔騎不被鞍鼓不振塵旗不解
卷甲不離矢刃不嘗血朝不易位賈不去肆農不離野
招義而責之大國必朝小城必下因民之欲乗民之力
而為之去殘除賊也故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同欲相助
順道而動天下為嚮因民而慮天下為鬭獵者逐禽車
馳人趨各盡其力無刑罰之威而相為斥闉要遮者同
[056-40a]
所利也同舟而濟於江卒遇風波百族之子捷捽招杼
船若左右手不以相徳其憂同也故明王之用兵也為
天下除害而與萬民共享其利民之為用猶子之為父
弟之為兄威之所加若崩山決塘敵孰敢當故善用兵
者用其自為用也不能用兵者用其為己用也用其自
為用則天下莫不可用也用其為己用所得者鮮矣兵
有三詆治國家理境内行仁義布徳惠立正法塞邪隧
羣臣親附百姓和輯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諸侯服其威
[056-40b]
而四方懐其徳修政廟堂之上而折衝千里之外拱揖
指撝而天下響應此用兵之上也地廣民衆王賢將忠
國富兵强約束信號令明兩軍相當鼔錞相望未至兵
交接刃而敵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知土地之宜習險
隘之利明竒正之變察行陳解贖之數維枹綰而鼔之
白刃合流矢接涉血屬腸輿死扶傷流血千里暴骸盈
場乃以決勝此用兵之下也今夫天下皆知事治其末
而莫知務修其本釋其根而樹其枝也夫兵之所以佐
[056-41a]
勝者衆而所以必勝者寡甲堅兵利車固馬良畜積給
足士卒殷軫此軍之大資也而勝亡焉明於星辰日月
之運刑徳竒賌之數背鄉左右之便此戰之助也而全
亡焉良將之所以必勝者恒有不原之智不道之道難
以衆同也夫論除謹動靜時吏卒辨兵甲治正行伍連
什伯明鼓旗此尉之官也前後知險易見敵知難易發
斥不忘遺此侯之官也隧路亟行輜治賦丈均處軍輯
井竈通此司空之官也収藏於後遷舍不離無淫輿無
[056-41b]
遺輜此輿之官也凡此五官之於將也猶身之有股肱
手足也必擇其人技能其才使官勝其任人能其事告
之以政申之以令使之若虎豹之有爪牙飛鳥之有六
翮莫不為用然皆佐勝之具也非所以必勝也兵之勝
敗本在於政政勝其民下附其上則兵强矣民勝其政
下畔其上則兵弱矣故徳義足以懐天下之民事業足
以當天下之急選舉足以得賢士之心謀慮足以知强
弱之勢此必勝之本也地廣人衆不足以為強堅甲利
[056-42a]
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
以為威為存政者雖小必存為亡政者雖大必亡昔者
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繞潁泗西包巴蜀東裹郯淮潁汝
以為洫江漢以為池垣之以鄧林綿之以方城山高尋
雲谿肆無景地利形便下民勇敢蛟革犀兕以為甲胄
修鎩短鏦齊為前行積弩陪後錯車衞旁疾如錐矢合
如雷電解如風雨然而兵殆於垂沙衆破於栢舉楚國
之强大地計衆中分天下然懐王北畏孟嘗君背社稷
[056-42b]
之守而委身强秦兵挫地削身死不還二世皇帝勢為
天子富有天下人迹所至舟檝所通莫不為郡縣然縱
耳目之欲窮侈靡之變不顧百姓之饑寒窮匱也興萬
乗之駕而作阿房之宫發閭左之戍収大半之賦百姓
之隨逮肆刑挽輅首路死者一旦不知千萬之數天下
敖然若焦熱傾然若苦烈上下不相寧吏民不相憀戍
卒陳勝興於大澤攘臂袒右稱為大楚而天下響應當
此之時非有牢甲利兵勁弩强衝也伐棘棗而為矜周
[056-43a]
錐鑿而為刃剡摲荼奮儋钁以當修㦸强弩攻城略地
莫不降下天下為之麋沸螘動雲徹席捲方數千里勢
位至賤而器械甚不利然一人唱而天下應之者積怨
在於民也武王伐紂東面而迎嵗至汜而水至共頭而
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當戰之時十日亂於上風雨
擊於中然而前無蹈難之賞而後無遁北之刑白刃不
畢拔而天下得矣是故善守者無與御而善戰者無與
鬭明於禁舍開塞之道乗時勢因民欲而取天下故善
[056-43b]
為政者積其徳善用兵者畜其怒徳積而民可用怒畜
而威可立也故文之所以加者淺則勢之所勝者小徳
之所施者博而威之所制者廣威之所制者廣則我强
而敵弱矣故善用兵者先弱敵而後戰者也故費不半
而功自倍也湯之地方七十里而王者修徳也智伯有
千里之地而亡者窮武也故千乗之國行文徳者王萬
乗之國好用兵者亡故全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
後求勝徳均則衆者勝寡力敵則智者勝愚勢侔則有數
[056-44a]
者禽無數凡用兵者必先自廟戰主孰賢將孰能民孰
附國孰治蓄積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備孰便故
運籌於廟堂之上而決勝於千里之外矣夫有形埒者
天下訟見之有篇籍者世人𫝊學之此皆以形相勝者也
善形者弗法也所貴道者貴其無形也無形則不可制
迫也不可度量也不可巧詐也不可規慮也智見者人
為之謀形見者人為之功衆見者人為之伏器見者人
為之備動作周還倨句詘伸可巧詐者皆非善者也善
[056-44b]
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星燿而𤣥逐進退詘伸不見朕
&KR0034鸞舉麟振鳯飛龍騰發如秋風疾如駭龍當以生擊
死以盛乗衰以疾掩遲以飽制饑若以水滅火若以湯
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達在中虚神在外漠志
運於無形出於不意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
與條出與間入莫知其所集卒如雷霆疾如風雨若從
地出若從天下獨出獨入莫能應圉疾如鏃矢何可勝
偶一晦一明孰知其端緒未見其𤼵固已至矣故善用
[056-45a]
兵者見敵之虚乗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
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善
用兵若聲之與響若鏜之與鞈眛不給撫呼不給吸當
此之時仰不見天俯不見地手不麾戈兵不盡拔擊之
若雷薄之若風炎之若火凌之若波敵之靜不知其所
守動不知其所為故鼔鳴旗麾當者莫不廢滯崩阤天
下孰敢厲威抗節而當其前者故淩人者勝待人者敗
為人杓者死兵靜則固專一則威分決則勇心疑則北
[056-45b]
力分則弱故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則錙銖有餘不能
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則數倍不足故紂之卒百萬
之心武王之卒三千人皆專而一故千人同心則得千
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將卒吏民動靜如身乃
可以應敵合戰故計定而發分決而動將無疑謀卒無
二心動無墮容口無虚言事無嘗試應敵必敏發動必
亟故將以民為體而民以將為心心誠則支體親力心
疑則支體撓北心不專一則體不節動將不誠心則卒
[056-46a]
不勇敢故良將之卒若虎之牙若兕之角若鳥之羽若
蚈之足可以行可以舉可以噬可以觸强而不相敗衆
而不相害一心以使之也故民誠從其令雖少無畏民
不從令雖衆為寡故下不親上其心不用卒不畏將其
形不戰守有必固而攻有必勝不待交兵接刃而存亡
之機固以形矣兵有三勢有二權有氣勢有地勢有因
勢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戰三軍之衆百萬之師
志厲青雲氣如飄風聲如雷霆誠積踰而威加敵人此
[056-46b]
謂氣勢硤路津闗大山名塞龍蛇蟠却笠居羊腸道發
笱門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過也此謂地勢因其勞倦
怠亂饑渴凍暍推其摿摿擠其揭揭此謂因勢善用間
諜審錯規慮設蔚施伏隠匿其形出於不意敵人之兵
無所適備此謂知權陳卒正前行選進退俱什伍搏前
後不相撚左右不相干受刃者少傷敵者衆此謂事權
權勢必形吏卒專精選良用才官得其人計定謀決明
於死生舉錯得失莫不振驚故攻不待衝隆雲梯而城
[056-47a]
拔戰不至交兵接刃而敵破明於必勝之攻也故兵不
必勝不茍接刃攻不必取不為茍發故勝定而後戰鈴
縣而後動故衆聚而不虚散兵出而不徒歸唯無一動
動則凌天振地抗泰山蕩四海鬼神移徙鳥獸驚駭如
此則野無校兵國無守城矣靜以合躁治以持亂無形
而制有形無為而應變雖未能得勝於敵敵不可得勝
之道也敵先我動則是見其形也彼躁我靜則是罷其
力也形見則勝可制也力罷則威可立也視其所為因
[056-47b]
與之化觀其邪正以制其命餌之以所欲以罷其足彼
若有間急填其隙極其變而束之盡其節而仆之敵若
反靜為之出竒彼不吾應獨盡其調若動而應有見所
為彼持後節與之推移彼有所積必有所虧精若轉左
陷其右陂敵潰而走後必可移敵迫而不動名之曰奄
遲擊之如雷霆斬之若草木燿之若火電欲疾以遬人
不及步鋗車不及轉轂兵如植木弩如羊角人雖衆多
勢莫敢格諸有象者莫不可勝也諸有形者莫不可應
[056-48a]
也是以聖人藏形於無而遊心於虚風雨可障蔽而寒
暑不可開閉以其無形故也夫能滑淖精微貫金石窮
至逺放乎九天之上蟠乎黄盧之下唯無形者也善用
兵者當擊其亂不攻其治是不襲堂堂之冦不擊填填
之旗容未可見以數相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敵人孰
數動則就陰以虚應實必為之禽虎豹不動不入陷穽
麋鹿不動不離罝罘飛鳥不動不絓網羅魚鼈不動不
擐脣喙物未有不以動而制者也是故聖人貴靜靜則
[056-48b]
能應躁後則能應先數則能應疏博則能禽缺故良將
之用卒也同其心一其力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
退止如丘山𤼵如風雨所凌必破靡不毁沮動如一體
莫之應圉是故傷敵者衆而手戰者寡矣夫五指之更
彈不若捲手之一挃萬人之更進不如百人之俱至也
今夫虎豹便捷熊羆多力然而人食其肉而席其革者
不能通其志而壹其力也夫水勢勝火章華之臺燒以
升勺沃而救之雖涸井而竭池無奈之何也舉壺榼盆
[056-49a]
盎而以灌之其滅可立而待也今人之與人非有水火
之勝也而欲以少耦衆不能成其功亦明矣兵家或言
曰少可以耦衆此言所將非言所戰也或將衆而用寡
者勢不齊也將寡而用衆者用力諧也若乃人盡其才
悉用其力以少勝衆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神莫貴於
天勢莫便於地動莫急於時用莫利於人凡此四者兵
之榦植也然必待道而後行可一用也夫地利勝天時
巧舉勝地利勢勝人故任天者可迷也任地者可束也
[056-49b]
任時者可迫也任人者可惑也夫仁勇信廉人之美才
也然勇者可誘也仁者可奪也信者易欺也廉者易謀
也將衆者有一見焉則為人禽矣由此觀之則兵以道
理制勝而不以人才之賢亦自明矣是故為麋鹿者可
可以罝罘設也為魚鼈者則可以綱罟取也為鴻鵠者
則可以矰繳加也唯無所者無可奈也是故聖人藏於
無原故其情不可得而觀運於無形故其陳不可得而
經無法無儀來而為之宜無名無狀變而為之象深哉
[056-50a]
睭睭逺哉悠悠且冬且夏且春且秋上窮至高之末下
測至深之底變化消息無所凝滯建心乎窈㝠之野而
藏志乎九旋之淵雖有明目孰能窺其情兵之所隠議
者天道也所圖畫者地形也所明言者人事也所以決
勝者鈐勢也故上將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
得人心乃行之以機發之以勢是以無破軍敗兵及至
中將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理專用人與勢雖未必能
萬全勝鈐必多矣下將之用兵也博聞而自亂多知而
[056-50b]
自疑居則恐懼發則猶豫是以動為人禽矣今使兩人
接刃巧拙不異而勇士必勝者何也其行之誠也夫以
巨斧擊桐薪不待利時良日而後破之加巨斧於桐薪
之上而無人力之捧雖順招搖挾刑徳而弗能破者以
其無勢也故水激則悍矢激則逺夫括淇衞箘簵載以
銀錫雖有薄縞之幨腐荷之矰然猶不能獨射也假之
筋角之力弓弩之勢則貫兕甲而徑於革盾矣夫風之
疾至於飛屋折木虚舉之下大遲自上高丘人之有所
[056-51a]
推也是故善用兵者勢如決積水於千仞之隄若轉員
石於萬丈之谿天下見吾兵之必用也則孰敢與我戰
者故百人之必死也賢於萬人之必北也況以三軍之
衆赴水火而不還踵乎雖誂合刃於天下誰敢在於上
者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𤣥武所謂地
利者後生而前死左牡而右牝所謂人事者慶賞信而
刑罰必動靜時舉錯疾此世𫝊之所以為儀表者固也
然而非所以生儀表者因時而變化者也是故處於堂
[056-51b]
上之陰而知日月之次序見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暑夫物之所以相形者微唯聖人達其至故鼔不與於
五音而為五音主水不與於五味而為五味調將軍不
與於五官之事而為五官督故能調五音者不與五音
者也能調五味者不與五味者也能治五官之事者不
可揆度者也是故將軍之心滔滔如春曠曠如夏湫漻
如秋典凝如冬因形而與之化隨時而與之移夫景不
為曲物直響不為清音濁觀彼之所以來各以其勝應
[056-52a]
之是故扶義而動推理而行掩節而斷割因資而成功
使彼知吾所出而不知吾所入知吾所舉而不知吾所
集始如狐狸彼故輕來合如兕虎敵故奔走夫飛鳥之
擊也俛其首猛獸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
不見齒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
而乗之以强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
東先忤而後合前㝠而後明若鬼之無迹若水之無創
故所鄉非所之也所見非所謀也舉錯動靜若能識也
[056-52b]
若雷之擊不可為備所用不復故勝可百全與𤣥明通
莫知其門是謂至神兵之所以强者民也民之所以必
死者義也義之所以能行者威也是故合之以文齊之
以武是謂必取威儀竝行是謂至强夫人之所樂者生
也而所憎者死也然而高城深池矢石若雨平原廣澤
白刃卒接而卒爭先後者彼非輕死而樂傷也為其賞
信而罰明也是故上視下如子則下視上如父上視下
如弟則下視上如兄上視下如子則必王四海下視
[056-53a]
如父則必正天下上親下如弟則不難為之死下事上
如兄則不難為之亡是故父子兄弟之冦不可與鬭者
積恩先施也故四馬不調造父不能以致逺弓矢不調
羿不能以必中君臣乖心則孫子不能以應敵是故内
修其政以積其徳外塞其醜以服其威察其勞佚以知
其飽饑故戰日有期視死若歸故將必與卒同甘苦俟
饑寒故其死可得而盡也故古之善將者必以其身先
之暑不張葢寒不被裘所以程寒暑也險隘不乗上陵
[056-53b]
必下所以齊勞佚也軍食熟然後敢食軍井通然後敢
飲所以同饑渴也合戰必立矢射之所及以共安危也
故良將之用兵也常以積徳擊積怨以積愛擊積憎何
故而不勝主之所求於民者二求民為之勞也求民為
之死也民之所望於主者三饑者能食之勞者能息之
有功者能徳之民以償其二積而上失其三望國雖大
人雖衆兵猶且弱也若苦者必得其樂勞者必得其利
斬首之功必全死事之後必賞四者既信於民矣主雖
[056-54a]
射雲中之鳥而釣深淵之魚彈琴瑟聲鐘竽敦六博投
高壺兵猶且强令猶且行也是故上足仰則下可用也
徳足慕則威可立也將者必有三隧四義五行十字所
謂三隧者上知天道下習地形中察人情所謂四義者
便國不負兵為主不顧身見難不畏死決疑不辟罪所
謂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剛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
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凌也所謂十守者神清而
不可濁也謀逺而不可慕也操固而不可遷也知明而
[056-54b]
不可蔽也不貪於貨不淫於物不嚂於辯不推於方不
可喜也不可怒也是謂至於窈窈㝠㝠孰知其情發必
中詮言必合數動必順時解必中揍通動靜之機明開
塞之節審舉措之利害若合符節疾如彍弩勢如𤼵矢
一龍一蛇動無常體莫見其所中莫知其所窮攻則不
可守守則不可攻葢聞善用兵者必先修諸已而後求
諸人先為不可勝而後求勝修己於人求勝於敵已未
能治也而攻人之亂是猶以火救火以水應水也何所
[056-55a]
能制今使陶人化而為埴則不能成盆盎工女化而為
絲則不能織文錦同莫足以相治也故以異為竒兩爵
相與鬭未有死者也鸇鷹至則為之解以其異類也故
靜為躁竒治為亂竒飽為饑竒佚為勞竒竒正之相應
若水火金木之代為雌雄也善用兵者持五殺以應故
能全其勝拙者處五死以貪故動而為人擒兵貴謀之
不測也形之隠匿也出於不意不可以設備也謀見則
窮形見則制故善用兵者上隠之天下隠之地中隠之
[056-55b]
人隠之天者無不制也何謂隠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
雨大霧㝠晦因此而為變者也何謂隠之地山陵丘阜
林叢險阻可以伏匿而不見形者也何謂隠之人蔽之
於前望之於後出竒行陳之間發如雷霆疾如風雨&KR2081
巨旗止鳴鼔而出入無形莫知其端緒者也故前後正
齊四方如繩出入解續不相越凌翼輕邊利或前或後
離合散聚不失行伍此善修行陳者也明於竒正賌陰
陽刑徳五行望氣候星龜策禨祥此善為天道者也設
[056-56a]
規慮施蔚伏見用水火出珍怪鼔譟軍所以營其耳也
曵稍肆柴揚塵起堨所以營其目者此善為詐佯者也
錞鉞牢重固植而難恐勢利不能誘死亡不能動此善
為充榦者也剽疾輕悍勇敢輕敵疾若滅沒此善用輕
出竒者也相地形處次舍治壁壘審烟斥居高陵舍出
處此善為地形者也因其饑渴凍暍勞倦怠亂恐懼窘
步乗之以選卒擊之以宵夜此善因時應變者也易則
用車險則用騎涉水多弓隘則用弩晝則多旌夜則多
[056-56b]
火晦㝠多鼓此善為設施者也凡此八者不可一無也
然而非兵之貴者也夫將者必獨見獨知獨見者見人
所不見也獨知者知人所不知也見人所不見謂之明
知人所不知謂之神明者先勝者也先勝者守不可攻
戰不可勝攻不可守虚實是也上下有隙將吏不相得
所持不直卒心積不服所謂虚也主明將良上下同心
氣意俱起所謂實也若以水投火所當者陷所薄者移
牢柔不相通而勝相竒者虚實之謂也故善戰者不在
[056-57a]
少善守者不在小勝在得威敗在失氣夫實則鬭虚則
走盛則强衰則北吳王夫差地方二千里帶甲七十萬
南與越戰棲之㑹稽北與齊戰破之艾陵西遇晉公擒
之黄池此用民氣之實也其後驕溢縱欲拒諫喜諛憢
悍遂過不可正喻大臣怨懟百姓不附越王選卒三千
人擒之于隧因制其虚也夫氣之有虚實也若明之必
晦也故勝兵者非常實也敗兵者非常虚也善者能實
其民氣以待人之虚也不能者虚其民氣以待人之實
[056-57b]
也故虚實之氣兵之貴者也凡國有難君自宫召將詔
之曰社稷之命在將軍即今國有難願請子將而應之
將軍受命乃令祝史太卜齋宿三日之太廟鑚靈龜卜
吉日以受鼔旗君入廟門西面而立將入廟門趨至堂
下北面而立主親操鉞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上至
天者將軍制之復操斧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下至
淵者將軍制之將已受斧鉞答曰國不可從外治也軍
不可從中御也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應敵臣
[056-58a]
既以受制於前矣鼓旗斧鉞之威臣無還請願君亦以
垂一言之命於臣也君若不許臣不敢將君若許之臣
辭而行乃𤓰鬋設明衣也鑿凶門而出乗將軍車載旌
旗斧鉞累若不勝其臨敵决戰不顧必死無有二心是
故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于前無主于後進不求名
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于主國之實也上將之道也
如此則智者為之慮勇者為之鬭氣厲青雲疾如馳騖
是故兵未交接而敵人恐懼若戰勝敵奔畢受功賞吏
[056-58b]
遷官益爵禄割地而為調決于封外卒論斷軍中顧
反于國放旗以入斧鉞報畢于君曰軍無後治乃鎬
素辟舍請罪于君君曰赦之退齊服大勝三年反舍
中勝二年下勝期年兵之所加者必無道之國也故
能戰勝而不報取地而不反民不疾疫將不夭死五
穀豐昌風雨時節戰勝于外福生于内是故名必成
而後無餘害矣
葢勲拜討虜校尉靈帝召見問天下何苦而反亂如
[056-59a]
此勲曰倖臣子弟擾之時宦者上軍校尉蹇碩在坐帝
顧問碩碩懼不知所對而以此恨勲帝又謂勲曰吾已
陳師于平樂觀多出中藏財物以餌士何如勲曰臣聞
先王耀徳不觀兵今冦在逺而設近陳不足昭果毅祗
黷武耳帝曰善恨見君晚羣臣初無是言也
梁肅兵箴 皇道無名帝始有征故効天殺作為五兵
曰王及霸功濟天下威實助徳伐乃除禍逐鹿於原戰
龍在野大寶臲卼非兵孰可動如決河靜踰滅火蒼蒼
[056-59b]
萬姓懸命在我所行者師所統者徳功本乎義不本乎
力順之曰聖逆之曰賊成敗存亡鮮不是則衆不足恃
勝不足保武王一戎奄有九有紂之百克其卒無後故
長民者無曰我强莫予敢亢尋邑百萬覆乎昆陽無曰
我大莫予敢制陳吳攘袂嬴氏大潰武不可翫翫則必
窮兵不可制廢則終凶故曰天下雖平忘戰則危不教
民戰是謂棄之齊桓矜衆九國以離徐偃仁義本邦亦
隳𫝊美止戈易稱以律古之睿智神武不殺治亂之機
[056-60a]
繫於杪忽壯直且順孰云我遏旅臣斯箴敢告執鉞
唐高宗以吐蕃為憂悉召侍臣謀之或欲和親或欲嚴
備俟公私富實而討之或欲亟𤼵兵擊之議竟不決太
學生魏元忠上封事曰理國之要在文與武今言文者
則以辭華為首而不及經綸言武者則以騎射為先而
不知方畧故陸機著論辨亡無救河梁之敗養由基射
穿七札不濟鄢陵之師此已然之明效也古語有之兵
無强弱將有巧拙故選將當以智略為本勇力為末今
[056-60b]
朝廷用人類取將門子弟及死事之家彼皆庸人豈足
當閫外之任古之名將皆出貧賤而立殊功未聞其家
代為將也夫賞罰者軍國之切務近日征伐虚有賞格
而無事實葢由小才之吏不知大體徒惜勲庸恐虚倉
庫不知士不用命所損幾何自蘇定方征遼東李勣破
平壤賞絶不行大非川之敗薛仁貴郭待封等不即重
誅臣恐吐蕃之平非旦夕可冀也又出師之要全資馬
力請開畜馬之禁使百姓皆得畜馬若官軍大舉増價
[056-61a]
市之則皆為官有矣上善其言召見令直中書省仗内
供奉
徳宗在東宫聞監察御史嘉興陸贄名即位召為翰林
學士數問以得失時兩河用兵久不決賦役日滋贄以
兵窮民困恐别生内變乃上奏其略曰克敵之要在乎
將得其人馭將之方在乎操得其柄將非其人者兵雖
衆不足恃操失其柄者將雖材不為用又曰將不能使
兵國不能馭將非止費財翫冦之弊亦有不戢自焚之
[056-61b]
災又曰無紓目前之虞或興意外之患人者邦之本也
財者人之心也其心傷則其本傷其本傷則枝榦顛瘁
矣又曰人搖不寧事變難測是以兵貴拙速不尚巧遲
若不靖於本而務救於末則救之所為乃禍之所起也
又論闗中形勢以為王者蓄威以昭徳偏廢則危居重
以馭輕倒持則悖王畿者四方之本也太宗列置府兵
分𨽻禁衞大凡諸府八百餘所而在闗中者殆五百焉
舉天下不敵闗中則居重馭輕之意明矣承平漸久武
[056-62a]
備浸微雖府衞具在而卒乘罕習故禄山竊倒持之柄
乗外重之資一舉滔天兩京不守是皆失居重馭輕之
權忘深根固柢之慮陛下追想及此豈不為之寒心哉
今朔方太原之衆逺在山東神策六軍之兵繼出闗外
闗輔之間徵𤼵已甚宫苑之内備衞不全萬一將帥之
中又有朱滔希烈或負固邊壘誘致豺狼或竊發附畿
驚犯城闕未審陛下復何以備之陛下儻過聽愚計所
遣神策六軍李晟等及節將子弟悉可追還明敇涇隴
[056-62b]
邠寧但令嚴備封守仍云更不徵發使知各保安居又
徳音罷京城及畿縣間架等雜税則冀已輸者彌怨見
處者獲寧人心不搖邦本自固矣徳宗不能用
杜牧憤河朔三鎮之桀驁而朝廷議者専事姑息乃作
罪言上策莫如先自治中策莫如取魏最下䇿為浪戰
不計地勢不審攻守是也又傷府兵廢壊作原十六衞
曰貞觀中内以十六衞蓄養戎臣外開折衝果毅府五
百七十四以儲兵伍有事則戎臣提兵居外無事則放
[056-63a]
兵居内其居内也富貴恩澤以奉養之所部之兵散舍
諸府三時耕稼一時治武籍藏將府伍散田畝力解勢
破人人自愛雖有蚩尤為帥亦不可使為亂耳及其居
外也緣部之兵被檄乃來斧鉞在前爵賞在後飄暴交
椊豈暇異略雖有蚩尤為帥亦無能為叛也自貞觀至
于開元百三十年間戎臣兵伍未始逆簒此大聖人所
柄統輕重制節表裏聖筭神術也至於開元末愚懦請
罷府兵武夫請摶四夷於是府兵内剷邊兵外作尾大
[056-63b]
中乾成燕偏重而天下掀然根萌藎燃矣葢兵居外則
叛居内則簒使外不叛内不簒其置府立衞乎近代以
來為將者率皆市兒輩多齎金玉負倚幽陰折劵受質
而得之絶不識禮義之教復無慷慨之氣其强傑愎悖
者則撓削法制斬族忠良力一勢便罔不為冦其隂泥
巧狡者亦能家算口歛委於邪倖由卿市公去郡得都
四履所治指為别舘是以天下兵亂不息齊人乾耗靡
不由是矣嗚呼文皇帝十六衞之㫖其誰原而復之乎
[056-64a]
又作戰論曰河北視天下猶珠璣也天下視河北猶四
支也河北氣俗渾厚果於戰耕加以土息健馬便於馳
敵是以出則勝處則饒不窺天下之産自可封殖亦猶
大農之家不待珠璣然後以為富也國家無河北則精
甲鋭卒良弓健馬無有也河東盟津滑臺大梁彭城東
平盡宿厚兵不可他使六鎮之師低首仰給咸陽西北
戎夷大屯赤地盡取始能應費四支盡解頭腹兀然其
能以是久為安乎誠能治其五敗則一戰可定四支可
[056-64b]
生戰士離落兵甲鋭弊是不蒐練之過其敗一也百人
倚戈千夫仰食此不責實之過其敗二也小勝則張皇
邀賞貴極富溢則不肯搜竒出死以勤於我此厚賞之
過其敗三也多喪兵士跳身而來囬視刀鋸氣色甚安
此輕罰之過其敗四也大將兵柄不得自專恩臣敇使
迭來揮之愰駭之間虜騎乗之遂取吾之鼔旗此不専
任之過其敗五也今誠欲調持干戈灑掃垢汙以為萬
世安而乃踵前非是不可為也議者曰夫倔僵之徒吾
[056-65a]
以良將勁兵為銜策高位美爵充飽其腸安而不撓外
而不拘亦猶豢擾虎狼而不拂其心則忿氣不萌此大
厯貞元所以守邦也亦何必疾戰焚煎吾民然後以為
快也愚曰生人油然多欲欲而不得則爭亂隨之是以
教笞於家刑罰於國征伐於天下此所以裁其欲而塞
其爭也大厯貞元之間盡反此道提區區之有而塞無
涯之爭是以首尾指支幾不能相運掉也不知非此而
反用以為經愚見為盗者非止於河北而已又注孫子
[056-65b]
為之序曰兵者刑也刑者政事也為夫子之徒實仲由
冉有之事也不知自何代分為二道縉紳之士不敢言
兵茍有言者世以為麄暴異人人不比數不知自古主
兵者必聖賢才能多聞博議之士乃能有功議於廊廟
之上兵形已成然後付之於將耳彼為相者曰兵非吾
事吾不當知君子曰叨居其位可也
宋陳師道擬御試武舉策 臣聞古之言無敵者非謂
戰勝守固天下不能敵也謂其願為之臣而莫與敵焉
[056-66a]
昔者商湯東征則西怨南征則北怨可謂不敵矣若夏
桀則其衆曰時日曷喪余及汝皆亡非商亡夏夏自亡
也夫以不敵攻自亡以天下當一夫安用詐三王之伐
行天討也是故謀于蓍龜詢于臣民以定其論法以正
名刑以正辠以成其詞詔于鬼神諭于公侯告之于國
誓之于軍以致其衆數之以文懼之以武聲之以鐘鼔
與天下共之惟公與義詐何施焉故以湯為出不意以
伐桀者葢不知義也臣聞命者天之道視人則知矣天
[056-66b]
從人者也周文之時三分天下而有二天之去商舊矣
不待盟津而知臣以為文武後之非命後也君子之道
同而各有行也如權之稱物惟其所重文王屈義而伸
仁以同于天武王屈仁而伸義以順其命孔子以為文
王至徳也夫優為之與不可已而為之者異矣此文之
之為文武王之為武也盟津之會禮無𫝊焉其漢儒之
説乎故以武王為還師以待時其葢不知命也臣聞君
子内徳而外行有其徳而無其行者有矣有其行而無
[056-67a]
其徳者有矣故君子貴其全也易曰君子以成徳為行
君子之行出於徳也徳則有化禮義信者徳之行也是
故王以安行伯以利動利之者偽也君子恥之夫徳形
於身而加於民謂之化敎其可禁其不可謂之政無化
則不革無政則不行本末相用王者之事也晉文公則
不然蒐以示禮伐原以示信勤王以示義夫上無化下
無教造事舉善以聳觀聴此豈有意於成俗文之以為
名爾然能用其民者葢有政焉王者尚政行之以刑有
[056-67b]
行而無其徳有政而無其化此晉之所以不王也臣讀
征誓之書知後世之刑重也虞之誓曰其克有勲刑葢
未用也夏商之誓曰孥戮汝周之誓曰有顯戮尚刑也
夏商之孥周之辠𨽻也魯之誓曰有常刑有大刑有無
餘刑非殺越逐誘盗則服常刑常刑者劓刖也材不足
用則服無餘刑或奴或戮猶未至於殺也無餘者盡之
之詞也刑盡而非殺猶今之言辠止於流者也餉不足
食則服大刑刑至于殺則極矣或者以謂無餘之刑戮
[056-68a]
及妻子臣不知其説也夫罰弗及嗣臯陶之善舜也罪
人以族武王之伐紂也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周公之命
康叔也而伯禽為之乎先王之刑有至於殺而無相及
者以非其罪也故刑至於殺不以為暴而遷刑則暴也
雖無誓師而至于殺不亦甚乎夫三代異尚惟其時也
周有三典施于五刑惟其宜也軍事尚威其用重典乎
天下有道征伐出於天子魯之軍刑葢周制也臣則知
其仁焉先之以誓期于不悖示之以刑期于不犯未足
[056-68b]
為仁師克則鮮死焉負則多矣伸之以威以逭死也其
仁至矣仁以濟義義以行信此其所以賢也臣聞齊威
王使其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附以先齊大司法田
穰苴之説號曰司馬穰苴兵法夫所謂古者司馬兵法
周之政典也所謂司馬穰苴兵法太史遷之所論今博
士弟子之所誦説者也昔周公作政典司馬守之以佐
天子平邦國而正百官均萬民故征伐出于天子及上
廢其典下失其職而周衰矣故征伐出于諸侯典之用
[056-69a]
捨興壊繫焉遷徒見七國楚漢之戰以詐勝而身固未
嘗行道也遂以仁義為虚名而疑三代以文具可謂不
學矣史稱遷博極羣書而其論如此所謂雖多奚為者
也臣謹按𫝊記所載司馬法之文今書皆無之則亦非
齊之全書也然其書曰禮與法表裏文與武左右又曰
殺人以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
去戰戰可也又曰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此先王
之政也何所難乎至其説曰擊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襲
[056-69b]
其規此穰苴之所知秦漢之所行遷之所見而謂先王
為之乎臣惟墨子之拒公輸匠之事也武侯之屈孟獲
將之事也此百官羣吏之能非王法也昔墨子為守屈
其一世而不以守名自惟其術有大者焉墨子之所不
為臣愚敢為陛下道哉崇墉浚川完廩衆民可以守矣
然而不守者民散故曰地利不如人和也封溝委積所
以保民也民固矣而後城郭可得而守也禾粟可得而
食也墨子之守可得而用也不然冦將保之巧何施焉
[056-70a]
夫武侯之縱敵務勝其心以持久専意東方而無後憂
可謂善畫矣雖然智以服人可以終侯之世不可繼也
此伯者之術也君子制法中材守之所謂百世之道也
書曰柔逺能邇惇徳允元而雞任人蠻夷率服又曰無
怠無荒四夷來王夫行法于身而效于四海之外臣謂
王者之功易也臣聞先漢西𦍑之叛辛武賢則欲攻趙
充國則欲守臣愚以為充國之議是也後漢東𦍑之叛
張奐則欲廣恩段炯則欲極武臣愚以謂皆非也臣惟
[056-70b]
武賢之議非為國逺計冐危邀倖以射利耳此邊吏之
常態國之大患臣惟充國之議有大焉其説曰帝王之
兵以全取勝是以貴謀而賤戰戰而百勝非善之善也
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夫慮勝而戰度得而攻
可謂善矣非全師坐勝之道也不戰而勝不攻而取此
充國所謂善之善者屯田是也虜所保者衆所恃者地
奪其田里則人畜失職而衆不保矣購之以利則有辠
者可得亡辜者可致此坐支解虜之道也逸以待勞久
[056-71a]
以待變亡費而有備可謂善矣臣猶以為未也兵久則
頓役久則怠内有盜賊乗間之虞外有夷狄相因之變
防患於未然収利於將來有先王之意焉夫治外與内
異譬之於家盜在内攻之可也在外備之可也千金之
子不開門穴垣與盜爭死況於國乎臣故曰充國之議
是也漢居屬羌於三輔與民雜處而武備不修將吏不
選擾以致怨利以啓貪以故數叛夫御失其宜殺之則
怨寛之則侮張奐不惟其本而襲儒者之弊以恩易武
[056-71b]
力窮則服利而復動一切茍安非至計也段炯窮兵以
盡敵此蠻夷相攻非中國之政也王者之師務明善惡
辠人得則畏威善人伸則懐徳二者各得其一臣故以
謂皆非也以臣之愚敺之度塞限以封畧羈以恩信完
聚繕守以待其來則漢長無事矣臣聞王者之治夷狄
自治而已譬諸身焉氣血外強精神内守則厲邪不干
本虚末弛則風濕寒暑乘間而作惟其所致疾何能焉
其于强鄰之侵軼我不必計曲直校失得備禦之道因
[056-72a]
其盛衰來則撫之去則已之其來不怡其去不戚外之
也昔文王事昆夷武王通道九夷八蠻太王去邠宣王
薄伐至于太原因時之宜非異道也太王諸侯之事也
上無王下無霸既不能拒又不能去是危道也宣王王
者事也拯民以去亂武之經也逐之盡境以限内外天
之制也如鳥之攫如獸之搏敺之則已暴者為之則覆
巢熏穴戮及麛卵不可謂政強則事之文王是也弱則
懐之武王是也兩強不相下則相傷故下之以保民也
[056-72b]
孟子曰仁者能以大事小樂天者也智者能以小事大
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夫樂天者與
天同也畏天者同于天也高而能降以無我也大而能
覆以無物也物我兩忘君子之徳也以身與人則身重
以身與天下則身輕屈小以伸大君子之事也以大事
小以賢事不肖先人後身所以為至徳而賈誼以謂天
子貢夷狄為倒置此少年之氣褊者之心也故其論内
則欲削諸侯外則欲擊匈奴以尊天子其申韓之餘意
[056-73a]
乎至其去國十里則憂壽不長一失其職則涕泣以卒
無以自容其能容匈奴乎詩云惟是褊心是以為刺誼
之謂也智有得失材有能否徳則無不盡也充國可謂
智矣而内徙降羗令居循致後患務便於近而忘其逺
夫料敵決勝誠非儒者之能見微慮逺建萬世之安亦
非武人文吏之所及也臣聞禹伐有苗三旬不克禹不
以為恥舜不以為辠葢徳不懐則修刑刑不服則明徳
君子固自反也徳刑更用舜之政也自反而不責人舜
[056-73b]
之所以賢也以舜之政以益佐禹不能得志於有苗而
兵家之書有必勝之術非臣所知也夫以禹益之智諸
侯之師豈不足以一戰君子勝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
者誠服之也故曰滿招損謙受益至諴感神蠢兹有苗
然則舞干羽於兩階又豈足以感人哉所以偃革而修
文也夫惟有徳可以服人臣又聞栁下惠曰伐國不問
仁人問且不及而兵家之書奮然自任欲一試之幸而
不得則又以遺人是樂禍也故術不可不慎臣願陛下
[056-74a]
循大禹之事服栁下之言而却兵家之圖書將不敵於
天下而威行萬世區區之虜何足留聖意哉
蘇洵孫武論 求之而不窮者天下竒才也天下之士
與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幾人求之于言而不窮者幾
人言不窮矣求之于用而不窮者幾人嗚呼至于用而
不窮者吾未之見也孫武十三篇兵家舉以為師然以
吾評之其言兵之雄乎今其書論竒權密機出入神鬼
自古以兵著書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為人必謂有應
[056-74b]
敵無窮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與書所言逺甚
吳王闔廬之入郢也武為將軍及秦楚交敗其兵越王
入踐其國外禍内患一旦迭𤼵吳王奔走自救不暇武
殊無一謀以弭斯亂若按武之書以責武之失凡有三
焉九地曰威加于敵家則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聴包
胥之言出兵救楚無忌吳之心則不威之甚其失一也
作戰曰久暴師則鈍兵挫鋭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
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還可謂久暴矣
[056-75a]
越人能無乘間入國乎其失二也又曰殺敵者怒也今
武縱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復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敵此
司馬成子西子期所以必死讎吳也句踐不頽舊塚而
吳服田單譎燕掘墓而齊奮知謀與武逺矣武不逹此
其失三也然始吳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
子瓦之不仁武之功葢亦鮮矣夫以武自為書尚不能
自用以取敗北況區區祖其故智餘論者而能將乎且
吳起與武一體之人也皆著書言兵世稱之曰孫吳然
[056-75b]
而吳起之言兵也輕法制草畧無所統紀不若武之書
詞約而意盡天下之兵説皆歸其中然吳起始用于魯
破齊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復霸而武之所為反
如是書之不足信也明矣今夫外御一𨽻内治一妾是
賤丈夫亦能夫豈必有人而敎之及夫御三軍之衆闔
營而自固或且有亂然則是三軍之衆惑之也故善將
者視三軍之衆與視一𨽻一妾無加焉故其心常若有
餘夫以一人之心當三軍之衆而其中恢恢然猶有餘
[056-76a]
地此韓信之所以多多而益辦也故夫用兵豈有異術
哉能勿視其衆而已矣
 
 
 
 
 
 
[056-76b]
 
 
 
 
 
 
 
 經濟類編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