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46 經濟類編-明-馮琦 (master)


[07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濟類編卷七十
          明 馮琦馮瑗 撰
 邊塞類三
  論邊四十一則/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鴈門備匈奴以便宜
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習射
騎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盗急入
[070-1b]
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
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
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
他人代將歲餘匈奴每來出戰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
不得田畜復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復彊
起使將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李
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
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乗選騎
[070-2a]
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
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千人委
之單于聞之大率衆來入李牧多為竒陳張左右翼擊
之大破殺匈奴十萬餘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
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漢鼂錯上書論邊事 臣聞漢興以來匈奴數入邊地
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高后時再入隴西攻城屠邑
敺畧畜産其後復入隴西殺吏卒大㓂盗竊聞戰勝之
[070-2b]
威民氣百倍敗兵之卒没世不復自高后以來隴西三
困於匈奴矣民氣破傷亡有勝意今兹隴西之吏頼社
稷之神靈奉陛下之明詔和輯士卒砥厲其節起破傷
之民以當乘勝之匈奴用少擊衆殺一王敗其衆而去
曰大有利非隴西之民有勇怯廼將吏之制巧拙異也
故兵法曰有必勝之將無必勝之民繇此觀之安邊境
立功名在於良將不可不擇也臣又聞用兵臨戰合刃
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習三曰器用利兵法
[070-3a]
曰丈五之溝漸車之水山林積石經川邱阜草木所在
此歩兵之地也車騎二不當一土山邱陵曼衍相屬平
原廣野此車騎之地也歩兵十不當一平陵相逺川谷
居間仰高臨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當一兩陳相
近平地淺草可前可後此長㦸之地也劒楯三不當一
萑葦竹蕭草木蒙蘢支葉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長㦸二
不當一曲道相伏險阨相薄此劒楯之地也弓弩三不
當一士不選練卒不服習起居不精動静不集趨利弗
[070-3b]
及避難不畢前擊後解與金皷之音相失此不習勒兵
之過也百不當一兵不完利與空手同甲不堅宻與袒
裼同弩不可以及逺與短兵同射不能中與亡矢同中
不能入與亡鏃同此將不省兵之禍也五不當一故兵
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敵也卒不可用以其將予敵
也將不知兵以其主予敵也君不擇將以其國予敵也
四者兵之至要也臣又聞小大異形彊弱異勢險易異
備夫卑身以事彊小國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敵國之形
[070-4a]
也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
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
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罷勞饑渴不困中國
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
騎則匈奴之衆易撓亂也勁弩長㦸射䟽及逺則匈奴
之弓弗能格也堅甲利刃長短相雜遊弩往來什伍俱
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也材官騶發矢道同的則匈奴
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下馬地闘劒㦸相接去就相薄
[070-4b]
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此中國之長技也以此觀之匈
奴之長技三中國之長技五陛下又興數十萬之衆以
誅數萬之匈奴衆寡之計以一擊十之術也雖然兵凶
器戰危事也以大為小以彊為弱在俛仰之間耳夫以
人之死争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也帝王之道出於
萬全今降胡義渠蠻夷之屬來歸誼者其衆數千飲食
長技與匈奴同可賜之堅甲絮衣勁弓利矢益以邊郡
之良騎令明將能知其習俗和輯其心者以陛下之明
[070-5a]
約將之即有險阻以此當之平地通道則以輕車材官
制之兩軍相為表裏各用其長技衡加之以衆此萬全
之術也傳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臣錯愚陋昧死上
狂言唯陛下財擇
論守邊備塞事 臣聞秦時北攻胡貉築塞河上南攻
揚粤置戍卒焉其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衛邊地而救
民死也貪戾而欲廣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亂且夫起
兵而不知其埶戰則為人禽屯則卒積死夫胡貉之地
[070-5b]
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氷厚六尺食肉而飲酪其人宻
理鳥獸毳毛其性能寒揚粤之地少陰多陽其人䟽理
鳥獸希毛其性能暑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於
邊輸者僨於道秦民見行如往棄市因以讁發之名曰
讁戍先發吏有讁及贅壻賈人後以嘗有市籍者又後
以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後入閭取其左發之不順
行者深怨有背畔之心凡民守戰至死而不降北者以
計為之也故戰勝守固則有拜爵之賞攻城屠邑則得
[070-6a]
其財虜以富家室故能使其衆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
生今秦之發卒也有萬死之害而亡銖兩之報死事之
後不得一筭之復天下明知禍烈及已也陳勝行戍至
於大澤為天下先倡天下從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刼而
行之之敝也胡人衣食之業不著於地其埶易以擾亂
邊境何以明之胡人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
之歸居如飛鳥走獸於廣壄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
則移以是觀之往來轉徙時至時去此胡人之生業而
[070-6b]
中國之所以離南畮也今使胡人數處轉牧行獵於塞
下或當燕代或當上郡北地隴西以候備塞之卒卒少
則入陛下不救則邊民絶望而有降敵之心救之少發
則不足多發逺縣纔至則胡又已去聚而不罷為費甚
大罷之則胡復入如此連年則中國貧苦而民不安矣
陛下幸憂邊境遣將吏發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逺
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
家室田作且以備之以便為之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
[070-7a]
答復為一城其内城間百五十歩要害之處通川之道
調立城邑毋下千家為中周虎落先為室屋具田器廼
募辠人及免徒復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贖辠及
輸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廼募民之欲往者皆賜高爵
復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給而止郡縣之民得買其
爵以自増至卿其亡夫若妻者縣官買予之人情非有
匹敵不能久安其處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
危難之地胡人入驅而能止其所驅者以其半予之縣
[070-7b]
官為贖其民如是則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非以德
上也欲全親戚而利其財也此與東方之戍卒不習地
埶而心畏胡者功相萬也以陛下之時徙民實邊使逺
方亡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係虜之患利施
後世名稱聖明其與秦之行怨民相去逺矣
論募民徙塞下事 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實塞下使屯
戍之事益省輸將之費益寡甚大惠也下吏誠能稱厚
惠奉明法存䘏所徙之老弱善遇其壯士和輯其心而
[070-8a]
勿侵刻使先至者安樂而不思故鄉則貧民相募而勸
往矣臣聞古之徙逺方以實廣虚相其陰陽之和嘗其
水泉之味審其土地之宜觀其草木之饒然後營邑立
城制里割宅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為築室家有
一堂二内門户之閉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
此民所以輕去故鄉而勸之新邑也為置醫巫以救疾
病以修祭祀男女有昏生死相䘏墳墓相從種樹畜長
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樂其處而有長居之心也臣又
[070-8b]
聞古之制邊縣以備敵也使五家為伍伍有長十長一
里里有假士四里一連連有假五百十連一邑邑有假
候皆擇其邑之賢材有䕶習地形知民心者居則習民
於射法出則教民於應敵故卒伍城於内則軍政定於
外服習以成勿令遷徙㓜則同游長則共事夜戰聲相
知則足以相救晝戰目相見則足以相識讙愛之心足
以相死如此而勸以厚賞威以重罰則前死不還踵矣
所徙之民非壯有材力但費衣糧不可用也雖有材力
[070-9a]
不得良吏猶亡功也陛下絶匈奴不與和親臣竊意其
冬來南也壹大治則終身創矣欲立威者始於折膠來
而不能困使得氣去後未易服也愚臣亡識唯陛下裁

武帝止田輪臺詔 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
是重困老弱孤寡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臺西於車師
千餘里前開陵侯擊車師時危湏尉犂樓䦨六國子弟
在京師者皆先歸發畜食迎漢軍又自發兵凡數萬人
[070-9b]
王各自將共圍車師降其王諸國兵便罷力不能復至
道上食漢軍漢軍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載不足以竟師
强者盡食畜産羸者道死數千人朕發酒泉驢槖駝負
食出玉門迎軍吏卒起張掖不甚逺然尚厮留甚衆曩
者朕之不明以軍候宏上書言匈奴縳馬前後足置城
下馳言秦人我匄若馬又漢使者久留不還故興師遣
貳師將軍欲以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與謀參以
蓍龜不吉不行乃者以縳馬書徧視丞相御史二千石
[070-10a]
諸大夫郎為文學者乃至郡屬國都尉成忠趙破奴等
皆以虜自縳其馬不祥甚哉或以為欲以見彊夫不足
者視人有餘易之卦得大過爻在九五匈奴困敗公車
方士太史治星望氣及太卜龜蓍皆以為吉匈奴必破
時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將於鬴山必克卦諸將貳
師最吉故朕親發貳師下鬴山詔之必毋深入今計謀
卦兆皆反繆重合侯得虜候者言聞漢軍當來匈奴使
巫埋羊牛所出諸道及水土以詛軍單于遺天子馬裘
[070-10b]
常使巫祝之縳馬者詛軍事也又卜漢軍一將不吉匈
奴嘗言漢極大然不能饑渴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貳師
敗漢軍士死畧離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請逺田輪臺欲
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優民也今朕不忍聞大鴻
臚等又議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賞以報忿
五伯所弗能為也且匈奴得漢降者常提掖摉索問以
所聞今邊塞未正闌出不禁障候長吏使卒獵獸以皮
肉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後降者來若捕
[070-11a]
生口虜乃知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
復令以補闕毋乏武備而已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
方畧補邊狀與計對
侯應罷邊備議 周秦以來匈奴暴桀㓂侵邊境漢興
尤被其害臣聞北邊塞至遼東外有隂山東西千餘里
草木茂盛多禽獸本冒頓單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來
出為㓂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
之於漠北建塞徼起亭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
[070-11b]
邊境得用少安漠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來㓂少
所蔽隠從塞以南徑深山谷往來差難邊長老言匈奴
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如罷備塞戍卒示夷狄
之大利不可一也今聖德廣被天覆匈奴匈奴得䝉全
活之恩稽首來臣夫匈奴之情困則卑順彊則驕逆天
性然也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令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
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復罷二也中國有禮義之教刑
罰之誅愚民猶尚犯禁又况單于能必其衆不犯約哉
[070-12a]
三也自中國設置闗梁以制諸侯所以絶臣下之覬欲
也設塞徼置屯戍非獨為匈奴而已亦為諸屬國降民
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舊逃亡四也近西羗保塞與漢
人交通吏民貪利侵盗其畜産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
畔世世不絶今罷乗塞則生嫚易分爭之漸五也往者
從軍多没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旦亡出從其親戚六也
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候望
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七也盗賊桀黠羣輩犯法如其
[070-12b]
窘廹亡走北出則不可制八也起塞以來百有餘年非
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巖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門稍稍平
之卒徒築治功費久逺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其
終始欲以一切省繇戍十年之外百歲之内卒有他變
障塞破壊亭隧滅絶當更發屯繕治累世之功不可卒
復九也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禦必深德
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開夷狄之隙虧中國
之固十也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蠻之長䇿也
[070-13a]
宋何承天安邊論 漢世言備匈奴之策不過二科武
夫盡征伐之謀儒生講和親之約課其所言未有逺志
加塞漠之外胡敵掣肘必未能摧鋒引日規自開張當
由往年冀土之民附化者衆二州臨境三王出藩經畧
既張宏圖將舉士女延望華夷慕義故昧於小利且自
矜侈外示餘力内堅偽衆今若務存遵養許其自新雖
未可羈致北闕猶足鎮静邊境然和親事重當盡廟算
誠非愚短所能究言若追蹤衛霍瀚海之志時事不等
[070-13b]
致功亦殊㓂雖習戰未久又全據燕趙跨帶秦魏山河
之險終古如一自非大田淮泗内實青徐使民有贏儲
野有積榖然後分命方召總率虎旅精卒十萬使一舉
盪夷則不足稍勤王師以勞天下何以言之今遺黎習
亂志在偷安非皆耻為左袵逺慕冠冕徒以殘害剥辱
視息無寄故繦負歸國先後相尋虜既不能校勝循理
攻城畧地而輕兵掩襲急在驅殘是其所以速怨召禍
滅亡之日今若遣軍追討報其侵暴大翦幽冀屠城破
[070-14a]
邑則聖朝愛育黎元方濟之以道若但欲撫其歸附伐
罪弔民則駿馬奔走不肯來征徒興巨費無損於彼復
竒兵深入殺敵破軍茍陵患未盡則困獸思闘報復之
役將遂無已斯秦漢之末䇿輪臺之所悔也安邊固守
於計為長臣以安邊之計備在史䇿李牧言其端嚴尤
申其要大畧舉矣曹孫之霸才均智敵江淮之間不居
各數百里魏捨合肥退保新城江陵移民南涘濡須之
戍家停羡溪及表陵之屯民夷散雜晉宣王以為宜從
[070-14b]
江南以北岸曹爽不許果亡柤中此皆前代之殷鑒也
何者斥候之郊非畜牧之地非耕桑之邑故堅壁清野
以俟其來整甲繕兵以乗其敝雖時有古今勢有强弱
保民全境不出此塗要而歸之有四一曰移逺就近二
曰浚復城隍三曰纂偶車牛四曰計丁課仗良守彊其
土田驍帥振其風畧蒐獵宣其號令爼豆訓其亷耻縣
爵以縻之設禁以威之徭稅有程寛猛相濟比及十載
民知義方然後簡將授竒楊旌雲朔風卷河冀電埽嵩
[070-15a]
恒燕弧折郤代馬摧足秦首斬其右臂吳蹄絶其左肩
銘功於燕然之阿饗徒於金㣲之曲㓂雖亂亡有徴昧
弱易取若天時人事或未盡符抑銳俟機宜審其算若
邊戍未増星居布野勤惰異教貧富殊資疆塲之民多
懐彼此虜在去就不根本業難可驅率易在振蕩又匈
奴之性食肉衣皮以馳騁為儀容以游獵為南畆非有
車輿之安宮室之衛櫛風沐雨不以為勞露宿草寢維
其常性勝則競利敗不羞走彼來或驟而此已奔疲且
[070-15b]
今春踰濟既獲其利乗勝忸&KR1016未虞天誅比及秋末容
更送死猋騎蟻聚輕兵鳥集竝踐禾稼焚爇閭井雖邊
將多畧未審何以禦之若盛師連屯廢農必衆驅車奔
驛起役必遲散金行賞捐費必大換土客戌怨曠必繁
孰若因民所居並修農戰無動衆之勞有扞衛之實其
為利害優劣相縣也一曰移逺就近以實内地今青兖
舊民冀州新附在界首者二萬家此㓂之資也今悉可
内徙青州民移東萊正昌北海諸郡太山以南南至下
[070-16a]
邳左沐右沂田良野沃西阻蘭陵北阨大峴四塞之内
其號險固民性重遷闇於圖始無虜之時喜生咨怨今
新被鈔掠餘懼未息若曉示安危居以樂土宜其歌拚
就路視遷如歸二曰浚復城隍以増阻防舊秋冬收歛
民人入保所以警備暴客使防衛有素也古之城池處
處皆有今雖穨毁猶可修治粗計户數量其所容新徙
之家悉著城内假其經用為之閭伍納稼築塲還在一
處婦子守家長吏為師丁夫匹婦春夏佃牧㓂至之時
[070-16b]
一城千室堪戰之士不下二千其餘羸弱猶能登陴鼓
譟十則圍之兵家舊説戰士二千足抗羣虜三萬矣三
曰纂偶車牛以餙戎械計千家之資不下五百耦牛為
車伍百兩參合鉤連以衛其衆設使城不可固平行趨
險賊所不能干既已族居易可檢括號令先明民知夙
戒有急徴發信宿可聚四曰計丁課仗勿使有闕千家
之邑戰士二千隨其便能各自有仗素所服習銘刻由
已還保輸之於庫出行請以自衛弓榦利鐵民不得辦
[070-17a]
者官以漸充之數年之内軍用粗備矣臣聞軍國異容
施於封畿之内兵農並脩在於疆塲之表攻守之宜皆
因其習任其怯勇山陵川陸之形寒暑温凉之氣各由
本性易則害生是故戌申作師逺屯清濟功費既重詹
怨亦深以臣料之未若即用彼衆之易也管子治齊寄
令在民商君為秦設以耕戰終申威定霸行其志業非
茍任强實由有數梁用走卒其邦自滅齊用技擊厥衆
亦離漢魏以來兹制漸絶蒐田非復先王之禮治兵徒
[070-17b]
逞耳目之欲有急之日民不知戰至乃廣延賞募奉以
厚秩發遽奔救天下騷然方伯刺史拱手坐聽自無經
略唯望朝廷遣軍此皆忘戰之害不教之失也今移民
實内浚治城隍族居聚處課其騎射長吏簡試差品能
否甲科上第漸就優别明其勲才表言州郡如此則屯
部有常不遷其業内護老弱外通官塗朋曹素定同憂
等樂情由習親藝因事著畫戰見貌足相識夜戰聞聲
足相救斯殺戰之一隅先哲之遺術論者必以古城荒
[070-18a]
毁難可修復今不謂頓便加功整麗如舊但欲先定民
營其閭術墉壑存者因而即之其有毁缺權時柵斷足
以禦彼輕兵防遏游騎假以方將漸就只立車牛之賦
課仗之宜攻守所資軍國之要今因民所利導而率之
耕農之器為府庫之寳田蠶之氓兼城之用千家總倍
旅之兵萬户具全軍之衆兵强而敵不戒國富而民不
勞比於優復隊伍坐食廪糧者不可同年而校矣今承
平日久邊令弛縱弓簳利鐵既不都斷往歲棄甲垂二
[070-18b]
十年課其所住理應消壊謂宜申明舊科嚴加禁塞諸
商賈往來幢隊挾藏者皆以軍法治之又界上嚴立闗
候杜廢間蹊城保之境諸所課仗並加雕䥴别造程式
若有遺鏃亡刅及私為竊盗者皆可立驗於事為長又
鉅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青齊有舊縣城正在澤
内宜立式修復舊堵利其埭遏給輕艦百艘㓂若入境
引艦出戰左右隨宜應接據其師津毁其航漕此以利
制車運我所長亦㣲徹敵之要也
[070-19a]
魏中書監高閭上表以為匈奴悍患憍健難制所長者
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奪其所長則雖衆不
能成患雖來不能深入又狄散居野澤隨逐水草戰則
與家業並至奔則與畜牧俱逃不齎資糧而飲食自足
是以歴代能為邊患六鎮勢分倍衆不闘互相圍逼難
以制之請依秦漢故事於六鎮之北築長城擇要害之
地往往開門造小城於其側置兵扞守狄既不攻城野
掠無獲草盡則走終必懲艾計六鎮東西不過千里一
[070-19b]
夫一月之功可城三歩之地彊弱相兼不過用十萬人
一月可就雖有暫勞可以永逸凡長城有五利罷遊防
之苦一也北部放牧無抄掠之患二也登城觀敵以逸
待勞三也息無時之備四也歲常遊運永得不匱五也
魏主優詔答之
任城王澄以北邊鎮將選舉彌輕恐敵人闚邊山陵危
廹奏求重鎮將之選修警備之嚴詔公卿議之廷尉少
卿袁飜議以為比縁邊州郡官不擇人唯論資級或值
[070-20a]
貪汚之人廣開戌邏多置帥領或用其左右姻親或受
人貨財請屬皆無防㓂之心唯有聚歛之意其勇力之
兵驅令抄掠若值彊敵即為奴虜如有執獲奪為己
富其羸弱老小之輩微解金鐵之工少閑草木之作無
不搜勞窮壘苦役百端自餘或伐木深山或芸草平陸
販貿往還相望道路此等禄既不多貲亦有限皆收其
實絹給其虚粟窮其力薄其衣用其功節其食縁冬歴
夏加之疾苦死於溝瀆者什常七八是以鄰敵伺間擾我
[070-20b]
疆塲皆由邊任不得其人故也愚謂自今已後南北邊
諸藩及所統郡縣府佐統軍至于戍主皆令朝臣王公
已下各舉所知必選其才不拘階級若稱職及敗官并
所舉之人隨事賞罰太后不能用
唐太宗時李世勣為并州長史令行禁止民夷懐服太
宗曰隋煬帝勞百姓築長城以備突厥卒無所益朕惟
置李世勣於晉陽而邊塵不驚其為長城豈不壯哉
凉州南北境不過四百餘里突厥吐蕃頻歲奄至城下
[070-21a]
百姓苦之武后以郭元振為都督振始于南境硤口置
和戎城北境磧中置白亭軍控其衝要拓州境千五百
里自是㓂不復至城下振又令甘州刺史李漢通開置
屯田盡水陸之利舊粟麥斛至數千及至是一縑糴數
十斛軍糧支數十年振善撫御在州五年夷夏畏慕令
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遺
𤣥宗時天下聲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羈縻之州八
百置十節度經略使以備邊安西節度撫寧西域治龜
[070-21b]
兹城北庭節度防制突騎施堅昆治北庭都護府河西
節度斷隔吐蕃突厥治京州朔方節度捍禦突厥治靈
州河東節度與朔方掎角以禦突厥治太原府范陽節
度臨制奚契丹治幽州平盧節度鎮撫室韋靺鞨治營
州隴右節度備禦吐蕃治鄯州劒南節度西抗吐蕃南
撫蠻獠治益州嶺南五府經略綏静夷獠治廣州此外
又有長樂經略福州領之東萊收捉萊州領之東牟守
捉登州領之凡鎮兵四十九萬人馬八萬餘匹開元之
[070-22a]
前每歲供邊兵衣糧費不過二百萬天寳之後益兵浸
多每歲用衣千二十萬匹糧百九十萬斛公私勞費民
始困苦矣
突厥黙啜自武后世為中國患朝廷旰食傾天下之力
不能克郝靈荃得其首自謂不世功宋璟以天子好武
功恐好事者競生心徼倖痛抑其賞逾年始授郎將靈
荃慟哭而死
元載嘗為西州刺史知河西隴右山川形勝言于代宗
[070-22b]
曰四鎮北庭既治涇州無險要可守隴山高峻南連秦
嶺北抵大河今國家西境盡潘原而吐蕃戍摧沙堡原
州居其中當隴山之口其西皆監牧故地草肥水美平
凉在其東獨耕一縣可給軍食故壘尚存吐蕃棄而不
居每歲夏吐蕃蓄牧青海去塞甚逺若乗間築之二旬
可畢移京西軍戍原州移郭子儀軍戌涇州為之根本
分兵守石門本峽漸開隴右進逹安西㨿吐蕃腹心則
朝廷可髙枕矣并圖地形獻之
[070-23a]
陸䞇奏論備邊六失 措置乖方課責虧度財匱於兵
衆力分於將多怨生於不均機失於遥制夫闗中戍卒
不習土風身苦邊荒心畏戎虜或利王師之敗乗擾攘
而東潰或拔棄城鎮摇逺近之心豈惟無益實亦有損
可謂措置乖方矣自頃權移於下柄失於朝將之號令
既鮮克行之於軍國之典常又不能施之於將罪以隐
忍而不彰功以嫌疑而不賞使忘身效節者獲誚於等
夷率衆先登者取怨於士卒僨軍蹙國者不懐於愧畏
[070-23b]
緩救失期者自以為智能可謂課責虧度矣虜侮入㓂
將帥虚張賊勢惟務徴發益師無禆備禦之功重増供
億之弊有司所入半以事邊閭井日耗徴求日繁可謂
財匱於兵衆矣夫兵以氣勢為用者也氣聚則盛散則
消勢合則威析則弱自頃分割朔方列為三使其餘鎮
軍數且四十既無軍法下臨惟以客禮相待可謂力分
於將多矣理戎之要在于練覈優劣之科以為衣食等
級之制使能者企及否者息心今窮邊長鎮之兵皆百
[070-24a]
戰傷夷之餘終年勤苦而常有凍餒之色闗東戍卒怯
于應敵而衣糧所頒厚踰數等又有素非禁旅遥𨽻神
䇿其于廪賜之饒遂有三倍之益可謂怨生於不均矣
自頃邊軍去就裁斷多出宸𠂻戎虜馳突迅如風飈驛
書上聞旬月方報守土者以兵寡不敢抗敵分鎮者以
無詔不肯出師賊既縱掠退歸此乃陳功告㨗將帥幸
于總制在朝不憂罪累陛下又以為大權由己不究事
情可謂機失於遥制矣臣謂宜罷諸道防秋令本道但
[070-24b]
供衣糧募戍卒願留及蕃漢子弟多開屯田官為收糴
㓂至則人自為戰時至則家自力農又擇文武能臣為
隴右朔方河東三元帥縁邊諸鎮有非要者隨便併之
然後减奸濫虚浮之費以豐財定衣糧等級之制以和
衆宏委任之道以宣其用懸賞罰之典以考其成如是
則戎狄威懐彊塲寧謐矣德宗雖不能盡用心甚重之
憲宗時振武河溢毁受降城節度使李光進奏請修城
兼理河防李吉甫請徙於天德故城以避河患李綘盧
[070-25a]
坦以為受降城張仁愿所築當磧口據虜要衝美水草
守邊之利地欲避河患退二三里可矣天德故城僻處
确瘠烽候不相應接虜忽唐突勢無由知是無故而蹙
國二百里也城使周懐義奏利害與綘坦同上卒用吉
甫䇿以受降城騎士𨽻天德軍李絳言於上曰邊兵徒
有其數而無其實將帥但縁私役使聚其貨財以結權
倖而已未嘗訓練以備不虞此不可不於無事之時豫
留聖意也受降兵籍舊四百人及天德交兵纔五十人
[070-25b]
器械一弓而已故綘言及之上驚曰邊兵乃如是其虚
邪卿曹當加按閲㑹綘罷相而止
隴州地與吐蕃接舊常更入攻抄人不得息李惟簡以
為邊將當謹守備蓄財榖以待㓂不當䂓小利起事益
市耕牛鑄農器以給農之不能自具者増墾田數十萬
畆屬歲屢稔公私有餘販者流及他方
崔融拔四鎮議 北邊之為中國患者久哉唐虞以上
為獯鬻殷周之際曰獫狁西京東國有匈奴冐頓焉當
[070-26a]
塗典午有烏丸鮮卑焉拓跋世則蠕蠕猖狂宇文朝則
突厥恣雎斯皆名號因時而改種落與運而遷五帝不
能臣三王不能制兵連禍結無代不有長䇿逺筭曠古
莫聞夫匈奴終古之通患也其地南接燕趙北窮沙漠
東接九夷西界六戎天性驕傲覘伺便隙鳥飛獸走草
轉水移自言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南有大漢北有强胡
更相馳突至今䧟潰者靡歲而寧焉漢興高皇以百萬
衆窘于平城之下國人羞之逮至武皇患其如此赫然
[070-26b]
發憤肆志逺畧建元中使張騫始通西域既而列四郡
據兩闗以斷匈奴右臂乃復度河湟築令居塞以絶南
羗北交於是乗障塞絶亭燧出長城數千里矣于斯時
也承文景𤣥黙之後國用富强太倉之粟相因水衡之
錢貫朽練兵選將深入窮追傾府庫之財殫士馬之力
行人使者歲月停障貳師驃騎首尾闗河餓虎未摧其
國已耗駝駞既死其人亦殄及至造皮幣筭緡錢税舟
車𣙜酒酤夫豈不懐深惟長久之計然而匈奴於是乎
[070-27a]
孤特逺竄羽檄不行焉始孝武開西域之後為置使者
校尉領䕶之宣元哀平其道不替王莾簒位貶易侯王
由是西域怨叛與中國隔絶並復從屬匈奴歛税重刻
諸國不堪命光武中興皆遣使求内屬自建武至于延
光三絶三通至唐太宗方事外討復修孝武舊蹟並南
山至于葱嶺為府鎮烟火相望焉其在高宗勵精為政
不欲廣地務其安人徭戍繁數用度减耗復命有司拔
四鎮其後吐蕃果驕大入西域焉耆以西所以城堡無
[070-27b]
不降下遂長驅東向踰高昌壁歴車師庭侵常樂縣界
斷莫賀延蹟以臨我墩煌伏頼主上神鑒通幽冲機測
逺下嚴霜之令興時雨之兵乃命右相韋待價為安息
行軍大總管安西都䕶閻温古為副問罪焉時也先命
蘭州刺史行軍司馬宋師將料敵簡徒倍道據磧賊逢
有備一戰而走我師追躡至于焉耆糧道不繼而止竟
亦無功朝廷以畏懦有刑流待價於瓊州棄温古於秦
州放棄二罪而諸將咸肅至王孝傑而四鎮復焉今若
[070-28a]
拔之是棄已成之功忘久安之䇿小慈者大慈之賊前
事者後事之師柰何不圖也四鎮無守則吐蕃益瞻必
兵加西域諸蕃氣羸恐不能當長蛇之口西域既動自
然威臨南羗南羗樂禍必以封豕助虐蛇豕交連則河
西危河西危則不得救况復邊境守禦之具未整内郡
武衛之備未精方須命將出師興役動衆向之所得今
之所失向之所勞今之所逸可不謂然乎而議者但憂
其勞費念其逺征曽不知其蹙國减土春秋所譏杜漸
[070-28b]
防萌安危之計夫南羗者請試言之往孝武皇帝築令
居時羣羗明約與匈奴合兵至十餘萬共圍抱罕遣李
息為擊平之是則羗胡同惡有自來矣遽而依西海鹽
池左右漢遂因山為塞河西地空稍徙民以居之至宣
帝時先零種豪言願得渡湟水逐人所不田處為畜牧
將軍趙充國以為不可後羗因縁前言遂度湟水郡縣
不能禁乃遣充國與諸將擊平之是則願牧始言非止
於今年耳且漢之匈奴曷若今之黙啜今之勃律孰與
[070-29a]
漢之南羗頃者若兵稍遲留賊先據要害則河西四郡
已非國家之有今復安得而拔之乎何謂非國家之有
但莫賀延大磧者伊州在其北沙州在其南延袤向二
千里中間水草不生焉每灾風横必石飛吼行人晝看
朽骨以知道路夜視斗柄以辨方隅往往遇駞泉時時
得馬酒而後度焉盖駞馬死者十四五人畜疲極若北
有强㓂則難以度磧漢兵難度磧北正伊西延安及諸
蕃無救則疲兵不能自振不能自振則為賊所役屬賊
[070-29b]
吞之又得肥饒之馬馬肥人逸漢復焉得懸軍深入乎
有以知通西域之艱難也磧南有沙𤓰甘肅四州並以
南山為限山南即吐渾及吐蕃部落賊知漢兵不得度
磧必踰南山分路而下磧北賊與突厥通結相合而前
則凉州以西勢必危矣故曰非國家之有拔之非便主
上以黙啜逆天置之度外神武不殺上仁好生遂令匍
匐請命聳踴知耻中國不聞犬吠之警邊亭不識狼顧
之憂聖人之用兵也如此則知啓脩政而有扈奔農脩
[070-30a]
德而夙沙至禹焚甲而夷人附舜舞戚而苖民來為不
虚也賈誼書云成王問鬻子曰聖王在上位使人富且
壽夫富則可為也壽不在天乎對曰聖王在上位則天
下無軍兵之事則人免於一死而得一生矣君積於道
吏積於德人無凍餒則免於二死而得二生矣君積於
仁吏積於愛則刑罰廢人無夭閼之誅則免於三死而
得三生矣使人以時而用之以節人無癘疫則免於四
死而得四生矣今聖主在上而得四生稟氣流形孰不
[070-30b]
幸甚然為邦之道安不忘危漢時單于上書願保塞請
罷邊備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東漢時西羗作亂
徴天下兵賦役無已司徒崔烈以為宜棄凉州議郎傅
燮厲言曰斬司徒天下乃安凉州天下要衝國家藩衛
世宗拓境列置四郡議者以為斷匈奴右臂烈為宰相
不念為國思所以弭之之䇿仍欲割棄一方萬里之土
若使左袵之虜得居此地土勁甲堅因以為亂此天下
之至慮社稷之深憂竟從燮議今宜日慎一日雖休勿
[070-31a]
休探侯應不可之言納傅燮深慮之議然後風為號令
雷為折衝繕甲兵思將帥上與天合德下與地合明中
與人合心善戰者不戰如斯而已矣拔舊安之四鎮委
難制之兩兇求將來之端考已然之騐伏念五六至于
再三愚下固陋知其不可伏惟朝廷再三察焉
蜀自南詔入㓂一方殘弊李德裕至鎮作籌邊樓圖蜀
地形南入南詔西逹吐蕃日召老於軍旅習邊事者訪
以山川城邑道路險易廣狹逺近未踰月若身嘗渉歴
[070-31b]
文宗命德裕修塞清溪闗以斷南詔入㓂之路德裕上
言通蠻細路至多不可塞惟重兵鎮守可保無虞時北
兵皆歸本道惟河中陳許三千人在成都有詔來年亦
歸蜀人忷懼德裕奏乞鄭滑五百人陳許千人以鎮蜀
且言蜀兵脆弱新為蠻㓂所困皆破膽不堪征戍若北
兵盡歸則與杜元頴時無異朝臣建言罷兵盖由禍不
在身望人責一狀留入堂案他日敗事不可令臣獨當
國憲朝廷皆從其請德裕乃練士卒葺堡鄣積糧儲以
[070-32a]
備邊蜀人粗安
幽州北七百里有渝闗下有渝水通海自闗東北循海
有道道狹處纔數尺旁皆亂山高峻不可越比至進牛
口舊置八防禦軍募土兵守之田租皆供軍食不入於
薊幽州歲致繒纊以供戰士衣每歲早穫清野堅壁以
待契丹契丹至則閉壁不戰俟其去選驍勇據隘邀之
契丹常失利走土兵皆自為田園力戰有功則賜勲加
賞由是契丹不敢輕入冦及後梁周德威為盧龍節度
[070-32b]
使恃勇不修邊備遂失渝闗之險契丹每芻牧於營平
之間德威又忌幽州舊將有名者往往殺之
後唐時契丹既彊㓂抄盧龍諸州皆徧幽州城門外敵
騎充斥毎自涿州運糧入幽州敵多伏兵於閻溝掠取
之及趙德鈞為節度使城閻溝而戍之為良鄉縣糧道
稍通幽州東十里之外人不敢樵牧德鈞於州東五十
里城潞縣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稼穡至是又於州東
北百餘里城三河縣以通薊州運路敵騎來爭德鈞擊
[070-33a]
却之城三河畢邊人頼之
契丹自晉漢以來屢㓂河北輕騎深入無藩籬之限郊
野之民每困殺掠言事者稱深冀之間有胡盧河横亘
數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後周詔節度使王彦超韓
通將兵夫浚胡盧河築城於李晏口留兵戍之世宗召
德州刺史張藏英問以備邊之䇿藏英具陳地形要害
請列置戍兵募邊人驍勇者厚其廪給自請將之隨便
宜討擊世宗皆從之以藏英為㳂邊都指揮使藏英到
[070-33b]
官數月募得千餘人王彦超等行視役者嘗為契丹所
圍藏英引所募兵馳擊大破之自是契丹不敢&KR0881胡盧
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
宋太宗時契丹主賢圍瓦橋闗耶律休格帥精騎渡水
而戰官軍大敗休格追至莫州帝自將禦之時闗南諸
將巳破契丹帝次大名諸將復戰于莫州敗績㑹契丹
主引去帝欲遂取幽州李昉力陳其未可乃詔曹翰部
署諸將而還帝既還京議者皆言宜速取幽薊張齊賢
[070-34a]
上䟽曰聖人舉事動在萬全百戰百勝不若不戰而勝
自古疆塲之難非盡由敵啓亦多邊吏擾而致之若縁
邊諸軍撫御得人但使峻壘深溝畜力養鋭以逸自處
則邊鄙寧而河北之民獲休息矣臣又聞家六合者以
天下為心豈止爭尺寸之土角戎狄之勢而已是故聖
人先本而後末安内以養外堯舜王道無他廣推恩於
天下之民爾民既安利則契丹歛祍而至矣 吕中曰
齊賢之論其知本矣然徒知遼未可伐而不知燕薊在
[070-34b]
所當取豈惟齊賢雖趙普田錫王禹偁亦不之知也盖
燕薊之所當取者有二一則中國之民䧟於北庭一則
中國之險移於敵界燕薊不收則河北之地不固河北
不固則河南不可高枕而卧也特太宗時未有其機耳
仁宗時延州諸砦多失守范仲淹請自行詔兼知延州
先是詔分邊兵總管領萬人鈐轄領五千人都監領三
千人㓂至禦之則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將不擇人以官
為序取敗之道也於是大閲州兵得萬八千人分六將
[070-35a]
領之日夜訓練量賊衆寡使更出禦敵人聞之相戒曰
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甲兵不比
大范老子可欺也大范盖指雍也仲淹以民逺輸勞苦
請建鄜城為軍以河中府同華州中下户租税就輸之
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糴十之三他所减不與詔以為康
定軍仲淹又脩承平永平等砦稍招還流亡定堡障通
斥堠城十二砦於是羗漢之民相踵歸業
元昊雖數勝而死亡創痍者相半國人困於㸃集財用
[070-35b]
不給多怨之知延州龎籍言夏境䑕食稼且旱元昊思
納欵詔命知保安軍劉拯諭元昊親信伊埒剛朗凌裕勒
且兄弟言公方持靈夏兵儻内附當以西平茅土分冊
之剛朗凌令朗黙竒沙蜜囊三人詣种世衡乞降世衡
知其詐曰與其殺之不若因以為間留使監税出入騎
從甚寵而遣王嵩以棗及畫龜為書置臘丸中遺剛朗
凌喻以早歸之意欲元昊得之而致疑剛朗凌笑曰种
使君年亦長矣何兒戯尚爾元昊果疑剛朗凌囚嵩窖
[070-36a]
中剛朗凌使其教練使李文貴至青澗報世衡言用兵
以來資用困乏人情便於和籍曰此詐也乃屯兵青澗
留文貴不遣已而元昊果大舉入㓂攻鎮戎軍王沿使
葛懐敏督諸砦兵禦之分諸將為四路趨定州砦賊毁
橋斷其歸路四靣圍之懐敏突圍走由是大潰懐敏馳
至長城濠路已斷遂及將校十四人死焉餘軍九千四
百馬六百皆為敵所得元昊乗勝直抵渭州焚蕩廬舍
屠掠民畜自涇邠以東皆閉壘自守范仲淹自將慶州
[070-36b]
蕃漢兵援之元昊乃還
翰林學士王堯臣體量安撫陜西歸上䟽論兵因言韓
琦范仲淹皆忠義智勇不當置之散地及葛懐敏敗死
中外震懼帝思堯臣之言㑹仲淹附王懐德入奏乞與
韓琦同經畧涇原並駐涇州琦兼秦鳯臣兼環慶涇原
有警亦可率涇原之師為援臣當與琦練兵選將漸復
横山以斷賊臂不數年間可期平定願詔龎籍兼領環
慶以成首尾之勢秦州委文彦博慶州用滕宗諒總之
[070-37a]
渭州一武臣足矣仁宗采用其䇿乃復置陜西路經畧
安撫招討使總四路之事置府涇州益屯兵三萬以琦
仲淹籍分領之復以堯臣為體量安撫使徙彦博帥秦
宗諒帥慶張亢帥渭州堯臣復言琦等既為陜西四路
招討等使則四路當禀節制不當復帶使名各置司行
事使所禀不一於是諸路並罷經略使琦與仲淹在兵
間久名重一時人心歸之朝廷倚以為重二人號令嚴
明愛撫士卒諸羗來者推誠撫接咸感恩畏威不敢輒
[070-37b]
犯邊境邊人為之謡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
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田錫論邊事 臣聞動静之機不可妄舉安危之理不
可輕言利害相生變易不定用舍無惑思慮必精夫動
静之機不可妄舉者動謂用兵静謂持重應動而静則
養㓂以生姦應静而動則失時以敗事動静中節乃得
其宜今北鄙驛騷盖亦有以居邊任者規羊馬細利為
㨗矜捕斬小勝為功賈怨結仇乗秋致㓂召戎起釁職
[070-38a]
此之由伏願申飭將帥謹固封守勿尚小功許通互市
素獲蕃口撫而還之如此不出五載河朔之民得務三
農之業亭障之地可積十年之儲前歲俶擾邊陲親遷
鸞輅今兹張皇聲勢頗動人心若玁狁來侵六龍夙駕
戎羯既退萬乗方歸是皆失我機先落其術内所以五
月兵不得分屯農時人不得務歛勞頓斁耗可勝言乎
軍國大端固當慎始戎族未亂未煩强圖遼勢未衰何
勞力取待其亂而取之則克乗其衰而兵之則降既心
[070-38b]
服而志歸則力省而功倍自古貪利荐食不獨匈奴邀
功起戎亦自邊將當鑑前軌以恢永圖昔漢安帝時東
夷犯境連年不息漢頗患之其主云亡其子繼立漢乃
命使弔之東夷感悦還漢生口一隅晏然至於南蠻亦
嘗畔渙始由邊吏増賦乗怨為㓂光武時西戎犯邊班
彪請置護羗校尉通其貨之有無治其人之寃枉塞垣
遂安誠願考古道務逺圖示綏懐萬國之心用駕馭四
夷之䇿事戒輒發理在深謀臣又謂安危之理不可輕
[070-39a]
言者國家務大體求至理則安舍近謀逺勞而無功則
危為君有常道為臣有常職是務大體也上不拒諌下
不隐情是求至理也帝王之道忌萌欲心漢武帝躬秉
武節遂登單于之臺唐太宗手結雨衣往伐遼東之國
率義動之衆狥無厭之求輸常賦之財奉不急之役是
捨近謀逺也沙漠窮荒得之無用邊隅部落殺之更生
是勞而無功也位下秩卑敢言者少言而見聽則進而
無疑言而不從則退而懼罪臣又謂利害相生變易不
[070-39b]
定者兵書曰不能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
之利盖事有可進而退則害成之事至焉可退而進則
利用之事去焉可速而緩則利必從之而失可誅而赦
則姦宄之心或有時而生害可赦而誅則忠勇之人或
無心而利國可賞而罰則有以害勤勞之功可罰而賞
則有以利僣踰之幸能審利害則為聰明以天下之耳
聽之則聰以天下之目視之則明故書曰明四目逹四
聰惟此聰明在無壅塞盡去相蒙之弊乃協知幾之神
[070-40a]
臣又謂取捨不可以有惑故曰孟賁之狐疑不如童子
之必至慮思不可以不精故曰差若毫釐謬以千里自
國家圖燕以來連兵未解財用不得不耗人臣不得不
憂恢復弔伐之名雖建洪業可否禍福之實宜留聖心
願陛下精其思慮决其取捨無使曠日持久窮兵極武
為國大計不得不然
尹洙息戍䇿 國家割棄朔方西師不出三十年而亭
徼千里環重兵以戍之雖種落屢擾即時輯定然屯戍
[070-40b]
費亦已甚矣西戎為㓂逺自周世西漢先零東漢燒當
晉氐羗唐秃髪歴朝侵軼為國劇患興師定律皆有成
功而勞弊中國東漢尤甚費用常以億計孝安世羗叛
十四年用二百四十億永和末復經七年用八十餘億
及叚紀明用裁五十四億而剪滅殆盡今西北涇原邠
寧秦鳯鄜延四帥戍卒十餘萬一卒歲給無慮二萬平
騎卒與冗卒較其中者總廪給之數恩賞不在焉以十
萬較之歲用二十億自靈武罷兵計費六百餘億方前
[070-41a]
世數倍矣平世屯戍且猶若是後雖無它警不可一日
輟去是十萬衆有益而無損明也國家厚利募商入粟
傾四方之貨然無水漕之運所輓致亦不過被邊數郡
爾歲不常登廪有常給頃年亦嘗稍匱矣儻其乗我荐
饑我必濟師饋饟當出於闗中則未戰而西夏已困可
不慮哉按唐府兵上府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
人為今之計莫若籍丁民為兵擬唐置府頗損其數又
今邊鄙雖有鄉兵之制然止極塞數郡民籍寡少不足
[070-41b]
備敵料京兆西北數郡上户可十餘萬中家半之當得
兵六七萬質其賦無它易賦以泉石者不易以五糓畜
馬者又蠲其雜徭民幸於庇宗樂然𨽻籍農隙講事登
材武者為什長隊正盛秋旬閲常若㓂至以闗内河東
勁兵傳之盡罷京師禁旅慎簡守帥分其統專其任分
統則柄不重專任則將益勵堅於守備習其形勢積粟
多教士鋭使敵衆無隙可窺不戰而慴兵志所謂無恃
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其廟勝之䇿乎
[070-42a]
楊億論靈州事宜 臣讀舊史見漢武北築朔方之郡
平津侯諌以為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上使
辨士朱買臣等發十䇿以難平津不能對臣以為平津
侯為漢賢相深明經術習知利害屬武帝以雄俊自任
志在開拓買臣等以詞辨獲進並侍左右前史又稱平
津每朝㑹論但開陳其端使人主自擇不肯靣折廷諍
由此言之非不能折買臣之舌盖所以將順人君之意
耳即朔方之非便有自來矣且地在要荒之外國聲教
[070-42b]
不及元朔中大將軍衛青攘却匈奴取其河南地以列
置郡縣今靈州是赫連昌地後魏置州盖朔方之故墟
匈奴之舊壤僻介西鄙懸絶諸華數百里之間無水草
烽火不相應亭障不相望當邊境謐寧羗戎即叙道路
不壅饟饋無虞猶足以張大國之威聲為中原之扞蔽
自嗣主作梗邊邑屢驚諸部為其脇從兇黨因而猖熾
待之以爵賞頗驕蹇而不恭討之以甲兵又遁逃而無
復凡有嬴糧之役必興狙擊之謀每至靈武轉輸大須
[070-43a]
發卒防援離去内地皆無闘心經渉畏途多有菜色自
曹光實白守榮馬紹忠及王榮之敗資糧屝屨所失至
多將士丁夫相枕而死以至募商人入糓輸帛償以數
倍之賈復於積石之孤壤别築清逺之一城邊民繹騷
國帑匱乏既不能制敵人之死命又不能救靈武之急
難數年之間兇黨逾盛靈武危堞巋然僅存河外五城
繼聞䧟没但堅壁清野坐食糗糧閉壘枕戈苟度朝夕
且使賊遷横行沙漠俶擾疆陲擊列鎮之戍兵侵屬國
[070-43b]
之蕃部雖有警急無候望而得知縱或慿陵但繕完而
入保未嘗出一兵馳一騎敢與敵确此靈武之存無益
明矣平津所言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正今日也臣
以為存之有大害棄之有大利且如國家募人入粟償
以十倍之直發卒轉餉渉兹不毛之地此古人所謂率
三十鍾而致一石敺民於死地者也今或棄之即可以
歲省戍卒分守内郡一卒之費可給十夫國家無飛芻
輓粟之勞士卒免暴露流離之苦必謂廢之即虧失土
[070-44a]
地傷損威重且如堯舜夏禹聖之盛者也地不過數千
里而明德格天四門穆穆武丁成王商周之明主也然
地東不過江黄西不過氐羗南不過蠻荆北不過太原
而頌聲並作號為至治及秦漢拓土窮兵逺畧雖疆理
益廣而干戈日尋府庫之資財屢空生靈之肝腦塗地
校功比德豈可同年而語哉夫蝮蛇螫手壯士斷腕蟻
壤不塞將漏山河今靈武之存為害甚於蝮蛇供饋之
費為蠹逾於蟻壤無鴻毛之益有㤗山之損豈可忽逺
[070-44b]
大之畧狥悠悠之談昔西漢賈捐之嘗建議棄朱崖當
時公卿亦有異論元帝能排衆多之説奮獨見之明下
詔廢之人頌其德元帝之意寧欲自棄其地當其内屬
為郡固已置吏而拊循及其稱兵構亂豈可勞民而征
戍故其詔書曰議者以棄朱崖羞威不行夫通于時變
即憂萬民民之饑餓危孰大焉且宗廟之祭凶年不備
况乎避不嫌之辱哉臣以為正與今日靈武之事相類
必以失地為言即燕薊八州河湟五郡所失多矣何必
[070-45a]
此為議者又以西北諸蕃戎馬是産資其控制以通貿
易環慶諸州内附蕃落藉其屏翰以免驚騷此又迂闊
之甚且戎人為利所誘故互市於邊闗蕃部之族自强
故能庇其種類必來冦於環慶固無隔於藩籬百雉危
城千里懸隔自救不暇豈及於他議者又以其田沃饒
有漢陂之利恐賊遷因而播種益以富强况我人但以
攻剽為能罔知耕稼之事河隴之外棄地甚多延衺百
城提封萬井西漢屯田之所疆畔猶存儻事力耕可以
[070-45b]
積榖何必獨耕靈武乃能足食若靈武於賊有大利即
是必争之地當朝夕攻取豈至於今皆為孟浪之談殊
非經久之計况又歲有調發動致㓂攘借㓂兵而齎盗
糧竭民力而耗國用為患之大無出於斯雖庸人竪子
亦知其可棄也若或精選單介間道而行齎持詔書宣
布王命令其盡焚廬舍自拔而歸丁壯悉令持兵老㓜
以之襁負古稱歸師不可遏又曰置之死地而後生當
此之時人百其勇臨難思免其鋒莫當又須申命偏師
[070-46a]
揚言出塞軍聲既振賊勢自分即虚州東遷之民虞邀
擊之患雖有剽刼易為枝梧且國家所惜者土民所急
者財用豈可以驍果之旅委於餓虎之蹊府藏之實填
於廬山之壑今若棄去靈武退守環慶卒免戍於絶域
民思保其室家供饋不出於郊圻恩德自淪於骨髓民
力不竭士氣易揚何敵不摧何戎不克陛下又憤然赫
怒思欲翦除臣以為不可黷武以窮兵止可伐謀而制
勝臣竊料賊遷睢盱邊塞之外倔强沙漠之中脇制諸
[070-46b]
羗嘯聚不逞無耕桑之業無蠶織之工為鼠竊之謀以
資衣食聚烏合之衆以擾塞垣致蕃夷之服從用兇威
而驅逼非有厚利能誘其人朝廷今廢棄虚州毎歲更
無饋運絶其覬望何所窺圖乎夏之西池鹽斯在先是
貿易粟麥用資餱糧今條禁甚嚴法網尤宻無敢踰越
漸致携離皆困賊遷之術也臣竊見太祖朝命姚内斌
領慶州童遵誨領環州二人所統之兵纔五六千而已
閫外之事一以付之軍市之租不從中覆用能士卒効
[070-47a]
命羗夷畏威朝廷無旰食之憂疆場無羽書之警臣欲
望於武臣中選有將帥之才知邊鄙之事者三數人分
布諸郡各量其所將兵多少付之除廪禄之外賜一大
縣租賦恣其犒設令開幕府辟召髦俊為之僚佐咨以
䇿畧勇力之士禀其指蹤之用軍旅之政許之便宜而
行儻賊遷侵邊郡軍戍擾内屬蕃部並脣齒相援腹背
夾攻或戰馬正肥戎士思奮即召發内屬討虜之羗俘
獲之餘盡分麾下且戎人利於降附盖廹兇渠儻撓之
[070-47b]
以勁兵示之以大信懐荒振逺推亡固存出金帛以購
酋豪縣爵秩以寵降附明立賞格厚荅戰功即賊遷之
腹心稍稍奔潰親離衆叛事去運乖煢煢獨行誰與為
伍但塞外一羌人耳安能與大邦為讐哉若欲成謀廟
堂功在漏刻臣以為北敵方黠其材猶豐虎狼之羣如
臂使指未可以歲月破也直須廢棄靈州退保環慶然
後以計困之耳如臣之䇿祗得三兩驍將付以一二萬
精卒以數縣租賦給其用度令分守邊郡賊遷可以計
[070-48a]
日成擒朝廷可以高枕無事矣
㓂準論澶淵事宜 臣伏奉聖㫖擘畫河北邊事及將
來駕起與不起至何處者一臣伏覩邊奏北邊游騎已
至深祁以東竊縁三路大軍見在定州魏能張凝楊延
朗田敏等又威虜軍等處東路深趙貝冀滄德等州别
無大軍駐泊必慮敵騎近東南下寨輕騎打刼不惟老
小驚騷兼使賊盗團聚直至天雄軍以來人户驚移若
不早張軍勢必恐轉起戎心臣欲乞先那起天雄軍兵
[070-48b]
馬一萬人往貝州駐泊令周塋杜彦鈞孫全照部轄若
是敵騎在近即仰近城覔便掩殺兼令間道將文字與
石普閻承翰照㑹掩殺畨賊近召募强壯入賊界燒蕩
鄉村刼殺人口仍乞照管南北道路多差人探報畨賊
次第聞奏及報天雄軍一則貴安人心二則張得軍勢
以疑敵人之謀三則石普閻承翰等聞王師北來壯得
軍威四則與邢洺地里不遥張得掎角之勢一隨駕兵
士衛扈宸居固不可與敵人交鋒原野以爭勝負天雄
[070-49a]
軍至貝州兵馬大駕未起已前不過三萬人萬一敵兵
至貝州已南下寨游騎漸更南來即須那起定州兵馬
三萬以上人騎令桑賛等結陣南來鎮州及令河東雷
有終手下兵士出土門路與定州兵馬㑹合相度事勢
𦂳慢那至洺州以東方可聖駕順動假萬乗之天聲合
數路之兵勢更令王超等在定州近城排布照應魏能
張凝楊延朗田敏等處兵馬令作㑹合次第及前來累
降指揮索拽候抽移得定州河東兵馬附近始得幸大
[070-49b]
名一或恐萬一定州兵馬被敵冦於鎮定間下寨抽那
不起邢洺之北游騎侵掠天雄軍東北縣分老小大段
驚移須是分定州三路精兵差在彼將帥等㑹合及分
魏能張凝楊延朗田敏等兵馬漸那向東傍城寨牽拽
如此則敵人必有後顧之患亦未敢輕議懸軍深入若
是車駕不起轉恐畨戎殘害生靈或是鑾輅親征亦須
過大河即且幸澶淵就近易為制置㑹合兵馬兼控扼
津梁右臣叨列宰司素無竒畧即承清問合罄鄙誠伏
[070-50a]
覩皇帝陛下睿智淵深聖猷宏逺固已坐籌而决勝尚
猶虚已以詢謀兼彼逺来頗乏糧糗惟虎狼之衆必懐
首尾之憂豈敢不顧大軍但圖深入然亦慮其凶狡須
至過有防虞煩瀆天聰伏増戰懼
韓琦荅詔問北邊地界 臣晩年多病心力耗殫日欲
再乞殘骸保此頽暮不意陛下以北邉生事深思預防
記及孤愚曲有詢逮敢不勉竭衰殘少塞聖問臣竊以
契丹稱彊北方與中國抗者盖一百七十餘年矣自石
[070-50b]
晉割地并有漢疆外兼諸戎益自驕大祖宗朝屢常南
牧極肆凶暴當是時豈不欲悉天下之力必與彼角哉
終以愛惜生靈屈就和好凡疆塲有所興作深以張皇
引慝為誡以是七十年間二邊之民各安生業至於老
死不知兵革戰闘之事至仁大惠不可加也臣觀近年
以來朝廷舉事則似不以敵為恤敵人素以久彊之勢
於我未嘗少下一旦見形生疑必謂我有圖復燕南之
意雖聞彼主孱而佞佛豈無强梁宗屬與夫謀臣䇿士
[070-51a]
引先發制人之説造此釁端故屢遣横使以争理地界
為名視應之之實如何耳所以致彼之疑者臣試陳其
大畧髙麗臣屬契丹於朝廷久絶朝貢向自浙路遣人
招諭而來且高麗小邦豈能當契丹之盛來與不來國
家無所損益而契丹知之謂朝廷將以圖我此契丹之
疑也㤗州古渭之西吐蕃部族散居山野不相君長耕
牧自足未嘗為邊鄙之患向聞强取其地建熙河一路
殺其老小以數萬計所費不貲而河州或云地屬董氈
[070-51b]
即契丹壻也既恐闢地未已豈不往訴而契丹聞之當
謂行將及我此又契丹之疑也北邊地近西山勢漸髙
仰不可為棲泊之處向聞差官領兵徧植榆桞冀其成
長以制敵騎然興於界首無不知者昔慶歴慢書所謂
剙立隄防障塞要路無以異矣然此豈足恃以為固哉
但使契丹之疑也河朔義勇民兵置之歲久耳目已熟
將校甚整習亦精而忽然團保甲一道紛然義勇舊人
十去其七或撥入保甲或放而歸農得増數之虚名破
[070-52a]
可用之成法此又徒使契丹之疑也自敵人辯理地界
河朔縁邊與近裏州郡一例差官檢討修築城壘開淘
壕塹趙冀北京展貼之功役者尤衆敵樓戰棚之類悉
加完葺増置防城之具率令備足逐州兵甲器械累次
差官檢視排垜張盤前後非一又諸處剙都作院頒降
新様廣謀造作澶州等處剙為戰車此皆衆目所覩諜
者易窺且敵人未有動作彼無秋毫之損而我已費財
殫力先自困弊此徒使契丹之疑也近復置立河北三
[070-52b]
十七將各專軍政州縣不得闗預雄州地控極邊亦設
將屯其隨軍衣物有令兵士已辦者有令本營増置者
有令官造結付者以至預籍上户車馬騾驢准備隨行
明作出征次第不可盖掩此又深使契丹之疑也夫北
庭素為敵國設如此則積疑起事不得不然亦其善自
為謀者也今横使再至初示偃蹇以探賾朝廷代北與
雄州素有定界若優容而與之實寇情無厭浸滛不已
誠如聖詔所諭固不可與或因其不許彼遂持此以為
[070-53a]
巳直縱未大舉勢必漸擾諸邊卒墮明好盖事有因縁
而至此者乃煩明詔訪以待遇備禦之要自顧老朽夙
夜思之其將何䇿上助聖算然臣聞言未及而言謂之
躁言及而不言謂之隐臣昔曽言散青苖錢不便事而
言者輒肆厚誣非陛下之明幾及大戮自此新法之下
雖聞其有未協人情者實避嫌疑不敢更有論列今親
被詔問事繫國家安危言及而隐是大不忠罪不容誅
矣臣嘗切計始為陛下謀者必曰祖宗以來紀綱法度
[070-53b]
率多因循苟簡非變不可也治國之本當先預有富强
之術聚材積榖寓兵於民則可以鞭笞四夷盡復唐之
故疆然後制作禮樂以文太平故始散青苖錢使民出
利所得之利復以為本但務多取歲増本錢無有定數
又為免役之法自上等以至下户皆令次第出錢募人
應役從來上户輪當衙前重難故其間時有破敗者今
上户一歲出錢不過三十餘緡宴然無事而令下户素
無役者歲歲出錢此則損下户而益上户雖補救終非
[070-54a]
善法又役錢之内每歲更納寛剰錢以備他用此所謂
富國之術者也且農民送納夏賦税一年兩次納不前
者始有科校之刑今納青苗與役錢則是一户一歲之
中常負六次科校民不勝駭矣稍遇水旱則逋負官錢
流移失業是已著見孰敢言者又内外置市易務盡籠
天下商旅之貨官自取利主以得利為功錐刀必取小
商細民遂無所措手加以新制日下更改無常州縣官
吏茫然不能詳記稍有違者坐以徒刑雖經赦降去官
[070-54b]
不得原免監司督責以刻為明此法之苛過於告緡故
州縣之間官吏惴惴然日苟一日皆以脱罪為幸夫農
者國之根本也商者能為國致財者也官吏者助朝廷
之教化者也今農者則怨於畎畂商者則嘆於道路官
吏則所在不安其職恐陛下不能盡知也夫欲攘捍四
夷以興太平而先使邦本困摇衆心離怨振古以來未
聞能就此功者也此則為陛下始謀者之大誤也又今
好進之人必云敵勢已衰特外示驕慢耳若夫兵深入
[070-55a]
敵境則幽薊之地一舉可復此又未之思也河朔累歲
災傷民力大乏沿邊州郡芻糧不支新選將官例皆麤
勇保甲未經訓練若驅重兵頓堅城之下糧道不給敵
人四向來援腹背受敵欲退不可將奈何陛下誠將契
丹所疑之事因而罷去以釋敵疑萬一聽伏則可遷延
歲月益養民力使塞下有餘粟帑中有餘財俟其果有
衰亂之形然後一振威武恢復舊疆快忠義不平之心
雪祖宗累朝之憤功德赫然照耀無窮矣
[070-55b]
賈昌朝論邊事 太祖初有天下鑒唐末五代方鎮武
臣土兵牙校之盛盡取其權當時以為萬世之利及太
宗時所命將帥率多攀附舊臣親姻貴胄賞重於罰威
不逮恩而猶仗神靈禀成算出師禦㓂所向有功自此
以來兵不復振近歲恩倖子弟飾厨傳治名譽多非勲
勞坐取武爵其志不過利轉遷之速俸賜之厚禦侮平
患何患於兹然乗邊鄙無事尚得以自容自西羗之叛
驟擇將領鳩集士衆士不素練固難措跡將未得人豈
[070-56a]
免屢易以屢易之將馭不練之士故戰則必敗此削方
鎮兵權太急之敝也且親舊恩倖任軍職者出即為將
帥素不曉兵一旦付以千萬卒之命為庸人驅之死地
此用親舊恩倖之敝也臣以為守方鎮者無數更易管
軍職任并刺史以上官秩宜謹其所授以待有功如楊
崇勲李昭亮輩皆恩倖之人尚在邊任宜速選人代之
此救敝之端也陛下有意聽臣臣請復陳當今備邊之
尤切者六事一曰馭將帥古之帝王以恩威馭將帥以
[070-56b]
賞罰馭士卒故軍政行而戰功集乾德中詔王全斌等
伐蜀是冬大雪太祖御講武殿氊幄顧左右曰今日居
此幄尚寒不可禦况伐蜀將士乎即脱所服貂裘暖㡌
遣中使馳賜全斌此御之以恩也又曹彬李漢瓊田欽
祚討江南召彬至前立漢瓊等於後授匣劒曰自副將
而下不用命者得專戮之漢瓊等股慄而退此御之以
威也今每命將帥必先疑貳非近倖不信非姻舊不委
錫與金帛巨萬而心無感悦者以例所當得也盖承前
[070-57a]
一皆用例至舉兵之際須特出非常然後可以動其心
也又陜西四路自總管而下鈐轄都監巡檢之屬悉參
軍政謀之未成事已先漏彼可則我否上行則下戾雖
有主將不專號令故動則必敗也請自今命將去疑貳
推恩意捨其小節責以大效爵賞威刑皆得便宜從事
偏禆而下有不聽令者以軍法論至於筦𣙜賦税供軍
庫之物使皆得用之太祖雖朘削武臣之權然邊將一
時賞罰及用財集事則皆聽其自專有功則必賞此所
[070-57b]
謂馭將之道也其二曰復土兵今河北河東彊壯陜西
弓箭手之類盖土兵遺法也且邊人居苦寒沙磧之地
惡衣麤食好馭善射自古禦㓂却敵非此不可然河北
鄉軍其廢已久陜西土兵屢為賊破其存者十無二三
臣已謂河北河東彊壯已詔近臣詳定法制宜因閲習
視其人武力兵技之優劣又擇其家丁夫之壯者以代
老弱每鄉為軍其材能絶類者籍其姓名而遞補之陜
西蕃落弓箭手貪召募錢物利月入糧俸多就黠涅混
[070-58a]
為營兵今宜優復田疇安其廬舍使力耕死戰世為邊
用則可以减屯戌而省供餽為不易之利内地州縣増
置弓手亦當約如鄉軍之法而閲試之其三曰訓營卒
太祖朝下令諸軍毋食肉衣帛營舍之門有鬻酒肴則
逐去士卒有服繒帛者則笞責之異時被甲鎧冐風霜
攻苦服勞無不一當百今營卒驕墮臨敵無勇此殆素
所資用之過也舊例三年轉貟謂之落權正授雖未能
易此制即不必一例使為總管鈐轄宜於其間擇有才
[070-58b]
勇可任將帥者授之又今之兵器多名詭狀製造不精
不適於用虚費民力宜按八陳之法依五兵之用以時
教習使啓殿有次序左右有形勢前後相附上下相援
令之曰失一隊長則斬一隊何慮衆不為用乎其四曰
嚴邊防今敵蕩然與中國通北方諸國則臣契丹其西
諸國則臣元昊而二敵合從有掎角中國之勢就使西
戎來服不免與之重賄是朝廷歲遺二敵不可勝計古
之備邊西則金城上郡北則雲中鴈門今自滄之秦緜
[070-59a]
亘數千里非有山海峻深之阻獨恃州縣鎮戍爾凡歲
所供贍又不下數千萬以天下歲入之數纔可取足而
一榖不熟則或至狼狽也契丹近歲兼用燕人治國建
官一同中夏昊賊據河南列郡而行賞罰善於用人此
中國之患也宜度西域諸國如沙州唃厮明珠滅臧之
族近北如黒水女真高麗新羅之屬舊通中國今為二
敵隔絶可募人往使誘之來朝如此則二敵必憾憾則
為備備則勢分此中國之利也其五曰綏蕃部屬户者
[070-59b]
邊垂之屏翰也如延有金明府有豐州皆戎人内附之
地朝廷恩威不立撫馭乖方比為彊冦脅從而塞上諸
州藐焉孤壘蕃部既壊土兵亦衰恐未有破敵之期請
令陜西諸路縁邊知州軍皆帶安撫蕃部之名多設方
畧務在招集財賦法令得以自專擇其族盛而有勞者
以為酋帥如河東折氏髙氏之比庶可為吾藩籬之固
其六曰明探候古者守疆封出師旅居則有行人覘國
戰則有前茅慮無其審謹若此太祖命李漢超鎮闗南
[070-60a]
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山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
領棣州郭進控西山武守琪戍晉陽李謙漙守慶州董
遵誨屯環州王彦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筦𣙜之利
悉輔軍中仍聽貿易而免其征稅許募勇士以為爪牙
故邊臣富於財得養死力為間謀敵人情狀無不預知
二十年間無西北之憂善用將帥精於覘候之所致也
今西鄙刺事者所遺不過錢數千畧渉境土盗聽傳言
塞命而已故敵之情狀與夫山川道路險易之利勢絶
[070-60b]
而莫通夫蹈不測之戎入萬死之地覘伺㣲宻探索機
㑹非有重賂厚賞孰肯自効乎願監藝祖任將帥之制
邊城財用一切委之專使養勇士為爪牙而臨戰自衛
無殺將之辱募死力為覘候而望敵知來免䧟兵之耻

司馬光論北邊事宜 臣聞明主謀事於始而慮患於
㣲是以用力不勞而收功甚大竊見國家所以御外蕃
之道似未盡其宜當其安静附順之時則好與之計校
[070-61a]
末節争競細故及其桀傲暴横之後則又從而姑息不
能誅討是使敵人益有輕中國之心皆厭於柔服而樂
為背叛近者西夏之過生於高宜契丹之隙起於趙滋
而朝廷至今終未有省寤猶以二人所為為是而以循
理守分者為非是以邊鄙武臣皆鋭意生事或以開展
荒棄之地十數里為功勞或以殺畧老弱之卒三五人
為勇敢朝廷輒稱其才能驟加擢用既而冦心忿恨遂
來報復屠剪熟户鈔刼邊民所喪失者動以千計而朝
[070-61b]
廷但知驚駭増兵聚糧其致㓂之人既不追究而守邊
之臣亦無譴責如此而望四裔賔服疆塲無虞是猶添
薪扇火而求湯之不沸也臣愚竊惟真宗皇帝親與契
丹約為兄弟仁宗皇帝赦趙元昊背叛之罪冊為國主
歲捐百萬之財分遣二敵豈樂此而為之哉誠以屈己
之愧小愛民之仁大故也今陛下嗣已成之業守既安
之基而執事之臣數以争桑之小忿不思灌𤓰之大計
使邊鄙之患紛紛不息臣竊為陛下惜之近者聞契丹
[070-62a]
之民有於界河捕魚及於白溝之南剪伐桞栽者此乃
邊鄙小事何足介意而朝廷以前知雄州李中祐不能
禁禦為不材别選州將以代之臣恐新將之至必以中
祐為戒而以趙滋為法妄殺邊人則戰闘之端往來無
窮矣况今民力彫弊倉庫虚竭將帥乏人士卒不練夏
國既有憤怨屢來侵㓂禍胎已成若又加以契丹失歡
臣恐國力未易支也伏望陛下嚴戒北邊將吏若契丹
不循常例小小相侵如魚船桞栽之類止可以文牒整
[070-62b]
㑹道理曉諭使其官司自行禁約不可輕以矢刅相加
若再三曉諭不聽則聞於朝廷雖專遣使臣至其王庭
與之辯論曲直亦無傷也若又不聽則莫若博求賢才
増脩德政俟公私富足士馬精强然後奉辭以討之可
以驅穹廬於幕北復漢唐之土宇與其爭漁桞之勝負
不亦逺哉
仲訥禦戎議 或曰西北三戎大與之結好次寵以爵
賜予至厚羈縻宜得而兵未克弭古穪禦戎無上䇿良
[070-63a]
信哉愚曰斯之惑久矣言乎禦者誠非也秦以之亡漢
因而匱尚有䇿哉然則若何禦之非足尚也當用氣勝
之耳奚為而言夫天高而尊者陽也地卑而濁者陰也
君子陽也小人陰也中國陽也四夷陰也取勝之道存
乎其類堯舜禹湯之為君君子則舉小人則誅君子道
長小人道消氣由其類勝天為之清日為之明至于鳥
獸魚鼈咸若悍戾其有不馴乎是陽氣勝而陰不能奸
也故二帝三王之世邊陲之患無甚焉秦漢之下德衰
[070-63b]
而力雄善有聞而不舉舉有用而不終惡有彰而不去
去有誅而不盡君子之道不競小人之勢日進故日為
之蝕地為之震纎草稿木横出妖孽况四夷乎是陰氣
勝而陽不得立也故邊陲之患始滋焉西北二方彼陰
也東方南方我陽也又以盟約之信邀之宗顯之號榮
之賀遺其福慶弔恤其喪死可謂至仁至恩也而戎心
未懐非䇿之不至推其類殆氣之未勝也王者據正陽
之尊赫然有神聖之明闢四門四目之視大自三吏九
[070-64a]
卿下至百執庶官宜有姦回佞妄雜居正人君子之列
使皇極之道壅而未行陰淫之氣上應於天故地震屋
壊殺人日食正歲朔雨晦風霾並歲而至敵人因之而
狂陰邪勝而然耳非不懐也為之謀者上當端然自立
拔方正之士與之共事推善而誅惡集賢而退不肖材
者使得効其用智者使得進其謀則上下之志一通正
道得立必先天清地寧日星風雨時序如是則夷狄之
患奚慮也且將厥角而來庭書曰而難壬人蠻夷率服
[070-64b]
斯正氣之勝乎必斯之不務而將廢天下之農起天下
之兵大舉而從之奈無䇿何奈後悔何
張載上邊議四事 一曰清野城中之民既得以依城
自郊外百姓朝廷不豫為之慮非潰亡失生則殺戮就
死縱或免焉則其老㓜孳畜屋廬積聚莫不為之驅除
蕩焚與死亡均矣欲為之計莫如選吏行邊為講族閭
隣里之法問其所謀諭之休戚使之樂羣以相聚協力
以相資聽其依山林據險阻自為免患之計官不拘制
[070-65a]
一從其宜則積聚㓜老得以先自為謀而處之有素㓂
雖深入野無所資而民免誅掠此為計之當先者也
二曰固守師為敵致則喪䧟之患多城不自完則應援
之兵急凡今近邊城邑尤當募善守之人計定兵力度
使勢可必全不假外救足以枝梧踰月應援之師不為
倉皇牽制則守必力而師不勞此禦患之尤急者也然
所謂善守者要以省兵為能假設一城之小千夫可完
不才者十倍之而未必固善守者加損之而尚可全則
[070-65b]
守城乗障之人必也力與之計而省吾兵厚賞其功而
示之信 三曰省戍戍而費財豈善戍之計欲不費必
也計民以守不足然後益之以兵如是則為守之力在
民居多而用兵無幾守既在民則今日守兵凡城有餘
皆得以移用他所或乗間出戰以自解其圍矣竊計闗
内守餘之兵無慮十萬四帥之城各餘萬人為備則舉
中大數有移使之卒常不减六七萬人義勇既練則六
七萬人從而省去亦攻守為有餘矣兵省費輕就使戎
[070-66a]
壘對峙用日雖多而吾計常足顧朝廷未嘗資守於民
以兵多為患耳种世衡守環州吏士有罪射中則釋之
僧道飲酒犯禁能射則縱之百姓繫者以能射則必免
租税逋負者以能射必寛當是時環之内外莫不人人
樂府一州之地可不用一卒而守以此觀之省戍豈甚
難之計哉 四曰因民計民以守必先相視城池大小
夫家衆寡為力難易為地緩急周圍歩尺莫不盡知然
後括以保法萃以什伯形以圖繪稽以文籍便其居處
[070-66b]
正其分位平時使之知所守識所向習登降時繕完賊
至則授甲付兵人各謹備老㓜供餉婦女守室如是則
民心素安伎藝素講㓂不能恐吏不能侵無倉卒之變
無顛亂之憂民力不足然後濟之以兵此三代法制雖
萬世可行不止利今日之民
呂大鈞世守邊郡議 中國之大戒無急於邊防自秦
漢以來禦戎之䇿是非未能相逺竊嘗求三代之法宜
於今日而推行之乃知聖人封建之深意不獨尚德專
[070-67a]
治吾民而已其禦邊之要㣲妙深逺固在術内迨非衆
人之智所可及已盖天下之勢不得不一亦不得不分
分而不一則上無以制命而為下者肆一而不分則下
無以陳力而為上者勞故古者分天下為列國統萬國
於一王使禮樂征伐一出於天子教治禁令一委之諸
侯則是天子持威福之柄優游於内以專察國君之善
惡諸侯任功過之責勤勞於外以同體王室之休戚如
是則四方之警急何以急天子之視聽哉彼不任吾患
[070-67b]
者吾得執而戮之孰敢矣吾所以待夷狄者特招携以
禮懐逺以德而已在商之時古公以皮幣犬馬珠玉事
獯鬻而商王不知在周之時晉國拜戎不暇而周室不
與然則三代禦邊之畧盖可知矣臣竊謂分剖天下以
為列國則未敢輕議如使邊郡畧法古意慎選仁勇之
士使得世守郡事兵民措置悉以委之租調出入一切
不問惟財用不足者附以次邊支郡以共其乏其治以
安静不擾敵人感服者為上富彊自守彼不能犯者次
[070-68a]
之戰勝攻取無所退屈者又次之賞罰者増損其名位
而已甚者則升黜之不使輕去其郡若此則安危利害
不離其身勢不得不盡其力以從事盡心以防患所謂
世守者亦不得純如周制父子相繼必使選賢以自代
毋問親踈天子加察焉然後可之遂使貳其郡事以終
舉者之身然後命之没則禄其子孫以祀之若有功德
則郡人世世祀之仍爵其子孫庶幾亦可以為備邊之
一術也
[070-68b]
神宗時建昌軍司理王韶詣闕上平戎三䇿以為西夏
可取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欲復河湟當先以恩信招
撫㳂邊諸種自武威之南至于洮河蘭鄯皆故漢郡其
地可以耕而食其民可以役而使幸今諸羗𤓰分莫相
統一此正可并合而兼撫之時也且唃氏子孫瞎征差
盛為諸戎所畏若招撫之使紏合宗黨制其部族於漢
有肘腋之助且使夏人無所連結䇿之上也帝異其言
召問方畧王安石以為竒請以韶管幹秦鳯經略司機
[070-69a]
宜文字韶請築渭涇上下兩城屯兵以撫納洮河諸部
下李師中議以為不便詔李師中罷帥事韶又言渭源
至秦州良田不耕者萬頃願置市易司頗籠商賈之利
取其贏以治田乞假官錢為本詔秦鳯經略司以川交
子易物貨給之命韶領市易事師中言韶所指田乃極
邊弓箭手地耳又將移市易司於古渭恐秦州自此益
多事所得不補所亡安石主韶議為削師中職徙知舒
州而以竇舜卿知秦州與内侍李若愚按閒田所在僅
[070-69b]
得地一頃地主有訟又歸之矣舜卿若愚奏其欺安石
又為謫舜卿而命韓縝縝遂附㑹實其事乃進詔太子
中允初師中接州縣邸狀報包拯參知政事或曰朝廷
自此多事矣師中曰包公何能為今知鄞縣王安石者
眼多白甚似王敦他日亂天下者必斯人也世貴其先

徐禧等既城永樂去九日夏人以數千騎來攻曲珍使
報禧禧遂與李舜舉李稷往援之留沈括守米脂比抵
[070-70a]
永樂夏人傾國而至大將高永能請及其未陳擊之禧
曰爾何知王師不鼓不成列執刀自率士卒拒戰夏人
益衆進薄城下珍兵陳於水際將士皆有懼色珍白禧
曰今衆心已摇不可戰戰必敗請收兵入城禧曰君為
大將奈何遇敵先自退邪乃以七萬人陳于城下夏人
縱鐵騎渡河珍曰此鐵鷂子軍也當其半濟擊之乃可
以逞得地則其鋒不可當也禧不從鐵騎既濟震盪衝
突大衆繼之珍鋭卒敗奔還蹂後陣夏人乗之珍衆大
[070-70b]
潰珍收餘衆入城夏人圍之厚數里且據其水砦珍士
卒晝夜血戰城中乏水已數日掘井不及泉渴死者十
六七括與李憲援兵及饋餉皆為夏人所隔不得前种
諤怨禧不遣救師城中大急㑹夜半大雨夏人環城急
攻城遂䧟禧舜舉稷永能皆為亂兵所害惟珍祼跣走
免將校死者數百人喪士卒没夫二十餘萬夏人耀兵
米脂城下而還自熈寧以來用兵得夏葭蘆吳保義合
米脂浮圖塞門六堡而靈州永樂之役官軍熟羗義保
[070-71a]
死者六十萬人錢榖銀絹不可勝計事聞神宗臨朝痛
悼為之不食贈禧等官而貶括為均州團練副使隨州
安置降珍為皇城使自靈武之敗秦晉困棘天下企望
息兵而括諤進攻取之䇿禧素以邊事自任狂謀輕敵
遂致覆敗自是帝始知邊臣不可倚信深自悔咎無意
於西伐而夏人亦困弊矣初帝之遣禧也王安禮諌曰
禧志大才踈必誤國事帝不聽及敗帝曰安禮每勸朕
勿用兵少置獄盖為是也
[070-71b]
高宗時達蘭屯泗州烏珠屯竹墪鎮為韓世忠所扼以
書幣約戰世忠遣麾下王愈及兩伶人以橘茗報之且
言張樞宻已在鎮江烏珠曰張樞宻貶嶺南何得乃在
此愈出浚所下文書示之烏珠色變遂有歸意㑹雨雪
餽道不通野無所掠殺馬而食蕃漢軍皆怨又聞金主
晟病篤乃夜引還烏珠等既去劉麟劉猊不能獨留亦
棄輜重遁帝謂趙鼎曰近將士致勇爭先諸路守臣亦
翕然自効乃朕用卿之力也鼎謝曰皆出聖斷臣何力
[070-72a]
之有或問鼎曰金人傾國來攻衆皆洶懼公獨言不足
畏何也鼎曰敵衆雖盛然以劉豫邀而來非其本心戰
必不力是以知其不足畏也帝語張浚曰趙鼎真宰相
天使佐朕中興可謂宗社之幸鼎奏金人遁歸猶當博
采羣言為善後之計於是詔前宰執議攻戰備禦措置
綏懐之方提舉臨安府洞霄宫李綱上䟽曰陛下勿以
敵退為可喜而以仇敵未報為可憤勿以東南為可安
而以中原未復為可耻勿以諸將屢㨗為可賀而以軍
[070-72b]
政未脩士氣未振為可虞議者或以敵馬既退當遂用
兵為大舉之計臣竊以生理未固而欲浪戰以僥倖非
制勝之術也今朝廷以東南為根本苟不大脩守備先
為自固之計何以能萬全而制敵議者又謂敵人既退
當且保據一隅以茍目前之安臣謂祖宗境土豈可坐
視淪䧟不務恢復若今歲不征明年不戰使敵勢益張
而吾之所紏合精鋭士馬日以耗損何以圖敵唯宜於
防守既固軍政既修之後即議攻討乃為得計其守備
[070-73a]
之宜則料理淮南荆襄以為東南屏蔽當於淮之東南
及荆襄制三大帥屯重兵以臨之分遣偏師進守支郡
加以戰艦水軍上連下接自為防守則藩籬之勢成守
備之宜莫大於是然後可議攻戰之利分責諸路大帥
因利乗便收復京畿以及故都斷以必為之志而勿失
機㑹則以弱為强取威定亂逆臣可誅强敵可㓕攻戰
之利莫大於是若夫萬乗所居必擇形勝以為駐蹕之
所東南形勢無如建康舊都未復莫若權於建康駐蹕
[070-73b]
治城池脩宫闕立官府剙營壁使粗成規模以待巡幸
此措置之所當先也至於西北之民皆陛下赤子荷祖
宗涵養之深其心未嘗忘宋特制於强敵不能自歸天
威震驚必有願為内應者宜優加撫循使䧟溺之民知
所依怙益堅戴宋之心此綏懐之所當先也又曰臣竊
觀陛下臨御九年國不闢而日蹙事不立而日壊將驕
而難御卒惰而未練國用匱而無贏餘之資民力困而
無休息之期使陛下憂勤雖至而中興之効邈乎無聞
[070-74a]
則羣臣誤陛下之故也陛下觀近年以來所用之臣慨
然敢以天下之重自任者幾人平居無事小亷曲謹似
可無過忽有擾攘則錯愕無所措手足不過奉身以退
天下憂危之重委之陛下而已有臣如此何補於國而
陛下亦安取此大槩近年閒暇則以和議為得計而以
治兵為失䇿倉卒則以退避為愛君而以進禦為誤國
國勢益弱職此之由今天啓宸衷悟前日和議退避之
失親臨大敵天威所加使北軍數十萬之衆震怖不敢
[070-74b]
南渡潜師宵奔則和議之與治兵退避之與進禦其效
槩可見矣然敵兵雖退未大懲創安知其秋髙馬肥不
再來擾我疆場使疲於奔命哉且退避之䇿可暫而不
可常可一而不可再退一歩則失一歩退一尺則失一
尺往時自南都退至維揚則河北河東闗陜失矣自維
揚退至江浙則京東西失矣萬一敵騎南牧將復退避
不知何所適而可乎航海之䇿萬乗冐風濤之險此又
不可之尤者惟當於國家閒暇之時明政刑治軍旅選
[070-75a]
將帥脩車馬備器械峙糗糧積金帛敵來則禦俟時而
奮以光復祖宗之大業此最上䇿也臣願陛下自今以
往勿復為退避之計夫古者敵國善隣則有和親仇讐
之邦鮮復遣使今金人造釁之深知我必報其措意為
何如而我方且卑辭厚幣屈體以求之其不推誠以見
信决矣器幣禮物所費不貲使軺往來坐索士氣而又
邀我以必不可從之事制我以必不敢為之謀是和卒
不成而徒為此擾擾也况於吾自治自彊之計動輒相
[070-75b]
妨臣願自今以往勿復遣和議之使二者既定擇所當
為者一切以至誠為之俟吾之政事脩倉廩實府庫充
器用備士氣振力有可為乃議大舉則兵雖未交而勝
負之勢决矣惟陛下正心以正朝廷百官使君子小人
各得其分則是非明賞罰當自然藩方恊力將士用命
雖强敵不足畏逆臣不足憂此特在陛下方寸間耳䟽
奏帝賜詔褒諭
寧宗時金圖克坦鎰為上京留守聞中都戒嚴曰事急矣
[070-76a]
乃選兵二萬遣同知烏克遜阿敦將之入衛金主嘉之
徴拜尚書右丞相先是鎰上言曰自國家與逹靼交兵
以來彼聚而行我散而守以聚攻散其敗必然不若入
保大城併力備禦昌桓撫三州素號富貴人皆徤勇可
内徙之以益兵勢人畜財貨不至忘失參政梁&KR1723曰如
此是自蹙境土也金主從&KR1723謀鎰復奏曰遼東國家根
本距中都數千里萬一受兵州府顧望必須報可誤事
多矣可遣大臣行省以鎮之金主不悦曰無故置行省
[070-76b]
徒摇人心耳不從及失三州又聞東京不守金主乃大
悔曰從丞相之言當不至此
真德秀朝奏五事 一曰宗社之耻不可忘言國家之
於金人盖萬世必報之讐高宗孝宗值其方强不得已
以太王自處而以勾踐望後人今天奪其魄危在朝夕
誠能以待敵之禮而遇天下之豪傑以遺敵之費而厲
天下之甲兵人心奮張士氣自倍何憚於彼而兢兢事
之哉且重於絶彼者畏召怨而啓釁也然能不召怨於
[070-77a]
亡敵而不能不啓釁於新敵權其利害孰重孰輕臣願
陛下勉勾踐之良圖懲謝元之失䇿則王業興隆可冀
矣二曰比隣之盗不可輕言䝉古及山東之盗茍得志
而隣於吾莫大之憂也願朝廷毋輕二方日夜講其攻
守之䇿以逆杜窺覦之心三曰幸安之謀不可恃言今
之議者大抵以金人之存亡為我欣戚聞危蹙之報則
冀其非實得安静之耗則幸其必然是猶以朽壤為垣
而望其能障盗賊也願陛下勵自强之志恢立武之經
[070-77b]
毋以敵存為喜敵亡為畏則大勢舉矣四曰導諛之言
不可聽言今邊事方殷正君臣戒懼之日而薦紳大夫
工為諛説或以五福足恃為言夫乾象告愆邇日尤甚
其可恃䜟諱不經之説而忽昭昭之儆戒乎惟陛下鑒
天人之相因察諛佞之有害益脩其本以格天休宗社
之慶也五曰至公之論不可忽言公論國之元氣也元
氣痞鬲不可以為人公論湮鬰不可以為國深惟今日
實公論屈伸之幾朝廷之上若以言者為愛君為報國
[070-78a]
無猜忌之意而有聽用之誠則公論自此愈伸若以言
者為沮事為徼名無聽用之誠而有猜忌之意則公論
自此復屈夫公論伸屈乃治亂存亡之所繇分故臣於
篇終反復極言惟陛下亮臣愚忠也
太原為蒙古所有河北州縣不能自立金主詔百官議
所以為長久之計翰林承㫖圖克坦高等十六人謂制兵
有三曰戰和守今欲戰則兵力不足欲和則彼不肯唯
有守耳河朔州郡既殘毁不可一槩守定宜取願就遷
[070-78b]
徙者屯于河南陜西不願者許自推其長保聚險阻宣
徽使伊喇光祖等謂當募土人威望服衆者假以方靣
重權能復一道即授以本道總管能捍州郡即授以長
佐必能各保一方宰臣欲置公府金主意未决中丞完
顔伯嘉曰宋人以虚名致李全遂有山東苟能統衆守
土雖三公何惜金主曰他日事定公府無乃多乎伯嘉
曰若事定以三公就節鎮何不可金主從之乃封滄州
經畧使王福為滄海公以清觀滄州鹽山無棣樂陵東
[070-79a]
光寧津吳橋將陵阜城脩縣𨽻之河間招撫使伊喇衆
嘉努為河間公以獻蠡安深州河間肅寧安平武强饒
陽六家莊郎山寨𨽻之真定經畧使武仙為恒山公以
真定府沃冀威鎮寧平定州抱犢寨欒城南宫縣𨽻之
中都東路經畧使張甫為高陽公以雄霸莫州髙陽信
安文安大成保定静海寳坻武清安次縣𨽻之中都西
路經略使靖安民為易水公以涿易安肅深州君氏川
季鹿三保河北江礬山寨青白口朝天寨水谷懽谷東
[070-79b]
安寨𨽻之遼州刺史行元帥府事郭文振為晉陽公以
河北東路皆𨽻之平陽招撫使胡天作為平陽公以平
陽晉安府隰吉州𨽻之昭義節度使完顔伯開為上黨
公以澤潞沁州𨽻之山東安撫副使燕寧為東莒公以
益都府路皆𨽻之九公皆兼宣撫使總帥本路兵馬署
置官吏徴歛賦税賞罰號令得以便宜行之除已畫定
所管州縣外如能收復鄰近州縣者亦聽管屬同時九
府財富兵强唯武仙耳
[070-80a]
 
 
 
 
 
 
 
 
[070-80b]
 
 
 
 
 
 
 
 經濟類編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