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46 經濟類編-明-馮琦 (master)


[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類編卷二十九
           明 馮琦馮瑗 撰
 銓衡類一
  用人六十二則/
堯之時舜為司徒契為司馬禹為司空后稷為田疇䕫
為樂正倕為工師伯夷為秩宗臯陶為大理葢掌敺禽
堯體力便巧不能為一焉堯為君而九子為臣其何故
[029-1b]
也堯知九職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勝其任以成
九功堯遂成厥功以王天下是故知人者主道也知事
者臣道也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毋亂舊法而天下治矣
湯問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
有道乎伊尹對曰昔者堯見人而知舜任人然後知禹
以成功舉之夫三君之舉賢皆異道而成功然尚有失
者況無法度而任已直意用人必大失矣故君使臣自
貢其能則萬一之不失矣王者何以選賢夫王者得賢
[029-2a]
材以自輔然後治也雖有堯舜之明而股肱不備則主
恩不流化澤不行故明君在上慎於擇士務於求賢設
四佐以自輔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禄賢者進以
顯榮愚者退而勞力是以主無遺憂下無邪慝百官能
治臣下樂職恩流羣生潤澤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臯
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當今之君孰為最賢孔子對曰抑
有衛靈公乎公曰何也曰公子渠牟其智足以治千乘
[029-2b]
其信足以守之靈公愛而任之又有士林國者見賢必
進之而退與分其禄是以無游放之士靈公賢而尊之
又有士曰慶足者國有大事則起而治之無事則退而
容賢靈公悦而敬之又有大夫史鰌以道去衛而靈公
郊舍三日必待史鰌之入而後敢入臣以此取之不亦
可乎
子貢問於孔子曰今之人臣孰為賢子曰吾未識也往
者齊有鮑叔鄭有子皮則賢者矣子貢曰然則齊無管
[029-3a]
仲鄭無子産乎子曰賜汝聞用力為賢乎進賢為賢乎
子貢曰進賢賢哉子曰然吾聞鮑叔逹管仲子皮逹子
産未聞二子之逹賢已之才者也
哀公問於孔子曰人何若而可取也孔子對曰毋取拑
者毋取健者毋取口鋭者哀公曰何謂也孔子曰拑者
大給利不可盡用健者必欲兼人不可以為法也口鋭
者多誕而寡信後恐不驗也夫弓矢和調而後求其中焉
馬慤愿順然後求其良材焉人必忠信重厚然後求其
[029-3b]
知能焉今人有不忠信重厚而多知能如此人者譬猶
豺狼與不可以身近也是故先其仁信之誠者然後親
之於是有知能者然後任之故曰親仁而使能夫取人
之術也觀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發其
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以先觀其言而揆其行
夫以言揆其行雖有奸軌之人無以逃其情矣哀公曰

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聞之使人往視還曰廊
[029-4a]
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
五人之智智於湯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於彭祖以治
天下其固免矣乎
管仲立政篇 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徳不當其位二曰
功不當其禄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
故國有徳義未明于朝者則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見
于國者則不可授以重禄臨事不信于民者則不可使
任大官故徳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徳薄而位尊者謂之
[029-4b]
失寧過於君子而毋失于小人過于君子其為怨淺失
於小人其為禍深是故國有徳義未明于朝而處尊位
者則良臣不進有功力未見于國而有重禄者則勞臣
不勸有臨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則材臣不用三本
者審則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審則邪臣上通而便辟制
威如此則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棄而邪事日
長三本者審則便辟無威于國道塗無行禽疏逺無蔽
獄孤寡無隠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衆
[029-5a]
管仲言齊桓公曰夫墾田剏邑闢土殖榖盡地之利則
臣不若甯戚請置以為田官登降揖讓進退閑習臣不
如隰朋請置以為大行蚤入晏出犯君顔色進諌必忠
不重富貴不避死亡則臣不若東郭牙請置以為諌臣
决獄折中不誣無罪不殺無辜則臣不若弦寧請置以
為大理平原廣囿車不結軌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
士視死若歸則臣不若王子成甫請置以為大司馬君
如欲治國强兵則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則夷吾在
[029-5b]
此夫管仲能知人桓公能任賢所以九合諸侯一匡天
下不用兵車管仲之功也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桓
公其似之矣
甯戚欲干齊桓公窮困無以自進於是為商旅賃車以
適齊暮宿于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賃車者
執火甚盛從者甚衆甯戚飯牛於車下望桓公而悲擊
牛角疾商歌桓公聞之執其僕之手曰異哉此歌者非
常人也命後車載之桓公反至從者以請桓公曰賜之
[029-6a]
衣冠將見之甯戚見説桓公以合境内明日復見説桓
公以為天下桓公大説將任之羣臣爭之曰客衛人去
齊五百里不逺不若使人問之固賢人也任之未晩也
桓公曰不然問之恐其有小惡以其小惡忘人之大美
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難全權用其長者
遂舉大用之而授之以為卿當此舉也桓公得之矣所
以霸也
景公問於晏子曰寡人欲從夫子而善齊國之政對曰
[029-6b]
嬰聞之國具官而後政可善景公作色曰齊國雖小則
何為不具官乎對曰此非臣之所復也昔先君桓公身
體墮懈辭令不給則隰朋侍左右多過刑罰不中則弦
章侍居處肆縱左右懾畏則東郭牙侍田野不修人民
不安則甯戚侍軍吏怠戎士偷則王子成父侍徳義不
中信行衰微則筦子侍先君能以人之長續其短以人
之厚補其薄是以辭令窮逺而不逆兵加於有罪而不
頓是故諸侯朝其徳而天子致其胙今君之失多矣未
[029-7a]
有一士以聞者也故曰未具景公曰善吾聞髙繚與大
夫游寡人請見之晏子曰臣聞為地戰者不能成王為
禄仕者不能成政若髙繚與嬰為兄弟乆矣未嘗干嬰
之過補嬰之闕特仕進之臣也何足以補君
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虵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
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虵殆所謂之不祥
也晏子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
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
[029-7b]
若此者也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虵虵之穴也
如虎之室如虵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産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
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子産曰
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
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
求愛於子子於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
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
[029-8a]
使學者製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後入政未
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獵射御貫
則能獲禽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懼何暇思
獲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聞君子務知大者逺者小人
務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
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逺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
也他日我曰子為鄭國我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
後知不足自今請雖吾家聽子而行子産曰人心之不
[029-8b]
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謂危亦
以告也子皮以為忠故委政焉子産是以能為鄭國
子思言茍變於衛侯曰其材可將五百乘公曰吾知其
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於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聖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
所短故把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
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
聞於鄰國也公再拜曰謹受教矣
[029-9a]
晉平公問于叔向曰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不識其君之力乎其臣之力乎叔向對曰管仲善制割
隰朋善削縫賓胥無善純縁桓公知衣而已亦其臣之
力也師曠侍曰臣請譬之以五味管仲善斷割之隰朋
善煎熬之賓胥無善齊和之羮以熟矣奉而進之而君
不食誰能强之亦君之力也
楊因見趙簡主曰臣居鄉三逐事君五去聞君好士故
走來見簡主聞之絶食而嘆跽而行左右進諫曰居鄉
[029-9b]
三逐是不容衆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見
過八矣簡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醜婦之仇也盛徳
之士亂世所䟽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見之因
授以為相而國大治由是觀之逺近之人不可以不察

段干越人謂新城君曰王良之弟子駕云取千里馬遇
造父之弟子造父之弟子曰馬不千里王良弟子曰馬
千里之馬也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也曰子
[029-10a]
纆牽長故纆牽於事萬分之一也而難千里之行今臣
雖不肖於秦亦萬分之一也而相國見臣不釋塞者是
纆牽長也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説欲逐之魯連謂孟嘗君曰猿獮
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處歴險乘危則騏驥不如狐
狸曹沫奮三尺之劍一軍不能當使曹沫釋其三尺之
劍而操銚鎒與農人居壠畝之中則不若農夫故物舍
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則
[029-10b]
謂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則謂之拙拙則罷之不肖則棄
之使人有棄逐不相與處而來害相報者豈非世之立
教首也哉孟嘗君曰善乃弗逐
唐睢見春申君曰齊人飾身修行得為益然臣羞而不
學也不避絶江河行千餘里來竊慕大君之義而善君
之業臣聞之賁諸懐錐刃而天下為勇西施衣褐而天
下稱美今君相萬乘之楚禦中國之難所欲者不成所
求者不得臣等少也夫梟棊之所以為能者以散棊佐
[029-11a]
之也夫一梟之不勝不如五散亦明矣今君何不為天
下梟而令臣等為散乎
韓非用人篇 聞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順人而明賞
罰循天則用力寡而功立順人則刑罰省而令行明賞
罰則伯夷盜跖不亂如此則白黑分矣治國之臣効功於
國以履位見能於官以受職盡力於權衡以任事人臣
皆宜其能勝其官輕其任而莫懐餘力於心莫負兼官
之責於君故内無伏怨之亂外無馬服之患明君使事
[029-11b]
不相干故莫訟使士不兼官故技長使人不同功故莫
争訟争訟止技長立則强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
莫得相傷治之至也
吕覽用衆篇 善學者若齊王之食雞也必食其跖數
千而後足雖不足猶若有跖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
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故假人者遂有
天下無醜不能無惡不知醜不能惡不知病矣不醜不
能不惡不知尚矣雖桀紂猶有可畏可取者而況於賢
[029-12a]
者乎故學士曰辯議不可不為辯議而茍可為是教也
教大議也辯議而不可為是被褐而出衣錦而入戎人
生乎戎長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長
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長乎戎戎人長
乎楚則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
粹白之裘取之衆白也夫取於衆此三皇五帝之所以
大立功名也故以衆勇無畏乎孟賁矣以衆力無畏乎
烏獲矣以衆視無畏乎離婁矣以衆知無畏乎堯舜矣
[029-12b]
夫以衆者此君人之大寶也
期賢篇 今夫爚蟬者務在乎明其火振其樹而已火
不明雖振其樹何益明火不獨在於火在於闇當今之
時世闇甚矣人主有能明其徳者天下之士其歸之也
若蟬之走明火也凡國不徒安名不徒顯必得賢士趙
簡子晝居喟然太息曰異哉吾欲伐衛十年矣而衛不
伐侍者曰以趙之大而伐衛之細君若不欲則可也君
若欲之請令伐之簡子曰不如而言也衛有士十人於
[029-13a]
吾所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義也而我伐之是我
為不義也故簡子之時衛以十人者按趙之兵殁簡子
之身衛可謂知用人矣遊十士而國家得安簡子可謂
好從諫矣聽十士而無侵小奪弱之名魏文侯過段干
木之閭而軾之其僕曰君胡為軾曰此非段干木之閭
歟段干木葢賢者也吾安敢不軾且吾聞段干木未嘗
肯以已易寡人也吾安敢驕之段干木光乎徳寡人光
乎地段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其僕曰然則君何不
[029-13b]
相之於是君請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則君乃致禄百萬
而時往館之於是國人皆喜相與誦之曰吾君好正段
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無幾何秦興兵欲
攻魏司馬唐諌秦君曰段干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
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按兵輟不敢
攻之魏文侯可謂善用兵矣嘗聞君子之用兵莫見其
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謂也野人之用兵也鼓聲則似雷
號呼則動地塵氣充天流矢如雨扶傷輿死履膓涉血
[029-14a]
無罪之民其死者量於澤矣而國之存亡主之死生猶
不可知也其離仁義亦逺矣 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
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
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宓子曰
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
陳平因魏無知求見漢王漢王召入是時萬石君奮為
漢王中涓受平謁入見平平等七人俱進賜食王曰罷
就舍矣平曰臣為事來所言不可以過今日於是漢王
[029-14b]
與語而説之問曰子之居楚何官曰為都尉是日乃拜
平為都尉使為㕘乘典䕶軍諸將盡讙曰大王一日得
楚之亡卒未知其髙下而即與同載反使監䕶軍長者
漢王聞之愈益幸平遂與東伐項王至彭城為楚所敗
引而還收散兵至滎陽以平為亞將屬于韓王信軍廣
武綘侯灌嬰等咸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
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不容亡歸楚
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日大王尊官之令䕶軍臣聞平
[029-15a]
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
也願王察之漢王疑之召讓魏無知無知曰臣所言者
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無益於
勝負之數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漢相距臣進竒謀之士
顧其計誠足以利國家不耳且盜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漢王召讓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從吾
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説故
去事項王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
[029-15b]
弟雖有竒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
大王臣躶身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
顧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
漢王乃謝厚賜拜為䕶軍中尉盡䕶諸將諸將乃不敢
復言
劉安主術篇 天下之物莫凶於雞毒然而良醫橐而
藏之有所用也是故林莽之材猶無可棄者而况人乎
今夫朝廷之所不舉鄉曲之所不譽非其人不肖也其
[029-16a]
所以官之者非其職也鹿之上山獐不能跂也及其下
牧竪能追之才有所修短也是故有大畧者不可責以
㨗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
任一而大重或任百而尚輕是故審毫釐之計者必遺
天下之大數不失小物之選者惑於大數之舉譬猶狸
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搏䑕也
賈誼官人篇 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師二曰友三曰
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厮役知足以為源泉行
[029-16b]
足以為表儀問焉則應求焉則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
之家入人之國足以重人之國者謂之師知足以為礲
礪行足以為輔助仁足以訪議明於進賢敢於退不肖
内相匡正外相揚美謂之友知足以謀國事行足以為
民率仁足以合上下之驩國有法則退而守之君有難
則進而死之職之所守君不得以阿私託者大臣也修
身正行不㤰於鄉曲道語談説不㤰於朝廷智能不困
於事業服一介之使能合兩君之讙執㦸居前能舉君
[029-17a]
之失過不難以死持之者左右也不貪於財不淫於色
事君不敢有二心居君旁不敢泄君之謀君有失過雖
不能正諫以其死持之憔悴有憂色不勸聽從者侍御
也柔色傴僂唯諛之行唯言之聽以睚眦之間事君者
厮役也故與師為國者帝與友為國者王與大臣為國
者伯與左右為國者彊與侍御為國者若存若亡與厮
役為國者亡可立待也取師之禮黜位而朝之取友之
禮以身先焉取大臣之禮皮幣先焉取左右之禮使使
[029-17b]
者先焉取侍御之禮以令至焉取厮役之禮以令召矣
師至則清朝而侍小事不進友至則清殿而侍聲樂技
藝之人不並見大臣奏事則俳優侏儒逃隱聲樂技藝
之人不並奏左右在側聲樂不見侍御者在側子女不
雜處故君樂雅樂則友大臣可以侍君樂燕樂則左右
侍御者可以侍君開北房從薫服之樂則厮役從清晨
聽治罷朝而論議從容澤燕夕時開北房從薫服之樂
是以聽治論議從容澤燕矜莊皆殊序然後帝王之業
[029-18a]
可得而行也
李淑上更始書 方今賊冦始誅王化未行百官有司
宜慎其任夫三公上應台宿九卿下括河海故天工人
其代之陛下定業雖因下江平林之勢斯葢臨時濟用
不可施之既安宜釐改制度更延英俊因才授爵以匡
王國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陳尚書顯官皆出庸伍資亭
長賊捕之用而當輔佐綱維之任唯名與器聖人所重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縁
[029-18b]
木求魚升山採珠海内望此有以闚度漢祚臣非有憎
疾以求進也但為陞下惜此舉措敗財傷錦所宜至慮
唯割既往謬妄之失思隆周文濟濟之美
胡廣駮左雄察舉議 臣聞君以兼覽博照為徳臣以
獻可替否為忠書載稽疑謀及卿士詩美先民詢于芻
蕘是以慮無失策舉無過事竊見尚書令左雄議郡舉
孝亷皆限年四十以上諸生試章句文吏試箋奏明詔
既許復令臣等得與相參竊惟王命之重載在篇典當
[029-19a]
令縣於日月固於金石遺則百王施之萬世詩云天難
諶斯不易惟王可不慎與葢選舉英才無拘定制六竒
之䇿不出經學鄭阿之政非必章奏甘竒顯用年垂强
仕終賈揚聲亦在弱冠漢承周秦兼覽殷夏祖徳師經
參雜霸軌聖主賢臣世以致理貢舉之制莫或回革今
以一臣之言剗戾舊章便利未明衆心不厭矯枉變常
政之所重而不訪台司不謀卿士若事下之後議者剥
異異之則朝失其便同之則王言已行臣愚以為可宣
[029-19b]
下百官參其同異然後覽擇勝否詳採厥衷敢以瞽言
冒干天禁
韋彪上章帝疏 臣聞政化之本必順陰陽伏見立夏
以來當暑而寒殆以刑罰刻急郡國不奉時令之所致
也農人急於務而苛吏奪其時賦發充常調而貪吏割
其財此其巨患也夫欲急人所務當先除其所患天下
樞要在於尚書尚書之選豈可不重而間者多從郎官
超升此位雖曉習文法長於應對然察察小慧類無大
[029-20a]
能宜簡嘗歴州宰素有名者雖進退舒遲時有不逮然
端心向公奉職周宻宜鑒嗇夫㨗急之對深思絳侯木
訥之功也往時楚獄大起故置令史以助郎職而類多
小人好為姦利今者務簡可皆停省又諫議之職應用
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補益於朝者今或從徵試輩為
大夫又御史外遷動據州郡並宜清選其任責以言績
其二千石視事雖乆而為吏民所便安者宜増秩重賞
勿妄遷徙惟留聖心
[029-20b]
後漢書左雄周黄傳論 古者諸侯嵗貢士進賢受上
賞非賢貶爵土升之司馬辯論其才論定然後官之任
官然後禄之故王者得其人進仕勸其行經邦𢎞務所
由乆矣漢初詔舉賢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貢
士之方也中興以後復増敦朴有道賢能直言獨行
髙節質直清白敦厚之屬榮路既廣觖望難裁自是竊
名偽服浸以流競權門貴仕請謁繁興自左雄任事限
年試才頗有不宻固亦因識時宜而黄瓊胡廣張衡崔
[029-21a]
瑗之徒泥滯舊方互相詭駮循名者屈其短算實者挺
其効故雄在尚書天下不敢妄選十餘年間稱為得人
斯亦効實之徵乎順帝始以童弱反政而號令自出知
能任使故士得用情天下喁喁仰其風采遂乃備𤣥纁
玉帛以聘南陽樊英天子降寢殿設壇席尚書奉引延
問失得急登賢之舉虚降已之禮於是處士鄙生忘其
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車之招矣至乃英能承風俊乂
咸事若李固周舉之淵謨𢎞深左雄黄瓊之政事貞固
[029-21b]
桓焉楊厚以儒學進崔瑗馬融以文章顯呉祐蘇章种
暠欒巴牧民之良幹龎參虞詡將帥之宏規王龔張皓
虛心以推士張綱杜喬直道以糾違郎顗陰陽詳宻張
衡機術特妙東京之士於兹盛焉向使廟堂納其髙謀
疆場宣其智力帷幄容其謇辭舉厝稟其成式則武宣
之軌豈其逺而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可為恨哉及
孝桓之時碩徳繼興陳蕃楊秉處稱賢宰皇甫張段出
號名將王暢李膺彌縫衮闕朱穆劉陶獻替匡時郭有
[029-22a]
道奬鑒人倫陳仲弓𢎞道下邑其餘宏儒逺智髙心潔
行激揚風流者不可勝言而斯道莫振文武陵墜在朝
者以正議嬰戮謝事者以黨錮致災往車雖折而來軫
方遒所以傾而未顛决而未潰豈非仁人君子心力之
為乎嗚呼
王符實貢論 國以賢興以諂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
古今之常論而時所共知也然衰國危君繼踵不絶者
豈時無忠信正直之士哉誠苦其道不得行耳夫十步
[029-22b]
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是故亂殷有三仁
小衛多君子今以大漢之廣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
明上下之修正而官無善吏位無良臣此豈時之無良
諒由取之乖實夫志道者少與逐俗者多疇是以朋黨
用私背實趨華其貢士者不復依其質幹準其才行但
虚造聲譽妄生羽毛略計所舉嵗且二百覽察其狀則
徳侔顔冉詳覈厥能則鮮及中人皆總務升官自相推
達夫士者貴其用也不必求備故四友雖美能不相兼
[029-23a]
三人齊致事不一節髙祖佐命出自亡秦光武得士亦
資暴莽况太平之時而云無士乎夫明君之詔也若聲
忠臣之和也如響長短大小清濁疾徐必相應也且攻
玉以石洗金以鹽濯錦以魚浣布以灰夫物固有以賤
理貴以醜化好者矣智者棄短取士以致其功今使貢
士必覈以實其有小疵勿彊衣飾出處黙語各因其方
則蕭曹周韓之倫何足不致呉鄧良竇之屬企踵可待
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逺之有
[029-23b]
夏侯𤣥時事議 太傅司馬宣王問以時事𤣥議以為
夫官才用人國之柄也故銓衡專於臺閣上之分也孝
行存乎閭巷優劣任之鄉人下之敘也夫欲清教審選
在明其分敘不使相涉而已何者上過其分則恐所由
之不本而干勢馳騖之路開下踰其敘則恐天爵之外
通而機權之門多矣夫天爵下通是庶人議柄也機權
多門是紛亂之原也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來有年
載矣緬緬紛紛未聞整齊豈非分敘參錯各失其要之
[029-24a]
所由哉若令中正但考行倫輩倫輩當行均斯可官矣
何者夫孝行著於家門豈不忠恪於在官乎仁恕稱於
九族豈不達於為政乎義斷行於鄉黨豈不堪於事任
乎三者之類取於中正雖不處其官名斯任官可知矣
行有大小比有髙下則所任之流亦煥然明别矣奚必
使中正干銓衡之機於下而執機柄者有所委伏於上
上下交侵以生紛錯哉且臺閣臨下考功校否衆職之
屬各有官長旦夕相方莫究於此閭閻之議以意裁處
[029-24b]
而使臣宰失位衆人驚駭欲風俗清静其可得乎天臺
縣逺衆所絶意所得至者更在側近孰不修飾以要所
求所求有路則修己家門者己不如自達於鄉黨矣自
達鄉黨者己不如自求之於州邦矣茍開之有路而患
其飾真離本雖復嚴責中正督以刑罰猶無益也豈若
使各帥其分官長則各以其屬能否獻之臺閣臺閣則
據官長能否之第參以鄉閭徳行之次擬其倫比勿使
偏頗中正則唯考其行迹别其髙下審定輩類勿使升
[029-25a]
降臺閣總之如其所簡或有參錯則其責負自在有司
官長所第中正輩擬比隨次率而用之如其不稱責負
在外然則内外相參得失有所互相形檢孰能相飾斯
則人心定而事理得庶可以静風俗而審官才矣又以
為古之建官所以濟育羣生統理民物也故為之君長
以司牧之司牧之主欲一而專一則官任定而上下安
專則職業修而事不煩夫事簡業修上下相安而不治
者未之有也先王建萬國雖其詳未可得而究然分疆
[029-25b]
畫界各守土境則非重累羈絆之體也下考殷周五等
之敘徒有小大貴賤之差亦無君官臣民而有二統互
相牽制者也夫官統不一則職業不修職業不修則事
何得而簡事之不簡則民何得而静民之不静則邪惡
並興而姦偽滋長矣先王達其如此故專其職司而一
其統業始自秦世不師聖道私以御職姦以待下懼宰
官之不修立監牧以董之畏督監之容曲設司察以糾
之宰牧相累監察相司人懐異心上下殊務漢承其緒
[029-26a]
莫能匡改魏室之隆日不暇及五等之典雖難卒復可
粗立儀準以一治制今之長史皆君吏民横重以郡守
累以刺史若郡所攝唯在大較則與州同無為再重宜
省郡守但任刺史刺史職存則監察不廢郡吏萬數還
親農業以省煩費豐財殖榖一也大縣之才皆堪郡守
是非之訟每生意異順從則安直已則爭夫和羮之美
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順從乃安此琴瑟一聲
也蕩而除之則官省事簡二也又幹郡之吏職監諸縣
[029-26b]
營䕶黨親鄉邑舊故如有不副而因公掣頓民之困弊
咎生於此若皆并合則亂原自塞三也今承衰弊民人
彫落賢才鮮少任事者寡郡縣良吏往往非一郡受縣
成其劇在下而吏之上選郡當先足此為親民之吏專
得底下吏者輕民命而常頑鄙今如并之吏多選清良
者造職大化宣流民物獲寧四也制使萬户之縣名之
郡守五千以上名之都尉千户以下令長如故自長以
上考課遷用轉以能升所牧亦増此進才効功之敘也
[029-27a]
若經制一定則官才有次治功齊明五也若省郡守縣
皆徑達事不壅隔官無留滯三代之風雖未可必簡一
之化庶幾可致便民省費在於此矣又以為文質之更
用猶四時之迭興也王者體天理物必因弊而濟通之
時彌質則文之以禮時泰侈則救之以質今承百王之
末秦漢餘流世俗彌文宜大改之以易民望今科制自
公列侯以下位從大將軍以上皆得服綾錦羅綺紈素
金銀飾鏤之物自是以下雜采之服通於賤人雖上下
[029-27b]
等級各示有差然朝臣之制已得侔至尊矣𤣥黄之采
已得通於下矣欲使市不鬻華麗之色商不通難得之
貨工不作雕刻之物不可得也是故宜大理其本準度
古法文質之宜取其中則以為禮度車輿服章皆從質
樸禁除末俗華麗之事使幹朝之家有位之室不復有
錦綺之飾無兼采之服纎巧之物自上以下至於樸素
之差示有等級而已勿使過一二之覺若夫功徳之賜
上恩所特加皆表之有司然後服用之夫上之化下猶
[029-28a]
風之靡草樸素之教興於本朝則彌侈之心自消於下

曹操以崔琰毛玠並典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
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拔敦實斥華偽
進冲遜抑阿黨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亷節自勵雖貴
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至乃長吏還者垢面羸衣獨乘
柴車軍吏入府朝服徒行吏潔於上俗移於下操聞之
嘆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
[029-28b]
丞相掾和洽言於曹操曰天下之人材徳各殊不可以
一節取也儉素過中自以處身則可以此格物所失或
多今朝廷之議吏有著新衣乘好車者謂之不清形容
不飾衣裘敝壊者謂之廉潔至今士大夫故汙辱其衣
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餐以入官寺夫立教觀
俗貴處中庸為可繼也今崇一概難堪之行以檢殊塗
勉而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務在通人情而已凡激
詭之行則容隱偽矣操善之下令曰孟公綽為趙魏老
[029-29a]
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
其何以霸世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
而用之
晉衞瓘以魏立九品是權時之制非經通之道宜復古
鄉舉里選與太尉王亮等上疏 昔聖王崇賢舉善而
教用使朝廷徳讓野無邪行誠以閭伍之政足以相檢
詢事考言必得其善人知名不可虚求故還修其身是
以崇賢而俗益穆黜惡而行彌篤斯則鄉舉里選者先
[029-29b]
王之令典也自兹以降此法陵遲魏氏承顛覆之運起
喪亂之後人士流移考詳無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
時選用之本耳其始造也鄉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
加足為勸勵猶有鄉論餘風中間漸染遂計資定品使
天下觀望唯以居位為貴人棄徳而忽道業爭多少于
錐刀之末傷損風俗其弊不細今九域同規大化方始
臣等以為宜皆蕩除末法一擬古制以土斷定自公卿
以下皆以所居為正無復懸客逺屬異土者如此則同
[029-30a]
鄉鄰伍皆為邑里郡縣之宰即以居長盡除中正九品
之制使舉善進才各由鄉論然則下敬其上人安其教
俗與政俱清化與法並濟人知善否之教不在交游即
華競自息各求於己矣今除九品則宜準古制使朝臣
共相舉任於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厲進賢之公心覈
在位之明闇誠令典也武帝善之而卒不能改
石苞遷景帝中䕶軍司馬宣帝聞苞好色薄行以讓景
帝景帝答曰苞雖細行不足而有經國才畧夫貞廉之
[029-30b]
士未必能經濟世務是以齊桓忘管仲之奢僣而録其
匡合之大謀漢髙舍陳平之汚行而取其六竒之妙算
苞雖未可以上儔二子亦今日之選也意乃釋
卻詵對䇿 建不刋之統移風易俗使天下洽和何修
而嚮兹臣以為莫大於擇人而官之也今之典刑匪無
一統宰牧之才優劣異績或以之興或以之替此葢人
能𢎞政非政𢎞人也舍人務政雖勤何益臣竊觀乎古
今而考其美惡古人相與求賢今人相與求爵古之官
[029-31a]
人君責之於上臣舉之於下得其人有賞失其人有罰
安得不求賢乎今之官者父兄營之親戚助之有人事
則通無人事則塞安得不求爵乎賢茍求達達在修道
窮在失義故静以待之也爵茍可求得在進取失在後
時故動以要之也動則爭競爭競則朋黨朋黨則誣誷
誣誷則臧否失實真偽相冒主聽用惑奸之所會也静
則貞固貞固則正直正直則信讓信讓則推賢推賢不
伐相下無饜主聽用察徳之所趣也故能使之静雖曰
[029-31b]
髙枕而人自正不能禁動雖復夙夜俗不一也且人無
愚智咸慕名官莫不飾正於外藏邪於内故邪正之人
難得而知也任得其正則衆正益至若得其邪則衆邪
亦集物繁其類誰能止之故國亡失世者未嘗不為衆
邪所積也方其初作必始於微微而不絶其終乃著天
地不能頓為寒暑人主亦不能頓為隆替故寒暑漸於
春秋隆替起於得失當今之世宦者無關梁邪門啟矣
朝廷不責賢正路塞矣得失之源何以甚此所謂責賢
[029-32a]
使之相舉也所謂關梁使之相保也賢不舉則有咎保
不信則有罰故古者諸侯必貢士不貢者削貢而不適
亦削夫士者難知也不適者薄過也不得不責彊其所
不知也罰其所不適深其薄過非恕也且天子於諸侯
有不純臣之義斯責之矣施刑之道寧縱不濫之矣今
皆反是何也夫賢者天地之紀品物之宗其急之矣故
寧濫以得之無縱以失之也今則不然世之悠悠者各
自取辯耳故其材行並不可必於公則政事紛亂於私
[029-32b]
則汙穢狼藉自頃長吏特多此累有亡命而被購懸者
矣有縛束而絞戮者矣貪鄙竊位不知誰升之者獸兕
出檻不知誰可咎者網漏吞舟何以過此人之於利如
蹈水火焉前人雖敗後人復起如彼此無已誰止之者
風流日競誰憂之者雖今聖思勞於夙夜所使為政恒
得此屬欲聖世化美俗平亦俟河之清耳若欲善之宜
創舉賢之典峻關梁之防其制既立則人慎其舉而不
茍則賢者可知知賢而試則官得其人矣官得其人則
[029-33a]
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則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則生生豐
植人用資給和樂興焉是故寡過而逺刑知耻以近禮
此所以建不刋之統移風易俗刑措而不用也
劉毅中正疏 臣聞立政者以官才為本官才有三難
而興替之所由也人物難知一也愛憎難防二也情偽
難明三也今立中正定九品髙下任意榮辱在手操人
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勢愛憎决於心情偽由於己公
無考校之負私無告訐之忌用心百態求者萬端廉讓
[029-33b]
之風滅茍且之俗成天下訩訩但爭品位不聞推讓竊
為聖朝耻之夫名狀以當才為清品輩以得實為平安
危之要不可不明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濫者亂敗之
惡也不可不察然人才異能備體者寡器有大小達有
早晩前鄙後修宜受日新之報抱正違時宜有質直之
稱度逺闕小宜得殊俗之狀任直不飾宜得清實之譽
行寡才優宜獲器任之用是以三仁殊塗而同歸四子
異行而均義陳平韓信笑侮於邑里而收功於帝王屈
[029-34a]
原伍胥不容於人主而顯名於竹帛是篤論之所明也
今之中正不精才實務依黨利不均稱尺務隨愛憎所
欲與者獲虚以成譽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髙下逐强
弱是非由愛憎隨世興衰不顧才實衰則削下興則扶
上一人之身旬日異狀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計協登進
附託者必達守道者困悴無報於身必見割奪有私於
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暨時有之
皆曲有故慢主罔時實為亂源損政之道一也置州都
[029-34b]
者取州里清議咸所歸服將以鎮異同一言議不謂一
人之身了一州之才一人不審便坐之若然自仲尼以
上至於庖犧莫不有失則皆不堪何獨責於中人者哉
若殊不修自可更選令重其任而輕其人所立品格還
訪刁攸攸非州里之所歸非職分之所置今訪之歸正
於所不服决事於所不職以長讒搆之源以生乖爭之
兆似非立都之本㫖理俗之深防也主者既善刁攸攸
之所下而復選以二千石已有數人劉良上攸之所下
[029-35a]
石公罪攸之所行駮違之論横於州里嫌讐之隙結於
大臣夫桑妾之訟禍及呉楚鬬雞之變難興魯邦况乃
人倫交爭而部黨興刑獄滋生而禍根結損政之道二
也本立格之體將謂人倫有序若貫魚成次也為九品
者取下者為格謂才徳有優劣倫輩有首尾今之中正
務自逺者則抑割一國使無上人穢劣下比則拔舉非
次并容其身公以為格坐成其私君子無小人之怨官
政無繩姦之防使得上欺明主下亂人倫乃使優劣易
[029-35b]
地首尾倒錯推貴異之器使在凡品之下負載不肖越
在成人之首損政之道三也陛下踐阼開天地之徳𢎞
不諱之詔納忠直之言以覽天下之情太平之基不世
之法也然賞罰自王公以至於庶人無不加法置中正
委以一國之重無賞罰之防人心多故清平者寡故怨
訟者衆聽之則告訐無已禁絶則侵枉無極與其理訟
之煩猶愈侵枉之害今禁訟訴則杜一國之口培一人
之勢使得縱横無所顧憚諸受枉者抱怨積直獨不蒙
[029-36a]
天地無私之徳而長壅蔽於邪人之銓使上明不下照
下情不上聞損政之道四也昔在前聖之世欲敦風俗
鎮静百姓隆鄉黨之義崇六親之行禮教庠序以相率
賢不肖於是見矣然鄉老書其善以獻天子司馬論其
能以官於職有司考績以明黜陟故天下之人退而修
本州黨有徳義朝廷有公正浮華邪佞無所容厝今一
國之士多者千數或流徙異邦或取給殊方面猶不識
况盡其才力而中正知與不知其當品狀采譽於臺府
[029-36b]
納毁於流言任已則有不識之蔽聽受則有彼此之偏
所知者以愛憎奪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亂其度既無
鄉老紀行之譽又非朝廷考績之課遂使進官之人棄
近求逺背本逐末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黨譽
虛妄損政五也凡所以立品設狀者求人才以理物也
非虚飾名譽相為好醜雖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門外
之事以義斷恩既以在官職有大小事有劇易各有功
報此人才之實効功分之所得也今則反之於限當報
[029-37a]
雖職之髙還附卑品無績於官而獲髙敘是為抑功實
而隆虚名也上奪天朝考績之分下長浮華朋黨之士
損政六也凡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則成失其能
則敗今品不狀才能之所宜而以九等為例以品取人
或非才能之所長以狀取人則為本品之所限若狀得
其實猶品狀相妨繫縶選舉使不得精於才宜况今九
品所疎則削其長所親則飾其短徒結白論以為虛譽
則品不料能百揆何以得理萬機何以得修損政七也
[029-37b]
前九品詔書善惡必書以為褒貶當時天下少有所忌
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廢褒貶之義
任愛憎之斷清濁同流以植其私故反違前品大其形
勢以驅動衆人使必歸已進者無功以表勸退者無惡
以成懲懲勸不明則風俗汙濁天下人焉得不解徳行
而鋭人事損政八也由此論之選中正而非其人授權
勢而無賞罰或缺中正而無禁檢故邪黨得肆枉濫從
横雖職名中正實為姦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損或恨結
[029-38a]
於親親猜生於骨肉當身困於敵讐子孫離其殃咎斯
乃歴世之患非徒當今之害也是以時主觀時立法防
姦消亂靡有常制故周因於殷有所損益至於中正九
品上聖古賢皆所不為豈蔽於此事而有不周哉將以
政化之宜無取於此也自魏立以來未見其得人之功
而生讐薄之累毁風敗俗無益於化古今之失莫大於
此愚臣以為宜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弊法立一代
之美制
[029-38b]
王濬字士治𢎞農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濬博涉墳典美
姿貎不修名行不為鄉曲所稱晩乃變節疏通亮逹恢
廓有大志嘗起宅開門前路廣數十步人或謂之何太
過濬曰吾欲使容長㦸旛旗衆咸笑之濬曰陳勝有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州郡辟河東從事守令有不廉潔
者皆望風自引而去刺史燕國徐邈有女才淑擇夫未
嫁邈乃大會佐吏令女於内觀之女指濬告母邈遂妻
之後㕘征南軍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濬為
[029-39a]
人志大奢侈不節不可專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濬有大
才將欲濟其所欲必可用也轉車騎從事中郎識者謂
祜可謂能舉善焉
北魏官員既少應選者多吏部尚書李韶銓注不行大
致怨嗟更以崔亮為吏部尚書亮奏為格制不問士之
賢愚專以停解月日為斷沈滯者皆稱其能亮甥司空
諮議劉景安與亮書曰殷周以鄉塾貢士兩漢由州郡
薦才魏晉因循又置中正雖未盡美應什收六七而朝
[029-39b]
廷貢才止求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唯論章句不及治
道立中正不考才行空辯氏姓取士之途不博沙汰之
理未精舅屬當銓衡宜湏改張易調如何反為停年格
以限之天下士子誰復修厲名行哉又薛琡上書言黎
元之命繫於長吏若以選曹唯取年勞不簡賢否義均
行鴈次若貫魚執簿呼名一吏足矣數人而用何謂銓
衡書奏不報後因請見復奏乞令王公貴臣薦賢以補
郡縣詔公卿議之事亦寢其後甄琛等繼亮為吏部尚
[029-40a]
書利其便已踵而行之魏之選舉失人自亮始也
韓顯宗上書陳事 州郡貢察徒有秀孝之名而無秀
孝之實朝廷但檢其門望不復彈坐如此則可令别貢
門望以敘士人何假冒秀孝之名也夫門望者乃其父
祖之遺烈亦何益於皇家益於時者賢才而已茍有其
才雖屠釣奴虜聖王不恥以為臣茍非其才雖三后之
𦙍墜於皂𨽻矣議者或云今世等無竒才不若取士於
門此亦失矣豈可以世無周召遂廢宰相邪但當校其
[029-40b]
才長銖重者先敘之則賢才無遺矣
北齊辛術遷吏部尚書自魏遷鄴以來大選之職知名
者數人互有得失袁叔徳沈密謹厚所傷者細楊愔風
流辯給取士失於浮華唯術性尚貞明取士必以才器
循名責實新舊㕘舉管庫必擢門閥不遺考之前後最
為折𠂻
隋牛𢎞選舉先徳行而後文才務在審慎雖致停緩而
所進用多稱職侍郎髙孝基鑒賞機悟清慎絶倫然爽
[029-41a]
俊有餘迹似輕薄時宰多以此疑之𢎞獨推心委任得
人為多
唐髙宗時吏部侍郎劉祥道知吏部選事祥道以為今
選目取士傷濫每年入流之數過一千四百雜色入流
曽不銓簡即日内外文武官一品至九品凡萬三千四
百六十五員約準三十年則萬三千餘人略盡矣若年
别入流者五百人足充所須之數望有釐革既而杜正
倫亦言入流人太多髙宗命正倫與祥道詳議而大臣
[029-41b]
憚於改作事遂寢
承平既乆選人益多司列少常伯裴行儉始與員外郎
張仁禕設長名姓歴榜引銓注之法又定州縣升降官
資髙下其後遂為永制無能革之者大略唐之選法取
人以身言書判計資量勞而擬官始集而試觀其書判
已試而銓察其身言已銓而注詢其便利已注而唱集
衆告之然後類以為甲先簡僕射乃上門下給事中讀
侍郎省侍中審之不當者駮下既審然後上聞主者受
[029-42a]
㫖奉行各給以符謂之告身兵部武選亦然課試之法
以騎射及翹關負米人有格限未至而能試文三篇謂
之宏詞試判三條謂之拔萃入等者得不限而受其黔
中嶺南閩中州縣官不由吏部委都督選擇士人補授
凡居官以年為考六品以下四考為滿有劉曉者上疏
論之曰今選曹以檢勘為公道書判為得人殊不知考
其徳行才能况書判借人者衆矣又禮部取士專用文
章為甲乙故天下之士皆捨徳行而趨文藝有朝登甲
[029-42b]
科而夕陷刑辟者雖日誦萬言何關理體文成七步未足
化人取士以徳行為先文藝為末多士雷奔四方風動矣
敕桂廣文黔等都督府比來注擬土人簡擇未精自今
每四年遣五品已上清正官充使仍令御史同往注擬
時人為之南選
崔融吏部兵部選人議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舉八才
命四子上有以明其化下有以晏其風康哉之歌於是
乎出郁乎之徳於此自興夏商倍之亦克用又濟濟多
[029-43a]
士文王以寧自周道無章秦原競逐張官設府班員積
於簡書選衆舉才受垂一於典憲降及漢魏下逮周隋
豈其然歟無聞焉爾皇家再造區夏重張宸極四神驟
雨而來遊五聖奔星而下降禮明樂備天平地成八百
餘國之君長襲賔廷之冠帶七十二代之帝王仰仙閭
之軌躅量其土宇固可頓豎亥而迷大章筭其臣人固
已讋容成而驚𨽻首室多忠信家盡孝慈老夫不知帝
力童子羞論霸道文也武也左之右之實蕃有徒不可
[029-43b]
勝既出門無咎適顯於明時比屋可封何驚於聖俗誠
望博謀俊徳敷求哲人兩曹妙選三官備設然後收其
把梓搴其蕭稂其有狀犯贓私罪當懲貶案覆已定景
迹具存者此等既未合得官逺來徒為勞費伏望許同
選例限以嵗年諸色入流每年㕘選資品未著伎藝未
工此等自知未合得官情願更加修習伏望許同選例
録以選勞闕外諸州道理迢逓河洛之邑天地所中伏
望詔東西貳曹兩都分簡留放既畢同赴京師選人每
[029-44a]
年長名常至正月半後伏望速加銓簡促以程期夫然
有署者不來無徳者不至來者就而簡之至者速而遣
之因其物情亦何疲於來往順其人欲亦何費於資糧
入官考績先慿善最比來乃有不論徳行惟據功夫奬
勸之道未為折衷者愚臣敢不明目以論之書不云乎
三考黜陟唐帝虞帝之遺烈燦焉禮有之矣百官會計
文王武王之彛典存焉京房進課式之言漢王之所未
暇盧毓苦真偽之雜魏后竟以施行盡善之文明詔攸
[029-44b]
在至如不論徳行惟據功夫者此由外州郡牧未盡得
賢監司長官時有其濫褒貶不遵令式髙下隨其愛憎
至公外爽曲私内結伏望播告天下申明舊章其有徳
有行府寮共推者雖有公坐小失重加褒進之無才無
識朝廷罕稱者雖有公事微効量加抑退之徳行雖不
能茂因之以勞勤者亦量加褒進之然後命繡衣驄馬
糺舉内外隨狀推科以情案察刑兹無赦令在必行夫
然徳行為上功夫次之折衷之方庶幾此道微臣等才
[029-45a]
謝知今學慚半古海内無事君子盈朝天下有道庶人
何議
武后嘗與宰相議及刺史縣令李嶠唐休璟等奏竊見
朝廷物議逺近人情莫不重内官輕外職除授牧伯多
所貶累之人風俗不澄實由於此望於臺閣寺監妙簡
賢良分典大州共康庶績臣等請輟近侍率先具僚后
命書名探之得鳯閣侍郎韋嗣立御史大夫楊再思等
二十人各以本官檢校刺史其後政迹可稱者唯常州
[029-45b]
薛謙光徐州司馬鍠而已
桓彦範袁恕已共薦陽嶠為御史楊再思曰嶠不樂搏
擊之任如何彦範曰為官擇人豈必待其所欲所不欲
者尤須與之所以長難進之風抑躁求之路乃擢為右
臺侍御史
韋嗣立論職官多濫疏 臣聞設官分職量才置吏此
本於理人而務安之也故書曰在知人在安人知人則
哲能官人安人則惠黎甿懐之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兠
[029-46a]
何畏乎有苖者是也則明官得其人而天下自理矣古
者取人必先採鄉曲之譽然後辟於州郡州郡有聲然
後辟於五府才著五府然後升之於天朝此則用一人
所擇者甚悉擢一士所歴者甚深孔子曰譬有美錦不
可使人學製此明用人不可不審擇也用得其才則理
非其才則亂理亂所繫焉可不深擇之哉今之取人有
異此道多未甚試效即頓至遷擢夫競趨者人之常情
僥倖者人之所趣今之務進不避僥倖者接踵比肩布
[029-46b]
於文武之列有文者用理内外則有囬邪贓汚上下敗
亂之憂有武者用將軍戎則有庸懦怯弱師旅喪亡之
患補授無限員闕不供遂至員外置官數倍正闕曹署
典吏困於祇承府庫倉儲竭於資俸國家大事豈甚於
此古者懸爵待士唯有才者得之若任以無才則有才
之路塞賢人君子所以遁跡銷聲常懐歎恨者也且賢
人君子守於正直之道逺於僥倖之門若僥倖開則賢
者不可復出矣賢者遂退若欲求人安化洽復不可得
[029-47a]
也若乃不安國將危矣陛下安可不深慮之
蕭至忠諫賣官鬻爵宰相子弟居要職疏 臣聞王者
列職分司為人求理求理之道必在用賢得其人則公
務克修非其才則厥官加曠曠官則事廢事廢則人殘
漸至陵遲率由於此頃者選曹授職政事官人或異才
昇多非徳進皆因依貴要互為粉飾茍得即是曽無逺
圖上下相蒙誰肯言及臣聞官爵者公器也恩倖者私
惠也只可金帛富之粱肉食之以存私澤也若以公器
[029-47b]
為私用則公議不行而勞人解體以小私而妨至公則
私謁門開而正言路塞險人逓進君子道消日消日朘
卒見凋弊者為官非其人也昔漢館陶公主為子求郎
明帝謂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茍非其人則人受
其殃賜錢十萬而已此即至公之道不虧恩思之情無
替良史直筆將為美談於今稱之不輟其口者也當今
列位已廣冗員倍多祈求未厭日月増數陛下降不訾
之澤近戚有無涯之請賣官利己鬻法狥私臺寺之内
[029-48a]
朱紫盈滿官職益輕恩賞咸貴貪利之輩冒進而不識
亷隅方雅之流知難而歛分邱壠則才者莫用用者不
才二事相形十有其五故人不効力而官匪為人欲求
其理實乃難遂臣竊見宰相及近侍要官子孫多居美
爵此並勢要親戚罕有才藝遞相囑託虚踐宫榮詩云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私人之子百
寮是試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此言
王政不平衆官廢職私家之子列試于榮班茍非其人
[029-48b]
徒長其飾佩臣愚伏願陛下想居安思危之義行改弦
易張之道重惜爵賞審量材職官無虛授人必為官進
大雅于樞近退小人于閑僻政令惟一威恩以信私不
害公情不撓法則天下甚幸臣伏見貞觀故事宰相子
弟多居外職者非直抑强宗分大族亦以退不肖擇賢
才伏願陛下逺稽舊典近遵先聖特降神敕令宰相以
下及諸司長官子弟並改授外官庶望分職四方其寧
百姓表裏相統遐邇乂安
[029-49a]
薛登請選舉擇賢才疏 臣聞國以得賢為寶臣以舉
士為忠是以子皮之讓國僑鮑叔之推管仲燕昭委兵
於樂毅符堅託政於王猛及子産受國人之謗夷吾貪
共賈之材昭王錫路馬以止讒永固戮樊世以除譛處
猜嫌而益信行謗毁而無疑此由識之至而察之深也
至若宰我見遇於宣尼逢萌被知於文叔韓信無聞於
項氏毛遂不齒於平原此失士之故也是以人主受不
肖之士則政乖得賢良之佐則時泰故堯資八元而庶
[029-49b]
績其理周任十亂而天下和平由是言之則知士不可
不察而官不可妄授也何者比來舉薦多不以才假譽
馳聲互相推奬希潤身之小計忘臣子之大猷非所以
報國求賢副陛下翹翹之望者也臣竊窺古之取士實
異於今先觀名行之源考其鄉邑之譽崇禮讓以勵已
明節義以標信以敦樸為先最以雕蟲為後科故人崇
勸讓之風士去輕浮之行希仕者必修貞確不拔之操
行難進易退之規衆議以定其髙下郡將難誣於曲直
[029-50a]
故計貢之賢愚即州縣之榮辱穢行之彰露亦鄉人之
厚顔是以李陵降而隴西慙干木隱而西河美故名勝
於利則小人之道消利勝於名則貪暴之風扇是知化
俗之本須擯輕浮昔冀缺以禮讓升朝則晉人知禮文
翁以儒林奬俗則蜀士多儒燕昭好馬則駿馬來庭葉
公好龍則真龍入室由是言之未有上之所好而下不
從其化者也自亡國之季雖雜縱横而漢代求材猶徵
百行是以禮節之士敏徳自修閭里推髙然後為府寺
[029-50b]
所辟魏氏取人尤愛放達晉宋之後祗重門資為奬人
求官之風乖授職惟賢之義有梁薦士雅愛屬辭陳氏
簡賢特珍賦詠故其俗以詩酒為重不以修身為務逮
至隋室餘風尚存開皇中李諤論之於文帝曰魏之三
祖更好文辭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蟲之小藝連篇累牘
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代俗以此相
髙朝廷以兹擇士故文筆日煩其政日亂帝納李諤之
䇿由是下制禁斷文筆浮辭其年泗州刺史司馬㓜之
[029-51a]
以表不典實得罪於是風俗改勵政化大行煬帝嗣興
又變前法置進士等科於是後主之徒復相放傚因陋
就寡赴速邀時緝綴小文名之䇿學不以指實為本而
以浮虛為貴有唐纂厯雖漸革於前非陛下君臨思察
才於共理樹本崇化唯在旌賢今之舉人有乖事實鄉
議決小人之筆行修無長者之論䇿第喧競於州府祈
恩不勝於拜伏或明制纔出試遣搜敡驅馳府寺之門
出入王公之第上啟陳詩唯希咳唾之澤摩頂至足冀
[029-51b]
荷提攜之恩故俗號舉人皆稱覔舉覔為自求之稱未
是人知之辭察其行而度其材則人品於兹見矣狥已
之心切則至公之理乖貪仕之性彰則廉潔之風薄是
知府命雖髙異叔度勤勤之讓黄門已貴無秦嘉耿耿
之辭縱不能抱已推賢亦不肯待於三命豈與夫白駒
皎皎不雜風塵束帛戔戔榮髙物表校量其廣狹也是
以耿介之士羞自拔而致其辭循常之人捨其疎而取
其附故選司補署諠然於禮闈州貢賔王紛諍於階闥
[029-52a]
謗議雜合浸以成風夫競榮者必有競利之心謙遜者
亦無貪賄之累自非上智焉能不移既在中人理由習
俗若重謹厚之士則懐禄者必崇徳以潔己若開趨競
之門則邀仕者皆戚施而附會附會則百姓罹其弊潔
己則兆庶蒙其福故風化之漸靡不由兹今訪鄉閭之
談唯祗歸於里正縱使名虧禮則罪挂刑章或冒籍以
偷資或邀勲而竊級假其不義之賂則是無犯鄉閭豈
得比郭有道之銓量茅容望重裴逸人之賞拔夏少名
[029-52b]
髙語其優劣也祇如才應經邦之流唯令試䇿武能制
敵之例祇驗彎弧若其文擅清竒便充甲第藻思微減
旋即告歸以此收人恐乖事實何者樂廣假筆於潘岳
靈運授辭於穆之平津文劣於長卿子建筆麗於荀彧
若以射䇿為最則潘謝曹馬必居孫樂之右若使協贊
機猷則安仁靈運亦無禆附之益由此言之不可一槩
而取也至如武藝則趙雲雖勇資諸葛之指撝周勃雖
雄乏陳平之計略使樊噲居蕭何之任必無指蹤之機
[029-53a]
使蕭何入戲下之軍亦無免主之效鬬將長於摧鋒謀
將審於料事是以文淵聚米知隗囂之可圖陳湯屈指
識烏孫之自解八難之謀設髙祖追慙於酈生九拒之
計窮公輸息心於伐宋謀將不長於弓馬良相寧資於
射䇿豈與夫元長自表妄飾辭鋒曹植題章虚飛麗藻
校量其可否也伏願陛下降明制頒峻科千里一賢尚
不為少僥倖冒進須立隄防斷浮虚之飾辭收實用之
良䇿不取無稽之説必求忠讜之言文則試以效官武
[029-53b]
則令其守禦始既察言觀行終亦循名責實自然僥倖
濫吹之伍無所藏其妄庸故晏嬰云舉之以語考之以
事寡其言而多其行拙於文而工於事此取人得賢之
道也其有武藝超絶文鋒挺秀有効技之偏用無經國
之大才為軍鋒之爪牙作辭賦之標準自可試凌雲之
䇿練穿札之功承上命而賦甘泉稟中軍而令赴敵既
有隨才之任必無負乘之憂臣謹按呉起臨戰左右進
劍呉子曰夫提鼓揮桴臨難決疑此將事也一劍之任
[029-54a]
非將事也謹按諸葛亮臨戎不親戎服頓蜀兵於渭南
宣王持勁卒不敢當此豈弓矢之用也謹按楊徳意誦
長卿之文武帝曰恨不得與此人同時及相如至終於
文園令不以公卿之位處之者蓋非其所任故也謹案
漢法所舉士之主終身保任楊雄之坐田議責其冒薦
成子之居魏相酬於得賢賞罰之令行則請謁之心絶
退讓之義著則貪競之路銷自然朝廷無爭禄之人選
司有撝謙之士仍請寛立年限容其採訪簡汰堪用者
[029-54b]
令其試守以觀能否㕘驗行事以别是非不實免王丹
之官得人加翟璜之賞自然見賢不隱食禄不專則荀
彧進鍾繇郭嘉劉陶薦李膺朱穆勢不去逺有稱職者
受薦賢之賞濫舉者抵欺罔之罪自然舉得賢行則君
子之道長矣
魏𤣥同為吏部侍郎上言銓選之弊以為人君之體當
委任而責成功所委者當則所用者自精矣故周穆王
命伯冏為太僕正曰慎簡乃僚是使羣司各自求其小
[029-55a]
者而天子命其大者也乃至漢氏得人皆自州縣補署
五府辟召然後升於天朝自魏晉以來始專委選部夫
以天下之大士人之衆而委之數人之手用刀筆以量
才案簿書而察行借使平如權衡明如水鏡猶力有所
極照有所窮况所委非人而有愚闇阿私之弊乎願畧
依周漢之規以救魏晉之失疏奏不納
魏𤣥同請吏部各擇寮屬疏 臣聞制器者必擇匠以
簡材為國者必求賢以蒞官匠之不良無以成其工官
[029-55b]
之非賢無以致其理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以佐君
也君不養人失君道矣臣不輔君失臣任矣任人者誠
國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方今人不加富盜賊不衰
訟獄未清禮義猶闕者何也下吏不稱職庶官非其才
也官之不得其材者取人之道有所未盡也臣又聞𫝊
説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
師長不惟逸豫惟以理人昔之都國今之州縣土有常
君人有定主自求臣佐各選英賢其大臣乃命於王朝
[029-56a]
自秦并天下罷侯置守漢氏因之有沿有革諸侯得自
置吏四百石以下其傳相大官則漢為置之州郡掾吏
督郵從事悉任之於牧守爰自魏晉始歸吏部近相祖
襲以迄於今用刀筆以量才案簿書而察行命官之弊
其來自乆蓋君子重因循而憚改作其有不得已者亦
當運獨見之明定卓然之議如今選司所存者非上皇
之令典乃近代之權道所宜遷革實為至要何以言之
夫尺寸之量所及者蓋短豆區鍾庾之器所積者寧多
[029-56b]
非其所及焉能度之非其所受何以容之况天下之大
士人之衆而可委之數人之手乎假使平如權衡明如
水鏡力有所極照有所窮銓綜既多紊失斯廣又以比
居此任時有非人豈直媿彼清通昩於甄察亦將竭其
庸妄糅彼棼絲情故既行何所不至贓私一啟以及萬
端至乃為人擇官為身擇吏顧親疎而下筆㸔勢要以
措情悠悠風塵屯焉奔競擾擾宦遊同乎市井加以厚
貎深衷險如谿壑擇言觀行猶懼不周今使百行九能
[029-57a]
折之於一面其寮屬庶品專斷於一司不亦難矣且魏
人應運所據者乃三分晉氏播遷所臨者非一統逮乎
齊宋以及周隋戰爭之日多安泰之時少𤓰分瓦裂各
在一方隋氏平陳十餘年耳接以兵禍繼以饑饉既徳
業之不逮或時事以未遑非謂是今而非古也武徳貞
觀與今亦異皇運之初庶事草創豈惟日不暇給亦乃
人物尚稀天祚大聖享國永年比屋可封異人間出咸
以為有道恥賤得時無怠諸色流輩嵗以千計羣司列
[029-57b]
位無復新官加有常員人無定限選集之始霧積雲屯
擢敘於終十不收一淄澠混雜玉石難分用舍去留得
失相半撫即事之為弊知及後之滋甚夫夏殷以前制
度多闕周監二代煥乎可觀蓋諸侯之臣不皆命於天
子王朝庶官亦不專於一職故周穆王以伯冏為太僕
正命之曰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媚其惟吉
士則令其自擇下吏之文也太僕正中大夫耳尚以僚
屬委之則三公九卿亦必然矣周禮太宰内史並掌爵
[029-58a]
禄廢置司徒司馬别掌興賢詔事當時分任於羣司而
綂之以數職各自求其小者而王命其大者焉夫委命
責成君之體也所委者衆所用者精故能得濟濟之多
士盛芃芃之棫樸裴子野有言曰官人之難先正言之
尚矣居家觀其孝友鄉黨服其誠信出入觀其志義憂
難取其智謀煩之以事以觀其能臨之以利以察其亷
周禮始於學校論之州里告諸六事而後貢之王庭其
在漢家尚猶然矣州郡積其功能然後為五府所辟五
[029-58b]
府舉其掾屬而昇於朝三公㕘得除署尚書奏之天子
一人之身所試者衆一士之進所課也詳故能官得其
人鮮有敗事魏晉反是所失𢎞多子野所論蓋區區之
宋朝耳猶謂不勝其弊而况於當今乎又夫從政涖官
不可以無學故書曰學古入官議事以制傳曰我聞學
以從政不聞以政入學今貴遊子弟例早取官或齠齔
之年已腰銀艾或童丱之嵗已襲朱紫言文崇賢之流
羽林期門之類課試既淺藝能亦薄而門閥有素資望
[029-59a]
自髙夫象賢繼父古之道也所謂胄子必裁諸學修六
禮以節其性明七教以興其徳齊八政以防其淫舉上
賢以崇其徳簡不肖以黜其惡少則受業長則出仕並
由徳進必以才昇然後可以利用賔王移家事國少仕
則廢學輕試則無才於此一流良足惜也又勲官三衞
流外之徒不待州縣之舉直取之於書判恐非先徳而
後言才之義也臣又以為國之用人有似人之用財貧
者厭糟糠思短褐富者餘肉粱衣輕裘然則當衰弊乏
[029-59b]
賢之時則可磨䇿朽鈍而乘馭之在太平多士之日亦
宜妙選髦俊而任使之詩云翹翹錯薪言刈其楚楚荆
也在薪之翹翹者方之用財禮亦當爾選人幸多尤宜
簡練臣竊見制書每令三品五品薦士下至九品亦令
舉人此聖朝側席旁求之意也但以褒貶不甚明得失
無大隔故人上不憂黜責下不盡捜揚茍以應命莫慎
所舉且惟賢知賢聖人篤論伊尹既舉不仁咸逺復患
階秩雖同人才異等身且濫進鑒豈知人今欲務得實
[029-60a]
才兼宜擇其舉主流清以源潔影端由表正不詳舉主
行能而責貢人之庸濫不可得已漢書云張耳陳餘之
賔客厮役皆天下俊傑彼之蕞爾猶能若斯况以神皇
之聖明國家之徳業而不建長乆之䇿為無窮之基盡
得賢取士之術而但須望魏晉之遺風留意周隋之末
事臣竊惑之伏願持者得逥聖慮時採芻言畧依周漢
之規以分吏部之選即望所用精詳鮮有差失
舊制三品以上官冊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
[029-60b]
皆委尚書省奏擬文屬吏部武屬兵部尚書曰中銓侍
郎曰東西銓中宗之末嬖倖用事選舉混淆無復綱紀
至睿宗以宋璟為吏部尚書李乂盧從愿為侍郎皆不
畏彊禦請謁路絶集者萬餘人留者三銓不過二千人
服其公以姚元之為兵部尚書陸象先盧懐慎為侍郎
武選亦治
𤣥宗時進士劉廼遺知選事宋昱書曰禹稷臯陶同居
舜朝猶曰載采有九徳考績亦九載近代主司察言於
[029-61a]
一幅之判觀行於一揖之間何古今遲速不侔之甚哉
借使周公孔子今處銓廷考其辭華則不及徐庾觀其
利口則不若嗇夫何暇論聖賢之事業乎或言於明皇
曰今嵗選敘大濫縣令非才及入謝明皇悉召縣令於
宣政殿庭試以理人䇿惟鄄城令韋濟詞理第一擢為
醴泉令餘二百餘人不入第且令之官四十五人放歸
學問吏部侍郎盧從愿李朝隱皆左遷刺史從愿典選
六年與朝隱皆名稱職初髙宗之世馬載裴行儉在吏
[029-61b]
部最有名時人稱吏部前有馬裴後有盧李
明皇疑吏部選試不公時選期已迫御史中丞宇文融
密奏請分吏部為十銓以禮部尚書蘇頲等十人掌吏
部選試判將畢遽召入禁中决定吏部尚書侍郎皆不
得預呉競上表以為萬乘之君豈得下行銓選之事凡
選人書判並請委之有司停此十銓明皇雖不即從明
年復故
張九齡上封事 陛下自克清内難光宅天下常欲躋
[029-62a]
人於富壽致國於太平聖慮每勤徳音屢發然猶黎人
未息水旱為憂臣竊伏思之有由然矣臣聞乖政之氣
發為水旱天道雖逺其應甚速昔者東海枉殺孝婦旱
者乆之一吏不明匹婦非命則天為之旱以昭其寃况
今六合之間元元之衆莫不懸命於縣令宅生於刺史
陛下所與共理此尤親於人者也多非其任徒有其名
致旱之由豈惟孝婦一事而巳是以親人之任宜得其
賢用才之道宜重其選而今刺史縣令除京輔近處雄
[029-62b]
望之州刺史猶擇其人縣令或備員而巳其餘江淮隴
蜀三河諸處除大府之外稍稍非才但於京官之中出
為州縣者或是縁身有累在職無聲用於牧宰之間以
為斥逐之地或因勢附會遂忝髙班比其勢衰且無他
責又謂之不稱京職亦乃出為刺史至於武夫流外積
資而得官成於經乆不計於有才諸若此流盡為刺史
其餘縣令以下固不可勝言蓋甿庶所繫國家之本務
本務之職反為好進者所輕承弊之人每遭非才者所
[029-63a]
擾陛下聖化從此不宣皆由不重親人之選以成其弊
而欲天下和洽固不可得也古者刺史入為三公郎官
出宰百里莫不迓有所重勸其所行臣竊怪近俗偏輕
此任今朝廷卿士入而不出於其私情遂自得計何則
京華之地衣冠所聚子弟之間身名所出從容附會不
勞而成一出外藩有異於此人情進取豈忘於私但立
法制之不敢違耳原其本意固私是欲今大利在於京
職而不在於外郡如此則智能之士欲利之心日夜營
[029-63b]
營寧肯復出為刺史縣令而陛下國家之利方賴智能
之士此輩既自固而不行在外者又技癢而求入如此
則知能之輩常無親人者陛下又未格之以法無乃甚
不可乎故臣愚以為欲理之本莫若重刺史縣令此官
誠重知能者可行正宜懸以科條定其資歴凡不歴都
督刺史有髙第者不得入為侍郎列卿不歴縣令有善
政者亦不得入為臺郎給舍雖即逺處都督刺史至於
縣令以次差降以為出入亦不得十年頻在京職又不
[029-64a]
得十年盡任外官如此設科以救其失則内外通理萬
姓獲安如積習為常遂其私計陛下獨宵衣旰食天下
亦未之理也又古之選用賢良取其稱職或遙聞而辟
召或一見而任之是以士修素行不圖僥倖羣小不逮
亦用息心以故奸偽自止流品不雜今天下未必理於
上古而事務日倍於前誠為不正其本而設巧於末所
謂末者吏部條章動盈千百刀筆之吏辨析毫釐節制
搶攘溺於文墨胥徒之猾又縁隙而起臣以為始造簿
[029-64b]
書以備用人之遺忘耳今反求精於案牘不急於人才
亦何異遺劍中流而刻舟以記去之彌逺可為傷心凡
有稱吏部之能者則曰從縣尉與主簿從主簿與縣丞
斯選曹執文而善知官次者也惟據其合與不合不論
其賢與不肖大畧如此豈不謬哉陛下若不以吏部尚
書侍郎為賢必不授以職事尚書侍郎既以賢而受委
豈復不能知人人之難知雖自古所慎而拔十得五其
道可行今則執以格條貴於謹守幸其心能自覺者每
[029-65a]
選於所拔亦有三人五人若又專固者則亦一人不拔
據資配職自以為能為官擇人初無此意故使時人有
平配之議官曹無得賢之實朱紫同色清濁不分是於
聖朝有何禆益故臣以為選部之法弊於不變變法之
易在陛下煥然行之假且今之銓衡欲自為意亦限行
之已乆動必見疑遂用因循益為浮薄今若刺史縣令
精覈其人即每年當管之内應有合選之色先委考其
才行堪入品流然後送臺臺又推擇據所用之多少為
[029-65b]
州縣之殿最一則州縣慎於所舉必取入官之才二則
吏部因其有成無多庸人之數縱有不在送者妄起怨
端且猶分謗於外臺不至喧嘩於南省今則每嵗選者
動以萬計京師米物為之空虚豈多士若斯蓋渝濫至
此而欲仍舊致理難於改制祇益文法煩碎賢愚混雜
就中以一詩一判定其是非適使賢人君子從此遺逸
斯亦明代之闕政有識者之所嘆息也又天下雖廣朝
廷雖衆而士之名賢誠可知也若使毁譽相亂聽受不
[029-66a]
明事將已矣無復可説如知其賢能各有品第每一官
缺而不以次用之則是知而不為焉用彼相借如諸司
清要之職當用第一之人及要官闕時或以下等叨進
以故時議無髙無下唯論得與不得自然清議不立名
節不修上善則守志而俟時中人則躁求而易操其故
何哉朝廷若以令名進人士子亦以修名獲利而利之
所出衆則趨焉已而名利不出於清修所得多歸於人
事其小者茍求輒得一變而至阿私其大者許以分義
[029-66b]
再變而成朋黨斯並教化漸漬使之必然故於用人之
際不可不第其髙下有次不可妄干天下士流必刻意
修飾思齊日衆刑政自清此興衰之大端安可不察易
曰履霜堅冰至言聖人之見終始之微矣今所言上刺
史縣令等事一皆指實縱臣所欲變法不合時宜伏望
更發睿圖及詢於執事作為長筭振此頽風使官修其
方人受其福天下幸甚伏惟陛下聰明神武動以聖斷
正當可為之運未行反本之法微臣企竦竊有所望伏
[029-67a]
願少留宸睠稍覽愚誠必無可施行棄之非晩臣不勝
塵露禆補之誠
協律郎沈既濟上選舉議以為選用之法三科而已曰
徳也才也勞也今選曹皆不及焉考校之法皆在書判
簿歴言詞俯仰而已夫安行徐言非徳也麗藻芳翰非
才也累資積考非勞也執此以求天下之士固未盡矣
今人未土著不可本於鄉閭鑒不獨明不可專於吏部
臣謹詳酌古今謂五品以上及羣司長官宜令宰臣進
[029-67b]
敘吏部兵部得㕘議焉其六品以下或僚佐之屬許州
府辟用其牧守將帥或選用非公則吏部兵部得察而
舉之罪其私冒不慎舉者小加譴黜大正刑典責成授
任誰敢不勉今選法皆擇才於吏部試職於州郡若才
職不稱紊亂無任責於刺史則曰命官出於吏曹不敢
廢也責於侍郎則曰量書判資考而授之不保其往也
責於令史則曰按由歴出入而行之不知其它也黎庶
徒弊誰任其咎今諸道節度都團練觀察租庸等使自
[029-68a]
判官副將以下皆使自擇縱其間或有情故大舉其例
十猶七全則辟吏之法已試於今但未及於州縣耳利
害之理較然可觀曏令諸使僚佐盡受於選曹則安能
鎮方隅之重理財賦之殷乎
裴光庭兼吏部尚書先是選司注官惟視其人之能否
或不次超遷或老於下位有出身二十餘年不得禄者
又州縣亦無等級或自大入小或初近後逺皆無定制
光庭始奏用循資格各以罷官若干選而集官髙者選
[029-68b]
少卑者選多無問能否選滿則注限年躡級毋得踰越
非負譴者皆有升無降其庸愚沈滯者皆喜謂之聖書
而才俊之士無不怨歎宋璟争之不能得光庭又令流
外行署亦過門下省審
陸贄以郊赦已近半年而竄謫者尚未沾恩乃為狀三
擬進上以所擬超越不從贄曰王者待人以誠有責怒
而無猜嫌有懲沮而無怨忌斥逺以警其不恪甄恕以
勉其自新行法而暫使左遷念材而漸加進敘人知復
[029-69a]
用誰不増修何憂乎亂常何患乎蓄憾如其貶黜便謂
奸兇恒處防閑長從擯棄則悔過者無由自補藴才者
終不見伸凡人之情窮則思變含悽念亂或起於兹矣
 徳宗猜忌不委任臣下官無大小必自選用一經譴
責終身不收好以辯給取人不得敦實之士贄又諫曰
登進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迭用理如循環故能使
黜退者克勵以求復登進者儆飾以恪居上無滯疑下
無蓄怨故明王不以辭盡人不以意選士如或好善而
[029-69b]
不擇所用悦言而不驗所行進退隨愛憎之情離合繫
異同之趣是由舍繩墨而意裁曲直棄權衡而手揣重
輕雖甚精微不能無謬夫中人以上迭有所長茍區别
得宜付授當器及乎合以成功亦與全才無異但在明
鑒大度御之有道而已以一言稱愜為能而不核虚實
以一事違忤為咎而不考忠邪稱愜則付任逾涯不思
其所不及違忤則罪責過當不恕其所不能則職司之
内無成功君臣之際無定分矣上不聽
[029-70a]
憲宗嘗謂宰相曰卿輩當為朕惜官勿用之私親故李
吉甫權徳輿皆謝不敢李綘曰崔祐甫有言非親非故
不諳其才諳者尚不與官不諳者何敢復與但問其才
器與官相稱否耳若避親故之嫌使聖朝虧多士之美
此乃偷安之臣非至公之道也茍所用非其人則朝廷
自有典刑誰敢逃之上以為然又嘗問綘人言外間朋
黨太盛何也李綘對曰自古人君所甚惡者莫若朋黨
故小人譛君子者必曰朋黨蓋言之則可惡尋之則無
[029-70b]
跡以此目之則天下之賢人君子無能免者此東漢之
所以亡也願陛下深察之夫君子固與君子合豈可必
使之與小人合然後謂之非黨邪綘屢以疾辭位至是
遂罷
李吉甫謂中書舍人裴垍曰吉甫流落江淮踰十五年
一旦蒙恩至此思所以報徳惟在進賢而朝廷後進罕
所接識君有精鑒願悉為我言之垍取筆疏三十餘人
數月之間選用畧盡當時翕然稱吉甫為得人
[029-71a]
元稹舉縣宰議 右吏部以停年課資之格取宰邑字
人之官公幹强白者拘於考淺疾廢耄瞶者得在選中
倒置是非無甚於此朝廷將欲漸去其弊所以特設舉
薦之科明詔既行起請尋下有司再議釐革何以取信
於人據吏部云増加新户開耕荒田以是課考舊條獄
絶繫囚寃人申雪亦是政途常事舉寮吏不法恐生告
訐之風有利益公家又未指陳其目選授者例無異績
尚得四考守常舉薦者從未殊尤豈可二年並罷今請
[029-71b]
但行連坐舉主之文不必更依吏部分析條件又云見
任官及處士散試官等並請停集且處家散試固有才
能見任之官何妨撫事若能限其資歴即與常選何殊
今請除見任縣令外其餘並令赴集又云檢勘榜様剥
放程式及試書判並請準平選人例處分若此則案牘
之吏得肆奸欺書判雖工何關政術有同減選赴集豈
是特舉與官今請應舉薦人量約文狀便令注擬亦不
在剥放及試書判之限又云並請注破碎之縣責其効
[029-72a]
實本舉良能既蒙優奬皆居破碎之處恐同貶降之條
以前數件並恐不可施行伏請但依起請節文處分仍
請據今年縣令員闕先盡舉薦人數留闕有餘然後許
注擬平選人等冀將允當
蔣伸從容言於宣宗曰近日官頗易得人思徼倖上驚
曰如此則亂矣對曰亂則未亂但徼倖者多亂亦非難
上稱嘆再三曰異日不復得獨對卿矣伸不諭尋拜相
蔣防吏部議 吏部擇才用之地職在辨九流之清濁
[029-72b]
擇四科之邪正推忠良而進英傑舉亷直而黜不職夫
天生萬民樹之以元后元后不能以獨任故委之以羣
吏羣吏不能以自達故係之以選部選部者風化之本
源人倫之砥礪也書曰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哲
與惠其選部之志歟所謂羣吏者君之耳目君以衆耳
聽天下之哀樂則無逺不聞矣君以衆目視天下之得
失則無逺不見矣若以耳不為君之聰目不為君之明
非羣吏之過抑亦選部之過其故何也背輪轅之用雜
[029-73a]
賢愚之跡以至於此也大聖人求賢良而授之政事非
徒貴賢良之徳義蓋重元元之性命也今之有司罕通
其意每嵗調天下之士但考其書判據其資為之品第
授之禄秩先訪私家利便次論俸錢之厚薄多士盈庭
而自售若衆賈之徒市焉豈銓綜人物品藻英髦之所
在也是以天下百姓未臻於和樂者職此之由矣夫以
一鏡之明而照天下之形者固難盡其妍&KR1126以一衡之
平而稱天下之輕重者固難定其毫釐矣今每嵗選人
[029-73b]
請委州府長史先研其跡行次考其渝濫曾理務者以
恪勤亷慎為一科處丘園者以孝悌貞良為一科著此
二科然後申送主司按其詞而閲其材材與行必良則
試之以理要可觀則従而禄之其郡府長吏當校其殊
考若材行相反朋黨相資則從而黜之其郡府長吏亦
書以下考材如此則天下之共公於選吏而選部亦不
敢私於天下矣俾夫人顧行行顧材材致用禄無虚授
人無茍得亷恥之化行貪競之風息矣嘗聞十目所視
[029-74a]
十手所指猶是非可辨賢愚可驗況用天下之目乎況
用天下之手乎率是道而寮宷不得其人風俗不致和
平者未之有也
 
 
 
 
 
[029-74b]
 
 
 
 
 
 
 
 經濟類編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