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36 欽定日下舊聞考-清-于敏中 (master)


[037-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三十七
 京城總記一/
  臣/等謹按四方會極厥惟
京師
國家宅都燕薊
威德之盛
聲靈之逺超前古而立隆至於
[037-1b]
宫闕制度用式觀瞻則悉仍前明之舊第畧加修飾而
  已今謹於城市門綜舉
本朝都城之制附以原書列代建置為
京城總記二卷
皇城為四卷内城外城凡衢市之分𨽻五城者並據
今制以次臚列於後
増京城周四十里高三丈五尺五寸門九南曰正陽南
之左曰崇文南之右曰宣武北之東曰安定北之西曰
[037-2a]
德勝東之北曰東直東之南曰朝陽西之北曰西直西
之南曰阜城明永樂七年為北京城十九年乃拓其城
本朝鼎建以來修整壮麗其九門之名則仍舊焉外城
包京城南靣轉抱東西角樓計長二十八里髙二丈亦
曰外羅城門七南曰永定曰左安曰右安東曰廣渠西
曰廣寜在東西隅而北向者東曰東便西曰西便清大/ 一
統/志
増順治元年
[037-2b]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分列八旗拱衛
皇居鑲黄居安定門内正黄居德勝門内並在北方正
白居東直門内鑲白居朝陽門内並在東方正紅居西
直門内鑲紅居阜城門内並在西方正藍居崇文門内
鑲藍居宣武門内並在南方蓋八旗方位相勝之義以
之行師則整齊紀律以之建國則鞏固屏藩誠振古以
來所未有者也八旗/通志
增雍正三年六月十三日八旗都統前鋒統領䕶軍統
[037-3a]
領等公同將擬定八旗形勝并分住地方分析繕列同/上
増鑲黄滿洲䝉古漢軍三旗各按㕘領自鼓樓向東至
新橋自新橋大街北口城根向南至府學衚衕東口係
與正白旗接界滿洲官兵自鼔樓向東循大街至經厰
為頭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經厰循交道口轉南至
棉花衚衕東口為二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南鑼鼓
巷北口至南口南鑼鼓巷两邊之鼓樓院方磚厰真武
廟魚兒衚衕福祥寺㡌兒衚衕炒豆衚衕棉花衚衕兵
[037-3b]
馬司前圓恩寺後圓恩寺局兒衚衕為三㕘領之十八
佐領居址自交道口大街向東循新橋轉南至香兒衚
衕東口為四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香兒衚衕東口
向南至府學衚衕馬将軍衚衕錢局週圍為五㕘領之
十七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交道口大街向北至安定
門為頭㕘領之十四佐領居址自北鑼鼓巷南口至北
口北鑼鼓巷两邊所有之倒鈔衚衕經厰粉子亭謝家
衚衕伽藍殿法通寺淨土寺豆腐池兒衚衕高古菴郎
[037-4a]
家衚衕碾兒衚衕為二㕘領之十四佐領居址漢軍官
兵自新橋大街向北至方家衚衕為頭㕘領之十佐領
居址自方家衚衕向北至城根為二㕘領之十一佐領
居址國子監前後頭條衚衕二條衚衕三條衚衕方家
衚衕國子監大溝巷蕭家衚衕此七條衚衕為三㕘領
之十一佐領居址栢林寺前所有之鼓哨衚衕草厰王
大人衚衕栢林寺此四條衚衕為四㕘領之十一佐領
居址自北小街南口至城根胡椒圈之週圍手帕衚衕
[037-4b]
羊館衚衕針線衚衕寛街此四條衚衕為五㕘領之十
佐領居址同/上
増正白滿洲䝉古漢軍三旗與鑲黄旗接界之處係自
府學衚衕東口向南各按㕘領至四牌樓豹房衚衕東
口與鑲白旗接界之處由
皇城根至東大城根滿洲官兵自鑲黄旗接界處之棉
花衚衕東口循大街向南至大佛寺西北角為頭㕘領
之十七佐領居址自大佛寺西北角向南至豹房衚衕
[037-5a]
西口為二㕘領之十六佐領居址
皇城東邊所有之寛街草厰衚衕取燈衚衕晾糓厰弓
弦衚衕䨇塔衚衕此六衚衕為三㕘領之十六佐領居
址两大街所有之鐡獅子衚衕賈家衚衕汪芝蔴衚衕
魏家衚衕十景花園馬大人衚衕墻兒衚衕大佛寺衚
衕羊尾巴衚衕山老兒衚衕喇叭營此十一衚衕為四
㕘領之十六佐領居址自馬市口向東至四牌樓隆福
寺週圍所有之細小衚衕為五㕘領之十六佐領居址
[037-5b]
䝉古官兵自府學衚衕東口循大街至五條衚衕為頭
㕘領之十五佐領居址自五條衚衕至四牌樓為二㕘
領之十四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新橋大街至東直門
為頭㕘領之十佐領居址北新倉海運倉興平倉南新
倉舊太倉富新倉此六倉門相近為二㕘領之十佐領
居址自東直門南小街北宋姑娘衚衕口袋衚衕慧照
寺王家衚衕船板衚衕板橋衚衕此六衚衕為三㕘領
之十一佐領居址北新橋大街六條衚衕七條衚衕八
[037-6a]
條衚衕九條衚衕十條衚衕此五衚衕為四㕘領之九
佐領居址北小街頭條衚衕二條衚衕三條衚衕四條
衚衕五條衚衕此五條衚衕為五㕘領之九佐領居址
同/上
増鑲白滿洲䝉古漢軍三旗與正白旗接界之處係自
豹房衚衕向南至單牌樓與正藍旗接界之處由
皇城根向東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正白旗接界處由
東長衚衕東口循大街向南至院府衚衕東口為頭㕘
[037-6b]
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院府衚衕東口至長安街牌樓
為二㕘領之十六佐領居址東長安大街两邊所有之
翠花衚衕東長衚衕奶子府衚衕燒酒衚衕錫鑞衚衕
莱厰衚衕院府衚衕梯子衚衕口袋衚衕理藩院後衚
衕此十衚衕為三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長安街牌
樓向東至單牌樓為四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燈市口
大街西口至東四牌樓大街向南两大街之間所有椿
樹衚衕金銀衚衕煤炸衚衕帥府衚衕頭條衚衕二條
[037-7a]
衚衕此八衚衕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䝉古官兵
自四牌樓向南循大街至堂子衚衕為頭㕘領之十二
佐領居址自堂子衚衕向南至單牌樓為二㕘領之十
二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四牌樓向東至小街為頭㕘
領之五佐領居址自小街至朝陽門為二㕘領之四佐
領居址禄米倉週圍至啞巴衚衕方家衚衕為三㕘領
之四佐領居址小家子史家衚衕乾麫衚衕小啞巴衚
衕此四衚衕為四㕘領之四佐領居址羊尾巴衚衕堂
[037-7b]
子衚衕史大人衚衕羊儀賔衚衕總把衚衕此五衚衕
為五㕘領之五佐領居址同/上
増正藍滿洲䝉古漢軍三旗與鑲白旗接界之處係自
單牌樓至崇文門由金水樓向東至大城根滿洲官兵
自鑲白旗接界處由長安街牌樓向西進東長安門至
金水橋為頭㕘領之十六佐領居址自新街口南口至
北口為二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宗人府向南户部
周圍至中御河橋為三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中御
[037-8a]
河橋至洪厰衚衕北口為四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
洪厰衚衕口向北至長安街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
址䝉古官兵自單牌樓至崇文門為頭㕘領之十五佐
領居址自江米巷東口至洪厰衚衕為二㕘領之十四
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單牌樓觀音寺衚衕向東至舉
塲西門為頭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羊肉衚衕西口向
東至水磨衚衕為二㕘領之七佐領居址自裱背衚衕
西口至東口為三㕘領之五佐領居址自蘇州衚衕西
[037-8b]
口東至馬皮厰北口為四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船板
衚衕西口向東至馬皮厰南口為五㕘領之七佐領居
同/上
増正黄滿洲䝉古漢軍三旗自鼓樓向西至新街口大
街北口城根向南至馬狀元衚衕西口與正紅旗接滿
洲官兵自鼓樓大街向西北藥王廟南口至大城根為
頭㕘領之十九佐領居址自北藥王廟街南口向西循
大街至八調灣南口為二㕘領之十九佐領居址自八
[037-9a]
調灣南口循大街至德勝門轉南至徳勝橋為三㕘領
之十八佐領居址自鼓樓斜街循銀錠街向西李廣橋
至德勝橋大街為四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松樹街
北口至南藥王廟為五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䝉古官
兵自松樹街南口向西至德勝橋轉北至宏善寺西口
為頭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自宏善寺衚衕西口至徳
勝橋為二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䕶國寺
街至棉花衚衕南口羅圈衚衕西口為頭㕘領之十佐
[037-9b]
領居址自西口連棉花衚衕廊房衚衕草厰衚衕為二
㕘領之十佐領居址自蒋家房東口至西口為三㕘領
之十一佐領居址自新街口向北至四條衚衕東口為
四㕘領之十佐領居址自四條衚衕東口至城根及銅
井為五㕘領之九佐領居址同/上
増正紅滿洲䝉古漢軍三旗與正黄旗接界之處係自
馬状元衚衕東口與鑲紅旗接界之處由
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西直門大街曹公
[037-10a]
觀之東至新街口轉南至石老娘衚衕東口為頭㕘領
之十二佐領居址自石老娘衚衕東口向南至四牌樓
轉東至馬市東口為二㕘領之十六佐領居址
皇城西邊所有之馬状元衚衕太平倉衚衕毛家灣衚
衕紅羅厰衚衕拐棒衚衕此五衚衕為三㕘領之十五
佐領居址自四牌樓大街西邊所有之驢肉衚衕帥府
衚衕報子衚衕臭皮衚衕石老娘衚衕此五衚衕為四
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四牌樓大街西邊所有之衛衣
[037-10b]
衚衕太平候衚衕五王侯衚衕車兒衚衕石碑衚衕寳
禪寺㡌兒衚衕宫衣庫衚衕此八衚衕為五㕘領之十
四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西直門大街南邊所有之草
厰衚衕柳巷衚衕觀音寺衚衕陳線衚衕大覺寺衚衕
此五衚衕為頭㕘領之十一佐領居址自大覺寺衚衕
向南堅厰翊教寺祖家街柵欄衚衕東觀音寺衚衕椿
樹衚衕苦水井此七衚衕為二㕘領之十一佐領居址
漢軍官兵自阜城門循大街至宫門口為頭㕘領之四
[037-11a]
佐領居址自宫門口向東至馬石橋為二㕘領之四佐
領居址馬石橋北邊所有之蘇羅卜衚衕回子營為三
㕘領之四佐領居址自回子營向北至茶葉衚衕翠花
街為四㕘領之四佐領居址自宫門口向北至葡萄園
東口為五㕘領之三佐領居址同/上
増鑲紅滿洲䝉古漢軍三旗與正紅旗接界之處係自
羊肉衚衕向南至單牌樓與鑲藍旗接界之處由
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與正紅旗接界處
[037-11b]
之四牌樓大街向南至單牌樓轉東至長安街牌樓為
頭㕘領之十三佐領居址西安門大南邊所有之板塲衚衕廊
房衚衕醬房衚衕小醬房衚衕東斜街細米衚衕此六衚衕為二
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細米衚衕向南饊子衚衕狗尾巴
衚衕背隂衚衕大僕寺街李閣老衚衕此五衚衕為三叅領之
十七佐領居址自李閣老衚衕向南東夾道東岳廟岱北寺小
東岳廟演象所官磨房此六衚衕為四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
饊子衚衕向南堂子衚衕石虎衚衕蜈蚣衛衚衕油房衚衕茶
[037-12a]
葉衚衕西夾道正溝衚衕此七衚衕為五㕘領之十七
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四牌樓大街西邊所有之粉子
衚衕後泥窪十八半截豐盛衚衕此四衚衕為頭㕘領
之十佐領居址自豐盛衚衕向北之兵馬司衚衕燕兒
衚衕磚塔衚衕羊肉衚衕此四衚衕為二㕘領之十二
佐領居址漢軍官兵以四牌樓大街西邊所有之白廟
衚衕半壁街此二衚衕為頭㕘領之二佐領居址自白
廟衚衕向北車子衚衕榆錢衚衕沈篦子衚衕千張衚
[037-12b]
衕此四衚衕為二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千張衚衕向
南打磨厰半圈高井口袋衚衕此四衚衕為三㕘領之
四佐領居址自口袋衚衕向南施飯寺皮褲子衚衕東
夾道衚衕此三衚衕為四㕘領之六佐領居址自東夾
道衚衕向南白廟衚衕刑部街此二衚衕為五㕘領之
四佐領居址同/上
増鑲藍滿洲䝉古漢軍三旗與鑲紅旗接界之處係自
單牌樓至宣武門金水橋向西至大城根滿洲官兵自
[037-13a]
與鑲紅旗接界處之長安街牌樓向東進西長安門至
金水橋為頭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江米巷向北至
長安門大街中府左府四眼井周圍為二㕘領之十八
佐領居址自河漕沿向東至石牌衚衕文昌閣拴馬椿
馬神廟衚衕此四衚衕為三㕘領之十八佐領居址自
獅子口向東由皮市南口轉北至掃箒衚衕西口為四
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自西單牌樓向南由絨線衚衕
轉東至河漕沿六部口抽屜衚衕關帝廟衚衕牛肉灣
[037-13b]
此六衚衕為五㕘領之十七佐領居址䝉古官兵自宣
武門至絨線衚衕西口油房衚衕南拴馬椿翠花衚衕
棗樹街此四衚衕為頭㕘領之十三佐領居址中街半
壁街前細瓦厰新簾子衚衕舊簾子衚衕此五衚衕為
二㕘領之十二佐領居址漢軍官兵自西單牌樓西邊
之抱子街東口至西口為頭㕘領之五個半佐領居址
自手帕衚衕東口至西口為二㕘領之四佐領居址自
鐡匠衚衕東口至西口為三㕘領之四佐領居址自石
[037-14a]
駙馬大街東口向西至棕毛衚衕為四㕘領之五佐領
居址自頭髮衚衕東口向西至臭水河為五㕘領之四
佐領居址同/上
原南京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廣一丈五尺
敵樓戰櫓具八門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
顯西清普北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坊市廨舎寺
觀蓋不勝書其外有居庸松亭榆林之關古北之口桑
乾河高梁河石子河大安山燕山中有瑶嶼遼/史 原在/宫室
[037-14b]
門今/移改
  臣/等謹按遼金城池舊址與今四至不同而實為
  都邑迭増之所自原書有散見宫室門者今悉移
  載卷内
原度盧溝河六十里至幽州號燕京子城就羅郭西南
為之正南曰啟夏門内有元和殿東曰宣和城中坊閈
皆有樓南門外有裕悦王廨為宴集之所門外永平館
舊名碣石館清和後易之南即桑乾河王文正/上遼事 原在/宫室
[037-15a]
門今/移改
  朱彛尊原按遼史皇族表有裕悦希達裕悦赫嚕
  裕悦斡裕悦休格裕悦羅卜科裕悦果實裕悦烏
  珍國語解裕悦貴官無所職其位居南北大王上
  按赫嚕滿州語車輻也舊作喝魯幹滿洲語氣味也/舊作哇羅卜科蒙古語淖泥也舊作魯不古果寔
  滿洲語疼愛也舊作高十烏珍滿/洲語重也舊作屋質今俱譯改
  臣/等謹按遼史無清和年號惟聖宗嘗改元統和
  王曽封事所云清和疑即統和之訛也永平館當
[037-15b]
  在今城南遺址已不可考
原太宗以燕城北有市百物山偫命有司治其征遼/史
原在宫室/門今移改
原永平館在府南一十里一名碣石館遼朝士宴集之
明一/統志 原在城市/門今移改
增遼開泰元年始號為燕京海陵貞元元年定都號為
中都天徳三年始圖上燕城宫闕制度三月命張浩等
増廣燕城城之門制十有二東曰施仁宣曜陽春南曰
[037-16a]
景風豐宜端禮西曰麗澤灝華彰義北曰會城通元崇
智改門曰清怡曰光泰浩等取真定府潭園材木營造
宫室及凉位十六析津/志
補貞元四年金主亮率文武百官幸燕遂以燕為中都
府曰大興定京邑焉都城之門十二每一靣分三門一
正两偏其正門两旁又皆設两門正門常不開惟車駕
出入餘悉由旁两門焉其門十二各有標名東曰宣耀
曰施仁曰陽春西曰灝華曰麗澤曰彰義南曰豐宜曰
[037-16b]
景風曰端禮北曰通元曰會城曰崇智内城門左掖右
掖宣陽又在外焉外墨書粉地内則金書朱地皆故禮
部尚書王兢書金圖/經 原在宫室門/補遺今移改
原都城四圍凡七十五里城門十二每一靣分三門其
正門两旁又設两門正東曰宣耀陽春施仁正西曰灝
華麗澤彰義正南曰豐宜景風端禮正北曰通元會城
崇智此四城十二門也大金/國志 原在宫室/門今移改
  朱彛尊原按金史城門十三北有四門一曰光泰
[037-17a]
  當以史為正
  臣/等謹按大金國志金圖經皆言金都城門十二
  金史獨於北靣多光泰一門析津志亦作十二門
  而又别出清怡光泰二門考北平圖經謂奉先坊
  在舊城通元門内而析津志又謂在南城清怡門
  内二名錯見疑清怡即通元之别稱而光泰或亦
  會城崇智之别稱歟
増天徳三年海陵意欲徙都於燕上書者咸言上京臨
[037-17b]
潢府僻在一隅官艱於轉漕民難於赴愬不如都燕以
應天地之中言與意合乃命左右丞相張浩張通左丞
蔡松年調諸路民夫築燕京制度如汴詔曰燕本列國
之名今立京師不當稱燕京改號中都以析津府為大
興府元一/統志
増金朝築燕城用涿州土人置一筐左右手排立定自
涿至燕傳遞空筐出實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析/津
志/
[037-18a]
原燕展築南城係金海陵天徳二年見蔡無可大覺寺
玉堂/嘉話
原正隆四年二月修中都城金/史
原初忠獻王粘罕有志都燕因遼人宫闕於内城外築
四城毎城各三里前後各一門樓櫓池塹一如邊城每
城之内立倉厫甲仗庫各穿複道與内城通時陳王兀
室将軍韓常婁宿皆笑其過計忠獻曰百年内當以吾
言為信及海陵煬王定都既營宫室欲徹其城翟天祺
[037-18b]
曰忠獻開國元勲措置必有説乃止金國南/遷録
原燕山府城周圍二十七里樓臺高四十尺樓計九百
一十座池塹三重城開八門奉使行/程録 以上四條原在/世紀門今移改
  臣/等謹按據此條燕京舊城周二十七里至金天
  徳三年展築三里見析津志所引金蔡珪大覺寺
  記合計之共周三十里此皆指都城言之至大金
  國志所稱周七十五里者則指外郛而言猶今外
  城之制也
[037-19a]
  又按遼金故都在今都城南靣元代尚有遺址當
  時多謂之南城而稱新都為北城自明嘉靖間興
  築外羅城故蹟遂漸湮廢其四至已不可辨今即
  前人志乗文集碑刻所記凖以現在地靣㕘稽互
  審如憫忠寺昊天寺在今宣武門南與廣寜門相
  近而元人皆稱為南城古蹟又今城外白雲觀西
  南有廣恩寺即遼金奉福寺距西便門尚逺而金
  泰和中曹謙碑記謂寺在都城内又金天王寺即
[037-19b]
  今天寜寺在廣寜門外稍北而元一統志謂在舊
  城延慶坊内又今琉璃厰在正陽門外而近得遼
  時墓碑稱其地為燕京東門外之海王村又今黒
  窑厰在永定門内先農壇西而其地有遼夀昌中
  慈智大師石幢亦稱為京東又圖經志書載都土
  地廟在舊城通元門内路西通元乃金都城北門
  而都土地廟今在宣武門外西南土地廟斜街由
  是觀之則遼金故都當在今外城迤西以至郊外
[037-20a]
  之地其東北隅約當與今都城西南隅相接又考
  元王惲中堂事記載中統元年赴開平三月五日
  發燕京宿通元北郭六日午憩海店距京城廿里
  海店即今海淀據惲所言以道里核計則金時外
  郛七十五里之方位不難約畧而知矣
原南城在今城西南唐幽州藩鎮城及遼金故都城也
隋之天寜寺舊在城中今在城外矣憫忠寺有唐景福
元年重藏舎利記其銘曰大燕城内地東南隅有憫忠
[037-20b]
寺門臨康衢憫忠寺舊在城中東南今在城外西南僻
境矣春明夢/餘録
  朱彛尊原按隋唐之幽州洪業寺在城内唐之幽
  州憫忠寺在城東南隅遼之南京因之康熈辛酉
  西安門内有中官治宅掘地悮發古墓中有瓦鑪
  一瓦罌一墓石二方廣各一尺二寸一刻卞氏墓
  誌四字環列十二辰相皆獸首人身一刻誌銘而
  書作誌誌題曰大唐故濮陽卞氏墓誌誌文曰貞
[037-21a]
  元十五年嵗次己卯七月癸卯朔夫人寝疾卒於
  幽州薊縣薊北坊以其年權窆於幽州幽都東北
  五里禮賢鄉之平原是今之西安門去唐幽州城
  東北五里而遥矣金拓南城時收臺在城之東北
  至於元之中都則今徳勝安定東直三門外皆城
  中地而白馬廟瓊華島收臺太液池柴市憫忠寺
  大悲閣咸在南城迨徐寜又改築縮其北五里廢
  光熈肅清二門規制差隘永樂中重拓南城然憫
[037-21b]
  忠寺大悲閣仍限門外蓋都城凡數徙坊市變置
  代有不同閲絳雲樓書目有皇元建都記及蕭洵
  有故宫遺録二編惜燔於火今博訪未得金元之
  遺蹟遂多湮滅而無徴矣 以上二條原在/世紀門今移改
  臣/等謹按朱彛尊原按稱瓊華島太液池在南城
  者乃指金時周七十五里之外城非金都三十里
  之内城也元至元間改建都城去都東北三里則
  指金之内城東北若外城之瓊島液池元人即於
[037-22a]
  此營建大内並未嘗全棄其地析津志及元李洧
  孫大都賦記載甚明詳見後條
原王惲復隍謡載南城囂囂足汙濊既建神都風土美/燕人重遷朽厥 睿意作新思有泚一朝詔徙殊井疆
九陌香生通戚里煬城宻邇不剗去適足囊奸飬狐虺/城復池隍莫嘆嗟一廢一興固常理今年戊子冬十月
天氣未寒無雨雪禁軍指頋舊築空郊遂坦&KR0642無壅隔/寂寞千門草棘荒他年空有銅駝説我詩雖小亦王風
庶配商盤歌帝/哲 秋澗集 原在世紀/門今移改
  朱彛尊原按元史地理志至元四年始於中都之
  東北置今城而遷都焉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年六
[037-22b]
  月發軍修定大都城而王秋澗詩則云今年戊子
  冬十月是至元二十五年矣與史不合
原劉崧燕城雜詩白南城土垣故不塌西宫渠水自相/通野蘆花似楊花 蘂木葉如楓葉紅菜根磊磊紅蘿
蔔草子嶃嶃白蒺藜東薊直通齊/化外南城更在順承西 槎翁集 原在世紀/門今移改
原入豐宜門過龍津橋橋分三道通用奪玉石扶闌上
琢為嬰兒狀極工巧北轅/録
原龍津橋在燕山宣陽門外以玉石為之引西山水灌
其下石湖/集
[037-23a]
原范成大詩水燕石扶闌玉雪堆栁塘南北抱城廻西/山剰放龍津 留待官軍飲馬來 同上
原大定元年十一月固雲以軍至中都同知留守璋請/至府議事固雲疑璋有謀乃陽許諾排節仗若将徃者
遂騎從出施仁門駐兵通州見世宗於三河改金史列/傳按固雲唐古特語才能也原作彀英今譯 原在
宫室門今移改月有虎至陽春門外駕出射獲之/原太和八年八 金/
史本紀六年詔建昭烈武成王廟於闕廷之右麗澤門/原泰和
内郝金史勇武安王廟碑/原 經義 郡國州縣鄉邑閭井皆有王/
廟夏五月十有三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則大為祈賽整/仗盛儀旌甲旗鼓長刀赤驥儼如王生千載之下景嚮
若是况漢季之遺民乎䨇陵川集隔綵霞宫鶯催賞玉谿/原元好問梁園春詞 鳳簫聲
[037-23b]
花誰憐麗澤門邊栁瘦倚東風望翠華黨遺山集丞唐/原燕城西南門曰端禮有大定末劉無 所撰左
古安禮碑云尹大興時迎午休吏燕雀語堂下人不知/有官府 玉堂佳話 唐古原作唐括今改正
原赫舎哩執中分其軍為三軍由彰義門入自将一軍/由通元門入 金史列傳
原大安三年二月通元門重闗折九月䝉古兵至中都/十月遣泰州刺史珠赫哷果勒齊屯通元門外至寜元
年五月起呼沙呼復為右副元帥領武衛軍二千人屯/通元門外八月呼沙呼自通元門入妃嬪皆束装至通
元門勒金史紀語按珠赫哷舊作术虎今從八旗姓譜/改正 齊滿洲 中心也舊作高琪今俱譯改 以上
七條原在宫/室門今移改
  臣/等謹按朱彛尊原書宫室卷内取史傳之文有
[037-24a]
 渉及金城門名者廣加採摭以資博覧而於建置
 故蹟無闗謹改附城市總卷内用偹故實後仿此
増舊城中東南西北二隅坊門之名四十有二西開陽
坊南開逺坊北開逺坊清平坊美俗坊廣源坊廣樂坊
西曲河坊宜中坊南永平坊北永平坊北揖樓坊南揖
樓坊西縣西坊棠隂坊薊賔坊永樂坊西甘泉坊東甘
泉坊衣錦坊延慶坊廣陽坊顯忠坊歸厚坊常寜坊常
清坊西孝慈坊東孝慈坊玉田坊定功坊辛市坊會仙
[037-24b]
坊時和坊奉先坊富義坊來逺坊通樂坊親仁坊招商
坊餘慶坊郁鄰坊通和坊西南東北二隅舊坊門之名
二十東曲河坊東開陽坊咸寜坊東縣西坊石幢前坊
銅馬坊南薊寜坊北薊寜坊啄木坊康樂坊齊禮坊為
美坊南盧龍坊北盧龍坊安仁坊鐡牛坊敬客坊南春
臺坊北春臺坊仙露坊元一/統志
  臣/等謹按此條乃具録金時都城内各坊之名其
  方位界至嵗乆已就湮没今以析津志元一統志
[037-25a]
  五城坊巷衚衕集所載寺院基址現存者參互考
  之則歸義廢寺在今彰義門大街北當為時和坊
  都土地廟在今土地廟斜街當為奉先坊天王寺
  即今天寜寺在廣寕門外當為延慶坊又宣武門
  外菜市西嘗發地得仙露寺舎利石匣當為仙露
  坊又宣北坊之昊天寺當為棠隂坊竹林寺當為
  顯忠坊紫金寺當為北開逺坊大約皆在宣武廣
  寜二門之間其餘則多不可考矣
[037-25b]
原金自天德以後始有南北郊之制大定明昌其禮寖
備南郊壇在豐宜門外圓壇三成成十二陛壝墻三匝
四靣各三門齋宫東北府庫在南壇壝皆以赤土圬之
北郊方丘在通元門外方壇三成四正陛方壝三周四
靣亦三門朝日壇曰大明在施仁門外之東南門壇之
制皆同方丘夕月壇曰夜明在彰義門外之西北掘地
圬之為壇其中常以冬至日合祀昊天上帝皇地祗於
圜丘夏至日祭皇地祗於方丘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同/上
[037-26a]
原明昌五年為壇於景風門外東南嵗以立春後丑日
祀風師又為壇於端禮門外西南以立夏後申日祀雨
師是日祭雷師於位下金史/禮志
原明昌六年章宗未有子尚書省臣奏行高禖之祀乃
築壇於景風門外東南端地與圜丘東南相望嵗以春
分日祀青帝伏犧氏女媧氏位壇上南向西上姜嫄簡
狄位於壇之第二層東向北上前一日布神位省牲器
陳御弓矢䪅於上下神位之右其齋戒奠玉幣進熟皆
[037-26b]
如大祀儀同/上
原入宣陽門由馳道西南入會同舘北轅/録
原會同舘燕山客舘也遼已有之石湖/集
原燕賔館燕山城外館同/上
補使至燕京寓於來遠驛泛使則居逺驛焉建炎以來/朝野襍記
補宋淳熈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謂河南乃
宋朝陵寝所在願歸侵地宰相力以為未可至能遂自
為一書述聖語至金庭納之䄂中既跪進國書伏地不
[037-27a]
起時金主乃葛王也性寛慈傳宣問使人何故不起至
能徐出䄂中書奏曰臣來時大宋皇帝别有聖㫖難載
國書令臣口奏臣今謹以書述書既上殿中觀者皆失
色至能猶伏地再傳宣曰書辭已見使人可就舘至能
再拜而退金之羣臣或不平議羈留使人而金主不可
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於國書中明報仍先宣
示庻使臣不墮欺罔之罪金主許之報書云口奏之説
殊駭觀聽事湏詳處邦乃孚休既還上嘉其不辱命由
[037-27b]
是超擢至於大用至能在燕京會同館守吏㣲言有羈
留之議乃賦詩曰萬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浮漚
提携漢節同生死休問羝羊解乳不鶴林/玉露
補淳熈十五年二月遺留禮信使顔師魯高震至燕京
燕賔舘宴畢入來寧舘蓋泛使之舘也思陵/録
補宋人與遼金南北通問各設國信使使至俱置客省
司四方舘使引進有官押燕有伴其後使事不一於即
位上尊號生辰正旦則遣使賀於國恤則遣使告哀弔
[037-28a]
慰祭奠進遺留禮物又有告慶諭成報聘報謝報諭祈
請申請詳問等目大半多用詞臣北有燕賔舘南有班
荆館至燕京則許㳺憫忠慶夀諸刹至臨安則伴使偕
徃天竺燒香次冷泉亭呼猿洞而歸當時紀行之書存
於今者王曽上契丹事富弼奉使録許亢宗奉使行程
録洪皓松漠紀聞范成大攬轡録周煇北轅録僅寥寥
數卷而已其宫闕制度猶可藉以考證外如路振乗軺
録宋敏求入蕃録范鎮使北録劉敞使北語録江徳藻
[037-28b]
聘北道里記沈括使遼圖抄李罕使遼見聞録㓂瑊奉
使録王曙戴斗奉使録王晉使範連鵬舉宣和使金録
何鑄奉使襍録雍堯佐隆興奉使審議録張棣講和事
迹韓元吉金國生辰語録姚憲乾道奉行録余嶸使燕
録樓鑰北行日録富軾奉使語録多軼不傳又若趙良
嗣燕雲奉使録馬擴茆齋自叙沈琯南歸録鄭望之靖
康奉使録李若水山西軍前奉使録傅雩建炎通問録
范仲熊北紀晁公忞金人敗盟記雖散見於北盟會編
[037-29a]
而未必全至若皇華録南北歡盟録南北對鏡圖南北
國信記議盟記接伴語録北朝國信語録賀正人使例
使北録靖康要盟録紹興通和録講和録開禧通和持
書通問本末諸書僅留其目并作者姓字皆佚矣瀛洲過/古録
原范成大燕賔館詩下九日朝天種落歡也将佳節勸/盤餐苦寒不似東籬 雪滿西山把菊㸔 以上八條
原在宫室門今移改風流子詞/補吴繳題燕山驛壁 書劍憶㳺梁當時事/
底處不堪傷念蘭苕嫩葉向吴南浦杏花㣲雨窺宋東/墻鳯城外燕随金歩障絲惹紫㳺韁曲水古今禁烟前
後暮雲樓閣春草池塘冩回首㫁人腸年芳但如霧鏡/髮已成霜獨有蟻尊陶 蝶夢悠揚聼出塞琵琶風沙
[037-29b]
淅瀝寄書鴻雁烟月㣲茫不似海原在城市/門潮信猶到潯陽 庚谿詩話門今移改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