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4 格物通-明-湛若水 (master)


[026-1a]
欽定四庫全書
 格物通巻二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進徳業一
易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
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
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徳者故
曰乾元亨利貞
 臣若水通曰天人一也在天則為元亨利貞之四徳
[026-1b]
 在人則為仁義禮智之四徳天即人人即天也故以
 言乎天徳之在人者一理之貫而元亨利貞分焉元
 者理之生生不息道義之所從出而為萬善之長者
 也亨者理之通達而粲然有等為事物之典要而衆
 羙之萃也利者理以裁制事物無所乖戾而至和也
 貞者終始乎理事事物物歸根復命而幹具矣然而
 元之於人也為仁以仁存心視萬物為一體而愛之
 博矣故曰長人亨之於人也為禮所履者禮而天序
[026-2a]
 天秩行焉故曰合禮利之於人也為義義以制事物
 各付物而無不順故曰和義貞之於人也為智智以
 成物不失正理其事無不立故曰幹事君子行此四
 德全體天理脗合天道與天為一矣如是則天之剛
 健在我而元亨利貞之徳在我我即天矣故曰乾元
 亨利貞盖至此則徳與天合而聖人之能事畢矣
文言子曰龍徳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
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徳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
[026-2b]
人君徳也
 臣若水通曰乾體皆剛故為龍徳二在卦之正中故
 曰龍徳而正中有中正之龍徳故能信言愼行閑其
 邪而誠自存則天下之理得矣善孰大焉然不過盡
 吾性分而已何伐焉于時出潜離隱徳施普也民日
 遷善而不自知其化矣惟天下至聖為能化九二者
 在下之聖人也雖非君位而具人君之徳也宜其人
 之利見也歟有志於聖人之徳業者當以正中為志
[026-3a]
文言子曰君子進徳脩業忠信所以進徳也脩辭立其
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㡬也知終終之可與存
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
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臣若水通曰程頤云三居下之上君徳已著將何為
 哉唯進徳脩業而已臣謂徳業非二也本諸心而體
 用分焉徳何為而進也内主忠信而无不實心與道
 一而徳進矣業何為而脩也發吾心之誠而達於辭
[026-3b]
 誠以辭立而業居矣徳業以言其學之至也知行其
 功矣察見天理之本體知至矣而求以至之知先於
 行其知㡬矣要終道體之大用知終矣而實踐以終
 之行隨知後其存義矣徳業一理也知行同功也知
 行並進而徳業脩徳業脩則居上下之際而驕吝之
 心亡三處上下之際可危懼者也然而無咎矣此聖
 人之學也乾道也君子體乾者可不務乎
文言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易
[026-4a]
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臣若水通曰君徳之成在學而已學之道知行而已
 學者覺也覺然後知疑而問學聚問辨以擴吾心之
 良知知之事也其道至大不可不寛宏其心以體之
 不可不純粹其心以行之寛居仁行以存吾心之天
 理行之事也知行並進如目視而足履學之道盡於
 此矣君徳成而人斯利見之豈能已哉
坤文言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
[026-4b]
敬義立而徳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

 臣若水通曰坤體六二柔順中正有直方大之徳故
 解其義如此夫人心一理也以言乎本體之正則直
 矣以言乎制用之宜則方矣皆性之徳也敬義者合
 内外之道也君子學以復其性者也學之道敬義而
 已矣勿忘勿助敬存而心直立其體也隨事順理義
 形而事方制其用也敬義非二也在心為敬在事為
[026-5a]
 義敬義並行心事合一上達天徳而徳盛不孤全體
 不虧大孰過焉由直方以至大舉而措之則用周而
 施利也夫何疑哉抑嘗因程顥之言而推之誠明並
 進聖人之學也乾道也敬義並立賢人之學也坤道
 也由賢以至聖則坤進於乾道矣其學之極功乎
文言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
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臣若水通曰黄中色也坤之六五中正故為黄中正
[026-5b]
 位之象黄中通理者中徳之在内通該乎萬理也正
 位居體者坤為臣道雖居正位而處臣體也然雖居
 臣體而中正故德美中積性立而道行焉本諸在中
 之美而和生焉暢於四支則動容周旋中禮矣發於
 事業則脩道教致中和成治化而天地萬物位育矣
 皆中徳之貫通也美之著也其盛徳大業至矣哉
蒙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徳
 臣若水通曰蒙艮上坎下故為山下出泉之象泉之
[026-6a]
 初出山下如物之初生蒙穉故為蒙君子觀蒙之象
 以果行育徳徳者心之天理行者心之存發君子於
 蒙之初初心未遠天理著見天徳未鑿何以育之果
 於行而已果者陽剛之决也君子於心之所存所發
 而行之果决則可涵養其徳性擴充其良知良能之
 徳而進於聖矣不然終其身而困於蒙也吝孰甚焉
升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徳積小以高大
 臣若水通曰程頤云木生地中長而上升為升之象
[026-6b]
 君子觀升之象順脩其徳積累微小以至高大也臣
 謂徳者性之本體廣大而高明也脩徳者之復其初
 也非可以超造也隨時隨處敬以存夫天理之本體
 積其小而高明廣大焉復其初之本體而已矣徳日
 積而不自知美大聖神豈不可以馴至矣乎
繋辭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
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徳可大則賢人
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
[026-7a]
中矣
 臣若水通曰乾易坤簡者造化之理人得造化之理
 以生所謂天理也天理自然無所矯强故謂之易天
 理流行不事安排故謂之簡易則明白可見故易知
 易知則日見切近故有親而可久矣非賢人之徳乎
 簡則行所無事故易於從事易從則日見積累故有
 功而可大矣非賢人之業乎由守而化則聖矣其至
 易至簡乎至易以該乎天下之至博也至簡以該乎
[026-7b]
 天下之至煩也易簡之徳天地人一之者也其參天
 地而為三宜矣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徳盛徳
 大業至矣哉
繫辭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徳而廣業也
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臣若水通曰易者非他也理也聖人歎易理之至其
 感深矣所以致徳業之盛者此也所以行天地之中
[026-8a]
 者此也徳業者一理而體用分焉者也故聖人之崇
 徳廣業皆理也察見天理而極其精則知崇矣其效
 天之高明乎體行天理而極其篤則禮卑矣其法地
 之博厚乎天地一氣也知禮一致也天常包乎地知
 常包乎禮而皆不外乎易理也易理何所寓乎天地
 立乾坤設而易理寓乎其中矣故曰乾坤毁則無以
 見易此之謂也聖人知知禮行則天命本然之性存
 之又存大本立而達道行本立而道生則天地之易
[026-8b]
 在我矣其猶門乎夫始則體易以成性終則易自我
 出聖人用易之功化至矣哉
繫辭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徳也過此以
徃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徳之盛也
 臣若水通曰神化者張載云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
 測為神徳業一理也進脩一事也非二也故本體虚
 明精察其義之微妙而入於神者徳也徳者業之本
 也故曰以致用徳外無業也隨事適宜處之安而無
[026-9a]
 不利者業也業者徳之蓄也故曰崇徳業外無徳也
 交養互發賢人之學可以致力焉者此也等而上之
 則無所用力而㡬非在我聖人之事也故以言其心
 之本體則合一不測神也以言其心之妙用則推行
 有漸化也神化也者聖而不可知也天道也其徳之
 至極而無以加者乎聖學之能事畢矣
書虞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勲欽明文思安安允
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徳以親九族九族
[026-9b]
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臣若水通曰此史臣記堯徳業之盛曰若者發語詞
 言稽考堯功之大故曰放勲然功之大由其徳之盛
 故以徳性言之欽敬而明通文理而思深安安而自
 然也其全體如此是以其發於行實則信以恭持已
 由中而出故曰允又能讓以與人力足以優為之故
 曰克其大用又如此有此盛徳之光華及於四方之
 外格至於天地之逺然四表上下不過天下國家爾
[026-10a]
 故又言堯能明此欽明文思允恭克讓之大徳故以
 之齊家則親九族而九族既睦以之治國而平均章
 明乎百姓則百姓昭明以之平天下協和萬邦而黎
 首之民皆於是而雍和其所謂被四表格上下者如
 此先曰克明俊徳見自身而家而國而天下不過體
 用一原爾夫堯之放勲必始於欽之一字大學誠意
 正心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必始於格物明徳親民
 必在止於至善此可見古人之功業皆本諸身心後
[026-10b]
 世不先立其本徒以已之未嘗為者而强施之於天
 下此道學政術之分為二事而唐虞三代之治所以
 不可復也夫徳性之得於天者堯與桀一也堯能全
 其本體故功徳及於天下桀失其本體故惡毒病於
 四方存之失之皆起於自已一念之微爾伏惟聖明
 以堯舜為法而擴充之俾功徳逺及天下幸甚
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濬哲文明温恭允
塞𤣥徳升聞乃命以位
[026-11a]
 臣若水通曰此史臣紀帝舜之徳也華光華也協合
 也帝謂堯也濬深也哲智也温和粹也塞實也𤣥幽
 逺也升上也言堯既有光華而舜又有光華可合於
 堯以言其徳性則深沉而有智文理而光明如堯之
 欽明文思也以言其行實則和粹而恭敬誠信而篤
 實如堯之允恭克讓也有此四者幽潜之徳上聞於
 堯堯乃命之以職位也濬哲則非淺露之智文明則
 非察察之明温恭則非嚴厲允塞則非偽為矣皆以
[026-11b]
 形容舜徳之自然也堯因四岳之薦命之以位自司
 徒百揆四岳以至禪受至於功業之大無非由此𤣥
 徳中來於性分何嘗添得一分後之人君做盡暴惡
 亦何曾减得一分其初與堯舜性分一也孟軻曰憂
 之如何如舜而已矣為人君者可不復其所以如舜
 者乎
大禹謨益曰都帝徳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
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
[026-12a]
 臣若水通曰此益賛堯徳業之盛也帝謂堯也眷顧
 也奄盡也蔡沈曰廣者大而無外運者行之不息大
 而能運則變化不測故自其大而化之而言則謂之
 聖自其聖而不可知而言則謂之神自其威之可畏
 而言則謂之武自其英華發外而言則謂之文臣謂
 其實一徳之廣運也易繋辭曰富有之謂大業日新
 之謂盛徳盛徳大業至矣哉帝徳之廣其富有之謂
 乎帝徳之運其日新之謂乎故孔子曰巍巍乎唯天
[026-12b]
 為大唯堯則之徳同乎天故能克厭天心天乃眷命
 之自唐侯特起為帝夫豈無所自耶由是言之天命
 之去留係乎君徳之盛衰為人君者可不脩徳以永
 天命乎伏惟聖明留神焉
臯陶謨曰若稽古臯陶曰允廸厥徳謨明弼諧禹曰俞
如何臯陶曰都愼厥身脩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勵翼邇
可逺在兹禹拜昌言曰俞
 臣若水通曰此臯陶與禹陳謨於帝舜之前者也允
[026-13a]
 信也迪蹈也謨謀也臯陶言為君而信蹈其徳則臣
 之所謀者而君無不明臣之所弼者而君無不諧以
 其君徳之明足以知之虚足以受之也俞如何者禹
 然其言而復問其詳也都者臯陶美其問也庶明謂
 羣哲也翼輔也言愼於身脩則言行致謹愼於思永
 則深長其謀身刑于家則厚叙九族親親恩篤而家
 齊矣身刑于國則羣哲勉輔而國治矣近者身逺者
 天下近而可推天下之逺者在此脩身一道也盖身
[026-13b]
 脩家齊國治而天下平矣臯陶此言所以推廣允迪
 謨明之義故禹復俞而然之也夫謨明弼諧由於迪
 徳敦叙勵翼可逺由於脩身為人君者可不脩身迪
 徳以為家國天下之本乎
商書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徳懋懋官功
懋懋賞用人惟已改過不吝克寛克仁彰信兆民
 臣若水通曰此仲虺釋湯之慙徳也邇近殖聚也懋
 茂也克能也仲虺稱成湯不近聲色不聚貨利盖聲
[026-14a]
 色貨利所以壊此心之徳者不邇不殖則本源澄澈
 純乎徳者如此然後用人處已而莫不各得其當人
 之懋於徳者則懋之以官人之懋於功者則懋之以
 賞用人惟己謂好人之善若己有之改過不吝謂惡
 已之惡不加乎身故於臨民之際是以能寛而不失
 於縱能仁而不失於柔君徳昭著而孚信於天下之
 民矣後之人君欲用人處己以彰信於天下者必自
 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始
[026-14b]
仲虺之誥徳日新萬邦惟懐志自滿九族乃離王懋昭
大徳建中於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後昆予聞曰
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已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臣若水通曰此亦仲虺勸勉成湯之言也懋勉也昭
 明也仲虺言日新其徳而不已則萬邦之逺且懐矣
 志自滿足不求日新則九族之親且離心矣王其勉
 明大徳立中道於天下在心為徳在事為道體用之
 謂也欲立中道必明大徳此徳此中天下人人之所
[026-15a]
 同有也君行之則民法之而中道立矣禮義者所以
 昭徳建中者也義者宜也禮者理也在心為理處事
 為義亦體用之謂也有義以制事則事得其宜有禮
 以制心則心得其正内外合徳而中道立焉如此則
 近以建中於民而逺以垂諸後世亦綽乎有餘裕矣
 盖上下逺近同此心同此理也然是道也必學焉而
 後至故又舉古人之言以為隆師好問則徳尊而業
 廣自賢自用者反是自得師者虚心受益之謂也仲
[026-15b]
 虺言懐諸侯之道推而至於脩徳檢身又推而至於
 能自得師夫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舍師而能成者
 真可為帝王之法也歟
太甲伊尹曰先王昩爽丕顯坐以待旦
 臣若水通曰此伊尹告太甲之言也先王成湯也昩
 晦爽明欲明未明之時也丕大也顯亦明也伊尹言
 先王於昩爽之時洗濯澡雪大明其徳坐以待旦不
 遑寜處盖此心此理本自廣大高明氣習累之故有
[026-16a]
 昏昩於昩爽未與物接之時乗此夜氣清明更加澄
 定大明其徳坐以待旦其乾乾不息之誠如此也此
 成湯日新之學伊尹為太甲言之仰惟聖明天授聰
 明成湯之聖在所優為者宜法成湯丕顯日新之學
 以致成湯正大光明之治幸甚
伊尹曰脩厥身允徳恊于下惟明后
 臣若水通曰此伊尹致敬以復太甲也脩身者身之
 不善如敗度敗禮之事皆治去之不善之事去則徳
[026-16b]
 允矣允信也允徳者誠身誠意之謂徳成于上恊和
 于下惟明后然也上下一理君民一心欲為明君者
 必恊天下之民恊下在於允徳允徳在於脩身脩身
 者去其不善之動而已矣伏惟聖明留意焉
伊尹曰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視逺惟明聽徳惟聰
 臣若水通曰此伊尹告太甲以懋徳之所從事者也
 先謂祖考奉者自祭祀以至於守成憲皆是思者存
 念不忘之意惟亦思也思孝者興其愛敬之心則不
[026-17a]
 敢違其祖矣思恭者致其禮遇之誠則不敢忽其臣
 矣思明者無所不見則所視者逺而不蔽於淺近矣
 思聰者無所不聞則所聽者徳而不惑於憸邪矣此
 四者皆懋德之事而思之一字尤為要約故伊尹以
 告太甲欲其致力於思以脩四者之徳也盖思者萬
 善之原聖學之要故洪範五事其要在思曰睿睿作
 聖中庸言至聖之徳足以有容有執有敬有别而冠
 之以聰明睿智盖聰明睿智者思之神也故足以達
[026-17b]
 天徳仰惟聖明擴聰明睿智之神務達天徳以行王
 道天下幸甚
咸有一徳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徳終始惟一時乃
日新
 臣若水通曰此亦伊尹告太甲進脩之言也新者去
 其舊之謂也心徳本自光明惟氣昏欲蔽則失其本
 體故伊尹言太甲新服天子之命亦當新其徳然新
 徳之要在於有常而已終始有常而無間斷是乃所
[026-18a]
 以日新也夫徳之在人猶天行至健纔間斷便非一
 徳故易曰君子以自强不息堯舜兢兢業業文王望
 道未見湯之日新又新率是心爾後之人君欲致二
 帝三王之治者可不以新徳為首務乎
咸有一徳徳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恊于克一
 臣若水通曰此伊尹論取善自得之要徳以心之所
 得者言其總統者也善以事之所發者言其實行者
 也師人之心徳不若師人之善行為深切著明可警
[026-18b]
 發吾之心也師人之善不若得之於已合于吾心至
 一之理為萬善之本原也博而求於人約而會於已
 此聖學始終條理之貫後之人君欲求聖學者可不
 務乎
說命惟學遜志務時敏厥脩乃來允懐于兹道積于厥

 臣若水通曰此傅說告髙宗以聖學之言也遜謙虚
 也務專力也時敏者無時而不勉也允信也懐念也
[026-19a]
 兹此也指所脩之理而言傅說言為學之道在遜其
 志而謙虚以受善既知其善又當時時而勉之所謂
 學而時習之也如是則習熟而恱其所脩之理如泉
 始達源源乎其來矣由是又加以篤信而念念不忘
 乎此理無少間斷則大本以立達道斯行道積於身
 不可勝用矣臣觀古之傳道自精一執中之後學之
 一字惟傅說始發之此一節又聖學始終之序至為
 精宻伏惟聖明留神而深體之幸甚
[026-19b]
周書泰誓曰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
 臣若水通曰此武王誓師之言也吉人者善人也惟
 日不足者言終日為之猶若不足也善者吾心之天
 理也此天理與生俱生頃刻不存則失其所以為人
 之道矣故終日乾乾猶若不足者為此故也
文侯之命丕顯文武克愼明徳昭升于上敷聞在下
 臣若水通曰此平王命文侯為方伯之言也曰顯曰
 明曰昭曰聞皆指此心之徳徳即天理也此心本體
[026-20a]
 原自髙明所謂明徳也惟能敬愼則不為物欲所污
 壊復其本然之明由是發之事業則為丕顯由是功
 闕/皇天則為昭升由是光被四表則為敷聞皆自此
 心之本體發用非有他也在為人君者反而求之爾
 豈逺乎哉
 
 
 
[026-20b]
 
 
 
 
 
 
 
 格物通卷二十六