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36 欽定日下舊聞考-清-于敏中 (master)


[155-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巻一百五十五
  存疑一/
  臣/等謹按朱彛尊原書於城市門之末附存疑一
  卷凡舊蹟所傳或存其名而莫指其地或紀其事
  而他無可徴者皆别為編出以俟考今按巻中如
  元楊惟中之建太極書院其地在今内城南應移
  入内城南城巻内又亷希憲之萬桞堂栗氏之玩
[155-1b]
  芳亭其地在今郊南應移入郊南卷此外各條則
  概仍其舊其㪚見諸書有足資互證者謹為増輯
  于後
原舜廟頌唐韋稔撰顔頵正書并篆額貞元十二年閏
八月金石/録
  臣/等謹案析津志亦稱燕京金故宫西有舜廟苐
  其遺趾所在不可復辨矣
原唐復舜廟頌在幽州寳刻/叢編
[155-2a]
原幽州有虞舜廟乆湮至唐貞元間始復金石/古文
原廟據金故苑西北隅兵後廢不治獨唐貞元間顔魯
公子頵書幽州節度使韋稔重修廟碑尚存書畫端莊
殊有父風秋澗/集
原虞帝廟顔書元時尚在見王惲文集有大都復虞帝
廟碑記謂此碑人屡欲易去礱以他用主者心惝恍若
有儆動乃已後有道士陳志元起長春别院復購之約
不犯原刻止用石背及來徙碑趺坼矣而身挺植重不
[155-2b]
克舉道士愓息不敢徙仍安原處其著異如此春明夢/餘録
原鐵牛廟在舊燕城東南有土埋鐵牛露脊不知起于
何時元混一方/輿勝覽
  臣/等謹案析津志鐵牛大力神廟在南城施仁門
  内東南有小廟無碑又坊市條下有鐵牛坊注云
  有鐵牛廟因其廟而名其坊市人亦祀之施仁門
  乃金之東門元時門内鐵牛廟及坊尚存明圗經
  志書不載則明初已廢矣
[155-3a]
増鐵牛廟在舊城東南近東城路北土埋鐵牛露脊都
人因而祠之元一/統志
原果囉洛納延鐵牛廟懐古詩遺燕人重東作鎔鐵象/牛形角斷笞華碧蹄穿土繡腥 踪傳野老古廟託山
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金臺集
原葛元哲鐵牛廟詩山昔聞刀買犢今見鐵為牛但保/成功在無勞掘地求 川千古意禾黍大田秋邉鄙猶
徵斂愁同木馬/流 文翰類選
原唐逰擊將軍薛彦碑在幽州寳刻/叢編
  臣/等謹案薛彦碑今無考
[155-3b]
原碑趙含撰并書開元十八年正月立金石/録
原唐故幽州都督河北節度使燕國文貞張公説遺愛/頌孫逖撰其畧曰渤碣之北有山戎焉乍臣乍驕或息
或縱鎮之以大府府冇都督威之以大軍軍有節度二/者之任萬邦之屏公受命處此聲振殊俗於是塹山澤
起亭障塞雞鳴之阨守阜陵之衝遮大厦之路距盧龍/之口延袤千里横絶一方修塞之後人到於今賴焉辨
其譜系范陽之大族也叙其封畧燕國之名都也徴其/政理幽州之良牧也薊縣父老感之所至乆而益思逺
愬不才追書盛徳辭曰聖出賢覩為師為輔大國宗文/殊方畏武帝謂幽朔人思鎮撫受命載瞻聿來兹土謀
猷既壯闕漏咸補守固邦寧財豐人聚四牡既駕三邉/無侮何以予之元衮及黼范陽宗邑燕垂守宇徳被塞
翁恩深召父琢彼遺愛傳于終古/貞石不騫薊邱之下 文苑英華
[155-4a]
  臣/等謹案張説遺愛頌碑今無考
原金國子學碑二在舊燕城南上刻春秋禮記文今磨
滅不完眀一/統志
  臣/等謹案金時石經文碑據明圗經志書在白紙
  坊是此碑明時尚存今已佚
原元王惲修理大都南京石經事狀云竊見大都南京
廟學所有九經石刻刋琢極精近年以來舊制既廢舉
皆㪚亂于荒煙草棘間日就摧圮甚可惋惜且經之遺
[155-4b]
制自漢唐至今厯代聖王無不尊崇修理蓋重夫經世
大法故也今海宇混一方息馬論道之時據上項石經
理合修立以彰國容按九經石刻舊在汴梁學宫金人
移置于燕今不復存矣春明夢/餘録
増石經文碑碑在舊南城白紙坊乃金舊國子學殿堂
門廡皆燬惟餘石碑二通上刻春秋經傳及禮記文多
磨滅不完圗經/志書
  臣/等謹案金國子學圖經志書稱在白紙坊則其
[155-5a]
  故址當在今都城之西南隅但白紙坊自明嘉靖
  中築外城後坊地劃而為兩其在城内城外已無
  可考
原四賢祠者燕賢臣郭隗樂毅劇辛鄒衍也四像皆南
面列坐一王者拱其側則昭王也國工劉鑾所塑技極
精巧陵川/集
原宣和二年既得燕山趙良嗣言頃在北國與燕中豪
士劉範李奭及族兄柔吉三人結義同心欲拔幽薊歸
[155-5b]
朝瀝酒子北極祠下祈天為約宋史/本傳
  朱彛尊原按幽州舊有醫無閭祠北極祠又有舜
  廟及燕四賢祠樂毅劉靖霍原均有専祠多山川
  神祇聖賢之祀其後寖廢而莫之舉矣
原武成王立廟于樞宻院公堂之西以孫武張良管仲
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從祀毎嵗春秋仲月上戊樞宻
院遣官行禮元史祭/祀志
  臣/等謹按武成王廟祀齊太公唐書禮樂志開元
[155-6a]
  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
  秋上戊祭之仍以古名將為十哲像坐侍後罷中
  祀遂不祭金泰和六年詔建昭烈武成王廟其制
  如唐舊禮至明洪武二十年令武成王從祀帝王
  廟罷其舊廟仍去王號自是廟祀遂廢
増武成王廟在保大坊都指揮使司之西圗經/志書
原杜康廟在舊城北元混一方/輿勝覽
  臣/等謹案杜康廟明圗經志書不載蓋廢自明代
[155-6b]
  者
增杜康廟在北城光禄寺内居西偏内有天師宮奉禮
部標撥道士一人在内提㸃㸔經専一焚修香火蓋為
醖造御酒毎日於上位玉押槽内支酒一瓶以供杜康
提㸃者自行收貯析津/志
  臣/等謹按元至元間建崇真萬夀宫以處道流張
  留孫俗名天師菴亦曰天師宫明圗經志書云在
  蓬萊坊相傳今顯佑宫及步軍統領衙門即其地
[155-7a]
  此條所稱光禄寺内之杜康廟天師宫以析津志
  所載北城道里計之一云樞宻院西為玉山館玉
  山館西北為蓬萊坊天師宫又云樞宻院南轉西
  為宣徽院院南轉西為光禄寺酒坊橋其方位似
  亦有相證合者謹附識以偹考
原幽燕思先驛後有五樹檜忽生藥丸試摘服之徃徃
療疾有騐幽燕/紀異
  臣/等謹按思先驛並五檜已乆廢無考
[155-7b]
原大悲閣榜虞世南所書金臺/集
  臣/等謹按析津志云聖恩寺即大悲閣在南城舊
  市之中建自唐至遼開泰重修聖宗遇雨飛駕來
  臨改寺聖恩而閣𨽻焉金皇統九載即其地而新
  之元至元壬午春重修中奉大夫總判翰林國史
  集賢院領㑹同館道教事安藏譔記二十四年四
  月立石寺外閣祠大悲觀音菩薩據此則大悲閣
  元時尚存也今無可考
[155-8a]
原遼太祖援石晉自潞州廻入幽州幸大悲閣指白衣
觀音像曰我夢神人令送石郎為中國帝即此也因移
木葉山建興王寺春秋告賽尊為家神遼/史
原金大安二年十一月大悲閣幡竿下石隙中火出髙/二三尺人近之即㓕凡十餘日自是都城連夜燔爇二
三十處三月大悲閣災延燒萬餘家火五日不絶/史五行志 金/
原元至正十八年京師大疫宦者朴布哈於大悲寺修/水陸大㑹三晝夜凡居民病者予之藥不能䘮者給之
棺翰林學士承㫖張翥為文頌其事曰善恵之碑/史 元/
補張甫者本金元帥封髙陽公金亡河北甫據雄霸元/將里齋努屢欲滅甫以取雄覇驍將鄂羅呼者歸甫甫
[155-8b]
納之其後鄂羅呼遁去且竊甫千里馬以獻里齋努里/齋努喜待遇益厚嘗㑹飲燕京之大悲閣鄂羅呼醉里
齋努而推使投閣㡬斃焉鄂囉呼乃佯醉下樓復乗所/獻焉以歸甫追者莫及人始服甫之用間焉 宋史
按里齊努舊作俚砦奴令對音譯改鄂囉/呼蒙古語進也舊作窝羅虎今俱譯改
原果囉洛納延大悲閣詩金閣道連天起丹青飾井幹/如何千手眼共著一衣冠 榜交龍狹琱甍吻獸攢憑
髙天萬里白苧不/勝寒 金臺集
原唐處士富麟翁從縣令芮通源游蘭居寺通源給以
緑牝鞍幽燕/紀異
  臣/等謹按蘭居寺係唐刹乆廢
[155-9a]
原開泰寺魏王耶律漢寧造王文正/上遼事
  臣/等謹按開泰寺始建於遼金元以來屡加修治
  見元統志至明遂廢天順時統志已不載
原開泰八年十二月幸開泰寺宴飲遼史游/幸表
原重熙二十三年冬十月以開泰寺鑄銀佛像曲赦在
京囚遼史/本紀
補燕舊有開泰寺王沂公謂是遼魏王漢寧所建元王
惲秋澗集中載重修開泰寺功徳疏亦曰廼眷燕山昔
[155-9b]
為遼府開泰禪寺者爰因鄴第建自樞臣然遼史宗室
初無魏王漢寧傳也鴻雪/録
増大開泰寺在昊天寺之西北寺之故基遼統軍鄴王
宅也始於樞宻使魏王所置賜名聖夀作十方大道聖
宗開泰六年改名開泰殿宇楼觀雄壯冠於全燕至金
國又増之厥後毁於兵獨存大殿壬子春海雲諸大老
請雲山珍公開堂演法遂為此寺之五代祖憲宗彌加
崇重賜以金帛元一/統志
[155-10a]
補永祐陵諱聞洪皓北鄉泣血旦夕臨後遇諱日即燕/山開泰寺為文以薦其畧曰故宫為禾黍改館徒饋于
秦牢新廟洊衣冠招魂但歌于楚些雖置河東之賦莫/止江南之哀遺民失望而痛心孤臣乆繫而嘔血又云
盛徳之祀傳百世以無窮在天之靈繼三后/而不朽故臣讀之無不掩涕 洪忠宣行狀
補遼主鴻基以白金數百兩鑄兩佛像/銘其背曰願後世生中國 嵩山集
  朱昆田原按遼於開泰寺鑄銀佛像在重熙二十
  三年當即晁以道集中所云也
  臣/等謹案開泰寺鑄銀佛像今無考
補王惲同長老金燈義方暨馮君用聶文超劉敬臣王/仲通馬才卿石夀之座主賈君叔良㑹飲開泰丈室詩
[155-10b]
見陊殿秋煙老檜蒼春風合座捲吟觴争傾底裏心能/ 不恡歌呼興更長風調總輸韋曲杜新詩驚絶碧雲
湯人生無似新知樂安得/車輪一夜方 秋澗集
原聖宗統和六年三月幸延洪寺遼史游/幸表
  朱彛尊原案延洪開泰二寺元混一方輿勝覽中
  猶載之至明修一統志及寰宇通志無有寺未必
  盡廢也大約易其名故迹遂不可考矣
  臣/等謹按析津志云延洪寺在崇智門内有閣起
  自中唐至本朝那摩國師重修之寺西别有洞房
[155-11a]
  尤為深䆳按崇智乃金之北門寺在崇智門内則
  地當金之北城矣今無可考
増延洪禪寺在舊城寺有唐故幽州延洪寺禪伯遵公
遺行碑守薊州録事叅軍攝幽州安次令試大理評事
閻栻撰又按重修記寺在遼乾統間稱為甲刹至元朝
統御之初金人南奔兵燼之餘此寺殿閣巋然獨存壬
子嵗賜白金為香資至元二十五年中元日住持僧戒
海立石紀其事圗經/志書
[155-11b]
増□栻幽州延洪寺禪伯遵公遺行碑畧堂咸通初禪/師自襄陽來延洪開廢殿而創尊容闢虚 而興法席
貞元中故相國彭城郡王劉公請凝寂大師𢎞法之初/地也時號其所為天城院大中末故忠烈清河張公又
奏置為延洪寺中和四年倒廢光啟三/年興復乾寧三年四月建碑 同上
原重熙十一年十二月以宣獻皇后忌日上與皇太后
素服飯僧於三學寺遼/史
  臣/等謹按三學寺後改曰圓明寺查明統志内已
  無此刹
原三學寺改名圓明請予為功徳主因作疏曰粤三學
[155-12a]
之巨刹冠四海之名藍今改僧而舍尼遂從禪而革律
邀印公為粥飯頭請湛然作功徳主湛然居/士集
増圓明寺舊都三學寺也在康樂坊肇始於遼金未及
百年而荒廢後復興建革律為禪改今名至元二十年
十月望資徳大夫領大都留守司大興府都緫管行工
部尚書知少府監段貞立石圗經/志書
原張翥游城南三學寺詩雨南城多佛刹結搆自遼金/旁舍遺民在殘碑好事尋 苔塵壁暗風葉石幢深一
飯蒲團了蕭蕭鐘/磬音 蜕庵集
[155-12b]
原少帝自金天眷五年十月至燕京居安普寺前後三
四年天眷十年金主令帝出寺賜宅燕京之北其實有
人監守之十二年九月燕京大火旬日不息焚死者千
人金主勒兵出城北門避之於寳蓋寺去帝居所止數
十步竊憤/續録
原少帝到燕京居安普寺後徙居城東玉田觀南燼/紀聞
  朱彛尊原案竊憤録南燼紀聞皆偽書也其紀欽
  宗留燕事蹟與北狩行録燕雲録不同蓋未足深
[155-13a]
  信者
  臣/等謹按宋金二史皆載宋二帝以金太宗天㑹
  五年四月至燕若天眷乃金熙宗年號在天㑹之
  後十年且天眷三年後即改稱皇統並無五年竊
  憤續録謂少帝自金天眷五年十月至燕謬舛滋
  甚益徴其書之不足信也
原金承安間勅選僧祖朗為香林禪寺開山提㸃湛然居/士集
  臣/等謹按香林禪寺今無考
[155-13b]
原崇夀禪院者燕京大聖安寺圓通國師退老之舊居
也圓通大師祖朗示寂於此先七日作頌萬松老人贊
曰訥于言而敏于行璞其貎而玉其心寒蟬將蜕尚嫋
餘音其弟子瘞骨于國師靈塔之左去京城之南可二
里許湛然居/士集
  臣/等謹按崇夀禪院今無考大聖安寺據析津志
  云在舊城金皇統初賜名大延聖寺大定三年新
  堂成崇五仞廣十筵輪奐之美為郡城冠七年詔改
[155-14a]
  寺之額為大聖安殆金元以來名刹也至明遂廢
原秘書省今在燕𢎞法寺金國文/具録
  臣/等謹按析津志𢎞法寺在舊城金大定十八年
  潞州崔進之女法珍印經一藏進於朝命聖安寺
  設壇為法珍受戒為比邱尼二十三年賜紫衣𢎞
  教大師明昌四年立碑石秘書丞兼翰林修撰趙
  渢記翰林侍講學士党懐英篆額蓋此刹元時尚
  存廢于明代
[155-14b]
原至元二十一年九月以江南總攝嘉木揚喇勒智發
宋陵冡所收金銀寳器修天衣寺元史世祖紀語按嘉/木揚唐古特 文殊
菩薩也喇勒智智慧劍也/舊作楊璉真加今譯改
  臣/等謹按天衣寺乆廢無考
原至治元年三月寳集寺金書西番般若經成元史武/宗紀
  臣/等謹按析津志云寺建於唐大概見於宗原堂
  記其詞曰宗原堂者大寳集寺之丈室也佛殿前
  石幢刻曰大唐幽州寳集寺唐碑亦有寳集之名
[155-15a]
  寺創于唐世可考見矣遼統和間沙門彦珪彦瓊
  宗景重熙間慧鑑金天㑹時思愿智徧大定間重
  暉承安間志元皆統領教門元時一傳為行秀再
  傳為圓明知棟至正三年儀公被詔主寺嘗承詔
  校金書藏典為譔續釋氏通鑑進諸嘉禧殿上嘉
  歎之據此則兹寺自唐至遼金元皆為巨刹明初
  遂廢
原張翥宿寳集寺詩簷來借禪房宿悠然空客心殘僧/㡬人在古殿一燈深 鐸能番語齋居發海音重陽㸔
[155-15b]
已近聊復此登/臨 蜕菴集
原大徳五年二月賜興教寺地百頃元史成/宗紀
  臣/等謹按元大都圖册云興教寺在順承門内街
  西佛㑹甲於京師明統志不載此寺殆乆廢矣
原皇慶五年十月建帝師帕克斯巴殿于大興教寺六
年三月賜大興教寺僧齋食鈔二萬錠元史仁/宗紀
原帕克斯巴帝師法號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徳普覺真知佑國如意大寳法王西天
佛子大元帝師班廸達帕/克斯巴巴克什 輟耕録
[155-16a]
原至治二年十月建太祖神御殿於興教寺元史英/宗紀
原特們徳爾取興教寺後壖園地三十畆元史本傳爾/按特們徳
即特穆爾蒙古語鐵也/舊作鐵木迭兒今譯改
増興教寺在阜財坊圗經/志書
原皇慶六年六月賜大乾元寺鈔萬錠俾營子錢供繕
修之費元史仁/宗紀
  朱彛尊原按上都亦有大乾元寺
  臣/等謹按大乾元寺及後條所稱五方佛銅像俱
[155-16b]
  無考
原泰定二年七月修大乾元寺三年七月幸大乾元寺
勅鑄五方佛銅像元史泰/定帝紀
原延祐三年以起建新寺始置營繕提㸃所天歴三年
改永福營繕司元史百/官志
  臣/等謹按析津志永福寺有青琉璃塔未詳其處
原延祐五年十一月勅大永福寺創殿七年二月罷造
永福寺戊午建御容殿於永福寺至治元年二月大永
[155-17a]
福寺成元史仁/宗紀
原泰定二年正月奉安顯宗像于永福寺給祭田百頃
元史泰/定帝紀
原泰定三年十月中書省臣言飬給軍民必藉地利世
祖建大宣文𢎞教寺賜永業當時已號虚費而成宗復
搆天夀萬寧寺較之世祖用増倍半若武宗之崇恩福
元寺仁宗之承華普慶寺租㩁所入益又甚焉英宗鑿
山開寺損兵傷農而卒無益夫土地祖宗所有子孫當
[155-17b]
共惜之恐兹後藉為口實妄興工役邀福利以逞私欲
惟陛下察之帝嘉納焉同/上
  臣/等謹按大宣文𢎞教寺今
静宜園之萬安山法海法華二寺相傳即其遺址詳郊
  坰西十五卷天夀萬寧寺在今鼓樓東偏詳内城
  北城巻中承華普慶寺即寳禪寺在今寳禪寺衚
  衕詳内城西城巻中崇㤙福元寺據元人輿地要
  覽有大徳十一年碑學士歐陽元撰今莫詳其處
[155-18a]
原國史院進先朝實録儀中書命左三部太常寺少府
監於興禪寺置局元史禮/樂志
  臣/等謹按析津志興禪寺在燕聖安寺之東憫忠
  閣之西今莫詳其舊址
增興禪寺舊刹一行禪師建後廢辛丑冬再興建一紀
復完賜額曰萬安禪寺癸丑火是年三月重建大殿方
丈客位僧舍中統三年六月立傳法正宗之殿提舉學
校王萬慶撰書題額圗經/志書
[155-18b]
原至治元年十二月車駕幸西僧灌頂寺元史英/宗紀
  臣/等謹按灌頂寺今無考
原後至元三年以雅克特穆爾居第賜灌頂國師納木
喀桑結號大覺海寺塑千佛于其内元史順帝紀特按/納木喀唐古 語
天也桑結佛也舊作/曩哥星吉今俱譯改
原至正元年正月命永明寺寫金字經一藏同/上
  臣/等謹按永明寺今無考
原皇帝在春宫時嘗幸勝因寺棟宇華潔像設嚴穆顧
[155-19a]
昭文館大學士頭陀教宗師溥光而羙之溥光對曰都
民姚長者之力也因歴道長者平生勝因之剙也致幣
五萬餘緡大藏經一藏雪樓/集
  臣/等謹按析津志載元翰林學士閻復勝因寺碑
  述僧溥光事頗詳今節録于後寺在明時已廢
增元閻復勝因寺碑畧祖大頭陀教勝因寺圓通元悟/大禪師溥光所造也始 曰紙衣和尚十有一𫝊而至
溥光大禪師至元辛巳賜大禪師之號為頭陀教宗師/請于有司得地八畆規建精藍前儀真三務使姚仲實
賙急尚義實為檀施首燕人髙翔亞之自餘不祈而薦/貨不命而獻力者非一師姓李氏字元暉雲中人自號
[155-19b]
雪菴志/析津
原度宗全皇后宋亡從瀛國公入燕京後為尼正智寺
而終宋史后/妃傳
  臣/等謹按正智寺今無考
原元初京師禪學分萬松延洪二門比邱尼智公叅萬
松者也耶律楚材因請其開堂住報先寺析津/日記
  臣/等謹按報先寺有遼偈見析津志明統志不載
  寺與偈殆乆毁矣
[155-20a]
増報先寺有遼聖文神武全功大略聰仁睿孝天祐皇
帝御書華嚴經覺林菩薩偈析津/志
  朱彛尊原按元混一方輿勝覽所載尚有崇聖崇
  仁資福薦福濟衆崇孝洪法奉聖法寳諸寺
増崇聖寺在咸寧坊至元五年建析津/志
增崇仁寺在舊城玉田坊元一/統志
増資福寺在舊城金大定辛卯三月僧法成建圗經/志書
増薦福寺在舊城歸厚坊建於遼後以兵革廢元朝辛
[155-20b]
亥嵗謙公長老興修戊午落成己未立碑同/上
増崇孝寺遼乾統二年沙門了銖作碑銘謂析津府都
總管之公署左有佛寺厥號崇孝按幽州土地記則有
唐初年置里俗相沿則謂徳宗貞元五年幽帥彭城大
師劉公濟捨宅為寺傳説各異以前殿梁板及後殿左
幢文考之則劉莊武公濟貞元五年捨宅作寺為是元/一
統/志
増法寳寺在舊城遼統和二十二載秘書省校書郎仇
[155-21a]
正已撰幢記杜永祚舍地基建寺同/上
  臣/等謹按崇聖崇仁資福薦福崇孝法寳六寺皆
  朱彛尊原按所引者今據析津志元一統志及圖
  經志書所載増録亦祗僅存其名餘皆無考
原祝參政顥初為給事中奉㫖查在京寺觀無賜額者
有青龍寺極閎麗僧言巨璫奉宻㫖所建顥不聽立請
毁之西園聞/見録
補元方輿勝覽大興府載佛寺三十八區中有海雲寺
[155-21b]
元時寺有千葉杏二株名芙蓉杏傅巖起在京師築清
晏堂以此花置缾中錢唐張叔夏見之稱其竒麗可觀
江南所無巖起索叔夏賦之叔夏為填三姝媚詞今失
其處故老蔑有知之者矣人海/記
  臣/等謹按海雲寺據元一統志亦金元古刹至明
  始廢
補鄆王拜珠薨晉王入繼逆臣誅命奉王像祠於海雲
黄文/獻集
[155-22a]
増海雲禪寺佛日圓明大宗師海雲年十九開堂於慶
夀祖庭之興國厥後三住慶夀徧厯諸刹嵗次辛丑燕
京普濟院僧衆舉寺以施於師曰此刹始立於金天㑹
七年至大定二年賜是名其地爽塏幽僻非師居之不
可元朝壬子春師罄衣鉢命庵主覺文等勠力興修殿
宇雄麗金碧輝映為諸刹冠以師之道號曰海雲賜為
寺額元一/統志
補張炎題海雲寺杏花三姝媚詞來芙蓉城畔侣乍卸/却單衣茜羅重護傍水開時細看 渾似阮郎前度記
[155-22b]
得小樓聼一夜江南春雨夢長簫聲流水青蘋舊遊何/許 誰剪層芳深貯便洗盡 安半面塵土絶似桃根
帶笑㾗來伴栁枝嬌舞莫是孤村試與問酒家/何處曽醉稍頭雙果圓林未暑 山中白雲詞
補普安禪師至温於大都作資聖寺道園學/古録
  臣/等謹按資聖寺今無考
補至正二十七年宫牆外長慶寺所掌成宗鄂爾多内
大槐樹有龍纒其上良乆飛去樹皮皆剥元史五/行志
補金天眷四年十一月廢劉豫為河南道行臺𫝊送燕
京囚於栢王寺竊憤/續録
[155-23a]
  臣/等謹按栢王寺元統志及析津志俱不載或元
  時已無此寺矣
 
 
 
 
 
 
[155-23b]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