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36 欽定日下舊聞考-清-于敏中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
  形勝一/
  臣/等謹按燕薊為軒黄建都之地扆山帶海形勢
  之雄偉博大甲於天下我
朝定鼎于兹鞏億萬載丕丕基美矣茂矣朱彛尊原書
  形勝門搜採諸家論著頗稱該洽間有徴引未及
  者今稍為依𩔖増輯繋於各條之後
[005-1b]
原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
有滹沱易水民雖不佃作而足於棗栗此所謂天府者
戰國/䇿
  臣/等謹按國䇿謂燕地民不佃作者此葢舉當時風
  俗言之迨其後耕墾相望地無遺利今則
皇居建極封畿内外數千里皆成沃壤而遼陽瀋陽實
  為
國家邠岐舊疆
[005-2a]
帝業所基盛哉乎神臯奥區咸慶樂利而登上腴矣
原燕亦渤碣之間一都㑹也南通齊趙東北邊上谷至
遼東北隣烏桓夫餘東綰穢貉朝鮮真畨之利史/記
原燕之涿薊富冠海内為天下名都鹽鐡/論
原燕卻背沙漠進臨易水西至軍都東至於遼長蛇帶
塞險陸相乗也河圖括/地象
増燕地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雁
門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陽北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
[005-2b]
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樂浪元莵亦宜屬焉薊南
通齊趙渤碣之間一都會也漢書地/理志
増東至於海南迫於河西距太行北通榆關雁門唐六/典
増渤碣之間一都會薊縣燕之所都渤即渤海碣即碣
石也通/典
増冀州舜以其分太大離為幽州為并州程其水土與
河南等常重十三其人沉鷙多材力重許可能辛苦自
黄帝後帝王多居其地新唐書/杜牧傳
[005-3a]
原富弼上仁宗封事云松亭關古北口居庸闗為中原
險要又河朔士卒精悍與他道不𩔖得其心可以為用
失其心則大可以為患安得不留意於此而輕視哉宋/名
臣奏/議
原冀都山脉從雲中發來前則黄河環繞㤗山聳左為
龍華山聳右為虎嵩為前案淮南諸山為第二重案江
南五嶺諸山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過於冀
所謂無風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朱子/語𩔖
[005-3b]
原南京户口三十萬大内壯麗城北有市陸海百貨聚
於其中僧居佛寺冠於北方錦繡組綺精絶天下膏腴
蔬蓏果實稻粱之𩔖靡不畢出而桑柘麻麥羊豕雉兎
不問可知水甘土厚石晉末割棄已前其中畨漢雜鬭
勝負不相當既築城後逺望數十里間宛然如帶囘環
繚繞形勢雄傑真用武之國也遼/志
  臣/等謹按今京師地在遼時稱南京金時稱中都
  元時稱大都此條所引葉隆禮遼國志指遼之南
[005-4a]
  京而言即燕地也
  又按朱彛尊原書引遼國志脱去水甘土厚一句
  與上文文義不順且與形勝無涉謹依遼國志増
  正
原李清臣議戎䇿云燕古為瀕山多馬之國其土莽平
宜畜牧耕稼其民翹健便弓矢習騎射樂鬬輕死戰國
時為燕唐為范陽節度夫燕一國也范陽一鎮也以一
國之力獨立幾八百年遂與周室終始是其力足以捍
[005-4b]
邊圉也范陽一鎮之地宿兵不滿數萬而奚遼不能輙
苦趙魏滄景者其力足以制之也今以天下之力而不
勝其勞敝以天下之地而懍懍常為憂其故何也燕國
有朝鮮遼東雲中九原樓煩易水以為之塞范陽有盧
龍古北松亭狐門之要以為之守用力少而塞之易此
其能以一國一鎮截然中立而不懼也自石晉割幽薊
檀順媯儒武應寰朔涿蔚賂戎以市天下而營平易亦
陷於遼阻固阨塞我皆失之而劃滄霸瓦橋信安安肅
[005-5a]
廣信保定常山忻岢嵐火山寧化千里平廣之地以為
界戎馬馳突去來如股掌之上此天下之所以不勝勞
敝而懍懍常為憂也遼之侵我易我守之益難故時平
而屯戍之費不得息遼之覘中國也近中國備遼之處
也多故力勞而勢益分間有憂國之將不過廣塘水而
已使土在其外而為沮洳於腹中閼河川泉瀆灌廬墓
耕牧之地包七州廣數百里東起泥沽海口西達邊呉
淀堆蒲藻魚蜯生之而粒食皆漕取於内地并西山尚
[005-5b]
缺百里曽未足限隔戎馬而邊民䘮其業矣譬之千金
之家患在藩墻之内不治格鬬攘却之具而方施塹閾
下以為守識者從而笑之塘水是也宋文/選
原自雄州東際於海多積水遼患之未嘗由此路入順
安軍西至北平二百里地平廣無隔閡毎由此入議者
以為宜度地形髙下因水陸之便建阡陌浚溝洫益樹
五稼以實邊廩而限戎馬雍熙後數用兵岐溝君子館
敗衂之後河朔之民農桑失業多閑田且戍兵増倍端
[005-6a]
拱二年以左諫議大夫陳恕右諫議大夫樊知古等經
營之恕宻奏戍卒皆隋遊仰食縣官一旦使冬被甲兵
春執耒耜恐變生不測營田之議遂寢文獻/通考
原知雄州何承矩上言兵家有三陣日月風雲天陣也
山林水泉地陣也兵車士卒人陣也今用地陣而設險
以水泉而設固建為陂塘亘連滄海縱有突騎何懼奔
衝今順安西至西山地雖數軍路纔百里即有邱陵岡
阜亦多川瀆泉源倘因而廣之制為塘埭則可以戢戎
[005-6b]
騎息邉患矣太平治/迹統𩔖
原遼史劉六符謂賈昌朝曰塘濼何為者耶一葦可杭
投箠可平不然决其堤十萬土囊遂可得而路矣仁宗
以問王拱辰對曰兵事尚詭彼誠有謀不應以語敵此
六符夸言耳設險守固先王不廢也宋仁宗/實録
原飛狐古北之口所謂險阻也幽燕割而險阻之地悉
歸於遼今之所恃者不過塘濼耳自雄覇以達畿甸平
原易野健為疾馳不半月可至一有不備可不為之寒
[005-7a]
心哉梁谿/集
原從滄州取海上路以數千艘出輕兵三萬趨平州入
符家砦口則咫尺燕薊矣太平治/迹統𩔖
原宋平燕北羣臣表賀有云舜肇十二州始别冀都之
壤周建八百國首疏召奭之封當天津析木之交實上
谷廣陽之勝形勝有金湯之險膏腴號陸海之饒北盟/會編
補端拱二年將討燕薊詔羣臣各言邊事宋琪疏上謂
徑路所趨必若取雄霸直進未免更有陽城之圍葢界
[005-7b]
河之北陂淀坦平北路行師非我所便况軍行不離乎
輜重敵來莫測其淺深欲望囬轅西適山路令大軍㑹
於易州循孤山之北淶水以西挾山而行援糧而進涉
涿水並大房扺桑乾河出安祖砦則東瞰燕城裁及一
舎此是周徳威收燕之路自易水距此二百餘里並是
沿山村墅連延溪澗相接採薪汲水我占上游東則林
麓平岡非戎馬奔衝之地内排槍弩步隊實王師備禦
之方而於山上列白幟以望之戎馬之來二十里外可
[005-8a]
悉數也桑乾河水屬燕城北隅遶西璧而轉大軍如至
城下於燕丹陵東北横堰此水灌入髙梁河髙梁岸狹
桑水必溢可以駐蹕寺東引入郊亭淀三五日瀰漫百
餘里即幽州隔在水南王師可於州北繋浮梁以通北
路敵騎來援已隔水矣視此孤壘浹旬必克宋史/本傳
  朱昆田原按繹宋惠安疏則桑乾河水當日乃在
  燕城之北今則深谷為陵桑乾出山之口不在盧
  師祠下而在石徑山麓矣
[005-8b]
  臣/等謹按盧溝河惟下游地平土疏間有遷徙至
  其上游則西山崖谷為之鍵束河循山轉自西而
  南以縈帶都城明陳全之蓬窻日錄謂盧溝為京
  師之朱雀水此今昔所同之軌迹也至如金口疏
  道考金史河渠志大定十一年雖有自金口疏𨗳
  至京城北入濠之議而其後迄無成功旋開旋塞
  迨元郭守敬等復議開金口河後亦不果行蓋以
  盧溝地形水性惟利於西南流設欲强之北行不
[005-9a]
  能也即謂金之舊城址大半在今右安廣寧阜成
  三門外西南隅今昔建制稍有不侔然以地理度
  之盧溝從西山來亦祇畧當其西北隅未嘗徑至
  城北此條原書所引宋珙疏謂盧溝屬燕城北可
  决之使與髙梁合者乃當時宋臣未親履燕地之
  言籌策之疎即此可見而朱昆田原按據此直謂
  當日盧溝在城北沿誤滋甚殊不知盧溝河㫁不
  能與髙梁合且盧師祠與石徑山河之出口雖異
[005-9b]
  其為西南流則一也今謹辨證如右
  又按淶水以西原本誤作漆水以西今依宋史改
  正
補胡旦上平燕議曰幽州在北門之外天時地利人事/皆在可伐嵗之所臨其地受福今年初秋至六年鎮在
燕分從今年為備至來春興師北兵遇春夏則旃裘皮/履羊弓塞馬不為用而中原士卒素不能寒往北逢暄
筋力勇健以勇健之士驅不用之敵乗福慶之時討災/殃之城成功立事在於此矣幽州之北皆是山谷通人
馬者不過十處茍塞㫁山路餘敵在燕與大軍相持遷/延其時以度春夏敵不能熱有退無前 宋史儒林傳
  臣/等謹按此條原本所引宋胡旦平燕議其規畫
[005-10a]
  當時兵事語涉誇大今謹刪正十餘字
増幽州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樓煩白檀西有雲中九原
南有滹沱易水天下菓食稻梁靡不畢出形勢雄傑真
用武之國奉使行/程録
増幽州地瀕海皆斥鹵沮洳何承矩謂自陶河至泥沽
口屈曲數百里天設險阻真地利也文獻/通考
増幽州在渤碣之間其地負山帶海風氣剛勁自古為
用武之地遼史地/理志
[005-10b]
増幽州北七百里有榆闗闗東臨海北有兎耳覆舟山
山皆斗絶並海東北有路狹僅通車其旁地可耕種唐
時置東西狹石渌疇米磚長楊黄花紫䝉白狼等戍以
扼遼於此戍兵常自耕食惟衣絮嵗給幽州久之皆有
田宅養子孫以堅守為已利自唐末幽薊割據戍兵廢
散遼因得出陷平營自涿州至幽州百里人跡斷絶轉
餉常以兵䕶送契丹多伏兵於鹽溝以擊奪之莊宗之末
趙徳鈞鎮幽州於鹽溝置良鄉縣又於幽州東五十里築
[005-11a]
城皆戍以兵又於其東置三河縣由是幽薊之人始得
牧而輸餉可通五代史/遼附録
補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
誠天府之國而太行之山自平陽之絳西來北為居庸
東入於海龍飛鳳舞綿亘千里重闗峻口一可當萬獨
開南面以朝萬國非天造此形勝也哉讀書/一得
補金世宗將幸金蓮川梁襄上疏極諌曰臣聞髙城峻
池深居䆳禁帝王之藩籬也行宫非有髙殿廣宇城池
[005-11b]
之固是廢其藩籬也燕都地處雄要北倚山險南壓區
夏若坐堂隍俯視庭宇本地所生人馬勇健亡遼雖小
止以得燕故能控制南北坐致宋幣燕葢京都之首選
也况今又有宫闕井邑之繁麗倉府武庫之充實百官
家屬皆處其内非同曩日之陪京也居庸古北松亭榆
林等官東西千里山峻相連近在都畿易於㨿守皇天
本以限中外開大金萬世之基而設也奈何無事之日
越居草萊愛沙磧之㣲凉忽祖宗之大業此臣所惜也
[005-12a]
况欲習武不必度闗涿易雄保順薊之境地廣又平且
在邦域之中田獵以時誰曰不可伏乞陛下囘北轅之
車安處中都則宗社無疆之休天下莫大之福也世宗
納之金史/本傳
増燕京地廣土堅乃禮義之邦大金/國志
原尾箕之墟幽冀之區鬱鬱葱葱屹乎皇都峙以西山
居庸繚以涿易潞沽山川相繆古今不殊呉禮/部集
原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
[005-12b]
駐蹕之所非此不可元/史
原至元四年正月城京師以為天下本右擁太行左注
滄海撫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峙萬嵗山浚太液
池派玉泉通金水縈畿帶甸負山引河壯哉帝居擇此
天府輟耕/録
原元主中夏雖因其邇於隂山以定都而地形之强實
甲天下撫據全盛幾將百年一時文章亦頗有竒氣未必
非山川形勝風氣之觀感有以助之也誠意伯/文集
[005-13a]
原天下山川形勝雄偉壯麗可為京都者莫逾金陵至
若地勢寛厚闗塞險固總握中原之夷曠者又莫過燕
薊雖云長安有崤函之固洛邑為天下之中要之帝王
都會為億萬年太平悠久之基莫金陵燕薊若也楊文/敏集
原范鎮之賦幽州也曰繩直砥平博大爽塏巴圖魯之
傳幽燕也曰虎踞龍盤形勢雄偉以今考之是邦之地
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形勝甲於天
下誠天府之國也究其沿革唐虞則為幽都夏殷皆入
[005-13b]
冀地周封堯後於薊封召公於燕正此地也厥後漢曰
廣陽晉曰范陽宋曰燕山元曰大興國朝初謂之北平
而為燕府龍潛之地尋建為北京而謂之順天焉博物/䇿㑹
也按巴圖魯滿洲語勇/ 舊作霸突魯今譯改
  臣/等謹按宋范鎮幽都賦作博大爽塏繩真砥平
  原書誤作形勝爽塏文義俚率葢引博物䇿會之
  誤也謹依范鎮原賦改正又案元史穆呼哩傳孫
  巴圖魯從世祖征伐為先鋒世祖在潛邸嘗從容
[005-14a]
  語曰今天下稍定我欲勸主上駐蹕囘鶻以休兵
  息民何如對曰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
  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
  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世祖憮
  然曰非卿言我幾失之及即位卒定都於燕嘗曰
  朕居此以臨天下巴圖魯之力也博物䇿會誤以
  為穆呼哩語今據元史改正按穆呼哩滿州語秃/尖也舊作木華黎今
  譯/改
[005-14b]
原京師形勝甲天下扆山帶海有金湯之固明輿地/指掌圖
原京師負重山面平陸地饒魚鹽榖馬果窳之利又轉
東南之粟財貨駢集天險地利足制諸邊汴洛闗中江
左皆不及也吾學/編
原北京雖號稍東北南與餉逺然左滄海右太行風氣
敦厚長安之下此其最也鳳洲/筆記
原洪武初營汴為北京則亦周公意也末年東宫營秦
則亦婁敬張良藝祖意也而卒不果豈天將以待燕耶
[005-15a]
成祖之營燕也當時臺諌交口不便主事蕭儀言之尤
峻豈未識上意所屬耶成祖曰北平之遷吾與大臣密
計數月而後行彼書生之見豈足以達英雄之畧哉蠙/衣
生/集
原張良謂闗中用武之地阻三面而守一面東制諸侯
今世都燕亦用武之地亦阻三面以一面制天下前之
進無窮後之退有限大非闗中之比方輿/勝畧
原京東負山控海負山則泉深而土澤控海則潮淤而
[005-15b]
壤沃諸州邑泉從地湧一決而通水與田平一引而至
如密雲縣之燕樂莊平谷縣之水峪寺龍家務莊三河
縣之唐會莊順慶屯地薊州城北則有黄厓營城西則
有白馬泉鎮國莊城東則有馬伸橋夾林河而下城南
則有别山舖及夾隂流河而下至於隂流淀疏渠皆田
也遵化西南平安城夾運河而下及沙河舖地方又鐡
厰湧珠湖以下至韭菜溝上素河下素河百餘里夾河
皆可成田遷安縣北徐流營山下湧出五泉合流注桃
[005-16a]
林河又三里橋湧泉流出澡河又蠶姑廟湧泉成河與
澡河相接夾河皆可田之地盧龍縣燕河營湧泉成河
及營東五泉湧漫四出至張家莊撫寧縣西臺頭營河
流亦自燕河營湧泉而來皆可成田豐潤縣南則大寨
及刺榆坨史家河大王莊之地東則榛子嶺西則鴉洪
橋夾河五十餘里皆可田玉田縣青莊塢𨗳河可田後
湖莊疏河可田三里屯及大泉小泉引泉可田至於瀕
海自水道沽闗黒巖子墩起至開平衛南宋家營之地
[005-16b]
東西度之百餘里南北度之百八十里皆𨽻豐潤其地
與呉越瀕海之沃區相等昔虞文靖公之議東極遼海
南濱青徐瀕海皆可田之地今豐潤實其中境欲舉其
議行之兹非其先當致力者乎蓋先之京東數處而畿
內列郡皆可漸而行也先之畿內而西北之地皆可漸
而行也在邊陲則先之薊鎮而諸鎮皆可漸而行也至
於瀕海則先之豐潤而遼海以東青徐以南皆可漸而
行也潞水/客譚
[005-17a]
  臣/等謹按朱彛尊原書引明徐貞明西北水利議
  脫去京東京北諸水田之地未免舛畧謹依潞水
  客譚及明史河渠志諸書増正
増燕京易州西北乃金坡闗即紫荆闗昌平之西乃居
庸闗順州之西乃古北口景州東北乃松亭闗平州之
東乃榆闗即山海闗自後唐屬遼金人取之海陵徙都
焉元世祖嘗問劉秉忠曰今之定都唯上都大都耳何
處最佳秉忠曰上都國祚近大都國祚長遂定都燕之
[005-17b]
春明夢/餘録
増幽燕自昔稱雄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
居庸蘇秦所謂天府百二之國杜牧所謂王不得不可
為王之地蓋眞定以北至於永平闗口不下百十而居
庸紫荆山海喜峯古北黃花鎮險阨尤著㑹通漕運便
利誠萬世帝王之都同/上
原唐趙徳鈞為幽州節度使於幽之南六十里城閻溝
而戍之又於幽之東五十里城潞縣而戍之二城乃幽
[005-18a]
州之門户也閻溝即今良鄉潞縣即今通州同/上
増京師瀕大海秦始皇時起黄腄瑯邪之粟轉輸北河
則海運固以通於兹矣杜甫謂漁陽豪侠地撃鼓吹笙
竽雲帆轉遼海粳稲来東吳又云幽燕盛用武供給亦
勞哉吳門持粟帛汎海凌蓬莱唐時已通吳之粟矣同/上
増京東至山海闗西至黄花鎮為闗塞者二百一十二
為營堡者四十四為衛二十二為守禦所三設分守叅
將五于藍河營太平寨馬蘭峪宻雲縣黄花鎮以管攝
[005-18b]
營堡謂之闗設守傋都指揮五於山海永平遵化薊州
三河以管攝衛所謂之營設總兵官一員於三屯營以
總鎮焉闗設於外所以防守營立於内所以應援其制
可謂宻矣此所以控御其形勢者也同/上
原國家建都燕朔毋論山川峙濯險甲寰區而紫荆扼
蜚狐之吭居庸拊山谷之背山海掣元莵之肘其因地
利而盡人謀可謂千古碩畫長安/客話
原漢唐都闗中去邊㡬千餘里今京師北抵居庸東北
[005-19a]
抵古北口西南抵紫荆闗近者百里逺不過三百里爾同/上
原漢唐宋皆并建兩京漢唐以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
京宋以汴為東京洛為西京其地皆相去不逺髙皇帝
定鼎金陵文皇帝遷都金臺則跨江河南北而各為一
大都㑹蓋天下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戎馬盛
於西北而金臺為其樞并建兩京用東南之財賦㑹西
北之戎馬無敵於天下矣圖書/編
原京師形勝以堪輿家論之玉河之水當直出㑹南海
[005-19b]
子從天地壇前轉東入潞河方為自然崇文門外閘河
宜塞之庻幾左臂不斷此乃帝王建都萬代之計也梓谿/集
原北京青龍水為白河出密雲南流至通州城白虎水
為玉河出玉泉山經大內出都城注通惠河與白河合
朱雀水為盧溝河出大同桑乾入宛平界出盧溝橋元
武水為濕餘髙梁黃花鎮川榆河俱繞京師之北而東
與白河合蓬窻/日録
  臣/等謹按酈道元水經注雖有髙梁無上源之説
[005-20a]
  而兹水實承西山玉泉之委輸為玉河經流明蔣
  一葵長安客話謂髙梁源發西山者是也乃陳全
  之蓬窻日録誤分玉河髙梁為二且以髙梁屬之
  京北諸水則全屬臆揣為未經身至者之言今謹
  辨證於此
原太行自西來演迤而北緜亘魏晉燕趙之境東極於
醫無閭重岡叠阜擁䕶而圍繞之不知其幾千里也其
東則汪洋大海稍北乃古碣石稍南則九河故道浴日
[005-20b]
月而浸乾坤所以界之者又如此其直截而廣大也況
居直北之地上應天垣之紫微其對面之案以地勢度
之則泰岱萬山之宗正當其前夫天之象以北為極則
地之勢亦當以北為極易曰艮者東北之卦也萬物之
所成終而成始也離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
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孔子曰為政以徳譬如北辰居
其所而衆星共之今之京師居乎艮位成始成終之地
介乎震坎之間出乎震而勞乎坎以受萬物之所歸體
[005-21a]
乎北極之尊嚮乎離明之光使萬物之廣億兆之多莫
不面焉以相見則凡舟車所至人力所通者莫不在於
照臨之下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時下得地勢中得人
心未有過此者也大學衍/義補
原京師前挹九河後拱萬山正中表宅水隨龍下自辛
而庚環注皇城繞巽而出天造地設湧幢/小品
増皇居右脇千山拱䕶萬國朝宗山奥而深土肥而衍
梁趙為之腹心宣雲乃其肩背左逵逺走薊遼右輔近
[005-21b]
招并代輊前而軒後居重而馭輕誠鬱鬱䓤䓤之盛概
宛平/縣志
増京師扆山帶海有金湯之固眞定以北至於永平闗
口不下百十而居庸紫荆山海喜峰口古北口黃花鎮
險阨尤著職方/圖考
原北京上應北辰以象天極南面而聽天下天險地利
甲於闗中治平/畧
補自太行山而北不知山所限極處亦如東海不知所
[005-22a]
窮盡也博物/志
補宣府大同籓籬也居庸紫荆門户也順天眞定保定
等府州縣堂室也籓籬密斯門户固門户固斯堂室安
漁石/集
補居庸曹王大安黍谷崆峒之山環抱如箕而燕城峙
其中其地如掌雞肋/集
補大地之脈咸祖崑崙而南北二絡最大北絡極於幽
燕大河至此入海與鴨緑江會東有下沙此山水一大
[005-22b]
交㑹也其北崇岡千叠其前坦平千有餘里泰山聳於
南誠國家萬年之基也莊渠/遺書
補京東諸州縣地多卑窪沮洳彌望或云可開水田如
江南耕耨法嵗收自倍而徐尚寶貞明特主其說具在
潞水客談余深是之乃請旨下近京郡縣酌量修舉以
尚寶兼憲職董其事尚寶從河間經始築堤捍水乃之
薊州招南兵之習農者使畫地耕作仍給之餉一時農
兵大集懇田以億計畝收一鍾撫臣及司道方次第開
[005-23a]
報而北人官京師者倡言水田既成則必倣江南起稅
是嫁禍也乃從中撓之御史王之棟疏請罷役而中官
在上左右者多北人争言水田不便上意亦動召余及
同官於皇極門面諭以水田當罷余對言髙田冝黍麥
下田冝粳稻今民間游惰下田皆棄不耕荒蕪寖多故
議開墾非廢已熟之田也上云荒田可開水田不可作
余退而上疏極陳利便而上意竟不可囘遂切責尚寶
以為擾民而初議盡格矣彼中開墾已成收穫甚冨一
[005-23b]
聞詔下盡撤毁堤岸斥為間田垂成之功廢於一旦良
可惜也賜聞堂/雜記
補淮南子謂地有九藪燕之昭余祁居一焉藪者聚也
王者以聚民蓄國夫燕天下之上游也甸服西北控御
東南若建瓴然泰嶽峙其南華山環其右前則三案重
圍後則九河歸宿誠四塞之國矣議者以為漢之邊在
北咸陽去朔方千餘里唐之邊在西去吐蕃亦千餘里
今京師闗隘近者百里逺不過三百里居庸吾之背也
[005-24a]
紫荆吾之喉也卒有急則搤吾之喉而拊吾之背是殆
不然譬之一身焉幽燕天下之元首也牽左則左肘動
掣右則右掖奮無事則坐享長河之利以為轉輸有事
則席卷燕趙之兵以為犄角所謂天下之勢莫重於燕
其以此耶順天府/舊志
補國家建都北平古為燕國燕自文公以後立於强國
之間北迫戎貉內控齊晉又嘗帥師馳逐中原千里之
外此其為費不少矣蘇秦謂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
[005-24b]
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即今畿內東西
所至視昔雖狹而南有渤海鉅鹿至於邯鄲濮陽蓋兼
齊趙之地長短相互實亦當之昔者纎悉出於其國而
今盡仰給於東南非所以冨國息民也往時何承矩耕
水田於河北虞集議海田於京東托克托大興營田西
自西山東至遷民鎮南起保定河間北抵檀順皆從佃
種水泉陂塘之迹門堰捍築之方召募教授之法器具
工作之資蜃蛤粟米之冨可以按成式法往智數嵗之
[005-25a]
後其效立見此與轉呉會漕潞渚功相十利相百矣絅/齋
集也按托克托蒙古語/定 舊作脱脱今譯改
補給事中魏呈潤疏曰周禮幽州藪曰貕養其川河泲
其浸菑時冀州藪曰揚紆其川漳其浸汾潞蓋水澤至
沃也國家定鼎於燕用幽冀為畿輔負重山面平陸奧
衍之利甲於東南若疏其上源自涓滴傳而致之何田
不充何漕不裕惟北方不知蓄水聽其自旱自雨自盈
自涸而莫之均節故潦則遍地巨浸旱則滿眼砂礫一
[005-25b]
遇饑嵗比屋倒懸民之凋敝極矣誠於平時舉地利而
經理之冨民不能供役者必轉募貧民則窘者得食一
利也旱則蓄其流澇則宣其溢則瘠産皆化為沃土二
利也水道與田疇相通譬咽喉之氣達於肺臟靡所不
通漕可速濟三利也北地種植既多即粟米芻茭俱將
輸於天府逺可省額外之征近可蠲召買之役四利也
原野有溝有防髙下成塹盜不敢援弓馳馬五利也夫
不費太倉之金錢而坐獲此五利何憚而不為乎樞垣/疏藁
[005-26a]
補嘉祐五年五月西上閤門使英州刺史郭諮上平燕
議曰遼之地自瓦橋闗至古北口地狹民少自古北口
至京屬奚遼自中京至慶州道旁纔七百餘家蓋遼疆
土雖廣人馬至少儻或南牧必率髙麗渤海達靼黑水
女直室韋等國㑹戰其來既逺其糧匱乏臣聞以近待
逺以逸待勞以飽待饑用兵之善計又聞得敵自至者
勝先據便地者佚以臣所見請舉慶厯之䇿合衆河於
塘泊之北界以限戎馬然後以景徳故事頓兵自守歩
[005-26b]
卒十二萬騎卒三萬强壯二萬嵗計糧餉百八十三萬
六千斛又旁河郡邑可由水運以給保州然後以拒馬
車三千䧟馬槍千五百獨轅弩三萬分選五將臣可以
備其一來則戰去則勿追幽州糧儲既少遼不可久留
不半年間當遁沙漠則進兵斷古北口塞松亭闗傳檄
幽薊燕南自定矣宋/史
増中統二年命平章政事趙璧等牽蒙古漢軍駐燕京
近郊太行一帶東至平灤西控闗陜應有險阻於附近
[005-27a]
民內選諳武事者修立堡塞守禦元世祖/本紀
增大興在昔為召公所封地春秋戰國時以燕代勁兵
抗衡秦楚亦形勢得也地氣鬱積漸盛於金元實始建
都於此譬諸天象大興其薇垣而九州四海其列宿也
大興/縣志
増東枕遼海沃野數千里闗山以外直抵
盛京氣勢龎厚文武之豐鎬不是過也天津襟帶河海
運道咽喉轉東南之粟以實
[005-27b]
天庾通州屹為畿輔要地北則居庸聳峙為天下九塞
之一懸崖峭壁保障都城雄闗叠嶂直接宣府尤重鎮
也西山秀色甲天下寺則香山碧雲水則玉泉海淀而
盧溝橋闗門嶻立即古之桑乾河京邑之瀍澗也畿南
皆平野沃壤桑麻榆栁百昌繁殖漸逺則瀛海為古河
濟交滙處水聚溪迴若夫萬里河山而都城位北南向
以收其朝拱之勢梯航車馬絡繹奔赴皆自南而北以
奉神京豈非古今第一形勝哉同/上
[005-28a]
 
 
 
 
 
 
 
 
[005-28b]
 
 
 
 
 
 
 
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