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68 玉機微義-明-徐用誠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玉機微義卷十四   明 徐用誠 原輯
             劉 純 續増
 寒門
  内經敘寒氣為痛為積為嘔為泄
舉痛論云寒氣入經而稽泣經脈不行客於脈外則血
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重中於寒則痛乆
矣 寒氣客於小腸募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
[014-1b]
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 寒氣客於
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
得成聚故腹痛後泄矣
 謹按篇中具寒氣客於諸脈及相引腹股等為痛甚
 詳宜玩本文為積
  又詳見積聚門
  論寒為癥瘕堅痞厥逆諸證
原病式曰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徹清冷下痢清白吐
[014-2a]
痢腥穢食已不飢堅痞腹滿急痛癥瘕㿗疝屈伸不便
厥逆禁固皆屬於寒
  論寒為滯下泄瀉欬嗽諸證
  詳見滯下等門
 按已上諸論病機多屬内中於寒口食生冷所致皆
 非外感證也因兹所類但以傷寒外感分例然已上
 病機亦有標本不同故不復叅附詳見各門
  脉法
[014-2b]
難經曰傷寒之脈隂陽俱盛而𦂳濇
傷寒論曰脈隂陽俱𦂳者名曰傷寒 寸口脈浮而𦂳
浮則為風𦂳則為寒 浮濇而𦂳為傷寒
 謹按傷寒脈及六經𫝊變本論已詳兹不備録惟許
 學士百證歌第一篇甚得㫖要但其中二句訛舛如
 脈浮而緩風傷榮浮𦂳兼濇寒傷衛正與仲景脈理
 差别此非許學士之不精盖亦後人傳寫之誤也
 許學士云仲景言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沉濇弱
[014-3a]
 弦微此名隂也脈訣以動脈為隂弦為陽何也大抵
 此兼衆脈而合言之也唯傷寒如此雜病各見一脈
 仲景之意若曰浮大者陽也兼之以動滑數之類安
 得不為陽沉細者隂也兼之以濇弦數之類安得不
 為隂故仲景論動脈則曰陽動則汗出隂動則發熱
 數脈見于闗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揺名曰
 動也又結胸證云脈浮而動浮則為風動則為痛故
 兼數與浮而言動脈則陽脈陽病也宜矣仲景論弦
[014-3b]
 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弦則為减又曰支飲急弦又
 少隂證云手足寒脈弦遲故此兼遲而言弦則為隂
 證脈也宜矣故仲景傷寒脈不可與雜病脈同日而
 語也今陽證往往浮大而厥厥厥動揺其沈細而弦
 者必隂證也何疑之有哉故知治傷寒當以仲景脈
 法為本
脈經曰遲𦂳為寒 寒則𦂳弦 濇遲沈細為寒 脈
小實而𦂳者病在内冷 脈沈而細下焦有寒 脈累
[014-4a]
累而貫珠不前至有風寒在大腸 脈細小𦂳急病速
進在中寒為疝瘕 寸口脈遲上焦有寒脈𦂳寒之實
也闗脈遲胃中寒尺脈遲濇寒在下焦 弦小者寒癖
 遲而緩微而𦂳皆有寒也
  論傷寒中寒受病不同
丹溪曰仲景論傷寒矣而未及乎中寒先哲治胃大寒
而昏用附子理中而安其議藥則得之矣曰傷曰中未
聞有議其異同之者因思傷寒有即病有不即病必大
[014-4b]
發熱邪循經而入以漸而深中寒則倉卒感受其病即
發而暴傷寒之人因其舊有欎熱風寒外來肌腠自宻
欎發為熱其初也用麻黄桂枝&KR1200發表而安以病體不
甚虛也中寒之人乘其膚腠踈豁一身受邪難分經絡
無熱可發温補自觧此胃氣之大虛也傷寒熱雖甚不
死中寒若不急治去生甚逺其虛實葢可見矣
 謹按仲景論傷寒至三隂病例可汗外感也韓祗和
 例温中即中寒也張㓗古三隂可下王海藏例可補
[014-5a]
 皆言内傷也但韓氏不直指中寒而就於隂證立便
 例例可温中之法與仲景三隂病論證不同乃别立
 方意指中寒而未甚瑩故丹溪先生重明此意然皆
 宜詳玩臨證合宜處治也
  論隂陽虛盛惡寒與傷寒不同
内經曰陽虛則外寒者陽受氣於上焦以温皮膚分肉
之間令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
於外故寒慄 隂盛則内寒者因厥氣上逆寒氣積於
[014-5b]
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温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
不通其脈盛大以澁故中寒
 按此言隂陽虛盛為寒本七情所動之致義見調經
 論篇皆與傷寒中寒受病不同者也
東垣曰夜則惡寒晝則安静是隂血自旺於隂分也
夜則惡寒晝則惡寒是重隂無陽也當亟瀉其隂峻補
其陽 夜則安静晝則惡寒是隂氣上溢於陽中也
 按此亦隂盛所致之本病非感寒外因也傷寒外因
[014-6a]
 三陽惡寒皆表邪未解太隂手足自温故不惡寒少
 隂厥隂手足厥逆而惡寒者隂盛然也與此稍異
  論隂毒
王海藏云隂毒本因腎氣虛寒因慾事或食生冷物而
後傍風内既伏隂外又傷寒或先感外寒而後伏隂内
外皆隂則陽氣不守遂發隂毒身重眼睛疼身體倦怠
而甚熱四肢厥逆冷額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
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間或可起行不甚覺重診
[014-6b]
之則六脈沈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無若服涼藥則
渴轉甚躁轉急有此證者急服還陽退隂之藥則安惟
補虛和氣而已宜服正元散之類隂證不宜發汗如氣
正脈大身熱未差用藥發汗無妨 或寸口小而尺脈
微大亦同積隂感於下則微陽消於上故其候沈重四
肢逆冷腹痛轉甚或喉不利或心下脹滿結硬躁渴虛
汗不止或時狂言爪甲面色青黒六脈沈細而一息七
至以來有此證者速宜於氣海闗元二穴灸三二百壯
[014-7a]
以手足和暖為効仍服金液丹來復丹之類隨證治之
 按此言陽氣不守或積隂感於下微陽消於上遂為
 隂毒與活人書論隂毒為隂氣獨盛陽氣暴絶者殊
 有發明矣但言不守與消之義而又不若趙氏釋活
 人書云隂氣極盛陽氣極微為隂毒陽氣極盛隂氣
 極微為陽毒庶不為竭絶之證義尤明白隂盛格陽
 脈附見熱門
  論諸證寒熱似傷寒
[014-7b]
  詳見熱門
 謹按世傳以寒痰脚氣食積勞煩四證為似傷寒然
 以形證較之亦豈止四證而已故集證論
  詳見熱門
  論傷寒傳變
此事難知云足太陽為巨陽為老陽又為諸陽之首故
多傳變爾太陽傳陽明謂之微邪是水傳土也又謂之
循經得度傳太陽傳少陽謂之越經傳太陽傳太隂謂
[014-8a]
之誤下傳太陽傳少隂謂之表裏傳變之邪太陽為甚
復傳少隂水勝火火勝水此南北二方之變頃刻之間
其害人也甚於太陽多矣若辨之不早必成不救之疾
況亂投湯藥者乎太陽傳厥隂謂之首尾傳厥隂與督
脈上行與太陽相接又名巡經得度傳灾變至重不為
不多矣
 按此可謂發仲景之心法矣趙氏亦曰傷寒六經傳
 變或虛或實或冷或熱無非邪氣之所為也有次第
[014-8b]
 傳經之陽邪有直入本經之隂邪有下後内䧟之邪
 皆不可不辨也然成無已引華陀云傷寒一日在皮
 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
 即傳裏也與成所論七日不解為再經二七日不解
 為過經皆大約也故一無治例惟六經傳變為的故
 太陽傳變居多者因其初感邪氣乘虛而入則傳也
 有三五日止在本經或十數日不傳者有之有傳過
 一經而不再傳者亦有之有悞服藥而致傳變者多
[014-9a]
 矣大抵邪在陽經則易治傳入隂分則危殆葢陽微
 隂盛正虛邪實矣況悞下内䧟汗虛别經者則壊異
 傾危可立待也學者慎之
  論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
發明曰傷寒受病之由皆出熱論一篇而已皆傳足經
不傳手經何也葢傷寒病冬月得之足太陽膀胱經為
首次至足厥隂肝經為尾此病惟傷北方與東方反戌
土上有足陽明胃濕之專位兼丑上有足太隂脾土之
[014-9b]
專位葢足之六經皆在東北之方經云冬傷於寒即發
者為傷寒春發為温病夏發為温疫為病最重此之謂
也仲景云無竒經則無傷寒縁竒經皆附足六經不附
手經寒邪只傷足經者為有竒經故也長夏為大熱病
者夏火既王火之方與秋之分皆手經居之水方與春
之分皆足經不足及夏火王客邪助于手經則不足者
愈不足矣故所用之藥皆泄有餘而非足經藥何者泄有
餘則不足者補矣此傷寒只先足經而不言手經也大
[014-10a]
大意如此至於傳手經者亦有之矣
  論傷寒傳手經
此事難知曰傷寒傳至五六日間漸變神昏不語或睡
中獨語一二句目赤唇焦舌乾不飲水稀粥與之則嚥
終日不與則不思六脈細數而不洪大心下不痞腹中
不滿大小便如常或傳至十日以來形貎如醉人虛見
神昏不已多用承氣湯下之則誤矣葢不知此熱傳手
少隂心經也然而又未知自何經而來答曰本太陽經
[014-10b]
傷風風為陽邪陽邪傷衛隂血自燥熱畜膀胱壬病逆
傳於丙丙丁兄妹由是傳心心火自上迫而熏肺所以
神昏也謂肺為清虛之藏内有火邪致令神昏宜梔子
黄苓黄連湯若脈在丙者導赤散脈在丁者瀉心湯若
誤用涼膈散乃氣中之血藥也在左手寸脈沈滑有力
者則可用之或用犀角地黄湯近於是也本方所説若
無犀角以升麻代之是陽明經藥也此解陽明經血中
熱藥若脈浮沈俱有力者是丙丁中俱有熱也可以導
[014-11a]
赤瀉心各半服之則宜矣此證膀胱傳丙足傳手經也
下傳上也丙傳丁也表傳裏也壬傳丁者艮傳離也越
經傳也又謂腑傳臟也活人云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
經此言不盡意也有從足經而傳手經者何以知之經
云傳寒或止傳一經或間傳三經不可一途而取之但
憑其脈與外證治之此活法也與食則嚥者邪不在胃
也不與則不思者以其神昏故熱邪既不在胃誤與承
氣湯下之其死也必矣
[014-11b]
 謹按傷寒本只傳足經已上又例傳手經之義可謂
 發病機之秘矣葢只是邪藴日乆因足經實手經虛
 故寃熱爾有因汗下差悞而傳有因七情或勞倦等
 而致者有之大抵傳于經必有所因所以古人有救
 逆復脈等法豈但切中病情實啓後人之意例爾
  論傷寒隂分發熱為反用温汗法
趙嗣真曰詳仲景論發汗湯劑各分輕重不同如麻黄
桂枝青龍各半越婢等湯各有等差至於少隂發汗二
[014-12a]
湯雖同用麻黄附子亦自有輕重加减之别故以加細
辛為重加甘草為輕辛散甘緩之義也其第一證以少
隂本無熱此發熱故曰反也葢發熱為邪在表而當汗
又兼脈沈屬隂而當温故以附子温經麻黄散寒而熱
須汗解故加細辛是汗劑之重者第一證既無裏寒之
可温又無裏熱之可下求其所用麻黄附子之意則是
脈亦沈方可名曰少隂病身亦發熱方可行發表藥又
得之二三日病氣尚淺比之前證亦稍輕故不重言脈
[014-12b]
證而但曰微發汗所以去細辛加甘草是汗劑之輕者
向使脈不沈身不熱又無他證則是無病人也又何藥
焉仲景本分作兩證以别汗劑之輕重活人書却於第
二證中除去無證兩字改作常見少隂熱陽證者所謂
少隂熱陽証如經云心中煩不得卧或咽瘡聲不出
者或欬而嘔渴或口燥咽乾或腹脹不大便數證皆是
也夫豈麻黄附子甘草湯發汗劑所可治耶抑又有聞
焉麻黄附子細辛湯為治少隂病之脈沈反發熱者固
[014-13a]
也而仲景又有四逆湯治太陽病之發熱反脈沈者均
謂之反也仲景云病發熱頭疼脈反沈若不差身體頭
疼痛者當救其裏宜四逆湯此證出太陽篇又云少陰
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沈者麻黄附子細辛湯此證出少
隂篇切詳太陽病發熱頭痛法當脈浮今反沈少隂脈
沈法當無熱今反熱仲景於此兩證各言反者謂反常
也葢是太陽病脈似少隂少隂病證似太陽所以謂之
反而治之異也今深究其㫖均是脈沈發熱以其有頭
[014-13b]
痛故為太陽病陽證當脈浮今反不能浮者以裏虚乆
寒正氣裏微所致又身體疼痛故宜救裏使正氣内強
逼邪出外而乾薑生附亦能出汗而解假使裏不虛寒
則當見脈浮而正屬太陽麻黄湯證也均是脈沈發熱
以其無頭痛故名少隂病隂病當無熱今反寒邪在表
未傳在裏但皮腠欎閉而為熱而在裏無病故用麻黄
細辛以發表邪之熱附子以温少隂之經假使寒邪入
裏則外必無熱當見吐利厥逆等證而屬正少隂四逆
[014-14a]
湯證也由此觀之表邪浮淺發熱之反猶輕正氣衰微
脈沈之反為重此四逆湯為劑不為不重於麻黄附子
細辛湯也又可見熟附配麻黄發中有補生附配乾薑
補中有發仲景之㫖微矣嗟夫常病用常法夫誰不知
設有證變者或脈變者往往疑似參差亦欲以常法例
治之惑矣如仲景所論太陽少隂兩證脈沈發熱雖同
而受病與用藥自别此實證治之竒異醫法之𤣥微故
併及之
[014-14b]
 謹按傷寒六經證仲景例表裏六經藥矣而又於毎
 經表藥中分脈證輕重而用藥如此實萬世無窮之
 惠也然厯世而下得此意例之妙者能幾人哉但近
 世習俗不求其意托時世風土之異或例用氣藥以
 治傷寒表邪逆悮多矣況裏證乎論見後發表諸方
 下
  論傷寒兩感
王海藏曰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以是知内外兩感
[014-15a]
臟腑俱病欲表之則有裏欲下之則有表表裏既不能
一治故云兩感者不治然所禀有虛實所感有淺深虛
而感之深者必死實而感之淺者猶可治治之而不救
者有矣未有不治而獲生者矣余嘗用大羌活湯間有
生者十得二三故立此以待好生君子用之
 按本方治法見後
趙嗣真曰仲景論兩感為必死之證而復以治有先後
發表攻裏之説繼之者葢不忍坐視而欲覬其萬一之
[014-15b]
可活也活人書云宜救裏以四逆湯後救表以桂枝湯
殊不知仲景云太陽與少隂俱病則頭痛為太陽邪盛
於表口乾而渴為少隂邪盛於裏也陽明與太隂俱病
則身熱譫語為陽明邪盛於表不欲食腹滿為太隂邪
盛於裏也少陽與厥隂俱病則耳聾為少陽邪盛於表
囊縮而厥為厥隂邪盛於裏也三陽之頭痛身熱耳聾
救表己自不可三隂之腹滿口乾渴縮囊而厥不下可
乎活人書引下痢身疼痛虛寒救裏之例而欲施於煩
[014-16a]
渇腹滿譫語囊縮熱實之證然乎否乎葢仲景所謂發
表者葛根麻黄是也所謂攻裏者調胃承氣是也活人
書所謂救裏則是四逆救表則是桂枝今以救為攻豈
不相背若用四逆湯是以火濟火而腹滿譫語囊縮等
證何由而除臟腑何由而通榮衛何由而行而六日死
者可立而待也吁兩感雖為不治之證矣然用藥之法
助正除邪虛實實虛補不足損有餘之理學者不可不
素有一定之法於胸中也
[014-16b]
  傷寒合病併病論
趙嗣真曰愚嘗疑合病與併病之為難明也乆矣因姑
釋之葢合病者二陽經或三陽經同受病病之不傳者
也併病者一陽經先病又過一經病之傳者也且如太
陽陽明併病一證若併而未盡是傳未過尚有表證仲
景所謂太陽證不罷面色赤陽氣怫欎在表不得越煩
躁短氣是也猶當汗之以各半湯若併之已盡是為傳
過仲景所謂太陽證罷潮熱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譫語
[014-17a]
者是也法當下之以承氣湯是知傳則入腑不傳則不
入腑所以仲景論太陽陽明合病止出三證如前於太
陽陽明併病則言其有傳受如此也又三陽經互相合
病皆曰下利仲景於太陽陽明合病則主以葛根湯太
陽少陽合病主以黄芩湯少陽陽明合病主以承氣湯
至於太陽少陽併病其證頭項强痛眩閟如結胸心下
痞鞕當刺大椎肺俞肝俞不可汗下太陽陽明併病已
見上論但三陽合病仲景無背惡寒語句雖别有口燥
[014-17b]
渴心煩背微惡寒者乃屬太陽證而非三陽合病也三
陽若與三隂合病即是兩感所以三隂無合病例也
 按三陽合病證治見傷寒論陽明例篇
  傷寒變温熱病論
趙嗣真曰按仲景論謂冬月冐寒伏藏於肌膚而未即
病因春温氣所變則為熱夫變者改易之義也至此則
伏寒各隨春夏之氣改變為温為熱既變之後不得復
言其為寒也所以仲景云温病不惡寒者其理可見矣
[014-18a]
活人書却於温病曰陽熱末盛為寒所制豈有伏寒既
已變而為温尚可言寒能制其陽熱耶又於熱病曰陽
熱已盛寒不能制亦不當復言其為寒也葢是春夏陽
熱已變其伏寒即非有寒不能制其陽熱爾外有寒能
折陽氣者乃是時行寒疫仲景所謂春分以後秋分節
前天有暴寒為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其時陽氣尚弱
為寒所折病熱則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
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是知
[014-18b]
時行寒疫與温熱二病所論陽氣盛衰時月則同至於
論暴寒之寒與伏寒已變之寒自是相違名不正則言
不順矣仲景又云其病與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
要在辨其病源寒熱温三者之殊則用藥冷熱之品味
判然矣
 謹按王安道傷寒立法考曰讀仲景書當求其立法
 之意不然則疑信相雜未免通此而礙彼也夫傷寒
 有即病者則為傷寒不即病者則謂之温與暑焉其
[014-19a]
 類雖殊其所受之源則不殊也夫仲景之書三隂經
 寒證居熱證十之七八彼不即病之温暑但一於熱
 耳何由而為寒哉就三隂寒證而詳味之然後知予
 言之不妄或謂三隂經寒證本是雜病為王叔和増
 入其中又或謂其證之寒葢由寒藥誤治而致若此
 者非也夫叔和之増入者辨脈平脈與可汗可下等
 諸篇而已其六經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賛辭也但厥
 隂經中下痢嘔噦諸條却是叔和因其有厥逆而附
[014-19b]
 遂併無厥逆而同類者亦附之耳至若以藥誤治而
 成變證則為太陽為多縱使三隂證亦或有寒藥誤
 治而變寒者然豈應如是之衆乎夫惟後人以仲景
 書通為傷寒温暑者設遂致諸温劑皆疑之而不敢
 用韓祗和雖覺桂枝湯之難用但謂今昔之世不同
 然未悟仲景書本為即病之傷寒設也且其著微㫖
 一書又純以温暑作傷寒立論而即病之傷寒反不
 言及此已是捨本從末全不能窺仲景藩籬又以夏
[014-20a]
 至前胸膈悶嘔逆氣塞腸鳴腹痛身體拘急手足逆
 冷等證視為傷寒謂與仲景三隂證脈理同而證不
 同遂别立温中法以治以予觀之其胸膈滿悶嘔逆
 氣塞等證既與仲景所叙三隂證不同則是内傷雜
 病豈温暑病乎況仲景所叙三隂證求對於春夏温
 暑之病不亦惛乎雖然祗和時内傷之理未明而又
 適當温暑病作之際其為感也固宜若非内傷雜病
 則不止暴寒所中之病也且但曰寒而當温然未嘗
[014-20b]
 求其所以為寒之故也能求其故則知温暑本無寒
 證其為寒證者皆内傷雜病與暴寒所中也至於劉
 守真出亦以温暑作傷寒立論而遺即病之傷寒其
 所處辛涼解散之劑固為昧者有中風傷寒錯治之
 失而立葢亦不無桂枝麻黄難用之惑也既於此則
 無由悟夫仲景立桂枝麻黄湯之有所主用桂枝麻
 黄湯之有其時矣故原病式曰夏熱用桂枝麻黄之
 類熱藥發表須加寒藥不然則熱甚發黄或出斑矣
[014-21a]
 殊不知仲景主桂枝麻黄湯本不欲用於夏月之時
 矣苟悟夫桂枝麻黄本非温暑之劑則羣疑氷泮矣
 何也夫寒之初客於表也開腠理欎陽氣而為熱故
 非辛温之藥不能開腠理以泄其熱此麻黄湯之所
 由立也至於風邪傷表雖反疎腠理而不閉然邪既
 客表則表之正氣受傷而不能流通故亦發熱也必
 以辛甘温之藥發其邪則邪去而腠理自宻矣此桂
 枝湯之所由立也其所以不加寒藥者葢由寒風在
[014-21b]
 表又當天令寒冷之時而無所避故也後人不知仲
 景立法之意故有惑於桂枝麻黄之熱有犯於春夏
 之司氣而不敢用於是有須加寒藥之論夫欲加寒
 藥於桂枝麻黄之中此乃不悟其所以然故如此耳
 若仲景為温暑立方必不如此必别有法但惜其遺
 帙不傳致使後人有多岐之患若知仲景傷寒論專
 為即病傷寒作則知麻黄桂枝所宜用之故除傳經
 熱病之外其直傷隂經與太陽不欎熱即傳隂經諸
[014-22a]
 寒證皆有所歸著而不復疑為藥寒誤下而生矣若
 春夏有惡風惡寒有汗無汗之證葢春夏暴中風寒
 之新病非冬時受傷過時而發者不然則或是温暑
 將發而復感於風寒或因感風寒而動乎乆欎之熱
 遂發温暑也仲景曰太陽證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
 温病觀此則知温病不當惡寒而當渴其惡寒而不
 渴者非温病矣仲景雖不言暑病然暑病與温病同
 但復過一時而加重於温病矣其不惡寒而渴則無
[014-22b]
 異也春夏雖有惡寒惡風表證其桂枝麻黄二湯終
 難輕用勿泥於發表不逺熱之語也於是而用辛涼
 解散庶為得宜苟不慎而槩用之誠不能免夫狂躁
 斑黄衂血之變而亦無功也雖或者行桂枝麻黄於
 春夏而效乃是因其辛散之力而偶中於萬一斷不
 可視為常道而守之後人以通解散百解散之類不
 問四時中風傷寒一例施之雖非至正之道然較之
 不慎而輕用麻黄桂枝以致變者則反庶幾矣若夫
[014-23a]
 仲景於三隂經每用温藥亦由病之所必須與用之
 有其時耳若槩以三隂寒證視為雜病而外之得無
 負於仲景濟人利物之至仁而誤後世乎自先覺不
 示傷寒温暑異治之端緒但一以寒涼為主而諸温
 熱之劑悉在所畧致使後之學者視仲景書欲仗焉
 而不敢以終決欲棄焉則猶以為立法之祖而不能
 外也能明夫仲景本為即病者設法則桂枝麻黄未
 必難用諸温熱之劑未必可畧矣若謂仲景法不獨
[014-23b]
 為即病者設則凡時行及寒疫温瘧風温等證亦通
 似傷寒六經病諸方治之乎故仲景曰冬温之毒與
 傷寒大異為治不同又曰寒疫與温病及暑病相似
 但治有殊耳是知温暑及時行寒疫温瘧風温等病
 必别有治法今不見者亡之也觀其所謂為治不同
 所謂温瘧風温温毒温疫脈之變證方治如説之語
 豈非有法而亡之乎決不可以傷寒六經病諸方通
 治也夫素問謂人傷於寒為病熱者言常而不言變
[014-24a]
 也仲景謂或寒或熱而不一者備常與變而弗遺也
 仲景槩言古人之所未言大有功於古人者雖欲偏
 廢可乎
 按右説與前論互有發明皆甚有功於仲景矣然傷
 寒卒病與夫時行寒疫但在脈證相符而治之何以
 能致變逆也夫審傷寒雜病脈異則所用辛温辛涼
 之劑判然矣大抵於既傳之後變異多端豈無實肖
 雜證者故仲景叔和論次雖例有混淆而證因標本
[014-24b]
 不同治則權變不一證例多同而治療有殊故不能
 不使人致疑也人能求其意合而歸一以觀之則證
 例自定證定則治法不差矣但要將經論熟讀玩味
 有疑處兼看别書如趙氏為活人書釋疑曰活人書
 之可疑者甚多仲景論亦有可疑者如白虎湯仲景
 既云表不解者不可與而白虎加人參湯證一曰惡
 風一曰惡寒豈非表不解而復用白虎何耶葢惡風
 曰微則但見於背而不至甚於惡風曰時時則時或
[014-25a]
 乍寒而不常是表證已輕非若前證脈浮發熱無汗
 全不解者加之大熱大渴所以用白虎而無疑也又
 曰仲景論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
 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
 緩者為欲愈若脈微而惡寒者此隂陽俱虛不可更
 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
 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湯仲景之
 意葢以得病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十
[014-25b]
 六字為自初至今之證以下文乃是已後擬病防變
 之辭當分作三截看若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
 二三度發脈浮緩為欲愈此一節乃裏和無病而脈
 微者邪氣微緩也隂陽同等脈證皆向安之兆可不
 大汗而欲自愈若脈微而惡寒者此隂陽俱虛不可
 更發汗更下更吐之此節宜温之若面色反有熱色
 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少汗出其身必痒宜各半
 湯此一節必待汗而後愈也活人書不詳文意却將
[014-26a]
 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九字本是欲愈之證反以他
 證各半湯汗之又將不可汗吐下證及各半湯證語
 句並脫畧而不言取此證而用彼藥汗其所不當汗
 何也若是可見仲景文法多如此學者必須反復詳
 玩熟觀其意其例自見則治不差矣故趙氏嘗曰仲
 景之書一字不同則治法霄壤讀之者可不於片言
 隻字以求其意歟幸相與勉焉
  論傷寒雜病分二科
[014-26b]
王海藏云世之治傷寒有法療雜病有方是則是矣然
猶未也吾謂治雜病亦有法療傷寒亦有方方即法也
法即方也豈有異乎要當全識部分經絡表裏臟腑豈
有二哉以其後世才智之不及古也所以分傷寒雜病
為二門故有長於此而短於彼者亦有長於彼而短於
此者逮夫國家取士分科為七宜乎愈學而愈陋愈專
而愈粗也試以傷寒雜病二科論之傷寒從外而之内
者法當先治外而後治内雜病從内而之外者法當先
[014-27a]
治内而後治外至於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其方法一
也亦何必分之為二哉大抵雜病之外不離乎表傷寒
之内不離乎裏表則汗裏則下中則和不易之法也劑
之寒熱温涼在其中矣餘風産二條目疾瘡腫小兒等
科各自專門無怪其工之陋且粗也是以知證不知脈
知藥不知源是豈真知而全識哉耳熟目厭習壊多經
涉乆誤合則病愈不契則疾甚所嘗見所嘗聞者粗有
曉㑹其所未嘗見未嘗聞者則有所不知也此繼述而
[014-27b]
不及剏物者逺矣嗚呼天之所錫其智識有限量故耶
哀哉庸夫以衣食迫以口舌爭視學業如仇讐專妬忌
為能幹悞人性命恬不知恤甘為忍人不顧隂理其教
之有所失耶時世之有所俾然耶抑疾者之不幸而有
所自致耶
 謹按漢張仲景推充内經傷寒脈證論例立法雖因
 證傳變而不離即病之傷寒也至宋之季有托時世
 之異乃别立方用參蘇藿香正氣之類而遺即病之
[014-28a]
 傷寒使世俗因之往往失仲景意況與雜病分二科
 專傷寒者尚不能備曉其通變主雜病者而不能遍
 識其彷彿宜乎其教之乖悞為疾之不幸使人不能
 無憾恨也噫仲景推充内經大法可謂無窮之惠人
 猶不知其例三百餘法備即病傷寒之傳變宋醫所
 論為時氣變法非真傷寒也故其方不多且病從外
 而之内者不離乎風寒暑濕其間傳變者餘傷寒皆
 輕從内而之外者不離乎内傷七情其間壊異者非
[014-28b]
 傷寒之重故有輕重不同因分二科大抵學者要於
 診候之際辨内外之感傷寒表裏之輕重雜病傷寒
 脈證所異傷寒雜病治法不殊不殊者雜病之外不
 離乎表傷寒之内不離乎裏所異者傷寒從外而之
 内雜病從内而之外外感法仲景内傷法東垣六氣
 推充乎劉張雜病融㑹乎諸氏萬法歸吾一心一心
 貫乎萬法不致得此而失彼為二科之分遺乎世之
 譏誚也
[014-29a]
 寒証治法
  發表之劑
麻黄湯治傷寒惡風寒發熱身疼無汗
  麻黄六錢/ 桂枝四錢/ 甘草炙二錢/杏仁二十/箇
 右㕮咀水煎如法服
 按此太陽經藥也
葛根湯治傷寒惡寒項背强几几無汗惡風或下利
  葛根四錢/ 麻黄   生薑各三錢/桂枝
[014-29b]
  芍藥各二錢/甘草炙二錢/大棗三枚/
 右㕮咀水煎如法服之
 按此出太陽例陽明藥也
柴胡桂枝湯治傷寒發熱潮熱脈弦自汗或渴或利
  桂枝二錢/ 黄芩   人參   白芍各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半夏一錢/ 生薑一錢/ 柴胡四錢/
  大棗二枚/
 右㕮咀水煎服
[014-30a]
 按此出太陽例少陽經藥也
桂枝湯治傷風寒發熱自汗鼻鳴乾嘔者
  桂枝   白芍   生薑各三錢/甘草炙二/錢
  大棗二枚/
 右㕮咀水煎如法服
 按此出太陽例太隂經藥也
麻黄附子細辛湯治感寒脈沈或微細反發熱或但欲
 寐者
[014-30b]
  麻黄   細辛各四錢/附子炮二錢半/
 右㕮咀水煎
 按此少隂經藥也
當歸四逆湯治感寒手足厥冷脈細欲絶者
  當歸   桂枝   白芍   細辛各三/錢
  大棗三枚/ 甘草炙/  通草各二錢/
 右㕮咀水煎
 按此厥隂經藥也已上六經治寒之例隨脈證加减
[014-31a]
 變法自有仲景論例兹不詳錄
桂枝麻黄各半湯治傷寒見風脈發熱自汗或無汗
  桂枝二錢/ 白芍   生薑   甘草炙/
  麻黄各一錢/半大棗二枚/ 杏仁十二箇/
 右㕮咀水煎
 按此足太陽手足太隂手少隂經藥出太陽例治風
 寒之劑也夫仲景論已上六經藥然其中有發表解
 肌温經不同葢風寒有淺深榮衛有虛實故也學者
[014-31b]
 審此則用藥湯液之源可得而悉又表裏變悞詳見
 小兒門葛根升麻湯下
 謹按傷寒與夫時行寒疫皆宜從仲景已上法然立
 春已後立秋已前非有時行暴寒而致病者宜從韓
 秪和法較脈證治之元戎云韓氏十四藥以經絡求
 之各有部分輕重緩急自有所宜運氣加臨各極其
 當因時在其中矣不必分至之逺近寒暑之盛衰而
 謂之因時也但方世俗罕用今附入濕門
[014-32a]
 海藏云韓氏微㫖可汗一篇有和解因時法言傷寒
 之脈頭小尾大傷風之脈頭大尾小李思訓保命新
 書亦分寸尺與韓氏同非若前人總言尺寸脈俱浮
 而𦂳尺寸脈俱浮而緩𦂳則為傷寒無汗緩則為傷
 風自汗又有傷寒有汗者有傷風無汗者脈亦互差
 與證不同前人已盡之矣惟韓李所言頭小尾大即
 為傷寒尾小頭大即為傷風也人病間有脈證只顯
 于尺寸者故韓李述為和解因時法也又恐後人疑
[014-32b]
 其不與前聖合遂于本方藥内又立加减數條亦不
 越前人之意何其當哉兼二公者當宋之盛時故又
 戒桂枝麻黄不可輕用改用石膏升麻葛根柴胡之
 平劑當時則可非百代常行時世遷移之活法也可
 汗一篇若從湯液隨證應見自有定規雖明哲不可
 踰
易簡參蘇飲治感冐風邪發熱頭疼痰欬
  方見熱門
[014-33a]
局方十神湯治時氣瘟疫兩感風寒
  川芎   甘草   麻黄各四錢/乾葛一兩/四錢
  紫蘇   升麻   白芍   白芷
  陳皮   香附各四錢/
 右㕮咀入薑煎每服半兩或一兩
藿香正氣散治傷寒頭痛増寒壯熱
  大腹皮  白芷   茯苓   紫蘇
  藿香各三錢/厚朴製/  白术   陳皮
[014-33b]
  苦梗   半夏各二錢/甘草炙二錢半/
 右㕮咀每五錢入薑棗煎
 按已上三方今世俗多用之治傷寒故收入然傷寒
 之病表裏六經仲景言在三隂則可汗傳三隂則宜
 下此大畧言之爾於陽明則又可下少隂則又可汗
 一經病則有一經表裏藥病居太陽所禁居多在少
 陽有三禁陽明有二禁三隂非胃實不可下之類併
 病用刺法是各有其故者葢恐反致逆而成壊證之
[014-34a]
 戒也至宋之時治傷寒者有變仲景法製已上諸方
 縁其承平日乆民食用之志樂形逸病居疑似之間
 本因氣逸經滯乃用其法然其間豈全捨仲景之法
 哉金時劉守真製防風通聖散亦是變法義見中風
 例中當遇是證則必施是治可也然於傷寒不辨邪
 於某經深求仲景意例當汗之可設妄以此施治則
 先虛正氣逆其經絡得汗不觧復不求經救逆亂投
 湯劑其致危殆也必矣是則宋醫處方皆平人氣而
[014-34b]
 不平時氣因於人用藥而不先乎時因於時用藥而
 不先乎人其理得於人事天和之中其意得於不傳
 之妙離經取法固不離於經專方治病病固不可以
 專於方然亦未易可為格例也以待後之明者而正
 之
 温中之劑
真武湯治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痢
  茯苓   白芍   生薑各三錢/白术二錢/
[014-35a]
  附子一錢半/
 右㕮咀水煎
附子湯治感寒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疼惡寒脈沈弱
  附子   人參各二錢/茯苓   白芍各二/錢
  白术四錢/
 右㕮咀水煎
 按此二方少隂例藥也治寒濕之劑
理中湯
[014-35b]
  人參   白术   乾薑   甘草炙各/等分
 右㕮咀水煎
韓氏温中湯
  丁皮   厚朴各一兩/乾薑   白术
  陳皮   丁香各二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入葱白荆芥穗煎
 按韓祗和云凡病人兩手脈沈遲或𦂳皆是胃中寒
 也若寸脈短小及力小於闗尺者此隂盛陽虛也或
[014-36a]
 胸膈滿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手足逆冷急宜温之
 然寒盛體虛者宜從少隂例此止可作温中藥姑存
 之
海藏黄茋湯
  人參   黄茋   茯苓   白术
  白芍各一兩/甘草炙七錢/半乾薑   陳皮
  藿香各半兩/
 右㕮咀入生薑煎
[014-36b]
 按已上三方出理中例法也
寶鑑鐵刷湯治寒積上焦嘔吐不止痰飲胸膈不快食
 不下
  半夏四錢/ 草豆蔲  丁香   乾薑炮/
  訶子皮各三/錢生薑一兩/
 右散作三服水煎
附子理中丸治中焦有寒腹痛或感寒頭痛發熱惡寒
 腹痛不飲水
[014-37a]
  理中湯三兩/附子一枚/
 右為末蜜丸如雞黄大每一丸温湯化下
元戎苦楝丸治下焦有寒積小腹急痛奔豚等證
  川苦楝  茴香   附子各一兩三味酒煑/乾再焙
  𤣥胡半兩/ 全蝎十八箇/炒丁香十八箇/
 右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食前當歸湯下
 按已上諸方治寒積或食寒物等致者雖分三焦等
 用則不離乎温中法也然寒冷之物停蓄於中則當
[014-37b]
 温劑下之者又不必拘此如氣分寒宜仲景桂枝附
 子湯選用血分寒宜當歸四逆湯之類要在臨時通
 變可也
  發表温中之劑
小青龍湯治感寒發熱頭疼脈沈細或嘔或欬或利或
 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
  麻黄   白芍   乾薑   甘草炙/
  細辛   桂枝各二錢/五味子  半夏各一/錢半
[014-38a]
  附子炮二錢脈浮不用/
 右㕮咀水煎
海藏肉桂散治傷寒服冷藥過度心腹脹滿四肢逆冷
 昏沈不識人變為隂毒惡證
  肉桂三錢/ 白芍   陳皮   前胡
  當歸   附子炮/  人參各一兩/白术
  木香   厚朴炒/  良薑各三錢/吳茱萸半/兩
 右為粗末每服五錢入棗三枚水煎
[014-38b]
天雄散治隂毒傷寒身重背强腹中疞痛咽喉不利毒
 氣攻心心下堅强短氣嘔逆唇青面黒四肢厥逆其
 脈沈細而厥
  天雄一兩炮/去皮麻黄   當歸   白术
  半夏各半兩/川椒一錢/ 肉桂   厚朴各一/兩
  生薑   陳皮各二錢/
 右為粗末每五錢入生薑棗煎取汗
 按已上二方表裏氣血藥也出太陽例兼看後兩感
[014-39a]
 法
  發表攻下之劑
桂枝加大黄湯治寒邪傳裏為大滿大實痛闗脈實者
  桂枝   生薑各三錢/白芍四錢/ 甘草二錢/半炙
  大黄一錢/ 大棗二枚/
 右㕮咀水煎
 按此太陽例藥也邪雖已傳寒未變熱故用此攻下
 然既傳之後邪已變熱而用和解下熱諸法則不用
[014-39b]
 温劑矣故大柴胡等湯詳見熱門及本論例兹不備
 録
  和解之劑
柴胡薑桂湯治寒熱自汗
  方見熱門
小柴胡湯治傷寒潮熱而嘔
 按此並少陽例藥也
黄連湯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痛欲嘔吐者
[014-40a]
  黄連   甘草炙/  乾薑   桂枝各二/錢
  人參   半夏各一錢/半大棗二枚/
 右㕮咀水煎
 按此出太陽例藥也與已上三方解表裏中上隂陽
 交錯之劑傷寒論此法甚多宜隨證選用
  解兩感之劑
海藏大羌活湯
  羌活   獨活   防己   防風
[014-40b]
  黄芩   黄連   蒼术   白术
  甘草炙/  川芎   細辛各三錢/知母
  生地黄各一兩/
 右㕮咀每半兩水煎熱服未解再服一二劑若有餘
 證並依仲景法
 按此出太陽例藥也然傷寒兩感亦有兼風兼濕不
 同或表裏俱虛俱實之異保命集云兩感可治者感
 異氣也使表中於風内傷於寒可治者宜加味小青
[014-41a]
 龍湯表熱内寒宜和解之此方宜治表中於風内有
 熱者則表濕裏寒表寒裏濕表裏證俱見者宜擴充
 也大抵兩感多表裏俱虛是以易老曰當切脈逆從
 知其吉凶兩感之邪三隂三陽皆有之脈從陽可治
 從隂難治陽生隂死之謂也
  隂毒外接法
迴生神膏治隂毒傷寒
  牡蠣   煉粉   乾薑等分/
[014-41b]
 右為末男病用女唾調手内擦熱𦂳掩二卵上得汗
 出愈女病用男唾調掩二乳取汗
代灸塗臍膏
  附子   馬藺子  蛇床子  木香
  肉桂   吳茱萸
 右六味等分為末用白麫相和生薑汁渨成膏紙上
 圓三寸許貼臍下闗元氣海自晩至曉貼之
隂毒傷寒四肢逆者
[014-42a]
  吳茱萸不拘多少/
 右為末温酒和匀生絹袋盛之熱熨脚心令通暢愈
 若以為湯煎洗接四肢亦可
灰包熨法治下焦積寒冷上焦陽盛更難投温藥者用
 灰二三升許入好醋拌和乾濕得所銚内炒令灰熱
 以帛包裹置臍下熨之頻換灰包令常熱以腹不滿
 痛為度如得利三兩行或小便行或㣲似有汗此隂
 氣外出也
[014-42b]
  灸法 附灸法論/
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治隂厥脈㣲絶者
石闗一穴在臍下二寸
闗元一穴在臍下三寸治臟結不可攻者及隂汗不止
 腹脹腸鳴面黒指甲青者宜灸百壯
陽陵泉二穴在膝下一寸㓗古曰煩滿囊縮宜灸此
太谿二穴在足内踝後跟骨上動脈䧟中灸七壯治少
 隂吐利手足不冷反熱脈不至者
[014-43a]
 按傷寒灸穴詳見資生經故不備録大抵不可刺者
 宜灸之一則沈寒痼冷二則無脈知陽絶也三則腹
 皮急而陽䧟也捨此三者餘皆不可灸葢恐致逆也
 今附灸法于左
 醫學發明曰鍼經云䧟下則灸之天地間無他惟隂
 與陽二氣而已陽在外在上隂在内在下今言陷下
 者陽氣下䧟入隂血之中是隂反居其上而覆其陽
 脈證俱見寒在外者則灸之異法方宜論云北方之
[014-43b]
 人宜灸焫也為冬寒大旺伏陽在内皆宜灸之以至
 理論則腎主臟藏陽氣在内冬三月主閉藏是也若
 太過則病固宜灸焫此陽明䧟入隂水之中是也難
 經云熱病在内取㑹之氣穴為陽䧟入隂中取陽氣
 通天之竅穴以火引火而導之此宜灸焫也若將有
 病者一槩灸之豈不誤哉仲景云微數之脈慎不可
 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
 微内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又云脈浮宜以汗
[014-44a]
 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
 而痺名火逆也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而虛治
 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
 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并中髓也
 仲景傷寒例
 按明堂鍼經各條下所説禁忌明矣内經云脈之所
 見邪之所在脈沈者邪氣在内脈浮者邪氣在表世
 醫只知脈之説不知病證之禁忌若表見寒證身汗
[014-44b]
 出身常清數慄而寒不渴欲覆厚衣常惡寒手足厥
 皮膚乾枯其脈必沈細而遲但有一二證皆宜灸之
 陽氣下䧟故也若身熱惡熱時見燥作或靣赤面黄
 咽乾嗌乾口乾舌上黄赤渴咽嗌痛皆熱在外也但
 有一二證皆不宜灸其脈必浮數或但數而不浮不
 可灸灸之災害立生若有鼻不聞香臭鼻流清涕眼
 臉時痒或欠或啑惡寒其脈必沈是脈證相應也或
 輕手得弦𦂳者是隂伏其陽也雖面赤宜灸之不可
[014-45a]
 拘於面赤色而禁之也
  附虚寒温經諸方
補肝散治肝臟氣虛視物不明兩脇脹滿筋脈拘急靣
 色青小腹痛
  山茱茰  當歸   五味子  山藥
  黄茋   川芎   木𤓰各半兩/乾地黄
  白术各一錢/獨活   酸棗仁各四銖/
 右末每二錢七以水煎入棗一枚
[014-45b]
茯神湯治膽氣虛冷頭痛目眩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
 中滿悶
  茯神   酸棗仁炒去/殻黄茋   白芍
  五味子  柏子仁各一/兩桂心   熟地黄
  人參   甘草各半兩/
 右㕮咀每四錢半入薑煎
補心丸治本臟虛冷善恐怖如魘狀及女人産後中寒
 腹痛月水不調
[014-46a]
  當歸   川芎   白芍   甘草
  附子   防風   桂心   細辛
  乾薑   蜀椒   厚朴   半夏
  大黄   猪苓各一兩/茯苓   逺志各二/兩
 右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七丸日三加至十丸
椒附丸治小腸虛冷小腹疼小便頻而清白
  椒紅炒/  桒螵蛸炙/ 龍骨   山茱茰
  附子炮/  鹿茸酒蒸焙/
[014-46b]
 右等分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六十丸空心鹽湯下
㯽榔散治脾寒飲食不消勞倦氣脹噫滿憂恚不樂
  㯽榔八箇/ 人參   茯苓   陳麯
  麥蘖   吳茱萸  厚朴   白术各二/兩
  陳皮一兩半/
 右末食後酒服方寸匕日二次
進食散治胃氣虛冷或食生冷或飲食不節胸膈痞塞
 腹脹怠惰不思食惡心溏泄
[014-47a]
  半夏麯  肉豆蔲煨/ 草果仁  高良姜
  麥蘖炒/  附子炮/  丁香   厚朴
  陳皮   人參   青皮   甘草炙半/兩
 右㕮咀每四錢入薑棗煎
白石英湯治肺氣虛弱惡寒欬嗽鼻流清涕喘息氣微
 者
  白石英  細辛   五味子  陳皮
  鍾乳粉  阿膠   蛤粉   桂心
[014-47b]
  人參   甘草炙各五/錢紫苑一兩/
 右㕮咀每四錢入薑煎
訶梨勒丸治大腸虛冷腸鳴泄瀉腹脇氣痛飲食不化
  訶子   附子   肉豆蔲  木香
  吳茱萸  龍骨   茯苓   畢撥各二/錢
 右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四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十補丸治腎臟虛弱面色黎黒足冷足腫耳鳴耳聾肢
 體羸瘦足膝軟弱小便不利或多或少腰脊疼痛
[014-48a]
  附子炮/  五味子各一/兩山茱萸肉 山藥
  牡丹皮  鹿茸製/  桂心   茯苓
  澤瀉各一兩/
 右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六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韮子丸治膀胱虛冷小便白濁滑數日夜無度
  赤石脂煅/ 韮子炒/  牛膝酒浸/ 牡蠣煅/
  附子炮/  覆盆子酒浸/桒螵蛸  鹿茸製/
  龍骨   肉蓯蓉各一/兩雞肶胵燒灰/沈香各五/錢
[014-48b]
 右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六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按已上諸方並出五臟治要例
 
 
 
 
 
 玉機微義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