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86 景岳全書-明-張介賓 (WYG)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景岳全書卷十八
            眀 張介賔 撰
  怔忡驚恐
   經義
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虚里貫鬲絡肺出於左
 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詳前脾/胃門
隂陽應象大論曰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
[018-1b]
 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金匱真言論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其病𤼵驚駭
脉解篇曰陽明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
 而驚者陽氣與隂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舉痛論曰驚則氣亂○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
 所定故氣亂矣
六元正紀大論曰少隂所至為驚惑惡寒戰慄譫妄○
 少陽所至為驚躁瞀昧暴病
[018-2a]
五常政大論曰委和之紀其發驚駭
 真要大論曰少陽之復大熱將至驚瘛欬衂心熱煩
 躁○陽明之復清氣大舉甚則入肝驚駭筋攣○諸
 病肘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隂陽别論曰二陽一隂發病主驚駭背痛
大竒論曰肝脉騖暴有所驚駭○二隂急為癎厥二陽
 急為驚○脉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己
隂陽應象大論曰腎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
[018-2b]
藏象法時論曰肝虚則目&KR0617&KR0617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
 如人將捕之
舉痛論曰恐則氣下○恐則精却却則上焦閉閉則氣
 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夲神篇曰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心怵惕思慮則傷
 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脱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愁憂恐懼則傷心
[018-3a]
夀夭剛柔篇曰憂恐忿怒傷氣
五臟生成篇曰肝氣虚則恐實則怒
調經論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有餘則怒
 不足則恐
   論怔忡
怔忡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也
 然古無是名其在内經則曰胃之大絡名曰虚里出
 於左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在越人仲景則有動
[018-3b]
 氣在上下左右之辨云諸動氣皆不可汗下也凡此
 者即皆怔忡之類此證惟隂虚勞損之人乃有之盖
 隂虚於下則宗氣無根而氣不歸源所以在上則浮
 撼於胸臆在下則振動於臍旁虚㣲者動亦㣲虚甚
 者動亦甚凡患此者速宜節慾節勞切戒酒色凡治
 此者速宜飬氣飬精培補根夲若或誤認為痰火而
 妄施清利則速其危矣○外傷寒門論下條附有動
 氣辨宜參證之
[018-4a]
   論驚恐
驚有二證有因病而驚者有因驚而病者如東方色青
 入通於肝其病𤼵驚駭及傷寒陽明證聞木音則惕
 然而驚之類此則或因嵗火之盛或因嵗木之衰或
 因風熱之相摶或因金木之相制是當察客邪以兼
 治其標若因驚而病者如驚則氣亂而心無所倚神
 無所歸慮無所定之類此必於聞見奪氣而得之是
 宜安飬心神滋培肝膽當以専扶元氣為主治此固
[018-4b]
 二者之辨然總之主氣強者不易驚而易驚者必肝
 膽之不足者也故雖有客邪亦當知先本後標之義
 ○又如驚則氣亂恐則氣下驚恐雖若同類而不知
 恐之傷人尤甚於驚何也盖驚出於暫而暫者即可
 復恐積於漸而漸者不可解甚至心怯而神傷精却
 則隂痿日消月縮不亾不已此非大勇大㫁者必不
 能拔去其病根徒資藥力不易及也予甞治暴驚者
 十愈其八九治恐懼者十不得其一二
[018-5a]
   論治共三/條
凡治怔忡驚恐者雖有心脾肝腎之分然陽統乎隂心
 夲乎腎所以上不寧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氣虚者未
 有不因乎精此心脾肝腎之氣名雖有異而治有不
 可離者亦以精氣互根之宜然而君相相資之全力
 也然或宜先氣而後精或宜先精而後氣或兼熱者
 之宜清或兼寒者之宜煖此又當因其病情而酌用
 之故用方者宜圓不宜鑿也
[018-5b]
一心脾血氣夲虚而或為怔忡或為驚恐或偶以大驚
 猝恐而致神志昏亂者俱宜七福飲甚者大補元煎
 ○命門水虧真隂不足而怔忡不已者左歸飲○命
 門火虧真陽不足而怔忡者右歸飲○三隂精血𧇊
 損隂中之陽不足而為怔忡驚恐者大營煎或理隂
 煎○若水虧火盛煩躁熱渇而怔忡驚悸不寧者二
 隂煎或加減一隂煎○若思鬰過度耗傷心血而為
 怔忡驚悸者逍遥飲或益營湯○若寒痰停蓄心下
[018-6a]
 而怔忡者薑术湯
一心虚血少神志不寧而驚悸者飬心湯或寧志丸或
 十四友丸○若因驚失志而心神不寧者寧志膏或
 逺志丸○心血不足肝火不清血熱多驚者硃砂安
 神丸○心神虚怯㣲兼痰火而驚悸者八物定志丸
 ○心氣鬰滯多痰而驚者加味四七湯○痰迷心竅
 驚悸者温膽湯或茯苓飲子甚者硃砂消痰飲○風
 熱生痰上乘心膈而驚悸者簡要濟衆方○若大恐
[018-6b]
 大懼以致損傷心脾腎氣而神消精却飲食日減者
 必用七福飲理隂煎或大營煎或大補元煎之類酌
 宜治之然必宜洗心滌慮盡釋病根則庶可保全也
   怔忡論列方
七福飲新補七/     大營煎新補十/四
大補元煎新補/     左歸飲新補二/
右歸飲新補三/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寧志丸補百十/五     逺志丸補百十/四
[018-7a]
八物定志丸補百十/八   寧志膏補百十/六
飬心湯補八十/     硃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益營湯補九二/     温膽湯和/一 五/
硃砂消痰飲和百/    理隂煎新熱三/
二隂煎新補十/     加味四七湯和九八/
逍遥飲新因一/     薑术湯熱八九/
簡要濟衆方和三五/六   十四友丸補百十/九
茯苓飲子和九四/
[018-7b]
   論外備用方
歸脾湯補三三/     人參丸補百六神/固精安
人參飬營湯補二/一    開心㪚補八三/
定志丸補百十七/通心氣    秘𫝊酸棗仁湯補八六/補心氣
心腎丸補百十三/心腎俱虚    歸神丹和三五九/風痰虚驚
加味四君子湯補二肺/補脾  酸棗仁湯補八五心/清心飬
逺志飲子補九十氣/温補心   平補鎮心丹補百十一/鎮心飬心
天王補心丹補百九/除驚悸   十味温膽湯和一五三/心虚遺精
[018-8a]
龍腦雞酥丸和三七二/虚火煩熱
  不寐
   經義
邪客篇帝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KR0578不臥出
 者何氣使然伯髙曰五榖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
 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脉
 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脉化以為血
 以榮四末内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
[018-8b]
 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
 者也晝行於陽夜行於隂常従足少隂之分間行於
 五臟六腑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
 行於陽不得入於隂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
 蹻䧟不得入於隂隂虚故目不瞑帝曰善治之奈何
 伯髙曰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虚實以通其道而
 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隂陽已調其臥立至
大惑論帝曰病不得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
[018-9a]
 入於隂常㽞於陽㽞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
 盛不得入於隂則隂氣虚故目不瞑矣○帝曰病目
 而不得視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㽞於隂不得行
 於陽畱於隂則隂氣盛隂氣盛則隂蹻滿不得入於
 陽則陽氣虚故目閉矣○帝曰人之多臥者何氣使
 然岐伯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腸
 胃大則衛氣留久皮膚濕則分肉不解其行遲夫衛
 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隂故陽氣盡則臥隂氣
[018-9b]
 盡則寤故腸胃大則衛氣行㽞久皮膚濕分肉不解
 則行遲㽞於隂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臥矣○
 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
 久故少瞑焉○帝曰其非常經也卒然多臥者何氣
 使然岐伯曰邪氣留於上焦上焦閉而不通已食若
 飲湯衛氣留久於隂而不行故卒然多臥焉帝曰善
 治此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臟腑誅其小過後調其
 氣盛者瀉之虚者補之必先眀知其形志之苦樂定
[018-10a]
 乃取之
口問篇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晝日行
 於陽夜半則行於隂隂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隂
 者主下故隂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隂引而
 下隂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隂氣盛則目瞑隂氣盡
 而陽氣盛則寤矣瀉足少隂補足太陽
寒熱病篇曰隂蹻陽蹻隂陽相交陽入隂隂出陽交於
 目鋭眥陽氣盛則瞑目隂氣盛則瞑目
[018-10b]
衛氣行篇曰平旦隂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
 頭夜行於隂則復合於目故為一周
營衛生㑹篇曰夜半為隂隴夜半後而為隂衰平旦隂
 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
 而隂受氣矣夜半而大㑹萬民皆臥命曰合隂平旦
 隂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帝曰老人
 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盡瞑者何氣使
 然岐伯曰壯者之氣血盛則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
[018-11a]
 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
 枯氣道濇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内伐
 故晝不精夜不瞑
水熱穴論曰故水病下為肘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
 者標夲俱病
評熱病論曰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欬甚上
 廹肺也○諸水病者故不能臥臥則驚驚則欬甚也
太隂陽眀論曰犯賊風虚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
[018-11b]
 不時者隂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隂受之則入五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
 塞下為飱泄久為腸澼
逆調論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
 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脉也胃
 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従其道故不
 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夫不
 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
[018-12a]
 也腎者水藏主津液主臥與喘也○帝曰人之不得
 偃臥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臟之盖也肺氣盛則脉大
 脉大則不得偃臥
   論證共三/條
不寐證雖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盖寐
 夲乎隂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
 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足耳有邪者
 多實證無邪者皆虚證凡如傷寒傷風瘧疾之不寐
[018-12b]
 者此皆外邪深入之擾也如痰如火如寒氣水氣如
 飲食忿怒之不寐者此皆内邪滯逆之擾也舍此之
 外則凡思慮勞倦驚恐憂疑及别無所累而常多不
 寐者總屬真隂精血之不足隂陽不交而神有不安
 其室耳知此二者則知所以治此矣
 飲濃茶則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氣之被伐也
 盖心藏神為陽氣之宅也衛主氣司陽氣之化也凡
 衛氣入隂則靜靜則寐正以陽有所歸故神安而寐
[018-13a]
 也而濃茶以隂寒之性大制元陽陽為隂抑則神索
 不安是以不寐也又心為事擾則神動神動則不靜
 是以不寐也故欲求寐者當飬隂中之陽及去靜中
 之動則得之矣
一凡治病者服藥即得寐此得效之徴也正以邪居神
 室臥必不寧若藥已對證則一匕入&KR0843羣邪頓退盜
 賊甫去民即得安此其治亂之機判於頃刻藥之效
 否即此可知其有誤治妄投者反以従亂反以助虚
[018-13b]
 必致煩悶懊憹更増不快知者見㡬當以此預知之
 矣
   論治
一無邪而不寐者必營氣之不足也營主血血虚則無
 以飬心心虚則神不守舍故或為驚惕或為恐畏或
 若有所繫戀或無因而偏多妄思以致終夜不寐及
 忽寐忽醒而為神魂不安等證皆宜以飬營飬氣為
 主治○若思慮勞倦傷心脾以致氣虚精䧟而為怔
[018-14a]
 忡驚悸不寐者宜夀脾煎或歸脾湯○若七情内傷
 血氣耗損或恐畏傷腎或驚懼傷膽神以精虧而無
 依無寐者宜五福飲七福飲或三隂煎五君子煎擇
 而用之○若營衛俱傷血氣大壊神魂無主而晝夜
 不寐者必用大補元煎加減治之○若勞倦傷心脾
 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外感不解而寒熱不寐者補中
 益氣湯○若思慮過度心虚不寐而㣲兼煩熱者飬
 心湯或酸棗仁湯○若焦思過度耗心血動心火而
[018-14b]
 煩熱乾渇不寐者天王補心丹○若心虚火盛煩亂
 内熱而怔忡不寐者安神丸○若精血虚耗兼痰氣
 内蓄而怔忡夜臥不安者秘𫝊酸棗仁湯痰盛者十
 味温膽湯○凡人以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
 亡神魂無主所以不寐即有㣲痰㣲火皆不必顧只
 宜培飬氣血血氣復則諸證自退若兼顧而雜治之
 則十暴一寒病必難愈漸至元神俱竭而不可救者
 有矣○予治周公不寐醫按附後三消門
[018-15a]
一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故凡治風寒之
 邪必宜㪚如諸柴胡飲及麻黄桂枝紫蘓乾葛之類
 是也火熱之邪必宜涼如竹葉石膏湯及芩連梔柏
 之屬是也痰飲之邪宜化痰如温膽湯六安煎導痰
 湯滚痰丸之屬是也飲食之邪宜消滯如大和中飲
 平胃㪚之屬是也水濕之邪宜分利如五苓㪚五皮
 㪚或加金匱腎氣丸之屬是也氣逆之邪宜行氣如
 排氣飲四磨飲之屬是也隂寒之邪宜温中如理隂
[018-15b]
 煎理中湯之屬是也諸如此類亦畧舉大概未悉其
 詳仍當於各門求法治之
徐東臯曰痰水擾亂心神不寧思慮過傷火熾痰鬰而
 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腎水不足真隂不升而心陽獨
 亢者亦不得眠有脾倦火鬰不得䟽㪚每至五更随
 氣上升而𤼵躁便不成寐此宜用快脾解鬰清痰降
 火之法也○有體氣素盛偶為痰火所致不得眠者
 宜先用滚痰丸次用安神丸清心涼膈之類○有體
[018-16a]
 素弱或因過勞或因病後此為不足宜用飬血安神
 之類○凡病後及婦人産後不得眠者此皆血氣虚
 而心脾二臟不足雖有痰火亦不宜過於攻治仍當
 以補飬為君或佐以清痰降火之藥其不因病後而
 不寐者雖以痰火處治亦必佐以飬血補虚之藥方
 為當也
   不寐論列方
半夏湯和十四/     三隂煎新補十/
[018-16b]
補中益氣湯補三/    五福飲新補六/
七福飲新補七/     天王補心丹補百/九
歸脾湯補三三/     夀脾煎新熱十/六
金匱腎氣丸補一/二六    理中湯熱一/
理隂煎新熱三/     十味温膽湯和一/五三
飬心湯補八十/     排氣飲新和六/
竹葉石膏湯寒六/    安神丸寒一四/二
四磨飲和五二/     五君子湯新熱六/
[018-17a]
六安煎新和二/     温膽湯和一五/二
大和中飲新和七/    平胃㪚和十七/
導痰湯和九一/     酸棗仁湯補八五/
五苓㪚和一八/二     滚痰丸攻七七/
秘𫝊酸棗仁湯補八/六   五皮㪚和六七/六八
大補元煎新補一/
   論外備用方
逺志湯補八九/虚煩     益營湯補九二傷/心血耗
[018-17b]
茯苓補心湯補八四/多煩   聖愈湯補九一/血虚
酸棗仁湯補八七/虚熱    琥珀多寐丸補百二十/清心飬神
  三消乾渇
   經義
隂陽别論曰二陽之病𤼵心脾其傳為風消○二陽結
 謂之消
氣厥論曰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心移熱於肺𫝊為膈消
[018-18a]
五變篇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
本藏篇曰五臟脆者皆善病消癉易傷
師傅篇曰中熱消癉則便寒○胃中熱則消榖令人懸
 心善饑○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饑小腹痛脹
脉要精㣲論曰癉成為消中
玉機真藏論曰肝𫝊之脾病名曰癉風𤼵癉腹中熱煩
 心出黄
通評虚實論曰凡治消癉仆撃偏枯瘘厥氣滿𤼵逆肥
[018-18b]
 貴人則膏粱之疾也○帝曰消癉虚實何如岐伯曰
 脉實大病久可治脉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心脉肺脉肝脉脾脉腎脉㣲小皆
 為消癉
腹中論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
 藥石藥𤼵瘨芳草𤼵狂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
 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
 其説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
[018-19a]
 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夫熱氣
 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内恐傷脾脾者土也而惡
 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竒病論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
 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
 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
 𤼵也肥者令人内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
 為消渇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018-19b]
五邪篇曰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隂氣不足
 則熱中善饑
   論證共二/條
三消之病三焦受病也上消者渇證也大渇引飲随飲
 随渇以上焦之津液枯涸古云其病在肺而不知心
 脾陽眀之火皆能薫炙而然故又謂之膈消也○中
 消者中焦病也多食善饑不為肌肉而日加削瘦其
 病在脾胃又謂之消中也○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
[018-20a]
 黄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靣黒耳焦日漸消瘦其病
 在腎故又名腎消也此三消者古人悉認為火證然
 有實火者以邪熱有餘也有虚火者以真隂不足也
 使治消證而不辨虚實則未有不誤者矣
一消證有隂陽尤不可不察如多渇者曰消渇善饑者
 曰消榖小便淋濁如膏者曰腎消凡此者多由於火
 火盛則隂虚是皆陽消之證也至於隂消之義則未
 有知之者盖消者消爍也亦消耗也凡隂陽血氣之
[018-20b]
 屬日見消敗者皆謂之消故不可盡以火證為言何
 以見之如氣厥論曰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
 死不治此正以元氣之衰而金寒水冷故水不化氣
 而氣悉化水豈非陽虚之隂證乎又如邪氣臟腑病
 形篇言五臓之脉細小者皆為消癉豈以細小之脉
 而為有餘之陽證乎此内經隂消之義固已顯然言
 之而但人所未察耳故凡治三消證者必當察其脉
 氣病氣形氣但見夲元虧竭及假火等證必當速救
[018-21a]
 根夲以資化元若但知為火而専務清理未有不隂
 陽俱敗者矣
   論治共五/條
凡治消之法最當先辨虚實若察其脉證果為實火致
 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則津液自生而消渇自止若由
 真水不足則悉屬隂虚無論上中下急宜治腎必使
 隂氣漸充精血漸復則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則隂
 無以生而日見消敗益以困矣
[018-21b]
一上消善渇中消善饑雖曰上消屬肺中消屬胃然總
 之火在中上二焦者亦無非胃火上炎而然但當㣲
 為分别以治之○若二焦果由實火則皆宜白虎湯
 主之○若渇多饑少病多在肺者宜人參白虎湯主
 之○若水虧於下火炎於上有不得不清者宜玉女
 煎或加減一隂煎之類主之○一云上焦渇是心火
 刑金所致宜降火清金以蘭香葉白葵花黄柏知母
 少加升麻以引清氣上升而渇自止此説亦可酌用
[018-22a]
一中消火證以善饑而瘦古法直以調胃承氣湯及三
 黄丸之類主之然既以善饑其無停積可知既無停
 積則止宜清火豈堪攻擊非有乾結不通等證而用
 此二劑恐非所宜○若其果屬胃火别無虚證則三
 補丸玉泉㪚白虎湯及抽薪飲之類皆可擇而用也
一下消證小便淋濁如膏如油或加煩躁耳焦此腎水
 虧竭之證古法用六味地黄丸之類主之固其宜矣
 然以余觀之則亦當辨其寒熱滑澁分而治之庶乎
[018-22b]
 盡善○若淋濁如膏兼熱病而有火者宜補而兼清
 以加減一隂煎或補隂丸大補隂丸或六味地黄丸
 加黄柏知母之類主之○若不消而兼澁者宜補宜
 利以六味地黄丸之類主之○若下焦淋濁而全無
 火者乃氣不攝精而然但宜壯水飬氣以左歸飲大
 補元煎之類主之○若火衰不能化氣氣虚不能化
 液者猶當以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黄丸之類主之
 ○若下焦無火而兼滑者當以固腎補隂為主宜秘
[018-23a]
 元煎固隂煎及苓术兎絲丸之類主之
一三消證古人以上焦屬肺中焦屬胃下焦屬腎而多
 従火治是固然矣然以余論之則三焦之火多有病
 夲於腎而無不由乎命門者夫命門為水火之腑凡
 水虧證固能為消為渇而火虧證亦能為消為渇者
 何也盖水不能濟火則火不歸原故有火遊於肺而
 為上消者有火遊於胃而為中消者有火爍隂精而
 為下消者是皆真隂不足水虧於下之消證也○又
[018-23b]
 有陽不化氣則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則有降無升所
 以直入膀胱而飲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枮涸
 者是皆真陽不足火虧於下之消證也隂虚之消治
 宜壯水固有言之者矣陽虚之消謂宜補火則人必
 不信不知釡底加薪氤氲徹頂稿禾得雨生意歸巔
 此無他皆陽氣之使然也亦生殺之㣲權也余因消
 證多虚難堪剥削若不求其斵䘮之因而再伐生氣
 則消者愈消無従復矣故再筆於此用以告夫明者
[018-24a]
   述古共六/條
巢氏病源曰夫消渇者渇不止小便多者是也由少年
 服五石諸丸㪚積經年嵗石氣結於腎中使人下焦
 虚熱及至年衰血氣減少不能復制於石石勢獨盛
 則腎為之燥故上為飲水下為小便不禁也其病變
 多𤼵癰疽此因石氣㽞於經絡血澁不行故成癰膿
陳無擇曰消渇屬心故煩心致心火㪚漫渇而引飲諸
 脉軟㪚皆氣實血虚也消中屬脾癉熱減則為消中
[018-24b]
 消中復有三有因寒中隂勝陽鬰久必為熱中經云
 脉洪大隂不足陽有餘則為熱中多食數溺為消中
 隂狂興盛不交精泄則為強中病至強中不亦危乎
 消腎屬腎壯盛之時不謹而縦慾房勞年長腎衰多
 服金石真氣旣䘮口亁精溢自泄不飲而利經云不
 渇而小便自利名曰腎消亦曰内消
梁古老人曰能食而渇者白虎加人參湯不能食而渇
 者錢氏白术㪚倍加乾葛治之上中旣平不復傳下
[018-25a]
 消矣前人用藥厥有㫖哉
東垣曰髙消者舌上赤裂大渇引飲逆調論云心移寒
 於肺𫝊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參湯治之○中
 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數叔和所謂口乾
 飲水多食饑虚癉成消中是也以調胃承氣湯三黄
 丸治之○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輪焦溺如膏所謂焦
 煩水易虧此腎消也以六味地黄丸治之總録所謂
 未𫝊能食者必發癰疽背瘡不能食者必𫝊中膈鼓
[018-25b]
 脹皆謂不治之證
丹溪曰消渇宜飬肺降火生血為主○三消者多屬不
 生津液宜四物湯為主○上消者夲方加五味子人
 參麥門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黄汁人乳飲酒
 人加生葛汁○中消者夲方加知母石膏滑石以降
 胃火○下消者夲方加黄柏知母熟地黄五味子之
 類以滋腎水當飲藻絲湯代茶○天花粉消渇神藥
 也○三焦皆禁用半夏血虚亦忌用口乾咽燥大便
[018-26a]
 難者亦不宜用汗多者不可用不已必用薑監制之
徐東臯曰消渇雖有數者之不同其為病之肇端則皆
 膏粱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富貴人病之而貧
 賤者鮮有也凡初覺燥渇便當清心寡慾薄滋味減
 思慮則治可瘳若有一毫不謹總有名醫良劑必不
 能有生矣
   下消不寐新按
省中周公者山左人也年逾四旬案牘積勞致成羸疾
[018-26b]
 神困食減時多恐懼自冬春逹夏通宵不寐者凡半
 年有餘而止焦無渇不嗜湯水或有少欲則沃而不
 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従來且半皆如
 膏濁液尫羸至極自分必死及予診視覺其脉猶帶
 緩肉亦未脱知其胃氣尚存慰以無慮乃用歸脾湯
 去木香及大補元煎之屬一以飬陽一以飬隂出入
 間用至三百餘劑計人參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
 於上精消於下之證也可見消有隂陽不得盡言為
[018-27a]
 火姑紀此一按以為治消治不寐者之鑑
   三消論列方
白虎湯寒二/      玉女煎新寒十/五
玉泉㪚新寒十/五     四物湯補八/
歸脾湯補三三/     秘元煎新固一/
固隂煎新固二/     抽薪飲新寒三/
補隂丸寒百六/十     左歸飲新補二/
右歸丸新補三/     右歸飲新補五/
[018-27b]
六味丸補一二/一     八味丸補一二/二
三補丸寒一六/二     三黄丸攻六八/
大補元煎新補/一     大補隂丸寒一/五七
人參白虎湯寒三/    加減一隂煎新補/九
錢氏白术㪚小七/    苓术兎絲丸新固/五
調胃承氣湯攻三/
   論外備用方
玉泉丸寒七五/熱渇     益元㪚寒百十/二
[018-28a]
龍腦鷄蘓㪚和三七二/虚火煩渇  生脉㪚補五七/
火府丹寒百二十/消渇    麦門冬飲子寒四八/膈消渇
鹿茸丸補一三五/腎虚消渇    小建中湯補二二/燥渇
人參飬營湯補二/一    天花丸和百四/消渇
五味子湯補五九/隂虚渇    人參固夲丸補百七/隂虚渇
天花㪚寒七三/     地骨皮㪚寒七四/壯熱渇
天王補心丸補百九/亁渇   醍醐膏和三五三/消渇
加減八味丸補一/二三    益隂腎氣丸補一二五/隂虚渇
[018-28b]
茯苓澤瀉湯熱七五渇/反胃消
 
 
 
 
 
 
 景岳全書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