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玉機微義卷六 明 徐用誠 原輯
劉 純 續増
泄瀉門 此門宜與滯下㸔
瀉痢生死脉法
内經云脉細皮寒少氣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是謂五虚
死其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虚者活
脉經云洩注脉緩時小結者生浮大數者死又洞洩食
[006-1b]
不化不得留下膿血脉㣲小連者生𦂳急者死
脉訣云下利㣲小即為生脉大浮洪無差日
仲景治利大法
東垣治利大法 按此並見滯下門
瀉分寒熱
病機機要云藏府瀉利其證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是
知寒少熱多寒則不能乆也故曰暴瀉非陽乆瀉非隂
大便完榖下有寒有熱熱者脉疾身多動音聲響亮暴
[006-2a]
注下廹此陽也寒者脉沉而細身不動作目睛不了了
飲食不下鼻凖氣息者姜附湯主之若身重四肢不舉
术附湯主之
按此以瀉之乆暴分隂陽正如傷寒之病始為寒而
終則𫝊變而為熱也然亦必以脉證參訂焉
原病式曰瀉白為寒青黄紅赤黒皆以為熱也大抵瀉
利小便清白不洽為寒赤色者為熱又完榖不化而色
不變其利脾氣虚弱畏泠小便清白不澁身涼不渇脉
[006-2b]
遲細而㣲者寒也榖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渇小便赤
澁者熱證也凡榖消化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寒泄
而榖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急速𫝊化失常榖雖不
化而飱泄者亦有之矣仲景云邪熱不殺榖然熱得濕
則飱泄也
論瀉痢有濕有熱有風有寒
機要云有太隂經受濕而為水泄虚滑身重微滿不知
穀味久則防變而為膿血脾經𫝊腎謂之賊邪故難愈
[006-3a]
若先利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之所
為也
有厥隂經下痢不止其脉沉而遲手足厥逆涕唾膿血
此難治宜麻黄湯小續命汗之此有表邪縮於内當瀉
表邪而愈
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自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
脉㣲嘔吐急以重藥温之漿水散是也
論暴注屬火
[006-3b]
子和云夫暴注瀉水不已内經曰注下也注下水利也
暴速甚者屬火宜用氷調桂苓甘露飲五苓益元散或
以長流水煎放冷服凉膈通聖亦能治之慎不可驟用
嬰粟殻乾薑豆蔲之類縱瀉止亦轉生他疾止可分隂
陽利水道而已
按以上所論辨寒熱風濕火等證所以明六滛之邪
皆能為瀉為注者亦當各隨所滛之邪分而治之可
也
[006-4a]
論胃氣下降為飱泄
機要云夫脾胃同濕土之化主腐熟水穀胃氣和平飲
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土歸於肺行於百脉而成榮衛
若飲食一傷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精華之氣反
下降是為飱泄久則太隂轉少隂而為腸澼
論春傷於風夏必飱泄
機要云春宜緩形形緩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
秋令金能制木風内臟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獨火木旺
[006-4b]
而脾土損矣輕則飱泄脉泄穀不化重則下痢膿血稠
粘良方云經云春傷於風夏必飱泄葢風喜傷肝春時
木旺不受邪反移氣尅於脾土脾既受尅不能運化因
成積滯夏秋之間再感暑濕風冷之氣發動而成痢也
論飱泄屬風宜汗
子和云飱泄不止完穀不出發汗可也桂枝麻黄湯主
之此證以風為根葢風隨汗出也
按飱泄證機要謂胃氣下流及春行秋令良方謂春
[006-5a]
木旺移氣尅脾二論雖殊要之皆因風木𫝊變而脾
土受邪爾子和謂風隨汗解此論固是然亦須隨其
𫝊變而治不可執此一法也
瀉分三因
三因嚴氏云泄瀉一證經中所謂洞泄飱泄溏泄溢泄
濡泄米穀注下是也所因有内外不内外差殊耳經云
春傷於風夏必飱泄又云濕勝則濡泄寒甚則為泄暑
熱盛之亦為泄至於七情感動臓氣不平亦致溏泄其
[006-5b]
如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而成泄瀉者乃脾胃有傷也但
停滯泄瀉一證直須積滯已消然後用以斷下藥今人
徃徃便固止之多成痢疾者矣治法先理中焦次分利
水穀治中不效然後斷下
按此三因所分甚詳但外所滛者既六而立方止有
其二内之七情為證而又不詳及於治法
治瀉痢用吐下汗三法
子和云一僧臟腑不調三年不效此洞泄也以謀慮不
[006-6a]
决而成肝主謀慮甚則乗脾脾濕不流乃上湧痰半盆
又以丹車丸濬川散下數行仍使澡浴出汗自爾日勝
一日常以胃風湯白术散調養之
按子和為治大率多用此三法洞泄一證縱其果有
積滯鬱結之甚元氣壯實者亦不宜驟用此三法况
有積滯雖甚而元氣尤虚者哉設使果當用此三法
者亦當如仲景察證以辨其吐汗下者有可不可下
之殊况仲景治痢又有合下合温之法焉此得非孟
[006-6b]
浪乎
丹溪論局方用熱藥澁藥治痢之誤
按此見滯下門
謹按泄瀉一證古方率以為腸胃虚寒與風冷乗之
為論故多行澁熱之劑彼瀉痢者豈無積滯豈無熱
證乎今觀病機機要所論有屬寒屬風濕屬火之證
此因於外而傷者也又云厥隂經動并胃氣下降為
瀉痢三因所言七情感動臓氣不平亦致溏泄此則
[006-7a]
因於内而傷者也外則當調六氣内則當平五臟况
又有飲食所傷腸胃停滯所致者治法各不同也然
更有因胃氣下流而泄者在法則當升舉因風而成
飱泄者則當解散因痰積於上焦以致大腸之不固
而泄者又當去上焦之痰而不治其瀉因脾胃氣虚
而泄者又當補中益氣使胃氣升騰而泄自止葢各
求其本而治可也
泄瀉治法
[006-7b]
治濕之劑
機要白术芍藥湯治太隂脾經受濕水泄注下體重微
滿困弱無力不欲飲食暴泄無數水穀不化宜此湯
和之身重暴下是大勢來亦宜和也
白术 芍藥各一兩/甘草五錢/
右剉毎服一兩水煎
治濕瀉茯苓湯又治食瀉濕熱
白术 茯苓各七錢半/
[006-8a]
右咀毎服一兩水煎食前服 一方有芍藥三味等
分名白术散
按以上三方和中除濕足太隂陽明經藥也白术之
甘入胃而除脾胃之濕芍藥之酸澁除胃中之濕熱
四支困茯苓利水道而除濕此三味泄痢須用之藥
也
蒼术芍藥湯如前證
蒼术二兩/ 芍藥一兩/ 黄芩半兩/
[006-8b]
右剉每服一兩加淡味桂半錢煎服清
按此解散濕熱上中二焦之劑太隂經的藥也
良方胃苓湯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穀不分泄瀉不
止
五苓散 平胃散
右和合薑棗煎空心服
按此乃表裏除濕之劑東垣所謂上下分消其濕是
也太陽太隂經藥也出陽明飲痞例
[006-9a]
仲景五苓散
宣明益元散方並見濕劑/
按以上二方除濕利小便之劑太陽經的藥也
治風之劑
機要防風芍藥湯治泄痢飱泄身熱脉弦腹痛而得及
頭痛微汗
防風 芍藥 黄芩各一兩/
右咀毎服半兩水煎服清
[006-9b]
按此治風辛凉之劑太隂太陽經藥也
蒼术防風湯治泄痢脉弦頭㣲痛
蒼术二兩/ 防風一兩/
一方蒼术四兩麻黄一兩防風五錢薑七片煎
按此足太隂陽明經藥也
良方神术散治春傷於風夏必飱泄
蒼术一斤/ 藁本 川芎各六兩/羌活四兩/
粉草 細辛一兩六錢/
[006-10a]
右粗末毎服三錢薑三片煎要出汗加葱白
按以上三方治風勝濕辛温之劑此則太陽經藥也
局方胃氣湯治大人小兒風冷乗虚入客腸胃水穀不
化泄瀉注下方見滯下門/
按此方名曰治風其實和血之藥也
治熱之劑
局方戊巳丸治脾胃濕熱泄痢不止方見滯下門/
按泄瀉局方多以為寒至劉張始言有屬熱屬火之
[006-10b]
證故諸方中治熱瀉之方甚少然仲景治傷寒挾熱
下痢用葛根黄芩黄連湯但人未之思耳
治暑之劑
局方來復丹治伏暑泄瀉如水方見本方/
易簡云硝石性寒佐以陳皮其性疎快硫黄且能利
人若作煖藥以止瀉誤矣葢由啖食生冷或冒暑熱
之氣中脘閉結揮霍變亂此藥通利三焦分理隂陽
服之甚驗
[006-11a]
按此出厥隂硫黄例藥也
香薷飲治伏暑吐瀉方見暑劑/
按此治暑之表藥也肺脾經藥也出太隂厚朴例
宣明桂苓甘露飲治飲水不消嘔吐泄痢或下痢赤白
方見暑劑/
按五苓散益元散加寒水石解利濕熱太陽經藥也
治寒之劑
機要漿水散治暴瀉如水周身汗出一身盡冷脉㣲而
[006-11b]
弱氣少不能語甚者加吐此為急病
半夏一兩湯洗/ 附子半兩泡/桂五錢/
甘草炙五錢/良薑二錢半/乾薑一作乾生薑五錢/
右為細末毎服三五錢漿水二煎至半
和滓熱
服
白术湯
白术 芍藥 甘草炙各三錢/
乾薑半兩炮/
[006-12a]
右如前服甚者去乾薑加附子三錢謂辛能發散也
局方理中湯治臟腑停寒泄瀉不已方見寒劑/
按此出厥隂已寒例藥也以上用薑附之藥皆為暴
瀉氣脫如五虚等證救急之劑所謂暴瀉非陽者也
然有屬火者亦當求責
治風寒濕之劑
本事麴藭丸治中風或中風濕臓腑滑瀉
川芎 附子炮/ 神麴 白术等分/
[006-12b]
右為細末麪糊丸桐子大毎服三五十丸温米飲下
此藥亦治飱泄
按此出太隂例藥也
止澁之劑按諸方論並見滯下門/
去積之劑
本事温脾湯治痼冷在腸胃間泄瀉腹痛宜先取去然
後調治不可畏虚以養病也
厚朴 乾薑 甘草 桂心
[006-13a]
附子生各二/兩大黄生四錢碎切湯一漬半日搦/去滓煎湯時和滓下
右細剉水二升半煎八合後下大黄汁再煎六合去
滓服
按泄痢腹痛其證多種有積滯者固宜取去豈但痼
冷一端而已須詳證虚實寒熱隨其所宜以調之
升發之劑
東垣升陽除濕湯自下而上者引而竭之
升麻 柴胡 防風 神麴
[006-13b]
澤瀉 猪苓各半兩/陳皮三錢/ 蒼术一兩/
大麥蘖麫 甘草炙各三錢/如胃寒腸鳴加益智
仁半夏各半錢薑棗同煎非腸鳴不得而用之
右作一服水煎早飯後熱服之
升陽除濕防風湯如大便閉塞或裏急後重數至圊而
不能便或有白膿或血慎勿利之利之則必致重病
及鬱結而不通也以此湯舉其陽則隂氣自降矣
蒼术泔浸去皮乾浄四兩/防風二錢/ 白术
[006-14a]
白茯苓 白芍藥各一錢/
右咀除蒼术另作片子水一碗半煎至二内諸藥
同煎至一大熱服食前
按飲食入胃氣上升輸精心肺然後下降若脾胃有
傷不能上升反下流腎肝而成泄痢者法宜填補中
氣升之舉之不可疎下此東垣發前人所未論也
調補脾胃之劑
錢氏白术散治小兒泄瀉胃熱煩渴不問隂陽並宜服
[006-14b]
之
人參 白茯苓 白术 木香
甘草 藿香各一兩/乾薑按中論即是葛根/
右為末水煎
按此太隂經四君子例藥也治小兒陽明本虚隂陽
不和吐瀉亡津液煩熱口乾以參术甘草甘温補胃
和中木香藿香辛温芳香可以助脾茯苓甘平分隂
陽導水濕葛根甘平倍於衆藥其氣輕浮鼓舞胃氣
[006-15a]
上行津液又解風肌熱治脾胃虚弱泄瀉之勝藥也
易簡白术湯治證同前
前方藿香改黄茋是也
秘藏黄茋補胃湯治一日大便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時
泄腹中鳴
黄茋 當歸身 柴胡 益智仁
陳皮各三錢/甘草炙二錢/升麻六分/ 紅花少許/
右咀作一服水煎食前服
[006-15b]
補腎之劑
機要肉豆蔲丸治腎泄久不愈脉沉細無力者效
破故紙炒/ 肉豆蔲麪裹煨各等分/
右為末棗肉為丸桐子大飲湯下空心本事方破故
紙四兩肉豆蔲二兩名二神丸治脾腎虚弱
本事五味子散治腎泄
五味子二兩/呉茱茰半兩細粒緑色者/
右二味炒香熟為度細末毎服二錢陳米飲下有一
[006-16a]
親識毎五更初曉時必溏泄一次此名腎泄服此而
愈
局方金鎖正元丹治腎虚泄瀉小便頻數虚冷之證
五倍子 茯苓各八兩/硃砂别研三兩/
龍骨煅三兩/紫巴㦸去心一斤/
補骨脂酒浸炒十兩/ 肉從蓉洗焙/
葫蘆巴焙各一斤/
右為末入研藥令勻酒糊丸桐子大毎服三十丸空
[006-16b]
心温酒鹽湯任下
玉機微義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